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之审美文化研究

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之审美文化研究

魏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我国由统一走向分裂,又由分裂归于统一的重要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战乱频发,政权的更替、民族矛盾与文化的碰撞使得经学中衰,礼乐崩坏,魏晋之际玄学盛行以及佛、道的传播,共同影响了这一时期个性解放思潮的萌发,文学也随之呈现多样化及自觉化的繁荣局面。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女性的主体意识也开始从封建礼教中疏离出来,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觉醒。这种觉醒表现在文学中,即女性审美意识的复苏。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女性作家,她们开始用自己的眼去关照现实生活,关照女性自身际遇,并将这种相对独立的审美活动寄情于文学作品之中,用己手写己心。本文从审美的角度切入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这一研究主题,研究对象为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家及其文学创作,力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魏晋南北朝女性审美主体的觉醒及其文学创作所蕴含的“美”的内涵与内在精神,以及女作家独具特质的艺术表现方式。第一部分:分析女性审美主体觉醒的社会文化环境。首先,从女性受教育状况、婚恋观以及女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三个方面,横向展示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繁荣的成因;其次,从魏晋、南朝、北朝三个不同历史分期的不同文化氛围出发,纵向梳理审美主体觉醒的表现,包括女性作家数量,作品流传情况以及作品在不同时期表现出的独特审美品格。第二部分:主要根据题材、内容分析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的审美内涵,进而探索女性作家独特的内心世界。第三部分:分析女性作家的审美偏好,以探求其独具特质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女性作家独特的审美

视角、相对狭窄、幽闭的审美空间以及平实新巧、真情流露的“俗”的审美趣味。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审美主体的觉醒。然而,她们观照下的世界,大多摆脱不了自身活动范围狭促所带来的局限,仍然不同程度地摇曳着男性话语权的影子。但她们已经开始把目光洒向现实生活,诗性的触角开始向人欲延伸,对“抒写性情”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女性作家的这些尝试,为中古文学注入了新鲜元素,对后世作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时代背景,同时也成为了后世文学的重要遗产。本文将从文学流派、代表作品和影响等方面,综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研究现状。 文学流派 1.乐府文学 乐府文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重要流派。这个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许多人们对政治的失望和对劳动的困苦都反映在了这个流派的作品中。乐府诗往往能够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对现实痛苦的抱怨表达得淋漓尽致。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2.洛阳派 洛阳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另一种文学流派。此流派名字源自洛阳这个都市,而这个都市正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洛阳派的作品往往以艳丽的文学风格和瞬息万变的表现手法,深刻陈述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这个流派的代表作品是《陶渊明集》和《王右丞相号》。 3.神仙学派

神仙学派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这个流派的代表作 品常常描绘神仙们的生活、行为和情感等方面,可以说它们是一种神 话创作的延伸和发展。这个流派的作品往往给人一种神秘和仙境般的 感觉。其中最为代表的作品是《庄子》和《南华经》。 代表作品 1.《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描绘中国古代地理、人物、神话、神仙、神话生 物等的传说著作。它的现代版本分为《海外三千里》、《大荒北经》、《大荒南经》、《中山经》四卷。这部作品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和神 秘文化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地理、历史等 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2.《荀子》 《荀子》是中国道家哲学著作之一,它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荀子 和荀况合著而成。这部著作以道家的思想为基础,主张“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荀子》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宋朝以前的各个朝代,是中华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3.《文选》 《文选》是一部集中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文学作品的选集,由南 朝宋时期的裴度编纂。这部作品涉及到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包括散文、诗歌、演讲、书信、碑铭等文学形式。《文选》被认为是 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均有很高的 价值。

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研究

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发生了剧烈变革,政治局势错综复杂,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也呈现出独特的特征。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既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的深刻影响,又反映出女性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机遇。本文将从背景介绍、女性文学研究、个人观点和论述以及总结与启示四个方面,探讨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争与分裂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然而,政治的动荡并没有阻挡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相反,政治的分裂反而促进了文化的多元与交融。在这个时期,儒释道思想相互碰撞,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女性的社会地位也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发生了改变,她们开始逐渐参与社会活动,国家大事,成为当时社会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风格。这个时期的女性作家,以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她们的创作内容广泛,既有对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等社会问题的,也有对家庭生活、儿女情长等个人情感的抒发。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女性细腻、敏感的情感世界,以及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与男性文学相比,女性文学更加注重对细节和情感的描写,同时也更具有批判性和反思精神。 对于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的看法和观点,我认为它们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而且在当代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女性文学在那个时代为女性争取更多的社会权利和自由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文学作品鼓励女性摆脱传统的束缚,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成为当时社会上一股强大的力量。女性文学也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比如,在当代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以女性视角描绘生活、表达情感的作品,这些作品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追捧。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况,为促进社会的平等和和谐提供了有利条件。 通过分析和研究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女性文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这些文学作品鼓励女性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为女性争取更多的社会权利和自由发挥了重要作用。女性文学也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更加女性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女性的视角描绘生活、表达情感,为促进社会的平等和和谐提供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的研究和传播力度,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风格和特征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风格和特征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其文学风格和 特征也是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将对魏晋南北朝的文学风格和特 征进行一些探讨和分析。 一、文学风格 1.以文学创新为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新成为一种突出特色。这一时期的文 学家们追求创新和突破,不受传统束缚,将诗歌和文学创新在思想、艺术和文化等方面得到了充分发展。 2.多元化的文学表现形式 在这一时期,文学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诗歌、散文、戏曲、典籍、历史等。这些文学形式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的多元化和 多样性。 3.强调表达个性

魏晋南北朝文学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强调表达个性。文学家们追求表达个性、个体感受和人情之美,力求将喜怒哀乐表达得更为深刻精准。 二、文学特征 1.文学思想先进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思想先进,文学之创新也满足了人们思想的需求。在文学中,人文主义的思想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2.文学内容丰富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了人性、自然景观、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等方面。这些内容丰富的文学作品可以给人们带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3.注意感情描写和个性表达

文学家们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中,注重感情描写和个性表达,他们希望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个人的情感世界、内心世界和 思想感悟。这种个性表达的文学,让人感觉到作者的思想理念更 加深刻和真实。 4.注重形式美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除了内容上的深度之外,还十分注重形式美 的表现。这种追求形式美的融入,使得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具有了 更加精湛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综上,魏晋南北朝的文学风格和特征彰显出了这一历史时期的 文化创新和多元性,也为后来的中国文学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石。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特点分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特点分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此期间,我国的文 学艺术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动荡的时代。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个背景下,文学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诸多变化。 作为一个开放的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受到了外部文化的影响,尤其是 印度和西域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的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部文化。这种互相影响的文化交流,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氛围,促使文学更加多样化和开放化。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主要特点 1.注重个性表达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个性表达被赋予了极大的重视。不同于以往 的文学作品要求“不露声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主张个性化的表达,以此彰显作者的独特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追求意境的表达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一般比较简洁,词藻不多,但是在意境的表达上 却非常深刻。作品常常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表达深刻的哲理或情感。 3.注重史诗化的表现手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常常将一些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与想象的历史情 节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史诗化的文学氛围。这种表达方式,使得文学作品能够更深层次地表现出作者的思考和意识深度。

4.特殊的写作技巧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写作技巧也非常特殊。它常常采用一种特殊 的审美方式,追求体现作者的独具风格的另类表达方式。比如,在《诗经》中就出现了许多象征、象征手法。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品 1.《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代表作之一,它是由之乎者也所编写的 一部记载魏晋时期文人政治家的话语、行为和风范的笔记。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史诗化的叙述方式,深入表达了那个时期精英们凌云而上、走进历史的神样。 2.《文选》 《文选》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典籍之一。它是由南朝宋文学家刘义 庆所整理的一部集汉魏六朝文学作品之大成的书,收录了当时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涵盖文学的各个领域,包括诗、文、赋、颂等等。 3.《曹操诗集》 《曹操诗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代表作之一,它是当时最有名的文 学家曹操所著的诗歌集。这部诗集中的诗歌以其简约、直率的风格,表达了作者对家国情怀的深切思考和对生命的无尽追求。 四、总结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开创 性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学经历了重大的变迁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学氛围和表现风格。笔者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多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研究,可以更进一步解析这个时期的文化特性和文学表现,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学脉络和文化背景提供更多的助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及价值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及价值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艺术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也预示着中国传统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时期的文艺产品,深刻反映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是中国文化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篇章。本文将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艺特点、文艺门类、文艺创作和价值等方面,对这个时期的文艺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文艺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从盛转衰的时期,政治动荡、社会变迁、经济萎缩,这些都成为这一时期文艺的出发点和主旨。在这个时期,时代的变革使得文艺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文艺风格由简直向繁复转化,艺术表现由理性向感性转化。这个时期的文艺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较为鲜明的叙事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大多以记述历史事件或生活事物为主,叙事性强,历史叙述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如《三国演义》、《宋史》、《南史》等史书,以及《陶渊明集》、《左思集》等文集,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2.以文人为主要创作阶层。这个时期的军阀混战,政治变革,让文人成为了社会主流,文化艺术也成了他们独有的表现形式。这也导致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作品充满着文人的情怀和精神,注重个性和感性的表达。 3.注重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艺作品大多是以思想内涵和感情表达为核心,反映了社会和人类的情感状态,更多地体现了人的思想、人的情感和人的价值观念。 二、文艺门类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艺门类非常丰富,主要有诗、散文、小说、绘画等多个门类。其中,诗歌和散文是这个时期最主要的文学类型。 1.诗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注重抒发情感和人文思想,注重表现生命的 意义和价值。《文选》和《古文尚书》就收录了这个时期的大量诗歌,其中包括陶渊明、曹植、陆机、王安石等著名诗人的作品。 2.散文:这个时期的散文内容也十分丰富,主要有议论、游记、笔记、书信、 传记等多个门类。这些散文作品都注重对人性、自然、历史等方面的表达和探讨,是古代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性的作品有曹操《短歌行》、左思《咏史十二首》、王羲之《兰亭序》等。 3.小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发展时期。代表作品包 括《搜神记》、《世说新语》、《庄子》和《南华经》等。 4.绘画:这个时期的绘画主要以泥画、印章和壁画为主。泥画是指在墓室里绘 制的画像,因此泥画更注重形象、面貌、服装等的精细描绘;而印章常被文人士大夫用来盖印,是用图案来表达思想的重要媒介;墓志的壁画则从形式上讲更接近于绘画,其画面更加的具象、笔触也更加的细致。 三、文艺创作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创作 保持了独立自主的态度,同时对前人的学习和借鉴也十分重视。这个时期的文艺创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以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述为主要创作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 品多涵盖历史事件和人物,但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并不是直接对其进行描述,而是注重对其内涵和精神的表达,如曹操的《短歌行》、左思的《咏史十二首》均贡献了这一方面的创作。

魏晋南北朝文学教案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教学目标]从宏观角度整体把握魏晋南北朝文学,了解当时的文化思潮及其对文学的渗透和影响,作家的社会地位、命运及其风尚,掌握该时期文学发展的轨迹。[教学重难点]文学自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题;玄学、佛学对文学的影响。[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时间]2学时 [教学内容] 魏晋南北朝文学鸟瞰: 文学走向自觉,文学个性化鲜明;文学集团涌现,浮现群体性风格,文学发展的阶段性明显;五七言的古体、近体诗兴旺。 第一节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旺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十分繁荣。 文学的自觉表现在: 1.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独立出来;讨论“文”、笔”之分。 2.深细研究各种文体,特别是《文心雕龙》、《文选》从理论和实践上深细研究了各种文体。 3.重文学的审美特色,从多方面研究文学的形式美和创作技巧。 《文心雕龙》标志着我国文学理论批评有了完整体系,由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自序组成,深入讨论了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部规律,总结并形成为了 有中国特色的创作论。 《文选》作为文学总集,收录先秦至梁130余人的作品,另有古乐府、古诗十九首,共收诗文七百余篇。编排上先把文体归为37大类,大类下依题材再分小类。选编者对作品比较宽容,有文学眼光,后世形成“文选”学。 第二节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 一、动乱中的人物命运 战乱和分裂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根本特征。在这一时期,封建统治者走马灯式地更换,且相互杀伐不息,混战连天。与之相连的是饥僅,瘟疫以及人口大规模迁移,使无数生命就此终结。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典型的乱世,其文学也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属于先后两三个朝代,且多莫名其妙地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杀戮。敏感的作家们深感生命短促无常,祸福难料,危机四伏及个人的无能为力,从而形成文学的惨剧性的基调,以及作为惨剧性基调之补偿的放达,后者往往表现为及时行乐或者沉迷声色。 二、动乱朝代文人的风尚 魏晋南北期时期,文学的共同主题有: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这些主题往往以药和酒为酵母引起开来,药和酒遂与这个时期的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生死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关于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量;游仙主题主要是想象神仙的世界,表现对彼岸世界的憧憬以及企求长生的愿望。隐逸主题包括憧憬和歌咏隐逸生活的作品,也包括招隐诗和反招隐诗。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特色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 的文学艺术也独具特色。在这个时期,文学艺术呈现出了一种比 较独特的风格,这种独特的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一种讲究形式美的特点。这个时期的文学艺术家们非常注重艺术形式的完美呈现,他们追 求的不仅仅是内容的丰富和深度,更是形式的精美和卓绝。在这 个时期的诗歌、文学作品中,不仅出现了大量的优美的修辞手法,而且还有很多具有独特造型感和视觉冲击力的作品。这种对形式 美的讲究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韵味,这也为后来的文学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一种比较激进的风格。 这个时期正值中国社会从封建制向官僚制转变的关键时期,而文 学艺术家们则是这场变革的领军人物。在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倡导自由、讽刺官僚制度的作品,这些作品不 仅表达了当时人民的不满和愤怒,而且还激励和引领了后来的文 学艺术发展。

另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也非常注重物质生活和思想 内涵的结合。这个时期的作家们不仅在文学作品中涉及到生活的 方方面面,还特别关注人类生活的本质。他们通过细腻描绘、丰 富多彩的笔触,表现了人们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挖掘了生活中的 深层内涵。在这种生活和思想内涵的结合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文学艺术展现出了一种深邃的思考和反思。 最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还表现出了一种比较丰富多 彩的文化融合。在这个时期,东晋的文学正式南朝文化形态的形成。南北文化的交融使得文学艺术的表达更加丰富多样化,在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中,都可以体现出这种文化的融合。 这种融合不仅仅是在文学作品中,还体现在语言、宗教、哲学等 各个方面。这种文化融合成为后来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石。 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形式美的讲究、激 进的风格、生活和思想内涵的结合以及文化融合的特点。这种特 点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文化的内涵,也为后来的文学艺术发展奠 定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是中国文 化史上的一笔珍贵财富。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它不仅是一个 政治多变、社会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文化艺术兴盛的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本文将就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进行阐述。 一、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产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和发展,包括文学 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其中,以散文和诗歌为主要的文学体裁。 具体来说,则分为以下几方面: 1.散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散文,一般是以叙事、议论、写景或抒情为 主要手法,特别是魏晋时期的文言散文,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范 式的《琅琊榜》、葛长庚的《世说新语》、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作品,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2.诗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一般是以表现自由、超脱的情感为主要意图,表现了个人内心世界的自由和豁达。同时,魏晋南北朝的诗歌风格也相对宽泛,在题材和形式上都比较丰富。例如,陶渊明的田园诗、鲍照的豪放诗和嵇康的山水诗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3.文学理论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一般是以兴、离、别、怨等感情为主要内容,探讨了许多文学艺术方面的问题,使得文学艺术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很高的发展。其中名人著作《文心雕龙》、《诗品》等,对后代的文学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二、艺术 1.绘画 魏晋南北朝的绘画,主要表现了山水、人物和花鸟等方面的艺术。尤其是其山水画,充满了哲学的思想内涵,表现了艺术家的

神韵和审美追求。代表作品包括王羲之的《兰亭序》、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等。 2.雕塑 魏晋南北朝的雕塑具有一定的特色,可以说是具有戏剧性和要素性。它们充分地表现了文学艺术的内涵,催化了雕塑艺术的发展。代表作品包括大型佛像和玉器等。 三、结语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展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辉煌历程。无论是在文学、绘画还是雕塑方面,都具有创新和开拓的意义,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希望大家能够更加重视魏晋南北朝的文化艺术,共同推动中国文化艺术向更加辉煌的方向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涉及到了不同的政治朝代,文化文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文学作品、思想观念、文化传统等等都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传承。本文将重点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包括它的产生、特点、传承等方面。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的产生和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是中国文学中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及文学家、艺术家,这些作品都表达了当时社会中的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展现了他们对人生、世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思考。就文学艺术特点而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多元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不仅涵盖了各种文体,如史传、诗词、小说、辞赋等,还有非常丰富的主题和形式,如歌咏自然、描写人物、寄托情感、抒发感受等。这些文学艺术形式多样化,风格独特,为中国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 开放性: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相对于前代显得比较开放,自由度比较高,有很多新的文体和创新思想出现。这一时期 的文学艺术家们更注重表达自我,更加关注艺术性和美感,注重 人性和情感表现。 3. 兼容并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多元化,不但自身具 有独特性,而且也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能够吸收前代及外来文化 元素,融合多样的文学表现方式和文化传统,形成了一种独特风格。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丰富多彩,其中不乏代表作品。这些代表作品,不仅表现了当时文学艺术的特点,而且也传承并 发扬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文学精髓。下面列举几部代表作品,以 供参考: 1.《世说新语》: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流传的一部文学作品,它主要讲述了当时社会中的种种人物故事、言谈、风貌、含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与审美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与审美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 期文化艺术呈现出了缤纷多彩的特点。在这个时期里,文化艺术 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审美思想也有了新的发展。接 下来,本文将从文化艺术和审美思想两个方面对魏晋南北朝时期 进行探讨。 一、文化艺术 1.1 诗词歌赋的繁荣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尤其是诗词歌赋得到了空前的繁荣。这个时期的文学家们发扬光大了“以文会友”的崇高传统。各种文 艺刊物和文会相继出现,如《续齐谐》、《神仙传》等,不断推 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 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临淮望族的曹操和他的曹氏四子,曹操以 《观沧海》、《短歌行》等诗歌作品卓然成名,曹丕则以《典论》、《赋十三篇》等赋作成为当时的文坛巨擘,而曹植则以 《洛神赋》、《白马篇》等篇章为世人所称道。

1.2 画像的精湛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像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此时画像的创 作首先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个性化和生命力,其次是对夸张的运用。代表画家有东晋名画家刘邦明和曹洪,晋时的佛像和汉石刻画,都是当时的艺术精品。其中,佛像具有姿态端庄、造形精湛、神情显露的特点;汉石刻画则具有形态优美、构图精致、线条流 畅的特点。 1.3 古代文学名称之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名称非常多样化。如诸子百家之说、文 学典故之说、兵书纪传之说等等。不仅如此,这个时期还出现了 一些诸如“神鬼之语”、“耳鬓斯语”等听起来有点玄乎的文学名称,为当时文学艺术带来了一些新鲜的感觉。这些名称都是具有一定 的文化内涵,体现出当时文化艺术的丰富多彩性和深厚底蕴。 二、审美思想

2.1 儒雅高洁的审美观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文化尤其是儒雅高洁的审美观得到了发扬。这个时期的文人都非常注重个人修养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对道德美的追求十分迫切。同时,他们也非常注重情感丰富和文化素养的积淀,追求文化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2.2 随意洒脱的审美风格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意洒脱的审美风格也逐渐兴起。此时的文化艺术更加完整地表现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情绪。或抒对时代的不满,或抒对生活的虚无,或争对道德的真善美,或歌颂千古英烈等等,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人们精神世界的变化和审美兴趣的多样化。 2.3 淡泊、自然的审美情趣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些文化艺术家注重的是对自然界的观察和体验,这种以自然为范本的审美情趣也逐渐形成。这些文化艺术家以自然为师,创作出了刘邦明的山水画,王羲之的草书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与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与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这段时期的文 化与艺术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个时期,文化与艺术领 域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变革和创新,不仅为后世的文化传承铺平了道路,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文化思潮的多元表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思想繁荣的时期,各种学派思潮并存,形成 了百花齐放之势。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道家和儒家思想的碰撞与融合。 道家以追求自然、无为而治为核心思想,提倡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而儒家则注重人伦、礼仪,主张以仁义为统治基石。这两种思想在当 时达到了高度的对立与融合,为后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同时,佛教也在这个时期广泛传入中国。佛教的到来为中国文化带 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佛教强调个体的修行与解脱,对中国 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文化艺术的传入也为中国的艺术领 域带来新的元素和表现形式。 二、文学艺术的繁荣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繁荣。文人墨客们 纷纷涌现,他们以自然、自由的创作风格为特点,形成了新的文学风 格和艺术表现形式。 在文学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世 说新语》、《文选》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面

貌,也表达了文人的情感与思考。同时,赋、诗也得到了极大的繁荣 与发展,在这个时期,文人将个人的体验与社会现实融合在诗赋之中,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创新性,也在 思想上为当时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在艺术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绘画等艺术形式得到了重要的 发展。在建筑方面,著名的代表作品有洛阳白马寺、敦煌莫高窟等, 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的杰作,也是对佛教信仰的表达。在绘画方面, 以世人熟知的壁画和山水画为主,画家追求意境的表达,注重笔墨的 造型技巧和艺术手法,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三、音乐舞蹈的创新 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舞蹈的创新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 时期,音乐与舞蹈表演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崇。不同地域、不同民 族的音乐文化在这个时期相互融合,形成了多样化的音乐风格。舞蹈 艺术也在这个时期日臻完善,成为当时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墓葬文化的繁荣 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文化繁荣发展,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大特色。这个时期的墓葬不再仅仅是为了丧葬,更多地体现了社会地位和个人 能力的象征。古代士人在墓葬中注重品味和文化内涵的表达,形成了 独特的墓葬文化风格。墓志铭、墓画、墓碑等艺术形式的创作和应用 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与艺术创作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与艺术创作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时期,政权频繁更迭,社会动荡不安,但正是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文学与艺术创作迎来了繁荣的时代。本文将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与艺术创作,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文学与艺术的风格特点、作品主题、影响力以及艺术创作的背景与原因。 一、文学与艺术的风格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创作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新的发展。文人们开始追求 清新淡雅的风格,弃绝了以往骚气浓重的文风,倡导“气派和谐”的艺术追求。这是与当时充满动荡和混乱的社会环境相对应的。在诗歌创作方面,“琅琊派”和“哀衢派”两种不同的风格在文人中流行。琅琊派以温婉内敛、富有节奏感的韵文为主, 表现出一种典雅的气质;哀衢派则更加激情洋溢,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这两种风格相互补充,给文学创作带来了更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二、作品主题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与艺术创作中,善恶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并且出现了 更多关注个体体验和内心情感的作品。比如,“山水田园”成为文人追求的理想境界,他们通过描绘自然风景来表达对美和安宁的追求。同时,很多作品也从社会问题和生活哲理出发,反映人们对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等问题的思考和抗议。这种个体主义和思辨精神,为后世文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影响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与艺术创作对后世影响深远。首先,它影响了后来的唐 宋文人,以及明清时期的文人墨客。他们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传统,并且将其发扬光大。其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与艺术创作也对日本文学和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与艺术创作是中日文化交流的起点,它为后来的中日文化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与宋朝雅俗观差异的文化成因-精选资料

魏晋南北朝与宋朝雅俗观差异的文化成因 雅俗观是文学评价的重要标准,也是文学作品风貌的展现。雅俗观自形成之初便有崇雅黜俗的内在稳定性,同时随着时代文化的变迁和文学自身的发展,雅俗观也在不断的发展。魏晋南北朝与宋朝有着相同的历史命运――前者经历着大变革、大动荡,封建社会拉开帷幕,文化变革也如火如荼地展开;后者紧承封建鼎盛时期的盛唐,与中晚唐一道成为中古至近代的转折点。两断代在继承崇雅黜俗雅俗观的同时,也表现出“雅俗对立”与“雅不离俗”的焦点性差异。 魏晋南北朝雅俗观,一方面在文学形式上对雅俗观进行革新,出现了不同于传统儒家“雅正”观念的“雅丽”思想,另一方面由于玄学的盛行,文人多追求高蹈爽利的精神自由,表现出睥睨世俗的“雅俗异势”的雅俗观。宋朝一方面承袭了魏晋风流,将绝妙风神的高雅内化为自身的内在精神和人格魅力;另一方面,将忌俗尚雅的审美追求渗入到“世俗生活的体验和官能感受的追求,提高和丰富生活质量和内容”上[1](P52)。宋代的雅俗观集中体现在“以俗为雅,已故为新”八字上。苏轼说“诗需有所作为,当已故为新,以俗为雅。好奇务新乃诗之病。”(《东坡题跋》卷二《柳子厚诗》)魏晋南北朝与宋朝雅俗观的不同昭着社会文化环境的深刻差异。 由于文学从属于文化,魏晋南北朝到宋朝雅俗观的变奏,是

与文化和鸣的。当代学者对魏晋南北朝、宋朝的社会背景做了详尽的论述,从中可以窥看出两者在文化上的异质性。文章分别从文学参与的主体、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和文人精神三个方面来探讨两断代雅俗观差异的原因,并在论述中贯通文学创作四要素――世界、作品、作者、读者(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探究出导致雅俗观差异的从物质至精神逐步纵深的因素。 一、诗自分雅俗,所操之人不同 文人作为文学创作的主体,对文学风格的确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尤其在中国古代更是如此。文人士大夫的社会地位以及生活背景等所造就的个性特征深刻影响着文学作品。换言之,文人士大夫身份的变更对文学雅俗观的演变有着重大的作用。文人主体不同直接影响了魏晋南北朝与宋代雅俗观的差异。 就作者来说,宋朝文人的出身相比较魏晋南北朝门阀大族下移为地主阶层。南北朝时期门阀大族掌控着政治、经济、文化,是社会的中心,他们的审美趣味决定着文化的趋向。魏晋南北朝文学创造的团体多以家族为单位,而非像宋朝以相同创作追求的流派为单位。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森严,寒门知识分子在苛严的等级制度下也很少有进身仕途的机会,导致“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庶民”,而这种由门阀士族统治文学的局面直到宋朝才从根本上得以扭转。宋代大举实施科举制度使布衣大量入仕,冲击并更新了传统文人团体。新进的地主文人在努力向传统雅正靠拢的同

浅析中国美学史的发展历程

浅析中国美学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美学史是中国学者以西方美学为参照坐标,从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中梳理的结果。 本文通过从中国美学的萌芽兴起期、发展期、转型期、新变期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美学史 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演进和发展,始终与每个时代的哲学思想和艺术理论相伴,但毋庸置疑的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两大思想源头,几乎参与了每 一时代的美学思想的酝酿、形成和展,并使得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内涵保持了自身的民族 特性,而外来文化与每个时代诞生的新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佛学思想等,则激活了每个时 代美学思想的民族内涵,推动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创新与发展,从而使得中国古代美学 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具有独特的时代特色。从中国美学史变迁历程的实际出发,我 们可以将中国美学史的历史变迁划分为四个时期:史前夏商周秦汉时期作为上古时期,为 萌芽兴起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作为中古时期,为发展期;宋金元明清时期作为近 古时期,是中国美学的转型期;20世纪以来,则是中国美学的新变期。 一、萌芽兴起期 这一时期,虽然完备而系统的审美思想还未构成,但先民们朴素而完整的审美意识却 异常多样,并且他们的审美体验与劳动课堂教学、器物缔造就是浑然一体的。 中国最原始的审美意识,最初在旧石器时期先民的身体进化和劳动实践中得以酝酿, 继而在他们的器物制作中,尤其是石器的多样化造型中得以物化,实现了主观的审美形式 感和审美情感同客观的人造物的结合,原始自发的审美活动得以发生;到了新石器时代, 中国原始的审美意识在先民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中进一步演化,他们也开始了自觉的审美活动,具体表现为这一时期陶器和玉器的制作在注重造型的同时,也追求纹样和图案的装饰 作用,实用性与审美性并重,有的甚至更加追求装饰的表意性功能,形成了多样统一的审 美风格;进入夏商周时代以后,则出现了丰富多彩的青铜文明,以庄严、肃穆的艺术风格 取代了朴素、自然的审美取向,将原始的审美意识推向了新的高度;春秋战国是中国美学 的奠基时期,以儒家和道家美学为代表,孔子是儒家美学的创始人,孔子的美学思想体现 了政治、伦理、美学的统一。道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老子的自然观作为审美的最 高理想,对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庄子发展了老子的自然观,提出顺任 自然、由技进道的“游心”境界,他的“得意忘言”、“言不尽意”等思想,最终指向大 美不言的胜境;战国时期的《周易》系统的阐释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阴阳化生 的生命意识,具有比兴特征的诗性思维方式,本身就体现了审美功能,对中国古代的诗歌 和其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汉美学是对先秦诸子美学的整合,秦汉美学受道家宇宙 观的影响,把审美与宇宙的统一性联系起来,同时还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又兼收墨、名、法、兵、农各家,并且书法艺术走向独立,出现了一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书法理论,提出“势”的审美范畴。二、发展期 在美学基本理论方面,这一时期打下了中国古代以审美体验、审美感兴、审美形式的 缔造为核心的基本美学风貌,阐明了审美活动全线贯通宇宙万物和主体生命,使主体与宇

[容止,世说,新语]从《世说新语·容止》看魏晋人的审美追求

从《世说新语·容止》看魏晋人的审美追求 魏晋是一个别样的时代。国家长期分裂,局势动荡不止。社会盛行清谈,审美追求女性化。这是后代持续歧解的现象。特别是男子普遍以女性化为美,令今人难以理解,而这可以在《世说新语容止》篇里找到大量佐证。 一.审美以男貌接近女貌为标准 有的时候我都常常怀疑现代的审美观念是不是从魏晋时期所流传下来的,虽为黄种人,却以白为美。不过当代追求肤白如玉的往往是女性,而在魏晋时期,哪个男子若是肤白如玉,可真是算得上美男子。请看《世说新语容止8》里面说到,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桌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王衍被当时人普遍认定为神仙中人,几乎是美男子的标准,他的手都能与麈尾的白玉柄的颜色相同,两者基本没有区别,可见他的手简直可以称为玉手了。由此可见,人们对于如玉肌肤的偏爱。《诗经卫风硕人》有言: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本是形容女性美的,而在魏晋是男子美的标准。再如第26则里王羲之对杜弘治的描述也是面如凝脂,可见魏晋对男性的审美是接近女性美的。《容止》篇里到处是这类描述,将男子的美貌比作白玉。《世说新语容止9》里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璧。这里也是将潘岳和夏侯湛的漂亮容貌通过别人称他们为连在一起的玉来表现的。玉是洁白无瑕的,常常象征着一种高贵和纯洁。人们以玉喻人,首先是因为这些名士的外貌确实美如玉,令人赞叹不已。其次,人的内在品格气质也是符合玉的特质的。这一点常常被一般人所忽略。对魏晋深有研究的宗白华先生说:晋人的美的理想,很可以注意的,是显著的追慕着光明鲜洁、晶莹发亮的意象。既然言为意象,那么就不仅仅是外表的色泽和形态了。所以将他们比作玉,也表现出魏晋时期人们对于纯洁温雅的追求。这种内在修养与气质,应该与魏晋文人普遍喜好玄学有关,这种脱俗的学问今人理解者极少,而魏晋名士人人都擅长此道。 如果了解了魏晋时期的人们以白为美,那么男子好傅粉也是情理之中了。我们熟知的何晏不仅是精通玄学和吃五石散的大家。《世说新语容止2》里面说到何平叔美资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虽然这里面主要是通过魏明帝的怀疑侧面烘托出何晏的肤白,但从魏明帝怀疑其傅粉可知,魏晋时期士子喜好以粉傅面当非个别现象。而且,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就说其动静粉白不去手。可见,在这些魏晋名士看来,傅粉早已是寻常的不能再寻常的事了。所以,在魏晋时期,这样一个星光璀璨的时代,出现了许多美男,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与之媲美。动乱与思想的活跃的背景,使得当时的许多士人有着超脱俗世的追求,再加上玄学的兴起和对个体生命的意识,他们深切的感受到人性之美和自然之美,所以更多地追求儒雅和女性之美。所以,出门傅粉,就能给人一种注重外表,神清气爽的感觉,在当时,是一种风尚,也是层次的象征。 二.人们对外貌美的重视与追求 我国传统,对于男子来说主要的是在功业和才能方面要求杰出,较少注意男子的外貌要求。而魏晋时期,男子的外貌在社会生活中显得极为重要,几乎是名士必备的条件。在魏晋时期,人们对于外貌的重视程度直接导致了他们对貌美与貌陋者的区别对待,甚至在我们现代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在《世说新语容止7》里面说道潘岳的仪容和神情都很美好,当他走在街上的时候,妇人遇之,莫不连手共萦之。而左思相貌丑陋,也像潘岳那样走在街上时,

魏晋南北朝之女性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性 我们都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政治动荡、社会黑暗、经济衰退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的一个时代。这正如宗白华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关》一文中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而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这一时期民族与文化的大融合,冲击了讲求等级尊卑的传统儒家思想。随之而来玄学的兴起,使士人为之向往,其言谈举止、养生之道无不成为该时期的特色。与此同时,士人婚姻关系与家族关系中的女性也深受这一切变化的影响。世人对这个时期中优秀女性的评定标准,女性在家庭中受到的教育方式与内容,以及她们在婚姻关系中所处的地位都相应地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性在儒家传统规矩条框中找到了能展现自我的自由空间,世家大族间利益斗争给她们创造了一个表现智慧的平台。我们都知道,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是极其的低下,而在这一时期却有了不同的发展。 传统儒家思想中,无论是在家族还是在社会上,女性都应以男性为上,男性就是妇女的“天”。男尊女卑的社会思想要求女子顺从,严格的规条束缚着女子的言行。《礼记·内则》曰:“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学女事,以共衣服·观放祭祀,纳酒浆篷豆范酿,礼相助奠。”女子活动的范围被严格限制在家庭之内。而在进入魏晋南北朝后,社会对女性的看法有了一定的改变。社会对女性的看法由“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走向了既赞赏女性聪慧机智,又宣扬女性持家有道、守节卫贞。女性虽不能参与国家、宗族的各项事务,但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一分肯定,确实是难能可贵。女性的地位得到提高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许多书中都可以看出来,如《晋书·列女传》、《世说新语》等许多书中都有许多关于女性思想解放和社会地位提高的体现,就如《晋书·列女传》中记载的例子:“刘聪妻刘氏,名娥,字丽华,伪太保殷女也。幼而聪慧,昼营女工,夜诵书籍,傅母恒止之,娥敦习弥厉。每与诸兄论经义,理趣超远,诸兄深以叹伏。性孝友,善风仪进止。”刘氏学习刻苦勤奋,被母亲阻止反而更用功阅读明理,随之更与兄长讨论研究经义,得到兄长的肯定。这样的例子可被列入列女传之中,证明该行为得到认可甚至赞扬。女性只要有才能,是可以得到社会认可的。而世人对女性的看法在这个时期并不停留于纺织女红、延续香火,更增加了她们是否具有智慧的一面。世人更欣赏能说会道的女性,而不是只会听从的应声虫,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女性社会作用的一种肯定。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和思想解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教育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受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多,尤其以士人家庭较为重视子女的教育。“世人多不举女,贼行骨肉,岂当如此而望福于天乎?"颜之推不赞成重男轻女的做法,认为“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士人家庭对子女在知识上的教育还是比较全面的,男女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不少聪慧而有才学的女性。《晋书·列女传》:“刘臻妻陈氏者,亦聪辩能属文。尝正旦献《椒花颂》,其词曰:‘旋育周回,三朝肇建。青阳散辉,澄景载焕。标美灵葩,爱采爱献。圣容映之,永寿于万。’又撰元日及冬至进见之仪,行于世。”褒扬女子才学的记述本身就显示了社会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的反动和社会评判女性风尚的转变。在传统规范之下,虽然女性能得到受教育的机会还不是普遍现象。值得肯定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子在家中能接受教育,的确表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活跃宽松气氛,也让女性更多地接触社会。 第二,当时女性在士人婚姻关系中的角色和地位,与前代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门第婚姻这一重要特征使婚姻趋向功利化世族婚姻的每一个环节都以获取政治、经济最大利益为主要出发点,是名副其实的买卖婚姻。“士庶不婚”是世族遵守的原则之一,作为婚姻中的女性,她们就更无选择的由可言,最终成为家族利益的牺牲品。在她们心中,家族利益为重的观念

魏晋南北朝美学

中国古典美学的展开“魏晋南北朝美学” 魏晋南北朝美学的发展,深受魏晋玄学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魏晋南北朝的美学的自觉,就是在魏晋玄学的启示下发生的。 魏晋玄学的巨大影响,带来了老庄美学的复兴。魏晋南北朝美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回到老庄美学的运动。 一、魏晋玄学与魏晋南北朝美学 魏晋南北朝艺术“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的美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魏晋玄学的影响,魏晋玄学家提出的“得意忘言”的理论(王弼)和“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口号(嵇康)对魏晋南北朝的艺术和美学都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魏晋玄学是魏晋南北朝艺术和美学的灵魂:魏晋玄学崇尚“三玄”——《老子》《庄子》《周易》 1、魏晋玄学的兴起 玄学的产生,同汉末儒家思想危机的出现,同社会动乱引起的文人对人生的感伤有密切关系。其核心是企图从哲学本体论上去探求人生的价值和理想。 2、魏晋玄学讨论的主要问题及思想观点 魏晋玄学崇尚“三玄”——《老子》《庄子》《周易》 以老庄思想为骨架调和儒道、会通“自然”与“名教”的哲学思潮,以“本末有无”问题为主题,用玄远而思辩的方法来讨论世界整体以及万物的存在根据的形上本体论。 玄学中关于“名教”与“自然”是否相符,——涉及伦理道德与审美的关系问题,“言”与“象”能否“尽意”——涉及审美、艺术同理论认识的区别问题。 3/此外,在玄学的影响之下, 出现了过去所未曾有的、具有严格的理论思辨的专门性美学论文,如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系统地论证了音乐美的本质在于“自然之和”。魏晋玄学发展到后期, 同印度传入的佛学发生联系, 这对东晋南北朝的美学产生了影响。如关于灵魂与肉体即“神”与“形”的关系的辩论,直接影响当时的绘画理论;顾恺之提出的“传神”术语出自佛学;主张“神不灭论”的宗

文艺学论文选题大全

文艺学最新论文选题 第一部分(101~~200) 1、《诗三百》诗歌观念与孔子论诗 2、《楚辞》的楚文化精神 3、《楚辞》与《诗经》赋比兴艺术的发展 4、《左传》梦象的文学意蕴 5、《战国策》的写人意识及写人艺术 6、论汉代的诙谐小赋 7、从两汉乐府民歌看中国古代诗歌的叙事艺术 8、从意象构成比较建安与盛唐风骨的异同 9、论《史记》语言的文学特色10、论玄学与魏晋诗歌的关系101 禅境与诗境102 试论严羽“别才”“别趣”说103 试论严羽的“妙语”说104 严羽“气象”说述评105 严羽反对江西诗派得失谈106 曹丕与韩愈的“文气”说比较107 欧阳修的文学思想108 黄庭坚的文学思想 109 苏轼“自是一家”与李清照“别是一家”词学观之比较110 评李清照诗词观比较研究111 李清照诗词观比较研究112 从《词源》看张炎的词学观113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中的文学思想114 公安派性灵说的文学趣味115 王夫之诗学思想述评116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的诗学批评观117 黄宗羲的诗学观118 论叶燮的《原诗》119 王士祯“神韵说”得失谈120 沈德潜的诗学批评观121 袁枚“性灵说”的文学趣味122 明清诗学中的“诗史说”略评123 明清诗学中的“格调说”述评124 《石洲诗话》

的诗学批评观125 从《古文辞类纂》看姚鼐的古文观126 清代浙常两派词学见解异同辨127 试论周济的宋四家门径论128 比兴学说与古代词学理论的建构129 传统词学理论中的老庄思想130 略论中国词学中的“忏情”意识131 陈廷焯“沉郁”词说与儒家诗学132 王国维的纯文学观 133 《人间词话》综论134 王国维:“境界”说135 王国维“境界说”与况周颐“词境说”异同辨136 梁启超文学思想得失谈137 梁启超艺术精神的近代化内涵138 从《艺术录》看钱钟书的清代诗学研究139 论叶嘉莹的词学批评特色14、南朝山水诗发展的轨迹15、谢朓山水诗情景交融的艺术对诗歌发展的贡献16、吴声、西曲的产生与发展17、南朝文学对北朝的影响18、论“盛唐气象”19、论李白饮酒诗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20、李商隐诗歌的意象选择与组合特点21、唐代桂林山水诗概观22、论王维《辋川绝句》的“空”23、王昌龄与李益边塞七绝之比较24、杜甫咏物诗中的人道主义25、李商隐咏七绝的艺术技巧26、论柳宗元的柳州诗27、唐玄宗与杨贵妃题材在文学作品中嬗变140 试论中国古代的闲适思想与当前的休闲文学141 亚里士多德《诗学》研究142 柏拉图文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