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生理学_习题

中西医结合生理学_习题
中西医结合生理学_习题

第三章血液

一、填空题

1 .渗透压的大小与____成正比,水向渗透压___处流动。

2 .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取决于血浆中____的浓度,其生理意义是____。

※ 3 .血浆的酸碱度( pH )正常为____。血浆中主要的缓冲对是____。

※ 4 . RBC 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_。

5 .红细胞解体释放出血红蛋白的现象称为____,此时,血红蛋白的携 O 2能力____。

6 .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越大,表现其脆性越____。

※ 7 .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____。

8 .血小板是由骨髓中____细胞产生。

※ 9 .凝血因子Ⅲ存在于____。

※ 10 .凝血因子Ⅳ的化学本质是____。

11 .内源性凝血是由凝血因子____发动的,而外源性凝血是由凝血因子____发动的。

12 .体内外最重要的抗凝剂是____,体外抗凝剂还包括____和____。

13 .某人血清中只含有抗 A 凝集素,其血型是____型。

14 .血型是依据____的特异性凝集原而定的。

15 . Rh 血型的特点是____,故第一次输血___。

16 . ABO 血型系统的凝集素是一种天然抗体,主要为____。

17 .血浆中最主要的缓冲对是____。

※ 18 .红细胞内主要的成分是____。

19 . Hb 与 O 2结合生成____。

20 .急性化脓性炎症时主要引起血中____细胞升高。

21 .将红细胞放入低渗 NaCl 溶液中,会引起红细胞____。

22 .红细胞既含有 A 凝集原又含有 B 凝集原的血型是____。

23 . AB 型血的血浆中____凝集素,红细胞膜上含有____凝集原。

24 .血凝块回缩时挤压出来的液体称为____。

25 .血浆中____纤维蛋白原,血清中____纤维蛋白原。

26 .我国汉族人口中绝大多数为 Rh ____。

27 .人红细胞膜上含有 D 抗原者为 Rh ____。

28 . B 淋巴细胞主要与____免疫有关, T 淋巴细胞主要与____免疫有关。

29 .血管外红细胞破坏的主要场所在____和____。

30 .交叉配血试验,是将给血者____与受血者____放在一起混合。

31 .具有释放组织胺细胞是____。

32 .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大约相当于体重的____。

33 .正常人血液的 pH 值为____。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 .胃肠道内的液体属于

A .机体的内环境

B .机体的外环境

C .细胞内液

D .细胞外液

E .体液

※ 2 .下列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血浆总渗透压与 0.09 % NaCl 溶液渗透压相等

B .血浆总渗透压与 0.9 % NaCl 溶液渗透压相等

C .血浆总渗透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相近

D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葡萄糖等形成

E .血浆总渗透压与血浆晶体渗透压相近

※ 3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

A .纤维蛋白原

B .α 1 -球蛋白

C .γ-蛋白

D .白蛋白

E .纤维蛋白

※ 4 .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

A .葡萄糖

B . Na +

C . K +

D .白蛋白

E . Ca2 +

5 .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有重要作用的是

A .血浆与组织液的晶体渗透压

B .血浆的胶体渗透压

C .血浆

D .组织液

E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 6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降低就会发生

A .溶血

B .凝血

C .脆性增加

D .血沉加速

E .血沉

7 .用溶血标本测定血清中的离子浓度

A .血 Cl -偏高

B .血 Ca2 +高

C .血 K +偏高

D .血 Na +偏高

E .血 K +偏低

8 .有关红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血浆中具有悬浮稳定性

B .随着红细胞衰老脆性减小

C .血浆中球蛋白增加可使血沉加快

D .数量低于正常范围时称为贫血

E .随着红细胞衰老脆性增大

※ 9 .下列哪项不是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A .悬浮稳定性

B .可塑变形能力

C .有粘着、聚集、释放作用

D .对低渗盐溶液有一定抵抗力

E .对高渗盐溶液有一定抵抗力

※ 10 .有关血红蛋白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正常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含量为 136mg / L 血液

B .血红蛋白有运输 O 2与 CO 2的功能

C .红细胞破裂以后,血红蛋白就丧失作用

D .血红蛋白对血液中的酸碱度有缓冲作用

E .血红蛋白能与 CO 结合成 HbCO

11 .维生素 B12 和叶酸缺乏将导致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缺铁性贫血

C .恶性贫血

D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E .出血性贫血

12 .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并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特异免疫功能的是

A .中性粒细胞

B .嗜酸性粒细胞

C .嗜碱性细胞

D .单核巨噬细胞

E .淋巴细胞

※ 13 .急性炎症时,增多的白细胞主要是

A .中性粒细胞

B .嗜碱性粒细胞

C .嗜酸性粒细胞

D .淋巴细胞

E .单核细胞

14 .关于嗜碱性粒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颗粒中含有肝素

B .颗粒中含有组织胺

C .具有吞噬作用

D .参与机体免疫

E .含有嗜酸粒细胞趋化

※ 15 .血小板数量减少可导致的皮肤出现血斑点,主要原因是血小板

A .缺乏纤维蛋白原

B .增加了血小板释放的物质

C .血管回缩障碍

D .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

E .增加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

※ 16 .血清和血浆的区别 , 错误的是血清中

A .缺乏纤维蛋白原

B .增加了血小板释放的物质

C .缺乏某些凝血因子

D .含有大量清蛋白

E .缺乏血小板释放的物质

17 .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在于

A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始动过程不同

B .凝血酶形成过程不同

C .纤维蛋白形成过程不同

D .因血小板因子Ⅲ是否参加而不同

E .凝血因子 Ca2 +是否参加而不同

※ 18 .以下哪种凝血因子不属于蛋白质

A .因子Ⅰ

B .因子Ⅱ

C .因子Ⅲ

D .因子Ⅳ

E .因子Ⅶ

※ 19 .最理想的血管内抗凝剂是

A .肝素

B .柠檬酸钠

C .草酸钠

D .氯化钙

E .氯化钠

20 .能引起血液凝固延缓或停止的因素是

A .将血液收置在表面粗糙的玻璃管中

B .将血液的温度由20 ℃ 升高到37 ℃

C .在血液中加入肝素

D .在血液中加入少许生理盐水

E .在血中加入纱布块

21 .柠檬酸钠的抗凝血机制是

A .去掉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

B .去掉血浆中游离 Ca2 +

C .破坏血浆中凝血酶原激活物

D .增加了血浆中 Na +

E .增加了血浆中游离 Ca2 +

※ 22 .血型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 .血浆中凝集素的有无与类型

B .红细胞膜上凝集原的有无与类型

C .凝集原与凝集素的匹配情况

D .是否符合输血原则

E .以上都是

※ 23 .在异型输血中,严禁

A . O 型血输给

B 型人 B . O 型血输给 A 型人

C . A 型血输给 B 型人

D . B 型输给 AB 型人

E . A 型血输给 AB 型人

24 .某人的红细胞与 B 型血的血浆凝集,其血浆与 B 型血的红细胞不凝集,此人的血型为

A . A 型

B . B 型

C . AB 型

D . O 型

E .以上都不是

※ 25 .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

A .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红细胞所凝集

B .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

C .血浆不使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凝固

D .血浆不使受血者的红细胞凝集

E .以上都不是

26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可能发生在

A . Rh 阳性母亲所生 Rh 阳性婴儿

B . Rh 阳性母亲所生 Rh 阴性婴儿

C . Rh 阴性母亲所生 Rh 阳性婴儿

D . Rh 阴性母亲所生 Rh 阴性婴儿

E .以上都可能

※ 27 .输血时下列哪一种血型的人不易找到合适的给血者

A . O 型, Rh 阳性

B . O 型, Rh 阴性

C . AB 型, Rh 阳性

D . AB 型, Rh 阴性

E . A 型, Rh 阳性

※ 28 .接受同一人的血液,第二次输血时才出现输血反应见于A . A 型或 B 型 B . O 型或 AB 型

C . Rh 阳性血型

D . Rh 阴性血型

E . A 型 Rh 阳性

29 .有关 Rh 血型的下述各项正确的是

A .汉族人群中 Rh 阴性率为 90 %

B .红细胞表面有 Rh 抗原者为 Rh 阳性

C .血浆抗 Rh 因子为天然抗体

D . Rh 阴性者的血液不可输给 Rh 阳性者

E .红细胞表面没有抗原者为 Rh 阳性

※ 30 .体液是指

A .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

C .组织液

D .细胞内液和外液

E .淋巴液

※ 31 .内环境是指

A .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

C .组织液

D .血浆

E .淋巴液

32 .红细胞比容是指 A .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

B .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百分比

C .红细胞与血浆容积百分比

D .细胞与白细胞容积百分比

E .红细胞与血清容积百分比

33 .促进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是

A .抑制红细胞破坏

B .促进骨髓造血

C .促进血库释放红细胞

D .在缺氧时促进肾脏分泌肾素

E .抑制血液凝固

34 .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

A .雄激素

B .雌激素

C .红细胞提取物

D .促红细胞生成素

E .肾上腺素

※ 35 .能使血液凝固的离子是

A .钠离子

B .钾离子

C .氯离子

D .钙离子

E .镁离子

※ 36 .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机理是

A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 .增强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的亲和力

C .抑制因子Ⅹ的激活

D .抑制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E .抑制因子Ⅲ激活

※ 37 .一般血型抗原都是红细胞膜上的

A .糖原

B .蛋白质

C .磷脂

D .脂蛋白

E .糖脂或糖蛋白

38 .血型抗体主要是

A . IgG 与 IgA

B . IgG 与 IgD

C . IgG 与 IgM

D . IgD 与 IgM

E . IgG 与 IgD

39 .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是由血液中哪种细胞转变而来

A .中性粒细胞

B .嗜碱性粒细胞

C .嗜酸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

E .淋巴细胞

40 .不存在于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是

A .凝血因子Ⅲ

B .凝血因子Ⅴ

C .凝血因子Ⅶ

D .凝血因子Ⅻ

E .凝血因子Ⅸ

41 .血液中绝大多数的凝血因子合成部位是

A .脾脏

B .肝脏

C .肾脏

D .骨髓

E .肺脏

42 .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A 的是

A .中性粒细胞

B .嗜酸性粒细胞

C .嗜碱性粒细胞

D .淋巴细胞

E .单核细胞

※ 43 .循环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

A . 2 个月

B . 3 个月

C . 4 个月

D . 5 个月

E . 6 个月

44 .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 .变形运动

B .吞噬作用

C .产生抗体

D .杀灭病毒

E .参与免疫

45 .嗜碱性粒细胞与肥大细胞相似,二者均可释放

A .肝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 .组织胺

D . 5 -羟色胺

E .肾上腺素

46 .内源性凝血开始于

A .组织细胞释放因子Ⅲ

B .血小板聚集

C .接触激活因子Ⅻ

D .磷脂胶粒反应

E .红细胞聚集

※ 47 .B型血中的红细胞与 A 型血的血清相混,将发生的现象是A .红细胞聚集 B .红细胞凝集

C .红细胞叠连

D .血液凝固

E .红细胞吞噬

※ 48 .血浆晶体渗透压明显降低时会引起

A .红细胞变小萎缩

B .组织液生成增多

C .红细胞膨胀或破裂

D .组织液生成减少

E .白细胞膨胀或破裂

※ 49 .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产生于

A .肝脏

B .脾脏

C .肾脏

D .肺脏

E .心脏

※ 50 .血浆和血清的主要区别是

A .血小板的有无

B .红细胞的有无

C .抗凝物质的有无

D .凝血物质的有无

E .白细胞的有无

※ 51 .抗凝血酶Ⅲ的作用机理是

A .除掉血浆中的钙离子

B .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降解

C .抑制因子Ⅻ不被激活

D .封闭了某些凝血因子的丝氨酸残基

E .抑制因子Ⅲ激活

52 .血凝块回缩是由于

A .血凝块中纤维蛋白收缩

B .血小板的收缩蛋白发生收缩

C .红细胞发生叠连而压缩

D .白细胞发生变形运动

E .纤维蛋白收缩

(二) X 型题

1 .有关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渗透压的大小与渗透粒子大小有关,粒子大,渗透压大

B .渗透压的大小与渗透物质的粒数多少有关

C .水由渗透压高向渗透压低方向流动

D .水由渗透压低向渗透压高方向流动

E .血浆晶体渗透压远远高于血浆胶体渗透压

※ 2 .关于 Hb 的功能,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 .能与氧和二氧化碳结合

B .与一氧化碳的结合力比氧低

C .氧是与血红蛋白的 Fe3 +结合

D .血红蛋白是一种缓冲物质

E .血红蛋白从红细胞释放后,功能丧失

※ 3 .有关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 0.5 % NaCl 溶液中开始溶血,说明脆性增大

B .脆性大,说明渗透抵抗力增大

C .正常红细胞在 0.42 % NaCl 溶液中溶血

D .正常红细胞在 0.35 % NaCl 溶液中全部溶血

E .正常红细胞对低渗溶液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4 .引起血沉加快的原因是

A .血浆球蛋白增多

B .血浆白蛋白增多

C .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多

D .血浆磷脂增多

E .红细胞间发生叠连

5 .下列情况哪些可使血沉加快

A .血沉加快的红细胞置入正常血浆

B .正常 RB

C 置入血沉加快的血浆

C .血液中的白蛋白增加

D .血液中的球蛋白增加

E .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增加

6 .缺铁性贫血

A .红细胞数明显减少

B .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下降

C .红细胞体积代偿性增大

D .失血过多可引起此病

E .胃酸缺乏也可引起

7 .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是

A .吞噬病毒和疟原虫

B .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

C .吞噬衰老的红细胞和血小板

D .参与机体胆色素代谢

E .为淋巴细胞提供免疫信息

8 .正常人的小血管受损时,自行止血是通过以下过程实现的

A .血小板粘着受损血管

B .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

C .血小板释放 5 -羟色胺使小血管收缩

D .形成血凝块、血块回缩

E .以上都是

※ 9 .血小板的功能是

A .促进止血

B .参与凝血

C .保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

D .使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E .使红细胞沉降率减慢

※ 10 .血清与血浆区别在于前者

A .缺乏纤维蛋白原

B .增加了血小板释放的物质

C .缺乏某些凝血因子

D .含有大量清蛋白

E . Na +减少

11 .凝血过程是

A .一系列酶促反应

B .抗原抗体免疫反应

C .红细胞凝集反应

D .聚集的结果

E .正反馈过程

12 .外源性凝血的特点是

A .凝血发生在血管外

B .由因子Ⅲ发动

C .需要 Ca2 +参加

D .不需要因子Ⅶ参加

E .随后激活因子Ⅹ而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

※ 13 .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

A .抗凝血酶Ⅱ

B .抗凝血酶Ⅲ

C .柠檬酸盐

D .肝素

E .草酸盐

14 .正常机体血液在血管内不凝固的原因是

A .血液流动快

B .血管内膜光滑完整

C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

D .有抗凝物质存在

E .凝血途径不能被激活

15 .关于肝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理想的体内外抗凝剂

B .能被肝素酶破坏

C .过大剂量,不会引起病人发生危险性出血

D .对抗剂为精蛋白

E .肝素带负电荷

16 .红细胞膜表面含有 A 凝集原的血型可以是

A . A 型

B . B 型

C . O 型

D . AB 型

E . Rh 阳性

17 .违反输血原则将会发生:

A .血管内大量溶血

B .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

C .血液凝固

D .危及生命

E .红细胞沉降率增加

18 .关于 ABO 血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根据白细胞表面抗原的有无及类型分的

B .是根据血浆中抗体的有无及种类分的

C .是根据红细胞表面抗原的有无及类型分的

D .在 A 型血血浆中有抗 B 抗体

浅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

浅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是也不可能由某个人独立去建立,它的理论体系需要凝集所有中西医学家智慧的结晶才能够逐渐完善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中西医结合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①20世纪50年代的临床实验性描述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朴素的中西医结合阶段,主要以西医诊断,中医治疗或联合用药。按西医指标观察疗效。②60~70年代开始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阶段。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辨证分型的方式分析疾病,并开展实验研究,已经出现一批如针刺麻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和治疗急腹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③80年代以后的机理探讨和理论创新阶段。初步运用动物模型和实验研究观察手段,把证和经络的研究推到一个更为深入的层次。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存在不同看法,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中西医结合学科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探索科学思路、研究方法和结合的切入点。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应该是通过比较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在医疗实践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认识手段和应对措施的异同,吸收各自的长处,逐步做到在理论体系上融会贯通,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现代科学可以帮助理解和阐明深奥复杂的中医理论,而中医药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独特认识和对疾病独到的治疗手段又能丰富和充实现代生命科学的内涵。 目前,中西医结合学科基础和临床方面存在的问题均值得我们关注。 在基础研究中应该正确处理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中西医结合不是中医西医

化,不能用简单的还原论的方法来研究中医。如果用还原论的方法,就算你观察得再仔细、指标再先进,哪怕应用的都是分子生物学手段,也不能准确地阐明中医学理论的真谛。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研究曾出现过一波又一波的“指标”热。从cAMP、cGMP,各种免疫球蛋白和淋巴细胞亚群,一氧化氮、内皮素、一氧化氮合酶,到现在的基因等,虽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但是又有几项真正在理论上获得了重大进展?更不要说是突破!不是说不需要分析的方法和手段,问题是必须与整体研究相结合,进行综合的研究。中医学是一门经验医学,但更是一门朴素的整体医学;而西医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一门实验医学。医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要求我们的研究不仅建立在生物学个体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强调个体差异,建立起立足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新型整体医学,而中西医结合可以将现代科学微观化的优势和中医学整体化的理念有机地统一起来。一些有影响的中西医结合的重大成果,如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奖“肾本质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2]等,都是将两者结合得比较好的典范。这种结合要求研究者不但要有扎实的现代科学的基础,更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中医理论的造诣。所以必须强调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认真学习中医理论和努力提高中医素养。 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合理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特别是中西药物的合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是体现中西医结合优势的重要方面,对于提高疗效,特别是对于提高一些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保护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已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病证结合、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等等,但中西药的合用并不等同于中西医结合。泛泛的中西药物合用是否科学、是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模拟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是: c a. 《内经》 b. 《五十二病方》 c. 《刘涓子鬼遗方》 d. 《肘后备急方》 e. 《诸病源候论》 2.最常用的灭菌法: a a. 高温 b. 紫外线 c. 电离辐射 d. 煮沸灭菌法 e. 70%乙醇浸泡 3.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灭菌法: b a. 高压蒸气法 b. 甲醛蒸气蒸法1h c. 煮沸1h d. 火烧法 e. 紫外线 4. 局麻药中毒早期表现为肌肉颤动,其常见部位是: c a. 颈部肌肉 b. 腹部肌肉 c. 颜面部肌肉 d. 躯干肌肉 e. 四肢肌肉 5. 输血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c a. 发热反应 b. 过敏反应 c. 溶血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变态反应 6. 代谢性酸中毒最明显的表现是: b a. 呼吸变得又浅又快 b. 呼吸变得又浅又慢 c. 呼吸变得又深又慢 d. 呼吸变得又深又快 e. 呼吸变得时浅时深7. 造成休克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是: a a.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b. 急性心肌梗塞 c. 急性肾功能衰竭 d. 脑疝 e. 急性肝功能衰竭 8. 双人复苏时,心脏按压次数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次数的比为: d a. 1:1 b. 1:2 c. 2:1 d. 5:1 e. 6:1 9. 手术前准备的最根本目的是: c a. 促进切口良好愈合 b. 防治术后感染 c. 使病人尽可能接近于生理状态,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 d. 防止术中各种并发症发生 e. 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10.外科疾病致病因素哪项是错误得: c a. 外感六淫之邪 b. 感受特殊之毒 c. 气血雍滞,经络阻塞 d. 饮食不节,情志内伤 e. 房室损伤,外来伤害 11.急性感染是在: d a. 3d以内 b. 1周以内 c. 10d以内 d. 2周以内 e. 3周以内 12.急性皮肤病有明显的糜烂、渗出时,外用药应选用何种剂型:b a. 洗剂 b. 溶液 c. 软膏 d. 酊剂 e. 粉剂

浅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

浅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 作为一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学生,主动去了解医学,关注自己的专业,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然而,对于一个新兴的专业,她还没有成熟,至少目前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对于我们这些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来说,终究也是处于一种迷茫的境地。下面结合文献谈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一些浅薄认识。 且看目前医学界对中西医结合的定义:以现代医学等现代科学知识及手段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中西医学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诊治疾病的医学形式。它是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 中医与西医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要在这两派医学中诞生出另一派医学,犹如父体跟母体通过受精结合产生另一个新生命一样,需要通过这两者的沟通,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时,等待时机成熟才能够结合,否则就无异于强奸,这样产生的结果是不和谐的,不理想的。 无论中医、西医还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其宗旨只有一个,就是预防与治疗疾病,为人类健康做贡献,只是其方式不一样而已。因此,大家应该坐在一起商量商量,好碰撞出一些火花,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产生较完美的中西医结合医学,而不应该固执的偏于某一方。 中医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且不谈《内经》有多么的神奇,多么的伟大,中医的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思想就是其一大特色。而这恰是西医所欠缺的或做的不够好一方面,因此,学西医的人就应该虚心体会其精华。 西医也不差,随着近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医学家利用现代科学知识及手段,不仅对人体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有了清晰的认识,而且对各种疾病的认识也了然目下。这也恰是中医之不足的地方,因此,学中医的人就应该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与时俱进。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是也不可能由某个人独立去建立,它的理论体系需要凝集所有中西医学家智慧的结晶才能够逐渐完善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中西医结合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①20世纪50年代的临床实验性描述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朴素的中西医结合阶段,主要以西医诊断,中医治疗或联合用药。按西医指标观察疗效。②60~70年代开始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阶段。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辨证分型的方式分析疾病,并开展实验研究,已经出现一批如针刺麻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和治疗急腹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③80年代以后的机理探讨和理论创新阶段。初步运用动物模型和实验研究观察手段,把证和经络的研究推到一个更为深入的层次。 在这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我们看到了中西医结合的不断完善。通过各医学家的努力,在诊治疾病中,中医中药与西医西药结合,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从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逐渐形成并完善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理论体系,源于中医,胜于中医;源于西医,胜于西医。

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试题库完整

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医师考试题库 A1/A2题型(单选题) 小气道疾患是指内径小于多少的小支气管发生了病变 A.

? E. 12小时内正确答案:B

偏头痛最常见的类型 二A.典型型偏头痛 B.普通型偏头痛 O C?偏瘫型偏头痛 ◎D.偏头痛持续状态 O E.基底动脉型偏头痛 正确答案:B 治疗震颤麻痹目前较接近病因治疗的药物是? A.心得安 O B.左旋多巴 「C.溟隐亭 ? D.安坦 ? E.氯硝安定 正确答案;B 偏头痛最常见的先兆是 ? A.视觉症状 ? B.偏身麻木 o C.轻度偏瘫 ? D.言语障碍 ? E.幻听 正确答案:A 酒精中毒透析的特征为 ◎A.血乙醇含量>100mg/dl O 血乙醇含量>200mg / dl ? C?血乙醇含量>500mg / dl O D.血乙醇含量>800mg / dl O E.血乙醇含量>1000mg/dl

正确答案:C

女性,33岁,双上睑下垂3年,有时出现复视和眼球活动受限,晨轻暮重, 后气喘,CT检查有胸腺瘤,诊断最可能为 ◎A.动眼神经麻痹 ? B.重症肋无力 O C.格林-巴利综合征 O D.甲亢并发突眼性眼肌麻痹 ? E.颅神经病变 正确答案:B I VaVL导联出现心肌梗死图形,梗死部位位于 ? A.前间壁 ?氏局限前壁 ? C.高侧壁 ? D.广泛前壁 ? E.下侧壁 正确答案:C 晕动病治疗常用的药物,不包括 ? A.晕海宁 ? B.异丙嗪 o C.东罠著碱 ? D.地西泮 ? E.苯妥英钠 正确答案;E 胆碱酯酸复活剂对解除什么症状效果明显 ? A.烟碱样症状 ? B.毒蕈碱样症状 ? C.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D.中间型综合征 ◎E.多汗症状 正确答案:A

中西医结合生理学_习题

第三章血液 一、填空题 1 .渗透压的大小与____成正比,水向渗透压___处流动。 2 .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取决于血浆中____的浓度,其生理意义是____。 ※ 3 .血浆的酸碱度( pH )正常为____。血浆中主要的缓冲对是____。 ※ 4 . RBC 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_。 5 .红细胞解体释放出血红蛋白的现象称为____,此时,血红蛋白的携 O 2能力____。 6 .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越大,表现其脆性越____。 ※ 7 .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____。 8 .血小板是由骨髓中____细胞产生。 ※ 9 .凝血因子Ⅲ存在于____。 ※ 10 .凝血因子Ⅳ的化学本质是____。 11 .内源性凝血是由凝血因子____发动的,而外源性凝血是由凝血因子____发动的。 12 .体内外最重要的抗凝剂是____,体外抗凝剂还包括____和____。 13 .某人血清中只含有抗 A 凝集素,其血型是____型。 14 .血型是依据____的特异性凝集原而定的。 15 . Rh 血型的特点是____,故第一次输血___。 16 . ABO 血型系统的凝集素是一种天然抗体,主要为____。 17 .血浆中最主要的缓冲对是____。 ※ 18 .红细胞内主要的成分是____。 19 . Hb 与 O 2结合生成____。 20 .急性化脓性炎症时主要引起血中____细胞升高。 21 .将红细胞放入低渗 NaCl 溶液中,会引起红细胞____。 22 .红细胞既含有 A 凝集原又含有 B 凝集原的血型是____。

23 . AB 型血的血浆中____凝集素,红细胞膜上含有____凝集原。 24 .血凝块回缩时挤压出来的液体称为____。 25 .血浆中____纤维蛋白原,血清中____纤维蛋白原。 26 .我国汉族人口中绝大多数为 Rh ____。 27 .人红细胞膜上含有 D 抗原者为 Rh ____。 28 . B 淋巴细胞主要与____免疫有关, T 淋巴细胞主要与____免疫有关。 29 .血管外红细胞破坏的主要场所在____和____。 30 .交叉配血试验,是将给血者____与受血者____放在一起混合。 31 .具有释放组织胺细胞是____。 32 .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大约相当于体重的____。 33 .正常人血液的 pH 值为____。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 .胃肠道内的液体属于 A .机体的内环境 B .机体的外环境 C .细胞内液 D .细胞外液 E .体液 ※ 2 .下列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血浆总渗透压与 0.09 % NaCl 溶液渗透压相等 B .血浆总渗透压与 0.9 % NaCl 溶液渗透压相等 C .血浆总渗透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相近 D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葡萄糖等形成 E .血浆总渗透压与血浆晶体渗透压相近 ※ 3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历年真题和答案汇总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历年真题和答案汇总 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患者男性,38岁。近日发热微恶寒,口苦,胁痛,尿短黄,大便粘臭,舌红苔薄白,脉数。其证候是 A.真寒假热 B.真热假寒 C.表热里寒 D.表寒里热 E.表里俱热 试题答案:D 2.在辨别寒热真假时,真象常反映在 A.面色 B.皮肤 C.四肢 D.舌、脉 E.胸、腹 试题答案:D 3.足太阴脾经的公孙穴位于 A.第一跖骨趾关节部,赤白肉际处 B.第一跖骨小头前缘,赤白肉际处 C.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 D.第一跖骨基底部后下方,赤白肉际处 E.第一跖骨基底部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试题答案:E 4.患者男性。两天来腹痛腹泻水样便,日泻10余次,经治疗已缓解,目前口渴心烦,皮肤干瘪,眼窝凹陷,舌淡白苔薄黄,脉细无力。此证候属 A.阴虚 B.亡阴 C.津亏 D.实热 E.外燥 试题答案:C 5.被称为“阳脉之海”的经脉是 A.阳维脉 B.阳蹻脉

C.督脉 D.带脉 E.冲脉 试题答案:C 6.下列哪项不属于阴水证的临床表现 A.起病缓,病程长 B.水肿皮薄光亮 C.水肿先从下肢肿起 D.下半身肿痛 E.腰酸肢冷 试题答案:B 7.若寒邪中阻,腹痛拒按,宿食不化,舌苔白厚,脉象多见 A.弦紧 B.滑数 C.迟缓 D.结代 E.细涩 试题答案:A 8.患者男性,74岁。神情痴呆,表情淡漠,举止异常,面色晦滞,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滑。其病机是 A.痰火扰心 B.心血瘀阻 C.痰迷心窍 D.心脾两虚 E.肾精亏虚 试题答案:C 9.下列哪个腧穴是治疗小儿疳积、百日咳的首选穴 A.肺俞 B.四缝 C.膏肓 D.足三里 E.关元 试题答案:B 10.后溪通的奇经八脉中的 A.阳跷脉 B.督脉 C.阳维脉 D.任脉 E.带脉

对中西医结合的理解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中 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当今中医、西医、中西医是三个独立的医学科学理论体系。 中医、西医都已有明确的含义,中西医却是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四十多年的实践表明中国在世 界上首创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不仅成为我国医药科学和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是中国在20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贡献,而且给人类医学特别是各国各民族传统医学发展带来了深刻 启示及深远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医学”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很多患者都选择病情危急是用西医诊治,而在病情稳定以后选择用中医诊治。虽然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但也算是中西医结合了。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西医也在飞速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岀了西医无法克服的自身观念、理论的局限性,西医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三分之二以上的内科疾病缺少特异性治疗的现实,使得西医需要从传统中医中获得补救。而中医虽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不注重实体器官 组织的规律治疗见效慢。这就要求了两者的结合,相互渗透和吸收融会贯通,优势互补相辅相成。 一般说来,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它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恒动观,重视人体内在的抗病能 力,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西医以辨病为主,重视局部的器质和功能变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和手段,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也有许多特长。在西医诊断的前提下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是目前中西 医结合临床诊疗经常采用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观察的大量病例,确定了许多种病的中医治疗效 果。在总结辨证论治的规律时,我们就会归纳岀各种病的常见证型,这样就发展成了西医的辨病 与中医的辨证分型相结合。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医和西医的分型依据是不同的,例如西医常以 病理组织学变化,局部的功能变化或致病微生物的不同属性作为分型的主要依据,而中医则常依 据整体的反应性或功能变化。但由于中医西医的着眼点和依据等各不相同,所以在疾病分型中中 医和西医的证型只能相互补充而不能相互代替。祝世讷教授在他的著作《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中提到:辩证和辨病相结合的理论意义在于,不是把’证’与’病’一一对应得合并起来,而是要科学的阐述各自特定的内容与特点,客观的把他们放在恰当的位置,阐明它们之间的关系,交 叉的就是交叉的,想关的就是相关的,无关的就是无关的;进一步还应理清’证’、’病’与现在尚未认识清楚的、将来会认识清楚的那些新病的关系;把所有这些都融合到新的疾病概念和疾 病谱系中,走向一种新的更高水平的统一。 中西医医学结合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是也不可能有某个人单独去建立。它的理论体系需要逐渐的完善。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到现在,中西医结合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临床实验性描述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朴素的中西医结合阶段,主要以西 医诊断,中医治疗或联合用药。按西医指标观察疗效。②六十到七十年代开始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阶段。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辩证分型的方法分析疾病,并开展研究,已经岀现了一批 针刺麻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和治疗急腹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③八十年代以后的机理探讨和 理论创新阶段。初步运用动物模型和实验研究观察手段,把证和经络的研究推到一个更为深入的 层次。总之,中西医结合 40多年的进展是重大的,成就是显著的,无论是在中国医学史还是世界医学史,都开拓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代表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显示岀巨大的发展潜力。现有研究成果的临床价值、理论价值可能仍是有限的,但其学术意义、历史意义却是深远的,在许多方面可能超出了我们今天已经看到的那些价值。 作为一名中西医临床的医学生。我认为目前中西医结合医学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作为一种 新生事物,其明显的幼稚性伴随着其强大的生命力一起显露岀来。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的实现 比设想的要难得多,我们现在所达到的,仅仅是长途道路的一个站点,与目的地的距离很远而且 前方的道路仍不平坦,在新世纪发展面临的矛盾和困难更加严峻,新的发展需要从研究和解决这 些问题着手。在我看来中西医结合进程应该由中医主导。人们经常指责中医学是不科学的落后的。

主治医师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综合练习_9(精选试题)

主治医师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综合练习 1、指导一合作型医患关系表现为 A.病人期待明确的诊断,并得到良好的医护对待 B.医生指导病人用药以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部分合作,但医生还是主角 C.医患关系平等,共同分享信息,讨论治疗方案 D.医生完全按照患者的要求行事 E.医患关系严重紧张 2、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表现为 A.病人期待明确的诊断,并得到良好的医护对待 B.医生指导病人用药以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部分合作,但医生还是主角 C.医患关系平等,共同分享信息,讨论治疗方案 D.医生完全按照患者的要求行事 E.医患关系严重紧张 3、恐惧症的主要特征是 A.害怕特定的事物,例如小白鼠、广场、社交活动 B.无法抑制地想一个问题或重复一个动作 C.没有原因地担心未来

D.不遵守社会规范 E.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主动意识下降 4、焦虑的主要特征是 A.害怕特定的事物,例如小白鼠、广场、社交活动 B.无法抑制地想一个问题或重复一个动作 C.没有原因地担心未来 D.不遵守社会规范 E.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主动意识下降 5、冲动型人格的特点是 A.没有证据地怀疑他人不忠或者怀疑自己有某种疾病,并确信不疑 B.没有计划性的冲动行为 C.又称表演型人格 D.不遵守社会规范 E.主动意识下降 6、癔症型人格的特点是 A.没有证据地怀疑他人不忠或者怀疑自己有某种疾病,并确信不疑 B.没有计划性的冲动行为 C.又称表演型人格 D.不遵守社会规范

E.主动意识下降 7、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是 A.期待明确的诊断,并得到良好的医护对待 B.生活方式不适应 C.术后疼痛与不确定感 D.担心手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E.平静 8、术前病人的心理特点是 A.期待明确的诊断,并得到良好的医护对待 B.生活方式不适应 C.术后疼痛与不确定感 D.担心手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E.平静 9、心理的实质是 A.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B.心理是主观想象的反映 C.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D.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 E.心理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映形式

中西医结合现状与发展的思考_王道成

参考文献 [1]林巾孝,张明雪.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候要素、证候特 征、证候病机演变规律一线专家问卷的研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5):956-957. [2]王永炎,李明富,戴锡孟,等.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 修回日期:2009-08-19 作者简介:王道成(1964-),男,江苏兴化人,主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及其内科疾病的临床研究。 术出版社,1997:109. [3]黄震华,杨菊贤.心理因素与心血管事件[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 病分册,1997,24(3):22. [4]胡冬梅,王力,陈文,等.应激与环核苷酸和心血管疾病[J].中国 行为医学科学,1997,6(2):158. [5]黄承才.情绪与冠心病[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2,13(3):148- 151. [6]张典丰,张聿新,张绍艳,等.社会心理因素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综 合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8,6(1):14. 中西医结合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王道成1,2 (1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21扬州市中医院,江苏扬州225000) 摘要:目前中西医结合现状是认识存在误区,缺少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今后的发展要正确理解中西医结合内涵;建立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用现代科学理论来完善中医理论;注重病证结合,宏观与微观并进,丰富辨证论治内容;引入循证医学,提高中医科研、临床水平;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现状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10)04-0625-02 Th e Th ink ing A bou t the Pres en t S it uation and D eve lo pm en t of I ntegration Traditi onal Ch i n ese and W estern M ed icine WAN G D ao-chen g1,2 (11N anjing Un i ver sit y of Chi nese M edicine,N anjing210029,J iangsu,China; 21Yangzhou H o sp ital of T rad itional Chi neseM edicine,Yangzhou225000,J iangsu,China) Abstrac t:The current status o f recogn izi ng i ntegration traditi onal Chinese and w este rn m ed i c i ne have som e e rrors,s uch as lack o f a perfect theo re tica l bas i s o f i ntegrati on trad iti onal ch i nese and w estern m edicine syste m s.T he dev elopmen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m eani ng o f i ntegrati on traditi ona l Ch i nese and western m ed ici ne correctl y in the f u t ure;to estab lish a sound f oun-dati on i n the t heoretica l syste m,to i m prove t he c li n ica l efficacy for the purpose,use m ode rn sc i entifi c t heories to develop t he tra-d itiona l Chinese m edicine t heory;focus on integ rati ng d i sease i dentifica ti on and syndro m e differentiati on and use m acro-and m-i c ro-me t hods,enr i ch the conten t o f T reat ment;i ntroducti ng ev i dence-based m ed ici ne to i m prove the traditiona l Ch i nese m ed-i c i ne research and deve lop t he c li n ica l leve;l tra i n i ng o f h i gh-l eve l talent in t he i ntegrati on traditi onal Ch i nese and western m ed-i c i ne. K ey word s:i n teg ra tion o f traditiona l Ch i nese and w estern m edicine;present s i tuati on 中西医结合在我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与实践已取得可喜的进展和成功经验,但由于缺乏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的指导,直至今日,中西医结合仍停留在简单的两种医学体系的组合,笔者针对现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探讨。 1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对中西医结合内涵的理解还存在误区,迄今为止,人们一直没有为/中西医结合0找到一个内涵固定、外延清晰、符合逻辑规则的定义;对中西医结合的理解不外乎:把懂得一些中医又懂得一些西医的人称之为中西医结合;把中、西药并用,或把教学上中西医课程混合安排,或把/中医西医化0、/中药西药化0称之为中西结合。李今庸[1]指出现在临床上所谓/中西医结合0,实际上是中西医在医疗工作中的合作工作共事,或者是中西医两法治病,实际上就是用中医、西医两者的理论,各自诊断一次疾病,把两者的治疗合在一起。 缺少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由于中、西医的基础理论体系均存在不足,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还仅仅处于胚胎期,还很不成熟,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的一套理论体系,因而不能机械地拿来指导中西医结合工作。 2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思考 211正确理解中西医结合内涵 5中西医结合学会章程6中明确把/中西医结合0的含义表述为:/运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知识和方法,继承和发展中国医药学,取中西医药之长,

中西医结合模拟试题

中西医结合模拟试题

————————————————————————————————作者:————————————————————————————————日期:

A1型题 1.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是 A.《三因极-病证方论》 B.《伤寒杂病论》 C.《杂病源流犀烛》 D.《诸病源候论》 E.《诊籍》 答案:1.D 2.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是 A.四诊 B.八纲 C.辨证 D.A和C E.A和B和C 答案:2.E 3.以下不属于中医诊断基本原则的是 A.审察内外 B.整体观念 C.四诊合参 D.辨证求因 E.以上都不是 答案:3.E 4.以下不是望神重点的是

A.神志 B.面色 C.目光 D.形态 E.应答反应 答案:4.E 5.下列不属“假神”的表现的是 A.语声低微断续 B.突然颧红如妆 C.目光突然转亮 D.突然能食 E.神志突然转清 答案:5.A 6.“假神”的病机是 A.阴阳俱虚 B.气血两亏 C.阴阳离绝 D.阴虚阳亢 E.气滞血瘀 答案:6.C 7.病人言语失伦,瞳神呆滞,面色晦暗,反应迟钝属 A.无神 B.失神

C.精神异常 D.神气不足 E.假神 答案:7.B 8.下列不是“得神”的表现的是 A.神志清楚,语言清晰 B.目光明亮,精彩内含 C.面色荣润,表情自然 D.形赢色暗,两目有神 E.反应灵敏,动作灵活 答案:8.D 9.根据《灵枢?五色篇》的分法,整个面部称为“明堂”的部分是 A.鼻 B.眉间 C.额 D.颊侧 E.耳门 答案:9.A 10.根据《灵枢?五色篇》的分法,整个面部称为“蔽”的部分是 A.鼻 B.眉间 C.额 D.颊侧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展望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展望 【摘要】中西医结合是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中西医结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长期实行的方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中西医结合发轫于临床实践,以后逐渐演进为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疾病诊治社会效益前景展望 【正文内容】中西医结合自华佗和关云长刮骨疗伤时就开始了,华佗的手术做得很好,因此它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医学技术,只不过近二十年才开始系统化的结合,因为这时候西医和中医中药的发展都非常快,结合的形式和深度就更加广泛了。尤其实在手术、肿瘤治疗等领域,中西医结合是有卓越贡献的。中西医结合就跟西医和营养的结合一样,是一种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存在什么学术之争、领域之争,只是治疗、康复过程中的不同分工而已。 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和途径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在疾病的诊治中进行结合 包括在诊断上的病证结合,在治疗时的综合协调,在理论上的相互为用。病证结合就是运用西医诊断方法确定病名,同时进行中医辨证,作出分型和分期。这样就从两种不同的医学角度审视疾病,既重视病因和局部病理改变,又通盘考虑疾病过程中的整体反应及动态变化,并以此指导治疗。综合协调是指在治疗的不同环节按中西医各自的理论优选各自的疗法,不是简单的中药加西药,而是有机配合、互相补充,这样往往能获得更高的疗效。理论上相互为用是根据不同需要,或侧重以中医理论指导治疗,或侧重以西医理论指导治疗,或按中西医结合后形成的新理论指导治疗。 二、通过对中西医诊断方法的研究进行结合 主要是用西医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四诊,或创造新的诊法。开展最多的是经络诊法和脉诊、舌诊。经络诊法是把中医学关于经络检查所见和西医诊断联系起来,通过相关性研究,创立耳穴诊病法和经络检查法。通过各种脉象仪、舌象仪,把医生诊脉时的指下感觉用图像、曲线、数字等客观指标表示出来,把各种舌诊所见舌苔、舌质的变化通过病理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血液流变

(完整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试题A

广西中医学院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试题A 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题2.5分) 萎缩性胃炎 慢性肾功能衰竭 重症哮喘: 脑栓塞 二、单选题(共30分,每题1分) 1、癫痫的治疗原则是:() A、一用药,可频繁更换使用。 B、开始即可多种抗痫药联用。 C、按发作类型选用抗痫药。 D、抗痫药可随意更改。 2、脑栓塞在病因上的特点为() A、脑栓塞者有栓子来源的原发病。 B、脑栓塞者有家族史。

C、脑栓塞者有高血压病史。 D、脑栓塞者有糖尿病史。 3、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具有诊断意义的辅助检查为() A、脑电图。 B、脑干诱发电位。 C、腰椎穿刺术。 D、头颅正侧位片。 4、胃溃疡较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 A、进食后疼痛。 B、饥饿时疼痛。 C、持续性疼痛。 D、灼痛。 5、胃食管返流性病() A、做胃镜可以确诊。 B、主要症状为烧心。 C、与HP感染有关。 D、反流物胃酸。 6、脑出血者的治疗原则那项是错误的() A、溶栓治疗。 B、管理血压。 C、保持呼吸道通畅。 D、加强护理。

7、中风中脏腑和中经络的区别点是:() A、半身不遂。 B、偏身麻木。 C、口眼歪邪。 D、有无意识障碍。 8、中风中经络风痰阻络型的治疗原则那项是正确的() A、益气活血,育阴熄风。 B、清热化痰,醒脑开窍。 C、益气活血,通窍熄风。 D、健脾化痰,熄风通络。 9、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 A、溃疡活动期。 B、溃疡愈合期。 C、溃疡好转期。 D、溃疡疤痕期。 10、心胸阵阵隐痛,动则益甚,神疲懒言,舌淡胖,脉细缓,其治法为() A、补养心气,鼓动心脉。 B、祛痰活血,宣痹通阳。 C、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D、补益阳气,温振心阳。 11、气滞心胸型心绞痛胸痛的特点()。

浅谈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技巧

浅谈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 西医学和中医学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普遍的两大医学理论体系,它们指导着我们进行日常的医学实践,这两大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哲学基础,有其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发展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则兼收并蓄了中医学与西医学的长处,能够优势互补,提高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指综合运用中西医的医药理论和方法,在中西医药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通过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要求,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与生命问题的科学。任何一种医学的发展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提高临床诊治疾病的水平与疗效。因此临床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要领域,现就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浅述,以抛砖引玉,更合理的认识和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 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和途径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结合疾病的诊治 包括在诊断上的病证结合,在治疗时的综合协调,在理论上的相互为用。病证结合就是运用西医诊断方法确定病名,同时进行中医辨证,作出分型和分期。这样就从两种不同的医学角度审视疾病,既重视病因和局部病理改变,又通盘考虑疾病过程中的整体反应及动态变化,并以此指导治疗。综合协调是指在治疗的不同环节按中西医各自的理论优选各自的疗法,不是简单的中药加西药,而是有机配合、互相补充,这样往往能获得更高的疗效。理论上相互为用是根据不同需

要,或侧重以中医理论指导治疗,或侧重以西医理论指导治疗,或按中西医结合后形成的新理论指导治疗。 结合中西医诊断方法的研究 主要是用西医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四诊,或创造新的诊法。开展最多的是经络诊法和脉诊、舌诊。经络诊法是把中医学关于经络检查所见和西医诊断联系起来,通过相关性研究,创立耳穴诊病法和经络检查法。通过各种脉象仪、舌象仪,把医生诊脉时的指下感觉用图像、曲线、数字等客观指标表示出来,把各种舌诊所见舌苔、舌质的变化通过病理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血液流变学及光学等方法客观地反映出来;另外对脉象及舌象进行中医相关对照和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血液动力学等多方面进行原因和机理探讨。这项研究有利于中医四诊实现仪器化、客观化和规范化。 结合中医治法治则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对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通理攻下、补气养血、扶正固(培)本等治则的研究。方法是在肯定疗效的基础上,摸清用药规律,筛选方药,进而对适用该治则的有关方药进行药理作用、成分、配伍机制的实验研究,再将所取得的认识放到临床实践中验证。 结合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中医学基础理论内容十分丰富,有些与西医学理论完全不同,以往曾开展对阴阳学说、脏象学说、气血学说及有关“证”的研究等,主要是从西医角度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试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教学点: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对诊断肺炎球菌性肺炎最有意义的是 A.胸痛咯血色痰 B.肺部实变体征 C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高 D.X线示肺部片状阴影,呈肺叶或肺段分布 2、.消渴病的病机特点不包括 A.阴虚为本 B.燥热为标 C.气阴两虚 D.痰热壅盛 3、.首选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湿停肺证的方剂是 A.泻肺汤 B.小青龙汤 C.清金化痰汤 D.苍白二陈汤 4、下列哪种药物可有效缓解有机磷农药中毒毒蕈碱样症状 A.双复磷 B.氯磷定 C.阿托品 D.利多卡因 5、.缺铁性贫血脾气虚弱证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神疲乏力 B.面色萎黄 C.气短懒言 D.腰膝酸软 6、患者下痢日久不愈,时发时止,腹胀食少,嗜卧怕冷,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发作时大便次数增多,粘液夹有血液,舌淡苔腻,脉虚而数。痢疾发作时,粪便镜检30~40个白细胞/高倍视野。其证型是 A.阴虚痢 B.休息痢 C.虚寒痢 D.寒湿痢 7、患者患肺炎球菌肺炎1周,症见:低热夜甚,干咳少痰,五心烦热,神疲纳差,舌红少苔,脉细数。其证型是 A.肺阴亏虚 B.气阴两伤 C.阴阳两虚 D.痰热壅肺 8、下列物质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无关的是 A.慢反应物质(SRS-A) B.环化-磷酸腺苷(cAMP) C.环化-磷酸腺苷(cGMP) D.腺苷脱氨酶(ADA) 9、.胃癌的癌前期病变是 A.胃粘膜萎缩 B.胃粘膜炎症 C.胃粘膜糜烂 D.胃粘膜不典型增生 10、胃炎饮食停滞证的治法为 A.健脾解郁,温中止痛 B.健脾益气,温中和胃 C.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D.温中行气,散寒止痛 二、名词解释 1、萎缩性胃炎 2、慢性肾功能衰竭 3、重症哮喘 4、脑栓塞 三、简答题 1、劳累性心绞痛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2、胃食管反流性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3、肾病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及其治法和代表方是什么 四、病例分析题 王某某,男,45岁,体检发现空腹血糖为7.4mmol/L,次日复查空腹血糖为6.9mmol/L,但无明显不适。请问: 1)考虑患者可能是什么病?需要做哪些进一步的检查?如果诊断成立,治疗原则如何?如需服药,应使用哪一种药物? 2)如果诊断成立,中医对该病可分那些证型辩治?

中西医临床医学

中西医临床医学 专业概述 专业代码:100601K[1] 该专业在传授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同时,加强对西方现代医学新成就、新技术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顺应中医药进入世界医疗主流体系的趋势,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一定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专业理论、临床诊断、预防、治疗技能的高级医学人才 主要课程 中西医临床医学主要课程:医用基础化学、生理学、中医基础理论、免疫学、微生物寄生虫学、医用生物学、药理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人体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组织胚胎学、方剂学、传染病学、生物化学、诊断学、病理生理学、精神病学、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医学影像学、针灸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结合眼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及中西医结合急症学等。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五年制、理科或者文科,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专业优势 面向新世纪,该专业在传授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同时,加强了对西方现代医学新成就、新技术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顺应中医药进入世界医疗主流体系的趋势,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就业方向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掌握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可以从事医药卫生行业的医疗、科研、教学、社区保健、卫生防疫、卫生行政事业管理等工作。并且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量较大,可继续求学深造。尤其是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确立,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在广阔的医疗市场中可大有作为。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报考临床医学各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及中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可在各级各类医院、高等医学院校、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有关科研院所从事西医、中西医结合或中医专业医疗、教学、管理、科研等工作。 相关考试 汕头曙光整形美容医院https://www.360docs.net/doc/6c7996247.html,提供

中西医结合试题

(中西医结合) 一、单选题(每题1.5分) 1、关于晶状体的错误说法是( ) A、位于虹膜和玻璃体之间 B、有弹性 C、视近物时,睫状小带拉紧,晶状体变厚 D、属眼球的折光装置 E、以上都不对 2、下列哪种疾病血小板增多(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脾功能亢进 D、药物中毒 E、尿毒症 3、患者,突然昏厥,喉有痰声,呕吐痰涎,呼吸气粗,舌苔白腻,脉沉滑。其治疗宜:( ) A、豁痰清热 B、解郁化痰 C、行气豁痰 D、清化痰热 E、燥湿去痰 4、以下所列项目不属青色主病范围者为( ) A、痛证 B、惊风 C、寒证 D、瘀血 E、水饮 5、丹痴的好发年龄是( ) A、1岁左右 B、2—5岁 C、2—8岁 D、3-10岁 E、任何年龄 6、火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火毒炽盛 B、阴液不足 C、气血亏虚 D、脾肾阳虚 E、肺卫不固 7、瘀血的病症特点,哪种说法不够准确( ) A、刺痛 B、胀痛 C、出血 D、淤斑

8、除哪项外,关节型白疕均可出现:( ) A、大小关节均可累及 B、关节弥漫红肿、酸痛 C、类风湿因子阳性 D、关节症状与皮损症状相平行,同时加重或减轻 E、血沉增快 9、关于心悸的论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 A、凡心虚胆怯所致者,多与精神因素有关 B、凡心血不足而成者,多有心血亏虚之象 C、凡由心阳不足所致者,病情较轻,常见面色白、形寒肢冷等 D、凡由水饮凌心所致者,常兼眩晕、胸脘痞满等 E、凡由心血瘀阻所致者,常见心痛脉涩 10、治疗痰浊头痛较好的组方是:( ) A、上星、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B、合谷、三阴交、阿是穴 C、风池、头维、合谷、通天 D、中脘、丰隆、百会、印堂 E、悬颅、颔厌、太冲、太溪 11、申请个体行医的,须经执业医师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 )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E、五年 12、急性哮喘发作时,首选药物是( ) A、麻黄碱 B、异丙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速尿 E、色甘酸钠 13、足太阴脾经的起止穴分别是:( ) A、隐白、大包 B、隐白、期门 C、大敦、大包 D、大包、隐白 E、大都、大包 14、下列各穴定位,不在同一水平线的是:( ) A、腹哀 B、承满 C、石关 D、建里 E、关门 15、下列何药尤善治腰以上风寒湿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