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要点总结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要点总结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要点总结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要点总结

一:离子反应

的化合物。【酸,碱,盐(BaSO4),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

金属氧化物(MgO),水(H0)】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

的化合物【多数非金属氧化物

....

(SO),部分有机化合物(酒精),部分非金属氢化物(CH)

混合物和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如稀盐酸和液态铜)

3)如何判断电解质和判断电解质强弱。

1:1)在水溶液里能够导电,2)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化合物具备其中一个条件即为电解质,如HCL在液态时不导电,但在水溶液里能导电,所以HCL 为电解质。

2:不导电的不一定不是电解质,BaSO4 CaCO3,等难溶于水的盐,其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弱,但其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因此它们属于电解质。

3:物质在水溶液里能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SO2.

强电解质:强酸(HCL)弱电解质:弱酸(H2S,H2SO3)强碱(NaOH)弱碱(NH.H2O)

大多数盐(Nacl)水和少数盐(CHCOOPb)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面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用等号“=”。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用可逆符号(对于弱电解质写在离子方程式中只可以写成分子式)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1)原子个数,电荷和电子得失是否守恒2)看反应物和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3)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如“过量’,少量”如

Ca(0H)和CO2过量(OH -+CO2=HCO3-)如果CO2少量那么(Ca2++2OH -+CO2=CaCO3(沉淀符号)+HO ) 4:NaHCO==Na+ + HCO3-(弱酸的盐不能完全电离,强酸的盐可以完全电离)

5:离子反应的条件‘1)生成难溶性物质,2)生成挥发性物质3)生成难电离物质。

离子共存问题

四种带颜色的离子:Cu2+(蓝色) Fe3+(黄色) Fe2+(浅绿色) MnO -(紫红色) 下列情况下离子不能共存:1)生成气体的两物质:如H+和S 2-,HS -,CO32-,HCO-,SO2-,H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两个物质,3)生成难溶物的两物质,4)两离子间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

1.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步骤 写 拆 删 查 (书写离子方程式对于弱酸,弱

碱,微溶物,气体都写成分子式形式。)

二:氧化还原反应

1)区别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就是物质是否得氧,得氧为氧化,失去氧为还原。2)氧化还原反应就是得氧和失氧同时发生的反应,从化合价角度分析就是伴随着化合价的升降......【有..

O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3O===2O (放电)】

2**)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氧化反应,还原剂,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 3**)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还原反应,氧化剂,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

4)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AB=A+B ),置换反应(A+BC=AC+B ),

复分解反应(AB+CD=AD+BC)与氧化还原反应直接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

复分解反应

1)常见的氧化剂:活泼非金属单质(F),高价金属阳离子(Fe3+),高价或较高价含氧化合物(KMnO4),其他(HO,NaO)

2)常见的还原剂:活泼或较活泼金属,(K),某些非金属单质(C),低价金属阳离子(Cu+),非金属阴离子(I-),较低价化合物(CO)。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强生弱)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单质的还原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弱,对应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

2)氧化性:同种元素高价的物质氧化性高于低价的氧化性,还原性:同种元素的低价物质高于高价物质的还原性。

*什么叫歧化反应,什么叫归中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歧化反应:相同价态的同种元素,反应后一部分化合价升高,一部分化合价降低,(Cl2+NaOH=NaCl+NaClO+H2O,Cl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归中反应: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高价态降低,低价态升高。(2HS+SO=3S(沉淀符号)+2HO)

1)强氧化微粒:Fe3+,MnO-,NO-(H+)强还原:

I-,S2-,Fe2+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及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 一、五对概念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 二、五条规律 1、表现性质规律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 3、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 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例如,向含有FeBr 2溶液中通入Cl 2 ,首先被氧 化的是Fe2+ 4、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5、电子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三.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 <1>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 (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 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 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 如,根据铁被氧化程度的不同, 可判断氧化性:。同理,当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氧化剂被还原的程度越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4)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5)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比较 一般地,氧化性:上>下,右>左;还原性:下>上,左>右。 (6)某些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温度: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浓度:如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 酸碱性:如中性环境中不显氧化性,酸性环境中显氧化性;又如溶液的氧化性随溶液的酸性增强而增强。 注意: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只决定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如还原性:,氧化性:。 【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不一定: ⑴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前述的氯元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是价 态越低,氧化性超强。H 3PO 4 中+5价的P无强氧化性。 ⑵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 ⑶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与物质得到或掉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 ⑷得到电子难的元素失去电子不一定容易,例如:第ⅣA族的C,既难得到电子,又难 失去电 子,与其它原子易以共价键结合。 ⑸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是是氧化反应,也可能是还原反应。 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Cl 2、Br 2 、O 2 、I 2 、S等 (2)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CO 2、NO 2 、SO 3 、MnO 2 、PbO 2 等 (3)元素处于高价时的含氧酸:浓H 2SO 4 、HNO 3 等 (4)元素处于高价时的盐:KClO 3、KMnO 4 、FeCl 3 、K 2 Cr 2 O 7 等

氧化还原反应五大规律

神木县第七中学2015届化学备课组必修(1)导学案第周课时班级组别姓名 课题氧化还原反应五大规律编号29 合 作 探 究1、表现性质的规律:“高氧、低还、中兼”规律(价态律)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处于最低价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最高价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例如:S元素:化合价-2 0 +4 +6 代表物H2S S SO2H2SO4(浓) S元素的性质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氧化性2、性质强弱的规律(强弱律) (1)比较强弱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还原产物+弱氧化产物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2)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比较判断。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减弱,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依次减弱,还原性依次减弱。 K+Ca2+Na+Mg2+Al3+(H+) Zn2+Fe2+Sn2+Pb2+Cu2+Fe3+Hg2+Ag+对应的金属阳离子得电子的能力增强,即氧化性增强。 3、“强易弱难,先强后弱”规律(优先律) 当一种氧化剂遇到多种还原剂时,先氧化还原性强的,后氧化还原性弱的; 当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时,先还原氧化性强的,后还原氧化性弱的。 4、“价态归中,互不交叉”规律(转化律) 含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即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价态的变化“只靠拢,不交叉”。 编写人王洁审核人 学习目标1. 进一步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各概念,掌握其内在联系; 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五大规律:守恒律、价态律、强弱律、优先律、转化律 重点 难点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五大规律:守恒律、价态律、强弱律、优先律、转化律 课前预习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实质是_____________。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 氧化剂(具有)→所含元素化合价→电子→被→发生反应→得到产物。 还原剂(具有)→所含元素化合价→电子→被→发生反应→得到产物。 3、氧化还原反应中,四要素之间的关系是: 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练习】 用双线桥标出电子得失,指出氧化剂、还原剂;哪种物质被氧化,哪种物质被还原? ①2Fe +3Cl2点燃 2 FeCl3②Cl2+H2O=HCl+HClO

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湖北安陆一中 苏艳玲 【考纲再读】 1、在分析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基础上,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反应。 3、能够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微课堂】 微课重难点: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技巧 一、高考试题解读 (2012大纲全国卷理综,7)(4)高铁酸钾(K 2FeO 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FeCl 3与KClO 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 2FeO 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MnO 2-Zn 电池类似,K 2FeO 4-Zn 也可以组成碱性电池,K 2FeO 4在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三个突破点 突破点一: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解题模型 知识要求: 1、熟记常见的氧化剂和对应的还原产物、还原剂及对应的氧化产物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遵循的原则 3、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电子转移的数目,或根据电子转移的数目推导元素的变价或产物 4、能运用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基本步骤:标变价,列变化,求倍数,配系数 5、能正确书写微粒符号 知模用模 1.已知将两种溶液混合,溶液的紫红色褪去。反应的体系中共有KCl 、Cl 2、H 2SO 4、 H 2O 、 反应物 氧化剂 降,得 还原剂升,失 化合价变化 得失电子守恒 电荷守恒 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 一、五对概念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 二、五条规律 1、表现性质规律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 3、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例如,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被氧化的是Fe2+ 4、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5、电子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三.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 <1>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 (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 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 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 如,根据铁被氧化程度的不同, 可判断氧化性:。同理,当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氧化剂被还原的程度越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4)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5)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比较 一般地,氧化性:上>下,右>左;还原性:下>上,左>右。 (6)某些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温度: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浓度:如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 酸碱性:如中性环境中不显氧化性,酸性环境中显氧化性;又如溶液的氧化性随溶液的酸性增强而增强。 注意: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只决定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如还原性:,氧化性:。 【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不一定: ⑴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前述的氯元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是价 态越低,氧化性超强。H3PO4中+5价的P无强氧化性。 ⑵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 ⑶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与物质得到或掉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 ⑷得到电子难的元素失去电子不一定容易,例如:第ⅣA族的C,既难得到电子,又难 失去电 子,与其它原子易以共价键结合。 ⑸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是是氧化反应,也可能是还原反应。 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Cl2、Br2、O2、I2、S等 (2)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CO2、NO2、SO3、MnO2、PbO2等 (3)元素处于高价时的含氧酸:浓H2SO4、HNO3等 (4)元素处于高价时的盐:KClO3、KMnO4、FeCl3、K2Cr2O7等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规律 一、就近原则 eg: KClO3 + 6HCl ===KCl + 3Cl2↑+ 3H2O 反应中KClO3中的氯元素为+5价,而HCl中的氯元素为-1加价,产物中KCl中的氯元素为-1价,Cl2中的氯元素为0价,那么究竟是由+5到-1、还是由+5到0呢?在这里就运用了就近原则,因+5离0比+5离-1要近,所以应为+5到0; 其中+5价的氯只有一个,而0价的氯有6个,说明6个0价的氯中只有一个是由+5价得电子而转化为0价,其余的5个则必然是由-1价转化而来的。 习题:H2SO4 + H2S ===== S + SO2↑+2H2O 应为:+6价的硫→+4价的硫 -2价的硫→0价的硫 转移电子总数为2个电子 二、①、同种元素的不同种价态,最高价的元素只有氧化性,最低价的元素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 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Eg:Cl 有-1 0 +1 +5 +7 五种价态 当处于-1价时则只有还原性当处于+7价是则只有氧化性 而处于0 +1 +5 价态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只限于元素、而不是物质:eg: HCl中H为+1价,是氢元素的最高价,从而导致HCl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而氯则为-1价,处于最低价态,又致使HCl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所以HCl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不能单纯的看其中某一种元素。 而在物质中某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我们就能说这种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eg:SO2 硫元素处于中间价态(+4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②、0、+1 、+5 、+7 均具有一定的氧化性(无-1价,-1价只有还原性,无氧化性) -1、0、+1、+5均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无+7价) 化合价越高,该价态的元素所具有的氧化性越强;反之价态越低该元素的还原性越强 也就是说氯的氧化性:+7>+5>+1>0 还原性:-1>0>+1>+5 *通常只适用于元素,而不是物质 eg:HClO4(高氯酸)中氯元素为+7价高于HClO中氯元素的+1价,但氧化性却是HClO> HClO4三、左大于右(氧化剂、氧化产物具有氧化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具有还原性) 即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eg:2HBr + H2SO4(浓) Br2 + SO2↑+ 2H2O 氧化剂:化合价降低H2SO4(浓) 氧化产物:化合价升高得到的产物Br2 还原剂:化合价升高HBr 还原产物:化合价降低得到的产物SO2 氧化性:H2SO4(浓)> Br2 还原性:HBr> SO2 习题: 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强弱顺序 I2 + SO2 +2H2O ==== H2SO4 + 2HI

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

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概念转化: 口诀:升失氧,降得还,若说性,恰相反; 1、在化学反应中,有一种物质被氧化,必定有一种物质被还原,这样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2、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物质得电子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 3、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得电子,则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变成还原产物,则该物质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5、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失电子,则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变成还原产物,则该物质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二、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单线桥法:表示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 2、双线桥法(了解):表示氧化剂及其还原产物、还原剂及其氧化产物之间得失电子情况。 三、中学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一)常见氧化剂与还原剂 1、氧化剂 (1)非金属性较强的单质:等;、、、、、322222O O I Br Cl F 还原剂 + 氧化剂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失 e 还原剂 + 氧化剂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还原剂 氧化剂 物 质 产物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反应物 生成物 发生还原反应(反应) 具有氧化性(性质) 元素化合价降低 元素化合价升高 具有还原性(性质) 发生氧化反应(反应) 元素失电子 元素得电子 元素被氧化 元素被还原 同时发生 电子转移 变价相等

(2)变价元素中高价态化合物: 、固体硝酸盐等; 、稀、浓、浓、、334272243HNO HNO SO H O Cr K KMnO KClO (3)高价态金属阳离子:等;、、+ ++23e Cu Ag F (4)能电离出H +的物质:溶液等;、、稀稀442NaHSO HCl SO H (5)其他: ()等 、银氨溶液、新制、、、、漂白粉、2222222a OH Cu O H NO O N MnO HClO 2、还原剂 (1)金属性较强的单质:等;、、、、、Zn Fe Al Mg Na K (2)某些非金属单质:等;、、Si C H 2 (3)变价金属中某些低价态化合物: ()及亚硫酸盐等; 及其盐、、、盐、及硫化物、、2222SO HI HBr OH Fe Fe S H CO +(4)其他:单质S 、Sn 2+盐、浓盐酸、NH 3等 (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常用判断方法(两种题型考法) 1、根据金属活泼性判断 金属的金属性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对应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1)单质的还原性:按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次减弱。(强调顺序) (2)离子的氧化性:按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次增强(铁指Fe 2+) 如氧化性:++++++>>>>>223Fe H Cu Fe Hg Ag 2、根据非金属的活泼性判断 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

高三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 一、知识要点 考纲定位: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 理解:氧化剂、还原剂;电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溶解过程及其能量变化,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 1.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七对对立统一的概念) 还原剂还原性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氧化产物 反应物?→表现性质?→本质??→特征?→变化过程?→发生反应?→所得产物 氧化剂氧化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2.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1)常见的还原剂(能失电子的物质) ①金属单质,如K、Na、Mg、Al、Zn、Fe、Cu等; SO、I-、Br-、Cl-等; ②非金属阴离子,如S2-、-2 3 ③含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NH3、CO、H2S、SO2、H2SO3、Na2SO3等; ④低价态阳离子,如Fe2+等; ⑤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Si、C等。 (2)常见的氧化剂(能得电子的物质) ①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F2、Cl2、Br2、I2、O2、O3、S等; ②含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HNO3、KClO3、KMnO4、MnO2、固体硝酸盐等; ③高价态金属阳离子,如Fe3+、Cu2+、Ag+、Pb4+等; ④能电离出H+的物质,如HCl、H2SO4、NaHSO4溶液等。 (3)某些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既能失电子又能得电子)的物质 ①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S、C、N2、Cl2、H2O2、SO2、H2SO3、Fe2+等; ②阴、阳离子可分别被氧化还原的物质,如HCl、H2S、H2SO3、FeCl3等。 3.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1)表现性质规律 氧化性是指得到电子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是指失去电子的性质(或能力)。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以程度,而与得失电子数目无关。 从元素的价态考虑: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

三、氧化还原反应 1、准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1 氧化还原反应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1)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反应。 (2)反应物: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表现氧化性 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表现还原性 (3)产物: 氧化产物:失电子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具有氧化性 还原产物:得电子被还原后得到的产物-----具有还原性 (4)物质性质: 氧化性:氧化剂所表现出得电子的性质 还原性:还原剂所表现出失电子的性质 注意:a.氧化剂还原剂可以是不同物质,也可以是同种物质 b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不同物质,也可以是同种物质 C.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是指物质得到(或失去)电子的能力,与物质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5)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1.2 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1)物质在反应中是作为氧化剂还是作为还原剂,主要取决于元素的化合价。 ①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它的原子只能得到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氧化剂,如+7价的Mn和+6价的S ②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它的原子随反应条件不同,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因此该元素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如0价的S和+4价的S ③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它的原子则只能失去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还原剂,如-2价的S (2)重要的氧化剂 ①活泼非金属单质,如F2、Cl2、Br2、O2等。 ②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高价含氧酸及高价含氧化酸盐等,如MnO2,NO2;浓H2SO4,HNO3;

氧化还原、离子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判断依据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 。 (2)判断依据:元素化合价 或 。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及相互关系: 3、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 具体物质 活泼非金属单质 O 3、Cl 2、Br 2、O 2 高价的氧化物 NO 2、CO 2、MnO 2 高价的含氧酸 HClO 、浓H 2SO 4、HNO 3 高价的盐 KMnO 4、KClO 3、FeCl 3 过氧化物 Na 2O 2、H 2O 2等 还原剂 具体物质 活泼金属单质 Na 、Al 、Zn 、Fe 某些非金属单质 H 2、C 、Si 低价的氧化物 CO 、SO 2 低价的酸 HCl 、H 2S 、H 2SO 3 低价的盐 Na 2SO 3、FeCl 2 4、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产物 转移电子 生成 生成 发生 发生 氧化剂 氧化性 还原 反应 得电子 化合价 降低 被还原 还原产物 还原性 反应物 还原剂 性质 还原性 失电子 化合价升高 被还原 氧化产物 氧化性 反应 变价 过程 性质 氧化反应

注意事项: a.箭头必须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两端对准同种元素。 b.箭头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仅表示 。 c.在“桥”上标明电子的得与失,且得、失电子的总数应相等 (2)单线桥法 氧化剂 + 还原剂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注意事项: a.箭头必须由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 b.箭头方向表示 。 c.在“桥”上标明转移的 。 三.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 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 O H Cl MnCl KCl HCl KMnO 22248522162+↑++=+(常温) O H Cl MnCl HCl MnO 22222)(4+↑+?+浓(加热) 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24MnO KMnO > 。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如232Cl Fe + 32F e C l ,S Fe + F e S ,根据铁被氧化程度的不同),(23+ + Fe Fe ,可判断氧化性:S Cl >2 。同理,当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氧化剂被还原的程度越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4、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ne -

最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一、氧化还原基本概念 1、四组重要概念间的关系 (1)氧化还原反应:凡是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或电子转移)的化学变化叫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或者说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成为氧化反应;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或者说是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3)氧化剂、还原剂是指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叫做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 价升高的物质叫做还原剂。 (4)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是指生成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得产物叫做氧化产 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得产物叫做还原产物。 关系: 口诀: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还.原剂,氧.化反应;(升失氧还氧)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反应;(降得还氧还)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注意: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1.氧化还原中的电子转移表示法 (1)双线侨法: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表示电子转移结果,该法侧重于表示同一元素的原 子或离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如

注意: ○1线桥从方程式的左侧指向右侧; ○2箭头不表示得失,只表示变化,所以一定要标明“得”或“失”。 (2)单线桥法:在反应物中的还原剂与氧化剂之间箭头指向氧化剂,具体讲是箭头从失电 子的元素出发指向得电子的元素。如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1.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和氧化剂分别为不同的物质,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全部被还原或氧化,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全部发生变化。例如: 2.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或氧化剂只有部分被氧化或还原,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只有部分发生变化,除氧化还原反应外,还伴随非氧化还原反应。例如 3.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不同元素之间,即同一种物质中的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该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同种元素之间,即同一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例如:

氧化还原反应核心规律总结与运用大盘点

氧化还原反应核心规律总结与运用大盘点 《考试大纲》明确指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考试范围,其主要内容包括:⑴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⑵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的相对强弱的判断;⑶氧化还原反应方面的种种计算;等等。为此,在复习中必须熟练地掌握好这些知识,同时,还要善于从这些知识中去挖掘隐含着的重要核心规律,学会运用这些规律去解决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方面的各种问题,最终达到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 一、重要核心规律总结 规律之一:性质规律 1. 某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则该元素只具有氧化性。这是因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只能降低,不可再升高。例如,KMn +7O 4、H 2S +6O 4、H +、N +5O 3-、F 02(无正价)等。 2. 某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则该元素只具有还原性。这是因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高,不可能再降低。例如,KC -1l 、N 0a(无负价)、Na 2S -2等。 3. 某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则该元素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这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该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升高或降低。例如,C 0、S 0、Fe +2、S +4O 2 等。 4. 金属单质只具有还原性,非金属单质多数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少数只具有氧化性。 5. 含同种元素相邻价态的两物质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C 与CO ,CO 与CO 2,Cl 2与HCl ,浓H 2SO 4与SO 2等均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这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判断物质(微粒)可否作为氧化剂(或还原剂),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规律之二:强弱规律 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物质(微粒)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分别为: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根据这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出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物质(微粒)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相对强弱;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帮助我们帮助判断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规律之三:价态变化规律 1. 中间变两头——歧化反应。例如,3C 0l 2+6KOH=5KC -1l+KCl +5O 3+3H 2O 。 2. 两头变中间——归中反应(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的反应)。例如, H 2S +6O 4(浓)+H 2S -2=S +4O 2↑+S 0↓+2H 2O 、6HC -1l+K C +5lO 3=KCl+3C 0l 2↑+3H 2O 。 说明:当氧化剂为强的氧化剂或者氧化剂过量时,还原剂可转化成比其邻位价态更高的产物(不可出现交叉现象);反之亦然。例如,⑴H 2S+3H 2SO 4(浓,过量)=4SO 2↑+4H 2O (H 2S -2……→(S 0)……→S +4O 2);⑵3H 2S(过量)+H 2SO 4(浓)=4S ↓+4H 2O (H 2S +6O 4 ……→(S +4O 2) ……→S 0)。 根据这个规律,可以准确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标明电子转移的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课堂笔记

化学笔记(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方程式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①“写”,写化学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写化学式:如单质、沉淀、气体、难电离物质、氧化物等。 ③“删”,删去两边没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 应该改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 a、强酸:HCl、H2SO4、HNO3等; b、强碱:KOH、NaOH、Ba(OH)2。Ca(OH)2是微溶物,一般在反应物中存在于溶液中,写成离子形式,而为生成物时一般是沉淀,写沉化学式。 c、可溶性盐:请学生课后复习溶解性表。 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 a、难溶的物质:Cu(OH)2、BaSO4、AgCl 等 b、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 c、气体:H2S、CO2、SO2等 d、单质:H2、Na、I2等 e、氧化物:Na2O、Fe2O3等 注: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不能拆开写。例:NaHCO3溶液和稀盐酸反应:HSO4- 是强酸的酸式酸根,要拆开 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应的实质就是通过反应使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浓度明显减小的过程。 离子反应的特点:离子反应总是向着某种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条件之一:有沉淀生成(难溶物质)条件之二:有挥发性物质生成(放出气体)条件之三:有难电离物质生成(弱酸、弱碱、H2O)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符合反应的客观事实。如铁与稀盐酸反应: 2.物质可否拆写成离子形式? 3.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原理。如铝和盐酸反应: 4.阴、阳离子配比。如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5.定性中有定量,如“足量”、“少量”等。例:1、少量烧碱滴入Ca(HCO3)2溶液 Ca2++HCO3-+OH-==CaCO3↓+H2O。2、足量烧碱滴入Ca(HCO3)2溶液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6.是否漏写离子等。 小结: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关键(三看)1看反应的可能性:是否符合事实2看反应环境:是否在溶液中进行3看物质的溶解性(四查)1化学符号书写正误,拆的问题2 “=”、“↑、↓”是否运用恰当3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4电子得失总数是否相等 (1)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①揭示了离子反应的实质。 ②不仅可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且可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四、离子共存问题: 1、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一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离子间便不能大量共存。 ⑴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a2+与CO32-、Ca2+与SO42-等

氧化还原反应综述新课标人教版

氧化还原反应综述 学习目标: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联系。 2、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规律、观点、方法、能力、题型、态度综合一体化。 3、用科学的方法落实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知识,掌握高考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题型的解题思路。 学习内容: 一、知识与方法 (一)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联系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表现在___________反应前后有变化。 2、联系:回顾下列物质的性质,其中在反应中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大约占多

元素化合物只是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ne —失ne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总结规律:1、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1)依据元素周期表。(2)依据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在溶液中反应)。 (3)依据反应原理: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4)依据反应条件及反应剧烈程度。(5)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程度。 (6)依据电化学原理。(7) 依据反应浓度大小 2、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1)反应先后规律(2)得失相等规律(3)归中规律(只靠近、不交叉) (4)邻位转化规律(5)跳位转化规律。 (四)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单线桥法:箭头由________指向_________,标出电子转移的总数。 2、双线桥法:一个箭头由氧化剂指向_______产物,电子总数前写________(填“得”或“失” );另一个箭头由________指向___________,电子总数前写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题强化训练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题强化训练 1.下列哪一个反应表示二氧化硫被还原( ) A .SO 2+2H 2O+Cl 2 H 2SO 4+2HCl B .SO 2+H 2S 2H 2O+3S C .SO 2+2NaOH Na 2SO 3+H 2O D .SO 2+Na 2CO 3 Na 2SO 3+CO 2↑ 2.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Na 2SO 3??→? SO 2 B .HCl ??→? Cl 2 C .H 2SO 4(浓) ??→? SO 2 D .H 2S ??→? S 3.下列物质不能做还原剂的是( ) A.H 2S B.Fe 2+ C.Fe 3+ D.SO 2 4.下列微粒 ①Al 3+ ②Cl - ③N 2 ④MnO 4- ⑤CO 2 ⑥H 2O 2 ⑦Fe 2+ ⑧MnO 42-。既具有氧 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 ) A .①④⑤⑦ B .③⑥⑦⑧ C .④⑤⑥⑧ D .①②③ ⑥ 5.根据反应:2H 2S+O 2=2S ↓+2H 2O 、4NaI+O 2+2H 2SO 4=2I 2+2Na 2SO 4+2H 2O 、 Na 2S+I 2=2NaI+S ↓,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正确的是: ( ) A .O 2>I 2>S B .H 2S >NaI >H 2O C .S >I 2>O 2 D .H 2O > H 2S > NaI 6.在5KCl+KClO 3+3H 2SO 4 3Cl 2↑+3K 2SO 4+3H 2O 中,被氧化的氯元素与被还原的氯 元素的质量比为( ) A .1:1 B .5:1 C .1:5 D .3:1 7.已知M 2O 7x -+3S 2-+14H + 2M 3++3S ↓+7H 2O,则M 2O 7x - 中的M 的化合价为( ) A .+2 B .+3 C .+4 D .+6 8.用0.1摩/升的Na 2SO 3溶液30毫升,恰好将2×10-3摩的XO 4-离子还原,则元素X 在还原产 物中的化合价是( ) A .+1 B .+2 C .+3 D .+4 9.(2000年全国卷)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 0.100 mol·L -1 Na 2S 2O 3溶液 恰好把224mL (标准状况下)Cl 2完全转化为Cl -离子,则S 2O 32-将转化成( ) A .S 2- B .S C .SO 32- D .SO 42 - 10.(2003年广东卷)在一定条件下,RO 3n--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O 3n--+F 2+2OH -=RO 4--+2F -+H 2O 。从而可知在RO 3n--中,元素R 的化合价是( ) A +4 B +5 C +6 D +7 11.吸入人体內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 为“生命杀手”,服用含硒元素(Se )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 2SeO 3),能消除人 体內的 活性氧,由此推断Na 2SeO 3的作用是( ) A 作还原剂 B 作氧化剂 C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 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 12.R 、X 、Y 和Z 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X 2+与单质R 不反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中学化学新课程降低了对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要求,突出了对科学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和基本观念的形成。化学学习的重心从背诵、记忆具体事实及概念原理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概念和对更为根本的学科知识结构进行深层理解上。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序思维是指思考和解决化学问题时遵循一定的顺序、按照特定的线索和步骤去探索的一种思维方式。合理的、科学的、优化的思维程序能够加速解决问题的思维进度,提高思维活动的实际效益;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快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解决较复杂的开放性问题,避免盲目地或纯凭经验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内容。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知识点,它贯穿、延伸于整个中学化学教材。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此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建立氧化和还原概念的基础上学习,具体有两个核心:1、氧化性和还原性与价态以及电子转移的关系;2、怎样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具有氧化性、还原性,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形成过程方法,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发现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规律及其运用。 另外,也想通过此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形成有序思维,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打下基础。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已初步形成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对于氧化还原理论的学习感觉枯燥,大多数学生能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来进行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有些学生则是靠死记硬背来解决问题。凭已有的经验,能说出一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但不多也不成规律。对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认识和体验不足。 实验基础:经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和必修1一二单元的实验探究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但由于初中校的差异,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方法不清楚。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对于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学会用化合价来判断物质可能具有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3)认识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验证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验设计思路。 (2)通过探究活动,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形成有序思维。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几条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几条 规律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几条规律主要内容如下: 1、守恒规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此外,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物质质量也都守恒。守恒律的应用非常广泛,通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计算问题以及方程式的配平问题。 2、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医学教.育网原创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如HCl,既有氧化性(由氢元素表现出的性质),又有还原性(由氯元素表现出的性质)。 3、强弱规律 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4、歧化规律 同一种物质分子内同一种元素同一价态的原子(或离子)发生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叫歧化反应,歧化反应的特点:某元素的中间价态在适宜条件下同时向较高和较低的价态转化。歧化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 5、归中规律

(1)同种元素间不同价态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时候,其产物的价态既不相互交换,也不交错。 (2)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存在中间价态时,同种元素的高价态物质和低价态物质才有可能发生反应,若无中间价态则不能反应。如浓硫酸和SO2不能反应。 (3)同种元素的高价态氧化低价态的时候,遵循的规律可简单概括为:高到高,低到低,可以归中,不能跨越。 6、难易规律 还原性强的物质越易失去电子,但失去电子后就越难得到电子;氧化性强的物质越易得到电子,但得到电子后就越难失去电子。 邻位转化规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者降低到相邻的价态比如S有-2,0,+4,+6价态,如果是0价参加反应时升高到临近的+4,降低到临近的—2 跳位转化规律:一般都满足邻位规律,但是如果遇到的是强氧化剂或强还原剂则会被氧化为高价态和还原为低价态 如-2价的S如果遇到一般的氧化剂,被氧化到0价,如果遇到强氧化剂,则可能被氧化到+6价 互不换位规律、价态归中规律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一中间价”,不会出现交错现象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杭信一中何逸冬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离) 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 3、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有元素化合价变化 失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总数=得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4、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结果 ○2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 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习题一】 (2018?绍兴模拟)下列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FeCl2+Cl2═2FeCl3 B.ICl+H2O═HCl+HIO C.SiO2+2C高温Si+2CO↑ D.2Na+O2点燃Na2O2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规律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从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的角度判断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此解答。 【解答】解:A.Fe和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选; C.C和Si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Na和O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B。 【习题二】 (2015春?高安市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 B.工业可采用火法炼铜:Cu2S+O2═2Cu+SO2,每生成2mol铜,反应共转移6mol电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