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灰检测方法

原子灰检测方法
原子灰检测方法

原子灰

一.质量指标

1.容器中状态:细腻,无沉淀,无结皮

2.涂刮性:固化前可反复造型,不流淌,

不收缩,不回卷;

3.稠度,cm: 8-12;

4.干燥时间,h:≤1;

5.柔韧性,mm:≤100

6.冲击强度,kg.cm:≥15;

7.剪切强度,Mpa:≥5.0;

8.打磨性,(320#水砂纸):易打磨,不粘砂纸;

9.附着力:内聚破坏;

10.胶凝时间,min: 7-15或按用户要求。

二.检验方法

1.容器中状态测定方法:目测。

2.涂刮性测定方法:(GB1727-79 漆膜一般制备法)

2.1仪器和设备

2.1.1腻子刮涂器

2.1.2刮刀

2.2检验方法

将试板放于腻子刮涂器底座上,把厚度适合的模框及刮刀框套在其上并卡紧。再用金属刮刀将腻子均匀地涂刮在试板上,使其成均匀平整的腻子膜,取下腻子样板进行检查。

3.稠度测定方法:(GB1749-79 厚漆、腻子稠度测定法)

本方法适用于厚漆或腻子稠度的测定。取定量体积试样,在固定压力下经过一定时间后,以试样流展扩散的直径表示。

3.1材料和仪器设备:

3.1.1唧筒:唧筒外套是用圆铁旋成,其内径为29.7毫米,深为29毫米,容积为20.07毫升,唧筒塞恰好放入外套内;

3.1.2玻璃板:宽、长均为20厘米,厚为0.6厘米,板上刻有直径由(5-16)厘米的圆圈;

3.1.3砝码:铁制,重2公斤;

3.1.4漆刀:

3.1.5秒表。

3.2测定方法:

将试样装满唧筒(不留空隙),然后用唧筒塞将试样压出唧筒。将圆柱体的试样用漆刀切下,放在玻璃板中央,再将另一块玻璃板轻轻平放在试样上,上面再压上砝码,同时启动秒表,经1分钟后,取下砝码观察玻璃板上试样流展扩散在圆圈上的刻度,记录其直径厘米数,即为试验结果(如果是椭圆,则取其长短轴的平均数)。试验应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进行。

4.干燥时间测定方法:(GB1728-79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本方法适用于原子灰膜干燥时间的测定。在规定的干燥时间条件下,表层成膜的时间为表干时间;全部形成固体涂膜的时间为实际干燥时间。以小时或分表示。4.1材料和仪器设备

4.1.1腻子刮涂器;

4.1.2马口铁板:(50×120×0.2-0.3)毫米;(65×150×0.2-0.3)毫米;

4.1.3保险刀片;

4.1.4秒表:分度为0.2秒;

4.2测定方法

按《漆膜一般制备法》(GB1727-92)在马口铁板,上制备原子灰膜。

每隔10分钟,在距膜面边缘1厘米的范围内。选用下列方法检验原子灰膜是否表面干燥或实际干燥。

4.2.1表面干燥时间测定法(乙法)指触法

以手指轻触原子灰膜表面,如感觉有些发粘,但无原子灰粘在手指上,即认为表面干燥。

4.2.2实际干燥时间测定法(丙法)刀片法

用保险刀片在样板上切刮原子灰膜,并观察其底层及原子灰膜内均无粘着现象,同时用水淋湿样板,用320#水砂纸打磨,若能形成均匀平滑表面,不粘砂纸,即认为原子灰膜实际干燥。

5. 柔韧性测定方法:(GB1748-79 腻子膜柔韧性测定法)

本方法适用于腻子膜柔韧性的测定。将试板弯曲,观察原子灰膜是否产生裂纹或脱落等现象。以弯曲圆弧的最小直径(mm)表示。

5.1材料和仪器设备:

5.1.1马口铁板:(155×85×0.2~0.3)mm;

5.1.2金属刮刀:刀刃宽约70 mm;

5.1.3模型板:用固定在平滑钢板座上的四个翼形螺母夹压紧马口铁板及不同厚度的金属模型板。

5.1.4柔韧性测定仪

5.2测定方法:

取涂有底漆的平滑马口铁板,放在钢板座上。然后将0.5毫米厚的金属模型板套在上面;用四个翼形螺母夹子夹紧。以金属刮刀将原子灰均匀的涂刮在有底漆的马口铁板上,即得0.5mm厚的腻子层。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干燥24小时,并用320号水砂纸蘸水按打磨性测定法打磨到厚度为0.4毫米,放置1小时。然后固定于柔韧性测定仪的一端,用滚筒将它紧贴于仪器之圆柱物的表面上。如原子灰表面没有裂痕,即认为合格。

6. 冲击强度测定方法:(GB1732-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本方法规定了以固定质量的重锤落于试板上而不引起原子灰膜破坏的最大高度(cm)表示的原子灰膜耐冲击性的实验方法。

6.1仪器、设备和材料:

6.1.1 4倍放大镜;

6.1.2 冲击试验器;

6.1.3 薄钢板,应符合GB708的技术要求,

尺寸为:(65×150×0.45~0.55)mm;

6.1.4 腻子刮涂器。

6.2测定方法:

6.2.1将薄钢板用0﹟水砂纸用打板机或手工沿纵向往复打磨除锈,以溶剂(200号溶剂油或二甲苯)洗净,擦干待用。

6.2.2将处理好的薄钢板试板放于腻子刮涂器底座上,把0.7mm厚的模框及刮刀框套在其上并卡紧。再用金属刮刀将腻子均匀的涂刮在试板上,使其成均匀平整的腻子膜,取下腻子样板平放于恒温恒湿处,放置24h。然后用120目砂纸打磨至腻子层厚度为0.6mm,再用320﹟水砂纸蘸水打磨到腻子层厚度为0.5毫米,放置1小时后测定。6.2.3将涂有原子灰试板的原子灰膜朝上平放在冲击试验器的铁砧上,试板受冲击部分距边缘不少于15毫米,每个冲击点的边缘相距不少于15毫米,重锤借控制装置固定在

滑筒的某一高度(其高度由产品标准规定或商定),按压控制钮,重锤即自由的落于冲头上。提起重锤,取出试板。

6.2.4记录重锤落于试板上的高度。

6.2.5同一试板进行三次冲击试验。

6.2.6用4倍放大镜观察,判断原子灰膜有无裂纹、皱纹及剥落现象。

7. 剪切强度测定方法:(GB7124-86 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测定方法)

本方法规定了在室温下金属对金属搭接的原子灰拉伸剪切强度测定方法。

7.1原理

试样为单搭接结构。在试样的搭接面上施加纵向拉伸剪切力,测定试样能承受的最大负荷。搭接面上的平均剪应力为原子灰的金属对金属搭接的拉伸剪切强度。7.2仪器和设备

7.2.1试验机;

7.2.2量具;

7.2.3夹具。

7.3试样

7.3.1试样尺寸:

7.3.1.1长度:(100±0.2)mm;

7.3.1.2宽度:(25±0.2)mm;

7.3.1.3厚度:(2±0.1)mm;

7.3.1.4搭接长度:(12.5±0.5)mm。

7.3.2试样材质:

使用1Cr18Ni9Ti不锈钢或45碳钢等金属材料。

7.3.3试样制备

7.3.3.1试样可用不带槽或带槽的平板制备,也可单片制备。

7.3.3.2金属片表面应平整,不应有弯曲、翘曲、歪斜等变形。金属片应无毛刺,边缘保持直角。

7.3.3.3金属片表面应涂有电泳底漆;原子灰主灰与固化剂按照正常比例调配后粘接,于恒温恒湿的条件下干燥24小时。

7.3.3.4制备试样应使用夹具,以保证试样正确地搭接和精确地定位。

7.4试验步骤

7.4.1用量具测量试样搭接面的长度和宽度,精确到0.05mm;

7.4.2把试样对称地夹在上、下夹持器中,夹持处至搭接端的距离为(50±1)mm;

7.4.3开动试验机,在(5±1)mm/min内,以稳定速度加载。记录试样剪切破坏的最大负荷。

7.5试验结果

P

τ=

B·L

式中:

τ原子灰拉伸剪切强度,MPa ;

P 试样剪切破坏的最大负荷,N ;

B 试样搭接面的宽度, mm ;

L 试样搭接面的长度, mm 。

8.打磨性测定方法:(GB1770-79 底漆、腻子打磨性测定法)

本方法适用于原子灰的打磨性的测定。采用打磨性测定仪。经一定次数打磨后,以涂膜的表面现象测定。

8.1材料和仪器设备

8.1.1 马口铁板:(70×160×0.2~0.3)mm;

8.1.2 水砂纸;

8.1.3 打磨性测定仪:DM—1型。

8.2测定方法

按《漆膜一般制备法》(GB1727-92),制备三块样板。在打磨性测定仪的磨头上,装上320号的新水砂纸,待磨样板置于吸盘正中,经一定次数打磨后,观察样板表面现象,以其中两块现象相似的样板评定结果。合格与否按产品标准规定。在进行原子灰膜打磨时,需在膜头升降器上加上按产品标准规定的负荷。

9.原子灰附着性测定方法

9.1仪器设备

9.1.1 试片:150mm×50mm×0.8mm;

9.1.2鼓风恒温箱。

9.2试片的制备

9.2.1将原子灰与固化剂按比例调匀后,涂于试片上,涂膜厚度为(3~5)mm。

9.2.2然后于室温下放置24小时或于室温下放置30分钟后,将试片于80℃烘烤30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

9.2.3将试片进行弯曲破坏,检测。

9.3试验结果

试片表面有一层均匀的原子灰涂膜即为合格。

10.胶凝时间测定方法(可操作时间)

本方法规定了原子灰胶凝时间或可操作时间的测定。

10.1仪器和设备

10.1.1 电子天平:感量为0.1克;

10.1.2 玻璃板;

10.1.3 温度计:感量为1℃;

10.1.4 秒表。

称取50g原子灰及1g固化剂(准确至0.1g)分开放于同一块玻璃板上(若是刚研磨出的原子灰,要放置(20~30)分钟,使原子灰温度与环境温度保持一致),然后用铲刀将原子灰及固化剂进行混合,同时启动秒表,使二者混合均匀(对于黄色和黑色固化剂可通过颜色分辨是否已经均匀,对于白色固化剂则须凭经验分辨是否已经均匀),然后将其混合物堆成一堆,放于纸片上,每隔一分钟用铲刀铲一下,直到混合物胶凝成块时,停止秒表,记录环境温度及时间,即为该温度下的原子灰可操作时间。

面粉中滑石粉的X射线检验法

面粉中滑石粉的X射线检验法 发表时间:2015-12-22T16:10:59.307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0期作者:潘琰[导读] 日照市岚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目前滑石粉的分析方法有两类,即感官鉴定和化学法。 日照市岚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日照 276807 【摘要】本文介绍了通过四氯化碳分离或高温灰化,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检测面粉中的滑石粉等有还物质。其中灰化处理适宜温度为500-750度。这一技术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准确可靠,是利用了矿物质和面粉分子结构的不同特点,可推广为检测面粉质量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段。【关键词】面粉;滑石粉;X射线衍射分析 前言:为了改善面粉的整体观感并增加重量,一些不法的生产厂家在面粉中添加对健康有害廉价滑石粉。目前滑石粉的分析方法有两类,即感官鉴定和化学法。感官鉴定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或灼烧来观察,其准确性较差;化学法是利用部分元素分析间接鉴定滑石粉,方法有络合滴定法、X射线检验法等等。立足于技术和经济方面的考虑,X射线检验法更加的适用于我国的国情。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一个强调绿色自然的世纪,但是却面临严峻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食品生产和安全问题。就食品生产未来的趋势应该是,只有在干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自然绿色的食品才具有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 《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卫生的界定是:食品是安全的、有营养的、是能促进健康的。其中食品的安全性是食品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危害食品安全的因素是复杂的,从生产、加工到最终消费,食品要经过多个环节。那么归纳起来,导致食品不安全的因素主要有:1、生产过程中的食品不安全因素;2、包装容器及包装过程对食物的污染;3、加工过程中的食品不安全因素;4、生产经营者在食品中掺杂使假。(二)研究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以及食品工业的发展,面粉的需求量在迅速扩大,同时对其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面粉作为人们日常食品的主要原料之一,它的质量好坏直接作用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些生产企业为提高面粉的白度和重量往往要加入了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此时有可能向其中加入了过量的滑石粉、石膏或碳酸钙等。所以,为维护消费者利益,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快速监测面粉中一些有害物质的方法。 滑石粉的主要成分是滑石,为硅酸镁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要成分为含水硅酸镁,经粉碎后,用盐酸处理,水洗,干燥而成。因为滑石粉与面粉在外观上很难区别出来,再加上滑石粉的价格比面粉低,一些不法商贩在面粉中掺入滑石粉,以假乱真,就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1]。面粉及面粉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食品,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体的身体健康。所以监测面粉中一些有害物质的含量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目前,面粉中滑石粉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依靠人体的自身感觉器官进行感管鉴别法、化学分析法及X射线衍射分析法等。 二、X射线鉴别方法 X射线衍射分析法。滑石粉是一种有多种矿物质组成的聚集体,主要成分除了滑石矿物,一般还有白云石,方解石,蛇纹石,闪透石,石英等等。滑石是一种含水的镁硅酸矿,化学成分子式为Mg3[Si4O10](OH)。常成致密的块状、叶片状、放射状、纤维状集合体。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检测面粉中掺入的滑石粉有害物质即快速有直接。X射线衍射分析的原理是利用X射线在晶体物质中的衍射效应进行物质结构分析的技术。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其特定的晶体结构,包括点阵类型、晶面间距等参数,用具有足够能量的x射线照射试样,试样中的物质受激发,会产生二次荧光X射线,晶体的晶面反射遵循布拉格定律。通过测定衍射角峰位可以进行化合物的定性分析,测定谱线的峰强度可以进行定量分析,而测定谱线强度随角度的变化关系可进行晶粒的大小和形状的检测。当面粉中的滑石粉等有害物质的含量达到0.5-1%时,X射线衍射分析法即可明确检测到,此方法快速准确,可以对大批量面粉中的滑石粉有害物质进行检测[2]。 当前,市面上出售的伪劣面粉滑石粉的含量一般在5%-40%之间,对含有5%的滑石粉面粉进行分析,其X射线衍射数据如下: 使用X射线衍射分析的方法检测面粉中的滑石粉,是利用矿物质和面粉分子结构不同这一特性来进行的,可以直接检测出有害物质,具有迅速、快捷的特点。通过5%的滑石粉检定,发现X射线可以有效的发现毒害面粉。经过进一步的实验,X射线检验法可以发现 0.5%-1%的滑石粉含量,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面临的难题 首先,法规及安全标准不健全。目前,我国还尚未出台系统的食品安全法律,而现有的法规分散、凌乱。同时我国对许多食品缺乏明确的安全标准;其次,食品安全检测方法推广难。食品安全检测仪器的普及是十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最后,监管分散,难成合力。即使无法在食品进入市场时进行安全检测,却可以通过相关监管部门对食品的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但是个监管部门分工和职责不明确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汽车喷漆操作流程

(1)车体作防锈及内部喷涂:视车身情况由钣金工完成。(2)打磨及修饰斜边:使用P60~180#砂纸打磨车身上经过钣金修补及需要原子灰的地方。 (3)除尘、清洁:使用压力枪及除硅清洁剂清除车身上的微尘及污渍。 (4)贴护:使用反贴技巧贴上遮蔽纸。 (5)涂装底漆:混合4:1红底漆及施喷1~2层打磨后露出金属的位置上,然后烤干。 (6)填补原子灰:混合多功能原子灰填补于车身上凹陷位置,置于摄氏20度环境30分钟。 (7)打磨原子灰:使用P60~240#砂纸打磨,用手感或打磨指示层检查平整度,针孔和印痕。 (8)特幼原子灰:有需要时选用,填补针孔、砂纸痕等。(9)打磨:使用P280#砂纸彻底打磨车身上需喷涂中间漆的旧漆。 (10)除尘、清洁:使用压力枪及除硅清洁剂清除车身上的灰尘及污渍。 (11)贴护:贴上遮蔽纸。 (12)喷涂中间漆:混合多功能中间漆2~3层,每层隔5~10分钟,然后烤干摄氏60度30分钟,再喷上打磨指示层。(13)打磨中间漆:使用P320~400#砂纸打磨干燥后的中间漆。(14)检查:检查打磨效果,可做微填。

(15)除尘、清洁:清除车身上的灰尘和污渍。 (16)贴护:对车身做贴护遮蔽。 (17)除尘、清洁:先用压力枪吹出车身上的尘点,用除硅清洁剂清除车身污渍,用压力枪吹出车身缝隙的灰尘,最后以粘尘布粘除车身上的微尘。 (18)面漆喷涂素色漆:喷涂2~3层,每层相隔5~10分钟,配合温度添加固化剂和稀释剂。 (19)喷涂底色漆:喷涂2~3层素色漆、银粉漆或珍珠漆,每层间隔5~10分钟。 (20)清漆喷涂:混合及施喷两层清漆,每层间隔5~10分钟,配合温度添加固化剂和稀释剂。 (21)烤干:静置5~10分钟,摄氏60度干燥30分钟。干燥固化需判断,若用手指轻触感到发粘,则为表面干燥,若轻触不留有指痕,则为半硬干燥,若强压不留指痕,则完全干燥。 (22)打蜡抛光。 (23)遮盖汽车。 永嘉县桥头镇立海汽车装璜美容店

GMP-滑石粉检验操作规程

1 目的 确定滑石粉检验的操作程序和方法,确保合格的滑石粉投入生产。 2 范围 适用于本厂质监科化验室对进厂的辅料滑石粉的检验。 3 责任 化验员有责任按照本操作规程对生产所需的辅料滑石粉进行检验、判定,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4 内容 4.1仪器和设备 电热恒温干燥箱、马弗炉、分析天平、锥形瓶、量杯、坩埚等。 4.2试剂及配制 4.2.1石蕊试纸:取石蕊粉末10g ,加乙醇40ml回流煮沸1小时,静置,倾去上层清液,再用同一办法处理两次,每次用乙醇30ml,残渣用水10ml洗涤,倾去洗液,再用水50ml煮沸,放冷,滤过,将滤纸窄纸条浸入上述液体中,取出,晾干,密封,备用。 4.2.2稀盐酸:取盐酸234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4.2.3稀硫酸:取硫酸57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4.2.4亚铁氰化钾试液:取亚铁氰化钾1g,加水10ml使溶解,即得。本液应临用新制。 4.3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微细、无砂性的粉末,手摸有滑腻感。无臭,无味。 本品在水、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均不溶解。

4.4鉴别 取本品粉末0.2g,置铂坩埚中,加等量氟化钙或氟化钠粉末,搅拌,加硫酸5ml,微热,立即将悬有1滴水的铂坩埚盖盖上,稍等片刻,取下坩埚盖,水滴出现白色浑浊。 4.5检查 4.5.1酸碱度: 取本品10g,置100ml烧杯中,加水50ml,煮沸30分钟,时时补充蒸失的水分,放冷,滤过,将石蕊试纸浸入滤液中,应显中性反应。 4.5.2水中可溶物: 取本品2g,置100ml烧杯中,加水30ml,搅匀,煮沸30分钟,时时补充散失的水分,放冷,滤过,滤渣用水5ml洗涤,洗液与滤液合并,置水浴上蒸干,在105℃干燥1小时,遗留残渣不得超过5mg(0.1%)。 4.5.3酸中可溶物: 取本品1g,置50ml烧杯中,加入稀盐酸20ml,搅匀,在50℃水浴中浸渍15分钟,滤过,量取滤液10ml,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在水浴上蒸干,炽灼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超过7.5mg(1.5%)。 4.5.4铁盐: 取本品10g,置100ml烧杯中,加水30ml,搅匀,加热煮沸30分钟,随时补充蒸失的水分,放冷,滤过,滤液加稀盐酸与亚铁氰化钾试液各1ml,不得即时显蓝色。 4.5.5炽灼失重: 取本品1g,置在600~700℃恒重的坩埚中,在600~700℃炽灼至恒重,减

汽车原子灰的应用

汽车原子灰的应用 一、原子灰,俗称汽车腻子,是近年来世界上发展较快的一种填充材料。原子灰是一种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主要原料,配入了钴盐引发剂、阻聚剂、滑石粉等添加剂,用过氧化物作为固化剂的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配使用方便快捷的新型嵌填材料。与我国传统腻子如桐油腻子、过氯乙烯腻子、醇酸腻子等相比,原子灰具有干燥快、附着力强、耐热、不开裂、施工周期短等特点. 汽车原子灰:https://www.360docs.net/doc/6e17414822.html, 二、原子灰在汽车修理业和汽车制造业中被广泛使用。不管是因事故受损的车体,还是汽车制造过程中因模具问题、运输问题或焊接变形而造成的车体表面缺陷,一般都要使用原子灰进行修补填平,然后再经中涂、面漆等工艺,使整车外观达到工艺要求。它的问世,让一度落后的汽车钣金修理业实现了跨时代的飞跃。因而如何正确使用原子灰,对原子灰的优劣进行评判选择,不论对汽车制造业还是汽车修理业都是非常重要。 三、怎样配比使用原子灰。原子灰是双组份膏状填补材料,它由主灰和固化剂两组份构成。使用时仅需将原子灰和固化剂按100:2~3的比例充分调和均匀,立即使用。一般来说,每次不可调量过多,且加固化剂调和的原子灰应在10min内用完,否则原子灰会因固化剂的作用而变硬不能使用。应注意的是,固化剂的比例不可加得过多或过少。如固化剂的比例加得过多,不但不会加快干燥,反而会延长干燥时间;用量过少时,干燥时间长,影响施工进行。一般来说,在夏季施工时,原子灰与固化剂的配比为100:1.5;春秋两季的配比为100::2;冬季使 用时,由于气温较低,固化剂的配比为100:2.5~3。如果在使用时过稠,不利于调和与涂刮,这时可在灰中加3%~5%的硝基稀释剂或丙烯酸稀释剂,使原子灰变得软一些,在进行调制和使用时就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四、原子灰的选用。目前汽车涂装行业使用的原子灰品种较多,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国产原子灰根据各生产厂家的设备的先进程度、工艺条件与技术水平和原料的优劣情况等的因素,而使原子灰的产品质量各有差异。现如今有的国产原子灰的技术指标已接近进口原子灰的质量,个别指标已经超过进口原子灰。进口原子灰的价格均高于国产原子灰,为了适应市场竞争,故在选用原子灰时,一定要根据涂装对象及施工条件等,选用价格便宜而又适合自己使用的原子灰。 更多原子灰及汽车原子灰相关问题请访问东莞市黄氏化工有限公司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检测产品/类别检测项目/参数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序 号 名称 塑料1 光源暴露试验方 法通则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则ISO 4892-1:1999 2 氙弧灯光老化 汽车外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527:2004 汽车内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412:2004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ISO 4892-2:2006 /Amd 1:2009 室内用塑料氙弧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459-06 非金属材料氙弧灯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5-05a 塑料暴露试验用有水或无水氙弧型曝光装置的操作ASTM D2565-99(2008) 3 荧光紫外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ISO 4892-3:2006 汽车外饰材料UV快速老化测试SAE J2020:2003 塑料紫外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329-05 非金属材料UV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4-06 4 碳弧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ISO 4892-4:2004/ CORR 1:2005 塑料实验室光源曝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GB/T16422.4-1996 5 荧光紫外灯老化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荧 光紫外灯GB/T14522-2008 6 热老化 无负荷塑料制品的热老化 ASTM D3045-92(2010) 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GB/T7141-2008 7 湿热老化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溅和盐雾效应的测定ISO4611:2008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喷雾和盐雾中影响的测定GB/T12000-2003 塑料8 拉伸性能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1040.1-2006

滑石粉 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滑石粉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适用于滑石粉的检验。 责任者:质量管理部经理、质量检验中心主任、质量检验员。 内容 1 品名:滑石粉 2 取样:照辅料取样标准操作规程(SOP-QC-ZJ-6074)取样。 3 检验依据:滑石粉内控质量标准操作规程(SOP-QC-ZJ-4002)。 4 性状 仪器与用具:烧杯。 操作方法 4.2.1从取样样品中取本品10g,置洁净的白纸上,在明亮处用肉眼观察,为白色或类白色、微细、无砂性的粉末、手摸有滑腻感。鼻闻气微,无味。 4.2.2取本品各0.1g,分别置1000ml容量瓶中,分别加水、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溶液至刻度,每隔5分钟强力振摇30秒钟,在明亮处用肉眼观察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发现均有滑石粉颗粒。 5鉴别 试剂:氟化钙、硫酸、盐酸、氢氟酸、氢氧化钠。 试液 镁试剂:取对硝基偶氮间苯二酚0.01g,溶于4%氢氧化钠溶液1000ml中,摇匀,

即得。 操作方法 5.3.1取本品粉末0.2g ,置铂坩埚中,加0.2g 氟化钙或氟化钠粉末,搅拌,加硫酸5ml ,微热,立即将悬有1滴水的铂坩埚盖盖上,稍等片刻,取下坩埚盖,观察水滴出现白色浑浊。 5.3.2取本品粉末0.5g ,置烧杯中,加入盐酸溶液(4→10)10ml ,盖上表面皿,可调电炉上加热至微沸,不时摇动烧杯,并保持微沸40分钟,取下,用快速滤纸滤过,用水洗涤残渣4~5次。取残渣约0.1g ,置铂坩埚中,加入硫酸(1→2)10滴和氢氟酸5ml ,加热至冒三氧化硫白烟时,取下冷却后,加水10ml 使溶解,取溶液2滴,置小试管中,加镁试剂1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4→10)使成碱性,生成天蓝色沉淀。 6检查 酸碱度 6.1.1仪器与用具:可调电炉、架盘天平、漏斗、量筒、滤纸、烧杯。 6.1.2试剂及试液:石蕊试纸。 6.1.3操作方法:取本品10g ,放入250ml 烧杯中,加水50ml ,在可调电炉上煮沸30分钟,时时补充蒸失的水分,滤过,滤液遇中性石蕊试纸应显中性反应(石蕊试纸不变色)。 水中可溶物 6.2.1仪器与用具:可调电炉、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量筒、滤纸。 6.2.2操作方法:取本品5g ,精密称定W 样后,置100ml 量杯中,加水30ml ,在可 调电炉上煮沸30分钟,时时补充蒸失的水分,放冷,用慢速滤纸滤过,滤渣加水5ml 洗涤,洗液与滤液合并,置已恒重的表面皿W 皿中,蒸干,在105℃干燥1小时,称定重 量W 可,遗留残渣不得过5mg (%)。 样 皿可)(遗留残渣W 5W W ?-= 酸中可溶物 6.3.1仪器:电子恒温水浴锅、节能电阻炉、电子天平、坩锅 、干燥器。 6.3.2试液 稀盐酸:取盐酸,加水稀释至100ml ,即得。 稀硫酸:取硫酸,加水稀释至100ml ,即得。

汽车喷漆操作流程

汽车喷漆操作流程 (1)车体作防锈及内部喷涂:视车身情况由钣金工完成。(2)打磨及修饰斜边:使用P60~180#砂纸打磨车身上经过钣金修补及需要原子灰的地方。 (3)除尘、清洁:使用压力枪及除硅清洁剂清除车身上的微尘及污渍。 (4)贴护:使用反贴技巧贴上遮蔽纸。 (5)涂装底漆:混合4:1红底漆及施喷1~2层打磨后露出金属的位置上,然后烤干。 (6)填补原子灰:混合多功能原子灰填补于车身上凹陷位置,置于摄氏20度环境30分钟。 (7)打磨原子灰:使用P60~240#砂纸打磨,用手感或打磨指示层检查平整度,针孔和印痕。 (8)特幼原子灰:有需要时选用,填补针孔、砂纸痕等。(9)打磨:使用P280#砂纸彻底打磨车身上需喷涂中间漆的旧漆。 (10)除尘、清洁:使用压力枪及除硅清洁剂清除车身上的灰尘及污渍。 (11)贴护:贴上遮蔽纸。 (12)喷涂中间漆:混合多功能中间漆2~3层,每层隔5~10分钟,然后烤干摄氏60度30分钟,再喷上打磨指示层。(13)打磨中间漆:使用P320~400#砂纸打磨干燥后的中间漆。

(14)检查:检查打磨效果,可做微填。 (15)除尘、清洁:清除车身上的灰尘和污渍。 (16)贴护:对车身做贴护遮蔽。 (17)除尘、清洁:先用压力枪吹出车身上的尘点,用除硅清洁剂清除车身污渍,用压力枪吹出车身缝隙的灰尘,最后以粘尘布粘除车身上的微尘。 (18)面漆喷涂素色漆:喷涂2~3层,每层相隔5~10分钟,配合温度添加固化剂和稀释剂。 (19)喷涂底色漆:喷涂2~3层素色漆、银粉漆或珍珠漆,每层间隔5~10分钟。 (20)清漆喷涂:混合及施喷两层清漆,每层间隔5~10分钟,配合温度添加固化剂和稀释剂。 (21)烤干:静置5~10分钟,摄氏60度干燥30分钟。干燥固化需判断,若用手指轻触感到发粘,则为表面干燥,若轻触不留有指痕,则为半硬干燥,若强压不留指痕,则完全干燥。 (22)打蜡抛光。 (23)遮盖汽车。 永嘉县桥头镇立海汽车装璜美容店

水质检测标准、检测方法

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 HJ/T338-2007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2007-2-1 HJ/T341-2007水质汞的测定冷原子荧光法(试行)2007-5-1 HJ/T342-2007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铬酸钡分光光度法(试行)2007-5-1 HJ/T343-2007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汞滴定法(试行)2007-5-1 HJ/T344-2007水质锰的测定甲醛肟分光光度法(试行)2007-5-1 HJ/T345-2007水质铁的测定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试行)2007-5-1 HJ/T346-2007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2007-5-1 HJ/T347-2007水质粪大肠菌群的测定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试行)2007-5-1 HJ/T191-2005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2005-11-1 HJ/T195-2005水质氨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196-2005水质凯氏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197-2005水质亚硝酸盐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198-2005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199-2005水质总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200-2005水质硫化物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2006-1-1 HJ/T164-200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2004-12-9 HJ/T132-2003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2004-1-1 HJ/T96-2003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97-2003电导率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98-2003浊度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99-2003溶解氧(DO)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100-2003高锰酸盐指数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101-2003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102-2003总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103-2003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104-2003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2003-7-1 HJ/T86-2002水质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2002-7-1 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2003-1-1 HJ/T92-200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2003-1-1 HJ/T70-2001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2001-12-1 HJ/T71-2001水质总有机碳的测定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2002-1-1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检验标准操作规

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建立明胶空心胶囊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以确保检验准确。 范围 ●明胶空心胶囊 责任 ●质量控制处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质量控制处主管、质量控制处经理负责督促检查 相关术语 ●无 相关文件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程序 1性状:本品呈圆桶状,系由可套合和锁合的帽和体两节组成的质硬且具有弹性的空囊,囊体光洁、色泽均匀、切口平整、无变形、无异臭。 2 鉴别: 2.1 试剂配制 2.1.1重铬酸钾试液:取重铬酸钾7.5g,加水溶解成100ml,即得。 2.1.2稀盐酸:取盐酸234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2.1.3鞣酸试液:取鞣酸1g,加乙醇1ml,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即得。本液应临用 新制。 2.1.4 钠石灰:即碱石灰,含变色指示剂的粉红色小粒,吸收二氧化碳后颜色渐渐变淡。 2.2 取本品0.25g,加水50 ml,加热使溶化,放冷,取溶液5 ml,加重铬酸钾-稀盐酸﹙4:1﹚的混合液数滴,即生成澄黄色絮状沉淀。 2.2 取上述鉴别项下剩余溶液1ml加水50ml,摇匀,加鞣酸试液数滴,即发生浑浊。 2.3 取本品约0.3g,置试管中,加钠石灰,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草蓝色。 3 松紧度 3.1 仪器与用具:厚度为2cm的木板 3.2 试剂:滑石粉

3.3 测定方法: 3.3.1 抽取本品10粒,用拇指和食指轻捏胶囊两端,旋转拔开,不得有粘结,变形或者破裂。 3.3.2 把10粒胶囊装满滑石粉,将帽、体套合,逐粒在1m的高度处直坠于厚度为2cm 的木板上,漏粉不得超过1粒。 4 崩解时限 4.1 仪器与用具:崩解仪、1000ml烧杯、温度计﹙分度1℃﹚。 4.2 操作:取供试品6 粒,装满滑石粉,分别置崩解仪吊篮的玻璃管中,每管加入挡板,10分钟内应全部崩解。如有1粒不能完全溶化或崩解,应另取6粒复试,均应符合规定。4.4 注意 4.4.1测试过程中,烧杯内的水温﹙或介质温度﹚应保持37℃±1℃。 4.4.2每测一次后,应清洁玻璃管内壁及筛网。 5 亚硫酸盐 5.1装置:铁架台、电炉、长颈圆底烧瓶、冷凝管、锥形瓶。 5.2蒸馏装置注意事项: 5.2.1蒸馏装置须固定,并检查各处接头和塞子,不得漏气。 5.2.2防止加热时内容物冲出,所以须选择长颈圆底烧瓶,且电炉加热有控温装置,随时 调节加热温度。 5.2.3 馏出液滴管头应插入锥形瓶接收液液面下。 5.2.4 锥形瓶应先作65ml、100ml刻度记号。 5.2.5 馏出液蒸发时,应随时补充适量的水,蒸至溶液几乎无色。 5.2.6 50ml纳氏比色管使用前应检查配对。 5.3 试剂配制 5.3.1 标准硫酸钾溶液:称取硫酸钾0.181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 2-﹚。 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0ug的SO 4 5.3.2 0.05mol/L碘溶液:取碘13g,加碘化钾36g与水50ml溶解后,加盐酸3滴与水适 量使成1000ml,摇匀,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 5.3.3 25%氯化钡:取氯化钡25g,加水适量使溶解,稀释至100ml。 5.4 操作:取本品5.0g,置长颈圆底烧瓶中,加热水100ml使溶化,加磷酸2ml与碳酸氢钠0.5g,即时连接冷凝管,加热蒸馏,用O.05mol/L碘溶液15ml为接收液,收集馏出液50ml,用水稀释至100ml,摇匀,量取50ml,置水浴上蒸发,随时补充水适量,蒸至溶液几乎无色,

原子灰说明书

请施工前仔细阅读本产品使用说明 原子灰(分装) 一、产品介绍: 1、主要特性:·本产品主剂由树脂、优质颜料和助剂组成,硬化剂为有机过氧化物。 ·本产品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和机械强度,良好的填补性、耐温变性、致密性和施工性。 2、使用范围:主要用于船舶、火车、汽车、机床、木器的填补或涂覆。 3 二、施工参考: 1.配套性:底漆可用环氧底漆、过氯乙烯铁红底漆、锌铝底漆。中涂漆可用过氯乙烯二道底漆、硝基二道底漆、聚氨酯中涂漆,除此之外的配套,请与本公司技术服务中心联系咨询。 2.表面处理: ·对于钢铁制品表面,应先除油、除锈,然后用汽油擦洗干净后,直接涂原子灰或涂底漆干后涂刮原子灰。 3.施工操作要求 ·开罐后首先检查原子灰流动性是否正常(若有异常禁止使用),充分搅拌罐内物料。 ·按主剂:硬化剂=100:2(m/m)的比例混合均匀,做到用多少配多少,并在适用期内用完。 ·硬化剂的用量可根据气温高低进行调节,温度高可少用,反之也可多用,可控制在100: 1.5- 2.5(m/m)。 ·干硬后可用水磨或干磨,磨平后再将不平处或砂眼用该灰修补,干后砂平,涂二道底漆和面漆。 ·未用完的灰应盖紧包装桶盖,并应在产品有效期内用完。不可将混有硬化剂的原子灰倒回原罐听内。 ·使用过的工具可用原子灰稀释剂、丙酮或香蕉水及时洗净。 ·本品不可与其它油漆及辅料混合。 备注本产品为有机易燃品,贮存时应保持通风干燥,防止雨淋和日光直接照射,并远离火源、热源,运输时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 本产品含有少量有害健康的物质,在施工时应注意劳动保护,保持通风,谨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声明以上本产品的资料及数据是根据我们实际使用中的经验而积累,仅供参考,如对本产品的用途和施工配套需更详细的了解,请与我公司服务部联系。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检测产品/类别检测项目/参数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序 号 名称 塑料1 光源暴露试验方 法通则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则ISO 4892-1:1999 2 氙弧灯光老化 汽车外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527:2004 汽车内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412:2004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ISO 4892-2:2006 /Amd 1:2009 室内用塑料氙弧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459-06 非金属材料氙弧灯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5-05a 塑料暴露试验用有水或无水氙弧型曝光装置的操作ASTM D2565-99(2008) 3 荧光紫外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ISO 4892-3:2006 汽车外饰材料UV快速老化测试SAE J2020:2003 塑料紫外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329-05 非金属材料UV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4-06 4 碳弧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ISO 4892-4:2004/ CORR 1:2005 塑料实验室光源曝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GB/T16422.4-1996 5 荧光紫外灯老化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荧 光紫外灯GB/T14522-2008 6 热老化 无负荷塑料制品的热老化 ASTM D3045-92(2010) 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GB/T7141-2008 7 湿热老化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溅和盐雾效应的测定ISO4611:2008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喷雾和盐雾中影响的测定GB/T12000-2003 塑料8 拉伸性能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1040.1-2006

产品标准及试验方法

CPE质量检验 目录 一、原料检验 1. 生产工艺对原料质量要求 2. 原料采购标准 3 .原料标准和试验方法 4. 原料分析所需要仪器和试剂材料 5. 原料的分析 6. 原料的采样 7. 原料标准与青岛海晶分析项目对照 二、中间控制检验 1. CPE中间控制分析检验一览表 2. CPE中间控制分析所需要仪器和试剂材料 3. 液氯中间控制分析检验一览表 4. 中间控制项目的分析 三、产品检验 1. 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 2 .产品分析所需要仪器和试剂材料 3. 氯化聚乙烯的分析 4. 产品结果的判定 5. 产品标准与青岛海晶分析项目对照 6. CPE采样 7. CPE用包装袋采购及检验规定 四、分析专用仪器信息、使用操作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1. 分析专用仪器 2. 使用操作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3. 与分析专用仪器安装相关的公用工程 4. 分析专用仪器目前使用状况

六、需要青岛海晶提供的资料 1. 原料标准及试验方法 2. 产品标准及试验方法 3. 分析专用仪器档案资料(仪器说明书,采购资料,使用状况等) 4. 分析试剂和玻璃仪器采购厂家信息 CPE质量检验 一、原料检验 (一) 生产工艺对原料质量要求 1. 高密度聚乙烯(HDPE) LG公司HDPE 熔融指数MI5(CE6040)=0.45±0.05g/10min 190℃ MI5(CE2030)=1.5~2.0 g/10min 190℃ MI5(CE2080)=1.4±0.2 g/10min 190℃ 颗粒分布≥500μm ≤2% ≤63μm <5%(CE6040)<15%(CE2030) 125—315μm >60%(CE6040)>50%(CE2030/CE2080) 125—250μm >55%(CE6040)>45%(CE2030/CE2080)熔点(DSC)法133℃—139℃(CE6040) 131℃—137℃(CE2030 GE2080) 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化工三厂HDPE 熔融指数MI5(L0555P)=0.50±0.10g/10min 190℃ MI5(L2053P)=1.6—2.4 g/10min 190℃ 颗粒分布≥500μm <5% 过筛 <125μm ≤5% 熔点(DSC)法136℃—139℃(L0555P ) 131℃—136℃((L2053P) 三星TOTAL株式会社 N220P)=0.60±0.10g/10min 190℃ 熔融指数MI5( ( MI5((N230P)=2.0±0.20 g/10min 190℃

原子灰涂装常见缺陷及处理

涂装常见缺陷及处理 原子灰虽然品质优异,施工方便,但施工若不注意,也会发生施工缺陷,涂装常见缺陷、主要原因及处理

高档原子灰系统 MT-006标准型 特点:具有良好的气干性、柔韧性、附着力强,并有打磨性,可以替代同类进口产品。 用途:使用于高档轿车车体的修补与找平,同样也适用于中巴、大客车、机床、卡车、农用车、船舶等的修补与找平。 产品规格:4kg/桶 MT-006耐高温烘烤型(镀锌板专用) 特点:具有良好的气干性、打磨性,极好的附着力,并可耐160℃高温烘烤,极限温度可达210℃而不龟裂,不起泡,不脱落,能与各种高温烘烤漆配套使用。 用途:可用于镀锌板,并有MT-006标准型的所有用途。 产品规格:3.5kg/桶 MT-006静电喷涂型 特点:具有良好的气干性、打磨性,极好的附着力,并可耐160℃高温烘烤,极限温度可达210℃而不龟裂,不起泡,不脱落,并有良好的导电性。 用途:主要用于粉末静电喷塑。 产品规格:3.5kg/桶 中高档原子灰系列 MT-007原子灰 特点:具有良好的气干性、柔韧性、打磨性,附着力好,价格适用。 用途:使用于中高档汽车车体的修补与找平,同样也适用于机床、卡车、农用车、船舶等的修补与找平。汽车制造业较为适

用。 产品规格:MT-007:4kg/桶;MT-009:3kg/桶 MT-008原子灰;MT-009原子灰 特点:具有良好的气干性好、打磨性好,附着力好,较好的耐高温性,价格偏低。 用途:使用于中高档汽车车体、机床、卡车、农用车、船舶等的修补与找平。 产品规格:3kg/桶、4kg/桶 经济型系列 “锡德”-飞马原子灰:红“锡德”原子灰 特点:具有气干性好,打磨性好,附着力好,价格较低。 用途:使用于汽车车体、机床、卡车、农用车、船舶等的修补与找平。在制造业中使用广泛。 产品规格:飞马:3kg/桶、4kg/桶;红锡德:3kg/桶 “锡德”-联邦原子灰:MT-820原子灰 特点:具有气干性好,打磨性好,附着力好,价格低。 用途:使用于汽车车体、机床、卡车、农用车、船舶等的修补与找平。 产品规格:3kg/桶、4kg/桶 “锡德”牌原子灰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包装 主剂状态:均匀、柔软、无结块 稠度:8-12cm(GB/T1749) 涂刮性:易涂刮,不卷边(HG/T3354-1987) 干燥时间:实干60分钟(GB/T1728) 活化性:5-20分钟 打磨性:易打磨,不粘砂纸(HG/T3354-1987) 附着力(拉开法):1.0·A(MPa)(GB/T5210) 柔韧性:≤100mm(GB/T1748) 耐冲击性:≥15cm(GB/T1732) 耐热性:80-120℃条件下1h无起皱、鼓泡、开裂等现象(GB/T1735) 包装:腻子 3kg/桶硬化剂 80g/支、4kg/桶硬化剂 100g/支、16kg/桶硬化剂 4支(100g/支)储存期:25℃下为三个月,三个以上经检验合格仍可使用。

汽车类(王超)《原子灰的刮涂》 教学设计

2020年全省中职教师信息化 教学设计 参赛项目类别:汽车类 参赛作品题目:原子灰的刮涂

2020全省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 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小擦小碰的事故也增多,汽车油漆工需求缺口日益扩大。很多油漆工也都是靠师傅带出来的,不仅培养时间漫长,培养数量也相当有限。汽车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涂装人才,现在整个涂装市场处于紧缺状态,职业院校应该积极响应市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原子灰的刮涂是整个喷涂工艺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最后喷涂质量的好坏。 为了推进1+X证书制度,喷涂技能等级证书有助于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更好的构建国家资历框架。根据学校钣喷人才培养方案,钣喷班到第四学期必须进行喷涂中级工的考核,考核内容就包括原子灰的刮涂,所以此次课题是本专业必须掌握的典型任务。

三、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 原子灰刮涂的实际效果需要学生反复去练习,由于我们的学生普遍自控力差、耐心不足,往往过了新鲜劲以后就提不起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学生活泼、有团队精神的优势,通过他们争强好胜的特点,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 本专业的技能要求。 四、学习内容

该次课题选自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汽车涂装基础》中的项 目1任务3《原子灰的刮涂与打磨》。原子灰在使用时需要加入一定比 例的固化剂,加入之后会在几分钟之内开始干燥,所以前期直接使用原 子灰进行刮涂练习,通过练习基本掌握了刮涂的步骤与要领。本次课要 求正确混合原子灰与固化剂,对板件上的凹陷进行刮涂填补,并以小组 为单位进行技能比武。 原子灰刮涂工艺流程: 学生之前的练习步骤是清洁、取灰、刮灰、清洁,所以本次课讲授的重点就是调灰,同时复习整个刮涂的步骤。通过比武实践,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 五、学习资源 录播系统拍摄器录播系统接收屏微课视频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 一. 目的: 二. 范围: 三. 规范性引用文件 四. 尺寸检验原则 1.基本原则: 2.最小变形原则: 3.最短尺寸链原则: 4.封闭原则: 5.基准统一原则: 6.其他规定 五. 检验对环境的要求 1.温度 2.湿度 3.清洁度 4.振动 5.电压 六. 外观检验 1.检验方法 2.检验目距 3.检测光源 4.检测时间 5.倒角、倒圆 6.批锋、毛刺 7.伤痕 8.刀纹、振纹 9.凹坑、凸起、缺料、多料、台阶 10.污渍 11.砂孔、杂物、裂纹 12.防护包装

七. 表面粗糙度的检验 1.基本要求 2.检验方法: 3.测量方向 4.测量部位 5.取样长度 八. 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公差要求1.基本要求 2 线性尺寸未注公差 九.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验 1.基本要求 3.检测方法 十.螺纹的检验 1.使用螺纹量规检验螺纹制件2.单项检验 十一.外协加工件的检验规定 1.来料检验 2. 成品检验计划 十二.判定规则 附注: 1.泰勒原则

一. 目的: 为了明确公司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使检验作业有所遵循,特制定本标准。 二.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切削加工(包括外协、制程、出货过程)各检验特性的检验。在本标准中,切削加工指的是: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镗削加工、刨削加工、孔加工、拉削加工和钳工作业等。本标准规定了尺寸检验的基本原则、对环境的要求、外观检验标准、线性尺寸公差要求、形位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的检验、螺纹的检验和判定准则。 注:本标准不适用于铸造、锻造、钣金、冲压、焊接加工后的检验,其检验标准另行制定。本标准不拟对长度、角度、锥度的测量方法进行描述,可参看相关技术手册;形位公差的测量可参看GB/T1958-1980;齿轮、蜗杆的检验可参看相关技术手册。 三.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28.1-2003 (ISO 2859-1:1989)计数抽样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1804- 2000 (ISO2768-1:104989)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1184 - 1996(ISO2768-2:1989)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 1958-1980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GB/T 1957-1981 光滑极限量规 Q/HXB 3000.1抽样检查作业指导书 Q/HXB 2005.1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Q/HXB 2005.1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食品中滑石粉的测定

实验室原始记录 编号: *********样品编号样品名称 检验项目食品中滑石粉检验标准/方法GB/T 21913-2008 仪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镁空心阴极灯) 标准曲线 分别吸取0、0.50、1.0、2.0、3.0、4.0、5.0mL,镁标准使用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氯化锶溶液稀释定容,配制成0.00ug、0.20ug、0.50ug、1.00ug、2.00ug、3.00ug、4.00ug、5.00mg/L 的标准系列溶液。 样品处理准确称取均匀试样0.5g-1.50g,放入聚四氟乙烯塑料坩埚中,加入15ml混合酸,盖上盖,置电板加热,消化1h-2h,至消化液无色透明为止。取下坩埚,冷至室温。用少量蒸馏水将坩埚固体残渣完全转移到定量滤纸上,过滤,用少量蒸馏水约每次50ml冲洗4次。将滤纸和纸上固体共同置于聚四氟乙烯塑料坩埚中,加入10ml混合酸和3ml氢氟酸,置于电热板上缓慢加热消化1h-2h,至无色透明。待坩埚中液体接近干时,取下冷却。用氯化锶溶液将消化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氯化锶溶液适当稀释后上机测定,滑石粉含量1%左右的试样一般稀释10倍。同时做空白,空白只加混合酸,不加氢氟酸。 测定 仪器参考条件:波长285.2nm,仪器狭缝、空气及乙炔的流量、灯头高度、元素灯电流等按仪器说明调节。适当调节燃烧器角度,使仪器测量线性范围的上限超过5.0mg/L。将上机测定用样液、空白液和镁标准系列溶液分别导入火焰进行测定。 镁曲线标准系列曲线见后附。 计算公式X=(C1*5.27/m1*1000*1000 )*100 式中:X-试样中滑石粉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C1-测定用试样液中镁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V1-试样消化液定容体积f1-试样消化液稀释倍数;5.27-镁换算为滑石粉(3MgO﹒4SiO2﹒H2O,相对分子质量379.3)的系数;m1-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序号样品编号 m1 (g) V1 (mL) C1 (mg/Kg) 结果(g/100g) 1 2 3 4 5 6 7 8 9 10 备注 检验员: _______________ 检测日期: _______________ 复核人: _______________ 复核日期: _______________

有关腻子检测的标准

有关腻子检测的标准 腻子(填泥)是平整墙体表面的一种装饰凝材料,是一种厚浆状涂料,是涂料粉刷前必不可少的一种产品。涂施于底漆上或直接涂施于物体上,用以清除被涂物表面上高低不平的缺陷。采用少量漆基、助剂、大量填料及适量的着色颜料配制而成,所用颜料主要是铁红、炭黑、铬黄等。填料主要是重碳酸钙、滑石粉等。(001)(14.03.06) 腻子分类: 一般常用腻子根据不同工程项目、不同用途可分为耐水腻子、821腻子、掺胶腻子。耐水腻子是指可以达到JG/T298-2010《建筑室内用腻子》中“N”型标准的腻子; 821腻子是不具有耐水性的腻子,只能达到JG/T298-2010中“Y”型标准; 掺胶腻子一般分为胶水和矿石粉两个部分,由工人在工地现场拌制而成。 按产品外观分为: 粉状:由胶凝材料和填料及无机添加剂组成的白色粉状产品。 膏状:由合成树脂乳液和添料组成的白色膏状 双组份:由胶液和白色粉料组成。 腻子种类分为: 批墙腻子、内墙耐水腻子、内墙耐水抗裂腻子、外墙腻子、外墙耐水腻子、外墙柔性腻子、防水腻子、内墙柔性抗裂防水腻子、家具腻子、木器腻子、钉眼修补腻子、水性木器腻子 检测标准: CECS346-2013厚层腻子墙体隔热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GB/T1728-1979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GB/T1748-1979腻子膜柔韧性测定法 GB/T1749-1979厚漆,腻子稠度测定法 GB/T1770-2008涂膜、腻子膜打磨性测定法 GB/T23455-2009外墙柔性腻子 HG/T3352-2003各色醇酸腻子 HG/T3354-2003各色环氧酯腻子 HG/T3356-2003各色硝基腻子 HG/T3357-2003各色过氯乙烯腻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