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造船发展

印尼造船发展
印尼造船发展

印尼造船发展

与其他世界任何海洋大国一样,印尼造船从木质船开始发展,这可以通过位于中爪哇岛的婆罗浮屠寺庙中源于8世纪帆船浮雕石墙观察得出。

据史学家所言,早期历史,印尼贸易商使用木质船航运到了东南亚的海域,同时也到达了印度、中国,更远甚至到达东非海岸,以及太平洋中部。

16-20世纪

西方国家一开始出于探索,后来出于殖民化的航行遍布世界各地,包括印度尼西亚。殖民化带来了许多限制,延缓了印尼的造船发展。

当其时,特别是在欧洲,随着从木质到钢材的材料转变,从帆到螺旋桨的动力转变,到造船技术经历了显著的进步变化。但这种变化并没有影响到印尼的缓慢发展的造船工业,其一直在用传统方法生产木质船。

在19-20世纪,印尼开始接触现代钢铁造船工艺,但这些工艺在欧洲用于建造新船的时候,在印尼只是用于建造船坞。在那个时期印尼并不存在造船技术教育机构。

二战(1942-1945)

在二战期间日本占领印尼时,日本军事政府利用爪哇岛丰富的木产资源,建造了几百条现代机械化300-400T的货船用以供应战争后勤物资。这些船通常开往东亚、东南亚及西南太平洋战区。

在此期间,印尼第一个造船技术高中在三宝垄成立。

1945-1960

自1949年印尼宣布国家独立之后,一些国营企业在1951年成立了一个钢材造船厂(CARYA SHIPYARD,雅加达),开始建造500吨以上的钢质船舶。尽管这个船厂很小,但它标志着印尼造船工业的一个里程碑。

在1950-1955年间,许多印尼学生外出至许多国家留学学习造船技术,包括现代造船和海工技术,至1957年第一批学生学成回国。

1960-1990

在1960年,因印尼与荷兰的政治冲突,所有的荷兰船企,包括船坞,都被印尼政府收编国有。这些公司被进行现代化整改,更新设备,使其具备再造新船

的能力,这些公司是:

Dk Tanjung Prik, 雅加达(成立于1924)

Pakin Shipyard, 雅加达(成立于1924)

IPPA Shipyard, 雅加达, 井里汶(西爪哇岛), 西冷(中爪哇岛) (成立于1926)

Dk Surabaya, 泗水(成立于1910)

Alir Menjaya Shipyard, 巴邻旁(巨港),南苏门答腊岛(成立于1930)

从那时起,政府和私人都建立不少船厂:

Menara Shipyard 1961, Tegal, 中爪哇岛(私企)

Kapin Shipyard 1963, 雅加达(私企), built under aid prgramfrmYugslavGvernment

(后改名Inggm shipyard)

Kja Shipyard 1964, 雅加达(国企)

Waiame Shipyard 1965, 安汶(国企)

Adiguna Shipyard 1968, 雅加达(私企)

Pelita Bahari Shipyard 1971, 雅加达(国企)

Intan Sengkunyit Shipyard 1974, 巴邻旁(巨港),南苏门答腊岛(私企)

Industri Kapal Indnesia (IKI Shipyard) 1977, 望加锡, 南苏拉威西岛& Bitung Jasa Marine Indah (JMI Shipyard) 1977, 西冷, 中爪哇岛(私企)

Dumas Shipyard 1978, 泗水(私企)

Pabrik Kapal Indnesia (PAL Indnesia Shipyard) 1980, 泗水(国企)

为了适应变化的商业环境和提高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印尼政府在1979至1992年间合并重组了西部的一系列船厂和船坞,组成了一个叫DkKdja Bahari的船企。其办公室在雅加达,船厂则分别位于沙璜Sabang(北苏门答腊),巴东Padang(南苏门答腊),巴邻旁Palembang(南苏门答腊),马辰Banjarmasin(南加里曼丹),雅加达(该处有4个船厂),井里汶(西爪哇)和三宝垄Semarang (中爪哇)。

PAL印尼船厂(PAL Indnesia Shipyard)被设定为印尼最先进及现代化的船厂,

其前身是位于泗水的海军造船厂,目标是建造大商船、海军舰艇、特种船舶及海洋离岸设备。这个船厂同时也计划生产发动机及其他船舶设备(没说有螺旋桨)。区域合作

印尼、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制定了联合区域发展计划协议,在新加坡-齐哈尔-廖内联合区域内,商业贸易有免税进口等经济特权。

自从1990年以来,在印尼的巴淡岛及井里汶岛,有超过20家合资企业及国内船厂陆续成立,其中大多数都属于新加坡船厂,船厂设备包括6万吨浮式船坞和7千吨同步升降平台。该地区近年已被建造出8千吨船。期望将来会有更多的船厂设备投入建设。

巴淡-井里汶地区的主要船厂有:

Karimun Sembawang Dckyard

Batamex Shipyard

Pan United Shipyard

Batamas Shipyard

Nanindah Shipyard

1957年起印尼开始有政府部门规划和监督造船工业。

1960年泗水理工学院成立了国内第一个海工系,此后至1990年,很多公立或私立的大学(学院)都成立了他们的海工系。如:

Pattimura University, Ambn (国立)

Hasanuddin University, Makasar (国立)

Hang Tuah University, Surabaya (私立)

Aditama Institute f Technlgy, Surabaya (私立)

Muhammadiyah University, Surabaya (私立)

Veteran University, Jakarta (私立)

Darma Persada University, Jakarta (私立)

Dipnegr University, Semarang (国立) 1964

印尼成立了东盟第一个船级社分社BKI,至今为止检验定级的船舶已超过3百

万吨。

1968年印尼成立了船舶工业协会,命名为Ikatan Perusahaan Industri Kapal dan Sarana Lepas Pantai Indnesia (Indnesia Shipbuilding &ffshre Industries Assciatin) 简称IPERIND。

1974年,为了提高印尼造船队伍的实力,政府成立了一个金融公司PT. Pengembangan Armada Niaga Natinal Multi Finance (Natinal Merchant Fleet Develpment Multi Finance Crpratin / ) 简称PT. PANN MF,目的是扩大财政援助,以使船企在接单(包括新造船订单和二手船改造)时更具付款优势。该公司成立以来已负责过国内船厂一系列的货船、半集装箱船(6艘750DWT,3艘90DW 和32艘3600DWT).而现在,PT. PANN MF的船队达60艘,全部以租借的形式运营。

1991

1991年,成立印尼海事工程师协会。

1995

1995年,成立位于泗水的船研所,据称为南半球最大的水动力研究实验室。设备包括:

拖曳水池试验流域:长234.5m,宽11m,深5.5m。

空蚀试验槽:长18m,高12m。

机动试验池:60X35m,45X35m。

船模制作车间。

国内外造船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国内外造船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㈠国内外造船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全球航运业复苏不稳定,运力过剩等问题仍然突出,整个航运业再次走向低谷,世界船企在“融资难、接单难、交船难”之后又要面临“盈利难”的挑战。 2011年以来,国际造船行业倾向于购买高技术含量的船舶,以散货船和油船为代表的常规船型市场走势低迷,而以集装箱船(特别是大型超大型集装箱船)、液化气船和海工装备为代表的技术含量高的船舶市场被广泛看好。而长期以来,附加值较高的油船、集装箱船的订单大多为日韩所持有,中国造船企业在高附加值船舶等方面相对落后。 由于航运市场不景气,造船产能过剩,当前新船价格普遍下降。从克拉克松新船价格指数来看,今年以来新船价格指数一直在140点左右低位徘徊,与2008年新船价格指数运行最高位190点相差50点,近期大幅反弹的可能性也较小。船价下跌导致了船企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图1 船舶交易价格综合指数 图2 船舶交易价格月度综合指数

我国造船业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导致市场供大于求,以及高附加值船舶、海工装备等技术低,竞争力弱等;我国船舶建造价格过低,进而造成造船行业利润持续走低,船企经营困难;再加上人民币升值、货币政策从紧、人力成本增加、钢材价格不降反升等问题的持续困扰,船舶企业亏损严重。 今年一季度我国三大造船指标均同比下降。全国造船完工量为112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2.5%;承接新船订单量为55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8.7%;截至3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为1.4194亿载重吨,同比下降25.3%。 表1 2011 年世界造船三大指标市场份额

注:本表世界数据来源于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并根据中国的统计数据进行了修正。 ㈡造船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在供求矛盾突出、新增订单减少、新船价格持续下滑和金融信用全面收缩,船东融资难度加大,造船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下,2012 年,世界船舶工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将更加严峻,据专家预测,2012 年世界新船订造量约为 7000~8000 万载重吨,造船完工量约 1.5 亿载重吨左右。船舶供需失衡的状况将更加严重,甚至可能恶化。新船价格将可能继续下滑,但对于万箱级集装箱船、LNG船等船型,其价格有望保持相对稳定。 预计2012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将会小幅下降,新接订单不会有明显起色,手持订单将持续减少,由于2012年交付的船舶中高价船比例大幅下降,而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等成本上升因素没有明显改观,预计船舶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将出现下滑。我国船舶工业仍将面临“融资难、接单难、交船难”的严峻考验,而“盈利难”也将成为行业发展新的问题。 未来船舶市场将呈现出需求结构变化明显。LNG船、大型海工装备等市场依然活跃,符合国际造船新标准、新规范要求的节能环保型船舶更让船东看好。新船价格,特别是散货船价格持续低迷,油船价格也在低位徘徊。集装箱船订单成交活跃程度将出现减缓迹象。

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关于旅游产业的研究 早期国外学者对旅游业的研究局限在理论的角度,该时期较有影响力的学者鲍迪奥 针对当时的旅游胜地意大利进行考察研究后发表了《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移动及消费的金钱》。此后欧洲各国相继出现了许多学者如鲍尔曼、汉泽克尔等对旅游业展开了研究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越发的呈现出活跃的发展态势。 旅游经济效益成为经济向前发展不容忽视的推动力量。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部门,其消 费支出所产生的乘数效应被许多学者所关注。于是乘数理论被学者应用于旅游产业的研究,旅游乘数一度成为旅游发达地区的重点研究对象。Mathieson 和Wall 从收入角度来理解旅游乘数,其内涵是“旅游乘数是这样一个数值,最初旅游消费和它相乘后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总收入效应。”该表述虽能体现乘数理念,但是是比较片面的。20 世纪 70 年代初, 英国的阿切尔(Archer)做了深入研究并写出了研究报告:“Tourism in Gwynedd:An Economic Study”。他认为,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最初消费支出通过直 接效应、间接效应和诱导性效应会产生数倍于最初消费支出的收入。由此阿切尔总结归 纳了营业收入乘数、营业收入乘数、旅游收入乘数、就业乘数、旅游企业收入乘数、政 府收入乘数、居民收入乘数七种旅游乘数。阿切尔的旅游乘数研究的既全面有深入,为 后人的旅游经济效益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伦伯格、墨菲和H.金德尔等人在阿切尔研究的基础上对旅游乘数做了进一步研究。 二战以后美洲逐渐成为旅游业的研究基地,美国人W.列昂惕夫(WassilyLeontief) 在20 世纪初提出了一种极具价值的分析方法即投入产出法(I/O,Input-output)。该方 法可以明确的分析出经济系统的不同部门在投入和产出方面的依存关系。旅游产业既涉 及到餐饮、住宿、交通等部门,还涉及了医疗、通讯、建筑等部门,由此可得出旅游业 与其它产业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把投入产出法应用于旅游业可以 很详细的得出旅游业与其它产业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弄清经济系统的发展脉络。最早 利用投入产出法来具体分析旅游经济效益的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F.K.哈姆斯顿(Hamston,1962)。他使用24 部门的模型来分析和计算美国怀俄明州地区的旅游乘数, 矩阵中的内生变量设定为家庭和当地政府。后来,为了明确间接效应与诱导效应的差异,以美国密苏里州为研究对象来计算旅游乘数。他使用了22 部门的模型,把家庭和地方 政府分别作为内生部门和外生部门进行两次独立的计算,最后得出旅游诱导效应 3 倍于间接效应。此后,W.A.斯特朗(Strang)和H.甘伯尔(Gamble)分别计算出美国宾夕法尼 亚州以及威斯康星州的旅游乘数。在思考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B.H.阿彻尔发表 了著作《The Impact of Domestic Tourism》。在该书中提出了能够更好反应出某一旅游区 的经济发展状况的投入产出模型。阿彻尔利用该投入产出模型对英国的Angledey 和Gwynedd 等地区进行旅游乘数的测算。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投入产出法计算过程比较 繁琐,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操作中各部门之间彼此的制约因素难以分析并且各部门投入与 产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并非固定。基于以上种种的客观原因,使得投入产出法的应用产生 一定局限性。 世界旅游组织于1999 年6 月在“旅游影响经济的度量方法”世界级大会上提出可 以利用旅游卫星账户来计算旅游业各类的产出。该旅游卫星账户是按照统一的国民经济 的核算体系来设计的。卫星账户体系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旅游所产生的直接或者间接收 入,能够准确把握旅游业对GDP、就业以及国家收支平衡等的影响程度,该方法的提出克服了以往旅游统计不能全面反应旅游业总产出的困扰。目前世界旅游组织已把旅游

西方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一简述古代西亚和北非服装的种类与特点并举例分析它们对古代欧洲服装产了怎样的影响答 1、古代西亚最具有代表性的服饰有 1苏美尔服饰最大的特点就是单纯男女同质同形用一种称为卡吾拉凯斯的衣料制成腰衣缠绕身体由腰部垂下掩饰臀部。 2巴比伦服装是缠绕式衣长至膝下的卷衣。 3亚述服饰流苏穗饰以及运用花毯的织法或用刺绣方法做成的花纹图案的装饰成为这一时期服装的主要特征。 4波斯服饰一种是坎迪斯长衣,袖子呈现喇叭状在后肘处做出许多褶裥形成优美的下垂造型另一种是合身的齐膝上衣和齐足的长裤。 2、北非服装1腰衣罗印克里斯用一块布围裹于腰臂上的简单装束以长短、褶饰的变化来区分 阶段平民较为简单贵者复杂衣前加三角形饰纹用糨糊把布固定出直线褶。 2筒形 衣裙合体简单呈筒形紧身,从胸下直到踝骨用腰带或背带固定图纹丰富。 3褶纹衣式样有两种: 套头式卡拉西里斯一种套头的简单长袍短袖,无纽扣;包缠式的多莱帕里是以长布缠绕披挂在身上形成垂褶装束 4组合装束是上衣和下裙或裙衣和 围巾的构成。欧洲服装的源头来自亚非的文明古国经数千年演变最后形成西方服装的本土风格.这一文化脉络清晰可见埃及女子的筒形衣、波斯人的坎迪斯、克里特岛女子的紧身上衣与钟形裙、希腊的希顿和希玛纯、罗马的托加和丘尼卡都是代表性服装而且彼此之间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希腊的希顿、罗马的托加和埃及的多莱帕里、巴比伦的卷衣可说是一脉相承。 2、举例说明古代希腊的服装样式及其特点,并比较希顿的两种样式的形制与审美特点。多里克式希顿没有袖子,造型单纯、粗犷。一般用一块长方形的白色毛织物长边等于伸平两臂后两肘之间距离的 2 倍,短边等于从脖口到脚踩的长度再加上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穿着时,先把长方形向外折,折的量等于从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这段折返叫“阿波太革玛”。然后把两条短边合在一起对折,把身体包在这对折地布中间,在左右肩的位置上从后面

全球造船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全球造船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受航运业持续低迷的影响,今年新造船订单大幅减少,近半造船订单 遭撤销,未来几年大多数船厂将面临无船可造的局面,造船业正步入寒冬。 克拉克松全球首席干散货分析师亨利特-范-尼凯尔克表示,2015 年至现在的BD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 至9 月,全国造船完工2493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5.1%。承接新船订单1852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9 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0930 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8.1%。 新接订单量同比增长,主要是由于今年的超大型矿砂船订单,实际上绝 大多数的船厂没有新接订单。4 月,中国矿运有限公司签订了10 艘40 万吨级超大型矿砂船(VLOC)的建造合同,合同总金额约55 亿元人民币。5 月,招商轮船与工银租赁分别与中船重工集团和扬子江船业签署了4 艘和6 艘40 万吨级VLOC 的新造船协议。 2016 年至今仅有675 份订单合同,仅有2030 万总吨,其中60%的订单是超大型矿砂船,订单数同比下降了70%,仅有359 份船舶订单是2000 总吨以上的。新造船投资额同比下降了59%,2016 年至今仅有240 亿美金投入新造船市场。其中,112 亿美元投入邮轮领域。在集装箱船投资领域,远低于去年的157 亿美元的投资额。世界领先船级社机构之一DNV GL 的分析师指出,新造船市场已经触及30 年来最低点,投资人收紧腰包是新造船市场滑至低点的重要原因。 2015 年的新造船未交付率仅为32%,到2016 年这个比例已达到44%,延迟交船和取消订单的情况数量增多。形成造船业的寒冬的主要原因还是航运

中外服装史(服装发展史)

选择题 1.服装起源的四种说法:(a羞耻说b装饰说c性吸引说d保护说) 2.原施人类的三个服装阶段?(裸态/毛皮/纤维) 3.旧石器时代的服装一般用(毛皮)材料制成 4.我国远古居民缝制衣服的开端以(骨针)为标志 5.运用动物纤维蚕丝为首的国家是(中国) 6.中国古代以上衣下裳象征(天地阴阳) 7.中国古代“褐衣”的材料是(麻) 8.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是(夏朝),鼎盛时期是(周朝),废除时期是(秦朝) 9.设立“司服”之职掌管帝王服饰开始于(汉)朝 10.什么是冕服“十二章纹”,象征意义各是什么? 十二章纹: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11.帝王冕冠有(十二)旒玉珠(144)颗正确戴法是(前低后高) 12.仅次于冕冠的帝王冠是(通天冠) 13.周朝时,天子燕居,诸侯祭祀宗庙,大夫和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穿的衣服是(玄端) 14.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流行的服式是(深衣) 15.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是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 16.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服式区别于汉族服饰的最主要特征是 汉族服饰:宽袖袍服,裤腿肥大;少数民族服饰:窄袖短上衣,裤腿口较窄,主要是便于骑马打仗17.什么是丝绸之路? 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路上丝绸之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路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18.南朝王公、名士、百姓崇尚宽衫大袖的服饰(褒衣博带) 19.“杂裾垂髾”服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20.用整幅布做成的头巾叫(幅巾) 21.高腰掩乳裙装主要流行在(唐朝) 22.唐代男子皆以穿(圆领袍)为主。 23.宋代女服中最具时代特色的服装是(褙子)。 24.关于宋代服饰制度中“赐金紫”的含义 A 金之金饰鱼袋 B 紫指紫色公服 C 表征官员级别 D 鱼袋内并不盛鱼符 25.宋代官员的主要冠式是 26.元代举行大朝会穿的高级礼服是( 质孙服) 27.明代命妇礼服的主要配饰是(凤冠霞帔) 28.明洪武二十四年,规定职官常服用补子表示(品级) 29.明代用各种零碎布料拼合而成的服装是(水田衣) 30.明代官员官帽被称为(乌纱帽) 31.西瓜皮帽又称(六合一统帽) 32.清朝的日常男装主要有(长袍和马褂) 33.清代服饰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坚守满旗旧制,废除明代制度,如窄袖紧身、马蹄袖;继承部分明代旧制,如补子、翎毛、命妇衣冠;接受了一些西方影响,如西装、军服、学生服等。

外国旅游管理体制比较研究及对我国旅游业改制的启示(一)

外国旅游管理体制比较研究及对我国旅游业改制的启示(一)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概括了我国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绩和显现的不足,进而指出构建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理想模式,乃是推动我国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之所在;在对各国的旅游管理体制进行了比较研究之后,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形背景和存在问题;按照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旅游产业发展规律的总体思路,本文提出了关于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和具体设想。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管理体制政府机构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原有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逐步解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政府对旅游经济活动的管理也从全面的直接干预变为间接的引导和调控,旅游业单一的产权结构已经为多元化的所有制关系所取代,国家、地方、集体、个人和外资企业已经活跃在旅游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上种种状况说明,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变革和创新具备了相应的前提条件,也有着较大的延伸空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当抓住时机,尽快予以实施。 一、各国的旅游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 众所周知,许多国家都有专门的政府机构负责管理旅游业,这些机构统称为国家旅游组织(NationalTourismOrganiza-ion)。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国家旅游组织(NTO)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开拓者,在旅游业发展初期,NTO大量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旅游业的战略规划,推动旅游业

的发展;规范者,旅游业逐步兴起,旅游投资与日俱增,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越来越多,市场情况复杂化,这一时期,NTO主要是制定、执行旅游法规,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保护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协调者,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为国家赚取外汇、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日趋明显,这一时期,NTO主要是进行调控和协调工作,提高旅游业的社会效益。 1·日本的旅游管理体制 日本旅游业经历了国际入境旅游优先发展、国内旅游继之发展、国际出境旅游最后发展三个阶段,旅游业的发展目标也由获取外汇逐步向综合性转化。与其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日本形了一种官民协办的旅游管理体制,政府、企业和各种协会组织彼此协调又相互约束,共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日本的中央旅游管理机构分为内阁、运输省、观光部三个层次。“内阁观光对策省厅联络会议”直接对内阁负责,为常设议事机构,受总理府直接领导;17名委员分别来自警视厅、环境厅、国土厅、法务省、大藏省、运输省、冲绳开发厅等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协调各省、厅在旅游管理中的相互关系;审议有关旅游业发展针、政策和规划。运输省是日本旅游业的主管部门,下设运输局、航空局、物资流通局和国际运输观光局等。观光部是运输省国际运输观光局中具体分管旅游业的办事机构,仅有40多名员工,与庞大的决策与协调机构相比,这是一个精干有效的操作班子。其主要职能是:提出并执行旅游方针、政策和法规,统筹旅游规划、资源·79·企业管理开发、设施建设、景点整顿等项工

印尼投资市场-机会与建议

印尼投资市场:机会与建议 原文作者:张春雷,黄曦 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国家,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四,自然资源丰富,经济逐年稳定增长,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改善,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也随之加强。近年来印尼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不断出现利好因素,中国在印尼的直接投资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楚的看到,中国还处于“走出去”的初级阶段,很多在印尼的中国甚至刚刚迈出“走出去”的步伐,难免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为使中国在这方面少走弯路,有必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当前印尼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利好因素 (一)印尼经济总体表现良好 作为世界上人口第四大国和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印尼不仅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开支带动,故其发展较为稳定。近年来,印尼逐渐走出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并一直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势头。据世界银行统计,20XX年印尼全年GDP达到7065亿美元,比20XX年的53亿美元增国际经济合作20XX年第3期长了31%。20XX年1—6月,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印尼的经济增长达到%,显示出巨大发展潜力。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XX—20XX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印尼的排名比上年度跃升10位,至第44位,超过意大利、印度、巴西等国。截至20XX年12月底,印尼的外汇储备已达到950亿美元,比20XX年底增加逾四成,再创历史新高;印尼央行预计,20XX年印尼的外汇储备将突破1100亿美元,由此可见,印尼经济表现非常良好,并已经开始体现出强大的增长势头。 (二)印尼投资环境逐步改善 投资环境是指投资经营者在投资目标国所面对的客观条件,国际直接投资的效果与投资目标国客观条件的好坏直接相关。根据世界银行近年来对世界上183个国家地区开展的营商指数分析,20XX年在印尼开办的指数排名比20XX年上升了3位。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公司目前对印尼的本外币债券信用评级为BAl,与20XX年之前的BA2相比提高了一个等级。同样身为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公司也将印尼主权信用评级上调一档,至投资级。不仅如此,印尼新内阁还将改善投资环境列为优先发展的领域,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例如,印尼在20XX年颁布了《经济特区法》,对在经济特区内开展经营的给予优惠;修订《矿

新加坡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我国借鉴意义

新加坡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我国借鉴意义 新加坡旅游业发展成功经验 1. 重视对旅游业的管理、规划与投资新加波对旅游业的管理,通过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两个渠道来进行。前者主要进行宏观管理和规划,使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科学的开发,保证旅游业布局健康发展。后者则促使旅游业规范,引导和促进各旅行社、旅游组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进行有序竞争,保证了旅游行业有效、有序的自我发展。新加坡为了依法管理旅游业,目前已经颁布实施的法律有《新加坡旅行社法》、《新加坡饭店法》、《新加坡旅游促进税法》等。新加坡法律之严格,世界文明,有“清规戒律新加坡”之说。为保证出售的商品质优价廉,新加坡旅游局和消协联合推出“优秀零售计划”,对有信誉的商店颁发红白相间的鱼尾狮标志,作为信得过商店。倘若有旅游购物时受到诈骗,可想旅游局或消协投诉,一经查实,不但责令加倍赔偿游客损失,还要吊销其营业执照。系。新加坡政府在对旅游业进行有序管理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对旅游业的规划和投资。从80年代开始,新加坡每年对旅游业的投入达2—4亿美元,2005年新加坡旅游局制定了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旅游2015”。2007年新加坡政府投资20亿新币作为旅游业发展基金,用来进行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景区和景点建设。 2. 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因地制宜地发展旅游业。新加坡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条件,创建国际通商口岸、免税购物中心、美食天堂、国际会议和国际金融中心,使该国成为东南亚名副其实的区域中心。新加坡是个免税港,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品种齐全,价格便宜,成为游客的购物天堂。新加坡还是著名的美食天堂,世界各地美食荟萃于此,为不同口味和预算的游客提供多种选择。新加坡利用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把邻近的东南亚各国的旅游资源作为本国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使其发展成为东南亚的旅游中转站,从而使新加坡成为世界十大旅游中心之一。由于国际会议具有参加人数多、逗留时间长、购买能力强、旅游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新加坡政府早在1974年就专门设立了国际会议局,建立了100多座国际会议馆,大力开拓国际会议旅游市场。现在新加坡已成为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五位的国际会议中心。新加坡政府通过每年举办各类大型国际会议,不仅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且大大提高了国际地位及知名度,最终带动了国家旅游事业的发展。 3.创建良好的旅游大环境。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本国旅游大环境的营造和创建。首先,从1973年新加坡政府就掀起了全国性的、行之有效的植树造林运动,大力整治污水河道,改变市容市貌,使得新加坡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城市,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三无”城市。其次,新加坡有一套完善的旅游服务机构,旅游接待服务质量高,堪称世界一流。再次,为了让外国游客“无障碍”游览新加坡,新加坡旅游局在酒店、街道等地方设立包括华文在内的多种语言的旅游指南、宣传品、路牌、告示牌等。最后,新加坡政府根据华人占7%的特点,对公民进行儒家优良传统教育,积极开展“礼貌运动”和“敬老运动”,树立了新加坡良好的社会风尚,使得游客在新加坡旅游时不仅感到生命和财产都特别安全,而且还感到亲切和受尊重。旅游大环境的营造使得新加坡自建国以来政治稳定,旅游大环境的营造使得新加坡自建国以来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增长,从未有过政变、暴动、骚动、更谈不上战争冲突,社会治安良好,犯罪率很低,这是新加坡游客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4. 积极探索,创造新的旅游形式。“旅游经济无止境”是新加坡旅游局制定各项政策的基础,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新加坡不断扩展旅游经济的发展空间,不断创新,除发展观光旅游外,还积极开发购物旅游、奖励旅游、会议旅游、教育修学游、医疗保健游、游轮旅游、商务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不断适应世界各地游客的需要。与此同时,以积极和创新的姿态去

中国造船业现状及风险分析

上海海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造船业的风险及问题分析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年级金融11 学生姓名丁金超 学号 201111041032 二〇一四年六月

中国造船业的风险及问题分析 摘要: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极大地刺激了国内外航运及造船市场,中国各大船厂在生产和经营方面都呈现出一片喜人景象:手持订单可观,生产任务饱满。但是,现实中也存在诸多让人不太满意的方面。本文结合对我国造船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风险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国造船业现状问题对策 前言:造船业是一个具有高风险、高投资、低回报的行业,但却是现阶段经济国际化不可或缺的产物。由于船只是国家之间隔海沟通的桥梁,是国际贸易物质运输的主要物,因此船舶不可或缺,同样造船业国际竞争也相当激烈。在世界造船业的竞争中,风险与机遇并存,而且我国造船业还存在一些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一、我国造船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一)人民币升值等汇率方面的风险: 要说风险,首先必须得提的就是汇率风险。一方面,我国船用配套产品目前有近60%从国外进口,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造船企业海外采购成本。但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将变相提高我国船舶产品的出口价格,对我国造船业的低价竞争战略产生不利影响,削弱我国造船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国内承建的船舶很多都是出口的,以美元承接新船的订单,我国造船企业手持订单量饱满,而人民币升值则是形势所趋,汇率的细微变化就会带来上千万乃至上亿元人民币的损失。积极采取措施化解可能的汇率风险是我国造船企业平稳发展的当务之急。订单造船企业可在造船合同中附加“汇率波动协议”,要求国外进口船东共担汇率风险带来的损失;或是要求船东直接以人民币付款,以此来规避汇率风险。 图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图 如上图1所示,自从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原先8.27一路升升停停直至

国内外网上旅游业的发展现状1

1.国内外网上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可以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产业链的工作效率并降低成本。旅游业是最适合开展电子商务的行业之一,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提高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改进旅游业的业务工作流程,所以电子商务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欧美发达国家, 旅游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整个电子商务领域最大、最突出的部分。资料显示, 全球旅游电子商务连续5年以35%以上的速度增长, 一度占到全球电子商务总额20%以上。 与国外相比,我国旅游电子商务起步稍晚,1996 年才开始出现专业的旅游网站,其后旅游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到2000 年进入第一个高潮期,但在2001年由于受世界旅游业整体负增长形势的影响,中国的旅游业在这一年经历了一定的困境,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02年中国旅游业又开始整体回升,到2005年年底在Web2.0 的刺激下掀起了新的一轮旅游电子商务热,自此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加速发展期”。目前,我国具有一定旅游资讯能力的网站已有5000多家。其中专业旅游网站300 余家,主要包括地区性网站、专业网站和门户网站的旅游频道3大类。 但是,旅游电子商务还处在初级阶段,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1)国内登录过旅游网站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比例较小, 而进行过网上旅游预订的网民比例更小。(2)我国旅游业应用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发展水平很低, 信息服务能力有限, 网络营销仅仅是一种时尚, 消费者的培育, 旅游电子商务软、硬件环境的成熟和政府政策法规的建设等等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大国, 我国有望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帮助旅游业实现迅猛增长, 迎来更大的飞跃。 2.国内网上旅游业的特点

国内外新型旅游业态的发展动态

国内外新型旅游业态的发展动态 旅游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大成熟产业,在中国市场体系日趋成熟、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能级不断提升的同时,旅游业中的各种新型业态也相应的开始大量涌现。这些新兴业态在原来传统旅游业态的基础上经过产业间不断发展、演变、融合、创新,逐渐成为构建整个“大旅游业”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 在现阶段,国内外特别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诸如商务旅游业、会奖旅游业、文化娱乐旅游业、旅游信息业、修学旅游业、邮轮旅游业、营地旅游业、租车旅游业、影视旅游业、医疗旅游业等众多新兴旅游业态都已经有相当的发展。除此之外,伴随着背包旅游、换房旅游、分时度假、科技旅游、军事旅游、数字旅游等众多新型旅游形式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产业形态也在逐步的显现。本文对国内外这些旅游业的新态势进行了动态追踪,并按照一定层次将其进行分类考察,把握新型业态的特征,并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 一、旅游产业内各要素不断衍生分化的新业态 1、分时度假:休闲度假的新潮流 (1)国外:需求强劲、方兴未艾 西方的分时度假产生于休闲度假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具有很强的需求优势,分时度假已经基本成为一种大众产品而被平民家庭广泛接受,并已经形成庞大的市场规模。目前世界上已有60多家分时度假集团,分时度假地超过5000个,分布在81个国家,来自124个国家的400多万户家庭购买了度假权。主要企业有RCI、II、万豪、希尔顿、欧洲分时度假协会(ETF)等,发展形势良好。 (2)国内:刚刚起步、有待培育。 在我国,分时度假还刚刚起步,加盟的度假地多以产权酒店的形式出现,真正的分时度假地还很少,分时度假的市场还没有真正培育起来。主要企业有中房集团与美国RCI公司合作开发的网络系统中国房地产与分时度假联盟,目前举步维艰;另外北京中安达旅游度假服务有限公司,发展也较为缓慢。

欧洲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工业革命前的服饰艺术 摘要:服装从遮羞布走向时尚大舞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纵观欧洲历史,服装的发展与其社会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服饰文化可以说是其社会文化的直观表现。 关键词:服饰文明西方 西方服装作为世界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变化受到了西方文明传播的直接影响。从西方服装发展的轨迹来看,大致经历了两次转折,其一是从古代南方型的宽衣形式想北方型的窄衣形式演进;其二是从农业文明的服装形态向工业文明的服装形态转型1。 中世纪之前的欧洲古代服装: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因此其服装文化也受到这两地的影响。古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海岸,爱琴海事希腊文化的发祥地。希腊的城邦国家形式早就了它的民主政治,着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文化艺术多样发展,百家争鸣。希腊艺术主要成就表现在神与人合一的雕塑和神庙建筑,体现了人们对神的赞美,实际上也是对人类自己的赞美。希腊艺术的主要特点是和谐,规律,庄严与肃穆。古希腊人的服装也表现了这种艺术精神,其服装以自然、质朴的风格体现出一种健康、自由、充实的美2。 希腊人的特色服装整体被称作“基同”。根据不同民族的基同与穿着方法差异,又分为多利亚式和爱奥尼亚式。多利亚式用一整块布料构成,其长度往往多于着装者的一倍长度,宽度则是着装者的两臂想两侧平身时左右两手之间的长度。这种服装对折后形成的前后两个衣片,在对接触不用缝合,而只在腋下缝合,形成自然下垂的垂坠感,女性在走动时,从衣片的开口部位可隐约看见他们身体的1《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三篇序言

曲线,产生朦胧之美。爱奥尼亚式基同的上身没有向外大的翻折,只是凭腰带将宽松的长衣随意系扎即可,两肩系结处不止一个别针,而是多少不等,形成自然的袖状。两种基同流行有先有后,后在许多地区并用,一般年轻人喜爱多利亚式,老年人喜爱爱奥尼亚式。 希玛顿:这是一种希腊男女都穿的披身式长外衣。它没有固定的造型,有单衣和夹衣两种。穿着方式多种,大致分全身包裹式,肩部固定式,单肩式,双肩披挂式。 从公元前4世纪后半叶~公元一世纪基督时代初,古希腊进入了希腊化时代。这一时代出现了追求时尚与华丽的风格,人们生活也趋向奢侈和开放。这一时期出现了两种服装,一种是迪普罗伊斯,是在希玛顿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增加了裥褶,在胸部和腰间加上一层有深褶的衣料,出现明显的双层效果。另一种是迪普罗伊丁,衣身增长,用两块方形衣料为前后衣襟,右肩用别针固定,左肩不缝合,下垂至肋下缝合,腰部系腰带。 与希腊相比,罗马是靠武力征服世界的国家,其文化发展较落后,崇尚武力。他们缺乏浪漫气质和想象力。此外,罗马史最有秩序的阶级社会,等级差别强烈,因此服装中也有明显的贵族等级化倾向。 男子的主要服装有托加和丘尼卡。这两种衣物多用羊毛织物,整体外观显得更厚重,着衣后显得威武神气。 女子主要服装有斯托拉、帕拉。这两种服饰为外衣,而此时也出现了女子内衣——胸带和三角裤,这种装束体现出罗马人对服装的务实思想。 中世纪时期服装:中世纪西欧以建立起封建制度,统治阶级利用宗教作为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工具,动摇了罗马帝国的基础,而与王权分庭抗礼。在基督教的统治下,欧洲服装也受到影响。由于基督教教义鄙视钱财,反对豪华,因此中世纪的服饰大多表现出结构上的封闭性,造型的宽大特征,颜色上也以素色为主。拜占庭时期服装和其三种异质文化想融合的特殊性想联系的,希腊罗马的古典风格,东方文化的神秘色彩,送交文化的禁欲精神在服装中得以体现3。拜占庭发达的染织业以及中国丝绸的传入为服饰衣料增添了绚烂多彩的奢华。拜占庭早

船舶行业分析概况

一、船舶行业现状 船舶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防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一艘现代化的舰船就是水上的“现代化城市”,是现代大工业的缩影。伴随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世界级造船基地的崛起,信息化在中国船舶企业战略决策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许多企业都为未来发展制定了详尽的信息化蓝图,许多大系统、大规划、大思路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不过自2009 年的造船业步履维艰,接单难、交船难和融资难的三难局面至今没有改变。 从2010 年1 月份全球仅有9 艘船订单开始,中国造船业就一直在运力过剩和产能过剩的环境中挣扎。而这也是全球性的问题,仅次于韩国和中国的世界第三大船舶生产国德国3 月份也曾表示,由于世界造船工业面临产能过剩局面,德国船舶制造商2009 年共有29 个订单被撤销,总金额高达9.36 亿欧元,这种局面是融资困难所致。然而窘境才刚刚开始。目前,我国大部分新兴船厂手持船舶订单到2010 年底或2011 年上半年。 总结中国船舶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大致有以下3项::一是中国对铁矿石等原料的巨大需求,导致散装货船供不应求;二是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原油进口国,政府要求原油进口50%要自己运输,导致对油轮需求增大;三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造成集装箱船紧张。 从目前的情况来说,船舶企业的情况可以说是不容乐观,但是随着一轮经济周期的复苏和轮回,在经过了08到12年的经济调整,摆脱了次贷危机、欧债危机两次危机可能带来的毁灭性打击,世界经济在逐步的回暖,往好的方向上发展。从现阶段逐步的渗透到船舶制造业中,到了船舶制造业兴盛时期,宝信将会有一个更高更好的出发点。 二、行业信息化现状 从2005年以来船舶企业一直都在强调信息化建设,许多企业都为未来发展制定了详尽的信息化蓝图,许多大系统、大规划、大思路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船舶企业现在主要应用的软件有CAPP、CAD、TRIBON系统、PDM、ERP等信息化软件,ERP软件目前尚停留在一些大型船厂,中型船厂的ERP软件尚存一片天空。 中国船舶制造业信息化现状: (1)、CIMS工程应用程度参差不齐 (2)、设计强、管理弱 (3)、设计系统与生产管理系统之间联系不够紧密 中国船舶企业信息化需要强化的部分: (1)、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协调仍以现场调度型为主,满足精细管理要求的造船作业管理信息系统尚未研究应用,企业劳动生产率较低; 在生产管理的强化和管理精细化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 目前,我国造船行业基本上还在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大部分企业在管理信息化方面没有从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组织模型、业务流程等根本问题上进行改造,而仅仅是在原有管理方法下采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因此,国内造船企业在生产管理、资源计划、

第三章-国内外奖励旅游发展历程

第八讲课程教案

第三章国内外奖励旅游发展历程 20世纪伊始,奖励旅游从销售业中孕育、诞生,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己经成长为现代旅游业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国内外奖励旅游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 第一节国外奖励旅游发展历程 一、国外奖励旅游的起源 20世纪初,北美和欧洲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方,相对发达的商品经济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成为了奖励旅游萌生的沃土。早在1906年,美国“全国现金注册公司”就向客户提供了一次免费参观其代顿(Dayto的总部的活动。 二、三十年代在美国芝加哥的汽车销售业中,有的公司管理者为了提高销售额而在开展销售竞赛活动时,为销售人员规定了定额指标,只要超额完成销售指标,销售人员就有资格参加免费的旅游活动。在当时,活动的组织者潜意识中把这样的免费旅游活动归纳为促销手段的一种,认为可以“生利还本”,也就是说这种活动可以给公司带来足够的利润来支付免费旅游的费用,其结果也证明了活动组织者预想的正确性。 于是作为促销手段而产生的免费旅游活动逐渐演变成了奖励旅游活动,并首先受到了销售企业的认可,成为销售企业中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方法。在当时,奖励旅游的最终使用者主要是汽车经销商、电器分销商和保险公司推销员等销售业精英,而这种奖励旅游活动包括全部免费和部分免费两种。 几乎在同一个时期的欧洲,前苏联采取了全面规划以加速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从1928年开始实施了第一个5年计划,斯大林为了激励那些完成政府5年计划的人,曾把他们送到黑海度假两周,形成了最早由政府实施的奖励旅游方式。但是这种奖励旅游活动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并且阶段性明显,对国际奖励旅游的影响不大,所以在文章中没有重点考虑。 俄罗斯休假期 8月是俄罗斯人休假的季节。莫斯科大有“人去楼空”之感,市内以往堵车的路段如今基本畅通无阻,因为大家都出城休假去了。而这时候如果想找谁采访就难了,办公室和家里都没人,手机八成也关机。好不容易打通了,对方回答“我正在某地休假,一切事儿等我休假后再说”。休假是俄罗斯人每年的头等大事,从领导人到黎民百姓,这都是雷打不动的。一位俄罗斯朋友十分认真地对《青年参考》报记者说,“休假是我们的权利,我们必须要用好这一权利。列宁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我们认真休假就是为了更认真地工作。”苏联时期,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甚至集体农庄的工会都给本单位职工发放免费暑期疗养证,提供优惠甚至是全免费的休假疗养条件。如今,除了少数单位和大公司还延续这一惯例之外,绝大多数人休假就只能靠自掏腰包了。俄罗斯人夏天休假不是去旅游观光或参观名胜古迹,而是清一色地奔着阳光、海水和沙滩去的。俄罗斯的冬季漫长,一年中

中国造船产业现状发展分析

第11卷 第8期 中 国 水 运 Vol.11 No.8 2011年 8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August 2011 收稿日期:2011-06-05 作者简介:刘 全(1978-),男,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工程师,硕士,从事港航工程专业 设计工作。 中国造船产业现状发展分析 刘 全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分院,上海 200439) 摘 要:文中从国内外造船产业现状入手,从造船企业生产能力、造船市场需求、市场价格走势等方面分析了中国造船产业的现状与特点,对未来船舶制造行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造船;产业;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U6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8-0037-03 2009年6月9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家发改委牵头,工信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等单位参与制定《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期为2009~2011年)。规划指出加快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必须采取积极的支持措施,稳定造船订单,化解经营风险,确保产业平稳较快发展;控制新增造船能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大型企业综合实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加快自主创新,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造船市场状况及趋势分析 克拉克松统计数据表明(图1),全球手持船舶订单量自2008年10月份开始出现回落,全球新接船舶订单量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下调,而造船完工量呈现持续增长之势。得益于世界经济持续好转,造船市场逐渐复苏,2010年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量达到1,218万修正总吨(CGT),同比激增223%,已超过2009年全年1194万CGT 的订单总量。其中,我国承接订单502万CGT,韩国463万CGT,分别占全球新船订单总量的41.2%和38%,中、韩两国接单量占80%左右。此外,日本新接订单50万CGT,占4.1%。 图1 全球三大造船指标变动情况(1996-2009) 据统计,2010年1-9月全球累计成交新船1130艘、8764.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42%。2010年10月份,全球新船交付量继续走低,新船交付量延续回落趋势。全球新船交付613万DWT,同比下降了44%。图2显示,中、韩、日手持订单同比继续下降,10月底手持订单分别为1.90亿DWT、1.57亿DWT 和0.87亿DWT,继续同比回落8%、 10%和25%。 图2 三大造船国订单变动情况(1996-2010) 图3反映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液化气船的克拉克松新船价格综合指数,2008年9月190点为历史最高位。2010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回暖及成本推动的影响,克拉克松新船价格综合指数止跌回升,从年初136点,上升至2011年初的142点,上升了6点。 图3 克拉克松新船价格指数变动情况(1980.10-2010.10) 目前,船价仍处于底部,船厂毛利率仍偏低。经历了大幅下跌之后,船价已经跌到了2004年的位置。虽然2010年上半年船价在钢材价格底位、订单逐渐恢复的情况下有小幅上升,但我们认为在产能逐步释放、订单维持相对低位等因素影响下,目前的船价仍只能在底部盘整,无法趋势性上涨。 我国船舶工业造船产量在世界船舶工业中所占份额由2000年的6%提高到2009年的30.4%。造船业高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中国对铁矿石等原料的巨大需求,导致散装货船供不应求;二是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原油进口国,

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

国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一)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趁势 (1)生态旅游兴起阶段(1960年—1980年)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各国因经济快速发展.观光旅游人口大增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对造访原始自然生态环境、体验原住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态旅游的快速成长。这正是旅游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大众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一时期生态旅游的总体特征表现为:生态旅游活动基本处于传统大众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变的调整时期,期间既有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国家,也有在发展过程中走弯路的国家,这些国家生态旅游的发展为后期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生态旅游在世界部分地区和国家展开,还未形成规模;各国对生态旅游这个新兴的旅游形式还不够了解,人们对生态旅游也存在误解,把生态旅游等同于自然旅游。此时热门的生态旅游产品有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游、海底观赏;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滨海旅游、观鸟旅游等;肯尼亚的野生动物之旅、土著文化旅游等。 (2)生态旅游蓬勃发展阶段(1980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环保的旅游方式,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都根据各自生态环境特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

这一时期生态旅游的总体特征是:政府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各国成立了生态旅游相关组织.旨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应;生态旅游地域范围越来越广,生态旅游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生态旅游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生态旅游对规模的限制和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旅游热”产生矛盾;在生态旅游发达的国家已经出现官方和非官方的组织,目的是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建立生态旅游基金,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发展较快的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努力改善生态旅游发展和社区发展的关系,为社区发展谋福利。此时热门的生态旅游产品有美国的森林游憩、滑雪旅游;日本的环保之旅、观光农业、跨国生态公益旅游;澳大利亚的农场度假、滨海旅游、观鸟和动物巡游;新西兰的观鸟、海洋生物之旅、珊瑚礁之旅;法国的绿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等。 (3)生态旅游稳定成熟阶段(20世纪如年代中期。) 随着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进入了稳定成熟发展阶段。生态旅游市场的细分是根据生态旅游者不同的兴趣爱好的划分的,具体可分为观鸟、潜水、自然爱好者、考古学家、洞穴学者、徒步旅行者、登山者、环境保护主义者和自我价值实现者。学者彼得森把生态旅游产品分为9类,分别是包价旅游、节庆、住宿、导游服务、观光胜地、非营利性协会、餐饮服务、零售、交通运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