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菩萨传

龙树菩萨传
龙树菩萨传

龙树菩萨传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龙树菩萨者。出南天竺梵志种也。天聪奇悟事不再告。在乳餔之中。闻诸梵志诵四围陀典各四万偈。偈有三十二字。皆讽其文而领其义。弱冠驰名独步诸国。天文地理图纬秘谶。及诸道术无不悉综。契友三人亦是一时之杰。相与议曰。天下理义可以开神明悟幽旨者。吾等尽之矣。复欲何以自娱。骋情极欲最是一生之乐。然诸梵志道士势。非王公何由得之。唯有隐身之术斯乐可办。四人相视莫逆于心。俱至术家求隐身法。术师念曰。此四梵志擅名一世草芥群生。今以术故屈辱就我。此诸梵志才明绝世。所不知者唯此贱法。我若授之。得必弃我不可复屈。且与其药使用。而不知药尽必来永当师我。各与青药一丸告之曰。汝在静处以水磨之。用涂眼睑汝形当隐。无人见者。龙树磨此药时闻其气即皆识之。分数多少锱铢无失。还告药师向所得药有七十种分数。多少皆如其方。药师问曰汝何由知之。答曰。药自有气何以不知。师即叹伏。若斯人者闻之犹难。而况相遇。我之贱术何足惜耶。即具授之。四人得术纵意自在。常入王宫。宫中美人皆被侵淩。百余日后宫中人有怀妊者。懅以白王庶免罪咎。王大不悦。此何不祥为怪乃尔。召诸智臣以谋此事。有旧老者言。凡如此事应有二种。或是鬼魅或是方术。可以细土置诸门中。令有司守之断诸行者。若是术人其迹自现。可以兵除。若是鬼魅入而无迹。可以术灭。即敕门者备法试之。见四人迹骤以闻王。王将力士数百人入宫。悉闭诸门。令诸力士挥刀空斩三人即死。唯有龙树敛身屏气依王头侧。王头侧七尺刀所不至。是时始悟欲为苦本众祸之根。败德危身皆由此起。即自誓曰。我若得脱当诣沙门受出家法。既出入山诣一佛塔出家受戒。九十日中诵三藏尽。更求异经都无得处。遂入雪山山中有塔。塔中有一老比丘。以摩诃衍经典与之。诵受爱乐虽知实义未得通利。周游诸国更求余经。于阎浮提中遍求不得。外道论师沙门义宗咸皆摧伏。外道弟子白之言。师为一切智人。今为佛弟子。弟子之道咨承不足将未足耶。未足一事非一切智也。辞穷情屈即起邪慢心。自念言。世界法中津涂甚多。佛经虽妙以理推之故有未尽。未尽之中可推而演之。以悟后学于理不违。于事无失斯有何咎。思此事已即欲行之。立师教戒更造衣服。令附佛法而有小异。欲以除众人情示不受学择日选时当与。谓弟子受新戒着新衣。独在静处水精房中。大龙菩萨见其如是惜而愍之。即接之入海。于宫殿中开七宝藏。发七宝华函。以诸方等深奥经典无量妙法授之。龙树受读九十日中通解甚多。其心深入体得宝利。龙知其心而问之曰。看经遍未。答言。汝诸函中经多无量不可尽也。我可读者已十倍阎浮提。龙言。如我宫中所有经典。诸处此比复不可数。龙树既得诸经一相深入无生二忍具足。龙还送出于南天竺。大弘佛法摧伏外道。广明摩诃衍作优波提舍十万偈。又作庄严佛道论五千偈。大慈方便论五千偈。中论五百偈。令摩诃衍教大行于天竺。又造无畏论十万偈。中论出其中。时有婆罗门。善知咒术欲以所能与龙树诤胜。告天竺国王。我能伏此比丘。王当验之。王言。汝大愚痴。此菩萨者。明与日月争光智与圣心并照。汝何不逊敢不宗敬。婆罗门言。王为智人何不以理验之。而见抑挫。王见其言至为请龙树。清旦共坐政听殿上。婆罗门后至。便于殿前咒作大池广长清净。中有千叶莲华。自坐其上而夸龙树。汝在地坐与畜生无异。而欲与我清净华上大德智人抗言论议。尔时龙树亦用咒术化作六牙白象。行池水上趣其华座。以鼻绞拔高举掷地。婆罗门伤腰。委顿归命龙树。我不自量毁辱大师。愿哀受我启其愚蒙。又南天竺王总御诸国信用邪道。沙门释子一不得见。国人远近皆化其道。龙树念曰。树不伐本则条不倾。人主不化则道不行。其国政法王家出钱雇人宿卫。龙树乃应募为其将。荷戟前驱整行伍勒部曲威不严而令行。法不彰而物随。王甚嘉之。问是何人。侍者答言。此人应募既不食廪又不取钱。而在事恭谨闲

习如此。不知其意何求何欲。王召问之。汝是何人。答言。我是一切智人。王大惊愕而问言。一切智人旷代一有。汝自言是何以验之。答言。欲知智在说王当见问。王即自念。我为智主大论议师问之能屈。犹不是名一旦不如此非小事。若其不问便是一屈。迟疑良久不得已而问之。天今何为耶。龙树言。天今与阿修罗战。王闻此言。譬如人噎既不得吐。又不得咽。欲非其言复无以证之。欲是其事无事可明。未言之间。龙树复言。此非虚论求胜之谈。王小待之。须臾有验言讫。空中便有干戈兵器相系而落。王言。干戈矛戟虽是战器。汝何必知是天与阿修罗战。龙树言。构之虚言不如校以实事。言已阿修罗手足指。及其耳鼻从空而下。又令王及臣民婆罗门众见空中清除两阵相对。王乃稽首伏其法化。殿上有万婆罗门。皆弃束发受成就戒。是时有一

小乘法师。常怀忿疾。龙树将去此世。而问之曰。汝乐我久住此世不。答言。实所不愿也。退入闲室经日不出。弟子破户看之。遂蝉蜕而去。去此世已来至今。始过百岁。南天竺诸国为其立庙敬奉如佛。其母树下生之。因字阿周陀那。阿周陀那树名也。以龙成其道。故以龙配字。号曰龙树也(依付法藏传。即第十三祖师也。假饵仙药现住长寿二百余年。住持佛法。其所度人不可称数。如法藏说)

树菩萨传2

龙树菩萨传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大师名龙树菩萨者。出南天竺梵志种也。天聪奇悟事不再告。在乳哺之中。闻诸梵志诵四韦陀典各四万偈。偈有四十二字。背诵其文而领其义。弱冠驰名独步诸国。世学艺能天文地理图纬秘谶。及诸道术无不悉练。契友三人亦是一时之杰。相与议曰天下义理可以开神明悟幽旨者。吾等尽之矣。复欲何以自娱骋情极欲。最是一生之乐。然诸梵志道士势非王公何由得之。唯有隐身之术斯乐可办。四人相视莫逆于心。俱至术家求隐身法。术师念曰。此四梵志擅名一世。草芥群生今以术故屈辱就我。我若咒法授之。此人才明绝世所不知者唯此贱法。若得之便去不复可屈。且与其药使日用而不知。药尽必来求。可以术屈为我弟子。各与青药一丸告之曰。汝于静处用水磨之以涂眼睑。则无有人能见汝形者。龙树菩萨磨药闻气。便尽知药名分数。多少锱铢无失。随其气势龙树识之。还语术师此药有七十种。分数多少尽如其方。药师问曰汝何由知。答曰药自有气何以不知。师即叹伏。顾斯人者闻之犹难。而况相学。我之贱术何足惜耶。即具授。其四人得术隐身自在入王宫中。宫中美人皆被侵陵百余日。后宫中人有怀妊者以事白王。王大不悦。此何不祥为怪乃尔。召诸智臣以谋此事。有旧老者言凡如此事应有二种。或鬼或术。可以细土置诸门中。令有司守之断诸术者。若是术人足迹自现可以兵除。若其是鬼则无迹也。鬼可咒除人可刀杀。备法试之见四人迹。即闭诸门令数百力士。挥刀空斫斫杀三人。唯有龙树敛身屏气依王头侧。王头侧七尺刀所不至。是时始悟欲为苦本。厌欲心生发出家愿。若我得脱。当诣沙门求出家法。既而得出入山诣佛塔出家受戒。九十日中诵三藏。尽通诸深义。更求诸经都无得处。雪山中深远处有佛塔。塔中有一老比丘。以摩诃衍经与之。诵受爱乐虽知实义未得通利。周游诸国更求余经。于阎浮提中遍求不得。外道论师沙门义宗咸皆摧伏。即起憍慢心。自念言世界法中津涂甚多。佛经虽妙以理推之故未尽。未尽之中可推。而说之以悟后学。于理不违于事无失。斯有何咎。思此事已。即欲行之立师教诫更造衣服。今附佛法所别为异。方欲以无所推屈表一切智相。择日选时当与诸弟子。受新戒着新衣便欲行之。独在静室水精地房。大龙菩萨见其如此。惜而愍之即接入海。于宫殿中开七宝藏发七宝函。以诸方等深奥经典无上妙法授之龙树。龙树受读九十日中通练甚多。其心深入体得实利。龙知其心而问之曰。看经遍未。答言汝诸函中经甚多无量不可尽

也。我所读者已十倍阎浮提。龙言如我宫中所有经典。诸处此比复不可知。龙树即得诸经一箱。深入无生三忍具足。龙还送出。时南天竺王甚邪见承事外道毁谤正法。龙树菩萨为化彼故躬持赤旛在王前行。经历七年王始怪问。此是何人在我前行。答曰我是一切智人。王闻是已甚大惊愕而问之言。一切智人旷代不有。汝自言是何以验之。答言欲知智在说王当见问。王即自念我为智主大论议师。问之能屈犹不足名。一旦不如此非小事。若其不问便是一屈迟疑良久。不得已而问之。天今何为耶。龙树言天今与阿修罗战。王闻此言譬如人噎。既不得吐又不得咽。欲非其言复无以证之。欲是其事无事可明。未言之间龙树复言。此非虚论求胜之谈。王小待之须臾有验。言讫空中便有干戈兵器相系而落。王言干戈矛戟虽是战器。汝何必知是天与阿修罗战。龙树言构之虚言不如校以实事。言已阿修罗手足指及其耳鼻从空而下。又令王及臣民婆罗门众。见空中清除两阵相对。王乃稽首伏其法化。殿上有万婆罗门。皆弃束发受成就戒。是时龙树.于南天竺大弘佛教。摧伏外道广明摩诃衍。作优波提舍十万偈。又作庄严佛道论五千偈。大慈方便论五十偈。令摩诃衍教大行于天竺。又造无畏论十万偈。于无畏中出中论也。时有婆罗门善知咒术。欲以所能与龙树诤胜告天竺国王。我能伏此比丘王当验之。王言汝大愚人。此菩萨者明与日月争光。智与圣心并照。汝何不逊敢不推敬。婆罗门言。王为智人何不以理验之。而抑断一切。王见言至为请龙树。清旦共坐政德殿上。婆罗门后至便于殿前咒作大池。广长清净中有千叶莲华。自坐其上而诃龙树。汝在地坐如畜生无异。而欲与我清净华上大德智人抗言论议。尔时龙树亦以咒术化作一六牙白象。行池水上趣其华坐以鼻缴拔高举掷地。婆罗门伤腰委顿。归命龙树我不自量毁辱大师。愿哀受我启其愚蒙。有一小乘法师。常怀忿嫉。龙树问之言汝乐我久住世不。答言实不愿也。退入闲室经日不出。弟子破户看之遂蝉蜕而去。去世已来始过百岁。南天竺诸国。为其立庙敬奉如佛。其母树下生之。因字阿周陀那。阿周陀那树名也。以龙成其道故以龙配字号曰龙树也(依付法藏经即第十三祖三百余年任持佛法)

龙树菩萨传(终)

龙树菩萨中观论《八不》 三

龙树菩萨中观论《八不》三 龙树菩萨中观论:《八不》 龙树菩萨在《中观论》说:“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如果这几句话我们确实理解了,则般若经即能通达无碍,而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大藏教也能窥其全貌,知其所以然了。- 中观论所说的这几句话,讲的就是“中道实相”的真谛,是佛说般若经二十二年的精要。我们若能充分理解而善巧地运用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一切作息之中,那麽必定是左右逢源、自在无碍,能过着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生活,则当下的娑婆五涿恶世即是华藏世界、不异於西方极乐世界的莲池海会。- 中观论这几句话与心经所说的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都是如出一辙,讲的都是中道实相的真谛。- 一)不生不灭:- 有生的是“相”,而不灭的是“性”。相是有生灭的,就像人的身体一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不息地在六道中轮回,所谓转身受身,改形易道,又如时间昼夜的改变、四季地运行。白天来了,黑暗就消失了;当夜幕低垂时,白日就走了;春夏秋冬四季也一样不停地在运转,所以“相”是刹那无常地在改变。而这些相都是“缘起性空”的一种假相,只是吾人一念迷失了本性所产生的“妄”觉而已。一切法从心想生,宇宙的万象都是“心现识变”的虚妄相。真正不变的是真心,真心是体,也就是所谓的“佛”性,佛性是不灭,如如不动的。一切相都是自性随缘所产生的虚妄相。缘生无性,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只是暂时存在的假相而已。既然是假,即是不生;不生,又何来的灭呢?所以是不生不灭。生灭只是我们凡夫的妄觉,就像眼疾的人看东西,所看的东西都看成了好几个,实际上都是自己的错觉。- 二)不断不常:- 凡夫世人因为不明白诸法实相的道理,所以不是执着“常”,就是执着於“断”。执常,就是执着一切事相都是存在的事实,以为这些相都是恒常不变的,永远也不会消失。而事实上,宇宙万物都不时地刹那在变化,如:人有生老病死、草木有生住异灭、矿物也有成住怀空。只是它们的时间长短各个不一而已。但无论时间多长或者多短,像是星球的寿命,或许几百、几千亿万年,但它终归还是会爆炸而消失在太虚空之中。那麽请问:几分钟、几小时,与几天、或几年,几千亿万年来相比到底有何差别?在表象上似乎是有很大的差异,若与宇宙恒长的时空相较时,是否就觉得那只不过是刹那之间而已,根本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所以,一切的物命,无论是有情、或者是无情,都是无常变化的。

2016年5月24日江波译师《中论大疏·正理海》简介的代言人

2016年5月24日江波译师《中论大疏·正理海》简介此次与上次《宝性论大疏》导读不同,因为导读是原著的代言人,为了不误导大家所以将这次作为简介与大家分享。 《中论大疏·正理海》的确是非常难的一本书,宗喀巴大师的《广论》止观章部分在西藏是出了名的难,有个譬喻,等于是宗大师的一把铁弓,想把铁弓拉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意思是说宗大师的著作非常深奥、难懂。《正理海》同样是如此。还好,这部著述在师父及三宝的加持下,顺利完成翻译,这也了了我一个心愿。观空老法师本来在八十年代初计划翻译这部书,当时也求助智敏上师帮忙,我于1987年去北京拜访过观空老法师,老人家住在广济寺一个很小的寮房中,也没有人照顾。任杰老师在法源寺,每天结束工作后到观空老法师这里问候他有什么需要,帮他解决生活上的一些问题。敏公上师当时在福建南普陀,答应此事在即将动身之际,接到观空老法师的电报:无常迅急!观空老法师示现无常,此事便搁置,是后来敏公上师亲口说的。还有种种原因促使我翻译完成《宝性论大疏》之后,决定翻译正理海。完稿后请敏公上师写序,被其婉言推脱,说这部论非常难懂,不过我再三祈请,估计他也会愿意做这件事的。 一、《中论大疏·正理海》的作者 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所著。宗大师在家中六个孩子中排行第四,三岁时在四世噶玛巴座下受居士戒,七岁出家,十六岁入藏,1419年63岁示寂于拉萨附近的甘丹寺,这也是他一手创立的格鲁派的祖庭。宗大师一生可以划分为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闻思 1、17-36岁,宗大师求学期。 宗大师入藏后参访的第一个寺院是噶举派的止贡寺,以修学密法为主。在全藏止贡寺的颇瓦法是最有名的。今年(2016年)5月9日止贡寺第37代法台,受美国我师父的

般若妙用

:佛教知识 实用佛教三:般若的妙用 发布:明华居士[全部文章空间留言]日期:2012-9-13 23:39:00 阅读:1102 收藏 课般若的妙用 我们在世间上为人处事,都要讲求效能、功用。正如赚钱有什么用?读书有什么用?赚钱不但能解决生活许多问题,造福社会人群;读书可以增加知识,懂得做人处事,将来可以成功立业。同样的,「般若」对我们有什么妙用呢?「智慧,而且妙用很多。 梁启超先生说:「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佛教是理性的宗教,佛法是智慧的学问,而般若则是佛法的双眼萨行六度波罗蜜,以般若为首,如《大智度论》云:「般若为导,五度为伴;若无般若,五度如盲。」世间法因般若出世法。 因此,「布施无般若,为得一世荣,后受余殃在;持戒无般若,暂生上欲界,还堕泥犁中;忍辱无般若,报得端正形灭忍;精进无般若,徒兴生灭功,不趣真常海;禅定无般若,但行色界禅,不入金刚定;万行无般若,空成有漏因,果」。 今就「般若」对我们人生的妙用,提出四点看法: 第一、可以正信真理 人不能没有信仰,信仰就是力量,但是信错了就很危险。 般若能让我们正信真理,认识真理的条件,因而选择正确的信仰。例如: 一、正信有历史考据的: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历史上记载,有生养他的父母、国家,以及他的修行经过,在时、地可以考据的,他是真实的佛陀。 二、正信有般若智慧的:佛陀有能力帮助众生度一切苦厄。佛陀曾说:「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导,导人善路,汝之不行,非导过也。」是真正有能力可以为众生消灾免难的。 三、正信有慈悲道德的:佛陀不仅有能力,真实存在,他所宣说的教法、所领导的僧团,都是智慧、慈悲、道德,善普传十方。 有般若就能明白真理的「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因果性、缘起性、永恒性」。比方说,佛教讲「有生有死」、「」,这是亘古亘今不变的真理。

《入中论》原文----月称论师造----法尊法师译

入中论》原文月称论师造法尊法师译 入中论 《入中论》,梵名Madhyamak a vat b a,西藏名 Dbu-ma-lah!jug-pa ,又译作《入中观论》。为具缘派中观宗之大成者月称(梵Candrak irti , 560?640)所著。内容结构 乃根据十地经而来;前十品为十波罗蜜之解说,其后再加二品,则成十二品。其中第六品阐述具缘派中观宗之学说甚详,讲解慧度、抉择二谛,盛破唯识,为本论之中心,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僧人必读论著之一。编辑本段作者介绍 月称论师为那烂陀寺主持,弘扬龙树菩萨中观正见,为 宗喀巴大师极力尊崇,在藏地具有崇高地位。中文有法尊法 师译本。其内容叙述具缘派中观宗之教义大纲,解释并阐明颂讲记(演培) ] 编辑本段《入中论》原文 龙树所著之《中观论》。本颂三二九颂,中有自注。 [入中论月称论师造法尊法师译梵语云:摩陀耶摩迦阿波达罗

藏语云:喔妈拉久吧意夏哇汉语云:入中论顶礼曼殊室利童子 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大悲心与无二慧 提心是佛子因 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 我先赞大悲心 最初说我而执我次言我所则著法如水车转无自在 生兴悲我敬礼 众生犹如动水月见其摇动与性空 第一菩提心欢喜地 佛子此心于众生为度彼故随悲转由普贤愿善回向 住极喜此名初 从此由得彼心故唯以菩萨名称说生于如来家族中 除一切三种结 此菩萨持胜欢喜亦能震动百世界从地登地善上进 彼一切恶趣道 此异生地悉永尽如第八胜此亦尔即住最初菩提心 佛语生及独觉 由福力胜极增长彼至远行慧亦胜尔时施性增最胜 彼菩提第一因 虽施身肉仍殷重此因能比不现见彼诸众生皆求乐

无资具乐非有 知受用具从施出故佛先说布施论悲心下劣心粗犷求自利为胜者 彼等所求诸受用灭苦之因皆施生此复由行布施时得值遇真圣者 于是永断二有流当趣证于寂灭果发誓利益众生者施不久得欢喜 由前悲性非悲性故唯布施为要行且如佛子闻求施惟彼声所生乐 圣者入灭无彼乐何况菩萨施一切由割自身布施苦他地狱等重苦 了知自苦极轻微为断他苦勤精进施者受者施物空名出世波罗蜜 由于三轮生执著波罗蜜多世间名极喜犹如水晶月住佛子意空中 所依光明获端严破诸重暗得尊胜 第二菩提心离垢地 彼戒圆满德净故梦中亦离犯戒垢身语意行咸清净善业道皆能集 如是十种善业道此地增胜最清净彼如秋月恒清净静光饰极端严 若彼净戒执有我则彼尸罗不清净故彼恒于三轮中

中论龙树菩萨造梵志青目释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中论龙树菩萨造梵志青目释姚秦三藏鸠摩罗什 译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No. 1564 [cf. Nos. 1565-1567] 中论卷第一 释僧叡序 中论有五百偈。龙树菩萨之所造也以中为名者。照其实也。以论为称者。尽其言也。实非名不悟。故寄中以宣之。言非释不尽。故假论以明之。其实既宣。其言既明。于菩萨之行道场之照。朗然悬解矣。夫滞惑生于倒见。三界以之而沦溺。偏悟起于厌智。耿介以之而致乖。故知大觉在乎旷照。小智缠乎隘心。照之不旷。则不足以夷有无一道俗。知之不尽。则未可以涉中途泯二际。道俗之不夷。二际之不泯。菩萨之忧也。是以龙树大士。析之以中道。使惑趣之徒望玄指而一变。括之以即化。令玄悟之宾丧咨询于朝彻。荡荡焉。真可谓坦夷路于冲阶。敝玄门于宇内。扇慧风于陈枚。流甘露于枯悴者矣。夫百梁之构兴。则鄙茅茨之仄陋。睹斯论之宏旷。则知偏悟之鄙倍。幸哉此区之赤县。忽得移灵鹫以作镇。险陂之边情。乃蒙流光之余惠。而今而后。谈道之贤始可与论实矣。云天竺诸国。敢预学者之流。无不翫味斯论以为喉衿。其染翰申释者。甚亦不少。今所出者。是天竺梵志名宾伽罗。秦言青目之所释也。其人虽信解深法。而辞不雅中。其中乖阙烦重者。法师皆裁而裨之。于经通之理尽矣。文或左右未尽善也。百论治外以闲邪。斯文袪内以流滞。大智释论之渊博。十二门观之精诣。寻斯四者。真若日月入怀无不朗然鉴彻矣。予翫之味之不能释手。遂复忘其鄙拙。托悟怀于一序。并目品义题之于首。岂期能释耶。盖是欣自同之怀耳 中论观因缘品第一(十六偈) 龙树菩萨造梵志青目释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

龙树菩萨传

龙树菩萨传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龙树菩萨者。出南天竺梵志种也。天聪奇悟事不再告。在乳餔之中。闻诸梵志诵四围陀典各四万偈。偈有三十二字。皆讽其文而领其义。弱冠驰名独步诸国。天文地理图纬秘谶。及诸道术无不悉综。契友三人亦是一时之杰。相与议曰。天下理义可以开神明悟幽旨者。吾等尽之矣。复欲何以自娱。骋情极欲最是一生之乐。然诸梵志道士势。非王公何由得之。唯有隐身之术斯乐可办。四人相视莫逆于心。俱至术家求隐身法。术师念曰。此四梵志擅名一世草芥群生。今以术故屈辱就我。此诸梵志才明绝世。所不知者唯此贱法。我若授之。得必弃我不可复屈。且与其药使用。而不知药尽必来永当师我。各与青药一丸告之曰。汝在静处以水磨之。用涂眼睑汝形当隐。无人见者。龙树磨此药时闻其气即皆识之。分数多少锱铢无失。还告药师向所得药有七十种分数。多少皆如其方。药师问曰汝何由知之。答曰。药自有气何以不知。师即叹伏。若斯人者闻之犹难。而况相遇。我之贱术何足惜耶。即具授之。四人得术纵意自在。常入王宫。宫中美人皆被侵淩。百余日后宫中人有怀妊者。懅以白王庶免罪咎。王大不悦。此何不祥为怪乃尔。召诸智臣以谋此事。有旧老者言。凡如此事应有二种。或是鬼魅或是方术。可以细土置诸门中。令有司守之断诸行者。若是术人其迹自现。可以兵除。若是鬼魅入而无迹。可以术灭。即敕门者备法试之。见四人迹骤以闻王。王将力士数百人入宫。悉闭诸门。令诸力士挥刀空斩三人即死。唯有龙树敛身屏气依王头侧。王头侧七尺刀所不至。是时始悟欲为苦本众祸之根。败德危身皆由此起。即自誓曰。我若得脱当诣沙门受出家法。既出入山诣一佛塔出家受戒。九十日中诵三藏尽。更求异经都无得处。遂入雪山山中有塔。塔中有一老比丘。以摩诃衍经典与之。诵受爱乐虽知实义未得通利。周游诸国更求余经。于阎浮提中遍求不得。外道论师沙门义宗咸皆摧伏。外道弟子白之言。师为一切智人。今为佛弟子。弟子之道咨承不足将未足耶。未足一事非一切智也。辞穷情屈即起邪慢心。自念言。世界法中津涂甚多。佛经虽妙以理推之故有未尽。未尽之中可推而演之。以悟后学于理不违。于事无失斯有何咎。思此事已即欲行之。立师教戒更造衣服。令附佛法而有小异。欲以除众人情示不受学择日选时当与。谓弟子受新戒着新衣。独在静处水精房中。大龙菩萨见其如是惜而愍之。即接之入海。于宫殿中开七宝藏。发七宝华函。以诸方等深奥经典无量妙法授之。龙树受读九十日中通解甚多。其心深入体得宝利。龙知其心而问之曰。看经遍未。答言。汝诸函中经多无量不可尽也。我可读者已十倍阎浮提。龙言。如我宫中所有经典。诸处此比复不可数。龙树既得诸经一相深入无生二忍具足。龙还送出于南天竺。大弘佛法摧伏外道。广明摩诃衍作优波提舍十万偈。又作庄严佛道论五千偈。大慈方便论五千偈。中论五百偈。令摩诃衍教大行于天竺。又造无畏论十万偈。中论出其中。时有婆罗门。善知咒术欲以所能与龙树诤胜。告天竺国王。我能伏此比丘。王当验之。王言。汝大愚痴。此菩萨者。明与日月争光智与圣心并照。汝何不逊敢不宗敬。婆罗门言。王为智人何不以理验之。而见抑挫。王见其言至为请龙树。清旦共坐政听殿上。婆罗门后至。便于殿前咒作大池广长清净。中有千叶莲华。自坐其上而夸龙树。汝在地坐与畜生无异。而欲与我清净华上大德智人抗言论议。尔时龙树亦用咒术化作六牙白象。行池水上趣其华座。以鼻绞拔高举掷地。婆罗门伤腰。委顿归命龙树。我不自量毁辱大师。愿哀受我启其愚蒙。又南天竺王总御诸国信用邪道。沙门释子一不得见。国人远近皆化其道。龙树念曰。树不伐本则条不倾。人主不化则道不行。其国政法王家出钱雇人宿卫。龙树乃应募为其将。荷戟前驱整行伍勒部曲威不严而令行。法不彰而物随。王甚嘉之。问是何人。侍者答言。此人应募既不食廪又不取钱。而在事恭谨闲

读《中论》观四谛品第二十四-推荐下载

读《中论》观四谛品第二十四 龙树菩萨著《中论》的目的是要夷道俗两边、泯有无二际,消灭诸戏论,但青目对《中论》的注解不仅“辞不雅中”,他也没有真正理解龙树所说的“空”和“中道”的内涵。青目是佛门的荀子,是辩证法界的恩格斯,他对《中论》 的注释为后世的中观应成派戏说“空”字打开了方便之门。 一、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在《中论》中,“空”字具有两种含义。首先,“空”是相对于“有”而言的,“空”即是“无”,与“有”截然对立。如“若一切法空,无生无灭者;何 断何所灭,而称为涅槃”,以及“空法坏因果,亦坏于罪福;亦复悉毁坏,一切世俗法”。这样的“空”是外在的否定,“一切法空”,即是没有一切法。“空” 的另一含义是内在的自我否定,用以破除事物的“常”和“住”,如“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例如鸡蛋是“空”的,不是鸡蛋消失不存在了,或者说鸡蛋只是一幻象,而是鸡蛋在不断否定自身的“常”和“住”而逐渐孵化成小鸡。此涵义的“空”是积极的,是万物运动、变化和生 成的根源,是“生生之谓易”的“易”。 龙树一方面说,“若一切不空,则无有生灭;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又说,“若一切皆空,无生亦无灭;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执著于一切法 的“有”,或是执著于空无一法的“无”,都“无有生灭”,通常认为中道的“毕竟空”是非有非无。但是这样的“有”是绝对的“有”,“无”是绝对的“无”,“有”与“无”绝对对立,因而都是抽象的。如果仅说中道的“空”是“非有 非无”,也难免陷于空洞的戏说,因为绝对的“有”与“无”根本不存在,那么“非有非无”的所谓“中”也是虚幻的。虽然龙树自己也说“是故知虚空,非 有亦非无”,但同样一句话出自菩萨之口,涵义是不同的。这正如黑格尔说事物既存在又不存在,是辩证法,恩格斯东施效颦,他说事物既存在又不存在,辩 证法就成了诡辩论。 中道的“空”其实是生生不息的,是有无相生的“几”,是“非有非无”,也是既“有”也“无”。如果把“有”“无”割裂为截然对立的两端,那么“非

寺庙养老新模式

寺庙养老寺庙医院或成寺庙弘法新模式 2012-08-29 09:30 来源:中华佛光文化网收藏打印 浏览导航 佛教慈善:鼓励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 寺庙医院:弘法寺回应愿意支持及学者观点 寺庙养老:善之大善寺庙养老及观点 古刹新风:兴办养老机构佛教寺庙一览 慈善风暴:各地慈善事项一览慈善新闻 慈善潮流:明星慈善一览慈善也时尚 慈善是佛教通向社会的一扇大门是佛教的弘法之路,宣教之道。佛教慈善文化植根于佛教文化的沃土,吸取中华民族传统和文化的精髓,具有适应社会发展,融合众缘的顽强生命力,慈悲利他的观念,不但可以去除我等贪执之念,无形中也与大众广结善缘,是以推动佛教慈善与公益事业,当以教化人心利济群生为前提,行慈善,布施之行,来为众生谋求福祉,以臻身、心、灵之和谐。 寺庙养老和寺庙医院,有人认为寺庙此举从根本上体现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做法,自福建沙县显密吉祥寺寺庙养老一事被关注以来,据国家宗教事务局统计,像瑞竹岩寺、灵隐寺、寒山寺等兴办养老机构的佛教寺庙目前仅浙江、江苏、福建三省就达22个。最近,北京、四川、山西、广东等地也传来佛教寺庙兴办养老院的消息—— 对于8月19号弘法寺微博回应“寺庙医院”一事,有学者认为这或将是寺庙弘法的新型模式,应大力推广。但也有学者提出意见:劝捐要慎重,不要用“回

报社会”的大帽子压人,慈善捐助必是主动的行为,一旦被动就有可能变成“苛捐”,这不是社会之福,而是社会之祸。具体到宗教机构办医院,弘法寺说得没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民办医院、民办学校、民办幼儿园,民办慈善机构、民办公益事业……确确实实不是有钱有意愿就能办成,如果弘法寺的钱必须捐给政府指定的机构,怎么修建医院管理医院都得卫生主管部门说了算,若是最后弄个“二公办”的医院,那是没有多少意义的。[NextPage] 佛教慈善:鼓励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 海西州首家寺院慈善医院 佛教慈善:佛教的慈悲理念和社会承担 佛教界的善举,有力地实践了“人间佛教”的精神,向社会各界展示了中国佛教的慈悲济世的襟怀与风貌,为佛教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事实证明慈善事业是佛教工作的一大特色,是弘法利生的一个窗口,感染与动员了更多的善心人士参与到公益事业之中,是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体现。 慈悲本为二个独立的概念,最早佛教只强调慈,稍后才以慈悲并称,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慈名爱念众生,当求安稳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所以龙树对慈悲的定义就是“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因此慈悲的定义就是“拔苦与乐”。 大乘佛教认为,只有智慧而没有慈悲,就会流于独善其身,佛陀的根本精神并不是教导众生只为自己着想,慈悲利他才是如来的本怀。实际上,大乘佛教的兴起就是慈悲的生起,慈悲思想的兴起实际也就是菩萨思想的兴起,因为菩萨的真实含义就是觉有情,慈悲就是菩萨的本质。但是大乘菩萨的观念并未出现在《四

中观论颂

中观论颂龙树菩萨作鸠摩罗什译观因缘品第一十六偈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如诸法自性不在于缘中以无自性故他性亦复无 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 果为从缘生为从非缘生是缘为有果是缘为无果 因是法生果是法名为缘若是果未生何不名非缘 果先于缘中有无俱不可先无为谁缘先有何用缘 若果非有生亦复非无生亦非有无生何得言有缘 果若未生时则不应有灭灭法何能缘故无次第缘 如诸佛所说真实微妙法于此无缘法云何有缘缘 诸法无自性故无有有相说有是事故是事有不然 略广因缘中求果不可得因缘中若无云何从缘出 若谓缘无果而从缘中出是果何不从非缘中而出 若果从缘生是缘无自性从无自性生何得从缘生 果不从缘生不从非缘生以果无有故缘非缘亦无

观去来品第二二十五偈 已去无有去未去亦无去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动处则有去此中有去时非已去未去是故去时去 云何于去时而当有去法若离于去法去时不可得若言去时去是人则有咎离去有去时去时独去故若去时有去则有二种去一谓为去时二谓去时去若有二去法则有二去者以离于去者去法不可得 若离于去者去法不可得以无去法故何得有去者去者则不去不去者不去离去不去者无第三去者若言去者去云何有此义若离于去法去者不可得若去者有去则有二种去一谓去者去二谓去法去若谓去者去是人则有咎离去有去者说去者有去 已去中无发未去中无发去时中无发何处当有发未发无去时亦无有已去是二应有发未去何有发无去无未去亦复无去时一切无有发何故而分别 去者则不住不去者不住离去不去者何有第三住去者若当住云何有此义若当离于去去者不可得去未去无住去时亦无住所有行止法皆同于去义 去法即去者是事则不然去法异去者是事亦不然若谓于去法即为是去者作者及作业是事则为一若谓于去法有异于去者离去者有去离去有去者去去者是二若一异法成二门俱不成云何当有成 因去知去者不能用是去先无有去法故无去者去因去知去者不能用异去于一去者中不得二去故决定有去者不能用三去不决定去者亦不用三去去法定不定去者不用三是故去去者所去处皆无

中论略义

中论略义 中论略义 圣龙树菩萨造颂 宗喀巴大师造疏 观空法师译汉 观缘品略义: 此品略义有三,即说明对于所破的是如何执法和以正理破除之后结论如何,以及如何建立因缘及果。兹约言之:由种生芽及从薪起火等作用,当眼见耳闻之时,若认为因果二法,不仅是唯名安立,而且执为彼名言所安立境之能生、所生,是有自性者,即是对于所破起执之行相。 彼所执境,若许为有,则应观察:果之生起与因缘法,是自性一?还是自性异?如是观已,即从果的方面,破所生有自性。又应观察:因中有果?还是无果?此是从因的方面破能生有自性。总的说明:若有自性,则因缘及果,都不能建立,即以说明破有自性为主。要之,其所以说明破有自性为主者,由于对因果等法,执有自性,是从无始时来,串习所至,欲破除之,非常困难。又彼自性,若已破除,则于无自性上,建立因果,极为容易。因此自宗不以说明于名言中建立因果作用为主。 此中破时,纯用自生、他生等方式,观察名言所安立的

境是如何有已而破。此亦只是破彼“非唯名言所安立的生”,不破“生”者,义甚明显。因此在各品中于所破上,大半未加简别语,而加简别语者亦有多处。一处已加,则易了知,其余未曾明加之处,亦须例加,其理同故。《明句》中说明“无灭亦无生”等与经中所说有灭等义不相违者,此中是说生灭等法,非无漏智所缘境体,只破“胜义生”,不破“世俗生”。又对经中所说从四缘生之密意,亦如是释。破所缘缘,亦是破“胜义中有”,不破“世俗中有”等等。于所破上,加简别语,最为明显。加的处所亦多。因此在释文义时,对于未加简别之处,不可误解。又《百论释》亦说:“有人认为此种观察方式,是破一切生,即是说明有为无生者,那末,彼生等法,不成如幻,而成如石女儿,如此推度一切,即成没有缘生之过。为免此种谬解,不说如石女儿,而说如幻”。此中所说,极为明显。又《明句》中引《楞伽经》云:“我依无自性生,密意说一切法无生”。 若能破除有自性之因果,即成唯名安立,及唯由名言所安立之因果。如《佛护释》中第一品初说“所云生者,唯就名言中说。”又于品末亦说:“所云生者,唯是名言中有”。由见若许有自性,则因果不能成立;而有损益作用之因果,谁亦不能否认其有。既不能立为有自性,故许为唯由名言之所安立,方为合理。 由于对所生、能生执为有自性之积习极为深厚,故于破

《入中论》原文----月称论师 造----法尊法师 译

《入中论》原文----月称论师造----法尊法师译 入中论 《入中论》,梵名Madhyamakāvatāra ,西藏名 Dbu-ma-lah!jug-pa ,又译作《入中观论》。为具缘派中观宗之大成者月称(梵Candrakīrti,560~640)所著。内容结构乃根据十地经而来;前十品为十波罗蜜之解说,其后再加二品,则成十二品。其中第六品阐述具缘派中观宗之学说甚详,讲解慧度、抉择二谛,盛破唯识,为本论之中心,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僧人必读论著之一。编辑本段作者介绍 月称论师为那烂陀寺主持,弘扬龙树菩萨中观正见,为宗喀巴大师极力尊崇,在藏地具有崇高地位。中文有法尊法师译本。其内容叙述具缘派中观宗之教义大纲,解释并阐明龙树所著之《中观论》。本颂三二九颂,中有自注。[入中论颂讲记(演培)] 编辑本段《入中论》原文 月称论师造 法尊法师译 梵语云:摩陀耶摩迦阿波达罗

藏语云:喔妈拉久吧意夏哇 汉语云:入中论 顶礼曼殊室利童子 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 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 最初说我而执我次言我所则著法如水车转无自在缘生兴悲我敬礼 众生犹如动水月见其摇动与性空 第一菩提心欢喜地 佛子此心于众生为度彼故随悲转由普贤愿善回向安住极喜此名初 从此由得彼心故唯以菩萨名称说生于如来家族中断除一切三种结 此菩萨持胜欢喜亦能震动百世界从地登地善上进灭彼一切恶趣道 此异生地悉永尽如第八胜此亦尔即住最初菩提心较佛语生及独觉 由福力胜极增长彼至远行慧亦胜尔时施性增最胜为彼菩提第一因 虽施身肉仍殷重此因能比不现见彼诸众生皆求乐若

中观论

中观论 龙树菩萨著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观因缘品第一】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如诸法自性不在于缘中以无自性故他性亦复无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果为从缘生为从非缘生是缘为有果是缘为无果因是法生果是法名为缘若是果未生何不名非缘果先于缘中有无俱不可先无为谁缘先有何用缘若果非有生亦复非无生亦非有无生何得言有缘果若未生时则不应有灭灭法何能缘故无次第缘如诸佛所说真实微妙法于此无缘法云何有缘缘诸法无自性故无有有相说有是事故是事有不然略广因缘中求果不可得因缘中若无云何从缘出若谓缘无果而从缘中出是果何不从非缘中而出若果从缘生是缘无自性从无自性生何得从缘生果不从缘生不从非缘生以果无有故缘非缘亦无

【观去来品第二】 已去无有去未去亦无去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动处则有去此中有去时非已去未去是故去时去云何于去时而当有去法若离于去法去时不可得若言去时去是人则有咎离去有去时去时独去故若去时有去则有二种去一谓为去时二谓去时去若有二去法则有二去者以离于去者去法不可得若离于去者去法不可得以无去法故何得有去者去者则不去不去者不去离去不去者无第三去者若言去者去云何有此义若离于去法去者不可得若去者有去则有二种去一谓去者去二谓去法去若谓去者去是人则有咎离去有去者说去者有去已去中无发未去中无发去时中无发何处当有发未发无去时亦无有已去是二应有发未去何有发无去无未去亦复无去时一切无有发何故而分别去者则不住不去者不住离去不去者何有第三住去者若当住云何有此义若当离于去去者不可得去未去无住去时亦无住所有行止法皆同于去义去法即去者是事则不然去法异去者是事亦不然若谓于去法即为是去者作者及作业是事则为一若谓于去法有异于去者离去者有去离去有去者去去者有二若一异法成二门俱不成云何当有成因去知去者不能用是去先无有去法故无去者去

入中论自释讲记

入中论自释讲记 月称论师造 益西彭措法师讲授 今天开讲《入中论自释》。 所谓的“入中”,所入是“中”,就是指离一切边的大空性,也就是中观宗,或者龙树菩萨《中论》的所诠义,或者根本慧所证的真实义。 如何“入”呢由深、广两门来入。广,是指本论略说的凡夫地的三法,圣者有学地(一至十地)以及佛果地。深,就是本论宣说第六地菩萨所证真实义的时候,特别以金刚屑因的理门,抉择了诸法无自性的大空性。 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一次在假期里只讲解抉择大空性的第六品。前后品的其他内容,到时念一个传承。因为有讲记,大家可以自学。 按照通常的惯例,讲解之前应当讲全论的概述,以及中观应成派破除四边戏论的方式。但这次换一个方式,我们的讲解直奔主题,一开始就直接解释《自释》原文。讲到与中观有关的重大论题、应成派的抉择方式、相关的疑点以及如何结合在自心上运用等等,我们在做过部分的讲解之后,逐步进行专题讲述,采取的是边讲边渗透的方式。因为大家还没有进入到以中观正理抉择的正轨当中,如果首先讲很多过深的内容,实际上也领会不到。所以,大家自己要完成一个一个的部分,之后只需稍作指点,对你的见解做一点纠正就可以。 下面正式讲论,请大家翻开《入中论自释》的法本第43页。 这是在讲我们凡夫如果善巧了甚深、广大的法理,那在凡夫位中,不久就能修集甚深、广大的福慧资粮,渐次会证得初地极喜地。所以凡是想证入初地的人都应当听闻这个甚深道。这就是指我们要讲到的诸法真实性。这个真实性如何呢请看第43页的第二段: 且如经说,《十地经》云:“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具足第五地,欲入第六现前地,当观诸法十种平等性。 如同《十地经》中所说:大乘五地菩萨要趣入第六地现前地,修的法就是观诸法十种平等性。 何等为十谓一切法无相故平等性,一切法无体故平等性,无生故,无起故,远离故,本来清净故,无戏论故,无取无舍故平等性,一切法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化事故平等性,一切法有无不二故平等性。菩萨如是善通达一切法自性,得明利随顺忍,得入菩萨第六现前地。” 什么是十种平等性呢就是从十个不同方面来说明一切法都是如此的,没有差别。 首先,“一切法无相故平等性”,就是说对于一切显现,真实去观察的时候,是任何相都不可得的,所以叫“无相”,由此是平等性。 其次,“一切法无体故平等性”,就是正观它的体的时候,丝毫得不到它的自体,因此是平等性。 接下来其他的一切法平等性也都如此理解:“无生故”,就是实际上它不是有什么实法生的;“无起故”,说的是它不是有什么实法现起的;“远离故”,说明本来就远离了一切相对的二边;“本来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