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问题

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问题
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问题

2012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

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

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

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

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

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A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中国计量学院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汪念华

2. 阚雅婷

3. 方赢海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数模组

日期: 2012 年 8月

23日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2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问题

摘要

本文针对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方案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各因素对招生指标影响的分析可知,该问题是一类基于综合评价的招生指标分配问题。对此,本文建立了综合评价与规划模型并进行讨论求解。

对于问题一,分析得到各级别岗位2007—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收总人数基本服从正态分布,以落在各个岗位级别的概率为评价指标,根据概率大小得到第18、103、110、123、150、168、274、324、335、352位教师的岗位级别依次为四级岗、五级岗、七级岗、七级岗、三级岗、四级岗、三级岗、四级岗、五级岗、五级岗。模型检验,平均偏差%

x,模型预测结果较好。

.5

744

对于问题二,首先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方差累计贡献率达90.629%的5个主要因素为:硕士招收总人数、纵向项目经费合计、横向项目经费合计、奖励总数、校优论文;再次以岗位级别能力为因变量,以各因素为自变量,利用线性回归,得到以上5个因素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选取的5个主要因素对岗位级别能力有显著相关性。

对于问题三,首先采用三次拟合,得到7个不同岗位等级的2012年招生人数的均值和总人数,总人数为10.;其次采用层次分析,得到7个不同岗位等级中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的比例;最后利用单目标线性规划,得到2012年7个岗位等级的招生人数最优解。结果以上三步给出2012年7个不同岗位等级招收研究生人数的均值的最终分配方案是:一级岗中学术型人数1.487、专业型人数1.464,二级岗中学术型人数1.235、专业型人数1.215,三级岗中学术型人数0.953、专业型人数0.937,四级岗中学术型人数0.988、专业型人数0.972,五级岗中学术型人数1.008、专业型人数0.992,六级岗中学术型人数1.023、专业型人数1.007,七级岗中学术型人数0.832、专业型人数0.818 对于问题四,在基于问题三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学科A至学科K11个不同学科建立教学成果,求解出2012年11个学科招收研究生人数的均值为:学科A人数6.25、学科B人数4、学科C人数7.16、学科D人数6.133、学科E人数8、学科F人数6.5、学科人数G7.564、学科H人数9.234、学科I人数14.053、学科J人数4.775、学科K人数6.82

对于问题五,我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通过增加指标是否接受推免生,可以增加分配方案的合理性。

最后,我们对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推广,使得我们的模型更具有普适性和实时性。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线性回归层次分析目标规划拟合

一、问题提出与重述

1.1问题的提出

高等学校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问题,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科建设和科研

成果的取得有直接影响。特别是2011年研究生招生改革方案中,将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划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这一改革方案的实施,给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的优化配置提出了新的思考。

因此设置合理的研究生指标分配方案,全面客观地衡量分分配名额以便更好的进行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2问题的重述

附件给出了某高校2007——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实际情况,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主要根据指导教师的数量以及教师岗位进行分配,其中教师岗位分为七个岗位等级,一级岗位为教师的最高级,七级岗为具备硕士招生资格的最低级。

请利用附件的数据、参考有关文献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下列问题:

(1)建立数学模型将第18、103、110、123、150、168、274、324、335、352位教师的缺失数据补充完整;

(2)请你以岗位级别为指标,分析每个岗位的招生人数、科研经费、发表中英文论文数、申请专利数、获奖数、获得优秀论文数量的统计规律,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3)根据第二问的结论,提出更加合理的研究生名额分配方案,使得新方案既兼顾到岗位又能兼顾到其他因素,例如研究生的招生类型等,并要求用此方案对2012年的名额进行预分配;

(4)请你设计调整方案,使得新方案考虑到学科的特点和学科发展的需要进行差异分配,并用你的方案给出2012年的调整方案;

(5)若想把分配方案做得更加合理,你认为还需要哪些指标数据,用什么方法可以完成你的方案?请阐述你的思想。

二、问题分析

对于问题一:

从附件中的数据观察可知,第18、103、110、123、150、168、274、324、335、352位教师的缺失数据是2007——2011年研究生岗位等级,以岗位级别为参考项,以2007—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收总人数为统计变量,随机选取7个不同的岗位级别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观测各个岗位级别近似服从哪种,利用特定分布的特点对问题进行求解,再用另外一些数据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检验。

对于问题二:

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选取出对岗位等级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其次,通过Matlab计算出各个变量对岗位等级线性回归的F值、P值以及2R进一步判断这些指标与岗位等级的线性显著性,从而可以对此进行合理解释。

对于问题三:

首先,根据7个岗位级别2007——2011年每年的硕士研究生招收人数进行三次拟合,并预测2012年的每一岗位级别级别硕士研究生的招收人数,得到7个岗位级别的硕士研究生招收总人数,并以此作为作为2012年研究生招收总数对研究生指标进行方案分配。

其次,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研究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在每一级别中的权

重,以便研究生指标分配时可以确定各个岗位级别中研究型和专业型研究生数量。

最后,利用单目标线性规划,以教学成果最大为目标,通过Lingo求解出每一岗位级别的最佳分配方案。

对于问题四:

问题四,我们可以考虑以学科为划分单位,这样兼顾学科的特点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利用与模型三类似的步骤对问题进行求解。

对于问题五:

问题五,我们可以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找到影响硕士研究生指标分配的其他影响因素,再结合本题给出的因素利用本模型进行方案分配。

三、模型假设

(1)附件中的数据仍是正确的;

(2)相同学科中相同岗位等级的老师能力水平相同;

(3)2012年国家研究生录取政策无重大影响,且报考人数无重大变化。

四、符号说明

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1问题一的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模型一

对附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知,一级岗共有18个,二级岗共有15个,三级岗共有14个,四级岗共有65个,五级岗共有16个,六级岗共有33个,七级岗共有183个。

查阅资料得知硕士研究生名额分配方案主要参考导师岗位级别进行分配,经检验研究生分配名额与导师岗位级别之间的确存在显著线性相关性,因此我们以岗位级别为参考项,以2007—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收总人数为统计变量,随机选取7个不同的岗位级别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剩下的数据用于对模型的检验。

用于统计分析和模型检验的数据编号分别见附录一的表1和表2。 5.1.1模型的建立

以预测点落在级别岗位内的概率为评价指标,通过计算数据落在各个岗位级别中的概率,比较概率大小,概率最大的对应的岗位级别即可确定出老师的研究学科岗位级别。

首先假设六级岗的研究生总人数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画出六级岗的人数分布直方图并添加正态分布的趋势线,其结果如图1,由图可以看出六级岗的研究生招生总人数的曲线较接近正态分布密度曲线,因此我们认为六级岗的研究生招生总人数服从近似正态分布。

其次用ttest 做正态假设检验,原假设:H=0,表示数据服从正态分布,由Matlab2010运行结果h=0,表示接受原假设。所以我们认为六级岗的研究生招生人数服从正态分布。

基于此,我们得到六级岗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均值为:7.433=μ,方差为:1.73572=σ

其余岗位的求解过程于此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其直方图见附录一图1至图6。则最终得到一级岗至七级岗的均值和方差见表1

5.1.1模型的求解

将缺失数据的10位老师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总人数分别代入以上各个岗位级别对应的正态分布函数,求出各个级别的概率,最大概率对应的岗位级别即为这10位老师的岗位级别,通过Matlab2010得到10位老师的研究生数据落在各个岗位级别内的概率(表2),由表可知第18为老师落在四级岗的概率最大,因此第18位老师的岗位级别为四级岗。其他老师岗位级别的确定方法同此,得到最终10位老师的岗位级别结果如表3所示。

真实值真实值预测结果偏差 / |-|= ,样本数所有偏差和

平均偏差 / =,以平均偏差的大小为指标检验模型是否可靠

将余下的47组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通过以上模型得到的47组数据的预测值和平均偏差(表4),通过数据处理做出7个岗位等级的真实值与岗位等级的预测值对比图(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岗位等级的预测值与真实值具有很小的偏差。 计算这47组数据的平均偏差为:5.744%,该数值较小从而说明本模型较好。

图2:岗位等级真实值与预测值的对比图

5.2问题二的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为统计分析方便,将岗位级别命名为教学能力,一级岗至七级岗数值依次为7、6、5、4、3、2、1.

首先以岗位级别为指标,对硕士招收总人数、纵向项目经费合计、横向项目经费合计、英文论文总数、中文论文总数、专利总数、奖励总数、省优论文、校优论文利用SPSS19.0进行主成分分析,从表5可知前5个主成分对方差的累计贡献率为90.629%,因此前5个主成分即可达到85%的要求。从表6的成分矩阵分析,选取硕士招收总人数、纵向项目经费合计、横向项目经费合计、奖励总数和校优论文这5个变量作为影响岗位能力的主要因素。

表5:解释方差

向项目经费合计、横向项目经费合计、英文论文总数、中文论文总数、专利总数、奖励总数、省优论文、校优论文为因变量,计算出两者之间线性关系的,得到的F值、P值和2R的值如表7,从中分析可知硕士招收总人数、纵向项目经费合计、横向项目经费合计、奖励总数和校优论文5个变量的P值,均小于临界值0.05,因此这5个变量与岗位级别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因此我们可得到结论:导师的岗位级别受硕士招收总人数、纵向项目经费合计、横向项目经费合计、奖励总数和校优论文这5个因素影响较大,且每个因素都与岗位能力呈现正相关,随着岗位能力的增大而增大。而英文论文总数、中文论文总数、专利总数、省优论文对导师岗位级别的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合理的解释:硕招人数与岗位等级的关系,显然成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教师的等级越高,在指导研究生方面也有更多的经验,指导水平高,更受研究生的亲睐。

我们容易知道,教师的岗位等级越高,则教师的每一项教学研究,与之合作的人等级也越高,合作的内容也需要更大的资金资助,项目较易获得批准,从而得到较多的到账经费。一般说来,一个人的荣誉越多、职称越高,就表示他教学和科研经验越高,科研经费越多,在指导研究生方面也有更多的经验。这进一步印证了我们的结论。

同时,高等级岗位的教师,需要更高等级的知识储备,则发表优秀论文的数量,也就体现在发表的论文数(包括中英文论文),同时需要将更多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性的产品诸如专利。查阅资料[1]可知,教师的岗位等级越高,职位要求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也要保证在一定数量。因此,岗位等级高使得论文发表数量有所增加。

2

5.3.1研究生总人数的拟合

通过数据处理,得到每一岗位级别2007——2011年招收人数的平均值(表8),利用这些数据对其做三次拟合,以七级岗为例,做出图形和具体的检验过程。

,说明拟合情况良好

图3:七级岗原始值与拟合值对比曲线

由回归方程得2012年级别七岗位招生人数平均值的预测值为1.76,同理得到其余六个等级岗位2012年平均招生人数预测值,如下表9

(i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ii )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

查阅资料综合考虑准则层指标和措施层的相关关系,得到判断矩阵

[1 3 3 1 1 5 1/3 1 1 1/2 1/3 1/3 1/3 1 1 1/3 1/5 2 1 2 3 1 1/2 3 1 3 5 2 1 8 1/5 3 1/2 1/3 1/8 1]

(iii )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措施层

准则层

(i )计算一致性指标CI

(ii )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对9,,1Λ=n ,Saaty 给出了

RI 的值,如下表所示:

RI 1~9及其倒数中抽取数字构造正互反矩阵,求得最大特征根的平均值max 'λ,并定义

1

'max --=n n RI λ。

(ⅲ)计算一致性比例CR

当10.0

解得

CR 如下表

10.0

由于是即时计算结果,权重并未归一化,因此值都大于1,因此对于权重进行修正,原理是设拟合曲线的表达式为:

然后求出所有在曲线上方的点到曲线的距离的总和: 所有曲线下方的点到曲线的距离的总和: 然后定义该因子的稳定权重:

最后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评价因子修正后的权重: 同理计算岗位二至岗位七修正后的权重比。得到下表:

定义 教学成果指标

其中j 是根据所选择的五个指标对教学成果的权重,ij x 表示j 个指标对i 个级别岗位贡献的招生人数,5个指标分别是横向到账经费、纵向到账经费、中文论文数、英文论文数、申请专利数

以教学成果最大为目标建立单目标规划,其目标函数为: 所需约束条件是:

(1)预测得到的一组不同级别岗位2012年平均招生总数为:

(2)考虑到各级别岗位承受招生人数变化的能力,2012年比2011年招生人数的变化量要小于往年最大变化量,且同时大于往年最小变化量:

(3)2012年比2011年招生人数的变化率要小于往年最大变化率,且同时小于往年最大变化率:

由上分析可以得到解决本问题的模型为:

利用Lingo 软件求解7个不同岗位级别的平均招生人数分别为:一级岗2.951、二级岗2.45、三级岗1.89、四级岗1.96、五级岗2、六级岗2.03、七级岗1.65

5.3.4最终求解结果

结合5.3.1

5.4本目标规划模型与模型三不同的是,本模型是基于学科A 至学科K 这11个不同学科所做的目标规划,衡量指标仍然是教学成果 :

所需的约束条件为:

(1)预测得到的一组不同学科2012年平均招生总数为:

(2)考虑到不同学科承受招生人数变化的能力,2012年比2011年招生人数的变化量要小于往年最大变化量,且同时大于往年最小变化量:

(3)2012年比2011年招生人数的变化率要小于往年最大变化率,且同时小于往年最大变化率:

由上分析可以得到解决本问题的模型为:

利用Lingo 求解可得到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问题的最终分配方案如下表

5.5问题五

根据现有的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方案,分配中还应该加入的指标是:接受推

免生与否。如招生指标仅有1个,且有统招上线生源,其招生指标不包含推免指标; 如招生指标在2个或2个以上,则其招生指标包含推免指标。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对一些已经额满报不进的研究生进行调剂。

在给出第三问分配方案和第四问调整方案的基础上,已经得到初步的研究生名额关于每个导师的分配指标,再结合这里给出的指标,进行局部的微调,具体过程不再赘述。学校每年将教育部下达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指标的5%(按照四舍五入法取计算结果的整数部分)预留,作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年度考核奖励指标。

预留指标以外的招生指标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按照该计算办法切块分配至各学院;各学院再参照该办法切块分配至各学科、专业及硕士研究生导师。

接受应届本科毕业生推免硕士研究生切块指标计算办法:

学院接受推免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数

=

?该学院得分各学院总得分学校预留以外推免硕士

研究生招生指标总数

注:各学院推免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招生指标分别按照②、③的办法计算,结果按照四舍五入取计算结果的整数部分。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切块指标计算办法:

学院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数

=

?该学院得分各学院总得分学校预留以外全日制学术

型研究生招生指标总数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切块指标计算办法:

=

?该具有全日制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得分各具有全日制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总得分学校预留以外全日制专业

学位研究生招生指标总数

注:计算结果按照四舍五入取计算值的整数部分

根据现有的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方案,分配中还应该加入指标:接受推免生与否。

如招生指标仅有1个,且有统招上线生源,其招生指标不包含推免指标; 如招生指标在2个或2个以上,则其招生指标包含推免指标。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对一些已经额满报不进的研究生进行调剂。

基础学科(包括校部基础学科,临床实验室导师,临床基础学科)有生源导师:每人均有1个基本学术学位招生指标;有重大课题导师或研究生导师,增加一个学术学位指标;有一级重大课题的博士生导师或重点学科导师,增加2个学

术学位指标。而且,具有根据这一原则,加入的指标为:12年该导师新设课题重要程度指数。在表中用“一级”、“二级”等级别术语作为指标填写。查综合质数表可知,计算时候赋予0.5—5的权重。

招生名额分配中,应充分重视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在上线生源充足的前提下,应尽可能考虑国家重点学科、省部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原则上国家重点学科每年可招生8—10人,省部级重点学科每年可招生6—8人,一般博士点学科每年可招生4人左右。其次,要考虑所在学科导师数量和上线生员数量,对于导师力量强,上线生源数量多的学科,其指标分配可取上限,对规模较大的学科甚略有突破。加入的指标为:重点学科等级。这一栏可用“国家级”、“省级”等填写。并且在参与计算名额分配时,查综合指数表可知,赋予1—3的权重在给出第三问分配方案和第四问调整方案的基础上,已经得到初步的研究生名额关于每个导师的分配指标。再结合这里给出的四个指标,再具体进行局部的微调。

六、模型的评价与改进

模型的优点:

模型简便易于理解,且考虑到多指标对硕士研究生招收人数指标分配的影响,比较全面,具有一定的实时性。

模型的缺点:

受指标种类限制和国家对研究生政策的影响,使得分配方案仍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模型的改进:

可以考虑通过增加其他诸如接受推免生与否等指标,对模型进行改进,使得硕士研究生指标分配方案更趋合理性和公平性。

七、模型的应用与推广

本模型不仅可以应用于硕士研究生招收指标方案的分配,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指标分配问题,例如公司的优秀员工名额在各个部门间的分配问题,又如校荣誉称号名额在各个学院乃至乃个班级中的分配问题。

参考文献

[1] 西北大学研究生导师选聘及岗位考核办法 2008,校发[2008]研字12号;

[2] 研究生选导师漫谈之二:了解导师分类及特点;

[3]姜启源,谢金星,叶俊主编数学模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姜启源,谢金星数学模型案例选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刘卫国主编 MATLAB程序设计教程 (第二版)[M]. 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社.2010;

[6] 茆诗松,程依明,濮晓龙.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9;附录一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附录二

模型一程序:

histfit(y4,10);

title('四级岗数据变化曲线');

ylabel('硕士研究生总人数');

%normplot(y);

alpha=0.05;

[mu1,sigma1]=normfit(y1)

[mu2,sigma2]=normfit(y2)

[mu3,sigma3]=normfit(y3)

[mu7,sigma7]=normfit(y7)

[mu5,sigma5]=normfit(y5)

[mu6,sigma6]=normfit(y6)

[mu4,sigma4]=normfit(y4)

yy1=normpdf(c1,mu1,sigma1);

yy2=normpdf(c1,mu2,sigma2);

yy3=normpdf(c1,mu3,sigma3);

yy7=normpdf(c1,mu7,sigma7);

yy5=normpdf(c1,mu5,sigma5);

yy6=normpdf(c1,mu6,sigma6);

yy4=normpdf(c1,mu4,sigma4);

[yy1 yy2 yy3 yy4 yy5 yy6 yy7]

p1=normcdf(y5,mu5,sigma5);

[H1,s1]=kstest(y5,[y5,p1],alpha);

n=length(y5);

if H1==0

disp('该数据服从正态分布。')

end

lamda=poissfit(y4,alpha);

p3=poisscdf(y4,lamda);

[H3,s3]=kstest(y4,[y4,p3],alpha)

if H3==0

disp('该数据源服从泊松分布。')

else

disp('该数据源不服从泊松分布。')

end

[mu,sigma]=normfit(y2,alpha);

p1=normcdf(y2,mu,sigma);

[H1,s1]=kstest(y2,[y2,p1],alpha)

n=length(y2);

if H1==0

disp('该数据源服从正态分布。')

else

disp('该数据源不服从正态分布。')

end

[phat, pci] = raylfit(A, alpha)

p5=raylcdf(A,phat);

[H5,s5]=kstest(A,[A,p5],alpha)

if H5==0

disp('该数据源服从rayleigh分布。') else

disp('该数据源不服从rayleigh分布。') end

[ahat,bhat]=unifit(A,alpha);

p6=unifcdf(A,ahat,bhat);

[H6,s6]=kstest(A,[A,p6],alpha)

n=length(A);

if H6==0

disp('该数据源服从均匀分布。')

else

disp('该数据源不服从均匀分布。')

end

phat=gamfit(A,alpha);

p2=gamcdf(A,phat(1),phat(2));

[H2,s2]=kstest(A,[A,p2],alpha)

if H2==0

disp('该数据源服从γ分布。')

else

disp('该数据源不服从γ分布。')

end

mu=expfit(A,alpha);

p4=expcdf(A,mu);

[H4,s4]=kstest(A,[A,p4],alpha)

if H4==0

disp('该数据源服从指数分布。')

else

disp('该数据源不服从指数分布。')

end

模型三程序:

plot(x(1,:));

figure

plot(x(2,:));

figure

plot(x(3,:));

figure

plot(x(4,:));

figure

plot(x(5,:));

figure

plot(x(6,:));

figure

plot(x(7,:));

title('七级岗数据拟合');

模型三、四层次分析matlab程序

clc

a=[1 3 3 1 1 5

1/3 1 1 1/2 1/3 1/3

1/3 1 1 1/3 1/5 2

1 2 3 1 1/2 3

1 3 5 2, 1 8

1/5 3 1/2 1/3 1/8 1];

[x,y]=eig(a);eigenvalue=diag(y);lamda=eigenvalue(1); ci1=(lamda-6)/5;cr1=ci1/1.24

w1=x(:,1)/sum(x(:,1))

b1=[1,1/4,1/2;4,1,3;2,1/3,1];

[x,y]=eig(b1);eigenvalue=diag(y);lamda=eigenvalue(1); ci21=(lamda-3)/2;cr21=ci21/0.58

w21=x(:,1)/sum(x(:,1))

b2=[1 1/4 1/5;4 1 1/2;5 2 1];

[x,y]=eig(b2);eigenvalue=diag(y);lamda=eigenvalue(1); ci22=(lamda-3)/2;cr22=ci22/0.58

w22=x(:,1)/sum(x(:,1))

b3=[1 3 1/3;1/3 1 1/7;3 7 1];

[x,y]=eig(b3);eigenvalue=diag(y);lamda=eigenvalue(1); ci23=(lamda-3)/2;cr23=ci23/0.58

w23=x(:,1)/sum(x(:,1))

b4=[1 1/3 5;3 1 7;1/5 1/7 1];

[x,y]=eig(b4);eigenvalue=diag(y);lamda=eigenvalue(1); ci24=(lamda-3)/2;cr24=ci24/0.58

w24=x(:,1)/sum(x(:,1))

b5=[1 1 7;1 1 7;1/7 1/7 1];

[x,y]=eig(b5);eigenvalue=diag(y);lamda=eigenvalue(2); ci25=(lamda-3)/2;cr25=ci25/0.58

w25=x(:,2)/sum(x(:,2))

b6=[1 7 9;1/7 1 1 ;1/9 1 1];

[x,y]=eig(b6);eigenvalue=diag(y);lamda=eigenvalue(1); ci26=(lamda-3)/2;cr26=ci26/0.58

w26=x(:,1)/sum(x(:,1))

w_sum=[w21,w22,w23,w24,w25,w26]*w1

ci=[ci21,ci22,ci23,ci24,ci25,ci26];

cr=ci*w1/sum(0.58*w1)

中考指标生分配生等分配方式详解

中考指标生分配生等分配方式详解 直升生 一般指学校为了留下优秀的生源,与学习成绩优异,并且有意向的初中生签约可以直升入本校高中,部分小学生也可以(该学校有小学部、中学部)。签了约的学生就叫直升生,中考时只能报本学校一个学校,如果中考发挥失常,可以交钱进。 指标到校生 指标到校招生办法是普通高中招生改革的一项举措,是把升学指标分配到初中(或乡镇)并与初中办学水平综合评估结果合理挂钩的招生办法。录取工作在自费统招生录取后进行,按各省级重点高中自费统招最低录取分数线(一所学校有不同收费标准的,按低收费录取分数线执行)降50分录取,仍不能完成的指标,转全区、县(市)统招。指标到校政策是一项有利于解决择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的改革举措,得到了广泛好评。 分配生 部分学生不用参加中考,就能”保送”上重点高中。 部分省级示范高中首设”分配生”,民办初中优秀毕业生也能上重点高中;省级实验班停止提前测试,遏制各高中学校之间争抢生源;新城区设”保底学校”,满足贫困生读高中需求;综合高中招生范围缩小;民办学校提前录取等。 指标生 指标生,是指高中学校给予初中学校的招生指标,即该学校内要完成一定量学生的招生任务,其目的是促进教育平等化,使各处的学生都有机会上好的高中。指标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定向招生,是指部分普通高中拿出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一定范围的学校招生,指标生名额将统一公示。指标生由教育局统一分配,因各地政策不同,分配方式可能略有差异,在校初中校毕业生均可填报指标生志愿。指标生录取控制线控制在本校统招生分数线下20分以内,如果在此控制线上不能完成指标生计划,则收回指标纳入统招生的计划。 对口直升生 微机派位且在受援中学就读三年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享有对口直升生资格。学校对口直升计划数为受援中学符合直升生资格的初中毕业生数的10%。受援学校根据初中毕业生三年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测评的结果,比较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成绩,确定对口直升生拟定名单。对口直升生不参加中考,不得在受援初级中学另行举行对口直升生招生考试。 保送生 无需参加中考,经学校推荐,即可进入高总高中就读。不同省份的保送生政策略有区别,符合保送条件的省级优秀学生、相关竞赛获奖学生等都是保送对象。

硕士研究生招生常见问题回答

硕士研究生招生常见问题回答 学费类: ○1西电保研的用不用交学费?保研的费用怎么交? 答:保研的同学第一年奖助金是一等,二年级后重新评定奖助金等级。因为外地保研的学生无法办理本地中国银行卡,银行无法办理代扣业务。通常学校会要求外地保研同学将住宿费和医保费电汇到学校账户上,但是为方便考生,我们电院也允许学生开学报到后直接到财务处缴费。 ○2到哪查自己要交多少学费? 答:一般网站上会公布考生所获奖助金等级,在学院发放的纸质复试情况通知单上也会清楚地标明实际应缴纳的学费。 ○3是否得在指定的时间先交学费,开学才能办理助学贷款?到时会有专人负责这些事吗? 答:除外地推免生和强军计划考生外,其他类别考生都必须在指定时间前足额缴纳学费。到目前为止,研究生的助学贷款申请的成功率几乎为零,所以缴纳学费困难的同学可以考虑保留学籍一年或两年,去工作一年或两年后再回学校读书。申请保留学籍的程序如下:a 写申请保留学籍的申请(重点说明保留学籍的理由);b 请录取导师签字;c 将导师签字同意保留学籍的申请书在缴费截止日期前交到电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需要同学慎重考虑的是,保留学籍的同学也必须缴纳第一年培养费,住宿费和医保费等到正式入学时再交。 ○4读研的学费是多少?

答:学费的多少取决于每位同学所获奖助金等级。每一位同学的培养费都是9600元/年,以一等奖助金为例,考生获奖助金1.68万元,抵扣9600元培养费,还剩4800元助学金,4800元按月发放(不能抵扣任何费用),所以一等奖获得者实际缴纳的学费为0元,每月学校还给其本人的中国银行卡上发放400元助学金。每位考生复试情况通知单上的学费是抵扣过奖助金之后的实际缴纳金额,一等的学费为0元,二等的学费是4800元,三等和全自筹的学费为9600元。 ⑤推免生需要现在缴纳培养费吗?还是直接由奖学金直接抵消?推荐免试考生汇款金额是多少? 答:除外地推免生外,其他推免生都必须缴纳住宿费1000元和医保费60元,一共1060元。 ⑥缴费是开通中国银行网银,自己登陆交还是在银行卡里存够钱,学校扣呢?“足额缴纳”是指应缴纳的全部,还是扣除奖助金后的余额全部?

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4年中山大学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约4700人,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计划约2500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计划约2200人。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属同一层次不同类型。 一、报考条件 (一)全国统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道德品行良好。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中山大学规定的体检要求。 3.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入学报到时未获毕业资格的,将被取消录取资格)或往届本科毕业生,或已获硕士、博士学位人员。 4.医学临床各专业(学术型)只接受本科为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含应届本科生)报考。 5.成人高校生、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6.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中山大学不接受学生在中山大学同时攻读两个(及以上)不同层次或相同层次的学位。 7.考生持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报考,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8.考生须承诺学历、学位证书和考试身份的真实性,一经查证为不属实,将被取消准考、录取或入学资格,已入校的将被取消学籍。 (二)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6、7、8项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不少于3年工作经验者(从毕业后到2014年9月1日,下同);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并有不少于2年工作经验者。 (三)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5、6、7、8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四)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5、6、7、8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五)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条件: 1.符合(一)中各项要求。 2.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及“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的临床型方向只接受本科毕业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的考生报考,往届生在复试时须持有与报考专业相对应的国家颁发的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本科专业为医学影像学、麻醉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和授医学学位的康复治疗学等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只能报考中山大学以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学科方向: (1)本科专业为授医学学位的康复治疗学,只能报考“105114康复医学与理疗学”方向; (2)本科专业为医学影像学,只能报考“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方向;

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

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 摘要 高等学校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问题,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科建设和科研成 果的取得有直接影响。本文针对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问题建立层次分析模型,提出了合 理的分配方案,并得出了2012年招生指标的分配方案。 针对问题一,补充缺失数据,对教师岗位级别的划分,明显属于归类问题,因此本文利用招生人数、科研经费、发表中英文论文数、申请专利数、获得优秀论文数量描述样本属性,建立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通过MATLAB编程得到教师属于各级别的概率,概率最大者即为该教师所属岗位级别。最终得到结果如下:18、103、110、123、150、168、274、324、335、352分别属于4、5、5、7、3、1、1、3、6、5。 针对问题二,以教师岗位级别为指标,分析统计规律,首先利用Excel求得各量的均值并作图,然后利用SPSS分析岗位级别与其他各量的相关性,得出岗位级别与其他指标的统计规律。 针对问题三,本文建立以各岗位级别分配人数为目标层,以招生人数、到账经费、年均发表中英文论文篇数等指标为准则层,以各岗位级别招生人数的比重为方案层的层次分析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了其各岗位级别权重系数,进而利用2012年的预测招生总人数确定了2012招生指标预分配方案。 针对问题四,考虑学科特点,参照问题三同样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得到各学科权重 系数,进而对预分配方案进行调整。 最后,联系实际,添加就业前景与招生能力等指标,建立优化模型,拟对方案作出 进一步调整。 关键词:朴素贝叶斯分类层次分析法Spearman检验指标分配方案MATLAB 一、问题重述 高等学校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问题,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的 取得有直接影响。特别是2011年研究生招生改革方案中,将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划分 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这一改革方案的实施,给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带来发展机遇的同 时,也给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的优化配置提出了新的思考。 附件的数据是某高校2007-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实际情况。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 主要根据指导教师的数量以及教师岗位进行分配。其中教师岗位分为七个岗位等级(一 级岗位为教师的最高级,七级岗为具备硕士招生资格的最低级)。另外数据表还列出了 各位教师的学科方向,2007-2011年的招生数,科研经费,发表中、英文论文数,专利 数,获奖数,获得校、省优秀论文奖数量等信息。 请你参考有关文献、利用附件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解决下列问题。

硕士研究生招生常见问题问答

硕士研究生招生常见问题问答 一、在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专业招生人数是否为最终录取人数? 由于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在招生前一年的六、七月份编制,而招生计划要在招生当年年初才由教育部下达,因此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专业招生人数是一个相对参考数据,各专业、方向的实际招生人数视教育部下达给我校的招生指标及报名、考试情况而定。 二、招生单位招生指标中的国家计划、委托培养、自筹经费是什么意思?贵校每年国家计划的比例大约是多少?录取时如何确定? 教育部下达给每个研究生招生单位的招生指标(总规模)由国家计划内(含统分、定向培养两种培养方式,不需要学员或送培单位缴培养费)、自筹经费(需要学员向招生单位缴培养费)、委托培养(需要送培单位向招生单位缴培养费)组成,他们都属于国家计划招生,都须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核和选拔。 从历年教育部下达给我校的招生指标来看,我校国家计划约占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一。从2004年开始国家已进行研究生教育缴费的试点工作,随着研究生教育经费分担制的逐步实施,研究生实行缴费上学终将成为必然。 录取时招生的学院(研究所、中心)根据考生的初试、复试及面试等情况,确定考生的录取类别。 三、贵校可否向考生提供专业目录中所列出的参考书目和往年的考研试题? 在专业目录中我们向考生提供了由招生的学院(研究所、中心)提供的参考书目,考生可按此目录到书店购买,也可向招生的学院(研究所、中心)咨询。参考书目仅供考生复习时参考,不是考试范围。考生也可直接从我校研招网上下载2007年的专业试题。 四、贵校是否开办考研复习班? 目前我校不举办各类考研辅导班。 五、贵校的录取分数线与教育部所划的复试最低控制线分数有何不同? 到目前为此,我校执行教育部划定的复试最低控制线。各招生的学院(研究所、中心)、专业可根据本单位、本专业的报考情况,在不低于教育部最低控制线的情况下制定自己的实际复试、录取线。 六、贵校复试时按多大比例进行淘汰?历年的研究生录取比例是多少? 按教育部要求,我校总体上约按120%的比例进行复试,各学院(研究所、中心)、专

天津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天津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天津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 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 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 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报到时(以学校规定的报 到日期为准)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学校规定的报到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 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可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报考学术型 硕士研究生的考生报考专业须与毕业专业相同或相近。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三、报名程序

全国建模竞赛一等奖 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问题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夏旭东 2. 刘小均 3. 陈卓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 日期: 2012 年 9 月10 日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问题 摘要 在研究生教育规模化趋势下,各高校对研究生的指标分配也呈现出多元化,高等学校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问题,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的取得有直接影响。作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首要环节,招生指标分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我国教育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统计中的相关分析理论,针对学科情况、科研情况、国家政策等因素对招生指标分配方案进行了调整,希望为研究生指标分配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针对问题一,主要是缺失数据的补充,利用已知数据选取合理的方法,建立理想的数学模型。根据对数据的细致分析,选择了距离判别分析法,建立模型将未知数据代入,得出数据如下: 级别的相关关系,本文通过Excel作图,直观地反映了招生人数和科研经费等各因素在不同年份的数值与岗位级别之间的关系,得出申请专利数和获奖数与岗位级别相关性较小,其余因素与岗位级别有较大相关性。 针对问题三,首先要确定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根据2007-2011前五年的数据,建立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出总人数。通过层次分析法确立的数学模型确定各岗位级别的权重,根据权重得出相应总人数。引入相对权重的概念,将各学科各岗位的权重确定,得到2012年招生名额分配的具体分配方案表。 针对问题四,结合各学科从2007到2011研究生指标分配名额趋势,从学科的特点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出发,分析出A,E,I,J,K学科是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学科,B,C,D,F,G学科属于基础保持学科,而学科H虽然指标虽增长量很大,但波动性很大,因此在2012年各学科在分配指标的权重上有所差异。分别采取了线性拟合和时间序列不同的分析法,得出了调整方案。 针对问题五,前面的分配方案中,对研究生指标分配的因素还不够充分,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使分配方案更科学、更合理。通过招生计划的探讨,以及分配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从学校的学科特色、硕士研究生生源数量出发,提出采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AGA)的PP法,提取评价指标样本集的分类信息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分类权重,解决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中名额分配问题,实现研究生招生计划的科学分配以及研究生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判别分析层次分析主成分分析 GM(1,1)模型

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问题

2012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 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 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 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 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 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A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中国计量学院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汪念华 2. 阚雅婷 3. 方赢海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数模组 日期: 2012 年 8月 23日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2012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问题 摘要 本文针对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方案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各因素对招生指标影响的分析可知,该问题是一类基于综合评价的招生指标分配问题。对此,本文建立了综合评价与规划模型并进行讨论求解。 对于问题一,分析得到各级别岗位2007—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收总人数基本服从正态分布,以落在各个岗位级别的概率为评价指标,根据概率大小得到第18、103、110、123、150、168、274、324、335、352位教师的岗位级别依次为四级岗、五级岗、七级岗、七级岗、三级岗、四级岗、三级岗、四级岗、五级岗、五级岗。模型检验,平均偏差% x,模型预测结果较好。 .5 744 对于问题二,首先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方差累计贡献率达%的5个主要因素为:硕士招收总人数、纵向项目经费合计、横向项目经费合计、奖励总数、校优论文;再次以岗位级别能力为因变量,以各因素为自变量,利用线性回归,得到以上5个因素的P值均小于,说明选取的5个主要因素对岗位级别能力有显着相关性。 对于问题三,首先采用三次拟合,得到7个不同岗位等级的2012年招生人数的均值和总人数,总人数为10.;其次采用层次分析,得到7个不同岗位等级中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的比例;最后利用单目标线性规划,得到2012年7个岗位等级的招生人数最优解。结果以上三步给出2012年7个不同岗位等级招收研究生人数的均值的最终分配方案是:一级岗中学术型人数、专业型人数,二级岗中学术型人数、专业型人数,三级岗中学术型人数、专业型人数,四级岗中学术型人数、专业型人数,五级岗中学术型人数、专业型人数,六级岗中学术型人数、专业型人数,七级岗中学术型人数、专业型人数 对于问题四,在基于问题三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学科A至学科K11个不同学科建立教学成果,求解出2012年11个学科招收研究生人数的均值为:学科A人数、学科B人数4、学科C人数、学科D人数、学科E人数8、学科F人数、学科人数、学科H人数、学科I人数、学科J人数、学科K人数 对于问题五,我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通过增加指标是否接受推免生,可以增加分配方案的合理性。 最后,我们对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推广,使得我们的模型更具有普适性和实时性。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线性回归层次分析目标规划拟合 一、问题提出与重述 问题的提出 高等学校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问题,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的取得有直接影响。特别是2011年研究生招生改革方案中,将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划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这一改革方案的实施,给研究生教育的发

温州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_温州大学考研网

温州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录取种类及选拔方法 录取类别按学习方式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 所有考生均须参加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的选拔。初试由教育部组织,省(区、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和各招生单位实施,因而又称为全国统一考试,复试由招生单位进行。 三、招生名额及学制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各专业拟招生人数参见《温州大学2018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计划并视合格考生情况再行确定。全日制学术学位:学制3年;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学制2年,工程硕士:学制2.5年。 2018年起,我校招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各专业拟招生人数参见《温州大学2018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学制均为3年(最长修学年限5年)。 四、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3.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复试时需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外语学院限招本科毕业生);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欢迎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来我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条件和报名程序详见《温州大学2018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三)欢迎退役大学生士兵来我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016年起,国家设立“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专门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招生,考生在报名时应选择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并填报本人入伍批准书编号和退出现役证编号,详情请查阅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18年,我校仍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招生人数5名,详细专业见《温州大学2018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五、报名办法 全国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网报信息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时间为2017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17年9月24日-9月27日,每天9:00-22:00。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64543594.html,,教育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64543594.html,,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陆军工程大学2018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高端辅导品牌专注教育20年https://www.360docs.net/doc/64543594.html, 陆军工程大学2018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计划 大学分别在校本部(江苏南京)和石家庄校区(河北石家庄)招收培养军人硕士研究生,其中校本部(江苏南京)另招收培养无军籍地方硕士研究生。2018年军人和地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均暂未下达,以国家教育部和军委机关最新文件通知为准。 二、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 (一)军人硕士研究生 我校2018年招收军人研究生类别包括军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军队在职干部和地方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国防生,凡符合教育部和军队招收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的考生均可报考。具体报考条件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政治素质好、品德优良、遵纪守法,愿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 2.军队院校(含本校和外校)非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考我校相关学科专业研究生,但须符合以下条件:(1)报考学科专业与所学本科专业相同或相近;(2)拟报考我校的其他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学员,学业成绩排名须在本专业前

中国高端辅导品牌专注教育20年https://www.360docs.net/doc/64543594.html, 20%;(3)须填写《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推荐审批表》,经所在院校训练部门审批;(4)报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者,第2单元考试科目必须选“201英语一”,第3单元考试科目必须选“301数学一”。 3.军队在职干部,可以报考我校所有学科专业研究生,但须符合以下条件:(1)具有3年以上军队工作经历(含本科毕业后任职培训时间);(2)经所在师(旅)级单位政治机关审批,军级单位政治机关核准,依托信息系统,逐级上报军委政治工作部干部局备案;(3)报名确认后,将经批准的本人报考审批表原件和军官证、身份证复印件寄送我校审核;(4)我校准考审核时,其所在单位干部部门逐级上报至军委政治工作部干部局备案的个人报考信息,已进入全军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准考考生数据库。 4.地方普通高校非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国防生,可以报考我校非军事学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但须符合以下条件:(1)报考学科专业与所学本科专业相同或相近;(2)须填写《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推荐审批表》,经驻所在高校选培办和大单位训练部门审批;(3)报名确认后,将驻所在高校选培办出具的介绍信和《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推荐审批表》邮寄我校审核;(4)报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者,第2单元考试科目必须选“201英语一”,第3单元考试科目必须选“301数学一”。 5.身体条件: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相关要求。

北京中考名额分配招生政策问题解答

北京中考名额分配招生政策问题解答2017北京中考名额分配招生政策问题解答 1.名额分配招生包括哪几种招生方式? 名额分配招生包括优质高中名额分配、市级统筹、校额到校和乡村计划四种招生方式。 2017年继续开展优质高中名额分配招生,统筹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和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名额分配招生计划 占优质高中招生计划比例不低于50%,一般公办初中升入优质高中 达到35%。 2.哪些考生具备参加名额分配招生报考资格? 具有普通高中升学资格且具有同一学校连续三年学籍达到乡村计划设置的最低分数线530分,或是名额分配、市级统筹、校额到校设 置的最低分数线500分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可参加名额分配招生。拟 参加名额分配招生的学生均须参加2017年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往届生、外省回京报考考生以及回户籍报考考生和区教委规定不能参加名额分配的初中校的毕业生,不能参加名额分配招生。 3.名额分配招生的志愿如何设置? 名额分配招生共设8个志愿,每个志愿学校可填报2个专业。乡村计划设置最低录取分数线530分,名额分配、市级统筹和校额到 校设置最低录取分数线500分。考生招生考试总分须达到各招生方 式设置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方可填报相关志愿。名额分配、市级统筹、校额到校和乡村计划在《2017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简章》中 单独编排。参加名额分配招生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登录北京教育考 试院网站,依据《2017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简章》填报志愿。

4.名额分配招生怎样录取? 名额分配招生录取安排在提前招生录取之后,统一招生录取之前进行。按照优质高中名额分配计划、市级统筹计划、校额到校计划、乡村计划和初中校分配各类名额数,依据考生招生考试总分,从高 分到低分及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择优录取。如遇招生考试总分相同者,未享受加分待遇的现役军人子女和现任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随 任子女优先录取,然后依次以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单科 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若五个单科成绩仍相同,则按随机号从小 到大的顺序录取。 已被名额分配录取的考生,不能再参加统一招生录取,其填报的统一招生志愿自动作废。 5.什么是名额分配?有何意义? 根据市教委文件精神,今年我市将继续推进优质高中部分中招计划分配到初中校工作(简称“名额分配”),各区以优质高中为单位,将本校统一招生计划按比例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参与名额分配 的优质高中及初中学校由区教委确定,优质高中范围可在去年基础 上适当扩大。名额分配有利于增加一般初中校毕业生升入优质高中 的机会,使优质高中的生源结构更加多元。 名额分配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更加体现了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和 导向性,充分发挥了中考中招政策向下学段的传导作用,促进义务 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让更多的初中毕业生有机会 享受优质高中教育,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期盼, 让首都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学生。 6.什么是市级统筹?市级统筹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市级统筹是为了加强市级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统筹力度,充分发挥部属高校附中作用,进一步扩大我市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 引导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的市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统筹工作 机制。

专业硕士,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查询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查询 查询条件:任意省/市/区任意学校(08)建筑学门类(0852)工程学科软件工程专业 招生单位所在 省市招生单位名称 是否 211 是否研究 生院 是否 985 是否自 划线 是否有博士点 (11)北京市(10002)中国人民大 学 是是是是是 (11)北京市(10003)清华大学是是是是是 (11)北京市(10004)北京交通大 学 是是否否是 (11)北京市(10005)北京工业大 学 是否否否是 (11)北京市(10006)北京航空航 天大学 是是是是是 (11)北京市(10007)北京理工大 学 是是是是是 (11)北京市(10008)北京科技大 学 是是否否是 (11)北京市(10009)北方工业大 学 否否否否否 (11)北京市(10013)北京邮电大 学 是是否否是 (11)北京市(10022)北京林业大 学 是是否否是 (11)北京市(10027)北京师范大 学 是是是是是 (11)北京市(10054)华北电力大 学 是否否否是 (11)北京市(11414)中国石油大 学(北京) 是是否否是 (11)北京市(11415)中国地质大 学(北京) 是是否否是 (11)北京市(80001)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 否否否否是 (12)天津市(10055)南开大学是是是是是(12)天津市(10056)天津大学是是是是是 (12)天津市(10058)天津工业大 学 否否否否是 (13)河北省(10075)河北大学否否否否是 (13)河北省(10079)华北电力大 学(保定) 是否否否否 (13)河北省(10080)河北工业大 学 是否否否是 (13)河北省(10216)燕山大学否否否否是

渤海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渤海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人数 2014年,我校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包括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所有招生专业(领域)均可接收推免生2名,具体招生名额以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二、报考条件 (一)学术型研究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4年9月1日)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 2014年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领域有:045300汉语国际教育、045115小学教育、045103学科教学(语文)、045102学科教学(思政) 、045109学科教学(历史) 、045108学科教学(英语) 、045114现代教育技术、045104学科教学(数学)、045112学科教学(体育)、045105学科教学(物理)、045113学科教学(美术)、045111学科教学(音乐),报考条件同学术型研究生。 三、报名 1、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报考2014年硕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间:2013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网上预报名时间:2013年9月25日至9月28日每天9:00-22:00。报名流程: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现场确认:所有考生(含推免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现场确认时间为2013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补办。 2、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3、招生单位将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后,再准予考试。

高校研究生招生指标配置办法

高校研究生招生指标配置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研究生招生指标配置机制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学合理地配置招生指标,保持各学科点协调发展,提高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包括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及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招生指标的配置。 第二章指导思想 第三条研究生招生指标的配置要体现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的改革精神,要以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促进学科建设为目的,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研究生招生指标配置体系。 第四条研究生招生指标的配置要与各单位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紧密挂钩。要更多地向培养质量高、研究水平高的导师倾斜,向国家建设急需的学科专业和我校重点学科专业、重点科研基地倾斜,向承担重大课题和产出重大成果的学科与团队倾斜。 第五条研究生招生指标的配置既要坚持导向性,又要关注学科差异和学生利益,优化资源配置,力争产生更多、更高水平的创新成果。 第三章配置原则 第六条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配置主要根据各单位学科建设、导师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因素,将基本指标下达到培养单位,同时兼顾基础学科和扶持学科,并考虑生源情况、报到情况、“兼招

补偿”等调节因素。整体变化幅度控制在上年度规模的一定比例内。 第七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配置主要根据各单位上年招生规模,将基本指标按一定比例下达到培养单位;同时将学科建设、导师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作为导向因素,并考虑各单位报考率、就业率、吸引优秀生源能力、生师比、缴费情况等因素适当增减指标。要逐步降低基本指标配置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导向因素值的权重,以此激励各单位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达到吸引优秀生源、改善学缘结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的。整体变化幅度控制在上年度规模的一定比例内。 第八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配置主要根据各专业学位类型或培养领域上年度招生规模,将基本指标按一定比例下达到培养单位;新增专业学位类型和培养领域保证一定的招生规模;同时考虑指导教师担任全国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情况、当年报考情况、在校生缴费情况等因素适当增减指标。 第九条推免生指标配置遵循把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潜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优质生源推荐到高水平学科、师从优秀导师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与培养质量、学科水平、专业特色和创新人才等因素相联系的推免生指标配置激励机制。为改善学缘结构,提高生源质量,兼顾协调发展,要注重对外校优秀生源的接收,鼓励各学科跨专业接收推免生,各单位接收推免生总人数不得超过上年度实际招生的60%。接收过程中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每位研究生导师接收推免生(不含专业学位)总数博士生导师不超过3名,硕士生导师不超过1名。 第四章配置办法 第十条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按照学科建设、导师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调节因素等5个方面进行配置,具体参考因子见附件1。

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目录内所公布的招生名额学术型标记方式为YaMb(表示按学院公布拟招生人数,拟招收a人,其中推免生b人),最终录取推免人数要以研究生院网站10月底公布的数字为准,招生计划数要以后期教育部下达的招生数字为准。 二、推荐免试生是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原学校推荐免试资格并且经我校面试合格的学生。推荐免试生均须参加网上报名并在规定时间内缴费、照相,报考专业在报名时一经确定,后期不得更改。已被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按照教育部文件规定,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硕士不允许接收推荐免试生。同时,我校部分专业学位只招收非应届生,不接收推荐免试生。 三、学术型研究生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4、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6、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7、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4日)之前已经取得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此种情况考生属正常报考,不算同等学力。在现场照相时,即11月10日至11月14日期间,需要查验毕业证书原件,任何证明无效。对于12月份或转年1月份才能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本科生,不允许报考,任何证明无效。 8、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或2年以上,且符合以下两个条件方能以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a.获得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证书或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达到425分以上。b.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当于报考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水平的文章。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 9、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 10、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为国家定向培养专项招生计划,符合条件的招生单位可招收不超过10%的汉族考生”,我校将严格执行汉族考生的招生比例要求。 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学术型研究生报考条件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学术型研究生报考条件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的(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

级示范性高中学校招生公助生指标分配方案

级示范性高中学校招生公助生指标分配方案

————————————————————————————————作者:————————————————————————————————日期:

衡水市2011年省级示范性高中公助生招生指标分配方案 (市教育局)为切实减轻初中学校升学竞争的压力和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今年我市继续将省级示范性高中(不包括衡水市第二中学和故城县高级中学)招生计划中的公助生指标一次性全部分配到初中学校。按照市教育局要求,各县(市、区)将本地省级示范性高中公助生招生名额进行了分配,现公示如下:衡水中学名额分配表冀州中学名额分配表枣强中学名额分配表武邑中学名额分配表学校名称名额学校名称名额学校名称名额学校名称名额衡水市第三中学154 北内漳学校40 枣强二中160 武邑县第二中学145 衡水市第四中学33 冀州市第四中学71 枣强三中173 聚英学校141 桃城中学155 官道李镇中学25 枣强四中88 武邑镇第一中学55 衡水市第六中学186 冀州镇中学85 王均中学36 武邑镇第二中学58 衡水市第七中学45 码头李镇中学31 秀屯中学76 武罗学校83 衡水市第八中学35 门庄中学28 恩察中学27 宏达学校122 衡水市第九中学49 魏屯镇中学7 新屯中学24 清凉店中学59 衡水市第十中学 6 午村镇中学63 大营镇中学54 审坡镇中学19 赵圈中学28 西王镇中学39 加会中学21 桥头中学26 邓庄中学22 小寨中学50 唐林中学26 韩庄中学9 彭杜中学14 信都学校383 马屯中学89 赵桥中学14 善彰中学13 徐庄中学28 王常中学33 龙店中学18 河沿中学18 漳淮中学21 肖张中学26 圈头中学14 汇龙中学 2 周村镇中学39 董子学校7 厚基学校7 英才学校10 合计910 合计840 合计770 合计7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