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

脚后跟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
脚后跟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

脚后跟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

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脚后跟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吧,脚后跟如果出现了问题,不但会给我们带来疼痛的感觉而且还会影响到我们的行动,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和运动中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脚后跟,粉碎性骨折是脚后跟容易出现的一种症状,脚后跟粉碎性骨折的危害性很大,所以我们要掌握一下脚后跟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

粉碎性骨折属于完全性骨折,指骨质碎裂成三块以上,又称为t或y型骨折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股骨部位粉碎性骨折会使人变成瘸子。

粉碎性骨折就是断骨处断裂成几块,如果选用石膏固定,骨头接上,稍有错位,就会留下后遗症,再说石膏并不能固定正骨,因为石膏是软体的,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固定而已,石膏上久了,会使关节僵硬,无法弯曲,对以后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建议用夹板体外固定复位,然后选用野生草药外敷快速接骨,一般3天就可接上,骨头接上时疼痛明显减轻80%左右,再用药保养15到20天就可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在治疗期间,不要过多活动患肢,以免影响骨头的愈合,忌吃含激素的药物。

在身体及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可考虑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选择合适的时机,手术后可较早活动肢体,进行功能恢复,预后较好。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脚后跟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我们建议读者朋友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脚后跟,如果脚后跟出现粉碎性骨折要及时去处理,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脚后跟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

探讨锁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

探讨锁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 发表时间:2019-06-04T09:27:12.70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4期作者:任立丰 [导读] 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行手术接骨板和螺丝固定术,手术简单,效果良好,取内固定方便,更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28例锁骨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加丝线内固定的观察,探讨锁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4例,对对照组锁骨中1/3和中1/3与外1/3交界处粉碎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加丝线固定治疗,实验组采用接骨板和螺钉固定。结果:对照组病例骨折复位满意,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5个半月,均达骨性愈合,但回复时间及恢复程度均不及实验组,疗效有明显差异。治疗后所有患者状态明显好转。结论: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行手术接骨板和螺丝固定术,手术简单,效果良好,取内固定方便,更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锁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克氏针加丝线固定 To investigate the surgical treatment and effect of comminuted clavicle fracture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urgical treatment and effect of clavicular comminuted fracture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28 cases of clavicular comminuted fractu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and treated with open reduction kirschenwire and wire internal fixation.Methods: 14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minuted fractures of the junction of the middle 1/3 of the clavicle and the middle 1/3 of the clavicle and the outer 1/3 of the clavicl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open reduction kirschenwire and wire fixa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one plate and screw fixation.Results: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fracture reduction, and the average healing time of the fracture was 5 and a half months, reaching the bone healing.After the treatment, all the patients showed obvious improvement.Conclusion: the surgical plate and screw fixation for the comminuted fracture of the middle clavicle is simple and effective, easy to take internal fixation, and more acceptable to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words: clavicular comminuted fracture;Surgical treatment;Kirschner wire and wire fixation 锁骨骨折为临床骨科常见病,约占全身骨折的5.98%[1],非手术治疗多采用外固定方法治疗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但对于粉碎性骨折非手术治疗易出现畸形愈合或不愈合,故以切开复位接骨板固定治疗为首选。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对比采用羊肠线与克氏针内固定及接骨板内固定治疗28例粉碎性锁骨骨折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28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6岁,平均31.6岁。左侧13例,右侧15例。交通事故伤19例,跌伤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例,实验组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7例,对照组性别比例与实验组相同。两组患者均为中外段闭合性粉碎性骨折,伤后至入院手术时间为3~72小时,平均18小时。 1.2方法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4例,对对照组锁骨中1/3和中1/3与外1/3交界处粉碎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加丝线固定治疗,实验组采用接骨板和螺钉固定。 对照组:病人取仰卧位,伤侧肩部垫高,沿锁骨作长5cm左右的横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两侧骨折端;从远侧骨折端逆行插入一枚大小合适的克氏针,于肩后穿出皮肤外,行骨折复位后将克氏针自外端穿入骨折内侧段,剪除过长的克氏针外端部分[2];将外端折弯后埋于皮下,粉碎的骨片复位后用羊肠线作2~4道捆扎固定。术后用三角巾保护4周,半年左右拔针。 实验组:病人取仰卧位,垫高伤侧肩部,头偏向健侧。选择颈丛麻醉或局麻,常规消毒术野,铺无菌巾单。以骨折处为中心,沿锁骨上缘顺皮纹方向作5~6cm长切口,显露骨折端,清除残端凝血块和软组织,锁骨后方不宜过多剥离,尽量保留骨块的骨膜及其连同的肌肉组织。骨折断端和骨块复位后用双丝线暂时捆扎固定。测量锁骨横径,将相应型号的镍钛记忆合金齿臂环抱器置于0~5℃的无菌冰盐水中浸泡3~5分钟,用撑开器分别将四对齿臂逐个缓慢撑开,使其每对齿臂开口略大于锁骨横径,迅速从骨折处前方将环抱器套于锁骨上,张开的齿臂在体温下很快恢复为闭合状态,将骨折端牢固固定。亦可应用40~45℃的温盐水纱布外敷,加快齿臂闭合。祛除捆扎丝线,适当活动肩关节,检查骨折端固定是否满意,证实环抱器齿臂将锁骨和骨块环绕固定无松动时,依次缝合各层组织。术后不用三角巾悬吊,加强功能锻炼,适当活动手指、腕部、肘部和肩关节,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骨折愈合。早期功能锻炼应注意肩关节不宜剧烈旋转和过度伸屈,避免骨折端因外力而导致移位。环抱器取出比较方便,1年后仍在原切口进入,显露环抱器,用0~5℃无菌冰盐水浸泡5~6分钟后在其一端轻轻撬起,取出即可。 2.结果 对照组病例骨折复位满意,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5个半月,均达骨性愈合,但回复时间及恢复程度均不及实验组,疗效有明显差异。治疗后所有患者状态明显好转。

(完整word版)髌骨骨折的分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的选择 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占全部骨折损伤的10%[1]。髌骨是全身最大 的籽骨,位于股四头肌腱内。髌骨为膝关节伸膝装置的中间结构,有着重要的生物力学性能。髌骨位置表浅,只有皮肤、薄层皮下组织及髌前滑囊在髌骨之上,故髌骨易因直接暴力及间接暴力而损伤。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繁多,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治疗的目的是保留髌骨、骨折解剖复位,重建其伸膝装置、术后早期活动及尽早恢复膝关节功能。 Heppenstall[2]提出的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①骨折的复位尽量达到解剖复位;②骨折应用可靠的内固定,直至骨折端愈合;③应重视重建膝关节的连续性;④尽量完全恢复膝关节的生理运动功能。治疗方法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膝关节的功能锻炼,本文通过探讨各种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的优缺点,以供临床参考。 1、髌骨骨折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 髌骨是人体内最大的籽骨,略呈三角形,尖端向下,位于股四头肌腱内,是伸膝 装置中的一个重要组件。髌骨上连股四头肌,下通过髌腱连接于胫骨结节,一部分股四头肌腱膜纤维延续过髌骨表面并与髌腱融合。髌骨上只有皮肤、很薄的皮下组织和髌前滑囊覆盖,这种解剖特点使髌骨在受到直接暴力打击和摔倒时容易损伤。髌骨后方是软骨面,与股骨两髁之间软骨面成关节,其中央有一纵嵴与股骨髁滑车的凹陷相适应,并将髌骨后软骨面分为内外两部分,内侧者较厚,外侧部较宽。其内侧的纵嵴又将内侧部分分为内侧面及内侧偏面。髌骨的力学作用是机械性地使股四头肌通过髌韧带对胫骨施加作用力, 以改变 其作用方向[3]。Kaufer[4]明确指出其生物学机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它作为伸膝装置的中间结构,将股四头肌产生的拉力传向髌腱;其次它有效的增加了伸膝装置对于膝关节屈伸轴点的杠杆力臂,从而增大了股四头肌的力矩,加强其机械效益。髌骨为膝关节提供了伸膝装置的弯矩作用力臂, 增大了股四头肌的作用力矩, 在膝关节屈曲早期, 伸直时髌骨可增加股四头肌力臂30% , 到弯曲30°时增加15% [5]。髌骨随其运动受力亦不相同,当膝关节伸直时,髌骨受到来自股四头肌的轴向拉力和髌腱的反向作用力, 受力为张应力,而当膝关节处于屈曲位时, ,髌骨关节面与股骨关节接触,髌骨受多个方向力的作用, 除了前方的轴向拉力外, 还有来自后方与股骨髁相抵的压力, 此时受力为压应力,髌骨关节呈三点受力。三点受力导致髌骨前方产生为张力,同时被股四头肌的收缩而加强。Carpenter等[6]研究证实, 正是屈膝时作用在髌骨上的三向受力进而导致了许多骨折的发生。 2、髌骨骨折的分型 AO 根据髌骨骨折的部位和是否损伤伸膝装置, 将髌骨骨折分为关节外骨折、波及部分关节面骨折, 以及波及关节面和伸膝装置骨折 3 型[7] 。王鹏建等[8]根据骨折块大小、数量进行量化性分型:Ⅰ型: 骨折无移位或移位距离< 5 mm ,髌骨关节面移位< 2 mm , 或虽有移位, 但骨折位于髌骨下极且未涉及关节面。Ⅱ型: 骨折为2 块, 呈横形、斜形或纵形,位于髌骨体中部, 移位距离≥5 mm , 髌骨关节面移位≥2mm。Ⅲ型: 粉碎性骨折, 移位距离≥5 mm , 髌骨关节面移位≥2 mm。其中, Ⅲ型又分为ⅢA、ⅢB、ⅢC 3 个亚型。ⅢA 型: 骨折为3 块, 骨折块≥10 mm2 ⅢB 型: 骨折为4 块以上, 大部分骨折块≥10 mm2 ⅢC 型: 骨折块数目多, 大部分骨折块< 10 mm2 。此种分型在临床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准确率不高。而杨占辉等[9]针对髌骨和髌骨骨折的特点, 提出有移位髌骨骨折的术中分型及分型标准, 将有移位髌骨骨折分为5 型, 不包括无移位髌骨骨折且在术中进行骨折分型,此种分型对于需要手术的病人在术前即不能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和充分的术前准备。刘宝平等[10]认为儿童的套袖型骨折及髌骨骨软骨骨折也应纳入髌骨骨折。

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

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 [关键词] 跟骨粉碎性骨折;半量甘露醇;创伤性水肿 [key words] heel bone comminuted fracture; half-dose mannitol; traumatic swelling 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术后皮肤坏死并发症发生率为8%~20%, 常导致钢板外露,甚至继发骨髓炎而致手术失败。目前临床上常用 半量甘露醇进行脱水治疗,但大剂量甘露醇易造成不可逆的肾功能 损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跟骨粉碎性骨折134例,其中,男78例,女56例;年龄18岁~65岁,平均32.5岁;交通肇事伤69例,坠落伤42例,打击伤15例,其他10例;左跟骨骨折65例,右跟骨骨折57例,双侧12例;按sanders分类法[2]:ⅱ型22例,ⅲ型74例,ⅳ型38例,全部为闭合性骨折;伤后至入院就诊时间为1~24 h,平均4 h。本组患者均在伤后4 h~2周内手术,其中79例在24 h内进行,55例于伤后2周内全身情况平稳后、足踝肿胀控制后再进行手术。所有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a、b两组,每组各6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为防止其他因素影响,本研究的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8~65岁之间;

②闭合性骨折;③不符合排除标准者。拟定的排除标准:①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②开放性损伤及骨折;③糖尿病病史者;④其他器官或全身感染病史未愈者;⑤hiv免疫缺陷综合征者;⑥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者(包括全身及局部外用);⑦原有中风及肢体肿胀,神经性营养不良者;⑧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 1.3 治疗方法 a组患者采用消肿方内服,消肿方参考广州中医药大学李钊、何才勇等[4-5]报道配制(成分:当归、黄芪、牛膝、丹参、泽泻、茯苓、猪苓、川芎等)。每日8~10 g,自入院起连续服用,服用至术后1周。b组患者采用20~30 min内滴完20%甘露醇注射液(福州海王福药,规格125 ml∶50 g)125 ml,根据病情,每日1次或2次,连续使用7 d或足踝消肿停止使用。 1.4 手术方法 于足踝肿胀控制后再进行手术,采用外侧“l”形切口[6],注意保护腓肠神经及腓侧肌腱,显露骨折后,向下牵引跟骨结节。由跟骨结节后上方向塌陷翻转的跟骨后关节面钻入4.5 mm克氏针,达软骨面下0.3~0.5 cm,向后下方搬动克氏针尾部,适当内翻,撬拨复位向前塌陷翻转的跟骨后关节面,恢复结节角。跟骨内外两侧横向挤压,恢复跟骨宽度,纠正跟骨的内外翻畸形,恢复bhler角和gissanc角的正常角度,用数枚克氏针临时固定已复位的诸个骨折块。因骨折块压缩造成骨质部分缺损,可行自体髂骨移植。或于缺损区域填充人工骨,

2016年度全部整合儿童颅骨凹陷性骨折诊断及治疗标准规定步骤

颅骨凹陷性骨折 (2016年版) 一、颅骨凹陷性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骨凹陷性骨折(ICD-10:S02.902) 行颅骨凹陷性骨折整复术(ICD-9-CM-3:02.02-02.0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病史:多有头部外伤病史; (2)头皮血肿:在受力点有头皮血肿或挫伤;

(3)局部下陷:急性期可检查出局部骨质下陷; (4)局灶性症状:当骨折片下陷较深时,可刺破硬脑膜,损伤及压迫脑组织导致偏瘫、失语和/或局灶性癫痫等相应症状。 2.辅助检查: (1)头颅X线平片:包括正位、侧位和骨折部位切线位平片,后者可显示骨折片陷入颅内深度; (2)头颅CT扫描(含骨窗像或3D成像):凹陷骨折征象,平扫可除外有无继发颅内异常; (3) 血常规。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颅骨凹陷性骨折诊断明确,骨折凹陷深度>1.5cm需

行凹陷骨折整复术:较固定的凹陷骨折,采用凹陷四周钻孔、铣(或锯)下骨瓣,将其整复成形再复位固定,需向家属交待病情及围术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 颅骨凹陷性骨折诊断明确,骨折凹陷深度>0.5cm,同时存在局灶症状或引起颅内压增高者,需行凹陷骨折整复术:较固定的凹陷骨折,采用凹陷四周钻孔、铣(或锯)下骨瓣,将其整复成形再复位固定,需向家属交待病情及围术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大静脉或静脉窦处的凹陷性骨折,如无明显临床症状,即使下陷较深仍可观察,待充分准备后择期手术;重要功能区的凹陷骨折,当骨折片压迫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癫痫等,应行骨片复位或清除术。 4.合并脑损伤或凹陷面积大,导致颅内压增高、CT显示中线结构移位、出现脑疝征象者,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 5.开放性粉碎性凹陷性骨折者,行手术清创及骨片清除术。 6.手术风险较大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待病情;如不同

髌骨粉碎性骨折应用镍钛聚髌的疗效观察

髌骨粉碎性骨折应用镍钛聚髌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6-08-03T15:04:05.26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5期作者:赵军法 [导读] 髌骨骨折在临床患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关节内骨折症状,大部分出现在青壮年群体。 赵军法 (河南省内黄县人民医院骨科河南安阳 456300) 【摘要】目的:探讨髌骨粉碎性骨折应用镍钛聚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有2010年8月~2015年8月86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镍钛聚髌器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关键词】髌骨粉碎性骨折;镍钛聚髌器;克氏针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5-0059-02 髌骨骨折在临床患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关节内骨折症状,大部分出现在青壮年群体中,其中粉碎性骨折大约为1/3[1]。患者发生粉碎性髌骨骨折后复位比较困难,而且无较为良好的稳定性,极易导致股四头肌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对骨折患者后期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造成极为不利影响。临床中对此治疗时通常应用手术疗法,便于骨折的早期愈合,且早期可对膝关节进行合理功能锻炼,避免膝关节出现僵硬症状。本文选取86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分析应用镍钛聚髌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有2010年8月~2015年8月86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髌骨粉碎性骨折,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观察组患者中有男29例,女14例;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38.2±1.3)岁;致伤原因:19例车祸致伤,11例重物砸伤,13例高空坠伤;骨折类型:34例为闭合型,9例为开放型;自受伤到手术间隔时间为4h~5d,平均时间(3.0±1.1)d。对照组患者中有男28例,女15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7.9±1.4)岁;致伤原因:20例车祸致伤,12例重物砸伤,11例高空坠伤;骨折类型:32例为闭合型,11例为开放型;自受伤到手术间隔时间4h~5d,平均时间(3.1±1.3)d。两组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临床对比。 1.2 方法 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法,于其髌前进行横弧形的手术切口,充分显现出髌骨及其周围组织,有效清理患者骨折断端,且仔细冲洗关节腔,对骨折断端实施解剖复位。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法予以治疗,将2枚克氏针对髌骨上下级进行纵穿,用钢丝穿过克氏针尾端实施结扎,石膏固定持续4周。观察组则采用镍钛聚髌器予以治疗:根据患者实际髌骨长度,应用合理镍钛聚髌器。在使用前镍钛聚髌器需注意浸泡于冰盐水内,将其取出,将髌尖支钩对称刺入患者髌尖韧带,注意需将髌尖进行准确钩抱,于髌骨上级髌腱中刺入髌底支的端钩。以50℃淡盐水纱布将镍钛聚髌器予以加温,确保其可恢复到原形,并保证可将髌骨进行准确抱紧。手术完成后,两组患者均采用抗生素治疗,避免发生感染。术后第2d应指导患者开始合理的股四头肌舒缩训练,手术完成后 2~3d应指导患者开始合理的屈膝活动。 1.3 疗效评定标准[3] 优:膝关节功能均恢复到正常状态,无疼痛感,未出现肌肉萎缩症状,可正常完成行走、下蹲活动;良:膝关节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未出现疼痛感,存在轻度肌肉萎缩症状,行走并未出现障碍,无法完全进行下蹲活动;可:存在轻度疼痛感,出现轻度肌肉萎缩症状,下蹲存在一定困难,出现酸痛感;差:显著疼痛感,肌肉萎缩严重,无法进行下蹲活动。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应用SPSS 18.0系统软件予以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以t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所示。 3.讨论 髌骨在人类机体中是最大的一块籽骨,处在伸膝装置中。股直肌与股中间肌均附着于髌骨近侧的基底位置,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则分别附着在髌骨的两侧,髌韧带自髌骨下极开始直到胫骨结节。而伸膝装置在人体中最为根本的功能为拮抗重力,而髌骨是伸膝装置内机体最大的股四头肌及附着于胫骨结节上的髌韧带两个杠杆臂的支点,经髌股关节可传递出较为巨大的力量。而髌骨不单单使得股四头肌具有更良好效果,且可经髌股关节接触面进行良好分布,由此髌股关节面上拮抗重力的反作用力在传导时更具有均匀性。在髌骨出现骨折现象后,将无法维持以上作用,暂时失去。髌骨骨折依照骨折移位程度可以分成无移位型、移位型骨折,依照骨折线形态可以分成横断型骨折、上极或下极骨折、粉碎骨折、纵行劈裂骨折以及骨软骨骨折。在临床中对髌骨骨折进行治疗时通常采用手术疗法,主要为钢丝环扎固定,改良张力带固定、单纯环形缝合固定等。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对患者予以治疗时,由于无法达到较为良好的复位效果,导致固定无法牢靠,而且愈合时间较长,特别是粉碎性骨折进行治疗时,其效果并不理想,导致膝关节功能锻炼开始时间明显延迟,对膝关节功能及时康复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且极易引发感染、创伤性关节炎等不良症状。 镍钛聚髌手术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较,具有较为显著优势,良好的延伸性且具有较为理想的生物相容性,可以明显降低应力遮挡效果,避免术后发生钉爪松动、骨质疏松等症状。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应用内在记忆使得受伤骨块得到有效加压固定,且在发挥作过程中保持连续性及稳定性。镍钛聚髌具有较为便宜的操作技术,在骨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广泛性,所以临床应用广

第五课 颅骨凹陷性骨折规范

颅骨凹陷性骨折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颅骨凹陷性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骨凹陷性骨折(ICD-10:S02.902) 行颅骨凹陷性骨折整复术或颅骨钛板、硅胶板、有机玻璃修补术(ICD-9-CM-3:02.02-02.0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病史:多有头部外伤病史; (2)头皮血肿:在受力点有头皮血肿或挫伤; (3)局部下陷:急性期可检查出局部骨质下陷; (4)局灶性症状:当骨折片下陷较深时,可刺破硬脑膜,损伤及压迫脑组织导致偏瘫、失语和/或局灶性癫痫等相应症状。 2.辅助检查: (1)头颅X线平片:包括正位、侧位和骨折部位切线位平片,后者可显示骨折片陷入颅内深度; (2)头颅CT扫描(含骨窗像):凹陷骨折征象,平扫可除外有无

继发颅内异常; (3) 血常规。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颅骨凹陷性骨折诊断明确,骨折凹陷深度>1cm,临床出现局灶性症状或颅内压增高症状者,需行凹陷骨折整复术:较固定的凹陷骨折,采用凹陷四周钻孔、铣(或锯)下骨瓣,将其整复成形再复位固定;粉碎性凹陷骨折,手术摘除游离骨片,保留带有骨膜的骨片,缩小日后需修补的面积,需向家属交待病情及围术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大静脉或静脉窦处的凹陷性骨折,如无明显临床症状,即使下陷较深仍可观察,待充分准备后择期手术;重要功能区的凹陷骨折,当骨折片压迫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癫痫等,应行骨片复位或清除术。 3.合并脑损伤或凹陷面积大,导致颅内压增高、CT显示中线结构移位、出现脑疝征象者,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 4.开放性粉碎性凹陷性骨折者,行手术清创及骨片清除术。 5.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当充分告知风险,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 6.对于严密观察、保守治疗的患者,如出现颅内压增高征象应行

锁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研究分析

锁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研究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锁骨粉碎性骨折采用锁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78例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与治疗组,各39例。参照组给予传统外固定治疗,治疗组给予锁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不同方式治疗,治疗组优良率为87.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并使用。 关键词锁骨;钢板内固定;粉碎性骨折;效果 锁骨粉碎性骨折发病率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骨折部位常伴随有肿胀、压痛等现象,若未得到及时诊治,可诱发严重并发症,加重病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2]。目前,传统外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是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常用方式。基于此,本院以78例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为对象,分析锁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该疾病的效果,现将研究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以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78例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与治疗组,各3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锁骨粉碎性骨折诊断标准,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有知情同意书。参照组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37.40±10.63)岁;致伤原因:9例打架斗殴,13例高处坠落,17例摔伤。治疗组中,男25例,女14例;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36.90±11.04)岁;致伤原因:7例打架斗殴,10例高处坠落,22例摔伤。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参照组给予传统外固定治疗,应用8字绷带,行锁骨固定带外固定操作,术后,以患者耐受情况为指标,调整为前臂吊带悬吊治疗[3]。 1. 2. 2 治疗组给予锁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指导患者仰卧,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将患者肩部垫高,头部转向左侧。做12 cm切口于锁骨上缘,逐层切开皮肤,直至骨膜,采用骨膜剥离器,充分剥离骨膜,显露粉碎骨块与骨折端,尽量不游离较大的骨块,避免因骨缺血引起骨不连,尽最大程度保护胸膜及锁骨下血管神经。充分清除断端内嵌插软组织血肿,复位骨折。部分碎块,无法复位,使用0.5 mm钢丝捆扎,以患者骨折端具体情况为依据,置入9孔锁骨钢板。尽量保护锁骨下组织,锁骨钻孔后,拧入螺钉。部分患者,游离骨块较大,钢板固定后,应用丝线捆扎固定。使用1号可吸收线,进行捆绑,减少术后反应。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叮嘱患者定期进行X线检查[4]。

股骨干骨折

股骨干骨折 【概述】 股骨干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6%,股骨是体内最长、最大的骨骼,且是下肢主要负重骨之一,如果治疗不当,将引起下肢畸形及功能障碍。目前股骨骨折治疗方法较多,必须依骨折部位、类型及病人年龄等选择比较合理的方法治疗。不管选用何种方法治疗,且必须遵循恢复肢体的力线及长度,无旋转,尽量行以微创保护骨折局部血运,促进愈合;采用生物学固定方法及早期进行康复的原则。 【解剖与解剖生理】 股骨是人体中最长的管状骨。骨干由骨皮质构成,表面光滑,后方有一股骨粗线,是骨折切开复位对位的标志。股骨干呈轻度向前外侧突的弧形弯曲,其髓腔略呈圆形,上、中1/3的内径大体一致,以中上1/3交界处最窄。 股骨干为三组肌肉所包围,其中伸肌群最大,由股神经支配;屈肌群次之,由坐骨神经支配;内收肌群最小,由闭孔神经支配。由于大腿的肌肉发达,股骨干直径相对较小,故除不完全性骨折外,骨折后多有错位及重叠。 股骨干周围的外展肌群,与其他肌群相比其肌力稍弱,外展肌群位于臀部附着在大粗隆上,由于内收肌的作用,骨折远端常有向内收移位的倾向,已对位的骨折,常有向外弓的倾向,这种移位和成角倾向,在骨折治疗中应注意纠正和防止。否则内固定的髓内针、钢板,可以被折弯曲、折断,螺丝钉可以被拔出。 股动、静脉,在股骨上、中1/3骨折时,由于有肌肉相隔不易被损伤。而在其下1/3骨折时,由于血管位于骨折的后方,而且骨折断端常向后成角,故易刺伤该处的动、静脉。 【病因与发病机制】 多数骨折由强大的直接暴力所致,如撞击、挤压等;一部分骨折由间接暴力所致,如杠杆作用,扭转作用,由高处跌落等。前者多引起横断或粉碎性骨折,而后者多引起斜面或螺旋形骨折。儿童的股骨干骨折可能为不全或青枝骨折;成人股骨干骨折后,内出血可达500~1000ml,出血多者,在骨折数小时后可能出现休克现象。由挤压伤所致股骨干骨折,有引起挤压综合征的可能性。 股骨干上1/3骨折时,骨折近段因受髂腰肌,臀中、小肌及外旋肌的作用,而产生屈曲、外展及外旋移位;远骨折段则向后上、内移位(图1)。 股骨干中1/3骨折时,骨折端移位,无一定规律性,视暴力方向而异,若骨折端尚有接触而无重叠时,由于内收肌的作用,骨折向外成角。 股骨干下1/3骨折时,由于膝后方关节囊及腓肠肌的牵拉,骨折远端多向后倾斜,有压迫或损伤动、静脉和胫、腓总神经的危险,而骨折近端内收向前移位。

髌骨骨折的治疗(综述)

髌骨是膝关节伸膝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股四头肌的力臂,在伸膝运动中要承担5 倍于体重的力量。髌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虽然保守治疗是髌骨骨折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是切开复位内固定和/ 或部分髌骨切除术为髌骨骨折治疗的首选。在近期的Orthop Clin North Am 杂志上,美国辛辛那提医学中心的Kakazu 教授就髌骨骨折的治疗进行了详细论述。 髌骨骨折的治疗主要由骨折类型决定。其治疗目的主要包含两点:恢复伸膝装置的完整和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因此,关于髌骨骨折治疗的适应症,主要关注的是治疗的方法而不是骨折类型。 保守治疗 1. 适应症 包括星形粉碎骨折、横行骨折、垂直骨折在内的无移位型骨折和闭合骨折,只要关节面台阶小于2 mm 均可选择保守治疗。发生星形骨折、横行和垂直骨折时的膝关节内、外侧支持带通常完整,伸膝功能得以维持。 横行骨折可以出现明显的移位,例如4~5 mm 的移位。但如果患者可以主动完成伸膝运动,就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除此之外,远端关节外髌骨骨折以及髌骨下极骨折也可以选择保守治疗。 2. 方法 保守治疗的方法通常包括使用支具或铰链式护具对膝关节制动,在疼痛允许的情况下下床活动。2~3 周之后,进行被动的0~30°的膝关节运动,每周加大15°。8 周左右,患者可以获得完全的被动活动角度,然后去除制动支具进行疼痛允许的情况下下床活动。 手术治疗 1. 手术适应症 手术适应症包括开放性骨折、关节面台阶超过2 mm 的骨折以及伸膝功能丧失(图1)。发生星形粉碎性骨折通常支持带不会受到损伤,但是由于关节面不匹配而需要手术治疗(图2)。横行骨折通常存在严重的粉碎和移位,有较多的骨碎块,星形骨折也常常存在骨折块的分离。这些骨折通常为开放性骨折。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关键词】跟骨关节内骨折 跟骨是人体中最大的跗骨,在人体负重和行走中起重要作用。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尤其是涉及跟距关节的关节内骨折,目前仍是创伤骨科的一个棘手问题,若治疗不当,常遗留创伤性关节炎、足部畸形等严重并发症。我院自1999年7月至2005年9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涉及跟距关节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14侧,男11例,女2例,年龄21岁~56岁,全部为跟骨关节内骨折,其中单侧跟骨骨折12例,双侧1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1例,车祸2例,合并腰椎压缩性骨折2例,胫骨平台骨折2例,本组患者除2例开放性骨折急诊手术外,均在伤后5 d~7 d 手术。患者术前均行跟骨侧位片、轴位片及CT检查。根据Sanders 分型:Ⅱ型6例,Ⅲ型5例,Ⅳ型3例,其中Ⅱ型骨折给予克氏针固定,Ⅲ型、Ⅳ型骨折给予重建钢板固定,其中10例给予自体髂骨移植填充。 1.2 手术方法 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患者半侧卧位,患肢在上,手术中应用止血带保持术野清晰。取跟骨外侧L形切口,起自外踝尖端上方4 cm 处的腓骨后缘,沿腓骨后缘向下至外踝尖端,弧形转向前方至第5跖

骨基底部,游离皮瓣,注意勿损伤腓肠神经及腓骨长短肌腱,直至骨质,紧贴跟骨外侧壁行骨膜下剥离,显露跟骨外侧壁、跟距关节和跟骰关节,向两侧牵拉皮瓣,用骨膜剥离器自跟骨骨折部撬开,明确骨折块移位程度、跟距关节面损伤程度以及有无翻转,用一枚较粗克氏针由跟骨结节钻入,沿跟骨长轴向前撬拨,直视下复位,尽可能恢复跟距关节面的平整及跟骨的正常高度,恢复正常的Bohler角,掀开外侧壁骨块,将塌陷的后外侧关节面的骨块抬起并复位到内侧恒定的载距突骨折块上,抬起跟骨后关节面的塌陷骨折块,用自体髂骨移植填充跟骨内空隙,再于外侧捶击跟骨侧壁,以恢复跟骨的正常宽度,于C型臂下观察复位成功后,对于Ⅱ型骨折用2枚~3枚克氏针固定,对于Ⅲ型、Ⅳ型骨折于跟骨外侧壁用重建钢板给予固定,缝合切口,放置皮片引流,石膏托制动4周~6周后,开始在床上行足踝部功能锻炼,完全负重需在术后3个月后。 2 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6个月~5 a,所有骨折均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3个月~10个月,术后效果较为满意,主要表现为患足功能良好,活动无明显受限,能维持工作及生活,只有1例患者术后切口皮缘坏死,伤口裂开,经换药后愈合,1例术后行走较长时间后出现足踝部疼痛。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90分~100分)9例,良(75分~89分)3例,可(50分~74分)2例,优良率87%。 3 讨论 跟骨骨折中,涉及跟距关节面的骨折约占75%[1],所有涉

Arthrex高强度缝线缝合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附45例报道)

Arthrex高强度缝线缝合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附45例报道)摘要】目的:探讨Arthrex高强度缝线缝合固定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方法与疗 效。方法:2011年10月~2014年12月对45例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采用 Arthrex高强度缝线缝合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为11~48个月,平均23.5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2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骨折 断端再移位。优41例,良3例,可1例。Bostman 临床分级标准评分平均26.3 分。结论:Arthrex高强度缝线缝合固定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操作简单易行, 特别 适用于粉碎性髌骨骨折力学强度可靠, 且经济便宜, 无需二次手术,疗效满意。 【关键词】粉碎性髌骨骨折;Arthrex缝线;柔性内固定术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1752(2016)19-0184-02 髌骨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对粉碎性髌骨骨折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克氏 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是经典、可靠的治疗方法,但需后期取出内固定,术后有时会 出现针尾触痛、刺破皮肤等并发症,聚髌器固定费用较高。对于粉碎严重的髌骨 骨折,克氏针张力带以及聚髌器使用可能存在困难,必要时需辅助多枚克氏针或 钢丝固定,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2月采用Arthrex高强度缝线缝合固定 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45例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男性32例,女性13例,年龄15~66岁,平均40岁。骨折至手术时间3~7d。 1.2 手术方法 患者仰卧位,持续硬膜外麻醉,大腿根部上止血带。取髌前正中切口,将皮 瓣内外侧翻转,显露整个髌骨,避免损伤髌前筋膜,清除血肿及嵌入骨折间隙中 的软组织,清洗关节腔。按骨折程度和移位情况,先以上下两个中心将碎骨块对合,克氏针固定,把粉碎性骨折转变成上下两部分的骨折,最后对合上、下部骨折。在髌骨较大骨块上使用钻头或粗克氏针横向钻孔,将两根或多根Arthrex高 强度缝线穿过骨折块,分别于髌骨周围环扎缝合以及髌骨上下极多点连续点阵样 缝合,在骨折两端分别打结固定,仔细缝合髌前腱膜,逐层缝合切口。术后石膏 托或下肢支具外固定2~3周,拆除石膏托或支具后,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1.3 疗效评定标准 以术后影像学检查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综合判定。优:骨折解剖对位, 关节的活动范围>120°,没有疼痛或劳累时仅有轻微疼痛;良:骨折基本上解剖对位,关节面移位<1mm,关节的活动范围100°~ 120°,劳累以后偶尔有疼痛,有 轻度骨四头肌萎缩,行走自如,下蹲较差;可:关节面移位<1.5mm,关节的活动 范围90°~100°,时有疼痛,见骨四头肌萎缩,平地行走无跛行,上、下楼和下 坡不便;差:关节面移位>1.5 mm,关节活动范围在90°以内,有骨四头肌萎缩, 跛行,下蹲困难。按Bostman 的临床分级标准评分。 2.结果 本组45例随访时间为11~48个月,平均23.5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2个月,伤口 均一期愈合,未发生骨折断端再移位。优41例,良3例,可1例。Bostman临床分级标准评 分平均26.3 分。 3.讨论

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

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作者:黄建明李承施继飞卫绍斌王永安何家文朱雅龙【摘要】目的介绍应用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足外侧入路,骨折及关节面复位后人工骨植骨,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32例,比较不同骨折类型的骨折愈合后的复位丢失率和治疗效果,评价手术治疗病例并发症情况。结果参照Maryland提出的评分系统临床治疗效果优良率为81.2%,Ⅱ型优良率93.3%,Ⅲ型优良率75%,Ⅳ型优良率60%。骨折复位丢失率Ⅱ型3.3%,Ⅲ型5.4%,Ⅳ型10%。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1%。结论切开复位人工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能减轻患者自身植骨造成的损伤及痛苦。 关键词人工骨跟骨骨折 跟骨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及生物力学特性,对跟骨骨折治疗,传统的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近年来转为越来越多的以手术治疗为主。关于手术中植骨问题一直存有争议[1]。我科2003年6月~2004年12月对32例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术中全部患者行人工骨植骨,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2例中男24例,女8例;左侧18例,右侧14例;双侧跟骨骨折2例;年龄17~60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3例,直接暴力伤9例。伴随损伤:伴腰椎骨折3例,伴上肢骨折2例。手术时间:伤后7~12天。所有骨折跟骨均行侧位及轴位摄片X线,并对跟骨做水平面及额状面CT扫描。骨折类型:按Sanders法分型[2],32例跟骨骨折患者中,Ⅱ型15例,Ⅲ型12例,Ⅳ型5例。所有骨折均累及跟距关节面且有不同程度的关节面塌陷,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内固定物为跟骨可塑行钛钢板。植骨为人工骨。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方法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切口下缘沿足背与足底皮肤交界处切开,一刀切至骨面,勿分层切开,少使用电刀。沿跟骨做骨膜下剥离,注意保护皮瓣,充分显露距下关节及跟骰关节,将皮瓣向上翻起用克氏针固定于距骨。显露塌陷的关节面及骨折块。然后行骨折块的复位,先将关节面骨块对位使关节面平整,暂用克氏针固定;后用跟骨复位钳铗持跟骨结节处向后内下方牵引,恢复跟骨的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的长度、宽度、高度。此时将跟骨外侧皮质骨块向外翻起,见关节面骨块下有一空隙将人工骨(生物陶瓷β-TCP人工骨)植入充填,人工骨块压充实后,将外侧皮质骨复位,选用适当大小跟骨可塑形钛钢板固定,要求有1~2枚螺钉向内固定于载

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治疗与探讨

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治疗与探讨 目的探讨和介绍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手术术式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髌骨骨折术后恢复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切开复位后,采取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术后石膏托外固定6w,解除石膏托后运用辩证施治的原则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中药予以熏洗外用,并逐渐加强功能锻炼。结果本组45例,随访1~6年,伤口全部一期愈合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6~12w,膝关节功能恢复按一般膝关节损伤功能恢复的评定方法,优良率97.7%。结论该方法的综合治疗,解决了髌骨粉碎性骨折不易作内固定的困难,完整的保留了髌骨,保证了膝关节的解剖结构,同时配合中药熏洗患处,有效的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改善了膝关节周围的血运及组织的功能恢复。 标签:髌骨骨折;张力带;骨折固定术 髌骨骨折为常见的骨折,约占骨折发生率的1.05%,类型可分为横断、粉碎、纵形和撕脱型,而严重的髌骨粉碎性骨折无法行克氏针张力带及其它方法固定的,以往多采用髌骨切除术治疗,术后,往往其伸膝功能及股四头肌肌力均有所下降,术后石膏托外固定,中药熏洗等方法综合治疗4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男31例,妇14例,年龄31~73岁,平均48岁,其中开放性5例,陈旧性3例。 1.2方法手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常规消毒铺巾、上气囊止血带。取髌前纵形切口,显露髌骨骨折端。彻底清除断端及膝关节腔内的积血,将膝关节置于过伸位,在直视下将粉碎的骨折块进行拼凑复位,同时将翻入的骨膜及髌前组织复回髌骨表面,复位满意后,内外各用一把大巾钳作上下钳夹(粉碎部分选相对大的且较稳定的骨块钳夹)作临时固定。在内外侧髌旁腱膜的裂口伸指触摸探查髌骨内关节面,见内关节面平整。然后屈膝10°,用腰穿套管针从髌骨下极的边缘紧贴骨膜由外向内水平穿过髌下腱,由针芯引出1.2mm钢丝,同样方法沿髌骨内边缘,将该钢丝向上穿入至髌骨上缘,再用套管针从髌骨上极,股四头肌肌腱附着处,由外向内水平穿过,引出钢丝,在髌骨外上方作捆绑式加压环扎。然后,再用腰穿套管针对髌骨下极,第一次穿针的部位,紧贴前一要钢丝,由外向内再次穿入套管针,引出1.2mm的一根钢丝,钢丝两端髌前交叉,然后在髌上极穿针处再次由外向内穿过套管针,引出外侧交叉到内侧缘的钢丝,在前一个环扎点旁加压环扎。松开内外巾钳,适度屈伸膝关节,见固定牢固后,冲洗切口,严密缝合关节囊,髌旁腱膜组织及髌前腱膜。有开放伤口的,节口尽量避开创口,术中尽量彻底清创。逐层缝合切口。术后屈膝10°~15°作长腿石膏托外固定,术后第2d开始鼓励患者做股四头肌收缩锻炼,2w切口拆线,3w后带石膏扶拐下地行走,6w后拆除石膏托,患肢可逐渐负重,并用自拟舒筋汤、伸筋草15g、透骨草15g、五加皮12g、三棱12g、莪术12g、秦艽12g、海桐皮12g、

压缩性、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治疗对策

压缩性、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治疗对策 发表时间:2011-05-30T16:33:46.7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韩秀英1 吴晗2 [导读] 总之,对于粉碎性、压缩性髌骨骨折,通过植骨衬垫,克氏针软骨下穿针复位,钢丝、内聚髌器等坚强固定 韩秀英1 吴晗2(1黑龙江大庆龙南医院骨科 163453;2黑龙江大庆市人民医院 163000)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6-0189-02 【关键词】髌骨骨折软骨下穿针撬拨植骨 随着交通、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高能量损伤日趋增多,有分离、有移位的粉碎性髌骨骨折发生率不断增高,特别是压缩性骨折越来越多。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27 例,男18 例,女9 例;年龄17~62 岁,平均38 岁;左侧12 例,右侧15 例。损伤原因:高处坠落伤8 例,撞击汽车仪表盘致伤6 例,跑步绊倒4 例,骑摩托车致伤9 例。本组均为粉碎性骨折,其中压缩性骨折7 例。 2 治疗方法 2.1 术前准备一般拍摄膝关节正、斜位片,必要时加摄切线位片,有条件的可行CT扫描加三维重建,这样更直观些。粉碎性骨折关节腔积血多,肿胀明显,患者自觉胀痛难忍,可行无菌穿刺抽吸、加压包扎以暂时缓解症状。 2.2 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平卧位,大腿根部缚气囊止血带,取膝关节前正中切口,有的骨折股四头肌扩张部撕裂不明显,要切开延长,以便于术中随时触摸了解关节面的光整性,将髌骨翻转,关节面向外,检查骨折的粉碎、压缩情况,清除积血块。先将小的骨块聚拢复位,以0.8~1.5 mm的克氏针自髌骨关节软骨下穿针,方向从中心穿向髌骨周缘,针尾刚好与骨折端平,留针备用。待骨折成为2~3个大块后,整体复位,将预留的克氏针继续穿入对合后的骨块软骨下,自对侧髌骨周缘出针,剪除多余部分,再以钢丝环扎、“8”字缝扎等固定。如以内聚髌器环抱,则要测量髌骨的上下径,缩小10%~15%,所得尺寸方为要选的内聚髌器的尺寸。骨块如有压缩,则在髌骨冠状位的前、后1/3处以骨刀轻轻击入,开槽撬拨复位,所留的间隙以切取相邻股骨髁的内或外侧少许皮质骨填充。固定牢固后关节腔要反复冲洗,不留碎屑,髌前腱膜、股四头肌扩张部要仔细修补。 2.3 术后处理术后石膏托或塑料支具伸膝位固定4周,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4周后在CPM机帮助下进行膝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 3 结果 27 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优:膝关节可伸15°,屈130°,无疼痛,无行走障碍;良:膝关节可伸30°,屈120°,偶有疼痛,轻度行走障碍;可:膝关节可伸40°,屈90°~119°,活动时疼痛,中度行走障碍。本组优16 例,良8 例,可3 例,优良率88.9%。 4 讨论 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共有七个关节面,对膝关节的稳定和运动起重要作用,能传导并增强股四头肌的伸膝力量,保护股骨髁部免受直接打击。一旦发生骨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有分离、有压缩,这些作用将丧失殆尽。既往有的采取部分或全部切除髌骨,但远期并发症如创伤性关节炎等病的发生率高。这也说明了最大限度地保持髌骨完整性的重要性,虽然可能出现局部的高低不平,但在整个关节运动过程中也只是到达某一个特定的角度才有接触,很短暂,磨损不明显,大部分关节面是相匹配的,可以自下而上地传导负载,以滑移和自旋两种方式滑动,使压力不过分集中,避免出现剪切应力。因此,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保留髌骨,充分恢复后关节面的平整,修复股四头肌扩张部的横形撕裂,早期练习膝关节活动和股四头肌肌力。即使存在很大的分离和移位,也不要选择部分或全部髌骨切除术。 但是对于严重粉碎性骨折,尤其是有分离、有压缩的骨折,治疗很棘手,以传统的钢丝或丝线环扎等方法处理,很难整复后关节面,可能是因为钢丝等很难真正在髌骨某一适中的同一额状面周缘环绕缝扎,以致收紧结扎时不易获得良好的对位,造成关节面阶梯变和前方张开[1]。这样就使得关节软骨面不光整,有缺损,出现台阶,造成关节磨损退变。对于这类骨折,我们经治了27 例,其中有压缩7例,处理的策略是:先将小的碎骨块拼接复位在较大的骨块上,以克氏针从髌骨关节软骨面下,方向从中心穿向髌骨周缘,针尾刚刚好与骨折端平,留针备用。待骨折成为2~3个大块后,整体复位,将预留的克氏针继续穿入对合后的骨块软骨下,自对侧髌骨周缘出针,剪除多余部分,应用内聚髌器或钢丝环扎等方法固定。 手术要点:a)手术入路选择前正中切口,这样显露充分,操作方便,切口小,不损伤隐神经和膝降动脉髌下支[2]。b)部分患者股四头肌扩张部无明显横行撕裂,应作适当切开延长,以便于触摸检查关节面是否光整。c)术中尽量保持髌前腱膜的完整性,利用此软组织的合页连接,使碎骨块不至于分散、游离。d)应尽量在关节软骨下穿针,因该处骨质较坚硬,利于确切固定。同时,克氏针紧邻软骨面,能做到软骨面与软骨面的对合,便于整复后关节面。e)有压缩的骨块,如不予以垫平,势必造成关节面的高低不平,出现台阶。术中应注意骨刀撬拨的位置要靠近髌骨前方皮质,约前、后1/3处为宜,尽量多地保留后方骨量,易于稳定后方关节面。撬拨后所留的间隙不大,仅需在相邻股骨内侧或外侧髁的非关节面处,切取少许薄层皮质,修整后嵌入,这样坚硬的皮质就能起到很好的衬垫作用,类似胫骨平台骨折的植骨支撑,避免因术后功能锻炼而再次发生塌陷压缩。而取骨处位于股骨髁的内、外侧,为非关节面,取骨量少,对膝关节的结构、功能无任何损伤。f)内聚髌器的材料性能决定了它的形变量不宜超过8%,否则将不能获得100%的记忆功能,因此术中内聚髌器大小的选择要适中。以游标卡尺测量髌骨的上下径,数值缩小10%~15%,即为所选的尺寸。g)关节腔应仔细冲洗,避免残留碎骨屑、凝血块等造成关节黏连、游离体。h)仔细修补股四头肌扩张部和髌前腱膜,恢复膝关节的稳定结构。 总之,对于粉碎性、压缩性髌骨骨折,通过植骨衬垫,克氏针软骨下穿针复位,钢丝、内聚髌器等坚强固定,能最大限度恢复后关节面的光整,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秦步平,黄永刚,马向阳.形状记忆合金髌爪固定髌骨骨折178例报告[J].实用骨科杂志,2006,13(4):364. [2]黄卫国,李玉民,袁义明,等.膝前正中直切口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7):5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