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7

封闭加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例报告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闭封穴位埋线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肾伤科临床常见病.大多经保守治疗都能取得效果。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有卧床休息、牵引、推拿、针灸、封闭、中西药内服外敷.以及近年来兴起的骸疗等.医者常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爱好去选择其中一种治疗方法.或同时配合几种疗法.但有的见效缓慢.给患者精神和肉体上带来了较大痛苦.影响工作和生活。笔者自1994年7月一1996年8月采用以封闭加穴位埋线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如2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特别是止痛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4例均为住院病人.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26~ 63岁.平均约40岁;病程1周~3年;CT见腰4,5椎间盘突出10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14例.尚可见侧隐窝狭窄.神经根水肿.黄韧带肥厚等;肢别:左侧11例.右侧14例;诱发原因有腰部扭伤、劳累、感受寒湿;根据临床表现急性期11例(腰及下肢疼痛剧烈.不能活动.直腿抬高试验小于30度).缓解期10例(腰腿疼痛缓解.直腿抬高试验30度一50度.恢复期3例(腰腿疼痛较轻.直腿抬高试验500度~ 70度)。

2治疗方法

2. 1硬膜外封闭在手术室山麻醉医师进行.病员侧卧.以腰Z.:或腰s. 度棘突间为进针点.术区0. 5%碘伏常规消毒、铺洞巾.局麻后以12号腰穿针刺入硬膜外腔(此时有突破感.无脑脊液流出.注入2m1净化空气无阻力).以1%利多卡因3m1加强的松龙lml( 25mg)加生理盐水3 度4ml混合后注入硬膜外腔.拔出穿刺针.改平卧位观察10~ 15分钟.术毕。症状严重者1周后再行一次。

2. 2局部封闭加埋线在硬膜外封闭后2一3日进行.选穴:环跳、承扶、委中、腰45椎间盘突出大肠俞、阳陵泉.腰5骶l椎间盘突出加关兀俞、承山。床边取俯卧或侧卧位.充分暴露.0.5%碘伏常规消毒.0.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以强的松龙2m1加2%利多卡因3m1混合后.用7号针头穴位穿刺.得气后注入混合液lml.拔出针头。将己灭菌医用羊肠线0度2号均可.剪成1~ 2cm不等长.肌肉丰满处以长线.细弱处用短线.用12号腰穿针针芯先退出少许.将羊肠线置入针套头内.从局麻针孔处刺入.若刺到神经有触电样放射需避开.得气后手把持住腰穿针纵向弹拨2~ 3次横向弹拨1~2次.然后将针芯向前缓推.同时针套向后慢退.将羊肠线埋入体内.拨出穿刺针.按压针孔片刻加强刺激.敷料覆盖3天必要时2~ 3周重复一次。

3治疗结果

3. 1疗效评定标准治愈:腰腿疼痛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70度以上.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疼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3. 2治疗结果平均住院近1月经1次治疗后治愈6例.好转18例.2次治疗后共治愈13例.好转11例。

4讨论

4.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腰椎由于慢性劳损或急性损伤(脊柱失衡)使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从而造成神经根周围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包括挤压分响布于硬膜囊及后纵切带的窦椎神经(腰痛).挤压造成局部微循环障碍而出现的神经水肿即化学性神经根炎.以及髓核破裂后产生的自身免疫机制.其中炎性反应是引起临床疼痛的共同病理基础。而椎间盘突出又更加重了失衡状态出现脊柱侧歪.生理前屈改变.腰肌紧张等临床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过程又可分成(1)急性期(为炎性水肿高峰期);(2)缓解期(炎性水肿刺激基本消除或没经过急性期);(3)恢复期(为残余椎间盘压迫刺激症或神经功能恢复期)。

4. 2硬膜外封闭的作用硬膜外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可靠,其中强的松龙能有效减轻突出的椎间盘及神经根水肿,从而减轻压迫程度,阻止组织胺,5-色胺等致痛物质的释放;利多卡因能抑制神经兴奋,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两者协同作用虽不能彻底根治椎间盘突出,但能消除炎症,改善椎间盘与神经根关系,缓解疼痛,使急性期,缓解期症状迅速改善。另外.液体注入硬膜外腔尚可分离部分粘连.起着`i4度Z体刀”的作用。其它因脊柱失衡所致的症状随着缓解。

4. 3穴位埋线治疗的作用祖国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系各种原因引起足太阳膀胧经或伴足少阳胆经经气运行失调所致的各种症状。运用循经取穴.在穴位局麻后利用粗针刺入.得气后利用小针刀弹拨手法加强刺激.再埋入羊肠线直达病所。羊肠线成为一种非特异性蛋白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调整了机体抗病能力.具有激发经气运行.激活其惰性兴奋灶.调动人体生物能康复系统.舒经活络.调节气血营卫.再达新的平衡和生理正常.从而消除疾病恢复健康。加上穴位注入强的松龙一则具有消炎止痛作用.一则可防止异性蛋白排异反应如低热.全身疲乏等。本法用穿刺埋羊肠线较切开结扎法、切开埋线法、割治埋线法具有损伤小.病人易于接受简单易行的特点。

穴位埋线疗法操作规范

穴位埋线疗法操作规范 穴位埋线疗法是根据病情需要将特制羊肠线埋藏于相应的经络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性刺激作用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操作方法: (一)常规缝合针埋线法。 1.用具的准备:弯头血管钳(12~14寸)、持针钳、剪刀、短无齿镊、手术刀(尖头)、腰盘、药杯、针管(5~10毫升)、三角缝针(大号),铬制或纯羊肠线“00”“0”“1”“2”号各若干,0.25%~1%普鲁卡因500毫升,龙胆紫一小瓶。 2.术前准备:外科无菌操作,洗手,戴消毒手套,用硫柳汞液消毒皮肤,铺消毒洞巾。患者取卧位,常规辨证取穴,穴位中心的上下或左右各约1.5厘米处,用龙胆紫作进、出点标记。如透两个穴位,只在各穴作好标记即可。 3.操作方法:常规消毒皮肤后,用普鲁卡因,在进、出点作皮丘麻醉,铺好洞巾,进行穿线。进针时,左手拇指、示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用持针钳钳住已经穿好羊肠线的三角缝合针,从进针处人针穿过皮下组织,将针由出针处穿出,紧贴皮肤将羊肠线末端剪断,放松皮肤,羊肠线自然埋入皮肤组织。

(二)简易无痛穴位埋线法: 常规皮肤消毒,将3号医用羊肠线剪成1cm等长线段,取羊肠线穿进7号注射针头内,将针尖刺入穴位,直刺约30mm 提插得气后,用针芯抵住羊肠线(针芯由直径0.35mm×长40mm毫针剪成平头改成)缓缓退出针管,将羊肠线留在穴位内,敷无菌棉球以胶布固定。 二、穴位埋线的适应症 埋线疗法适用于慢性、顽固性、免疫低下等疾病的治疗,特别对半身不遂、肥胖、面瘫后遗症、癫痫、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痿证、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便秘、腹泻、慢性胃炎、胃痛、功能性消化不良、高血压、高脂血症、遗尿、尿失禁、神经官能症、免疫功能低下等。 穴位埋线疗法对肥胖症有独特疗效。 三、注意事项: (一)严格注意无菌操作。羊肠线应埋于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且线头不得外露,以防感染。 (二)在同一穴位作重复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进、出针点。 (三)肌腹、肌腱处治疗时,先进行穴位按摩,然后再埋线。 (四)术后1~5天内,少数患者有时出现肿、痛、低热

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 胃痛的穴位埋线疗法 一、埋线疗法概述 (一)埋线疗法的概念。穴位埋线疗法是在针灸理论的指导下,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相应穴位而产生一系列治疗效应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疗法,是外治法中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它采用现在医学技术与和传统经络学说相结合,已达到长期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治疗疾病的目的,并具有操作简便,效优价谦的优点。埋线疗法的整个操作过程包括了穴位封闭疗法,针刺疗法,刺血疗法等方法,同时也包含了埋线效应及后作用效应,是多种方法和效应的集中和整合,形成了穴位埋线独特的治疗效果。羊肠线是一种异种蛋白,可诱导人体产生变化反应,使淋巴组织致敏,配合抗体,巨噬细胞来破坏、分解、液化羊肠线,使之分解为对肽、氨基酸等。羊肠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吸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及生物化学刺激可长达20天或更长,从而弥补了针刺时间短,疗效难巩固。难坚配合等缺点,符合现代人快速高效的生活节奏。 (二)常用的埋线方法及操作 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为微创埋线法。 1、术前准备。心理准备:在进行埋线之前,首先向患者详细介绍本疗法的治疗特点,告知埋线的手术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物品准备:物品准备包括一次性的微创埋线针,埋线线体以及常规消毒所用的碘酒酒精及棉球等。 术者消毒: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手心,指缝,手背,手指关键,指腹,指尖拇指-15秒,流动水清洗。腕部,时间不少于10 2、操作技术

患者俯卧位和仰卧位,暴露所需埋线的部位。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局部皮肤。准备针具和线体,采用一次8号注射不锈钢针头作套管,用28号不锈钢毫作针芯,镊取一段线体。臵于埋线针针管的前端,用镊子将线体推入针管。根据进针部位不同,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提前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提针。迅速刺入皮下,并根据穴位解剖特点,进一步深入到穴位适当深度。在获的针感后,边推针芯,边推针管,将线体植入穴位皮下组织或深层肌层内。针出后,立即用干棉球压迫针孔片刻,并敷贴医用胶贴。继续下一个穴位的操作。微创埋线的线体植埋深度,一般来说,线体深度为1.5-2.0厘米,四肢末端由于皮下组织和肌肉之间,肌肉较少,埋线比较困难,尽量不用埋线。有些穴位下方有大出血的血管和神经,对于这些穴位应该避免深刺,以防伤及血管和神经。 3、埋线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埋线后的局部反应,不仅与操作的方法施术部位的杂质有关系,而且和线体材料右关。羊肠线因为含着有动物蛋白和加工过程中的杂质,植理容易发生感染和蛋白过敏反应,应用高分子材料合成的线体PGLA则很少发生感染和炎症现象。不良反应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出血和血肿。埋线操作出针后出血,应立即用干棉球压迫止血,术后出现青紫或血肿,可先给予冷敷止血,24小时可以热敷止血。 感染。一旦由于操作不当发生感染时,可以给予局部抗感染处理,或是服用抗生素出现化脓应排脓。 过敏。埋线后局部出现红肿发热,瘙痒,丘疹,甚至线体排异。给予抗感染处理,严重的给予口服抗生素过敏药。 埋线后的注意事项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1)埋线主要根据辩证进行治疗,必须根据四诊分清症型。 2)埋线以经络穴位为基础,临床应该取穴正确。

详解穴位埋线功效与特点

详解穴位埋线功效与特点 1.中医穴位蛋白埋线疗法的治疗原理? 中医蛋白埋线是一种长效的穴位刺激疗法,是针灸学的延伸和发展,运用特殊的器具将医用蛋白线埋入人体特定的穴位和区域,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的一种防病治病的治疗方法。 2. 中医穴位蛋白埋线疗法的起源与发展? 穴位埋线疗法形成于20 世纪60 年代初期,随着针灸 治疗疗法及穴位药物注射疗法的不断深入,启发了临床医务工作者,最初应用于临床的是采用埋入动物组织、三角针埋线法、局部穴位切开埋线法,治疗慢性疾病。有利有弊,会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90 年代末一次性埋线器具开始兴起,中国中医研究院从2000 年初开始向全国推介一次性埋线器具的治疗方法。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肯定它是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治疗保健方法,目前,在我国这种疗法正在广泛应用于临床。3. 蛋白埋线的优点? (1)、省时方便、疗效突出、操作简便、适合白领。(2)、无副作用、无痛苦、安全稳定。(3)、作用持久、防止体重反弹。 4. 蛋白线的成份是? 蛋白线为动物组织磁化后加工而成,既保持了动物组织异种蛋白的特性,又具有一定硬度,便于操作。我们的蛋白线经过不同的中药熏制而成,可起到归经的作用。用于治疗不同的疾病。 5. 蛋白埋线的适应症及治 疗原理? 适用于:减肥、黄褐斑、、痤疮、失眠、月经不调、便

秘、更年期综合症等亚健康疾病。治疗原理:本原理是通过针的机械的物理刺激和蛋白线经过分解、吸收的生物化学刺激,双重作用于机体,加上较长而持久的刺激穴位及反射区域,通过经络能够达到疏通气学令其条达的目的,加强机体本身固有调节机能,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的作用。6. 中医穴位蛋白埋线 疗法治疗肥胖症的原理是什么? 对穴位、经络有持久而柔和的物理生 理和生化刺激,能够起到疏通、调和气学、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的作用,经过我们对肥胖病人的观察,对血压,植物神经的功能,脂质代谢等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这种方法对穴位、经络的刺激可以调整下丘脑摄食中枢,阻断下丘脑的饥饿信息,抑制饥饿感,从而减少摄食、并能够纠正植物神经功能,接近或达到正常人的水平。这种对植物神经功能的良性调整作用是减肥的关键。这就是减少摄食的同时可以促进消耗机能的提高。7. 蛋白埋线有无副作用? 对人体没有任何 副作用,线体是能被人体吸收的医用蛋白线,外科手术用的内里缝合线,起到以线代针的作用,刺激时间持久。因为人体新陈代谢需要蛋白酶的作用,蛋白线本身含有的蛋白,可以起到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8. 埋线后应注意哪些问题? (1)、埋线二日不能洗澡或游 泳, 皮肤表面要求干燥、清洁。(2)、埋线后7 天不允许吃海鲜、辛辣刺激性的食品。饮食宜清淡,以吃蔬菜、水果为主 减肥期间淡盐饮食,忌咖啡、酒等刺激食品。(3) 、埋线后一些穴 位局部全有“酸、麻、胀、重”的感觉均为正常现象,三日左右自行

针 灸 埋 线 的 作 用 机 理

针灸埋线的作用机理 一、埋线减肥是针灸减肥的延伸和发展,是改良式外灸。它是用埋线器具将蛋白质磁化线植入相应的穴位,通过线体对穴位产生持续有效的刺激作用(线在体内15天至3个月自然被溶解吸收),来达到减肥的目的,此法20天埋线1次,免除了肥胖患者每天“针”一次的麻烦和痛苦. 穴位埋线减肥是在针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经络理论与现代物理医学相结合、是针刺疗法和组织疗法的综合产物。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的症状,不同的肥胖机制,进行合理有效的辨证选穴,在相应的穴位埋入蛋白质磁化线(以线代针),起到“长效针感”、达到“健脾益气、疏通经络、温中散寒、调和阴阳气血”的作用,从而调整了患者的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 穴位埋线一方面抑制了患者亢进的食欲,同时也抑制了患者亢进的胃肠消化吸收,从而减少能量的摄入。另一方面它可以刺激患者迟钝的自主神经(交感神经),使其功能活跃,增加能量消耗,促进体内脂肪分解。所以穴位埋线减掉的是人体的脂肪而不是水分,并能保证减肥过程中人体的健康和精力的旺盛,且反弹率极低,这是穴位埋线减肥的最大的优点。 随着现代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埋线减肥已经发展到创伤更小的微创埋线减肥阶段。和传统穴位埋线减肥不同的是,微创埋线减肥采用了高分子的生物胶原蛋白,对穴位刺激更加温和,避免了传统羊肠

线(蛋白线)所带来的过敏和感染等不良反应,在操作方面微创埋线减肥采用了非常细的一次性专用埋线针,无需麻醉、手术和切口,疗效十分显著,安全可靠、无痛苦、无任何毒副作用,远期疗效好,因此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二、原理 埋线减肥是针灸减肥的延伸和发展,是改良式针灸。 它是用埋线器具将蛋白质磁化线植入相应的穴位,通过线体对穴位产生持续有效的刺激作用(线在体内10天至3个月自然被溶解吸收),来达到减肥的目的。此法15天左右埋线1次,免除了肥胖患者每天“针”一次的麻烦和痛苦,是繁忙现代人首选的减肥法。 穴位埋线减肥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的症状,不同的肥胖机制,进行合理有效的辨证选穴,在相应的穴位埋入蛋白质磁化线、外科手术用羊肠线(以线代针、长效针感),来达到“健脾益气、疏通经络、温中散寒、调和阴阳气血”的作用,从而调整了患者的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 埋植材料 埋线疗法应用材料植入穴位形成类似针灸“留针”的长期刺激(产生长效针感),获得有效治疗疾病的效果,需要有合适的刺激材料。60年代埋线疗法出现时,可供选择的埋植材料还相当少,所以多采用自体组织、动物组织和羊肠线等材料。这些材料尽管材料易得,但是应用中很不卫生,容易出现感染,使用也不方便。现代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已经可以提供大量可以用于体内植入的材料,这些材料在体

穴位埋线法的发展及临床运用

穴位埋线的源流及其机理探讨 穴位埋线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1】针法灸法学由于此方法施术简单,疗效持久,价格低廉,因此在临床应用广泛,发展较快。但有关穴位埋线的起源、发展及其治疗机理等论述颇少,笔者试论如下,以抛砖引玉。一.穴位埋线的源流 穴位埋线是在传统针具和针法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历经了留针和埋针时期的雏形期、穴位埋线的萌芽期、临床推广应用时的发展期和以辨证选线取穴为特征的成熟期。 1、雏形期最原始的针具产生应当追溯到石器时代,最初形式是砭石和草木刺。原始社会的人们利用这些小工具叩击身体,刺激皮肤,减轻病痛。这大概可算作针刺疗法的前身。后来发展到骨针、竹针、陶针、金针、银针、马衔铁针、合金针等金属针具。现代,我们临床广泛采用的针具多由不锈钢制成,坚韧而不易生锈,造价低廉。针法与针具相辅相成,不断完善。从最初的《内经》“九针”理论,到金元时期的何若愚的时间针法、窦汉卿的“针刺十四法”,再到现代所形成的许多分支疗法,诸如电针、水针、穴位照射、挑治、割治之类,方法日趋成熟。医者运用不同的方法对穴位进行刺激,使经脉疏通,脏腑平衡,气血调和,从而扶正祛邪,在医疗实践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但是,前辈医家通过长期的诊疗经验发现,单纯地采用针刺的一般方法来治疗一些顽固性的慢性疾病,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或者有疗效但补不能巩固和持久,于是,又产生了“留针”的方法来巩固疗效,而留针正是穴位埋线诞生的重要基础。 针留置于穴内,谓之“留针”,这一方法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素问·终始篇》说:“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间日而复刺之。”《素问·离合真邪论》说:“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已至,适而自护。” 为了使之得气或诱发循经感传,延长针效时间,多采用留针之法。留针时间的长短,视病情轻重而定。一般病证,只要针下得气,留置15~20分钟,而对于一些慢性、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病症,可适当增加留针时间,或在留针过程中作间歇运针。而有些病证,如急性腹痛、破伤风角弓反张、三叉神经痛、痛经等,可留达数小时或一天至数天。基于留针后来又演变出埋针,用来加强针刺效应,延长刺激的时间。 2、萌芽期埋线疗法正是从留针和埋针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当时的针灸工作者在治疗小儿脊髓灰质炎的过程中摸索出的一种疗效显著的方法:他们将羊肠线埋藏在体内腧穴中,发现每埋线一次,治疗时间可持续一个月以上,治疗次数大大缩减。至70年代初,各类中西医刊物上发表的这类关于埋线治疗小儿脊髓灰质炎的报道有十余篇。 3、发展期随后,穴位埋线的治疗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到治疗哮喘、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癫痫、中风偏瘫等慢性、顽固性、免疫力低下性等疾病,效果都很显著。后来,经过广大临床针灸工作者的努力探索,总结出一些系统的疗效显著的埋线方法,根据温木生、郑祥容等的研究现将穴位埋线方法归纳如下表: 埋线方法 主要针具 操作方法

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7 封闭加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例报告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闭封穴位埋线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肾伤科临床常见病.大多经保守治疗都能取得效果。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有卧床休息、牵引、推拿、针灸、封闭、中西药内服外敷.以及近年来兴起的骸疗等.医者常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爱好去选择其中一种治疗方法.或同时配合几种疗法.但有的见效缓慢.给患者精神和肉体上带来了较大痛苦.影响工作和生活。笔者自1994年7月一1996年8月采用以封闭加穴位埋线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如2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特别是止痛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4例均为住院病人.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26~ 63岁.平均约40岁;病程1周~3年;CT见腰4,5椎间盘突出10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14例.尚可见侧隐窝狭窄.神经根水肿.黄韧带肥厚等;肢别:左侧11例.右侧14例;诱发原因有腰部扭伤、劳累、感受寒湿;根据临床表现急性期11例(腰及下肢疼痛剧烈.不能活动.直腿抬高试验小于30度).缓解期10例(腰腿疼痛缓解.直腿抬高试验30度一50度.恢复期3例(腰腿疼痛较轻.直腿抬高试验500度~ 70度)。 2治疗方法 2. 1硬膜外封闭在手术室山麻醉医师进行.病员侧卧.以腰Z.:或腰s. 度棘突间为进针点.术区0. 5%碘伏常规消毒、铺洞巾.局麻后以12号腰穿针刺入硬膜外腔(此时有突破感.无脑脊液流出.注入2m1净化空气无阻力).以1%利多卡因3m1加强的松龙lml( 25mg)加生理盐水3 度4ml混合后注入硬膜外腔.拔出穿刺针.改平卧位观察10~ 15分钟.术毕。症状严重者1周后再行一次。 2. 2局部封闭加埋线在硬膜外封闭后2一3日进行.选穴:环跳、承扶、委中、腰45椎间盘突出大肠俞、阳陵泉.腰5骶l椎间盘突出加关兀俞、承山。床边取俯卧或侧卧位.充分暴露.0.5%碘伏常规消毒.0.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以强的松龙2m1加2%利多卡因3m1混合后.用7号针头穴位穿刺.得气后注入混合液lml.拔出针头。将己灭菌医用羊肠线0度2号均可.剪成1~ 2cm不等长.肌肉丰满处以长线.细弱处用短线.用12号腰穿针针芯先退出少许.将羊肠线置入针套头内.从局麻针孔处刺入.若刺到神经有触电样放射需避开.得气后手把持住腰穿针纵向弹拨2~ 3次横向弹拨1~2次.然后将针芯向前缓推.同时针套向后慢退.将羊肠线埋入体内.拨出穿刺针.按压针孔片刻加强刺激.敷料覆盖3天必要时2~ 3周重复一次。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精)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 云南省中医医院针灸科 吴向农 一、穴位埋线疗法的概述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新兴的穴位刺激疗法。它在中医的脏腑,气血,经络理论指导下, 把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埋植在相应腧穴和特定部位中, 利用其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针灸疗法 +埋藏疗法 +无菌操作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 中医埋线疗法是中医埋藏疗法的发展, 自古有之。它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经络学说, 它的操作方法类似针灸。因此, 卫生部在 05年 14号文件中将其定性为针灸的延伸, 属于中医学的一部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0年月发文在全国县级以上医院正式推广。 20世纪 60年代初,解放军医疗队在石家庄北宋村应用埋线疗法治疗哮喘,当时的治疗方法是在穴位上用手术刀割开一口, 放入羊肠线, 然后再缝合,结果发现治疗效果十分满意,从而开创了埋线疗法的先河。 二、穴位埋线疗法的器械 1、一次性埋线针 7#、 9# 根据不同患者及操作部位选择 2、 PLGA 高分子植物蛋白线或 00# 手术缝合线(羊肠线(按埋线部位截取相应长度。羊肠线 :由羊的小肠粘膜下层制成 , 人体对其吸收有明显个体差异 , 反应比较大 , 其优点是可被吸收 , 不存异物。胶原蛋白线 :又称医用缝合线, 可被人体吸收,安全无副作用,但对蛋白过敏的人群禁用。埋线专用线 :高分子植物淀粉纤维线,组织反应轻, 无过敏人群,埋线后无硬结,吸收时间长,有抗菌作用,水解后的羟基乙酸有抗菌作用 , 最终会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3、一次性塑料弯盘、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

4、皮肤消毒碘、棉签、灭菌手术剪刀、灭菌镊子 三、穴位埋线疗法的操作方法 1、根据中医诊断辩证拟定穴位处方,安排病人合适体位 , 一般俞募配穴法交替进行。 2、选好穴位,做好标记。 3、常规消毒,以进针点为中心消毒,直径 5-10cm 。 4、局麻 :外涂利多卡因乳膏,也可不用。 5、把羊肠线放入埋线针针口,提捏进针,埋植入羊肠线后迅速出针。 6、棉签按压针孔,取埋线贴或输液贴封住针眼。 四、穴位埋线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证 穴位埋线疗法适应症很广,根据文献报道及临床实践,将适应症归纳如下: 1、内科疾病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脏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肠神经官能症、尿潴留、尿失禁、糖尿病、单纯性肥胖等。 2、神经、精神科疾病 面神经麻痹,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偏瘫、癔病、膈肌痉挛、神经衰弱、癫痫等。 3、男性科疾病 阳痿、早泄、遗精、前列腺炎等。

(推荐)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 一、什么是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是传统中医针灸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融合多种疗法(针刺、埋针、组织疗法等)、多种效应(刺血、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留针、组织效应等)于一体的复合性的治疗方法。该法是以线代针,将可被人体吸收的一种蛋白肠线植入相应的穴位,通过线体对穴位产生持续有效的刺激作用(线在体内 15天自然被溶解吸收),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穴位埋线的作用 1、协调脏腑,平衡阴阳 埋线的各种效应及刺激过程,形成一种复杂的刺激信息,通过经络的输入,作用于机体,导致功能亢进者受到抑制,衰弱者产生兴奋,起到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纠正阴阳的偏胜或偏衰的作用,使之恢复相对平衡。 2、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疼痛与经络闭塞,气血失调有关,有“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之说,埋线疗法有“制其神,令气易行”,它能转移或抑制与疼痛有关的“神”的活动,使“经气”通畅而达镇静止痛的效果,故可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使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得以恢复正常。 3、补虚泻实,扶正祛邪

埋药线的多种效应,一般具有兴奋的作用,对身体功能减退,免疫力低下者有一定效果,即具有提高免疫功能,补虚扶正的作用。 总之,埋线疗法的三大作用,相互关联,其作用方式是双向的功能调整,调整的结果是提高了机体抗病力,消除了病理因素,从而促使人体恢复正常功能。穴位埋线后,肠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物理及化学刺激长达15天时间,从而对穴位产生一种缓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长效针感效应”,长期发挥疏通经络作用,达到“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效果。穴位埋线,每15天治疗一次,避免较长时间、每日针灸之麻烦和痛苦,减少就诊次数。因而,穴位埋线是一种长效、低创痛的针灸疗法,它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以及时间紧和害怕针灸痛苦的人。 三、穴位埋线的适应症 埋线疗法适用于慢性、顽固性、免疫低下等疾病的治疗,特别对半身不遂、肥胖、面瘫后遗症、癫痫、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痿证、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便秘、腹泻、慢性胃炎、胃痛、功能性消化不良、高血压、高脂血症、遗尿、尿失禁、神经官能症、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疗效显著,且能同时调节人体体质,改善亚健康状态。 穴位埋线疗法对肥胖症有独特疗效。通过穴位埋线减肥法可以对肥胖者产生影响,如改善糖类代谢、脂肪代谢,增强自身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抑制下丘脑摄食中枢,摄入下降,抑制食欲;调节内分泌及植物神经紊乱,促进脂肪分解代谢,增加消耗而达到平衡。穴位埋线减肥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临床症状、肥胖机

穴位埋线疗法的操作及应用

穴位埋线疗法的操作及临床应用 概念 ?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针灸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相应穴位,从而产生一系列治疗效应的一种中西医结合方法。 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新兴的穴位刺激疗法,是针灸疗法在临床上的延伸和发展,也是中西医相结合的丰硕成果。 我国古代约在4千年前就开始“以石刺病”,即砭石,以后又有了石针、骨针、铁针、银针、金针等。后世在继承古代针灸治病方法的基础上,又创制出现在的不锈钢针,以及三棱针、皮肤针等各种治疗工具和方法。 一、穴位埋线的发展史 60年代初,产生了穴位埋藏疗法,埋藏的物品种类很多,如动物组织(羊、鸡、兔的肾上腺、脑垂体、脂肪等)、药物、钢圈、磁块等。目的除利用动物组织及药物内含的有效成份外,主要的就是为了延长对经络穴位的刺激时间,以起到穴位刺激的续效作用,这就弥补了一般治疗方法刺激时间短、疗效不持久,疾病愈后不易巩固的缺点。 ?穴位埋线疗法产生于60年代初期,原来就是穴位埋藏疗法的一种,它将羊肠线埋植到穴位内,通过羊肠线这种异体蛋白组织对穴位产生持久而柔和的生理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刺激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埋线作用原理 ? 穴位埋线法是经络理论与现代医学手段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羊肠线在穴位内的生理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所产生的刺激信息量和能量通过经络传入体内,以达“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治疗疾病的目的。

埋线作用原理 ? 其治疗过程,包含了针具刺激效应及 埋线渗血的刺血效应,以及羊肠线在穴位 内长久的刺激作用,对五脏六腑的功能进 行调整, 甚至从根本上治愈疾病,符合 《内经》“深纳而久留,以治顽疾”的思想。羊肠线对机体初为机械刺激,后为生物学 和化学刺激,具有速效和续效作用,形成 一种复杂的持久而柔和的刺激量。 传统埋线疗法 ? 传统埋线疗法主 要有切开埋线法、三 角针埋线法、切开结 扎埋线法,这三种埋线 法皆要求局部麻醉,使 用手术器械, 操作比 较复杂,且易于感染, 临床上已经很少应用。 切开结扎埋线法 三角针埋线法 切开埋线法 传统埋线疗法 1、切开埋线法 ? 穴位常规局麻,用手术刀尖刺开皮肤0.5-1.0cm,将血管钳探到穴位深处按摩,然后将小粒羊肠线埋入肌层内,切口用丝线缝合,覆盖消毒纱布。 传统埋线疗法 2、三角针埋线法 ? 从穴位两侧1-2cm处,做好标记,常规消毒,皮内麻醉,用持针器夹住带羊肠线的皮肤缝合针,从一侧局麻点刺入,穿过穴位下方的皮下组织或肌层,从对侧局麻点穿出,捏起两针孔之间的皮紧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放松皮肤,轻轻按揉局部,使羊肠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内,覆盖纱布3-5天。 传统埋线疗法 3、切开结扎埋线法 ? 穴位两侧或上下各1.5-2.5cm,局麻,一侧用手术刀尖切开0.3-0.5cm,用弯止血钳插入穴位深处进行按摩弹拨法,然后用持针器夹住穿有羊肠线的缝合针从切口刺入,穿过穴位深处,从对侧皮丘穿出,又从出口进针,较第一线浅,至切口出针,将线头适当拉紧,打结,剪断并埋入切口深处,包扎。 改良埋线疗法 ——注射针头 ? 选用注射器针头进行,由于针体小,操作简便,不用局部麻醉,病人容易接受。? 目前已大量应用于临床。如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中风后遗症、癫痫以及各种痛证等。

实用穴位埋线疗法

实用穴位埋线疗法 陆健主讲 中国北京宝利慧科研中心 医学培训部

目录 长效针感疗法的临床研究 (一)长效针感概述 (二)埋线疗法概况 (三)埋线疗法和医用埋线针的由来 (四)埋线疗法的发展情况 埋线治疗慢性咳喘症2125例疗效观察 埋线治疗慢性头痛 埋线治疗甲状腺疾病 埋线治疗慢性鼻疾病 小面积肌纤维织炎 埋线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埋线治疗坐骨社经痛 埋线治疗白癫风 (五)埋线疗法中出现几种情况、讨论和处理意见(六)埋线治疗总的规律 一针治疗膝关节病的研究 磁胶头多功能健身锤的临床应用

长效针感疗法的临床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陆健 一、概述:“长效针感” “长效针感”是指以某种方式在穴位上刺激一次,能获得持续十天以上的针刺样感应,达到既减少病员求诊次数、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又能提高或巩固针灸疗效的目的,谓之“长期针感疗法”。 长效针感的名词,在针灸学中是个新的名词,但其方法,从古以来都在研究,没有什么新的,或者说是新的不多,本人,对长效针感名词的研究花了十五年之久的功夫,才得到针灸界的承认(1985年11月入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文摘要汇编,1987年1月在中国针灸杂志第1页上全文发表)。那么,这个设想是怎样来的?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名词?而研究这个课题又有什么现实意议呢? 长期针灸实践证明,针灸治疗许多慢性病症,往往因施治次数多、疗程长,给患者和医生都带来困难,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曾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从1968年起,先后受“长效药物”和“针刺麻醉”的启示,逐步形成了“长效针感”的假想,通过对针刺麻醉、穴位注射、穴位埋线、贴压、火针、瘢痕灸等多种刺激疗法的实际应用,并反复查阅大量文献,进行疗效比较,特别是通过多次自身体验,使穴位埋线麻醉获得成功,最后选定埋线疗法作为研究的方向,经过20年的实践,形成了在针灸理论指导下,

穴位埋线技术操作规程

心包穿刺术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穿刺心包放液,解除心包填塞。对心包液进行常规、生化、细菌及细胞学检查,以明确病因。心包内注入药物用于治疗。 【适应症】 1、确定心包积液性质; 2、解除心包填塞; 3、心包积脓的治疗; 4、心包开窗的术前判断 【禁忌症】 1.出血性疾病、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及正在接受抗凝治疗者为相对禁忌证。 2.医学|教育罔搜集整理拟穿刺部位有感染者或合并菌血症或败血症者。 3.不能很好配合手术操作的患者。 【用物准备】 (1)物品准备:基础治疗盘一套、心包穿刺包1个(内含:心包穿刺导管、套件含穿刺针、导丝、止血钳2把、纱布数块、孔巾1块、弯盘1个),50ml、10ml、2ml注射器各1支、无菌治疗碗一个、量杯一个、无菌手套2副、试管数支、心电监护仪及心肺复苏器械。(2)药品准备:需备心肺复苏药物,阿托品、多巴胺、局麻药,2%利多卡因。 【操作程序】 1、术前宜行X线及(或)超声检查,以便决定穿刺部位及估计积液程度;积液量少者不宜施术。 2、选择适宜体位,如从心尖部进针常取坐位;如选择剑突下进针常选斜坡卧位,腰背部垫枕。 3、嘱患者于术中勿咳嗽或深呼吸,必要时术前可给予适量的镇静剂。 4、常用穿刺方法有下列二种:①心前区穿刺,于左第 5、第6肋间隙心浊音界内侧进针,向后、向内指向脊柱方向刺入心包腔。穿刺针尖入皮下后,助手将注射器与穿刺针后的橡胶管相连接,并抽吸成负压,当穿刺针入心包腔后,胶管内立即充满液体,此时即停止进针,以免触及心肌或损伤冠状动脉;②胸骨下穿刺于胸骨剑突与左第7肋软骨交界处之下作穿刺点,穿刺方向与腹壁成45°,针刺向上、后、稍向左而入心包腔的后下部。其余操作同上。有条件可在超声指导下进行。

穴位埋线疗法技术

穴位埋线疗法技术 【用物准备】 用物准备包括一次性的微创埋线针,埋线线体以及常规消毒所用的碘酒酒精及棉球等。 【禁忌症】 (1)皮肤局部病变,破损,有感染、溃疡。 (2)有特殊疾病者如出血性疾病、活动性出血者、长期服用激素、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 (3)严重心脏病或妊娠期高血压,晕针,体质虚弱者。 (4)免疫缺陷综合症。 (5)过敏性体质。 【操作程序】 1.患者俯卧位和仰卧位,暴露所需埋线的部位。 2.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局部皮肤。 3. 准备针具和线体,采用一次8号注射不锈钢针头作套管,用28号不锈钢毫作针芯,镊取一段线体。置于埋线针针管的前端,用镊子将线体推入针管。 4.根据进针部位不同,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提前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提针。迅速刺入皮下,并根据穴位解剖特点,进一步深入到穴位适当深度。 5.在获的针感后,边推针芯,边推针管,将线体植入穴位皮下组织或深层肌层内。 6.针出后,立即用干棉球压迫针孔片刻,并敷贴医用胶贴。继续下一个穴位的操作。 (2)微创埋线的线体植埋深度,一般来说,线体深度为1;5~2.o厘米四肢端末由于皮下组织和肌肉之间,肌肉较少,埋线比较困难,尽量不用埋线。有些穴位下方有大出血的血管和神经,对于这些穴位应该避免深刺,以防伤及血管和神经。 【注意事项】 (1)严格注意无菌操作。羊肠线应埋于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且线头不得外露,以防感染。

(2)在同一穴位作重复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进、出针点。 (3)肌腹、肌腱处治疗时,先进行穴位按摩,然后再埋线。 (4)术后1~5天内,少数患者有时出现肿、痛、低热等无菌性炎症反应,一般可不处理,1周左右可自行消失。局部有明显的炎症反应如红、肿、热、痛者,应抗炎治疗。

埋线疗法

(1)个人总结 埋线疗法 主要是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的刺激,将其刺激通过穴位--经络传入体内。(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先在穴位局部的皮肤进行局部麻醉。 2.再就是埋入药线。 3.药线(如羊肠线、钢圈、磁块)是一种异体蛋白,能使埋入的部位(穴位)产生变态反应和无菌性炎症,对穴位产生和保持持续有效的刺激作用(和扎针灸区别:扎针时就产生刺激,拔除后刺激会逐步消失;除非天天扎针灸),长期且持续激发人体免疫功能,调整身体达到平衡状态,通经络,提高免疫力。 给某个穴位进行一次埋线疗法相当于天天给此穴位扎针,连续一个月或更久)弥补了针灸原有的扎针时间短、扎针次数多、疗效不持久、病愈后不易巩固的缺陷。 5.以前埋线创口大的,需要缝合皮肤。现在有空心针埋线不用缝合。 6.穴位埋线疗法的适应范围非常广泛,目前主要用于各种慢性疾病,需要较长时间进行针灸治疗者。如慢性肠炎、胃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等,也常常用于美容、减肥、保健等项目,将这种疗法用于治疗痤疮、黄褐斑、肥胖

以及人体疲劳综合症等。适应工作压力比较大,生活节奏比较快的现代人。 7.但是也要选对治疗某种疾病的穴位,选穴位不理想,效果肯定不理想。例如:胃肠疾病常常选“足三里”。要是选“大椎,列缺等穴,效果肯定不好或几乎无作用 (2)参考网上资料:操作方法 埋线疗法是一种用针具将羊肠线埋植入穴位内的小手术,故应对必要的消毒局麻用品及术中所用针具、器材、创可贴等预先准备充足,以在埋线时使用。埋线的操作方法,为使之简单化、规范化,现命名:注线法(即穿刺针埋线法)、植线法(即埋线针埋线法)。 第一节埋线工具及器材 一、埋线针具 (一) 埋线针;是一种特制的专用于埋线的坚韧的金属钩针,长约12—15厘米,针尖呈三角形,底部有一缺口用以钩挂羊肠线。 (二) 一次性埋线针,也叫一次性套管埋线针 (三) 多次性埋线针具平时浸泡于了75%酒精液内备用。 二、埋植用羊肠线

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荟萃 穴位埋线疗法是几千年中医针灸经验和30多年埋线疗法经验的精华融汇而成的一门新型学科,其适应症非常广泛,尤其是对中西药物乆治不愈的许多慢性病疑难病症,往往获得意想不到的神奇疗效,所起到的治疗作用相当于针灸数十次的功效,其中对某些慢性病疑难病具有速效、长效、特效的优势,经得起实践检验,治疗次数少,病员痛苦小,花钱少。埋线疗法优于当前多种医疗技术的疗效,是我们一直共同寻找的最佳治疗方法。最近,我们使用PGLA线体穴位植入,PGLA是从纯天然植物提取并改制而来,特点在于可吸收性良好、疼痛感小、刺激效果好、无毒副作用,皮下无硬结,无过敏反应,为临床带来方便、有效的治疗效果,无疑是埋线材料的一次重大革新。 穴位埋线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方法 取穴 主穴:曲池、足三里、风门、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配穴:视关节肿胀疼痛部位而定,如脚趾痛取太冲、八风;踝关节痛取解溪、昆仑、太溪;膝关节痛取内外膝眼、梁丘、鹤顶、委中;髋关节痛取秩边、环跳;腰椎痛取痛点相应部位的夹脊穴;肩关节痛取肩髃、肩井、肩贞、肩内陵或痛点部位;腕关节痛取外关及痛点部位;颈椎胸椎取痛点部位相应夹脊穴及阿是穴。 所需物品 医用埋线针数支,大小镊子各1把,将1号羊肠线剪成2~3 cm适量,用生理盐水浸泡2小时后取出,放入75%酒精内浸泡30分钟后待用。碘酒棉球、酒精棉球及医用胶布、一次性注射器、普鲁卡因备用。 埋线方法 患者充分暴露埋线所需穴位,用碘酒棉球在穴位上做标记并消毒,再用酒精棉球脱碘,持装有普鲁卡因的注射针在每个穴位上麻醉时先得将针头斜面朝上,当针头斜面刺入皮下时先推出1

腰腿疼痛穴位埋线治疗的临床观察

腰腿疼痛穴位埋线治疗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9-03-04T16:16:10.250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第01期作者:张修雷范恩宁马春晖 [导读] 这为穴位埋线疗法的疗效好提供了临床证据,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选择依据。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恩宁中医门诊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穴位埋线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都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穴位埋线疗法的生存质量改善较常规针刺的改善明显。这为穴位埋线疗法的疗效好提供了临床证据,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选择依据。 关键词:穴位埋线;腰腿疼痛;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穴位埋线是在针刺留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具备了针刺留针所具有增强针感、针刺补泻、催气、候气等作用。从传统中医角度来看,埋线疗法通过协调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从而达到自身调节的作用。笔者自2009年10月一2011年10月,用穴位埋线法治疗腰腿痛230例,疗效肯定,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治疗病例230例,女性95例,男性135例,年龄17—74岁,平均年龄47岁,发病时间2d一10年,其中腰椎间盘突出30例,L3横突综合征50例,腰椎退行改变80例,梨状肌综合征20例,腰肌劳损15例,强直性脊柱炎5例,臀肌损伤15例,腰背筋膜炎12例,慢性盆腔炎3例。 2 治疗方法 2.1 主穴肾俞阿是穴委中大肠俞手三里。配穴寒湿痹阻配腰阳关、阴陵泉;湿热阻滞配阴陵泉、曲池;气滞血瘀配太冲、血海;肾虚腰痛配太溪、三阴交;督脉型配后溪;足太阳经型配昆仑。 2.2 材料:弯盘1个、16cm镊子2把,以上均经高压灭菌后使用;采用一次性埋线针,采用一次性可吸收缝合线。 2.3 操作方法:操作:患者俯卧位,选好穴位后,常规消毒穴区皮肤,采用一次性埋线针,用镊子镊取10mm长一次性可吸收缝合线,放入埋线针管的前端,左手拇指食指绷紧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分别将针垂直刺入选好穴位内0.8~1.0寸(约20mm~25mm),当出现针感后,边退针管,将线体注入穴内后出针,出针后按压片刻以防出血,并以无菌胶布固定。每月植入1次,连续治疗4次后统计疗效。 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腰腿痛消失,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不影响正常生活;有效:症状、体征较前改善,生活基本自理;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 4 治疗效果 本组病例230例,痊愈140例,占60%;显效73例,占32%;无 效17例,占8%;总有效率92%。 5 回顾性病例 患者王某,男性,48岁,主因“反复腰痛4年,加重2天”由门诊于2014年01月19日就诊。患者2009年出现腰痛症状,期间反复发作,曾于多家医院行针灸、理疗、中药、牵引、小针刀等治疗,症情好转,2天前在受寒后咳嗽时出现腰部疼痛加重,转侧不利,俯仰受限,休息未见缓解,夜间疼痛尤甚,遇寒痛增,得热则减,未至医院正规治疗,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为进一步诊治特来我院。病程中患者神清,精神一般,腰部疼痛,无发热咳嗽,无心慌胸闷,无头晕痛,无恶心欲吐,无视物旋转,饮食睡眠尚可,二便调。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 查体:腰椎生理曲度略直,腰肌紧张,L3-S1棘间及棘旁压叩痛(+),挺腹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右60°(+),咳嗽征(+),屈颈试验(+),双侧四字实验(+),双上肢握力正常,四肢肌力及肌张力均正常,跟腱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中医诊断为:腰痛病。 患者久因劳累,涉水冒雨,劳汗当风,寒邪凝滞收引,湿邪粘聚不化,致腰腿经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因而发生腰痛,证属“寒湿阻滞”。中医治疗以补肝肾,散风寒,活血温经通络为主。 埋线取穴如下:肾俞、阿是穴、委中、大肠俞、手三里、腰阳关、阴陵泉。 1月1次,患者病程日久,2次后感腰痛大大缓解,4次后腰部稍酸痛,活动尚可,5次后症状基本消失。2年后随访诉腰部酸痛已无。 6讨论 腰腿痛,属“痹证”的范畴。由于人体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调,阳气不振,腠理空疏,卫阳不固,风寒湿邪侵袭发病。《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肾虚是腰腿疼最基本的病因病机,风寒湿三气为诱发,血瘀是重要的环节。穴位组方选肾俞、大肠俞有补肾、强腰府之效;根据中医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理论,循经配穴,既可调整局部经脉气血,又可通过局部的针刺治疗,缓解病变局部肌肉紧张状态;秩边、承扶、环跳、委中等穴分布在坐骨神经走向上,都有疏经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为临床上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常用穴;根据腰背委中求理论,膀胱经的合穴委中为治疗腰痛的有效穴,此穴可以很好地激发膀胱经的经气;针刺阿是穴可以快速镇痛,主要通过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使大脑中枢调控指挥系统增强机体消炎和代谢作用。《甲乙经》:“肠腹时寒,腰痛不能卧,手三里主之。”

中医穴位埋线减肥疗法适宜人群

中医穴位埋线减肥疗法适宜人群 穴位埋线减肥疗法穴位埋线减肥疗法是针灸的延伸,即是一种经络疗法。它是将人体可吸收的生物蛋白线埋入穴位,达到长效刺激穴位,疏通经络,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现代针灸替代疗法,此法15天埋线1次,免除了肥胖患者每天“针”一次的麻烦和痛苦,是繁忙现代人首选的减肥法。 穴位埋线减肥疗法是中医针灸的一个分支,由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穴位埋藏疗法改良而来。针灸或点穴时,外力对穴位产生刺激,一旦针或手指离开穴位以后,对穴位的刺激就随之消失了,例如当胃溃疡发作时患者疼痛难忍,中医大夫就采用针灸治疗在患者“足三里”的穴位处扎一针,即刻就会缓解疼痛,但是起针后,疼痛依然会发作。后来医生就把一根针埋在病人的“足三里”穴中,让它长期刺激穴位,这就是最初的穴位埋藏疗法。从这个角度讲,穴位埋藏疗法是一种长效针灸疗法,弥补了针灸原有的扎针时间短、扎针次数多、疗效不持久、病愈后不易巩固的缺陷。 随着科学的发展,以一种动物蛋白载体,比如羊肠线,代替银针埋在穴位中通过羊肠线对穴位产生持续有效的刺激作用,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载体在一段时间内会自然溶解,被人体吸收,穴位埋线减肥疗法也因之得名。除针和羊肠线以外,穴位埋藏疗法使用的载体还有钢圈和磁块等。载体的使用虽然呈现多样化,但埋藏载体使用的器具和方法一直不甚理想,最初曾是在局部皮肤表面割个创口,把载体埋到里面,然后把创口缝合起来显然,这种方法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皮肉之痛,还有可能形成疤痕。后来也有使用空心针埋线的,空心针拔出以后,羊肠线就留在穴位上,但这些方法也会给患者带来痛苦。 中医穴位埋线减肥疗法适宜人群 穴位埋线疗法的适应范围非常广泛,目前主要将这种疗法用于治疗痤疮、黄褐斑、肥胖以及人体疲劳综合症等。适应工作压力比较大,生活节奏比较快的现代人。

穴位埋线疗法

胃痛的穴位埋线疗法 一、埋线疗法概述 (一)埋线疗法的概念。穴位埋线疗法是在针灸理论的指导下,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相应穴位而产生一系列治疗效应的一种中西医结合疗法,是外治法中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它采用现在医学技术与和传统经络学说相结合,已达到长期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治疗疾病的目的,并具有操作简便,效优价谦的优点。埋线疗法的整个操作过程包括了穴位封闭疗法,针刺疗法,刺血疗法等方法,同时也包含了埋线效应及后作用效应,是多种方法和效应的集中和整合,形成了穴位埋线独特的治疗效果。羊肠线是一种异种蛋白,可诱导人体产生变化反应,使淋巴组织致敏,配合抗体,巨噬细胞来破坏、分解、液化羊肠线,使之分解为对肽、氨基酸等。羊肠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吸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及生物化学刺激可长达20天或更长,从而弥补了针刺时间短,疗效难巩固。难坚配合等缺点,符合现代人快速高效的生活节奏。 (二)常用的埋线方法及操作 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为微创埋线法。 1、术前准备。心理准备:在进行埋线之前,首先向患者详细介绍本疗法的治疗特点,告知埋线的手术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物品准备:物品准备包括一次性的微创埋线针,埋线线体以及常规消毒所用的碘酒酒精及棉球等。 术者消毒: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手心,指缝,手背,手指关键,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流动水清洗。 2、操作技术

患者俯卧位和仰卧位,暴露所需埋线的部位。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局部皮肤。准备针具和线体,采用一次8号注射不锈钢针头作套管,用28号不锈钢毫作针芯,镊取一段线体。臵于埋线针针管的前端,用镊子将线体推入针管。根据进针部位不同,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提前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提针。迅速刺入皮下,并根据穴位解剖特点,进一步深入到穴位适当深度。在获的针感后,边推针芯,边推针管,将线体植入穴位皮下组织或深层肌层内。针出后,立即用干棉球压迫针孔片刻,并敷贴医用胶贴。继续下一个穴位的操作。微创埋线的线体植埋深度,一般来说,线体深度为1.5-2.0厘米,四肢末端由于皮下组织和肌肉之间,肌肉较少,埋线比较困难,尽量不用埋线。有些穴位下方有大出血的血管和神经,对于这些穴位应该避免深刺,以防伤及血管和神经。 3、埋线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埋线后的局部反应,不仅与操作的方法施术部位的杂质有关系,而且和线体材料右关。羊肠线因为含着有动物蛋白和加工过程中的杂质,植理容易发生感染和蛋白过敏反应,应用高分子材料合成的线体PGLA则很少发生感染和炎症现象。不良反应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出血和血肿。埋线操作出针后出血,应立即用干棉球压迫止血,术后出现青紫或血肿,可先给予冷敷止血,24小时可以热敷止血。 感染。一旦由于操作不当发生感染时,可以给予局部抗感染处理,或是服用抗生素出现化脓应排脓。 过敏。埋线后局部出现红肿发热,瘙痒,丘疹,甚至线体排异。给予抗感染处理,严重的给予口服抗生素过敏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