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天然更新在更新造林中的重要性

试论天然更新在更新造林中的重要性

作者:白文杰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2年第12期

摘要:在社会的发展推动下,人们越来越能够认识到植树造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无论是人工林还是自然林,要形成大规模具有完整生态系统的森林,其过程都是极其复杂的,并且用时较长。因此,维持森林的正常发展,保证生态系统的循环稳定,保证树木的更新换代都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更新造林是形成大规模森林的基础,树木在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就需要繁殖下一代,以确保物种的传承与发展。在目前的更新造林中,主要有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三种。现本文主要针对天然更新在更新造林中的重要性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更新造林天然更新萌芽发展

天然更新,就是指森林里的树木通过自身的繁殖方式形成下一代幼林的形式。自有树木以来,经过极其漫长的演变,形成了现在这样种类繁多的树木,而在这种传递演变的过程中,就是通过天然更新的作用来完成的。因此,天然更新在森林的更新换代,传承演变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天然更新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种子更新,一种是萌芽更新。可以说,如果树木没有天然更新的能力,就不会有现在这树木种类繁多的森林。

一、天然更新的概念

天然更新,在没有人力参与下或通过一定的主伐方式,利用天然下种或伐根萌芽、地下茎萌芽、根系萌蘖等方式形成新林的过程。

1、天然下种

俗称飞子成林,是有性更新,由轨迹上原有母树或邻近林木天然下种而实现。目前大多数针叶树种更新依靠这种方式。其成功与否同树种更新能力、环境条件和主伐方法有密切关系。通常阳性树种(如白桦、山杨等)结实较丰富。种子飞散力强,幼苗生长较快,并能抗日灼、霜冻等灾害,因而在皆伐迹地或火烧迹地上可实现天然更新;耐荫树种(如红松、云杉等)的幼苗需要适度庇荫,采用择伐或渐伐方式才能实现天然更新。保证有性更新的措施是选好母树,做好迹地清理和整地工作。母树应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和结实能力,干形、冠形优良,发育良好。保留母树的数量针叶林为每公顷15~20株,针阔混交林为每公顷10~15株。

2、萌芽或萌蘖更新

这是一种无性更新,是由伐根上发生萌芽条或根蘖而长成。大多数阔叶树种的更新用此方式。其中如杉、栎、柳、杨等的伐根上有较强的萌芽能力;山杨、刺槐、臭椿、毛泡桐等的近地表根部能生出大量的根蘖;竹林通常采用单株择伐由地下茎发笋成林。影响萌芽更新的因素

有树种、年龄、采伐季节、伐根高低和环境条件。阳性、速生树种萌芽力最旺盛期出现早,消失也早;缓生树种则相反。

二、更新造林的认知与作用

在目前我国的林业发展中,更新造林主要有三种方式,即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这三种更新方式是互相联系,有机结合的整体,在更新造林事业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然更新是比较传统的一种更新造林方式,由于其完全是依靠大自然的环境进行的,很多时候都会形成很多冗杂不成材的树木,这就使人们对天然更新的更新造林方式产生了很大的误解。通常人们都会产生天然更新的森林树种品质差,其次生林也不是良好的林业发展对象,封山育林的措施没有效果等错误观念。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人们大量的砍伐天然林,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

实际上,天然林的功能效用以及经济价值要远远大于人工林,天然更新的更新造林方式仍然是主要的造林方式。天然林的物种要比人工林丰富的多,在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方面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天然林也可以大量的提供人们需要的林木产品。只有全面认知更新造林的概念与方式,才能更好的发展森林资源培育工作。

三、天然更新与人工更新的比较

在目前常用的三种更新造林方式中,天然更新是历史最悠久的更新造林方式,而有人工参与的更新造林由于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控制和调节,在现代的林业领域中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天然更新完全依靠林木本身的种子、幼树或萌芽来完成更新过程,人工更新则可以按照要求选择目的树种,合理密度或合理混交等加速更新过程。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是利用森林自行再生产特性,再加上人为干涉,为天然更新过程创造有利条件,以便顺利完成更新的一种方式。

人工更新与天然更新各有优缺点,强调保护和利用天然更新,不是否定人工更新的作用,更不是不要人工更新,而是要在大搞人工更新的基础上,充分保护和利用天然更新,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快更新步伐,尽快恢复森林资源。

四、天然更新的重要性

人工更新在林木组成、密度、结构等方面能保证质量,能迅速恢复森林,人工幼林也比天然幼林生长快,通过人为调节能较快的恢复森林的原生类型。但人工更新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技术,人工更新每公顷直接成本大约2000元左右,在现有的国力情况下,想全部实现人工更新是不可能的,即使在经济条件较好的时候,也是难以办到的。人工更新往往树种单一,保证不了生物多样性,必须与天然更新结合,才会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天然更新物种丰富,分布广泛,凡有林木种子的地方,萌芽、根粟的地方,不论在天然林内、人工林内和采伐迹地内

均可发生。它分布广、数量多、种类多,是人工更新无法比拟的。除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外,它不需人力和投资。但与人工更新相比,天然林生长较慢,但它多是复层异龄林,它的生产力是比较高的,遗传品质是好的。

五、天然更新的保护措施

在目前天然更新的天然林中,为了更好的发展林业,尽快的恢复良好的生态系统环境,仍然需要对天然林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以利于树木进行天然更新造林。一般需要实施以下几点保护措施:

1、对天然林中近熟龄林,严禁皆伐,抚育间伐也只能在林分郁闭度0.7以上的林分中进行,抚育后确保郁闭度在0.5以上。抚育目的就要是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提高林木质量和生长量,促进天然更新。

2、对郁闭度0.5以上,林木分布均匀,树种组成基本适宜的天然幼中龄林,实行封山育林。若林木分布不均匀,只将成丛状的林木等间伐掉,辅以人工松土整地,促进天然更新。

3、郁闭度0.3-0.5的天然幼中龄林,原则上都应进行人工补植。目前无力补植的,可暂时进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天然更新。

4、对无培育前途的稀林或疏林地,在充分保留良好的天然林木的前提下,可进行改造,进行人工更新。

5、保护好林地周边环境

不要侵占和破坏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要注意保护植被;尽可能地保留林地原有的天然阔叶林、原生阔叶林及珍稀的植物,不能破坏造林地周围的天然次生林。

六、结束语

虽然目前我国的人工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规模与成就,但天然林的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仍然是人工林所不能企及的。天然林仍然是最主要的森林形成部分,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生态效益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且天然更新的能力巨大,更新的面积和株数远远大于同期人工更新的面积和株数。在目前人力物力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天然更新或人工更新与天然更新相结合是最佳的更新造林方式,这样的结合即又节约人财物力,节约时间,又能保证更新成活率,可以培育出优良的混合林。

更新造林学习内容

更新造林学习资料 更新造林调查设计要本着先易后难,先进后远、分沟系逐林班统筹规划的原则。 按照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的要求,确定更新造林技术措施,坚持公益林、商品林营造分别以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和充分发挥森林经济效益为主体功能的原则,科学经营管理森林。 更新造林要因地制宜,选择人工更新造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人天混更新和天然更新的更新造林方式。 更新造林方针:贯彻以人工更新为主,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与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针。 一、人工更新 在采伐迹地上用人工植苗或人工直播、插条等方法回复森林的方式。 常规造林 1、郁闭度:0.2以下 2、整地方法 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在采伐迹地上,为保证森林的天然更新而采取人工辅助措施的更新方式。包括种子年进行松土整地、补植补造(播)等方法进行培育森林,以弥补天然更新不足的一项育林措施,同时,包括控制更新地区放牧及伐区清理等措施。对于择伐、渐伐迹地和目的树种天然更新有保障的皆伐迹地也可以采用补植补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措施。 补植补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措施之一。是在迹地上或林冠下(林隙、林窗或林中空地上),采取人工植苗、插条或直播等方法进行培育森林,以弥补天然更新不足的一项育林措施。 三、人天混更新 在在保留一定数量的天然目的树种幼树的林地上,选择适宜树种,采取人工植苗并达到相应树种规定的造林密度,人工苗占6成以上,使其与保留幼树形成混交林的更新方式。 四、天然更新 利用林木自身繁衍能力繁育一代新林的更新方式。 二、更新方式的选择 1、荒山荒地、火烧迹地、疏灌林地进行人工造林。 荒山荒地:没有生长过森林植被,但具备生长植被的条件,或过去生长过森林植被,但多年前已遭破坏,植被已退化演替为黄山植被,土壤失去了森林土壤的湿润、疏松、多根穴等特性的地块。

浅谈更新造林中天然更新的重要性

浅谈更新造林中天然更新的重要性 森林采伐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取得木材,但其真正的含义决不单纯是为了取得木材,更为重要的意义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生态的环境.维护和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和功能.改善森林的组成结构.提高森林质量.促进森林更新改造.提高森林生產力。森林更新是为了使森林永采不竭,得到永续利用。因此,采伐后必须进行更新。如果实践中只是为了获取木材去采伐而不考虑更新,就会后继无林,无林可采;如果只是从更新出发而不考虑木材生产.国民经济发展及其他森林的防护作用,则更新也就失去了原动力.失去了目的性。 1、更新造林的认知 更新造林方式有三种: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这三种更新方式是互相联系.有机结合的整体,在更新造林事业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天然更新常常被人们误解为不良更新,而不被人们重视。诸如天然更新树种遗传品质差,天然林不如人工林,阔叶树不如针叶树;次生林是低价林,是改造对象;封山育林作用不大等。在这种认识影响下,在过去的时间里,天然林遭受的破坏远比人工林大,次生林大量被砍伐,人工林中大量天然林木被砍掉。实际上这种认识是极不全面的,做法是错误的。在以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地球上的森林仍以天然林为主,天然林的生态功能远大于人工林;没有天然林和天然林木,人工林是长不好的,也很难成功的;有很多天然林经济价值也是很高的,我们不能做一面努力造林,一面又毁林的蠢事。消除对天然林和天然更新的误解,对以后森林资源培育也是十分重要的。 2、天然更新的作用 我国南方某森林主要是常绿阔叶林,它是经长期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地带性森林植物群落,与当地的环境条件之间形成了最为协调的动态平衡关系。现在全省还有较多的天然林,仍不失为原生类型或原生类型的雏形。即使各宜林地上形成的阔叶次生林,虽然没有恢复到原生类型,但却是恢复原生类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演替阶段,仍具有相对的合理性和适应性,通过人为的树种调整也能较快地恢复到原生类型。这些天然林物种丰富,是我省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证农业丰收的重要保障;是提供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的林木产品.林副产品的主要来源。

影响造林更新工作的因素分析

影响造林更新工作的因素分析 摘要:造林更新的工作是比较复杂的,而且如果做得好,经济效益也是比较好的,但是因为他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对于树木的成活率方面造成了比较大的威胁。本文对主要影响更新造林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造林更新;影响;因素 森林资源承载着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但是随着当今社会工业化破坏生态环境平衡的加剧,更新造林成为了当前保护环境的主流。 一、我国更新造林的方式 我国更新造林主要有三种方式:人工造林更新、天然造林更新以及人工来促进天然的更新,只有做好每一种方式,才能做好我国的造林更新工作,才能带来可观的经济利润,才能有利于我国整体的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这种方式的有效实施在林业更新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当前存在的一定程度的历史局限性,人们时常会对天然造林更新这种方式产生误解,大部分人认为天然更新属于不良更新,因而这种方式得不到人们的重视,而实际上这种认知方式是有偏差的,天然林给人们带来的生态与加工方面的作用是远远高于人工造林的,所以每一种更新方式都是有

着自身的优势的。实际上,我国进行造林更新工作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木材,增加森林数量,而更多的是看重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改善林业结构与组成,提高林业整体质量,保护好林业树木的生存环境,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和发挥林产工业给我们带来的多方面的效益和它们的作用,才能更好的促进林产的更新改造工作的进行,提高树木的生产力,使它们做到永采不竭,故采伐后的更新工作不容小视。 二、造林更新工作的主要影响因素 2.1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林更新工作所使用的林木对于自然环境都存在着一种依赖性,环境因素对于林木的生长都具有选择性,树木的生长对于环境条件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只有在合适的土壤条件以及温度条件下才能够正常生长,保证成活率,如果气候条件或者土壤条件不适宜,就会对于树木的生长造成很大的影响,不利于造林更新的速度与质量的提高,造成极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损失。因为树木在正常适宜的条件下生长,一般都需要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才能够成材,如果在一开始的时候生长条件就不利于树木的正常生长,那么就容易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这就需要相关的造林更新部门在进行工作之前对于树木的生活习性以及生长适宜条件进行研究分析,要因地制宜的选择树种进行种植,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造林更新的工作质量。

论林业造林更新的认识

论林业造林更新的认识 森林采伐的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取材,但是采伐的真正的原因不单单是为了取材,更重要的意义是能更好的保护森林的生态和森林的环境。改善森林生态的组成结构,更好地发挥森林的功能。提高森林的生态质量。也能更好的促进了森林的更新改造。提高森林的生产速度和质量.造林更新是为了森林的林业资源不枯竭。能成为可持续再生的重要资源。所以,森林采伐之后一定要进行更新造林.如果我们只是为了仅获取木材去采伐却不考虑森林的更新问题。那林业资源会面临枯竭,不能再生.到最后就没有木材可以采伐.不考虑木材生产,更新就会失去其原有的动力,变得没有目的。 一、更新造林的认识 林业的更新造林方式一下几种:人工更新天然更新以及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这几种更新方式是互惠互利的。互相进行。有机结合整体。在林业的更新造林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天然的更新经常被人们误解为不良更新,那是因为历史的局限性。而他们往往不知道真正的天然更形式什么过程.得不到人们对额重视。天然林往往招收的破坏比人工林大很多.次生林被大量的砍伐。人工林中大量的天然木材被采伐掉。这种认识是非常不全面的.做法也是错误的.没有天然林和天然的林木,人工林会无法的生长优良,很多天然林的经济价值试试很大的.我们不能一面努力造林,一面又破坏林木.所以要加强更新造林.更新造林的意义在于林业资源的再生产,从而让我们从中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让林业资源发挥其最大的作用.造福人类.让人与生态自然和谐的在一起发展. 更新早林,要采取以人工更新为主要,人工和天然更新结合的林业更新方针,森林与环境的条件之间形成最和谐的动态平衡关系. 二、更新造林的作用 天然林遭受的破坏要比人工林的大.次生林被大量的砍伐.没有天然林和天然林木,人工林是长不好的.儿女消除天然林和天然更新的误解。对林业资源的培育是十分重要的 1、天然更新 在我们黑龙江省的森林主要是温带针阔混交林,温带针阔混交林是由于长时间的自然原因形成的地域性的森林植物群落.,与我们的环境条件之间形成了基本协调的动态相平衡的关系.天然更新相对来说更具有合理性和适应性.通过人力的调整树种也可以很快的回复到原生类型. 2、人工更新 人工更新可以让森林资源的再生具有人为的选择性.目的性.和时间性.。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里让木材得到再生,人工造林可以按照我们的要求去选择树种,针对密度和合理混交的方式留取原木。 3、人工更新对天然更新的帮助 人工更新的林木在密度、结构、组成的方面能够保证木材的质量,还能够迅速的回复森林的生态系统。人工更新的幼林生长的速度比天然更新的幼林生长的速度快.通过人工调节过程会快速的恢复森林。人工更新造林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技术资源。 人工更新造林的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人工更新利用森林的自身再生生产的特点,再加上人员的管理,为天然更新的进行创造有益的先前条件.可以更顺利的完成更新造林的方式.也是主要的更新造林方式。 三、更新造林的意义 天然造林更新和人工造林更新对森林的保护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有限的减缓了森林资源的浪费和减少,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也为我们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利处.为我们人类提供了大量的二氧化塘,更减少了温室效应发生的几率。更新造林还能是造林的规划设计更具有规范性和高效率.

浅析林业造林方法在实际造林营林工作中的应用

浅析林业造林方法在实际造林营林工作中的应用 1. 引言 1.1 林业造林方法的重要性 林业造林方法在林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造林成为维持生态平衡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合理的造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和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造林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关系到林地的质量和林业生产的效益,对于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林业造林方法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科学合理的造林方法,可以促进土壤保护和水土保持,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林业造林方法还可以增加土地的覆被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气候环境,提高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林业造林方法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探索创新,林业造林方法的不断发展对于我国林业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浅析林业造林方法的分类 林业造林方法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对造林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的一种方式。目前主要可以分为人工造林方法和天然更新法两大类。人工造林方法是指人工种植树苗或播种种子,通过人工

的方式建立人工森林。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泛,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树种和种植方式,是目前主要的造林方法之一。而天然更新法则是指通过保护现有森林,利用森林内的种子和幼苗自然更新,达到恢复和培育森林的目的。这种方法不需要人为干预,更符合自然规律,但也需要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除了人工造林方法和天然更新法,林业造林方法还有混交造林方法和生态造林方法等。混交造林方法是指在同一地区内将多种不同种类的树木混合种植,以增加森林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生态造林方法则是指在造林时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注重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促进生物多样性。 通过对林业造林方法的分类和分析,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的造林方法,并在实际营林工作中有效地推动林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2. 正文 2.1 人工造林方法及其应用 人工造林是指通过人为的方式,在林地上进行种植树木的活动。人工造林方法包括播种造林、栽植造林、插秧造林等。播种造林是指将树种的种子撒播在地面上,促使其生长成树木;栽植造林是将树苗移植到地面上的预留的坑中,让其生长成树木;插秧造林是将已经生长一定茎径的树苗插入土壤中,促使其成长为树木。

马尾松天然更新的特点及制约成林因素

马尾松天然更新的特点及制约成林因素 马尾松是一种常见的松树品种,主要生长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和寒带地区。马尾松是一种重要的造林树种,具有天然更新的特点,可以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自我更新成林。本文将针对马尾松天然更新的特点及制约成林因素进行详细阐述。 一、马尾松天然更新的特点 1. 菌根共生 马尾松树种与土壤中的真菌形成菌根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有利于树种的生长和发育。菌根真菌可以帮助树种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提高树种的抗逆性,促进树种的生长。 2. 良好的散播能力 马尾松的种子散布范围较广,具有良好的散播能力。这种散布能力使得马尾松在自然环境中可以有效地扩展种群规模,促进天然更新成林。 3. 强大的竞争力 马尾松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可以在自然环境中与其他植物种群进行竞争。这种竞争力使得马尾松在天然更新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生长空间和养分资源,从而顺利形成新的林木。 4. 适应性强 马尾松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能力较强,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长。这种适应性的强强使得马尾松天然更新成林的适用范围较广,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生长条件。 二、制约成林因素 1. 土壤条件 马尾松对土壤条件有一定的要求,比较适宜生长的土壤为深层、排水性好、疏松的灰棕土或红壤。如果土壤条件不佳,就会影响马尾松的生长和更新,从而制约了成林的效果。 2. 地形地势 马尾松对地形地势的要求也较高,它更适宜于山丘地、沟壑地和起伏不平的地形。如果生长环境的地形地势不适宜,就会影响马尾松的生长和更新。 3.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如火灾、风灾、病虫害等都会对马尾松的天然更新产生影响,甚至会造成成林的失败。这些自然灾害对马尾松的生长和更新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4. 人为干扰 人为干扰也是影响马尾松天然更新成林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过度伐木、滥砍滥伐等行为都会对马尾松的生长和更新造成不利影响。 5. 生态环境 近年来,因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这对马尾松的天然更新造成了制约,成为影响其成林的重要因素。 虽然马尾松具有天然更新的特点,但其成林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有些因素可以通过人为干预和管理来加以改善,但有些则需要综合防治措施来应对。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制约成林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才能促进马尾松的天然更新成林,保护和利用好这一重要的造林树种。

天然更新在造林中的重要性探讨

天然更新在造林中的重要性探讨 摘要发展好林业有利于生态的可持续,所以探讨林业改革中天然更新的重要性 的问题有必要引起我们更多的重视。 关键词林业天然更新改革 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经济的腾飞,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住房等 各项需求不断上升,对木材的需求量也日益激增。但同时也导致了人们对林木的 乱砍乱伐,使林木的数量减少,林业发展受到桎梏。砍伐过度也产生了环境方面 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度开始提升。为了弥补大量砍伐 对林木数量造成的损失,造林更新尤为重要。其中天然更新一直因为更新时间较 缓慢受到大众的质疑,由此引发了大众对天然更新方式重要性的探讨。 1.林木更新方式的种类概况 林木更新方式包括三类:天然更新、人工更新以及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三种 更新方式互相联系,各有利弊。天然更新是利用天然下种或伐根萌芽、地下茎萌 芽等方式,并通过一定的主伐方式,在更新的过程中没有人力介入而自发形成新 林的过程。人工更新是通过人工植苗、直播、插条、或移植地下茎对森林进行修复。在雨水充沛且人员相对稀缺的地区可以通过飞机进行播种更新。人工促进天 然更新是采用某些单项措施弥补林木自然更新的不足。如人工补播补植,以弥补 天然种苗的分布不匀;进行部分块状施以弥补天然更新过程的或带状松土,除去过厚的枯枝落叶层或茂密的草类、灌木,以改善种子发芽和幼苗幼树生长发育的条 件等。但目前,由于次生林的数量激增,而且通过人工更新方式的林木成才时间短,人们对人工更新方式的使用比较普遍,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原生的天然更 新方式的使用相对有限。 2.天然更新的优势 2.1增加树木生长的潜力 树木经过砍伐之后,本身会受到一定的侵蚀。但是万物自身都具备良好的调 整和修复能力。通过非人工的自然更新方式能增加树木自身的抵抗外来侵害的能力,增加树木的生产能力和繁殖能力。使树木在有限的时间进行更多的修复,能 更好的生长,也进一步为涵养水土,净化空气带来正面效益。 2.2增加生态效益 天然更新发生的地区不受人为因素的限制,只要播过种,并具备一定的生长 条件都能很好的更新生长。而且,与另外两种更新方式相比,天然更新具备不可 多得的优势:物种多样性。与人工更新方式相比,天然更新的树木种类更加的丰 富多样,同时天然植被顽强的生长能力为更多种类树种的繁殖出现提供了机会。 在一些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如喀斯特地貌等,使用人工更新和人工促进更新的 方式进行树木的改革会增加实施的难度,而且会让原本脆弱的环境更加岌岌可危。而天然的更新方式能有效避免这种问题,与人工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方式相比,通过天然更新的方式使林木在被砍伐之后的自我修复能力显著增强。当天然 的林木被砍伐之后,大多可以进行自我修复,加之天然的植被所含有的物种类型多,能够很好的避免水土流失情况,确保土质含水量,挡风稳固沙土,确保农业 能够有好的栽植环境,使生态效益显著增加,也能满足人类生活生存工作对木材 的需要。 2.3低成本高经济效能 人工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需要科研人员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更新造林的作用和意义

更新造林的作用和意义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更新造林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多,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导致了大量的森林砍伐和土地开垦。这些砍伐行为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还加剧了土地的退化,造成了水土流失等问题。通过更新造林,可以在原有的植被基础上进行二次种植,增加植被的覆盖率,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更新造林可以净化空气,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尾气排放和工业废气的排放导致了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植物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释放出氧气,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通过更新造林,可以增加植物种植的密度,提高吸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效率,改善空气质量,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清新的生活环境。 更新造林还能够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经济发展。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它不仅可以提供木材、药材、食材等各种生活必需品,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旅游、观光等休闲活动。通过更新造林,可以增加森林资源的种植面积,提高资源的供给能力,

满足人们对各种生活用品的需求。更新造林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更新造林可以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随着森林资源的砍伐和生态环境的退化,很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遭受到了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威胁。通过更新造林,可以为这些野生动植物提供一个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促进它们的种群数量增加,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珍稀物种,维护生态平衡,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观赏和学习的机会。 更新造林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我们应当加大对更新造林的支持和投入,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中。【字数达不到2000字,无法继续扩展】。 第二篇示例: 更新造林是指在原有森林或林地上进行重新种植树木的活动。更新造林的作用和意义是多方面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还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以下是关于更新造林的作用和意义的详细分析。 更新造林可以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林地的破坏和毁损日益严重,导致了许多生态问题的出

浅谈提高造林更新质量的方法综述

浅谈提高造林更新质量的方法 摘要:人工更新造林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在每个生产步骤中,仅一个步骤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影响到林木的生长及其成活或成林,甚至造成林木死亡和造林失败。主要介绍了如何提高造林质量的几个方法。 关键词:重要性;因素;过程;措施 植树造林事业日益发展的今天造林效果依旧不明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造林树种与环境不适宜、保护管理措施不完善、树苗质量差、种植技术不过关等。造林质量差树木存活率就会偏低,同时也影响树木的生长量和质量。 一、造林更新的重要性分析 (一)造林更新是造林工程中的主要领域,造林工程的主要地点针对那些缺水性、环境恶劣的地区,但是树种在这些地域的生长势并不好,很难成活,树种的成活率关系到造林工程的成效,同时也决定了我国生态型社会的建设效果,先进的培育技术可以使树种的生长情况变得更好,提高树种的成活率。 (二)加快造林更新工作可以提高造林工程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造林工程不同于原始森林,它能带来生态效益的同时还能获得经济效益,培育出来的苗木在成材之后就可以对其进行合理的采伐,获得林木资源后,还可以在这片区域上种植新的苗木,形成了良性循环的过

程,通过不断的获得苗木资源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当然,造林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林木资源,更重要的目的是林木资源可以起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小气候环境的作用,人造林与原始森林不同,不能进行自我更新,由于其树种单—,生长周期较短而只能采用人工更新的方式。而且如果人造林处于老化状态时,其生长速度变得极为缓慢甚至停滞,从而导致生态效益大幅度降低,必须要经过人为更新才能恢复到原有的生态效益,因此要加快造林更新,将老化林改造成新青林。 二、影响造林更新的因素 (一)风的影响 风对植株的危害包括机械性损伤和生理损害两方面。机械性损伤是指植株折枝损叶、落花落果、授粉不良、倒伏、断根和落粒等;生理损害主要是指作物水分代谢失调,加大蒸腾,植株因失水而凋萎。受害程度因风力的大小、持续时间和植株株高、株型、密度、行向而异,由于树木正常发育受到风力的影响,从而影响造林成活率。 (二)温湿度的影响 在气候因子中以温湿度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最大,因这两个因子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对造林成败的影响一般是共同作用的结果。湿度对植物的直接影响主要是由于空气中湿度过高,会促使森林病虫害的大量发生,同时使植株降低抗病毒的能力。 (三)病虫害。当前造林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大片造林遇到的病虫害,大面积造林遇到的病虫害很难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减轻植物受到的

马尾松天然更新的特点及制约成林因素

马尾松天然更新的特点及制约成林因素 1. 引言 1.1 马尾松天然更新的重要性 马尾松是一种重要的林木资源,其天然更新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尾松天然更新可以保持和增加森林的生物多样性,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在自然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过程中,马尾松天然更新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环境,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服务功能。马尾松天然更新也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有利于维持和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马尾松天然更新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气候调节和水土保持方面的贡献。马尾松是一种抗旱耐寒的树种,能够适应不同的水土条件,对水土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起着积极的作用。马尾松林地还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作用,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加强马尾松天然更新的研究和保护,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马尾松天然更新的定义 马尾松天然更新是指在自然条件下,由于种子的风力传播和地下种子库的自然更新,使得马尾松种群的数量和分布比较稳定的过程。

马尾松天然更新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维持森林的物种多样性、生态平衡和保持生态系统功能都起着关键作用。 马尾松天然更新的过程主要包括种子散播、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成林等阶段。马尾松种子通常由风力带动传播,落在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后会萌发生长。随着幼苗的生长,逐渐形成新的成林。这一过程是自然界中林木种群更新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稳定。 马尾松天然更新是指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通过自然的方法实现马尾松种群的更新和扩张。这一过程对于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应该进一步探讨马尾松天然更新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马尾松资源。 2. 正文 2.1 马尾松天然更新的特点 1. 生长速度较慢:马尾松是一种中小型树种,其生长速度相对较慢,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形成成熟的林木。 2. 抗逆性较强:马尾松对于干旱、盐碱、酸碱等逆境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较恶劣的环境中生长。 3. 群落结构复杂:马尾松天然更新的群落结构比较复杂,不同年龄、不同生长状态的马尾松混生在一起,形成多样性的森林生态系统。

浅谈天然林更新在更新造林中的重要性

浅谈天然林更新在更新造林中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森林资源 在生活中的应用,既能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又能够减轻对于环境的破坏。目前,林业一方面能够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使得 周围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在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时,要充分考虑林业的保护和利用,为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做出贡献。本文主要介 绍了天然林更新的概述,探讨了天然林更新在更新造林中的重要性,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天然林更新;更新造林;重要性 一、天然林更新的概述 在目前的林业经济结构中,主要的经济效益来源是森林的砍伐以获取木材,这对于森林 的破坏作用是很大的,因此现在提倡科学砍伐。所谓的科学砍伐不再像以前那样简单的乱砍 滥伐,而是在其生态环境标准下,通过合理的森林砍伐用来更好的维护生态平衡,提高木材 的质量以及促进森林资源的更新,是科学的森林砍伐手段。在过去的林业工作中,由于长期 忽视森林砍伐带来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需要,乱砍滥伐的现象经常发生, 造成了很严重的林业资源的破坏。而在现在的林业管理中,新理念的运用以及各种护林措施 的实施,使得森林在被砍伐后要及时的进行更新补种,从而更好的进行天然林更新。 天然林更新是指在没有人力参与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林木的地下根茎来实现更新造林的 过程,其具体包括两个环节: 第一,天然林下种。在进行天然林更新的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营林方式就是飞籽 成林,通过母树果实的传播达到播种营林的效果,这种营林方式只能在周边或邻近地带起作用,因此这种方式是大多数的针叶林更新的有效方式,这种方式的关键在于树种的环境适应 能力、存活能力以及相应的砍伐方式。 第二,萌芽更新。这种营林方式不同于天然下种的地方在于,它是利用母树的根系进行 萌芽、枝条作为树种来进行更新造林,这种方式适用于孢子植物,常见的树木种类包括杨树、柳树等,这类植物本身并不结子,而且自身根系的生长能力很强,非常适用于萌芽更新。另 外在更新造林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萌芽更新极易受到树种、季节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要提前了解相关的环境情况,更好的进行萌芽更新造林。 二、天然林更新的优势 2.1增加树木生长的潜力 树木在经过多次砍伐之后,本身会因此受到一定强度的侵蚀,但是世界万物自身都必须 具备良好的自动调整和及时修复的能力。通过各种自然生态更新方式还能有效增加树木自身 机体抵抗外来环境侵害的能力,增加树木的生产能力和自然繁殖的能力,使这些树木在有限 的生长时间内能进行更多的养护修复,使其能得到更好的生长,也进一步为树木涵养水土, 净化空气发挥更大的作用。 2.2增加生态效益

浅谈天然更新在更新造林中的重要性

浅谈天然更新在更新造林中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的进一步加剧,森林作为生态保护、环境调节 的自然基础逐渐被人们关注,与之相关的营林工作也得到全球人类的重视。本文 从天然更新的概念入手,简单阐述了天然更新在营林工作中的意义。 关键词:森林;营林;天然更新 更新造林是当今林业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其工作水 平不仅关乎国家生态环保工作的落实,也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天然更 新是当今营林工作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它是在天然条件下通过自然恢复实现 更新造林的一种方法,它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林木生长效率和质量,对整个林业可 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推动作用,也为人们创造出更加舒适、环保的生活环境。 一、天然更新概述 森林砍伐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木材,也就是获取林业生产经济效益, 但这并不代森表林砍伐就是可以简单的胡乱砍伐,其是在生态环境标准下、以维 护森林生态平衡、提高森林林木质量、促进资源更新而采取的科学砍伐技术。但 是过去森林工作中,森林砍伐的生态功能一直被人们忽视,乱砍滥伐的现象尤为 严重,极大影响了森林恢复不说,还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因此,在目前的营林 管理中,林木在砍伐之后必须要及时更新和补种,这个时候就为天然更新提供了 方便。所谓的天然更新主要指的是在没有人力参与下,通过科学的砍伐方式充分 利用林木地下根茎、萌芽来实现造林的一种营林过程。 1、天然下种 一直以来都有着飞籽成林这一句话,这也是森林天然更新中最具代表性的一 种营林方式,它是母树果实受到天然作用而向周边或者临近地带播种营林的一种 方法。目前大多数针叶林更新都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的,其是否能够播种成功与树 种的环境适应能力、树种存活能力以及砍伐方式有关。 2、萌芽或萌蘖更新 萌芽更新是一种无子更新,它是利用母树根系萌芽、枝条作为树种的一种植 树造林方式,这种营林方式主要用于孢子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营林工作中,其常见 的树木种类包含了杨树、柳树以及杉树等,这些植物由于本身不结子且根系生长 能力强的特征,非常适合用萌芽更新的方式实现繁衍。但是在具体的营林工作中 我们需要注意,萌芽更新容易受到树种、年龄、季节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 在更新造林中必须要提前分析营林环境,将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都提前给予处理。 二、更新造林的认知与作用 目前营林更新造林工作的开展主要包含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 更新三种。其中这三种方式可以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它在林业发展 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局限的原因,使得天然更新一直被人 们误解和忽视,很大程度上不被人们重视,甚至错误的认为这种营林方法不科学,应当被抛弃。但事实并非如此,天然更新虽然效果不如人工造林明显,但是它在 树种选择、生态改善、环境保护方面却发挥着其他营林更新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 1、天然更新的生态作用 天然更新作为传统的营林方式,它几乎不用人力参与营林,整个林业更新全 过程都是由自然界自行安排开展的,很多时候都会形成多余、无法成材的数目, 这个时候就需要人们对这些林木进行砍伐。也正是因为这一方面的原因,使得天 然更新被人们误解,实际上天然更新的生态效益远远大于人工更新,它在促进森

林木的造林与更新方法

林木的造林与更新方法 林木的造林与更新方法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的重要手段。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林木造林与更新方法,包 括人工造林、天然更新和间作更新等。 一、人工造林 人工造林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在空旷地区或者受灾地区进行树木种植 和造林的一种方法。人工造林可以选择适宜的树种,控制造林密度, 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其步骤包括:选种、培育、园地准备、栽植和抚育等。在选种过程中,需要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 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培育过程中,要进行良好的苗木管理, 保证苗木的质量,提高成活率。园地准备包括清理、平整土地等工作,以便于后续的栽植工作。栽植过程中需要注意适宜的树木间距和深度,以促使树木的健康生长。抚育工作包括灌溉、施肥、防虫等,保证树 木的正常生长。 二、天然更新 天然更新是指利用自然界的力量进行林木更新的一种方法。当自然 界的种子落地发芽并成长成苗时,形成新的森林。相比于人工造林, 天然更新具有经济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势。天然更新需要考虑种子 的传播方式、适宜的播种时间和种子的质量等因素。在天然更新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环境,防止野火等自然灾害对新苗的破坏。 三、间作更新

间作更新是指在现有的林地上种植其他农作物,并在作物生育过程 中逐步引入新的树种进行林木更新的一种方法。通过间作更新,既保 持了林地的生产力,又实现了林木的更新。间作更新可以提高土壤的 肥力和保持水源,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间作更新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和树种进行搭配种植, 确保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同时,还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间作的周期,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 结论 林木的造林与更新方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人工造林、天 然更新和间作更新是常用的方法。在选择和实施这些方法时,需要结 合具体的土地条件和树种特点,确保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通 过合理的林木造林与更新方法,可以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 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加强更新造林的有效措施

加强更新造林的有效措施 作者:秦希波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6期 更新造林对林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新造林不仅有利于维持森林砍伐的平衡,而且有利于扩大森林面积,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退 耕还林应当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针对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简要论述了退耕还林的 有效措施。退耕还林的实质是根据林区的气候和环境特点,采用优质树种和正确的造林方法, 提高林区的造林质量,搞好系统的抚育管理。目前,人工促进自然更新是造林更新的主要途径。然而,在退耕还林过程中还存在着现实的需要,在退耕还林过程中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退耕还林中的主要问题 1.1改良木品种的研究开发效率较低。 造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植树造林工作的质量。研究和开发适应各种森林环境的优良 树种是造林工作的主要瓶颈。第一,我国林业产业建设水平较低,科技水平、管理体制和造林 模式都需要快速发展。二是要加强优良木质品种研究开发的基础建设,建立与现代生物技术相 匹配的优良木质品种区域研发中心,造成树种相对单一,环境较差。反向适应性三是现有树种 成活率低,树木生长周期长,造林速度明显慢于采伐速度,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降低了造林的 科学水平。 1.2树种抚育管理落后 树种抚育工作达不到相应的标准,抚育质量也不能满足种植工作的实际需要。第一,我国 育苗管理和植树造林的总体水平远远落后于林业发达国家。大多数苗圃和抚育工作存在着抚育 质量低的实际问题。第二,苗圃管理还比较传统,没有建立适合现代生物技术的苗圃管理体制 和管理方法。大多数林业经营方式仍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不适应林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第 三是苗圃管理未能全面推进市场化,市场运作未能商品化,导致苗圃日均支出较大,支出与收 入比例失衡,未能发挥苗圃的实际作用。 1.3造林不当操作 造林工作的细节对造林效率有重要影响。我国退耕还林工作细节有待进一步完善,从退耕 还林的实际做法出发,继续提高退耕还林质量。首先,造林树种过于单一。一些林业系统往往 只选择一种树种进行造林,这严重地导致了森林生长协调性低、死亡率高、免疫力差。其次, 人工造林不注重市场导向,没有充分考虑造林工作的商业价值,缺乏必要的前瞻性思考,导致 森林资源不适应市场需求,严重影响现。 1.4因地制宜创新造林技术 目前主流的造林技术是人工促进自然更新,即人工更新与自然更新相结合。在自然更新的 基础上,根据林区的具体环境确定人工干预的程度。对于天然苗木分布不均匀的林区,人工造 林可以使造林密度均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此外,枯叶、杂草或灌木对土壤表面的过度覆盖 可能影响种子和幼苗的光照。及时人工清除林木种子和幼苗,改善林木种子和幼苗的生长环境,促进更新林木及时补充流失的树木资源,加快森林更新进程。因此,有必要根据不同环境选择 合适的造林技术,以提高森林更新效率,实现再造林的经济效益。 2、加强林业更新系统管理

林业造林方法在实际造林工作中的应用

林业造林方法在实际造林工作中的应用 1. 引言 1.1 林业造林方法的重要性 林业造林方法是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合 的树种,并采取相应的种植技术来进行造林。林业造林方法的重要性 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森林的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林业造 林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森林的质量和数量,增加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率。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树种和种植技术,可以提高树木的生长速 度和木材的品质,从而为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更好的条件。林 业造林方法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通过 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树种进行造林,可以促进植被的恢复和自然 生态系统的平衡,减少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问题,提高环境质量。 林业造林方法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可以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 1.2 实际造林工作的价值 实际造林工作的重要性在于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恢复和改善 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促进生 态平衡的建立和维持。实际造林工作也可以提高土地的资源利用率,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际造林工作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防止自然灾害发生,提升 生态旅游的吸引力,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和推广。

在实际造林工作中,不仅可以增加森林资源的面积和数量,还可 以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和多样性,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提供了重 要支持。实际造林工作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森林资源的数量增加,更 体现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实际造林工作不仅仅 是一项林业工作,更是一项关乎全社会的重要事业,其价值和意义不 可忽视。 2. 正文 2.1 选择适宜的造林方法 选择适宜的造林方法是林业造林工作中的关键步骤之一。根据不 同地区的土壤条件、气候特点和水资源情况等因素,选择适合当地生 长的树种进行造林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对土壤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土壤的营养状况、排水情况以及酸碱度等信息,以便选择适合生 长的树种。还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比如温度、降水量和日照时间 等因素,确定适合生长的树种类型。水资源的充足与否也是选择造林 方法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需要根据水资源的情况选择抗旱或适应湿 润环境的树种。除了考虑自然条件外,还需要考虑到当地的经济条件 和社会需求,选择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福祉有益的树种进行造林。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选择适宜的造林方法是确保造林工作成功的关键。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造林方法,可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促进森林生 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实现林业生产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2.2 人工造林的技术应用

关于天然更新在造林中重要性的分析

关于天然更新在造林中重要性的分析 林业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提供了主要的生产能源,并且具有调节生态环境的功能。在林业经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的采伐和抚育,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介绍了天然更新在造林中的重要性,对我国的林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更新;造林;天然;人工;发展 引言 林业的发展需要合理的维护,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有些林区由于采伐方式不够合理,出现了林业更新的断档,不仅影响到林业的生产管理,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对森林进行采伐的过程中,不仅要以木材获取经济效益,同时还应该注意森林的生态功能,要保证森林能够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生长态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要采用合理的采伐方式和科学的更新手段,在造林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为林业发展作出贡献。 1 更新造林的认知 更新造林方式有三种: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这三种更新方式是互相联系,有机结合的整体,在更新造林事业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天然更新常常被人们误解为不良更新,而不被人们重视。诸如天然更新树种遗传品质差,天然林不如人工林,阔叶树不如针叶树;次生林是低价林,是改造对象;封山育林作用不大等。所以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在我国林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许多天然森被大量的砍伐,就是在人工林中存在的天然林也被人为的伐掉,这种做法不仅缺乏科学性,而且存在着较大的错误。天然林在我国林业资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且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森林还是以天然林为主,同时其生态功能也要远远高于人工林,天然林的存在是人工林得到健康成长的基础,可以说天然林无论在经济价值还是生态价值上都处于较高的水平,所以我们应该及时改变错误的观念,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不能在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同时,还在做着对森林的破坏行为,这是极不科学的,也会对以后森林资源的培育产生较大的影响。 2 天然更新的作用 对于不同的树种都有相对应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匹配性,在特点的地域,会有代表性的树种生长,形成地带性的植物群落,与当地的环境构成稳定的生态系统,对生态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天然林的存在对于调节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保护天然林的生长,在有些地方,天然林还是占据了很大比例,其中有很多属于原生林类型,并且有部分树木是向原生林恢复的演替阶段,如果通过人为的调整,可以加速恢复原生林的进程。由于天然林的适地性和物种的丰富性,对于当地的环境具有非常强的恢复和保持作用,为当地的生产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技术措施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技术措施 王国森 【摘要】延平区林木采伐后多数以营造人工林为主,现残存天然阔叶林比例逐年减少,加上人为破坏严重,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人工针叶林,使得森林结构分布极度不均衡,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需要转变传统人工造林更新观念,通过提高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技术恢复森林,以扩大阔叶林资源,促进森林群落演替以及物种多样性,这对于保持森林的生态平衡,保护地力,减少森林病虫害,充分利用自然力,节约劳动力,降低造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After the forest cuts,most builds the planted forest primarily,presently survives the natural foliage forest proportion to reduce year by year,in addition the artificial destruction is serious in Yangping dis-trict. What displaces is the big area artificial coniferous forest,the forest structure distribution extreme is imbalanced,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orsens unceasingly,the transformation tradition afforestation renewal idea,through enhances the artificial promotion natural regeneration technology to restore the forest,the ex-panded foliage forest resources,the promotion forestry community succession as well as the species multiplic-ity,maintains the forest the ecological equilibrium,protects the soil fertility,reduces the forest plant disease, uses the natural forces fully,the labor saving,reduces the afforestation cost,enhances aspects and so on eco-nomic efficiency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期刊名称】《安徽农学通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