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鱼的解剖图片

精选-鱼的解剖图片
精选-鱼的解剖图片

垂体 间脑

延脑

大脑

小脑

中脑

咽齿

鳃鳃耙

鳃弓

动脉球

心室

心脏

精巢

泄殖孔 肝脏

肾脏

头肾

肝胰脏

鳔 鳔管

胆管

胆囊

食道 胃

鱼 解剖方法

实验材料和仪器 1实验材料:活鲫鱼 .2 实验器材:白色解剖盘、解剖剪、镊子、HB铅笔、2H或3H铅笔、绘图橡皮、直尺 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外形观察 取活鲫鱼,置于解剖盘中观察。鲫鱼外形呈纺锤形,左右侧扁,全身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1、头部:口在端部,两侧无口须;有成对的鼻孔和眼;头两侧有鳃盖。 2、躯干:鲫鱼全身被覆瓦状排列的圆鳞,两侧中间的一行鳞片均具有小孔,形成侧线,此行鳞片称为侧线鳞,主要起感知水流方向、速度、障碍物等作用。体具有成对的胸鳍和腹鳍;不成对的背鳍、臀鳍和尾鳍。肛门和泄殖孔分别开在腹部臀鳍之前。 二内部解剖和观察 取活鲫鱼放在40度温水中处死,5分钟后取出放在解剖盘里;使腹部向上,用解剖剪从肛门向前剪开,沿腹中线经鳍中间剪到下颌(第一剪)之后,再使鱼侧卧,左侧向上,自肛门前的开口向背方剪开,沿脊柱下方剪至鳃盖后缘(第二剪),再沿鳃盖后缘剪至胸鳍之前(第三剪),除去左侧体壁,即可观察。鲫鱼的内脏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泄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一部分。 1、消化系统:包括由口腔、咽、食道和肠组成的消化道以及由肝胰脏、胆囊组成的消化腺。 (1)口腔:剪去鳃盖及一部分上颌,可见口腔由上下颌合成,颌无齿,口腔背壁由厚的肌肉组成,表面有粘膜,腔底后半部有一不能移动的三角形舌。 (2)咽:口腔后,左右两侧是鳃裂,咽齿即位于此。 (3)食道:咽的后方,很短,背面通有鳔管。 (4)肠:接于咽后,曲折盘旋,为体长2~3倍,前粗后细。肠的前部三分之二为小肠,最后一部分叫直肠,直肠后接肛门。 (5)肝胰脏:肝胰脏为暗红色,从胸腹腔横膈膜稍后起,复盖在各部之间。(6)胆囊:椭圆形,深绿色,大部分埋在肝胰脏内,由胆囊发出输胆管,开口于肠前部。 2、呼吸系统:主要是鳃。鳃是鱼的呼吸器官,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与外界(水)气体交换就是在水滤过鳃丝的时候完成的。 (1)鳃盖膜:鳃盖后缘的薄膜。 (2)鳃弓:位于咽的两侧,共4对。 (3)鳃片:由鳃丝组成的片状物,每一鳃丝两侧又有许多突起的鳃小片。(4)鳃耙:鳃弓的内凹面有两行三角形的突起,左右互生。 (5)鳔:位于胸腹腔的背侧,分前后两室,为银白色胶质囊。前室紧接在第4脊椎骨的悬器上,后室发出鳔管,通到肠的背面。主要作用不是呼吸,而是承担调节比重的工作,使鱼能够在水中自由地沉浮。 3、泄殖系统:包括由肾脏、输尿管、膀胱组成的泌尿器官和由精巢、输精管或卵巢、输卵管组成的生殖器官。 (1)肾脏:位于脊柱下方,紧贴在腹腔的背面,呈深红色。

实验 鱼类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实验 鱼类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对鲫鱼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了解硬骨鱼类的主要特征以及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2. 掌握硬骨鱼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观察鲫鱼外部形态及其呼吸动作。 2. 解剖鲫鱼,观察内部结构。 3. 观察示范标本:鲤鱼的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 三、 实验器材 解剖剪、镊子、解剖盘。鲜活鲤鱼(或鲫鱼)、脱脂棉等 四、 实验步骤 1. 每人取一条鲫鱼,先观察鲫鱼的外形、鳞式、鳍式,取下一片鳞片观察其结构。(外形上适应水生生活特征有哪些?) 鳞式:侧线鳞的数目 l 侧线鳞:有侧线器官穿孔的鳞片; l 侧线上鳞:由背鳍起点斜列到侧线鳞的鳞数; l 侧线下鳞:由臀鳍起点斜列到侧线鳞的鳞数。 比如鲤鱼的鳞式为34~38 ,就是说鲤鱼的侧线鳞为34~38片,侧 线上鳞为5片,侧线下鳞为8片。 侧线上鳞 侧线下鳞 5 8

鳍式:D、A、C、P、 V分别代表背鳍、臀鳍、尾鳍、胸鳍和腹鳍;鳍棘数目-罗马数字;鳍条数目-阿拉伯数字;“-”表示鳍棘与鳍条相连,“,”表示二者分离;“—”表示变化范围。 比如鲤鱼的鳍式为:D.Ⅱ,18—19;P.Ⅰ,16—18;V.Ⅱ,8—9;A.Ⅲ,5—6;C.20—22。表示鲤鱼有背鳍一个,棘2个,软鳍条18—19;胸鳍有棘1个,软鳍条16—18;腹鳍有棘2个,软鳍条8—9;臀鳍有棘3个,软鳍条5—6;尾鳍有软鳍条20—22。 2.解剖鲫鱼 外形观察完毕,剪去鲫鱼左侧体壁,掀去左鳃盖,先原位观察内脏器官的结构,观察内脏自然位置。 2.1循环系统 去掉左侧体壁和鳃盖即可看到其心脏,按心脏跳动的顺序可区分:静脉窦、心房、心室,另外还有动脉球。 2.2鳔 位于消化管的背方、体腔的背部呈银白色的囊状结构。

观察鱼的外形及内脏器官

观察鱼的外形及内脏器官 一、实验目的 ①、观察鱼的外形特征,数出鱼的鳍条数,侧线鳞及侧线上鳞与侧线下鳞数。 ②、学习鱼的解剖,并观察鱼的各个内脏器官。 ③、将鱼的肠子分离出来。并估计它大约是鱼躯干长的倍数。 二、实验原理 ① ② ③ ④ ⑦、结束实验,将鱼倒入回收箱中,将实验仪器与桌面等清洗干净。 五、实验结果 六、实验结论 鲫鱼的鳞式=5/6.侧线鳞=31片 鲫鱼的鳍式D:Ι-15;C:23;A:7;V:9;P:8. 鲫鱼的肾脏分为头肾与中肾两个,其中头肾位于鱼鳔的前方而中肾位于鱼鳔的上方。鱼的卵巢

中充满了卵子。鱼的肝脏和胰脏位于同一个地方且都为粉红色,所以直观上无法区分。而脾脏虽然与它们在同一个地方,但颜色比它们深所以能区分出来。鱼的肠子与肝胰脏粘连在一起,大约有鱼躯干长的8倍左右。肠子的最前端为胃,胃的边上深墨绿色的是胆囊。心脏分为心房、心室与动脉球。在与躯干的下部泄殖腔口,有两条由脂肪包裹着的输料管。 七、注意事项 ①、数鱼的鳍时必须注意鳍条与鳍棘的区别。 ④ 进;一侧胸鳍摆动时鱼体向不动的一侧转弯。 腹鳍:摆动范围不大,向两侧略展,保持鱼体稳定。 ③、怎样区分鱼的雄雌? 答:鱼类品种繁多,区别雌雄的方法各有不同,但大体来讲,鱼类雌雄的鉴别,除了根据第一性征~卵巢和精巢的区别外,人们主要利用第二性征(或称副性征)来鉴别其性别。 但第二性征通常在生殖季节表现比较明显,平时很难准确区别。从平常普遍的情况来看,

一般雌鱼比雄鱼个体大,腹部膨大,生殖孔微凸起。雄鱼多表现于鳍、吻的变异,如鳍延长,但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有些鱼的雌雄特点也不明显。许多鱼类在生殖季节发生色泽变异,雄鱼出现鲜艳的色彩。有些鱼类雄鱼体上出现珠星,特别是在吻部、胸鳍上有明显珠星,有的鱼类在整个头部许多部位和臀鳍上也出现珠星。这一点,我们在金鱼中就很常见。有些鱼类的雄性个体,在生殖季节变得特别好斗,甚至斗得你死我活。雄鱼与雄鱼相遇或 为争夺配偶,往往会“打架”。

脑的解剖示意图

脑的解剖示意图:

常见脑出血部位: (1)基底节区出血:基底节区是最常见的脑出血部位,豆纹动脉的破裂出血血肿即位于基底节。基底节出血又可以细分为:壳核出血,丘脑出血,尾状核头出血等。 ①壳核出血( putamen hemorrhage ):基底节区的壳核是较为常见的出血部位,约占 50%~60% ,主要有豆纹动脉外侧在破裂引起,出血后可突破至内囊,临床表现与血肿的部位和血肿量有关,中大量出血时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内囊受损的引起的对侧偏瘫,还可有双眼向病灶一侧凝视,偏

身感觉障碍等。出血量大时影响脑脊液的循环,压迫脑组织产生短时间内昏迷、呼吸心跳受影响,甚至出现短时间内死亡,出血量小时仅表现为肢体症状,临床上较为多见。 内囊外型出血 1.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的类型 2.多由外侧豆纹动脉破裂引起 3. 内囊三偏征(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及偏瘫) +失语 ②丘脑出血( thalamic hemorrhage ):相对壳核出血发生率较低,主要由于丘脑穿支动脉或者丘脑膝状体动脉破裂导致,丘脑出血的特点除与壳核出血类似的症状如偏身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可出现精神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有情绪低落、淡漠等,还可出现痴呆、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出血量较大亦可短时间内危急生命。由于位置靠近第三脑室,丘脑出血症状容易反复,还易出现持续性顽固高热等症状。 内囊内型出血 偏身感觉障碍

③ 尾状核头出血:较为少见,出血量常不大,多破入脑室,出现急性脑积水症状如恶心、呕 吐、头痛等,一般不出现典型的肢体偏瘫症状,临床表现可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类似。 见复杂,可有肢体偏瘫、癫痫发作、失语、头痛、尿失禁、视野缺损等等。 3) 脑干出血( brain stem hemorrhage ) 2)脑叶出血:发生率较少,约占脑出血的 烟雾病等患者常见, 血肿常见于一个脑叶内, 见,因为出血位置较为表浅,血肿一般较大, 5%~10% ,一般合并有颅内血管畸形、血液病、 有时也会累计两个闹叶, 临床上以顶叶最为常 根据不同的部位以及出血量, 临床表现较为多

实验-鱼的解剖

实验鱼的解剖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鲫鱼鱼的结构观察,从形态学角度认识生物体的结构组成,了解其适应水生生活的结构特点。学习鱼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 鲜活鲫鱼、解剖器、解剖盘等。 三、实验操作与观察 (一) 鲫鱼的外形(图1) 取鲫鱼标本,放在解剖盘中进行观察,其体测扁,身体分头、躯干、尾三部份。 自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为头部。口位于头部前端(口端位),口两侧各有 2 个触须(鲫鱼无触须),吻背面有鼻孔 1 对,眼 1 对,位于头部两侧,形大而圆。眼后头部两侧为宽扁的鳃盖,鳃盖后缘有膜状的鳃盖膜,藉此覆盖鳃孔。 自鳃盖后缘至肛门为躯干部;自肛门至尾鳍基部最后一枚椎骨为尾部。躯干部和尾部体表被以覆瓦状排列的圆鳞,鳞外覆有一薄层表皮,躯体两侧从鳃盖后缘到尾部,各有 1 条由鳞片上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此即侧线;被侧线孔穿过的鳞片称侧线鳞。鱼鳞的排列方式因种而异,成为分类鉴定标准之一。鳞式的写法是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体背和腹侧有鳍,背鳍 1 个,较长,约为躯干的3/4 ;臀鳍 1 个,较短;尾鳍末端凹入分成上下相称的两叶,为正尾型;胸鳍 1 对,位于鳃盖后方左右两侧;腹鳍 1 对,位于胸鳍之后,肛门之前,属腹鳍腹位。肛门紧靠臀鳍起点基部前方,紧接肛门后有 1 泄殖孔躯干部与尾部交界之腹面有肛门与尿殖乳突,在尾部有一臀鳍和尾鳍,鳍由鳍棘,或软鳍条支持,硬而不分叉的为鳍棘,柔软分节而分叉的为鳍条,计算各鳍的鳍棘与软鳍条。 图1:鲫鱼的外形 (二) 内脏原位观察(图2-3) 从肛门前l厘米左右处剪一孔,插入剪刀沿腹中线向前经腹鳍中间剪至下颌;使鱼侧卧,左侧向上,自肛门前的开口向背方剪到脊柱,沿脊柱下方剪至鳃盖后缘,再沿鳃盖后缘剪至下颌,除去左侧体壁肌肉,使心脏和内脏暴露。 原位观察:腹腔前方,最后一对鳃弓后腹方一小腔,为围心腔,它借横隔与腹腔分开。心脏位于围心腔内。在腹腔里,脊柱腹方是白色囊状的鳔,覆盖在前、后鳔室之间的三角形暗红色组织,为肾脏的一部分。鳔的腹方是长形的生殖腺,雄性为乳白色的精巢,雌性为黄色的卵巢。腹腔腹侧盘曲的管道为肠管,在肠管之间的肠系膜上,有暗红色、散漫状分布的肝胰脏。在肠管和肝胰脏之间一细长红褐色器官为脾脏。

鲫鱼的解剖

普通生物学实验课须知 1.新生进实验室之前要认真阅读实验室基本知识。 2.每次进入实验室的时间为以课表为准,提前10分钟进入实验室。 3.应严格按照实验平台上预约时间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不来者,视为旷课。如因特殊情况请假,需在实验开始前至少三天向指导教师说明,在选课平台系统中取消原预约时间,重新预约,一次不做实验或一次不交报告,即按不及格论处。 4.预习实验内容和有关知识,写好预习报告(手写),前四部分内容(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器材与试剂,四、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无预习报告者扣10分。 5. 实验过程中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原始记录(三个实验需要用相机或手机拍照,DNA指纹图谱实验需用U盘拷贝实验结果,请自备拍照工具和U盘)。 6. 预习、课堂操作、课堂纪律、善后处理、实验报告是评分的依据。 7. 实验完毕,要将自己使用的仪器刷洗干净,药品按序恢复原位,台面擦净,把自己做实验的一套东西找齐,经指导老师检查合格并签字后方可离开。 8. 值日生要认真清扫地面、水槽、台面,检查水、电、门窗是否关好。 9. 实验讲义:实验预约系统中可以下载,也可到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站下载。 10. 实验报告模板见附件,需注明姓名、学号、组号、做实验具体时间。

鱼的解剖 上课地点:化学楼120 上课时间:选课时 任课教师:徐丽办公地点:生化楼302 课程要求: 预习实验内容,掌握实验目的及原理、仪器和试剂、实验步骤; 手写完成预习报告(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与试剂、实验方法与步骤),课堂检查预习报告情况。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台上物品按实验室管理老师要求摆放整齐; 2、实验废物按实验室管理老师要求收集; 3、实验结束后,经老师检查后方可离开。 实验纪律: 1、按时上课 2、穿实验服(白大衣) 3、不许吃东西,课堂严禁大声喧哗 4、手机静音 实验成绩: 预习报告:20分 实验操作:40分 报告内容:结果和讨论40分

头部的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

头部的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

课题: 头部解剖结构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理论课 目的及要求: 通过讲解使学生懂得 头部的内在结构和外形的关系,要求学生在素描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头部结构的练习。 重点与难点: 头部骨点、骨骼和外形特征的关系。头部骨骼和比例的关系。头部骨骼和个性特征的关系。 教具:多媒体课件、人体骨骼 教程及内容: 第一节 头 部 的 骨 骼 头部的骨骼可分为二大部分:脑颅和面颅,脑颅由1块额骨、1块枕骨、2块顶骨、2块颞骨和隐形于内部的1块蝶骨、1块筛骨构成。面颅由2块鼻骨、2块上颌骨、2块颧骨、1块下颌骨和隐形于内部的1块犁骨、2块泪骨、2块腭骨、2块下鼻甲骨构成。 头部的骨骼对于刻划人物形象来说,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头部肌肉较薄,骨形很明显,无论多胖的脸,从颧骨到头顶这一段骨形仍然是很清晰的,否则就是病态。头部的骨点和对应关系是研究头骨的两个重要方面。 ? 成人颅骨由脑颅骨和面颅骨两部分组成,除下颌骨外,都借软骨或缝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彼此间不能活动 ? 面颅骨:15块,位于前下部。 ? 脑颅骨: 8块,位于后上部。

(出示头骨并讲解头骨的结构和骨点)

一、头部的主要骨点: 1. 额结节2. 眉弓3. 眶上缘4. 额骨颧突5. 鼻骨6. 颧结节7. 颧弓8. 下颌角9. 颏结节10. 颏隆凸11. 犬齿隆凸12. 斜线13. 颞线14. 乳突15. 顶丘16. 顶结节17. 上项线18. 枕外隆凸

每个人的不同长相即个体特征,主要取决于以上骨点之间的位置关系,骨相决定肉相,头骨决定人的脸型和个体特征。骨点是皮下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形体结构的转折点,抓不住骨点就抓不住形体,画面就会出现松散零乱或轻浮等毛病。 (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讲解面部特征和骨点的关系) 二、头骨各部位的对应关系 从侧面看:耳孔大致位于头骨的中间;下颌骨将头骨分为前后两半;颧弓上缘将头骨分为上下两截;从顶丘到颏结节画一根直线即相当于给头部穿上一根轴;额结节到耳孔的连线将脑部和面部分开;耳孔对眶下缘;颧弓位于头骨中间;眶下缘到颏唇沟可以画一弧线;颞线经颧骨到斜线可画一条弧线。 从正面看:颧下缘弧线与眼眶下缘弧线相似;颧下缘齐鼻切迹(鼻孔下缘);眶内缘经犬齿窝到斜线再经眶外缘画到颞线形成一“V”字形,

脑供血及脑血管解剖(图文)

人脑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在安静状态 下仅占体重2%的脑,大约需要全身供 血总量的20%左右,所以脑组织对血液供 应的依赖性很强,对缺氧十分敏感。脑 血管的特点:动脉壁较薄;静脉壁缺乏 平滑肌、无瓣膜,静脉不与动脉伴行, 形成独特的硬脑膜窦,血液与神经元间 有血脑屏障,此屏障有重要的临床意 义。 正常的脑功能依赖于通过致密的血管网 不断的运输充足的氧气和营养。脑、脸 和头皮的血液主要由二组血管来供应: 即双侧的颈动脉系统和椎动脉系统。脑 组织由四条大动脉供血,即左右两条颈 内动脉构成的颈内动脉系统和左右两条 椎动脉构成的椎- 基底动脉系统。脑部 血液供应量约80%-90%来自颈内动脉系 统,10-20% 来自椎-基底动脉系统。 F面一组图为不同方位和模式下所示负责脑部血液供应的几条大动脉。 ? 了 颈 颈基底动脉 小脑椎动h颈总动脉 椎动脉脑干 脑供血及脑血管解剖(图/文

枕 折 推to 脈穿過?椎「横突孔」 ffi 動煦 無骨 大脑前动脉 大脑后动脉 颈动脉窦 锁骨下动脉 主动脉弓 颈内动脉 椎动脉 颈总动脉 穿入腦部,弟有一個「迂迴曲折」 下巴 或仰頭時 > 此迂迴慮就因受思 不流楊。 竄爭致腸「後半部」血< 仝与受乞> O 「椎動脈 處 > 若不 迫更 曲折 f i f 引

颈总动脉于第四颈椎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处分为颈内A和颈外A两个分支,其中颈外动脉负责脸部和头皮的血液供应,颈内动脉分出后沿颈部向上直至颅底,经颈动脉管进入海绵窦,紧靠海棉窦内侧壁,穿出海棉窦行至蝶骨的前床突内侧,开始分支(颈内A按行程分为四段:即颈段、颈内动脉管段、海棉窦段和脑段,临床上将后两段合称为“虹吸部”),其颅外的颈段无任何分支,颈内动脉管段先后分出颈鼓A和翼管A两个小支,海棉窦段先后分出海棉窦支、垂体支和脑膜支,脑段在前床突内侧处分出眼动脉,在视交叉外侧正对前穿质处分成大脑前动脉(ACA和最大终末支的大脑中动脉(MCA两个主要终末支。供应除部分颞叶和枕叶之外的大脑前3 / 5的血液,即又 称为前循环系统。 动眼冲经垂体 % A 尢脑前动脉 前丈诵动脉 颈內动脉 小脑上动脉 大脳中动融基底动脉后交涌动脉 迷貰动林 小脑下前动脉?一 展神经 舌下神经第IX. X. XI脑神经一亠护 推动弥 小脑下后动脉/ W 脊ft!前动脉脊卓后动脉 脑底的动脉

鱼的解剖

鱼类的形态观察与解剖 一、实验目的 观察鱼的形态特征,掌握鱼类数据记录的方式。动手解剖鱼,观察鱼的各个器官与内部结构。绘制鱼的观察图。 二、实验材料 鲫鱼一条 器材:解剖台、解剖针、镊子、剪刀 三、知识补充 鱼类的定义:终生生活水里,以鳃呼吸的有颌类脊椎动物。 四、实验步骤 1.测量性状 (1)计数性状——鳍式 记载鳍的性质和数量的一种方式,一般以罗马数字代表鳍棘,以阿拉伯数字代表鳍条以鲈鱼的背鳍(dorsal fin)为例 鲈鱼的背鳍鳍式:D.Ⅻ,Ⅰ-11-14 表示鲈的背鳍由12枚鳍棘组成,第二背鳍由1枚棘11-14枚鳍条组成。 其它鳍的缩写:尾鳍(C.caudal)、臀鳍(A.anal)、腹鳍(V.ventral)、胸鳍(P.pectoral) (2)计数性状——鳞式 包括: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 侧线鳞是沿自头后起至尾鳍中部基底间侧线上分布的鳞片;侧线上鳞是背鳍基部前缘至侧线间(不包括侧线鳞)的横列鳞数;侧线下鳞是腹鳍(或臀鳍)基底前缘至侧线(不包括侧线鳞)的横列鳞数。 2.解剖鱼 取一条鲫鱼放在解剖盘中,用剪刀从肛门腹部前方剪开一个切口,沿腹中线向前剪至下颌,剪刀口尽可能向外贴住腹壁以避免剪断肠道等内脏器官。再在左侧面自切口开口处向背方剪开至鳃盖后缘,再剪至胸鳍之前,这样即可掀起左侧体壁便于观察了。在剪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剥离鲫鱼的肾脏与体壁的联系,以免破坏肾脏结构。 3.观察 鱼鳔:白色气囊状,内部装有空气。 肝胰脏:呈粉红色弥散状分布,从心腹腔横隔后起,覆盖及包埋于肠各部之间。 胃肠:胃在食道之后,外观难辨,比食道略膨大,被肝胰脏包埋,其右侧有胆囊,直接通于肠。在幽门处有分支,形成幽门盲囊。 肾(中肾):位于体腔背侧正中线两侧,暗红色。每一肾的前端为头肾。 心脏:由静脉窦、心房、心室组成。静脉窦为心房和心室后侧的暗红色长囊,背侧为古维尔氏管,静脉窦前方呈暗红色薄囊状结构为心房;心房前方呈淡红色、倒圆锥形的肌肉囊即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