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导读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导读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导读

《鲁滨逊漂流记》

(一)考点

1、文段选自哪里,作者资料(名字、国家),主人公(鲁宾逊),野人(星期五)

2、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或与此相关的故事情节。-----了解基本的故事情节。

3、通过上文表现出主人公或星期五什么方面的性格特点。------人物的性格特征。

为什么要写某个部分某个内容-----这部分可以表现主人公什么性格特征。

他是如何做的,表现什么------概括,并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4、概括文段中的内容,做了什么事,什么心理活动。

5、语言特点并分析。

6、阅读启示。

(二)基础知识

1、《鲁宾逊漂流记》-----英国作者:丹尼尔·笛福人物:鲁宾逊星期五(野人)

2、内容简介

英国青年鲁宾逊在一次航海过程中,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芜人烟的孤岛上。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人,称他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性格坚强的鲁滨逊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一直到一艘英国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英国。这时他父母双亡,鲁滨逊收回他巴西庄园的全部受益,并把一部分赠给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们。

概括:航海过程中遇难,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靠顽强意志和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在岛上生活了28年,最后遇救返回故乡。

第一部分写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

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要部分,写鲁滨逊在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的经历。(精华、重点)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经历。

3、性格特点(背)

鲁宾逊:个性自由、敢于冒险,充满劳动热情,乐观勤劳,机智能干,坚毅刚强,不向苦难屈服,具有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有坚定的意志和恒心,是新兴资产者的英雄形象。

星期五:鲁滨逊救起的白人俘虏,是鲁滨逊忠实的仆人和朋友。勤劳、真诚、知恩图报、忠心耿耿、对主人惟命是从,没有脾气,性格开朗、诚恳待人,疾恶如仇,聪明伶俐(学语言)

4、部分情节

(1)鲁宾逊生长在中下层的资产阶级家庭,本可以安于守成,过小康生活,不必去冒什么风险。但他却不顾父亲的反对,宁愿航海经商,到外面闯荡。

(2)刚到荒岛,克服最初的悲观绝望情绪,立即投入到征服大自然的斗争。

(3)身陷绝境,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A、在海难中,同船的11个人中,死了10个,就他一人活着,这是上帝对他的特别关照;B、从搁浅的船上获得了维持生活的大量必需品,这是上帝对他的格外恩赐。C、他的日记本上所列出的六大“好处”,最集中地体现了鲁滨逊要顽强活下去的理由。

(4)从搁浅的破船上取走了几乎所有可以取走的东西。利用船上留下的简单工具,克服无数困难,为自己的生存创造了条件。鲁滨逊十二次到那条大船上,把可能有用的东西都搬到住处后,感到暂时的栖身之处不宜久住,要找一个新的住所。他认为新住所要符合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是:要有益于身体健康(或:地势要高),要有淡水要能避免在烈日里曝晒;要能抵御野兽的袭击(或:要安全) ;要能望见大海。

(5)挖掘山洞,修筑栅栏,驯养山羊,种植谷物,焙制陶器,加工面粉,烘烤面包。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富裕”。

(6)花了半年的时间造了一只能坐24人的独木舟,但它放进海里却需要花12年的工夫挖条小河,只好放弃这条船,又用了一年时间另造一只。

(7)发现野人的脚印时的恐慌及与野人激战,搭救星期五。

5、小说特点

(1)小说对鲁滨逊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自然,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

(2)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注重表现性格的变化和发展,用人物行动具体表现人物性格。(细节描写!)

(3)常常穿插一些人物的议论来补充、突出人物性格。(非常值得一读)

(4)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情节完全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以第一人称回忆的好处:是主人公鲁滨逊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或思考的,读来既感到新奇,又觉得真实可信。)

(5)小说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

6、启示:当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勇敢顽强,不断努力,乐观坚强的精神,相信自己一定能走出困境。……

(三)重点补充

《鲁滨孙漂流记》作者是英国人笛福。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描写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孙,不甘过平庸的生活,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但每次都历尽艰险。小说第一部分写鲁滨孙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要部分,写鲁滨孙在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经历。

阅读感受:①故事精彩离奇;②小说表现了鲁滨逊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性格;

③小说对鲁滨逊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自然,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像力和艺术表现力;④小说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情节完全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⑤小说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

人物相关故事性格特征

鲁滨逊自己搭建房屋,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筛面做面包,还搭救并训练了一个野人"星期五",使他成为自己的忠实奴仆。就这样,他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鲁滨孙"已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

(四)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笛福。

2.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小说中描写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是全书的精华。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鲁滨逊,这部作品叫《鲁滨逊漂流记》。

4.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高度浓缩地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类进步的历程,他成了一位独自创造文明的英雄。

5.鲁滨逊在巴西买了一块庄园,曾在那儿。过了四年安稳的庄园主生活。

6.在荒岛上,鲁滨逊刚开始主要的食物是野山羊,由于担心弹药用完,他就把他们捉住饲养起来。

7.偶然机会,鲁滨逊抖装饲料的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稻和麦苗。

8.鲁滨逊在岛上捉到一只鹦鹉,给它起名叫波儿。

9.鲁滨逊在岛上种粮的第一年收获了两斗大米和两斗大麦,他把这些粮食碾碎放进自己烧制的瓦罐中烤成面包。

10.鲁滨逊在岛上还用羊皮制作了一把伞。

11.鲁滨逊用近两年的时间造了一只独木船,还挖了一条六尺的运河,把船运到了半里外的小河里。

12.救了“星期五”,鲁滨逊知道在另一个岛上住着十五个西班牙人,是海船失事后逃上去的。

13.《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笛福,他是该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有英国小说和报刊文学之父的美誉,他的文章影响了后来期刊文章和报纸的发展。

14.《鲁滨逊漂流记》是以第一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15.鲁滨逊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伦敦,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

16.鲁滨逊第二次出海是去非洲经商,这一次他成功了。

17.鲁滨逊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土耳其海盗,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巴西,在那里独自经营一个种植园,生活过得很顺遂。

18.鲁滨逊第四次航行是去贩运黑奴,遭遇飓风,一连十二天。当行驶到南美洲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

19.鲁滨逊有一包钱币,约值36金镑。可对于岛上的生活来说,它们却是倒霉而无用的东西,都已经发霉了。20.鲁滨逊来到岛上第23年,突然发现岛上出现了一群野人。两年后,他救下一个俘虏,那天是,因此,这个俘虏名叫星期五,他成了鲁滨逊的仆人。

21. 1686年12月19日,鲁滨逊带着仆人乘船离开海岛,他一共在岛上生活了_28年。

22.鲁滨逊认为荒岛上可分两季:旱季和雨季

23.鲁滨逊流落的荒岛叫什么岛绝望岛。

24.我第一夜在哪里睡觉树上。

25.鲁滨逊的全名叫什么答案;鲁滨孙·克鲁斯

26.鲁滨逊的爸爸是哪国人答案;德国布莱梅人

27.鲁滨逊父亲想让鲁迅做一个什么职业答案;做一个律师。

28.《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成功的_现实主义_小说,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因此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鲁滨逊,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29.《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根据什么来写这本书的根据一些航海家和流亡者的记载

30.这部小说用(第一人)人称按(时间)顺序来叙述。

31.鲁滨逊给那个野人起的名字是星期五

32. 鲁滨逊给那个野人根据什么起名字(时间) 救"星期五"时候正好是星期五,.

33.书中的主人公曾经在哪个国家做过烟草生意而发财巴西

34.主人公救野人时,野人还有父亲吗有

35.鲁滨逊教会鹦鹉说波儿

36.主人公救野人时,野人吃什么食物人肉

37. 在<<奴隶生涯>>中,鲁滨逊被留在了谁的家里做奴隶海盗船长

38.在孤岛上有什么与他做伴答:一只狗,两只猫,一只鸟,一些书。

39.他找到几本什么书祈祷书和圣经

40.主人公的鸟会说话么会41.他刚刚到岛上时思考了哪些问题

⑴生存问题⑵物质问题⑶精神问题

42. 鲁滨逊在逃亡时,把一个小孩留了下来,那个小孩叫什么名字佐立

43.他的衣服是什么做的兽皮

二、选择题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谁

A.莎士比亚

B.雨果

C.笛福

D.雪莱 C

2.《鲁滨逊漂流记》的发行时间

B

3.鲁滨逊用望远镜看见了多少个野人在会餐

C

4.野人一共抓了几个俘虏被解救了几个

,2 ,3 ,1 ,1 C

5.鲁滨逊离开那个岛时,已在岛上呆了多久(四舍五入)

年年年年 B

6.鲁滨逊是哪个国家的人

A.葡萄牙

B.西班牙

C.法国

D.英国 D

7.船触礁以后鲁滨逊上船搜寻有用的东西,下列哪一项不是他发现的

A.手枪

B.指南针

C.英镑

D.面粉 B

9.鲁滨逊上岸后的第一个家是()

A一个山洞 B一座小木屋 C一顶帐篷 C

10.鲁滨逊在岛上最危险的是()

A断粮 B遇上野兽 C落入吃生人番手里C

11.鲁滨逊()岁时重返自己的祖国。

A45岁 B 50岁 C55岁 C

12.鲁滨逊遇到海盗船后,后又()

A负隅顽抗举手投降 B 被俘获逃跑成功 C顽强抵抗成功逃脱 B

13.鲁滨逊上岛后最想吃的是()

A饼干 B 面包 C面条 B

三、简答题

1.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代表作品是《鲁滨逊漂流记》。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部小说的内容提要(80字左右)。《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写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故事。

或回答: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孙,不甘于像父辈那样平庸地过一辈子,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毅然舍弃安逸舒适的生活,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但每次都历尽艰险。有一次,风暴将船只打翻,鲁滨逊一个人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那里历尽艰辛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小说的主要部分就是对他这段荒岛生活的生动记述。

2.《鲁滨逊漂流记》中写鲁滨孙十二次到那条大船上,把可能有用的东西都搬到住处后,感到暂时的栖身之处不宜久住,要找一个新的住所。他认为新住所要符合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是:

要有益于身体健康(或:地势要高),要有淡水要能避免在烈日里曝晒;要能抵御野兽的袭击(或:要安全) ;要能望见大海(意思对即可)

3.写出鲁滨逊在荒岛上救人的一个故事名称。(自拟)(6个字以内)

搭救“星期五”、“智救落难船长”

4.他刚刚到岛上时思考了哪些问题

⑴生存问题⑵物质问题⑶精神问题

5. 鲁滨逊是如何到达孤岛的

在第四次出海经商时,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只有鲁滨逊幸存,漂流到孤岛上。

6. 鲁滨逊是如何计算日月的

在一个方柱的四边,每天用刀刻一个凹口,每七天刻一个长一倍的凹口,每一月刻一个再长一倍的凹口。就这样有了一个日历,可以计算日月了。7. 鲁滨逊写的“利害差异表”有何意义

8.鲁宾逊在乎道上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

把种种可能都分析出来,无论是出于消极还是积极,这使得他能够冷静下来,从只会空想的日子里解脱了出来,学会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从而勇敢地去面对现实,去改善现状。没有吃的,通过打猎、养殖家禽和种植庄稼解决;没有住所,就建造木屋挡风遮雨还保障了安全;还有疾病和地震,最大的危险是食人的野人,另外精神的孤独痛苦最难以忍受,他写日记读圣经,还收留了星期五。

9.如果让你选课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座右铭; 我无意祈求上帝把我从这荒岛上拯救出去,我连想都没有这样想过。与灵魂获救相比,肉体的获救实在无足轻重。在这里,我说了这些话,目的是想让读者明白:一个人如果真的世事通明,就一定会认识到,真正的幸福不是被上帝从患难中拯救出来,而是从罪恶中拯救出来。

理由:

10.请向你的朋友推荐名著《鲁滨逊漂流记》,并说说推荐的理由。

理由一:《鲁滨逊漂流记》让我懂得了在遭遇困境时,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要坚强地活下去。

理由二:这部小说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鲁滨逊这个人物。他敢于冒险.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即使流落荒岛,也绝不气馁。在荒无人烟、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小岛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像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活了下来。

理由三:《鲁滨逊漂流记》让我学会独立,学会坚强,学会生存,让我懂得了在遭遇困境时,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11.在许多国家,这部作品一直被当作儿童必读的“生活百科全书”,请你根据印象,说出两到三个求生的情节,作为以野外生活的借鉴。

鲁滨逊用自己的双手在荒野中搭帐篷,掘山洞,打围墙,为自己筑起一个安全坚固的“城堡”,免受食人族的侵害。有了住,还得有吃。从船上运下来的食品虽然不少,但却是有限的,如果不自力更生,就会坐吃山空。于是鲁滨逊又开始自己种庄稼,圈养家畜。荒岛上的天气变化无常,鲁滨逊上荒岛的第一年就病倒了,病得很重,一天到晚都昏昏沉沉。这是他运用了巴西人无论得什么病都不吃药而吃烟叶这个实例,成功地救了自己一命。12.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代表作品是《鲁滨孙飘流记》。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部小说的内容提要(80字左右)。鲁滨孙四次航海。第一次出海他几乎被淹死;第三次出海,又被海盗掳去,逃出后在巴西发了财。但他仍不死心,经别人提议,再次出航,结果滞留海岛,在孤岛中生活了二十八年。

13.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其代表作品是《鲁滨孙漂流记》。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部小说的内容提要(100字左右)。

小说第一部分写鲁滨孙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要部分,写鲁滨孙在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经历。

14.鲁滨孙认为新住所要符合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是什么:

要有益于身体健康(或:地势要高),要有淡水要能避免在烈日里曝晒;要能抵御野兽的袭击(或:要安全) ;要能望见大海(意思对即可)

四、综合

1、阅读答题

1659年9月30日,我,可怜而不幸的鲁滨孙·克罗索,在一场可怕的大风暴中,在大海中沉船遇难,流落到这个荒凉的小岛上。我且把此岛称之为“绝望岛”吧。同船伙伴皆葬身鱼腹,我本人却九死一生。

整整一天,我为自己凄凉的境遇悲痛欲绝,我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也没有地方可逃,没有获救的希望,只有死路一条,不是被野兽吞嚼,被野人饱腹,就是因缺少食物而活活饿死。夜幕降临,因怕被野兽吃掉,我睡在一棵树上。虽然整夜下雨,我却睡得很香。

10月1日清晨醒来,只见那只大船随涨潮已浮起,并冲到了离岸很近的地方。这大大出乎我意料。我想,待风停浪息之后,可以上去弄些食物和日用品来救急。但又想到那些失散了的伙伴,这使我倍感悲伤。……

从10月1日至24日,我连日上船,把我所能搬动的东西通通搬下来,趁涨潮时用木排运上岸,这几天雨水很多,有时也时停时续。看来,这儿当前正是雨季。……

10月26日傍晚,我终于在一个山岩下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我画了一个半圆形作为构筑住所的地点,并决定沿着这个半圆形安上两层木桩。中间盘上缆索,外面再加上草皮,筑成一个坚固的防御工事,像围墙或堡垒之类的建筑物。

(1)这部小说的作者是()国的(),小说是用()人称按()顺序来叙述的。

(2)这段短文中共讲了哪几件事

答案:(1)英国,笛福,第一,时间。(2)(1)沉船遇难,“我”流落到荒岛;(2)“我”上沉船搬运东西;(3)“我”寻找地方,构筑住所。

课外阅读《鲁滨逊漂流记》

名著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二) 一、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片段,回答问题。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① 我现在不再去想那艘船,或者从船上取任何东西了,而是想船损毁以后,有些 什么被冲上岸来。事实上,后来的确有各种各样东西冲上了岸,但是那些东西对我都没有什么大用处。 ② 我的思想现在完全放在自身的安全上,想的是怎样去对付野人(要是出现的话)和野兽(要是岛上有的话)。我想到许多主意,怎样对付他们,也想过盖一个怎样的住所:是在地上挖一个洞呢,还是在地面上搭一个帐篷?一句话,我决定既挖洞,又搭帐篷。 ③ 我早就发现,我现在这个地方不适宜于我居住,尤其是因为这是一片靠近海边的、近似沼泽地带的洼地;我认为这不利于我的健康,尤其是附近没有淡水。所以我决定去找片更有益于健康和方便的陆地。 ④ 我根据自身的处境考虑到几点,认为符合这几点就是对我适合的。首先,要有 益于健康和有 _________ ,我刚才已经说过了;第二,要能遮蔽 ________ ;第三,要 不受 _________ 的侵袭;第四,要 ______________ ,要是看到老天爷派来一艘船的话, 那我就不至于错过被搭救的大好机会,对这我是绝不会死心的。 ⑤ 我到处寻找一个适合于这些条件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我找到了一小片平地,它在一座突起的小山的一侧。这片土地在小山西北偏西处,所以我天天晒不到日头:直到太阳转到偏南的西边处,或者那一带附近的时候,才照来阳光;不过,在这一带,已经将近日落了。小山的正面朝着这片小平地,陡得像房子的围墙,所以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从顶上向我扑下来。我决定要在这片洼地前面平坦的绿地上搭建帐篷。 ⑥ 在搭建帐篷以前,我先在这片洼地前面,一片土地上画出一条半圆形的弧线。 这个半圆形的半径离岩石不超过十码,弧线两头的直径约莫二十码长。在这条半圆形的弧线上,我打下两排坚固的木桩。我把桩子一根根地打下地去,直到它们像 基柱那样牢固地直立着,木桩大的一头在上,高出地面约莫五英尺半光景,顶端都是削尖了的。两排木桩间的距离不超过六英寸。 ⑦ 接着,我拿来了那些我在船上已经截成一段段的锚链,把它们整整齐齐地一排 排堆在两排半圆形的木桩中间,一直堆到顶,再从里面用其他木桩斜顶住它们,顶住它们的木桩约莫两英尺半高,就像支柱撑住柱子那样。这道栅栏非常坚固,无论人兽都无法突破,或者跨越。这使我花了许多时间和劳力,特别是在林子里砍那些桩子然后把它们运回来,打进地里。我不给这道栅栏做一扇进出的门,而是做一 把短梯,从顶上走。我进去以后,就随手抽掉梯子。这样,我就完全在栅栏的防卫之中了,而且我想,仿佛身在堡垒内,已经与世隔绝,所以夜晩可以安心睡觉。

(完整版)《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 。 2.伴鲁滨逊度过晨昏的是一只鹦鹉 、及一只狗、一只 。 3.鲁滨逊生活的孤岛叫 。 4.《鲁滨逊漂流记》结尾告诉我们,鲁滨逊一生中最可怕的一次遇险是 。 5.《鲁滨逊漂流记》小说的主人公是鲁宾逊把被救的土人取名为“ ”, 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6.《鲁滨逊漂流记》第一部分写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经历,第二部分写鲁滨逊在一座 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多年孤独的时光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后的事 情,你认为全书的精华是第 部分。 7.《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用了第 人称的角度来描写的。 8.鲁滨逊在孤岛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 (填农作物) 。 9.在荒岛上,鲁滨逊刚开始主要的食物是__________,由于担心弹药用完,他就把它们捉住饲养起来。 10.通过这本书中鲁滨逊的一些经历,我们知道风向决定了 。 二、选择题。 1.一直到第28个年头一艘( )(国籍)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英国。 A 、美国 B 、英国 C 、西班牙 D 、巴西 2.在第( )次出海经商时,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只有鲁滨逊幸存,漂流到孤岛上。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3.鲁滨逊用望远镜看见了多少个野人在会餐? ( ) A 、19 B 、29 C 、30 D 、20 4.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 )年,高度浓缩地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类进步的历 程,他成了一位独自创造文明的英雄。 A 、28 B 、10 C 、8 D 、21 5.作者在《鲁滨逊漂流记》小说中主要通过( )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A 、动作描写 B 、心理描写 C 、语言描写 D 、外貌描写 6.《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 A 、塞缪尔 B 、菲尔丁 C 、笛福 D 、斯威夫特 7.鲁滨逊在岛上捉到一只( ),给它起名叫波儿。 A 、鹦鹉 B 、海蜇 C 、海龟 D 、老鹰 8.在孤岛上( )成为他的精神支柱。 A 、《金刚经》 B 、《易经》 C 、《诗经》 D 、《圣经》 9.鲁滨逊是什么时候漂到孤岛上的?( ) A 、1687年7月11日 B 、1659年9月1日 C 、1659年9月30日 D 、1660年1月1日 10.船触礁以后鲁滨逊上船搜寻有用的东西,下列哪一项不是他发现的?( ) A.手枪 B.指南针 C.英镑 D.面粉 三、判断题。 1.鲁滨逊从第一次出海离开英国约28年。 ( ) 2.鲁滨逊是一个意志品质极为坚强,生存信念十分执著的人,并且务实肯干,勤于创造。 ( ) 3.“我要尽全力而为,只要我还能划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还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这是鲁滨逊说的一句话。 ( ) 4.鲁滨逊在葡萄牙买了一块庄园,曾在那儿过了四年安稳的庄园主生活。( ) 5.在荒岛上,鲁滨逊刚开始主要的食物是鱼鳖,由于担心弹药用完,他就把他们捉住 饲养起来。 ( ) 6.鲁滨逊用近2年的时间造了一只独木船。 ( ) 7.《鲁滨逊漂流记》中人物不多,除了鲁滨逊以外只有星期五还有些性格,其他人物不过是陪衬。 ( ) 8.鲁滨逊在一个方柱的四边,每天用刀刻一个凹口,每七天刻一个长一倍的凹口,每一月刻一个再长一倍的凹口。就这样有了一个日历,可以计算日月了。 ( ) 9.鲁滨逊在第一次遇到风浪时,他想如果他能幸存,他将像一个真正的回头浪子,回到他父亲的身边去。 ( ) 10.鲁滨逊用近一年的时间造了一只独木船,还挖了一条六尺的运河,把船运到了半里外的小河里。 ( ) 四、连线题。 鲁滨逊先后出海四次,请将每次的遭遇连线。 第一次 去非洲经商 第二次 他们遇到了土耳其海盗,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巴西。 第三次 贩卖黑奴,遭遇飓风,船在南美洲一个岛屿附近突然触礁,遭灭顶之灾。 第四次 目的地是伦敦,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完整word版)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测试题及答案(2),推荐文档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笛福),他是该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有(英国小说和报刊文学之父)的美誉,他的文章影响了后来期刊文章和报纸的发展。 2.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高度浓缩地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类进步的历程,他成了一位独自创造文明的英雄。 3.鲁滨逊在(巴西)买了一块庄园,曾在那儿,过了四年安稳的庄园主生活。 4.在荒岛上,鲁滨逊刚开始主要的食物是(野山羊),由于担心弹药用完,他就把他们捉住饲养起来。 5.偶然机会,鲁滨逊抖装饲料的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麦)苗和(稻)苗。 6.鲁滨逊在岛上捉到一只鹦鹉,给它起名叫(波儿)。 7.鲁滨逊在岛上种粮的第一年收获了(两斗大米、两斗大麦),他把这些粮食碾碎放进自己烧制的瓦罐中烤成(面包)。 8.鲁滨逊在岛上还用(羊皮)制作了一把伞。 9.鲁滨逊用近(两)年的时间造了一只独木船,还挖了一条(六)尺的运河,把船运到了半里外的小河里。 10.鲁滨逊来到岛上第(23)年的(12)月,突然发现岛上出现了一群(野人)。两年后,他救下一个俘虏,那天是(星期五),因此,这个俘虏名叫(星期五),他成了鲁滨逊的仆人

11.救了“星期五”,鲁滨逊知道在另一个岛上住着十五个(西班牙)人,是海船失事后逃上去的。 12.《鲁滨逊漂流记》是以第(一)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13.鲁滨逊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伦敦),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 14.鲁滨逊第一夜在(树上)睡觉。 15.鲁滨逊第二次出海是去(非洲)经商,这一次他成功了。16.鲁滨逊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土耳其海盗),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巴西,在那里独自经营一个(种植园),生活过得很顺遂。 17.鲁滨逊第四次航行是去(贩运黑奴),遭遇飓风,一连十二天。当行驶到(南美)洲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18.鲁滨逊有一包钱币,约值(36)金镑。可对于岛上的生活来说,它们却是(倒霉而无用),都已经发霉了。 19.(1686)年(12)月(19)日,鲁滨逊带着仆人乘船离开海岛,他一共在岛上生活了(28)年。 20.鲁滨逊认为荒岛上可分两季:(雨季)和(旱季)。 21.鲁滨逊流落的荒岛叫:(绝望岛)。 22.鲁滨逊等人遇难时,船上有(14 )个人。 23.鲁滨逊在反检柜子时发现了(糠米)。 24.鲁滨逊给了星期五(小刀、皮带、斧头)。 25.逃离了奴隶生涯,鲁滨逊来到了(黑人岛)。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导读

《鲁滨孙漂流记》名著导读

【第一阶段阅读指南】……………………………………………………………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早年经商,到过欧洲大陆各国,并以写政论和讽刺诗著称。晚年发表 海上冒险小说、流浪汉小说和历史小说。 主要代表作有:《鲁滨逊漂流记》《辛格顿船长》《摩 尔·弗兰德斯》《大疫年日记》等。 《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漂流到一座荒岛之上,在那里独自生活了28年。他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韧性格和英雄本色。文章塑造了一个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勇者形象。

鲁滨逊是一位不安于现状,勇于行动,勇于追求,不畏艰险,按照现代文明的模式,开辟新天地的创造者。 ——丹尼尔·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合乎情理地解决问题和通过实践来学习的经典……每个正在成长的男孩都应该先读读这本书。 ——卢梭 鲁滨逊代表一般的人性,无论他的智力还是道德都没有超出人性的中等状态,他身上唯一特殊的是这种“结合了事业与漫游的精神”。——柯勒律治 《鲁滨逊漂流记》分____章,共____节,第1~4周我会阅读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的内容。 第一章(第1节)出海 内容概要 鲁滨逊从小就痴迷于航海,鲁滨逊的父母劝诫他留在家乡从事一门好的职业,在舒适的环境里平安幸福地度过一生。1651年,鲁滨逊不顾父母的劝阻,悄悄离开了家乡,踏上了第一次航海 之旅,结果途中遭遇风暴,险些丢了性命。

积极建造住所,寻找可以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生活用品。 阅读 目标 ①刚到荒岛的时候,鲁滨逊面临着哪些困难?②鲁滨逊列举出 的“好事”和“坏事”分别有哪些?(在书中标出相关语句)阅读 技巧 运用学过的方法整理资料。(对应教材P93单元导读要求) 阅读完了《鲁滨逊漂流记》第一章(第1节)至第二章(第3节),书中描写的主要内容你都了解了吗?下面的思维导图展示了其中3个章节的主要情节内容,请试着根据名著的内容将关键词补充完整。 《出海》 《逃离》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概述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情节概述 一、作者简介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英国小说家,新闻记者。他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其作品主要为个人通过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18世纪,长篇小说兴起,笛福作为西方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他的创作开辟了以写实为风格,追求逼真效果的现代长篇小说发展的道路。他的小说情节曲折,采用自述方式,可读性强,并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自14至15世纪新航路开辟以来,航海成为每个青年人都抱有的一种理想,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闻名于世,鲁滨逊也成为与困难抗争的典型人物,因此他被视作英国小说的开创者之一。 继《鲁滨逊漂流记》的成功之后,接下来的五年之中,笛福又陆续写了四本书,包括《生命》、《冒险》、《红牌船长的海盗生涯》及《疫年大事记》。笛福逝世于1731年4月,享年71岁。 二、写作背景 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亚历山大·赛尔科克的苏格兰水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南美洲大西洋中的安·菲南德岛上。四年后当他被救回英国时已成了一个野人。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以赛尔科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使“鲁滨逊”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本书成书于1719年左右,在作者快年届60时创作了这部妙趣横生、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传记体小说,为自己博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美誉。 三、主要故事情节 1.第一次航行 鲁滨逊的父亲原来指望儿子学法律,但是鲁滨逊却一心想去航海。有一天,鲁滨逊去赫尔时,他的一位同伴正要坐其父亲的船到伦敦去,他动心了,于是,他跟着去——这是1651年的8月,当时他十九岁。船刚驶出海口,便碰到了可怕的风浪,使他感到全身有说不出的难过,心里十分恐惧。他在痛苦的心情中发了誓,假如上帝在这次航行中留下他的命,在登上陆地后,就一直待在他慈爱的父母身边,从此一定听从他们的忠告办事。可是第二天风停了,浪也歇了。太阳西沉,继之而来的是一个美丽可爱的黄昏,这时,又喝了同伴酿的一碗甜酒后,他就把这次航行后便回家的决心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2.第二次航行。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 3.第三次航行。在去非洲的几内亚做生意时,鲁滨逊被一艘土耳其的海盗船俘虏,被卖为奴隶。后来他划了主人的小船逃跑,途中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起,逃到了巴西。在那里独自经营一个甘蔗种植园,当起了庄园主,生活过得很顺遂。 4.第四次航行触碓 在巴西,因为人工不足,有几个种植园主知道鲁滨逊曾为做生意而到过非洲的一些奴隶市场口岸,就竭力哄诱他作一次航行,到那一带去为他们的种植园买些黑奴回来。想不到,他们的船在南美洲北岸一个无名岛上触了礁,所有的水手及乘客全都淹死了,只有他一个人被高高的海浪卷到了岸上,保住了一条命。他把船上的东西都搬到岛上,在山上凿洞,围栅栏,定居下来,饮溪水,烤野味,度过了最初遇到的困难。

经典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鲁滨逊在荒岛上第一次听到别人和自己说话是在_D_。 A十三年后 B十六年后 C十八年后 D二十五年后 2.“他的头发长而且黑,并不像羊毛似的卷着。他的前额又高又大,两眼活泼而有光.他的皮色不很黑,略带褐色……他的脸是圆圆的;胖胖的;鼻子很小,但又不像黑人那样扁……”这是对__B的描写。 A佐立 B星期五 C威尔斯 D星期五的父亲 3.《鲁宾逊漂流记》是按第_A_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A一 B二 C三 4.《鲁滨逊漂流记》的发行时间是_B_年? A1718 B1719 C1720 D 1721 5.鲁滨逊是__D人? A.葡萄牙 B.西班牙 C.法国 D.英国 6.船触礁以后鲁滨逊上船搜寻有用的东西,下列_B_不是他发现的? A手枪 B指南针 C英镑 D 面粉 7.他在岛上最早的伙伴是谁? ( C) A一只他收养的猪 B 一只他收养的狗 C 一只他收养的猫 D 一只他收养的鸟 8.他是怎么治好病的? (D ) A自己好的 B星期五帮她治好的 C根本就没病 D把烟叶含在嘴里,喝甘蔗酒 9.他是怎样回到英国的?(B ) A遇到好心人求救B搭一艘外国船去的回C遇到漂流的船只,自己回去了D自己制作船只回去 10.他是如何计算日期的?( A ) A用木刀在石头上刻痕 B在烂船上找到日历 C拿树枝来制作日历 D心算 11.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B ) A 星期四 B 星期五 C 星期六 D星期一 12.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 A )年 A 28年 B 29年 C 38年 D 39年 13.鲁滨逊的生日是( B ) A 九月二十号 B 九月三十号 C 九月十号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 1.《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 ( 英 )国的(丹尼尔·笛福)。 2.鲁滨孙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伦敦),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鲁滨孙第二次出海是去(非洲)经商,这一次他成功了。鲁滨孙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土耳其海盗),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巴西。鲁滨孙第四次航行是去

广东省2017中考语文试题研究第二部分阅读专题十一附加题——推荐名著阅读三《鲁滨逊漂流记》

三、《鲁滨逊漂流记》 【考情搜索】 2011年已考查。 【教材链接】语文版八上:名著引读(三)P224~225 【内容梗概】 鲁滨逊出身平民,但自幼就立下了遨游四海的壮志。鲁滨逊的首次冒险生涯开始于1651年。他发现与非洲的易货贸易有利可图,便四次出海,前往非洲,最后一次却不幸遇上了海盗,他本人也成了奴隶。不久,他瞅准机会带小黑奴佐立逃走,被一艘开往巴西的船救起。到了巴西后,他卖掉佐立和小艇,买了一个庄园,过上了舒适的生活。但是生性喜爱冒险的他,又想去非洲贩卖黑人,结果船在南美洲附近触礁沉没,他侥幸逃生,从此孤独地生活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一住就是28年。 为了生存,鲁滨逊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他造出一个木排,用于抢运沉船上有用的东西,支起帐篷,使自己有一个暂时的避难所。勘察了小岛的地形以后,他把“家”安在山坡下的一个小山洞里,在洞口设置了机关以防备野兽。他还捕猎野山羊并把它们饲养起来。一次,他偶然收集到从船上带下来的水稻和大麦的种子,在第二年将它们大面积种植起来。岛上物产丰富,还有源源不断的淡水,要活下来基本没有什么问题。海岛的另一头有片果林,他在那里建起了自己的“别墅”——一间茅草屋。 生存基本有了保障以后,鲁滨逊开始涉足农牧业,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他把第二年打下的稻谷和大麦碾成粉,然后用自己烧制的瓦罐来烤面包。他围了木栅栏,将捕来的野山羊集中饲养,这样就有了羊肉、羊奶和用羊皮缝制的衣物。到第六个年头,他造了一只独木船,又挖了一条运河通往半英里外的小河。 一天,一群野人来到鲁滨逊经营的小岛。他们竟然载歌载舞地吃人,鲁滨逊很担心自己也会遭受同样的命运。于是,他为“家”重新设置了更复杂的机关。就这样,他在岛上安全度过了23年。后来,岛上又来了一群食人族。鲁滨逊看到野人吃人的残暴场面后,加固了自己的“城墙”,并且深居简出,同时他也萌生把野人杀掉的念头。不久后,他又一次看见一群野人到岛上来举行“人肉宴”,其中一个野人“俘虏”从准备吃他的人群中逃出。鲁滨逊果断地帮助这个逃跑的野人,打死了两个追赶者,搭救了这个野人。鲁滨逊将他收为自己的奴隶,并取名“星期五”,以纪念在星期五这天搭救了他。“星期五”在鲁滨逊的教导下,很快学会了穿衣、开枪、讲英语、信基督……成为了鲁滨逊最忠实的仆人和朋友。他告诉鲁滨逊,不久前有白人流落到他所居住的那个岛。鲁滨逊就和“星期五”造了一只独木舟准备去救援他们,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一群野蛮人带着很多俘虏来到鲁滨逊的岛上,他们从俘虏中救出了一名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亲。 因为人员增加,鲁滨逊扩大了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并派那位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亲去解救其余的白人,这样他们就可以造一条大船回巴西。“星期五”的父亲和那个白人走后,鲁滨逊和“星期五”帮助一艘英国商船的船长和大副击溃暴徒,夺回商船。之后,鲁滨逊把岛上的一切都传授给了那些被他们俘虏的暴徒,规定他们把岛屿打理好。于是,没等“星期五”的父亲回来,他们就搭乘这艘商船回国了。 在海外游荡了35年以后,鲁滨逊带着“星期五”回到了已经物是人非的家:父母去世已久,家中只剩下两个妹妹和两个侄子。巴西的种植园为鲁滨逊带来了大笔财富,他娶妻生子,过了几年平静的日子,妻子去世以后,他再次出海。当鲁滨逊经过曾经经营了28年的小岛时,看见岛上已经居住了许多欧洲人,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他感到非常欣慰。 在驶往巴西的途中,鲁滨逊的船只遭到了野蛮人的偷袭,“星期五”在混战中死去。脱险后,鲁滨逊经巴西、好望角来到中国,被船上叛变的水手扔下,最后随一支商队辗转回到英国。一段时间以后,热衷于冒险的他又开始准备下一次也许没有归期的远行。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导读

《鲁滨逊漂流记》 (一)考点 1、文段选自哪里,作者资料(名字、国家),主人公(鲁宾逊),野人(星期五) 2、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或与此相关的故事情节。-----了解基本的故事情节。 3、通过上文表现出主人公或星期五什么方面的性格特点。------人物的性格特征。 为什么要写某个部分?某个内容?-----这部分可以表现主人公什么性格特征。 他是如何做的,表现什么?------概括,并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4、概括文段中的内容,做了什么事,什么心理活动。 5、语言特点并分析。 6、阅读启示。 (二)基础知识 1、《鲁宾逊漂流记》-----英国作者:丹尼尔·笛福人物:鲁宾逊星期五(野人) 2、内容简介 英国青年鲁宾逊在一次航海过程中,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芜人烟的孤岛上。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人,称他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性格坚强的鲁滨逊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一直到一艘英国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英国。这时他父母双亡,鲁滨逊收回他巴西庄园的全部受益,并把一部分赠给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们。 概括:航海过程中遇难,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靠顽强意志和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在岛上生活了28年,最后遇救返回故乡。 第一部分写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 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要部分,写鲁滨逊在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的经历。(精华、重点)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经历。 3、性格特点(背) 鲁宾逊:个性自由、敢于冒险,充满劳动热情,乐观勤劳,机智能干,坚毅刚强,不向苦难屈服,具有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有坚定的意志和恒心,是新兴资产者的英雄形象。 星期五:鲁滨逊救起的白人俘虏,是鲁滨逊忠实的仆人和朋友。勤劳、真诚、知恩图报、忠心耿耿、对主人惟命是从,没有脾气,性格开朗、诚恳待人,疾恶如仇,聪明伶俐(学语言) 4、部分情节 (1)鲁宾逊生长在中下层的资产阶级家庭,本可以安于守成,过小康生活,不必去冒什么风险。但他却不顾父亲的反对,宁愿航海经商,到外面闯荡。 (2)刚到荒岛,克服最初的悲观绝望情绪,立即投入到征服大自然的斗争。 (3)身陷绝境,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A、在海难中,同船的11个人中,死了10个,就他一人活着,这是上帝对他的特别关照;B、从搁浅的船上获得了维持生活的大量必需品,这是上帝对他的格外恩赐。C、他的日记本上所列出的六大“好处”,最集中地体现了鲁滨逊要顽强活下去的理由。 (4)从搁浅的破船上取走了几乎所有可以取走的东西。利用船上留下的简单工具,克服无数困难,为自己的生存创造了条件。鲁滨逊十二次到那条大船上,把可能有用的东西都搬到住处后,感到暂时的栖身之处不宜久住,要找一个新的住所。他认为新住所要符合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是:要有益于身体健康(或:地势要高),要有淡水要能避免在烈日里曝晒;要能抵御野兽的袭击(或:要安全) ;要能望见大海。 (5)挖掘山洞,修筑栅栏,驯养山羊,种植谷物,焙制陶器,加工面粉,烘烤面包。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富裕”。 (6)花了半年的时间造了一只能坐24人的独木舟,但它放进海里却需要花12年的工夫挖条小河,只好放弃这条船,又用了一年时间另造一只。 (7)发现野人的脚印时的恐慌及与野人激战,搭救星期五。 5、小说特点 (1)小说对鲁滨逊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自然,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 (2)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注重表现性格的变化和发展,用人物行动具体表现人物性格。(细节描写!) (3)常常穿插一些人物的议论来补充、突出人物性格。(非常值得一读) (4)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情节完全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以第一人称回忆的好处:是主人公鲁滨逊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或思考的,读来既感到新奇,又觉得真实可信。) (5)小说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 6、启示:当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勇敢顽强,不断努力,乐观坚强的精神,相信自己一定能走出困境。…… (三)重点补充 《鲁滨孙漂流记》作者是英国人笛福。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描写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孙,不甘过平庸的生活,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但每次都历尽艰险。小说第一部分写鲁滨孙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要部分,写鲁滨孙在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经历。 阅读感受:①故事精彩离奇;②小说表现了鲁滨逊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性格; ③小说对鲁滨逊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自然,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像力和艺术表现力;④小说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情节完全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⑤小说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 人物相关故事性格特征 鲁滨逊自己搭建房屋,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筛面做面包,还搭救并训练了一个野人"星期五",使他成为自己的忠实奴仆。就这样,他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鲁滨孙"已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 (四)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笛福。 2.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小说中描写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是全书的精华。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鲁滨逊,这部作品叫《鲁滨逊漂流记》。 4.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高度浓缩地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类进步的历程,他成了一位独自创造文明的英雄。 5.鲁滨逊在巴西买了一块庄园,曾在那儿。过了四年安稳的庄园主生活。

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

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 自由选读课 教学目标: ⒈了解作家常识及本部作品的创作背景 ⒉理清小说的故事线索,在熟悉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小说精彩的故事情节及与之相关的人物,如鲁滨逊“智救‘星期五’”“智救落难船长”“烧制陶器”等等。 ⒊初步运用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法,评点“鲁滨逊”这一形象。 ⒋引导学生感悟名著蕴含的哲理完成读书心得。 教学过程和方法: 自主阅读、小组合作、延伸拓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感受世界文化的灿烂。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运用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法,评点“鲁滨逊”这一形象。 2.引导学生感悟名著蕴含的哲理完成读书心得。 教学过程: 一、简介笛福生平 有人说,《鲁滨逊漂流记》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它与笛福的生活和思想密切相关。那么,笛福一生的经历如何呢?下面我们一起作个简要的了解。 丹尼尔.笛福(1660-1731)生于伦敦一个商人家庭,到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已是一个体面的商人,他从事过内衣业、烟酒贸易,还开过砖瓦厂。经历过破产。他在从事商业的同时从事政治活动,代表当时日益上升的资产阶级出版大量的政治性小册子,并因此被捕,后来靠疏通关系才得以出狱。此后他继续办报纸刊物,写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时文,又几次被捕,都是因为言论关系。在快年届六十时,笛福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已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已丰富的想像力进行文学加工,创作了这部妙趣横生、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传记体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为自已博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美誉。这促使他数月后便推出了该书的续集,并在短短五年内一鼓作气写出《辛格尔顿船长》、《摩尔.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练习题(有答案,内容全)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题(内容全,有答案) 一、选择题 1、小说《鲁宾逊漂流记》是以第(A)人称写的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P1】 2、鲁滨逊当兵阵亡的哥哥是(A) A大哥 B二哥【P1】 3、1632年,鲁滨逊出生在(A)家庭 A上流社会 B中层阶层 C层社会【P1】 4、鲁滨逊弟兄三人,他排行(C) A老大 B 老二C老三【P2】 5、从小,鲁滨逊对一切没有兴趣,只想(B) A学法律B航海 C参军【P2】 6、鲁滨逊初次航海的时间,是(A) A 1951.9.1 B 1952.9.1 C 1953.9.1 【P7】 7、初次出海,鲁滨逊第(A)天不再晕船 A二 B三 C 四【P8】 8、鲁滨逊第一次出海,第(B)天到达雅茅斯锚地。 A5 B6 C7 【P8】 9、第一次出海,船遭遇风暴,船长先砍掉船的(B) A主桅B前桅 C后桅【P9】

10、初次出海,船遭遇风暴,船舱进水。鲁滨逊和船员靠(B)得救。 A小船B小艇 C木板【P10】 11、鲁滨逊初次航海,遭遇了(C)灾难 A船撞毁 B海盗C风暴【P9-10】 12、鲁滨逊初次航海失败,他选择了(C) A回家 B当兵C去伦敦【P12】 13、鲁滨逊第二次航海,不幸成为(C) A水手 B商人C奴隶【P13】 14、鲁滨逊成为海盗船长的奴隶后,利用(B)逃跑 A小艇 B小舢板 C救生衣【P14】 15、和鲁滨逊一起射杀狮子的人,是(B) A星期五B佐立 C船长【P14】 16、带鲁滨逊到巴西成为种植园主的船长是(B)人 A英国B葡萄牙 C法国【P18-20】 17、鲁滨逊在巴西呆了(B)年,再次冒险航海。 A5年B四年 C六年【P23】 18、鲁滨逊出海冒险,去非洲贩卖黑人,船在(A)附近触礁沉没。 A南美洲 B大洋洲 C北美洲【P25-29】 19、初次出海,船遭遇风暴,船舱进水,船在(B)沉没 A温特尔灯塔B雅茅斯锚地 C伦敦【P10】

《鲁宾逊漂流记》好书推荐

《鲁宾逊漂流记》好书推荐 二十八年——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而有一个人,独自在海上的一个孤岛中漂泊了二十八年! “如果一个人遭遇困境,而无人解救就必须学会乐观地去改变现状。”这是我读完这本书后最大的感受。 一六五九年九月三十日,一个人在一次航行中上遇到了可怕的风浪,翻了船,除他之外无一人生还。他流落到了孤岛上。凭着他惊人的毅力与勇气,二十八年后,他依靠自己的智慧逃出了孤岛,这个人就是倒霉而又幸运的鲁滨逊。 二十八年间,他初到孤岛时,曾绝望的说:"我整天悲痛着我这凄凉的环境,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没有出路,没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不是被野兽所吞,就是被野人所嚼......" 但是,慢慢地,他独特的个性体现了出来,对生活充满希望,不再整天沉浸在自己设计的悲观中,开始一心一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建了小房子;做了桌子、小匣子;捕了小羊、小狗;种了小麦、稻子......就这样,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小王国…… 鲁宾逊的乐观和勇气是可嘉的,为了生存做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事情。而最为感动的是他竟然救了一个土著人,我们都知道土著人是会吃人的,何况是素不相识的“外人”,与他隔着一个文明的土著人呢?可能是他的善良,才让他身处危险也会想着去救别人。 鲁滨逊还是坚毅的人。他曾经这样说道:“我的脾气是要决心做一件事情,不成功决不放手的”,“我要尽全力而为,只要我还能划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还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他没有助手,工具不全,缺乏经验,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花很大的劳力,费好长的时间。连做一块木版都要四十二天。他作的许多事情都是白费力气,没有成功,但他从来不灰心失望,总是总结了失败的经验又重新开始。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令人欣慰的回报,他最后变得有船用,有面包吃,有陶器用,有种植园,有牧场,有两处较“豪华”的住所……这些没有一件不是费了很多力气、克服了许多困难才得来得的。 读完之后,我不禁反省自己:如果我流落到孤岛,能活几天?一天?两天?我又能干些什么?会劈柴?会打猎做饭?我连洗自己衣服还笨手笨脚的呢!再说了,没有一个人讲话,多孤单呀!我准会憋死的!可见鲁滨逊是多么乐观向上!我觉得人应该学习他这种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坚强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争取,决不能放弃!我们要像鲁滨逊那样有志气、有毅力、爱劳动,凭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它可以给予我们一生的激励!

[优质文档]初中名著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试题及答案

名著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成功的_________小说,作者是________国小说家________,有__________ 的美誉,他的文章影响了后来期刊文章和报纸的发展。小说主人公鲁滨逊成为 __________ 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2.鲁滨逊在__________买了一块庄园,曾在那儿过了四年安稳的庄园主生活。 3.在荒岛上,鲁滨逊刚开始主要的食物是__________,由于担心弹药用完,他就把他们捉住饲养起来。 4.偶然机会,鲁滨逊抖装饲料的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__________ 苗和__________ 苗。 5.鲁滨逊在岛上捉到一只鹦鹉,给它起名叫__________。 6.鲁滨逊在岛上种粮的第一年收获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他把这些粮食碾碎放进自己烧制的瓦罐中烤成__________。 7.鲁滨逊在岛上还用__________制作了一把伞。 8.鲁滨逊用近__________年的时间造了一只独木船,还挖了一条__________尺的运河,把船运到了半里外的小河里。 9.《鲁滨逊漂流记》的10.鲁滨逊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__________,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 10.鲁滨逊第二次出海是去__________ 经商,这一次他成功了。 11.鲁滨逊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________,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巴西,在那里独自经营一个________,生活过得很顺遂。 12.鲁滨逊第四次航行是去__________,遭遇飓风,一连十二天。当行驶到__________ 洲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 13.鲁滨逊有一包钱币,约值________金镑。可对于岛上的生活来说,它们却是 ________,都已经发霉了 14.鲁滨逊来到岛上第________年的________月,突然发现岛上出现了一群________。两年后,他救下一个俘虏,那天是________,因此,这个俘虏名叫________,他成了鲁滨逊的仆人。 15.鲁滨逊认为荒岛上可分两季:________ 和________。 16.鲁滨逊荒岛第一夜在________睡觉。 17.鲁滨逊等人遇难时,船上有________个人。 18.鲁滨逊的原名__ ______。 19.鲁滨逊在反检柜子时发现了________。 20.鲁滨逊给了星期五_____ ___。 21.逃离了奴隶生涯,鲁滨逊来到了________。 22.他刚刚到岛上时思考了_______问题,________问题,________问题。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1.《鲁滨逊漂流记》的发行时间?( ) A.1718 B.1719 C.1720 D.1721 2.鲁滨逊用望远镜看见了多少个野人在会餐?( )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任务单

《鲁滨逊漂流记》任务单 阅读任务一 阅读第一章,请为鲁滨逊制作个人简历。 愿望: 国籍:出生年份:

阅读任务二 # 1.阅读第二章,根据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细节,盘点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技能。 2.观察表格,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他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阅读任务三

1.完成鲁滨逊荒岛生活“起始物资清单”。 2.这场病对荒岛生活的鲁滨逊来说,是一场劫难,也是一次收获,请你完善《鲁滨逊病历表》。

《圣经》是基督教的正式经典,被奉为教义和神学的根本依据。内容主要包括历史、传奇、律法、诗歌论述书函等。 圣经记录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起源及早期的发展.也为以色列民族史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它是整个基督教教义的基础,为其信徒提供了信仰的准则,同时也为基督教教会的组织和礼仪活动作出了规定。圣经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泉。也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它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发行时间最长,腿译成的语言最多。出现的版本最杂,流行最广而读者面最大,影响最深远的部书,并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联合国公认《圣经》是对人类影响最大最深的本书。 这部古者经籍是希伯来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记载了古代中东乃至南欧带的民族、社会、政治军事等多方面情况和风土人情,其中的哲学和神学观念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为世界尤其是西方社会的发展、意识形态和文化习俗带来巨大影响。 《圣经》主题思想:强调神与人立约关系;人守约则得赐福,人背约则受惩罚。 《圣经》是一部宗教主题思想非常鲜明的作品,具有犹太民族的文化个性。它通过一些典型人物传记的描写,强调了神与人立约的关系,提出人守约则得赐福,背约则受惩罚的观念。这一主题思想为《圣经》解读奠定了一个整体上的审美方向和认知导向,体现了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对选材典型性和艺术性的把握。 《圣经》一直被认为是神的话语记录,其中的人物被置于神的光环笼罩之下,命运被神所主宰,人成为神的仆人。但是从传记的角度来看圣经,《圣经》并不是如神学家所言是神的独角戏。神与人物的关系是辩证的、双向的,在人走向神、虔信神的另一面,人对命运的反抗,人主动向神的靠近,人独立的欲望,人与人的斗争,人和自我的矛盾等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反映。 阅读任务四 阅读第二章的第七节至第十一节 1.在岛上居住一段时间后,鲁滨逊开始了一一次长时间的“离家出走”——探索全岛。请根据本节以及之前的描写,简单概括岛上的基本情况或给制简单的小岛地图。 提示:标示方位与地形,标出鲁滨逊登岛地点以及为自己搭建的第一所建筑。 ~ 2.请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鲁滨逊制陶的流程。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阅读教学设计3篇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阅读教学设计3篇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阅读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以《鲁滨逊漂流记》为蓝本,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掌握精读和泛读的方法。 2、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人物形象,在充分感悟语言文字的同时,引导学生要善于捕捉文章的细节描写。 3、让学生在书海中陶冶情操,积淀文学素养。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学生摘录本、名著推荐目录。 教学过程 了解作者和主要内容——泛读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最近我们班掀起一股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热潮。只要有空,就会看见同学们埋头读书的身影。 老师悄悄拍下了你们看书的镜头,想不想看?(出示镜头)点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堂伊始,通过给同学们呈现他们课间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鲜活画面,既巧妙地引出了本课课题,又为本节阅读指导课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 2、学生自由介绍作者。

师:你了解作家笛福吗?请你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一下笛福。师:《鲁滨逊飘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 这部小说在当时影响非常大,被认为是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笛福也因此被誉为“英国与欧洲的小说之父”。 3、学生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 点评:运用问题探究法,和学生一起走近作家笛福,重温小说主要内容,不仅检查了同学们课前的阅读情况,还为揭示“泛读”这一阅读方法提供了范例。 4、介绍读书方法——泛读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故事的主要内容其实书中已经介绍了,有的在书的前言部分,有的在导读部分。 我们第一次阅读一本书,浏览了作者简介、导读(有的书叫序、前言)、目录、后记等,便可大体上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这种读书方法叫泛读。 把握人物形象——精读 1、介绍读书方法——精读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泛读,已经了解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那么,要读懂一本书,光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还不够,要读出水平,把握人物的形象,就必须精读。 2、介绍精读方法——做摘录 师:如何来精读呢?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时候,都摘录了

(名师整理)中考语文《鲁滨孙漂流记》名著导读教案

《鲁宾逊漂流记》名著导读教案 一、作者简介: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被誉为“英国与欧洲的小说之父”,他的作品《鲁滨逊漂流记》、《摩尔·弗兰德斯》等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笛福生于伦敦一个商人家庭,到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已是一个体面的商人,他从事过内衣业、烟酒贸易,还开过砖瓦厂,经历过破产。他在从事商业的同时从事政治活动,代表当时日益上升的资产阶级出版大量的政治性小册子,并因此被捕,后来靠疏通关系才得以出狱。此后他继续办报纸刊物,写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时文,又几次被捕,都是因为言论关系。笛福到了晚年才开始创作他的那些长篇小说,写《鲁滨逊漂流记》的时候他已是59岁了,但获得极大的成功,并因此奠定了他英国小说鼻祖的地位。《鲁宾逊漂流记》是笛福文学作品中最有影响的一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到20世纪初,已出版译本或模仿本至少达七百种之多。 二、作品简评: 《鲁宾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同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他表现了强

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 《鲁滨逊飘流记》是一部日记体的回忆录式冒险小说。全文用第一人称,分三部分:小说第一部分写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要部分,写鲁滨逊在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经历。作品最为精彩和动人的是第二部分,描写鲁滨逊独处荒岛,挑战自然的过程。它包括三个主要故事:鲁滨逊在荒岛上杀野山羊的过程;鲁滨逊烧制陶器的过程;鲁滨逊挖独木舟的过程。 笛福成功地塑造了鲁滨逊这个典型人物,他不仅赋予鲁滨逊种种人类优良的品质,像勇敢、智慧、意志坚强和挚爱劳动,并使他具有一个“理想的”资产者所应有的一切特征:实干精神、清教徒的宗教信仰和严谨等。所有这些又都是通过形象来表达的,鲁滨逊的坚毅的性格,就是通过具体的行动,如他怎样用整整42天工夫做一块木板,怎样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劳力做了一只独木舟,却不能使用,又顽强地开始造第二只船等等。笛福就是通过许许多多真实的细节把人物性格突出出来。 读罢《鲁宾逊漂流记》,读者最明显的感觉就是真实具体、亲切自然,巨大的吸引力让人不忍释手。这主要是因为笛福采用了“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