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及解析】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史料及解析】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史料及解析】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天皇称号的起源

日本历史学家关于天皇称号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自建国以来就称天皇,一直传袭下来。近数十年史学家则认为,4世纪的最高统治者称大王而不称天皇。早期统治者的天皇称号是后来所加的。天皇的称号出现于6世纪末7世纪初。当时朝中的革新派决心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改革。593年,圣德太子任摄政。他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改称大王为天皇。这种意见已经成为通说。

幕府的建立

日本武士集团逐渐形成分别以源氏和平氏为中心的关东、关西两大集团。皇室和贵族依靠他们进行政治斗争,两大集团自己也因争权夺利而互相斗争。12世纪后半期,关西武士集团平氏取得优势,当权二十多年。1185年,关东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打败平氏,取得中央政权。第二年,他在镰仓(在本州岛南岸,临相模湾)建立幕府,1192年,又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幕府依靠武士作为统治的支柱。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缴纳贡物,并服兵役;幕府保护武士的家传土地所有权,对有功者赐给土地和官职,派武士到地方上去担任“守护”,掌握实权。幕府自己设置官吏,分别掌握行政、军事、司法权力,还派人到首都京都监视朝廷。幕府实际上是朝廷之外的政府,在首都的中央政府名存实亡。从1192年起,将近七百年间,日本政权掌握在军事封建贵族手里。

幕府统治时期

幕府原是将军带兵出征处理事务的营幕,故将军的营幕又称幕府。在幕府统治时代,幕府是将军的政厅,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形式上尊重天皇朝廷,名义上将军由天皇任命,实际上天皇朝廷没有任何权力,只是个傀儡。真正掌握实权的是以将军为首的幕府。这是世界历史上特有的一种双重政府的统治形式。在日本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幕府统治时代”。1185年源赖朝(1147—1199)在长期内战中,战胜政敌,1192年正式创建镰仓幕府,它于1333年灭亡。其后历经南北朝(1336~1392年)、室町幕府(1336~1573年)、战国时代(1467~1568年)、织丰时期(1576~1600年)、德川幕府(1603~1867年),中间共三个幕府,历时近七百年,对日本近现代社会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丰臣秀吉初步统一日本

日本从14世纪中期起,各地封建诸侯纷纷割据,在自己的领地上建筑城堡,经营手工业、商业和采矿业,向农民征取重税。农民不断发动起义反对封建压迫,特别是1485年的山城国(在今京都府)农民起义,狠狠地打击了封建主,山城国的人民坚持自治达七年之久。受到农民起义的严重打击的封建主希望出现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以便保障他们的利益。

到了16世纪,日本的工商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人开始同日本发生贸易关系,同时日本同中国、暹罗(现在的泰国)、太平洋诸岛的贸易也很发达,大阪、兵库、博多、长崎等大城市成长起来。日益发展的国内外贸易需要统一的国内市场,需要一个能够保护贸易的强有力的政权,而日本的封建混战局面对发展工商业不利。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中等的封建诸侯织田信长逐渐打败各地的诸侯,把日本引向统一的局面。他一方面统一币制,免除国内关税,兴修道路,保护商业;一方面残酷地剥削农民。1582年,织田信长因部将的反对而被刺,他的一个亲信将领丰臣秀吉(1536—1598)打败反对者,操纵国家政权。丰臣秀吉继续织田信长的事业,把本州、四国、九州各地初步统一成为一个国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他还没收民间的武器,丈量土地,征收高额赋税,企图摧毁农民的反抗力量。

德川家康(1542—1616)

德川幕府的建立者。15世纪后半期,日本进入群雄争霸的混战时期,史称“战国时代”,16世纪后半期他追随织田信长开始武力统一日本,以后又随丰臣秀吉初步完成全国统一。1600年关原大战,战胜丰臣氏,1603年任“征夷大将军”,建立德川幕府。1605年把将军职位让给儿子秀忠,自己作“大御所”(前将军),继续掌权。1615年在大阪消灭了丰臣氏的残余势力,使日本摆脱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内战。1616年去世。

日本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耕地面积1600年约150万町步,18世纪为297万町步。大米产量1600年为1 973万石,1700年为3 063万石。(1町步约合1公顷)

日本城市的发展

德川幕府时代,大名和武士居住在大名的城堡里,即城下町,城下町最初只是政治中心。由于它割断了各级封建领主与土地的直接联系,使他们成为单纯实物的地租拥有者,为满足生活需要,封建领主不得不将部分地租──大米,投入市场,封建地租变成商品,封建领主的经济被商品化了。为适应他们这种经济需要,大批手工业者、商人涌入城市。于是以江户为中心,沿主要交通干道、人口密集地区,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城下町,这类城市几乎遍及全国。从16世纪到17世纪初形成全国城市演变的主流,在数量、规模、作用上均占绝对优势,在中央政府周围形成坚固的防卫体制,支撑着幕府对全国的封建统治。在城下町总人口中,武士数量一般占50%,具有较强的军事色彩和消费特点。城下町不是封建体制的对立物,没有引起日本社会经济本质的变化,是为封建政治服务的,是对自给自足经济的补充,这也是一般东方世界封建城市的特点。

江户、大阪、京都

江户是德川幕府所在地,全国政治中心。将军和部分大名及大名的家臣、随从人员住在这里。为适应他们的需要,工商业发达起来。18世纪初拥有武士50万,其他人口50万,合计100万,而1801年英国伦敦人口为85万。在德川幕府后期,日本东北部的物产大多运到江户,江户经济地位提高,成为日本经济中心之一。

大阪地处水陆交通要道,是全国经济中心。封建领主们贩卖大米的中心市场,每年从各藩国运进大阪的大米达100万~150万石,被誉为“天下厨房”。它还是全国各种物资的集散地,1714年内全国各地运入大阪的商品共119种,由大阪运往各地的商品91种,所以大阪也是封建领主的商品流通中心。18世纪初人口已达38万。

京都拥有皇宫和许多寺院,带有宗教色彩的城市,1715年人口为35万。

锁国令

1633~1639年德川幕府连续5次正式颁布“锁国令”,又叫“宽永锁国令”。1633年禁令为:除特许船只外,偷渡出海者应处死刑,旅居海外的日本人限5年内回国,告发外国传教士者有赏,发现的外国传教士,应押解下狱。1634年又重申前令。1635年废除任何特许,严禁一切日本船只和日本人出海,同时不许旅居海外的日本人回国。1636年规定将葡萄牙人从平户迁至长崎港内的一块人造陆地──出岛居住,以便与日本人隔绝往来。1639年岛原起义后,颁布最后一道锁国令,除允许中国和荷兰商人在长崎通商外,完全禁绝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前往日本。

日本在“锁国”期间同中国、荷兰和朝鲜保持一定的贸易关系。中朝是东方国家,又是近邻,日本从贸易往来中获得丝绸、毛织品、书籍、高级消费品和武器。这种贸易完全由幕府垄断,在经济上可以加强对地方封建领主的控制。荷兰是西欧国家,主要信奉新教,向幕府保证不传教,荷兰船带来的商品有丝织品、棉织品、药品、钟表、砂糖、欧洲工艺品等。

日本出口商品主要是鱼翅等海产品。

浅析德川幕府社会结构中的分离思想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析德川幕府时期社会结构中的分离思想及其影响 学生:周治见学号: 200940410157 学院:社会发展学院专业:历史学1班 入学时间: 2009 年 9 月 18 日 指导教师:罗爱梅职称:副教授 完成日期: 2013 年 5 月 10 日

诚信承诺 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浅析德川幕府时期社会结构中的分离思想及其影响》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 年月日

浅析德川幕府社会结构中的分离思想及其影响 摘要:德川幕府时期的社会结构中明显的体现了相互分离的思想。天皇作为日本大和民族的精神领袖,享有最高精神权威,幕府作为天皇的执行者行使实际上的统治权,在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享有实际的最高权力。在幕府内部,将军在政治上是中央的最高统治者,将军分封的各大名是各藩实际的最高统治者,幕府体制中有明显的分权思想。“士农工商”四民之间也有明显的分离思想,主要体现为兵农分离、士商分离和农商分离。这一时期社会结构中的分离思想对德川幕府长达260年统治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为日本社会向近代化转型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关键词:德川幕府;社会结构;分离思想;天皇;将军;二元体制 On the thought of decentralization and influence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Tokugawa shogunate Abstract: During the period of Tokugawa Shogunate, the thought of separation was obviously reflected in the social structure.The emperor of Japan,as the Yamato's spiritual leader, has the supreme authority. In reality, as the executor of the emperor of Japan, the Shogunate exercises the sovereignty and enjoys the real supreme power in military, politics and culture.Politically speaking, inside the Shogunate, the General is the supreme ruler. The Daimios, which was appointed by the General, are the real supreme ruler of each dependent states. The thought of decentralization is obviously reflected in the system of Shogunate.Besides, the thought of decentralization also has a clear embodiment between the four classes, that is, scholar, farmer, artisan and merchant. It’s concretely reflected in the separation between soldiers class and peasantry strata, between scholar class and merchant class, and between peasantry strata and merchant class.The thought of decentralization has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in the 260 years’ rule of the Tokugawa Shogunate, and it also provides a convenient condition for Japan’s social transformation at the end of the Tokugawa Shogunate period. Key words: the Tokugawa Shogunate;The social structure;The thought of decentralization;The Emperor of Japan; The General;The binary system

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

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 在德川幕府十五代将军之中,家康以后还有两位将军被称为英主,一位是家康的孙子,也就是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还有一位是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下面是由为你提供的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德川家康是日本战国三英杰之一,江户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军,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德川幕府十五代将军之中,家康以后还有两位将军被称为英主。一位是家康的孙子,也就是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还有一位是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到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时,德川幕府的体制才算正式建立起来。但这位英主最初不受重视,他是靠奶妈上位的。 德川家光是德川秀忠的长子,德川秀忠比较惧内,他的媳妇大御台所阿江更是善妒,德川秀忠偷了一回腥,生了个保科正之。德川秀忠跟阿江生了三男五女,三男里面老大夭折了,老二就是家光,老三是忠长。 家光是嫡出,又比弟弟大三岁,由他来继位应该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可由于家光出生的时候,让大御台所亲妈受了点儿罪,年幼的时候肤色黝黑,人看起来也很愚钝。相比之下忠长长得比较白净,才华横溢。家光之所以肤色难看,主要是因为他天生有胃病,体质较弱,他小时候的名字叫竹千代,跟德川家康小时候的名字一样,可见将军

对他寄予了厚望。但自从他的弟弟忠长(小名叫国千代)出生后,他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秀忠夫妻俩非常溺爱忠长。将军的手下,看主人脸色说话,都在赞美国千代聪明伶俐,导致竹千代越来越孤僻。有一次,他甚至拔出佩刀企图自杀。幸亏奶妈阿福手快,及时把佩刀夺了下来。 面对幼主的困境,阿福心中暗暗盘算:如果幼主得不到将军厚爱,继承不了将军之位的话,自己这一生不就白忙活了? 阿福原为叛将之女,日子过得惶惶不可终日。因为曾经出过痘,弄成了麻子脸。但她姐姐是个美人,早早就嫁给了佐渡守稻叶正成。姐姐生了两个儿子后病死了,妈妈一看自己的二丫头嫁不出去,便强行做主把阿福嫁给了姐夫。佐渡守虽不乐意,但也不好意思拒绝,就勉强接受了阿福。 阿福一结婚就发现丈夫身边有四个妾,个个千娇百媚,很不痛快。一年后,她生了个小孩,心中稍感安慰些。有一天她看到一个小妾诱惑老公的狐媚样子,非常生气,忍无可忍,冲上去一顿揍,竟然把小妾打死了。阿福一看事情闹得有点儿大,扔下出生才一个月的儿子,躲回娘家去了。 阿福在娘家整天无所事事,恰好德川秀忠将军诞育竹千代,公开招聘奶妈。阿福刚刚生了儿子,奶水甚足,又不用喂自己的亲儿子,便前去应征。她是武家之女,出身尊贵,虽然负有命案,但那个年代正妻杀妾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加上阿福伶牙俐齿,于是就被聘下了。 阿福看见竹千代,想起被自己抛弃在夫家的儿子,非常激动,一

浅析日本武士道精神中的儒家思想元素

浅析日本武士道精神中的儒家思想元素 摘要:武士道精神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象征,是日本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精神与道德体系。在长达七百多年的幕府统治中,武士阶层以及武士道精神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成为衡量一个人成败得失的基本标准。即使在封建统治消失已久的今天,在各个领域我们仍然能够看出武士道精神在日本人们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记。比如公司的终身雇佣制,日本人的重诚信,讲礼节,自杀率高等等社会现象等。本文通过分析武士道精神中的儒家思想元素,揭示出儒家思想对武士道精神的影响,从中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渗透。 关键词:武士道儒家思想义勇仁礼诚 1 武士道精神的起源 武士道精神起源于平安,当时藤原氏①专权,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瓦解,庄园制度开始形成。大化改新之后,日本各地庄园兴起,庄园主为了领土和安全,训练了一批负责保卫工作的武士。这些武士不属于国家正式军队,不拿国家俸禄,而是由庄园主直接发放薪金。武士集团有着强烈的宗族观念,他们相当于是庄园主的家臣,只听从庄园主的命令,无视中央法纪。在战场上的勇猛和对主人的绝对忠心是武士的基本要求。当时,日本从律令社会正逐渐过渡到贵族社会,武士的兴起,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稳固了日本分裂的封建制度。到镰仓时代源赖朝②设立将军幕府,武家开始公然执掌政权,与中央对立。武士道思想也逐渐兴盛发展。到了江户时代,武士道吸收了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借用其“仁义礼勇诚”等概念,并将其理论化,融入日本特有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武士道德体系标准。 武士道教义的起源来源于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孔子的“五伦”思想,“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间的定位,这对武士阶级确定各种关系起到很到作用。日本著名文化学家新渡户道造在《武士道》一书中写到:“冷静,稳重并长于世故的孔子的政治道德思想教条,对统治阶级的武士来说非常合适。孔子的贵族式保守教言很适合武士阶级的要求。”而孟子的仁爱思想在武士阶级引起了强烈反响,让嗜杀的武士阶级有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将自己的统治标上救济天下,仁爱为民的大义标签。因此《论语》《孟子》成为武士的必读经典。 2 各儒家思想概念的武士道释义 武士道的最高标准是“义”。“义”并不是“江湖义气”的意思,而是“人道”“正义”“责任”或者说是“正确的道路”。研究日本传统文化经常接触到一个概念就是“义理”,即为“正义的道理”。不为个人感情所左右,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走自己应该走的路,这叫“正义”。人们经常在“人情”和“义理”的夹缝中彷徨,感情用事是武士道精神所鄙视的,任何情况下都应该要走上正义的道路,履行自己的职责,做该做的事,而不能因为感情而放任自流,这也是武士看起来无情的一个文化原因。对国君应该“忠”,对父母应该“孝”,对朋友应该“仁”,对妻儿应该“爱”,这些感情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义”。有些时候,为了保卫正义,可以杀人或者舍弃

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格局

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格局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格局》的内容,具体内容:1600年9月,德川家康于关原合战中击败忠于丰臣秀吉家族的各派势力,1603年就任征夷大将军,于江户设立幕府,那是怎样的呢?下面是由我为你提供的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1600年9月,德川家康于关原合战中击败忠于丰臣秀吉家族的各派势力,1603年就任征夷大将军,于江户设立幕府,那是怎样的呢?下面是由我为你提供的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在江户时代的日本,全体居民都被严格的等级制度分为四个阶层: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在德川时期之前,这些阶层之间曾经有过一些流动,但是,德川将军为了维护他们的势力和特权,限制了这些流动。特别是,他们试图保护武士阶层,使得农民阶层不可能成为武士。1586年,丰臣秀吉颁布法令,农民必须在他们的土地上耕作。1587年,他颁布只有武士才可以佩带长剑,之后,这一条成了武士阶层的定义。如同经济状况的变化那样,在维护不同阶层的严格界限上,将军也不是那么成功。 武士 武士就是战士阶层。最顶端的就是将军本身。在他的下面,是大名,控制着大量土地的地主。大名手下是他们自己聚集的武士,可以在很多方面为他们服务。其中一些是指导教师,一些守卫他的城堡,还有一些组成了他的私人军队。另外,在江户那种大城市里,武士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幕府中的官员,或者警官。最后,还有浪人,就是没有主人的武士。他们

不用报答主人,同样也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浪人可能会定居在特殊的地方,教授技能或进行其他的工作。不过许多浪人会在乡下流浪并寻找有酬劳的工作。一些人也会像雇佣兵一样受雇于出价最高的大名。德川时期日本一共有3000万人,其中大约200万是武士。 农民 大米是粘合社会各阶层的胶水,理所当然是由农民生产的。大米的量度标准是石,大约相当于5蒲式耳。一石能供一个人吃一年。在这个时期,日本大米年产量估计是2500万石。将军负责分配整个国家的收成。他自己拿了20%,另外把绝大多数都分给了地主和大名。据Charles J. Dunn 所说,最强大的大名(日本北部的加贺)能收到130万石。在德川日本,超过270个大名能收到至少一万石。那为农民留下了什么?这取决于天气。通常,农民上缴一半以上的大米收成。年成不好的时候,将军和大名并没有减少他们的需求,因此农民被迫要用更少的粮食生活。在这个时期,农村的饥荒并不罕见。这样,虽然农民在社会中是握有特权的——地位仅在武士之下,但他们的生活通常十分艰难。种大米需要大量艰苦的体力劳动,而且到了今天,许多工作都要手工操作。在艰难的时候,农民会无视将军的禁令搬迁到城市里从事贸易。当他们父亲的土地被长子继承的时候,很多年轻的儿子也会去经商。 手工业者 很难把手工业者和商人明确的分开,是因为他们的经济活动经常重叠。比如一个制衣匠可能会卖掉他的产品,他的事业也可以在其他的方向上发展,比如借贷。在德川社会,武士对某些技术有很高的要求,比如造剑,

日本武士道精神

日本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的要求最主要有几个方面: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 “义”是武士准则中最严格的教诲,要求武士必须遵守义理和道德。 “勇”要求武士具备敢作敢为、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要有高强的武艺。 “仁”使武士不至成为黩武主义的武夫,而要具有宽容、爱心、同情、怜悯的美德。 “礼”不仅仅是风度,更是对他人的情感和关怀的外在表现。 “诚”要求武士保持诚实,同时要摆脱来自诸如商人阶层之类的诱惑。 “名誉”的意识包含着人格的尊严及对价值明确的自觉,它要求武士为了名誉而愿意付出一切,又要具有分清是非保持忍耐和坚忍的品行。 “忠义”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它是存在于各种境遇中的人们关系的纽带,忠于自己的主人是武士必须恪守的信条。 “克己”要求武士克制自己的私欲,不能被欲望左右信念,这样才能侍奉君主,保护领国领民。 这是与许多人理解不太一样的,推崇的是善良的本性。在日本走上军国主义穷兵黩武的道路之后,武士道经历了一次畸变。武士道作为传统封建制度的精神规范,却在日益法西斯化的国家军队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为推行侵略扩张的政策,日本当权者需要用武士道去激励士气,巩固军队,也需要用武士道去禁锢和统一国民的思想,为此,他们开足宣传工具的马力,打着“拯救日本”的幌子,强行灌输“皇国论”、“大和魂”、“为天皇尽忠”等思想。武士道本来是一套道德体系,崇尚克己,奉公,勇敢,隐忍,谦让,的道伦理观,统治者却断章取义,过分突出“勇”和“忠”,因为自古武士把武士刀和和弓当作勇敢与地位的象征。特别是“武士道,就是对死的觉悟”,当这种对于淡然面对死亡的思维方式与狭隘民族主义和扩张政策相结合,就变为了无视他人的生命价值同时也那样对待自己的生命疯狂信念,变为虐杀狂和自虐狂。其实武士道在刚出现的时候,它的本意还是善良的,只是到了后来才被统治者用到了歧路上去了,同时也就让周围的人对它产生了强烈的反感。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儒家的“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武士道重视的是君臣戒律,“君不君”(君暴虐无道)也不可“臣不臣”(臣不尽臣道),尽忠是绝对的价值。中国的原始儒学是以孝为本,尽孝才是绝对的价值。如果“父有过”,子“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但是如果“君有过”,臣“三谏而不听,则逃之”。武士道论者认为,儒家的“士道论”乃在粉饰贪生怕死的私心,慎于人伦而注重主君的道德如何,才选择生死,则面对死却不干脆去死。唯有纯粹彻底的觉悟死,才是武士道强人之处。武士道彻底的觉悟死了,他的容貌、言语、起居动作,也就与众不同。武士社会尊重礼仪,不光是封建社会阶层秩序的尊从,更进一步说“礼仪端正”,才是武士强人一等的表现。武士要“死的干脆”,君要你切腹自杀你就得切腹自杀,这是日本镰仓武家时代以来的传统。 日本人用樱花比喻武士。要了解武士道,先要看看武士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形象。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猛禽比喻武士、英雄。但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的。因为他们认为樱花的几个特性很符合武士的特点。

一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一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1 建立 △含义: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转指武士首脑征夷大将军府邸,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 △时间:17世纪初(1603年),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 2 幕府统治下的社会状况 ①政治——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②外交——闭关锁国政策 △目的:巩固统治,为了防止外交实力对日本的侵入 △内容:A.严禁日本人外国贸易,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B.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过通商,而且只准长崎一地进行。C.规定日本人不得出国,也不允许在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行制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 △影响: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西方殖民势力渗透,维护日本的独立。消极:阻碍了日本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埋下落后挨打的隐患。 ③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 △原因:19世纪初,日本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表现:手工工场发展,大阪、江户和京都等商业城市繁荣,三井

等大商人出现。 ④思想文化——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得到传播。 ⑤社会矛盾尖锐 △表现: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工商业者不满幕府严格限制和恣意掠夺;一些中下级武士生活艰难,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 △代表:1837年,下级武士大盐平八郎在大阪领导的武装起义。二日本的开国与社会危机 1 黑船事件 (1)概况: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一支舰队来到日本,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这一事件被称为“黑船事件”。(2)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 (3)直接后果:《日美亲善条约》(1854年) 内容:日本向美国开放下田和箱馆两个港口;允许美国在下田派驻领事;规定今后日本给予外国的一切权益,美国也同样享受。 性质:日本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4)影响:英、俄、荷、法等国也迫使日本签订类似的不平等条约,列强在日本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设置租界、议定关税权,日本陷入半殖民地危机之中。 2社会危机加剧 (1)外患——民族危机严重

德川幕府时期的武士

德川幕府时期的武士 德川幕府时期的武士一:德川家光家光有一位异母兄长,名叫长松丸,但是夭折。 同母弟德川忠长(骏河大纳言);同母的姐姐有德川千姬、德川珠姬(子子姬)、胜姬、初姬,同母的妹妹德川和姬(和子,幼名松姬,后水尾天皇的中宫东福门院)。 异母弟保科正之(其父情人阿静之方所生)。 乳名竹千代。 乳母是春日局。 乳弟兄是稻叶正胜和稻叶正吉(春日局所生的兄弟,其父为稻叶正成)正室是鹰司信房的女儿鹰司孝子,侧室约八人。 在德川幕府十五代里头,是正室(御台所)所生的,只有初代德川家康、三代德川家光以及末代德川庆喜三名而已。 德川幕府时期的武士二:德川光友宽文2年(1625年),生于名古屋于城,幼名五郎八、五郎太,而由于父亲义直只有光友这么一个儿子,因此光友受到义直极度、过分的溺爱。 元服后德川家光赐一字“光,初名为光义。 庆安3年(1650年),父亲一直因中风症病发去世,光友继任第二代藩主。 宽文12年(1672年)才正式改名光友。 光友在藩中设置寺院奉行制度和议定所,整备官制。

同时,加强防火制度和军备,且确立林业制度,稳固了藩政的基础。 而光友也增加支藩美浓高须家。 不过由于光友是义直的独生子,在父亲的溺爱下长大的光友并不了解辛苦是什么。 他大肆修筑大森寺和热田社等寺院,而支出过多的结果就是藩里的财政方面出现恶化。 元禄6年(1693年)将藩主的位子让给,和正室千代姬所生的嫡子德川纲诚后隐居。 元禄12年(1699年),爱子第三代藩主纲诚先一步去世。 翌年的元禄13年(1700年),以七十六岁的年龄去世。 光友在武艺和茶道都是出色的人物。 不过由于他不知道民间的疾苦,在当时被轻蔑的评论为“在优越中成长。 德川幕府时期的武士三:德川纲诚德川纲诚(1652年~1699年),第二代藩主德川光友的长子,母亲是正室德川家光的女儿灵仙院千代姬。 幼名五郎太丸。 正室广幡忠幸的女儿新君。 侧室十三名,子女三十八人,(子二十一人,女十七人)。 官职是从三位权中纳言。 忠幸是纲诚的姑母京姬的丈夫,不过新君并不是京姬所生,但还

浅析武士道精神的现代意义

浅析武士道精神的现代意义 ——Samurai High School观后感 武士Samurai,是古代日本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阶级,是日本传统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武士”一词出现于日本平安京时代,成型于德川幕府,在江户时期,武士道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后来,明治政府颁布“废刀令”标志着武士阶级的彻底倾覆。在这一过程中,低级武士被流放成为“浪人”,部分高级武士获得爵位,成为仅次于皇族的华族。但随着二战的战败,日本被迫接受民主改革,华族阶层也成为了历史。今天,有些日本人还记着自己祖先的武士身份,但并不具备任何实质意义。然而,武士的思想遗产,比如武士道,仍旧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士的雏形是在日本平安时代律令体制下产生的武官,最初是日本恒武天皇为了巩固政权而设立的。在此之前,天皇招募的士兵主要由农民组成,具有很大的不正规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武士。平安时代早期,恒武天皇为巩固和扩张自己的统治范围,向地方豪族求助,提出将授予“征夷大将军”的称号给座下的地方势力。9世纪中期开始,一些地方领主开始建立保卫自己的私人武装,并利用其扩张势力。这种武装逐渐成熟为一种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其基础是宗族和主从关系。到了十世纪,朝廷无力镇压地方势力的叛乱,不得不借助各地武士的力量,武士更进一步得到了中央的承认,成为日本的特权统治阶级。12世纪末,武士首领源赖朝出任“征夷大将军”,创立镰仓幕府,统帅天下军政,标志着武士时代的来临。之后的军事领袖多半袭用“征夷大将军”之官位,实施统治。由1192年开始,大部分幕府势力握有日本实际政权,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江户幕府交出政权给天皇为止。直到明治维新,武士都是统治日本社会的支配力量,而他们从体制、职能上看,更类似西方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与一般的亚洲国家存在差异。这种情况在明治维新后改变,1871年是最重要的一年,6月,平民被准许骑马,9月,武士被允许“散发hair-cut”、“废刀”,10月,准许武士和平民通婚。明治政府采取了渐进的手段,以发行债券或赎买等方式逐渐取消俸禄,消灭了武士阶级。 “武士”虽说已成为历史,但由“神道教”教义和天皇信仰融合而生的武士道精神却被广为流传,且至今仍对日本社会具有深远影响。武士道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

试述赖和对台湾的贡献

试述赖和对台湾的贡献? 赖和幼年习汉文,旧文学根底深厚。五四运动后,他理解到一代有一代的文学精神,新时代的来临理应有相对的新文学形式与内涵;并在加入台湾文化协会后,因积极投入抵抗运动的对日文化斗争及思想启蒙运动,开始改写新体诗和小说。一九二五年开始,陆续以白话文发表随笔、新诗和小说,成为日治时代上的主要作家。一九二六年发表的小说,借台湾乡俗的迎神赛会,指出台湾人愚昧、浪费及逞凶斗狠的丑陋性格,成为日据时代台湾新文学里中文小说的滥觞。赖和在台湾新文学运动初期,不仅是最有力的实践者,也是运动价值观的主导者,他把新文学定位成台湾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进行抵抗压迫、文化斗争的手段,以及台湾人民思想的启蒙运动。对台湾第一件农民运动中的战友表示敬意;进而肯定他们反抗的意义与价值。赖和不仅毕生以医道救人,诊治人的肉体,而且以文学的良知,反抗日本的殖民政权,唤醒被压迫者的灵魂。赖和的诗、文,都建筑在为了抵抗强横无理的凌辱、压迫、剥削的动机上,站在人民的立场发言,把文学创作的意义,定位在社会运动。他的小说人物都以一般平民为主,包括农民、庶民、菜贩、妇女,批判、谴责的矛头,则指向警察、士绅、殖民官吏等。平民受到后者经济的压榨、剥削,人格的摧残、凌辱,政治的迫害,反映了日治时代台湾人民被殖民统治下衍生的共同遭遇。然而赖和之所以被人称为台湾新文学之父,台湾新文学运动的领导者,就是因为他开风气之先,领导文学加入抵抗运动的文学观,树立了台湾新文学运动最主要的精神标竿。 文学是动态的、精神的文化现象,避免地与时代的现实发展相互干涉; 文家内容与形式的变他,各有其复杂的过程,因社会的、思想的和广义文化的变动所导致。起源于日本统治下的台湾新文学运动,其外因素无疑占有主导性的决定作用。赖和处身于民族运动与阶级运动的两条政治路线中,以坚强的抗日决心,以不具领袖欲的性格及其包容力,支持日据下台湾左右两翼的社会运动从而呈现在异民族殖民统治下,台湾人民挣扎的痕迹。每每历史告诉我们,在强势的侵犯者或是支配者那恐怖统治之下,被统治的哀民大多数会认而为明哲保身,不得不成为顺民,但有一部份自私贪心的会认为「不为乱世民,宁为太平犬」,而不惜出卖自已的心灵良知,变成统治者的走狗鹰犬,这此奸人们不但未曾受到惩罚,反而其后代至今仍旧是政要权贵,而赖和被昔日奸人的后裔诬告而被挂上了匪名,发生了在台湾的忠奸颠倒的怪事,乃是在人类史上罕见的愚民法术。 赖和不只是台湾文学之父,他也是社会改革运动工作者,反抗日本政府的人权勇士。不管他是写小说或写诗,他都是站在被日本政府各种迫害下的台湾人立场。他对台湾社会各种落伍封建的思想提出强烈的反抗。他建立了台湾文学的抗议精神,我认为是他对台湾最大的贡献。

浅谈武士道精神与日本企业文化

浅谈武士道精神与日本企业文化 20120对外汉语王奕 【摘要】武士是日本社会社会中很有影响力的一个阶层,武士道是日本在吸收了很多中国优秀文化并将其日本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虽然武士已经成为历史,但他们的这种精神至今依然存在并发挥作用。本文从武士道展开,探讨武士道精神对于日本企业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武士武士道企业文化 一.武士道的形成发展 武士作为公元10—19世纪在日本的一个社会阶级,一般指通晓武艺、以战斗为职业的军人。而武士的精神就被称为“武士道”(Bushido)。武士道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武士在其职业和日常生活中所必须遵守的“道”。武士遵守不畏艰难,忠于职守,精干勇猛的信念。 公元618年中国唐朝以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为中心建立了高度集权的国家。在日本645年也出现了模仿中国唐朝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体制的大化革新。大化革新后500余年中,日本形成了以土地私有为基础的大、中、小型封建庄园体制。封建庄园属下的武士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封建制的支柱势力。 1192年镰仓幕府政权建立,从此日本封建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从镰仓幕府成立到德川时代,执权北条泰时制定并颁布《御成败式目》,式目是根据武士的“道”而制定的,与国家律令相对的武士的章法。在武士之间也开始形成以强调对主人的献身、重视一门、一家名誉、知耻为特征的武士道德,这成为日后武士道的起源。后来因专职武士不断增多,社会不堪重负,遂有“兵农一体”政策出台,武士精神开始遍及普通国民。16世纪,日本全国统一,进入17世纪后,知识精英套用朱子(朱熹)理学,确立普遍的武士伦理思想,由原始的契约关系演变成单方面的忠诚于领主的道德关系。 明治维新在武士的领导下取得成功,武士的代表分据政权要津,自下而上推行改革。明治维新后,因武士阶层与军事制度发生矛盾,酿成叛乱,武士阶层被消灭。但至明治天皇中期,主张发扬日本国粹呼声高涨,认为武士道精神乃国民之根本。1890年以天皇名义颁布《教育敕语》,把“武士道”奉为最高道德标准,强令国民敬拜、诵读、牢记《敕语》,要求国民在国为“忠臣”,在家为“孝子”,像武士一样“忠君爱国”,使武士文化渗透、灌输于广大日本人的灵魂,并渗透于民族精神之中,成为天皇制的精神支柱和道德支柱。 二.武士道的理论来源 武士道的理论来源十分复杂,包含中国儒家思想、佛教思想和日本独有的神道教思想。它吸收了三种文化并把它发展为一种日本独有的思想。新渡户稻造认为,武士道的渊源来自三方面:佛教——给与武士道以平静的听从命运的意识,对不可避免的事情泰然处之,恬静的服从;神道——教导武士对君主(上级)绝对的忠诚,对祖先虔诚的尊敬和对父母无条件的孝行,包含了日本民族精神中的爱国

德川幕府什么守则.doc

德川幕府什么制度 德川幕府制度是等级制 德川幕府实行士、农、工、商四民等级制来巩固封建统治。占人口10%的武士阶层是统治阶层。从1639年实行锁国政策,由此限制大名们有利可图的对外贸易,限制自由贸易的盛行以保护农村的自然经济不遭破坏。幕府的统治在初期是有效的,给日本带来了长达200多年的和平和繁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德川幕府自18世纪中期起逐渐陷入危机之中。幕府财政日益困窘,农民和市民的起义此起彼伏,虽进行了享保改革、宽政改革和天保改革,也不见收效。资本主义列强强迫日本开关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终于导致了全国规模的倒幕运动并引发戊辰战争。1867年11月,末代德川庆喜被迫向天皇大政奉还。至次年鸟羽伏见之战,幕府军终于被击溃,德川幕府彻底垮台。 德川幕府法律 德川幕府颁发统治大名的基本法《武家诸法度》约束武士生活准则,颁发《一国一城令》限制各藩修建城堡,禁止结党,规定婚姻需经幕府批准,还定下了参觐交代制,令大名隔一年在江户和领地轮住,回领地时妻、子需留在江户为人质。旅途和在江户生活的庞大开支,不断消耗了大名们的财力。 德川幕府三役职 幕末时期社会动荡,幕府决定在1862年幕政改革时所设置的三役职,以稳定政局。 后见职:征夷大一职的继承人,由一桥家当主一桥庆喜担任 政事总裁职:负责幕府政务,由福井藩主松平春岳担任 京都守护职:因京都的倒幕运动盛行,幕府设立京都守护职,代替无法维持京都治安的京都所司代,负责京都警卫,由会津藩主松平容保担任

德尔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制度模板范例1 ××管理制度 1. 目的与意义 1.1 建立和规范×××××××××××××××××××××××××。 1.2 完善公司的×××××××××××××××××××××××××。 1.3 公平合理地××××××××××××××××××××××××××××××××××××××××××××××××××。 2. 原则 2.1 ×××××××××××××××××××××××××。 2.2 ××××原则:×××××××××××××××××××××××××。 2.3 客观性原则:××××××××××××××××××××××××××××××××××××××××××××××××××。

德川幕府大名实力

德川幕府大名实力 在19世纪50年代,欧美列强以坚船利炮相威胁,力图迫使德川幕府打开锁国之门。面对日益严重的西力东侵,德川幕府并非毫无作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德川幕府大名实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德川纲吉德川纲吉担任德川幕府第五代时间为1680年至1709年,是日本历史上一位颇有争议的大。德川纲吉推行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论语》中的仁道,喜欢文学,富有同情心,但是性格软弱,又因对《论语》中的孝道过分推崇,而导致对母亲干政言听计从。德川纲吉可以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对于文学上赞扬的君民和谐的图景,在政治斗争残酷的日本,是不可能实现的。 德川纲吉空有一腔报国施政的热心,却没有驾驭人心的权谋之术。导致德川纲吉治下的民间,怨生载道,民不聊生。晚年的德川纲吉,甚至颁布了《生类怜悯令》,规定拍死一只蚊子都要判刑,德川纲吉对民间底层百姓的疾苦,却无动于衷,真是讽刺。所以,德川纲吉的治世评价很低,而且因为颁布《生类怜悯令》被取了一个绰号“犬公方”狗,而被遗笑百年。 德川纲吉晚年面临继任问题,在嫡子德松早逝,女婿突卒的情况下,继任者由德川纲吉的兄长德川纲重的长子德川纲丰担任,在1709,德川纲吉去逝,享年63岁。德川纲吉生前推崇的《生类怜悯令》,在继任者上位之初,便被废止。

江户幕府锁国关于江户幕府锁国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因素是江户幕府锁国的最主要原因。当时日本正处于封建社会,农民实行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因此,对外的经济交流的需要也很少,江户幕府的闭关锁国也是为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能得以维持。另一方面农民的生活比较稳定,为了减少对小农经济的冲击,巩固日本封建统治,因此江户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以防止外来经济的干预。 其次江户幕府的历代都为维护幕府的统治做出了努力,努力的在削弱大名的实力,所以幕府有很大的权力,基本没有其他的势力与其抗横,这为江户幕府锁国政策提供了政治条件。 还有德川家族崇尚理学与儒学,强调对君王的服从,儒家的思想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先进的思想的传播。 再有就是西方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多是为了传教,而日本锁国有一部分的原因是为了严禁本国人信奉所谓的“异国邪教”。 总的来说,江户幕府锁国的原因,最主要的是经济因素,其次是政治原因,当然文化思想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江户幕府的开创者德川家康的生卒时间为1543年1月31日到1616年6月1日,他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家与政治家,他曾经担任过太政大臣,也做过征夷大,在去世后还被后人称之为“东照神君”。 德川家康一生的主要成就有建立了江户幕府,歼灭了丰臣家族,

对于 武士道 此书的读后感

对于武士道这书的读后感 新渡户稻造写的武士道,是一个从自己民族的角度探讨自己文明的书籍,书中的观点可以看作是一个日本人眼中的武士道。 长期以来我都对日本的文化,日本这种勇于切割自己肚子行为所寄存的文化气候很好奇,不可否认我很厌恶日本人,但小日本能够在2战后迅速的恢复,能够在美国人用军舰敲开大门口急速的发展,这也是让人回避不了的事实。日本武士同时具有忠诚大名跟随时改换新的大名这两种在中国文化中矛盾的行为,这也是另我好奇的。作者从他自己的角度带领我认识了一下小日本的武士道文化。 封建社会中部分人员从农耕中逐步脱离出来,成为了武士,这些人员不参加农业劳动,依靠刀剑成为了一个比农业人员高一个级别的阶级,这是武士道文化产生的阶级基础。日本的文化从中国汉唐文化中吸收了很多,包括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认知,包括他们从禅宗学来的日式禅宗,我下面从几个角度来说明我从书中看到的武士道。 首先我们来说说教育与基础思想,小日本武士阶级从小接受的是如何使用刀剑,如何击倒敌人的技巧,思想上他们学到的是忠诚是需要交换的,主君赐予武士土地,保证武士在土地上的权利,武士对主君抱有忠诚,但是日本一直没有系统的体系性质的书籍,比如中国的论语。这也导致了在日本历史上一旦对主君的忠诚跟其他情况矛盾的时候并没有一种统一的解决办法。中国版本肯定就有什么忠义不能两全,日本没有所以这就完全看个人了,有的人为了家族被判主君,有的人为了主君与家族对立,有的父子俩人分别服侍不同的主君导致刀剑相向。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早就固定好了主次的情况,日本的这种不确定很难说清楚是因为他们的封建社会发展的不完全,还是什么原因。 其次日本的独特禅学与他们的道义,日本的禅宗在短短的日本历史上占有很大的地位,众多武士都拜禅师为师,但学习的并不是放下屠刀,学习的是如何能够用平静的心去杀戮,一个武士如果能够始终保持心中的宁静才是他们文化追求的方向。可以在日本切腹的仪式上看出,武士在切腹后身体是要求向前倾倒的,在他们看来向后倒是一种耻辱。战争中吟诗更是日本武士的一个特点,他们的文化将附庸风雅与杀戮的战争联系在了一起。他们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他们的逐利,武士阶级毫不掩饰他们追逐名利的行为,例如在战场不知名的角落战死,在

日本武士道精神特点

日本武士道精神特点 摘要:日本武士道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人有其神秘特性,本文从武士道精神特点和起源出发,解读武士道精神的实质和特性。 关键词:武士道忠诚禅宗忠义勇武 琵琶法师的刀术,砍掉了上百棵白桦树,平生未遇敌手,这是日本武士的最初形象,并不是因为琵琶法师对手太少,当时武士已经开始逐步形成阶层,标志着日本开始了武家政治时代。从起源论,武士开始在藤原专权时代下的日本,武士形成的原因在于,天皇中央集权制的被削弱和庄园制的发展。征兵制度的松弛,庄园贵族的实力增大,庄园大名开始建立私人武装,分离出一部分农民开始训练,寺院也开始建立了僧兵制度。武士势力的不断加强,开始形成武士集团,首领为物领,下属为庶子,有很强的依附,以主从关系为根本,愿为主人献身,逐渐形成武家习气,弓矢之道等观念。 武士道名词最早出现在德川幕府初年,武士道初期与西方骑士观念相似,给予武士至高的生存理念,从护卫庄园的观念中升华自己。真正的武士道思想,崇尚各种各样的美德,以忠于天职,维护个人荣誉的信念为观点,是武士道忠诚的表现。用武士道精神的观点来看,若是被敌人围住,依然战斗的武士,并不是自我牺牲,是忠诚的体现。 武士道精神的精髓就是“忠义勇武”,要想得到“忠义勇武”光读书是不行的,还要依靠家庭和战场上的经验。武士道精神首先要有的是尚武,武士生存的世界是战斗的世界,只有武艺高强的人才能生存,武士的身份是世袭传承,也就是说武士是出生即是武士,武力才能得到一切,武士手中的刀就是武士生存的必需品,个人生存,家境的贫富都是来源于此。武士道的发展,产生很多学科,例如射击,柔道等等,成为了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武士从小训练便很残酷,看过《叶隐闻书》的人,都知道在山本常朝的描述中,武士所要经历的人生是何等残酷。从小磨砺人性,用一生来奉献是武士道的精神体现。 佛教从印度传来,镰仓时期已有很大发展,对于武士道思想影响最多的就是禅宗,当坐禅逐步发展为“兴禅护国”时,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武士阶层。禅宗之所以可以影响到武士阶层,禅宗的修炼方式以主观修行为主,去除内心的杂念,

浮世绘

《世界美术之日本浮世绘》 “大和绘”是专供贵族鉴赏和在上层社会中盛行的一种带有浓厚装饰性的艺术;而浮世绘是表现民间日常生活和情趣的一种艺术形式。 一、浮世绘的含义 浮世的含义,它来自佛教用语,15世纪后被解释为“尘世”,“俗世”,16世纪后则指妓院,歌舞厅等享乐场所。“浮世绘”字面的意思是“虚浮世界的绘画”, 浮世绘,也就是日本的风俗画,版画。它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间,也叫德川幕府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浮世绘常被认为专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画(日语称为锦绘),但事实上也有手绘的作品。 浮世绘木刻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形式:“绘本”和“一枚绘”。所谓“绘本”,即是插图画本。它在江户初期是以古典小说的插图为开端,后来陆续出现通俗的插图读物,到万治年间,随着市民小说的产生,这种木刻绘本更加迅速发展。民间画师菱川师宣便是这种“绘本”的创始人。“一枚绘”,即单幅的创作木刻,它给单独欣赏一幅画开创了条件,画工也更精细一些。尺寸大小不等,总计有二十束种,均按刻制方法、套色多寡不同而分为“墨绘”、“丹绘”、“漆绘”、“浮绘”、“锦绘”、“蓝绘”等品种。浮世绘木刻技法不追求木刻的刀味,却注意木质纹理的表现效果,而且对于线条的流畅放在极主要的地位,往往需要画、刻、印三者共同合作来使作品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他们创造的木纹法、光泽法、云母粉法、无色印刷法等等都是在力求线条与配色取得高度和谐这一目的上总结出来的作画经验,摆脱了过去向来使用毛笔的束缚。 二、浮世绘的发展史 初期 (1657~1763) 原为肉笔浮世绘,即画家们用笔墨色彩所作的绘画,而非木刻 印制的绘画。此时期的浮世绘以手绘及墨色单色木版画印刷(称为墨折絵)为主。 到了鸟居清信时代,使用墨色以外的颜色创作的作品开始出现,主要是以红色为主。使用丹色(红褐色)的称丹絵,使用红色的称红絵,也有在红色以外又增加二、三种颜色的作品,称为红折絵。 中期(1765~1806)锦絵在此时期诞生。此时期的人物绘画风格也发生变化,由原本虚幻的人偶风格转趋写实。 后期(1807~1858)喜多川歌麿死后,正当人物和风俗的主体已近枯竭时,葛饰北斋和 安藤广重为浮世绘带来了新的风格——风景画。葛饰北斋受到西洋铜版画的影响,立志风景画的创作,他在《富岳三十六景》,采用大胆的构图和色彩,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此后描写了各地的名胜系列画。安藤广重在《东海道五十三次》的系列里,以叙情的笔调丰富地描绘了日本的自然的旅行者,他的名望甚至超过了北斋。以后又创作了《木曾路六十九》等以日本各地为题材的系列画。此二人确立了浮世绘中称为“名所絵”的风景画风格。 若提起江户时代的绘画,浮世绘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代名词。浮世绘最早出现在江户时代初期,

从吕赫若小说透视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一).

从吕赫若小说透视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一) 日本从明治维新(1868)开始了资本主义的历程,它迅速选择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国家走过的道路:首先是国内的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接着是为了掠夺资源而贪婪地向外扩张,通过武力来建立自己的殖民地。从甲午战争以后,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拥有了包括中国的台湾澎湖列岛、东北三省(满洲)、朝鲜半岛等地区和国家在内的主要的殖民地。1937年,更进一步全面侵华,试图建立日本历史上最大的统治“版图”。在这个版图上,它开始野心勃勃地构建起一套“现代国家”的制度——包括在“经济统合”的层面上建立一套现代化的交通网、土地制度、租税、市场和统一的货币一度量衡;在“国家统合”层面上建立一套“现代化”的宪法、国民议会、政府、地方自治体、裁判所、警察一刑务所、军队等;在“国民统合”的层面上建立一套“现代化”的户籍一家庭、学校一教会、博物馆、新闻等;最后,在“文化统合”的层面上,则试图通过其“现代化”的教育制度,通过强制性地推行“国语”,而创造“现代”的文学、艺术等等[1]——这些“现代化”的经济、政治、国民观念和文化观念,是文艺复兴,特别是法国大革命以后西方现代国家的主要特征。非常具有讽刺性的是,当日本试图通过这些“现代化”手段来圆自己的“强国梦”时,它却采取了对自己的“内地”与“殖民地”分别对待的双重标准:不是要有“国民议会”和“地方自治”吗?然而,当林献堂、蒋渭水等人策动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时,却被日本政府以违反治安警察法提起公诉(1924年);不是需要有“国民”的“言论自由”与“政治平等”吗?可是当《台湾民报》于1927年8月由东京迁到台湾发行以后,有关民族问题和社会运动的言论和主张,都被台湾总督府的“文化统合”政策给“统合”掉了[2]。 日据时代的台湾,面对的正是这些“统合”的压力。而台湾文学也正是在这些权力的压力下,积极参与了本民族的文化启蒙与解放运动,它也充分利用了“现代性”的策略,来消解这些压力。在20世纪20年代,是赖和为代表的台湾作家以中文来抵抗日本统治者的“文化统合”,直接地抨击了日本人建立的所谓的“现代制度”,譬如《一杆秤仔》对于“度量衡”和“警察制度”之虚伪性的无情揭露。到了三四十年代,面对日本统治者强行废止汉文,推行“皇民化运动”,台湾知识分子退而采取了间接的文化抵抗。这方面最为突出的,就是使用日语创作的台湾作家。他们使用殖民者的语言来描写本民族的生活,创造了另外一种文学的、文化的想象,并逐渐形成了一条用“弱小民族”的“现代性”来对抗统治强权的“现代性”的左翼的现实主义传统。 日据时期,尤其是战时(1937—1945)使用日文创作成就较高的几个作家(如张文环、龙锳宗、王昶雄等)当中,吕赫看(1914—1951)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一位。他的身世,在林至洁编译的《吕赫若小说全集》[3]出版之前,我们知道得不多;就是关于他的作品,大陆的了解恐怕也不能说十分透彻。我对吕赫若感到兴趣,其一由于他对当代台湾作家的影响。他的《牛车》[4]所描写的30年代社会变革中的乡村背景,在六七十年代仍然成为王祯和、黄春明重新表现的对象。这不仅仅是某种文学母题的延伸,也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在不同时期的作家作品上面的投影。其二由于他的写作方式。他的日文写作和作为中国人的民族情结,或者说,日文的表现形式与中国的内在焦虑,这两者构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