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笔记

农业生态学笔记
农业生态学笔记

生态学2010-2011学年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生态学:①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经典定义)

②是用层次观和系统论的方法,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1924年,林德曼提出“食物链”、“十分之一定律”、“生态金字塔规律”。

3、生态学四大学派:英美学派(特点:第一次提出)、法瑞学派、北欧学派、俄国学派。

4、60年代,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I、B、P)

70年代,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M、A、B、P)人类活动对环境和生物圈的影响

80年代,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5、生态学按组织层次分枝: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6、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环境、气候和土壤与农作物遗传、发育及产量与质量关系的科学。

7、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

1、整合效应:如:生态系统中出现了能流和物流,是系统特有的功能,仅仅是环境组分或者是生命组分都

不可能形成这种功能。又如:地球上维持生命的是生态系统的特点,而不是有机体个体或种群。

2、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最基本的成分)

3、生态系统时空结构:大多数自然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都具有水平空间上的镶嵌行,垂直空间上的成层行

和时间分布上的发展演替特征。

4、生态系统组分结构:指农、林、牧、渔、副各业之间的量比关系,以及各业内部的物种组分及量比关系。

5、时间结构调节方法:作物套种、轮作、轮养。

6、食物链加环类型:生产环:非经济产品转化为经济产品,一般生产环和高效生产环;

增益环:本身转化产品并不能直接为人类需求,而是加大了生产环的效益;

减耗环:通过一个新的环节或增大一个已有的环节,从而减少生产耗损,增加系统生产力。

复合环:具有两种以上功能的环节;

加工环:将农副产品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出售,实现农工贸一体化。

7、食物链解列:为了减少有毒物质进入畜禽和人体,危害动物和人体的健康,可以采用食物链“解列”的

方法,即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上。

第三章生物种群

1、种群空间分布特征:

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因为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个体见没有彼此吸引和排斥的情况下,才易形成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的原因:是由于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

成群分布是最常见的竞争。

2、生态密度:指单位栖息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或生物量),因此生态密度常大于粗密度。

3、K/2点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s的拐点,即k/2点,种群有最大增长率,收获k/2点上的生物量称为

持续生产量。在农业上可根据K/2点来确定该物种的最大增长率、环境容纳量,特别在林业、渔业等生产中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可根据K/2点采用确定砍伐期和捕捞期及砍伐量、捕捞量等,同时也可根据K/2点推测环境生存条件对该生物生活繁殖的影响,从而可加以适当的调节,使之达到最佳的生长状态,在生产上产生更大的效益。

4、种群的数量动态:种群增长、季节消长、不规则波动、周期性波动、种群的爆发、种群平衡、

(39-41页,选择)种群的衰落与死亡、生态入侵。

5、种群波动的原因和调节:密度调节(种间调节、食物调节);非密度调节;

(45-47页,选择)种内自动调节(行为调节、生理调节、遗传调节)。

6、K对策的特征:个体大,寿命长,存活率高,有稳定的栖息环境,布局较大扩散能力,有较强的竞争能

力,种群密度较稳定。

r对策的特征:个体小,寿命短,存活率低,但增值率高。

7、种群间的相互关系:(1)正相互作用:中性作用、偏利作用、原始协作、互利共生;

(51-54页,选择)(2)负相互作用:竞争、捕食、寄生、偏害作用、化感作用。

第四章生物群落的结构

1、生态优势种:少数几个钟或类群以它们的数量多、生产力高、影响大来发挥其控制作用,这种群落中地

位作用比较突出,具有主要控制权或统治权的种类或类群称为生态优势种。

2、垂直结构形式:(1)1—1型:单一作物;

(2)1—2型:谷子与豆类间作、小麦与蚕豆间作;

(3)2—1型:花生与甘蔗、小麦与甘薯的间作;

(4)2—2型:泡桐与小麦的间作、枣子与谷子的间作、橡胶与茶树的间作;

(5)3—2型:木本林果与高矮不同的作物间作;

(6)特殊形式的垂直结构:稻田养鱼、稻田养萍、果园与甘蔗田种植食用菌等都只是一种

生物生根与土壤的垂直结构。

3、在农业生产中的农、林、牧、渔以及各业内部的面积比例及其格局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

4、环境梯度与群落分布:(70页)

1)植物分布的水平地带性规律:植被的纬度地带性,主导因子是温度;植被分布的地带性,主导因子是水分。

2)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规律

3)植被分布的非地带性规律

5、①森林草原交错带(自然保护区);②农牧交错带(多种经营);③农林交错带(农林复合经营);

④水陆交错带(养殖、农业种植、基塘系统);⑤城乡交错带(城郊型农业);

⑥村落农田交错带(庭院经济)。

6、演替:是群落长期变化积累的结果,主要标志是群落在种类组成上发生质的变化,即优势种或全部种内

变化。

群落的演替:随着植被的发展,同一地区相继为不同植被所占据,这一过程称为群落的演替。

7、演替的类型:1)原生演替(水生演替,旱生演替);

(78-83页) 2)次生演替(○1森林采伐演替:采伐迹地阶段;阔叶树种阶段;云杉定居阶段;云杉恢

复阶段。○2草原的放牧演替)

3)顶级群落

8、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主要

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等层次。

第五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光周期现象:昼夜更替中日照的长短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植物据光周期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日中性植物;极地植物。

生产上的应用:引种,人工控制花期,育种,四季豆等。

2、低温对植物的伤害程度,外因决定于温度降低的系数,低温持续的时间和低温发生的季节;内因主要

决定于植物品种及其不同发育阶段的抗低温能力。

3、限制因子定律(最小因子定律):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时而阻止其生存、

生长、繁殖和扩散的因子称为限制因子。(1)最小因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2)这一定律只有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才可以作用,在不稳定状态,许多因子的量和作用处于激烈的变动之中,很难确定哪个单因子是限制因子;(3)要考虑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4、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某生物的耐受限度时,该生物不能生存

甚至灭绝的现象。

(1)生物可能对某一生态因子耐受性范围很宽的,而对另一个生态因子耐受性又很窄;

(2)对很多生态因子耐受性范围都很宽的生物,其分布一般很广;

(3)当某种生物对某一个生态因子不是处于最适状态下时,对其他生态因子的耐受性限度可能随之下降;(4)在自然界中,生物并不在对某一特定生态因子最适合的地方生活,而往往生活在很不适合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与其他更重要的生态因子起决定作用;

(5)繁殖期往往是一个临界期,环境因子最有可能在繁殖期起作用,因在繁殖期中,个体耐受性一般。5、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

然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征不同的基因类群,称为生态型。生态型是分

类学上种一下的分类单位。

6、生态型的分类(据形成生态型的主导因子):

(1)气候生态型:光照生态型(早中晚稻),气温生态型(粗粳稻),水分生态型(水旱稻);

(2)土壤生态型:喜肥植物、耐瘠植物、耐旱植物、耐酸植物、耐碱植物、耐盐植物、耐污染植物;(3)生物生态型:指主要在生物因子作用下形成的生态型(如:种内基因交换的限制)。

7、生活型:不同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

择和人工选择后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征的物种类群。

8、在不同气候生态区域,生活型的类别组成是不同的。如:在潮湿的热带地区,以高位芽植物为主,乔木

和灌木占大多数,附生植物也较多;在干燥炎热的沙漠地区和草原地区,以一年生植物占的比例最大;

在温带和北极地区,则以地面芽植物占的比例最大。

9、生态位: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综合适应位置称为生态位。

第六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食物链类型:捕食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开始,再到草食动物,肉食动物。

腐食食物链:叫碎屑食物链,主要以死的有机体或生物排泄物为食,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寄生食物链:以寄生方式取食复活的有机体而构成的食物链。

混合食物链:有腐生性生物、活食性生物及寄生性生物的混合而成的食物链。

2、热力学第二定律要点:(1)能量是单向流动的;(2)能流是能量不断递减的过程;

(选、判)(3)能量流动的途径和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3、耗散结构:是指在远离热平衡的非平衡状态下,系统可能持续的稳定的有序结构。普利高津提出的耗散

结构理论表述了一个远离热平衡的开放系统,可以通过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不断交

换,增加系统的负熵,是系统保持有序状态和一定的稳定性。这种利用外界环境的物质、能

量等不断地交换,使趋向无序和混乱状态的系统变成有序和稳定的状态就叫耗散结构。

4、ds = dis + des 其中ds是生态系统内的熵,dis是系统内的熵产生,des是系统从外部输入的负熵流。

5、系统内部熵产生(正熵dis)包括:(1)生命代谢活动中能量消耗(如呼吸、蒸发、运动、排放废热等);

(2)生物体死亡(死亡是有序到无序的转化);

(3)微生物分解;

(4)人类从生态系统中取走生物产品;

(5)人类对系统输入污染物质。

从系统外输入的熵(负熵des)包括:(1)太阳能辐射(光合作用);(2)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和水;

(3)人为的对系统输入的物质和能量(农药、化肥)。

6、摄取量(I):一个生物所摄取的能量。

同化量(A):消化道内被吸收的能量(动物);细胞外产物的吸收(分解者);

光合作用固定的日光能(植物)。

呼吸量(R):生物新陈代谢和各种活动中所消耗的全部能量。

生产量(P):生物呼吸消耗所净剩的同化能量值。

7、在什么情况下回出现金字塔倒置现象?为什么?

在描述一些非常规形式食物链中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会出现倒置现象。

数金字塔倒置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上一营养级的数量大于该营养级的数量,如:“树木昆虫”这一食物链的营养关系时,一颗树上可能有千万个昆虫为生,就会出现“倒置”现象。

用生物量金字塔表示海洋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的食物链营养关系时,由于浮游植物的个体小,它们以快速的代谢和较高的周转率达到较大的输出,但生物现存量却较少,就会出现倒置的金字塔。

8、初级生产力:初级生产也称第一性生产。初级生产积累能量或物质的速率称初级生产力。

9、辅助能分为:(1)自然辅助能:风雨、流水、潮汐、地热。

(2)人工辅助能:生物辅助能:劳力、畜力、有机肥、种子、种苗等;

工业辅助能:直接工业辅助能:煤、石油、天然气等;

间接工业辅助能:农药、化肥、薄膜等。

10、生态系统能流的调控途径:

(1)扩源:重视初级生产力,扩大绿色植被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

(2)强库:调整生物组合,优化农业生态系统结构,选择适应当地的农林牧群落结构,合理选择和搭配,优化人工辅助能投入,提高能量利用率。

(3)截流: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发展薪炭林,兴办小水电,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

(4)减耗:开发和推广节能减耗技术,发展节能、节水、节地、降耗的现代农业。

第七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地质大循环:指物质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生物有机体内,然后生物有机体以死体、

残体或排泄物形成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进入五大圈层的循环。

特点:范围大,周期长,影响面广等。闭合式循环。

2、生物小循环:指环境中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相继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回到环:

境后,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过程。

特点:范围小,周期短,影响面窄等。开放式循环。

3、钾素循环的特点:(1)除了一些根茎类作物之外,作物体中的K大多含在茎叶中,在籽实中的各K量相

对来说比较少;(2)我国相当多数的土壤及母质中含K量比较丰富,但土壤中绝大部分是难溶性的,作物不能利用;(3)当季作物能利用的速效性K只占土壤全K量1%—2%,土壤中可溶性K的损失主要是淋失,也有一部分可能被土壤矿物晶格固定而失去活性。

4、酸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酸雨是指PH在5.5以下的降雨,因为一般的酸雨PH值在5.6,原因是CO2溶

于酸雨中,产生弱CO32-,而酸雨的PH要低一些。影响淡水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1)对淡水生态系统的影响:(1)酸雨会溶解生命所需的化学元素,并将其保持溶解状态,使它们随着流水一起离开湖泊,从而引起湖泊水生生物营养元素缺乏,藻类不能生长,以藻为食的鱼类失去了饵料,

捕食性鱼类也失去了食物。(2)酸雨对有机体的繁殖有不利的影响,它会使鱼卵外层保护膜破坏或者产生畸形幼体,使繁殖失败,水体中生物区系消失。

2)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1)酸雨会加速植物茎叶中阳离子的洗脱作用,从而使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受阻,引起叶子萎缩畸形,使产量下降;(2)酸雨通过溶解生命所需的化学元素,并经雨水淋溶而离开土壤,从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

3)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1)酸雨使那些生命所需化学元素从土壤中流失掉,并且由于这些碱性阳离子的缺乏而使土壤的PH下降,造成土壤的酸化;(2)酸雨中的酸性成分会影响土壤中细菌、酵母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活性,造成落叶层和土壤有机质分解缓慢,同时也阻碍了硝化,固N、脱N等重要的微生物反应。

4)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是腐蚀工业建筑物和文化古迹。

5、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类型(147页):(1)气相型循环;(2)沉积型循环。

6、有机质在农田中的作用:(1)有机质是各种养分的载体;(2)为土壤微生物提供生活物质;

(3)具有和硅酸盐同样的吸附阳离子的能力,有助于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的

增加,又能与磷酸形成整合物而提高磷肥肥效,减少铁、铝对磷酸的固定;

(4)保蓄水分,提高土壤抗旱能力,抑制有害线虫的繁殖,以及形成对作物

生长有刺激作用的腐殖酸等。

农田有机质的来源:作物残体、人畜排泄物和土壤生物。土壤中各种生物遗体和排泄物也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

7、保持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平衡的途径:(1)合理安排归还率较高的作物及其类型;(2)建立合理的轮

作制度;(3)农、林、牧结合,发展沼气,解决生活能源问题,促使秸秆还田;(4)农产品就地加工,提高物质的归还率。

8、生物地理化学循环(物质循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沿着不同的途径在不同的生

态系统组分之间发生着固定、吸收、释放、迁移、转化,并最终返回到环境中的过程。

9、生物放大作用(食物链的浓缩作用):指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

不断升高,愈是上面的营养级,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残留浓度愈高的现象。

第八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

1、成本外滩:指生产系统在生产的过程中消耗了自然资料成本和利用了自然环境成本但没有在系统的成本核算中得到反映的现象。

收益外泄:指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增殖了自然资源,改善了自然环境,但没有在系统的经济核算中得到的反映的现象。

发生成本外滩和收益外泄的原因:

解决成本外滩和收益外泄的途径:(1)法律。生态环境的法规建设,○1国际法:《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气候变化公约》、《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申明》;○2国内法:宪法、基本法、一般法、行政法规、部门法规、地方性法规。(2)产权。○1资源和环境的所有权界定;○2解决生产外部性的高斯理论。在市场充分发育和交易成本足够低的条件下,通过产权的确定可以使经济的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并且使社会总的经济效益最大,不管产权界定给谁。(3)教育。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教育和培养。○1有害生态环境的事,不许、不敢、不想做;○2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事,要我想、我要做。(4)经济。○1对生态环境有利的行为:政府减税、免税、投资、奖励、银行贷款;○2对生态环境不利的行为:加税、收费、行政罚款。

2、自然的调控方式:程序调控、随动调控、最优调控、稳定调控。

稳定调控: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了一种发展过程中趋于稳定,干扰中维持不变、受破坏后迅速恢复的稳定性。这种稳定主要靠系统的功能组分冗余和系统的负反馈两种机制来获得。

第九章农业资源利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1、农业资源(广义):指所有农业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社会经济技术资源总和。

(狭义):指农业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不包括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

与地球起源有关的资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全球水能源、大气和气候等;

2、可更新资源与生物过程有关的资源:动植物种质资源、土地肥力资源、森林、草场、渔业资源。

可回收资源:金属矿物、非能源物质;

不可更新资源不可回收资源: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资源。

农业资源工业产品资源:农机具、化肥、农药、燃油、电力、塑料薄膜等;

社会资源人力资源:数量、体力、智力素质;

财力资源:资金、信贷能力;

信息资源:资源情报获取范围、获取速度。

3、中国的生态问题:(1)以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为主的土地退化不断扩大,耕地不断减少,人

地矛盾愈加突出,江河、湖泊泥沙淤积越来越严重;

(2)以江河断流、湖泊干涸,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和湿地破坏为主要的小生态平衡失调越来越严重,干旱地区绿洲和植被日趋萎缩;

(3)数量有限的天然林仍在砍伐,草地开垦和破坏不断,森林、草地的生态功能严重衰退;

(4)生物多样性锐减,大量珍稀濒危动物面临灭绝的危险;

(5)海洋赤潮,自然生态破坏,海洋侵蚀和海水倒灌加剧,海洋生态趋于恶化;

(6)乡镇企业污染的迅速蔓延,农药、化肥、农膜的不合理使用,养殖废物的大量排放,

成为导致农村环境质量下降,特别是耕地质量下降,湖泊、水库水质老化的主要因素。

4、自净能力:受污染的大气,经过自然条件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能恢复或接近到原来状态的能力,

称为大气的自净能力。

自净作用:(1)大气污染在空间的扩散作用,使污染物质浓度下降;

(2)由于重力作用引起的沉降或者雨雪洗涤作用,使污染物从大气中排出;

(3)由于化学反应引起的分解与转化,使有害物质变为无害或降解毒性;;

(4)绿色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吸附作用。

5、三种烟雾:伦敦型烟雾:又叫硫磺烟雾或灰色烟雾,又二氧化硫引起。

洛杉矶型烟雾:又叫光化学烟雾,由氮氧化合物引起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混合形成;

粉尘烟雾:直径大约0.1微米的粉尘形成。

第十章农业生态与持续农业

1、现代农业的负效应:能源过度消耗;水资源紧缺;生产成本增加;污染加剧;其他现代农业的负效应。

2、澄清几个模糊的认识:

(1)生态农业就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错)

(2)农业生态只能小规模的试验。(错)

(3)生态农业是拒绝投入的农业。(错)

(4)生态农业是复古式的农业。(错)

(5)生态农业拒绝高科技。(错)

3、生态农业原理及技术(239—243)(大题):

整体、协调、再生、循环原理。(1)整体效应原理;(2)生态位原理;(3)食物链原理;

(4)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5)生物种群相生相克原理;

(6)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原理。

技术:(1)立体种植与立体养殖技术。

(2)有机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

(3)生物防治病虫草害技术:○1利用轮作、间混作等种植方式控制病、虫、草、害;

○2通过收获和播种时间的调整可防止或减少病、虫、草、害;

○3利用动物、微生物治虫、除草;

○4从生物有机体中提取的生物试剂替代农药防治病、虫、草、害。

(4)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沼气发酵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风能、地热能、电磁能利用技术。

(5)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配合的生态治理技术。

4、桑基鱼塘模式示意图(245页)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农学专业《农业生态学》末考备考复习参考资料各位同学:揣摩考点、识破亮点、巧抓重点、攻克难点,是末考备考复习过程中的四大秘诀,也是我们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的得力技巧。希望广大同学能够勤奋备考,诚信应考,亮出真才实学,考出优异成绩。建议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结合课本及课堂笔记,并根据自身实际就本资料中出现的相关失误与漏洞请自行补充完整,由此带来的不便还望你见谅。在此祝大家新年快乐! ---军军 第一部分: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 一、生态农业及其产生的原因 1、生态农业:运用生态系统中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吸收现代科学成就,合理地组织农、林、牧、渔、加等产业,以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 2、产生的原因:现代农业有许多负效应,推动了生态农业的产生,主要表现在能源过度消耗、水资源需求量大,供需矛盾突出、成本增加、污染加剧、人口压力不断增大、其他问题如种植结构的单一化,水土流失等。 二、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1、整体效应原理; 2、生态位原理; 3、食物链原理; 4、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 5、生物的相生相克原理; 6、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原理。 三、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1、多维集约用地技术(多熟种植、立体种养)。 2、物质的多层次利用技术A.动物粪便的多层次利用(作为腐生生物的食物源、肥料化、基质化、能源化);B.秸秆的多层次利用(直接还田为肥、堆肥还田、作为动物的饲料、基质化、能源化); 3、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种养结合、立体种植、水土保持技术); 4、生物防除病虫草害技术(利用轮作、间混套作技术来控制病虫草害;通过收获和播种时间的调整来减少病虫草害;利用生物天敌来控制病虫草害); 5、生物能源及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沼气的开发利用技术、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技术)。 第二部分: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一、农业资源分类 1、按可更新的能力可以分为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和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2、按贮藏性可分为可贮藏性资源和流逝性资源。

2019-2020年电大考试农业生态学大作业标准答案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大作业答案 1、一个池塘有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固定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 ]。. A. a等于b+d . B. a大于b+d . C. a等于b . D. a小于c+d 2、可有效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是[ C ]。 . A. 增施化肥 . B. 增施化学农药 . C. 增施有机肥 . D. 污水灌溉 3、最有可能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是[ D ]。 . A. 化工厂 . B. 城市污水 . C. 核电站 . D. 畜禽养殖场 4、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B ]。 . A. 二氧化碳(CO2) . B. 氮气(N2) . C. 甲烷(CH4) . D. 氧化亚氮(N2O) 5、马→蛔虫→原生动物属于[ D ]食物链。 . A. 捕食 . B. 腐食

. D. 寄生 6、下面哪种植物属于地下芽植物?[ A ] . A. 竹子 . B. 杨树 . C. 玉米 . D. 花生 7、青蛙与蝗虫等稻田害虫之间关系属于[ B ]。 . A. 中性作用 . B. 捕食 . C. 竞争 . D. 原始合作 8、农业生产中,实行高矮相间的立体种植或深浅结合的立体养殖,这种现象属于农业生态系统的[ B ]。 . A. 营养结构 . B. 空间结构 . C. 时间结构 . D. 组分结构 9、下面哪个属于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 D ] . A. 水体 . B. 土壤 . C. 日光温室 . D. 人类 10、下列属于环境污染问题的是[ D ]。 . A. 森林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

农业生态学第三章第四章重点考题

邻接效应: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所出现的相互影响。 最后产量衡值法则: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在相同条件下,作物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是一样的。 生态入侵:由于生态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化感作用:指由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 边缘效应:由于群落交错区圣经条件的特殊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是的毗邻群落的生物可能聚集在这一生境重叠的交错区域中,不但增大了交错区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种群密度而且增大了某些生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 填空题: 3逻辑斯蒂曲线分为开始期、加速期、转折期、减速期、饱和期5个时期。 4种群利用空间的方式可分为分散利用和共同利用两大类。 7物种多样性可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类。 11.群落呈斑块状镶嵌是由亲代散布习性、环境的异质性和种间相互关系所决定的。简答题: 1.简述逻辑斯蒂曲线的意义。(4分) 答:1.他是许多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 2.它也是渔业、林业、农业等实践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 3.模型中的两个参数r和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论中的重要概念,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r表示物种的潜在增殖能力,而k表示环境容纳量即物种在特定环境中的平衡浓度8.成层的生态学意义。 答:1.生物群落的成层性使单位面积内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生物种类和数量。 2.可以产生更多的生物物质,同时以复杂的营养结构维持着系统的相对稳定。 3.为人类合理栽培作物群落提供了可贵的依据。 4.缓解不同生物对环境的利用压力扩大利用环境的范围。 四:问答题 1.试论述种群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答:种群间相互作用可分为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两种。正相互作用按其作用程度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三种类型,种间结合也是一种正相互作用。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和寄生三种关系。 在农业中的应用:1.建立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套种 2.稻田养鱼、养萍,稻鱼、稻萍混作 3.蜜蜂与虫媒授粉作物的互利作用 4.生物防治病虫害及杂草 2.顶级群落的定义及特征以及顶级群落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答:演替中群落结构变化开始较快,随着演替的进行,变化速度减慢而趋于稳定。群落演替系列最后达到稳定阶段,称为顶级,演替最终形成的稳定群落,叫做顶级群落特征:1.它是一个在系统内部和外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已达到平衡的稳定系统 2.其结构和物种组成已相对恒定 3.有机物质的年生产量与群落的消耗量和输出量之和达到平衡,没有生产的净积累,其现存量上下波动不大。 4.顶级群落如无外来干扰,可以自我延续地存在下去。 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对撂荒地植被演替的控制 2.农田土壤肥力变化与作物演替利用

农业生态学作业题(同名7224)

农业生态学作业题(同名7224)

农业生态学作业题(一)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农业生态系统是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3.邻接效应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所出现的相互影响称为邻接效应。 4.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了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 5.生态位是生物物种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征,即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 6.人工辅助能人类为防止农业生态系统向自然生态系统演化,提高农业生物种群的生产力,减少消耗,人为地向系统加入的那一部分能量。

7.总初级生产力包括呼吸消耗在内的光合作用总速率,Pg=Pn+R。 8.生物小循环环境中的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多层次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 9.社会资源指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出来的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的人工资源,如劳力、畜力、农机具、信息等。 10.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家畜饲料添加剂的农业生产体系。有机农业在可能范围内尽量依靠作物轮作、作物秸秆、家畜粪肥、豆类作物、绿肥、有机废物、含有矿物质养分的岩石和机械耕作,以保持土壤肥力和耕性,尽可能用生物防治抑制病虫和杂草的危害。 二、单选题 1.1865年,(A )将两个词合并构成Oiko1ogie (生态学)一词。 A.勒特 B.海克尔 C.坦斯列 D.奥德姆 2.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能量沿着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 )流动。

农业生态学期末复习题全资料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2、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体(在一定空间的全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最小因子定律:德国化学家比希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那一种营养物质” ,即最小因子定律。 种群调节:指种群数量的控制。是物种的一种适应性反应。种群的数量是由出生与死亡、迁入与迁出两方面决定的,所有影响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的环境因子、生物因子都对种群的数量起调节作用。 4 、种群:在一定时间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总和,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形式(空间分布:随机的、均匀的、和成从的或聚集的。其增长型:在无环境限制下成指数式增长;在环境制约下成逻辑斯蒂增长。)。 5 、优势种: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比较突出,具有主要控制权或统治权的种类或类群,其中优势层中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 6、群落:同一时间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群落。群落的水平结构特点:常形成相当高密度集团的 片状或斑块状镶嵌。垂直结构的特点:成层性(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地被层)。 7、边缘效应:由于生态环境的过渡性,不同斑块间能量、物质和

信息交换频繁,生物种类繁多,生产力较高(是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相邻斑块或周围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与斑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或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过渡区域称为边缘效应)。8、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组成及其环境想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 9、顶级群落: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通过复杂的发展演替,达到最后成熟阶段的群落与周围物理环境取得相对平衡的稳定群落。顶级群落: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演替发展到最后出现的稳定的成熟群落称为顶级群落。 10 、生态位: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11 、十分之一定律: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不同利用者之间存在的这种必然的定量关系。在自然条件下,每年从任何一个营养级上能收获到的生产量,按能量计只不过是它前一个营养级生产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林德曼把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不同利用者之间存在的这种必然的定量关系,叫做“十分之一定律”。 12、生态金字塔:由于能量每经过一个营养级时被净同化的部分都要大大少于前一营养级,当营养级由低到高,其个体数目、生物量、所含能量一般呈现出下大上小类似埃及金字塔的塔形分布,称为生态金字。其类型有数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 13、生物放大作用: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

农业生态学

水体污染及其植物的影响 作者:刘鹏通讯地址: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园艺08-2班 摘要: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密集,含有各种污染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产污水大量排入水体,再加上大气污染物质、矿山残渣、残留化肥农药等被雨水淋浴,以致各种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超过了水的自净能力,水质显著变劣,即为水体污染。 关键字:分类,危害,防治,措施 前言:目前,我国水体污染十分严重。据调查的全国27条河流中有15条被严重污染。污染水体物质主要包括:重金属、洗涤剂、、氰化物、有机酸、含氮化合物、漂白粉、酚类、油脂和染料等。水体污染不仅人类的健康,而且危害水生生物资源,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一般讲,环境污染中的五毒是指酚、氰、汞、铬、砷。 一、污染源分类 水体污染源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大类型。 1、自然污染源指自然界本身的地球化学异常释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 2、人为污染源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对水体造成的污染。人为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 (1)工业污染源由于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不同工艺、不同原料、不同管理方式,排放的废水水质、水量差异很大。工业废水是水体最重要的污染源。它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 (2)生活污染源主要是生活中各种洗涤水,一般固体物质小于1%,并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需氧有机物类、病原微生物类及洗涤剂。生活污水的最大特点是含氮、磷、硫多,细菌多,用水量具有季节变化规律。 (3)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农村污水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素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 二、水体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受污染的水从各种途径对农业生产发生影响,主要表现是:对农植物生育产生直接影响,使产量降低;污染物对土壤产生影响,间接影响农植物生育。对农产品品质产生影响,降低其食用价值,间接影响人畜健康。 (1)氮过量危害 植物生育必须吸收大量氮素,缺氮不能高产,但灌溉水中若含氮过多,造成氮过量的危害,对植物来讲,氮就是污染了。 灌溉水中如果含氮过多,可造成植物的营养失调,导致徒长、倒伏,抗逆性差,易发生病害,成熟不良等问题,从而使植物减产,品质恶化。 (2)有机物的危害 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种类很多,它们的共同点是容易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进入农田后,在旱地氧化条件下,有机物分解迅速,变成二氧化碳和其它无机形态;在水田,分解过程消耗大量氧气,且氧化物(如三价铁)、硫酸根、锰等被还原,嫌气分解过程中生成的氢、甲烷等气体及醋酸、丁酸等有机酸和醇类等中间产物

国家开放大学园艺本科《农业生态学》国开网形考作业答案

农业生态学 1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的农业为( c )。 a. 有机农业 b. 生态农业 c. 石化农业 d. 自然农业 2以下属于r对策者生物的是( c )。 a. 鹭 b. 鲸鱼 c. 细菌 d. 竹 3种群密度会随着季节、气候、食物和其他生态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对) 4生态对策是指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种特有的生活史,以适应环境、更好地保存和延续种群的策略。主要有两种:r对策和j对策。(错) 5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 a )。 a. 互利共生 b. 寄生 c. 原始合作 d. 偏利共生 6生物型的集约农业是以能源高度消耗、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获取农作物的显著增产,农产品的高度商品化和当前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的一种集约型生产方式。(错) 7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d)。 a. 多样的生物种类 b. 高的经济产量 c. 高的生物产量 d. 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特点 8所有替代农业都具有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少用或基本不用化学品;依靠( c ),特别是依靠生物本身的功能。 a. 化学过程 b. 人工过程 c. 自然过程 d. 物理过程 9生态系统=生物群体环境+生物群体及其全部关系(对) 10农业生态系统属于( d )。 a. 封闭式生态系统 b. 自然生态系统 c. 人工生态系统 d. 半人工生态系统 11一种完全不使用化学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质,也不使用生物工程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是( d )。 a. 自然农业 b. 生物农业 c. 生态农业 d. 有机农业 12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一般包括两大部分:生物组分和环境组分。(对) 13人工控制系统是人类施加给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和影响的总称,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也是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根本标志。(对) 14属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的是( b )。 a. 二氧化碳 b. 玉米 c. 风 d. 土壤 15以农田为中心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养殖业一般比较发达。(错) 16农业生态系统既要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一般规律,具有自然属性,又要受到社会经济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具有社会属性。(对) 17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包括生产者和分解者两大功能类群。(错) 18人工辅助能的投入是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最重要区别。(对) 1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c)。 a. 草原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 c. 生物圈 d. 农业生态系统 20农业生态系统是( a )。 a. 开放性系统,净生产力高 b. 封闭性系统,净生产力低 c. 封闭性系统,净生产力高 d. 开放性系统,净生产力低 21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生物主要是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错) 22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生产力高,但抗逆性较差。(对) 23群落在演替的进程中最后到达的稳定群落,称为顶级或顶级群落。(对) 24农—果模式主要是以多年生的果树和农作物如粮食、棉花、瓜果、蔬菜等间作。(对)

生态学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

生态学研究方法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绪论 1.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①原地观测 ②受控实验 ③生态学研究方法分析 2.原地观测的容: ①野外考察 ②定位观测 ③原地实验 3.生态学综合研究的研究方法: ①资料的归纳和分析 ②生态学的数值和排序 ③生态学的数学模型和仿真 4.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 ①层次观 ②整体论 ③系统学说 ④协同进化 5.生态学研究的组织层次 基因—细胞—器官—个体—种群—群落 6.名解: 受控实验: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究单项或多项因子与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 协同进化:两个或多个物种在种群动态上的相互影响彼此在进化过程和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 7.原地观测:指在实地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 第二章野外环境生态因子的观测 1.名解: 环境因子:组成环境的所有要素的总和 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地形因子: 气候因子: 溶解氧:在水中溶解分子态的氧 电导率:电导反应了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水越纯净,含盐量越少电阻越大,电导越小。 色度:颜色,浊度,悬浮物等都是反应水体外观的指标 2.生态因子的分类 按生命特征:(1)生物因子(2)非生物因子 按性质分:(1)气候因子(2)土壤因子(3)生物因子(4)地形因子(5)人为因子 按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1)密度制约因子(2)非密度制约因子

按生态因子稳定性:(1)稳定因子(2)变动因子 3.地形因子包括哪些? 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海陆位置经纬度坡度 4.气候因子包括那些数据? 太阳辐射强度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大气降水风速风向降水量 5.地温(土壤温度)用曲管地温表测量;大气降水用雨量器和雨量计测量;空气湿度用温度计或干湿球温度表测量。 6.水样的采集:现场测定的有PH值、电导率和溶解氧。 7.色度的测量方法: ①铂钴标准比色法 ②稀释倍数法 ③分光光度法 8.了解GPS 统,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GPS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建立的一种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定时等导航信息,是卫星通信技术在导航领域的应用典,它极提高了地球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第三章生态学观测的取样设计 1.取样的定义与类型:抽取其中一部分作为样本来获取数据并进行分析,进而推断总体的特征,这个过程成为取样。 ①主观取样 ②客观取样(概率取样法) 2.客观取样包括哪些取样方法并了解各取样方法: ①随机取样:样方的设置是随机的,即每一样品单位被抽取的机会是相等的;一般随机取样的方法是将研究地区放入一个垂直坐标中用成对的随机数作为坐标值来确定样方的位置。(缺点:在实际研究中往往难以确切设置,尤其是地形复杂等地;优点:可用于统计分析)②系统取样:根据某一规则系统的设置样方,也叫规则取样;在大多数情况下,先用地形等因素确定第一个样方设置(优点:取样简单,样品分布普遍,代表性强,在植被变差较小的情况下效果好;缺点:好坏不能客观评价,数据也不能进行统计分析) ③限定随机取样(系统随机取样):是系统取样和随机取样的结合,兼有二者的优点,先用系统法将研究地段分成大小相等的区组,然后在每一小区再随机地设置样方(优点:每个区组每个样品被抽取的机会更大,且数据可进行统计分析;缺点:在野外可能更费时间) ④分层取样:将研究地段按自然的界限或生态学标准分成一些小的地段,小地段的划分不是统计学方法,而是自然的界限或生态学的标准(优点:简便易做,也是应用最多的方法;缺点:小地段的大小一般是很难知道的,不等的所以难以进行统计分析) ⑤集群取样:是一种二维水平取样,即首先随机选取样点,在每一个样点取一些样方(而不是一个样方),在这特殊调查中更有效,可有多种设计方案,根据所研究的对象不同而有差异 ⑥环境因子取样:对环境因素,某些因子的值只与样方位置有关 3.群落的最小面积的定义及几种需要了解的群落最小面积

最新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复习题(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 农业生态学(agricultural ecology, 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它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 3.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定义) 4. 生态系统(ecosystem):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简言之,是在一定空间内的全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5. 生产者(producers):是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成细菌。 6. 大型消费者(macroconsumers):是指以初级生产的产品为最初十五来源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动物。 7. 小型消费者(microconsumers):又称分解者,是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他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 8. 农业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是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 二、问答题 1 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事件有哪些? 答:生态学10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 (1)生态学知识累积阶段(1866年前); 主要事件有:在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就累积了像二十四节气这种实质反映气候与生物关系的知识,而且广为流传,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 (2)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阶段(1866--1935); 主要事件有: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定义了生态学,这就标志着生态学的产生。生态学产生以后便分化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等学科分支。 (3)生态系统生态学阶段(1935—1962); 主要事件有:1935年,植物生态学的英美学派代表人物,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列第一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他把生物与其环境看成是一个动态整体。1941年,美国科学家林德曼,发表了《一个老年湖泊内的食物链动态》的论文。她用确切的研究数据揭示了在食物链顺序转移中生物的数量关系。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了遗弃农田的次生演替及生态系统的能流与物流。1952年,他出版了《生态学基础》一书,确立了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地位。 (4)生态学向调控与工程方向发展阶段(1962--); 主要事件有: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写的《寂静的春天》,她的书是人类生态环境意识觉醒的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64年开展以生态系统定量研究为重点的“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之后,又于1971年组织了“人与生物圈”长期研究计划。中国于1972年加入这个研究。1992年的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公约》、《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21世纪行动议程》、《里约热内卢宣言》。 (5)农业生态学发展的生态学基础;

中国科学院农业生态学2003真题

2003年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所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农业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30分) 1.农业生态系统 2.可存留性资源 3.密度调节 4.互利共生 5.生态位重叠 6.生境 7.食物网8.生活型9.生态入侵10.恢复生态学11.多元重复补偿12.偏利共生 13.生态效率14.循环效率15.生物圈 二、英文名词翻译(每小题0.5分,共10分) 1.General ecology 2. Terrestrial ecology 3. Ecological pyramid 4 .Entropy 5. Ecotype 6.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7 .Trophic strcture 8. Temporal structure 9. Natality mortality 10. Ecological strategy 11. Predator 12. Allelopathy 13. Commensalism 14. Protocooperation 15. Dominant species 16. Niche differentiation 17. Community succession 18. Climax community 19. Greenhouse effect 20. Artificial auxiliary energy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分40分) 1.什么是农业生态学?其主要研究内容与任务是什么? 2.农业生态系统与其他陆地自然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的区别?如何协调农业与环境的关系? 3.生态系统种群之间有哪些相互作用关系?如何应用这些生态关系来提高农田系统生产力? 4.什么是生态位理论?如何在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构建中应用生态位理论? 5.什么是人工辅助能?它对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有什么重要作用?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请简述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及其演替过程。举例说明顶级群落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请阐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举例说明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请阐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一般原理与方法。 4.请简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转化的基本定律。 5.请阐述农田生态系统中氮和磷的循环特征及二者之间的主要差异。 五、自由叙述题(20分) 1

(完整word版)《农业生态学》试卷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 一、是非题(15分) 1、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组成的中心成 分。() 2、鸟类啄食有蹄类动物身上寄生虫并为该动物提供报警属于原始合作的关系。() 3、学生和椅子就组成一个小小的生态系 统。() 4、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与经济双重规律的支 配。() 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环境污染基本上是由工业造成的。() 6、科技发展是农业生态学近30年大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7、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第二层次是经营者的直接调控。() 8、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 9、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充足的营养物 质。() 10、森林砍伐后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 替。() 11、自然资源的种类、范围和用途通常是一成不变的。() 12、同一生境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会占据同一个生态位。() 13、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充分满足子孙后代的其需求能力。() 14、自然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大,社会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小。() 15、稻草→牛→蚯蚓→鸡→猪→鱼属于混合食物链类型。() 二、单项选择(15分) 1、晚稻、中稻、早稻为()生态型 A、温度 B、光照 C、土壤 D、水分 2、全球绿色植物光能利用率平均为() A、0.01% B、0.4% C、0.2% D、0.1% 3、N、P、B、Mg等元素对油菜的生长具有() A、同等重要性 B、有主次之分 C、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之分 D、可替代性 4、马—蛔虫—原生动物属于()类型食物链 A、捕食 B、腐食 C、混合 D、寄生 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不符合下列哪条定律() 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十分之一定律 D、限制因子定律 6、农业生态系统是() A、自然生态系统 B、人工生态系统 C、驯化的自然生态系统 D、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 7、构成生态系统的核心是() A、人 B、生物群落 C、大气 D、太阳辐射 8、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 A、原始协作 B、偏利共生 C、互利共生 D、寄生 9、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 A、高生物产量 B、高经济产量 C、高生物多样 D、输入输出特点 10、能够决定地球上动物和人口生存数量的是()

农业生态学考试

农业生态学考试 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学科 2.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应用性科学。其研究对象:农业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及完成一定功能的统合体,或者说是由生物环境相互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4.农业生态系统:是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环基本结构:(组分结构,时空结构,营养结构) 基本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价值流,信息流) 5. 农业生态学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比较:(共十条) A.农业生态系统生物构成不同与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生物种类是经过人工驯化培育的农业生物以及与之有关的生物。 B.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在驯化改良自然生物成为农业生物的同时,也在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调控和改造 C.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农业劳动过程包括人类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农业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三大功能基础上,添加了人类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价值转化功能 D.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了自然的自我调节稳定机制。农业生态系统中需要人为的合理调节与控制才能维持其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稳定性。 E.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特点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比同一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较高的光能利用率 F.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程度高于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这种“大进大出”现象,表明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程度远远超过自然生态系统 G.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特征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能量储存于活的生物体内或邮寄残屑中,可供系统自我维持之用。农业生态系统大量物质能量流向人类 H.养分循环特点不同:农业生态系统有较高的养分输出率与输入率。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养分的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保持能力较弱,流失率较高。农业生态系统养分供求同步机制较弱 I.服从的规律不同:农业生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应同时受到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支配J.运行的“目标”不同: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目标”是自然资源的最大限度生物利用,并使生物现存量达到最大。农业生态系统的“目标”是使农业生产在有限自然与社会条件制约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6.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因素的营养元素 7.耐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不足或过多,当这种不足或过多接近或达到其一种生物的上下限时,就会使该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下来 8.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特定空间的同一种物种的集合体,是有生物个体组成的,具有可与个体相类似的特征(其空间分布有:均匀型,随机型,成群型)(其相互作用:正相互作用一方得力,双方得力<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原始协作>负相互作用:竞争,捕食,寄生) 9.种群间相互关系在农业中的应用: A.建立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套种(正相互作用,合理搭配林木及作物种群,以

农业生态学离线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农业生态学》课程作业 姓名:屠江云学号:712 年级:12秋农业技术推广学习中心:嘉兴农业学习中心————————————————————————————— 绪论 名词解释: 1. 生态学 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学科 2. 农业生态学 是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以获得最高生物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农业再生资源持续利用的一门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 3. 生态系统 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 4. 农业生态系统 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的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简答题 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别 论述题 1.论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及特点 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物组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环境组分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1、受人类的控制2、农业生产系统的净生产力高 3、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简化,自我稳定性能较差 4、农业生态系统是开放性系统 5、农业生态系统同时受自然与社会经济双重规律的制约 6、农业生态系统有明显的区域性第二章农业的基本生态关系 名词解释:

自然环境中一切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子。包括太阳辐射、大气圈、水圈、土壤圈。 2.阿利氏原则 指每个生物都有自己最适的密度,过疏和过密都产生限制影响。种群总是避免过分的分散和过分拥挤,使种群内个体能获得最佳的生活和生存条件。 3.顶极群落 是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其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生产量和消耗量(如呼吸)也都达到平衡。 4.群落稳定性 群落对于环境的干扰所带来的影响和破坏能够自我调控、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使其内部稳定的能力 5.耐性定律 .耐性定律生物对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它们之间的幅度称为耐性范围或耐性限度也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6.生境 指生物生长的具体地段的综合环境。 7.生态位 是指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8.粗密度 粗密度单位总空间的个体数或生物量。 9.内禀增长率 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率。 10.群落演替 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了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 11.最小因子定律 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少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12.生活型 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后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13.生态型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或人为培养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所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14.种群 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中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总和 15.化感作用 植物包括微生物通过向周围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从而对邻近植物包括微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 16.生物多样性 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7. 环境容纳量 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农业生态学考研知识点总结

农业生态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态学及其发展 1、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在其著作《有机体的普通形态学》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生态 学的概念,并将生态学定义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互相关系的科学。 2、1971年,奥德姆在其所著作的《生态学基础》中,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的科学。 3、1866年,德国学者海克尔提出生态学定义,标志着生态学的诞生。 4、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列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把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看成是一 个整体,提出生态系统是在特定的区域互相作用的全部生物与无机环境的综合体。 5、1942年,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提出食物链

6、20世纪30年代,贝塔朗菲提出系统论;40年代美国科学家香农创立信息论。 7、生态工程是20世纪60年代有奥德姆和马世俊分别提出的。 8、生态学按其性质一般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大类。 第二节 1、1983年正式确定在农业院校开设农业生态学课,并在1986年有国家教委将农业生态学 列为农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同时在部分农业院校开始试办农业生态专业。 第三节 1、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学系统。 2、农业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调控的原理和技术途 径。 3、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理论实用性、学科交叉性、研究统一性、宏观层次性 第二章

第一节 1、系统:有互相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在一起,能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 整体。 2、一个系统的组成,必须满足3个条件:第一,系统必须具备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第二, 各要素之间必须具有某种联系;第三,各要素必须以整体的形式完成特定的功能。 3、系统的特征: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层次、系统的整体性、系统功能的整合性 4、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 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及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或者说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 物环境互相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5、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A.G.Tansley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6、生态系统分为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

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考试大纲(50分) 第一章绪论(分值0-1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生态学、农业生态学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明确农业生态学在解决农业综合发展所面临问题中的地位与作用。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的概念。 (2)领会:农业生态学发展的背景。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分值0-10%) 1、学习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系统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生态系统的概念、基本组分、基本结构、基本功能;了解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2)领会: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第三章种群(分值0-1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要求了解生物种群的基本概念,种群的分布与动态变化,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及其调节,并能将这些原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去。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种群与群落的概念;种间关系 (2)领会:种群的增长:指数式增长和“S”型增长。 (3)综合应用:根据生物种间的相生相克关系,设计立体种植或立体种养的生物组成及其配置模式。 第四章群落(分值10-2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群落的基本概念,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各种结构特征,包括层次结构、时空结构与营养结构,并能将这些原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去。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群落结构、生态优势种、食物链、顶极群落的概念; (2)领会:成层性与镶嵌性、群落的交错带与边缘效应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种群的生态对策(K-对策与R-对策)等。 (3)应用:利用群落的结构原理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生物结构。 第五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关系(分值6-1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环境和生态因子的概念与类型,掌握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规律和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以及生物的生态效应。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生态因子;最小因子定律与耐性定律;生活型与生态型的概念与类型。 (2)领会:光、温度、水分、土壤和生物的生态作用;生态因子间相互作用的特点。 (3)综合应用:从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出发,对一个特定地区的作物组成及布局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提出调整建议。 第六章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分值30-4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物质流关系及对系统整体功能的影响,了解碳、氮、磷和水四种重要物质的循环过程。初步掌握提高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转化效率和农田养分循环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气相型与沉积型循环;能量金字塔;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 (2)领会:初、次级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关系;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的途径;

农业生态学复习笔记

农业生态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 (1)生态学概念: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经典生态学[重点]: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群落,景观,生物圈 (3)农业生态学概念:农业生态学是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 , 将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 , 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 (4)农业生态学研究对象: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即研究农业生物之间以及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调控途径。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 (1)系统的概念: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即研究农业生物之间以及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调控途径。构成条件:①由一些要素组成;②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③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产生跟各个组成成分不同的新功能,即整体功能。基本特征:系统组分的整体性,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系统功能的整合性(2)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基本特征: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初级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重点】;生态系统是一个有生命的开放式的功能系统;一个生态系统占据一定的空间并随时间发生演变;生态系统内部保持有一定的平衡关系。 (3)生态系统的功能:四个信息——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 (4)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概念[重点]:指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和各组分间的能量、物质、信息流的方式和特点。三种结构: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 (5)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组成:1. 生物组分(经人工驯化的农业生物,最重要的调节者与主体消费者——人类),2.环境组分(自然环境组分,人工环境组分)。基本结构:组分结构,时空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营养结构。基本功能[重点]:1.能量流——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包括太阳能、自然辅助能、人工辅助能。2.物质流。3.信息流。4.价值流。 (6)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重点]:1. 生物构成方面:(1)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经人工驯化培育的农业生物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物,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特定环境下经生物种群间、生物与环境间长期相互适应形成的自然生物群落(2)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结构单一,物种多样性低于自然生态系统。2.环境条件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受到人类的调控与改造,以便农业生物能够更加高效地转化出人类所需的各种农副产品3.结构与功能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既包含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组分又包含了社会经济因素的组分。4. 稳定机制方面自然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建立了复杂的食物链与食物网,形成了自然的自我调节稳定机制,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发展农业生态系统因生物种类减少,食物链结构变短,自然调节的稳定机制被削弱,系统的自我稳定性下降。 5. 生产力特点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较高的光能利用率。 6.开放程度方面两者均是开放性的系统,但农业生 态系统要高于自然生态系统。7.能流特征方面因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输入与输出的开放系统,系统内自我维持的能量很少。8.养分循环方面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养分输出率与输入率,养分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 9. 服从规律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同时受到自然与社会经济规律即双重规律的支配。10.运行的“目标”方面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目标”是自然资源的最大限度生物利用,并使生物现存量达到最大;农业生态系统运行“目标”是使农业生产在有限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制约下,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太阳能,自然辅助能,人工辅助能。 (2)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概念:1.食物链(food chain):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2.食物网(food web):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类型:草牧食物链,腐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混合食物链。 (4)营养级的概念:食物链上能量和物质被暂时储存和停留的位置亦即每一种生物所处的位置(环节)称为营养级。 (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过各个营养级逐级减少的原因[重点]:①各营养级消费者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利用前一营养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