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特刊:全球癫痫流行现状

Nature特刊:全球癫痫流行现状
Nature特刊:全球癫痫流行现状

Nature特刊:全球癫痫流行现状(图表)

医脉通2014-11-27发表评论分享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影响全球约5000万人。对于癫痫的记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能够影响任何年龄段的人群。近期,Nature专门发布了一期特刊,介绍癫痫造成的全球负担,并详解了目前相关的科学研究现状。医脉通小编挑选了其中的流行病学情况、药物研发、社会学等进行简单介绍,感兴趣的医友还可以下载所有特刊全文进行详细阅读。

对于许多患者,药物可以帮助降低发作频率;对于耐药性癫痫患者,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治疗和神经外科治疗。虽然对于这一疾病人们已经讨论和担心了数千年,但对癫痫的了解进展缓慢——即使有现代遗传学和神经系统分析的帮助。癫痫患者持续存在于世界各地,尽管缺乏资金限制了癫痫研究,但治疗和处理癫痫的新的方法将会出现。

特刊9篇全文下载

一、流行病学:癫痫的复杂性

据估计全球约5000万人罹患癫痫。但研究经费非常少,治疗可能会失败,疾病机制也不明确。

二、药物研发:目标明确

研发有效的抗癫痫药物正在通过反复的试验逐步进行,复杂分子溶液已成研究热点。

三、社会学:脱离羞耻

由于备受恐惧和羞耻历史的困扰,当提及科研经费时癫痫一直不受关注。

癫痫至少有十几个类型——准确的数字依赖于被询问者——能够开始并传播至不同脑区域,产生一系列的癫痫类型。据世界卫生组织保守估计,世界约有5000万人罹患癫痫;然而,尽管它如此普遍,该疾病吸引相对较少的研究基金。

对于癫痫患者,治疗不足的部分原因是社会羞辱感和恐惧感的历史悠久。或许最复杂的癫痫困惑是,我们实际仍不明白大脑本身;只是知道一些神经传导物质和离子通道的作用,并不能解释人们为什么会罹患癫痫。研究已经帮助我们理解足够的癫痫神经生物学以利用手术作为治疗手段,这就是为什么神经病学家Samuel Wiebe建议这种方法使用更加广泛。

神经科学和遗传学已经揭示了癫痫进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但研究还未明确驱动癫痫的基因网络。即使直至最近药物标志物处理癫痫的研究反复进行,但目前研究人员利用新目标和药物研发策略来帮助创造更有效的药物。高脂、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能够帮助降低青年儿童的癫痫发作,将来具有临床和研究应用的可穿戴传感器能够预测即将发作的癫痫。

相关阅读:

?Nature特刊:日益沉重的全球负担——卒中

?Nature特刊:全球抑郁流行现状(图表)

?2014年国际抗癫痫联盟癫痫新定义刍议

癫痫

何谓癫痫 癫痫(epilepsy)即俗称的“羊角风”或“羊癫风”,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据中国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国内癫痫的总体患病率为7.0‰,年发病率为28.8/ 10 万,1年内有发作的活动性癫痫患病率为4.6‰。据此估计中国约有900万左右的癫痫患者,其中500~600万是活动性癫痫患者,同时每年新增加癫痫患者约40万,在中国癫痫已经成为神经科仅次于头痛的第二大常见病。 疾病简介 由于异常放电的起始部位和传递方式的不同,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表现为发作性运动、感觉、自主神经、意识及精神障碍。引起癫痫的病因多种多样。癫痫患者经过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约70%的患者其发作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其中50%~60%的患者经2~5年的治疗可以痊愈,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地工作和生活。 急救措施 有先兆发作的患者应及时告知家属或周围人,有条件及时间可将患者扶至床上,来不及者可顺势使其躺倒,防止意识突然丧失而跌伤,迅速移开周围硬物、锐器,减少发作时对身体的伤害。迅速松开患者衣领,使其头转向一侧,以利于分泌物及呕吐物从口腔排出,防止流入气管引起呛咳窒息。不要向患者口中塞任何东西,不要灌药,防止窒息。不要去掐患者的人中,这样对患者毫无益处。不要在患者抽搐期间强制性按压患者四肢,过分用力可造成骨折和肌肉拉伤,增加患者的痛苦。癫痫发作一般在5分钟之内都可以自行缓解。如果连续发作或频繁发作时应迅速把患者送往医院。 发病原因 癫痫病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脑部疾病、全身或系统性疾病等。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导致癫痫尤其是特发性癫痫的重要原因。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一部分遗传性癫痫的分子机制为离子通道或相关分子的结构或功能改变。

肿瘤流行病学

郎溪县中医院郑孝勇 恶性肿瘤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由100多种不同部位肿瘤组成。近年来,恶性肿瘤总体发病情况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但其中个别癌种在部分国家和人群中有所下降。在许多发达国家,恶性肿瘤死亡仅次于心脏病,位居死因顺次前列。在我国,恶性肿瘤也列入第一、二位死因。 肿瘤是指生长于某种器官但却与该靶器不相协调的组织团块的异常增生,其生长速度远超过正常组织,且在细胞的传代过程中代代相传,造成无法控制的肿瘤细胞增殖和组织生长。 良性肿瘤特点:生长缓慢,肿块的周围有完整的包膜,边界清楚,瘤细胞不会发生“转移”。显微镜下,这种瘤细胞的形态与正常细胞相似。一般无症状,只是在肿瘤生长较大时,挤压相邻的器官出现压迫症状,手术切除后,一般不复发,预后较好。 恶性肿瘤恰恰相反。生长速度快,肿块的外周没有包膜,边界不清。癌细胞还可伸向周围组织,与邻近正常细胞,紧密粘连,使得手术时很不容易切除干净,残留的癌细胞会东山再起,引起复发、全身转移。淋巴或血行转移为主。 WHO专家预测,2020年全球人口80亿,恶性肿瘤发病将达到2000万人,死亡将达到1200万人,恶性肿瘤将成为新世纪人类第一杀手,对人类生存构成最严重的威胁。 美国恶性肿瘤流行趋势变化引人注目,据1992-1998年报告,美国从90年代开始,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2001年

开始美国恶性肿瘤死亡总例数亦开始下降。 2000年世界恶性肿瘤发病1,006万人,死亡621万人,现患2241万人。发病与死亡比10年前增长约22%。世界不同地区发病率明显不同,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及西欧最高,西非最低。 目前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谱和死因谱中,肺癌和消化系统癌仍主要地位。但过去在我国高发的食管癌和宫颈癌有了明显下降,胃癌的发病和死亡趋于稳定。而一些在欧美国家高发的癌种在我国有了明显上升,像:乳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 总体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肿瘤发病率:每10万人中有286人患癌;一生中有22%的概率患癌症。 肿瘤死亡率:每10万人有181人患癌死亡;一生中有13%的概率患癌死亡;平均每5位癌症患者有3人死亡。 相比女性,男性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 肿瘤发病率:男女之比:1;肿瘤死亡率:男女之比:1。 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相比,癌症发病率要略高,但因患癌症死亡率要低: 肿瘤发病率:城市与农村之比:1;肿瘤死亡率:城市与农村之比:1 。 肿瘤发病率随人群年龄逐渐上升,特别是50岁以上随年龄增加而大幅上升 肿瘤死亡率随人群年龄逐渐上升,特别是60岁以上随年龄增加而

2014国际抗癫痫联盟-癫痫实用性定义-中文版

ILAE OFFICIAL REPORT 癫痫实用临床定义 A practical clinical definition of epilepsy *Robert S. Fisher, ?Carlos Acevedo, ?Alexis Arzimanoglou, §Alicia Bogacz, ?J. Helen Cross, #Christian E. Elger, **Jerome Engel Jr, ??Lars Forsgren, ??Jacqueline A. French, §§Mike Glynn, ??Dale C. Hesdorffer, ##B.I. Lee, ***Gary W. Mathern, ???Solomon L. Mosh_e, ???Emilio Perucca, §§§Ingrid E. Scheffer, ???Torbj€orn Tomson, ###Masako Watanabe, and ****Samuel Wiebe Epilepsia, 55(4):475–482, 2014 doi: 10.1111/epi.12550 摘要 2005年时对癫痫的概念定义是一种具有持续性产生癫痫样发作倾向的脑部疾病。这一定义通常适用于两次自发性痫性发作,发作间期超过24小时。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接受了一个工作组的建议,对于特殊情况下(即不符合两次自发性痫性发作标准)改变具体定义。该工作组提出,癫痫被认为由下列任何一个条件定义的脑部疾病:(1)至少两次自发性(或反射)痫性发作,间隔时间大于24小时;(2)一次自发性(或反射)痫性发作,以及两次自发性痫性发作后10年内具有再次出现类似的痫性发作的可能性(至少60%);(3)诊断为癫痫综合征。对于患有年龄依赖的癫痫综合征,但是目前已经超过了发病年龄或10年内无癫痫发作并且至少5年没有用抗癫痫药物的患者,这类癫痫被认为是可以消退的。“消退”与传统上“缓解”或“治愈”的观点是不同的。不同的实际定义的形成用于各种不同的特定目的。该癫痫定义的修订与常用的术语一致。 关键词:癫痫,癫痫发作,定义,自发性,复发 Robert S. Fisher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 Neurological Sciences, 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在2005年,一个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工作组对“癫痫发作”和“癫痫”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表1)。1此概念定义可酌情转化为实用的(具体的)定义。 为了临床诊断,ILAE委任了一个工作组制定一个癫痫实际运用的定义。本文总结了该工

XX2016年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XX年动物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报告 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部署,XX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时间段为2016年5月至2016年7月共3个月。根据文件要求,我乡安排专人负责,结合春季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在3月中、下旬进村入户,开展了这项工作。该次调查涉及XXXX 村委会xx村小组、XX委会XX村小组各20户共40户散养户,以及XX养殖专业合作社、XX养殖专业合作社、XX养殖专业合作社和XX养殖专业合作社4个规模养殖场。 通过调查数据显示,此次调查对像在调查时限内生猪存栏902头,出栏1069头,免疫数695头,免疫密度为应免数的100%,发病数19头,均为肠道疾病,死亡3头,其中发病死亡3头,免疫反应死亡0头,总死亡率0.3%。牛存栏158头,出栏48头,免疫112头,免疫密度为应免数的100%,调查时限内无发病死亡,总死亡率为0。家禽存栏7192只,出栏8444只,免疫数5279只,免疫密度为应免数的100%,发病数202只,其中气管炎202只,免疫反应死亡0头,发病死亡8只,总死亡率0.1%。山羊存栏695只,出栏106只,免疫数522只,无发病数,总死亡率为0。犬存栏15只,出栏0只,免疫数15只,免疫密度为应免数的100%,无发病死亡数,总死亡率为0。马存栏20匹,出栏0头,无发病,总死亡率为0. 调查结果分析:此次调查选点合理,具代表性,调查数

据具有真实有效性,调查范围内的猪、牛、羊、家禽、马及犬只免疫注射所使用的疫苗均是县业务部门统一调配发放的疫苗,经免疫注射某种疫苗后极少出现再发该病的情况,说明兽医人员在开展免疫注射工作时认真负责,确保真打真有效。在该次抽样调查中,死亡的猪3头均为仔猪白痢和肠炎,家禽都是发病死亡,死亡的8只均为气管炎。尚无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猪水泡病、羊痘(绵羊痘)、猪伪狂犬病、牛结核病、蓝舌病、炭疽、布鲁氏杆菌病、狂犬病、马传贫、马鼻疽、疯牛病、羊痒病、甲型H1N1等动物疫病发生。我们将继续加强动物防疫注射及疫病监测工作,杜绝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促进我乡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XX XX年XX月XX日

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_曾红梅

V ol. 25 No.9Sep., 2013 化 学 进 展 PROGRESS IN CHEMISTRY 第25卷 第9期2013年9月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2 Cancer statistics 3 The current status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3.1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for cancer control and 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 曾红梅 陈万青*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 北京 100021) 摘 要 癌症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列城市死因的第一位,农村死因的第二位。本文对我国近几十年来癌症的流行状况、发病负担进行了概述。结果显示由于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消化道癌症发病负担依然严重,而与环境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癌症如肺癌、乳腺癌等近年来显著增加。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整体继续呈上升趋势。沉重的癌症负担需要采用综合化的防治策略来解决。本文阐述了我国的癌症防治政策、体系建设和癌症数据监测情况,介绍了近几十年来在我国癌症高发现场开展病因学预防及早诊早治工作的历史经验,概述了全国范围内癌症防控现状,为今后癌症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癌症 趋势分析 预防控制 癌症筛查 中图分类号: R730.1; 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81X(2013)09-1415-06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Control in China: State of the Art Zeng Hongmei Chen Wanqing * (National Office for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Cancer Hospital & Institute, Beijing 100021, China) Abstract Cancer has been a major challenge for public health in China. It ranks first among all causes of death in urban areas, and second in rural areas. This paper present the latest cancer statistics of China. The incident number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is still high and the burden of lung cancer and breast cancer are increasing. The trend indicates that the overall cancer burden would still be sever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aging population. Addressing this challenge requires comprehensive and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cancer control polices, structures, and cancer registration in China are described. National cancer control plans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Ministry of Health since 1986. National program of cancer registry has been set up. In 2012, the number of population-based cancer registries has expanded to 222, covering populations with 200 millions. In areas with high risk of cancer, they have held systematic programs of cancer control. Many places such as Linzhou and Cixian have shown a down-trend of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areas of high risk of cancer also promote the nationwide cancer campaign. The prevention programs include tobacco control, immunization against hepatitis B for infants and children, and cancer early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This paper provides considerable scope and motivation for future work on cancer control and prevention. Key words cancer; trend analy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ncer screening 收稿:2012年12月,收修改稿:2013年6月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chenwq@https://www.360docs.net/doc/6d4346232.html,

流行病学基本概念及调查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蓓 第一部分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一、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诠释 流行病学就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研究对象:人群 研究内容:疾病、伤害、健康 研究任务及工作深度: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研究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二、流行病学研究的特征 1、群体特征; 2、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3、对比的特征; 4、概率统计的特征; 5、社会医学的特征; 6、预防为主的特征 三、常用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1、发病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 2、死亡指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 3、疾病负担指标:患病率、感染率、潜在减寿年数、伤残调整寿命年 四、疾病流行强度术语 1、散发; 2、爆发; 3、流行与大流行 五、流行病学中联系强度的概念及意义 1、相对危险度(RR值); 2、归因危险度(AR); 3、人群归因危险度(PAR); 4、比值比(OR值); 5、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 6、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 7、标准化死亡比(SMR) 第二部分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就是一种独特的宏观方法,就是揉与了社会学与统计学的一种医学调查分析方法。它以医学知识为依据,利用观察与询问等手段来调查人群的疾病与健康状况,做出频率及分布的归纳、综合与分析,对结果给以恰当的解释,最后得出结论。就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特点表现为:(1)从人群的各种分布现象入手,将分布作为研究一切健康问题的起点;(2)具有相当的社会学调查与分析的成分;(3)贯穿着卫生统计学的思路、观点与手段(包括大数量的观点、概率的观点、对比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判断);(4)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医学生物学上的合理性与统计学上的可能解释性对流行病学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分类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类型见表1与表2。表1中就是按设计类型划分的、常用的各种流行病学方法,它们就是流行病学方法的主要部分与核心。表2就是按实际工作性质与任务划分流行病学方法的类别,并非方法学的分类,只就是表明在实际工作中的几种调研任务,这样划分便于了解与认识流行病学方法的全貌。这两方面的调研方法之间有密切联系与相互交织之处。例如,一次质量好的爆发调查中除横断面研究外,往往还可包含小规模的病例对照研究等。 表1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设计类型分类) (4)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5)验证性病例对照研究 分析性研究(6)同时性队列研究 历史性队列研究 实验性研究(8)干预实验 理论性研究(9)流行病学模型研究表2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工作性质分类) 病例(病家)调查 传染病 爆发调查 非传染病 现况调查 专题流行病学调查 动态观察 三、常用传统研究方法的特征与应用 (一)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就是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或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真实地定量地展现出来。 描述性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描述性研究收集的往往就是比较原始的或比较初级的资料,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往往只能提供病因线索与可贵的研究方向;(2)描述性研究往往不需要设立对照组,仅对人群疾病或健康状态进行客观的反映,一般不涉及暴露

基于EEG信号分析的癫痫诊断研究与发展

基于EEG信号分析的癫痫诊断研究与发展 发表时间:2019-07-23T09:39:25.787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0期作者:李敏佳赵兴群[导读] 为癫痫的诊断提供了更准确和客观地方法。 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96 摘要:癫痫是大脑异常放电引起的短暂性脑功能失调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据统计,患病率超过4‰。其中1/3以上癫痫患者还可出现各种精神障碍,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脑电图检查对癫痫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对癫痫的鉴别具有决定性作用。最初的脑电图检查主要依靠医师的肉眼观察,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脑电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许多经典的或现代的信号处理分析方法已开始应用于脑电信号中,为癫痫的诊断提供了更准确和客观地方法。 关键词:癫痫脑电图信号处理 1、癫痫的特点及诊断方法 癫痫是一组反复发作的脑异常放电所致的短暂性脑功能失调综合征,是精神科常见病之一。欧美国家的患病率一般为4‰ [1] 。我国流行病调查中患病率为4.6‰,年发病率约为0.3‰[2],癫痫患者之中约1/3以上可出现各种精神障碍。原发性和症状性癫痫均可发生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均为精神疾病,两种疾病的临床症状比较相似,一般都包括感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精神障碍等症状[3],临床经常把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因此,对其进行正确鉴别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癫痫的早期诊断主要运用影像学检查,虽操作简单、无创伤,但是阳性率较低,且存在较多的伪差,所以在后来的诊断中,脑电图检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能够给癫痫的诊断、分类、预后提供重要依据,弥补影像学检查的多种不足[4]。癫痫样放电在脑电图中主要表现为:出现高幅失律、尖慢波、棘慢波、尖波、多棘慢波、棘波或突出背景的节律性放电[5],用于癫痫患者中,能够通过分析患者脑电特征,确定病种类型,实施相应的诊治方案,利于患者病的情恢复,且能够对病情起到监测、判断作用。同时,脑电图检查具有无创性、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2.脑电信号处理的发展 脑电信号(EEG)是通过电极记录的脑电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的电活动,包含了大量的生理与病理信息,对其作深入的研究有助于临床医生提高对大脑神经系统损伤病变检测和诊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故脑电图检查在临床诊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初,脑电图(EEG)的研究主要通过临床医师的目测完成,利用经验消除伪差和干扰,并且根据脑电图波形的频率、幅度和瞬态分布等给出评价和结论。这使得脑电信号的特征提取与特性分析停留在主观水平上。近代以来,国内外针对脑电信号进行特性分析和特征提取的课题研究日益增多,许多经典或现代的信号处理分析方法已经应用于脑电信号处理中,且己初见成效。 首先是信号的频域分析。其中,功率谱分析是EEG信号处理最常用工具,源自傅立叶变换。它的前提是平稳的随机信号,对非平稳随机信号,则不同时刻的谱分析结果是不同的。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以短时傅立叶变换为基础的周期法,但此方法存在频率分辨率差的弊端。为了能得到高分辨率的分析结果,从而为EEG信号频域特征的提取提供新的有效手段,利用AR参数模型谱估计方法对数据处理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动态特性分析中此方法优越性较大。 其次是时域分析。它主要用来直接提取波形特征, 如过零截点分析、直方图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峰值检测及波形参数分析、相干平均、波形识别等。通过肉眼观察脑电图的实时波形可看做是一种原始的、最简单的时域分析方法。 根据频率和振幅的区别,可以将脑电波分为4种基本类型,即α波、β波、δ波及θ波。这4种波形的起源和功能也不相同。癫痫会出现异常脑电波,如多棘慢波、尖慢波、棘慢波、尖波等。无论正常还是异常的脑电波,都是时变性的非平稳信号,即不同的时刻有着不同的频率,单纯的时频域不能准确地表征信号,对于病态的异常脑电波则显得尤为明显,必须时频结合才能进行有效处理。所以时频分析在脑电信号处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前有将小波变换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检测脑电图信号中的棘波与尖波成分。利用小波变换对基于ANN的EEG检测系统的输入进行预处理,从而在不减少信号的信息内容及不降低检测性能的前提下简化ANN的输入模式。 3、结论及展望 由于癫痫发病率较高,类型多样,发作的表现形式也不同,还会产生精神障碍,一方面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容易和其他精神疾病混淆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所以提高癫痫的诊断效率和准确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进一步展望,可将脑电分析与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等常规检验科检查相结合,构建癫痫患者信息的完整刻画,再通过深度学习,产生集癫痫时间预测、病灶定位、生理特征分析为一体的诊断系统,更好的对癫痫进行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等.北京长安街地区居民神经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1984;(2):72 2.李世绰,等.中国六城市居民癫痫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1986;(4):193 3.袁小平,白玉红.精神分裂症与癫痫性精神分裂样精神障碍临床特征的对照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04,16(8):470-472. 4.秦培英,李莉萍,王红星,等.岛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头皮录像脑电图分析 [J]. 中华医学杂志,2016,96(47):3797-3799. 5.马淑琴,洪芳. 脑电图监测在癫痫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16)

一起炭疽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一起炭疽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12-07-12T17:32:07.4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0期供稿作者:刘丹[导读] 通过对1例肺炭疽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刘丹(乌兰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乌兰浩特 137400)【摘要】目的通过对1例肺炭疽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噬箘体裂解实验及青霉素敏感实验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共确诊6例病人,其中5例皮肤炭疽病例治疗痊愈,1例肺炭疽死亡。患者有明确的病、死畜接触史。通过对感染病畜肉的追踪销毁、接触人群的隔离检查及患者接触环境的消毒,及时有效的控制了病情的发展。结论医疗机构应提高炭疽诊断治疗水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造成肺炭疽的形成和疫情蔓延的可能。应加大对炭疽的防治知识宣传力度,特别是在疫情发生地区进行重点宣传,让群众了解必要的预防知识,提高防病意识和防护能力。【关键词】炭疽死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011年8月26日我中心接到一封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函,报告该省收治了我市一名炭疽病人,经过医治无效临床死亡。接到报告我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赶赴该患者住址现场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是一起皮肤炭疽爆发疫情,其中1例继发感染肺炭疽死亡。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基本情况 患者郭××,男,55岁,汉族,职业为瓦工,家庭住址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永联办事处永联嘎查团结屯133号。该办事处为城乡结合部,属于半农半牧区,也属于炭疽流行区。8月30日经过专家结合该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了研判,结果判定为炭疽确诊病例,病型为皮肤炭疽、脑膜炎型炭疽和肺炭疽。该患者曾经于2011年8月18日参与不明原因病死牛的屠宰分割,期间双手均被割伤划破。8月22日患者出现周身疼痛,当日晚表现发热。潜伏期5天,23日病情加重,双侧腋下淋巴结先后出现肿大,24日体温达摄氏38.5度,视为感冒,在村卫生所经抗生素治疗,未见效果,当晚自觉头疼头晕,便于25日早先后到城区2所综合医院就诊,均怀疑为皮肤炭疽,并被一所医院收治入院,鉴于该医院不具备收治条件,23时转至长春市传染病医院。辅助检查:床头胸片显示右下肺外带肋膈角模糊,疑似片状阴影,上纵膈增宽,入院诊断为皮肤炭疽疑似病例。 该患者于8月26日14时50分医治无效,临床死亡,死亡原因为脑膜炭疽导致的高颅压、脑疝致呼吸、循环衰竭。 2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1 本次疫情传染源及接触人群8月1日,该患者的连襟养牛10余头中1头牛突然不明原因死亡,未经任何处理整只出售。8月18日又有一头牛发病死亡,患者郭××前来帮助屠宰分割出售给本村屯的居民,在屠宰过程中不慎将双手割伤划破感染发病,确定本次炭疽爆发疫情传染源为王××家病牛,而后郭××为继发肺炭疽传染源,经调查,共与该患者密切接触者共27人,一般接触者3人,购买和加工、食用牛肉等密切接触53人。 2.2这次流调中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从8月1日至30日,共发现有6例先后出现小丘疹、水泡,继而在水泡周围出现环形水肿,中央水泡发生溃疡,并坏死形成焦痂,呈现典型的皮肤炭疽痈,其中1例继发成肺炭疽死亡,5例在××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痊愈出院。 2.3实验室检测和结果根据《炭疽诊断标准》(WS2 83—2008)[1]、《动物炭疽诊断技术》(NY/T561—2002)[2],8月26日,我们共采集病人及接触者血样31份和皮肤渗出液共9份、污染土壤等污染材料3份,其中皮肤渗出物标本中经过涂片镜检阳性材料3份,经过细菌分离培养其中2份检测到典型的炭疽芽疱杆菌菌株,再进一步噬箘体裂解实验和青霉素敏感实验,确认为炭疽芽疱杆菌。 2.4病例确诊及治疗情况通过以上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场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本次炭疽爆发疫情共确诊6例病人,其中5例皮肤炭疽病例治疗痊愈,1例肺炭疽死亡,本次疫情死亡率为0.10 %。 2.5流行过程本起暴发疫情首发病例发生于8月22日,末例病例在8月30日,发病时间集中在8 月下旬,发病达6例,占调查总人数的 1.12%(6/536)。年龄分布在29~55岁,所有病例和感染者均接触过和食用过病牛。 2.6疫情处理 2.6.1传染源的处理卫生、农业、畜牧、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对病牛肉进行了组织人员追踪病牛肉和牛皮去向,清查收缴,追查到后按要求进行消毒销毁,同时开展病例的搜索,在全村范围内停止牛、马、驴、羊等大牲畜的调运和交易,并严禁散养散放。对规模养殖小区和散养户实行全天候疫情监控和每日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疫情,立刻处置。 2.6.2对患者的救治设立炭疽治疗传染病隔离治疗病房,对5例皮肤炭疽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并采集渗出液、血液进行检验。 2.6.3对密切接触者的措施对密切接触者开展追踪调查,隔离,进行医学观察。 2.6.4对传播途径的措施对患者郭××家的衣服、用具、呕吐物等污染过的物品进行终末消毒,对屠宰病牛户的内外环境场所及病例居舍、牛羊圈舍、屠宰场所等进行终末消毒;并在消毒前后分别采样,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价。 2.6.5对易感者的措施在该村屯居民中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居民防病知识,不屠宰和食用病畜肉,有前驱症状者立即报告。 截至8月30日该起炭疽疫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3 讨论 通过这次疫情处理我们得到的启示如下:一、对已经发现的炭疽患者及疑似病例进行集中隔离治疗,确保尽早、尽快、彻底治愈。同时,对疫区患者家属及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排查,并对周边生活环境进行消毒处理。二、在全市范围内停止牛、马、驴、羊等大牲畜的调运和交易,并严禁散养散放。对规模养殖小区和散养户实行全时疫情监控和每日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疫情,立刻处置。三、暂停全市范围内牛羊屠宰活动,定点屠宰场停止牛羊屠宰,并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四、全面做好舆论宣传和信息报送工作,及时掌握和上报有关情况,及时准确地披露相关信息。五、加大对炭疽的防治知识宣传力度,特别是在疫情发生地区进行重点宣传,让群众了解相关知识,提高防病意识和防护能力,积极参与防治。

炭疽病防治规范

炭疽防治技术规范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为预防和控制炭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炭疽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理、防治措施和控制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从事动物饲养、经营及其产品的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2 诊断 依据本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诊断结果做出综合判定。 2.1 流行特点 本病为人畜共患传染病,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及人对本病都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草食动物最易感,其次是杂食动物,再次是肉食动物,家禽一般不感染。人也易感。 患病动物和因炭疽而死亡的动物尸体以及污染的土壤、草地、水、饲料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炭疽芽胞对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其污染的土壤、水源及场地可形成持久的疫源地。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感染。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吸血昆虫多、雨水多、洪水泛滥的季节。2.2 临床症状 2.2.1 本规范规定本病的潜伏期为20天。 2.2.2 典型症状 本病主要呈急性经过,多以突然死亡、天然孔出血、尸僵不全为特征。 牛:体温升高常达41℃以上,可视黏膜呈暗紫色,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呈慢性经过的病牛,在颈、胸前、肩胛、腹下或外阴部常见水肿;皮肤病灶温度增高,坚硬,有压痛,也可发生坏死,有时形成溃疡;颈部水肿常与咽炎和喉头水肿相伴发生,致使呼吸困难加重。急性病例一般经24~36小时后死亡,亚急性病例一般经2~5天后死亡。 马:体温升高,腹下、乳房、肩及咽喉部常见水肿。舌炭疽多见呼吸困难、发绀;肠炭疽腹痛明显。急性病例一般经24~36小时后死亡,有炭疽痈时,病程可达3~8天。 羊:多表现为最急性(猝死)病症,摇摆、磨牙、抽搐,挣扎、突然倒毙,有的可见从天然孔流出带气泡的黑红色血液。病程稍长者也只持续数小时后死亡。https://www.360docs.net/doc/6d4346232.html, 猪:多为局限性变化,呈慢性经过,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在宰后见病变。 犬和其它肉食动物临床症状不明显。 2.3 病理变化 死亡患病动物可视黏膜发绀、出血。血液呈暗紫红色,凝固不良,粘稠似煤焦油状。皮下、肌间、咽喉等部位有浆液性渗出及出血。淋巴结肿大、充血,切面潮红。脾脏高度肿胀,达正常数倍,脾髓呈黑紫色。 严禁在非生物安全条件下进行疑似患病动物、患病动物的尸体剖检。 2.4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病原学诊断必须在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 2.4.1 病原鉴定 2.4.1.1 样品采集、包装与运输 按照NY/T561 2.1.2、4.1、5.1执行。 2.4.1.2 病原学诊断 炭疽的病原分离及鉴定(见NY/T561)。 2.4.2 血清学诊断

Nature特刊:全球癫痫流行现状

Nature特刊:全球癫痫流行现状(图表) 医脉通2014-11-27发表评论分享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影响全球约5000万人。对于癫痫的记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能够影响任何年龄段的人群。近期,Nature专门发布了一期特刊,介绍癫痫造成的全球负担,并详解了目前相关的科学研究现状。医脉通小编挑选了其中的流行病学情况、药物研发、社会学等进行简单介绍,感兴趣的医友还可以下载所有特刊全文进行详细阅读。 对于许多患者,药物可以帮助降低发作频率;对于耐药性癫痫患者,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治疗和神经外科治疗。虽然对于这一疾病人们已经讨论和担心了数千年,但对癫痫的了解进展缓慢——即使有现代遗传学和神经系统分析的帮助。癫痫患者持续存在于世界各地,尽管缺乏资金限制了癫痫研究,但治疗和处理癫痫的新的方法将会出现。 特刊9篇全文下载 一、流行病学:癫痫的复杂性 据估计全球约5000万人罹患癫痫。但研究经费非常少,治疗可能会失败,疾病机制也不明确。

二、药物研发:目标明确 研发有效的抗癫痫药物正在通过反复的试验逐步进行,复杂分子溶液已成研究热点。

三、社会学:脱离羞耻 由于备受恐惧和羞耻历史的困扰,当提及科研经费时癫痫一直不受关注。

癫痫至少有十几个类型——准确的数字依赖于被询问者——能够开始并传播至不同脑区域,产生一系列的癫痫类型。据世界卫生组织保守估计,世界约有5000万人罹患癫痫;然而,尽管它如此普遍,该疾病吸引相对较少的研究基金。

对于癫痫患者,治疗不足的部分原因是社会羞辱感和恐惧感的历史悠久。或许最复杂的癫痫困惑是,我们实际仍不明白大脑本身;只是知道一些神经传导物质和离子通道的作用,并不能解释人们为什么会罹患癫痫。研究已经帮助我们理解足够的癫痫神经生物学以利用手术作为治疗手段,这就是为什么神经病学家Samuel Wiebe建议这种方法使用更加广泛。 神经科学和遗传学已经揭示了癫痫进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但研究还未明确驱动癫痫的基因网络。即使直至最近药物标志物处理癫痫的研究反复进行,但目前研究人员利用新目标和药物研发策略来帮助创造更有效的药物。高脂、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能够帮助降低青年儿童的癫痫发作,将来具有临床和研究应用的可穿戴传感器能够预测即将发作的癫痫。 相关阅读: ?Nature特刊:日益沉重的全球负担——卒中 ?Nature特刊:全球抑郁流行现状(图表) ?2014年国际抗癫痫联盟癫痫新定义刍议

沙坡头区癫痫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沙坡头区癫痫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摘要】目的:探讨沙坡头地区癫痫的患病率及发病率,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沙坡头地区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生入户 调查,样本量32772人,凡初筛调查时未确诊或疑似为癫痫患者,均经神经科医 生再次调查确诊。结果:调查共确诊102人,患病率3.11‰,男性的患病率高于 女性,年发病率164.77/10万。结论:本次调查发现沙坡头城乡结合区癫痫患病 率低于全国水平。 【关键词】癫痫;流行病学;沙坡头区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0-0286-02 为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地区的癫痫流行病学状况,以便为开展 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在中卫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和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于2015年1月1日对沙坡头区进行了癫痫流行病学抽样专项调查,现 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样本人群 调查地点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城区,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社区为基本单位,每个社区按照管辖地域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进行随 机抽取,应调查样本人口总数34000人,实调查样本人群32772人,调查面见率 为96.39%,男性16470人,女性16302人,男:女=1.01:1,年龄范围为0~98岁。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调查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筛调查,由市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 师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癫痫的症状、分型、诊断、鉴别诊断的培训。经过统一培训,考核合格的社区医师每两人一组,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对疑似患者完成 《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癫痫病例筛查表》的填写。要求除14岁以下儿童和一些 反应迟钝的老年人外,均应面见本人询问,面见率不低于90%。第二阶段为复查 工作,由具有临床经验的神经科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完成。对所有在初筛调查阶 段认为肯定或可疑的癫痫患者必须再次面见,并详细追问病史,重新填写《神经 科医师复查表》各项内容。对少数难以确诊的病例,须经几名神经科医师按本研 究规定的诊断标准集体讨论后作出明确诊断。 1.3 癫痫的诊断标准 有关癫痫的诊断标准为非热性疾患所致的惊厥,且必须有2次以上的发作。 关于惊厥型癫痫发作,按照卫生部要求,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的诊断标准如下:意识丧失,四肢僵硬,全身强直,阵挛运动,尿便失禁,咬破舌头或摔伤,发作后 疲劳、嗜睡、头痛、肌肉疼痛。患者具备前三条标准中的两条和后三条中的一条,即可确定为惊厥型发作。 1.4 调查时点及患病率的概念 本次癫痫患病率的概念为时点终生患病率,调查时点定为2015年12月31日,凡在此时点之前患病并仍然存活者(包括已痊愈),均列为患病率统计。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期间在调查样本区域中新发生的确诊癫痫病 例计入发病率统计,年龄组以10岁为一个年龄组进行划分。 1.5 资料统计分析 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将调查的原始数据全部输入数据库,使用

炭疽病防控知识宣传工作情况总结范文稿

炭疽病防控知识宣传工作情况总结范文稿 我局接到卫健委的通报后,高度重视,迅速采取行动,按照省市炭疽病防控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病防控措施,积极宣传防控知识宣传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积极开展畜间流行病学排查。调查人员对卫健委报告的15例病人涉及的养殖场(户)开展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对10户从事饲养牲畜史家庭进行排查,同时延伸至相关屠宰场点、XXXXXX有限公司场所进行调查采样。现场查看存栏牲畜健康状况,并采集环境样品、血清样品、皮革样品进行检测化验,共检测样品XXX份。经XXXXXXXX 病原荧光PCR方法检测,核酸阳性样品4份,其中养殖场所环境样品1份,皮革厂皮革样品3份。 2、加强消毒灭源。我XXXXXX组织人员,每天三次对患者所在的家居环境、存放牛皮冷库、投放骨头内脏的垃圾池、牛舍、羊舍、宰杀点及周围场地的全面彻底消毒进行消毒,并对全县其他养殖场场区内圈舍、场地和场区外围进行全面消毒全面排查,实行日排查日报告。截止目前,全县发放、使用消毒液6吨,消毒面积411538平方米。

3、积极开展疫病排查。全县范围内组织8个防疫检疫中心站所有人员和19个乡镇人员对牛、羊养殖场进行逐个排查。截止目前,我局出动排查人员534人次、车辆86车次,排查牛羊养殖场(户)3351个,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4、对涉事疑似污染的皮革厂,责令停止生产,生皮用1:100二氧化氯液浸泡进行消毒处理,仓库、场地打扫清理消毒无害化处理。 5、开展宣传教育。县局印发炭疽杆菌防治明白纸3500份发放到养殖场(户),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消毒技术规范,提高消毒的效果。 6、紧急免疫接种。采购牛羊用Ⅱ号炭疽芽孢疫苗5万毫升,对全县所有易感动物进行强制免疫接种。截止目前,全县出动防疫人员401人次,对全县牛羊进行集中强制免疫,免疫养殖场(户)1959个,做到应免尽免。 7、加强检疫监管。规范检疫出证,密切关注养殖场(户)牛羊的健康状况。 二、存在问题 1、在人畜共患病的处置上,缺乏人与动物疫控系统的联动机制,致使前期防控信息报送不畅,信息上报不及时。

2020年肿瘤流行病学现状和趋势、抗肿瘤用药市场情况、影响国内抗肿瘤药物市场的潜在因素、抗肿瘤治疗渗透

2020年肿瘤流行病学现状和趋势、抗肿瘤用药市场情况、影响国内抗肿瘤药物市场的潜在因素、抗肿瘤治疗渗透情况

目录 1、我国肿瘤流行病学情况和抗肿瘤用药市场规模 (4) 1.1流行病学现状和趋势 (4) 1.2抗肿瘤用药市场情况 (5) 2、肿瘤的重要概念梳理 (7) 2.1肿瘤的定义和诊断 (7) 2.2肿瘤的发生、进展和预防 (7) 3、国内抗肿瘤药物治疗市场的拉动力量 (9) 3.1国内肿瘤发病例数和发病率可能长期提升 (9) 3.1.1发达国家表现出了明显的高肿瘤发生率 (9) 3.1.2早期筛查在肿瘤发生率的提升中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10) 3.2中国和美日具有癌症发病率对标的基础 (13) 3.2.1医疗可及性的追赶 (13) 3.2.2饮食习惯和部分疾病流行病学存在明显异同 (14) 3.3肿瘤药物价格对市场影响的分析 (20) 3.4其他重要推动因素 (23) 3.4.1准入门槛和审批速度提升 (23) 3.4.2国产创新药物仿制、研发能力的提高 (24) 4、影响国内抗肿瘤药物市场扩大的潜在因素 (26) 4.1肿瘤早期筛查对抗肿瘤药物的影响 (26) 4.2抗肿瘤药物支付体系的影响 (26) 4.3抗肿瘤药物市场竞争趋于激烈 (30) 4.4其他潜在影响因素 (31) 5、关于目前抗肿瘤治疗渗透情况的分析 (32) 6、风险因素 (33) 图表1:肿瘤新发病例数和增长速度 (4) 图表2:城乡肿瘤发病率对比 (4) 图表3:男女肿瘤发病率对比 (4) 图表4:年龄和肿瘤发病的联系 (5) 图表5:肿瘤发病构成 (5) 图表6:抗肿瘤药物市场增长情况和规模(亿) (6) 图表7:各用药领域滚动增长速度 (6) 图表8:影响肿瘤发生的因素 (7) 图表9:肿瘤的演化 (8) 图表10:肿瘤全球流行病学情况 (9) 图表11:高收入国家和中高收入国家肿瘤发病率对比 (9) 图表12:高收入国家和中高收入国家肿瘤发病数(例)对比 (10) 图表13:中国胃癌(左)、结直肠癌(中)和日本胃癌5年生存率(右)情况 .. 11图表14:日本对胃癌、结肠癌的筛查覆盖率逐渐提升 (11) 图表15:中国40-69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12) 图表16:PSA筛查催动美国前列腺癌诊断率上升 (12) 图表17:美国各州HAQs评分情况 (13) 图表18:中国各省HAQs评分情况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