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膜腔积液检验技术要求

浆膜腔积液检验技术要求

1 标本采集、转运和贮存

1.1 浆膜腔积液包括胸水、腹水、心包腔积液等,实验室应与临床共同制订标本采集和处理的标准操作程序,并向临床提供正确的标本采集容器和抗凝剂(必要时)。不同检查项目的标本采集要求见表1。

时检测,染色后的标本置于2℃~8℃条件下保存,宜48h内完成检测。

2 理学检查

浆膜腔积液理学检查主要包括颜色、透明度和凝固性等。实验室应规定浆膜腔积液理学检查指标描述和报告的规范用语。

3 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1 浆膜腔积液化学检查主要包括蛋白质、乳酸、葡萄糖和酶学测定等;免疫学检查主要包括肿瘤标志物、免疫球蛋白测定等。

2 葡萄糖测定应在标本采集后1h内完成,无法及时检测的标本应用氟化钠抗凝管采集;其他化学检查宜在2h内完成;宜同时检测血清标本中的相应物质并进行比较。

3 严重化脓标本不宜进行pH检测。

4 细胞学检查

4.1 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主要包括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等。

4.2 细胞数量过多、浑浊或血性标本宜用等渗盐水进行稀释;有凝块的标本不能用于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但可用于细胞病理学检查,需先轻轻搅动凝块释出细胞并进行洗涤处

理。

4.3 细胞计数方法可参见。

4.4 细胞分类计数宜采用细胞离心法制备涂片,应先洗涤细胞,以提高涂片中的细胞数量并保持细胞形态。涂片自然干燥,宜使用改良瑞氏染色方法染色后进行细胞分类计数,发现可疑恶性细胞时,应及时通知临床送细胞病理学检查;发现结晶时,应在报告中注明。

5 病原学检查

怀疑感染时,所有标本应进行革兰染色涂片和培养。怀疑厌氧菌感染,则加做厌氧菌培养;腹水、肝脓肿穿刺液宜常规进行厌氧菌培养。怀疑寄生虫感染时,应将标本离心后取沉渣进行涂片,宜使用改良瑞氏染色方法进行检查,查找有无微丝蚴、包虫棘球蚴头节和小钩、阿米巴滋养体等。

浆膜腔积液检验

浆膜腔积液检验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胸腔、腹腔和心包腔、关节腔统称为浆膜腔,内有少量的起润滑作用的液体。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内有大量液体潴留而形成浆膜腔积液。根据产生的原因及性质不同,将浆膜腔积液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它们产生的机制和原因见下表。 如表:漏出液与渗出液产生机制和原因 一、胸腔、腹腔和心包腔积液检查 (一)标本采集与保存 积液标本分别行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和心包腔穿刺术采集。 胸腔穿刺适应证为: ①原因不明的积液或伴有积液症状; ②需进行诊断性或治疗性穿刺的患者。 腹腔穿刺的适应证为: ①新发生的腹腔积液; ②已有腹腔积液且有突然增多或伴有发热的患者; ③需进行诊断或治疗性穿刺的患者。 心包腔穿刺的适应证为: ①原因不明的大量心包积液; ②有心包填塞症状需进行诊断性或治疗性穿刺的患者。 穿刺成功后,留取中段液体于无菌的容器内。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化学检查各留取2ml,厌氧菌培养留取1ml,结核杆菌检查留取10mL。 由于积液极易出现凝块、细胞变性、细菌破坏和自溶等,所以留取标本后应及时送检,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可加入适量乙醇以固定细胞成分。理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宜采用EDTA-Na2抗凝,化学检查宜采用肝素抗凝。另外,还要留取1份不加任何抗凝剂,用于检查积液的凝固性。 (二)理学检查 1.量 正常浆膜腔内均有少量的液体。病理情况下液体增多,其量与病变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由数毫升至上千毫升。 2.颜色 肉眼观察浆膜腔积液颜色,分别以淡黄色、黄色、红色、白色、绿色等描述。一般渗出液颜色随病情而改变,漏出液颜色较浅。正常浆膜腔液为淡黄色。病理情况下可出现不同的颜色变化及临床意义见下表。 如表:浆膜腔积液的颜色变化及临床意义

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标准化操作规程20150921 - - 副本

一、浆膜腔积液理学检查 1目的: 掌握浆膜腔积液理学检查内容和方法。 2范围: 适用于体液室,急诊化验室 3定义: 无 4内容: 4.1试验原理 因漏出液和渗出液的产生机制不同,故各种体液的颜色,透明度,凝固性等也有不同,可以通过肉眼和感官的方法区别。 4.2标本要求 最好留取中段液体于消毒容器或试管内约需2ml,于室温下立即送检,必要时用EDTA抗凝管留取。 4.3操作步骤 4.3.1观察颜色:肉眼观察浆膜腔积液的颜色,渗出液浑浊,可呈深浅不同的黄色、红色、 乳白色等;漏出液多为淡黄色,稀薄透明根据观察到的颜色如实报告。 4.3.2观察透明度:观察时可轻摇标本,以肉眼观察浆膜腔积液透明度的变化。漏出液清 晰透明;渗出液可出现不同浊度。 4.3.3观察凝固性:倾斜浆膜腔积液试管,肉眼观察有无凝块形成,渗出液常有凝固性, 漏出液一般无凝固性。 4.3.4报告方式:根据不同性状和颜色如实报告。 4.4 参考值: 漏出液为浅黄色清晰透明或微浑;渗出液为黄色,黄红色,褐色,咖啡色等不同的颜色,浑浊。 4.5 注意事项: 4.5.1标本:收集后应立即送检,除此之外为防止出现凝块,细胞变性,细菌破坏自容等, 宜用EDTA.K2 抗凝,加留一管不加抗凝剂的以观察有无凝固现象。 4.5.2结果判读:当标本颜色或透明度改变不明显或难以观察时,可在试管后以白色或黑 色为背景,灯光下仔细观察。 4.5.3妥善处理残余标本:检验完毕后,余留的标本和使用的器皿应按照《临床实验室废 物处理原则》的规定处理,以免造成污染。 二、浆膜腔积液黏蛋白定性试验检查 1 目的: 掌握浆膜腔积液蛋白定性(李凡他)的方法。 2 范围: 适用于体液室,急诊化验室 3 定义: 无 4 内容: 4.1 试验原理

诊断实验浆膜腔积液检查

实验十四浆膜腔积液检查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牛鲍氏计数板结构原理及应用。 2.熟悉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方法。 3.掌握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一.牛鲍氏计数板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实验原因及结构】 牛鲍氏计数板即血细胞计数板(图1-1),计数板中央有两个刻度平台(即细胞计数池),每个平台划分为9个大方格,每个大方格长宽各为1mm,其面积为1mm2,加盖玻片后的深度为 0.1mm,故每一大方格的容积为0.1mm3(0.1ul)。四角的四个大方格等分为16个中方格,作为白细胞计数用(图1-2);中央一大方格用双线等分为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等分为16 个小方格,作为红细胞计数之用(图1-2,图1-3)。 【实验方法与步骤】 直接用微量吸管吸取一滴浆膜腔积液,充入改良牛鲍氏计数板上下两个计数池,静置 2-3min后,低倍镜下计数两个计数池的四角和中央大方格,共十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数,此

为浆膜腔积液细胞数/ul,×106即得出每升浆膜腔积液细胞总数。为了准确计数,对于压 在线上的细胞计数可采用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以避免重复或漏数。见图1-4。 图1-4 细胞计数原则(计数黑点,不计数白点) 二.浆膜腔穿刺液一般性状检查 人体的胸腔、腹腔、心包腔统称为浆膜腔,生理状态下,腔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不 易采集到。病理状态下,腔内有多量液体潴留,称为浆膜腔积液。根据积液产生原因及性质不 同将其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两大类。 漏出液为非炎性积液,形成原因有: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及淋巴 回流受阻。渗出液为炎性积液,炎性时由于微生物的毒素、组织缺氧以及炎性介质等作用使血 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以致血液中大分子物质如清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等及各种细胞成分都能渗出血管壁。渗出液形成主要原因:①感染性:如化脓性细菌、分枝杆菌、病毒或支原体等。②非感染性:如外伤、化学性刺激(血液、尿素、胰液、胆汁和胃液)。此外,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也可引起类似渗出液的积液。渗出液常表现为单一浆膜腔积液, 甚至是一侧胸膜腔积液,如结核性胸膜炎。 浆膜腔积液一般性状检查需要透过光线,用肉眼观察试管内浆膜腔穿刺液的颜色、透明度、凝固性或沉淀物。 1.颜色漏出液多为淡黄色。渗出液的颜色随病因的变化,如红色、血性、乳白色、绿色等。 2.透明度漏出液多为清晰透明,渗出液因含有大量细胞、细菌等成份而呈不同程度的浑浊; 3.比重漏出液比重躲在1.018以下,渗出液因含有多量蛋白,比重多高于1.018; 4.凝固性漏出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少,一般不易凝固。渗出液中伴有较多的纤维蛋白原、细 胞及组织裂解产物,往往自行凝固或有凝块出现。 三.显微镜检查(目视计数) 【实验器材】 浆膜腔积液、试管、玻璃棒、显微镜、牛鲍氏计数板。 【试验方法与步骤】 浆膜腔积液细胞计数采用四周及中央的大方格(即白细胞计数4格+红细胞计数格1格),上下两个计数池共10大方格。

浆膜腔积液检验技术要求

浆膜腔积液检验技术要求 1 标本采集、转运和贮存 1.1 浆膜腔积液包括胸水、腹水、心包腔积液等,实验室应与临床共同制订标本采集和处理的标准操作程序,并向临床提供正确的标本采集容器和抗凝剂(必要时)。不同检查项目的标本采集要求见表1。 时检测,染色后的标本置于2℃~8℃条件下保存,宜48h内完成检测。 2 理学检查 浆膜腔积液理学检查主要包括颜色、透明度和凝固性等。实验室应规定浆膜腔积液理学检查指标描述和报告的规范用语。 3 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1 浆膜腔积液化学检查主要包括蛋白质、乳酸、葡萄糖和酶学测定等;免疫学检查主要包括肿瘤标志物、免疫球蛋白测定等。 2 葡萄糖测定应在标本采集后1h内完成,无法及时检测的标本应用氟化钠抗凝管采集;其他化学检查宜在2h内完成;宜同时检测血清标本中的相应物质并进行比较。 3 严重化脓标本不宜进行pH检测。 4 细胞学检查 4.1 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主要包括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等。 4.2 细胞数量过多、浑浊或血性标本宜用等渗盐水进行稀释;有凝块的标本不能用于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但可用于细胞病理学检查,需先轻轻搅动凝块释出细胞并进行洗涤处

理。 4.3 细胞计数方法可参见。 4.4 细胞分类计数宜采用细胞离心法制备涂片,应先洗涤细胞,以提高涂片中的细胞数量并保持细胞形态。涂片自然干燥,宜使用改良瑞氏染色方法染色后进行细胞分类计数,发现可疑恶性细胞时,应及时通知临床送细胞病理学检查;发现结晶时,应在报告中注明。 5 病原学检查 怀疑感染时,所有标本应进行革兰染色涂片和培养。怀疑厌氧菌感染,则加做厌氧菌培养;腹水、肝脓肿穿刺液宜常规进行厌氧菌培养。怀疑寄生虫感染时,应将标本离心后取沉渣进行涂片,宜使用改良瑞氏染色方法进行检查,查找有无微丝蚴、包虫棘球蚴头节和小钩、阿米巴滋养体等。

浆膜腔积液粘蛋白定性检查

浆膜腔积液粘蛋白定性检查(RiValta法) 1.实验原理 渗出液中可含多量浆膜粘蛋白,在酸性条件下可产生白色雾状沉淀。 2.标本采集: 1.11标本种类:浆膜腔积液标本由临床医师行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或心包穿刺术分别采集。 1.2标本要求:送验标本最好留取中段液体于消毒容器试管或消毒瓶内,常规及细胞学检查约留取2毫升。 1.3为防止出现凝块,细胞变性、细菌破坏自溶等,除应即时送验及检查外,常规及细胞学检查宜用EDTΛ・K2抗凝。 3.标本储存:立即送检。 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标本拒收标准:污染,久置标本。 6实验材料: 量筒,乙酸。 7.操作步骤:取100inI量筒,加蒸馀水IoOm1,滴入乙酸0.Iml(pH3~5),充分混匀,静止数分钟,将穿刺液靠近量筒液而逐滴轻轻滴下,在黑色背景下,观察白色雾状沉淀的发生及其下降速度等。 8.结果判断与分析 阴性:清晰不显雾状; ±:渐呈白雾状; +:甲后呈白雾状; 9+:白薄云状; 10+:白浓云状。 在滴下穿刺液后,如见浓厚的白色云雾状沉淀很快地下沉,而且形成较长的沉淀物,即RiVaIta 反应阳性。如产生白色浑浊不明显,下沉缓慢,并较快消失者为阴性反应。

9.质量控制:进行室内工作人员比对分析,要求差异在10%以内。 10.临床意义: 10.1漏出液(Uansusate)为非炎症性积液,其形成常见原因为:①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当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减少时,如肾病伴有蛋白大量丢失、重度营养不良、晚期肝硬化、重症贫血,一般血浆白蛋白低于25g∕L,就有出现浆膜腔积液的可能;②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升高;如静脉回流受阻静脉栓塞、肿瘤压迫、充血性心功能不全和晚期肝硬化等;③淋巴回流受阻止如淋巴管被血丝虫阻塞或者淋巴管被肿瘤所压迫等,这些胸、腹腔积液有或能是乳糜样的;④水、钠潴留可引起细胞外液增多,常见于晚期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肾病等。 11.2渗出液(exudate)多为炎症性积液。炎症时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毒素、缺氧以及炎症介质作用使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以致血管内大分子物质如白蛋白甚至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都能通过血管壁而渗出,在渗出过程中,还有各种细胞成分的渗出。当血管严重受损,红细胞也外溢,因此炎性渗出液中含有红细胞也是炎症反应的特征。渗出液产生多为细菌感染所致少数见于非感染病因,如外伤、血液、胆汁、胰液、胃液等刺激后。此外恶性肿瘤也可引起类似渗出液的积液。渗透出液与漏出液鉴别见下表。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 漏出液渗出液 原因非炎症炎症、肿瘤或物理、化学刺激所致 外观淡黄不定可为黄色、血色、脓样、乳糜样透明度透明,偶见微混多为混浊 比密<1.015>1.018 凝固不凝常自凝 粘蛋白试验阴性阳性 PH>7.4<6.8 蛋白质定量<25g∕L<30g∕L 积液总蛋白/血清总蛋白<0.520.5 葡萄糖>3.3πιmol∕L,与血糖相近可变化,常<3.3mmol∕L,低于血糖

检验科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检验科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了使浆膜腔积液常规检验标准化,特制定本规程。 2.【职责】 2.1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室负责人监督落实。 2.2本SOP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 3.【样本类型及实验前准备】 3.1样本类型:新鲜浆膜腔积液 3.2患者准备:患者处于安静状态精神、体力、情绪等因素的影响较小。 3.3容器添加剂类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或二钾(EDTA钠盐或钾盐)抗凝管 3.4实验试剂:冰醋酸 3.5【标本的采集和保存】 由穿刺取得的标本为防止细胞变性,出现凝块或细菌破坏、溶解等,送检及检查必需及时。 为防止凝固,最好加入1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或二钾(EDTA钠盐或钾盐)抗凝,每0.1ml可抗凝6ml浆膜腔积液,及时完成细胞涂片检查。 PH测定应用肝素抗凝专用采样器。 4.【测定原理】 蛋白定性原理:渗出液中可含多量浆膜粘蛋白,在酸性条件下可产生白色雾状沉淀。 5.【操作步骤】 5.1一般性状检查 5.1.1记录标本送检量、颜色及透明度;有无凝固物质或沉淀物,可按浆液性、粘液性、黄色透明、脓样混浊、乳糜样、血样等报告。 测比密前,标本应充分混匀,其方法与尿比重测定相同。量少时可用折射计法测定。 5.2浆膜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s应) 5.2.[原理]:渗出液中可含多量浆膜粘蛋白,在酸性条件下可产生白色雾状沉淀。 5.2.[操作]:取1ml量筒,加蒸馏水1ml,滴入冰乙酸0.1ml(PH3-5)充分混匀,静止数分钟,将穿刺液靠近量筒液面,逐滴轻轻滴下,在黑色背景下,观察白色雾状沉淀的发生及其下降速度等。 5.2.[结果判断]: 阴性:清晰不显雾状。 阳性(土):渐呈白雾状。 (+):加后呈白雾状。 (2+):白雾云状。 (3+):白浓云状。 5.2.[附注]:在滴下穿刺液后,如见浓厚的白色云雾状沉淀很快地下沉,而形成较长的沉淀物,即Rivalt反应阳性;如产生白色混浊不明显,下沉缓慢,并较快消失者为阴性反应。 5.3显微镜检查 5.3.1细胞总数及有核细胞计数:计数方法基本与脑脊液相同。漏出液中有核细胞数量常在3 X 106儿以下。渗出液中有核细胞数量较多,常在5 X 106儿以上。

浆膜腔积液的化学检查与免疫学检查

浆膜腔积液的化学检查与免疫学检查 浆膜腔积液的化学检查与免疫学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浆 膜腔积液中的化学成分和免疫学指标,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本文将详细介绍浆膜腔积液的化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的标准格式。 一、浆膜腔积液的化学检查 1. 总蛋白测定:使用生化分析仪器对浆膜腔积液中的总蛋白进行测定。正常情 况下,浆膜腔积液的总蛋白浓度通常较低,一般在0.2-0.4 g/dL之间。 2. 乳酸脱氢酶(LDH)测定:通过测定浆膜腔积液中的LDH活性来评估细胞 损伤情况。正常情况下,浆膜腔积液中的LDH活性较低,一般在100-200 U/L之间。 3. 葡萄糖测定:使用生化分析仪器对浆膜腔积液中的葡萄糖进行测定。正常情 况下,浆膜腔积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与血浆中的葡萄糖浓度相似,一般在60-100 mg/dL之间。 4. pH值测定:使用酸碱度计对浆膜腔积液的pH值进行测定。正常情况下,浆 膜腔积液的pH值通常在7.35-7.45之间。 5. 细胞计数和分类:通过显微镜观察,对浆膜腔积液中的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正常情况下,浆膜腔积液中的细胞数较少,主要以淋巴细胞为主。 二、浆膜腔积液的免疫学检查 1. 白细胞介素-6(IL-6)测定:使用免疫学分析仪器对浆膜腔积液中的IL-6水 平进行测定。IL-6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其浓度的升高可能与炎症反应相关。

2.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通过免疫学分析仪器对浆膜腔积液中的 TNF-α水平进行测定。TNF-α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其浓度的升高可能与炎症反应相关。 3.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通过显微镜观察,对浆膜腔积液中的白细胞进行计数和 分类。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在炎症反应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 免疫球蛋白测定:使用免疫学分析仪器对浆膜腔积液中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等)进行测定。免疫球蛋白的浓度变化可能与免疫功能的异常有关。 5. 免疫球蛋白电泳:通过免疫球蛋白电泳技术,对浆膜腔积液中的免疫球蛋白 进行分离和鉴定。能够检测出免疫球蛋白的类型和数量,对于一些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浆膜腔积液的化学检查与免疫学检查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评估浆 膜腔积液中的化学成分和免疫学指标,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化学检查主要包括总蛋白测定、LDH测定、葡萄糖测定、pH值测定和细胞计数和 分类。免疫学检查主要包括IL-6测定、TNF-α测定、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免疫球 蛋白测定和免疫球蛋白电泳。这些检查项目的结果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临床参考,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浆膜腔积液(胸水)采集作业指导书

浆膜腔积液(胸水)采集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抽取浆膜腔积液(胸水)标本以做各项检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科做生化、免疫、微生物等项目所需的浆膜腔积液(胸水)采集。 3. 物品准备:一次性垫巾、复合碘消毒液、2﹪利多卡因、血管钳、无菌洞巾、无菌纱布、无菌棉签、胸腔穿刺针、一次性注射器、试管(数量和种类根据要求选取后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及有无漏气)、试管架、编号笔、口罩。 4. 检验申请单填写要求: 4.1 检验申请单用钢笔填写,使用正楷字,字迹清楚,填写完整。4.2 填写内容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送检标本、 检验项目、标本采集年月日时、申请医生及采样者签名。 5. 操作步骤: 5.1 部位 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的部位,一般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可取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 5.2 方法 5.2.1 取坐位,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 取半卧位,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5.2.2 常规消毒,拿无菌手套,覆盖无菌洞巾。 5.2.3 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肤至胸膜壁层进 行局部浸润麻醉。 5.2.4 术者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

通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挡感突然消失时,将三通活栓转至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如用较粗的长穿刺针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先将针座后连续的橡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然后进行穿刺,进入胸腔后再接上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吸液体,抽满后再次夹住橡皮管,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弯盘,计量及送检, 作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 5.2.5 抽液结束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 6. 注意事项 6.1 手术前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30mg以镇静止痛。 6.2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 部压迫感等反应,或出现连续性咳嗽、气促等现象,应立即停止抽液,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或进行其他对症处理。 6.3 一次抽液不应过多,诊断抽液50~100ml即可;减压抽液,首次 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如为脓胸,每次尽量抽尽。 6.4 严格无菌操作,操作种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血压。 6.5 标本采集前应核对好姓名和检验项目,明确标本要求。 6.6 收集标本后,为防止细胞变性出现凝固或细菌破坏溶解等,必须 立即送检。可于每1000 ml标本中加人EDTA 100mg抗凝,以利于细胞涂片检测。 7. 标本运输及实验前存放

浆膜腔积液、胸腹水常规和生化检测检验项目、患者准备、护士采样和注意事项等操作

浆膜腔积液、胸腹水常规和生化检测检验项目、患者准备、护士采样和注意事项等 操作 检验项目:浆膜腔积液(胸腹水)常规、生化(胸水乳酸脱氢酶,腹水乳酸脱氢酶,胸水生化,腹水生化,腹膜透析液生化,穿刺液生化,胸水常规,腹水常规) 患者准备 标本采集需要在安静状态下、避免情绪紧张。 护士采样 1、消毒用具,无菌试管或小瓶,正确黏贴条码。 2、采集容器:无菌试管或小瓶。 3、采集方法:由临床医师行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 4、采集量:如有可能,常规检验留10ml,生化检验留10ml,细胞学检验留100~200ml,细菌学检验留5-10ml(注意无菌采集在无菌瓶内),厌氧菌培养5ml,结核杆菌培养100ml为宜。 5、采集后保存及运输: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一般不要超过1h。 注意事项 1、第一瓶做细菌学检查(试管口及盖子应用酒精灯火焰灭菌),第二瓶做化学或免疫学检查,第三瓶做细胞计数。 2、细胞计数管应避免标本凝固,遇高蛋白标本时,可用EDTA 盐抗凝。 3、标本应尽快送检,久置可致细胞破坏,影响胸腹水或穿刺液蛋白定量。

4、送检标本最好留取中段液体。 解读 浆膜腔积液常规的参考范围与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方法:手工法) 正常胸腔、腹腔、心包腔内均有少量的液体,一般胸腔积液小于20ml,心包液小于50ml,腹膜液少于100ml。 正常胸腔、腹腔、心包腔内的液体是清澈透明的淡黄色液体,放置后不会出现凝块。 细菌学检查为阴性,细胞数为0。 临床意义 1、积液量增多:在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内的液体会增多,其增多的程度与病变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2、浆膜腔液体的颜色: 红色:即血性,见于外伤、肿瘤、结核、血栓性疾病等。 白色:呈脓性或乳白色,可由化脓感染时大量白细胞和细菌、胸导管阻塞或破裂时的真性乳糜积液,存在大量脂肪变性细胞时的假性乳糜积液所致。有恶臭气味的脓性积液多为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所致。 黄绿色:见于风湿病、化脓性感染。 绿色:见于由绿脓杆菌引起的感染。 棕色:多由于阿米巴脓肿破溃进入胸腔或腹腔所致。 黄色或淡黄色: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 黑色:提示胸膜有真菌感染。 草黄色:多见于尿毒症引起的心包积液。 3、浆膜腔积液的透明度:与其所含的细胞、细菌、蛋白质等程度有关。渗出液因含有较多细胞、细菌呈不同程度的浑浊,乳糜液因

浆膜腔积液sop

浆膜腔积液s op 1.目的 2.原理 3.标本 3.1标本种类:浆膜腔积液标本由临床医师行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或心 包穿刺术分别采集。 3.2标本要求:送验标本最好留取中段液体于消毒容器试管或消毒瓶内,细 胞学检查约留取2毫升。 3.3为防止出现凝块,细胞变性、细菌破坏自溶等,除应即时送验及检查外, 细胞学检查宜用E DTA·K2抗凝。 4.标本储存:立即送检。 5.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标本拒收标准:污染,久置标本。 细胞检查:在显微镜下对浆膜腔积液有形成分进行计数和分类检查。 9.1细胞总数:细胞计数方法与脑脊液相同,计数时应把全部有核细胞(包 括间皮细胞)都列入细胞计数中。 9.2白细胞分类计数应在抽出后立即离心沉淀,用沉淀物涂片经瑞氏染色进行分类。 9.3观察其它有形成分:结晶:寄生虫,脱落细胞等。 11.3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对渗出液与漏液的鉴别意义不大。文献报告恶性肿 瘤引起的积液压中血性者占50-85%。当积液中的红细胞大于0.1×1012/L时应考虑可能是恶生肿瘤、肺栓塞或创伤所致,也要考虑结核病和穿刺损伤的可能。红细胞增多时不能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因积液中沉渣会引起假性增加,以及纤维蛋白存在而堵塞计数小孔。白细胞计数对渗出液中和漏出液和鉴别有参考价值。现认为漏出液中的白细胞数常不超过100×106/L,如果超过500×106/L多为渗出液。结核性与癌性积液中的白细胞通常超过200×106/L。而化脓性积液时往往1000×106/L。 11.4白细胞分类:漏出液中细胞较少,以淋巴及间皮细胞为主。渗出液则细 胞较多,各种细胞增加的临床意义如下。 11.4.1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化脓性渗出液,细胞总数也常超过 1000×106/L。在结核性浆膜腔炎早期的渗出液中,也可见以中性粒细胞增加为主。

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测规程

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测规程 1. 目的检测分析浆膜腔积液性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 检测项目浆膜腔积液颜色、透明度、比密、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3.检测原理 3.1肉眼观察和显微镜形态学识别。 3.2蛋白定性(李凡它反应):浆膜粘蛋白在酸性条件下可产生白色云雾状沉淀。 3.3蛋白定量:双缩脲法。 4.标本采集及运送 4.1标本采集:浆膜腔积液标本由临床医师行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或心包穿刺术分别采集。 4.2标本要求:送验标本最好留取中段液体于消毒容器试管或消毒瓶内,至少留2ml。 为防止出现凝块,细胞变性、细菌破坏自溶等,应即时送验及检查,生化检查标本宜用肝素抗凝,常规检验宜用EDTA-K2 抗凝。 4.3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室温运送。 4.4标本拒收标准:污染、久置、无标识、条码标本拒收。 5.仪器、器材及试剂 仪器:TOSHIBA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光学显微镜 器材:牛鲍氏计数板;比重计;移液器 试剂:TOSHIBA 总蛋白检测试剂盒;李凡他试剂;冰乙酸 6. 检验程序 6.1浆膜腔积液理学检查 6.1.1观察浆膜腔积液颜色 6.1.2观察浆膜腔积液透明度观察时可轻摇标本,以肉眼观察浆膜腔积液透明度变化。 6.1.3比密测定充分混匀的浆膜腔积液,缓慢倒入比重筒中,以能悬浮起比重计为宜。将比重计轻轻放入装有浆膜腔积液的筒中并加以捻转,待其静置自由悬浮于浆膜腔积液中(勿使其接

触比重筒壁),读取液体凹面相重合的比重计上的标尺刻度数值并作记录。 6.2浆膜腔积液蛋白定量检测参见临床生物化学TOSHIBA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总蛋白检测操作规程。 6.3浆膜腔积液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6.3.1浆膜腔积液白细胞计数 6.3.1.1取洁净试管一只,滴入1-2 滴冰乙酸,转动试管,使内壁沾有冰乙酸后倾去之。 6.3.1.2充分混匀浆膜腔积液,滴加3-4 滴于试管内。 6.3.1.3数分钟后将标本混匀,用微量吸管吸取标本充入牛鲍氏计数板,计数10 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总数。如细胞较多可计数 1 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数,再乘以10,即为每μl 浆膜腔积液中细胞总数。 6.3.2白细胞分类(直接分类法)白细胞计数后将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直接在高倍镜下根据细胞核的形态分别计数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多核细胞及间质细胞,应数100 个白细胞,并以百分率表示。6.4浆膜腔积液粘蛋白定性检测 取李凡他试剂2-3ml 于小试管内,吸取浆膜腔积液靠近试管液面垂直逐滴轻轻滴下,立即在黑色背景下观察有无白色云雾状沉淀生成及其下降速度。 7. 结果报告 7.1理学检查7.1.1颜色:根据肉眼观察浆膜腔积液的颜色直接报告。 7.1.2透明度:根据肉眼观察浆膜腔积液的透明度报告“清” 、“微浑”、“浑浊”。 7.1.3比密:直接报告比重计检测刻度值。 7.2浆膜腔积液蛋白定量检测浆膜腔积液蛋白直接报告仪器测定值。 7.3浆膜腔积液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测7.3.1浆膜腔积液白细胞计数报告计数池10 个大方格白细胞总数。 7.3.2浆膜腔积液白细胞分类报告白细胞中单个核细胞、多核细胞及间质细胞百分率。 7.4浆膜腔积液粘蛋白定性检测 阴性:清晰不显雾状

诊断学基础 浆膜腔积液检查

浆膜腔积液检查 人体的胸膜腔、腹膜腔、心包腔及关节腔等统称为浆膜腔。正常腔内仅含少量液体,主要起润滑作用。病理状态下,腔内液体增多,称为浆膜腔积液。因积液形成的原因及性质不同,可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两类。 一、标本采集 通过浆膜腔穿刺获取标本,分装于2个无菌容器内,每个容器不少于50~100 ml,其中一管加EDTA抗凝。留取标本后应及时送检。 二、检查内容 1、一般性状 (1)颜色:漏出液多为淡黄色。渗出液因病因不同可呈不同颜色,淡红、红色或暗红色(血性)多见于恶性肿瘤、结核病急性期、风湿性疾病等;黄色脓性见于化脓性细菌感染;绿色常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等。 (2)透明度:漏出液多透明,渗出液呈不同程度的混浊。 (3)比密:漏出液比密多<1.018;渗出液比密多>1.018。 (4)凝固性:漏出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甚微,一般不凝固;渗出液中含较多的纤维蛋白原及组织裂解产物,常自行凝固。 2、化学检查 (1)黏蛋白定性试验:黏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可在稀醋酸溶液中析出,产生白色沉淀。漏出液多为阴性反应;渗出液多为阳性反应。

(2)蛋白定量试验:漏出液蛋白总量多在25 g/L以下;渗出液蛋白总量多在30 g/L以上。 (3)葡萄糖测定:漏出液中葡萄糖含量与血糖近似;渗出液中葡萄糖可被某些细菌分解而减少。化脓性炎症,葡萄糖含量明显降低,甚至无糖;结核性炎症,葡萄糖含量降低。 (4)乳酸测定:乳酸含量>10 mmol/L以上,高度提示为细菌感染;心功能不全、风湿性疾病、恶性肿瘤所致的积液中乳酸含量可轻度增高。 (5)乳酸脱氢酶(LDH):胸腔积液中LDH活性以脓性积液最高,可达正常血清的30倍,其次为癌性积液,结核性积液略高于正常血清。漏出液中LDH活性与正常血清相近。 3、显微镜检查 (1)细胞计数及分类:漏出液细胞较少,常低于100×106/L,主要为间皮细胞及淋巴细胞。渗出液细胞较多,常高于500×106/L。①中性粒细胞为主: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结核性感染早期;②淋巴细胞为主:多见于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梅毒等;③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 (2)脱落细胞学检查:浆膜腔积液中检出肿瘤细胞,是诊断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的重要依据。 (3)细菌学检查:将浆膜腔积液离心沉淀,取沉淀物涂片染色后镜检,查找病原菌,必要时可进行细菌培养或动物接种。 三、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鉴别积液性质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两者鉴别见下

浆膜腔积液一般检查

浆膜腔积液一般检查 积液一般检查技术包括理学、化学和有形成分检查技术。 (一)理学检查 1.量 用量筒测定总量。正常胸膜腔中可有少量液体,一般<1ml,少数可达1~20ml;正常心包液<50ml,通常为25~30ml;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游离液体,通常≤200ml。病理时,浆膜腔积液量随病情和部位不同而异,可由数毫升至上千毫升。 2.颜色 用肉眼观察。漏出液一般为淡黄色、黄色;渗出液可因病因不同呈现不同的颜色,如深黄色、红色、乳色等。当浆膜腔积液为血性时,应首先考虑外伤;如长期出现血性和乳酸脱氢酶增加,则肿瘤可能性增大,因肿瘤产生血管活性物质,使毛细血管扩张,红细胞渗出,而易有血性胸腔积液,同时也要考虑结核病;白色积液有可能是乳糜、胆固醇或积脓引起,如乳糜性积液,则加入苏丹Ⅲ酒精溶液后可呈红色(乳糜试验阳性),凭此可与假性乳糜区别;棕色或巧克力色积液常见于阿米巴脓肿穿入浆膜腔;黑色积液提示曲霉菌感染;绿色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黄绿色或含“碎屑”样物质的积液见于类风湿疾病。 3.透明度

用肉眼观察。漏出液多清晰或微浊;渗出液多混浊因其含有大量的细胞、蛋白以及细菌等物所致。黏稠样积液提示恶性间皮瘤,其黏稠度高主要是因透明质酸含量增加所致;带恶臭气味的积液提示厌氧菌感染;食管破裂时,积液中可出现食物颗粒;脓样标本常是细菌感染,积液中存在大量白细胞所致;乳糜状则源于胸淋巴管阻塞或乳糜池受压迫如外伤、结核、丝虫病、肿瘤等。渗出物长期滞留体腔导致细胞破坏也可引起乳糜样积液,见于结核病和风湿病。混浊液多提示感染;含胆汁腹水见于胰腺、胆道疾患或新近进行过胆道手术;清亮草黄腹水多表明肝实质病变。 4.凝固性 用肉眼观察。漏出液一般不凝固;渗出液因含大量蛋白质(纤维蛋白原)、细胞和组织碎解物可有凝固。但如渗出液中含有纤维蛋白溶解酶时可将已形成的纤维蛋白溶解,则可无凝固或无凝块。 5.比密 用比密计或折射仪测定。前者标本用量多,后者需量少(数滴)。比密高低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含量,漏出液比密一般低于1.015,而渗出液一般高于1.018。有作者提出计算浆膜腔积液比密与蛋白质关系的公式:积液蛋白质含量(g/L)=(15℃时比密-1.007)×3430。 (二)化学检查 1.黏蛋白定性试验

脑脊液与浆膜腔积液检查

脑脊液与浆膜腔积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 概述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 )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内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大约 70%的脑脊液是在脑室的脉络丛通过主动分泌和超滤的联合过程形成的,约30%的脑脊液是在大脑和脊髓的细胞间隙形成的间质液。脑脊液的简要循环步骤为: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外侧孔和正中孔→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腔→脑穹隆面的蛛网膜绒毛吸收→上矢状窦。人体脑脊液在4~8小时更新一次,每日更新3~4次,正常情况下每分钟产生0.3~0.4ml, 每日分泌量平均不超过400~500ml。 脑脊液具有提供浮力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力震荡损伤;调节颅内压力;供给脑、神经系统细胞营养物质,并运走其代谢产物;调节神经系统碱贮量,保持 PH在7.31-7.34 之间等作用。此外脑脊髓液还通过转运生物胺类物质影响垂体功能,参与神经内分泌调节。 由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的存在,脉络丛上皮细胞对血浆各种物质的滤过具有选择性。氯、钠、镁离子及乙醇等最易通过;白蛋白、葡萄糖、乳酸、钙离子、氨基酸、尿素和肌酐次之;而大分子如纤维蛋白原、补体、抗体、毒物和某些药物以及胆素红素、胆固醇等则极难或不能通过。 中枢神经系统任何部位发生器质性病变时,如感染、炎症、肿瘤、外伤、水肿和阻塞等都可引起脑脊液成分的改变。通过对脑脊液压力、一般性状、显微镜、化学成分、微生物、免疫学的检查,结合临床就可对疾病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有力依据。因此,脑脊液的检查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适应证和标本采集 (一)适应证 1.有脑脊膜刺激症状时; 2.疑有颅内出血,不能作CT检查者; 3.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等症状和体征而原因不明者; 4.疑有脑膜白血病患者; 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椎管内给药治疗、手术前腰麻、造影等。

浆膜腔积液特殊检查

浆膜腔积液特殊检查 积液特殊检查技术包括(生物或免疫)化学、病原生物学和细胞学检查等,具体检验项目操作技术参见各相关检验专业的论述,以下主要列举积液检查特殊检验的项目、常用检验方法类别和临床意义。 (一)化学检查 1.总胆固醇(totaI choIesteroI,TC) (1)检验方法: 氧化酶法。 (2)临床意义: 胆固醇大量增加(>5.20mmol/L),苏丹Ⅲ染色阴性,甘油三酯含量正常,为胆固醇性积液。可见于陈旧性结核性胸膜炎、肝硬化或类风湿关节炎。 2.甘油三酯(trigIycerides,TG) (1)检验方法: 甘油磷酸氧化酶法。 (2)临床意义: 脂类测定对乳糜状积液的分类鉴别有重要意义。标本离心后仍呈乳状者需进行甘油三酯检验。乳糜胸时,甘油三酯含量>11.0mg/L,苏丹Ⅲ染色阳性,胆固醇含量不高,常见于纵隔恶性肿瘤、胸腔手术、

结核、外伤等。甘油三酯<5.0mg/L,可排除乳糜胸;介于两者之间则为可疑。 3.乳酸脱氢酶(Iactate dehydrogenase,LD) (1)检验方法: 连续监测法。 (2)临床意义: 主要用于漏出液和渗出液、恶性与非恶性积液鉴别。渗出液LD 活性明显增高(>200U/L)、胸腔积液/血清LD>0.6,反之为漏出液。积液LD活性增高超过血清LD活性时,有助于浆膜恶性肿瘤及肿瘤转移诊断。LD活性在化脓性胸膜炎最高,癌性胸腔积液其次,结核性胸腔积液略高。 4.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 (1)检验方法: 比色法。 (2)临床意义: ADA主要存在于淋巴细胞内,T淋巴细胞中含量高于B淋巴细胞。结核性、风湿性疾病和积脓时,积液ADA活性明显高于血清和其他积液的ADA活性;而其他性质的积液如恶性肿瘤、狼疮等,ADA活性同血清基本相同。故ADA在良、恶性难辨的渗出液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ADA活性高低顺序依次为:结核性积液>癌性积液>非炎症性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