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包法利夫人》中爱玛悲剧的成因

浅析《包法利夫人》中爱玛悲剧的成因
浅析《包法利夫人》中爱玛悲剧的成因

浅析《包法利夫人》中爱玛悲剧的成因

作者简介:刘丹丹,河南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

安永友,黄淮学院社会管理系思想政治教育1101B。

江建,黄淮学院社会管理系劳动与社会保障1101B。

摘要:《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中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居斯达夫•福楼拜的经典作品。他通过描写一位浪漫女人爱玛的一生,描写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塑造了一位天真纯朴的少女逐步堕落为生活淫靡的荡妇,直至走向毁灭的悲剧形象。小说主人公爱玛幼稚单纯,对爱情生活充满渴望和热情。但在现实面前,她对生活的追求仅仅只是幻想,在寻求爱情和幸福的道路上逐渐走向毁灭,最终酿成服毒自杀的悲剧。读完这本书,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就是,造成其悲剧的原因是什么?爱玛本身内在性格,以及贵族修道院式教育,是影响其生活的内在因素。嫁为人妇后,丈夫的平庸是激发起其欲望爆发的催化剂。在资产阶级大的社会环境下,外界的诱惑以及社会的残酷是其悲剧酿成的又一重要因素。

关键词:爱玛;悲剧;成因;幻想;现实少女时期的爱玛

爱玛,一位小资产阶级单纯善良的女子。少女时期,身

为庄园主家庭的独生小姐,她家境还比较殷实。失去母亲后,是父亲的掌上明珠,同时也被视为日后的希望。当时的父亲也希望女儿能进入上流社会,所以在十三岁时就被送进修道院接受教育。在修道院里,爱玛聪明伶俐,活泼开朗,对未来生活充满热情。与别的姑娘不同的是,她乐于学习,喜欢沉浸在修道院浪漫温馨的气氛中,使她有机会接触到刺激性的布道辞、风流故事以及浪漫缠绵的传奇小说,这些开阔了爱玛的眼界,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爱玛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为她日后想要进入贵族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当今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也的确在塑造人性方面起到重大作用,爱玛就是一个鲜明的反面教材。

接受教育后,爱玛的内在思想逐步被改变,她吸收了贵族式的思想文化和行为举止,对幸福生活想象丰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在这个乡村姑娘爱玛稚嫩的心灵里,她已不满足于平凡,她对小说中出人头地的人物充满敬意,对传奇的生活故事充满好奇和想象,对巴黎城市生活充满渴望和向往,这些都在她的内心深处都埋下了不安分的种子。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爱玛悲剧的开端。

如若没有接受教育,爱玛的生活会是另一番境遇。她可以仍然是纯朴的乡下姑娘,日后成为贤惠的妻子,慈爱的母亲,安安静静,平平凡凡的度过自己的一生。但是接受教育之后,爱玛的眼界和内在气质发生了改变,内在多愁善感性

格以及修道院的熏陶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使其极富浪漫情怀,对于爱情充满了渴望,不满足于平凡的生活。

也许母爱的缺失也是影响其性格的重要因素。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一位母亲的教育胜过一百位老师的教育。”和父亲一起生活,没有兄弟姐妹,没有朋友,爱玛是孤单的。人都是感性动物,都希望得到关爱,所以,爱玛对爱情超乎寻常的向往在一定程度上更多的也是希望得到关爱和呵护

的表现。与物质相比,单纯的爱玛追求更多的是情感的交流和沟通,追求的是精神世界。

婚后的艾玛

夏尔•包法利无意间把爱玛父亲鲁俄老爹的腿伤治好,赢得鲁俄老爹的好印象,成为日后两人结合的关键。作为乡镇医生,夏尔当时的口碑、家庭背景、社会地位以及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怀着对爱情生活的渴望,她和夏尔

•包法利结了婚,成了包法利夫人。她希望夏尔能给她带来妙不可言的爱情,带来精彩刺激的新生活。

但是婚后的爱玛很快发现,生活并没有她想象的甜蜜和美好。婚前,爱玛对对爱情的憧憬和幻想,在她心中爱情就是呦呦夜莺下的缠绵婉转,就是花前月下的浪漫甜蜜。可是婚后不久,爱玛的生活并没有发生改变,平淡乏味的生活和她曾梦寐的幸福生活完全不同。

包法利先生事实上十分平庸无能,感情迟钝,对生活安

于现状不思进取。我们不难想象小说在之初对夏尔童年时期呆板模样的描述就为以后说明他的平庸埋下伏笔。小说中“夏尔这个人,谈吐就像街边的人行道一样平板,见解又平庸,恰似过往行人,连衣着也普普通通,引不起你半点激情、笑意或遐想。”[1](P32)更是使人印象深刻。这与爱玛心目中的丈夫的形象大相近庭。爱玛心中的丈夫的形象应该是身着礼服,足登软靴,头戴骑士帽的男人。显然夏尔不是她心中白马的王子。夏尔每天出诊,忙碌于自己的工作,每天只是吃饱喝足然后上床睡觉,他十分满足于现有的生活,从来对于生活没有任何激情,对万物缺乏好奇心,不能给爱玛带来任何的新鲜和刺激。

面对平淡乏味的生活,爱玛不只一次的在心中反问自己:上帝,我为什么要结婚?

爱玛,天资聪颖,美丽大方,多才多艺。13岁进入修道院,吸收了修道院贵族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她喜欢教堂的呦呦莺声,她喜欢浪漫文学的浪漫刺激,她喜欢音乐里的哀怨情语。爱玛追求的是高品质高品位的贵族生活。

从爱玛和包法利的对比中,其中的差距显而易见。丈夫的平庸和不如意是她出轨的又一重要因素。

小说中,爱情是爱玛一辈子的信仰,是她一辈子的事业。她疯狂地想要追求美丽的爱情生活,常常沉迷于自己的幻想中难以自拔。她想要的是骑黑马的骑士能给他带来妙不可

言、精彩刺激的爱情。然而显然包法利,都不能带给她。不过,爱玛曾经尝试着自己来创造,她喜欢在皎皎月下花园里为包法利朗诵情诗或者吟唱忧伤的小调,来激发包法利的浪漫情怀。但是包法利呆板木讷,感情迟钝,他完全不能觉察出爱玛的用意,仍然没有任何的改变,这些都无异于是对牛弹琴。包法利不了解妻子,也没试着去了解。在夏尔心中,他认为爱玛是幸福的,他尽量满足妻子的一切要求,但是在爱玛心中却是另一番景象,她追求精神远大于物质。爱玛在心里对包法利不满,慢慢的疏远,造成夫妻二人貌不合神更离。长此以往内心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爱玛不安分的心就开始躁动。这无疑成为爱玛出轨的催化剂。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一步步将爱玛推向深渊。单纯的爱玛只是幻想于自己的爱情,现实是他的丈夫达不到其幻想中的要求。

出轨的爱玛

在当今社会,婚外情也是尤为常见的。很多心理社会学家在分析探究造成婚外情的原因时也有多种说法。在我看来,爱玛之所以出轨更多的是因为其欲望得不到满足。叔本华认为“人生既意欲(或曰意志)之表现,意欲是无法满足之渊薮;而人生总是追求者无法满足之渊薮,所以,人生既是一大痛苦。”[2]所以爱玛是痛苦的是抑郁的。生活的乏味无聊,使她时常烦躁。面对丈夫的平庸,她直接的表现就

是对丈夫越来越厌恶。比如小说中写到“她不分担他的耻辱,而是感到耻辱:他这个人的平庸无能,已经多少次她没有看透,居然还想象他会有某种出息”[3](P169),可见爱玛对自己的丈夫是失望透顶了。

偶然的机会,包法利夫妇有机会去侯爵家里参加舞会。在这里她见到了意大利建筑风格的古堡;体验到灯红酒绿,豪华奢侈的贵族生活;见到了风度翩翩,具有骑士派头的豪门子弟,并且她还和他们共跳舞。这些曾经在修道院时期所产生的天花乱坠的景象现在就浮现在眼前。回想起现实,爱玛不自觉的烦躁起来,这些体验都在它心中种下淫靡的种子,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也在侧面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上层人腐朽奢靡的,贪图享乐的社会风气。是小说作者包法利批判现实,揭露现实的表现。这些外界的诱惑,也是促使爱玛逐步出轨的原因。

在这里不得不介绍就是,罗多耳夫、莱昂、勒乐等小说人物,在一定程度上他们都是逼死爱玛的凶手。罗多耳夫,资产阶级有钱的庄园主,爱玛的情夫之一。他生活空虚,道德败坏,迷恋于爱玛的美色,开始勾引爱玛。在罗多耳夫的甜言蜜语下,当时的爱玛也是内心是寂寞的。怀着对爱情的渴望,迅速沦陷,开始了偷情的生活。但是罗多耳夫其实就是十恶不赦的恶棍,单纯的爱玛就这样坠入深渊后,又被无情抛弃。莱昂,作为有知识的文化人,他温文尔雅、多才多

艺,和爱玛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但是他也只是玩弄爱玛罢了。为了和他偷情,爱玛不断地欺骗丈夫,变卖丈夫的家产,最终债台高筑,身败名裂。勒乐,资产阶级高利贷商人,唯利是图,趁人之危。他利用爱玛的弱点,使其身陷高利贷盘剥,最终将其逼死,走向了绝路。

在这样污浊的环境下,单纯的爱玛是弱者,所以小说中充满对爱玛的同情而不是很多的批判。爱玛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爱情,寻找幸福,在这曲折的道路上,却不断地成为别人的玩物,酿成最后的悲剧。小说中对这些资产阶级人物的刻画,也在另一方面揭露了丑陋的社会现实,是小说作者写实的表现。

综上,从爱玛不同时期的变化、不同阶段的成长来分析造成爱玛悲剧的原因,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参考文献:

[1]罗国林译.《包法利夫人》. 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 [2]叔本华.意欲与人生之间的痛苦――叔本华随笔和箴言录[M].上海三联书店.1998

包法利夫人内容梗概知识讲解

包法利夫人内容梗概

《包法利夫人》内容简介 查理·包法利是个军医的儿子。他天资不高,但很勤勉、老实,为人懦弱无能。父亲对教育不重视。他在十二岁是由母亲为他争得了上学的权利,后来当了医生。这时他的父母又为他找了个每年有一千二百法郎收入的寡妇——杜比克夫人做妻子,她已四十五岁了,又老又丑,“柴一样干,象春季发芽一样一脸疙瘩”。但她因为有钱,并不缺少应选的夫婿。她和查理结婚后,便成了管束他的主人:查理必须顺从她的心思穿衣服,照她的吩咐逼迫欠款的病人;她拆阅他的信件,隔着板壁偷听他给妇女看病。 一天,查理医生接到一封紧急的信件,要他到拜尔斗给一个富裕农民卢欧先生治病,他的一条腿摔断了。卢欧是个五十岁左右的矮胖子,他的太太二年前已去世了。家里由她的独生女爱玛料理。这是个具有浪漫气质的女孩子,面颊是玫瑰色的,头发黑油油的,在脑后挽成一个大髻,眼睛很美丽,由于睫毛的缘故,棕颜色仿佛是黑颜色,她“朝你望来,毫无顾虑,有一种天真无邪胆大的神情”。她给查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查理给卢欧诊治过后,答应他三天后再去拜访,但到第二天他就去了。此后,他一星期去两次。先后花了四十六天的时间,治好了卢欧的腿。 查理妻子同丈夫常上拜尔斗去。免不了要打听病人的底细。当她知道卢欧小姐曾受过教育,懂得跳舞、地理、素描、刺绣和弹琴时,醋劲大发。她要丈夫把手放在弥撒书上,向她发誓,今后再也不去拜尔斗了。查理唯命是听,照样做了。但不久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他妻子的财产保管人带着她的现金逃跑了。查理的父母发现媳妇一年并没有一千二百法郎的收入(她在订婚的时候撒了谎),于是跑来和她吵闹。她在一气之下,吐血死了。 卢欧老爹给查理送诊费来,当他知道查理的不幸后,便尽力安慰他,说自己也曾经历过丧偶的痛苦。他邀请查理到拜尔斗去散散心。查理去了,并且爱上了爱玛。他向卢欧老爹提亲。卢欧感到查理不是理想的女婿,不过人家说他品行端正,省吃俭用,自然也不会太计较陪嫁,便答应了。开春后,查理和爱玛按当地的风俗举行了婚礼。 爱玛十三岁进了修道院附设的寄宿女校念书。她在那里受着贵族式的教育。她爱教堂的花卉、宗教的音乐,并在浪漫主义小说的熏陶下成长。彼耶的小说《保耳与维尔吉妮》是她最喜爱的图书之一。她梦想过小竹房子的生活,尤其是有位好心的小哥哥,情意缠绵,爬上比钟楼还要高的大树去摘红果子,或者赤着脚在沙滩上跑,给你抱来一个鸟巢;她又“衷心尊敬那些出名或者不幸的妇女”,沉浸在罗漫蒂克的缅想中。一位在大革命前出身于贵族世家的老姑娘,每月到修道院做一星期女工,她向女生们讲浪漫故事,而且衣袋里总有一本传奇小说。后来,爱玛的母亲死了,父亲把她接回家去。

论爱玛的人物形象

论爱玛的人物形象 2013级语文教育郭海清 在《包法利夫人》一书中,福楼拜将包法利夫人即爱玛的形象描绘地栩栩如生,而通过该著作的各条线索,我们更能清晰地掌握艾玛在这一故事中所展现的人物形象,与此清晰地透过这形象感悟人生哲理。 夏尔,是一位平庸的乡镇医生,然而不甘平庸的爱玛开始的第一段恋情却是与他。她俩的初次见面是在夏尔去为爱玛的父亲治腿,那日,爱玛着蓝绒布衫,裙子上还饰着三道花边,可她的指甲却白得令夏尔吃惊,但就在夏尔为爱玛的父亲医治腿的过程中,包法利和爱玛开始了她们间的爱情。就在日夜的联系或是说鲁俄老爹的帮助下,这对于旁人而言所谓的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将爱玛这一形象其实放在读者眼里那评论可谓是比比皆是,或许有人认为她追求富贵、名利的生活,那是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做的事儿;但抑或有人感慨她是对爱情没有忠贞之情,渴求贵族的生活......但无论哪种评价似乎都离不开爱玛追求令自己荣华富贵的生活。 与夏尔一见钟情便谈婚论嫁,婚后的生活时而令自己愉悦,时而又使自己无限无奈。她喜欢看到夏尔出名,至少以此作为人妻的她同样能享受丈夫带给她的荣誉,至少她能在参加舞会或是其他宴会的时候自豪地说她是夏尔的妻子。所谓的好景不长似乎来得稍快了些,在夏尔为跛脚的人治腿恰把这喜讯登上报刊的时候,这一病情竟然恶化了,爱玛也只得更加现实的面对这真实的一切,从而又继续在她无限的幻想中过着奢华的生活。 故事中有这样一段话,“她爱大海,只是为了海上的汹涌波涛;她爱草地,只是因为青草点缀了断壁残垣。她要求事物投她所好;凡是不能立刻满足她心灵需要的,她都认为没有用处;她多愁善感,而不倾心艺术,她寻求的是主观的情,而不是客观的景”。从这段话的形容来看,我们便知她不是甘于平庸的,在她的内心深处,有着更为深远的期许。她需要的是能满足她的心灵所需。介于该种原因,夏尔仅仅只是为她提供了一段一见钟情,时而带来点点色彩的爱情。 厌烦平庸的现实,渴求贵族的生活,这无疑将夏尔“打入了冷宫”。参加舞会,开始沉溺于幻想,渴望浪漫爱情,爱玛则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向往贵族生活的一名典型。她小心地翻开美丽的缎面精装本,心醉神迷地凝视着陌生作者的署名,作品下面的名字,多半不是伯爵,就是子爵呵,她喜欢看到如此的字眼,这为她通往贵族生活仿佛又靠近了一步,在反复地设想中,她开始憎恶自己的处境,完全沉溺于幻想之中。她向往着另一段令自己满意的生活,使得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精神也出轨了。她自言自语着,“是啊,可爱!可爱!……他是不是在爱着一个人呢?”她问自己,“是哪一个?……不就是我吗!”甚而伸出嘴唇,像要吻他似的。如此而言,她对本该安静的生活有着深深的恶意,对理想爱情的期待却愈发强烈。为了填补内心空虚,她更不厌其烦地自言自语:“我有了一个情人!一个情人!”她自得其乐,仿佛恢复了青春妙龄一样。她到底享有爱情的欢乐,幸福的狂热了,她本以为是无缘消受的呵!她到达了一个神奇的境界,那里只有热情,狂欢,心醉神迷;周围是一望无际的蓝天,感情的高峰在她心上光芒四射,而日常生活只在遥远的地面,在山间的暗影中若隐若现。 在参加舞会中,她认识了罗多尔夫,而罗多尔夫是一位精明、讲求实际的花花公子;他喜欢逢场作戏,视女人为玩偶,将假惺惺的一面刻画地惟妙惟肖;他灵魂肮脏、腐化堕落、虚伪。尽管在我们眼中罗多尔夫是如此的形象,但在爱玛眼中,她却极力地想要和他一起生活。一天早晨,夏尔天不亮就出门去了,爱玛

包法利夫人的主人公的形象悲剧意识及现实

下一篇同学的毕业论文修改<论包法利夫人形象悲剧意识及现实 作者:清尊提交日期:2007-5-15 15:43:00 | 访问量:2072 论包法利夫人形象悲剧意识及现实意义 [摘要]爱玛是个独具特色的女性形象,渴望追求爱情,却因不幸的婚姻家庭,对自我角色的迷糊认识,走向悲剧结局。本文主要从爱玛在婚恋,结局方面等来 探索其形象的悲剧意蕴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等待男人晚间归来自我角色悲剧 [作者简介]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福楼拜的长篇巨著《包法利夫人》不但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法国蜚声文坛,而且经过漫长的历史洗礼之后。至今仍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爱玛的形象争论不休,有人认为,爱玛的悲剧"在于身体的满足与头脑的满足间的悖逆",她对爱情、幸福的追求"陷入了一种灵与肉的二元对立中。"①也有人认为,尽管导致爱玛死亡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还是她对残酷的真实的直面,想象的破灭②;更有人指出,爱玛的悲剧是堂吉诃德式的行为方式造成的,即将书本描写的生活和行为当作自己的目标和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失败或毁灭③。无疑,这些观点对我们准确理解包法利夫人的命运提供了多维文化视角,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本文主要从婚恋、结局等方面来探讨爱玛形象的 悲剧意识。 一、爱玛形象的类型化表现 1.等待男人晚间归来 所谓等待男人晚间归来这个情节的蕴意是男人越来越迟地,变本加厉地让女人等待着。包法利天资愚钝,学医时勉强通过,异常刻苦,永居下游;行医时糊里糊涂凑合,大病治不了,小病自然好,而小镇上因为缺少他这样专业的人才而让他有机会成为比较受欢迎的人。虽然不钻研本行但他绝对不喜欢把空闲的时间用在丰富自己这方面。他大声喝汤,长时间地睡眠,瞪着一双无知的眼睛表现出对平庸生活的满足,他不知道应该怎样生活,因此也不知道还有另外的生活方式,他像自古以来的所有教科书要求的那样,养活妻子,生儿育女,担负家用等等这些都表现出包法利是安于现状,目光短浅,没有情趣的。在结婚后,他每天回家都是很晚,常常10点钟,有时半夜,一到家就要东西吃,女佣人已经睡下,便由爱玛(包法利夫人未嫁前的闺名)伺候。这样爱玛逐渐变成了等待男人晚间归来的女人。当然这对于她那所富有的幻想,富于激情的性格是格格不入的。在感情方面得不到满足,同时也处于性饥渴中。于是在某天晚上,包法利夫人没去邻居家玩。"夏尔一走,她感到孤单,下午的对比又在心头涌起,那样清晰,几乎就在眼前。……她躺到床上,瞧着壁炉里通亮的火,下午的情景又在眼前晃动起来:莱昂站在那里,一只手折弯细细的手杖,另一只手牵着安静吮着冰块的阿达莉。她觉得莱昂可爱,不想他根本办不到。"①在这一情节里我们知道出于夏尔的麻木,及爱玛生命中的那份强烈的性欲,幻想欲已开始爆发,慢慢地,包法利夫人对夏尔实施了报复。从某一角度上看夏尔并不是一个无赖、没品味的人,可以说他算是一个好男人,他每天不停地忙碌,四处奔波,为了就是维持这个家庭,为的就是爱玛能过上好的日子。在爱玛时时抱怨道斯特不好时,夏尔心想,她的病根也许是环境的某种影响。他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便开始认真考虑搬到别的

论虎妞人生悲剧的根源

论虎妞人生悲剧的根源 黄晶晶 [摘要]在《骆驼祥子》中,虎妞是作为一个相貌丑陋、品行不端、性格病态、对祥子悲剧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人物出现的。一直以来,人们都把虎妞看做是祥子悲剧的罪魁祸首、罪恶的代表。但事实并非如此,祥子的悲剧有其复杂的根源,虎妞在祥子悲剧的一生中充当一个“催化剂”的角色,即使没有虎妞,祥子的一生也注定是个悲剧。我认为,虎妞在祥子的悲剧中不应负有过多的责任,事实上她也是一个受害者,是一个具有悲剧精神的受损的女性。因此,本文将从家庭、自身、社会、作者等角度分析虎妞悲剧性的一生,从中揭露出引起虎妞悲剧的根本原因,从而控诉那个黑暗的时代的罪恶,引起读者的思考、注意。 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自1937年发表以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赏。并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历百年而不衰。而且从诞生之日起,就有不少人从各种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透视。有从文学是社会生活能动的反映的角度研究小说描写的生活场景的,有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思想意义及审美意义的,有从作者角度透视社会意识的……而对于虎妞的研究,在1950年代前后,就有人认为虎妞的描写是一种自然主义的描写。与此同时,夏志清在《中国现代中国小说史》中就给予虎妞高度赞赏,“特别出色的是祥子和虎妞之间婚前婚后的紧张关系的描写;象茅盾在《虹》里所写梅和柳遇春的婚姻生活一样,在这里读者象是爬上了现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高峰,可以俯视赤裸裸的人生经验的狂暴可怖,一点不温情,说教或投合大众趣味。”○1接着在1980年代前后樊骏在《论<骆驼祥子>的现实主义——纪念老舍先生八十诞辰》中从虎妞的阶级属性论证了虎妞作为祥子悲剧主要根源之一的合理性;龙治民在《虎妞其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1辑)中则强调了虎妞在家庭中受刘四爷剥削斥骂,虽然变态但强烈、朴素、合理而又真诚专一的对于爱情的追求;蓝棣之则通过对祥子与虎妞这条线索的读解,重新审视虎妞对祥子的影响,对祥子“堕落”的根由提出了新的诠释。此后更有论者从虎妞的阶级属性人物性格的双重性,从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角度探讨虎妞的种种行为,为她变态的行为举止给予合理的、客观的审视。总之,《骆驼祥子》研究到现在,人们已经逐渐注意到虎妞本身特有的悲剧性,打破了历来“只见他人之悲,不见虎妞之悲”的现象。而本文将综合各种观点,从家庭、自身、社会、作者的角度去论述虎妞的悲剧性,给予虎妞一个公正的判定。

《包法利夫人》赏析

《包法利夫人》赏析 怀着期待的心情去读福拜楼的长篇小说,读完才发现这部轰动世界的西方情爱经典小说与我想象中的充满浪漫气息的法国的爱情小说南辕北辙。大概这就是“大家”的出类拔萃的原因吧。 《包法利夫人》主要以包法利夫人的爱情纠葛为线索,通过包法利夫人与丈夫包法利的婚姻关系,与莱昂,罗多夫的奸情,成功地把包法利夫人刻画成淫荡,爱慕虚荣,不负责任的女人。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复杂的结构,主要以包法利夫妇的生活圈为小说的舞台,就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现象。 包法利从一出场就是一个没主见,没能耐又不思进取的男人,他的一生都是活在他人的摆布下。学医,并不是他自己决定的,或者他本来就有自己的理想。由于他的堕落,他多花了五年的时间才通过医生成绩考试。他娶了一个相貌丑陋,骨瘦如柴的四十五岁的寡妇做老婆,只因为她一年又一千二百法郎上的不错收入。他以为一结婚,生活条件就会变好,家里的钱,就可以随便花费。可没想到当家作主的依然是他老婆,他的一切言行举止都受老婆的限制。可见包法利根本就没有正确的婚姻观念,他的婚姻完全是一宗金钱的交易。做男人做到如此无自尊,简直是男人们的悲哀。也正是他对婚姻没有正确的态度,导致艾玛的红杏出墙,这是后话。 艾洛伊丝死后,包法利娶了艾玛,过上了有爱情的生活。但是这种爱情是畸形的。艾玛的数不清的琐事都让他不断地感到幸福,他终于有了夫以妻贵的感觉。但是,他只沉浸于他个人的幸福里,没有真正的了解过他的妻子是否也像他一样幸福。他反应和感觉都很迟钝,甚至在艾玛为他吟诵情诗的时候也一如既往的无动于衷。艾玛死后,他才发现原来他深爱的女人并不是他想象中那样圣洁美丽,她背着他先后与两个男人通奸!而他竟然什么都不知道!这就可以看出,包法利根本没有从心底去了解他的妻子。到底她所要的幸福是什么?他的后

奥斯丁笔下爱玛女主人公的形象分析

一、爱玛的中上流阶层的傲慢与偏见,使得她主要根据人们的社会地位来衡量所有的人。 在海伯里的乡村,爱玛的家庭——伍德豪斯家族在财富以及社会地位上等级均居首位。作为这样显赫家庭的女儿,她深受家族传统的观念的影响,认为任何人的社会地位都是由他的财富决定的,而下等阶层在很多方面都是卑劣的。因此,爱玛总是瞧不起下层的那些人。在去里士满的途中,爱玛遇见了贝茨夫人——海伯里前教区牧师的遗孀,和她惟一的女儿艰难度日,而且激起大家对一位无为的老太太所能产生的全部敬意。爱玛知道贝茨夫人比她贫穷很多,因此她无礼傲慢地对待贝茨夫人,并且以讽刺的言语来侮辱她。爱玛如此傲慢势利甚至残酷的这段情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事实上,是她的傲慢和偏见使她无意识地超越了行为准则。这种傲慢和偏见进一步表现在她做媒中。爱玛热衷于做媒。她两次给哈丽特·史密斯做媒,但是均以失败告终。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她对哈丽特的偏见以及对罗伯特·马丁的反感。这里举个例子,当爱玛第一次遇见哈丽特时,想:“那对柔和的蓝眼睛和全部的天然丽质,不应当埋没在海伯里及其周围的下等阶层中。她已结交的熟人全都配不上她。她刚刚离开的学友尽管都是些很好的人,但是肯定对她有害。”[2 ] 事实上,哈丽特是一个并不聪明的弃儿,但是她体贴、迷人、温顺却又毫无主见。在哈丽特的眼中,爱玛是哈特费尔德如此显赫的名流,以至于哈丽特惟一的愿望便是接受某个高高在上者的指引。她希望和中等阶层建立联系,特别是能嫁给富有的男士,从而可以改变她的生活方式。但最后,她发现她的血统是实现她梦想的一个很大的障碍。读者注意到,第一次见面时,哈丽特的容貌是让爱玛喜欢她的原因之一。然后,爱玛猜想哈丽特的父亲一定是一个拥有巨大财富的绅士,尽管事实上没人知道哈丽特的父亲是谁。在这种偏见下,爱玛断言:“马丁家的人准是些粗俗不雅的人,根本不适合跟一位知识和风度几近完美的姑娘进行紧密交往。”[2 ]在爱玛眼里,仅仅凭马丁家从奈特利先生家租种了农田这一点,就断定罗伯特·马丁仅仅是一个粗俗的农夫,而他的妻子也应该只是个没受过教育的农夫的女儿。由于她对社会地位的偏见的强烈意识,就认为哈丽特和马丁在出身上是属于不同阶层的。为了让哈丽特从“坏”圈子脱离出来并引导她进入上流社会,爱玛试尽所有方法想让哈丽特爱上埃尔顿先生。她认为,埃尔顿先生要比马丁高贵,他很有幽默感、愉快、有礼貌,并且是文雅的,但是最重要的是他属于上层社会,并且没有任何底层关系,是一位很有名望的牧师。实际上,马丁先生聪明、正直、勤奋而且富有同情心。他对农业感兴趣并且不在意肤浅的优雅和谦恭。爱玛为哈丽特所做的一切完全是她自己的意愿而没有考虑哈丽特对马丁的真实感情。 幸运的是,每次当爱玛的傲慢和自我欺骗就要沉到最低点时,明智的奈特利先生总是会出现。他是为数不多的可以看到爱玛错误的人,而且是惟一曾经告诉过她他们的想法的人,但这点对爱玛而言并不是特别愉快的。奈特利先生是由奥斯汀作为中上流社会的道德楷模而创造出来的,被塑造成没有傲慢和偏见的完美的人,由他来影响和帮助爱玛。显而易见,奥斯汀试图将她的女主人公——爱玛塑造成忠实于生活并具有完整的性格特征的人物,同时,奥斯汀希望爱玛顺从历史趋势的发展而变得更加完美。但在事实上,奥斯汀不可能成功,因为她是现实的而且她把角色放入社会现实中,而爱玛却远离现实,不会轻易放弃她认为理所当然的傲慢和偏见。 二、随着海伯里人们的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英国社会阶层所发生的改变,爱玛对人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但是还是坚持维护着她的中上流阶层的傲慢和偏见。 在19 世纪早期,曾属于下层的商人阶层,随着财富的增加社会地位也随之提高。在小说中,科尔家的变迁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科尔家在海伯里已经生活了多年,他们是很好的人,友善、慷慨且谦逊。但是因为他们从事商业,而且出身卑微,爱玛作为上流阶层的代表,看不起他们。从她的傲慢和偏见出发,爱玛没有把科尔先生看作是和她父亲以及奈特利先生一样的绅士。当她得知埃尔顿先生和夫人有时和科尔家的人一起吃饭,就表示出对他们的厌恶。然而,当科尔家变得越来越富有,搬进了一幢大房子并且上升为哈特费尔德第二富有家庭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爱玛不得不屈尊接受他们的宴会邀请。也就是说,作为哈特费尔德最受尊敬的家族,

包法利夫人解析

包法利夫人人物形象解读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大作家福楼拜的传世之作,它以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效果及艺术风格的突破创新,在法国甚至世界文坛上,获得了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它描述的是一位小资产阶级女性包法利夫人因不满夫妻生活的平淡无奇而通奸,最后身败名裂,服毒自杀的悲剧故事。看似司空见惯的桃色事件,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现实主义批判思想内涵。 作者着眼点不在写包法利夫人的爱情故事,而是写她在追求爱情,追求幸福的路上从纯真到堕落,从堕落到毁灭的前因后果,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戕害人性,腐蚀人的灵魂,甚至吞噬人的罪恶本质。现今社会,物欲横流,很多人在追求幸福的路上迷失了方向。解读爱玛这一悲剧性的人物形象,对于我们追求爱情和幸福具有现实意义。下面我就从三个角度来解读这一人物悲剧性的产生: 从包法利夫人本身来解读:强烈的内心渴望和压抑的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造成她失去理智地偏执于虚幻的爱情幸福,这是她痛苦的根源。 前期的她热情美丽纯洁敏感,是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弱女子,农村姑娘,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幻想;后期的她虚荣,贪婪,充满欲望,为虚幻的爱情而偏执,变成腐化生活的追求者,最后走向毁灭。少女时代在修道院贵族式教养下的她单纯,富有才情的同时喜欢看各种浪漫小说,对爱情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这给自己敏感的性格上加了一层灰色的向往浪漫。但事实上,她对爱情的认识是肤浅的,她错误地把生活想象成了激情和陶醉,把爱情当成了生活的全部,对现实生活也讲求浪漫,这也就决定了她的不幸命运。当她嫁给平凡的包法利这个乡村医生后,平淡的生活粉碎了她的爱情理想。于是,内心孤寂的她开始盼望生活出现改变。直到,参加伯爵家的舞会,绅士的伯爵,奢华的上层贵族生活让她看到了自己在书中看到的现实,这进一步膨胀了她的虚荣和情欲,坚定了她的浪漫爱情梦。 现实的乏味单调和她激情的欲望间的矛盾使她心力交瘁,患上了神经官能症。搬到永维镇后,她相识了莱昂和罗多尔夫,自己被压抑的激情终于得到释放,为追求巴黎式浪漫情调,她在堕落中享受着飞蛾扑火的毁灭。当罗道耳弗一提起那“疯狂的欢乐”,她就甘愿为此牺牲一切;赖昂只说了句“巴黎就这样做”,她就乖乖地委身于他。这是多么可怜的人啊!她周围的那些人,如狼似虎,都在她身上榨取,掠夺,满足他们各自的可耻欲望,而她自己却浑然不觉,可见欲望的驱使往往是盲目的。临死前,她留下一句“什么人也不要怪罪”的忏悔语。这固然有其顿悟自己自作自受的反思意义,却也恰恰证明了当一个人身处其中的时候人的局限性无法洞悉悲剧根源并不在于个人原因,而在于社会原因。法国大文豪福楼拜以旁观者身份将对那个社会的深沉的愤怒寄托于包法利夫人这一人物形象的悲剧塑造中,包法利夫人这一当局者的无知形象留给后人的就绝不应该只是可悲可叹,必须反思,反思人性弱点,反思人的局限性,反思包法利夫人最后的反思的反思。 从家庭环境来解读:包法利夫人的悲剧也源于自己所处的家庭环境的经济基础和丈夫对她的不能理解。

包法利夫人(爱玛)

包法利夫人(爱玛) 如果我们把安娜·卡列尼娜与爱玛这两个人物形象作一个简单的比较,我们便会立即发现这两个人物之间许多共同点。她们都具有摆脱或改变自身处境的强烈愿望,与社会现实发生了剧烈的冲突;她们最终都死于自杀(卧轨和服毒);这两个人物的性格之中都有一点浪漫的色彩,这种浪漫与社会生活的严酷性构成了反讽;导致她们毁灭的外在因素都是所谓的“婚外恋” 或自我放纵。然而,两个人物表面上的共同特征并不能掩盖她们之间的巨大差异。我们今天来分析“爱玛”这个人物的意义,不妨就从这些差异入手。首先,安娜的死具有浓烈的哲学意味,正如我们在上一课中所讲的,安娜的自杀多少带有那么一点“灵机一动”的味道。至少,从社会现实对个人的逼迫和挤压来说,安娜所遭遇的压力远较爱玛为轻。也就是说,安娜的死主要是源于内心慢慢培植、累积起来的厌倦,是激情消失之后难以驱除的空虚和绝望。而爱玛的死则带有更多的社会学因素(从这一点上来说,福楼拜将《包法利夫人》的副标题称为外省风俗不是没有道理)。 有的同学提出,假如公证人、鲁道尔弗或随便什么人能够借给爱玛三千法郎,她的死是不是可以避免呢?我认为提出这样的问题非常合理,从小说中看爱玛虽然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但也并不是非死不可。至少,与安娜不同的是,爱玛临死之前仍然有着强烈的求生愿望。她最终选择服毒,无力偿还高利贷是一个因素,对破产这一灾难性后果的夸张想象亦在背后推波助澜,但我认为,她的死与“浪漫的梦幻”突然甦醒有关。鲁尔道弗也好,莱昂也好(包括勒乐、公证人),这一张张道貌岸然、彬彬有礼的面孔突然露出来的狰狞、恶俗和残忍使爱玛猝不及防,一时处于惊慌失措、手忙脚乱的境地。所以我觉得,爱玛的死并非仅仅由于“高利贷危机”的残酷,主要是由于对社会生活突然向她展露出的“真相”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爱玛是一个外省农家姑娘,缺乏安娜那样显赫的贵族地位、丰富的社交阅历和老练的处世手段。“现实”对她来说,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不是一个可供演出的舞台,而仅仅是一个陌生的、尚未充分认知的险恶之地。安娜与爱玛都怀着对爱情的浪漫憧憬,所不同的是安娜是从一开始即明确地知道自己要求的是什么,她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她与渥伦斯基的爱情。而爱玛的爱恋对象则带有虚幻的、朦胧的性质。我们知道,鲁道尔弗与莱昂尽管在事实上都与爱玛发展了充分的“私情”,但他们两个人实际上都不是爱玛理想中的爱欲对象。如果一定要在小说的人物中挑选一位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在作品中只出现过两次的子爵。他们第一次认识是在一次舞会上,子爵请她跳舞。第二次是在小说的结尾,失魂落魄的爱玛在绝境中差一点撞上他的马车。奇怪的是,子爵这个人物在小说中并无正面的描述,他像一个影子一样出场,又像影子一样倏然而灭,却在爱玛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子爵的形象犹如爱玛那些虚无缥缈的想像(加上爱情小说的催化)在现实中的一个投影。充其量,他只是某种氛围、某种音乐的曲调,一种杂有“美女樱与烟草”的味道,一个她渴望厕身其间而又不得其门而入的舞厅,一句话,子爵的形象实际上是爱玛渴慕已久的上流社会生活的象征物。因此,在爱玛对爱情的憧憬中,暗含着强烈的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吁求,而她原先渴求的具体的爱情对象反而变得模糊不清了(她从未记住子爵的脸)。如果说,子爵仅仅是这种生活的一个影子,那么鲁道尔弗和莱昂就是影子的影子。正如渥伦斯基的恋情使卡列宁、谢辽莎以及富足安宁的生活在安娜的眼中一下子失去了分量一样,子爵这个具体可感的“投影”一旦出现,爱玛的婚姻生活就突然变得索然无味了。 在我们讨论爱玛这个人物形象时,有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就是她身上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个问题涉及到作者塑造这个人物的动机以及人物在作品中的意义所指,我想着重谈一谈。爱玛的确是读浪漫主义爱情小说长大的,尤其是外省的地缘位置,这种浪漫主义与她天性中

浅析《窦娥冤》的悲剧性及原因

浅析《窦娥冤》的悲剧性及原因 【摘要】《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一出杰出的古典悲剧,是中国历史上悲剧的典型代表作品。窦娥最大的悲剧,源于封建社会的各种弊端,源于元朝官僚制度的腐败。对《窦娥冤》文本进行具体的分析,从悲剧性质的界定、悲剧的题材、激烈的悲剧冲突、悲剧的结局、悲剧的效果、典型化的悲剧形象这六个方面来探讨《窦娥冤》的悲剧性。 【关键字】悲剧性质题材冲突结局效果形象 关汉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他对中国戏剧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奠定了中国。戏剧发展的基础。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中说“关汉卿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指出了他对中国戏剧的开创奠基之功。一悲剧性的表现 1.1悲剧的性质 在中国戏剧史上,剧作所体现的不同的作家的创作风格特征,要比体现的戏剧分类中悲剧、喜剧、正剧的戏剧类型特征鲜明得多。但《窦娥冤》却是一部学术界公认的、特征鲜明的悲剧杰作。王国维说;“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仍出于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这是从中国和世界戏剧史的高度作出的评价。对于“悲剧”的定义,前哲时贤多有探讨。我认为最具权威和经典性是恩格斯和鲁迅的话。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所谓“历史的必然要求”,所谓“有价值的东西”,具体到《窦娥冤》中便是窦娥的生活愿望。戏里写了她两个愿望。 窦娥是人生苦难的化身。她三岁丧母,七岁成了高利贷的牺牲品,被父亲用来抵债,

部编初中七年级 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名著阅读训练及答案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名著阅读训练及答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 1.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完成题目。 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拉去吧,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摔在我脸上!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样子把钱又数了一追:“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死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保单,拿着!” (1)结合选段中的相关语句,简要分析样子的性格。 (2)小说结尾写道:“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你认同这种说法吗?结合整部小说,谈谈你的观点,并用具体情节支撑你的观点。【答案】(1)示例1:选段通过“脸通红”“手哆嗦”等细节写出了祥子买车时的激动、急迫,表现了祥子朴实(内向、老实)的性格。 示例2:选段通过祥子“我要这辆年”两句重复的语言,表现了祥子坚定(执拗、朴实、死心眼)的性格。 (2)示例1:同意。老实、健壮、坚忍的祥子最终沦为麻木、倒、狡猾、自暴自奔的“走兽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黑暗的社会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主要原因(车被大兵抢走了,买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他的希望次次破灭)。他人的影响也是造成悲剧的另一个原因(虎妞的难产死亡,小福子的自杀)。 示例2:不同意。“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这话太绝对,祥子自身的性格局限(双重性、堕落性、劣根性)也是悲剧人生的一个因素,例如他完全可以带小福子过上安定的生活,但他怕小福子一家拖累自己,没有答应小福子的请求,造成小福子失去最后的希望。他的性格局限对他的人生悲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解析】【分析】⑴起初,祥子是一个纯朴、善良、为人正直并追求独立的人。在他的身上随时散发出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来,即使他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车夫。但是他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装着一颗顽强拼搏的心上路了。堕落的祥子变得自私、狭隘、保守,支撑着他的却只是个虚空的幻想。选段写出了祥子买车时的激动、急迫,表现了祥子朴实(内向、老实)的性格。 ⑵“ 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作为小说的结尾,揭露了战乱频繁,黑暗混乱的旧社会对底层百姓善良人性的摧残,暴露了旧中国的地狱众生相。表明了城市贫民要做生活和命运的主人,单靠个人的奋斗是无出路的。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也可以从祥子个人的角度来评价,祥子自身的性格局限(双重性、堕落性、劣根性)也是悲剧人生的一个因素,他的性格局限对他的人生悲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故答案为:⑴示例1:选段通过“脸通红”“手哆嗦”等细节写出了祥子买车时的激动、急迫,表现了祥子朴实(内向、老实)的性格。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赏析

《包法利夫人》读书笔记 昆德拉有一句话,是站在一个宽广的角度上,评价了《包法利夫人》,大概是这样说的:“直到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的出现,小说的成就才赶上了诗歌的成就。” 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中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居斯达夫·福楼拜的代表作,它被后人誉为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作品描写了女主人公艾玛一生的悲剧。艾玛是法国外省一个富裕农民的女儿。少年时深受宗教和浪漫主义文学的不良影响。长大后,她与平庸老实的医生包法利结了婚。她不满家庭生活。幻想追求理想的爱情。她涉足上流社会。那种靡烂生活和庸俗卑劣的环境腐蚀了她的灵魂,对奢华生活的向往和肉体上的需要使她走上了堕落的道路,终因债务缠身,无力解脱而服毒自尽。 包法利夫人是一个悲剧的人物,她追求浪漫的爱情,奢华的生活,却不知道她所处的环境给不了她想要的那些飘渺的东西。那些东西就像是浮在水面上的“月亮”,你如何也捞不到,就如同屋里看花般的虚假。资本主义的本质,便是为了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当你认为爱情需要物质过多的装潢,便使爱情搭上了太多利益的勾当,只会让你看瞎了双眼,牺牲掉原有的平静生活。于是,生活在一个“人吃人”社会里的艾玛不幸成为了一个迷失了自己的祭品,她的犹如鸿沟般的欲望最终将她吞噬消灭。 福楼拜曾说:“艾玛在那个时代必须得死。”究其根本,艾玛的悲哀在于,她的身份,思想和环境的格格不入;艾玛的悲剧在于,来自修道院失败的教育,来自男权注意和平庸鄙俗的现实环境,而这些正是福楼拜所批判的。艾玛处于浪漫主义之风死亡的年代,法国大革命引起的激情已然退灭,只留下一个光秃秃的平庸现实。可以这样说:艾玛代表了浪漫主义之风,她的死亡象征着浪漫主义之风的终结。而19世纪自然科学飞速发展,给了福楼拜灵感,他开始运用实证主义的手法,其作品无不带着浪漫和唯美的气息,但是,其主题却多是批判的是平庸鄙俗的现实社会。另外,如果我们按照宿命论的说法,艾玛顶多算一个不认命的女子,她不满足现状,只可惜,智商与情商都不够高超。于是,她不屑于查理般的唯唯诺诺,也不大可能拥有罗道尔夫和勒赫的世故精明,更谈不上莱昂的自由,最不会有郝麦的市侩。那么,这样不认命的人在那个俗不可耐的年代,也只能成为一个牺牲品。 我们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艾玛是可怜的,艾玛也是无知的。首先,她接受传统的修道院式的教育,盲目的笃行教会思想,毫无自我反省的自觉性。可怜的艾玛在传统教育下,做到了不独立自主思考,甚至没有分辨出什么才是她想要的。她就像一个瞎子一样,错把小说里的爱情当成现实爱情的常态。她的迷茫只是带给她不断的幻影,而她实现这些幻影的方式却是渴望一个男人能真正地拯救她,拖她离开这个苦闷的泥潭,找寻她认为的“自由”。她这种将希望完全寄托在不靠谱的男人身上的做法,完全是无知者且无畏的表现。如果,我们还认为她这一点是天真的话,只能说她的爱情观和世界观是如此的奇葩与另类了。在她的头脑的幻想世界里,罗道尔夫一直爱着她,莱昂从未忘记她,就算是公证人对她的所作所为也没能让她清醒过来,依旧认为,找到“真爱”就是通往拯救生活的圣路,她自始自终追求的是真正的光明,美好和优雅的未来。 那么,让我们回到那个平庸的年代,猜想一下,谁会成为最后的赢家,拿到“幸福”的面包呢?查理吗,虽然在他将艾玛作为其信仰的实体时,他是幸福的,不过,结局也是最悲

《包法利夫人》中爱玛和《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悲剧比较。

《包法利夫人》中爱玛和《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悲剧比较。 《安娜 卡列宁娜》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本书主要描写了在俄国改革时期人们的思想状况,揭示了在不彻底的改革下人们思想的不合理性。同时代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揭示了法国浪漫主义思想害人之深。安娜与爱玛分别生活在同一时期不同阶层的不同国家里。她们的悲剧有着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1)所处背景上。两个主人公都是为了爱,奋不顾身的女人,她们有着美丽的外表,高贵,有风韵,并向往那种自由,无拘无束的爱情。爱玛所生活的背景正是法国浪漫主义思想风靡的时候,贵族门槛的降低,爱玛的父亲正是因为希望自己的女儿成为大家闺秀,所以才把爱玛送入了修道院,这正是爱玛悲剧的起根源之一。安娜也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变革时期的女性,俄国改革时期人们的思想依然不成熟。安娜追求真爱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然而人们病态的思想对安娜行为是不理解的。(2)在爱情方面。爱玛与安娜的思想都是十分开放的。爱玛总是渴望浪漫的生活,渴望如火如荼的爱情,与之相似,安娜也是为了追求真爱,才走上了偷情的不归路。她们都在婚姻的“围墙”中苦苦挣扎,对自己父母所包办的婚姻及其的不满意,渴望着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两人对现实都有着改变自身处境的强烈的愿望。 不同点:(1)生活的社会阶层不同。爱玛本是农民出生,本身内在的粗俗是不可改变的,生活中,她奢侈浪费,用丈夫的钱任意挥霍,撒谎成性,对自己的孩子并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职责。安娜出身王室贵族,她是一个美丽善良的上流社会女子,是美丽的典范,行为举止不失高雅,在生活中是一个爱孩子,充满智慧的女性。爱玛与安娜的地位的不同,使得她们对爱情,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很多的差别。(2)对爱情的追求理解不同。爱玛的爱相比较而言,更加的粗俗,鄙陋,放荡,是人性的堕落。她的肉欲的成分更多一些,更多的是为了所谓的浪漫,以换得偷情的刺激感。安娜对爱的追求显得更高尚一些,虽然都是偷情,但是安娜是对真诚爱情的追求,比爱玛为了浪漫和刺激感而爱高尚的许多。爱玛对爱情的追求是不切实际的,这种想入非非的品质被称为“包法利主义”,她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就是生活在爱情中,爱情是她的宗教,她向往的爱情是中世纪的骑士之爱,虽浪漫却糜烂,毫无“理性”可言。与之相比的安娜则有所不同,安娜是对纯洁爱情的向往,它所追求的是人们都应当拥有的纯粹的高尚的爱。(3)结局不同。福楼拜把爱玛的一生写的是十分悲惨的,作者甚至连爱玛的死因都写得十分低俗,爱玛完全是因为生活所迫。然而安娜则更有诗的味道,她的死是一种对纯洁爱情的祭祀。

论文正文 《包》中爱玛的悲剧命运

《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悲剧命运 汉语言文学杨楠 18110140 居斯达夫·福楼拜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包法利夫人》是其代表作,被誉为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在法国甚至世界文坛获得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作品通过描写女主人公爱玛一生为了追求虚无的浪漫爱情生活,最后因债务缠身,无力解脱而服毒自尽的经历,展示了19世纪中叶的法国外省生活。这部著作不仅标志着十九世纪法国小说史的一个转折,而且在世界范围影响了小说这个文学体裁在此后一个多世纪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本文主要从社会、环境、作品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以及主人公自身因素分析爱玛理想爱情与现实碰撞直至毁灭的原因,以及对其悲剧的思考。 福楼拜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早期创作受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影响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而《包法利夫人》则是一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的悲剧。其创作开始于1851年,1857年问世。小说的创作背景是法国七月王朝统治时期,法国的资产阶级在“七月革命”后取得了统治地位,随后法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取得了很大发展,关于这一时期的创作,司汤达在《红与黑》中描写的七月革命前的政治氛围,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变化,而福楼拜的这本书则主要揭示1848年资产阶级取得全面胜利后的社会面貌,法国资产阶级引以为豪的时代已经过去,接着到来的是一个相对稳定和平庸的时代,在这里我们要提到这部作品的副标题《外省风俗》,福楼拜就是以那些平庸的资产阶级分子为主体,刻画了这一时期资产阶级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作品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幅形形色色的外省资产者群丑图:满嘴“进步”、“科学”,实际上不学无术,却怀着政治野心,欺世盗名的药店老板奥梅;有自誉为“医治人类灵魂的医生”,实际上对人的感情一窍不通,浅薄可笑的本堂神甫布尼齐安;有道貌岸然,彬彬有礼,却满肚子男盗女娼,与奸商暗中勾结,中饱私囊的公证人吉约曼;有惟利是图,奸诈狡猾,重利盘剥,置人于死地的奸商兼高利贷者勒乐;有灵魂肮脏,腐化堕落,随心所欲玩弄女性,纵情声色犬马的地主罗多夫;还有生活空虚,百无聊赖,整天摆弄旋床以消磨时光的税吏兼消防队长比内等等。这是作者所刻画的整个乡镇的头面人物,是作者所理解的法国外省资本主义分子生活的写照,“经济繁荣”的实质、资产阶级的虚伪和对劳动人民的欺骗,表现得再清楚不过,正如福楼拜所说的“任何写照都是讽刺,历史是控诉。”这种讽刺和控诉构成了《包法利夫人》强烈的批判效果,由此可看作者的目的并不是去批判主人公爱玛的堕落,福楼拜曾说:“就在此刻,我可怜的包法利夫人,正在法国的12个村庄里受罪、哭泣!”可见作者对爱玛是同情的、怜悯的,只是其爱憎并不直接流露。爱玛的死不仅是她自身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爱玛情感堕落的过程,可以说作者是在通过爱玛来控诉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努力寻找着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原因,作品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追求的女子在平庸的现实生活中堕落,被逼致死的爱玛遭受社会唾弃,而引诱她堕落的情人罗多尔和莱昂,却逍遥法外,步步高升,在作品的结尾饱含辛辣的讽刺和血泪的控诉。

浅析爱玛与苔丝的悲剧命运比较

目录 一、引言 (1) 二、苔丝和爱玛相似的悲剧结局和比较分析 (1) (一)受困于爱情,为情自杀 (1) (二)自始至终都有罪恶感 (3) 三、爱玛和苔丝悲剧命运同中有异的成因和比较 (4) (一)社会根源导致的命运悲剧 (4) (二)家庭环境导致的迥异性格 (5) (三)遇人不淑的恶劣后果 (6) 总结 (1) 参考文献 (2) 致谢辞 (3)

爱玛与苔丝的悲剧命运比较 摘要: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和哈代《德伯家的苔丝》都是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伟大文学作品。作为主角,爱玛和苔丝的悲剧命运具有相似之处,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从作者生活的时代和创作的时代,以及小说中所描述的主人翁的生活环境及性格特征等几个方面,来比较论述苔丝和爱玛两位女性的悲剧人生的异同以及对应的原因。 关键字:爱玛;苔丝;悲剧命运;比较

Comparison of Emma and Tess's tragic fate Abstract:Gustave Flaubert's "Mrs. Bovary" and Hardy "Tess" is a great literary works have a certain social influence. The tragedy of Emma and Tess image have similarities,but also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life and creation,and described in the novel master living environment,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to compare the Tess and Emma two as the cause of the tragic fate of women and their tragic life. Keywords:Emma,Tess,tragedy,comparison

论骆驼祥子悲剧性

目录 论文摘要 (1) 关键词 (1) 正文........................ . (3) 一,祥子的悲剧命运 (3) 二,祥子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 (4) 三,骆驼祥子悲剧的意义 (6) 参考文献 (7)

<内容摘要>《骆驼祥子》写的是旧中国北平一个外号“骆驼”名叫“祥子”的人力车夫的悲剧命运,塑造了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城市个体劳动者的典型形象。 祥子来自农村,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他保留着农村哺育他教养他的一切,却再也不愿意回农村去了,渴望在城里创立新的生活。近代中国,由于农村的急遽破产,沦为赤贫的农民成批地涌向城市,寻求新的生路。这个形象,是作家对于他们来到城市以后更加不幸的遭遇一个艺术的概括。到了城市,祥子选中拉车这一行,把买上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作为自己的生活目标。他以极其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决心:“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经过三年的奋斗,终于买上了车,可是,才拉了半年,车子被人抢去了。重新积钱,车还没有买上,积蓄又被人勒索去了。再买车,没有拉多久,又为生活所迫,不能不卖掉。每一场灾难,都是沉重的打击,使他产生过怀疑。但他又努力振作起来,开始新的奋斗。他以坚强的意志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了反复的搏斗,显示出如骆驼一样的坚韧的个性。这种富有特征的性格,充分反映出辗转于城市底层的个体劳动者对于较好的生活的渴望是何等迫切,为此作出的奋斗又是何等顽强。而且,像祥子这样要强的人,进行了这么艰苦的挣扎,结果还是失败,也就更加有力地说明他们卑贱的命运绝不是什么个人的努力所能改变得了的。在祥子的形象里,个性与共性,个人的特殊经历与大家的共同遭遇,社会内容和思想 命题,都很好地统一在一起,使这个人物具有较高的典型意义。 <关键词>骆驼祥子悲剧性命运原因意义

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命运

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命运 读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爱玛是一个美丽,温柔又有才的女子。她单纯而天真,会弹钢琴,懂绘画、刺绣,她本能够找一个好男人过幸福而平静的生活,然而爱玛却对她的婚姻感到沮丧,面对着周围男人的平庸,她开始任凭自己迷失在幻想的陷阱中,变得虚荣而放纵。最终,受商人逼迫,服毒自尽。对于爱玛的死有许多原因,教育、环境以及自己的情人等。 修道院教育对爱玛的毒害 爱玛在修道院接受了贵族式的教育,沾染了爱好虚荣、逸乐的习气,追求“浪漫主义情绪”和“风雅生活的理想”。宗教在这里被美化了。她读《保耳与维尔吉妮》,听布道“,布道中间,往往说起的比喻,类如未婚夫、丈夫、天上的情人和永久的婚姻,在灵魂深处,兜起意想不到的喜悦”。 爱玛拥有聪慧的头脑,却有着一颗浮躁的心灵。这成了她一生中致命的要害,即便是美貌、教养都无法将其心灵的庸俗抵消。这样,她从书中吸收了一些糟粕,把书中的世界与现实中的世界、生活中的自己和书本里的角色混同起来。修道院的生活极大地影响了她的人生观和爱情观,她的人生悲剧由此慢慢形成。 腐化堕落的社会风气把爱玛引向深渊 在这部小说里我们除了可以看见包法利夫人的身影外,还有就是那些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丑陋的嘴脸也是我们无法忘怀的。比如在沃比萨尔做客时,孔夫兰侯爵做过王后的情人,决斗、赌博、抢夺妇女、无恶不作;还有对他们极尽热情的药店老板奥梅,他也阿谀奉承,耍尽手段,欺世盗名;还有道貌岸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与奸商勾结企图侵犯爱玛的纪尧曼等,他们都是包法利夫人身边的人,可这些人身上都流着资产阶级的血液,都带有资产阶级的烙印。在这样肮脏不堪的环境下,包法利夫人被一步步地推上了不归路,对浪漫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欲望再加上资产阶级这个巨大推力,包法利夫人想不堕落想不毁灭都难。福楼拜说:“任何写照都是讽刺,历史是控诉。” 爱玛的情人对其一生的影响 精神上的情人——子爵。在道特舞会上,爱玛遇到子爵,曾邀爱玛跳过两次舞,让爱玛为之倾心了一辈子,即使喝砒霜自杀的那一瞬间也不能忘记。爱玛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