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中溶菌酶的提取

鸡蛋中溶菌酶的提取
鸡蛋中溶菌酶的提取

鸡蛋中溶菌酶的提取,纯化及纯度鉴定

李莹姝蒋华云*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 210046)

摘要:从蛋清中用724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溶菌酶,然后用硫酸铵溶液洗脱,盐析得到溶菌酶。用葡聚糖凝胶层析(SephadexG-75)纯化溶菌酶,收集峰值处样品。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鉴定个步骤留样及所得溶菌酶样品的纯度。溶菌酶得率为0.0474mg/100ml

(0.03g/kg);葡聚糖凝胶层析过程纯化样品得到了洗脱峰曲线,但未能收集到峰值处样品;电泳结果显示在纯化过程中溶菌酶纯度不断升高。本实验溶菌酶得率较低,提取工艺有待改进,需进一步减少样品损失;层析过程需进一步熟练掌握,以更好达到纯化效果。

关键词:溶菌酶;离子交换树脂,凝胶层析;SDS-PAGE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and purity of Egg lysozyme

Yings Li Huay Jia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46, China)

Abstract:From egg white, with 724 weak acid cation exchange resin extraction of lysozyme, and then eluted with ammonium sulfate, salting to be lysozyme. With dextran gel chromatography (SephadexG-75) purified lysozyme, the peak of the sample collection. By SDS-polyacrylamide gel (SDS-PAGE) electrophoresis and identified steps to stay kind of purity of the samples from lysozyme. Lysozyme yield 0.0474mg/100ml (0.03g/kg); dextran gel chromatography purified samples obtained during elution peak curve, but failed to collect samples at the peak; electrophoresis showed that the purification process of lysozyme enzyme purity rising. In this study, lysozyme was the low rate of extraction process could be improved, the need to further reduce sample losses; chromatography process needs further proficiency in order to better achieve purification.

Key words:lysozyme, Ion exchange resin, Gel chromatography, SDS-PAGE

溶菌酶( Lysozyme , 1,4-β-N-溶菌酶) 是一种专门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β-1,4- 糖苷键的水解酶, 因而又称为胞壁质酶或者N- 胞壁质聚糖水解酶。溶菌酶在临床上是有效的消炎剂, 在食品防腐和基因工程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1] [2]

溶菌酶来源广泛, 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均有发现, 其中鸡蛋清中含量较高, 因此, 工业生产溶菌酶常以鸡。蛋清为原料鸡蛋清的溶菌酶是研究得最清楚的一种溶菌酶[3],其化学性质稳定,纯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丙酮、乙醇,是一种分子量在14~15kD,等

电点pH 值在11.0 左右,最适效应温度在50℃,最适pH 值为6.0~7.0 的碱性球蛋白。它的生

物化学功能是催化某些细菌细胞壁多糖的水解,从而溶解这些细菌的细胞壁。溶菌酶的抗菌及抗病毒活力与pH 值有关,在酸性介质中,活力显著增强。当前, 溶菌酶的制备有多种方法,最常用的是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4]。

溶菌酶的用途很多,由于它本身是一种天然蛋白质,无毒性,可以作为防腐剂、保鲜剂。在医药上,溶菌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的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溶菌酶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酶,国外多用于菌体内容物质的提取,在发酵工业上是一种重要的溶菌剂,用于破坏细胞壁,制备无菌提取液。溶菌酶所具有的广泛用途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已发表不少关于溶菌酶的试验报道。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与仪器

新鲜鸡蛋3颗,购自市场;724型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灭菌纱布;1 mol/L NaOH ,1 mol/L HCl ;蒸馏水(实验室桶装水);磷酸缓冲液(pH 6.5,0.15M );10%(NH 4)2SO 4溶液;固体(NH 4)2SO 4 ;BaCl 2 ; 12﹪分离胶;4﹪浓缩胶;Tris-甘氨酸电极缓冲液; loading Buffer ;标准蛋白Marker ;

染色液(考马斯亮蓝G-250);脱色液(冰乙酸,甲醇);葡聚糖凝胶(SephadexG-75);蓝色葡聚糖-2000(2mg/mL ); G-75洗脱液(KCl ,HAc )

电子分析天平;真空泵;超声振荡器;布氏漏斗,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抽滤泵;玻璃棒,冰水浴,吸管,普通离心机,高速冷冻离心机;透析袋,磁子,磁力搅拌器,玻璃层析柱(20mm×15cm),恒流泵,细滴管,Bio-Rad 层析系统设置,部分收集器;水浴锅;Bio-Rad 垂直电泳系统(制胶系统、电泳槽);脱色摇床;可见分光光度计(UV-11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微量移液器;4℃冰箱;容量瓶;精密pH 试纸;等。

部分试剂详细配方及配法见附录I

1.2实验方法

1.2.1阳离子交换法提取溶菌酶

树脂预处理:干树脂清水浸泡,使其充分膨胀并除去细小颗粒和较大杂质; 1 mol/L 的HCl 浸泡2 h ,去离子水洗3次至至近中性;抽滤收集树脂,1 mol/L 的NaOH 溶液浸泡2 h ,去离子水洗3次至近中性;抽滤收集树脂,加0.15 mol/L 、pH 值为6.5的磷酸缓冲液平衡过夜待用。 蛋清制备:将3个新鲜鸡蛋洗净干燥,小端敲一个小洞,大端打一个小孔进气,分离得鸡蛋清,用1 mol/L HCl 调节PH 到7。过滤前称量烧杯重48.7g ,缓慢搅拌用灭菌的两层纱布过滤除去脐带块和碎蛋壳等,蛋清与烧杯总重207.5g ,蛋清净重158.8g 。用1 mol/L 的HCl 溶液调pH 值至7.0,量蛋清体积为100 ml 。在调节PH 时蛋清中出现少量白色沉淀,可能为部分蛋白由于局部过酸而变性。

吸附:蛋清在不断搅拌下加入抽滤好的724树脂25g (相当蛋清四分之一体积的树脂),冰水浴中磁力搅拌器缓慢搅拌(使树脂全部悬浮在鸡蛋清中,搅拌不能起泡)吸附2.5 h ,4℃静置1.5h 。然后3000r/min 离心15min 分层,收集树脂,回收蛋清(留样A )。

去除杂蛋白:收集树脂用去离子水振荡水洗直至洗液澄清(至无白沫为止),吸管轻吸去洗液,以去除杂蛋白。(每洗1次,离心1次,总共3次)冰浴中用等体积的0.15mol/L 、pH =6.5的磷酸缓冲液搅拌洗涤15min ,抽滤,重复洗三次,注意防止树脂流失。最后一次抽滤滤除树脂水分至干燥。

洗脱溶菌酶:树脂中加入35ml (等体积)的10%(NH 4)2SO 4溶液搅拌洗脱30 min ,抽滤,使

溶菌酶从树脂上洗脱下来,重复两次,合并收集洗脱液(留样),洗脱液过滤后,准确量取体积100ml 。(留样B )

盐析:每83mL 洗脱液加32g 磨细的固体(NH4)2SO4,本实验中总量为38.55g 。缓慢加入(NH 4)2SO 4搅拌待完全溶解后保鲜膜封口,置于4℃冰箱盐析过夜。

透析:待白色沉淀析出,3000r/min 离心15 min ,收集沉淀,用去离子水将沉淀洗下并全部溶解(4.5ml 去离子水),装于透析袋中,于去离子水中透析(冰浴),期间2次更换去离子水,直至用BaCl 2检测透析完全。透析装置中加入磁子,于磁力搅拌器中搅拌加快透析速度。

去杂质蛋白:取出透析袋中的透析液,用0.1mol/L HCl 调整pH4.6,产生少量白色沉淀(留样D ),可能为杂蛋白。3000r/min 离心10min ,收集上清液(留样C 20ul )。

浓缩:用PEG-20000浓缩上清液至1.5ml (留样E ,20ul ,加loading buffer,出现黄色(可能为浓缩时透析袋中渗入了PEG-20000)。[5] [6]

凝胶溶胀及预处理:取足量SephaexG-75于烧杯中加入20倍体积洗脱液,置室温溶胀2天。反复倾泻去掉细颗粒,并泵脱气;洗脱液用超声脱气完全。

测柱床总体(Vt):取洁净的玻璃层析柱垂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距柱上端约3cm处作一记号,关闭柱出水口,加入去离子水,打开出水口,液面降至柱记号处即关闭出水口,然后用量筒接住柱中去离子水(水面降至层析玻璃筛板),读出的体积即为柱床总体积Vt=32.5 ml。

装柱:在柱中注入已脱气洗脱液(约1/3柱床高度),将溶胀好的凝胶与洗脱液1:3混匀稀释后缓慢倾入柱中,待凝胶沉积约1cm~2cm高度后打开出水口,常压平衡,胶面上升到柱记号处则装柱完毕,注意装柱过程中凝胶不能分层。然后关闭出水口,静置过夜,等凝胶完全沉降。过夜后的凝胶柱内颗粒大小分布均匀,松紧一致,填料微孔中无气泡,连接处无死体积。

预加样:在胶面上覆盖一层滤纸,接恒流泵,用2倍床体积的洗脱液以0.5ml/min流速平衡柱子,使柱床稳定,期间测定流速是否与预设的一样,并赶走系统中的气泡。用另一支相同的层析玻璃管与层析柱对比得到外水体积为26.5ml。吸去柱上端的洗脱液,打开出水口,使残余液体降至与胶面相切(不要干胶),关闭出水口。用细滴管吸取1.0 mL蓝色葡聚糖-2000沿管壁缓慢加入,打开出水口,等蓝色葡聚糖渗入胶床与胶面相切时,关闭出水口,用少许洗脱液加入柱中,柱上端再用洗脱液充满后用0.5mL/min的速度开始洗脱。收集洗脱液没管1.0 ml。手动记录时间与对应

的OD280并绘制曲线。葡聚糖色带狭窄、均匀平整,层析柱性能良好。蓝色葡聚糖洗下来之后,用洗脱液(1倍床体积)继续平衡一段时间。

加样和洗脱:按加葡聚糖的操作方法加入溶菌酶样品溶液1.0 mL,用Bio-Rad层析系统设置洗脱条件,以约0.5mL/min的速度洗脱并收集洗脱液每管0.5 ml。手动记录时间及检测到的洗脱液在A280nm处的吸光值。将收集管编号置于4℃冰箱保存.合并洗脱峰内的收集管中的洗脱液。(预先测得记录仪至部分收集器的死体积,出现峰值处的收集管延迟死体积所占的管数才为峰值处样品。)

制胶:电泳玻璃板洗净,并把玻璃板在灌胶支架上固定好。将12%的分离胶加入到电泳槽内的两玻璃板之间,到上口约3cm止,再加一薄层蒸馏水填满,赶走气泡,水与胶面分开并且界面清晰。静置20min,将水倒去。将 4%的浓缩胶连续平稳加入至刚刚没过薄板,赶走气泡。迅速从左至右插入梳子,不要留下气泡,静置30min。(取下胶版放入PE手套,加适量蒸馏水4℃保存)点样:将样品与loading Buffer 1:1混匀。将上述处理的各级分样品和蛋白Marker分别加到点样槽中5ul。接通电源先恒压130V电泳,待各样品从浓缩胶进入分离胶后恒压220V继续电泳,直到溴酚蓝距凝胶边缘5mm是停止电泳,关闭电源。

染色及脱色:电泳完毕,将胶板从玻璃板上取下,小心用塑料板开启电泳厚板和薄板,使胶片完整取下。用塑料板切去浓缩胶部分,分离胶放入大的培养皿用考马斯亮蓝R-250摇床染色20min,回收考马斯亮蓝R-250,在培养皿中加脱色液脱色过夜(期间多次更换脱色液直至背景清楚,条带清晰),并对电泳图谱拍照记录。

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质浓度。[7]先用牛血清清蛋白(BSA)及考马斯亮蓝G-250制作蛋白质标准曲线,再根据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目的蛋白浓度。

附:具体组分加样量见附录II

2结果和分析

2.1凝胶层析纯化

图1和图2分别为蓝色葡聚糖和蛋白样品的凝胶层析洗脱图谱。

图1层析条件流速0.5ml/min,每2min收集一管。曲线呈明显的尖峰,而且范围狭窄,说明

层析柱性能很好。OD280在7、8、9号管出现峰值,根据收集管颜色判断9、10、11号管为峰值,由此推断从经过紫外检测器测得OD值到由部分收集器收集到该样品推迟体积为2ml。

图1 蓝色葡聚糖凝胶层析洗脱图谱

图2上可以看出,在样品峰值之前有其他的杂蛋白洗脱出来,可能为清蛋白、朊蛋白或PEG浓缩时混入的PEG。在层析过程中第25分钟时出现重大失误,发现凝胶柱干裂,停止洗脱,虽然记录到峰值,但由于存在2ml延迟,未收集到峰值处洗脱液,只收集到第19和20min的洗脱样品(24和25号管收集液,),该处样品处于多个蛋白洗脱峰之间,由此推断成分复杂,目的蛋白不纯。

图2蛋白样品凝胶层析洗脱图谱

2.2蛋白质纯度

图3和图4分别为凝胶层析纯化之前和之后的SDS-PAGE电泳图谱。图3中由于留样A(树脂吸附后蛋白上清液)浓度太大并可能部分发生凝固,且未稀释,影响了蛋白Maker及其他样品泳道的效果。但仍然可以分辨出蛋白Maker的六条带,最下面一条为溶菌酶的条带,分子量为14.3kD。对应的4号和6号泳道蛋白样品中分离得到的溶菌酶的条带颜色较深,证明粗提取得到了浓度较高的溶菌酶,但含有大量杂蛋白,主要为卵清蛋白(45kD)、卵白蛋白(66.4 kD)及其他杂蛋白,还含有少量的PEG(20.1kD处)。留样A显然含有大量杂志蛋白,分子量主要分布在44.3到97.2 kD之间。

从图4可以看出,6号和7号泳道的第19和20min的洗脱样品即24和25号管收集液,因为处于杂蛋白峰值和溶菌酶峰值之间,成分复杂,显然是不纯的,主要有两条带,除溶菌酶外还有少量卵清蛋白。8号泳道为借用其他组较好的层析后样品,可以看出纯化效果较好,五杂蛋白。9号泳道的留样A稀释100倍后电泳效果较好,主要成分为杂蛋白。

两图中杂蛋白样品的条带中也有少量溶菌酶,证明溶菌酶在每一步都会不可避免的损失。随着纯度越高,得率越低。条带颜色的深浅一方面与酶浓度有关,另一方面与染料的选择及浓度和染色时间有关,一般染料浓度越高,染色时间越长,染色越深,但脱色也更难。在本试验中,加样量在5 μL 左右、固定染色20min 比较合适,脱色时在摇床上洗脱过夜效果最好。

图3溶菌酶产品的

SDS-PAGE电泳图谱

1.标准蛋白Marker

2.留样A (未稀释)树脂吸附后蛋白上清液

3.留样B 10%(NH4)2SO4溶液洗脱树脂的洗脱液

4.留样C 透析液去杂蛋白离心后的样品

5.留样D 透析液调节PH至4.6后产生的白色杂蛋白

6.留样E PEG浓缩后的样品

图4层析后溶菌酶产品的SDS-PAGE电泳图谱

1. 标准蛋白Marker

2. 留样B 10%(NH4)2SO4溶液树脂的洗脱液

3. 留样C 透析液去杂蛋白离心后的样品

4. 留样D 透析液调节PH至4.6后产生的白色杂蛋白

5. 留样E PEG浓缩后的样品

6. 层析24号管收集样品

7. 层析25号管收集样品

8. 其他实验小组层析较好的收集样品

9. 留样A(稀释100倍)树脂吸附后蛋白上清液

2.3蛋白质浓度

图5所示为蛋白质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达0.985,表明线性关系较高,符合实验要求。利用此标准曲线可计算样品的溶菌酶浓度、得率等。

图5 蛋白质标准曲线

提取的蛋白样品稀释10倍后的OD595=0.2905,代入回归方程得到该蛋白样品浓度为

3.16mg/ml。由此计算蛋清中溶菌酶的得率为:

3.16mg/ml × 1.5ml

得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474mg/100ml

100ml

但据参考文献,蛋清溶菌酶提取率可达0.4g/100ml。[5]但采用本实验的提取方法, 实验的酶得率非常低。可能原因是离子交换剂选择的不同,提取个步骤中损失较多。张文会等使用将D125阳离子交换树脂的Na+型、H+型混合,本实验使用724型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能力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在粗提取中用1mol/L的HCl调节PH时局部过酸使部分溶菌酶变性凝固;在蛋清的树脂吸附使用磁力搅拌而不是手动搅拌,影响了吸附效果,电泳结果显示有微量的溶菌酶残留在蛋清上清液中;在去除杂蛋白的过程中流失了少量树脂也损失了溶菌酶;其他个步骤中都有少量含溶菌酶的溶液残留在容器壁上,造成溶菌酶损失。

3 讨论

3.1 树脂吸附

实验后得知在阳离子交换层析吸附过程中,不能用磁力搅拌器搅拌, 需要手动搅拌,且不能搅动太快,不能出现泡沫。因为磁力搅拌器是靠摩擦力搅拌, 易将树脂打碎, 影响溶菌酶的吸附效果。本实验吸附过程使用了磁力搅拌器搅拌,对实验造成了影响,直接影响了溶菌酶的得率。

3.2 调节PH及盐析

在用调节蛋清PH时使用了1mol/l的HCl,可能酸度过高滴加速度过快,导致了部分蛋白局部过酸变性,影响的得率。吸取这次教训,在用硫酸铵固体盐析溶菌酶之前,要把硫酸铵固体结晶研磨成细微的粉末状,加入时要缓慢加入,不断搅拌防止局部盐度过高导致蛋白局部变性。由此可见,在提取蛋白过程中加入任何溶液或固体都要极缓慢的加入,并且搅拌,防止局部浓度过高对蛋白活性产生影响。

3.3透析与浓缩

因为洗脱溶解蛋白样品时没能控制好蒸馏水用量,且透析过程使样品溶液体积进一步增加,因此用PEG-20000浓缩蛋白样品。可能是由于透析袋没有扎紧或透析袋本身的问题,PEG-20000进入到透析袋,与蛋白样品混在一起,这样必然影响目的蛋白的纯度并可能影响溶菌酶的活性。

3.4溶菌酶凝胶层析

本实验凝胶层析中凝胶柱是自己手动填充的,这一步非常重要,装柱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分离样品的成败。柱子应固定在稳定的支架上,并保证其垂直,同时需寻找合适体积的洗脱液与凝胶灌入柱中,注意不能出现断层现象,再经常压平衡过夜,加压平衡2小时,用蓝色葡聚糖-2000检验,蓝色色带狭窄均匀,才算顺利制备出凝胶柱。本实验凝胶柱制备非常成功,凝胶柱性能良好。

层析过程所用的洗脱液一定要超声脱气1小时以上,脱气后不要震荡,不要倾倒混合,一面在此混入气体,已脱气的要用保鲜膜封口,以免混入杂质。层析系统的入口管要保证完全没入洗脱液。

实验最大的遗憾是在样品层析时发生凝胶柱干裂,虽然已记录到峰值,但由于体积延迟未收集到峰值处电泳纯的样品。分析原因可能是系统接口处漏气,凝胶柱产生负压而进入空气。当时两名同学忙于记录数据及收集样品,未及时发现问题。这是一次深刻的教训,任何实验中如果出现一点差错,就可能前功尽弃,

3.5 SDS-PAGE电泳

电泳是本实验的眼睛,用来检测每一步骤中样品是否存在,纯度如何,以及去除的杂蛋白成分如何,多条电泳条带进行多重、两两比较、横向及纵向比较,帮助分析提取效果,凝胶层析纯化及蛋白质得率。出现问题可以从电泳图谱上寻找问题的根源。电泳过程中还要注意的是点样的蛋白样品的浓

3、 Tris-甘氨酸电极缓冲液:5×Tris-Gly Buffer稀释5倍后使用。

5×Tris-Gly Buffer:

附录II 考马斯亮蓝G-250法蛋白质标准曲线

溶菌酶提取

方法对比讲稿用 2.1 结晶法 溶菌酶具有耐热、耐酸的特性,并且易溶解在盐溶液,稳定性好,通过改变盐溶液的条件,可使溶菌酶以晶体形式析出而得以分离,结晶法也因此成为制备溶菌酶晶体最为传统的方法之一。该方法的主要过程可简述如下,向富含溶菌酶的蛋清中加入(NH4)2SO4等中性盐,依据溶菌酶的等电点区,用氢氧化钠调节蛋清溶液的 pH,再加入溶菌酶晶体进行诱导,4℃放置大概 2 周,即可析出大部分的溶菌酶晶体,而与其它杂蛋白质得以分离。如要得到到更高纯度的溶菌酶,可将析出的溶菌酶晶体过滤,重新溶解,再利用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重结晶即可。结晶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是目前从蛋清中提取分离溶菌酶的首选方法,但它要求溶菌酶的含量要相对高,因此不适宜溶液中微量溶菌酶的分离。此外,晶体的形成,蛋白质结晶既受到自身分子结构的影响,又受到结晶条件的影响,结晶过程中只要有细微的差别,晶体的产量和质量都将受到很大影响(结晶过程不好控制),所以蛋白质结晶是一个宏观看似简单而实际微观极为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为进一步完善结晶法分离纯化溶菌酶,研发人员越来越重视膜结晶法的研究与应用。相比于常规结晶方法,膜结晶法对蛋白质初始浓度要求低、结晶诱导时间较短、尤其是结晶过程可控,因而具有明显优势。 2.2 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是借助溶液中各种蛋白质等粒子的带电差异,而与离子交换剂之间具有强弱不一的结合力,达到分离纯化物质的操作技术。依据原料及分离纯化的不同要求,可分别选择羧甲基琼脂糖、羧酸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等离子交换剂。离子交换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可实现自动化连续操作,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是目前溶菌酶生产的常用方法。 (联用层析法因分离速度快、处理量大等优势而受到研发人员的广泛关注,包括膜亲和层析法、离子交换层析法等。尤其是离子交换层析法 20 世纪 80 年代便开始广泛应用于溶菌酶地分离纯化。此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高效、可实现自动化操作,是溶菌酶生产中的常用方法之一。) 2.3 色谱法 以亲和力为基础,将不溶性的载体与可逆结合的配体相偶联,制备成具有特异亲和性的分离介质,选择性地吸附生物活性物质,依据待分离物质的特性再利用相应组成的溶液洗脱而达到分离提取需要物质的目的,这就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亲和色谱技术。亲和色谱技术是诸多色谱法的一种,选择性高、快速、高效,适合蛋清溶菌酶高效分离与纯化的需要。随着生产对技术要求的提高,研发人员以传统的膜处理为基础,利用固定离子亲和色谱和膜分离相结合,制备固定金属亲和膜,因其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可用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多方研究结果表明固定金属亲和膜对溶菌酶的选择吸附性能良好。如若将间歇式吸附与连续式脱附耦合亲和层析法相结合,用于溶菌酶分离纯化,蛋白质回收率和吸附剂利 用率都会有明显提高。 2.4 亲和分离法 亲和力为基础,借助物质间的特异性结合力,使目的物质或者杂质与相应的配基结合而达到分离纯化目的物的目的,即亲和分离法,包括亲和沉淀法、亲和膜分离法、亲和过滤法、亲和层析法等。尤以亲和层析法和亲和沉淀法的应用广泛。亲和层析法是利用蛋白质和酶的生物学特异性,即蛋白质或酶与其配体之间所具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_教案

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课题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设计简易的实验装置来提取植物芳香油 2、了解提取植物芳香油的基本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用水蒸汽蒸馏法和压榨法提取植物芳香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严谨、科学、求实的态度和精神 ★课题重难点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技术;针对原料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提取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生物组织中,不但含有蛋白质和DNA ,而且含有很多人们需要的有效成分,如食用油、芳香油、植物色素、药物成分等。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二)进行新课 1.基础知识 1.1 1.2芳香油的性质:挥发性强(物理性质),以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为主(化学本质)。 1.3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蒸馏、压榨、萃取等。 (1)水蒸气蒸馏法 原理:水蒸汽可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水油分层。 适用范围:易挥发、不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的植物成分,如:玫瑰油、薄荷油等。 方法:水中蒸馏:原料放在沸水中加热蒸馏。 水上蒸馏:原料隔放在沸水上加热蒸馏。 水汽蒸馏:利用外来高温水蒸气加热蒸馏。 优点:简单易行,便于分离 不足:有些原料不适宜于水蒸气蒸馏,如柑橘、柠檬等易焦糊,有效成分容易水解。 (2)压榨法 原理: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适用范围: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 优点:生产成本低,以保持原料原来的结构和功能。 不足:分离较为困难,出油率相对较低。 (3)萃取法 原理:芳香油易溶于有机溶剂,溶剂蒸发后得到芳香油。 适用范围:挥发性强、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植物芳香油提取,要求原料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剂中。 优点:易分离,出油率高。 不足:有机溶剂中的杂质影响芳香油的品质。 2.实验设计 2.1玫瑰精油的提取 (1)玫瑰精油性质:浅黄色至黄色,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 (2)实验流程: 鲜玫瑰花+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NaCl ????→加入分离油层24Na SO ??????→加入无水除水??? →过滤玫瑰油 ①采集玫瑰花:采集盛花期(5月中上旬)的玫瑰花,清水清洗沥干。 ②装入蒸馏原料:称取50g 玫瑰花放入蒸馏瓶,添加200mL 蒸馏水。

鸡蛋清中提取溶菌酶方法的研究

第7卷第3期大连民族学院学报V ol.7 No.3 2005年5月 JOURNAL OF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May 2005 鸡蛋清中提取溶菌酶方法的研究 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2001级高威孙纯义 溶菌酶是一种有效的抗菌剂,全称为1,4-β-N-溶菌酶. 因其对人体细胞没有毒性作用,故在医学、食品科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蛋清中溶菌酶的含量约2‰,但杂蛋白的含量很高,使得在制取高纯度溶菌酶时操作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本文介绍的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收率高.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实验原料:新鲜的鸡蛋清. 试剂:冰醋酸、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考马斯亮蓝G-250、磷酸、95%乙醇(以上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级),CM Sepharose FF(Parmacia公司生产). 仪器:TDL—50B低速台式大容量离心机、75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A2104H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等. 1.2 实验方法[1] 取100mL纯净水,用醋酸调pH值为3.5,水浴加热到85℃. 加入50mL新鲜蛋清,搅拌加热5min.将所得液体3000r/min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 将上清液加入处理好的CM Sepharose FF层析柱中,控制流速在200mL/h 左右. 吸附完毕用纯净水冲洗吸附柱,以除去杂蛋白. 用100mL 0.1mol/L的氯化钠溶液洗脱溶菌酶,流速200mL/h. 收集洗脱液,检测酶活力. 1.3 检测方法[2] 溶菌酶活力测定:将处理好的黄色小球菌用生理盐水稀释,使其在波长450nm处,吸光度在0.3~0.8之间. 用生理盐水做空白相,在比色皿中加入20μL洗脱液,然后加入3mL稀释好的菌液,于波长在λ450处,测量1min 内的吸光度下降值. 酶活力单位定义:每分钟引起ΔOD450下降0.001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溶菌酶活力=ΔOD450/0.001×W(W为加入溶菌酶质量). 蛋白浓度的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以溶菌酶标准品为标准蛋白. 2 结果与分析 2.1 溶菌酶的提取及初步纯化 溶菌酶属于碱性蛋白酶,化学性质非常稳定,pH在3.0~7.0时其结构几乎不变,仍保持原酶活性. 在中性介质的条件下,溶菌酶能与鸡蛋清中其他蛋白质形成络合物,大大提高了其稳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溶菌酶的析出被抑制,但如果在该体系加入酸,降低体系pH值,就可破坏上述络合物的形成,使得溶菌酶与酸作用生成相应的盐,这样溶菌酶就可很好地被水提取. 同时,由于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的等电点都处在酸性或弱酸性范围内,所以也可去除部分杂蛋白,达到初步纯化的目的. 溶菌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当温度不是很高时,短时间的热处理,酶活力不会有明显的变化,而一般的杂蛋白分子会在较低的温度下变性沉淀. 将体系温度升高到85℃时,鸡蛋清中大量的其他蛋白质凝聚,而溶菌酶由于其耐热性较高则不会凝聚,仍在上清液中,这样也可以促进溶菌酶与其他蛋白质分开. 这样通过调节体系的pH值及温度,可达到从蛋清中较好地提取溶菌酶的目的. 2.2 用CM Sepharose FF高度纯化 CM Sepharose FF是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溶菌酶有较高的吸附能力,与传统离子交换剂相比具有吸附速度快,能够快速洗脱的特点. 可使溶菌酶比活力由吸附前874U/mg上升到18 830U/mg,蛋白活力提高了22倍,且收率较高. 3 结论 查溶菌酶标准曲线可得洗脱液中溶菌酶的含量为1.05mg/mL,总得率为0.19%. 以黄色小球菌测定,酶活力为18 830U/mg. 所得酶活力与传统提取工艺相比纯度有较大的提高,同时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收率较高、生产周期短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张文会,王艳辉. 离子交换法提取鸡蛋清溶菌酶[J]. 食品工业科 技,2003(6)24:57-59. [2] 林亲录,马美湖. 鸡蛋卵清中溶菌酶的提取与纯化[J]. 食品科学, 2002(2)23:43-46.

(推荐)溶菌酶作用机理

溶菌酶作用机理 1.溶菌酶:是催化某些细菌细胞壁水解、从而溶解其细胞壁的酶,主要存在于鸡蛋清及动物的眼泪中。 2.细胞壁多糖:是N-乙酰氨基葡萄糖(NGA)-N-乙酰氨基葡萄糖乳酸(NAM)的共聚物,其中的NGA及NAM通过b-1,4糖苷键而交替排列: 3.溶菌酶的结构:由129个氨基酸组成的单肽链蛋白质,含有四对二硫键,一级结构如图所示 4.溶菌酶的催化作用:为葡糖苷酶,能水解NAM的C1与NAG的C4之间的糖苷键,但不能水解NAG的C1 与NAM的C4之间的糖苷键,水解作用如下: 5.溶菌酶的三维结构:溶菌酶分子内部几乎是非极性的,在分子的表面有一个较深的裂缝,恰好能容纳多糖底物的六个单糖(ABCDEF环),是溶菌酶的活性部位,其中白色所示的是活性部位的Glu35和Asp52。 6.溶菌酶与底物的复合物的三维结构: 7.溶菌酶-底物结合部位示意图:NAG多聚体水解速率表明从5到6聚体增加到最大,活性部位的裂缝正好被六个糖残基所装满,水解部位是D和E之间的糖苷键

8.溶菌酶与底物的复合物的三维结构示意图:第四个糖残基D环由于空间的原因必须由正常的椅式变形为能量较高的半椅式,因此降低了糖苷键的稳定性容易断裂。 9.溶菌酶催化作用机制要点总结: (1)Glu35的-COOH提供一个H+到D环与E环间的糖苷键O原子上。H+的转移使D环的C1键与糖苷键O原子间的键断开,并形成正碳离子过渡中间产物。(2)含有E及F残基的NAG二聚体离开酶分子。 (3)正碳离子中间产物进一步与来自溶剂的OH-发生反应, Glu35质子化,酶游离出来。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鸡蛋溶菌酶提取

鸡蛋溶菌酶提取 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 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溶菌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DNA、RNA、脱辅基蛋白形成复盐,使病毒失活。 性质: 白色或微白色冻干粉,溶于水,不溶于乙醚和丙酮,pI为11.0-11.35,最适 pH值6.5。稳定性:酸性介质中可稳定存在,碱性介质中易失活;96℃, pH值为3条件下,15min后活力保持87%。抑制剂有碘、咪唑和吲哚衍生物、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醇类和碳链不少于12的脂肪酸)。1%水溶液在281.5nm 处的吸光系数为26.4。通过水解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来溶菌 作用: 溶菌酶的用途极为广泛,在医药上,可与血液中的病毒结合,阻止流感、腺病毒等的繁殖;能分解粘多糖,有利于脓汁、痰液的排出;能清除坏死组织、增进抗生素的药效以及促进肠道有益细菌如乳酸菌的繁殖等作用;另外,它与抗生素联合应用还可治疗支气管炎、肺炎、白喉、小儿急性肾炎等多种疾病。在食品上,卵清溶菌酶是无毒的蛋白质,能选择性地使目标微生物细胞壁溶解,而对其他物质无反应,人们利用它来代替有害健康的化学防腐剂(如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达到保存食物的目的,是一种天然防腐剂;溶菌酶添加于牛乳,可使牛乳人乳化,提高了牛乳的营养价值。 提取工艺: (一)鸡蛋清中提取溶菌酶 方法一——食盐盐析 一.材料: 原料:鸡蛋、NaOH、NaCl、丙酮、(市售溶菌酶粉剂) 仪器与设备:搅拌器(200-300r/min),离心机(4000r/min),抽滤机 二.工艺流程: 原料→ 清洗→ 去蛋壳→ 分离蛋清→ 搅拌→ 过滤→ 加盐→ 调节pH 值→ 结晶→ 干燥→ 成品→ 包装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目标导航 1.了解植物芳香油的来源和发展史以及主要化学成分。2.了解提取芳香油的三种基本方法和原理。 一、基础知识 1.植物芳香油的来源 (1)来源:天然香料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和________。可用于提取植物芳香油的植物器官中,营养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殖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芳香油的特性:提取的植物芳香油具有很强的______。 (3)植物芳香油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包括__________及其________。 2.基本方法有三种 采用哪种方法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来决定的。 (1)________________是常用的方法 ①原理:水和芳香油的沸点不同,利用________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________________,再冷却分离。

②分类:根据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可以将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________蒸馏、________蒸馏和________蒸馏。 ③适用范围: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与水不发生反应,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 (2)________(主要为冷压榨) ①原理:含芳香油较多的果皮经冷磨或机械冷榨的方法将芳香油压榨出来,经分离水分后可得到冷压精油。 ②优点:此法生产过程在常温下进行,确保了芳香油中萜烯类化合物不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精油质量提高,香气逼人,如含精油较多的柠檬、鲜橘、佛手柚等果皮均可通过压榨或割伤而得到。 (3)________ 萃取是有机化学实验中用来提纯和纯化化合物的手段之一,通过萃取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提取出所需要的化合物。 ①液—液萃取法的基本原理: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经过反

一种从鸡蛋清中分离溶菌酶的方法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014.11.12 C N 103114082 B (21)申请号 201310069093.9 (22)申请日 2013.03.04 C12N 9/36(2006.01) (73)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地址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潮王路 18号 (72)发明人张健 金志敏 夏春年 姚小武 张岩 (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01 代理人黄美娟 王兵 CN 1108381 C,2003.05.14, 陈若飞.从蛋壳中提取溶菌酶的研究..《沈 阳化工学院院报》.2008, 卢庆祥.用聚丙烯酸凝聚提取溶菌酶..《化 学教学》.1995, M. Sternberg 和D. Hershberger.Separation of proteins with polyacrylic acids..《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BBA) - Protein Structure 》.1974,(54)发明名称 一种从鸡蛋清中分离溶菌酶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鸡蛋清中分离溶菌酶的 方法:用水将鸡蛋清溶解,调节pH 至4.0~5.0 并加热至80℃左右,使杂蛋白沉淀、过滤除去,获 得滤液;再在弱酸性条件下,用木质素磺酸钠与 滤液中的溶菌酶进行聚合、沉淀;然后,将沉淀物 在碱性条件下溶解,用聚丙烯酰胺水溶液使其解 离,过滤得滤液;最后,向滤液中加入无水乙醇使 其结晶,过滤、干燥即得溶菌酶;本发明使用的原 材料价格低、工艺简单、条件温和、便于操作控制、 生产周期短,比以往的沉淀法更经济,更适合于工 业化生产。(51)Int.Cl.(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孙彦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10)授权公告号CN 103114082 B

第一节 溶菌酶的提取

第一节溶菌酶的提取 一、简介 1.Lz的结构及组成 溶菌酶(Lysozyme,EC 3.2.1.17)是一种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水解酶,又称细胞壁溶解酶(Muramidase),是由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Fleming)在1 92 2年在人的眼泪、唾液中发现的。溶菌酶广泛存在于鸟类和家禽的蛋清中,哺乳动物的泪液、唾液、血浆、尿、乳汁、其它体液(如淋液)中及白细胞和组织(如肝、肾)细胞内,而且部分植物、微生物中也含有此酶。其中人溶菌酶的活性是最高的,大约为鸡蛋清溶菌酶酶活力的3倍。但是蛋清中溶菌酶含量最丰富,约为0.3%-0.4%左右,而且蛋清来源广泛,因此多数商品溶菌酶是从蛋清中提取的。人们根据溶菌酶的溶菌特性,将其应用于医疗、食品防腐及生物工程中,特 别是在食品防腐方面,以代替化学合成的食品防腐剂,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鸡蛋清溶菌酶是动植物中溶菌酶的典型代表,也是目前了解最清楚的溶菌酶之一。此酶为白色、无臭结晶粉末,味甜,易溶于水,遇碱易破坏,不溶于丙酮、乙醚中。其分子是由129个氨基酸残基排列构成的单一肽链(见图6-1),有四 图5-1 溶菌酶的分子结构 对二硫键,分子量为14300。结晶形状随结晶条件而异,有菱形八面体、正方形六面体及棒状结晶等。 2.Lz的基本性质 Lz是一种碱性球蛋白,广泛存在于鸟和家禽的蛋清中。其酶蛋白性质稳定,热稳定性很高。 (1)Lz的热稳定性 Lz在酸性pH下是稳定的,此时100℃的加热对Lz仅有较小的活力损失。在pH4.5(100℃,3min)、pH5.29(100℃,3min)下加热,Lz是稳定的。一般认为Lz在酸性条件

下稳定,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糖和烯烃类能增加Lz的热稳定性,NaCL对Lz也有抗热变性作用,而且盐溶液的存在对Lz的活力是十分必要的。在低盐浓度时,Lz的活化和离子强度密切相关,在高盐浓度时对Lz的活力受到抑制,阳离子的价态愈高则抑制作用愈强。具有—COOH和—SH3OH基的多糖对Lz活力有抑制作用。 (2)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蛋白质和过氧化的脂类作用对食品的储藏有着重要的影响,自由基使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产生H2O2,导致产品的破坏,这类反应的一个特征是产品的溶解性下降。溶菌酶和过氧化甲基亚油酸盐一起培养,导致蛋白质溶解度的下降和增加了溶解部分的分子质量,这是由于在Lz中产生了游离基,而导致其和过氧化的甲基亚油酸作用,研究表明Lz中游离基浓度随水分活度的上升而下降。 在150℃~300℃焙烤对溶菌酶和酪蛋白的作用中,溶菌酶被作为一个纯蛋白质样品在250℃几乎所有溶菌酶的氨基酸被分解,色氨酸,含硫氨基酸、碱性氨基酸和β-OH氨基酸,较酸性氨基酸、脯氨酸、芳香族氨基酸(除色氨酸外)、有烷侧链的氨基酸容易分解这在氨基酸和还原糖间形成风味和有色物质的美拉德反应中是很重要的。 (3)络合作用 溶菌酶和许多物质形成络合物导致其失活。人们发现等量蛋清和蛋黄的混合物其溶菌酶无活力;脱水全蛋中仅保留部分溶菌酶的活力;蛋黄污染的蛋清仅有两个离子交换色谱峰,而不是无污染的三个峰;对全蛋的色谱分离无溶菌酶。据此,研究者认为抑制机理是在溶菌酶和蛋黄化合物间形成静电相互作用的络合物所致。 3.Lz的用途 溶菌酶作为一种活性物质可应用在各个领域,我国的食品工业、酶工程、发酵工业、医学和科学研究对溶菌酶有较大的需求。 由于溶菌酶对多种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因此可以用于食品保鲜。目前主要应用于海产品、水产品、乳制品和干酪的保鲜,低度酒、糕点及饮料的防腐,以及水产熟制品及肉类熟制品的防腐保鲜的方面。 此外在发酵工业领域,酵母膏是发酵工业中用量最多的一类培养基成分。它的制备目前大多是采用酵母自溶法或酵解酵母的办法制成的。如果改用溶菌酶制备酵母膏,则不仅可以提高浸膏量的收率,还可以大大缩短酵母膏的制备时间。另外溶菌酶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酶。由此可见溶菌酶的用途极其广泛。 4.Lz的来源及分布 1937年由Abraham与Robinson从卵蛋白中最先分离出晶体溶菌酶此后人们在人和动物的多种组织、分泌液及某些植物、微生物中也发现了溶菌酶的存在,根据来源不同,将溶菌酶分为以下三类: (1)动物源溶菌酶 动物源溶菌酶包括鸡蛋清溶菌酶及人和哺乳动物溶菌酶。鸡蛋清溶菌酶是目前研究和应

鸡蛋清溶菌酶提取实验具体步骤

从鸡蛋中提取溶菌酶的步骤 1.鸡蛋清样品制备及粗分离 将4~5 个(为一个小组,同时两个小组共同进行试验)新鲜鸡蛋打入烧杯然后用矿泉水瓶子吸出蛋黄,分离得鸡蛋清(鸡蛋清pH 值不得小于8.0),量其体积(量筒50ml),加入两倍蛋清体积的(可用双蒸水替代)去离子水,边加边缓慢搅拌,拌匀后用两层纱布过滤除去脐带块和碎蛋壳等,然后用1 mol /L 的HCl 溶液调pH 值至7.0 左右,再用脱脂棉过滤收集滤液。 2. 724 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及层析 1.吸附: 将处理好的蛋清约200 mL,加入32 g再生的724 树脂中,缓慢搅拌吸附6 h。 2.洗涤、洗脱: 待分层后,将蛋清液倒去,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以去除杂蛋白,滤干树脂,用等体积的0.15mol /L pH 值为6.5 的磷酸缓冲液洗涤,加入等量的10%(NH4)2SO4溶液搅拌洗脱30 min,使溶菌酶从树脂上洗脱下来,收集洗脱液,4℃冰箱静置过夜。 第二天,有白色沉淀析出,离心(15 min,10 000r /min)收集沉淀,沉淀物为溶菌酶粗产品 浓缩 1·透析除盐、去碱性蛋白: 4℃条件下,用去离子水透析24 h 左右(1天)直到透析完全(用BaCl2与透析液发生反应直到没有浑浊产生为止)。离心去除透析袋中沉淀,向透析清液中慢慢加入1 mol /L 氢氧化钠溶液,同时不断搅拌,使pH 值上升至8.0~9.0,如有白色沉淀,即离心去除;(碱性蛋白在此pH条件下会到等电点然后就会沉淀) 2·聚乙二醇浓缩: 盐析物用1 倍去离子水溶解成稀糊状,装入透析袋,在装有聚乙二醇的试管中吸水浓缩,收集浓缩液; 3·冷冻干燥: 用3 mol /L 盐酸调pH值至5.0,冷冻干燥,即得白色片状溶菌酶。 溶菌酶纯度检测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①凝胶板的制备: 用30%分离胶贮液、pH 值为8.9 分离胶缓冲液、10%浓缩胶贮液、pH 值为6.7浓缩胶缓冲液、10%SDS、1%TEMED、重蒸馏水、10%APS 溶液配制而成; ②溶菌酶的处理: 用磷酸缓冲液制成50 μg /mL 的溶液,取10~80 μL 点样于凝胶板上 ③电泳: 电流为10 mA,时间4 h; ④固定、染色和脱色: 电泳完毕,将胶板从玻璃板上取下,分别在固定液与染色液中浸泡10~30 min,用水漂洗

溶菌酶的提取-分离纯化-产物纯度鉴定和活性测定

溶菌酶的提取,分离纯化,产物纯度鉴定及活性测定 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溶菌酶的制备过程 2、学习和掌握溶菌酶的纯化过程 3、学习和掌握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德原理和技术 4、测定溶菌酶的分子量和所提取的溶菌酶的浓度 5、测定所提取的溶菌酶的活性 试验原理: 溶菌酶(lysozyme)又称胞壁质酶(muramidase)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N-acetylmuramide glycanohydrlase),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溶于水,不溶于乙醚和丙酮,pI为11.0-11.35,最适pH值6.5。酸性介质中可稳定存在,碱性介质中易失活。溶菌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DNA、RNA、脱辅基蛋白形成复盐,使病毒失活。因此,该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 该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中,鸟类和家禽的蛋清、哺乳动物的泪、唾液、血浆、尿、乳汁等体液以及微生物中也含此酶,其中以蛋清含量最为丰富。从鸡蛋清中提取分离的溶菌酶是由18种129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单一肽链。它富含碱性氨基酸,有4对二硫键维持酶构型,是一种碱性蛋白质,其N端为赖氨酸,C端为亮氨酸。可分解溶壁微球菌、巨大芽孢杆菌、黄色八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 2.1、离子交换层析 离子交换层析是依据混合样品中各种离子或离子化合物与离子交换树脂的可交换离子之间的交换程度不同而进行分离纯化的。离子交换层析主要是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离子或离子化合物以离子交换方式进行,过程是可逆的。由于离子交换剂对溶液中各种离子具有不同的结合力,也就是说,离子交换剂对各离子的排斥和阻滞作用不同,从而引起各离子在柱内的流速差异,逐渐发生分离,最终分别流出层析柱。该法可同时分析多种离子化合物,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选择性好,分离速度快等优点。本实验分离溶菌酶采用732型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2.2、盐析 中性盐对蛋白质的溶解度有显著影响,一般在低盐浓度下随着盐浓度升高,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此称盐溶。当盐浓度继续升高时,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程度下降并先后析出,这种现象称盐析,将大量盐加到蛋白质溶解中,高浓度的盐离子(如硫酸铵的SO42-和NH4+)有很强的水化力,可夺取蛋白质分子的水化层,使之失水,于是蛋白质胶粒凝结并沉淀析出。盐析是若溶液pH在蛋白质等电点则效果更好。由于各种蛋白质分子颗粒大小、亲水程度不同,故盐析所需的盐浓度也不一样。溶菌酶在32%硫酸铵盐浓度下的沉淀最多,最适宜作为盐析液浓度。经盐析得到的沉淀为溶菌酶的粗制品。 2.3 透析脱盐 将此透析袋浸入水或缓冲液中,样品溶液中的大分子量的生物大分子被截留在袋内,而盐和小分子物质不断扩散透析到袋外,直到袋内外两边的浓度达到平衡为止。保留在透析袋内未透析出的样品溶液称为“保留液”,袋(膜)外的溶液称为“渗出液”或“透析液”。透析的动力是扩散压,扩散压是由横跨膜两边的浓度梯度形成的。透析的速度反比于膜的厚

南师大蛋清中提取溶菌酶实验

蛋清中提取溶菌酶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姓名:穆旭学号:09130333 摘要:本实验通过离子交换层析提取蛋清中的溶菌酶,掌握静态和动态离子交换的方法; 和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活性蛋白质方法,并用超滤法分离溶菌酶和盐析浓缩溶菌酶,掌握超滤分离技术的原理和操作。并且用SDS-PAGE检测溶菌酶的纯度和含量,从而掌握SDS-PAGE的原理和操作。 关键词:溶菌酶,柱层析,离子交换树脂,超滤,盐析,SDS-PAGE 研究材料与实验方法 1.柱层析前的准备工作 实验材料: 树脂:724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层析柱:φ1.6cm×30cm、溶液:0.1M NaOH,0.1M HCl、其他材料:布氏漏斗,抽滤瓶,铁架台,恒流泵,核酸蛋白检测仪等。1.1预处理724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碱-酸-碱的方法(Na型),每次用0.1N NaOH或者0.1N HCl溶液(体积约为树脂的2—3倍)浸泡树脂10—15min后,都要用蒸馏水将碱液、酸液冲洗掉。 1.2装填离子交换层析柱(重力沉降法) 固定层析柱,保持层析柱垂直;将蒸馏水倒入层析柱中,以排出管道中的空气,当蒸馏水高度约为层析柱高的一半时,将层析柱下端的塑料管夹紧;用玻璃棒将树脂搅拌均匀,倒入层析柱内,松开下端的塑料管,树脂自然沉降,最后保持蒸馏水面高于树脂表面约2cm。 1.3配制0.1M磷酸钠缓冲液pH7.0 先配制 1M Na2HPO4 57.7mL,1M NaH2PO4 42.3mL将两者混合后稀释至1000mL,装于试剂瓶中。 1.4平衡离子交换树脂 0.1M磷酸钠缓冲液恒速缓慢流经树脂,直至流出液的pH值与缓冲液相同,平衡结束。 2.柱层析法提取溶菌酶 实验材料: 起始缓冲液:0.1M 磷酸钠缓冲液(pH7.0) 洗脱液:50mM NaCl溶液200mL(溶剂:起始缓冲液)、500mM NaCl溶液150mL (溶剂:起始缓冲液) 再生溶液:0.5M NaOH溶液 仪器:磁力搅拌器等 其他材料:新鲜鸡蛋 2.1样品的预处理 取2个新鲜鸡蛋,在其一端敲一个小洞,收集蛋清,加入约其体积1.5倍的起始缓冲液,搅拌均匀,用4层纱布过滤除去不溶性物质,检查其pH值是否为7.0,否则用0.5M酸、碱调节。

溶菌酶溶液配制及应用

溶菌酶溶液 简介: 华越洋溶菌酶溶液是浓度分别为10mg/ml的蛋清型溶菌酶溶液,可以用于下列分子生物学实验: 1.核酸纯化 2.包涵体蛋白纯化 3.质粒DNA纯化 4.几丁质的水解 5.细胞壁的水解 运输及保存: 低温运输,-20℃保存,有效期一年。 ============================================================= 溶菌酶存在于卵清、唾液等生物分泌液中,催化细菌细胞壁肽聚糖N-乙酰氨基葡糖与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1,4-β-糖苷键水解的酶。 溶菌酶(lysozyme)又称胞壁质酶(muramidase)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N-acetylmuramide glycanohydrlase),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溶菌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DNA、RNA、脱辅基蛋白形成复盐,使病毒失活。因此,该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

用途用于生化研究,临床上用于急慢性咽喉炎、扁平苔癣、扁平疣等疾病的治疗。 生产 以蛋清为原料,在pH6.5条件下用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732吸附后,再用硫酸铵洗脱,经透析后冷冻干燥得产品。 制备 溶菌酶是采用生物工程技术进行克隆、提取而制取,它是一种天然酶,安全绿色的添加剂,无抗药性。该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中,鸟类和家禽的蛋清、哺乳动物的泪、唾液、血浆、尿、乳汁等体液以及微生物中也含此酶,其中以蛋清含量最为丰富。从鸡蛋清中提取分离的溶菌酶是由18种129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单一肽链。它富含碱性氨基酸,有4对二硫键维持酶构型,是一种碱性蛋白质,其N端为赖氨酸,C端为亮氨酸。可分解溶壁微球菌、巨大芽孢杆菌、黄色八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 优点 1.溶菌酶是很稳定的蛋白质,有较强的抗热性。蛋清溶菌酶是C型,是已知的最耐热的酶;2.溶菌酶不会因为有机溶剂的处理而失活,当转移到水溶液中时,溶菌酶的活力可全部恢复;3.溶菌酶可被冷冻或干燥处理,且活力稳定;4.溶菌酶适宜pH5.3~6.4,可用于低酸性食品防腐;5.溶菌酶生产成本较低;6.溶菌酶的抗菌谱较广,不仅局限于G+ 菌,对部分G­ 菌也有抑制效果;7.溶菌酶作为防腐剂安全性高。溶菌酶是一种天然蛋白质,1992年FAO/WTO 的食品添加剂协会已经认定溶菌酶在食品中应用是安全的。 应用 医学应用 可作为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天然抗感染物质。有抗菌、抗病毒、止血、消肿止痛及加快组织恢复功能等作用。临床用于慢性鼻炎、急慢性咽喉炎、口腔溃疡、水痘、带状疱疹和扁平疣等。也可与抗菌药物合用治疗各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口服和肌注均有效。口服,3~5片/次(肠溶片含10mg),3次/日。口含,1片/次(口含片含20mg),4~6次/日。外用:以1%~2%溶液滴注、涂擦或直接喷粉。肌注,50mg~100mg/次,1~2次/日。滴眼:用2%溶液。副作用偶有较轻的过敏反应。氯化溶菌酶医疗效果更广,有浓痰分散、出血抑制、组织修复、消炎镇痛、抗过滤性病毒等作用,因而用氯化溶菌酶的制药有消炎消痔、治感冒、皮肤病及眼、鼻、喉等用药. 食品应用 可作为防腐剂,它的主要功用是水解细菌细胞壁,在细胞内,则对吞噬后的病原菌起破坏作用.该酶对革兰氏阳性菌中的枯草杆菌、耐辐射微球菌有分解作用。对大肠杆菌、普通变形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也有一定程度溶解作用,其最有效浓度为0.05%。与植酸、聚合磷酸盐、甘氨酸等配合使用,可提高其防腐效果。

溶菌酶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实验报告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溶菌酶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测定 实验报告集 班级生工1411 学号 组别7 姓名

实验室学生守则 一、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服从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 的指导。 二、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做好实验预习,实验之前5分钟进入实验室,及时、 准确地完成实验任务,实事求是地完成实验报告,杜绝弄虚作假。 三、严格执行操作规定,爱护仪器设备及工具。凡不按教师的指导擅自操 作引起仪器、设备损坏者,应予赔偿。 四、爱护实验室公共财物,节约水电、材料和试剂。未经允许不得随便挪 动非实验需用的其他仪器,不得随便拆装仪器或将仪器、工具带至室 外。 五、持实验室的严肃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嘻闹,严禁在实验室内抽烟和 吃东西。 六、严防事故,确保实验室安全,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有关教师和管 理人员报告。 七、每次实验结束后,主动整理好仪器设备,归还所借器材,关闭电源、 水源,按指导老师的要求做好实验结束工作及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工作,经指导老师许可后,方可离开。

预习报告(手写,可自行续页)

实验报告 溶菌酶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测定 一、目的 对从鸡蛋清中提取并分离纯化出溶菌酶进行活性测定 二、原理 鸡蛋是溶菌酶的主要来源,等电点约为10.5~11,最适温度50℃,最适pH为6~7左右。 1、溶菌酶分离纯化原理: (1)等电点法利用溶菌酶等电点较高,在酸性条件下除去一些杂蛋白 (2)阳离子树脂柱层析法进一步除去杂蛋白 2、溶菌酶鉴定分析 (1)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含量 (2)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性 (3)使用SDS-PAGE 鉴定溶菌酶纯度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与试剂 鸡蛋清,PBS缓冲液,40%甘油、冰醋酸、氢氧化钠,D152大孔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透析袋,考马斯亮蓝G250、牛血清蛋白、乙醇、磷酸,溶菌酶标准品、底物微球菌粉,蛋白质分子量Marker 、SDS、聚乙二醇-20000等 2、实验仪器 低速离心机、高速冷冻离心机、离心管、分光光度计,玻璃层析柱,Bio-Rad垂直电泳系统,移液枪、移液管,培养皿、玻璃棒、普通漏斗、滤纸、量筒、刻度试管及试管架、冰箱、摇床、烧杯、止水夹等。 3、实验方法 1.新鲜鸡蛋清的制备与粗分离 2. 树脂柱层析分离纯化 (1)D152树脂处理(2)湿装法装柱(3) 上柱离子交换吸附(4) 冲平(5) 洗脱 3.透析与浓缩 (1) 透析除盐(2) 聚乙二醇浓缩 4.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5.溶菌酶纯度的测定(SDS凝胶电泳)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课题分析与导入设计

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知道提取植物芳香油的基本原理; 2.能参看教材设计简易的试验装置来提取植物芳香油; 3.研究从生物材料中提取特定成分的方法,能针对原料的不同特点,初步学会选择适宜的提取方法。 ★教学重点: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技术;针对原料的不同特点,采用适宜的提取方法。 ★教学难点: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技术;针对原料的不同特点,采用适宜的提取方法。 ★学情分析 通过高一、高二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的分子成分有所了解。而且在高中化学中学习了蒸馏、萃取等等提取化学物质的方法。也就是说学生对芳香油的提取,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我们通过给学生介绍具体的原理、步骤等方面知识,让学生更系统地了解甚至掌握相关的技术手段。 ★教材分析: 课题背景从古代人类将芳香植物或花卉制成干品,当作药物和香料使用谈起,引入到欧洲中世纪香料贸易的发展,促成了植物芳香油提取技术的诞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需要对科学技术的推动。随着有机化学的发展,人造香料日益普及,但人们对天然植物芳香油仍情有独钟,它一方面说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赋予了人类更多的自由,同时也反映了人造物依旧很难取代自然产物的事实。在充分体现了植物芳香油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后,教材说明了本课题的目标:了解提取植物芳香油的原理,设计简单的实验装置,从橘皮或玫瑰花中提取芳香油。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上述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并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 ★教学建议: 1.教师在介绍植物芳香油的来源时,宜结合教材提供的旁栏资料进行讲解,让学生对植物芳香油的广泛来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师还可以采取学生查阅资料和介绍相关的小故事等方式,使学生大致了解植物芳香油的发展历史。 2.教师可以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熟悉提取植物芳

溶菌酶的提取纯化及纯度测定

溶菌酶的提取纯化以及纯度鉴定 实验者:钟吴宇豪绿药1501班 201530360127 同组者:连学帆韩家鑫 实验地点:东配302 实验日期:2017年5月26日-5月27日报告完成日期:2017年5月28日指导老师:易喻 【摘要】溶菌酶是一种具有水解细菌细胞壁能力的蛋白质,工业上通常以蛋清为原料,在pH6.5条件下用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732吸附后,再用硫酸铵洗脱,经透析后冷冻干燥得到,在医学及食品商具有广泛应用。本文中我们通过等电点沉淀法对溶菌酶进行粗提取,然后通过离子交换层析进一步除去杂蛋白,提纯所得的溶菌酶粗品,并且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溶液吸光度来对最后的产品进行纯度及产率鉴定,确认得到了纯化倍数较高但产率较低的溶菌酶产品。 Lysozyme is a protein of bacterial cell wall hydrolysis ability, the industry usually with egg white as raw material, 732 exchange resin adsorption with weakly acidic c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H6.5, with ammonium sulfate was dialyzed after freeze drying, is widely used in medicine and food business. In this paper we by isoelectric point precipitation method for crude extraction of lysozyme, followed by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to remove impurity protein, lysozyme crude purified, and the measured absorbance of the purity and yield of the final product identification of UV spectrophotometry, confirmed the purification factor was high but low yield the lysozyme product. 【关键词】溶菌酶,等电点沉淀法,离子交换层析,酶活,提纯 【引言】对溶菌酶的研究始于20 世纪初,人们发现人的唾液、眼泪中存在有溶解细菌细胞壁的酶,因其具有溶菌作用,故命名为溶菌酶。1937年Abraham和Robinson从卵蛋白中分离出溶菌酶晶体,揭开了研究溶菌酶的历史篇章。它广泛存在于鸟类、家禽的蛋清中和哺乳动物的泪液、唾液、血浆、乳汁、胎盘以及体液、组织细胞内,其中在蛋清中含量最丰富(约0.13% )在一些植物体如卷心菜、萝卜、无花果和微生物体内也存在溶菌酶,只是含量差异较大。 溶菌酶(1ysozyme)又称胞壁质酶、 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它能水解细菌细胞壁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葡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破坏肽聚糖支架,低滲溶液中细胞在内部滲透压的作用下胀裂开,引起细菌裂解。溶菌酶主要溶解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 溶菌酶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的蛋白质,又具有溶菌作用,因此可用作食品防腐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水产品、肉食品、蛋糕、清酒、料酒及饮料中的防腐,溶菌酶属于冷杀菌,在杀菌防腐过程中不需加热,因而避免了高温杀菌对食品风味的破坏作用,尤其对热敏感的物质更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添加到乳粉中,使牛乳人乳化,以抑制肠道中腐败微生物的生存,同时直接或间接地促进肠道中双歧杆菌的增殖。此外,还能利用溶菌酶生产酵母浸膏和核酸类调味品。在生物工程研究上,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溶菌酶已成为基因工程及酶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酶。在医疗中,溶菌酶对G+ 、枯草杆菌等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对大肠杆菌、普通变球菌等G- 也具有一定程度溶解。此外,溶菌酶与抗菌素合用效果更佳,因而,溶菌酶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如利用溶菌酶治疗各种五官科炎症,尤其对急性炎症如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中耳炎等效果明显。溶菌酶在畜禽饲料中,由于溶菌酶本身是一种天然蛋白质,无毒性,是一种安全性高的饲料酶,它能专一性的作用于目的微生物的细胞壁,而不能作用于其它物质。该酶对革兰氏阳性菌、枯

鸡蛋中溶菌酶的提取

鸡蛋中溶菌酶的提取,纯化及纯度鉴定 李莹姝蒋华云*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 210046) 摘要:从蛋清中用724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溶菌酶,然后用硫酸铵溶液洗脱,盐析得到溶菌酶。用葡聚糖凝胶层析(SephadexG-75)纯化溶菌酶,收集峰值处样品。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鉴定个步骤留样及所得溶菌酶样品的纯度。溶菌酶得率为0.0474mg/100ml (0.03g/kg);葡聚糖凝胶层析过程纯化样品得到了洗脱峰曲线,但未能收集到峰值处样品;电泳结果显示在纯化过程中溶菌酶纯度不断升高。本实验溶菌酶得率较低,提取工艺有待改进,需进一步减少样品损失;层析过程需进一步熟练掌握,以更好达到纯化效果。 关键词:溶菌酶;离子交换树脂,凝胶层析;SDS-PAGE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and purity of Egg lysozyme Yings Li Huay Jia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46, China) Abstract:From egg white, with 724 weak acid cation exchange resin extraction of lysozyme, and then eluted with ammonium sulfate, salting to be lysozyme. With dextran gel chromatography (SephadexG-75) purified lysozyme, the peak of the sample collection. By SDS-polyacrylamide gel (SDS-PAGE) electrophoresis and identified steps to stay kind of purity of the samples from lysozyme. Lysozyme yield 0.0474mg/100ml (0.03g/kg); dextran gel chromatography purified samples obtained during elution peak curve, but failed to collect samples at the peak; electrophoresis showed that the purification process of lysozyme enzyme purity rising. In this study, lysozyme was the low rate of extraction process could be improved, the need to further reduce sample losses; chromatography process needs further proficiency in order to better achieve purification. Key words:lysozyme, Ion exchange resin, Gel chromatography, SDS-PAGE 溶菌酶( Lysozyme , 1,4-β-N-溶菌酶) 是一种专门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β-1,4- 糖苷键的水解酶, 因而又称为胞壁质酶或者N- 胞壁质聚糖水解酶。溶菌酶在临床上是有效的消炎剂, 在食品防腐和基因工程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1] [2] 溶菌酶来源广泛, 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均有发现, 其中鸡蛋清中含量较高, 因此, 工业生产溶菌酶常以鸡。蛋清为原料鸡蛋清的溶菌酶是研究得最清楚的一种溶菌酶[3],其化学性质稳定,纯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丙酮、乙醇,是一种分子量在14~15kD,等 电点pH 值在11.0 左右,最适效应温度在50℃,最适pH 值为6.0~7.0 的碱性球蛋白。它的生 物化学功能是催化某些细菌细胞壁多糖的水解,从而溶解这些细菌的细胞壁。溶菌酶的抗菌及抗病毒活力与pH 值有关,在酸性介质中,活力显著增强。当前, 溶菌酶的制备有多种方法,最常用的是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4]。 溶菌酶的用途很多,由于它本身是一种天然蛋白质,无毒性,可以作为防腐剂、保鲜剂。在医药上,溶菌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的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溶菌酶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酶,国外多用于菌体内容物质的提取,在发酵工业上是一种重要的溶菌剂,用于破坏细胞壁,制备无菌提取液。溶菌酶所具有的广泛用途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已发表不少关于溶菌酶的试验报道。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与仪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