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苦苷抗炎药理作用研究_陈长勋

龙胆苦苷抗炎药理作用研究_陈长勋
龙胆苦苷抗炎药理作用研究_陈长勋

?药理实验与临床观察?

龙胆苦苷抗炎药理作用研究

陈长勋1,刘占文2,孙峥嵘3,宋纯清1,胡之壁1a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0032; 2.上海市同仁医院,上海 200050; 3.上海市金石药材有限公司,上海 200540)

摘 要:目的 研究秦艽所含龙胆苦苷的抗炎作用。方法 分别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小鼠扭体反应,酵母多糖A、角叉菜胶、制霉菌素致大鼠或小鼠足跖肿胀模型,ig给药,观察龙胆苦苷的抗炎作用。结果 龙胆苦苷能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酵母多糖A所致大鼠足跖肿胀,但对制霉菌素所致的炎症模型无明显作用。结论 秦艽所含龙胆苦苷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机制涉及对多种炎症介质的抑制。抗炎作用能部分代表秦艽生药的传统功效。

关键词:秦艽;龙胆苦苷;抗炎

中图分类号:R28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70(2003)09081403

Studies on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gentiopicroside

CHEN Chang-xun1,LIU Zhan-w en2,SUN Zheng-rong3,SONG Chun-qing1,H U Zhi-bi1

(1.Shang hai U niv ersit y of T CM,Shang hai200032,China; 2.Shang ha i T o ng r en Ho spit al,Shang hai200050,China;

3.Shang hai Jinshi M edicinal M ater ial Co.,L td,Shanghai200540,China)

Abstract:Object T o study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gentiopicro side extracted from Radix Gen-tianae M arrop hy llae.Methods The m odels o f aur icular edem a in m ice induced by dimethyl benzene,in-creased perm eability of celiac blo od capillary and body-tw isting reaction induced by acetic acid,paw sw elling induced by zym osan A,carrageenan and nystatin in rats or in m ice w ere prepared.Then g entiopi-cro side w as g iven to the r ats or m ice by ig.Results Gentiopicro side inhibited the auricular edem a,de-creased the perm eability of celiac blood capillary,r educed the paw sw elling induced by carr ageenan and zy-mosan A,but not by ny statio n.Conclusion Gentiopicro side ex tracted from R adix Gentianae Marrop hy l-lae,ex hibits o bvious anti-inflamm ato ry effects.

Key words:Radix Gentianae M arr o p hy llae;gentio picr oside;anti-inflamm ation

秦艽是龙胆科龙胆属草本植物秦艽G entiana macr o p hy lla Pall.,麻花秦艽G.straminea M ax-im.,粗茎秦艽G.cr 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ill或小秦艽G.dahur ica Fisch.的干燥根,为重要传统中药,具有祛风湿、止痹痛、清湿热的功效,临床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烦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等症。秦艽中的化学成分曾有不同报道。早期认为其主要含生物碱类成分,但近年的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秦艽乙醇浸液中含龙胆苦苷(gentiopi-cro side),对秦艽中确有的成分龙胆苦苷,目前国内尚无较系统的口服抗炎药理研究报道。故本研究针对龙胆苦苷进行抗炎方面的实验。

1 材料

1.1 供试品:龙胆苦苷粉末,从秦艽生药中提得,含量>95%,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室提供,实验前用蒸馏水配成所需浓度。

1.2 药品与试剂:消炎痛(粉剂),上海第十七制药厂产品,实验前用蒸馏水配成1mg/mL。酵母多糖A(zym osan A),Sig ma Chemical Co.产品,批号106H1088,实验前用生理盐水配成5m g/m L。角叉菜胶(carrageenan),瑞士Fluka公司产品,批号CH-9470,实验前用生理盐水配成10m g/m L。制霉菌素(ny statin),Sig ma Chem ical Co.产品,批号56H0470,实验前用生理盐水配成6m g/m L。

1.3 动物:昆明种小鼠,清洁级,动物合格证号:医动字第0224—03号;Wistar大鼠,清洁级,动物合格证号:医动字第02—24—04号,均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SD大鼠,清洁级动物,上

?

814

?中草药 Chinese T r aditio nal and Her bal D rug s 第34卷第9期2003年9月

a收稿日期:2002-12-18

基金项目:“九五”国家攻关课题(969030203)

作者简介:陈长勋(1948—),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上海市药理学会理事,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中药药理学教学、科研工作。

T el:(021)54232290 E-mail:cxchen6@hotm https://www.360docs.net/doc/662968988.html,

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

2 方法和结果

2.1 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小鼠7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ig生理盐水10mL/kg,龙胆苦苷组分别ig龙胆苦苷0.3,0.6g/kg,消炎痛组ig消炎痛0.015g/kg,每天1次,连续4d,于末次给药后1.5h,用二甲苯30L L均匀涂于小鼠右耳两侧,30min后剪下两耳,用9mm打孔器于两耳相同部位取下两耳片,置于精密天平上称重,计算肿胀度(肿胀度=右耳片重-左耳片重)。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龙胆苦苷0.6g/kg能明显对抗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

2.2 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取100~150g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及龙胆苦苷组给药方法同2.1项,泼尼松组ig 泼尼松0.015g/kg,每天1次,连续4d。于末次给

表1 龙胆苦苷对二甲苯所致小鼠

耳廓肿胀的影响(x±s,n=18)

Table1 Eff ect of gentiopicroside on auricula edema in mice induced by dimethyl benzene(x±s,n=18)

组 别剂量/(g?kg-1)肿胀度/mg

对照 - 17.3±6.60

龙胆苦苷 0.313.3±7.38

0.610.6±6.84**

消炎痛 0.01510.3±3.96**

与对照组比较:**P<0.01

**P<0.01v s control group

药后1.5h在大鼠右后足跖sc1%角叉菜胶每只0.1mL,并于注射前及注射后1,2,4,6,8h测量足跖容积,计算肿胀百分率。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龙胆苦苷能够明显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后足跖肿胀反应,加速炎症反应的消褪。

肿胀百分率=(注射后容积-注射前容积)/注射前容积×100%(下同)

表2 龙胆苦苷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x±s,n=10)

Table2 Eff ect of gentiopicroside on paw swelling in rats induced by carrageenan(x±s,n=10)

组 别

剂 量

/(g?kg-1)

肿 胀 率/%

1h2h4h6h8h

对照 - 31.2±7.7 44.4±7.4 62.5± 5.0 49.0±10.9 34.0±12.1龙胆苦苷 0.329.4±10.140.0±9.154.2±14.835.5±12.4*23.7±8.9*

0.624.6±12.033.6±7.8*43.2±13.4**29.3±11.4**15.1±8.6**

泼尼松0.01520.3±12.3*28.4±7.6**35.5±12.4**22.4±8.1**11.2±8.2** 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P<0.05 **P<0.01v s control group

2.3 对冰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响:取(20±2)g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分组及给药方法同2.2项,连续给药7 d,于末次给药后1.5h尾iv0.5%伊文思蓝生理盐水溶液0.1mL/10g,10min后ip0.7%冰醋酸0.1mL/10g,20m in后脱颈椎处死动物,每只ip5 mL生理盐水,并轻揉腹部3min,然后从腹腔内吸出腹腔冲洗液3mL左右(冲洗液如被血液污染,则弃去不用),1000r/min离心5m in,用754分光光度计于590nm波长处比色,测定吸光度(A)值。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龙胆苦苷能明显抑制冰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2.4 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取(20±2)g昆明种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及龙胆苦苷组给药方法同2.1项,阿司匹林组ig阿司匹林0.02g/kg,每天1次,连续给药5d,于末次给药后1.5h ip0.7%冰醋酸0.1mL/10 g,观察小鼠的扭体反应,并计算30m in内小鼠的扭体次数,结果见表4。结果表明,龙胆苦苷能明显抑制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减少扭体次数。

表3 龙胆苦苷对冰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

通透性增加的影响(x±s)

Table3 Eff ect of gentiopicroside on increased-

permeability of celiac blood capillary

in mice induced by acetic acid(x±s)

组 别剂量/(g?kg-1)动物/只A值

对照 -15 0.300±0.066

龙胆苦苷 0.3120.263±0.078

0.6150.234±0.081**

泼尼松0.015120.267±0.659

与对照组比较:**P<0.01

**P<0.01v s control group

表4 龙胆苦苷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x±s)

Table4 Ef fect of gentiopicroside on mice body-twisting

reaction induced by acetic acid(x±s)

组 别剂量/(g?kg-1)动物/只扭体次数/次

对照 -14 52.0±22.3

龙胆苦苷 0.31046.5±20.2

0.61031.6±20.0*

阿司匹林0.021011.5±10.4**

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P<0.05 **P<0.01v s control group

?

815

?

中草药 Chinese T r aditio nal and Her bal D rug s 第34卷第9期2003年9月

2.5 对酵母多糖A所致大鼠足跖炎症的影响:取Wistar大鼠40只,雄性,(100±20)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及龙胆苦苷组给药方法同2.1项,消炎痛组ig消炎痛,10m g/kg,连续给药3d,末次给药后1h,分别于大鼠右后足跖sc5m g/m L酵母多糖A液每只0.1mL,用足跖容积法测量致炎前和致炎后1,2,3,4,6h大鼠的右后足跖体积,计算足跖肿胀百分率,结果见表5。实验结果表明,秦艽中的龙胆苦苷能对抗酵母多糖A所致大鼠足跖肿胀,以龙胆苦苷大剂量效果最为显著。

2.6 对制霉菌素致小鼠足跖炎症的影响:参照文献[2],取昆明种小鼠52只,雄性,18~22g,随机

表5 龙胆苦苷对酵母多糖A所致大鼠足跖炎症的影响(s,n=10)

Table5 Ef fect of gentiopicroside on paw swelling in rats induced by zymosan A(x s,n=10)

组 别

剂 量

/(g?kg-1)

肿 胀 率/%

1h2h3h4h6h

对照 - 63.89±17.56 70.09±25.16 62.31±24.60 62.13±17.48 52.95±20.12龙胆苦苷 0.348.92±11.94*66.87±13.3655.34±17.1147.18±14.0245.26±14.65

0.646.01±18.08*47.50±15.39*43.37±12.03*37.32±15.73*38.75±11.21

消炎痛0.0152.30±15.7867.05±13.0248.38±21.5146.05±12.41*43.42± 6.52 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P<0.05 **P<0.01v s control group

分为4组。各组给药方法同2.5项,连续给药2d,末次给药后1h,每鼠右后足sc6m g/m L制霉菌素溶液每只0.05mL。3h后处死小鼠,在踝关节处剪下左右后足,立即称重,计算各鼠后足肿胀百分率。结果见表6。实验结果表明,龙胆苦苷对制霉菌素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并无明显抑制作用。

肿胀百分率=(右后足重-左后足重)/左后足重×100%

表6 龙胆苦苷对制霉菌素所致小鼠足跖

炎症的影响(x±s)

Table6 Ef fect of gentiopicroside on paw selling

in mice induced by nystatin(x±s)

组 别剂量/(g?k g-1)动物/只肿胀度/%

对照 -13 27.08± 6.87

龙胆苦苷 0.31338.91± 5.01

0.61324.88±11.35

消炎痛0.011316.84±8.81**

与对照组比较:**P<0.01

**P<0.01v s control group

3 讨论

中医临床将秦艽用于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

利湿褪黄。抗炎是与祛风通络功效较为密切的药理作用。已有报道,秦艽的水提取物及醇提取物对蛋清、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脚爪水肿,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具有一定抑制作用[1]。本研究采用口服给药方式,对秦艽所含龙胆苦苷的抗炎作用进行了研究,以探明龙胆苦苷是否能代表或部分代表秦艽生药的这一药理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秦艽中的龙胆苦苷能抑制二

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对抗酵母多糖A、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并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但对制霉菌素所致的炎症模型无明显的改善作用。本实验表明龙胆苦苷对炎症早期渗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酵母多糖A能诱导多种炎症介质释放,包括组胺、5-HT、白三烯(LTB4)、前列腺素(PG s)、血栓素、血小板活化因子、氧自由基等[2]。文献报道,消炎痛对酵母多糖介导的炎症反应抑制作用并不很强[3]。本实验所用消炎痛的剂量约为临床的等效量,作用亦并不很强,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而大剂量龙胆苦苷抑制酵母多糖的炎症反应,其作用较上述剂量的消炎痛略佳。本实验结果还显示,与消炎痛相似,龙胆苦苷亦有一定的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炎症反应作用。制霉菌素主要为破坏溶酶体膜的稳定性而致炎[4]。龙胆苦苷对制霉菌素所致炎症反应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其对溶酶体膜无明显的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龙胆苦苷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视为秦艽抗炎的主要有效成分。其作用机制与消炎痛并不完全相同,可能涉及对多种炎症介质的抑制,但并无明显的稳定溶酶体膜作用。

References:

[1] Ed itorial Board of Ch ina Herbal,State Adminis tration of

T radition al Ch ina M ed icine.China H erbal(中华本草)[M].

S hanghai:Sh ang hai Science an d T echnology Publis her s,

1998.

[2] Avramidis N,Kourounakis A,Hadjipetrou L,e t al.Antiin-

flammator y and immu nomodulating proper ties of grape

m elanin[J].A rz neimittelf orsch,1998,48(70):764.

[3] Gavalas A,Kou rounakis L,Litina D,et al.Antiinflamma-

tory and immu nomodulating effects of the novel agent gam-

ma-(2-aminoeth ylamino)-2-bu tyr othienone.1s t comm unica-

tion:inhibitory effects on mous e paw edema[J].A rz neimit-

telf or sch,1991,41(4):423-426.

[4] Gado K,Gig ler G.Zymosan in flamm ation:a n ew method

s uitable for evaluating new antiinflam matory drugs[J].

A g ents Actions,1991,32(1-2):119-121.

?

816

?中草药 Chinese T r aditio nal and Her bal D rug s 第34卷第9期2003年9月

麻黄的药理作用

麻黄的药理作用.txt人生在世,难敌宿命,沉沦其中。我不爱风尘,似被前缘误!!我只为我最爱的人流泪“我会学着放弃你,是因为我太爱你”赢了你,我可以放弃整个世界药理作用: 1. 麻黄碱的作用 a.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麻黄碱有明显的中枢兴奋作用, 较大治疗量即能兴奋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 引起失眠、神经过敏、不安、震颤等症状.对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也有兴奋作用.可缩短巴比妥类催眠时间.麻黄碱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远较肾上腺素为强.麻黄碱在外周兴奋α1-肾上腺受体, 也激动中枢α1-受体引起中枢兴奋作用.皮下注射麻黄碱50~100mg/kg可显著增加小鼠的自发活动.哌唑嗪和α-甲基-对位酪氨酸能拮抗麻黄碱的这一作用, 而舒必利、普萘洛尔和利血平都不减弱麻黄碱对鼠自发活动的增强作用, 提示麻黄碱是作用于α1-受体, 而不是作用于 DA 受体.麻黄碱能提高中枢性痛觉阈值, 产生镇痛作用. b.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麻黄碱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 心输出量增加.在整体情况下由于血压升高反射性地兴奋迷走神经, 抵消了它直接加速心率的作用;如果迷走神经反射被阻断则心率将加快.麻黄碱对于心脏有强大的兴奋作用, 但反复应用, 或一次应用很大剂量, 易于产生抑制;也可能扰乱心律, 但较肾上腺素弱得多;在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麻黄碱与洋地黄同用时, 则易引起心律紊乱.麻黄碱静脉注射对硬膜外阻滞所致心率减慢, 搏出量、心输出量、心指数下降均有明显对抗作用. 麻黄碱常引起收缩压和舒张压上升, 脉压增大.给犬小剂量(0.01~0.2mg/kg)静注, 其血压上升可维持10~15分钟.大剂量(6~10mg/kg)静注, 由于抑制心脏而引起血压下降.麻黄碱静注0.1~3.0mg/kg, 猫肺动脉平均压、收缩压、舒张压和脉血管阻力均显著增加, 且有效量依赖关系.麻黄碱的收缩作用比较温和而持久, 血管舒张作用很微弱, 因此用于鼻黏膜肿胀, 收缩作用既长, 且无继发性血管扩张作用;能使冠状血管扩张, 增加冠脉流量, 与垂体后叶素合用于升压时, 能克服大量垂体后叶素所引起的冠状血管收缩及心脏抑制.麻黄碱的升压作用缓慢持久, 可维持数小时, 收缩压的升高较舒张压为显著, 舒张压一般不降低.麻黄碱对血管的作用是直接和间接作用的混合.麻黄碱的化学结构与肾上腺素相似, 能直接与肾上腺素能α和β受体结合, 产生拟肾上腺素作用;亦作用于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 促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动物实验表明: 麻黄碱的作用能被可卡因所减弱, 亦能被酚妥拉明阻断. c. 对平滑肌的作用: 麻黄碱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松弛作用.特别是在支气管痉挛时作用更为显著.实验表明: 麻黄碱能有效地对抗乙酰胆碱和组胺诱发的痉挛.其作用强度不如肾上腺素, 但作用较持久, 且口服有效.故常用于哮喘.麻黄碱能使胃肠道平滑肌松弛, 抑制蠕动, 延缓胃肠道内容物的推进和排空.麻黄碱对动物子宫一般表现为张力及振幅增加, 此种兴奋作用可被麦角胺阻断, 被可卡因所增强.然而对人的子宫一般表现为抑制, 曾用于缓解月经痛.麻黄碱能使膀胱三角肌和括约肌的张力增加.麻黄碱使排尿次数减少, 足够量甚至产生尿潴留, 用于儿童遗尿症有效.对夜间遗尿或膀胱括约肌无力小便失禁的病人, 麻黄碱亦可以消除其症状.麻黄碱能引起并增强小鼠输精管的自发性收缩, 酚妥拉明可明显对抗麻黄碱的作用, 而利血平对此则无明显影响.

龙胆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龙胆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徐菁菁 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 摘要:龙胆科植物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作为药用植物已有悠久的历史,是以根入药为主的常用药材。目前的野生资源逐渐减少,药源只能以栽培龙胆为主,为用栽培龙胆弥补野生龙胆资源的不足,本文综述了龙胆化学成分的研究资料,以便今后对其进行深一步研究。 关键词:龙胆;化学成分 Study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Gentiana scabra Bge. Xu Jing-jing College of Graduate, Jili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Abstract:The plant of Gentianaceae, Gentiana scabra Bge. as medicinal plants have a long history, is the main root of the common herbs used as medicine. Gradually reduce the current wild resources, the source can only be cultivated Gentiana scabra Bge. mainly to make up the use of cultivated wild Gentiana scabra Bge. insufficient resourc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data of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Gentiana scabra Bge. for deep step of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Gentiana scabra Bge.;chemical constituents 1. 前言 龙胆(Radix Gentianae)为龙胆科(Gentianaceae)植物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三花龙胆(G.triflora Pall)、条叶龙胆(G.manshurica Kitag)或坚龙胆(G.riges cens Franch)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关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1]。主要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春秋两季采挖、洗净、干燥。味苦、性寒,归肝、胆经。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2]。龙胆最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3]。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也有记载[4]。在临床上,龙胆是龙胆泻肝汤、泻青丸、当归龙荟丸等方剂的主药,具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功。具有保肝、利胆、健胃、中枢兴奋作用及抗炎、抗过敏及抗病原体的作用,抗菌作用也很明显[5]。主治高血压、头晕、耳鸣、小儿高热抽搐、乙型脑炎、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胸胁痛、胆囊炎、湿热黄疸、急性传染性肝炎、尿流感染、阴部瘙痒、小便淋痛、胃炎等症[6]。 许多龙胆属植物中含有龙胆苦苷(gentiopi- croside),1854年,龙胆苦苷首次从龙胆科植物黄龙胆(gentiana lutea)中被分离得到,但其化学结构直到1968年才被完全弄清楚[7]。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均可促进细胞有丝分裂活动及胶原质的产生,加快创口愈合速度[8]。研究发现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及口山酮类化合物既是龙胆科植物的特征性成分也是主要的药

龙胆苦苷

龙胆中龙胆苦苷研究进展 1.龙胆苦苷简介 1.1龙胆苦苷的基本性质 龙胆有效药用成分中主要成分为龙胆苦苷,其广泛分布于龙胆属植物中。龙胆苦苷属于裂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的一种,容易在乙醇、甲醇以及水溶剂中发生溶解,其分子式为C16H20O9。龙胆苦苷性状为淡红/黄色或者白色针状结晶,存在内酯苷类化合物颜色反应,龙胆苦苷具有较强亲水性,而脂溶性则相对较差。英文名:Gentiopicroside 分子式:C16H20O9 化学名:5-Ethenyl-6-(β-D- glucopyranosyloxy)-5,6- dihydro- 1H,3H - pyrano[3,4-C]pyran-1-one 分子量:356 Mp: 191℃ [α]D: -196.3(H2O) UV:λmax 270(MeOH) 1.2龙胆苦苷的结构 2.龙胆苦苷的来源与应用 2.1龙胆苦苷的来源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龙胆Gentiana scabra Bunge 、三花龙胆Gentiana triflora pall 或坚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 的干燥根及根茎.龙胆苦苷(Gent iopicroside)是龙胆科龙胆属植物龙胆的有效成分之一, 也是当药及獐芽菜等植物中的苦味成分, 属于裂环环烯醚萜苷类, 分子式为C16H20O9 , 白色粉末或淡黄(红)色结晶, 易溶解于水、甲醇及乙醇等溶剂, 阳光下易变色.龙胆具有利胆、抗炎、健胃、降压等作用。龙胆中主含环烯醚萜苷类成分,龙胆苦苷为其中主要有效成分。 2.1.1龙胆苦苷的植物来源 全球龙胆属龙胆科( Gentiana L.) 植物超过500种,其中以热带高山以及温带地区分布较为广泛,此类植物在我国也有广泛分布,其种类超过230 种,西南部为其主要产地,大部分龙胆属龙胆科植物均用于观赏,也有部分可入药。 2.1.2龙胆苦苷的药物来源 来源于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也是当药及獐牙菜等植物的苦味成分。 2.2龙胆苦胆的应用 龙胆苦苷具有保护肝脏、抗氧化、抗炎、镇痛及抗肿瘤等作用. 2.2.1抗炎作用 陈长勋等[ 1]报道, 秦艽所含龙胆苦苷具有抗炎作用, 即龙胆苦苷可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 抑制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 阻止角叉

连翘叶的化学成分、药理学与毒理学研究分析

连翘叶的化学成分、药理学与毒理学研究分析 【摘要】连翘是我国传统药物之一,其枝叶、果实均有很高的药物价值。在医疗中通常用于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等症状的治疗。连翘叶作为药用价值较高的植物,其含有的化学成分能够很好的抗菌、保肝、抗氧化、防衰老。连翘叶是当下医疗中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物,用药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所以本文通过连翘叶的分析,以期能够为医疗事业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关键词】连翘叶化学成分药理学毒理学 本文通过数据查询和文献的分析对连翘叶的化学成分、药理学以及毒理学进行分析,了解连翘叶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由苷类、黄酮类、多糖类和有机酸等[1]。其具有抗菌、抗衰老、降血糖等多种效用。本文分析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得连翘叶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实现药材资源的有效使用。 1 连翘叶的化学成分组成 连翘叶中有着丰富的化学成分,例如连翘苷,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F等。通常采用乙醇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对连翘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而在连翘叶化学成分的检测方面往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HPLC)及比色法。分析发现连翘叶化学成分中主要有下述几种,首先就是苷类。油

盐据表明,连翘叶中苷的含量是连翘果实钟汉良的40倍左右。王进明,范圣此,李安平等采用HPLC-MS/MS法(HPLC-MS/MS即为高效液相色谱法[2],其通过Agilent Zorbax SB-C18为色谱柱,利用甲醇联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7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 μl,柱温为30度)对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进行了测定了连翘叶中的9种化学成分,其中最多的极为苷类物质。其次就为黄酮类,高淑丽,刘丽华,张阳,等利用LC-MS/MS 法同时测定了连翘叶中四种成分,结果显示在连翘叶中粗黄酮占有的比率为8.35%[3]。同时利用比色法在波长275nm出还测出黄铜总含量为69.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出连翘叶中黄酮类维生素芦丁的含量为22.28%,同时该项研究还对连翘叶与果实之间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比对发现新叶中黄酮类含量为0.91%,老叶中含量则为0.35%,而被人们熟知的果实中,黄酮类含量仅占0.27%。最后就是有机酸类,支旭然,芫霖,生宁等等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柱法对连翘叶中的成分进行提取,结果表明,在连翘叶中绿原酸的含量较高,这也就表明了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讲连翘叶作为绿原酸的主要来源进行使用[3]。 2 连翘叶的药理学作用 连翘叶的主要作用就是应用于药理学中,让其内的化学成分发挥最优价值,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提高。因此本次综述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 (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丹参是具有很多药理作用的活血化瘀药,主 要成份是丹参酮(I、H A、H B)、异丹参酮(I、H )等,对近年来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丹参药理作用综述 Abstract:Red sage has many pharmacological fun cti on for activating blood to remove stasis , its main component is tanshinone (I, II A, n B) and iso 拟tanshinone (I, II) , etc.The article makes summary on its pharmacology by differe nt parts. Key words:red sage ; pharmacological function ; review 丹参为中国的传统中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并被列为上品。丹参以唇型科鼠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 (SaiviamiltiorrhizaBu nge )的干燥根及根茎入药。为临床之常用 药物,尤以治疗冠心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最为常用,且疗效颇佳,但 若有出血倾向者应慎用,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

动过速、脑血栓等,已被现代临床实验和药理实验研究所证实活血化 瘀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1] 1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丹参可减轻急性心肌梗塞造成的心脏循环障碍,促使冠状动脉间桥式或侧枝血管开放,使梗塞区内毛细血管损伤减轻。心肌梗塞1周的实验犬应用丹参后,梗塞区域内以成熟的肉芽组织为主]2]。丹参组的动物心肌梗塞区内再生的心肌细胞明显增多。姜传仓等报道丹参素能诱导人成纤维细胞LDL受体m RNA水平升高;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血清T C及LD L;1C水平降低,而T C及LDL以C降低在改善血浆粘度中起一定作用。对小鼠缺氧心肌、兔局限性心肌缺血及犬低温停搏全心心肌缺血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4]。张淑芳等报道,蟾蜍及兔耳血管灌流实验,表明丹参煎剂有扩张血管作用。另据报道, 丹参素有缩小犬冠状动脉结扎后心肌梗塞范围和改善左心室功能的作用。 2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丹参中主要的水溶性成分一丹参酸乙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采用体外四氯化碳熏蒸直接造成的肝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该成分直接保护细胞膜,影响花生四烯酸级联过程及抗氧化作用有关]5]。丹参单体 IH764拟3可显著减轻大鼠四氯化碳肝纤维化程度,能明显降低肝羟脯氨酸和、型前胶原mRN含量,降低血 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素(LN)水平,改善肝功能。组织学检查也显示

麻黄多糖功效研究进展综述

麻黄多糖功效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 目的:为麻黄资源的合理应用及开发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查阅,综合分析。 结论:麻黄多糖具有降血脂、保护肝脏,抑制正常免疫系统,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作用。 [关键词] 麻黄多糖 麻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4 000多年来一直为临床所应用,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对麻黄多糖的研究较麻黄碱起步晚,因其药用价值以及毒副作用小已受到研究者重视。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现多糖具有细胞识别、细胞通讯、免疫、抗癌等功能,因此对多糖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作为免疫调节剂,中草药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卓越的双向调节功能和较小的毒副作用已得到世界医学界的普遍认可,中草药免疫制剂将成为新世纪研究的重点。根据目前的研究,麻黄的毒副作用主要在麻黄碱部分,影响了其应用。因此对麻黄中多糖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一、麻黄多糖的降血脂和保护肝脏作用 湖北中医药大学的何翔运用生化分析方法,研究麻黄多糖成分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脂代谢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 1建立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模型除空白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外,其他三组均喂饲高脂饲料三周后。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麻黄多糖组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醋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表明成功建立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模型。 2麻黄多糖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肝脏中血脂指标的作用麻黄多糖组小鼠肝脏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醋含量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伊<0.05或P<0.ol);脏器系数均不同程度的降低沪<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麻黄多糖组小鼠肝脏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力显著降低(P<0.05或P<0.ol);通过对各组小鼠肝脏进行病理切片与图像采集,发现麻黄多糖组小鼠肝脏受损程度较轻。 3麻黄多糖对小鼠肝脏自由基的影响麻黄多糖组小鼠肝脏丙二醛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均显著性降低(P<0.05)。

麻黄

麻黄 目录 功效与作用 功效与作用编辑本段回目录 麻黄的功效: 麻黄的主要功用有四:1. 发汗散寒;2. 宣肺平喘;3. 行水消肿;4. 散阴疽,消症结。由于临床上最常用为辛温发汗药,所以一般都归在发散风寒药中。 麻黄的作用: 1、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本品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 2、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3、用于水肿而兼表证,为宣肺利尿之要药,本品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 4、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 麻黄药理研究: 1、发汗 ①有效成分挥发油、麻黄碱。 ②条件温服、温热条件。 ③作用机理:?阻碍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汗腺分泌↑;?兴奋中枢,外周α受体。 2、平喘 ①有效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此外,2,3,5,6-四甲基吡嗪 L-α-萜品烯醇。 ②机理 促进NA和Adr的释放。 本身激动β-R→激活Ac→促进cAMP产生。 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 促进PGE的释放。 直接兴奋α-肾上腺素受体→血管收缩→粘膜肿胀减轻。 抑制抗体产生。 ③作用特点缓慢、温和、持久,可以口服。 3、利尿 ①有效成分 d-伪麻黄碱。 ②作用尿量增加。

③机理 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 阻碍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 4、抗炎、抗过敏 ①有效成分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麻黄碱。 ②作用机理 抑制过敏递质释放; 溶血素减少,呈抗补体作用。 5、镇咳、祛痰 ①作用强度为可待因的1/20。 ②有效成分萜品烯醇,麻黄挥发油。 6、解热、抗菌、抗病毒 ①有效成分挥发油。 ②抗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乙型溶血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奈瑟双球菌。 ③抗病毒流感病毒。

连翘的功效与作用

连翘的功效与作用 连翘的功效与作用导读:中药味苦,性微寒。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蒙药味苦,性凉。清“协日”,止泻。主治:中药治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斑疹,丹毒,瘰疬,痈疮肿毒,急性肾炎,热淋。【性味】苦,凉。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无毒。" ③《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性凉,味苦。" ④《纲目》:"微苦辛。"【归经】入心、肝、胆经。 ①《汤液本草》:"手足少阳、阳明经。" ②《纲目》:"少阴心经、厥阴包络气分。"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胆、胃、三焦、大肠六经。" 连翘的功效:中药味苦,性微寒。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蒙药味苦,性凉。清“协日”,止泻。主治:中药治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斑疹,丹毒,瘰疬,痈疮肿毒,急性肾炎,热淋。蒙药治黄疸,肠刺痛,“协日”病,肠热。连翘的作用:1、治疗急性肾炎取连翘6钱加水,用文火煎至150毫升分3次食前服,小儿酌减视病情需要连服5~10日。忌辣物及盐。8例患者治疗前均有浮

肿血压在140~200/96~110毫米汞柱,之间尿检有蛋白颗粒管型及红白细胞等,治疗后6例浮肿全部消退2例显著好转;血压显著下降;尿检6例转阴2例好转。2、治疗紫癜病取连翘6钱加水用文火煎,成150毫升分3次食前服,忌辣物,治疗血小板减少性出血性紫癜,1例过敏性紫癜2例经2~7日治疗,皮肤紫瘫全部消退连翘对本病所起的作用,可能与其中含有多量芸香甙,具有保持毛细血管正常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有关;此外连翘似乎尚有脱敏作用。3、治疗肺脓肿将连翘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连翘1克,采用气管滴入法合并肌肉注射气管滴入一般用6~10毫升每日1次;症状好转后隔日1次;趋向萎缩或闭合后则每周2次治疗25例治愈14例好转10例死亡1例;据18例统计平均治疗12天退热气管滴注平均26.8次最多者50次。4、治疗视网膜出血取连翘6~7钱文火水煎分3次食前服,2例视网膜黄斑区出血服药20~27天后均显著吸收视力有所增强。连翘药理作用:抗炎、抗菌、抗病毒、解热、镇痛、强心、利尿、抑制磷酸二酯酶、降血压、抑制弹性蛋白酶活力、抗内毒素等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常用连翘治疗急性风热感冒、痈肿疮毒、淋巴结结核、尿路感染等症,为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粉针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连

薄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薄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薄荷作为我国传统中药,因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查阅文献本文主要针对其临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和应用薄荷在临床应用上提供更新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薄荷;药理作用;综述 The advance on the research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Mentha haplocalyx Abstract: Mentha haplocalyx 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a.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ere taken for its wide range of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Mainly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view in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its clinical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clinical applications provide updated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int. Key word s: Mentha haplocalyx;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review 薄荷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又名水薄荷、苏薄荷、鱼香草、人丹草、升阳草、夜息花、番荷菜等。其干燥地上部分可入药,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之一。关于薄荷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本草》,薄荷有疏风、散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牙痛等[1]。现在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薄荷属植物约有30种,薄荷包含了25个种,除了少数为一年生植物外,大部分均为具有香味的多年生植物。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有薄荷属植物12种,主要分布于东北、华东、新疆地区[2]。野生的薄荷有椒样薄荷、欧薄荷、留兰香等。薄荷富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左旋薄荷醇、左旋薄荷酮、异薄荷酮等。此外薄荷还含黄酮类、有机酸和氨基酸成分[3-5].。现对近年来薄荷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做一概述。 1、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绞股蓝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绞股蓝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李金青 杨洪军 作者单位:253013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 关键词 绞股蓝;绞股蓝总皂苷;药理作用 绞股蓝为葫芦科多年生草本植物G yno stemm a pentaphyl la (T hunb .)M ak i no 的根茎或全草,味甘、苦,性寒,有益气健脾、化痰止咳、清热解毒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绞股蓝中含有皂苷、氨基酸、黄酮、糖和多种无机元素等,其中皂苷有80多种,6种与人参皂苷相似,绞股蓝的提取物具有抗疲劳、抗缺氧、免疫调节、降血脂、降血糖、保肝、抗溃疡等作用。本文对其药理作用作一综述,为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依据。1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1 1 对脑循环系统的作用 昆明种小鼠腹腔内注射绞股蓝总皂苷(GP )后,小鼠耳廓血管、脑膜血管的血流速度及流量明显增加,微循环微镜下可见小动脉血管交通支开放数明显增多,证明绞股蓝增加组织血流量与加快血流速度及增加脑动脉侧支循环有关,对缺血性脑损伤可呈现较好的防治作用[1]。GP 还可明显抑制谷氨酸引起的W i star 大鼠胚胎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内NO 、H 2O 2含量的升高,有效地防止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从而提高细胞存活率,减少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损伤[2]。 1 2 对心脏的作用 绞股蓝皂苷5,10m g /kg 静脉管注射,明显降低麻醉犬血压和总外周阻力,也降低脑血管及冠状血管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减慢心率,使心脏张力 时间指数下降,对心肌收缩性能和泵血功能无明显影响。绞股蓝总皂苷5m g /只,静脉注射,可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蟾蜍心电图T 波的降低。绞股蓝皂苷静脉注射家兔3d 后,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复制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模型,利用M edlab U /4c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采集并分析,发现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比较,绞股蓝皂苷组左心室收缩峰压(LV SP )、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 /dt m ax)、室内压最大值(V p m )均显著升高,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 dp /dt max )明显降低,表明绞股蓝皂苷可明显改善心肌的收缩功能,对损伤的心肌有保护作用[3]。 2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2 1 对血脂的作用 GP 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高脂喂养的大鼠血清中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浓度,尚可显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 ),并且可显著降低血浆内皮素(ET ),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4];用高脂乳剂灌胃的小鼠服用不同剂量复方绞股蓝胶囊后发现大、小剂量复方绞股蓝胶囊均能提高高血脂小鼠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 OD )活性和降低血清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 DA )含量,降低高血脂小鼠体重,对血脂(TC ,TG,LDL C)含量有明显降低作用,及对HDL C 有升高作用,表明绞股蓝提取物具有调节高血脂小鼠脂质紊乱作用[5]。 2 2 对血糖的作用 GP 体外对a 淀粉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淀粉酶可促进消化道内的淀粉水解为单糖,使单糖的吸收增加,血糖升高;G P 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大鼠灌胃后血糖水平有显著降低,提示GP 在体内外都有一定的降血糖 作用[6]。 2 3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绞股蓝可显著降低高脂血兔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提示绞股蓝对血淤兔的血液流变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7]。3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绞股蓝在体外可减轻由石英(S i O 2)粉尘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肺泡巨噬细胞线粒体过氧化脂质(LPO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 H Px)以及肺泡巨噬细胞死亡率,减轻石英所致的肺纤维化[8]。 4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4 1 抗溃疡作用 绞股蓝皂苷100m g /kg 对水浸造成的应激性胃溃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照组的溃疡系数为20 08,绞股蓝皂苷(GP s)组为11 95,溃疡抑制率为40 49%,同样剂量连续5d ,对大鼠胃溃疡的治愈率为46 79%,如延长至15d ,可使治愈率提高至56 72%。大鼠醋酸性胃溃疡在给予冻干幽门螺旋杆菌(H P)后,胃黏膜溃疡面积明显加大,胃黏膜组织内白细胞介素 8(I L 8)、前列腺素E2(PG E2)和M DA 生成明显升高,S OD 含量明显下降;而再给予G P 后,结果显示,黏膜内M DA 生成抑制,IL 8,PGE2水平平行下降,SOD 活性提高,溃疡面积、溃疡面积百分率明显减小,有明显促进溃疡愈合作用[8]。 4 2 对肝脏的作用 GP s 能明显降低CC l 4诱导肝损伤升高的SGOT,S G PT,且可升高白蛋白/球蛋白(A /G )比率;使胶原质降低33%,病理学观察亦发现肝胶原质变薄。证实GP s 有保护肝脏和抗肝脏纤维化作用。用GP 对由四氯化碳致肝功能受损的W i star 大鼠灌胃,发现大鼠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 LT )显著降低,但与正常水平比较伤有差距,表明GP 只能减弱四氯化碳对肝功能的损害,而不能完全阻抑其对肝脏的毒性作用。而线粒体过氧化脂质(LPO )含量下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 H Px )活性增加,并接近正常水平,表明G P 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弱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作用[8]。 4 3 对胆囊的作用 同时服用G P 和高胆固醇饲料的豚鼠与单纯服用高胆固饲料的对照组相比,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显著降低,胆汁酸含量显著升高,从而提高了对胆固醇的溶解能力,减少了因胆固醇过饱和而致结石的几率[9]。 5 对泌尿系统的作用 在大鼠被动型H ey m ann 肾炎模型,GP s 能减轻蛋白尿,降低血脂黏度,提高氧化能力并改善肾功能。G Ps 对灌服腺嘌呤所致的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组织纤维化不仅具有抗纤维化作用,而且可使肾功能明显改善,血浆内皮素和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明显降低,血红蛋白量明显升高。用G P 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 )大鼠灌胃后,经测定发现与用标准饲料喂养的大鼠相比,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 )、转换生长因子 1(TGF 1)和a 平滑肌肌动蛋白(a S M A )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降低,表明G P 能够抑制肾纤维化的进展从而保护肾功能[10]。 6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麻黄的药理作用

麻黄的药理作用 发表时间:2009-07-31T17:23:27.4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9期供稿作者:付士军 (哈尔滨市南岗区王岗镇中心卫生院黑龙江哈尔滨 [导读] 麻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麻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因其味麻、色黄而得名。为麻黄科多年生草本灌木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主产于河北蔚县、怀安、围场,山西大同、浑源、山阳等地。多为栽培。 1 风寒感冒 本品辛温发散,轻可去实,为解肌发表等一要药,常用治风寒感冒。若风寒外袭,束缚肌表的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者,常配桂枝、杏仁、甘草,如《伤寒论》麻黄汤;若感受风寒,项背强直,恶风无汗者,常配葛根、桂枝、芍药、甘草等同用,如《伤寒论》葛根汤;若风寒感冒,头痛如劈,腰背拘急,发热如灼者,常配川芎、防风、羌活等同用,如《伤寒全生集》麻黄汤;若伤寒无汗,恶寒甚者,常配葛根、葱白等同用,如《外台秘要》引《崔氏方》麻黄汤;若感冒延日,正弱邪减,面赤身痒,无汗或微汗邪不退者,常配桂枝、芍药、生姜、杏仁等同用,如《伤寒论》桂枝麻黄各半汤或桂枝二麻黄一汤;若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倦卧者,常配附子、细辛同用,如《伤寒论》麻黄细辛附子汤,轻者可配附子、甘草同用,如《伤寒论》麻黄附子甘草汤;右气阴两虚,外感风寒,恶寒发热不甚,吐血衄血,颧红乏力者,常配人参、芍药、黄芪、五味子同用,如《脾胃论》麻黄人参芍药汤;若伤寒误下,上热下寒,虚实互见,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者,常配升麻、知母、黄芩、桂枝、干姜等同用,如《伤寒论》麻黄升麻汤;若内有郁热,外感风寒,郁热不宣,发热恶寒,身痛无汗,烦躁不安者,常配桂枝、杏仁、石膏等同用,如《伤寒论》大青龙汤;若内热外寒,发热无汗,四肢烦痛,腰背强硬者,常配甘草、升麻、赤芍等同用,如《元和纪用经》麻黄解肌汤。 2 咳嗽痰喘 本品主入肺经,可宣发肺气而止咳平喘。若风寒闭肺,咳嗽声重,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者,常配杏仁、甘草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拗汤;若伤寒头痛,无汗咳嗽,恶寒发热者,常配前胡、防风、细辛、桔梗、陈皮等同用,如《医学入门》麻黄杏仁饮;若素有寒痰停饮,又外感风寒之邪,咳嗽胸满,痰多稀白,气息喘促者,常配细辛、桂枝、干姜等同用,如《伤寒论》小青龙汤;若外感内饮,闭郁气机,咳喘脉浮,胸腹胀痛者,常配厚朴、半夏、杏仁、细辛等药同用,如《金匮要略》厚朴麻黄汤;若寒痰较重,外邪较轻,肺气不宣,咳逆喘息,喉中痰鸣如水鸡声者,常配射干、紫菀、款冬花等同用,如《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若寒痰停肺,并无表邪,咳嗽不止,背部恶寒,口鼻气冷者,常配桂心、杏仁、细辛等同用,如《外台秘要》引《古今验录》的麻黄五味子汤;若寒饮内停,咳气促,痰涎壅盛者,常配肉桂、诃子、款冬花等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麻黄散;若小儿寒郁而喘,喉中哮鸣,鼻流清涕者,常配草豆蔻、益智仁、吴茱萸、厚朴等同用,如《兰室秘藏》麻黄柴胡升麻汤;若寒邪外束,热壅于内,哮喘痰黄,遇冷即发者,常配厚朴、桑白皮、黄芩等同用,如《张氏医通》麻黄定喘汤;若肺热炽盛,咳喘气促,痰黄粘稠,烦热口渴者,常配杏仁、甘草、石膏同用,如《伤寒论》麻杏甘石汤。 3 水肿脚气 本品上宣肺气,下利膀胱,可通调水道,利尿消肿,又宣肺解表,发汗除湿,治疗水肿尿少之证。若风邪袭表,风水相搏,一身悉肿,恶风脉浮,微有口渴者,常配生姜、石膏、甘草等同用,如《金匮要略》越婢汤;若腰以上肿甚者,常配甘草同用,如《金匮要略》甘草麻黄汤;若肺脾气虚,水道不治,发为皮水,一身尽肿,发热恶风,小便不利者,常再加白术,如《金匮要略》越婢加术汤;若肾阳不足,气化不利,全身浮肿,肢冷气短者,常配附子、甘草同用,如《金匮要略》麻黄附子汤;若脾肾阳虚,阴寒凝滞,饮留心下,痞结坚硬,疼痛拒按者,常配桂枝、细辛、附子、生姜等同用,如《金匮要略》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汤;若风寒暑湿,流注膀胱,脚气浮肿,手足挛痹,行步艰难,关节疼痛者,常配葛根、细辛、茯苓、防己同用,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麻黄左经汤。 4 风湿痹证 本品辛散温通,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若风痹疼痛,游走不定,遇风冷加剧者,常配桂心同用,如《太平圣惠方》方;若风湿合邪,袭于人体,一身尽痛者,常配杏仁、薏苡仁、甘草同用,如《金匮要略》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若寒邪偏重,关节冷痛,遇寒加重者,常配附子、桂枝、川芎等同用,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麻黄续命汤,或配川乌、黄芪等同用,如《金匮要略》乌头汤;若寒湿外袭,恶寒发热,关节烦痛者,常配桂枝、杏仁、甘草、白术等同用,如《金匮要略》麻黄加术汤;若寒湿化热,湿热流注关节,肢体红肿热痛,心烦口渴者,常配赤芍、黄芩、升麻、威灵仙等同用,如《医学入门》麻黄赤芍汤;若跌打损伤,复感寒邪,周身关节疼痛者,常配桂枝、红花、桃仁等同用,如《伤科补要》麻桂温经汤;若历节风痛,尤以下肢关节痛剧,身体赢弱,关节肿大变形者,常配桂枝、防风、附子、知母等同用,如《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 5 腰腹冷痛 本品性味辛温,可散寒通滞,治疗寒滞诸痛。若寒邪直中于里,或饮食生冷,胃脘冷痛,胀闷攻撑,呕吐泄泻,不欲饮食者,常配桂枝、厚朴、草豆蔻、吴茱萸等同用,如《兰室秘藏》麻黄茱萸汤或术桂汤。若冒雨涉水,或久居湿地,寒湿困著,体重腰痛,面色萎黄者,常配苍术、泽泻、猪苓等同用,如《东垣试效方》麻黄苍术汤。 6 疟疾寒热 本品辛以发散热表邪,温以宣通郁结,可用治疟疾。若风寒暑湿伤人,邪入半表半里,往来寒热,每日一发热,常配紫苏、白术、陈皮、半夏曲等同用,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麻黄白术散;若病属寒症,寒重热轻,头痛项强者,常配羌活、防风、甘草同用,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麻黄羌活汤;若风寒入血,往来寒热发于夜间者,常配桂枝、黄芩、桃仁等同用,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麻黄桂枝汤;若疟疾日久,成为牡疟,胁下硬块,结为癥瘕者,常配牡蛎、蜀漆、甘草同用,如牡蛎汤。 7 疹出不畅 本品开腠理,透毛窍,解肌表之邪,可治疗风寒束表,疹出不畅之证。若风寒瘾疹,色白碎小,透发不畅,瘙痒疼痛,遇冷发作者,常配蝉蜕、浮萍等同用,如《中医皮肤病学简编》麻黄蝉蜕汤;若风寒郁热,疹色暗红,连接成片,透发不速者,常配蝉蜕、升麻、牛蒡子等同用,如《杂病源流犀烛》麻黄散。

龙 胆2010版药典

龙胆 Longdan GENTIANAE RADIX ET RHIZOMA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三花龙胆Gentiana triflora Pall.或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的干燥根和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春、秋二季采挖,洗净,干燥。 【性状】龙胆根茎呈不规则的块状,长1~3cm,直径0. 3~lcm;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圆柱形,略扭曲,长10~20cm,直径0.2~0.5cm;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下部较细,有纵皱纹及支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色较浅,呈点状环列。气微,味甚苦。 坚龙胆表面无横皱纹,外皮膜质,易脱落,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 【鉴别】 (1)本品横切面:龙胆表皮细胞有时残存,外壁较厚。皮层窄;外皮层细胞类方形,壁稍厚,木栓化;内皮层细胞切向延长,每一细胞由纵向壁分隔成数个类方形小细胞。韧皮部宽广,有裂隙。形成层不甚明显。木质部导管3~10个群柬。髓部明显。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 坚龙胆内皮层以外组织多已脱落。木质部导管发达,均匀密布。无髓部。 粉末淡黄棕色。龙胆外皮层细胞表面观类纺锤形,每一细胞由横壁分隔成数个扁方形的小细胞。内皮层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甚大,平周壁显纤细的横向纹理,每一细胞由纵隔壁分隔成数个栅状小细胞,纵隔壁大多连珠状增厚。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网纹导管及梯纹导管直径约至45μm。 坚龙胆无外皮层细胞。内皮层细胞类方形或类长方形,平周壁的横向纹理较粗而密,有的粗达3μm,每一细胞分隔成多数栅状小细胞,隔壁稍增厚或呈连珠状。 (2)取[含量测定]项下的备用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龙胆苦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 液5μl、对照品溶液1p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s4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一甲醇一水(10: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9.0%(附录ⅨH 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7.0%(附录ⅨK)。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附录ⅨK)。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Ⅸ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36.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25:75)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胆药材中的獐芽菜苦苷和龙胆苦苷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胆药材中的獐芽菜 苦苷和龙胆苦苷 作者:曹悦,左代英,吴晓兰,刘敬武,孙启时 【摘要】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龙胆药材中活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色谱柱:Shimadzu C18(3.0 mm×75 mm, 1.7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V∶V = 5.5∶94.5),流速0.80 ml/min;检测波长235,270 nm;柱温为40℃。结果獐芽菜苦苷、龙胆苦苷分别在0.154 8~1.858 0 mg/ml,0.322~5.152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09%,RSD=1.68%(n=6);103.80%,RSD=1.11%(n=6)。结论采用UPLC法控制龙胆质量,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方法可行。 【关键词】龙胆超高效液相色谱獐芽菜苦苷龙胆苦苷 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wertiamarin and gentiopicroside in root of Gentiana scabra Bge.by UPLC.MethodsBy L9(34)orthogonal design, an optimal condition was confirmed. The separation was performed on Shimadzu C18(3.0 mm×75 mm,1.7μm) column, the mobile phase was Acetonitrile-0.1% Phosphorylation(V∶V = 5.5∶94.5). The flow rate was 0.8 ml/min,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35nm, 270nm, and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40℃.ResultsThis method had good linearity in the range of 0.322~5.152mg/ml,and the

不同产地龙胆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

收稿日期:2003-08-28 作者简介:魏岚(1978-),女(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药现代化研究,T el:(024)23843711-3363,E-mail:ksbi@https://www.360docs.net/doc/662968988.html, 。 文章编号:1006-2858(2004)02-0114-04 不同产地龙胆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 魏 岚,陈晓辉,王晓辉,毕开顺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 110016) 摘要:目的建立龙胆中龙胆苦苷的R P H PLC 定量分析方法,并对38批不同产地的龙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Diamonsil C 18色谱柱(5 m,200mm 4 6mm i d ),以乙腈 水 醋酸(V V V =10 80 1)为流动相,流速为1 0mL min -1,紫外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为室温,内标物为对羟基苯甲酸(100mg L -1)。结果龙胆苦苷在12 8~153 6mg L -1质量浓度内线性关系良好(r =0 9999),方法回收率为99 1%,RSD 为0 4%(n =9)。38批龙胆中龙胆苦苷的含量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质量控制,并为不同产地龙胆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比较提供了依据。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龙胆;龙胆苦苷中图分类号:R 94 文献标识码:A 龙胆(Radix Gentianae)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 ica Kitag.)、龙胆(G.scabra Bge.)、三花龙胆(G.tr if lor a Pall.)、坚龙胆(G.rigescens Franch.)的干燥根及根茎尚有非正品龙胆草龙胆(Veronicastr um sibir icum (L )Hara)的根及根茎和红花龙胆(Gentiana rhodan tha Franch.)的全草。龙胆苦、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1];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浙江、湖南、江西、福建、江苏、广东、新疆也有分布。龙胆苦苷(g entiopi croside,GT P )是龙胆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强烈苦味活性,是龙胆药苦寒的物质基础[2]。作者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龙胆中龙胆苦苷的提取工艺,建立了龙胆中龙胆苦苷的RP HPLC 定量分析方法,并对38批不同产地的龙胆进行含量测定,从而为龙胆的质量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岛津LC 10A 高效液相色谱仪,SPD 10A 紫外检测器,N2000色谱工作站,岛津UV 265FW 型紫外分光光度仪,Sartorius BP210S 型电子分析天平,ZFQ85A 型旋转蒸发仪。 甲醇、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为分析纯。龙胆样品共38批,由本校孙启时教授鉴定,粉碎过40目筛,置于干燥阴凉处备用,来源情况见表2。龙胆苦苷对照品(770 200105),购于中 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 方法 2 1 提取工艺的考察 以龙胆苦苷含量为检测指标,选取溶剂种类、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因素,每个因素4个水平,采用L 16(45)正交表进行试验,按 2 5 条制备样品溶液,按 2 6 条进行测定。综合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的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用60倍于药材量的甲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h 。2 2 检测波长的选择 取龙胆苦苷对照品适量,用甲醇配制成质量浓度为25mg L -1的溶液,在400~200nm 内进行紫外扫描,结果显示最大吸收波长为269 2nm,故选择270nm 为检测波长。2 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龙胆苦苷对照品约6 4mg ,精密称定,置25mL 量瓶中,甲醇超声溶解定容,摇匀,作为对照品贮备溶液。 2 4 内标溶液的制备 取对羟基苯甲酸约5 0m g,精密称定,置50mL 量瓶中,甲醇超声溶解定容,摇匀,得到质量浓度为100mg L -1 的内标溶液。 2 5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龙胆药材粉末0 45g,加入27mL 甲醇,70 水浴回流2次,每次2h,合并提取液并过滤, 第21卷第2期2004年3月 沈 阳 药 科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 niversity V ol 21 No 2 M ar 2004p 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