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改革必要性论文

实践教学改革必要性论文
实践教学改革必要性论文

论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摘要】结合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为背景,着重阐述了“工学结合,边工边学”的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将该教学方法落实到了学生的毕业设计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巩固了自己所学的课程,并与实践相结合,最终提升了学生们动手实践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学结合边工边学实践教学

一、引言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环节,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仅在内容和功能上相互补充和融合,在时间上也应相互协调、相互衔接。对于土木专业来说,实践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是提高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关键途径和手段。

本人在此基础之上申请并立项了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探索依托行业人才培养的实习基地建设模式,改变实践教学环节长久以来的附属地位,以强化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中心,为“卓越一线工程师”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欧美许多大学,专业实践或实习大多是正规的教学计划,并给予一定学分。美国有的工科院校规定,大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期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1 这次历时一周的上海培训转眼间结束了,这次培训内容很丰富,让我们在轻松与欢笑中享受了一场教育变革的盛宴。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释,对新课改有了新的认识,接受了一次头脑风暴的洗礼,会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更大的升华。 在此次培训中无论是张民生老先生的核心素养教育,还是张人利校长的“后茶馆式”教学无一不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而教师的地位由主角降为配角,通过此次学习使得自己对此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使自己认识到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在此次培训过程中的收获简单做以总结。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所谓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国家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具体化,突出表现在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注重自主发展、创新实践等方面,主要包括三层含义:面向社会,包括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面向个人,包括个人修养、自主发展和创新实践;通过多年学习获得的科学、人文以及审

美。这三层含义就构成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其创新在于,以核心素养为统摄,使得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更加凸现;其突破在于,它是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 二、“后茶馆式“教学 “后茶馆式教学”就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方式。“后茶馆式教学”以效能为主导,通过_过去课堂教学按次序、等比计划定时间讲解的方式,而由学生自己阅读概念性、认识性的内容,教师仅对难点等原理性内容进行点拨,从而使课堂教学精致化。 “后茶馆式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能自学的教师坚决不讲,老师讲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一定是学生不懂的。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暴露出问题,没有暴露问题的教学就是灌输,尤其要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自由、宽松、愉悦、和谐,这是“茶馆式”教学的特色。这与我校近几年来实行的学案导学,合作探究课堂是一致的思想,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只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辅助角色,起到引导辅助学习的角色。 那么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我们有应该如何体现以上精神呢?生物教学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要体现

教研教改论文题目

教研教改论文题目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对比研究 1 传统教师评价的负面影响2 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3 词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4 大学生选择教育类专业的心理相关研究 5 大众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分析 6 当代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期待与要求 7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 8 东西方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研究 9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10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1 儿童课外文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12 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地 13 位及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多元现象研究 14 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5 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16 关于文学欣赏的研究 17 合格教师基本标准的探究 18

缓解教师心理问题的措施、途径的研究 19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20 家庭对于小学生的才艺与兴趣活动的支出调查研 21 究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22 家庭教育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23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问题的研究24 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25 教师的科研能力研究 26 教师的素质研究 27 教师的学历水平研究 28 教师发展的教育需求思索 29 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因探究 30 教师发展对教学质量提升的相关研究 31 教师发展对于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相关研究32 教师发展对于学校课程改革的促进研究33 教师发展过程中可用资源的梳理与归纳研究 34 教师发展进程中内在障碍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35 教师发展进程中外在困难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36 教师发展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作用37 教师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关系研究 38 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关系研究 39 教师发展在专业化进程中的价值探索 40

新课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杨丽 我认为基础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的全面回归,是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正道,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减轻负担,弱化分数,提高综合素质,推行综合评估。 面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工作:一、构建新型的适应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教学模式;二、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入点立足于课堂;三、全面营造和谐教育、和谐校园、和谐班级的氛围,构建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体系;四、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愉快学习和擅于学习,把学习转化成学生生存的自身需求;五、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其中改革重点是教师的角色转换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 一、教师的角色转换 课程改革是一次“教育角色”的急剧转型,因此原来的教师专业结构需要接受新课程的挑战。从根本上说是对教师实践知识的的特殊要求。因为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面临实际问题考验的是实践性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等都需要通过实践性知识发挥作用。 正是因为新课程改革既给现代教师带来了契机,也给教师带来了挑战,所以,教师应更新观念,提高自身修养,促进自我专业的发展。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新课程对教师素养的要求有:更新教育观念、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拓宽知识结构,形成完备的知识素养、发展教育教学能力,形成科学素养。因此,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专业成长内容也应该有所改变。 首先,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动力。课程改革打破了教师已经习惯的常规教育的教学模式,给教师造成了渴望了解新知识达的强烈动机;同时,课程改革以新的课程理念整合原有的课程教学,倡导新的课程形态以及新的教学方式,从外部给教师提出了专业发展要求,使教师面临新的挑战,这推动着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各种专业发展的活动,从而提升自身专业形象和素质。 其次,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方向。课程改革要对原有的课程与教学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这样,教师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技能就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再次,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途径。教师专业发展的常规途径是在职进修,教师一般不存在很大的外部压力和内部需求。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贯彻教育方针落实课程标准 努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全县教学质量 垫江县牡丹中学校杨明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在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中明确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办学的立足之本,发展之基,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是否满意的“晴雨表”。对此,就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在任何时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而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需要我们的学校校长都必须坚定地确立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核心的思想,切实处理好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工作,真正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中去。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把提高质量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扎实实抓好教学管理,理直气壮地抓好教学质量。 纵观我县目前的教学质量现状,让我们值得冷静而严肃的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环境条件较差的部分学校能够逆势而上,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什么环境条件较好的学校不思进取,教学质量每况愈下?为什么同处一样的办学环境和条件,其中部分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前茅,经久不衰?而另一部分学校的教学质量停滞不前,甚至不断下降?为什么有的乡镇一直以来,通过扎实的措施管理以及和谐的人文环境,使全镇就读生源稳定,整体教学质量蒸蒸日上?而少数乡镇管理松散,措施不力,导致教学成绩在低效管理和内耗中萎靡不振?。。。

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说:“素质教育的精髓是什么?那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我认为完整的教育,既要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也要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命运(至少在现行社会背景下)的几天(中考或高考)服务,没有前者,是鼠目寸光的教育;缺乏后者恐怕也不能说是对孩子负责的教育。如果学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他以后的生存能力很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此,谈何幸福一生?”。那么,如何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提高全县的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规范办学狠抓常规建设是提高全县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 贯彻教育方针,落实课程标准,规范办学行为,狠抓学校常规建设是提高全县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各校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学科类课程,建立和完善课程体系,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要强化课程标准意识,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工作,不得任意增减课时或某些课程形同虚设,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要求,不得突击教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等。为此,教委各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各校贯彻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检查、管理力度,对不按教委要求的诸如:乱办班、跨区域乱招生、人为破坏全县教育均衡、统筹发展的行为,坚决进行从重从快的打击。同时,教委及各校要狠抓学校常规建设,想方设法调动全县教职工的积极性,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优良的环境。 其一、教委将切实施行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考核奖励制度。各校要建立并逐步实施岗位竞聘主要同教学质量挂钩的联动机制。同时,教委要在全县教育资源配置上统筹安排,尤其注重在职称指标的投放上,努力做到各类学校的低、中、高职称的比例相对合理,切实体现教育均衡并形成

教改项目及论文选编

教改项目及论文选编 目录 一、教改项目统计表 (1) 二、教改论文统计表 (3)

一、教改项目统计表 序号 姓名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1 郝际平 国家精品课程《钢结构》 教育部 2007 2 梁兴文 国家精品课程《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 教育部 2006 3 郝际平 影响博士研究生创新潜能发挥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教育部 2006 4 郝际平 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育部 2006 5 白国良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 2007 6 李慧民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教材建设 建设部标准司 2006 7 姚继涛 陕西省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省级教学团队建设 陕西省教育厅 2007 8 史庆轩 陕西省精品课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陕西省教育厅 2007 9 郝际平 陕西省精品课程《钢结构》 陕西省教育厅 2007 10 胡卫兵 陕西省精品课程《结构力学》 陕西省教育厅 2007 11 熊仲明 陕西省精品课程《砌体结构》 陕西省教育厅 2006 1

12 韩晓雷 陕西省精品课程《土力学地基基础》 陕西省教育厅 2006 13 王社良 陕西省精品课程《抗震结构设计》 陕西省教育厅 2005 14 胡长明 陕西省精品课程《建筑工程施工》 陕西省教育厅 2005 15 梁兴文 陕西省精品课程《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 陕西省教育厅 2004 16 王社良 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混凝土结构系列课程的教学 改革与实践 陕西省教育厅 2005 17 李慧民 中国冶金建设协冶金建设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 陕西省教育厅 2006 18 李峰 教学效果与激励机制关系之研究 陕西省教育厅 2006 19 武乾 研究生教育创新研究 陕西省教育厅 2005 20 王社良 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土木工程专业系列课程 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陕西省教育厅 2003 21 史庆轩 校级重点项目—21世纪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方案)的研 究、制定及执行管理办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2 22 梁兴文 校级重点项目—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 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23 赵平 建筑工程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24 白国良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25 王宗让 影响研究生创新潜能发挥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2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高效课堂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高效课堂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高效课堂张艳玲学校课程的有效载体是课堂,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有什么样的课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就是教着学生自己去学”。素质教育的重心只有落实在课堂上才是持久的素质教育,抓住了课堂就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牛鼻子。但在教育实践中,还存在着教师教学观念滞后、教学过程规范性不强、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等问题。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就必须要大力抓好课堂教学改革,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一、转变教学观念,实现师生互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句话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不是知识传授,而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教师由传道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就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为教师和学生减负,也能确保在有效的时间里使教和学获得最佳效益。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高效互动,是从根本上克服传统课堂弊端的出路。课堂教学中的单调(听→讲)、单向(师→生)、单一(教材)、滞后(反馈不及时)、被动(老师逼迫学生学习)的境况限制了学生的手脚,扼杀了学生的思维。教师要秉承“通过学生、为了学生、围绕学生、激发学生、服务学生”的宗旨,通过一个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两个前置(问题前置、学习前置)、三种方法(自主、合作、探索)、四种形态(展示进行交流、点拨实现提升、知识进行落实、开放实现拓展),真正地实现教师关注学生,与学生互动共成长。 二、明确学习目标,合理掌控课堂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达成为核心,要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要努力建设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围绕学习目标主动地合作,积极地思考。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并在快乐中掌握知识,而不是为完成老师提出的一个个的问题而上课。要做到这些,教师精心地备课,合理地设计教学程序,合理地分工学习,及时地鼓励和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懂得,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更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掌控课堂的能力。要及时发现学生合作探究中碰撞出的火花,抓住契机引导和鼓励学生,点燃起积极思维和探究的热情。但当学生在展示交流的时候,有偏离学习目标和对知识把握不够准确的时候,教师更是要及时地进行引导,而不是任由学生漫无边际地谈,这样方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我们每个老师都要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解放学生,解放自己,降低课堂精力流失率,提高学习效率,让课堂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学生的身动、心动、神动和肯学、想学、会学成为课堂的基本元素。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落实“堂堂清”:该掌握的要当时掌握,该会运用的要当堂运用,该检测的要当堂检测。三、加强课堂管理,拓展“课堂空间”高效课堂中,教师是引导者、策划者、合作者、服务者、开发者,加强教学管理特别是课堂管理是实现有效教学进而达到高效教学的基本前提。课前教师要认真集体备课,编制导学稿和改写导学稿,让导学稿成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课前教师要收取一部分导学稿进行批改,做到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为课堂上有选择地布置学生的展示做到心中有数。学生课前要进行充分的预习,师生由此构成相同的经历,有备而来。课中教师要重申目标,达到具体、明晰,要进行学情调查、问题汇总,解决互动的针对性问题,根据问题再讲解,直击问题,精讲点拨,在关键时刻点关键问题,要当堂检测。课后教师要做好课后反思,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学生要做到课堂问题堂堂清,对解决不了的问题、疑惑,首先要求教于同学,其次求教于老师,落实学习目标,完成堂堂清任务。总之,高效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探究中创新。(作者单位: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第五中学)

教改实践论文

你看你看,课堂的脸不断在变 磁窑实验小学语文教改实践总结进行三环节教学改革以来,磁窑实小语文教研组一直以积极的态度践行改革的理念,扎扎实实的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从培养学生的习惯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入手,从提高限时作业的实用性入手,我们的工作细致而又有效,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我们看到了自己努力的足迹,那些有着熠熠闪光汗水的足迹将是我们前行的里程碑。 一、语文课堂的精彩自预习开始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活动中,提高教学实效终于被高度重视起来了。我们都高喊着口号: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于是,我们很重视课堂教学。殊不知,精彩的教学活动应从预习时开始!杜郎口从预习开始精彩起来,我们的教学也是自预习开始变得精彩。 预习作为课堂学习过程的三环节之首,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它为整个学习过程做准备,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学习的最终结果。所以,在课堂学习中切不可忽视预习的作用,听起来简单笼统,实际上,预习作业非常具体。从读课文签字,到字、词的抄写及近反词义的理解,多音字组词,到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的概括,到最后的查找资料和质疑,前后不少于七八个项目。每一篇课文,学生都几乎要做同样的预习作业。而实际上学生做作业的感受如何呢?学习的效果又怎样呢?我们学生手里都有“字词句段篇”或者“课文点拨”之类的学习辅导书。近两年又出来了“课文详解”。一书在手,所有预习作业全部搞定,丝毫不用费脑筋,只要具备一个最基本的能力——抄就行。一直以来,我们都怀疑这样的学习方式所取得的学习效果。我们觉得,如此预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悟性,以至到后来,就成了应付。由于项目和数量太多,抄得烦躁,字迹也越来越潦草了。预习的效果可想而知。更谈不上实效了。说是这么说,矛盾的是,之前我们也一样这样布置预习作业。其实实在是出于无奈,因为,培养预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改革预习方式必须要有一定的预习能力做保障。所以,预习改革举步唯艰,总也迈不出去具有突破意义的一步。自从三环节教改以来,我们不断地摸索,逐步探究,我们主要做了一下的工作: (一)、掌握学法由内到外 南宋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安排预习,必须要按照小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扶到放、由易到难,逐步推进。为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论文参考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论文参考 一、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 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源于积极主动的预习习惯,只有学生自主地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学习才能变成自觉行为。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从中年级开始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但我认为预习并不是摘几个词语,让学生回家解释,或者让学生给课文分分段、写写段落大意,而应该重在让学生养成一种观念与习惯。如使学生明白理解词语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要联系上下文,你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可以用笔在书上写下来,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在书上圈圈划划,尽力培养学生预习的良好习惯,其目的是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从而调动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创设良好的情境进行导入 优质的教学情境,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多媒体具有声形并茂的特征,可以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这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教学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找春天》一文非常适合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出春天风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就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迷人的春光,并配上学生爱听的儿歌《春天在哪里》,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自然点题,引出《找春天》一文。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激活了,在美景和音乐的渲染下,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效果甚佳。 三、尊重学生学习需求

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是兴趣的导火索,而兴趣则是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动力源泉。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我在教学中曾尝试过“直观演示、巧设悬念、旁征博引”等方式,激发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在教学《太阳》这篇课文时,我找来有关的录像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太阳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太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学生不仅兴趣未减,而且情趣高昂,争先恐后地回答。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 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一直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变成学生自由体验、自由探索、自由展示才华的大舞台。因此在进行新课前,我总是鼓励学生去寻找和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进行资源共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感到成功的喜悦,参与兴趣非常浓厚,久而久之,课前寻找便成了学生的习惯,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五、教会学生通读课文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文章题目好比眼睛,是文章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的精华。因此,进行阅读教学时必须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把题目所反映出的内容说出来,把自己想要知道的内容或不理解的内容作为问题,并从文章中寻找答案。这样,学生就会对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读得认真、读得细致。另外,在指导学通读课文的时候,教师还应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1+1”课堂教学改革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本学期我校计划将推行“‘1+1’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确定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当前,我们正走在新课程改革的路上,走在不断实践、探索、反思和再前进的路上。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一直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课题。面对我校成绩不尽如人意这一严峻的现实,我们更应该深入地反思和积极地探索,凝心聚力地谋划一种适合我校发展的教学模式。正所谓“穷则思变”,“危机的深处是转机”。在抓内涵发展和提升软实力的新形势下,上级领导部门也要求我们必须做出改变,不能一味地进行“满堂灌”。因此,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对我们来说势在必行。 一、“1+1”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论和市、区教研部门的文件精神为指导,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为宗旨,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型学习的学习方式。要侧重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教师讲授多长时间?学生课上是否有时间内化学习重点?如何检测学生学的结果?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发展空间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40分钟的课堂效率。 二、“1+1”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1+1”课堂教学改革目的在于师生投入同等的时间和精力的条件下能够收获较高的工作效益和学习效益。学生层面要达到:领会目标、自主学习(课前)、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应用提升、归纳内化的目标;教师层面要做到:教为主导、精讲拓展、训练评价、总结升华。 课堂教学改革的精髓是“教学+管理”、“主导+主体”、“课外+课内”、“教材+导学案”、“自主+合作”。“自主+合作”是指学习方式,即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采用“捆绑互助学习小组”的方式,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机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所有学生都在互帮互学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会合作,不断探索新的知识、经验和方法,从而争取课堂效率的最优化。 三、“1+1”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课堂教学“1+1”(即教学+管理) 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建立在好的课堂管理基础之上,很难想象没有良好纪律保证的课堂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好的课堂应该是动静结合,活而不乱的。既不是死气沉沉,教师一言堂,也不是乱而无序,各行其是。要想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对课堂加强管理,关注每个学生、关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

博雅小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 (2016——2019年)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按照县教育局“榆中县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文件精神,围绕“提升学校管理层次,引领教师教法转变”的课程改革理念,以教师主动发展和学生学会学习为标志,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逐步形成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合作探究、质疑创新的新型学习方式,培养师生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工作目标 (一)以动力培植为抓手,树立信念、改变观念,确立目标、明确角色,点燃激情、唤醒责任,倾力于新课堂、新教师、新学生、新学校的理念,打造一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信仰之师。 (二)开展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线上线下大集体备课活动,通过三年努力,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校本研修运行机制,提炼具有推广价值的校本研修模式。 (三)以课堂建设为抓手,通过方法与技术的改进,培植全县校长队伍、教学校长队伍、教科研队伍、班主任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建成博雅小学“新名师、新名校长、新教育家”人才资源库,示范引领学校教育人整体践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教育自觉。

(四)以文化建设为抓手,构建师生发展的组织平台,分类指导学校内涵提升,建构与高效课堂相对应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实现校园外显文化与师生精神文化的高度契合,形成学校教育合力,力争使学校成为内涵式发展示范校。 (五)举办“博雅小学课改成果展示会”,开展优质课、精品课评选活动,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参加指导,通过学校公众号发布教育改革新资讯,展示教育质量提升新成果。 (六)收集教师典型教学设计、优秀教学反思、自创教学课件,精品课例,通过云平台完善本校教学资源库。总结提炼课改成果,并通过报纸、网络、视频等平台推广博雅教育改革经验。 三、实施内容 (一)转变教育观念,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到课堂,落实到学生,教师因“课”制宜,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会积极思考、交流合作、探究发现、充分展示和大胆质疑,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二)通过学习先进课改理论和教学模式,构建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模式,强化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三)构建系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价体系,完善教学支持系统。 (四)探索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论文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论文 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已经越来越快,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许多的收益,这已经成为了老师们急需研究的课题。下面是我整理收集的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论文,欢迎阅读参考! 一、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 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源于积极主动的预习习惯,只有学生自主地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学习才能变成自觉行为。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从中年级开始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但我认为预习并不是摘几个词语,让学生回家解释,或者让学生给课文分分段、写写段落大意,而应该重在让学生养成一种观念与习惯。如使学生明白理解词语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要联系上下文,你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可以用笔在书上写下来,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在书上圈圈划划,尽力培养学生预习的良好习惯,其目的是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从而调动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创设良好的情境进行导入 优质的教学情境,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多媒体具有声形并茂的特征,可以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这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教学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找春天》一文非常适合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出春天风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就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迷人的春光,并配上学生爱听的儿歌《春天在哪里》,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自然点题,引出《找春天》一文。

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激活了,在美景和音乐的渲染下,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效果甚佳。 三、尊重学生学习需求 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是兴趣的导火索,而兴趣则是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动力源泉。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我在教学中曾尝试过“直观演示、巧设悬念、旁征博引”等方式,激发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在教学《太阳》这篇课文时,我找来有关的录像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太阳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太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学生不仅兴趣未减,而且情趣高昂,争先恐后地回答。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 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一直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变成学生自由体验、自由探索、自由展示才华的大舞台。因此在进行新课前,我总是鼓励学生去寻找和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进行资源共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感到成功的喜悦,参与兴趣非常浓厚,久而久之,课前寻找便成了学生的习惯,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五、教会学生通读课文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文章题目好比眼睛,是文章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的精华。因此,进行阅读教学时必须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把题目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

关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讨论稿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我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路径,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决定在总结近年来“三标”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以下进一步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深入实施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主线,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 以县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 以构建和实施课堂教学模式为载体,以“质量在课堂,素质在课堂, 特色在课堂, 名校在课堂”的理念为指导, 推动我县基础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任务目标 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师生平等交流、多维互动、具有生命发展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让教师幸福工作, 让学生快乐成长;力争用 2到 3年的时间实现“校校有模式,人人有方法”。 1、要使所有教师的教学行为尽快得到转变。教师的专业化 水平和发展速度决定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落实和课堂教学的高效,要把“以学定教、以学施教、以学评教”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主要原则,通过“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合作”等策略,进一步提高教师对课标和教材的把握能力, 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实施、评价能力和研究水平, 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组织者、评价者。 2、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平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让学生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当前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是部分教师仍旧以教师的教为主,课堂上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学的时间短,练习量不够,课堂大部分时间被教师无效讲授占去,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高。二是有部分教师备课不充分,在没有了解教材和学生的情况下走进课堂,教学抓不住重点。三是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科教学的了解,知识教学分散,时间分配不尽合理。 课堂上,教师不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意识,只依靠于教师的讲,依靠于教师的个体劳动,不但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影响了学生学习能能力的形成。因此,基于以上现状,我们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通过改革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主要是基于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业成绩。 1.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现在我们的教师很累?累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我们

讲得太累。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教师讲了三十多分钟,能不累吗?是我们没有给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造成了管理之累。让学生懂规矩,有好习惯,教师自然不累。虽然,很累,但是教师还是愿意墨守成规,因为这样虽然费力,但不费心。改革是痛苦的,特别是要改变十几年,几十年养成的老方法,确实有些痛苦。但是痛苦又是暂时的,因为只要改变了,把学的主动权教给了学生,就会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担。 2.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们课堂教学改革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呢?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需要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帮助者和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成绩自然也就能提高。而且从小养成较强的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 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业成绩 课改的最终目标是要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学业成绩不是靠加班加点来提高的,也是不靠反复练习来提高的,需要学生有学习能力,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课改就是让学生有能力,有方法,在没有老师的教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学会知识。只有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成绩一定会提高上去。

教改论文

地方工科院校本科绿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唐丽娟刘玮炜曹志凌王建 (淮海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 摘要:目的:探讨地方工科院校本科绿色人才培养模式。方法:以我校制药工程专业为例分析当前绿色人才培养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结果:提出了地方工科院校本科人才培养应以绿色人才为目标的模式定位,诠释了绿色人才的内涵,构建了绿色人才培养模式方向,从营造绿色教育理念的校园氛围、构筑绿色课程平台、加强青年教师师德教育、推进绿色教学科研等方面探讨了绿色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结论:绿色人才是当代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以此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和实施是保证工科院校乃至所有大学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及科技的竞争性发展。 关键词:绿色人才,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green talent cultivating models of lo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as an Tang Lijuan Liu Weiwei Cao Zhiling Wang Jian Abstract:The undergraduate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s of local engineering colleges were positioned to green talents as the goal. The meanings of green talents were interpreted, and the gree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direction was constructed.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cultivating green talents were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the campus atmosphere of green education, the building for green course platform, the strengthening for the young teachers' ethics education, and the promoting of green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Green talents are the direction and go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o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positioning and implementation is the guarantee of adapting to society,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引言 培养人才始终是大学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然而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给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正迅速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和管理理念。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明显不足[1-2]。如何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以使其能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绿色人才概念应运而生,它是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替代词。本文将结合我校制药工程专业,从绿色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实施方法等方面探讨地方工科院校绿色人才培养的意义和思路。 一、绿色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21世纪,国际和国内在经济、科技、文化、政治、社会等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探索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其中地方工科院校对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对行业和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影响巨大[3]。因此地方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关系着国家、地方的发展。如制药工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实践性很强的新兴专业。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创业型和复合型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学校将肩负着重大责任。我校制药工程专业于2002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到现在经历了10多年的风雨,这个年轻的生命正赶上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如何在高速前进的轨道中保持自我清醒的过程意识,如何定位人才培养的方向是值得专业教师乃至全校师生继续思考的问题。另外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在失去了小学到高中那种每天有班主任、有固定的班级、升学的压力情况下,进入大学的学生们突然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有的甚至彻底放纵自己,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同时当今日益膨胀和浮躁的社会现象也熏染了象牙塔的大学生们,是安心地坐在教室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还是旷课去考驾照?忙推销?因失恋而自杀?或是因嫉妒而向同室兄弟投毒? * [基金项目]:淮海工学院2013年校级教改课题XJG2013-3-13;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 10KJA170003);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化工制药类)(编号343) 唐丽娟:女,讲师,1977.12,硕士,主要从事制药工程专业的科研与教学

新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我心目中的新课堂 包家屯九年一贯制学校马丹 春去秋来,在实施新课程的这一学期里,洋溢着时代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宗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通过学习与领会新课程的标准,让我们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其感觉就沐浴在教育的春天里。 一、体现了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的宗旨 新课程标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表现出与传统教育观不同的崭新的教育理论,新颖独特,时代感强,有春风扑面之感,读来耐人寻味。课程标准把握住时代精神的脉搏,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融会了世界优秀课程改革的成果,体现出当今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新课程标准十分关注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渗透,如查阅资料、浏览网络、收集信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个别化教学,进行探索性学习等。 二、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评价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改革创新的精神,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较好地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新课程标准改变了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建立起符合儿童学习特点和需要的以综合为特征、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课程目标对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强调,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更有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是教学领域内的一次深层次的革命,这是一线教师感受最深和最受鼓舞之处。

新课程标准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置于突出位置,为学生创设了大量调研、探究和实践性的学习活动,有些研究性学习案例十分典型精彩。这些学习活动的创设,打破了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基层教师理解“体验性学习”提供了启示,为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拓展了空间。对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各学科标准普遍淡化了终结性评价和评价的筛选评判功能,强化了过程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尤其是在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方式上有许多新颖、活泼的做法值得称道。 三、体现了创新与继承的过程 1、课程理念的创新 课程理念创新的可贵之处,不是通过堆砌一大堆新的理念和口号,而是要抓住最紧扣时代的方面,简洁地、重点突出地体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鲜明的时代精神。即使是处于课程改革的意识形态层面的课程理念,也应该让教育实践工作者看到具有操作落实的可能性。 2、课程方法的创新 课程方法的创新不是完全重起炉灶,它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总结实践经验教训,分析清楚原有课程设计、课程编制、课程评价和课程实施方法的利弊,趋利避害;要根据时代的新要求和教育科学的进展,及时吸收和消化那些经过国内外实践检验的新方法,不断对原有的方法体系进行发展性的更新。 3、课程体系结构的创新 它把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结合起来,在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呼声代表了课程结构改革的一个新的方向。教育作为一种生产活动同样是讲究效益的,新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主流课程能在学生发展上产生多大的效益,需要我们本着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今天,教育改革的实践,由部分“破产者”揭竿而起到渐成燎原之势,一批学校由濒临消亡,浴火重生成为“新贵”。这其中,隐藏着什么秘密?有什么本质的、可供我们借鉴的东西?教育的发展,教育观念的更新,要求课堂也随之重构。面对改革的大潮,我们需要思考,今天的教育究竟怎么了?存在什么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究竟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如何做?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缘由及依据(为什么?) 1.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的课堂为什么要改革?)表象: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学校抓得苦、家长陪得苦,但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课堂效率低下,高分低能现象突出,大量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学生能够学会,但却不“会学”。教师职业焦虑严重,职业倦怠感强烈。 主要问题分类:学习目标的设置与呈现不当,教师越位或缺位,课堂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不当。 原因:观念错误,方法不当。认为教师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学生学得就会越快、越好,以为教师牵着学生走比让学生自己摸索来得更快、效果更好,更省时省力。而事实上,这样做反而容易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思维被动化、惰性化进而僵化,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被“弱智化”、低能化。在方法上以教师的多种方式的灌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

2.改革的理论依据。(我们的课堂为什么要这样改革?) 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但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作出某种调整和改造。 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的、与本节课学习相关的知识与经验,使新知得以具有生长的基础和关联点;提供平台或载体,引导学生发生有意义的学习,通过学生间、师生间以及与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延伸或改组已有的知识结构,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并真正确认;通过及时的、针对性的训练强化记忆、形成技能并熟练化。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学生应及时将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真实全面地暴露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反馈的信息,调控教学活动。 3.改革的意义。(改革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心理负担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二、“导学议练”课堂模式简介(改成怎么样?) 要达成学生自主、合作、高效地学习,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组织、引导、指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高效学习,巩固所学,运用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自主地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不是千方百计地去讲去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