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病害防治措施

公路桥梁病害防治措施
公路桥梁病害防治措施

在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施工处理技术预防和处理病害,故针对桥梁工程常见病害提出防治措施。

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病害防治

1、施工环境因素

道路桥梁工程为露天工程,周围环境的变化难以控制,若在现有工程周边开展其他工程的施工,则有可能因打桩深挖施工不合理而导致现有工程地基被破坏。

2、施工因素

若施工中不能严格按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开展施工操作,或施工过程中不重视现场管理,则会导致偷工减料、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无法保证地基稳定性。

3、设计因素

如果进行施工设计前,未对道路桥梁施工地段进行地质考察,则工程设计无法充分结合地质因素,易导致设计不合理、材料选用不合理,进而导致地基稳定性不足,产生不均匀沉降。

在工程设计过程中,首先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地质勘探和分析。然后根据实际要求建立合理的项目布局和结构类型,设置沉降缝。如此可很大程度上减少不可抗力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减少路面、桥体出现裂缝,减少路面出现不规则的沉降。此外,加强对关键部位的监工、对原材料的筛检也有着很好的防治作用。

二、桥面铺装层裂缝

桥面裂缝多是车辆超载及车辆刹车磨损造成的,还有就是施工因素造成的。

(1)施工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热胀冷缩,从而产生裂缝。

(2)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也会影响桥面的完整性,若施工中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不合理,或混凝土材料拌和过程中未严格按规定施工,就会造成混凝土材料比例不符合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或竣工投入使用后产生桥面裂缝。

桥面铺装过早破碎主要是施工阶段的问题,因此,桥面铺装施工时须控制好以下施工环节。

(1)梁体施工阶段。采取有效的方法将预制梁的拱度控制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梁体安装时要确保桥面铺装层的最小厚度。

(2)施工前彻底处理好梁体的顶面,清除梁面的杂物,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

(3)采取适当措施控制钢筋网的保护层;积极引进新材料,新工艺。

三、养护及加固

道路桥梁的养护工作施工中的薄弱环节,如果养护工作不到位很容易出现病害,桥梁养护维修及加固措施不当会导致技术缺陷。

应做好桥梁养护维修工作,桥面运行1年后,由于受重荷载车辆的压轧及温度环境的变化影响,沥青面层出现了细小的裂缝或孔洞,

雨、雪、水等很容易渗透到防水层上,出现行车汲水现象,破坏防水层结构,渗透到水泥混凝土桥面板造成损害。应选择石油乳剂渗透力强耐侯、耐老化的树脂类材料刷涂到裂缝和孔洞渗透到桥面的表层,并对已老化的沥青起到养护作用,增加沥青面层的耐候性、抗车辙行。做好桥梁的经常检查和定期检查,桥梁的维修保养主要包括经常检查和定期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桥梁技术状况做出评定,由此确定相应的维修与保养措施。

在道路桥梁施工完成后,要及时交通管制,避免道路桥梁的路面受到破坏,减少桥梁的病害。对于常见的病害,要采用高科技手段对其进行控制。一旦发现指标超标现象,立即进行处理,对原有的养护治理计划进行调整。

四、合理设置支座

桥台处的单向支座未限制桥台处梁体的横向移动,部分单向支座的侧向限位板被下部钢盆抵死,导致下部钢盆在横向部分滑移出上钢板,表明单向支座并不能很好地限制梁体的横向移动,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定向作用。因此设计时将支座设计为双向支座,并适当加大上钢板的面积,同时结合弹性横向限位挡块,效果理想。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路基压实质量问题的防治 一、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一)原因分析 路基施工中压实度不能满足质量标准要求,甚至局部出现“弹簧”现象,主要原因是:1.压实遍数不合理; 2.压路机质量偏小; 3.填土松铺厚度过大; 4.碾压不均匀,局部有漏压现象; 5.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特别是超过最佳含水量2个百分点,造成弹簧现象; 6.没有对上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 7.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囊,造成弹簧现象; 8.填土颗粒过大(>lOcm),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天然稠度小于1. 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 (二)治理措施 1.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2.对产生“弹簧”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合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3.对产生“弹簧”且急于赶工的路段,可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二、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一)原因分析 1.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填筑要求施工; 2.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 3.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 4.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边缘带(0—75cm)碾压频率低于行车带。 (二)预防措施 1.路基施工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超宽填筑; 2.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

3.认真控制碾压顺序,确保轮迹重叠宽度和段落搭接超压长度; 4.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低于行车带。 (三)治理措施 校正坡脚线位置,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时,返工至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意:亏坡补宽时应开蹬填筑,严禁贴坡),控制碾压顺序和碾压遍数。 二路堤边坡病害的防治 路基边坡的常见病害是土质边坡坍塌、滑坡、雨后冲刷严重(甚至出现浪窝),石质边坡塌落、崩塌等。 一、边坡滑坡病害及防治措施 (一)原因分析 1.设计对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影响考虑不充分; 2.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 3.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 4.填土速率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 5.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 6.路基顶面排水不畅; 7.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 8.边坡植被不良; 9.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 10.路基处于陡峭的斜坡面上。 (二)预防措施 1.路基设计时,充分考虑使用年限内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给路基稳定带来的影响; 2.软土处理要到位,及时发现暗沟、暗塘并妥善处治; 3.加强沉降观测和侧向位移观测,及时发现滑坡苗头; 4.掺加稳定剂提高路基层位强度,酌情控制填土速率; 5.路基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有效宽度; 6.加强地表水、地下水的排除,提高路基的水稳定性; 7.减轻路基滑体上部重量或采用支挡、锚拉工程维持滑体的力学平衡;同时设置导流、防护设施,减少洪水对路基的冲刷侵蚀; 8.原地面坡度大于12%的路段,应采用纵向水平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分析与处理措施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分析与处理措施 摘要:要避免路基病害的产生对路面造成的早期破坏,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前治理和预防路基病害的产生。本文就如何针对路基常见病害的处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路基病害分析处理 在公路运营中出现的各种病害中,路基病害是最常见,治理难度也比较大,在增加养护费用的同时还使公路的寿命大大缩减。由于路基在承受土体自重、行车荷载和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导致各个部位产生变形,变形又引起路基标高和边坡坡度、形状的改变,严重时造成土体位移,危及路基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造成路基的各种破坏。 1路基常见病害分析1.1 路基沉陷路基沉陷是指路基 表面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而这种沉落是不可恢复的。它是路基最常见的病害之一。路基沉陷产生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有路基本身引起的压缩沉陷和由于地基原因引起的沉 陷两种。(1) 路基本身引起的沉陷是因路基填料选择不当、填筑方法不合理、压实度不足、在路基堤身内部形成过湿夹层等因素,在荷载等的综合作用下,引起路基的竖向位移和变形。(2) 地基的沉陷是由于原天然地面有软土、泥沼或不密实的松土存在,土基的承载能力极低,填筑路基前未对原天然

地面进行处理,在路基自重的作用下,地基下沉或向两侧挤出,引起的路基下沉。(3) 边坡滑塌路基边坡滑塌也是路基最常见的病害之一,根据边坡土质类别、破坏原因和规模的不同,可分为溜方与滑坡两种。①溜方:由于少量土体沿土质边坡向下移动所形成。②滑坡:滑坡主要是由于土体的稳定性不足引起的。路堤边坡坡度过陡,或边坡坡脚被冲刷淘空,或填土层次安排不当是路堤边坡发生滑坡的主要原因。1.2 路基沿山坡滑动在较陡的山坡填筑路基,若路基底部被水浸湿,形成滑动面,坡脚又未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在路基自重的各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整个路基倾斜的原地面向下滑动,路基整体失去稳定。1.3碎落和崩塌碎落和剥落是指路堑边坡风化岩层的表面,在大气温度与湿度的交替作用之下,表层岩石从坡面上剥落下来,向下滚落。大块岩石脱离坡面称为崩塌。碎落和剥落物堆集在路堑边沟里,影响边沟排水,路堑地段如果排水不畅,又将引发其它路基路面的病害。1.4不良地质和水文条件造成的路基破坏公路通过不良地质地段时(如泥石流、冻土、盐渍土、溶洞) 和较大的自然灾害(如大暴雨) 等地区,均可能导致路基的大规模破坏。 2病害的处治措施 2.1坍方及其处治 路基挖方边坡和靠路陡崖上的岩土体失去稳定,向路基塌落的现象称为坍方。坍方按其成因和特征主要有五种。①

公路工程高边坡常见防治措施总结,超全面!

公路工程高边坡常见防治措施总结,超全面! 边坡是指线路近旁的天然斜坡或经过施工开挖形成的路堑斜坡、填筑形成的方坡等等。高 边坡灾害是我们道路工程中危害较大的一个地方,所以今天小编特意过来和大家分享分享 高边坡的防治技术都有哪些。 一、边坡的变形特征 1、公路边坡是将地质体的一部分改造成人为工程设施,因此其稳定性取决于自然山坡的 稳定状况(稳定、不稳定、极限平衡)、地质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坡体结构、岩体结构、水文地质条件、风化程度等)和人为改造的程度(开挖深度、坡形、坡率等)。 2、人工边坡是对自然坡体的改造,改变了自然坡体的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的渗流条件,而 且是在短短几个月内改造完成的。自然坡体的应力调整有一个过程,强度低的软弱岩层调 整较快,常在施工期就发生变形;强度高的坚硬岩层调整较慢,或可自身稳定,或在1~ 3年后发生变形。只有当人工边坡对其改变不大时,才可保持稳定,否则就会发生失稳, 甚至引起自然坡体的破坏。 3、自然山坡和人工边坡都处在各种自然营力的作用之下,如阳光照射、降雨冲刷和下渗、风化和地震等。但人工边坡所造成的自然状态的改变使这种作用更强烈,如开挖暴露风化 加剧、破坏植被地表水容易下渗、坡体松弛、爆破震动等都使边坡更容易发生变形。 4、自然条件千差万别,所以边坡设计也变得十分复杂,每个高边坡工点都需单独分析和 计算,这也是目前高边坡设计尚无规范可循的原因。 二、高边坡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 1、公路选线时对地质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将“地质选线”落实到实处,对已经存在的古老 滑坡和潜在滑坡认识不足,将线路布设在这些地段,甚至大填、大挖,造成老滑坡复活或 新生滑坡。 2、对高边坡的危害认识不够,强调节约工程投资,本来可以内移作隧道或外移作桥或半 路半桥的,为节省投资而造成大挖方,结果造成高边坡变形破坏,有时其治理费用比桥、 隧还多。 (二)客观方面: 1.山区公路(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对线形和道路走向有特定的要求,也不可能一味强求优 良的工程地质条件,而回避不良地质、高边坡等岩土工程问题,因此就不可避免的在近于 极限平衡的天然山坡上或其内开拓修建。

茶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茶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1)、茶假眼小绿叶蝉 田间管理:及时采摘,合理修剪,清除杂草,将枯枝落叶带出茶园或烧毁。 物理防治:利用蓝色板诱杀。 生物防治:保护利用茶园蜘蛛、瓢虫等天敌;在湿度大的季节用白僵菌喷雾防治。

药剂防治:夏茶百叶虫量超过6头、秋茶百叶虫量超过12头时。建议选用天然除虫菊素、苦参碱、呲虫啉、联苯菊脂等药剂防治。(2)、茶毛虫 田间管理:冬季剪出茶树 下部拖地枝,夏季摘除卵 块和虫群,盛蛹期在根际 培土,减少虫源,抑制成 虫羽化出土。 物理防治: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生物防治:性诱剂诱杀成虫;释放茶毛虫黑卵蜂和绒茧蜂降低幼虫孵化率;喷洒Bt或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 药剂防治:百丛卵块在5块以上时,幼虫孵化后至三龄前,可选用溴氰菊酯、联苯菊酯、敌敌畏等药剂防治。 (3)、茶丽纹象甲 田间管理:利用幼虫的假死 性,先在树冠下用塑料薄膜铺 垫,而后振动茶树,使之坠落 集中处死。 生物防治:于成虫出土前,用

百僵菌拌细土施于土层。 药剂防治:成虫盛发期,虫量达15头/平方米以上时,可选用联苯菊酯、巴丹等药剂防治,下午至黄昏喷药。 (4)黑刺粉虱 (幼虫在叶背吸取汁液,分泌物常诱发煤病。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叶背越冬。) 田间管理:疏枝清 园,中耕除草,及 时采茶,改善茶园 通风透光条件,黑刺粉虱大发生时修剪虫枝。 生物防治:保护利用斯氏寡节小蜂、粉虱黑蜂等天敌;或用韦伯虫座刨菌防治。 药剂防治:平均每叶有虫2~3头(小叶茶)或4~6头(大叶茶)时,可在卵孵化盛末期喷矿物油、呲虫啉防治,喷药时应将喷头插到茶蓬内全方位喷雾。 (5)红蜡蚧

公路桥梁养护复习题及答案

《公路桥梁养护工》复习资料 一、填空: 1、对高等级公路养护的工作原则是_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机械。 2、小修保养工程是指_对管养范围内的公路及其工程设施进行预防性保养、修补其轻微损坏部分,使其保持完好状态。 4、对公路质量的考核,划分为__优__、_良_、_次_和_差_四个等级。 5、路基的沉陷分为___路基沉陷______和_____路堤沉落_____两种情况。 6、沥青路面调查的内容包括__路面破损状况 __、__路面结构强度__、___路面平整度______和___路面抗滑能力__四个方面。 7、沥青路面的罩面是指_是在原有沥青路面上加铺一层沥青混合料面层,以周期性地恢复其被磨耗的厚度,同时可解决路面的一般破损,改善路面抗滑能力和平整度__。 8、GBM工程是指:公路标准化、美化。 11、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12、沥青路面的龟裂是指路面出现裂块、散落和变形明显。 13、沥青路面罩面按其使用功能划分为普通罩面、封层、抗滑层三种类型。 公路养护是以为中心环节的全面养护。 14、为客观反映路面病害程度,并具有可比性,将路面病害归纳为按面积计算和按长度计算两类。 15、沥青路面的改善技术有、、、。 16、当前公路养护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建养并重、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提高质量、保障畅通。 二、选择: 1、对挡土墙出现的一般裂缝,处理方法是( C ) A、凿毛→堵塞; B、直接用水泥砂浆填塞;

C、凿毛→清缝→用水泥砂浆填塞; D、清缝 2、路基清除大坍方或一个段内的较集中的坍方是属于( B ) A、小修保养工程 B、中修工程 C、大修工程 D、改善工程 3、路面的横向凹凸不平,车轮通过频率较高的地方产生规则的凹槽,这种病害称为( C ) A、搓板; B、波浪; C、车辙; D、露骨。 4、沥青类铺装层的缺陷主要有( A、C、E );普通水泥砼铺装层的缺陷主要有(C、 D、F )。 A、泛油; B、高低不平; C、裂缝; D、磨光; E、松散、露骨 F、脱皮、露骨 5、沥青路面啃边病害是指( A ) A、路面边缘呈不整齐的破碎损坏; B、路面边缘不成直线; C、路面边缘圆滑; D、路面边缘缺口。 6、沥青路面松散病害是指:( B ) A、沥青材料脱离骨料分离出来; B、结合料散失或脱落,颗粒间失去粘结力 而松动; C、骨料脱离沥青材料分离出来; D、没有粘结力。 7、对于较坚硬、不易风化的岩石路堑边坡,当裂缝多而细时,采用()防护。 A、抹面 B、勾缝 C、灌浆 D、嵌补 8、当排水沟纵坡大于( B )时,应加固。 A、0.3% B、3% C、0.7% D、7% 9、提高公路技术等级的加固、加宽、加高大中桥梁是属于( D ) A、小修保养工程 B、中修工程 C、大修工程 D、改善工程 10、排水沟的水流在注入河流或其它沟渠时,应成( A )相交,使水流通畅,避免冲淤。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无规定 11、沥青路面的横向凹凸不平,车轮通过频率较高的地方产生规则的凹槽,这种病害称为( C )

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病害+解决方法

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病害+解决方法,不敢说很全,至少很实用! 路基路面是公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公路养护的重点内容和部位,由于病害的经常发生,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功能,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处置约占养护费用的80%以上,而且往往效果甚微。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路基路面常见的一些病害以及相应的处置技术都有哪些吧! 一、公路路基路面病害处置的相关问题 公路路基路面处置的基本原则 准确分析病害成因 基于病害成因的路基路面处置方案的确定 ? 路基路面的病害处置,必须从病害成因入手,遵循有的放矢的针对性原则。 ? 路基路面病害处置是一个系列工程,往往具有综合治理的特点。在分析路面病害成因、制订处置方案时,要考虑有无路基因素;

要考虑路面各层次的影响。对于水损坏引起的病害,往往具有综合性病害的特点,必须采取彻底的防治水根治措施。 ? 确定病害处置方案,还应与病害处置者的资源配置相协调。 公路路基的基本要求 公路路基不满足上述任何一种要求,就可能产生路基病害。 公路路面的基本要求 路面不满足前述两项基本要求,则可能产生病害。对于路面平整度和抗滑性能,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和提高,以提供给顾客安全、通畅、舒适的行车条件。 公路路面的结构型式与病害类型 ? 公路路面按结构型式,分为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两大类。沥青路面又称黑色路面,行车舒适性好 沥青路面病害(损坏)分为裂缝类、变形类、松散类、其他类四种。 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白色路面,行车舒适性不及沥青路面。其力学性能好、抗水破坏能力强,具有造价低、刚度大、强度高、使用耐久和养护工作量小的优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病害包括断板、脱空唧泥、表面裂缝、起皮、坑洞和平整度差等。

公路高边坡防护措施

公路高边坡防护措施 边坡是指线路近旁的天然斜坡或经过施工开挖形成的路堑斜坡、填筑形成的方坡等等。高边坡灾害是我们道路工程中危害较大的一个地方。 一、边坡的变形特征 1、公路边坡是将地质体的一部分改造成人为工程设施,因此其稳定性取决于自然山坡的稳定状况(稳定、不稳定、极限平衡)、地质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坡体结构、岩体结构、水文地质条件、风化程度等)和人为改造的程度(开挖深度、坡形、坡率等)。 2、人工边坡是对自然坡体的改造,改变了自然坡体的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的渗流条件,而且是在短短几个月内改造完成的。自然坡体的应力调整有一个过程,强度低的软弱岩层调整较快,常在施工期就发生变形;强度高的坚硬岩层调整较慢,或可自身稳定,或在1~3年后发生变形。只有当人工边坡对其改变不大时,才可保持稳定,否则就会发生失稳,甚至引起自然坡体的破坏。 3、自然山坡和人工边坡都处在各种自然营力的作用之下,如阳光照射、降雨冲刷和下渗、风化和地震等。但人工边坡所造成的自然状态的改变使这种作用更强烈,如开挖暴露风化加剧、破坏植被地表水容易下渗、坡体松弛、爆破震动等都使边坡更容易发生变形。 4、自然条件千差万别,所以边坡设计也变得十分复杂,每个高边坡工点都需单独分析和计算,这也是目前高边坡设计尚无规范可循的原因。 二、高边坡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

1、公路选线时对地质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将“地质选线”落实到实处,对已经存在的古老滑坡和潜在滑坡认识不足,将线路布设在这些地段,甚至大填、大挖,造成老滑坡复活或新生滑坡。 2、对高边坡的危害认识不够,强调节约工程投资,本来可以内移作隧道或外移作桥或半路半桥的,为节省投资而造成大挖方,结果造成高边坡变形破坏,有时其治理费用比桥、隧还多。 (二)客观方面: 1.山区公路(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对线形和道路走向有特定的要求,也不可能一味强求优良的工程地质条件,而回避不良地质、高边坡等岩土工程问题,因此就不可避免的在近于极限平衡的天然山坡上或其内开拓修建。 2、自然陡边坡本应该作工点针对性勘察设计的,因工作量大、工期紧、勘察基础资料不足,设计依据不充分,因坡形坡率设计不符合场地岩土条件,或排水与加固工程不完善,不足以保证稳定,造成挖方坡口不断向山体移动,形成高边坡。 3、不科学的施工方法也是造成边坡失稳变形的重要原因,如雨季大开挖,而不及防护造成大量雨水渗入坡体,软化坡体岩土;大爆破施工破坏岩体完整性;开挖后长期暴露而不防护和加固,甚至一挖到底不加固等。 三、高边坡的勘察设计 (一)基础资料收集: 防治方案的选择建立在详实的基础资料之上。必须对该段高边坡进行详细勘察。 查明该路段的地层、岩性、产状、风化程度、强度特征,不同地层在边坡上的分布位置,有无软弱夹层或接触面,其产状与边坡开挖

三种杨树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

三种杨树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 杨树作为园林绿化中重要的苗木品种,现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作为植物之一,杨树有诸多优点的同时,也有其特定的病害侵袭,下面我们选三种最常见的杨树病害来分析如何防治: 杨树花叶病毒病及其防治 症状 受害叶片初生褪绿小点,进而变为不规则黄绿花斑,常沿小叶脉分布,叶脉呈半透明状,随高温有隐症现象。有些杨树无性系病叶发绉、变厚、变硬、变小,甚至畸形。有的叶脉和叶柄上有紫红色坏死斑,病斑中心组织枯死。本病是系统侵染病害。发病规律:杨树花叶病病毒可以通过嫁接传染,林业生产中主要是随带毒插条传播。目前,已知杨树花粉种子不带病毒,杨黑毛蚜和桃蚜不传病,菟丝子也不传病,其他昆虫是否传病尚待进一步研究。杨树因品种差异,其抗并性的差异也很大,I-63、I-69、I-72杨易感病,107等品种较抗病。不同树岭发病情况也不相同,1年生苗木、幼树发病重,大树症状则不明显。 防治要点:加强苗木检疫,禁止疫苗和接穗调入调出。发病疫情就地销毁。

杨树溃疡病的防治方法 一、危害 杨树溃疡病是杨树的主要枝干病害,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地区。随着林业杨树育苗和造林面积的增大,杨树溃疡病在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危害日趋严重,在我地主要危害黑杨、青杨、白杨及速生柳等杨柳科树种。从苗木、幼树到大树均可侵害,但以苗木、幼树受害最重,造成枯梢或全株枯死。引起杨树溃疡病的病原有8种,现已知在生产上主要造成危害的有: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杨树大斑型溃疡病和杨树烂皮型溃疡病三种(以上三种都是由真菌引起)。另有一种杨树细菌型溃疡病是我国近年新发现的,在我国东北有发生,危害非常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来在我地也发现了一些未知病源菌引起杨树枝杆溃疡的病害,市森保站正在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二、危害症状及发生特点 1、杨树水泡型溃疡病: 病害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症状主要有三种类型。在光皮杨树品种上,多围绕皮孔产生直径1厘米左右的水泡状斑;在粗皮杨树品种上,通常并不产生水泡,而是产生小型局部坏死斑;当从干部的伤口、死芽和冻伤处发病时,形成大型的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坏死班。 病菌可在树干、枝条的病斑和病残体中越冬。在不表现

公路桥梁日常养护的主要方法及其内容

1. 引言 桥梁在整个公路交通运输中处于“咽喉”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桥梁的设计 和施工的要求相比公路其他普通路段要高的多,这也就促成了桥梁的承载能力 和工程质量要明显优于公路的其他部分。养护单位却因此在桥梁的日常养护和 维修加固中存在一定麻痹思想,认为日常养护的重点应当放在公路上而忽视了 对桥梁的检查和维护,特别是在桥梁建成的早期更是如此。但另一方面如今公 路交通异常繁忙且超载现象非常突出,如果桥梁早期疏于日常养护,在使用了 一定年限之后其损坏的速度将不断加快,这时再进行桥梁的维护加固不仅要花 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会对桥梁的使用寿命造成重要影响。因此,在桥梁投入使 用之始就始终保持一定的检查和日常养护力度,一旦发现病害就及时进行维修 除险加固,是延长其服役年限并确保其始终按照设计状态服务交通运输的重要 前提。 2. 公路桥梁日常养护的主要方法及其内容 公路桥梁日常养护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检查与检验掌握桥梁的技术情况、交 通情况、病害及其发展情况,并根据所得出的数据结论对每一座桥梁提出针对 性的养护措施,确保桥梁的各部分能够经常保养和检查发现的病害及时得到处置。根据检查的技术手段大致可分为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等三种检 查措施。 2.1 经常检查的主要内容及目的。经常检查主要对桥面设施、上下部结构 以及附属构造物的技术情况进行目测判断。一般情况下桥梁经目测即可对外观、伸缩、支座等作出定性判断,目测检查之后还应将检查结果登入“检查记录”中,桥梁经常检查的密度和频率应保持在每月一次以上,如出现重大汛情或其 他可对桥梁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可进一步加大经常检查的密度。 2.2定期检查的主要内容及目的。如果在经常检查中发现桥梁重要部位的 技术状况达到三、四、五级时应马上安排定期检查,若桥梁技术状况良好也应 在三年内失少实施一次定期检查,新建桥梁交付使用后的第一次全面检查(等 同于定期检查)应安排服役满一年时。定期检查这项工作必须要由具备相应资 质的养护工程师来进行,主要的检查方法是对桥梁各部门进行近距离目测观察 和仪器观测为主,检查完成后要填写检查记录并判断病害原因和维修建议。 2.3 特殊检查的主要内容及目的。特殊检查主要针对对象是日常检查和定 期检查中发现的难以判明损坏原因及程度或技术状况判定为四类以上的桥梁。 一般主要是采取专用的设备进行现场测试和荷载试验以判断桥梁的健康状态和 技术情况,并通过检算分析形成鉴定结论。因所需技术要求较为严格所以一般 都需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 3. 公路桥梁日常运行中的常见病害及其维修工作要点 3.1 公路桥梁常见的两种病害类型。加强公路桥梁的日常养护可以延缓其 发生病害和损害的时间并减轻其程度,但并不能完全避免桥梁病害的发生,特 别是使用年限较长和超限超载较为严重的桥梁发生病害的更是在所难免。而公 路桥梁的常见的病害包括表层缺陷和结构裂缝两种类型。其中表层缺陷主要包 括由日常运行损害和自然条件所致的蜂窝、漏筋、麻面、锈蚀、老化和表层成 块脱落等。结构裂缝的成因主要有荷载引起、温度变化引起以及收缩引起等一 种或多种因素相互影响而造成,主要产生于下缘受拉区、腹板和桥梁。而桥台 特别是高度较大的桥台常常因行车荷载和压力作用产生开裂、错位等病害而对 桥梁技术情况和行车安全的危害较为严重,必须及时予以加固处置。

路基路面常见病害及治理措施

路基路面常见病害及治理措施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不同地区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的一些病害以及治理措施,分析其病害原因,并作相应处理,以确保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保证路基和路面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确保国防安全,必须有一个四通八达且完善的道路运输系统。而最重要的运输道路就是铁路和公路。对于公路安全质量而言最主要的就是路基和路面的安全稳定性。 路基是天然地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和横断面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是道路的基础,更是保证路面质量的关键。路面是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材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物。在现实中,路基和路面都要反复承受各种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会导致路基路面的形状、边坡坡度发生改变,严重影响了路基和路面的质量和稳定性。由于所处地区和自然气候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路基和路面的破坏程度和破坏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大的方面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就是地形、气候、水文及水文地质、土质、地质以及植物覆盖;人为因素又分为荷载作用、路基结构、施工方法、养护措施等。最常见的路基破坏形式有边坡崩塌、滑塌,路基变形等,产生的原因涉及土质、人为的破坏、养护和管理等因素。彻底的控制路基病害的产生是不现实的,因此,只能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并做好防范,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将其产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 一、不同地区公路路基病害的类型及其危害 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以及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造成多种公路路基病害,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我国西北部黄土沙土地区 我国西北部黄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类型及其危害。黄土土壤中土颗粒比较松散,且无层理,而且这些地区的平均降水量比较少,所以土壤的含水量较小,而土壤的含水量却是路基路面稳定性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沙土具有很大的湿陷性和易溶蚀等特征,因而容易产生路基的局部塌陷和整体沉降。另外还有路基边坡面的剥落、冲蚀和整体失稳;填方路基不均匀沉陷;沥青面层的裂缝等。这些普遍存在的路基病害,会严重影响这些地区的路基路面破坏,从而导致各种病害的发生。

边坡防护方案

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仙桃段一期土建工程《招标文件》 2.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仙桃段第(01、02)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挤性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挤性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5、《公路边坡柔性防护系统》 JT/T528-2004 二、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属于仙桃市长埫口镇、杜家台分蓄洪区、龙华山办事处和西流河镇范围内,起于仙桃市长埫口镇周陈村,与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孝感段对接,接点处为汉江特大桥南岸引桥起点,终点位于西流河镇金桥村四组附近,与第二合同段对接。桩号为134+671.348~K153+000,全长18.329km,其中主线路基长7.3km,填方230万方。路基采用整体式断面,主线路基宽度26m,匝道路基宽8.5m—24.5m。本标段路基边坡防护采用植草及预制六棱块两种防护形式,桥台全部为六棱块防护,边沟采用A型和B型两种形式。 三、施工组织机构、人员配备 1、组织机构

我项目部按照合同要求组织相关人员、机械、试验仪器已全部进场,并确定其职责、人员分工。 (1)项目经理制定全面的施工方案,并抓好具体落实工作。 (2)总工程师制定施工方案,并对技术、工艺、质量、进度进行把关控制,向技术人员进行交底。 2、施工投入的人员数量表 序号职务人数备注 1 总工 1 技术:封仁博 2 质检部部长 1 质量:刘武强 3 现场技术人员 1 刘晓东 4 作业人员22 四、施工计划 随着工程的进展,我部拟2014年12月5日开工,预计2015年2月15日完工。 五、(一)混凝土预制块防护工程 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坡面整修及土方开挖——修整基槽、夯实基底——基础浇筑——铺设砂砾垫层、砌筑预制块——坡面清理、养护 1、测量放线 根据图纸设计边坡坡度、基础高程等数据,每20m放桩,曲线段适当加密,由控制桩控制标高挂线。 2、坡面修整及土方开挖 修坡时严格控制坡比,坡面平整度达到规范要求。坡面修整采用

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d1641783.html, 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作者:李慧颖刘微刘宏文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17期 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降低噪音、调节气候、改良土壤、减免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维护生态平衡;另外,森林还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林副产品。 一、森林病虫害的概念 森林病害是指森林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整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现象。 林木病害的类型有:一是侵染型病害。是由真菌、细菌、质原体、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线虫和螨虫等侵染的病害,此种病具有传染性。二是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适于林木正常生长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污染等因素所引起的病害,这种病不具有传染性。三是衰退病。是指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一系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综合作用造成林木生长势或生长潜能显着下降,最终导致林木死亡的一种病。森林病害的发生必须要有植物和引起植物发病的因素,没有这2个条件森林病害就无从发生。病害的发生可能是由一个因素或某些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直接引起病害发生的原因称病原,间接因素称诱因。病原按其性质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 森林虫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灾害,是昆虫在繁殖生长的过程中,取食植物的营养器官或吸食植物的汁液,造成林木所生产的营养减少或者是林木的营养物质被林木害虫取食,造成林木生长不良,使得木材及林副产品的产量下降,甚至使整株林木死亡。 二、防治方法 病害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病害防治的原则是在制定森林病害防治计划和方案时,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生物性因素、生态因素、经济因素。森林病害防治的策略:一是杜绝和铲除;二是免疫和抗病;三是保护;四是治疗。人们在对森林病害的防治过程中先后使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起初,人们为了防治森林病害普遍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刚开始使用化学药品的品种少,使用的剂量少,但取得的效果极好,森林病害发生的间隔期较长,防治的费用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森林病害对化学药剂产生了抗药性,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间隔期逐渐缩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剂量加大,且效果降低,即成本加大,呈逐次上涨的趋势。后来,人们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对病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即采取生物技术来实现对森林病害的防治。

关于印发《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的通知

关于印发《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的通知关于印发《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的通知 交公路发[2007]3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厅(局、委),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 为适应公路桥梁养护发展需要,规范和加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公路桥梁养护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部对1991年颁布的《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1991年颁布的《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章) 二○○七年六月二十九日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保证公路畅通和桥梁运行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国道(含国家高速公路网,下同)、省道的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其他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参照执行。 第三条桥梁养护管理应贯彻“预防为主,安全至上”的工作方针,努力提高桥梁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第四条县级以上(含县级,下同)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含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指定的高速公路行业管理机构,下同)、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高度重视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严格执

行桥梁养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对所管辖的公路桥梁及时组织实施检查、检测和养护维修,确保公路畅通和桥梁安全。 第五条桥梁养护管理的技术工作实行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 桥梁养护工程师和有关技术人员应按照《公路桥涵养护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及时、全面掌握桥梁技术状况,保障桥梁安全运行。 第六条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行业管理与监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据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对国道和省道的管理职责,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具体组织工作。 收费公路的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由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第七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保证桥梁安全运营。 国道、省道的桥梁养护管理经费在公路养路费中列支,其中收费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经费在车辆通行费中列支。县道及其他公路上的桥梁养护管理经费筹集渠道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明确规定。 第二章管理责任划分 第八条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应根据“事权一致、责任清晰”的原则,明确本辖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管养单位和监管单位,并合理确定各自的工作职责。 第九条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管养单位是指具体承担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任务的有关公路管理机构、专门的桥梁养护管理单位或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 第十条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监管单位是指依照有关规定,主管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及受其委托承担监管职责的公路管理机构。 第十一条公路桥梁管养单位疏于养护管理,不按相关规定准确掌握桥梁技术状况,或未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而导致的桥梁安全事故,由管养单位承担主要责任,监管单位承担监管责任。

桥梁常见的病害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桥梁常见的病害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重庆 400074) 摘要:本文对引起桥梁病害的常见种类和主要成因以及相应的措施, 如下部结构、上部结构、混凝土、桥面铺装和裂缝等进行了具体的归纳和总结, 并对主要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施工技术、桥梁运营期间的监测及养护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桥梁;病害;成因;措施 Analysis of Bridge Common Diseas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74,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ain causes of common species and diseases caused by the bridge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s the Ministry of the structure, the upper structure, concrete, cracks, etc. deck pavement and concrete and summarized, and the main causes of the appropriate measures proposed .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perational monitoring and maintenance work during the bridge has some significance. Key words:Bridges; disease; causes; measures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建立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络,这不仅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对促进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缩小地区差别、巩固国防等方面,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自改革开发以来,路、桥建设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的腾飞,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1]。桥梁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促进作用。然而,随着大量桥梁服役年限的提高,在荷载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各种各样的病害相继产生,对桥梁的安全运营造成了隐患。 1病害的概念 《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厂r 50283—1999)规定公路工程结构必须满足下列功能要求: (1) 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 (2) 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3) 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 (4) 在预计的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 凡由于人为的(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等)或自然的(地质、风雨、冰冻等)原因,使桥梁结构出现不符合上述规范和标准要求的一些问题和现象统称桥梁结构的病害[2]。 2 桥梁常见病害分析 2.1下部墩台及基础的病害 基础的缺陷和病害主要表现为:(1)基础的缺陷和病害主要表现为:承载力不足而使基础均匀沉陷;基础的滑移和倾斜,以及基底局部冲空(如图1);础结构物的异常应力和开裂。

山体滑坡治理与高边坡防护措施

山体滑坡治理与高边坡防护措施 青海省第三路桥公司 党 红 [摘 要]公路建设项目中的山体滑坡治理及边坡防护措施主要采取混凝土抗滑桩、混凝土沉井、预应力锚索、锚杆、以及减载、排水等进行加固治理。 [关键词]滑坡治理 高边坡防护 抗滑结构 锚固 减载 排水 山体滑坡治理及边坡防护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山体及边坡的稳定是影响公路能否安全、环保和高效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做好山体滑坡治理和高边坡加固成为公路工程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省在建项目西(宁)~久(治)公路是贯穿三江源保护区的省际公路之一,地处山岭重丘区,地质情况复杂,地表水量丰富,公路沿线水土流失及山体滑坡事故频发,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既能保证公路的安全畅通,又能对三江源的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防治效果。因此,采用科学化、现代化的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监测技术,是加快滑坡治理及边坡防护工程面临的重大课题。 滑坡治理及高边坡防护首先要根据具体地质情况进行科学、慎密的实地勘测,多方论证,把中脉博,对症下药,采用切实可行又可靠的治理措施,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就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的治理措施主要做一下介绍。 1、混凝土抗滑结构 1.1混凝土抗滑桩 抗滑桩由于能经济有效地治理滑坡,尤其是滑动面倾角较缓时,其效果更好,因此在山体滑坡和高边坡治理工程中得到了广泛采用。此工艺在西(宁)~久(治)公路建设中多处得到了应用。 抗滑桩开挖深度及排列数量由勘测设计确定,桩基挖好后,在井壁喷30~40c m厚的混凝土。对岩体较好的井壁采用打锚杆、喷锚挂网的方法进行支护,喷混凝土厚度10~15c m。对局部塌方部位增设钢支撑。抗滑桩开挖到设计要求深度后,进行钢筋绑扎和钢轨吊装。 混凝土浇筑采用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由拌和楼拌和,混凝土罐车运输直接入仓,每小时浇筑厚度控制在1.5m内,特别是在滑动面上下4m部位,还需下井进行机械振捣。在浇到离井口5~7m时,要求分层振捣。每个井口设两个溜斗,溜管长度为10~14m,管径25c m。抗滑桩的建成,对桩后坡体起到了有效的阻滑作用。 1.2混凝土沉井 沉井是一种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一般可分成数节进行。在滑坡工程中既起抗滑桩的作用,有时也具备挡土墙的作用。 沉井结构设计根据沉井的受力状态、基坑的施工条件和沉井的场地布置等因素决定,沉井结构平面呈“田”字形,井壁和横隔墙的厚度主要由满足下沉重量而定。井壁上部厚80c m,下部厚90c m;横隔墙厚度为50c m,隔墙底高于刃脚踏面1.5m,便于操作人员在井底自由通行。沉井深11m,分成4、3、4m高的3节。 沉井施工包括平整场地、沉井制作、沉井下沉、填心4个阶段。 下沉采用人工开挖方式,由人力除渣,简易设备运输,下沉过程中需控制防偏问题,做到及时纠正。合理的开挖顺序是:先开挖中间,后开挖四边;先开挖短边,后开挖长边。沉井就位后清洗基面,设置Υ25锚杆(锚杆间距为2m,深3.5m),再浇筑150号混凝土封底,最后用100号毛石混凝土填心。 1.3混凝土框架和喷混凝土护坡 混凝土框架对滑坡体表层坡体起保护作用并增强坡体的整体性,防止地表水渗入和坡体的风化。框架护坡具有结构物轻,材料用量省,施工方便,适用面广,便于排水,以及可与其他措施结合使用的特点。 西(宁)~久(久治)公路K324+100~K325+300段山体滑坡治理采用混凝土护面框架,框架分两种型式。滑面附近框架,其节点设长锚杆穿过滑面,为一设置在弹性基础上节点受集中力的框架系统;距滑面较远的坡面框架,节点设短锚杆,与强风化坡面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整体。 上边坡山体滑坡段强风化坡面框架采用50×50c m、节点中心2m的方形框架,节点处设置Υ36及Υ32、长12m砂浆锚杆,相应地框架配筋为8Υ20和4Υ20。框架要求在坡面挖30c m深, 50c m宽的槽,部分嵌入坡面内,表层填土并掺入耕植上,形成草本植被的永久护坡。 在岩性较好的部位可采用锚杆和喷混凝土保护坡面。 1.4挡墙 挡墙是公路建设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能有效地从局部改变滑坡体的受力平衡,阻止滑坡体变形的延展。 2、锚固技术的应用 采用预应力钢绞线或锚杆进行边坡加固,具有不破坏岩体,施工灵活,速度快,干扰小,受力可靠,且为主动受力,坡面岩体抗压强度高等优点。其施工方法可分为传统压浆术和真空灌浆术: 2.1传统压浆术 传统的压浆是压力保持在0.5~1.0M Pa的压力下,将混合料浆体压入预应力孔道。由于压浆施工中浆体较稀,施工中容易发生混合料离析、析水和干硬性收缩。由于析水、收缩的发生,致使孔道内预应力钢绞线和结构物粘结强度不够,留有一定的质量隐患。 传统压浆技术的原材料要求为:水泥的强度不宜低于4215,且不得有结块,同时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水宜采用清洁的引用水;外加剂宜采用低含水量、流动性好、最小渗出及膨胀性等特性的外加剂。同时它不得含有对预应力钢绞线或水泥有害的化学物质。 水泥混合料应符合下列规定:水灰比宜为0.4~0.45,当掺入减水剂后,水灰比可减小到0.35;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得超过3%,拌和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以内,泌水应在24h内重新全部被浆吸收;通过试验后,水泥浆中可掺入适量的膨胀剂,但其自由膨胀率应小于10%;水泥浆稠度宜控制在14~18s 之间。 压浆机械使用活塞式压浆泵,不得使用压缩空气。同时压浆时对孔道的排气孔和排水孔应按照规范使用,浆体应达到孔道的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应达到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为保证管道中充满灰浆,关闭出浆口后,应保持不小于0.5M Pa的一个稳压期,该稳压期不应小于2m in。 2.2真空灌浆术 真空灌浆和传统压浆相比,其从预应力孔道形成起,就为形成真空保证预应力孔道创造了条件。 真空灌浆孔道一般采用高质量的HD PE波纹管形成孔道,波纹管之间的接头采用相同材质的专用连接管,波纹管和锚垫板连接采用专用连接头,确保管道密闭,摒弃铁质波纹管和胶带的缠绕连接。 真空灌浆应采用真空灌浆剂配制的特种浆体,其一般水泥采用水泥强度不低于42.5M 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采用引用水;外加剂采用超塑剂和阻滞剂(两种外加剂一般各为水泥用量的3%)。 对于真空压浆浆体要求一般为:泌水性应小于水泥浆体的2%;水灰比控制在0.3~0.35;水泥浆体体积变化控制在小于2%的范围内;初凝时间应大于6h;一般构造物(下转第248页) — 5 4 2 —

病虫害防治方案

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 (病虫害防治方案) 保护教研室 刘玉卿 第一部分绿化养护 一、草皮 1、要定期修剪,根据不同季节,长势,合理安排修剪期,以草长不超10厘米为准,一般5-9月约25-30天修剪一次,3-5月和9-11月35-40天修剪一次,(北方地区)当年12月至翌年2月原则上不修剪,修剪后草坪面平整高度约3-4厘米。 2、每次修剪后对草皮施一次肥,施后浇透水,保证草皮全年常绿。 3、每巡查草皮,发现杂草及时清除,使草坪纯度控制在优类95%,一般90%以上。 4、拾除草地、花丛内石头、纸屑等杂物。

二、绿篱、定型植物 1、绿篱生长前期未成型之前,以密枝修剪为主,成型后以造型修剪为主。修剪的篱面要平整圆滑顺直,绿篱造型植物造型优美、丰富,修剪下的枝叶要立刻清除。造型后,对生长超过篱面的枝条要及时剪除,超出篱面的枝条长度应控制在10厘米内。 2、绿篱保苗率95%。残缺或死亡部分要在一个月内补种好 3、绿篱、造型植物在每年的3-8月期间,约50天施一次氮肥,9-11月期间的40天施一次复合肥,每亩地每次施肥量为15市斤。 三、乔、灌木 1、每周巡查,及时修剪枯枝、病虫枝、霸王技、下垂枝等。修剪下的枝叶,要立刻清除。 2、根据灌木长势,该造型的要及时造型;造型后要及时修剪超过形状外的枝叶,一般以控制形状外的枝叶长不超过20厘米这宜。 3、灯道树保率要达到98%,树干粗壮,修剪及时,主干高度一般控制在3-4米。分枝合理,树身直,枝叶茂盛。 4、一般每二个月施一次复合肥,保证长势旺盛。对生长茂盛的大乔木,可以不施肥。

四、浇水 1、室外绿化要根据不同季节、天气,不同植物品种生长习性,不同栽培目的,不同土壤每天、隔天或几天淋水一次。因天气炎热干旱而出现水分不足时,则必须相应增加浇水次数,保证所有植物不因缺水而萎蔫。 2、天晴季节,室外盆栽每天浇水一次;栽在花基的3-4天浇一次水,雨天则不浇;室内盆栽每周浇水2-3次。 五、植物保护 1、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做到勤观察,早发现,早防治。 2、使用农药必须以不伤害健康为前提,使用高效、低毒、无臭、无异味农药。 3、喷撒农药时,必须戴口罩,安全防护手套,穿长袖衣服。禁止抽烟及吃东西。人应站在来风的上方,防止喷农药吹回人体,造成中毒。 4、喷撒农药后要用肥皂反复多次于流动水中洗手。 第二部分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