鲁迅悲剧

鲁迅悲剧
鲁迅悲剧

太原大学

毕业论文

中文题目:鲁迅悲剧艺术浅谈

学号:20090101212

姓名:罗喆

年级:2009 级

系别:文法系

专业:文秘

完成日期:2012年6月30日指导教师:孟秀珍

太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申明:

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浅谈鲁迅小说的悲剧艺术》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和写作的成果。论文中除加以明确标注的地方外,已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的学术成果或他人为获得高等院校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

本人完全意识到此申明的一切法律结果并愿独自承担。

特此申明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日期:2012年2月10日

中文摘要

浅谈鲁迅小说的悲剧艺术

摘要

鲁迅小说的悲剧性色彩是众所周知的文学风格,其小说的悲剧性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突破,显示出别具一格的独特性,对于中国旧社会国民性的批判有很大的揭露作用。鲁迅小说悲剧性的创造,标志着中国文学已经开始从简单的人物事件表现形式向人物复杂的内心描写过渡,是一个很巨大的跨越。但是鲁迅小说的悲剧性并不是完美的,他固然有他的艺术性,但也有其局限性,鲁迅的悲剧描写并未能脱离实用理性等深层文学心理的限制。

本文研究研究鲁迅小说的悲剧艺术,本文通过对鲁迅悲剧思想的产生以及对鲁迅小说悲剧艺术的研究,了解鲁迅小说悲剧性艺术的意义以及认识当今文学界对鲁迅小说悲剧艺术价值的评价。

关键词:鲁迅小说悲剧艺术艺术价值思想性

目录

摘要................................................... I 中文摘要…………………………………………………………………I

一、引言 (2)

二、鲁迅悲剧情怀产生的原因 (2)

(一)、家庭的悲剧带给鲁迅的影响 (2)

(二)、个人经历加深鲁迅的悲剧意识 (2)

(三)、时代及中国社会惨状给鲁迅留下的烙印 (3)

三、谈鲁迅小说的悲剧色彩 (3)

(一)、鲁迅小说的悲剧特色 (3)

(二)、鲁迅小说悲剧形象 (4)

四、鲁迅小说的悲剧色彩深层解析 (6)

(一)、小说悲剧性所表现出来的人与现实世界的冲突 (6)

(二)、小说悲剧性表现出来的人与自身的内在冲突 (7)

五、鲁迅小说的悲剧艺术对当今文学创作的影响及借鉴意义 (7)

(一)、小说悲剧艺术对当今文学创作的借鉴及影响 (7)

(二)、文学界对鲁迅悲剧艺术价值的评价 (8)

六、结论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一、引言

“五四”时期悲剧受到文学创作的高度重视,一度成为文学创作表现社会现实和向传统的文学创作表现形式的宣战。胡适曾经指出:“中国文学最缺乏的是悲剧观念,中国古代小说和戏剧的大团圆结局是中国人思想薄弱的表现。”他认为,“悲剧观念是医治我们中国那种说谎作伪、思想浅薄的文学的绝妙灵药。”此外,冰心、傅斯年以及很多文学家都提倡创作悲剧。但统观中国现代文学史,真正创作出较为深邃的悲剧性作品的还是鲁迅。他的《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中有很多小说都极富悲剧性。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小说的鼻祖,作为开创了做多文学创作的鲁迅,其小说的悲剧性不是偶然塑造的,而是鲁迅先生刻意去塑造了一批悲剧人物的悲剧遭遇。这些人物,不是英雄式的悲剧,而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在普普通通的生活中发生的普普通通的事。正是这普普通通的生活中的普普通通的人的普普通通的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广大的落后的国民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深刻地刻画了当时国民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他笔下的人物都能引起我们的同情与怜悯。他们想改变自己的身份与地位,要求打破自己的不幸,“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他们的结局都是悲惨的,或者自杀被杀,或者遭遇不幸,整个悲剧都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先生小说的悲剧性的人物,代表了鲁迅先生自己对国民性的冷静思考,其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可以说鲁迅先生的小说大多都是以这种悲剧性方式来阐释病态社会,思考社会人生,揭示国民的劣根性,借以警醒国人的。正如鲁迅先生自己所说:“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呐喊自序》)“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那么鲁迅小说悲剧艺术的根源是什么,悲剧性的特征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是什么,以及鲁迅的悲剧艺术对当今文学创作的借鉴和影响,以及当今文学界对鲁迅悲剧艺术价值的评价。这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二、鲁迅悲剧情怀产生的原因

鲁迅的悲剧思想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与他的家庭出身、个人经历、当时社会现状等一系列原因造成的,所以我们在研究鲁迅的悲剧艺术之前,必须对鲁迅悲剧思想产生的原因做一个必要的了解。只有了解的作家的思想我们才有可能去发掘作家作品所要表达的涵义以及起深层次的内涵。以下是对鲁迅悲剧思想形成所作的概括。

(一)家庭的悲剧带给鲁迅的影响。

鲁迅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1893年,他的祖父因科场作弊案深陷囹圄。其后,鲁迅的父亲又长期患病并于1896年病逝,家庭从此败落。作为长子但仅有15岁的鲁迅不但在经济上、同时在心灵上经受了这个败落过程的打击,前后恭倨的世人的冷眼永久性的毁灭了这颗幼小心灵对人生的童话式

的幻梦,是他感受了这个礼治之国里的人情冷暖。这对鲁迅思想的发展和悲剧风格的形成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有谁从小康家庭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家庭的悲剧给鲁迅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从中我们可以感知到鲁迅少年时的心灵的余痛和他的小说创作的内在联系以及对其悲剧思想形成的促生。

(二)个人经历深化鲁迅的悲剧意识。

1902年鲁迅于南京矿路学堂毕业后官费保送到日本留学,从此开始他的日本留学时期。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解剖课的成绩得了59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1906年,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茁壮而麻木的“看客”给他留下了终身不灭的印象,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遂“弃医从文”,立志改变人的精神,致力于批判国民性。要改变中华民族在强国林立的现代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从此鲁迅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道路,此时鲁迅的悲剧意识正在逐渐加强。1909年鲁迅离开日本返回祖国,开始了其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回国后鲁迅看到了当时社会的现状深深的被当时情境所震撼,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他们并没有去想这种悲剧产生的原因。回国后的经历使鲁迅的悲剧意识更加的明显,他开始拿起手中的笔用他发现的底层人的悲剧来反映整个社会的悲剧,开始了他的悲剧创作之路。

(三)时代及中国社会现状留给鲁迅的烙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是一个十分动乱的时代。清王朝的覆灭,军阀统治的开始,帝国主义的压迫,这一切造就了一个悲剧的时代,这个噩梦般的时代及当时的社会现状给鲁迅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辛亥革命的失败更是深深的打击了鲁迅的爱国热情,以至于鲁迅一度生活在彷徨苦闷中,这更加深的鲁迅悲剧思想的形成。鲁迅不得不用悲剧来表现整个社会的悲剧,以唤醒麻木的百姓,让他们从悲剧中逃离。所以时代及社会现状对鲁迅悲剧思想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

以上三点大致可以体会,鲁迅悲剧思想形成的原因,通过这三点我们也可以体会一下鲁迅先生的思想,对我们接下来探讨鲁迅的悲剧艺术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谈鲁迅小说的悲剧色彩

悲剧,是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的,“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诗学》)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小说的悲剧并不是古希腊的命运悲剧,也不是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而是正如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中提到的,“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

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是题材广泛的社会悲剧。鲁迅先生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坟·再论雷锋塔的倒掉》)据此,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小说的悲剧意蕴的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小说中的人物的生平、遭遇反映了当时冷漠的社会现状和国民性的弱点;人物的生平遭遇都很悲惨,这种悲惨集中表现在由精神的麻木愚昧却意识不到自己的愚昧所带来的可叹经历;他们的生平遭遇能引起注意,震撼我们的精神,引起我们对他们遭遇的同情与对社会的愤慨,和对他们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慨叹。

(一)鲁迅小说的悲剧特色

鲁迅的悲剧性冲突不是通过双方阵营的激烈争斗实现的,而是暗含的,潜藏的,缓慢的,模糊的。这种含混和模糊正是鲁迅悲剧的第一个特色。这就是鲁迅所倡导的“几乎无事的悲剧”。鲁迅的这种悲剧性与他的反封建的启蒙思想相吻合,在封建价值占主导地位的时代,鲁迅希望通过一种新的价值理念来揭示这个世界的荒谬与残酷,就只能关注依然收封建价值观念支配的广大民众的悲惨命运。这种几乎无事的日常悲剧恰恰是最常见的而又不会引起人们注意,但是又是最酷烈的悲剧。这种悲剧的揭示有助于从根本上把封建价值观念的荒谬和残酷表现出来,有助于把读者引到自省的路上。

小说人物所呈现的具有悲哀倾向的悲剧性与作品整体所呈现出来的催人奋进的偏向于崇高的悲剧性奇特的结合在一起。这就形成了鲁迅小说悲剧性的第二个特色。这是因为作者和悲剧人物不在同一思想层面上,作者对悲剧人物麻木、懦弱对现实缺乏斗争的精神的批判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从中可以感受到鲁迅对黑暗现实抗争的力量,于是激发起勇往之前的志气。鲁迅正是通过这种崇高的悲剧意识来表现着哀情悲剧,在一定程度上最终使读者获得崇高的感受。

喜剧性与悲剧性相结合是鲁迅小说悲剧的第三个特色。可以从整体上看这些悲剧人物他们是悲剧性的,但从他们个别的生活场景和局部的精神特征来看,他们又是喜剧的。但在这喜剧性场面后面去隐藏的是深刻的悲剧,我们在被那些喜剧场面引得发笑的同时,又总是有一股无情的力量,把我们的笑变成一种含泪的笑。作品这种形喜实悲的悲喜剧色彩,正是作品产生巨大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的文学已经从中世纪单一的感情,单一的主题思想,好坏分明的人物的简单表现手法中解脱出来,正式进入处理复杂心理,复杂人物的新表现时期。

(二)鲁迅小说悲剧形象

鲁迅先生的小说的悲剧性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知识分子的悲剧。他们在时代的洪流中彷徨、苦闷与求索,或者是时代的牺牲品,如吕纬甫、孔乙己;二是农民的悲剧。他们在社会地位低下,受尽社会的压迫,精神上麻木不仁,是一种精神病态。他们受尽欺压,却又去欺压比他们更弱小的人,如阿Q。三是妇女的悲剧。由于在当时妇女的地位比较特殊,因此本文将妇女作为单独的一类。她们无力反抗,为生活所迫,她们的人生是一部悲剧,如子君、祥林嫂;四是平民的悲剧。他们内心空虚,精神麻木,冷酷无情,欺压戏弄旁人,如《示众》中的众人、《阿Q正传》中的城里人。这些国民的精神病态的反映、国民性的悲剧,深刻地体现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中。而这种悲剧性,在鲁迅的《呐喊》以及《彷徨》中最为明显。

第一类是知识分子的悲剧。孔乙己读过书,自认为自己是君子、“清白”、高人一等、“站着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可社会地位却十分低下,二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生计都成了问题,还满口之乎者也,酸气十足。他偷东西被打,却还放不下读书人的臭架子;无力改变自己的地位,只能靠卖弄学问,可是却还没有人看得起他。他是科举制度和封建等级观念的牺牲品。当他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时,冷漠的社会就视他为废人。冷漠使他们不会同情孔乙己这样的知识分子,反而施以冷落。孔乙己的死,是整个社会的悲剧。虽然孔乙己会使我们“怒其不争”,但同样会“哀其不幸”,引起我们的怜悯,同样是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第二类是农民的悲剧。阿Q总是被别人欺负而又欺负比他弱小的人;打不过别人就说是“儿子打老子”;实在没办法,就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因此而转悲为喜;或者“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借以宽慰自己。他进了一回城。便瞧不起未庄,而又因为城里把未庄称为“长凳”的凳子叫做“条凳”而又轻视城里人。最具意味的是土谷祠梦:阿Q所追求的并不是革命,而是简单的农民阶级对地主阶级的报复而已。这也就揭示出了革命的悲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以及辛亥革命的教训。最后阿Q至死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被枪毙,至死也没有明白自己的悲哀。我们看阿Q,多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的遭遇,同样会得到我们的怜悯与同情;然而阿Q身上的一些劣根性不也正是我们民族在某一时期曾经存在过的劣根性么?鲁迅选生所写的阿Q的悲剧,其义也正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第三类是妇女的悲剧。《祝福》中,祥林嫂被婆家卖了,被迫改嫁,然而丈夫死了,儿子也不幸被狼吃了。他到处向人们倾诉自己的痛苦,而人们呢?“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赶来”,“一齐留下”早已准备好的“停留在眼角上的眼泪”,鉴赏着她的痛苦,“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祥林嫂的不幸并没有引起他们的同情,当他们鉴赏够了她的不幸,就“厌烦和唾弃”她的不幸,施以“又冷又尖”的“笑”。不仅如此,在他们看来,祥林嫂的改嫁是不赦之罪,即使捐了门槛但还是不干净的人物,唾弃她。祥林嫂无奈的自杀,不仅是出于自己的不幸,更是出于众人的冷漠。这悲剧不仅是祥林嫂的悲剧,更是众多残忍看客麻木的社会悲剧。同样,《伤逝》中,涓生与子君的爱情虽然可以暂时冲破那种封建的道德观,但是,一个社会尚未改变,他们又怎能在社会中立足呢?生活的压力迫使子君失去了那种婚前的活力而变成了家庭妇女;收入的减少造成了他们生活的困难和涓生的心理变化。他们的遭遇,足以引起我们的怜悯。可以说,子君的死,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涓生的悲剧。这个悲剧的结局恰恰是整个社会造成的。这就使他们的个人悲剧上升为整个社会的悲剧。像子君一样的广大女性,正如易卜生笔下的娜拉,出路只有两条,然而这两条路对于他自己的梦想与幸福都是毁灭性的。鲁迅先生在《伤逝》当中所写的那种悲剧,不正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的写照吗?不正是为了揭示出“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坟·娜拉走后怎样》),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吗?这些悲剧足以引起我们的怜悯,其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第四类是小市民的悲剧。《示众》写的是一个没有情节的“看”与“被看”,借以说明国民们无聊到鉴赏别人,可是他们看的是什么,为什么看,他们自己都不明白。透过小说看到的是国民的冷漠。他们的冷漠,也正如《祝福》中的“老女人”,她们无聊、冷漠到鉴赏别人的痛苦,并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那些老女人是不幸的,他们能做的就是去鉴赏比自己更加不幸的祥林嫂的痛苦。这也是一种悲剧。悲哀的是人们都意识不到自己的冷漠,这是怎样的可悲啊!《狂人日记》是通过狂人的口说出了整个病态的社会的实质以及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狂人是发狂的,然而,在那个病态社会下,发狂的狂人却格外的清醒。他能洞悉社会的实质以及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整个社会是冷漠的,是吃人的。就此一点,就足以引起我们内心悲剧性的感触。废除这些糟粕的封建礼教是历史的必然,然而这种“救救孩子”的“历史的必然要求”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构成了理想与现实的悲剧冲突。然而我们可以了解到的是,狂人后来“早愈,赴某地候补矣。”这个人是清醒的,但是面对一个病态的社会,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自己毁灭,要么随波逐流。狂人的病愈,不正是这种被压抑下的随波逐流吗?狂人“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这种理想与现实的严重错位,才更能引起我们的悲剧感,是将一种人生的价值的毁灭,而这种悲剧性,也是鲁迅先生“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方式。

知识分子、农民、妇女、小市民,这些人构成了冷漠的国民性的批判。他们与社会的矛盾、与他人的矛盾以及与自我的矛盾,在鲁迅笔下刻画的悲剧中,都上升为与整个时代社会的矛盾。

四、鲁迅小说悲剧艺术深层解析

“五四”时期所倡导的“人道主义”的理论核心是确信每个人作为个体的存在,都具有独立自足的价值。人道主义是鲁迅小说悲剧性的基础,如果不能确认个体人作为人存在的价值,鲁迅的小说就不能呈现出沉郁的悲剧性。在自足的价值观中,作为个体的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确立内在深度的自我,也就是建立独立不羁的个人品格。鲁迅小说中的许多人物之所以是悲剧性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在封建观念支配的世界中根本无法确立具有内在深度的自我。这就是鲁迅小说悲剧性的根源。鲁迅小说悲剧性的人物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觉醒的知识分子,一类是未觉醒的下层民众。虽说两者在精神面貌上并不相同,但是作为悲剧性人物,他们的基点是相同的,即他们没有确立起自我内在的独立性。这种悲剧性在两个层面的冲突中展开,即人与现实世界的冲突,人与自身的冲突。

(一)小说悲剧性所表现出来的人与现实世界的冲突

这里所指的现实世界,在鲁迅小说中是确定的,那就是在封建的思想文化体系下控制和支配的世界,等级制度和功力思想是其两大支柱。在这样的现实社会中,并不是通过人的内在能力来确定和承认人的价值的,而是通过封建社会中人所占有的功用来衡量,像鲁四老爷、老夫子等一批居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地位,他们占有绝大多数的财富,而社会所承认的也是他们的价值。在这样的社会里,这样的价值评价标准彻底的忽视了作为一个完整个性的人的存在,泯灭了人性,在整个社会中也就形成了一种没有感情,只有利益管理的悲剧环境,而下层人民只能充当悲剧人物。在鲁迅的小说中,这些悲剧性的人与现实世界的冲突在根本上就体现为作为个人和封建价值观念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像子君、涓生一类已经有所觉悟的知识分子,他们属于自觉反抗的一批,但是最终他们还是被强大的封建价值观念所吞没。还有一类,是阿Q、祥林嫂一类的未觉醒的下层人民,他们属于自发反抗的一类人。他们想改变自己现在的处境,被这

个社会所接受,但是由于他们自己思想中的封建伦理道德思想所禁锢,最终在这个封建现实中所消失。总之,无论是在自觉的理性层面上还是在自发的本能层面上与封建价值观念的冲突都不能确立真正的内在的独立意义上的自我。鲁迅小说所展示的人与现实世界的冲突,其实也是一种人与环境的冲突。在这里环境是主动的,但人是被动的,环境是强大的,人是脆弱的。在这种环境中,人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种悲剧性是具有普遍性的,这也正是鲁迅小说所要表现的重要部分。

(二)小说悲剧性表现出来的人与自身的内在冲突

鲁迅小说竭力揭露封建价值观念的荒谬、腐朽、虚伪与残酷,而小说中的悲剧性人物又是置身于这种价值观念的支配的世界中,有些人就是这种观念的结晶。因此,所谓人与自身的冲突就是指人与自身中的封建价值的冲突。这正是鲁迅小说悲剧性的描写不同凡响的地方,这种冲突在鲁迅的小说中那些未觉醒的下层人民身上显示的更加明显。闰土的悲剧性并不仅仅是封建官绅兵匪、苛捐杂税的逼迫,更重要的在于他自身所秉承的封建伦理观念,他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承认,一声“老爷”显示出他精神的畸变。总之,这种内在性的冲突在两个方向上展示了鲁迅小说的悲剧性的根源,一是未觉醒的下层人民未认识到确立内在自我的必要性;二是,受封建思想影响,但是又有所觉醒的知识分子无法最终建立自己内在的自我深度。这就显示了鲁迅小说的另一个特点,在封建价值观念的支配下人竟然自噬。这种悲剧性冲突在“五四”时期其他作家的笔下少见,显示了鲁迅的深邃与敏锐。

人与现实世界的冲突和人与自身的内在冲突构成的鲁迅小说的两个基本冲突,他们展示了人与封建价值观念的冲突。在鲁迅看来,人应该具有自主的个性价值,而这个社会却不允许它的存在,鲁迅正是想通过这两个冲突来展示他小说中人物的悲剧性和整个现实社会的悲剧性。

五、鲁迅小说的悲剧艺术对当今文学创作的借鉴及影响(一)鲁迅小说悲剧艺术对当今文学创作的借鉴及影响鲁迅的悲剧艺术不仅在他的时代留下了光辉的业绩,而且对我们当今

文学界的创作也有很多的借鉴意义。鲁迅的悲剧艺术为我们当今文学创作留下了很好的样本,我们可以通过对鲁迅悲剧艺术的研究学习,在我们当

今的文学创作中加以运用。无论其表现手法还是思想内涵都是值得我们去

借鉴的。鲁迅的悲剧艺术中含着对祖国命运的深刻思考,隐藏着对国民性

的批判,对于如何对限制现代文学作品所呈现出来的趣味化倾向的有很好

的帮助作用。虽然现在的文学并没有那么多的悲剧要表现,但是文学创作

者们还是要认真的体会一下鲁迅的悲剧艺术,这对于提高文学的深度与纯

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即使,在当今社会特别是近几年来对鲁迅的评价以

及鲁迅的作品从教材中退出,对于认识鲁迅的悲剧艺术有了很大的阻力。但是我们仍要认真的去对待鲁迅的悲剧艺术,它不仅仅只对那个年代起作用,对于我们今天这个物质高度发展的社会仍然有很强借鉴作用。伴随着

社会的发展,社会中不断出现一些矛盾使我们无以名状的。我反而觉得运用鲁迅的悲剧艺术来进行文学创作可以很好的去表现当今社会的种种矛盾,以文化的指引作用来帮助国民性的改造。所以,当今文学界对于鲁迅悲剧艺术的借鉴是有重大意义,这不仅是对于文学创作方法的借鉴,更重要的是文学对于社会的教化作用,要引导人们向正确的发展方向发展,将鲁迅的改造国民性传承下去。通过文学界的不断怒力,终有一天这种理想会成为现实。鲁迅的精神遗产具有永久的生命力,鲁迅创作个性中的悲剧感具有丰富的内涵。鲁迅是在致力于国民性改造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悲剧理论的,同样今天我们在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培养现代文明意识,改变落后的风俗习惯,完成这样的历史重任面前,学习鲁迅的悲剧理论是有现实意义的。

(二)文学界对鲁迅悲剧艺术价值的评价。

当今鲁迅对鲁迅的评价有正有反,总体上表现为对鲁迅悲剧艺术的肯定。鲁迅悲剧艺术所体现出来的那种移情美、真实美、崇高美是值得文学界学习和借鉴的。其小说艺术也代表着当时文学所取得的最高成就,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的重要的贡献,是中国文学史上永远的文化巨人,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不仅仅是他的文学创作方法,更重要的是他的那种犀利的思想,其思想的深刻性是无人能够达到的。所以我们每个国人都要向他学习,学习他那种思想的艺术。虽然鲁迅小说的悲剧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小说所展示的悲剧性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他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大圆满结局的结构,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开了一个好的先河,完全可以称鲁迅为我国现代小说成熟的象征。

六、结论

通过本文的叙述,我们大致可以看到鲁迅悲剧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鲁迅悲剧艺术的特色,悲剧艺术的深层次探讨。对鲁迅的悲剧艺术有了一个基本的理解,对于鲁迅的思想也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对于鲁迅的悲剧艺术对当今文学界的借鉴,以及当今社会对鲁迅悲剧艺术价值的评价,可以看出鲁迅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依然存在。历史终将证明,鲁迅即使不是中国历史中的第一伟大,也必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第一伟人。

参考文献

[1] 胡适. 中国新文学大系. 理论建设集[C].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2] 鲁迅. 鲁迅选集(四).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3] 刘宝瑞. 美国作家论文学[C]. 上海:三联书社.

[4] 中国图书馆网.

[5]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

[6]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二版.

[7] 《鲁迅短篇小说欣赏》,主编:卢今,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 第

130页.

[8] 《鲁迅研究》第十一期,主编:赵晓迪,中国社会出版社.

[9] 《鲁迅作品论集》第109页, 1984年版,主编:王瑶.

[10]《论鲁迅艺术悲剧美》李彪九江师专学报 1986年第二期.

致谢

致谢

在此论文完成之际,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孟秀珍。孟秀珍老师对我的毕业设计予以悉心的指导,对我的毕业设计提出了很多建议,并细心授予写论文的心得,多次提醒注意事项,耐心的指导我做的更完善,最感谢的是,孟老师经常鼓励我,增强我的自信心使得我勇于尝试和奋斗。在此对孟秀珍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祝事业有成。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我”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我” 鲁迅是喜欢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的一位大家。在鲁迅小说中有大量的“我”,如《一件小事》中有“我”,《社戏》中有“我”,《孔乙已》中有“我”,《祝福》中有“我”……这些“我”是不是就指作家自己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普遍认为:鲁迅作品中的“我”并不就是鲁迅本人。那么,既然不是鲁迅先生本人,是不是就是鲁迅先生编造的人物形象呢?鲁迅先生为什么在小说中喜欢用第一人称“我”,有没有其他的用意呢? 笔者认为,鲁迅在小说中大量塑造“我”的形象,不但是叙述方式的需要,更是内容表达的需要。 在小说创作时,作家必须考虑一定的叙述视角,也就是说作家表现生活时,要考虑到叙述的角度,考虑到表达的方式,即通过什么样的角度、在怎样的视力范围内来反映生活。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述观点是传统小说的基本叙述方式。作家虽然不是事件的参与者,但却是一个“知情的旁观者”,处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地位。一切事件、各种人物都可以被作家收摄、检视,它好比是作家的一个踞高临下的广视角镜头,可以任意地扫描一切,观察一切,突现一切。这种具有广视功能的叙述观点,对作家表现生活来说无疑是十分方便的,因为它便于冷静而客观地刻划人物,观照人生,尤其适合于中长篇小说组织规模宏大的社会内容。我国作品大多采用了这种全知全能的第

三人称叙述方式。 但如果仅仅使用这一种方式,尤其是短篇小说,形式就会单一和板滞;由于缺乏视角的变化,容易流于平铺直叙;如果把握不好,还会影响作品的真实感。这就要求有时也需变换叙述的视角。 用第一人称叙述观点的主要优点在于缩短了叙述人、作品人物及读者之间的感情距离,增强了小说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把叙述人“我”直接摆进作品的环境,有时甚至介入事件的矛盾冲突之中,能便于作家选择和调整最佳视角,便于渗透叙述人物的主体意识、主体情感,为深入刻划人物心理活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提供了方便。这样作家可以淡化作品里需要淡化的某些成分,强化某些需要强化的成分,增强作品的主体思辨色彩和抒情氛围。 鲁迅先生就较好地通过突破单一的“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小说模式,变换叙述观点,运用第一人称来叙事,增强了小说的亲切感与真实感,较好地反映了自己的思想意识,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孔乙已》中的那个“我”——二十二岁的小伙计,因为样子“太傻”和没有学会弄虚作假的那套市侩的生意经,不但遭到了掌柜的苛责,而且也受到了主顾们的歧视,因而,只好专管温酒这一单调而无聊的职务。小说正是以“我”来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写了孔乙已的穷困、痛苦及死亡;又以“我”的生活的刻板及在“只有孔乙已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情况,进一步显示了孔乙已沦落为“使人快活”供人奚落的材料的可悲。“我”虽然不象咸享酒店的一帮人那样把孔乙已当作嘲弄的对象,但在大家嘲弄孔乙已的时候,“我”也“可以附和着笑”,也只有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悲剧性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可悲的知识分子——鲁迅小说人物简析 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 学习中心永嘉学习中心 姓名朱宁斌学号D20708809015 指导教师黄健 2011 年10 月23 日

通过剖析鲁迅小说中的三代知识分子的悲剧人格,即封建社会末期旧知识分子泯灭本我的悲剧人格;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分裂自我的悲剧人格;五四时代知识分子理想的幻灭。以此洞见鲁迅小说深刻的历史感悟和社会思索。来了解当时的知识分子内心的活动,来分析他们的遭遇不仅是他们自己造成的,也是当时的社会所逼迫。同时联系当时鲁迅当时的心理,试图分析鲁迅的心里路程。 关键词:知识分子,鲁迅,封建思想,五四时期,悲剧

一、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类型 (4) (一)受封建思想毒害、却偏偏维护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 (4) (二)具有革命精神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5) (三)消沉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5) 二、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5) (一)《肥皂》中的四铭 (5) (二)《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 (6) (三)《孔乙己》中的孔乙己 (6) (四)《孤独者》中的魏连殳 (7) (五)《药》中的夏瑜 (7) (六)《伤逝》中的子君与涓生 (7) (七)《狂人日记》中的狂人 (8) 三、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表现特征 (8) (一)孤独感 (8) (二)牺牲精神 (9) (三)悲剧性 (10)

鲁迅小说中出现了许多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在各自的历史背景之下,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事实上“鲁迅写知识分子的小说是一篇一境界的,没有当时同类题材作品常见的雷同现象——他已经更为系统和深刻地展开了我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交替时期的社会意识结构及其发展历程,遂使小说的现实主义富有深邃的历史感。”(1)正是基于对知识分子悲剧人格的塑造,鲁迅把他们内心的扭曲和裂变,把他们与时代社会不可克服的矛盾冲突生动而深刻地展现了出来。 读鲁迅的小说,我们常常会苦涩地感到,理想和现实如同两条互不相干的平行线,永远无法交汇。悲凉之雾,遍被华林:“一方面,是一个历史如此悠久的文化传统面临着最艰难的蜕旧变新,另一方面,是现代社会尚未诞生就暴露出前所未有的激烈冲突;一方面‘历史的必然要求’已急剧地敲打着古老中国的大门,另一方面,产生这一要求的历史条件与实现这一要求的历史条件却严重脱节。同时,意识到这一要求的先觉者则总在痛苦地孤寂地寻找实现这一要求的物质力量;一方面,历史目标的明确和迫切常常激起最巨大的热情和不顾一切的投入,另一方面历史障碍的模糊(‘无物之阵’) 和顽强又常常使得这一热情和投入毫无效果……”(2)。故此,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我们更应该了解鲁迅笔下的三种知识分子。 一、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类型 鲁迅在30 年代谈及自己的著作时,曾经说过:“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的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3)正是基于这种“启蒙主义”的文学观念和理性精神,鲁迅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题材之一:知识分子题材。 在他的小说中,主要出现了以下三种知识分子形像,他们各自不同,却有着同样的悲剧色彩。 (一)受封建思想毒害、却偏偏维护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这类知识分子主要是封建社会末期的旧知识分子,他们深受封建文化的毒害,以统治集团的意志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既践踏了自我人格,也丧失了生存价值,却仍不自知。“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中国封建社会钳制知识分子的最有力的工具便是科举制,所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统治者以科举考试为手段巩固中央集权,而知识分子们便在这独木桥上年复一年地葬送着自己的生命与灵魂,除了科举,他们的心灵已容不下其他。在这种科举意识的强烈浸淫与毒害下,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知识分子便在无形中消解了本我的存在,成为了封建统治者的人格依附形象,他们的心灵受到了严重损伤却不自知,的确可悲可叹。 (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172页 (2)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15页 (3)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180页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寡妇悲剧形象1 (2)分析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寡妇悲剧形象 ——以《明天》《祝福》为例 ) 摘要:作为现代小说奠基者的鲁迅先生,以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以深沉的笔调,强烈的感情,浓重的色彩,塑造了二三十年代,中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下,广大妇女所承受的来自精神的以及身体的苦痛。本文主要从“失节事大”、“母爱悲歌”的表现及原因探究来分析《明天》中的单四嫂和《祝福》中的祥林嫂这两个寡妇的悲剧命运。 关键字:单四嫂;祥林嫂;寡妇;悲剧 Analysis of the tragic image in Lusun's novels the widow ——Tomorrow and Blessing as examples Lan Ximei ( Chinese Literature College, He Xi University, Zhangye, Gansu ,734000) Abstract: As a modern novel founder, Mr. Lusun, to perplexing the real life as the background, with dark tone, emotion, strong color, created in twenty or thirty, China at semi-feudal, semi-colonial society, women suffered from mental as well as physical pain.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Disloya l., Love Song and the reason of inquiry to analysis of Tomorrow by Shan Sister in law and Blessing of Xianglin Sister in law the two widow's tragic fate. Key words: Shan Sister in law, Xianglin Sister in law, tragedy, widow 一、悲剧内涵 《汉语大词典》中对悲剧的解释是: “戏剧的主要类型之一。是以表现主人公与现

00812鲁迅小说填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匕首”、“投枪”——这是鲁迅对杂文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他认为杂文应该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具有独特的战斗性。2.“过客”——这是鲁迅在散文诗《野草》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他是鲁迅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精神象征。3.“吃人”——这是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形象化的总结,其内涵是指封建专制统治对人的精神控制和毒害。4.真的猛士——这是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提到的。一种“敢于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的人生态度,也是鲁迅的理想人格的精神象征。5.《摩罗诗力说》—。这是鲁迅早期撰写的一部介绍外国文化、文学的论文,从中反映了鲁迅对外国文化、文学的基本态度,是研究鲁迅的美学思想、比较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章。6.“社会相”是对鲁迅杂文的形象概括。体现出鲁迅杂文是一部活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社会史,更是对社会各种现象洞幽烛微的精辟见解的诠释。7.精神胜利法“是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 最突出的思想性格特点。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8.“超人”哲学是指鲁迅早期曾接受过的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主张。其理论鼓吹所谓超人是人的生物进化的顶点,一切历史文化都是由他们创造的,而普通群众则是低劣的庸众。9.“中间物”是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在《坟》的后记中说,在进化的链条中,一切都是中间物。这是鲁迅对自己身在传统与现代之中的体验,也是他自我否定意识的体现。10.“油滑”即“古今杂揉”的手法,鲁迅称之为“油滑”的手法,是直接从中国传统戏剧里借用来的既为作品真实地展现的古代人物、环境、生活所吸引,又因现代语言情节、细节不断插入,提醒而冷静思索作品的现实意义,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作品所描写的一切。从而使小说获得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11.“媚态的猫”,是鲁迅杂文中社会相的一种。“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12.“民族魂”是对鲁迅的崇高评价。他是我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折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关头,用文学来思考时代的要求,记录时代的步音,参与和鼎助时代发展的旷世巨人。鲁迅是现代中国“民族魂”的代表,也是现代“民族魂”的塑造者之一。13.“为人生”鲁迅创作的文学主张,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的主张,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用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4.“叛逆的猛士”是鲁迅对自己的期望。鲁迅先生作为一个觉醒者,他毅然肩负起了唤醒民众的责任,希望能打破黑暗世界建立光明之中国。15.《坟》是鲁迅最早的一部杂文集是作者对五四后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题目含有埋葬过去开拓未来之意。16.“叭儿狗”是鲁迅杂文中议论形象化的典型,社会相的一种。指中国社会中奴才的嘴脸。17.宴之敖者“是鲁迅的《故事新编》中《铸剑》中的人物。是向残暴的统治者反抗和复仇的形象。寄托着作者的理想。18.“进化论”是鲁迅在南京求学时开始接受的进步思想。他采取批判的继承态度最终在四。一二政变后彻底放弃了此思想。15“迫害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所患的病是“迫害狂”,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其突出的症状是病患者处于一种反应性妄想之中,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或怀疑有人侮辱他。从“日记”的内容来看,狂人是受封建势力迫害而致病,但已开始觉醒的反封建战士。16“一代不如一代”:鲁迅小说《风波》里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意思是:她生下来九斤,儿子八斤,孙子七斤,曾孙女只有六斤,“一代不如一代了”。这不是简单的写她不满的情绪,而是要揭示出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从中也能看出农民的狭隘性。作者把国粹家“一代不如一代”的论调折射九斤老太的身上,表现了对复古家、国粹家的一种讽刺。 17.“柿油党” 柿油党语出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是“自由党”的谐音。鲁迅在谈起《阿Q 正传》时曾说到(大致意思):由于乡下的人对词语理解不好,为了不妨碍下层老百姓对这篇小说的阅读,所以我在创作时,就故意把“自由党”讹成他们都能理解的“柿油党”了。18.“白光”鲁迅短篇小说,作于1922年,收在小说集《呐喊》中。作品刻画了一个因科举考试落榜而发疯而死的应试者形象,深刻揭露了旧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19“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绍兴乱弹戏班所演的戏,大致可以分为庙会戏、节令戏、祠堂戏、喜庆戏、事务戏、平安大戏等等。20.“画眼睛” 鲁迅所说的"画眼睛"的意思是:善于细致地精确地描绘人物外貌最富特征的部分,而舍弃与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无关的其它东西。鲁迅写祥林嫂是"画眼睛",但也写了祥林嫂"花白的头发";写阿Q则着重写他头上的瘌疮疤,却比写眼睛更能表现出他的精神胜利法;写闰土,在写眼睛的同时,也写到闰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反映了闰土生活的艰辛和痛苦。写孔乙己却没有写眼睛,而是写他那件"又旧又破的长衫。"21“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语出自于鲁迅小说《孤独者》里描写主人公魏连殳的一句话。是随辛亥革命的成败进退,先被推上资产阶级意识的潮头,后被淹没在封建意识波底的知识分子,是一个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的孤独灵

论鲁迅小说中“死亡”

论鲁迅小说中“死亡” 每个作家者有独特的关键词,鲁迅也例外。鲁迅的关键词基本上都有暗藏在他的两篇重要的序言之中:《<呐喊>自序》(1922)和《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阅读两篇序言,我们发现由这些关键词:寂寞、忘却、死、沉默、隔膜、无聊、麻木等组成了一个意义错综的网络。在其中,死是一个中心纽结。可以说,“死”之于鲁迅,犹如“审判”之于卡夫卡,“瘫痪”之于乔伊斯,是关键词关键词。在具体的作品中,这个词被溶解和浓缩,派生出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词,这些词围绕着它进行向心——离心的旋转或扩延。 一、反讽是解读鲁迅关键词的一个最佳出发点。 值得注意的是,序言本身就是两个反讽式的陈述。词语互相说明着有不断破坏着彼此的词典意义,以至于它们超越了序言的散文性的实用意图而具有诗的价值。鲁迅曾说自己的习性不太好,“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我们不妨把他的话转化一下:他不肯相信某个辞的字面意义,尤其是那些有着好名称的词的字面意义。如果说,反讽带有“表里不一,似是而非“的性质的话,那么,鲁迅本人的怀疑气质和反讽的性质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换言之,他的气质构成了他的文体的始基,造就了反讽式的叙述策略。 在鲁迅的小说中,我们到处都能发现反讽的杰出运用。美国学者帕特里克·哈南认为,反语(即反讽)是鲁迅小说第一个,也许是最显著的特点。在这个大的语境之内,鲁迅的词语必然“充满意义”或同时并蓄数种意义。反讽离字面意义最远的距离最偏的角度突破常用语言

的规约,赋予词一种敏感和适应能力,授予词性的奇异和含混。 借助反讽,鲁迅成功地抵抗的伪抒情主义。伪抒情主义是浪漫主义的一种病态发展。五四时期流行的抒情小说,有很多大用大量空洞华丽的同义词镀饰出来的“半成品”。在这样的作品里,词语只能承担扁平的意义,而在鲁迅这里,词语经过反讽的“淬火”工序之后,经的起“经验的复杂性和矛盾的考验”。 二、出于对死亡的憎恨,鲁迅写出了死亡——肉体的死亡和精神死 死亡。 鲁迅一直被死亡意念所缠绕。他一生都在感受触摸和思考死亡——它的恐怖、它的寒冷和它的无所不在。他在死亡的阴影下成长——祖父因为科考贿赂而被判了“死缓”,父亲忧愤成病,久医不愈。于是,同死亡争夺亲人就成了周家人的日常生活,也就成为鲁迅早最深刻的记忆。 他在死亡谣言的追击下求学南京——“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便以为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是将灵魂卖给鬼子……”在这里,“走投无路”意味着绝境,而“灵卖给鬼子”意味着与“鬼”为伍。所以,在鲁迅的亲人看来。他的“走异路,逃异地”就等同走不归的死路。实际上,逃出家乡之后,鲁迅再也不能“回家”了。隐喻层面上来讲,他的确把灵魂卖给了“鬼”—摩罗。摩罗是“挣天抗俗”魔鬼,是“国民的公敌”,是令一切正统意识和识时之彦畏惧的化身。但是,在黑格尔看来,摩罗却是历史前进的杠杆;在鲁迅看来,摩罗是“旧弊之药石”新生之津梁“,也即中国历史惰性的解毒剂。

鲁迅作品中不同人物的死法之孔乙己的悲剧课题研究报告

研究性课题报告——鲁迅作品中不同人物的死法 孔乙己 1.死亡人物———————第2-3页 2.死亡原因———————第3-4页 3.写作手法分析—————第4-18页 4.大背景分析—————第18-20页 5.读后感———————第20-22页 6.附:孔乙己与金钱——第22-23页

一.死亡人物 1.死亡人物姓名:孔乙己 2.死亡人物身份: ①本是穷人,却把自己归为富人,是一种特殊人(原文引用: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分析:句中?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架子;?唯一的?点出孔乙己的特殊性,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②孔乙己是个多余而无用的人。他,?使人快活,可是没有 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平时,他的在与不在,是根本无人过问的。 ③孔乙己不是一个恶人,但它是封建科举制度制造的一个废 人,他的思想早已被腐朽没落的孔孟之道塑造并定型了,他整日所思所想的不外乎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等,即使是在科举之路彻底断绝的情况下,也还极力保持着这种迂腐的思想,陈旧的生存方式,并在心理上还自认为与众不同,高人一等。这种有意的炫耀,反而更充分表现了自身的荒谬性,暴露出内心的空虚与无望。……作为实体的孔乙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又无生活技能的人,早已与短衣帮为伍,但作为精神上的孔乙己又是始终看不起劳动人民并不甘心与他们为伍的。

3.死亡人物性格特点: 孔乙己地位低下但追求功名,穷困潦倒但好喝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而自欺欺人,遭人嘲笑但又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凄苦惨绝但麻木不仁至死不悟,同时又有质朴善良的一面。 二.死亡原因 1.死法: 可能是病死的,也可能是饿死的。(分析:孔已己出生的那个时代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人们对孔乙己的死只是猜测,但是从孔乙己每况愈下的处境来看,他是无法活下去的,他的死是个必然,只是在于早晚,而前文提到他被丁举人打断了腿,本来就好喝懒做的他,更是失去了生存能力,无法养活自己,所以可能是病死的,也可能是饿死的。但是这是有深刻的社会根源的) 2.导致原因: ①外因:封建科举制度及封建教育制度的摧残。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漠,世态炎凉。 ②内因:孔乙己的性格悲剧,自恃清高,自欺欺人,死要面子,好喝懒做。 3.孔乙己的死亡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孔乙己生活在封建社会的环境里。封建秩序是封建社会

鲁迅无事的悲剧中潜藏的复杂与深邃

试论鲁迅小说悲剧性中地复杂与深邃 鲁迅地小说几乎都是悲剧,但这些悲剧并不属于轰轰烈烈、大起大落地悲苦类型,不是《哈姆雷特》地阴差阳错、不是《西西弗斯》地永无出路、不是《红楼梦》地万事皆休、不是《雷雨》地爱恨难平,而是上一章中所分析地“无事地悲剧”.同样是“把有价值地东西撕给人看”,但撕得悄无声息,生活地意义和希望在日常生活地剥蚀中一点一点消陨.爱情地悲剧、女性地悲剧、灰色知识分子地悲剧、苦难人类地悲剧……《伤逝》、《祝福》、《奔月》、《幸福地家庭》、《在洒楼上》等等就是在这“无事地悲剧”中阐发出了穿越时空地悲剧意味.这些悲剧不仅具有往昔时代背景特有地气息,而且因其矛盾地普遍和难以解决一直延至今日,依然引起读者地深切共鸣. 本文将从以下四节——爱情悲剧、女性悲剧、知识分子悲剧、人类悲剧当中探寻鲁迅小说里人物本身、亦是鲁迅自身地复杂深邃思想,我想正是这些复杂隐晦地思想使作品到今日仍散发着如此独特地魅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伤逝》地独特叙事安排所暗含地爱情悲剧 鲁迅在给韦素园地信中说:“还吸到一种传说,说《伤逝》是我自己地事,因为没有经验,是写不出这样地小说地.哈哈,做人真愈做愈难了.”我想鲁迅不必以自己为原型,他以深刻地体察和迷惘地悲哀写出了这个意味深长地故意.作品从年十月诞生至今,广为接受评论始终没有离开这两个中心:两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起初冲破封建礼教地束缚走到一起,最终悲惨分离,从而揭示了青年们如果把自己地斗争目标仅仅局限在追求个人恋爱地狭小范围里,就冲不了封建社会地天罗地网:再者,妇女在经济独立之前是无法实现自身解放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我想这句话是有道理地:只有解决不了地矛盾才能成为文学艺术地永恒主题.矛盾在不同地时代可以改为换面地存在,但总难以圆满解决.《伤逝》就为我们提供了又一个例证.因此本节试图探寻鲁迅在当时所发表地作品和相关言论中,是否只想说明、或者仅仅说明、或者真地就说明了前面提到地广为接爱地观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很多研究者(如汪晖《反抗绝望》地第三编)以第几人称叙事来深钻鲁迅地小说,我对此种叙事角度地研究价值持有疑义.鲁迅也说过:“只要知道作品大抵是作者借别人以叙自己,或以自己推测别人地东西,便不至于感到幻灭,即使有时不合事实,然而还是真实.其真实,正与用第三人称时或第一人称时毫无不同.”李欧梵认为:“叙述方法使他(鲁迅)能在某些未解决地人地冲突方面极致地使用曲笔……用一种主观地忏悔录作反讽地批评,如《伤逝》.”《伤逝》采用地是第一人称,但我想鲁迅对于采取第几人称来解决人物冲突并无深意,因为采用任何人称都可以表达出故事冲突解决手段地搁置.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新叙事学研究避开了“事实”而专注叙述地手段,注视地集点是‘叙述内容或者故事地组织情况,即‘故事’在‘情节’中地各种实现方式所依托地结构.正如历史叙事要通过叙述告诉人们某种有意义有信息,意义是从关系中产生地,关系是事件与事件地合理配置.文学叙事也是如此,“故事是读者在阅读时建构地.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建构地每一种故事都是一种配置.读者对事件地阐释,是根据他们地特定阅读时刻所组合地配置与被显示事件之间地关系来进行地.”而这一切首先都离不开叙事主体地有意识选择.历史是通过事件地配置显示地关系和意义,叙事作品也要通过事件地配置出关系和意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新批评派地韦勒克也认为:“内容暗示着形式地某些因素.例如小说中讲述地事件是内容地部分,而把这些事件安排组织成为‘情节’地方式则是形式地部分,离开这种安排地方式,这些事件就无论如何不会产生艺术效果.”形式主义地日尔蒙斯基说道:“任何形式地变化都是新内容地发掘,因为形式总是一定内容地表达,而空洞地形式是不可思议地.”在文学批评当中,人们将“内容和形式”割裂得太久,以致我们忽视了“形式本身就是重要地内容”.因此,“作者直接想说什么”不是最关键地,在他“怎么说”地手段之中,已经温涵着他所想说地,也许他没有意识到这些“想说地”,而这些部分往往就是最有价值地部分.因此接受美学、解释学、解构主义等理论为读者自己地阐释提供了广阔地自由空间.那么在《伤逝》中,鲁迅以涓生这个“弃人者”地自述来展开故事时,究竟传达了什么意味?产生了怎样地艺术效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反抗悲剧

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反抗悲剧 摘要:鲁迅先生的小说中,很多作品都反映了旧中国的妇女形象及其解放问题,塑造了一些妇女典型,她们从顺从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反抗,并且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她们的牺牲是值得的。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几个典型形象的逐步反抗到斗争失败及其思想意义的深入分析,揭示束缚妇女进步反抗的深层原因,进一步探讨鲁迅先生对女性摆脱悲剧命运出路的思索。 关键词:鲁迅女性解放反抗悲剧 一 “五四”运动掀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这时期出现了大量反封建礼教,追求妇女解放的文学作品。鲁迅是较早关注妇女解放问题的伟大作家之一。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妇女反抗悲剧形象的典型,通过这些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对旧中国劳动妇女命运的深切关注。 二 (一)逃避的反抗 在《呐喊》中,鲁迅通过《明天》创作了他小说中的第一个妇女形象——单四嫂子,一个在社会里受多重压迫并很符合封建规范的“节妇”,是广大妇女生活和命运的代表。 单四嫂子在丈夫死了之后,一直靠纺纱来养活自己和她年幼的

儿子宝儿。她在精神上是很难顶住封建礼教及社会上的各种压迫的,但是因为宝儿的存在,使她觉得有了“明天”,有了希望,有了精神支柱。但是即使是这样的苦日子也不长,宝儿的不幸夭亡,使她失去了自己的“明天”。同时,等待她的还有来自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人的摧残和压迫,没有一个人是真正安慰她和关心她的,都是各有所图连她仅有的财物也随宝儿的死一并没了,她的“明天”也彻底的没有了。单四嫂子一直处在封建礼教的规范里,这样的生活在她看来是正常的,合理的,面对凄苦的生活,她想到的是她唯一的希望——宝儿。可是丈夫、儿子死后,她还要面对一连串的经济上的敲诈勒索和精神上的伤害侮辱。她不可能知道去反抗各种压迫,那剩下的就只有逃避了,而且在当时对她这么一个农村妇女来说反抗是过分的期待,她只能在顺从、悲哀中惨淡地失去“明天”。明天,应该是给人希望的,但是单四嫂子的“明天”却是沉重的的打击和失望。鲁迅先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下层劳动妇女在封建各种压迫中不断受到摧残的境况,但是她没有反抗,这给我们心灵以沉重的震撼。鲁迅就是要通过单四嫂子的不反抗,或者说是逃避的反抗,让世人警醒。 (二)被迫的反抗 《祝福》是《彷徨》的第一篇作品,主人公是祥林嫂,一个封建伦理制度下的牺牲品,她所受的压迫和摧残,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比单四嫂子更为悲惨。祥林嫂是一个温顺、善良、无知的普通农村妇女,是在封建伦理包围和影响下土生土长的,一直受到封建政权、皇权、族权、夫权和神权等等的“熏陶”。因此在她受到压迫的

鲁迅研究考试复习资料(完整版)

鲁迅研究复习资料(完整版) 【名词解释】(鲁迅自考笔记) 1“匕首”、“投枪”——这是鲁迅对杂文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他认为杂文应该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具有独特的战斗性。 2.“过客”——这是鲁迅在散文诗《野草》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他是鲁迅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精神象征。 3.“吃人”——这是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形象化的总结,其内涵是指封建专制统治对人的精神控制和毒害。 4.真的猛士——这是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提到的。一种“敢于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的人生态度,也是鲁迅的理想人格的精神象征。 5.《摩罗诗力说》—。这是鲁迅早期撰写的一部介绍外国文化、文学的论文,从中反映了鲁迅对外国文化、文学的基本态度,是研究鲁迅的美学思想、比较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章。 6.“社会相”是对鲁迅杂文的形象概括。体现出鲁迅杂文是一部活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社会史,更是对社会各种现象洞幽烛微的精辟见解的诠释。 7.精神胜利法“是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最突出的思想性格特点。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 8.“超人”哲学是指鲁迅早期曾接受过的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主张。其理论鼓吹所谓超人是人的生物进化的顶点,一切历史文化都是由他们创造的,而普通群众则是低劣的庸众。 9.“中间物”是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在《坟》的后记中说,在进化的链条中,一切都是中间物。这是鲁迅对自己身在传统与现代之中的体验,也是他自我否定意识的体现。 10.“油滑”即“古今杂揉”的手法,鲁迅称之为“油滑”的手法,是直接从中国传统戏剧里借用来的既为作品真实地展现的古代人物、环境、生活所吸引,又因现代语言情节、细节不断插入,提醒而冷静思索作品的现实意义,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作品所描写的一切。从而使小说获得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 11.“媚态的猫”,是鲁迅杂文中社会相的一种。“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 12.“民族魂”是对鲁迅的崇高评价。他是我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折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关头,用文学来思考时代的要求,记录时代的步音,参与和鼎助时代发展的旷世巨人。鲁迅是现代中国“民族魂”的代表,也是现代“民族魂”的塑造者之一。 13.“为人生”鲁迅创作的文学主张,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的主张,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用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14.“叛逆的猛士”是鲁迅对自己的期望。鲁迅先生作为一个觉醒者,他毅然肩负起了唤醒民众的责任,希望能打破黑暗世界建立光明之中国。 15.《坟》是鲁迅最早的一部杂文集是作者对五四后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题目含有埋葬过去开拓未来之意。16.“叭儿狗”是鲁迅杂文中议论形象化的典型,社会相的一种。指中国社会中奴才的嘴脸。17.宴之敖者“是鲁迅的《故事新编》中《铸剑》中的人物。是向残暴的统治者反抗和复仇的形象。寄托着作者的理想。18.“进化论”是鲁迅在南京求学时开始接受的进步思想。他采取批判的继承态度最终在四。一二政变后彻底放弃了此思想。【填空题】 1.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伟大(开拓者和先驱者)。 2.阿Q是鲁迅小说(阿Q)中所塑造的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3.前苏联著名的作家(法捷耶夫)(论鲁迅)一文中,高度赞扬鲁迅是“属于作为人类明灯的作家之列的。……是中国文学的骄傲”。

论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1)

论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着不同的类型和特征,大致可分为:命运悲惨的女性、自发反抗的女性、新旧夹缝中的女性三种类型。本文从其作品中撷取了单四嫂子、祥林嫂、爱姑、子君这几位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的女性一一分析。鲁迅笔下这几个主要女性的悲剧,固有其个人性格的原因,作者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但作品挖掘的最终造成她们的悲剧的根源是压迫人、毒害人的封建制度、封建思想。 关键词:鲁迅女性形象封建悲剧反抗 Abstract: Mr. Lu Xun is a famous thinker and writer in modern China. The female image in his novels have different types and features, can be broadly divided into: the tragic fate of women, spontaneous women against women, the old and the new cracks in three type. In this paper, from his works capture the fourth Shan's wife, Xianglin's wife, love regardless, Zijun this several with strong tragic color female one analysis. Lu Xun under the several major female tragedy, its inherent personality, author both sorrow for their unfortunate, nuqibuzheng, but mining works resulting in the root of their tragedy is oppressed, toxic to the feudal system and the feudal ideology. Key words: Lu Xun female image against feudal tragedy

戏场的悲剧——解读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

戏场的悲剧 ——解读鲁迅笔下的“看客”【摘要】:“看客”群体是鲁迅笔下的一个特殊现象,他们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在对这些“无物之阵”穷形尽相的描写中,鲁迅寄寓了他深切的国民性批判情感.解读“看客”,解读深藏于其后的文化和心理意蕴.当做戏和看戏成为一个民族的生活常态时,“看”便具有了悲剧意味. 【关键词】看客戏场“吃”与“被吃”悲剧 “看客”非中国独有,在世界文学的长廊中,形形色色的“看客”不胜枚举。在《红字》中,仰望着海斯特·白兰的看客是沉默甚至于敬畏的;《巴黎圣母院》中,围观伽西莫多的看客是冷漠且残忍的;《檀香刑》里,饶有兴趣地看孙丙受刑的看客们则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面无表情、煞有介事。正如鲁迅所说:“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1]一切的杀戮与不幸是都可以当成戏剧,可以津津有味地来欣赏的。“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便是对中国社会特点再适合不过的形容与写照。人生如戏,那么,在平淡无聊的生活中寻求刺激去看戏或做戏,大概就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了吧。 一、戏院里的看客 《祝福》中的祥林嫂因丧子之痛不停地对人诉说与自责,而人们又是怎样对待她的呢? “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得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地去了,一面还纷纷地评论着。” 在那些“老女人”的眼里,祥林嫂的不幸像是一出苦情戏。她们“特意寻来”,

为的便是看戏。也许她们也曾有过女性的柔情与悲悯,甚至于也有过类似的不幸,然而这点人道与同情早已被长期坚硬冷酷的底层生活打磨殆尽。苦得多了,心便冷了、木了,见惯不怪了。于是,当生命的痛苦与悲哀降临在长满老茧的灵魂上时,便少了那切肤的痛,只剩下无奈的承受或幸免于难的庆幸。她们在看戏的同时,也做足了戏:等祥林嫂说到悲伤处,便“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从这似是而非的同情中,她们获得了一份自我的崇高与满足。之后,又将这“故事”带走,作为其茶余饭后的谈资,飞短流长时的闲话。 再来看阿Q的游街:“阿Q被抬上了一辆没有蓬的车,……前面是一班背着洋炮的兵们和团丁,两旁是许多张着嘴的看客……” “好!!!从人丛中,便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来。” 中国的看客向来热衷于看游街的,其热情堪比过年看大戏,并且也像观众要求演员般要求游街者表演。若唱了戏且激情豪迈,满足了他们看的欲望,他们便大声叫好;反之则要骂娘了。 “‘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暴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得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慰安,自己的本领只是‘幸免’”。[2]在“看者”与“被看者”之间,也许他们本是同一阶层的姐妹弟兄(如祥林嫂和老妈子,阿Q和看客们),老妈子们与看客们也未必没有各自的悲哀与不幸。然而,在这“看”、确切地说是“鉴赏”同类苦痛的过程中,他们的“痛苦得到排泄、转移,以至最后遗忘,甚而从中达到自我满足”,[3]于是,就继续心安理得地苟延残喘下去。 在这里,鲁迅将尖利的笔触直指国民性批判的深处:“万事闭眼睛,聊以自欺,而且欺人,那方法是:瞒和骗”。无论是看戏还是做戏,戏院里最少不了的就是“瞒和骗”。不幸么,痛苦么,不要紧,只要没有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还是可以微闭了眼,装模作样地看下去、做下去的。这种“瞒”和“骗”上至知识分子,下到普通民众,成了全民性的生活态度。无怪乎有人说中华民族是除犹太人以外的又一个世界之最可怜的民族了:空有家园而无信仰,精神家园贫瘠而荒芜。无信仰意味着无原则,更无所谓“信”与“从”,只是“说着玩玩,有趣有趣的”,一切并不当真,一切皆可做戏,全民表演便形成了“颇有点做戏气味的民族”,

第1讲 鲁迅小说崇高的历史地位

第一讲鲁迅小说崇高的历史地位 鲁迅最初是以他杰出的短篇小说震动文坛,显示出“文学革命”的伟大成就的。从我国小说发展史的角度看,他的《呐喊》、《彷徨》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称得上是一次深刻的革命。 中国的小说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山海经》中即记载有大量的神话,可说是小说的萌芽。到魏晋南北朝有了相当的发展,小说成为一种有影响的文学形式。有名的如干宝的《搜神记》等。文笔简炼,情节离奇,已初具小说的规模。但整个看来它们只是一些短小的故事传说,艺术上较为粗疏简单。我国小说的发展到唐代传奇的出现,是一大变化。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小说亦如诗,到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唐之传奇与六朝志怪小说相比,一是有意为小说,二是题材内容较为现实,三是艺术上较为成熟。特别是唐传奇写出了人物性格。但是它也有明显的不足,虽是短篇作品,内容或情节酷似压缩了的中篇或长篇。此后,到明清之际,我国古典长篇小说有了辉煌的成就。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举世闻名的杰作。但就短篇小说而言,获得最高成就的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它继承六朝志怪及唐代传奇的传统,“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偶述所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聊斋志异》是以狐鬼妖精、畸人异行为内容,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将幻境与现实融为一体,通过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了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从而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本质方面。 从六朝志怪小说到清代的《聊斋志异》,虽然它们在中国小说的发展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作者对封建社会制度的一些方面,作了程度不同的揭露和批判,塑造了一系列典型人物,但总的看来,这些作者们的基本立场是为了“补天”,“补”封建主义社会之“天”。因此在作品内容上都有明显的局限,精华、糟粕混杂,封建的伦理道德、因果报应、色情描写时有所见。所写的人物不外乎神鬼妖狐、达观显贵、英雄豪杰、才子佳人,很少写平凡生活中普通劳动人民的真实形象。在艺术形式上,有的过于简略粗疏,有的短篇好似长篇的浓缩,而且大都采用顺叙方式,从头道来,有头有尾形成流水帐似的固定套子。 中国小说的发展,到“五四”时代才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质的飞跃。鲁迅的短篇小说无论在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上都将短篇小说和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他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以彻底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将小说的社会功能、艺术力量发挥到了极致。他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补天”,却是为了砸毁这封建主义的“铁屋子”。他的作品中画出了现代中国人的魂灵,反映了现代中国下层民众的痛苦与不幸、愿望与要求。尤其是用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事件、情节,塑造了普通农民与劳苦大众的真实形象。面这正是我国小说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鲁迅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被誉为“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一声春雷,是反封建主义的宣言、声讨封建礼教、仁义道德的檄文。因此,《狂人日记》成为划时代的杰作。一篇短小说能得到这样高的评价,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出如此巨大的作用,这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是空前的,也是六朝志怪、唐代传奇以及《聊斋志异》等所无法比拟的。 鲁迅的小说真正称得上是现代化的文学作品。 这首先表现在思想内容的现代化上。其标志是“人”觉醒。对“人”的价值的发现,尊重“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尤其是普通民众。“狂人”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个觉醒了的“人”的形象,正因为他有了“人”的觉醒,懂得了“人”的价值,他才感到“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正因为有了“人”的觉醒,他才认识到几千年的封建主义、仁义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doc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内容摘要:鲁迅先生的小说真实的描述了旧中国的知识分子形象,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善良纯朴的本性,更让我们深知了他们的软弱性,是旧中国社会制度对他们进行残害和蹂躏的。 关键词:知识分子形象封建思想资产阶级思想软弱性 封建礼教病态社会 严家炎先生曾在《鲁迅小说的历史地位》一书中这样说:“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走向成熟。”可见,鲁迅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之巨大,也足见鲁迅小说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指导作用和典范作用。 鲁迅小说能受到如此高度的评价,是与他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代表性,特殊性和悲剧性完全分不开的。在中国社会变革中,知识分子往往是最先觉悟的,他们和革命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思想意识上的弱点,也与时代浪潮的起伏分不开,他们坎坷的生活历程可以反映出中国革命的艰难和曲折。鲁迅对知识分子题材的重视,说明他对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和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从狂人、孔已己、陈士成到子君、涓生、四铭等,鲁迅描写了好几代知识分子的形象,使之构成为一个可以烛照历史进程的系列,既表现了知识分子在历史生活中所肩负的重任,也表现了他们的软弱或妥协,多方面揭示了他们梦醒之后而无路可走的精神危机,为他们的新的出路进行长期的思考和探索。自然,鲁迅本人也是知识分子,在这些题材的作品中,也有着鲁迅本人心灵经历的痕迹和思想的投影。鲁迅不是孤立的描写知识

穿长衫的人。这个有着“乱蓬蓬的花白胡子”,青色脸色,皱纹间又时常夹杂些伤痕的老人,虽然穿着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却显然不是“长衫主顾”的一类,而是属于“短衣帮”那一伙的。在咸亨酒店里,他又是怎样一个“穿长衫的”可笑人物啊!他是那样贫穷而又颓唐,衰老而又迂腐,“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令人发笑。据说他原来也读过书,可是他既无财产,又无靠山的家世,注定了他的终于没有进学的命运,而封建教育又把他变成一无所能,不爱劳动,好吃懒做的废料。于是,愈过愈穷,一直弄到给人抄书,将要讨饭,以至偷窃……除了供人愚弄和嘲笑,别无生活价值。可是,孔乙己潦倒穷困到这种程度,却还是舍不得脱掉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以显示自己读书人身份。当人们故意问他:“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他还要“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而当人们问他“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这却使孔乙已“显出颓唐不安模样的脸上笼上一层灰色”…… ( 注:呐喊/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2月北京第一版,第15页 )说明孔乙已的生活虽然已经濒临绝望的境地,却还迂执的沉溺在腐儒的自尊自大的幻梦里,死守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律条,而冷酷的现实又极端残忍的嘲弄了他这种轻视劳动的腐朽观念,无情的把他逐出长衫的行列扔向短衣帮。这里,鲁迅借助孔乙己的形象,深刻的揭露了科举制度怎样摧残和毒害一个善良贫穷的读书人,并愤怒谴责了封建豪绅阶级和那黑暗残酷的环境怎样给予了这个小人物以严重的侮辱和损害。 总之,孔乙已是—个不幸者,他生活在一个麻木而冷酷的社会环境之中。短衣帮也处在社会最底层,然而他们对豪强者充满敬畏,对不幸者又肆意嘲弄。他们以看见孔乙己“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的样子为乐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