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面积质量记录

单位面积质量记录

填面积单位题

一、填空: 1、物体的表面或( )的( )的大小,叫做它们的( )。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 3、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 )。 4、长方形面积=( ). 正方形面积=(). 5、物体的表面或( )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和();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6、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周长是(). 7、根据下面的测量要求,说出用长度单位还是用面积单位? 课桌面的大小________ 教室的长________ 黑板面的大小________ 小红的身高________ 8、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铅笔盒宽10________ 一块手帕的面积________ 数学课本长19________ 课桌高7_______ 一个钮扣的面积大约是1_____ 大楼高20(). 一块橡皮的面积是8().一支钢笔长13().学校操场的面积是720().一棵大树高12().一张邮票的面积是4().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周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2.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3.8平方分米+4平方厘米=12平方厘米.() 4.长5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20平方分米.() 5.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两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 () 6.一个长方形长增加5厘米,宽减少5厘米,它的周长不变.() 7.用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相等.( ) 8.边长是1厘米的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

气体压强与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的分子数的关系

气体压强与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的分子数的关系 东郊中学 王春生 一、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设分子质量为m ,平均速率为υ,单位体积的分子数为n ;建立图示柱体模型,设柱体底面积为S ,长为l ,则 l t υ=……⑴ 柱体体积 V Sl =……⑵ 柱体内分子总数 N nV =总……⑶ 因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的几率相等,所以在t 时间内与柱体底面碰撞的分子总数为 16 N N ’总总=……⑷ 设碰前速度方向垂直柱体底面且碰撞是弹性的,则分子碰撞器壁前后,总动 量的变化量为 2p m N υ?=,总……⑸ 依据动量定理有 Ft p =?……⑹ 又压力 F PS =……⑺ 由以上各式得气体压强 213 P nm υ=……⑻ 二、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的分子数N : 由⑴~⑷式得 16 N nS t υ’总=……⑼ 又 N N St =,总……⑽ 据⑼⑽式得 16 N n υ=……⑾ 三、P 与N 的关系: 由⑻⑾式得 2P m N υ=……⑿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Ⅱ 21.对一定质量的气体,若用N 表示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则 A .当体积减小时,N 必定增加

B.当温度升高时,N必定增加 C.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N必定变化 D.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N可能不变 【解析】(1)因气体质量一定,所以分子总数不变,当体积减小时,分子密度增大。若气体温度升高(或不变),则分子平均速率增大(或不变),据⑾式知N 将增加;若气体温度降低,则分子平均速率减小,据⑾式知N不一定增加,可能不变,也可能减少。所以选项A错。 (2)当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平均速率增大,但不知气体体积是否变化以及如何变化,所以N是否变化以及怎样变化不能确定。故选项B也错。 (3)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因气体温度无论是升高还是降低,都会使分子的平均速率发生变化,依据⑿知N必定变化,所以选项C对D错。

EN 纺织品织物 用小样品测定单位面积的质量

E N纺织品织物用小样品 测定单位面积的质量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EN 12127:1997纺织品织物用小样品测定单位面积的质量 1 范围 本标准描述了在标准大气中测试和(或)烘燥以测定小样品单位面积的质量的方法。本标准可用于机织物和针织物,也可用于用其他方法生产的织物。 2 引用标准 EN 20139:1993 EN 30012-1:1993 3原理 织物样品在松弛状态下调湿后裁取试样,在调湿状态和(或)烘燥状态下称重,并计算单位面积的质量。 4 样品 面料样品 试样的选择或是符合下述步骤中面料的规格,或遵从利益相关方的协议。在没有符合规格的原料时,一个适合的抽样步骤在附录A中给出。 从试验样品中选择测试样的例子在附录B中给出。避免测试样折叠,卷边或是测试样不具有代表性。不均匀织物选取不同区域的代表性试样时,应当遵从利益相关方的协议规定。

服装样品 如果可能,从服装的各个不同部位各裁取一个试样。例如:长腿内衣应从每条裤腿裁取一个试样,在内衣顶部也要裁取一个试样。 5 装置 测试装置应当符合EN 30012-1:1993的规定。 圆盘取样器,取样面积100cm2,取样精度±1%。 剪刀,如果没有圆盘取样器时。 直尺,分度值。 天平,精度±1mg。 称量瓶,有适合测试样的尺寸。 干燥烘箱,能够保持(105±3)℃并能够进行空气循环。 干燥器。 6 调湿和试验用大气 预调湿,调湿及试验用大气应符合EN 20139的规定。 7 步骤 织物的松弛

测试前使织物处于松弛状态是非常重要的。织物应该平铺并在第6部分所规定的大气中调湿24h。遵照各方的协议,针织物可能需要经历一个前期松弛处理阶段。这应在测试报告中陈述。 面积的测量 在避免织物扭曲变形的前提下用圆盘取样器或是剪刀裁取最小值100cm2的试样至少5块。 当使用圆盘取样器时,用圆盘取样器的裁剪面积进行计算。 当使用剪刀时,对每个试样的长宽分别测量3次,精确值1mm。用长宽的平均值计算出裁剪面积,四舍五入至3位有效数字。用这个测量面积进行下列计算。在标准大气中测量时的质量测量 称量每一个试样并记录其对应的数值,精确至1mg。 烘燥质量的测量 预热烘箱至(105±3)℃。将每个试样独立的放在称量瓶中,并将称量瓶以瓶盖相邻的方式放置在烘箱中并烘燥至质量恒定(在至少间隔40min的连续称量中,两次测量的质量之差不超过后一次测量的质量的%)。 干燥结束后将瓶盖盖好,并将称量瓶放在干燥器中冷却。 称量每一个装有样品的称量瓶和取出样品的称量瓶,记录每一个结果。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范文四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范文四篇《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正确认识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三个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的方式,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初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自学能力和估测能力。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 1.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和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长2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另一个长3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 学具:每四人一组,长2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长3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各一个,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学具若干;每个学生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充分感知面积的意义 同学们,今天钟老师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大家有信心来上好这节课吗?有信心的话咱们同桌之间击个掌,(孩子们击掌)我也来(老师加入学生的击掌中,从第一排开始从左向右依次与学生击掌,停留在与一个学生击掌的过程中)。老师的手掌面大还是他的大?(学生进行比较)同学们,请把你的手掌轻轻地放在数学书的封面上,比比看,数学书的封面大还是手掌面大。(学生进行比较)摸一摸桌面,比一比,桌面大还是数学书的封面大。比比看,桌面大还是黑板面大(师比黑板),比一比,教室地面大还是黑板面大。 师:刚才我们说手掌、数学书、黑板、教室地面都是物体,他们有的大,有的小,像这样物体的表面的大小,这是他们的面积(板书: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今天我们来研究面积(板书课题:面积) 师:谁能举例说说什么叫面积?(师拿出数学书摸数学书的封面)如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如:我们刚才摸的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的面积;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

纺织品单位面积(重量)质量的试验方法

Designation:D3776–96(Reapproved2002)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ass Per Unit Area(Weight)of Fabric1 This standard is issued under the?xed designation D3776;the number immediately following the designation indicates the year of original adoption or,in the case of revision,the year of last revision.A number in parentheses indicates the year of last reapproval.A superscript epsilon(e)indicates an editorial change since the last revision or reapproval. 1.Scope 1.1This test method covers the measurement of fabric mass per unit area(weight)and is applicable to most fabrics. 1.2There are four approved options: 1.2.1Option A—Full Piece,Roll,Bolt or Cut(Section7). 1.2.2Option B—Full Width Sample(Section8). 1.2.3Option C—Small Swatch of Fabric(Section9). 1.2.4Option D—Narrow Fabrics(Section10). 1.3The values either in SI units or U.S.customary units are regarded as standard.U.S.customary units may be approxi-mate. 1.4This standard does not purport to address all of the safety concerns,if any,associated with its use.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user of this standard to establish appro-priate safety and health practices and determine the applica-bility of regulatory limitations prior to use. 2.Referenced Documents 2.1ASTM Standards: D123Terminology Relating to Textiles2 D1776Practice for Conditioning Textiles for Testing2 D3773Test Methods for Length of Woven Fabric3 D3774Test Methods for Width of Woven Fabric3 2.2Other Standard: ANSI/ASQC Z1.4Inspection by Attributes4 3.Terminology 3.1De?nitions: 3.1.1weight,n—as used with fabrics,mass per unit area. 3.1.1.1Discussion—Fabric mass per unit area is expressed either as grams per square metre(ounces per square yard),or grams per linear metre(ounces per linear yard).Fabric mass is also sometimes expressed inversely as linear metres per kilograms(yards per pound)with the fabric width stated. 3.2For de?nitions of other textile terms used in these test methods,refer to Terminology D123. 4.Summary of Test Methods 4.1Fabric mass is calculated from the mass of a specimen the length and width of which have been measured as directed in one of the procedures in Test Method D3773and D3774. 5.Apparatus 5.1Scale,with a capacity and sensitivity sufficient to weigh the full piece,roll,bolt,or cut units to within60.1%of their gross mass.The accuracy of the scale should be certi?ed by a recognized authority. 5.2Balance,having a capacity and sensitivity to weigh within60.1%of the mass of the specimens being tested. 5.3Cutting Die,either square or round with an area of at least13cm2or4in.2 6.Conditioning 6.1Condition test specimens as directed in Practice D1776. 6.2All weighing tests should be made in the standard atmosphere for testing textiles(2061°C(7062°F), 6562%RH),after the specimens have been conditioned in the same atmosphere.It may be impractical to condition the specimens in Option A or nonconditioned testing may be agreed upon by the purchaser and supplier.When the full rolls or bolts of fabric cannot be properly conditioned in a reason-able time with available facilities,perform the tests without conditioning and report the actual conditions prevailing at the time of the test.Such results may not correspond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after testing adequately conditioned specimens in the standard atmosphere for testing textiles. 7.Option A—Full Piece,Roll,Bolt,or Cut 7.1Signi?cance and Use 7.1.1Option A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ass per unit area of woven fabrics may be used for acceptance testing of commer-cial shipments since it has been used extensively in the trade. 7.1.2In case of a dispute arising from differences in reported test values when using Test Methods D3776for acceptance testing of commercial shipments,the purchaser and the supplier should conduct comparative tests to determine if there is a statistical bias between their https://www.360docs.net/doc/6810630400.html,petent statistical assistance is recommended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1These test methods are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ASTM Committee D13on Textiles and are the direct responsibility of Subcommittee D13.60on Fabric Test Methods,Speci?c. Current edition approved April10,1996.Published June1996.Replaces Sections 35to41of Methods D1910–64(1975).Originally published as D3776–https://www.360docs.net/doc/6810630400.html,st previous edition D3776–85(1990). 2Annual Book of ASTM Standards,V ols07.01. 3Annual Book of ASTM Standards,V ol07.02. 4Available from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11W.42nd St.,13th Floor,New York,NY10036. 1 Copyright?ASTM International,100Barr Harbor Drive,PO Box C700,West Conshohocken,PA19428-2959,United States.

小学三年级面积单位换算

一、填空 1、()或者()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常用的测量土地面积单位有()。 2、长方形面积= ,长方形周长= 正方形面积= ,正方形周长= 3、在括号里上适当的单位。 黑板约长4()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是7000() 小明身高约128()我国的陆地面积大约是960万() 小华腰围约6()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是320() 一枚邮票的大小是4()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是3() 数学书厚约8()教室地面约56() 4、 5平方米=()平方分米 6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7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5平方千米=()公顷 20000公顷=()平方米 20000公顷=()平方千米 5、比较下列两个数量的大小。 1000平方千米 1公顷 5平方千米 50000平方米8400平方分米 84平方米 2公顷50平方米 2500平方米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1平方米=( )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 )平方米1平方千米=( )公顷1公顷=( )平方米1平方米=( )平方分米 8平方米=()平方分米 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7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元=()元()角 ( )平方分米=15平方米 ( )平方厘米=78平方分米 3平方千米= ( )平方米=( )公顷 120000平方米=( )公顷 7平方米=( )平方分米 78公顷=( )平方米 5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14平方米=( )平方分米 360000平方米=( )公顷 3公顷=( )平方米4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4平方米=()平方分米 10平方千米=()公顷 4平方米=()平方分米 20000平方米=()公顷 120公顷=()平方米 9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平方米=()平方厘米 9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500000平方米=( )公顷 1000000平方米-( )平方千米 400000平方米=()公顷 600公顷=()平方千米 21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12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8平方分米 =( )平方厘米 70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500公顷=( )平方千米 13平方千米 =( )平方米 60公顷=( )平方米 3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90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EN 纺织品 织物 用小样品测定单位面积的质量

EN 12127:1997纺织品织物用小样品测定单位面积的质量 1 范围 本标准描述了在标准大气中测试和(或)烘燥以测定小样品单位面积的质量的方法。本标准可用于机织物和针织物,也可用于用其他方法生产的织物。 2 引用标准 EN 20139:1993 EN 30012-1:1993 3原理 织物样品在松弛状态下调湿后裁取试样,在调湿状态和(或)烘燥状态下称重,并计算单位面积的质量。 4 样品 4.1面料样品 试样的选择或是符合下述步骤中面料的规格,或遵从利益相关方的协议。在没有符合规格的原料时,一个适合的抽样步骤在附录A中给出。 从试验样品中选择测试样的例子在附录B中给出。避免测试样折叠,卷边或是测试样不具有代表性。不均匀织物选取不同区域的代表性试样时,应当遵从利益相关方的协议规定。 4.2 服装样品 如果可能,从服装的各个不同部位各裁取一个试样。例如:长腿内衣应从每条裤腿裁取一个试样,在内衣顶部也要裁取一个试样。 5 装置 测试装置应当符合EN 30012-1:1993的规定。 5.1圆盘取样器,取样面积100cm2,取样精度±1%。 5.2 剪刀,如果没有圆盘取样器时。 5.3 直尺,分度值0.5mm。 5.4 天平,精度±1mg。 5.5 称量瓶,有适合测试样的尺寸。 5.6 干燥烘箱,能够保持(105±3)℃并能够进行空气循环。 5.7 干燥器。 6 调湿和试验用大气 预调湿,调湿及试验用大气应符合EN 20139的规定。 7 步骤 7.1 织物的松弛 测试前使织物处于松弛状态是非常重要的。织物应该平铺并在第6部分所规定的大气中调湿24h。遵照各方的协议,针织物可能需要经历一个前期松弛处理阶段。这应在测

面积和面积单位专项练习

“面积和面积单位”专项练习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 1、填空: (1)物体的()或( )的大小,叫做它们的( )。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 )、( ),它们是用来度量物体的( )。 (3)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 )、( ),它们是用来度量物体的( )。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周长是( )。边长是()的正 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周长是(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周 长是( )。 3、下图每个格是1平方厘米。数一数,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 4、用红色描出图形周长,用黄色涂出它们的面积。 5、下面六个图形中,先数一数,再给面积最大的涂上绿色,面积最小的涂上红色。 6、根据下面的测量要求,说出用长度单位还是用面积单位 课桌面的大小______ 操场的大小_________ 讲台的高_______ 教室的长________ 黑板面的大小______ 门的大小________ 绳子的长短_______ 瓷砖的面 ______ 7、填上适当的单位。 黑板长4 足球场的占地面积是7200_______ 一台电视机的屏幕是20______ 5角硬币面积大约15_______ 课桌高7 教室的面积是56 小兰的腰围6 课桌的面积是40 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3 商场的面积是4000 果园的面积是4 长江长约6000 珠穆朗玛峰高约8000 课本的封面有250 汽车每小时行120 北京天安门广场约440000 学校操场面积约1000 学校占地9000

铅笔盒宽10________ 一个钮扣的面积大约是1_____ 一支钢笔长13_______ 大楼高20_______ 橡皮的面积是8_______ 一格火柴盒表面15_______ 8、比大小 甲周长()乙周长甲周长()乙周长甲周长()乙周长 甲面积()乙面积甲面积()乙面积甲面积()乙面积 甲周长()乙周长甲周长()乙周长甲周长()乙周长 甲面积()乙面积甲面积()乙面积甲面积()乙面积 9、.先数出下面每个图形各占几个方格,再画一个和图②一样大的图形。 10、在方格纸上中画出所有面积是2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每个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 11、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每个小格的边长为1厘米)

TS16949质量记录总清单(2014)

TS16949体系质量记录总清单 J-403-01.B 序号记录名称格式编号归口部门保存期限品管部 3年文件会签单J-401-02.A J-401-04.A 品管部3年P-401 有效文件目录清单J-401-07.A 品管/技术 3年外来文件台帐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J-402-01.A 技术中心 3年技术更改通知单 J-402-02.A 技术中心 15年技术资料明细 J-402-04.A 技术中心 5年 P-402 图纸发放回收记录表 J-402-05.A 技术中心/采购部 5年技术文件和资料对外发放记录表 J-402-06.A 技术中心/采购部 5年工艺通知单 J-402-07.A 技术中心 15年 J-403-01.B 品管部/各部门 3年质量记录总清单 J-403-02.A 品管部/各部门 3年 P-403 质量记录借阅登记表 J-403-03.A 品管部/各部门 3年质量记录销毁清单年度综合经营计划 J-501-01.A 企管部长期计划变更申请书 J-501-02.A 企管部长期 ____月工作计划 J-501-03.A 企管部 3年 ____月生产计划 J-501-04.A 企管部 3年 ____月成本核算计划J-501-05.A 企管部3年____月物资需求计划J-501-06.A 企管部 2年 ____年新品开发计划 J-501-07.A 企管部 3年____月工艺装备、备件需求计划 J-501-08.A 企管部 2年 ____月设备更新/添置计划 J-501-09.A 企管部 2年 ____月设备维修计划 J-501-10.A 企管部 2年 ____月能源消耗计划 J-501-11.A 企管部 2年 P-501 ____月资金计划 J-501-12.A 企管部 3年 ____月质量工作进度计划 J-501-13.A 企管部 2年 ____年生产计划 J-501-14.A 企管部 5年 ____年成本核算计划 J-501-15.A 企管部 5

《常用的面积单位》教案

《常用的面积单位》名师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3页例3及做一做。 面积单位是生活中常用的单位之一,建立面积单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为后面学习面积的相关知识奠定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先用文字介绍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再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面积单位,感知这些单位的实际大小,既帮助学生建立起面积单位的表象,又为今后进行面积的估测奠定基础。 (二)核心能力 通过用数学规定和直观认识面积单位,经历用自选单位测量面积的过程,逐步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感受常用面积单位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实际测量的能力和估测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数学规定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在估一估、找一找、比一比、量一量的活动中,知道这些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2. 能利用面积单位估测物体的面积,并用测量进行验证。进一步对面积单位形成清晰的表象,培养估测能力。 3. 通过练习,理解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积累度量经验。 (四)学习重点 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五)学习难点 估计常有的物品面积。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常用的面积单位》名师教学课件,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卡片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剪边长是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形各一个。 (2)长度单位有()。 (二)课堂设计 1.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1)数一数,填一填。 ()个()个()个 (2)猜一猜,谁的面积大? (3)想一想:用什么形状作面积单位更合适?它的边长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数一数、猜一猜等活动对旧知进行回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感悟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以及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相关性。】 2.问题探究 (1)认识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在学生回答过边长是多少后,接着教师出示: ①认识1平方厘米,建立表象 出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a.读一读:学生自由读,在脑中思考图形。 b.拿一拿,量一量:拿出学具中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图形,你有什么方法验证你拿的对不对?(让学生用尺子测量进行验证) c.估一估:看看身上哪些地方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用1平方厘米去比一比。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质量记录清单(总)

保定天智电气有限公司 质 量 记 录 清 单 编码:JL —4.2.4—01 编号:01 序号 质 量 记 录 名 称 使用表格编号 保存时间(年) 备 注 1 受控文件清单 JL —4.2.3—01 长期 4.2.3 办 公室 2 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 JL —4.2.3—02 长期 3 文件更改申请单 JL —4.2.3—03 3年 4 文件借阅/复制登记表 JL —4.2.3—04 3年 5 质量记录清单 JL —4.2.4—01 长期 4.2.4 6 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统计 JL —5.4.1—01 3年 5.4.1 7 管理评审计划 JL —5.6—01 3年 5.6 8 管理评审记录 JL —5.6—02 3年 9 管理评审报告 JL —5.6—03 3年 10 年度培训计划 JL —6.2—01 3年 6.2 11 培训记录表 JL —6.2—02 3年 12 岗位人员能力确认记录 JL —6.2—03 3年 13 生产设备一览表 JL —6.3—01 长期 6.3 生 产部 14 设备检修计划 JL —6.3—02 3年 15 设备检(维)修单 JL —6.3—03 3年 16 生产设备配置申请单 JL —6.3—04 3年 17 设备进厂验收记录 JL —6.3—05 3年 18 设备报废申请表 JL —6.3—06 3年 19 合同评审表 JL —7.2—01 3年 7.2 市 场部 20 电话(口头)联系登记表 JL —7.2—02 3年 21 合同台帐 JL —7.2—03 3年 22 项目建议书 JL-7.3-01 3年 7.3 技术 质量部 23 设计开发计划书 JL-7.3-02 3年 24 设计开发任务书 JL-7.3-03 3年 25 设计开发输出文件目录 JL-7.3-04 3年 26 设计开发评审报告 JL-7.3-05 3年 27 设计开发验证报告 JL-7.3-06 3年

常用单位换算大全

常用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1时=3600秒 数学常用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面积=边长×边长 C=4a

S=a×a S=a2 2,正方体 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S表=a×a×6 表=6a2 V=a×a×a V= a3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体积=长×宽×高 S=2(ab+ah+bh) V=abh 5,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面积C周长π圆周率 d直径r半径 周长=直径×π 周长=2×π×半径 面积=半径×半径×π C=πd C=2πr S=πr2

部编三下数学 第2课时《常用的面积单位》教案

第二课时常用的面积单位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面积单位是生活中常用的单位之一,建立面积单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为后面学习面积的相关知识奠定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先用文字介绍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再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面积单位,感知这些单位的实际大小,既帮助学生建立起面积单位的表象,又为今后进行面积的估测奠定基础。 (二)核心能力 通过用数学规定和直观认识面积单位,经历用自选单位测量面积的过程,逐步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感受常用面积单位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实际测量的能力和估测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数学规定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在估一估、找一找、比一比、量一量的活动中,知道这些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2. 能利用面积单位估测物体的面积,并用测量进行验证。进一步对面积单位形成清晰的表象,培养估测能力。 3. 通过练习,理解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积累度量经验。 (四)学习重点 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五)学习难点 估计常有的物品面积。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剪边长是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形各一个。 (2)长度单位有()。

(二)课堂设计 1.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1)数一数,填一填。 ()个()个()个 (2)猜一猜,谁的面积大? (3)想一想:用什么形状作面积单位更合适?它的边长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数一数、猜一猜等活动对旧知进行回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感悟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以及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相关性。】 2.问题探究 (1)认识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在学生回答过边长是多少后,接着教师出示: ①认识1平方厘米,建立表象 出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a.读一读:学生自由读,在脑中思考图形。 b.拿一拿,量一量:拿出学具中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图形,你有什么方法验证你拿的对不对?(让学生用尺子测量进行验证) c.估一估:看看身上哪些地方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用1平方厘米去比一比。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d.画一画:学生拿出铅笔,在纸上画一画1平方厘米,完成后拿出1平方厘米的模型对照一下,进行调整。 e.认识几平方厘米:你能画出2平方厘米吗?3平方厘米……

EN 12127:1997纺织品 织物 用小样品测定单位面积的质量

EN12127:1997纺织品织物用小样品测定单位面积的质量 1范围 本标准描述了在标准大气中测试和(或)烘燥以测定小样品单位面积的质量的方法。本标准可用于机织物和针织物,也可用于用其他方法生产的织物。 2引用标准 EN20139:1993 EN30012-1:1993 3原理 织物样品在松弛状态下调湿后裁取试样,在调湿状态和(或)烘燥状态下称重,并计算单位 面积的质量。 4样品 4.1面料样品 试样的选择或是符合下述步骤中面料的规格,或遵从利益相关方的协议。在没有符合规格的 原料时,一个适合的抽样步骤在附录A中给出。 从试验样品中选择测试样的例子在附录B中给出。避免测试样折叠,卷边或是测试样不具有代表性。不均匀织物选取不同区域的代表性试样时,应当遵从利益相关方的协议规定。 4.2服装样品 如果可能,从服装的各个不同部位各裁取一个试样。例如:长腿内衣应从每条裤腿裁取一个 试样,在内衣顶部也要裁取一个试样。 5装置 测试装置应当符合EN30012-1:1993的规定。 5.1圆盘取样器,取样面积100cm2,取样精度±1%。 5.2剪刀,如果没有圆盘取样器时。 5.3直尺,分度值0.5mm。 5.4天平,精度±1mg。 5.5称量瓶,有适合测试样的尺寸。 5.6干燥烘箱,能够保持(105±3)℃并能够进行空气循环。 5.7干燥器。 6调湿和试验用大气 预调湿,调湿及试验用大气应符合EN20139的规定。 7步骤 7.1织物的松弛 测试前使织物处于松弛状态是非常重要的。织物应该平铺并在第6部分所规定的大气中调湿24h。遵照各方的协议,针织物可能需要经历一个前期松弛处理阶段。这应在测试报告中陈述。 7.2面积的测量 在避免织物扭曲变形的前提下用圆盘取样器或是剪刀裁取最小值100cm2的试样至少5块。

新人教版三下《常用的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常用的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 2.能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并能运用面积单位估计物体表面的面积。 3.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空间观念,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教具准备:PPT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教具、报纸两张(1m×1m、5dm×5dm)、边长为1cm的方格图一张(10CM×12CM)、背面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例2的四组图片(PPT课件展示)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用正方形做面积单位最合适。 2.小明和小芳也用正方形测量了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可是他们的结果却不相同,请看!这是为什么呢? 课件出示图片:

生:一个正方形大,一个正方形小。 师:对,我们不能简单的根据正方形的多少来判断图形的面积,必须统一单位面积的大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常用的面积单位!(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究、构建新知 关于面积单位人们做出了一些规定,我们一起去瞧一瞧! 1.认识平方厘米。课件展示概念 概念: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学生齐读一遍)板书:1平方厘米 师:从这个规定中你知道了什么?(目的:①强调边长是1厘米②形状:正方形) 师:那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到底有多大呢?请同学们拿出学具(塑料小正方形) 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先看一看、摸一摸,感受1平方厘米。 你能用尺子量一量吗?有何发现? 生: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师:老师手里测量的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谁能像老师这样来说一说!

面积和面积单位以及面积单位间换算

第六单元面积 本单元主要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算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单元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单元教学难点:恰当选择面积单位,估计物体面积的大小,学生探究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第一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意义。 2、经历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估测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教学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学具、教具,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建立面积概念 1、物体表面的大小实物帮助理解 (板书观察、重叠) 物体表面有大有小,物体表面比较大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大,物体表面比较小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小。 2 、平面图形的大小 (2)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封闭图形的面积。 3、概括面积意义:谁能说说什么是面积?阅读课本概念。(板书课题:面积) 二、认识面积单位 1、设疑 (1)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面积相同),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他们的大小。(图形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