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答“钱学森之问”

试答“钱学森之问”
试答“钱学森之问”

刘人怀院士等:试答“钱学森之问”

发布时间: 2011-10-17 点击数:29187

文/刘人怀郭广生徐明稚陈劲陈德敏

所谓“钱学森之问”,就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晚年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个问题,钱老自己其实是有答案的。2005年7月30日,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钱学森之问和钱老自己的回答,振聋发聩,实际上指出了中国的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目前教育界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分析,深入探究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并进而提出若干化解之策和可操作的计划。

教育问题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国家进入了盛世时代,教育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32年来,教育事业更是突飞猛进,中国正处于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发展进程之中。但是,我国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

教育体制和管理有待改善

在高等教育方面,目前的病态表现为:从建国初期至今,教育革命和教育改革始终不断,但一直未形成科学的、稳定的人才培养体系,难以拥有杰出人才成长环境;学术浮躁;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办学千篇一律,许多大学无特色;上级管理名目繁多,对学校、教学和科研的评估、考核、检查太过频繁,基层穷于应付,甚至弄虚作假;学校管理过分行政化,行政干涉学术过多;学校产业化问题,错误强调学校科研要产业化,使基础科学研究萎缩;学校关系化问题,社会和学校人治大于法治,师生办事常常要找关系才能办成,使杰出人才成长受限;“官员”型校长多,优秀校长少;教师学术不端行为和学术腐败现象愈演愈烈,甚至涉及部分党委书记和校长以及“知名”学者,但处理惩治既慢又不严;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未得到有效管治;教学和科研奖励以及科研项目申请中,拉关系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公正性缺失,制约了杰出人才出现;学校从上到下搞创收,教师无法专心致志做学问;许多教授喜欢做官,不喜欢做学问,不喜欢承担教课任务……以上这些问题都亟待教育体制和管理的尽快改善。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中国的教育投入水平不但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也低于印度、印尼等国家。例如,中国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百分比,1999~2008年度的多年平均数字为2.91,相当于沙特的44%、美国的52%、印度的78%、日本的81%、俄罗斯的82%,这个比例与我国多年GDP高速增长的状况不相适应。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网站所列的216个国家或地区中(其中37个无数据),1999~2008年度的多年平均数字为4.71,中国在其中名列第143位,相当于世界平均数字的61.78%。即使在2012年底如期完成4%的目标,仍低于平均数字,与中国的综合国力很不相称,与中国GDP总量居世界第二的位置何啻天壤之别。

整个社会崇尚教育的氛围有待提高

现在,国家和老百姓都比30多年前富裕得多了,但是青少年的人生价值取向也改变了许多,许多人只追求享乐、时髦,不大讲高尚的道德、理想、情操。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向钱看、向官看”的不良倾向,整个社会对教育的态度都存在着很大的功利性。

例如:学生进入大学读书,愿意学软科学专业,不愿意学硬科学专业;学生大学毕业后,以做大官、挣大钱为奋斗目标,不愿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大学生厌学的多了,刻苦读书的少了……

大学生是全社会最敏感的群体。社会上有多少病态现象,大学生中就有多少病态表现。

教育问题不光是大学的问题,也是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问题,同时也是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问题。尽管推行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但目前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教育体系仍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尴尬。中小学生过于沉重的学业负担和教育功利化倾向引起全社会的担忧。许多学校只把高考升学率、优秀率高低作为衡量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标准。道德教育跟不上,年轻人缺乏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激情,不愿意

做学问,搞学术。例如:学校和家长“唯升学率马首是瞻”,有的学校为激励高中学生,甚至提“三年地狱,一生天堂”的荒谬口号;幼儿教育小学化,甚至发展到“胎儿教育”……

若干化解之策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

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需要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个方面进行。

应该提高各级领导的整体素质。领导的思想品德和素质将会影响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应该加大打击贪官污吏的力度,保障社会公平与正义。这将净化社会空气,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远大理想起到积极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应鼓励父母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导向,注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不要让孩子负担太重,上各种各样的“课外班”,让孩子为自己“圆梦”。同时,社会要营造鼓励、支持优秀青少年成长的环境。

基础教育要鼓励青少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树立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献身科学的理想。幼儿教育小学化、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的现象要尽快克服,让中小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基础教育要鼓励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要盲目追求考试分数和升学率。

社会应强调公平竞争,减少人为因素在选拔人才过程中的比重。完善奖学金、助学金及勤工助学制度,让不富裕家庭的孩子也有深造的机会,使全民族的素质得以提高。

教育去行政化,摆脱行政体制对教育的束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高校行政级别,确定了教育去行政化的目标。教育去行政化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减少行政对教育的干预,二是降低“官本位”对教育的误导。高等教育应充分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创造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减少行政对教育的干预,不要让行政事务干扰做学问,不要让功利性诱惑干扰做学问。要建立与完善中国特色的大学制度,必须造就一大批杰出的教育家,应适时引入校长职业化制度,让校长尽心尽力管理好学校,一心一意搞好教育。

孔夫子说“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两句话构成一个良性循环,是具有正面意义的。但是,现在只突出前一句话而忽视后一句话,就变成负面意义了,以至于“官本位”气息弥漫教育界和学术界。很多教授热衷于当官,十几个、几十个教授“竞聘”一个处长岗位。因为当了官可以搞“权钱交易”,可以获得不当官的教授难以获得的“红利”,例如利用职权获得项目和经费。官本位现象加剧了浮躁。

应该在全社会提高教授的地位,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教授们也要自重、自爱、自律,不要趋炎附势、随波逐流。鼓励教授们“慎独”,“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鼓励教授们移风易俗,做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人。

在全社会提高教授的地位,首先要在高校提高教授的地位。机关人员一定要树立服务意识,要有谦逊精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要把教授们吆喝过来、吆喝过去,弄得他们团团转,消磨他们的时间和精力。

教育去产业化,摆脱市场化对教育的干扰

现代社会是专业化分工的时代,一个组织应注重加强核心竞争力,尽量少从事或不从事自己不擅长的业务。企业如此,大学更是如此。教书育人、选拔人才是学校的首要和根本任务。即使在发达国家,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也是由企业的研究机构而不是直接由大学来完成的。大学就是教育与科研中心,不应该成为资本运作中心和利润中心。

应该说,中国的大学教师尤其是教授们,现在的收入不低了,生活比较安定和舒适,超过了小康,不少人达到了富裕,比“文革”期间陈景润躲在小房间里搞“1+2”研究的条件好了不知多少倍,比马克思写《资本论》、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条件好了不知多少倍,但是现在的教授们出了多少优秀成果呢?近几十年来,出了几位大师呢?现在,有些教授的钱袋子鼓鼓的,但是他们还是不满足,除了挣钱还是挣钱,跑来跑去挣钱,飞来飞去挣钱;哗众取宠的“大报告”多得很,“出场费”高得很;写论文、写书也成了市场炒作,粗制滥造很多,精品很少。

现在的教育界和学术界的最大弊端可以归结为两个字:浮躁!除了浮躁还是浮躁。今天的中国,还有没有陈景润式的人物?还有没有曹雪芹式的人物?关键是有没有他们耐得清贫,甘于寂寞,潜心做学问的精神。恐怕很少很少。如同“劣币驱逐良币”,“铜臭气”驱逐了书香气,铜臭气弥漫于教育界和学术界。

古人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做学问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到处凑热闹、赶时髦。为了把学问做好,不妨鼓励教授和博士们“好高骛远”,鼓励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鼓励他们“不食人间烟火”,远离名利场,远离市井尘嚣,洗净市侩习气。

鼓励学习陈景润,当“书呆子”;鼓励学习马克思、曹雪芹,耐得清贫,甘于寂寞,潜心做学问;鼓励学习陈寅恪,特立独行,把学问

做深做大。

建议不要过分炒作“大学生创业”。大学生首先是学习,不是创业。能够创业的大学生,少而又少。不能因为一个比尔·盖茨获得了成功,就认为千千万万大学生都能成功创业,都能成为比尔·盖茨。比尔·盖茨只是凤毛麟角,是可遇不可期的稀有人物。如果大学生能够普遍创业,还要研究生干什么?工程师、博士和教授们也都要下岗才是。大学生的第一要务是静下心来好好完成学业,为以后创业打下基础,而不是马上创业,立竿见影!

“教育产业化”的提法混淆了是非,偷换了概念。教育本来就是产业——第三产业,还需要什么“产业化”?“教育产业化”的一些做法其实是错误地在搞“教育市场化”和“教育商品化”,这就改变教育是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的基本属性了。

教育去关系化,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大学应创造宽松的学术氛围。鼓励学术探索和学术争论。在爱国家、爱中华民族的前提下,追求不同的治学模式。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其重要因素就是在成长为大师的过程中,比其他人花更多的时间潜心做学问,而不是熟谙人情世故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也就是人们往往认为大师不善交往、“脾气古怪”、甚至难于接近的原因。应该创造宽松、公正的氛围,避免学者们为上下左右的关系所困,不仅要尊重每一个学者的研究成果,还要善待每一个处于研究过程中的人。

大学应创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不仅学习理工,还应学习人文;不仅了解现代,还应了解古代;不仅知道外国,更应知道中国。避免大学生和研究生成为“有知识,没文化”的人。

大学应该宽容对待失败。科学探索与创新的过程中成功与失败并存,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对于前沿性的探索,应该允许出现差错、允许失败。失败的教训也是有益的,可以避免在同一个地方重复跌倒。

建立科学的、公正的、多样化的考评机制,确立长远的学术目标

一所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名校,是与它长期的文化沉淀、学术积累和人才济济分不开的。大学的水平是不可能通过短期、片面的指标考核就能够提升的。现在的一些考核指标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发表论文只讲篇数、不讲水平。不要以数量代替质量,搞片面性的“数量化考核”,让填写各种各样的考核表格消耗教师的时间和精力。

要重视基础科学的研究工作,不要仅以研究成果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作为考评的主要依据。不能过分强调科研成果的转化尤其是快速转化。一方面,要重视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产业提升和行业进步;另一方面,如果在研究过程中过分强调成果转化,研究的深入性和探索性就无法得到保证,必然导致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陈景润的研究成果“1+2”至今还没有看到什么转化的迹象,但是,这项研究成果受到了全世界数学界的重视,为中国赢得了声誉。如果中国多一些陈景润式的学者,多一些“1+2”的研究成果,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当务之急,对评奖和科研项目申请,要建立严格的评审制度和程序,保证公平,决不能让搞关系者得利,才有可能为杰出人才涌现创造条件。

让一部分人先静下心来做学问!

“让一部分人先静下心来做学问!”这是仿照30年前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

回答钱学森之问,出杰出人才、出大师,必须有一批人认真搞研究、做学问;这就必须戒除浮躁、静下心来。中国的学术界、教育界现在太浮躁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一般高校到“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鲜有不浮躁的;从助教到教授,鲜有不浮躁的。心态浮躁就坐不下来,就不能认真做学问,就不能出大成果、成大器。一部分人先静下心来做学问,将会带动越来越多的人静下心来做学问。戒除浮躁,静心做学问,潜心做学问,必须屏蔽市场化、商品化的诱惑,要挡住“挡不住的诱惑”。

要努力将教师从“以利驱动”的思维模式中解脱出來。大环境“静”不下来,学校的小环境一定要设法“静”下来,如果小环境也“静”不下来,教师个体是很难“静”下来的。

建议实施两个计划:宁静致远计划,老骥伏枥计划。

宁静致远计划

“宁静致远计划”就是让一批人宁静以致远:在若干年后成为杰出人才和学术大师。宁静致远计划也可以称为“答问计划”即回答钱学森之问。如果实行该计划,相信少则3年,多则5年,全国可以出现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如果全国有1万名学者纳入宁静致远计划,设想3年之后有10%的学者出了水平较高的成果,那就是1000项;5年之后如果有30%的学者出了水平较高的成果,那就是3000项。

老骥伏枥计划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是赞扬和勉励老年人的美好的语言。老骥伏枥计划的对象是55~70岁的老教师,他们有的已经退休,有

的即将退休。他们在教学和研究的岗位上工作了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学识。他们是学校的宝贵财富而不是可以甩掉的“包袱”。他们多数希望“老有所为”,愿意“发挥余热”,继续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校和社会。

他们可以再工作3~5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主要做以下工作:指导青年教师,包括指导教学、指导科研;为学科建设、学校发展献计献策;编写教材。

老骥伏枥计划的老教授,要给以工作津贴,而且适当从优,使得其“工作津贴+退休工资”高于退休之前的收入。这样容易调动积极性,而且,学校实际增加的开支并不多。

大学管理模式优化,试办教育特区

探索大学管理模式优化

(1)全国高等学校,无论公立与民办,一律改由省市管理,其中一流大学的经费继续由中央财政支持,以利教育部腾出手来,从宏观来改善教育环境,同时又有利于竞争,利于杰出人才涌现。

(2)建立学费分类制度,按不同学校档次及专业类型区别收费,提高重点学校的收费,降低普通学校及基础学科的收费。对师范、农业、矿业、国防等专业全部免除学费,并适当补贴在学期间的生活费用,以利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上学。

(3)建立更好的奖学金制度,对有志于学的优秀学生加大资助力度;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加强在校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有效的勤工助学和助学贷款制度以利家庭贫困学生上学。

试办教育特区

(1)建立政府评议与社会第三方评议相结合的民办高校评级制度,对高质量的民办高校给予招收本科层次学生,条件特别好时,也应允许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这些学校将与公办学校竞争,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更易向高水平发展,更利于涌现杰出的创新人才。

(2)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高校中试行校长负责制,例如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三个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分别从在“985工程”、“211工程”、教学型以及职业教育高校中,各选择3~5所试行校长负责制。为确保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学校设党组,校长兼任党组书记。学校领导班子要少而精,只设副校长1~3人即可。

大学校长应该是教育家(起码应该是想要成为教育家的热心人士),且职业化,全心全意办大学。如果要求大学校长“既是教育家,又是政治家和企业家”,恐怕是要求过高,求全责备。试想:可否要求企业家同时也是教育家和政治家?可否要求政治家同时也是企业家和教育家?恐怕不能,所以,对于大学校长也不能要求过高。

大学校长如果不成其为教育家(或者不想成为教育家),恐怕其他方面再好也不能算称职。现在的大学校长之中,教育家不多,“官员型”的校长、“商人型”的校长较多,他们能够办好大学吗?

校长负责制应该与教授治校相结合。教授治校是西方国家成功的办学模式,对于我国高校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我国实行教授治校大概需要有个过程,建议先实行教授治学。

教授治学,可以成立“教授治学委员会”,其职责如下:凡是学术问题均须经过教授委员会讨论;教授治学委员会成员可以列席校长办公会议或校务委员会会议,参与决定学校发展和管理中的重大事宜;监督教风学风,防止学术不端行为,对于学术造假行为给予鉴别和提出处罚意见,提交学校领导执行。

教授治学不但在教育特区的高校实行,也可以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高校中实行,就是说,普遍实行,无一例外。一所高校,如果不是教授治学,还有谁能治学呢?现在许多高校是机关人员“治学”,教授的地位并不高,机关人员常常把教授们吆喝来、吆喝去,把学术研究变成行政事务,这是违背学术研究规律的。

让中国的伯乐更多一点

大学乃至整个教育体制既要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也要建立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教育界不仅应该是人才济济,同时也应该是伯乐济济。只有伯乐济济的环境,才易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最后,才会有大师型人才出现。

选拔伯乐型官员

政府的各级教育及科研主管部门,学校的行政及教学单位,都应注重选拔伯乐型的人才担任领导职务。他们敢于选拔任用优秀人才,让其担当重要的学术研究和科研攻关任务。

各级领导、各级教学与科研管理人员应该甘当绿叶、扶持红花,以选拔、推动人才的成长为己任。

注重学术团队、学术梯队的建设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科学研究不是个人单枪匹马可以完成的。个人的知识面和眼界毕竟有限,没有团队的集体探讨、“协奏”和交流,很难把握最新的研究动向和研究趋势。因而,大学应鼓励和积极倡导、大力支持学术团队的建设。学术团队可以是自组织的,依据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相同的或互补的学术背景而自发形成,学校对于此种情况应该鼓励,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氛围和物质条件;如果需要,人才可以在校内自由流动。

在优势学科,应重视由不同职称和不同年龄层次组成的学术梯队建设。学术带头人应该有博大的胸怀和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允许学术争论,宽容年轻学者的失败和错误,不以自己的喜好和取向限制其他人的具体研究方向。

大学应注重培养专才(包括“偏才”与“怪才”)。要培养专才,提拔优才,就要拓展吸纳人才的途径,让有特殊才能、有志于学的学子顺利进入大学的殿堂。

要不拘一格,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通过非常规途径选拔人才,同时,要有相应的措施防止可能产生的腐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现今,中国的很多高校已经是“百年老校”,更多的高校已经办学一个花甲子(60年左右),时间不短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高等教育百年之路并不是平坦的,其中经历了长期战乱,政权变革;解放以后政治运动频繁,包括解放初期的全国院系大调整、1957年反右、十年“文革”,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冲击等,都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严重的干扰或破坏。目前,中国的教育同时受到两方面的批评:一是“太保守了”,求稳怕乱,是“计划经济体制最后的顽固堡垒”,希望把高等教育放开;一是搞得太乱了,面对诸多的“乱办学”、“乱收费”现象,希望“管一管”。

现在,认识到大学存在问题、认识到创新人才重要性的有识之士越来越多,钱学森之问引起大家思索,这正是中国高等教育转型的征兆,是高等教育振兴的希望。与世界名校相比,中国高校的差距是很大的,需要奋起直追。希望尽快缩小差距,提高办学水平,培养出杰出的创新人才,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期望,不辜负时代赋予的使命。

(作者简介:刘人怀为原暨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广生为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徐明稚为东华大学校长;陈劲为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陈德敏为重庆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

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 编辑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培养创造发明型人才的模式,二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在社会上发挥作用脱颖而出的机制。 举例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20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5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 中文名 钱学森之问 外文名 the qian's doubt 问题出现时间 2005年 发问者 钱学森

发问对象 温家宝 提出背景 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之际 目录 .1实质 .2专家回答 .3教育问题 .4解决方案 .?精神文化建设 .?德才兼备教育 .?孵化器建设 .?硬件建设 .?双向流动 .?规范升学入学 .5信件原文 .6相关评论 .?各方关注 .?出路何方

.7历史背景 .?大国衰落 .?功利因素 .?科学真理 .?道德良知 .?创新发明 .?李约瑟难题 .8其他 .?直面问题 .?心声 实质编辑 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也就是 2005年温家宝总理看望钱老 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型。另外,为何我国没有诺贝尔那样的发明家型企业家,为何没有企业家设立科学研究基金会与科学奖?重钱不重人是社会风气问题所在,以人为本重的才是人,人是财之本也是财之源,一个人本身的品德修养与才学能力是知识与技能之根本,教育如果不放在品学才能的培养上,只是放在一些背书知识与技术细节上的话,怎么能造就社会尽职尽业的各类专门人才呢,其中,也包括具备道德良知与专业才能的商人或称之为商业人才。钱学森在中国带动和推进系统科学发展,其实已经带来了许多卓有成就的自主创新成果,比如,邓聚龙的灰色系统理论,曾邦哲90年代国内提出的系统遗传学与系统医学、系统生物工程应用等已经成为国际发展的前沿科学。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七单元主题阅读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第七单元主题阅读 钱学森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1.【品析句子】关注文章中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感受人物品质。 (1)“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从对钱学森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归心似箭。 B.从对钱学森的动作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归心似箭。 C.从对钱学森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他的镇定自若。 D.从对钱学森的语言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他的爱国情怀。 (2)“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关于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关于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摘要】 教育是钱学森最后的心结。 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在晚年不止一次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谈起他的忧虑——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2009年8月6日,与温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中,他依然说:“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 言之谆谆,意之殷殷。 “当你走近病榻上的钱学森,你能感受到的是:他虽垂垂老矣,却思维敏捷;他学识渊博,又历尽沧桑;他言简意赅,一张口就讲出人生大道理,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时刻关注着国家和世界大事,却又超凡脱俗,从不谈生活琐事。他想的都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钱学森的秘书、学术助手涂元季曾这样写道。 钱先生平和安详地离去了,并没有留下什么遗嘱。但人们更愿意把老人关于教育的话看成他的遗愿,并称之为“钱学森之问”。 “在世纪之交以来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时,人们更加深切体会到钱老之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位专家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自主招生纷纷出台,中学推荐、学生自荐纷纷进入人们视野,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也已启动…… 《钱学森同志言论选编》引起人们的深思。有认识、有行动,还有人们内心深深的期待——希望中国有更多的钱学森式的人才出现。 【关键词】 钱学森之问教育改革意见领袖精英培养 正文: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

“对科学家这个词的诠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每一颗巨星的陨落,都会让我们伤感一番,都会让我们头顶的星空暗淡些许。然而,似乎很少有一颗巨星之殇,会如钱学森的离去一样,引起从上至下的深切关注。 在中国,钱学森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名字,而且是对科学家这个词的诠释。 1947年2月,刚满36岁的钱学森因在空气动力学、火箭飞行理论、数学等领域的优异才能,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然而新中国的成立、祖国的召唤让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一切优越条件,一心想要回到祖国。 1955年,钱学森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回到祖国。他受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随后,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 “他把自己全部的热血和智慧,奉献给了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钱学森的好友庄逢甘说,“他经常鼓励我们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都能干。” (摘编自《此生睢愿长报国》)材料二: 钱学森素以治学严谨著称。在交大求学期间,他就秉承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至今,交大校园里还在盛传他在水力学考试和热工实验报告中“两个100分”的故事。他在科研中形成的手稿,字体工整秀丽,图形表格规范,等号划得如同直线一般,有的计算数字精确到小数点之后8位,充分体现了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在领导“两弹一星”工程期间,他严格贯彻“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要求,精心组织工程实施,经常亲自到第一线具体指导,在航天界传为佳话,并影响了几代科技工作者。他指导青年同事们,科学上不能有一点失误,小数点错一个,打出去的导弹就可能飞回来打到自己,无论是学习还是做研究都必须做到“严谨、严肃、严格、严密”。 (摘编自《弘扬钱学森的精神》)材料三: 这位中国的“导弹之父”不仅是一名技术专家,还被认为是一位文、理、工结合型的科学家。 1950年以后,他在美国因为无法继续参与机密研究,于是及时调整心态,进入一个新的理论领域,并最终创建了“工程控制论”。在他回国之后,“工程控制论”成为指导国内进行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的重要理论。 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把对工程控制论的理论探索,和组织指挥重大科研工程的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出了“系统科学”思想。至此,这位科学家快速地挣脱了“导弹轨迹”的束缚,开始了一场对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全面解读。 他开始审视中医,还关注建筑与城市的研究,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一文,后又提出“山水城市”的构想。此外,他和年轻学者张沁文还提出了农业系统工程理论,用以分析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功成名就的钱学森着迷于用他在航天实践中提炼出的科学方法来解读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形形色色的问题。在这个科学家眼里,科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 (摘编自《钱学森的遗产》)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钱学森能够成为麻省理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他在空气动力学等领域所表现的优异才能有关。 B.钱学森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回国后参与的许多科研项目对于我国航天事业都是具有

如何理解钱学森之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首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夸大化。 中国教育认为学生只要用心就能成才,进行全面填压式教学,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哪科都进行强化教学,生怕学生知识缺乏,但这样违背人的认知过程,人是智慧生物,有自己的喜好,对有些学科知识很喜欢,愿意去学习,对有些学科知识很厌烦,不愿意去学习。人与人的智力生来就有差别,这与遗传有关,有的人生来记忆力好,反应快,适合学习语言类知识,例如:语文、外语、政治、历史、地理。有的人记忆力差,反应慢,但具有很好的发散思维能力,适合学习逻辑性强的知识,例如:数学、物理、化学。可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却实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忽视个体差异性。 其次,教材的缺陷性 中国的教材,都是由一些大学教授组织编写,他们的教材都是根据考试大纲编写,机械呆板,各个版本教材大同小异,缺乏实用性,很多知识都不是学以致用,而是为考试编写,考试结束,知识就可以忘记了,古人用一个成语形容“屠龙之技”,想想我们学习杀龙的本事,即使再高,又没有用,因为世界本来就没有龙来供你一试身手。所以教材要兼顾实用性,而不能仅仅为了考试。 再次,高考错误的导向性。 高考更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原来是考七科,后来是3+2,到现在是3+x,要求难度逐渐加深,学生为了考高分,没日没夜学习,即使考上清华计算机系的学生,也许以前他连计算机都没有摸过。他以前学习的知识大多数与计算机不沾边,而我们如何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使这些人成为精英(更何况大学与该专业不沾边的公共课要占一半时间),我们怎么能指望这样的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可以超过美国那些从小就玩计算机的大学生呢?我们大学的教育不是为了学生的真才实学去教育,而是仅仅为了发文凭而教育,我们看不出这样的文凭有多少含金量。我个人认为,高考应该尊重学生的喜好,如果你喜好艺术,你可以完全让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去见鬼吧!如果你喜欢物理,你可以让英语去见鬼,你学好与物理有关的学科。在我看来,你要学的就是那些与你要考大学专业有关的学科,其它学科教科书都是你的科普读物。高考应该取消3+x这样的考试,让大学教授列出他的专业要求的知识,使之成为考试内容。 最后是中国学生动手能力缺乏。 中国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不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检验知识,一方面是中国教育硬件基础薄弱,另一方面是中国学生懒于动手,学校对学生缺乏管理权限,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擦破皮家长都会跑到学校闹腾,使学校不愿意惹麻烦怕担责任。课外实践活动,中国所有的中学都很难搞起来,毕竟中国学生,分分是命根。而美国等国家,学习是实践得真知。所以美国中学生动手能力强,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综上所述,我觉得以上四点可以很好回答钱老的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去认真的探讨悟出解决之道,在后面我将给中国教育开一剂良方,解决问题,使中国教育摆脱困境。 可见,破解“钱学森之问”,培养杰出人才,让孩子们成为基础深厚、发展潜力巨大、创新思维活跃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下教育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教学需要深入探究的课题。作为教师要努力把握教学规律,在教学中博采众长,不断推动教学向前发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习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主题阅读习题 第七单元主题阅读 钱学森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 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 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 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教授 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 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 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 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 秋节,他们谈论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已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 国的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 设备没有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

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 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 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 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 导弹之父”。 1.【品析句子】阅读下面的句子,感受人物品质,完成练习。 (1)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从钱学森的________描_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他的__________。_ (2)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通过对钱学森的______描写,我们能感受到他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写法】下面的句子都能够表现钱学森的杰出才华,其中表现的角度不同的一项是() A.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B.钱学森??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C.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 国!” D.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文本补白】联系上下文,理解画横线的句子。钱学森会对留学生们说些什么?请发挥想 象,把钱学森可能说的话简要地写下来。

回望钱学森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回望钱学森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回望钱学森 卞毓方 一天,炊事员对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讲,你爸爸是个有学问的人。他儿子听了觉得好笑,心想,这事还用你说?炊事员不慌不忙,接着讲,你爸爸每次下楼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像出席正式场合,从来不穿拖鞋、背心。明白不,这是看得起咱,尊重咱。钱学森的儿子听罢一愣。从此就向父亲学习,每逢去餐厅吃饭,必穿戴得整整齐齐。 还有一次,是在中科院一位朋友的办公室。我去时,朋友在欣赏一卷《钱学森手稿》。我说是欣赏,他眼中流露的正是这样的目光。这一套手稿,分两卷,五百多页,是从钱学森早期的手稿遴选出来的。笔者拿过来翻了翻,与其说是手稿,莫如说是艺术品。无论中文、英文,大字、小字,计算、图表,都工工整整,一丝不苟,连一个小小的等号,也长短有度,中规中矩。钱学森的手稿令我想到王曦之的《兰亭集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而想到他的唯美人格。如是我闻:在美国期间,钱学森仅仅为了解决一道薄壳变形的难题,研究的手稿就累积了厚厚一大摞,在工作进展到五百多页时,他自我感觉是:“不满意!”直到八百多页时,才长舒一口气。他把手稿装进牛皮纸信封,在外面标明“最后定稿”,继而觉得不妥,又在旁边添上一句:“在科学上没有最后!” 回顾学生时代,钱学森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我在北京师大附中读书时算是好学生,但每次考试也就是八十多分;我考去上海交大,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三名;在美国的博士口试成绩也不是第一等,而是第二等。”八十多分,第三名。第二等,这哪里像公众心目中的天才?然而,事实就是事实,钱学森,没有避讳,倒是轮到世人惊讶,因为他们已习惯了把大师的从前和卓越、优异划等号。钱学森的这份自供,同时也纠正一个误区:一个人的成才与否,跟考试成绩并不绝对成正比。 天才绝对来自于勤奋。钱学森在加州理工的一位犹太籍的校友回忆:“有天一大早——是个假日,我在学校赶功课,以为全幢建筑物里只有我一个人,所以把留声机开的特别响。乐曲高潮到一半时,有人猛力敲我的墙壁。原来我打扰了钱学森。我这才知道中国学生比犹太学生更用功。”钱学森在麻省理工的一位学生麦克则回忆:钱学森教学很用功,全心全意用在课程上,他希望学生也付出相同的热忱学习,如果他们表现不如预期,他就会大发雷霆。有一次,他要求麦克做一些有关扇叶涡轮引擎的计算,麦克说:“我算了好一阵子,但到了午餐时间,我就去吃饭了。回来的时候,他就在发脾气。他说:‘你这是什么样的科学家,算到一半竟敢跑去吃中饭!”(摘自《读者》2010年2期) 5.细读第二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钱学森“唯美的人格”的具体表现是什么。(4分) (1) (2) 6.第三段写了钱学森的读书成绩,其作用是什么?(3分)

《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 真正让“钱学森之问”成为舆论的焦点,源于2009年11月11日的一封公开信。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发出公开信的沈正赋等11位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几天前,我们满怀悲痛送别了钱学森老人。作为一代科学大师,钱老对国家民族、对科学研究、对青年人才、对科学道德的挚爱,感动了全民族。他的崇高人格和科学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后人前行的路。连日来,人们在缅怀和追思中,不时会被钱老提出的一个问题所震撼——‘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它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 这11位教授认为,“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为此,他们愿意通过《新安晚报》,以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感,给教育部新任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同仁发出《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这封公开信。 尊敬的袁贵仁部长并全国教育界同仁: 钱学森走了,又一颗巨星陨落了。我们深切缅怀钱老,缅怀他的科学精神和崇高人格,还有他的那句震聋发聩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只有直面这个疑问,才能为目前中国教育存在之种种问题寻求真正的解决之道。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钱学森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我们认为,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 从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1905年废除科举至今,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已逾百年。从1977年重新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至今,中国当代教育的改革已经有30余年。应当说,积30余年来的发展和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今天的中国教育同样存在着许许多多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深层次的。例如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难以突破的瓶颈。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说:“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温总理的感叹,源于对中国教育深层次问题的忧虑。缺乏人才长远规划的短视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扭曲的考核评价和选拔机制,怎能催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怎能让创新之花盛开、创新之树常绿? 中国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文明、民主、富强的现代化目标,绝对离不开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绝对离不开一批又一批杰出的、真正的知识分子。是时候直面“钱学森之问”了,中国需要建立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想,需要形成新的教育发展战略和目标模式,需要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眼下,袁贵仁部长刚刚走马上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在制订,这时候,我们需要一起来面对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们一起来深思、来解题。 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解开这道题,一定能找到一条光明的路,中国的杰出人才也会由此不断涌现。这一天的早日到来,便是对钱老最好的缅怀。 此致 敬礼

钱学森阅读答案

钱学森阅读答案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破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那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1.最能表达钱学森归国心切的句子是【B】。 A.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 B.它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C.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 2.由于钱学森的杰出贡献,他被誉为“”,我国还有一位科学家邓稼先被誉为“”【C】。 A.两弹元勋中国原子弹之父 B.三弹元勋中国导弹之父 C.两弹元勋中国导弹之父 3.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这段话应放在课文,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是一种写法【A】。 A.倒数第二自然段倒叙 B.倒数第二自然段插叙 C.最后一段倒叙

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 一、教研组建设方面: 、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 ()备课关。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 ()上课关。 ()作业关。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 ()考试关。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 ()质量关。 、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 二、常规教学方面: 加强教研组建设。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特别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 、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青年教师不少于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 、进一步制作、完善教研组主页,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 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勤沟通,勤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校内公开课活动计划表 日期周次星期节次开课人员拟开课内容 10月127四王志忠生物圈 10月137五赵夕珍动物的行为 12月114五赵夕珍生态系统的调节 12月2818四朱光祥动物的生殖 镇江新区大港中学生物教研组 xx- 20X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 20X年秋季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化学生物教研组的工作计划 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年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20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 20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 中学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20XX—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组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加强课程改革,紧紧地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支持和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我校英语教师的英语教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我校争创“三星”级高中而发挥我组的力量。 二.主要工作及活动: .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新课程改革。 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及课标解度,积极实践高中英语牛津教材,组织全组教师进一步学习、熟悉新教材的体系和特点,探索新教材的教学模式,组织好新教材的研究课活动,为全组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和机会。 .加强课堂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强化落实教学常规和“礼嘉中学课堂教学十项要求”。做好集体备课和二备以及反思工作。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抓好上课、课后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的研究,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加强课题研究,提升教科研研究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组织教师有效开展本组的和全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研究、有活动、有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向报刊杂志和年会投稿。 制订好本组本学期的校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计划,并组织好听课、评课等工作。 三.具体安排: 二月份: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课题组工作计划和本学期公开课名单。 三月份:、组织理论学习。 、高一英语教学研讨活动。 、组织好高三第一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 四月份:、组织好高三英语口语测试。 、高三英语复习研讨会。 五月份:、组织好高三第二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 、协助开展好我校的区级公开课。 六月份:、组织好高考的复习迎考工作。 、收集课题活动材料。 2019学年春季学期小学语文组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课程改革精神,以贯彻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研究课堂教学为重点,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本学期教研组重点加强对教师评课的指导,使教师的评课规范化,系统化,定期举行主题教学沙龙和“会诊式行动研究”,促进新教师的成长,加快我镇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成长速度和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结合区里的活动安排,开展各项有意义的学生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调动启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二、工作目标 、以课改为中心,组织教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让“语文研究小组”,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重视团队合作智慧、力量。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组织教师开展切实有效的说课沙龙、评课沙龙,提高教师说课能力,和评课能力,能够结合主题教研活动,对典型课例进行互动研讨,开展教例赏析活动。 、加强教研组集体备课,每周以段为单位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分析教材,赏析重点课文,进行文本细读,交流教学心得。让备课不再是走场,形式主义,而是真真实实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提高教师的素质服务。 、根据上学期制定的语文常规活动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过关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和谐发展。 、加强学习质量调查、检测工作,及时分析,寻找得失,确保完成各项教学指标。 三、主要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骨干教师示范、把关,当好“领头羊”。 、本学期,语文研究小组成员继续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重视团队合作智慧、力量。教研组将围绕“探索实效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这个主题,深入开展精读课文教学有效性研讨活动。低段(1-2年级)则继续进行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的探讨。分层、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更成熟、有效,切实提高我校语文老师的专业水平。 、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二)年轻教师取经、学习,争取出成绩。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成新教师迅速成长,—年教龄新教师每一学期上堂模仿课和一堂校内研讨课。上模仿课的内容可以通过观看名师的关盘、视频或者教学实录等途径,根据个人教学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局部模仿,从而使新教师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2019年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1 一、指导思想 高二的历史教学任务是要使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学科能力和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全面培养锻炼和发展,为高三年级的文科历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高校输送有学习潜能和发展前途的合格高中毕业生打下良好基础。 高考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更加强调考生对文科各学科整体知识的把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为解决问题而迁移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材转变教学观念,紧跟高考形势的发展,研究考试的变化,力争使高二的教学向高三教学的要求靠拢。 按照《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认真完成高二阶段的单科复习工作。坚持学科教学为主,落实基础知识要到位,适当兼顾史地政三个学科的综合要求,培养提高学生学科内综合的能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落实基础,提高学科思维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水平。 二、教学依据和教材使用 全班共4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人。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一般,多数学生能掌握所学内容,少部分学生由于反映要慢一些,学习方法死板,没有人进行辅导,加之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能掌握学习的内容。能跟上课的学生,课上活泼,发言积极,上课专心听讲,完成作业认真,学习比较积极主动,课后也很自觉,当然与家长的监督分不开。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只要读了两次,就能找到方法,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有的学生只能接受老师教给的方法,稍有一点变动的问题就处理不了。个别学生是老师怎么教也不会。 二、教材分析 本册的教学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本册的重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重点,这一册进一步学习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习使用小括号,继续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学习,进一步学习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得意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继续培养学生检验应用题的解答的技巧和习惯。第二单元整数和整数的四则运算,是在前三年半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这样就为学习小数,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第四单元量的计量是在前面已学的基础上把所学的计量单位加于系统整理,一方面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一方面使学生为学习把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做好准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 、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③提出教学任务:在全面发展体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灵敏、力量,速度和有氧耐力,武德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掌握练习与讨论的时间,了解实现目标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在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的过程中,表现出适宜的自信心,形成勇于克服困难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优良品质;认识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在武术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将自身健康与社会需要相,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结合本身项目去了解一些武术名人并能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评价;加强研究性的学习,去讨论与研究技能的实用性,加强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的环节。 ()教学目标: ①总体目标:建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魄,在必修田径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初级长拳”、“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以及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学理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本教学工作计划,以满足学生选项学生的需求,加深学生的运动体验和理解,保证学生在高一年田径必修基础上再加上“长拳”来引导男女生学习体育模块的积极性,再结合高二年的“剑”选项课的学习中修满学分。加强学习“长拳”以及“剑”的基本套路,提升学习的的兴趣,提升学生本身的素质,特别是武德的培养。 ②具体目标: 运动参与:养成良好的练武的锻炼习惯。根据科学锻炼的原则,制定并实施个人锻炼计划。学会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主要方法。 运动技能:认识武术运动项目的价值,并关注国内外重大体赛事。有目的的提高技术战术水平,并进一步加强技、战术的运用能力。学习并掌握社会条件下活动的技能与方法,并掌握运动创伤时和紧急情况下的简易处理方法。 身体健康:能通过多种途径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了解一些疾病等有关知识,并理解身体健康在学习、生活中和重要意义。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 心理健康: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变心理状态,并努力获得成功感。在武术练习活动中表现出调节情绪的意愿与行为。在具有实用技能练习中体验到战胜困难带来喜悦。 社会适应: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与合作创新精神。具有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体育与健康方面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教学措施: 采用教师示范与讲解,学生讨论,练习,教师评价,再进行个别指导,后进行学生练习,最后进行展示与学生的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实行培优扶中辅差,,采用学习小组的建立,加强学习小组的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相互研究的功能,提升学习的效率;加强多边学科的整合,特别是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加强运动力学、运动医学等进行学习,以提升学生的运动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二、教学研究的计划 ()课题研究:加强校本课程“剑”、“平山初级长拳”的开发与教学;做好“趣味奥运会进入校园”课题的开题准备。做为“青春期健康教育进入校园”课题组的成员,协助课题组进行研究,开展活动。 ()校本教研: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体育备课组的教研能力,做为备课组长的我与其他老师加强讨论校本的研究与开发,本次校本开发重点放在“剑”、“初级长拳”、“花样篮球”三个项目上,有所侧重。 ()论文撰写: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撰写。 ()校际、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做为晋江市兼职中学体育教研员及校际组成员,积极参加校际组开展的各项活动,加强提升在校际组的教研水平,做好兼职教研员的本职工作,协助教研员开展教研活动;积极参加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提升教研水平;做为备课组长的我,我计划是积极组织本组老师一起提高高中的课改力度与水平,集中老师的备课时间与讨论在备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针对选项会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加强学习过程的评价,协调选项内容的评价标准及认证过程。 高二下学期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高二下学期化学教学计划 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关于高二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20X学年高二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20X高二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高二下学期工作计划范文 20X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高二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4. 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 5.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6.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7.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8.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课时安排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 一、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1课时) 、混合运算课时 、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课时 、整理和复习课时 二、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18课时) 、十进制计数法课时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课时 、减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课时 、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课时 、除法的意义课时 、整理和复习课时 三、量的计量(课时) 、常用的计量单位课时 、名数的改写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7课时)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课时 、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课时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课时 、小数和复名数课时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课时 、整理和复习课时 五、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课时) 小管家课时 六、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0课时) 、角的度量课时 、垂直和平行课时 、三角形课时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课时 、整理和复习课时 七、总复习(课时) XX年月26日 向纵深发展。 、做好论文的撰写、参评工作。 活动安排: 二月份:课例展示交流。王钧、李汪俊、罗建上研究课;课题成员进行子课题研究交流。 三月份:课例展示交流。(姚爱祥)组织课题学习,程中华、戴辉文、孙小娟上研究课;课题成员进行子课题研究交流。 四月份:课例展示交流。(姚爱祥)组织课题学习,刘华波、曹辉、钱芸上研究课;课题成员进行子课题研究交流。 五月份:课题研究小结 、组织年轻教师开展会诊式课堂教学诊断活动、同课异构活动、同构异教活动,有效,切实提高我校年轻语文老师的专业水平,获得快速成长。 、选拔教龄——年新教师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区新生代课堂教学比赛,并做好指导、培训工作。 (三)教研形式稳中有变,踏实而生动。 、继续组织两周一次的专题学习沙龙和互动式评课沙龙,结合教研活动的主题组织好教师学习、交流。听展示课的教师对听课内容进行精心、系统的评点,写成评课稿,在两周一次的互动式教学研讨沙龙中进行交流、探讨。与往年不同的是,在保证互动评课活动开展同时,不影响正常教学,本学期安排次集体评课活动,其他评课通过qq群来交流、研讨。

从“李约瑟难题”到“钱学森之问”

从“李约瑟难题”到“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发展竞争,越来越转向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如何在科技和人才上占领制高点,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钱学森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钱老的疑问,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也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它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 其实,“钱学森之问”,在上个世纪也有一位英国人提出过。这个人就是李约瑟。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李约瑟曾问: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只能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这就是“李约瑟之谜”。它提出了一个悖论:“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而哥伦布、麦哲伦正是依靠指南针发现了世界,用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播了欧洲文明!” 钱学森之问实质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也就是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型。钱学森的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答案是很简单的。学校里,关心科技发展的人已成少数--没氛围;提得出又打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人已成少数--没数量;关心的往往是创业问题并非科学研究--没火候;现在社会,人人祈求安贫乐道,不搞也不敢搞科技创新--没手段......总之,一般的,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绝不可能造就出像达芬奇,牛顿,冯卡门,特斯拉,诺贝尔,爱因斯坦这种伟人的!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举例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20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5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 钱学森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

钱学森之问: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

“钱学森之问”: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 提问者心中早有问题答案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据说这是不久前驾鹤远去的钱学森先生为中国人留下的设问。最近这些日子,这个设问以“钱学森之问”的名称流传开来,成为许多人试图解答的命题。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颇有点类似古希腊神话中人面狮身女妖提出的“斯芬克斯之谜”:什么动物走路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而腿最多时最无能?其实提问者心里有着明确而实在的答案,只不过不愿说出而已。据报道,2005年温家宝看望钱老,钱老表达自己的看法,认为现在的大学没有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造成人才“冒”不出来。不过,人们不太注意钱老此前还有一段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就凭这个感慨,我们就可以断言,在钱老心中,动荡不安的民国时期何以人才辈出、群星灿烂,而在随后“形势一派大好,越来越好”的时期何以日月不光、山岳潜形,是有着清醒意识的,换言之,所谓“钱学森之问”是钱老的自问自答,胸中早有现成的答案。 钱老是绝顶聪明的人,以他接受欧美现代教育而成为杰出科学家的教育背景,他不可能不明白当代中国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他生前对人们一再强调他在加州理工学院自由探索的经历,说明他对于造就科学大师——更宽泛些,造就大学者、大思想家——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他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亲眼目睹了民国时期成长起来的具有强烈独立意志的知识分子群体从失语到覆亡、再到新一代鹦鹉学舌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过程,而他本人也在“科学为政治服务”那种咄咄逼人的政治氛围中,有违科学家的基本修养、写下那为后人诟病的“科学帮闲”文章,他不可能不明白,对杰出人才的致命戕害来自何方。以钱老本人那非同寻常的亲身经历,他不可能不明白,他之所以能够受到当局的一贯重视,成就一世的辉煌,虽历经一次次洪涛巨浪而安然无恙,风采依旧,而没有像他的大多数同代人那样遭受灭顶之灾,正是因为他所从事的科学事业不仅与政治少有纠葛,更重要的是,他在自然科学上的杰出成就变成了政治家宣扬文治武功的资本。 很显然,集高度智慧和独特经历于一身的钱老,在来日无多的晚年提出这样的问题,不过是委婉地提醒当局,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并取得重大成就的前提下,现在是解决人才培养问题的时候了。 为何不允许杰出人才“冒”出来? 时下流传的“钱学森之问”,原来是这样一个问题: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本来不是问题,而是事实陈述。作为自然科学家的钱老,他的谈话——“钱学森陈述”——涉及的是现时大学教育在培养自然科学杰出人才的缺陷,涉及面很狭窄。而真正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不仅没有培养出杰出科学研究人才,同样也没有培养出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而大科学家与大学者、大思想家,所赖以涌现的土壤是相同的,这两类杰出人才的出现犹如一对连体婴儿,是相偕而来。一个不能长出杰出科学家的土壤,同样也不会生长出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反之亦然。也许是基于这样的现实,人们才将“钱学森陈述”转变为一个设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表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