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燕麦栽培技术规程

盐碱地燕麦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内蒙古中西部盐碱地燕麦高产栽培。

本规程规定了盐碱地燕麦栽培技术的的备耕、种子准备、播种、密度、施肥、灌溉、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等技术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543-8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

GB 6274-86 肥料术语及其定义

GB 15671 主要农作物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 16151.12-1996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谷物联合收割机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燕麦

本规程所称燕麦,是指禾本科燕麦族燕麦属(Avena)草本植物,既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又是很好的饲料作物。包括裸燕麦和皮燕麦,在我国裸燕麦主要是“大粒裸燕麦”(A.nuda),也称莜麦,种植面积在90%以上;本规程中的皮燕麦主要指作为饲料的皮燕麦籽粒,不包括饲草。

34.2 基肥

作物播种或定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用的肥料。

3.3 种肥

播种或定值时,施于种子或秧苗附近或供给植物苗期营养的肥料。

3.4 追肥

植物生长期间为调节植物营养而施用的肥料。

3.5 条播

按农艺要求规定的行距、播深与播量将种子成条状地播入种沟的播种作业。

3.6 初霜期

每年秋末冬初第一次出现的霜。亦指初霜出现的时候。

4 栽培技术

4.1 整地

盐碱地需适时翻耕,一般翻耕深度为25㎝左右,翻后耙耱平整,打碎土块,精细整地,以便于播种。

4.2 种子准备

4.2.1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选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GB 4407.2]以上的燕麦种子。根据耐盐性鉴定,选择较耐盐的品种:裸燕麦白燕2号、白燕5号、坝莜1号、坝莜3号、燕科1号等;皮燕麦选白燕7号、加拿大休眠燕麦。

4.2.2 种子检验

播种前15d进行检验。

燕麦种子的检验方法按GB 3543-83《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进行。

4.2.3 选种

去除土块、石子及疪粒、破粒种子,选用新鲜、成熟度一致、饱满的籽粒作为种子。

4.2.4 晒种

播种前3-5天选无风晴天把种子摊开在干燥向阳处晒2~3天,每50公斤籽种用150克拌种霜拌种。

4.3 播种

4.3.1 播种时间

燕麦生育期短,一般90-100天,可根据土壤墒情和气候决定适宜播期,盐碱地播种一般较普通地晚。

4.3.2 播种量

亩播量为10公斤。

4.3.4 播种深度

播深在5-7㎝较为适宜,可获得较高的效益,过浅受盐胁迫较严重导致弱苗、过深影响燕麦籽粒的顶土能力易造成缺苗。如果地表有覆盖物,播深在5~7㎝即可。

4.3.5 种植行距

燕麦种植行距为25cm左右。

4.4 施肥

4.4.1 种肥

在耕地之前,如有有机肥,可亩施1.5吨做底肥。化肥播种时磷酸二铵10公斤,尿素5公斤。生育期间如果缺肥严重,可少量追施尿素(根据缺肥情况决定用量)。

4.4.2 追肥

在分蘖抽穗期,栽培目的主要是攻壮株、抽大穗、促进穗分化,保证有效花的形成。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早追肥,追肥在分蘖或拔节期,本着前促后控的原则,结合灌溉或降雨前每公顷追施纯氮60公斤左右(如果土壤质地为壤土,燕麦长势较好,可不追肥)。若杂草多时,要进行人工拔除。

4.5 查苗、补苗

当燕麦出苗2cm时,为期20~30天的时间为苗期,苗期阶段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燕麦2~4叶期及时查苗补缺,缺苗断垄的用同一品种催芽补种,缺苗严重的需要重播。

4.6 化学除草

在燕麦3-4叶期进行防除,燕麦拔节前补防。每公顷用72%2,4丁脂乳油600~750克,兑水450~600kg喷洒一次,主要是杀灭阔叶杂草,喷施时注意天气阴晴温度、湿度,风向风速,不得漏喷和重复。如发现田间残留多年生恶性杂草或禾本科杂草多时应及时进行人工拔除。

4.7 田间管理

盐碱地及时中耕除草对于抑制返盐较为有效,而且可增加地温。灌溉或降雨后一定尽早中耕,以免造成土壤坂结,盐分积于地表,影响生长,甚至会造成死苗现象,所以要高度重视。

4.8 水分管理

根据土壤水分条件尽快进行水分管理,如播种时土壤干燥,需要进行灌水,以0-20cm 土壤变为湿润即可,如灌水后3-5天土壤变板结,需轻耙破除板结以利出苗。在拔节期、开花期及灌浆期如干旱,需要及时补水。

4.9 病虫害防治

4.9.1 防治对象

4.9.2 虫害防治

虫害有粘虫、蛴螬、蓟马、蚜虫等。如发现粘虫危害,每公顷用5%来福灵乳油225-300ml 兑水900kg喷雾处理,其他病害用5%溴氰菊酯、吡虫啉等防治。

4.9.3 病害防治

燕麦常见的病害有:黑穗病,红叶病,秆锈病;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500倍液喷雾防病。

4.9.4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草害发生的规律使用化学防治技术。在化学防治中,提倡药剂的轮换使用和合理混用。根据以上防治原则,首先应选用抗病良种;其次是实行轮作;最后是药剂防治。

4.10 适时收获

在燕麦成熟期,应及时收获,以免造成籽粒变黑、发霉,影响品质。

皮燕麦如果用作青饲,在孕穗期收获营养价值较高。

收获时留茬25-30cm高茬,次年春天具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抑制盐碱作用,以备次年春季再免耕播种燕麦。

4.11 晾晒与贮藏

脱粒后及时进行晾晒,含水量要求12.5%以下,然后将干燥的种子装袋贮藏到仓库中。

4.12 注意事项

盐碱地在种植燕麦时,应进行土壤全盐量及盐分组成的分析,方可制定准确的种植计划,同时可以进行产质量的预测。

翻耕是抑制土壤返盐较好的措施,以秋翻为宜。

附表

(规范性附录)

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