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宗教改革:对中国西欧历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英国宗教改革:对中国西欧历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英国宗教改革:对中国西欧历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对中国西欧历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以近十年来关于英国宗教改革研究为例

缘起

中国对英国宗教改革的研究既古老又新鲜,因为圣公会的进入中国早在1844年即开始,差不多20年以后,这个教会就开始在中国扎下根来,当时的传教士在传教过程中,已经就对宗教改革做了阐释,但是令人遗憾的,这个教会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的主流,在中国的基督教派中,其不如天主教来到中国那么早,也不如路德宗如此普及,其在中国的影响范围,就如同于公理会一般,因此,中国的历史学者对英国宗教改革长期的遗漏也是在所难免的。

中国的历史学者对于西方宗教的研究最早实际上是出于以下的两个目的:近代以降,西方入侵中国,西方的宗教作为入侵者的一种工具,因此,有必要追根溯源;在意识形态和史学思想上遵从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观念,认为宗教对于西方来说,从中世纪到十八世纪以前,是起着重要的作用的,因而,研究这一段时期的西方宗教,可以跟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指导思想更为贴近,并且可以借此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理解西方。

但是,这仅仅限于马克思所注意的西方宗教的几个方面:中世纪教会的情况(对民众的压迫与愚弄)、经院哲学(往往被理解为是荒谬且不可理喻的)、宗教改革、启蒙时代对宗教的批判。其中,宗教改革被认为是人民反抗教会权威的运动,而且往往与农民战争结合起来,因而很明显的,只有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与之关系甚大,加尔文的改革就稍差一些,而英国的宗教改革,简直是乏善可陈:没有惊心动魄的农民战争,更何况保留了旧教的许多陈规陋习,因而被认为是“不彻底的”,长久以来就被富有激情的中国历史学家束之高阁。

真正愿意坐下来以学术姿态对此问题加以探讨的人乃是蔡骐,其在1997年出版的《英国宗教改革研究》可以说开创了对英国宗教改革研究和认识的新开端,蔡在其著作的前言中,就对过往的认识表示了遗憾;认为过往的中国历史学者“视野的宽度不够,”“大多数学者把研究范围局限在亨利八世时期”并且“对英国宗教改革研究的深度”“受教条主义研究方法的影响”“分析与描述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抽象化和概念化的倾向,政治上的定性代替了实事求是的学术分析,生动丰富的历史被简单化为一些枯燥乏味的概念法则”,这一切的结果当然会导致“研究无法深入下去”。

蔡在其文中承认对都铎王朝历史的研究和对英国宗教改革的研究在西方是显学,而中国学者由于思维定势和史学理论的桎梏,对这一点极为忽视,甚至可以说是闭目塞听。但是蔡很明显的充分利用了西方学者的论述,诸如G·R·埃尔顿的《都铎王朝改革》、阿特金斯的《都铎王朝治下的英格兰与威尔士》还有彼得·盖伊的《都铎英国》这些书都被介绍进来,并且为以后进行这一研究的人所借鉴和取法。可以毫不夸张做出这样的判断:中国大陆对英国宗教改革真正在学术上的研究,是由蔡骐开始的。

对于时间的断限

蔡骐在其著作《英国宗教改革研究》中指出,旧时的大多数学者仅仅把宗教改革作为是亨利八世一个朝代的事情,而蔡骐则将时段大大扩展,把时间断限定为“1259年亨利八世改革议会的召开,至1571年《三十九条信纲》的颁布。”,从这以后,凡是所有关于英国宗教改革的论文,都以此作为时间断限。这样,就开始有了研究爱德华六世时代的改革和研究玛丽一世时代的天主教复辟,还有研究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宗教宽容的确立期,都可以纳入到宗教改革的领域中去。

这使对英国宗教改革的研究领域更加扩展,而且对于不同朝代的不同政策加以比较,也可以使研究更加深化,并且更富有多样性。但是,令人遗憾的,如果我们不再把英国的宗教改革仅仅是作为一个政治事件,而将其作为一个与整个社会的演变转化相关的事件的话,或者在详细一些,将其再加上宗教因素的话,那么,被称作“宗教改革之晨星”的威克里夫与现在被西方历史学者大为称赞《詹姆斯王钦本圣经》就不会被遗漏。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大多数历史学家仍然关注于政治事件,而将宗教以及社会生活放在了一个角落里。如果,我们能更多的考虑这个原因的话,即使认为威克里夫的宗教改革思想超越了他的时代,而不把1381年威克里夫英文版《圣经新约》定稿作为英格兰宗教改革的上限,那么英国宗教改革的时间断限,至少也应当像下划到《詹姆斯王钦本圣经》正式修撰完毕的1611年。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宗教因素的宗教改革是什么样子,尽管不得不承认的是,英格兰的宗教改革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政治上的权力之争和经济上财富的划分。

关于起因

非常有趣的是,对英国宗教改革的研究,在西方,更多的偏重于亨利八世的与阿拉贡的凯瑟琳的离婚所产生的各种后果,而在中国,则更偏重于天主教会在英国长期的恶行,其二者最大的不同之处,乃是中国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念,认为英国的宗教改革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产物,而西方学者则认为这是偶然的,而且很有可能不会发生的,或者是以另一种方式出现。

现在的中国历史学者认为将宗教改革的原因只放在亨利八世的婚姻上是很具有局限性的,所以他们习惯按照一般的范式,寻找内因与外因。

典型的是烟台师范学院杨超于2001年5月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所发表的《论亨利八世宗教改革》,里面清清楚楚地将宗教改革的原因分为五点:

第一,英吉利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形成为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奠定了民族基础,提供了改革的推动力。

这一条其中包括:“民族国家反对任何外来的剥削压迫(即天主教会对英国的干涉)”、“民族国家支持王权,拥护国王的独立自主政策。”、“,民族主义震慑了英国内部的反对派,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改革的阻力”

第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提出了宗教改革的迫切要求。

第三、威克里夫的思想与罗拉德派的活动为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四、王权的强大提供了宗教改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第五、有利的外部环境推动并保障了宗教改革的发生和发展。

几乎所有其他关于宗教改革的论文,在谈到英国宗教改革的原因都会谈到这几点,如太原师范专科学院的周强在2000年第1期的《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上,只是对上述说法变换了措辞而已,仍然没有跳出这个范围。不过,其在文章的开头追述了宗教改革以前的英国教会一章,作为历史渊源,其主要内容可以简单的概括为:英国早已成为一个基督教国家,但是深受封建王权和教权的双重压迫,而且王权与教权之间的矛盾非常严重。

2005年,福建师范大学的马亮完成了他的硕士论文《英国都铎王朝宗教改革研究》,这本长达106页的论文试图从各个角度论述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的宗教改革,包括社会经济和社会观念的讨论,在其中,他提到了异端与人文主义对英国宗教改革的影响,这其实与蔡骐在1997年所出版的《英国宗教改革研究》这本著作中的第一章第三节“异端与人文主义”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其将其拆成了“改革的异端传统”、“人文主义与新教学说”这两节,令人好奇的是,在这篇文章的参考书目中,只刊列了蔡骐的两篇关于英国宗教改革的论文,即《论宗教改革时期英国文化教育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科社版,1996年第6期)与《英国爱德华六世宗教改革述评》,(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科社版,1997年第5期),并没有提供《英国宗教改革研究》这本书作为参考书目。

另外还有赵林于2007年4月所出版的《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中第二部分的第三节,也承袭了上述的观点,但是赵似乎更加重视英国的民族意识的发展,认为“亨利八世时代的英格兰人对于他们的宗教状况和文化状况基本上是满意的,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插曲, 他们本来是不会进行宗教改革的。但是, ‘当时国民生活中有一个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它后来成为亨利得到支持的基础。这就是一种强烈的民族意识的发展———一种英格兰属于英格兰人的感情, 要激发这种感情来抵制无论来自何处的一切外国侵略, 实在是易如反掌。’1”赵的思想与其它人不同之处在于,他认为“亨利八世时代的英格兰人对于他们的宗教状况和文化状况基本上是满意的,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插曲, 他们本来是不会进行宗教改革的”这似乎预示着赵从某种程度上认同英国的宗教改革是一场偶然的改革,但是,在下文中,他接着写道“在这场看起来是由于偶然事件( 离婚) 而引起的宗教改革运动背后, 隐藏着更为深刻的原因, 这就是英格兰人民对于罗马教会一贯采取的盛气凌人姿态和教皇的狂妄傲慢行为的潜在的反感。”这就又回到了杨超在《论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中的第一条。

但是有一点是不言自明的,那就是亨利八世与阿拉贡的凯瑟琳离婚事件,总是作为直接原因而出现,而对于西方学者来说,由于其而导致的王位继承问题,以及由此以来所凸现出的王权与教权问题,才是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2作出这俄个论断是很自然的,因为英格兰的宗教改革很明显更多的是政治上的,其表现必然是由国王一手推动,而只是单纯由民众对教皇与教会的厌恶和愤恨,只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属灵上的宗教改革。

有意思的是,尽管西方学者有意识地提出了英格兰与德国以及其他的国家,如北欧诸国所进行的宗教改革有着极大的区别,并且试图分析其原因,但是中国的历史学者似乎并不愿意将其扩大出英国的范围。仅仅举出一个例子:那就是是

1单引号的部分是赵林引自威利斯顿·沃尔克的《基督教会史》,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版, 第454 页。

2美布鲁斯·雪莱《基督教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p297 另由G·埃尔顿主编的《剑桥世界近代史》卷二中提到“民众自发的愤怒并未给离婚带来多大的帮助”当然它也承认政治的因素是其基本,但是又说“当国王站在教会一边时,教会是安全的……亨利想要离弃凯瑟琳的重要之处在于,国王因此又叫教皇的保护者成为了教皇的头号敌人,这样他就把英格兰人反教皇和教会的情感爆发出来”阿克顿的《近代史讲义》中第六节“加尔文与亨利八世”中认为“改革的第一推动力不是来自于宗教,而是国王对婚姻的敌视态度。”

否可以从地缘的角度来阐释英格兰宗教改革的例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孤悬海外的岛屿对于罗马和其它的外来者有着天生鄙视和愤恨,只要翻开史书似乎很容易发现,每次国王与教皇或是其它外国君主的妥协都被视为是一种叛国行为,很明显的例子是约翰王时代盎格鲁人对收复英王在法国领土的态度:他们一面认为这是那个来自法国的征服者的财产,与自己无涉;而另一方面,当丢城失地的败绩传来时,他们又联合起来,反对国王。而且,如果翻看圣公会的教义,可能会发现,圣公会认为自己的教会所承袭的乃是凯尔特人的衣钵。这是否是因为作为一个岛国而具有的独立性所致?还是因为英格兰人已经养成了这种首鼠两端的民族性格?如果是这样,那么这种民族性格又是如何形成的?

关于改革的内容

被认为是权威之作的、由G·埃尔顿主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二卷被命名为“宗教改革”第七章是由埃尔顿亲自撰写“英格兰的宗教改革”,在简要了讨论了亨利八世是如何建立起自己的至尊地位后,很快的就开始谈论英格兰新教独具的特色:在教义上的、教规上的和在仪式上的,对宗教争论的核心问题:从公祷书到英文圣经,再到圣礼和教规,保守派与激进派以及中间派之间的斗争是关乎宗教之上的,政治是作为宗教问题发展的一个纽带而出现,它的作用在于能够把宗教问题联系在一起。当然,政治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英格兰宗教改革的起因是政治。事实上,从宗教本身的角度来看,亨利八世所谓宗教改革的前期,关乎《禁止上诉法》与《至尊法》以及后来的《解散修道院法》等等,都无法视为宗教改革的一部分,但是如果从政治层面上来看,它们是关乎宗教事务的政治,所以就可以列入宗教改革范畴。埃尔顿应当看到了这一点“亨利的改革的本质在于民族国家的主权对在英格兰教会的胜利,”埃尔顿写道“而宗教方面的改革——信仰、教义的变革——只是在亨利去世后才具有了重要的地位”。

这同样说明了中国大陆为何长久以来只把宗教改革局限在亨利八世时代,因为这个时代的宗教改革是宗教的政治上变革,而中国学者对于政治上的演变有着天然的兴趣,他们对宗教事务本身并不十分感兴趣,在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将其视为“毒害人民的鸦片”。

蔡骐著作在这一问题上的改观使后来的许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亨利八世时代以后那个时期的改革,并且开始重新审视研究宗教改革的角度,但是从很多方面来看,中国学者仍然对法律条文情有独钟,所以当面对如此多队对于亨利八世时期的法律条文的论文是不应当感到奇怪的,亨利八世时期的宗教改革确实是以成批的法律条文构成的,重要的不仅仅在于这些条文的内容是什么,对于条文的阐释也非常重要。例如对《禁止上诉法》中个别词句的阐释。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下面一段话:

“举凡古之信史、列王纪传之所述,兹乃彰明公告,而如是言:英格兰之土,乃一帝权之国(imperium),此举世公认,当为一至尊国王所治,其尊严崇位,于帝皇之威权(imperial crown),亦无二致。”

“imperial”

需要阐释的是imperial与imperial crown这两个词,在中古词汇中,

表示的不仅仅是在现世的领土上拥有权力,它的范围甚至达到了神圣的领域,所以这个法令在各个方面都宣布了英格兰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这个法令的重要之处,恰恰是这个词。斯坦福·莱姆贝格认为其“确定无疑是改革立法中最重要的

一项”3而G·埃尔顿也指出其是“都铎王朝宗教改革中最本质要素”,4因为其明白的宣称了英格兰为一个君主制主权国家。

这样的阐释实际上在研究宗教改革的论述之中并不多见,更多的人对法令的内容很感兴趣,并且采用概括的方式一带而过,很少对原文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现在还暂时没有看到分析亨利八世1534年《至尊法》与伊丽莎白一世1559年《至尊法》在内容、措词以及影响上的比较。

关于事件与人物的描述

对于事件的描述是非常必要的,它关系到法律实施以后的后果及其影响,还关系到对整个宗教改革的评价。关于这一点,中国学者的论文数量可观,其注意的方面主要是修道院的变迁和教会,主要是从经济和法律角度来观察的,例如李莹在1997年5月发表的硕士学位论文《亨利八世解散修院问题初探》与李自更在2003年3月在商丘师范学院学报发表的《亨利八世对教会地产的剥夺及其历史意义》,这两篇论文都是从亨利八世颁布的诸如《教士首年圣俸法》、《解散小修道院法》等等诸如此类法律出发,来阐释亨利八世时期对教会和修道院财产剥夺的情况,在其中的一些措词中,认为是亨利八世顺应了“市民阶层和贵族的意愿”。并且最终的结果(常常被阐释为所谓的“历史意义”)一般来说是摧毁了罗马教会在英国的根基、巩固了王权(从经济上没收教产所得不菲,从政治上打击了教会的力量),并且促成了英国在经济上的改革。关于后面的一项,有一篇专门的文章来讨论教会纳税的问题,刘城在2002年6月发表在《历史研究》上的《英国教会:从双重纳税义务走向单一纳税义务》中指出英国教会在宗教改革后,其纳税的义务由双重义务(向教皇和国王)转化为单一(仅向国王)认为“中世纪教会的税收制度在本质上是一种权力关系,几乎每一种税收都与某种权力的行使有直接的联系.中世纪的英国教会处于教皇权与王权二元权力体系的统治之下,向两个权力主体履行纳税义务.16世纪宗教改革引发了教会权力的大规模转移,英国教会转而处于"至尊王权"的一元权力体系统治之下,教职界也由此前承担的双重纳税义务走向单一纳税义务.在这场教会财富的重新分配中,教职界的纳税负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成倍增长,国王政府也以法律形式将教职界税收固定化,使之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财政资源。”这就把宗教改革之中的王权、教权以及税务结合起来。联系显得更加紧密,而且也更能说明问题。

但是对于宗教改革期间的一些细节是否应当更加以关注呢?例如常常被认为是民间反抗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求恩巡礼”(Pilgrimage of Grace)运动,很少有文章关注这个事件,即使提到,也被认为是一场在天主教会和修道院煽动下不成功的起义,最后在亨利的欺蒙和镇压下而以失败告终5。

其实这个事件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本来是可以籍此来探讨宗教改革时代大众的心态和他们的信仰这一问题,而且也可以由此对亨利八世时代的宗教改革进行重新的评估。在阅读当时所留下来的史料的时候,可以发现这场运动完全是自发的,而且其矛头也不是指向亨利八世,在当时人的叙述中,可以发现当时英格兰的民众对国王的态度和对信仰的态度。下面的这段话引自爱德华·赫尔于1536

3英斯坦福德·莱姆贝格《宗教改革议会1529-1536》伦敦剑桥大学出版1970 P 175

4英G·埃尔顿《都铎王朝治下的英格兰》伦敦罗德里戈出版社1991 p 160

5王晋新《都铎王朝对教会地产的剥夺及其意义》:《历史研究》1991年第2期,p181-192

年11月所写的《求恩巡礼乃亨利八世治下最坏之起义》就是很好的说明:“……王上明察秋毫,查新近之起事,乃北方人所为,好战分子,自起影从,汇为大军……彼等作茧自缚,只知轻信首领,尽效愚忠……”

“彼公然宣称,其所行事甚是严肃,彼等之起义,于其范围,亦不过如下几事,即为,基督之信仰,须得维护;神圣之教会,压迫甚苦,须得解放;王之臣民,贫困交加,其公私要求,须得促成。……彼之战旗,一端所绘,乃基督钉于十字架上之形;其另一端,乃为圣饼圣餐杯之属,凡它类战旗,皆亦如是,伪为圣洁,或有士兵,见其袖口外衣,所绣纹章,乃为基督五伤,并纹我主名讳于其上……彼虽为撒旦之军,然以错讹伪赝神圣标志,混淆视听,欺蒙愚昧无知之徒。”6

这段话能说明什么?很明显的是求恩巡礼的民众所打的旗帜是,旧教的标志: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圣餐杯、圣饼、耶稣的五道伤口,还有神的名讳,同时也反映了民众的某些轻信的状态,还有政府对民众的态度,同时也可以从其他的方面来叙述这个事件,如罗伯特·阿斯科所说的“我们不是造反者,我们是请愿者。”

如果能重视这一点,那应当对宗教改革时期大众心理、文化做一个全面而整体的分析。

关于人物也是同样,中国学者对于人物的描述往往重视这个人物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上,对于其思想方面的认识,则往往愿意使用某种范式,比如认为人文主义就应该是反教会的,所以在李阁于2006年3月在《乐山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的《托马斯·莫尔反对宗教改革原因探析》提到“面对国内外宗教改革,曾经尖锐批判教会及其制度的托马斯·莫尔,却坚定地站在了支持教会的立场上,甚至为之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傅新球于2002年8月在《江西社会科学》中发表的《托马斯·莫尔反对新教探析》中提到“莫尔对路德的作品了解不多,又受文艺复兴时期学术气氛的影响,互不宽容。因此他对路德新教和英王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都持反对意见。”当然,最后他们都解决了这个矛盾之处,即改革可以在体制的内部,用一和平的手段推行,自我革新,这样可以避免社会的动荡。

其实,人文主义者对教会的态度,一般来说都是虔敬的,但这往往被认为是具有“局限性”,而打破一切的宗教改革者和无神论者往往受到赞扬。例如托马斯·克伦威尔,在英国历史上本无令名,却因为其在宗教改革中的激进手段而受到赞扬,这就是因为“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7故而他是“近代英国的崛起称雄即始于宗教改革。就此而言,托马斯·克伦威尔对英吉利民族的贡献难以估量。”8

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不是从道德角度,而是不问目的,单从其所做的行为及其后果来评价某个人的话,那么就暗含着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意味,如果认为手段并不足取,而目的有正当的话,那么该如何评价呢?这就是中国历史学家所面临的困境。

来看一下亨利八世的例子,他被认为是“雄才大略的”、“亨利的选择顺乎了历史潮流,符合大多数英国人的利益。”9“代表民族利益”10那么如果抛弃了这些作为对亨利八世历史功绩的词语,而从当事人眼中描绘亨利八世,又会如何

6阿根廷约格·H·卡斯特里《生活在都铎时代》论文集“战争与叛乱”中“求恩巡礼”一节

7赵秀荣发表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 年第2 期《托马斯·克伦威尔推行宗教改革的强制措施》

引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C]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赵秀荣《托马斯·克伦威尔推行宗教改革的强制措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 年第2 期

9马亮《都铎王朝宗教改革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

10李增洪、李慎令《英国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新论》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1999 年第2 期

呢?

可以看到一个性格极其复杂的亨利八世,从他自己的行为、在别人的眼中和在大众的眼中。托马斯·莫尔这样描述这位君主“如果一只狮子知道它的力量的话,那么任何人都会竭尽全力去攫住他”这句话里面透露出一个强而有力的君王的形象,当然还有残忍,莫尔的另外一句话正说明了这一点“如果有一个无关紧要的城池需要用我的脑袋来换的话,他(亨利八世)会毫不犹豫地砍了我的头。”

帕斯夸里戈,威尼斯大使在1515年寄回威尼斯的信中这样描绘了一个不同的亨利八世。

“陛下于余目所见,乃最为英挺之人,其身高超逾凡俗,由腓及膂,无不优美。形貌昳丽……复又长于英法语言,拉丁文亦颇佳,意文亦少知之,琵琶犍琴为其所长,亦能歌咏,引弓射箭,膂力超凡,马上枪术颇逾众人。余非妄言,彼个各方面,超乎常人,实一多才多艺之王子。……归去兮旅者,汝已极目之娱(abi viator, sat tuis oculis debe)。”

他对天主教亦非常虔诚,对马丁·路德的回击,《述七圣礼抗辩》中称:

“……众所周知,他的理由苍白无力,只配嘲笑,那些白纸黑字的经文就足以去谴责他了……没有任何一个学者敢自称权威……没有任何一个权威敢这样对待圣经,除了他,一个初学者、一个小圣人、一个自以为是权威的人。”

即使在宗教改革以后,他对英文圣经的传入以持保留态度,1545年,亨利在晓谕议会时说:

“尔等虽得以母语,读神圣之经文,得晓上帝之言,然尔等必得知晓,汝之许可,乃仅得抚慰己之良心,并教诲子女家庭之用……朕于所听闻之事,甚为抱憾,彼至珍之宝,上神之语,竟于酒肆客栈之中,争论讽咏,歌唱吵嚷,此何其不敬,且彼之所言,亦于真义教理,颇多舛谬。”

而民众对于亨利八世的态度也非常重要,他们并不十分赞同亨利与阿拉贡的凯瑟琳的离婚,在他与安妮·博琳的婚礼上,悬挂的徽饰中有亨利与安妮名字的首字母“HA”围观的民众就哈哈大笑,但是在另一方面,这个国家对国王表现出朴素的敬意,国王在民众的心目中仍然是主持公义的象征,17世纪英国坊间流传的一本书,名叫《国王与鞋匠》,其中就讲“亨利八世常常微服夜出,去察看值岗士兵是否忠于职守。”11

如果可以借此,探究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前后性格的变化,以及它是如何影响改革时期的所作所为的。还有,这一时期,民众对国王的态度与宗教改革在民间推行的力度之间的关系,那将会颇有裨益。

关于影响和意义

西方历史学方法在中国的传入,使中国的历史学者开始转向研究一些西方历史上的一些社会状况,蔡骐在其著作《英国宗教改革研究》中第三章“英国宗教改革影响分析”里,分“政治:都铎革命”、“经济力量的变迁”、“文化与教育:宗教改革的投影”、“宗教改革与社会生活”、“一种透视:宗教改革与民族国家的兴盛”可以说,已经将宗教改革的影响扩大到了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其中的任何一节,都可以拿出来,再加以细化、进行研究讨论。

有了这个范围,后来的学者都可以从中各取所需,即使没有参看这本著作,11英彼得·伯克《欧洲近代早期大众文化》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part2 p184

对其所提出的框架,一时也难以超越。

对于政治上的,例如刘城在《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上发表的《十六世纪英国"王权至尊"的确立与教皇权的衰落》、苑一博、任松峰于2003年1月在第32期《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发表的《论英格兰宗教改革对其政体演变的影响》

关于经济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前面所说的对教会经济的探究,以及对改革时期中央财政的变革的探讨,这方面有于民于2003年4月在《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发表的《论宗教改革前后英国都铎王朝中央财政机构的过渡性特征》和柴彬于2005 在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发表的《英国都铎时期经济社会视野中的教区》等等。

文化教育上,主要强调对大学的影响,如徐煜的《英国宗教改革与大学教育的变化》发表在《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上,还有王建妮在《北方论丛》2007年第3期上发表的《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对英国大学地位的影响》这些既有创新,也包含着传统的因素,那就是注重立法对于宗教改革个层面的影响,政治上是很明显的,经济上就是有政治上王权与教权双元制向王权单一制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变化,当然也可以用法令来加以说明,对欧洲近代大学的研究是上个世纪90年代兴起的,对英格兰宗教改革时期大学的讨论主要是在于王权对大学教育的侵入,并且由此带来的大学教育在制度上和内容上的变化。

比较新颖的是对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的考察,这一领域往日里被忽略,而现在则方兴未艾。

蔡骐于1999年3月发表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上的《论英国宗教改革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可以看作是对其1997年《英国宗教改革研究》的补充,概要部分简明的说明了这篇文章所研究的问题:

“宗教改革时期英国社会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首先表现在其民众的宗教生活逐步沾染上新教的色彩。其次,在经济领域,其人口的增多与物价的上涨共同导致了社会贫困化现象的产生,都铎政府也为此出台了相应的济贫法令。再者,虽然新教与天主教在一些基本的社会思想文化观念上并无太大的差别,但在对诸如性、家庭和妇女的看法上还是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其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作了概括性的描述,而后对这一问题,更加细化的、也更加具体的研究也开始了,比较有价值的三篇文章都出现在2005年,分别是宋佳红于1月在《武汉大学学报》上发表的《英国宗教改革时期教士结婚状况述评》和陈宇于6月在《历史教学》上发表的《15-17世纪英国婚姻与家庭演变的表现与动因》,这两篇文章从教俗两个方面讨论了英国宗教改革时期婚姻的状况和人们对其的认识。向荣在2005年第5期的《世界历史》上发表的《啤酒馆问题与近代早期英国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对宗教改革时期的大众的价值观念和宗教观念做了深入的分析,其切入点也很独具心裁。

另外,在宗教改革的影响这一部分中,福建师范大学的马亮,在其2005年发表的硕士论文《英国都铎王朝宗教改革研究》中第六章“改革对英国社会观念结构的影响”中提出“英文《圣经》的出版打破了长期以来教士垄断知识的局面12,每个人可以通过阅读《圣经》直接去感受上帝的神召,可以根据自身体验去解释《圣经》,基督教成了一种可以理解的信仰,矫饰的神恩垄断失去了根据,

12对于《圣经》英译过程研究较早的文章有李明强的《〈圣经〉英译史研究》2000年2月26期,另有约翰·L·杰夫卡特于2002年完成的《英文圣经史》包括论文及年表,注明自由引用转载,淡江大学蔡振兴教授的《英文圣经的版本演义与文学研究》最早发表于2003年。

人们不再会被所谓的权威吓倒。再者,有了英文《圣经》,大大强化了民族宗教安立甘宗,英文《圣经》与《公祷书》一起成了民族宗教有力的载体,而这种民族宗教又大大促进了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的兴盛。”这也是值得肯定的。

结论的得出往往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确系对整个历史事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通过审慎的思考,然后作为点睛之笔,放在文章的最后。告诉读者,这篇文章最终要表达的、或是主要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它会给人带来何种启迪,或是他所论述的事情有何意义。毫无疑问,这应当是最吸引人的部分。

所以对英格兰宗教改革的研究也应如此,但是,中国学者往往是以主要特点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概括总结的。有的时候,这些特点,本身就成为了一篇文章。

经济、政治、文化,只要这三个方面论述到了,就被认为是一篇很全面的文章了。李增洪、李慎令发表在《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1999年第2期上的《英国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新论》中最后的结尾含具有代表性,它是这样写的:“综上所述,评价历史事件,既要看其直接结果如何,也要看其为历史发展提供了什么,这两者都应给予全面的考察。英国宗教改革的直接结果固然有其保守不彻底的一面,但由于是一定程度上代表民族利益的国王领导并以维护国内稳定为出发点,才没有象德国一样引起国内分裂,民族教会才名符其实,羽翼未丰的资产阶级在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中才有所发展。这是同时代欧洲其它国家的宗教改革所不具备的。”

另外,杨超于2001年12月发表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上《论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中这样做了结尾: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实质就是以王权取代教皇在英国的最高统治权,加强政治统一与思想统一,其步骤是先从政治、经济入手,而在教义方面基本保留了天主教思想。改革建立了以国王为首的民族的国教会,符合英吉利民族的利益;改革的自上而下方式和中间道路原则成为英国宗教改革最终完成的基本方式和原则;改革促进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成长,加强了民族国家的整体实力,推动了议会的发展和完善,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胜利既是专制君王的胜利,也是资产阶级的胜利。亨利八世宗教改革虽然暂时使英国人民处于绝对君主专制的统治下,但是借改革之机日益发展壮大的资产阶级终将走上政治舞台,结束阻碍英国历史发展的君主专制统治的局面,英国的新时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也将随之到来。从这个意义上讲,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是推动英国向资本主义强国发展、走向现代化的极为关键的一步。”

马亮的《英国都铎王朝宗教改革研究》的硕士论文在结尾是这样写的:

“宗教改革不仅反映了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和其他中下层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奠定了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基础。从本质而言,英格兰宗教改革并非是单纯的宗教意义上的变革,而是一场披上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革命。”

如果综合我们所看的文章,有些共同点总是能找出来的,“保守的、不全面的、有局限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披着宗教外衣的”,长期以来,“保守的”和“披着宗教外衣的”几乎可以很直接的得出下面的结论,那就是“有局限性,不彻底的”的改革,上面加引号的词语,长期以来都被作为贬义词使用。当然也有优点,那就是“民族国家的崛起”、“王权的稳固”等等。最后是对“经济、文化、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

应当怎样做一个好的结尾呢?发人深省,引人思考吗?还是将你想说的都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告诉你,就是这个样子呢?

有一个很细节的史实,将它放在这里,与英国宗教改革无涉,但是,也许可以做出一个含混的回答。

1586年,巴宾顿,从现在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画像上来看,他是一个靠在灌木上微憩的年轻绅士,穿着那个时代最为考究时尚的衣服,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都是一个花花公子,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具有高贵的诺森伯兰家族血统的年轻人会去刺杀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但是历史上确实发生了。那么,作为一个问题,也作为一个结论,这说明什么?

宗教?巴宾顿同情天主教徒,那么他应该是一个宗教狂热分子了?爱情?18世纪的小说家认为他疯狂的爱上了幽禁中的玛丽·斯图亚特——苏格兰女王,情愿为其赴汤蹈火,他是因为被浪漫之火烧红了眼睛,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吗?抑或是别的原因:受人蛊惑、沉溺幻想,更有可能是一时冲动。

那么应当如何分析呢?他有古老的诺森伯兰家族的血统,那么——这几乎在某些人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他是顽固不化的封建阶级的代表人物吗?但是女王陛下,就一定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吗?巴宾顿的行为,是代表他所在的阶级,还是他本人?

也许可以用“总而言之”、“综上所述”来回答,但是,我们怎么可以知道这一个个具体的人,就必定代表了这样多的涵义在里面呢?

无论如何,人确实是极为复杂的,而由这极为复杂的人,所做的事,就不会是那样简简单单的可以概括的。所谓的意义,可能是我们揣测与推断的结果,也许它过渡深入,更或者是根本无法容纳如此具体的一个人或一件事。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无益的。事情往往不在于它究竟发生了些什么,而在于如何阐释它,如何使它变得有意义。

改革开放前后土地政策的演变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1949一1978)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政策((1949. 10- 1956. 9) 第一阶段:继续推行土地改革政策(1949. 10一1953春) 第二阶段:初步建立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政策(1953. 4一1956. 9)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土地政策(1956. 9一1966. 5) 开始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个体农民土地私有制宣告结束。(1956. 9一1958年底) 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1966.5 -1976. 10) 土地政策基本处于停止不前,乃至倒退、混乱或被砸碎的不正常状态。 4徘徊时期的土地政策(1976. 11-1978. 11) 比文化大革命时期虽有所好转,但起色不大,突出的特点是徘徊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政策的发展变迁(1978 – 2002) 一、人民公社后期的土地政策(1978.12-1982.12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国工作重点的转变和拨乱反正的完成,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召开标志着人民公社开始解体 二、家庭联产承包政策的演变((1978.12-2002.12 )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前20年是人民公社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土地政策带有浓厚的人民公社色彩,后20多年是改革开放时期家庭承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 第一阶段是大突破阶段(1978. 12-1984. 12 ) 所谓大突破指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一阶段的体制特征是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制度全而解体,新的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标志的家庭经营体制基本确立。这一时期,土地政策走过了一个不平凡阶段。 第二阶段是大磨合阶段(1985. 1一1991. 12 )。 所谓大磨合,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处于一个剧烈的分化、改组并重新整合的过程。 这一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处于一个剧烈的分化、改组并重新整合的过程,其体制特征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转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领域,向计划经济时期最基本的经济制度之一——“统购统销制度”发起冲击。1984年第一次全国性的“卖粮难”的出现,宣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改革政策的成功。这一时期,主要是贯彻落实第一阶段的土地政策,且又有所创新。 第三阶段是大转型阶段(1992. 1一1996. 12 )。 所谓大转型,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经济开始转入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并逐渐发展。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 1993年4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宪法》进行了又一次修正,第一次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列入《宪法》的范畴,使其成为一项国家基本经济制度。从而解决了多年来人们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争议与非难。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政策大转型的重要支撑。 1993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开垦荒地、营造林地、治沙改土等从事开发性生产的,承包期可以更长。” 1994年8月18日,国务院颁布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人教部编版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3课《土地改革》教案

《第3课土地改革》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概况;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及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2.注意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概括、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搜集整理教材图片、材料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并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帮助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整合。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加深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4.认识中国农民在2000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5.认识土地改革的胜利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教学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教学难点 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白毛女》描写的是在封建土地制度下,恶霸地主黄世仁对杨白劳及其女儿喜儿肆意的压榨,而杨白劳等穷苦农民却毫无办法,黄世仁甚至还逼杨白劳用女儿抵债,后杨白劳

喝卤水自杀,女儿喜儿逃进深山老林,由于在山里的生活非常艰辛、困难,在吃的方面营养跟不上,她的头发都变白了。直到八路军解放了她的家乡,喜儿才在深山中被找回。这个故事反映了在旧社会地主剥削广大农民。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哪些措施改善农民的这种状况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3课土地改革》,了解这段难忘的岁月。(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原因: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地区:新解放区。 3.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 4.起止时间:1950年~1952年底。 5.法律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6.内容: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7.具体实施办法:从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8.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9.意义: (1)政治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 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经济意义: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三、合作探究 互动探究一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全国土地改革前

中国近代历史的反思

中国近代历史的反思 中国近代的划分是1848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的历史,也还是中过不断奋斗不断进步的的历史。也标志着中国落后西方了。从制度上从经济发展上中国由一个主宰世界发展主流的国家变成一个被动适应的国家。从一个先进的国家,从一个是外人学习的榜样国家到一个落后的国家,被动学习别过的国家。 在约公元2000多年前,夏朝建立了第一个王朝!而它的保护伞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这也是标志着有“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天下变成了一个家族的所有物了!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挥百万雄狮横扫华夏大陆,统一六国建立了第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封建国家。创立了皇帝制,从此统一的华夏民族由此展开它轰轰烈烈的精彩路程! 汉朝!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高峰,后人称之为大汉!在这个朝代中汉武帝挥铁骑将匈奴赶至到今天的中亚地区!而后闻名于世的大陆的交通的塞道“丝绸之路”的开通。正式的沟通西方地区的道路。“丝绸之路”到现在都有着重大意义。这条道路是当时大汉和中亚、西亚、南欧地区各民族友好往来关系密切!这条大道承载着大汉和当时西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 隋唐!封建时期的顶峰时刻!在此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都达到顶峰!此时的长安是国际大都市!是世界的经济中心!它的地位如同现在的经济霸主纽约。还有还是政治文化中心。当时周边的国家都是隋唐的附庸!都以隋唐为主!以学习华夏文化为荣!到现在的时期,华夏儿女都以隋唐为荣。隋唐遗留下的诗词歌赋是中国文化史的瑰宝!李白杜甫是我们的骄傲! 明清…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朝代!在这个时期封建君主制达到高峰…制度的腐化、落后。经济的倒退、僵硬。文化的禁锢。闭关锁国、海禁、沿海居民的搬迁!八股取士、四书五经的断章取义腐朽读书人的思想!让他们变成愚民!政治上的大兴文字狱。中国开始落后,一切开始落后与西方了! 当中国还在用铁刀时,西方已经在用洋枪洋炮了!当中国还是一个腐朽的制度时,西方已经率先进入了资本主义!当中国的人还在读之乎者也时,西方已经有了牛顿了、哥白尼!当中国还在用古老陈锈的工具时,还是用蜡烛时,还是马车时。西方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时代!第一二次的工业革命使中国远远的落后了! 当西方的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时,国人没有像日本那样立即认识自己的不足,没有放弃自己落后腐朽的的东西。日本在美国打开大门时,立即做出反映。学习西方!而中过却还在它的美梦中!还在做着“地大物博”的白日梦!虽然也有一些爱国人士清楚的看到中国的落败,他们也积极的寻求使中国强大的方法。林则徐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敢拿起手里的武器“焚烧”鸦片!还有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一系列的晚清爱国者的救亡图存运动。但这不能阻止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不能阻止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被火烧的命运,不能阻止八国联军侵华运动!不能阻止“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的丧权辱过的条约的签订! 我们会永远记得和小日本的那战!那场战争真的是清朝彻彻底底的沦为“东亚病夫”成为西方别国所不耻! 国父孙中山组织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推翻了在中国历史上长达几千年的君主制!颁布《中华民国宪法》维护革命的胜利!但后来的袁世凯篡权复辟帝制夺取革命的胜利果实,这也表示着革命的是以失败为结果的。但孙中山却不放弃他的救中国的梦想。发动一系列的爱国运动和护法运动。虽然没有成功是很可惜的。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优质教案

第3课土地改革(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内容。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生产力,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本课前承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后启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在本章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科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知识。初二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原因、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收集整理或向家人、长辈了解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理解和认识解放后的土地改革,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学会收集、分析、整理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土地改革的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四、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和完成。 2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向家人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 六、教学方法

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情景,分组讨论、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歌曲《白毛女——秋收》通过杨白劳的唱词中唱到:“高粱谷子望不到到边,黄家的土地数不完,东家住高楼,佃户们来收秋,流血流汗当马牛……”这种状况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农民什么时候有了自己的土地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第3课土地改革。 2、讲授新课: 本课共学习三个板块:农村筑起土地梦 改革掀起创新路 农业走向发展路 板块(一)农村筑起土地梦 课件展示中国农村解放前的具体情况。 师: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当时土地大多掌握在谁的手中? 生:土地大多掌握在地主手里。

近代中国历次土地改革

近代中国历次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前的土地改革] 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1931年)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1931年春,毛泽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为了保证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县、区、乡各级都建立了土地委员会。分田的大体步骤是: (一)调查土地和人口,划分阶级。 (二)发动群众清理地主财产,焚毁田契、债约和帐簿,把牲畜、房屋分给贫雇家,现金和金银器交公。 (三)丈量土地,进行分配,公开宣布分配方案,插标定界,标签上写明田主、丘名、地名和,面积。 抗战时期土地改革(1937年)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由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转变为实行减租减息政策。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在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中,提出了“停止没收地主土地之政策”。5月3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中,提出准备“用立法和别的适当方法去解决土地问题”。8月1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南方各游击区域工作的指示》中,提出利用“减租、减息、减税”等合法的斗争方式,以“求得群众生活的改善”。 到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洛川会议上,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正式决定把减租减息作为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1947年) 1947年11月,中共中央重新印发了毛泽东1933年主持制定的《怎样分析阶级》和《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两个重要文件。同年召开的中共中央12月会议讨论了有关土地改革的一些具体政策。 1948年3月,毛泽东对土改总的指导思想作了完整的表述:“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时期,在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在晋察冀、晋冀鲁豫和华东解放区,凡是过去封建土地制度已经全部或大部分被废除、土改基础较好的地区,均实行抽补、调剂政策,以

中国古代私学的发展与反思

中国古代私学的发展与反思 数教082班 17号叶康 【摘要】中国私学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学在民间、尊师重教、兴学办学等一系列优良的教育传统。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私学,以及现当代私学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在中国私学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许多与现代办学理念相吻合的闪光点,如独立办学,学校自治,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相互融汇,兼容并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从而对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特别是中国私学教育体制进行反思,指出,中国现行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与国家制度现代化并行共生,没有国家制度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私学的辉煌。 【关键字】中国古代私学现当代私学发展反思 一、前言 中国私学源远流长,始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距今2500余年。中国是世界上私立教育发源最早、影响最深、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这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中国形成了学在民间、尊师重教、兴学办学等一系列教育传统。 二、中国古代私学的起因和意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门富于公室”的现象,由于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一大批没落贵族、文化官员流落民间,又引发了“文化下移”的现象。文化学术向民间扩散,为私学兴起创造了条件,于是官学衰废, 私学骤兴。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官学衰败而诸子蜂起,门派林立,纷纷创办私学。他们著书立说,广招弟子,传道授业,扩展势力,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其中与教育关系最密切,对私学发展影响最大的当数儒、墨、道、法四家。 春秋时期中国私学的首创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革命,他对中国古代教育乃至现代教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开创了私立教育模式;实现了教育的独立化;启动了教育理论的探讨;开创了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的局面。

2021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教案1 新人教版 课标要求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农民拔除原来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着什么?(这片土地原先属于地主所有,现在已经归翻身农民所有了)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在旧中国,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受尽剥削,不得饱暖。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只用几年时间就彻底推翻了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你知道这一过程是怎样的吗?由此导入新课。 推进新课 一、土地梦想——土地改革的背景 课件出示资料: 学生阅读材料及教材第一段内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解放前旧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状况如何? (2)这样的土地占有状况,会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影响? (3)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地主、富农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贫农、雇农和中农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旧中国的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

地改革。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认识土地改革的历史背景及土地改革的必要性。然后教师过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新成立的人民政府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二、暴风骤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课件出示:《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图片,教师简介: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识记《土地改革法》颁布的时间及内容。 2.土地改革 (1)目的 课件出示教材第一目小字部分,探究土地改革的目的。 生: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过程 课件放映一段有关土地改革的纪录片,试分析此次土地改革的主要地点、步骤。 生:主要地点是在新解放区。 步骤是从1950年冬开始,有计划地分期分批进行。 讨论:①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②为什么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①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分给地主一份应得的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人文主义精神,减少了改革的阻力。②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的总根子,它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3)结果 学生回答: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350亿千克粮食的地租,农民真正得到了解放。总的看来,解放前很多农民房无一间,地无一垅,终年饥寒交迫,土改以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渡:近3亿农民真正地翻身当家作了主人,将产生多么巨大的能量? 三、千秋功业——土地改革的意义 1. 课件出示材料: 材料一这是1952年1月1日,为了宣传农村土地改革的胜利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的一套《土地改革》特种邮票,全套4枚。 材料二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土地改革。” 材料三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材料四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中国土地改革的历史及政策

中国土地改革的历史及政策 生意社2009年09月11日讯 新中国最早的土地法 土地改革总论 土地改革,具体来说就是土地制度改革,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土地税收制度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等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因此关于土地制度的改革可以说一直都在进行。我们这里所讲的论土地改革指的还是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土改”。 土地改革的源起

土地改革工作会议 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仍维持封建土地制度,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土地改革的脉络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规定了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的原则和办法。《土地改革法》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以便更好地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以利于早日恢复和发展生

产。《土地改革法》公布以后,在3.1亿人口的新解放区分期分批地,有计划、有领导、有秩序第开展了土改运动。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三百五十亿千克粮食的地租。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基本上正确贯彻和执行了党的土地改革的路线和政策。 1953年春,全国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台湾省外,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务。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我国存在两千多年(建立于战国,公元前475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此被彻底被摧毁,地主阶级也被消灭。1949年后,中国确立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同时宪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这就形成了旧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主要特征,一是土地无偿使用,二是无限期使用,三是不准转让。由于没有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对待,致使土地无偿占用,乱占、多占的情况屡禁不止,造成土地资源极大浪费。

中国古代土地改革

1.中国最早的土地制度出现在西周,叫“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那时,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割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在西周时盛行,为周王所有,也叫“公田”,分配给领主,领主再强迫庶民去集体耕种,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要向周王交一定的贡赋。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土地制度。 2.到了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秦国的商鞅推行“废井田、开阡陌”的法令。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项变革瓦解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秦国也因此奠定了强国的基础。 3.封建的土地制度基本确立后,出现了土地兼并,产生了封建地主阶层。地主将土地租给无地农民,秋后收取粮租。土地过分集中造成社会生产萎缩,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加重等问题。一些有远见的统治者出于统治需要,对土地占有状况进行调整,如东汉末年的“屯田制”;隋、唐实行的“均田制”以及清初的“更名田制”等,都是确保国家控制一定数量土地,同时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以恢复生产,巩固统治。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消灭土地兼并,但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 5.但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大小农民起义连绵不断,绝大多数的起因都是由于土地分配不均造成的。 6到了近代,中国要推翻旧的封建制度,建设工业化的现代国家,首先要改变农村封建地主土地制度,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却没有触动农村封建的土地制度,地主阶级和广大农民的矛盾仍然存在,而且日益尖锐。 7.而中国共产党则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中国革命要想取得成功,争得广大农民支持,就必须解决土地问题,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8.从1931年起,中共就制定了依靠贫农、雇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的土地革命路线。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又在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使中国共产党在农村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9.1947年,中共又在解放区搞土地改革,把被地主、富农圈占的大片土地分给贫苦农民,帮助人民群众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历史夙愿,应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国民党最关键的一步,解决了广大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顺应了民心,最大限度地激发起解放区群众参军参战的积极性,从而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10.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此后,在3.1亿人口的农村开展了土改运动。到1953年,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彻底被消灭。 11.农民拥有了土地之后,有人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会重新向少数人手里集中,出现两极分化,产生新的地主富农阶层。所以,在土改运动的同时,我国又逐渐推行农村集体化,先从互助组开始,经过初级合作社,过渡到高级合作社。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12.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初,中国农村的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在集体的土地上劳动,用工分计算劳动量,到年底按每人所挣工分多少分配粮食。这种方式的弊端是,用固定标准计算工分,造成了平均主义,很难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中国粮食生产也因此长期徘徊不前。 13.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大潮席卷中国,农村也开始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制首先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出现。这种方式是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集体将土地和生产资料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分给农户经营和使用,承包户向国家和集体交纳税费和公共提留后,剩余的可以归农民自己所有。 1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和解放了生产力。在它实行的20多年来,中国的农业实现了质的飞跃,农民的收入也有了极大的提高。近期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推进农

对中华文化的反思

对中华文化的反思 中华民族一直都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有 着绵延而悠长的历史的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之歌 从那远处的高山深处、大河底端源源不断地传入 炎黄子孙的耳中,进而如同电流一般,瞬间贯穿 全身,直达心底,让无数人为之颤抖,为之惊叹,为之折服! 中华文化的精彩之处,在于它千变万化。虽然 缤纷绚丽,但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它都有其不同的 色调,不同的风彩。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犹如 百花齐放,令人沉醉其中,为他们的思想和胆识 所吸引,无法自拔。唐诗、宋词、元曲。现在各 具特色的散文诗歌等等,无不说明了中华文化这 一特点。然而,中华文明最鼎盛的时期应属盛唐 了吧!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唐朝人更为宽阔的胸 襟和更加开放的政策、心态。各种各样的人,各 种各样的思想在这里汇集。就像我们的邻国日本 也为了学习大唐博大精深的文化派来了一批又一 批的遣唐使,而我们呢,任由他们把长安复制成 奈良。即使是在西方难以生存的教派也可以在这 盛唐觅得一处容身之地。唐代陶瓷,尤其到了唐

末五代,有重要的发展。唐代陶瓷中最重要的是 青瓷、白瓷和唐三彩的陶器。唐代的装饰艺术以 其华丽优美的风格成为时代的特点。由于吸收了 西域特征与宗教色彩,唐朝艺术与前后朝代都迥 然不同。唐文化体系中,包括文学、宗教与哲学、史学、艺术、天文历法、地理、数学、医学、百 工技艺等方面作文基本覆盖了当时世界上社会科 学和自然科学的多数组成部分。这样一个庞大而 完整的文化体系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仅有的唐朝铸就了一段色彩斑斓的文化史,而这只是 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之中极小的一隅,去让世界 人民为之倾倒,心心念念地向往中国这个神奇的 文化古国,更别说中华文化庞大而绚烂的文化体系,那该让多少人震撼,心甘情愿被他的强大气 场和魅力所淹没。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中华文化也在与时俱进,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的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传统 的封建思想,繁琐的礼仪讲究都以不符合当今时 代的要求。外来文化的冲击,新一代年轻人对中 华文化知之甚少,人民对文化的漠视,这一切都 使得中国社会陷入空前的文化混乱与文化空洞之中,失去了优良文化支撑的民族注定是去缺乏信

专题5欧洲宗教改革 试卷 (7)

专题5欧洲宗教改革试卷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这句话反映了() A.教皇聚敛财富,实力雄厚 B.天主教徒忠实于自己的信仰 C.欧洲教会热衷于建造教堂 D.路德反对教会的腐朽贪婪和对德意志的经济掠夺 解析:“九十五条论纲”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教皇到德国兜售赎罪劵,而路德反对他对德国的经济搜刮。由题中材料可知路德反对富有的教皇用贫穷信徒的钱去修建圣彼得堂,应该用教皇自己的钱。 答案:D 2.德国电视台曾举办过“最杰出的德国人”的评选活动。宗教改革先驱马丁·路德名列第二。下列给出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A.他于1517年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B.他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 C.他主张灵魂能否得救在于心中的信仰 D.主张神职人员要洁身自好,不能结婚 解析:马丁·路德允许神职人员结婚。A、B、C三项都是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活动与思想。 答案:D 3.卡尔文的学说在西欧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主要是由于他学说中的() A.“因信称义”B.“因行称义” C.“先定论”D.“进化论” 解析:卡尔文所宣传的“先定论”,要靠每个人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成败中去体会,适应了“当时资产阶级中最勇敢人的需要”。

答案:C 4.卡尔文宗教改革和英国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是() ①从原因上看,都深受文艺复兴运动和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②都反对罗马教皇权威③都主张《圣经》是信仰的根据④改革的领导者都是国王(或君主)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瑞士卡尔文宗教改革的领导者不是国王,英国宗教改革的领导者是国王亨利八世,所以排除④。 答案:B 5.英国宗教改革中的“清教徒运动”中的“清教徒”们要求() ①主张纯洁教会,清除旧教影响②提倡勤劳俭朴的生活 ③遵奉严格的道德准则④改革国教保留的旧教残余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综合归类、组合复合选择的能力。依据教材辨析可知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答案:A 6.天主教实行的内部改革的实质是() A.放松对教徒的管理B.加强天主教会的专制 C.缓和阶级矛盾D.顺应时代潮流 解析:从天主教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和网罗狂热分子看其实质一目了然。 答案:B 7.“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材料集中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A.教权高于王权B.教士是由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C.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D.国家权力为神所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由材料中的“世纪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可知C项更为贴切。A项与此相反;B、D两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C 8.马丁·路德、卡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 ①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②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

第3课土地改革导学案

第3课《土地改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义。 2、.在教师指导下,分析土地改革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土地改革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学习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学习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阅读教材第一段和第二段概括土地改革的原因、起止时间和基本内容。 思考:(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 (2)出示解放前我国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从这份表格中我们可以得出哪样一些结论? (3)这样的土地占有状况,会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影响?(4)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新成立的人民政府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2、简述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二、合作探究: 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 1、土地改革为什么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 2、为什么分给农民土地的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交流作答,请同学们相互排忧解难) 3、老师的问题:思维比拼 (1)在土地改革中,为什么给地主也分土地?为什么对地主和富农、中农区别对待?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其实质是什么? (2)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为什么要保存富农经济? (3)你知道现在的土地所有制和土地改革完成后的所有制有什么不同吗? 四、巩固归纳: 土地高度集中土地改革历史意义 农民无地 阻碍农村经济基本内容废除、巩固、解放、准备 和社会发展 五、拓展延伸 你知道我们现在农村施行的是什么政策吗?他和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共同作用是什么?你能为党和政府为“三农”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吗? 六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五大历程

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五大历程 2010年09月28日15:14城市化网【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9条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正悄然变革,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农业、走出农村。于是,所有关注三农问题的人开始探寻:农村的出路在哪里?于是关注的目光聚焦到农村的土地。业内人士预言,在农村上演的新一轮土地改革将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那么,农村土地改革带给农民的究竟是福祉还是祸患?什么样的改革方式将助力我国社会发展逐步向着城乡一体化方向迈进呢? 回顾: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历程 通过梳理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发展脉络,我们不难看出,自新中国成立,农村的土地经历了个体农民私有向集体所有制转变,新一轮土地改革尝试赋予农民在土地上的更多权利。 历程1: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建国之初,政府颁布了《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不仅获得了土地,而且对拥有的土地“有权自由经营、买卖和出租”。 历程2:农民土地所有制→集体所有 1954年-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收回土地所有权。被誉为“三大改造”之一的农业改造,目的是要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土地制度,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农民个人直接所有的土地,也从土地无偿入股、统一经营,发展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历程3:集体所有→三级集体所有

1957年-1978年,“三级所有”的土地改革。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国内农业供给相对有限,所以又一次进行土地改革。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土地属于三级集体所有,即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农村生产小队三级所有。社员集体在公有土地上统一生产和劳动,社员没有任何私有土地,彻底消灭了私有制。这一阶段是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彻底被收回的阶段。 历程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邓小平提出并主张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3年开始在全国广大农村全面推行。到1983年底,98%左右的农户都实行了包干到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97%左右,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 历程5:“新土改”允许土地流转 改革开发30年后,2008年10月1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提到,“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盘点:各地探索土地流转 尽管2008年9月30日,胡锦涛考察安徽小岗村定调新土改方向——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并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然而自从有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土地流转就在悄然进行。特别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正悄然变革,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农业、走出农村,有的农民就把土地或转让或转包或转租给别人。 有数据表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农地流转量仅占承包地总量的1-2%,90年代末达到4%左右,现在已经达5-6%。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浙江省,则高达30%左右。

历史教学反思

历史教学反思 据调查,高中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学生不喜欢历史课既有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的因素。反思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不得不思考高中历史究竟该怎么上?优秀的高中历史课应当具有情感性、人文性、历史性、文化性。对照上述历史课“四性”,反思目前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还存在诸多薄弱之处。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高中历 史教学质量,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加强史实教学 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中写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感知历史阶段主要向学生呈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感知历史阶段,学生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忽视、削弱感知史实阶段是存在的,自觉不自觉地抹煞了感知史实阶段的内容和意义,影响历史教学效果。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史实教学呢?首先教师要认识史实教学在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使史实能生动地再现历史形象。再次是补充丰富、具体的史实,历史细节越清楚学习印象越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历史教师要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历史细节。例如,我在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时,给学生讲了胡适印章的故事。有一次,胡适得到一块上好的鸡血石图章料,决定用它刻一枚私章。他交待篆刻师傅,刻“胡适之印”即可。篆刻师傅认为胡适是白话文的提倡者,是用白话写文章的大家,影响这么大,怎么刻图章还用“之乎者也”一类的字,于是自作主张地把“胡适之印”改刻成“胡适的印”。三天之后,胡适收到印章,发现上面刻的是“胡适的印”时,哭笑不得。通过这个事故学生对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重大 影响印象非常深刻。 二.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与方法 历史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教师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把教材知识视为真理,奉为神圣,要求学生死背史实和结论,质疑意识缺失。 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构成历史的陈述性知识。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即二重性。客观性指史实的客观性,主观性是指结论的主观性。历史结论是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史实是虽然具有客观性,但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历史真实,可能个别史实也是谬误。历史结论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我们更需质疑。例如,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而今帝国主义是垂而不死,很多方面我们还要学习借鉴。再如,经济危机在旧教材中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而今年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哪个国家能逃脱经济危机的厄运?还有,在旧教材中对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评价是否客观、公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土地改革练习题(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练习题(解析版) 第3课土地改革练习 一、选择题 1.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 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 1937—1945年 B. 1946—1949年 C. 1950—1952年 D. 1953—l957年 2.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 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 土地改革的背景 B. 土地改革的内容 C. 土地改革的性质 D. 土地改革的影响 3.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人民政府颁布了()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 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④使 农民获得了解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全国粮食总产量比1949年增加44.8%, 这主要得益于土地改革() A.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B. 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 6.解放战争时期,揭开土地改革运动序幕的文件是 1 / 12

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历程回顾

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历程回顾 嘉实基金研究部刘杰 土地改革,就是土地制度改革,包括使用制度、产权制度以及税收政策改革等等。由于农业在经济中的长期重要地位,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也成为政策制定的重要内容。回顾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发展历程,更能帮助我们理解新的农村改革政策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促进作用。 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1948年-1953年)。建国之初,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不仅获得了土地,而且对拥有的土地“有权自由经营、买卖和出租”。《土地改革法》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生产和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收回土地所有权(1954年-1956年)。被誉为“三大改造”之一的农业改造,目的是要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土地制度,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农民个人直接所有的土地,也从土地无偿入股、统一经营,发展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三级所有”的土地改革(1957年-1978年)。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国内农业供给相对有限,所以又一次进行土地改革。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土地属于三级集体所有,即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农村生产小队三级所有。社员集体在公有土地上统一生产和劳动,社员没有任何私有土地,彻底消灭了私有制。这一阶段是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彻底被收回的阶段。 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通过农业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和人民公社运动,逐步使得个体农民私有的土地向集体所有制转变。这一转变的结果是,农民对于土地的产权弱化,土地在运动当中逐步归集体所有,个体农民与土地不再存在法律上的产权关系,那么,自由经营、买卖和出租的流转方式已经不可能实施。 联产承包责任制(1979年后)。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邓小平同志提出并主张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3年开始在全国广大农村全面推行。到1983年底,98%左右的农户都实行了包干到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97%左右,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这种模式在保证农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保证了农户的独立经营权,并对农村土地的经营收益分配关系进行了调整,调动了农民积极性,短时间内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 1987年,沿海发达省市就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进行试验。这样,土地经营权的流转突破了家庭承包经营的限制,中国土地流转制度开始进入试验阶段。2005年7月,广东省发布《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草案)》,明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于2005年10月1日起上市流转。此举意味着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进入了市场化的阶段,也是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突破。 2008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获通过。决定中提到,“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