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方程正演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波动方程正演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波动方程正演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波动方程正演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郑鸿明* 娄 兵 蒋 立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物所)

摘要野外采集的地震数据是经过大地滤波后的畸变信号,处理的地震剖面只是间接地反映了地下构造和地质体的特征,虽然目前有很多方法和手段可以分析并提取相关的地质信息,但由于处理对波场的改造和噪声的存在以及方法本身的多解性问题降低了识别地质信息的可靠性。处理中每一步对有效信息的影响有多大,对地震属性解释的影响有多大,没有一个定量的标准,只能凭经验和认识来定性地判断。正演模型在弹性波理论指导下,遵循严格的数学公式,可以最佳模拟地下各种情况。各种处理方法和不同的处理流程所得到的结果能否符合或最佳逼近波动方程建立的数学模型,正演模型是判断处理工作合理性的良好准则。

主题词地质模型波动方程正演模型地震响应模块测试

1 引 言

随着地震勘探的不断深入,地震勘探也由构造型油气藏勘探进入精细的岩性勘探阶段,要求地震勘探能够反映地下地质体岩性变化,以及识别含油、气、水的地震响应特征,分辨薄互层、低幅度构造的能力。地球物理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研究开发了很多相关的技术,虽然理论上这些方法都能够成立,这些技术应用成功的实例也很多,但也不乏有失败的教训,往往产生多解性,或与钻探的结论不符。这里除了复杂地表和复杂地下构造形成的复杂地震波场而不满足建立在简单地质模型处理理论的因素外,与处理过程对地震波场的改造也有很大关系。从地震数据的采集到最终处理的地震剖面,整个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地下地质结构、地质体的岩性变化以及含流体的性质,对处理人员来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黑匣子”,我们所看到的只是经过大地滤波后产生畸变的地震波场,如何从这个畸变的地震波场中去伪存真、恢复真实的构造形态、提取储层的相关地震属性信息,这是岩性处理的最终目标。处理中的每一步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我们对处理中的每一步产生的中间结果所应达到的标准只是凭经验、感觉进行定性判定,加入了很多人为因素,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影响着我们对解释成果的正确认识。另外,处理技术发展很快,相应的地震处理软件越来越多,应用这些模块之前对各模块所起的作用以及它们所产生的结果都需要有一个定量的认识,以及验证处理流程的合理性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结果满足岩性解释的要求、什么样的结果反映的是真正地下地质体的响应、什么样的处理方法满足保振幅处理和地震属性分析的应用等等一系列问题,这都是当前岩性处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它直接关联着处理成果的真伪及后续解释的可靠性,关联着勘探的投资风险。

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发展迅猛,特别是微机群的出现,为波动方程算法提供了硬件环境,开展此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可能。此次模型的设计全面考虑了地表和地下的典型地质特征并将这些特征容入到模型中,真实模拟了实际地质结构。应用该地质模型正演叠前炮集的地震响应。

2 模型的建立

模型分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两种,目前的物理模型只能做非常简单的模拟,只有用数学模型才能模拟各种复杂的地质现象。20世纪7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郭宗汾

教授指导下开展了用有限元法对波动方程的正演计算。有限元的优点在于能模拟任意形态的地质体,且剖分面元可任意变化,能最佳逼近地下地质形态,但计算量十分浩大。在邓玉琼教授等人十多年对算法的不断优化下,80年代初步形成了可用于生产的正演计算程序后,物探局继续投入大量人力开发,编制出可使用的生产软件。尽管如此,由于计算机能力限制,此技术并没得到进一步使用,与此同时,运算较快的差分算法相继形成了各种模块。但生产中均停留在简单运算程度,没有进一步开发其潜力。

目前,计算机运算能力发展迅猛,特别是微机群的出现,为波动方程算法提供了硬件环境,开展此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可能。此次模型的设计全面考虑了地表和地下的典型地质特征并将这些特征容入到模型中,真实模拟了实际地质结构。应用该地质模型正演模拟了叠前炮集的地震响应。

地质模型设计是正演模型成败的关键,太简单,代表不了实际地质模型的响应特征,不足以说明预期结果的正确性;太复杂,各种因素又混杂在一起,不利于分析研究。为此,我们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目的,分别设计了三大模型。

地质模型包括各种典型地质现象(见图1),如逆断层、正断层、不整合、超覆、尖灭、推覆体、挠曲、低幅度构造、薄层调谐、煤层屏蔽等,有足够多的地层以模拟地下速度效应,有足够的剖面长度和地层厚度模拟综合响应。在此模型基础上用波动方程算法产生与野外采集相似的叠前炮道记录。根据研究的目的,分别用弹性介质波动方程和粘弹介质波动方程正演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场。

图1 盆地岩性地质模型

模型正演过程中数值频散和人为边界反射是复杂地质构造情况下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的两个关键问题,它们的处理效果对最终模拟结果具有决定性作用。数值频散,是由于数值离散而产生的,表现为不同频率的地震波具有不同的相速度,从而使地震波发生弥散,影响数值模拟和偏移成像的效果。在波动方程数值计算中,尽管数值频散不可避免,但它和差分精度存在直接的关系,随着差分精度的提高,数值频散逐渐减小。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差分精度的办法来减小数值频散程度。如何更好地消除人为边界反射一直是波场模拟中一个棘手的问题。这里必须要指出的是,所谓“边界”应该理解为一个区域。在用统一的差分格式计算一点的波场时,凡是要用到计算区域外的波场时,该点即位于“边界”区域之内。这一认识对于高阶差分尤其重要。本文基于三维一

阶双曲型方程特征分析方法,不仅得到了各面的吸收边界条件,同时得到了各棱以及各个角点处的吸收边界条件,它们和各面的吸收边界条件具有同样精度,防止了因边角点处理不当对波场的影响。

波动方程正演模型必须与实际地震记录最佳逼近,才能更真实反映目前处理技术

和处理流程所得到的结果与客观实际的差距。子波的特征很重要,并且要有一定的带宽,足够的地质层界面,符合地震波在粘弹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和吸收、衰减规律。图2为正演炮集记录的实例。

图2 为正演炮集记录的实例

3 模型的应用

地震数据处理理论是对地质模型做很多假设条件下成立。因此,处理的期望输出往往具有多解性,或者不能完全清楚处理结果的质量。正演模型可适用于地震资料处理各环节的研究,以及部分处理成果解释方法的研究,还可以应用于新模块研发的测试。

正演模型道集响应完成后,针对处理过程的各个步骤以及处理流程进行了全面的测试,研究分析的内容有:折射静校正方法、层析静校正方法、波场延拓方法、近地表对速度的影响、近地表对地震波场的改造研究、球面扩散补偿方法研究、Q 补偿方法研究、保振幅处理研究、随机噪声和规则噪声去噪方法的研究、油气识别方法的研究、波阻抗研究、分辨能力的研究、偏移成像方法

的研究(叠前时间偏移、叠前深度偏移等)、偏移速度模型研究。记录的地震信息是否包含了地质沉积特征响应,经过各种处理这些

响应特征会变成什么样,最终在叠后剖面上能否反映出来,等等。

下面例举一个实例,阐述正演模型在噪声压制方面的应用过程。准噶尔盆地表层覆盖有多种类型的介质,表层结构类型也不一样,表层引起的噪声种类很多。盆地腹部主要覆盖巨厚的沙漠,主要发育有多次折射和低频面波,这些噪声对此类地区地震资料处理的成像品质有很大影响。在保护好有效信息的前提下如何获得最佳的去噪效果,是这类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

模型道集是不包含噪声的,为了逼近实际地震资料的情况,从实际地震记录中分离出来的多次折射和低频面波回加到模型道集中,如图3所示,这样就形成了含有噪声的叠前道集,去噪试验就在该道集上进行。试验了处理系统中的所有去噪模块,通过去噪前后的道集对比,能量曲线的变化和频谱特征的变化分析对有效信号的损失程度,如

图4、图5所示。因为模型道集的有效信号的所有特征都是已知的,任何的微小变化都能够完全识别出来,可以根据这些变化定量分析有效信号在去噪过程中损失的程度。

原始波动单炮相干多次折射噪声加噪声后

图3 模型道集与实际噪声的混叠

原始波动单炮CCFLT去噪结果DEGROR去噪结果

图4 不同去噪方法的效果对比

图5 去噪后的能量和频谱分析

对噪声压制所取得的认识如下:

(1)目前的各类去噪方法,对噪声的压制都有一定的效果,但从能量曲线和频谱上看,相对原始模型都有所改变,除与参数选择有关外,与去噪方法本身也有关系。

(2)虽然去噪会影响到有效信号的振幅,但对地震道之间的相对振幅关系影响不大,当噪声达到一定强度时,噪声的影响远远大于去噪带来的副作用。

(3)此次模型去噪研究过程中,对各类模块的关键参数总结了相应的经验值,供处理人员参考。

(4)通过正演模型的应用,对目前的处理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更好地指导处理人员结合地震资料的特征和所要达到的地质任务有针对性地选择处理模块,使处理的结果能够更加真实地刻画地质现象。这直接关联着处理成果的真伪及后续解释的可靠性,关联着勘探的投资风险。

4 结论

地震勘探由粗放走向精细,地质目标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处理流程和参数是否满足要求很难从实际资料来论证,而正演模型的地质参数完全已知,它最适合检验处理模块的精度。同时随着物探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技术也不断用于地震勘探领域,新方法首先必须经过正演模型的检验才能用于实际资料。

地震数据处理、解释的成果,最终由钻探来验证它的正确性,发现问题也为时已晚,因此,注重处理过程以及处理中使用的方法是关键所在。实际地震资料是所有问题的综合反映,由于客观实在的地质体决定了处理的结果是唯一的,每一道处理工序输出的最优结果也只有一个,但这个唯一的精确结果我们是不知道的,好和坏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为此,我们需要研究一种方法,在处理流程和模块应用之前就能够知道它对地震波场改造的程度以及期望输出的偏差。我们认为在现今技术条件下,正演模型是帮助我们实现这一过程的良好手段。因为,地质模型是我们自己设计的,描述地质模型的各种参数是已知的,任何处理改造的地震波场可以由模型做定量分析。

常微分方程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

微分方程应用 1 引言 常微分方程的形成与发展和很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力学、天文学、物理学等.数学的其他分支的快速发展,产生出很多新兴学科,这些新兴学科的产生都对常微分方程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当前计算机的快速发展更是为常微分方程的应用及理论研究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工具. 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建立模型,而数学建模就是把数学语言描述实际现象的过程.利用数学去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时,建立数学模型是十分重要的一步,但是也是最困难的一步.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是把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简化、抽象为合理的数学结构的过程.要通过大量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资料,观察和研究实际对象的固有特征和内在规律,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建立起反映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然后利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因此本文先简要介绍了如何建立微分方程模型,并通过具体的实例来简单地介绍了微分方程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 2 数学模型简介 通常我们把现实问题的一个模拟称为模型.如交通图、地质图、航空模型和建筑模型等.利用字母、数学及其它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图表、图象、框图等来模拟现实的模型称为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碰到,如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可建立定积分的数学模型,求变化率的问题可建立导数模型,统计学中抽样调查,买彩票中奖的概率问题等等.学会建立数学模型对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建立数学模型是沟通摆在面前的实际问题与数学工具之间联系的一座必不可少的桥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已经渗透到从自然科学技术到工农业生产建设,从经济生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般地说,当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对所研究的现实对象提供分析、预报、决策、控制等方面的定量结果时,往往都离不开数学的应用,而建立数学模型则是这个过程的关键环节. 3 常微分方程模型 3.1 常微分方程的简介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

結 構方程程模型型及其應 新增資 應用 資料

目錄 內容 頁數 引言 2 I. 第9.1版的改動 3 - 4 II. 章節內的新增資料 第一章 5 第三章 6 – 8 第十二章 9 – 10 第十四章 11 – 17 III. 附录內的新增資料 19 1

引言 自2005,為方便普通話及廣東話的學生,修習香港中文大學我所任教的結構方程課程,我製做了一個含有2種方言的網上課程,其後我亦將整個課程放在個人網頁(https://www.360docs.net/doc/695324992.html,)免費讓公眾使用。 網上課程更精簡地解釋重點,尤其是對本書最艱深的部份(第三、四章),幫助最大。學員先看綱上課程,再參考書本內容,必感事半功倍。 主要参考文獻: du Toit, S., du Toit, M., Mels, G., & Cheng, Y. (n.d.). LISREL for Windows: SIMPLIS syntax files. Lincolnwood, IL: Scientific Software International, Inc. (available https://www.360docs.net/doc/695324992.html,/lisrel/techdocs/SIMPLISSyntax.pdf) J?reskog, K.G. & S?rbom, D. (1999). LISREL 8: User’s Reference Guide. Lincolnwood, IL: Scientific Software International, Inc. J?reskog, K.G. & S?rbom, D. (1999).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ith the SIMPLIS Command Language. Lincolnwood, IL: Scientific Software International, Inc. Scientific Software International (SSI) (2012). LISREL 9.1 Release Notes. Lincolnwood, IL: The Author. (available from https://www.360docs.net/doc/695324992.html,/lisrel/LISREL_9.1_Release_Notes.pdf) 2

叠加地震记录的相移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数值模拟实验共22页

《地震数值模拟》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叠加地震记录的相移波动方程正演模拟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各向同性介质任意构造、水平层状速度结构地质模型的相移波动方程正演模拟基本理论 2.实现方法与程序编制 3.由正演记录初步分析地震信号的分辨率。 三、实验原理 1、地震波传播的波动方程 设(x,z)为空间坐标,t为时间,地震波传播速度为v(x,z),则二位介质中任意位置、任意时刻的地震波场为p(z,x,t):压缩波——纵波。则二维各向同性均匀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的遵循声波方程为 2、傅里叶变换的微分性质 p(t)与其傅里叶变换的P(w)的关系: 3、地震波传播的相移外推公式 令速度v不随x变化,只随z变化,则利用傅里叶变换微分性质把波动方程(变换到频率-波数域,得: 4、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按照爆炸界面理论,反射界面震源在t=0时刻同时起爆,此时刻的波场就是震源。根据不同情况,可直接使用反射系数脉冲或子波作震源。如果直接使用反射系数作震源脉冲,则初始条件可表示为: 5、边界处理

(1)边界反射问题 把实际无穷空间区域中求解波场的问题化为有穷区域求解时,左右两边使用零边界条件。物理上假设探区距Xmin与Xmax两个端点很远,在两个端点上收到的反射波很弱。但是,上述条件在实际中不能成立,造成零边界条件反而成为绝对阻止波通过的强反射面。在正演模拟的剖面上出现了边界假反射干涉正常界面的反射。 (2)边界强反射的处理 镶边法、削波法、吸收边界都能有效消除边界强反射。 削波法就是在波场延拓过程中,没延拓一次,在其两侧均匀衰减到零,从而消除边界强反射的影响。假设横向总长度为NX,以两边Lx道吸波为例,有以下吸波公式: 四、实验内容

波动方程正演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波动方程正演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郑鸿明* 娄 兵 蒋 立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物所) 摘要野外采集的地震数据是经过大地滤波后的畸变信号,处理的地震剖面只是间接地反映了地下构造和地质体的特征,虽然目前有很多方法和手段可以分析并提取相关的地质信息,但由于处理对波场的改造和噪声的存在以及方法本身的多解性问题降低了识别地质信息的可靠性。处理中每一步对有效信息的影响有多大,对地震属性解释的影响有多大,没有一个定量的标准,只能凭经验和认识来定性地判断。正演模型在弹性波理论指导下,遵循严格的数学公式,可以最佳模拟地下各种情况。各种处理方法和不同的处理流程所得到的结果能否符合或最佳逼近波动方程建立的数学模型,正演模型是判断处理工作合理性的良好准则。 主题词地质模型波动方程正演模型地震响应模块测试 1 引 言 随着地震勘探的不断深入,地震勘探也由构造型油气藏勘探进入精细的岩性勘探阶段,要求地震勘探能够反映地下地质体岩性变化,以及识别含油、气、水的地震响应特征,分辨薄互层、低幅度构造的能力。地球物理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研究开发了很多相关的技术,虽然理论上这些方法都能够成立,这些技术应用成功的实例也很多,但也不乏有失败的教训,往往产生多解性,或与钻探的结论不符。这里除了复杂地表和复杂地下构造形成的复杂地震波场而不满足建立在简单地质模型处理理论的因素外,与处理过程对地震波场的改造也有很大关系。从地震数据的采集到最终处理的地震剖面,整个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地下地质结构、地质体的岩性变化以及含流体的性质,对处理人员来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黑匣子”,我们所看到的只是经过大地滤波后产生畸变的地震波场,如何从这个畸变的地震波场中去伪存真、恢复真实的构造形态、提取储层的相关地震属性信息,这是岩性处理的最终目标。处理中的每一步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我们对处理中的每一步产生的中间结果所应达到的标准只是凭经验、感觉进行定性判定,加入了很多人为因素,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影响着我们对解释成果的正确认识。另外,处理技术发展很快,相应的地震处理软件越来越多,应用这些模块之前对各模块所起的作用以及它们所产生的结果都需要有一个定量的认识,以及验证处理流程的合理性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结果满足岩性解释的要求、什么样的结果反映的是真正地下地质体的响应、什么样的处理方法满足保振幅处理和地震属性分析的应用等等一系列问题,这都是当前岩性处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它直接关联着处理成果的真伪及后续解释的可靠性,关联着勘探的投资风险。 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发展迅猛,特别是微机群的出现,为波动方程算法提供了硬件环境,开展此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可能。此次模型的设计全面考虑了地表和地下的典型地质特征并将这些特征容入到模型中,真实模拟了实际地质结构。应用该地质模型正演叠前炮集的地震响应。 2 模型的建立 模型分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两种,目前的物理模型只能做非常简单的模拟,只有用数学模型才能模拟各种复杂的地质现象。20世纪7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郭宗汾

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及分析策略

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及分析策略 侯杰泰成子娟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130024) 摘要:差不多所有心理、教育、社会等概念,均难以直接准确测量,结构方程(SEM,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提供一个处理测量误差的方法,采用多个指标去反映潜在变量,也令估计整个模型因子间关系,较传统回归方法更为准确合理。本文主要用一系列有关学习动机的虚拟例子,指出每个问题的主要分析策略,以展示SEM在教育及心理学可以应用的研究范畴。文内探讨的方法包括:验证性因素、高阶因子、路径及因果分析、多时段(multiwave)设计、单形模型(Simple Model)、及多组比较等。 关键词结构方程验证性因素分析路径及因果分析高阶因子多组比较 结构方程(SEM,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协方差结构模型(Covariance Structure Modelling、LISREL)等类似名词已渐流行,并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数据分析技巧;在大学高等学位研究课程,它是多变量分析(multivariate analysis)的重要课题;比较重要的社会、教育、心理期刊,也早已特开专栏介绍(如:候,1994;Connell & Tanaka,1987;Joreskog & Sorbom,1982);可见SEM在统计学中所建立的声望及崇高地位是无容置疑的。本文主要用一系列有关学习动机的虚拟例子,来指出每个问题的主要分析策略,以展示结构方程模型在教育及心理学可以应用的研究范畴。 一、结构方程:优点及拟合概念 1.数学模式 很多社会、心理等变项,均不能准确地及直接地量度,这包括智力、社会阶层、学习动机等,我们只好退而求其次,用一些外项指标(observable indicators),去反映这些潜伏变项。例如:我们以学生父母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及其收入(共六个变项),作为学生家庭社经地位(潜伏变项)的指标,我们又以学生中、英、数三科成绩(外显变项),作为学业成就(潜伏变项)的指标。 简单来说SEM可分测量(measurement)及潜伏变项(latent variable)两部分。测量部分就是求出六个社经指标与社经地位(或三科成绩与学业成就)(即外显指标与潜伏变项之间)的关系:而潜伏变项部分则指社经地位与学业成就(即潜伏变项与潜伏变项间)的关系。 指标(外显变项)含有随机(或系统)性的量度上误差,但潜伏变项则不含这些部份。SEM可用以下矩阵方程表示(Bollen,1989;Joreskog & Sorbom,1993): η=βη+Γξ+ζ

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基础篇)

本文由sfymm88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 ——基础篇 董圣鸿 Email:shdong@sina100.com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含义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含义(续1) η = Bη + Γξ + ζ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含义(续2) x = Λ xξ + δ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含义(续3) y = Λ yη + ε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八个矩阵 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逻辑原理 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逻辑原理(续1) 100名学生在9个不同学科间的相关系数 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逻辑原理(续2) 9个不同学科间的相关系数的衍生矩阵 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逻辑原理(续3) 检查模型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拟合优度指数(goodness of fit index),简称为拟合指数、NNFI、 CFI df=[不重复元素, p(p+1)/2] – [估计参数] 在前面例子 df =9 x 10/2 – 21 = 24 四、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步骤 确定理论模型 收集数据资料 获得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矩阵 Lisrel分析的数据源 相关系数=协方差/(标准差×标准差) 也可以从原始数据出发进行计算 构造路径图 将路径图的结构翻译为计算机语言,交给计算机运算 画路径图的方式 写命令程序的方式 五、绘制路径图的规则 五、绘制路径图的规则(续1) 五、绘制路径图的规则(续2) 六、绘制路径图进行分析的方法 例1: 25.0704 4 indictors, 1 Factor 12.4363 28.2021 11.7257 9.2281 22.7390 20.7510 11.9732 12.0692 21.8707 六、绘制路径图进行分析的方法 例2: 6 indictors, uncorrelated 2 Factor (6F4.2) 100 73 100 70 68 100 58 61 57 100 46 43 40 37 100 56 52 48 41 72 100 七、写Lisrel程序进行分析的方法 Lisrel程序包含下面六类指令。在Lisrel程序 中,各类指令依下述次序编排: 标题指令句 输入格式(DAta) 一般分析格式 模型指令格式(Model) 其他模型设定格式 输出格式 七、写Lisrel程序进行分析的方法(续1) 例1: Analysis of Reader Reliability in Essay Scoring Votaw's Data Congeneric model estimated by ML DA NI=4 NO=126 MA=CM LA ORIGPRT1 WRITCOPY CARBCOPY ORIGPRT2 CM 25.0704 12.4363 28.2021 11.7257 9.2281 22.7390 20.7510 11.9732 12.0692 21.8707 MO NX=4 NK=1 LX=FR PH=ST LK Esayabil PD OU

微分方程模型和应用

微分方程模型 应用和计算
华南理工大学理学院数学系 刘深泉教授

典型微分方程模型
? Malthus人口模型 ? Logistic模型 ? 新产品推广模型 ? 两物种竞争模型 ? 正规战-游击战模型 ? Lotka-Volterra模型 ? 海洋种群生态学 ? 多物种相互作用和变化

马尔萨斯(Malthus)指数人口模型
假设人口增长率r是常数
1 N
dN dt
=r

dN dt
= rN
特点:种群数量翻一番的时间固定
马尔萨斯模型的预报结果, 1961年世界人口30.6 (3.06×109) 人口增长率2%,每35年增加一倍。
1700年至1961的260年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每34.6年增加一倍,
两者也几乎相同。

Logisitic模型
dN = r N (1- N )
dt
Nmax
N(t0) = N0
模型检验 Logistic模型效果如何呢? 克朗皮克(Crombic)人工饲养小谷虫的实验。 数学家高斯(E·F·Gauss)做原生物草履虫实验,都和 Logistic曲线吻合。

Logistic模型描述种群增长
高斯把5只草履虫放进盛有0.5cm3营养液的小试管,开始时草履 虫以每天230.9%的速率增长,此后增长速度不断减慢,到第五
天达到最大量375个,实验数据与r=2.309,a=0.006157, N(0)=5的Logistic曲线:
N(t)=1+7347e5-2.309t

2007射线追踪与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方法对比研究

47 科技资讯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7 NO.12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工 业 技 术 地震正演模拟作为反演解释的反过程,是验证解释成果的有效手段,进行必要可靠的正演模拟可以有效的监控反演解释。地震学一般可以分为几何地震学和物理地震学,在几何地震学中进行的正演模拟方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射线追踪法,射线追踪法是在合成记录时用地震子波和界面或地质体的反射系数进行反褶积运算,即。运算的最大特点是说明了地震波传播的运动学特征。而在物理地震学中应用波动方程法合成的地震记录是通过求解波动方程的数值解来模拟地震波场的。在波动方程合成的地震记录中不单保持了地震波传播运动学特征,还说明了地震波传播的动力学特征。本文将分别用射线追踪和波动方程的方法合成地震记录。 1 基于射线追踪的合成地震响应 射线追踪法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在高频近 射线追踪与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方法对比研究 王志美 畅永刚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荆州 434023) 摘 要:地震学一般可以分为几何地震学和物理地震学,几何地震学中进行正演模拟方法就是射线追踪法,射追踪法是在合成记录时用地震子波和界面或地质体的反射系数进行反褶积运算,即。运算的最大特点就是说明了地震波传播的运动学特征。而在物理地震学中的波动方程法合成的地震记录是通过求解波动方程的数值解来模拟地震波场。在波动方程合成的地震记录中不单保持了地震波传播 运动学特征外,还说明了地震波传播的动力学特征。本文将分别用射线追踪和波动方程的方法合成地震记录。关键词:射线追踪 波动方程 正演模拟 中图分类号:P3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3791(2007)04(c)-0047-00 图1 射线追踪正演模拟(1) 图 2 逐段迭长示意图 图 3 射线追踪正演模拟(2) 图4 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结果 似条件下,地震波的主能量沿射线轨迹传播。基于这种认识,运用惠更斯原理和费马原理来重建射线路径,并利用程函方程来计算射线的旅行时。在旅行时计算中应用有限差分等方法,以获得快速的解。射线法的主要优点是概念明确,显示直观,运算方便,适应性强;其缺陷是应用有一定限制条件,计算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是近似的,对于复杂构造进行两点三维射线追踪往往比较麻烦。为了计算波沿射线的旅行时和波的传播路径,叙述如下。 如图1所示,首先给出连接S(激发点)和R(接收点)之间的初始射线路径射线的振幅变化,首先必须知道地震波在实际地层中传播的射线路径。 由于地震波在整条路径上满足同一个射线参数,因此射线路径上任意连续三点也将满足同一个参数,而三点间的射线表现形式为Snell定律。按照Snell 定律,可导出一个求 取中间点的一阶近似公式。当前后两点位于界面两边时,中间点为透射点,所求路径为透射路径;当前后两点位于界面的同一边时,中间点为反射点,所求路径为反射路径。为此,可以从任一端点出发,连续地选取三点,通过一阶近似公式进行逐段迭代取中间点,利用新求出的点代替原来的点,然后以一点的跨跃作为步长,顺序地逐段迭代下去,直到另一端点。这样,新计算出的中间点和两个端点就构成了一次迭代射线路径,如图2中所示。如果整条射线路径上校正量的范数之和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则认为射线追踪过程结束,否则从追踪出的射线路径开始,继续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满足精度要求为止。最后一次追踪到的中间点和两个端点,构成整条射线路径。图3基于多层倾斜界面模型通过射线追踪正演模拟地震响应。从模拟结果可以直观的看出基于几何地震学的原理正演模拟结果只能反映地震波的几何传播路径。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通过正演模拟可以在地表确定地下观测范围,节约设备提高工程效率,但不能反映 物理地震学中的地震属性,例如振幅,频率和相位等。更不能反映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 2 波动方程的合成地震响应 2.1 波动方程的建立 非均匀介质的声波方程:  (1) (2) 可由对连续介质方程(1)式的两端对时间求导,并利用欧拉方程推得:  (3) 其中:P是波数,V是质点振动的速度向量,ρ是密度,c是波速,ρ和c是随着空间参数χ和z变化的,这里ρ给定为常数,只有c 是地质模型的控制参数。χ和Z分别是在地面水平距离和深度。这样(3)式就可以变为:  (4) 其中:c=ν (χ,z);(4)式即是所求的弹性波动方程。 2.2 数值计算及稳定性 求解弹性波动方程的方法有多种,付立叶变换法是对弹性波动方程的波场进行付立叶变换,优点是运算速度快。克希霍夫积分法是基于均匀模型,利用格林函数公式计算曲面积分,求出空间波场值,但这种方法不能适应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 内容简介 侯杰泰,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系教授、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动机,应用统计和香港语文政策。曾多次在北京、上海、南京、长春、广州等地举办的地区或全国性结构方程分析研习班上讲学。 在社会、心理、教育、经济、管理、市场等研究的数据分析中,当今称得上前沿的几个统计方法中,应用最广、研究最多的恐怕非结构方程分析莫属。它包含了方差分析、回归分析、路径分析和因子分析,弥补了传统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的不足,可以分析多因多果的联系、潜变量的关系,还可以处理多水平数据和纵向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多元数据分析工具。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结构方程模型和LISREL的著作。阐述了结构方程分析(包括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基本概念、统计原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常用模型及其LISREL程序、输出结果的解释和模型评价。《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还讨论了一些与结构方程模型有关的专题,是一本由初级至中上程度的结构方程分析著作,可作为有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科书及应用工作者的参考书。 目录 序 第一部分结构方程模型入门 第一章引言

一、描述数据 二、具体例子展示准确与简洁的考虑 三、探索性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比较 第二章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重要性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构 三、结构方程模型的优点 四、结构方程模型包含的统计方法 五、路径图的图标规则 六、结构方程分析软件包 七、LISIREL操作入门 第二部分结构方程模型应用 第三章应用示范I: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全模型 一、验证性因子分析 二、多质多法模型 三、全模型 四、高阶因子分析 第四章应用示范II:单纯形和多组模型 一、单纯形模型 二、多组验证性因子分析 三、多组分析:均值结构模型 四、回归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融合了因素分析和路径分析的多元统计技术,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下面是搜集的一篇研究结构方程模型应用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引言 从大量事件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由事件的表象获得本质性的事件规律,是科研人员特别是管理工作者常见的研究工作方法,也是很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众多,深浅不一,效果各异。对于复杂事件而言,其牵涉的层面复杂,影响和制约因子众多,这些影响或制约因子往往又非孤立,而是相互牵涉、相互影响。故需要剖析事件的内在层面结构关系,分析事件的影响显在因子,并构建一定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而挖掘出事件的影响潜在因子,综合分析并构建一个或若干个事件发展的判断指标,且设定某一程度的判断标准,判断事件的发展动态。这样的统计分析方法就是结构方程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因其优越性得到飞快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1 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 1.1 基本概念、思想及本质阐述 人们对于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简称为 SEM)的概念的阐述也是 变化的,有从含糊到明确、由片面到全面、由肤浅到不断深入、由定格到扩充和发展的过程。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结构方程模型思想刚刚起源、萌芽时,起初确定为由 Sewll Wright[1]最初提出了路径分析的概念,这种路径分析当时还没有定义为结构方程模型。 之后的数十年中,对于路径分析的方法和内涵不断扩充与展开。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 一些学者以 Joreskog 和 Wiley 为代表,将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等统计方法加以整合,明 确提出结构方程模型的概念[2],结构方程模型的概念明确提出后,立即得到迅猛发展,内 容进一步充实,方法扩充,针对实际研究对象的具体模式不断涌现,应用的范围迅速扩展。早期的结构方程模型跟数学中的数理统计方法不是很融合,结合不大,也没有注重数理统计方法的重要性和运用的实效性。结构方程模型所包含的内容也很少,结构较为简单,方法较为单一,所列出的影响因子较少,全为显性因子,对于潜在因子的重视和提出要求是在 21 世纪初的事情了。 进入 21 世纪后,人们对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内在本质进一步明确,对其内涵进一步加 以扩充,其模型结构图的构建越来越复杂,因子越列越多,潜在因子被明确提出并作为结构方程模型必须要求的内容。如今明确阐述结构方程模型为当代行为和社会领域量化研究

常微分方程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

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常微分方程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 院(部)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 学生姓名:马木沙 专业:信计学号:20093490 指导教师姓名:魏波 论文提交时间: 论文答辩时间: 学位授予时间: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

摘要 本文利用常微分方程和数学建模二者之间的联系,了解微分方程的一般理论、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惟一性、微分方程的稳定性问题、通过几个典型的数学模型如:人口模型、减肥的数学模型、化工车间通风模型、传染病的传播模型及定性分析等例子来体现微分方程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 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微分方程的出现以及运用微分方程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就是为了更好地使更多的人理解并运用数学理论,更好的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努力在各个领域利用并渗透数学知识的广泛运用. 关键词:常微分方程,数学建模,数学模型

Abstract In this paper,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ntact between the two, understand the general theory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stability problems of the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differential equations, several typical mathematical models such as: demographic model,example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weight loss, chemical plant ventilation model, spread of infectious diseases, model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to reflect 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n mathematical modeling. foun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theory to study and solve problems in the actual process of the emergence of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n Mathematical Modeling widely used, in order to better enable ordinary people to understand and use mathematical theory, solving real-world problems. sublimation theory by the knowledge-based transformation to the ability to type, highlight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s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n mathematical modeling efforts made outstanding and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in various fields. Keywords: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mathematical modeling, mathematical model.

基于GPU的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的实现

基于GPU的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的实现 袁崇鑫;邓飞 【期刊名称】《电脑知识与技术》 【年(卷),期】2014(000)018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波动方程正演由理论研究应用到实际地震勘探中成为了可能。而有限差分技术作为地震波场模拟的一种有效数值方法,它具有实现简单,速度快,从而被广泛应用正演计算密集的波形正反演中。地震波正演的计算量大,通过CPU来计算地震波正演模拟严重影响整体运算效率,GPU通用计算技术的产生及其在内的数据并行性有望改变这一状况。该文主要研究波动方程正演在GPU上的模拟实现。%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wave equation forward by the application of theory to real seismic exploration as possible. The finite-difference seismic wave field simulation technology as an effective numerical methods, it has a simple, fast, and thus is widely used computationally intensive forward modeling and inversion of the waveform. Computationally intensive seismic forward modeling of seismic waves through the CPU to calculate the forward modeling seriously affect the over-all operational efficiency, GPU general computing technologies, including the generation and data parallelism is expected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wave equation forward simulation on the GPU. 【总页数】6页(4333-4337,4340)

声波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程序总结

声波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程序 程序介绍: 第一部分:加载震源,此处选用雷克子波当作震源。 编写震源程序后,我将输出的数据复制,然后我用excel做成了图片,以检验程序编写是否正确。以下为雷克子波公式部分的程序: for(it=0;it

模型构建与试算: 1、我首先建立了一个均匀介质模型,首先利用不同时间,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波场快照如图所示: 100ms 200ms 300ms 此处,纵波速度为v=3000m/s。模型大小为200×200,空间采样间隔为dx=dz=10m。采用30Hz的雷克子波作为震源子波,时间采样间隔为1ms,图中可以看出,波场快照中的同相轴是圆形的,说明在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点源激发的波前面是一个圆,这与理论也是吻合的。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大,波前面的面积逐渐增大,说明地震波从震源中心向外传播。 2、我在建立的均匀模型的基础上,改变差分算子的精度,分别采用2阶、6阶、12阶精度进行试算。时间统一采用300ms的时候。得到的波长快照如下: 2阶精度6阶精度12阶精度

微分方程在几类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微分方程在几类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院系名称:理学院 班级:数学102 学号:201000134223 学生姓名:陈博先 指导教师:宋长明 2014年 6 月

论文编号:201000134223 微分方程在几类实际问题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 in Several Practical Problems 院系名称:理学院 班级:数学102 学号:201000134223 学生姓名:陈博先 指导教师:宋长明 2014年6 月

摘要 在数学上,物质运动和其变化规律是用函数关系进行描述的,但是实际问题中常常不能直接写出反应相应规律的函数,却比较容易建立起这些变量与它们的导数之间的关系式,即微分方程.只有一个自变量的微分方程即为常微分方程,简称为微分方程. 本文讨论的是微分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微分方程在各个学科领域都可以发挥出其数学优势,将微分方程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便可建立实际问题的模型.本文在介绍微分方程应用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微分方程的概念性质,利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探讨了常微分方程在物理问题、生物问题、军事问题、经济问题和医学问题等“现实生活”中问题的应用,同时结合相应实例进行分析.从这些应用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微分方程,它确实是数学联系实际的一个活跃分支. 关键词:微分方程;实际问题;应用;数学模型

Abstract In mathematics, the motion of matter and its change rule are described by the relationship of function. But for practical problems , compared with writing the reac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rules directly, establish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variables and their derivatives named differential equation becomes relatively easy. Only a variable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 is called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 for short differential equation.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about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n the actual problems. Differential equation can perform its mathematical advantage in various https://www.360docs.net/doc/695324992.html,bin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 theory and practical problems, we can establish the model of the actual problems.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background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 and nature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of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 in the field of physics,biology,military,economic and medicine,and so on,with the method of summarizing. From these applications,we can see that differential equation is really a active branch of connetting math and practical problems. Keywords: differential equations;the actual problem;application;mathematical model

常微分方程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

常微分方程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 这里介绍几个典型的用微分方程建立数学模型的例子. 一、人口预测模型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当今世界各国都注意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为了得到人口预测模型,必须首先搞清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而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很多,如人口的自然出生率、人口的自然死亡率、人口的迁移、自然灾害、战争等诸多因素,如果一开始就把所有因素都考虑进去,则无从下手.因此,先把问题简化,建立比较粗糙的模型,再逐步修改,得到较完善的模型. 例1( 马尔萨斯 (Malthus ) 模型) 英国人口统计学家马尔萨斯(1766—1834)在担任牧师期间,查看了教堂100多年人口出生统计资料,发现人口出生率是一个常数,于1789年在《人口原理》一书中提出了闻名于世的马尔萨斯人口模型,他的基本假设是:在人口自然增长过程中,净相对增长(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是常数,即单位时间内人口的增长量与人口成正比,比例系数设为r ,在此假设下,推导并求解人口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 解 设时刻t 的人口为)(t N ,把)(t N 当作连续、可微函数处理(因人口总数很大,可近似地这样处理,此乃离散变量连续化处理),据马尔萨斯的假设,在t 到t t ?+时间段内,人口的增长量为 t t rN t N t t N ?=-?+)()()(, 并设0t t =时刻的人口为0N ,于是 ?????==. , 00)(d d N t N rN t N 这就是马尔萨斯人口模型,用分离变量法易求出其解为 )(00e )(t t r N t N -=, 此式表明人口以指数规律随时间无限增长. 模型检验:据估计1961年地球上的人口总数为9 1006.3?,而在以后7年中,人口总数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这样19610=t ,901006.3?=N ,02.0=r ,于是 ) 1961(02.09 e 1006.3)(-?=t t N . 这个公式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在1700—1961年间世界人口总数.因为,这期间地球上的人 口大约每35年翻一番,而上式断定34.6年增加一倍(请读者证明这一点). 但是,后来人们以美国人口为例,用马尔萨斯模型计算结果与人口资料比较,却发现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用此模型预测较遥远的未来地球人口总数时,发现更令人不可思议的问题,如按此模型计算,到2670年,地球上将有36 000亿人口.如果地球表面全是陆地(事实上,地球表面还有80%被水覆盖),我们也只得互相踩着肩膀站成两层了,这是非常荒谬的,因此,这一模型应该修改. 例2(逻辑Logistic 模型) 马尔萨斯模型为什么不能预测未来的人口呢?这主要是地

三维波动方程正演及模型应用研究

三维波动方程正演及模型应用研究 1熊晓军,贺振华,黄德济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610059) E-mail:xiongxiaojun@https://www.360docs.net/doc/695324992.html, 摘 要:为了真实准确地反映三维地质体的波场特征,在频率-波数域将二维波场延拓算子推广到三维空间,采用三维波动方程延拓方法实现了三维地质模型的快速叠后正演。该方法采用傅立叶变换进行计算不仅计算迅速,算法稳定,而且可以采用相位移加插值方法处理一定的横向变速的情况,为更加灵活方便地模拟地下复杂的三维地质体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作为实例,首先进行了三维French 模型的数值模拟,得到了和实际物理模型实验结果相一致的正演记录,并对比分析了三维偏移剖面和二维偏移剖面的偏移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然后进行了三维缝洞地质模型的正演计算,得到了高信噪比的正演记录,对认识和解释三维缝洞地质体的地震波场特征很有帮助。 关键词:三维地震正演,波动方程,波场延拓,French 模型,缝洞模拟 1. 引 言 在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中通常要进行地震波场的数值模拟,即假设已知地下的地质情况,应用地震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原理,计算给定地质模型的地震响应,其对正确认识地震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以及准确地分析油气藏的反射波场特征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常规的正演方法主要有波动方程法和几何射线法两大类[1]。几何射线法[2]将地震波波动理论简化为射线理论,主要考虑地震波传播的运动学特征,所得的地震波的传播时间比较准确,但是计算结果很难保持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而且对复杂的地质构造会出现盲区。波动方程法通过求解地震波波动方程,建立地下地震波运动的波场,它包含了地震波传播的所有信息,在地震模拟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常规的波动方程正演方法,如有限差分法[3]、积分法[4]以及F-K 域[5]等方法,主要进行二维地质体的数值模拟,而实际的地下构造往往是三维的,因此,十分有必要研究基于三维地质体的数值模拟方法。本文在二维正演方法的基础上,将二维波场延拓算子推广到三维空间,在频率—波数域进行三维叠后正演模拟。该方法不仅算法稳定,计算速度快,具有处理一定横向变速的能力,而且可以得到高信噪比的零偏移距正演记录。 2. 方法原理 利用波动方程进行地震波场数值模拟的核心是波场延拓,对于垂向变速介质,利用二维 标量波动方程,在频率—波数域可以得到各个深度间隔内的相位移延拓的正演和偏移公式[6], i zi Z ik i x i x e z k P z k P ?+=),,(),,(1ωω (1) i zi Z ik i x i x e z k P z k P ??+=),,(),,(1ωω (2) 1 本课题得到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SRFDP )资助,编号:20040616001。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