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监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土壤环境监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土壤环境监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HUANJINGYUFAZHAN

139

土壤环境监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张平

(宁国市环境保护局,安徽 宁国 342524)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土壤环境现状,包括土壤污染主要特征、土壤污染的危害、土壤污染趋势等内容;随后介绍了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具体问题,包括污染现状不明、污染原因不清、监测制度体系不健全等内容;最后提出了促进土壤监测效率有效提高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投入力度、合理设置监测机构、制定统一的监测标准等内容,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土壤环境;监测问题;解决措施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1-0139-02

DOI:10.16647/https://www.360docs.net/doc/658102936.html,15-1369/X.2019.01.080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oi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Zhang Ping

(Ninggu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Ningguo Anhui 342524,China)

Abstract:?The?article?first?analyzes?the?current?status?of?soil?environment?in?China,?including?the?main?characteristics?of?soil?pollution,?the?harm?of?soil?pollution,?the?trend?of?soil?pollution,?etc.?The?article?then?introduces?the?specific?problems?in?soil?environmental?monitoring,?including?the?unknown?status?of?pollution.?The?pollution?causes?are?unclear,?the?monitoring?system?is?not?perfect,?and?the?final?article?puts?forward?specific?measures?to?promote?the?effective?improvement?of?soil?monitoring?efficiency,?including?strengthening?investment,?rationally?setting?up?monitoring?institutions,?and?formulating?unified?monitoring?standards,?hoping?to?give?relevant?people?Provide some references.

Key words: Soi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problem; Solution

1?我国土壤环境现状

1.1?土壤污染的主要特征

土壤环境污染的主要特点是滞后性和隐蔽性,对于人体的直观感受来说,和水体污染以及空气污染相比,土壤环境污染的隐蔽性要更强一些。区域性特征,土壤环境污染通常都是集中在一定的区域内,恢复难度较大,累积性强,具有一定的不可逆性,通常情况下也没有和水体环境一样的自净能力,在重金属和污染物体的不断积累之下,就会在土壤当中长期存在。就像是我国早已经禁用的滴滴涕和六六六,尽管多年过去了,土壤当中依然存留着较高的浓度,农作物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1.2?土壤污染的危害

土壤环境的污染问题会加重我国土地资源的短缺,随着我国耕地污染范围的逐渐扩大,人均耕地面积也将逐渐减少。土壤环境污染还会对农作物产生一定的影响,会降低农作物产量,造成农作物污染问题。比如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就曾经导致我国粮食减产一千多万吨,经济损失达到两百亿元。同时土壤环境污染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或是间接的影响。研究证明,粮食污染区域和土壤污染区域和一些疾病爆发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比如污灌区的人就会具有较大的癌症发病率,同时还会造成当地人民的肝脾肿大。1.3?土壤污染趋势

首先土壤环境污染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从轻度污染逐渐发展成为重度污染。相关监测表明,我国土壤环境中的污染浓度也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出现递增趋势。甚至部分区域中的重金属还出现严重超标问题。其次就是从单一性朝着复合型污染发展,代表土壤环境污染不仅包括重金属问题,同时还出现了各种有毒的有机污染物体,并经常出现多种污染物超标问题。

2?我国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具体问题

2.1?污染现状不明

尽管我国已经开始进行了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但是还没有对土壤污染现状进行系统科学的调查[1]

。尽管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土壤环境污染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监测工作都只是集中于一些特殊区域或是特定的

目标,同时大部分调查工作也是局部性的零星调查,因此无法对我国整体的土壤环境状况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比如国土资源部门对于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等地开展的土壤化学调查,农业部门进行的农产品质量调查和国家环保部门进行的土壤调查,都是只着重于某一方面的调查,缺少全面性和系统性。2.2?污染原因不清

土壤污染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元化特征,比如土壤污染来源包括工业生产不当、固体废弃物体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使用不当以及污水灌溉和大气沉降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土壤环境污染的问题。为此需要我国相关监测管理部门应该先找出土壤环境的污染来源,从而才能破解土壤环境污染的成因,并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由于我国以前的土壤环境调查都没有结合来源进行分析,因此导致我国目前还不能完全解释清楚土壤环境污染区域的产生原因。2.3?监测制度体系不健全

目前,由于我国土壤环境污染监测分析和现状调查方面缺少系统全面的管理,我国也难以针对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制定出有效的防治办法和管理细则,无法补充完善土壤环境污染排放标准、控制标准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难以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我国还缺少能够满足我国国情发展需求的土壤环境修复政策,我国的相关土壤环境治理技术,管理制度、标准、控制对策也不够健全,为此需要我国进一步加强监测制度建设,从而为土壤环境治理提供基础的保障。

3?提高土壤环境监测效率的具体措施

3.1?加强投入力度

政府应该建立起相应的财政补贴政策,提高财政预算。地方财政预算应该细化开支,支持土壤环境的监测工作,包括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岗位补贴、监测工作的经费支出以及监测工作的维护更新费用等内容,尤其是对土壤环境监测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应该给予丰厚的奖励支持。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还可以单独设置针对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专项基金,从而帮助地方政府减少经济压力,减少土壤环境监测机构中的经济负担,目标相关科研项目和监测经费的不足,促进各项土壤环

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省湘潭市,411201) 1 引言 摘要:环境监测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科学技术活动,其直接目的就是获取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环境信息,为科学的环境管理工作服务。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要认真分析我国目前环境监测研究现状,对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抓住其中的原因,不断地创新探索。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状、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对策 2正文 2.1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 一、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我国已经建立2223个环境监测站,大概36万人在岗工作,占整个环保系统总人数的4%,高级技术人员有2350人,中级技术人员8400人,再者,其他行业中还有大概1万人参加环境监测事业,其中,环境监测机构约有2634个,在岗人员约为21万。通过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拥有一定的环境监测能力。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对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噪声、海洋、酸雨、地下水、生态以及放射性物质进行监测,各个监测要素的监测站数量也初具规模了,多的已经达到了近1100个监测站,最少的也有30多个,从以上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环境监测能力已经初步形成了,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环境监测能力。 已经具备较强的环境自动监测能力。就目前而言,全国已经约有70个城市具配备了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建立了50多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在部分省市开展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试点工作,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再者,在全国31个省和1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开展了全国环保系统环境监测信息卫星通信系统。 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的建立。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环境质量报告制度目前已经有400多项,其中大部分的污染因子,已经有了控制标准和监测方法标准。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于环境监测工作起着指导作用。 各类环境监测网络的完善。就目前而言,全国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县4级环境监测网络。全国共有专业和行业监测站4800多个,其中环保系统监测站约2200个,行业监测站约2600 个。共有103个空气质量监测站,113个酸雨监测站,135个水质监测站被国家控制。再者,国家还建立了噪声监测网络,辐射监测网络和区域监测网络等等。 二、国环境监测所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环境监测方法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对照环境监测部门现有的实验室分析检测能力以及国内外环境监测分析技术的发展水平,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具体表现为:

2019年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方案

2019年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方案 企业名称:沙钢集团安阳永兴特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9年12月

目录 1、项目背景 (1) 2、企业概况 (2) 3、工作内容 (2) 4、调查依据与评价标准 (3) 4.1 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 (3) 4.2 技术标准与规范 (3) 5、自行监测方案 (4) 5.1重点区域及污染源识别 (4) 5.2点位布设 (5) 5.3监测频率 (8) 5.4监测点位 (8) 5.5监测项目 (8) 5.6样品采集 (11) 5.7样品保存与流转 (13) 5.8质量保证 (14) 5.9监测报告编制 (18) 附件1、检测点位布置图 (19)

1、项目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河南省清洁土壤行动计划》有关要求,强化工矿企业环境监管,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范工作,根据《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关于建立2019年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的通知》(豫环办〔2019〕25号)和《安阳市生态保护局关于建立2019年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的通知》(安环文〔2019〕37号)文件要求,按照筛选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安阳市殷都区确定了2019年土壤环境重点监管的21家企业名单,其具体要求如下: (1)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每年要自行或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对用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负责;监测结果于12月31日之前向殷都区环境保护局土壤科备案并向社会进行公开。 (2)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机构,落实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保证持续有效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透、流失、扬散。强化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并符合总量控制要求。 从2019年起,沙钢集团安阳永兴特钢有限公司被列入“2019年殷都区土壤环境重点监管的21家企业名单”,为贯彻落实上述文件的相关要求,加强土壤监测,防治和减少土壤污染事故的发生,我公司参照《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在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及对重点区域及设施识别的的基础

室内环境监测现状论文

论述室内环境监测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室内的装修越来越重视,使得室内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尤其是人们开始注重“绿色生活”之后,对室内的环境要求也“水涨船高”。因此,对建筑物的室内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治理,就成了社会的热门议题。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室内环境污染的一些特点以及监测的一些不足,着重研讨了解决对策。 一、室内环境污染的原因 1、日常活动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人们长期处于较封闭的室内环境中,在室内生活、工作都会产生大量的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细菌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室内无法及时排出,就会在室内不断积累,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 2、室外污染物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室内环境虽相对封闭,但也需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在开窗、开门通风时,会有大量的室外污染物趁机进入室内,这些污染物无法及时的排出,便会在室内不断积累,而造成室内环境污染。 3、各种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室内环境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建筑物中释放的放射性污染物,装饰材料中释放的甲醛、苯以及其他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及室内的陈设品和家具等散发的大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些污染物长期存在于室内环境中,造成严重的室内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二、室内空气监测要素

1、室内环境监测点位的确定 室内监测点位一般设在客厅、卧室、书房等人们经常活动的地方,并且要避开门窗等通风口,每个房间设置1到2个监测点;办公室监测则需要根据室内面积大小设置监测点位,一般50m2以内设置1到3个监测点,50m2到100m2则设置3到5个监测点,超过100m2则至少应设置5个监测点;采样布点主要采用梅花式和对角式,采样高度控制在0.5米到1.5米之间,距离墙壁0.5米以上。 2、采样方法 监测采样要在室内封闭12个小时以上进行,并且监测时不可打开门窗,采样时间要持续45分钟以上。 3、监测时间的选择 监测工作要在房屋装修完工后至少1个月才能进行,如装修超过两个月进行监测仍有超标现象,则认为装修工程不合格。 三、室内环境现状 1、监测频率低 现在监测以及治理室内环境技术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主要表现形式为监测室内环境技术缺乏具体针对性以及对污染指标的认识严重缺乏;同时,受到大量的人力资源以及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这些因素的局限性。现在,我国监测室内环境的频率一直都非常低,所以没有办法将实际室内环境质量和污染程度准确地反映出来。 2、应急措施不完善 监测以及治理室内环境技术发展到今天,依旧没有能够创建出一

论环境监测科技的现状及展望

论环境监测科技的现状及展望 发表时间:2016-12-07T14:00:57.6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24期8月下作者:郭献琪[导读] 从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的建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分析了在新形势下,环境监测科技发展的现状及其展望。 舟山市普陀区环境监测站浙江舟山 316000 摘要: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以及环境监测管理方式不断变化下,按照十三五期间的环境保护重点关注以及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方向,对环境监测科研现状进行了分析。从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的建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分析了在新形势下,环境监测科技发展的现状及其展望,希望可供相关从业者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存在问题;发展措施环境污染是现代社会三大世界性问题之一,为了促进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及时有效地掌握准确的环境变化信息,从而为控制污染源排放和评价环境治理效果提供数据依据。因此环境监测技术对于环保工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1 环境监测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在线监测系统发展滞后 目前国内环境监测技术总体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基层环境监测仍以人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方式为主,少数地区已配置的环境质量在线和遥感监测系统还不够先进,主要问题表现为:(1)系统兼容性不强,每台监测设备均装备独立运行程序,一旦进行系统更改或升级,往往需要重置所有客户端程序。(2)使用成本较高,由于系统维护量大,需要处理大批应用程序,对用户工作站的硬件配置要求较高。(3)数据安全性较差,客户端中存在的操作程序可能受到攻击,导致服务器的数据泄漏、缺失或错用。此外由于系统层级较多,需要处理数据量十分庞大,也可能导致数据错误和失真。 1.2 监测分析方法缺乏系统性和标准性 首先,对于特定行业产生的新型污染源,例如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微量元素污染物等,相关监测方法存在缺失。其次,环境监测的国家标准修改和制定工作滞后。一些污染源的排放参考标准年代久远,不符合当前各地区实际情况。部分监测分析方法没有实行统一标准,很难控制排放和指导监测。最后,一些环境因素监测还存在空白。例如 PM2.5 指数和光化学烟雾等城市空气监测分析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噪声监测技术及其影响分级评价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仅关注地表水污染,无法反映生态系统整体情况;近海及远洋环境监测发展缓慢,分析方法单一滞后等。 1.3 监测设备和数据的管理存在不足 在监测设备方面,一是常规监测设备落后老化,一些便携式、自动化、在线类、智能型的监测仪器设备配置数量有限。二是大型设备使用率较低,大多数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大部分设备的特色监测功能未得到充分利用。三是设备检查、保养和维护管理松懈,造成设备的使用生命周期缩短。 在监测数据方面,一是在采样环节,监测人员受到现场干扰因素影响,或是样品选取方法不合规范等,导致数据缺乏代表性;二是在分析环节,由于计量工具和测试仪器没有检查校准,或是选择标准试剂失效等,导致数据出现较大偏差;三是在管理环节,由于数据信息的分类、保存、传输等存在管理混乱或责任缺失,导致数据发布出现遗漏或延迟,导致数据失去时效性;四是环境监测部门受到上级压力或利益驱动等因素影响,人为更改、修饰、编排或泄露监测数据,导致数据权威性受到质疑。 1.4 监测人才队伍建设薄弱 一是环境监测人才数量不足。环境监测部门存在人才结构性失衡,实践技术人员数量无法满足大幅度增加的监测任务需要;缺乏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界定标准和薪酬分配制度,导致人才引进困难或人才流失严重。二是缺乏有效人才培训管理机制。培训方式未能实现系统性、强制性和专业性,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往往被迫采取自学方式,使得人才成长缓慢,无法达到实际监测需求。团队结构配置和人才素质能力滞后于监测技术需要。三是缺乏有效调动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员工收入与其绩效不能挂钩,无法针对不同阶层的员工产生激励效果,削弱了员工的工作成就感和主动性。 2 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措施 2.1 研发应用自动在线监测技术 在吸收国内外环境监测技术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自动在线监测技术的研发应用,扩大环境监测对象的覆盖范围,提高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监测的自动化、智能化、精确化和网络化程度,为环境控制和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服务。例如设计和实现基于 GIS/SMS/GPRS 无缝集成技术的环境监测系统。通过 SMS/GPRS 无线传输技术,实现对数据的远程监控;利用 GIS可视化和窄间分析功能,实现对污染源地域监控数据的可视化展示,从而为环境监测提供数据采集、信息传输和分析决策。 2.2 监测分析方法的系统化和标准化 首先,针对新型行业产生的特征污染因子,在参考原有相关国内外标准监测分析方法的基础之上,开展监测分析方法改进和应用性验证。同时需要对特殊样品进行大量对比试验,尽量排除可能污染物的干扰。其次,修改和制定标准化的监测分析方法体系。环保部门应积极组织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的合作交流,探讨系统化和标准化监测方法的制定,论证监测方法的可行性,并优化原有方法的采样、分析等测试流程。及时了解国外环境监测的研究进展,提高研究成果向监测应用的转化率,扩大监测分析方法的适用领域。 2.3 优化监测设备和数据的管理 在监测设备方面,一要增加常规监测设备的投资与更新力度。例如提高自动采样器、污染源在线式监测仪、便携式应急监测仪等常规设备的采购。二要建立大型仪器开放共享机制。将气相色谱仪、质谱联用仪等大型仪器对社会公众开放,提供市场化环境监测服务。三要完善设备日常管理制度。对仪器设备要配置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管理、档案记录、检查维护、使用评估等。 在监测数据方面,通过污染源分类筛选、规范采样方法、加密采样频次等方式,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通过提高实验室分析测试的硬件和软件水平,硬件包括采用先进监测仪器、选择标准基准试剂、配备专门环境监测实验室等,软件则涉及技术人员操作、实验室管理、质量保证程度等,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引入质量资质认证和第三方监督等机制,来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和权威性。 2.4 增强监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方案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包括土壤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 一、准备工作 主要准备工具,器材,用具等。 二、布点采样 样品由随机采集的一些个体所组成,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为了达到采集的监测样品具有好的代表性,必须避免一切主观因素,使组成总体的个体有同样的机会被选入样品,即组成样品的个体应当是随机地取自总体。另一方面,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同样的个体组成,否则样本大的个体所组成的样品,其代表性会大于样本少的个体组成的样品。所以“随机”和“等量”是决定样品具有同等代表性的重要条件。 1.布点方法 1)简单随机 将监测单元分成网格,每个网格编上号码,决定采样点样品数后,随机抽取规定的样品数的样品,其样本号码对应的网格号,即为采样点。随机数 的获得可以利用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表的方法。关于随机数骰子的使用 方法可见GB10111《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办法》。简单随机布点 是一种完全不带主观限制条件的布点方法。 2)分块随机 根据收集的资料,如果监测区域内的土壤有明显的几种类型,则可将区域分成几块,每块内污染物较均匀,块间的差异较明显。将每块作为一个监 测单元,在每个监测单元内再随机布点。在正确分块的前提下,分块布点的 代表性比简单随机布点好,如果分块不正确,分块布点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 反。 3)系统随机 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几部分(网格划分),每网格内布设一采样点,这种布点称为系统随机布点。如果区域内土壤污染物含量变化较大,系

统随机布点比简单随机布点所采样品的代表性要好。 2.基础样品数量 1)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计算样品数 用下列公式可计算所需的样品数: N=t2s2/D2 式中:N 为样品数; t 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为95%)一定自由度下的t 值(附录A); s2 为均方差,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或者从极差R(s2=(R/4)2)估计; D 为可接受的绝对偏差。 2)由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 N=t2s2/D2 可变为:N=t2CV2/m2 式中:N 为样品数; t 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为95%)一定自由度下的t 值(附录A); CV 为变异系数(%),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资料中估计; m 为可接受的相对偏差(%),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限定为20%~30% 。 没有历史资料的地区、土壤变异程度不太大的地区,一般CV 可用10%~30%粗略估计,有效磷和有效钾变异系数CV 可取50%。 3.布点数量 土壤监测的布点数量要满足样本容量的基本要求,即上述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是样品数的下限数值,实际工作中土壤布点数量还要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精度和调查区域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 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少设3 个点。 区域土壤环境调查按调查的精度不同可从2.5km、5km、10km、20km、40km 中选择网距网格布点,区域内的网格结点数即为土壤采样点数量。

土壤污染监测

土壤污染监测 土壤污染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查清本底值,监测、预报和控制土壤环境质量。土壤污染的优先监测物应是对人群健康和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影响的物质。如汞、镉、铅、砷、铜、铝、镍、锌、硒、铬、钒、锰、硫酸盐、硝酸盐、卤化物、碳酸盐等元素和无机污染物;石油、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多氯联苯、三氯乙醛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由粪便垃圾和生活污水引入的传染性细菌和病毒等。土壤污染组分的测定,属痕量分析和超痕量分析,加之土壤环境的特殊性,一般认为监测值相差10~20%是可以理解的。土壤污染监测结果对掌握土壤质量状况,实施土壤污染控制防治途径和质量管理有重要意义。 土壤污染监测的分类 土壤污染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查清本底值,监测、预报和控制土壤环境质量。根据监测目的,可将土壤污染监测分成下述几类: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判断土壤质量的依据,土壤质量监测就是要根据质量标准考察和确定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我国目前颁布的这类标准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无公害农产品蔬菜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指标》(GB/T 18407--2001)、《无公害农产品茶叶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指标》等。根据监测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明确监测目的,如依据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的三级标准判定当地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属于几类土壤;同时也可根据相关标准判断是否适于用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污染物土地处理的动态监测 这是对于污水灌溉、污泥土地利用及固体废弃物土地处理的土壤,进行长期的、常规性动态监测。其目的是摸清土壤中污染物的种类、含量水平以及污染物的空间分布,以考察对人体和动植物的危害,从而确定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为防治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污染事故性监测 这是对废气、废水、废液、污泥以及农用化学品对土壤造成的污染事故进行应急性监测,以确定引起事故的污染物来源、种类、污染程度、扩散方向及危及范围,以便为行政主管部门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采取正确的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土壤背景值调查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和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深入的今天,环境监测技术成为了影响环保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利用现代环境监测技术对污染物进行准确、及时的监测和分析,对实现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结果的分析,总结了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3S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科学技术在水、大气、土壤等环境介质的污染物监测中应用广泛。同时,本文对环境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将向着以有机污染物作为监测的主要目标、监控介质范围扩大、监测分析精度痕量化、分析技术快速化、实验室管理系统应用广泛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技术;污染 Applica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Abstract:Toda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increasingly seriou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is deepening,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environmental work to carry out. Using moder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to monitor and analyze the pollutants accurately and timely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By analyzing the results of existing studi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3S technology,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hysical and chem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widely used in the monitoring of contaminants in water, air, soil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media.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it will be toward to regard the organic pollutants as the main monitoring targets, expand the scope of monitoring media, analyze to achieve mark quantization, analyze fast, and use the laboratory management system widely in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echnology;Pollution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问题和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环境监测不仅是加强环境监督与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护环境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政府及社会各界不断地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对环境监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分析总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概述 (1) 1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总体设计 (3) 1.1 课题设计的内容 (3) 1.2课题设计的方法 (3) 1.3总体方案设计 (3) 1.3.1系统框图 (3) 1.3.2功能设定 (3) 2 空气质量检测仪的硬件设计 (5) 2.1 空气质量检测仪系统简介 (5) 2.1.1 系统硬件结构及原理 (5) 2.2 STC89C52单片机简介 (5) 2.2.1STC89C52主要性能参数: (6) 2.2.2时钟电路模块 (7) 2.2.3复位电路模块 (8) 2.3传感器的选用 (8) 2.3.1气体传感器 (8) 2.3.2温度传感器 (11) 2.4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14) 2.5声光报警电路设计 (16) 2.6液晶显示电路设计 (16) 2.6.1LCD1602的基本参数及引脚功能 (16) 2.6.2LCD1602的指令说明及时序 (18) 2.6.31602LCD的RAM地址映射及标准字库表 (19) 2.6.4LCD1602的一般初始化过程 (19) 2.7按键电路设计 (20) 2.8电路电源设计 (20) 2.9本章小结 (20) 3空气质量检测仪的软件设计 (22) 3.1 系统软件设计思路 (22)

3.1.1 编程语言的选择 (22) 3.1.2 软件功能需求 (23) 3.2软件模块设计 (24) 3.2.1主程序模块 (24) 3.2.2AD转换模块 (25) 3.2.3液晶显示模块 (26) 3.2.4声光报警模块 (26) 3.2.5按键模块 (26) 3.3本章小结 (26) 4系统调试 (27) 4.1系统硬件调试 (27) 4.1.1 常见的硬件故障 (27) 4.1.2硬件调试方法 (27) 4.2 系统软件调试 (27) 4.3本章小结 (28) 结论 (29) 1主要结论 (29) 2展望 (29) 参考文献 (30) 致谢 (31) 附录 (32) 附录一 (32) 附录二 (33)

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摘要】环境监测是以环境分析为基础,通过给影响环境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测定,来研究环境中质量的变化,其直接目的就是获取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环境信息,为科学的环境管理工作服务。现今,对于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依据我国环境保护法进行污染 控制治理和防止环境治理下降,本文对我国环境监测目前的现状进行了一次详细谨慎的分析,并对环境监测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技术;发展趋势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相对应的污染。所以在环境监测这件事上是不 能掉以轻心的,它是对环境的监测,对一些物理污染因素和生物污染因素也都进行监测,同 时还对生物和生态变化所产生的污染进行监测。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前提,分析总 结当前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只有进行这样全面详细的监测,才能够合理有效的进行相关措 施的施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环境监测相关技术 1.1环境监测技术目前的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体质仍旧有着种种漏洞和问题例如监测的项目不足够深入,没有监测足 够全面的内容,监测的领域也不够宽泛等。随着世界各个领域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资源的利 用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国内目前在环境监测方面建立起了 相应的技术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果,自动监测能力也较以往有了很大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 很多不足。在我国,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发现的较晚,所以环境监测工作的起步也较为落后。管理方面的不合理,环境监测工作长期固定在一个位置,难以进步;监测工作所覆盖的 范围也从一个断面逐渐的发展到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国家。通过现在的环境检测技术改善了以 前的间断性的环境监测,实现了对环境的连续监测。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工作人员也会实时 的将环境监测的相关信息和环境监测中的政务管理等工作对人们公开告知,并积极的接受人 们所提出的需求和问题。 1.2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 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 环境质量报告制度等等,多数污染因子已有控制标准及监测方法标准。我国的检测系统的整 体能力并不是很强,监测工作中的工作人员自身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监测工作的管理水平 也没有达到国际标准水平,且在环境监测工作方面的投入也并不多。整体水平较低,我国土 地面积辽阔,环境治理范围较广,全国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预期目标也就难以达到。 此外,在我国还没有非常完善的环境监测设备市场,由于我国环境监测领域起步较晚,所以 国内的环境监测设备制造企业规模都比较小,企业中的整体管理水平也不高,与国外的一些 设备质量差距较大,在市场中占据的比例很小。目前,自动连续监测技术和遥感监测技术也 得到进一步应用,产生了强烈反响,极人地提高了公众的环境意识。 1.3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人才缺失:环境监测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全民参与,尤其是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 监测队伍。目前我国在环境监测方面的专业人才数量少,而且在我国的科研队伍当中,往往 有些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不能顺利完成任务的进度。然而也因为环境监测部门并没有足够多 的人数,对于环境人才的引进,培养以及管理等没有行之有效的竞争的机制和激励,技术人 员业务能力参次不齐,特别是对高复合型高级监测人员严重缺乏。甚至很多的监测部门开设 领导开后门的状况,机器被动的接受工作人员没有进行主动的吸纳,从而导致了人员很多, 而人才紧缺的不堪状况。

室内环境监测论文在线监测论文

室内环境监测论文在线监测论文 加强室内环境监测,创造健康生活环境[摘要]介绍我国室内环境监测的发展状况,归纳了室内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分析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同时列举了国家颁布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监测指标和浓度限制, 为评价室内空气质量提供了依据。根据以上所述, 认为预防和改善室内环境污染, 应大力开发和使用绿色建材, 倡导和建造“健康建筑”,从根本上解决室内环境污染,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室内环境污染室内环境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危害治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追求居住环境、办公环境的美观舒适的同时,各种各样的装修带来一系列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们健康的影响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也引起了世界性的重视。据国际有关组织调查统计,世界上30%的建筑物中存在有害于健康的室内空气。室内环境污染已经列入对公众健康危害最大的五种环境因素之一。 一、室内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及其危害 (一)室内污染

从室内环境的特点可以知道,现代民用建筑密封性强,换气 量少,而室内空气污染物种类多,不容易得到稀释,扩散性慢,积累性很强,人们长时间在室内,污染物的吸入量较大。室内环境的主要 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有5类: 1.颗粒污染物颗粒污染物指可吸入悬浮粒子,即直径在 10μm 或以下的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子。室内粒子主要来源于各种居室用品或生物体的尘埃、短纤维和毛发等。烟草燃烧时所产生的烟雾是粒子污染的主要来源。每种粒子对健康的危害需视其微粒的大小、形状、密度和化学活性而定。 2.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一类重要 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在常温下以液体或固体形式存在,挥发性很高。 目前,已鉴定出300 多种。除醛类以外, 常见的还有苯、甲苯、二 甲苯、环己酮、三氯乙烯、三氯甲烷、奈和二异氰酸醋(TDI)等(表1)。它们各自的浓度往往不高, 但若干种VOC共存于室内时, 其联 合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TVOC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常常是室内污染程度的一项指标,可导致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肝、肾和血液中毒。如甲醛会使人的嗅觉、心、肺、免疫功能异常,重者 会引起鼻、咽、皮肤和消化道癌症;油漆、胶以及各种内墙涂料中含有苯、甲苯和二甲苯,轻度苯中毒会出现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致癌,引发血液病等。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监测课程性质:XXX 总学时:64 学分:4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开课单位:XXX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微生物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与环境、给水与排水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中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一门重要的理论与方法课程。本课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各领域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对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具有重大影响。 按监测对象学习,本课程主要讲述水和废水监测、大气和废气监测、固体废物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生物污染监测、噪声监测、环境放射性监测等内容。按测定项目学习,包括汞、镉、铬、铅、砷等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含氮化合物,水中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酚类、油类,大气中SO2、NO X、TSP、PM10、CO、O3、烃类等气态污染物,光化学烟雾等二次污染物,颗粒物,多环芳烃类、二噁英类等重要有机污染物,以及酸雨项目监测等。按监测程序学习,本课程主要讲述各类环境监测的方案设计,优化布点、样品的采集、运输及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及测定,数据的处理及信息化,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等的内容。 按监测方法学习,主要讲述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以及生物方法;主要为标准方法和正在推广的新的常规监测技术,还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简易监测技术,及迅速发展的连续自动监测技术等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相关法规,监测方法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关键、各类监测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等一系列理论与技术问题;掌握监测方案设计,优化布点、样品的采集、运输及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测定、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数据处理与分析评价的基本技能;了解环境监测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今后在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和评价等方面达到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处理环境监测实践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与时俱进、发展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后期课程和将来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环境保护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主要知识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监测的目的及分类。 2.掌握环境监测的一般过程或程序。 3.掌握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的概念。 4.了解制订环境标准的原则及制订环境标准的作用、分类、分级情况。 5.掌握大气、水、土壤等最新的环境质量标准及其应用范围;了解各类污染物的控制或

校园环境土壤的监测方案

1、监测内容 校园土壤检测 2、监测项目 (1)水分 (4)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2)可溶性盐分的测定(5)总铬的测定 (3)pH的测定 项目检测方法方法来源使用仪器 水分重量法GB 7172 —87 秤量瓶、电子天平 可溶性盐分的测定重量法NY/T —2006 第十六 部分 蒸发皿、真空泵pH的测定电极电位法NY/T —2006 第二部分酸度计 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容量法SL237-068-1999 离心机、碱式滴定 管 总铬的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 度法NY/T —2006 第十二部 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计 4、监测结果 项目监测结果水分 % 可溶性盐分的测定 % pH的测定 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kg 总铬的测定 报告编制:;组长审核:;教师检查:日期:;日期:;日期:

土壤含量的测定 项目一:土壤中水分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土壤中水分测定的方法与原理 二、实验原理 土壤在105℃烘至恒重时之差,即为土壤样品所含水分的质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秤量瓶、电子天平、恒温烘箱、干燥器 试剂:土样 四、实验步骤 把洁净的称量瓶在105℃恒温烘箱下烘2h,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恒重。再准确称取风干土样约5g置于称量瓶中,置于已预热至105℃的烘箱中烘2h。取出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恒重(两次称量差值小于。 五、实验结果 项目二:土壤中酸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土样pH测定的方法与原理 2、掌握pH计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当把pH玻璃电极插入土壤悬浊液时,会产生一个电位差,而电位差的大小决定于试液中氢离子活度,其负对数即为pH,在pH计上直接读出。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酸度计、电炉、烧杯(50mL*3)、玻璃棒 试剂:pH分别为和的标准缓冲液、新煮沸的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 1、仪器校正:将仪器温度调节到与试液标准缓冲液同一温度值,将电极插入pH=的标准缓冲液中,调节仪器,使仪器标示值与标液的pH一致。相同操作于pH=的标准缓冲液。 2、准确称取10g20目土样三份分别置于50mL烧杯中,加入25mL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3min,静置半小时,用酸度计进行测定其pH值。 五、实验结果 项目三:土壤中溶解性盐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可溶性盐测定的方法与原理 二、实验原理 土样与水按比例(1:5)混合,经过一定时间搅拌后,过滤吸取一定的滤液,经蒸干后,并用过氧化氢去除有机质后干燥,称得其质量即为可溶性盐分重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的采样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通过对该地特种玉米种植区的土壤质量现状监测,判断土壤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状况,并预测发展变化趋势,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I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II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III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士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土壤和矿场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I类II类III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二三级标准。 2对长期釆用未经处理过的生活污水和发酵废水灌溉对土地的影响进行监测,调查分析引起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确定污染的来源、范围和程度,为行政主管部门釆取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3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把许多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带入土壤,其中有的污染物质残留在土壤中,并不断地积累,它们的含量是否达到了危害的临界值,需要进行定点长期动态监测,以既能充分利用土地的净化能力,又能防止土壤污染,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4通过分析测定该地士壤中某些元素的含量,确定这些元素的背景值水平和变化。了解元素的丰缺和供应状况,为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合理施用微量元素及地方病因的探讨与防治提供依据。 二、土壤的背景资料 该地区为特种玉米种植区,自然社会环境方面的资料有:该地区长期采用未经处理过

的生活污水和发酵废水混合灌溉,并用污水灌溉3到5年。特种玉米种植区发生大面积死亡现象。 三、监测项目的确定 《农田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将监测项目分为三类,即规定必测项目,选择必测项目和选择项目。必测项目有镉、汞、砷、铜、铅、铬、锌、镍、六六六、滴滴涕、pH。选择必测项目是根据监测地区环境污染状况,确认在土壤积累积累较多,对农业危害较大,影响范围广,毒物强的污染物。选择项目一般包括新纳入的在土壤中积累较少的污染物、由于环境污染导致土壤性状发生改变的土壤性状指标以及生态环境指标等。选择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包括贴、锰、总钾、有机质、总氮、有效磷、总磷、水份、总硒、有效硼、总硼、总钼,氟化物、矿化油、苯并(a)芘、全盐量等项目。 四、采样点的布设以及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1、采样布点 先将所监测的土地线划分为若干单元。考虑到所监测的土地属于污水灌溉的农田土壤,因此每个单元宜采用对角线布点法。对角线布点法适用于污水灌溉的农田土壤,由田块进水口向出水口引一条对角线,至少分五等分,以等分点为采样分点。土壤差异性大,可再等分,增加分点数。 2、样品釆集方法 土壤样品的采集:本次监测目的是了解该地区的土壤污染状况,故采用采集混合样品。根据采样布点,将一个采样单元内各采样分点采集的土样混合均匀制成。因为该地区为一般农作物种植耕地,所以采集0? 20cm耕作层土壤。混合样量较大,需要采用四分法,最后留下lkg到2kg,装入样品袋。为了解污染物在土壤中垂直分布,按土壤发生层次釆土

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彭筱峻 袁文芳 朱艳芳 (江西省宜春市环科所) 摘 要:本文通过对几个基本概念的区分阐述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内涵及其基本内容,对国内外发展现状及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路线作了简要介绍,并阐述了生态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态 环境 监测 1 区分几个重要的概念 1.1生态与环境 中文“生态环境”一词是已故中科院院士黄秉维在全国人大讨论宪法草案时,针对草案中“保护生态平衡”这一说法提出来的。他当时认为“保护生态平衡”不够确切,建议改为“保护生态环境”。他的建议在政府报告和宪法中都被采用,“生态环境”从此成为法定名词。但以后,黄先生发现这个提法不当,在自己的文中明确地说:“顾名思义,生态环境就是环境,污染和其他的环境问题都应包括在内,不应该分开,所以我这个提法是错误的。” 钱正英、沈国舫、刘昌明三位院士2005年提出应改正“生态环境”这一提法。他们认为“生态”是与生物有关的各种相互关系的总和,不是一个客体,而环境则是一个客体,把环境与生态叠加使用是不妥的。“生态环境”的准确表达应当是“自然环境”,外文没有“生态环境”或“生态的环境”的说法,《大百》中将“生态环境”译为“ecol ogical envir on ment”,是中国人的造词,未见于国外的科学著作。同时,“生态环境”所要表达的“自然环境”,是广义环境的一部分,还不能包括全部环境问题,例如,不能包含人类活动造成的某些污染问题。因此,将“生态环境”译成外文时,一般只能改译为“生态与环境”。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应当用“环境与生态”,或归总为“环境”。 1.2环境监测 根据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给出的定义,环境监测是指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现代科学技术方法,间断地或连续地对环境化学污染物及物理和生物污染等因素进行现场的监测和测定,做出正确的环境质量评价。随着工业和科学的发展,环境监测的内容也由工业污染源的监测,逐步发展到对大环境的监测,即监测对象不仅是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还包括对生物、生态变化的监测。 对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往往不只是测定其成分和含量,而且需要进行形态、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监测。对物理污染因素(如噪声、振动、热、光、电磁辐射和放射性等)和生物污染因素,也应进行监测。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确切地说明环境污染对人群、生物的生存和生态平衡的影响程度,从而做出正确的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1.3生态监测 目前,关于生态监测的定义尚不统一,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看法: 生态监测是生态系统层次的生物监测。持这种观点的认为,生态监测就是观测与评价生态系统对自然变化及人为变化所做的反应,包括生物监测和地球物理化学监测两方面内容(刘培哲,1989)。 生态监测是比生物监测更复杂、更综合的一种监测技术。其观点是,从学科上看,生态监测属于生物监测的一部分,但因它涉及的范围远比生物学科广泛、综合,因此可把生态监测独立于生物监测之外(王焕校等,1986)。 生物监测包括着生态监测。持这种观点的理由是,生物监测就是系统地利用生物反应以评价环境的变化,并把它的信息应用于环境质量控制的程序中去。从生物学组建水平观点出发,各级水平上都可以有反应,但重点放在生态系统级的生物反应上(沈韫芬等, 1990)。 实际上,无论是生物监测还是生态监测,都是利用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环境变化的反应来判定环境质量,都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互关系,这无疑又都属于生态学研究范畴。从这种意义上说,凡是利用生命系统(无论哪一层次)为主进行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手段都可称为生态监测。就是被视为生物监测开创者的科尔克威茨和马森也不主张简单地使用他们的生物表,强调不要根据某种生物,而应该根据其生物群落来评价环境。目前人们所说的生物监测,实际上大多都是生态监测。

室内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毕业设计论文

室内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室内环境污染现状、特点、原因及我国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管理现状,并论述了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技术及防护措施。 关键词:室内环境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技术防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条件的改善, 人们也在不断地改善着自己的居家环境。但是,许多改善之举反而造成了室内环境的严重污染,从而室内环境污染又成为一个新的环境问题。这是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室内环境污染对 居民健康和整个社会经济均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1.我国室内环境污染的现状 室内环境污染物是指室内存在的有害于人体健康的气体或其他物质。根据物质状态,可以将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物质分为悬浮颗粒物和气态污染源两种。悬浮颗粒物包括粉尘、纤维、细菌和病毒等,会随着呼吸进入呼吸道和肺泡,造成免疫系统的负担,危害身体的健康。气态污染源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及有机蒸汽。 1.1 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物 据统计,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超额死亡数达11.1 万人,超额门诊数22 万人次,超额急诊数430 万人次。严重的室内环境污染也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等。 其污染来源及其危害见表1。 表1 五种室内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 序号名称性质危害来源 1甲醛HCHO—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醇和醚。甲醛在常温下是气态,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现。其40/100的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此溶液沸点为19 C 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能引起流泪,喉部不适。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等。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甚至引起鼻咽癌1. 装修材料及新的组合家具是造 成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装修材料及家具中的胶合板、大芯板、中纤板、刨花板(碎料板)的粘合剂遇热、潮解时释放出甲醛,是室内最主要的甲醛释放源。 2.UF 泡沫作房屋防热、 御寒的绝缘材料。在光和热的作用下泡沫老化,释放甲醛。3 .用甲醛作防腐剂的涂料、化纤地毯、化妆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