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融不稳定考察金融稳定

从金融不稳定考察金融稳定
从金融不稳定考察金融稳定

从金融不稳定考察金融稳定

王自力

金融稳定,在我国是最近几年才引起广泛关注的新概念,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从世界范围看,也只是20世纪90年代起才有少数几个国家使用金融稳定的概念。90年代后,随着拉美和亚洲许多国家陆续暴发金融危机,对一国、一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才逐渐认识到金融稳定的重要性,从而不断加大对金融稳定的研究。这里,笔者拟从金融不稳定的含义出发,反过来讨论金融稳定的含义,愿有助于深化对金融稳定内涵和外延的认识。

一、金融不稳定的含义和特征

对于金融稳定的状态,有人形象地火灾来类比。在火灾没有发生时,即使导致火灾发生的隐患早已经存在,我们也无法预知火灾何时何地会因何而发生,更无法判断它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金融稳定就是能够引起金融体系火灾发生的因素产生之前的这样一种状态,而火灾本身就可以比喻成金融不稳定。我们对金融稳定进行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查找那些可能引起金融体系火灾发生的因素,及时消除并且提供在火灾发生后能够有效、及时扑灭火灾的措施。从金融稳定的反面--金融不稳定出发,可能更有利于我们全面理解金融稳定的含义,因为定义金融不稳定似乎比金融稳定更有意义。通常,人们无法判断金融体系是否处于稳定状态,但对金融不稳定却显得非常敏感。

实际上,国内外学术界对于金融稳定的确切定义和测算方法一直

在讨论中。曾经有一项通过互联网向专家征集对金融稳定的定义的活动,结果得到的最有说服力的说法是,金融稳定指“不存在金融不稳定”(absence of financial instability)。

John Chant (2003)认为,金融不稳定是指金融市场上的这样一种状况,这种状况通过影响到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对实体经济运行产生负面影响或存在潜在的负面影响。金融不稳定可以概括为金融脆弱性和金融危机。金融脆弱性是指这样一种情形,在这种情形下,对于潜在的借款者来说,相对他们的项目规模来,他们拥有的财富太小。这就增加了委托-代理难题,扩大了信贷市场的磨擦。(Bernanke &Gertler 1990)因此可以认为,金融脆弱性是金融不稳定的潜在表现形式。在金融脆弱性的情况下,金融体系中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依然在运行,但却是处于一种低效率的状态,整个社会为此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成本。借款者仍然可以获得所需的资金,但可能必须付出较高的成本。而对于贷款者发放贷款,可能必须承受更大的风险和较大的损失。其结果是扩大了信贷市场的磨擦。

金融脆弱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尚不明显,但持续的金融脆弱的存在,会造成问题不断地在金融体系中累积,直至最终以激烈的形式暴发出来,从而造成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金融市场的一种混乱。在这种金融市场中,存在非常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至于金融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资金向最佳的投资机会转移的渠道(Miskin 1996)。而Bordo, Mizrach and Schwartz (1995)则认为金融危机是一种金融体系中的现金流失,使得金融机构不能提供所必需的流动

性。

美国联储董事会前主席Roger Ferguson认为,金融不稳定有以下三个特征:(1)一些重要的金融资产价格严重偏离实际;和/或(2)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及可贷资金量受到严重影响;和/或(3)总需求明显偏离均衡水平,远高于或低于一个经济体的潜在总供给水平。

而Andrew Crockett则认为,金融不稳定是指实际经济部门受到来自金融体系的负面影响,如金融资产价格的急剧波动或金融机构的倒闭产生的负面影响。他强调,金融不稳定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1)对实际经济部门产生影响;(2)潜在的危害甚于实际表现出的危害;(3)金融不稳定既可能产生于银行系统,也可能产生于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或其他金融机构;(4)银行并不是唯一需密切关注的对象,任何机构,不论其是否直接处于支付清算体系中,只要与支付清算体系中的机构关系密切,一旦其发生支付困难,将危及整个支付体系,它就应该成为密切关注的对象。

金融不稳定总是与一定的经济、金融现象相联系的,如:(1)伴随着一定时期过渡的信用和货币扩张;(2)社会流动性的短缺,因此而出现银行挤兑,存款和贷款量急剧下降,利率明显上升;(3)极其不稳定的资产价格,如房价和股价;(4)迅速传染到不同的市场;(5)投资者信心的丧失。(Alexandra Lai 2003)

由上可以看出,金融不稳定首先产生于金融体系,表现为金融资产的供给和需求出现脱节,从而价格出现异常波动或产生支付困难,严重的表现为金融机构的破产和倒闭。这种异常波动可能产生于单个

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但很快通过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或者社会公众的从众行为波及到整个金融体系,从而影响到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这种波动可能造成一系列后果,如破坏金融体系提供支付和进行风险定价以及转移风险的能力,造成市场流动性的短缺。参与者的交易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从而丧失对金融体系信心,如果当局没有进行有效的补救,金融不稳定将通过一定的传导渠道从金融体系内部波及到实体经济,对实体经济部门产生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可能表现为商品价格的异常波动、投资萎缩、失业大量增加、总需求和总供给严重脱节,从而使经济增长下降或者停滞。

二、金融不稳定与市场波动性

虽然金融不稳定首先在金融体系内部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如利率的大幅波动,但正如Schinasi认为,一个稳定的金融市场反而需要资产价格高度波动来反映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一样,我们却不能简单地将利率和资产价格波动等“市场波动性”和“金融不稳定”等同。

事实上,在市场化条件下,利率和资产价格每天每时每刻都是变动的。金融不稳定的发生和程度,应根据其对经济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的影响程度来判断。价格和利率的变化可能只是改变不同群体的相对财务状况,即一部分人的财务状况变好,而另一部分人的财务状况变坏。如价格水平上升使通胀增加,会使借款人受益,而使贷款方受损。但是较小的变动,对经济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影响较小,对社会总体福利的影响也较小,因而并不能因此说出现了金融不稳定。

市场波动与金融不稳定既相区别,但又相互联系。以下几个因素

均可能导致正常的市场波动迅速转化为不稳定:

(1)激励机制:不同的激励机制会产生不同的效应。着重以业务量而不使用风险调整的收益的激励方式会使风险增加,从而放大市场波动,带来不稳定。反之,重在降低风险的激励方式则会减小波动性,例如近年来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中对贷款责任人实行的“终身追究制”,其结果减少了贷款损失的风险,但同时也降低了贷款的发放量。

(2)风险管理的不健全:不健全的风险管理不但可能使已知风险得不到有效的防范,更可能在面临突发或意外事件造成风险时手足无措。

(3)缺乏透明度:缺乏透明度的结果是市场上形成各种对金融机构经营状况的猜测甚至谣言,影响到公众的信心,在谨慎心理的作用下,必然出现大量抛售或者挤兑。

(4)市场基础设施的弱点:这些不足主要是指制度建设和支付清算体系等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的问题,这方面的问题可能会造成诈骗、挪用、交易延误等后果,从而放大市场的波动性,造成金融不稳定。(IMF 2003)

三、金融危机的成因解析

金融不稳定对实体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根源于金融体系本身,这是由金融不稳定造成的经济危机与其他原因造成的经济危机的本质区别,因此对于这类危机的产生原因,就必须从金融体系内部寻找。

金融交易的本质是一种未来不确定性,不像实体经济的交易是以

一种实物资产交换另一种实物资产,比如商品买卖是以货币交换商品。金融交易大都是以一种实物资产交换到一种未来的要求权,比如存款,是以现在的货币交换到在未来任何时刻提取的权利。而这种要求权是基于交易对方信用的基础上,并且这种要求权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银行破产,存款者就可能丧失提取存款的要求权。一旦这种信用基础丧失,金融交易就不能顺利进行,从而影响到金融的稳定性。虽然银行危机并不是金融不稳定的全部,但从银行危机入手来分析金融不稳定产生的原因却还是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我们通过对银行危机这一典型的金融不稳定性分析来看其产生的原因。

银行危机是指实际或者潜在的银行挤兑或者破产,导致银行停止偿还负债或者必须需要政府部门干预实施救助。银行挤兑产生于一种非合作的博弈,虽然单个存款者明知如果不去挤兑,他们的存款都不会遭受损失,但是如果别人去挤兑而自己没参与,遭受损失的将是自己。就单个存款者来说,对自己最优的选择是选择挤兑,正是这种非合作性的结果导致银行挤兑的发生,从而引发银行危机。Lai将这种存款者间的非合作性称为“协调失败”(coordination failure)。即使一个健康的银行面临挤兑也可能出现危机,从而引发金融不稳定。因为银行挤兑一旦发生,在流动资产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下,银行必须变现长期资产。而在短期内变现长期资产会遭受损失,从而资产贬值,降到负债价值以下,出现资不抵债。因此,挤兑不但可以使已经资不抵债(insolvent)的金融机构彻底破产,同样可以使资可抵债但流动性不足(illiquid)的金融机构破产。关于银行挤兑产生原因的探讨可以归

为两类——无关论和相关论。

以Diamond和Dybvig的多重均衡理论(Diamond & Dybvig, 1983)为代表的无关论认为,银行挤兑的产生是一种随机现象,与银行本身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等实质因素无关。D-D模型存在两个均衡:一是高效率的均衡,即不存在银行挤兑;另一个是低效率的均衡,即发生银行挤兑。Diamond和Dybvig认为,这两种均衡发生的概率是相同的。银行挤兑的发生是由于存款者自我实现的期望(self fulfilling expectation)。对于这种期望的产生,无关论认为是无法解释的(如太阳黑子的行为),从而是不可预知的。

按照无关论的观点,即使再健康和运行良好的银行体系也会遭遇挤兑。一个人可能仅仅因为看到当天在银行提款的人增多,或者来自于一种“突发奇想”的感觉而产生挤提存款的冲动。一旦这种行为形成一种规模,被本没有提款需求的存款者观察到,由于担心别人的提款行为影响到自身存款的安全性,基于前述的非合作性,从而引发大范围的挤兑。并且,这种挤兑很可能由一个银行波及到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系统性的金融不稳定由此产生。

相关论与无关论相反,认为挤兑的发生是基于银行盈利能力的降低和经营状况的恶化等银行自身原因。公众基于这些实质性因素判断存款的安全性,决定是否挤提存款。当然,人们对于银行经营状况的信息掌握可能会不一样,但是“人人心中有杆秤”,他们会根据各自对银行信息的掌握来做出决定。因此,按照相关论的观点,只有经营状况恶化的银行才会遭遇挤兑(Jacklin, 1988)。并且单个银行发生

的挤兑并不易波及到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只要他们本身的经营状况没有恶化。

相关论并不要求所有的存款者都掌握了银行经营状况的信息,这在实际中也是不可能的。相关论将存款者分为两类:掌握银行经营信息的人群和不掌握银行经营信息的人群。即使前一类人只占很小的比例,他们基于对银行经营状况恶化信息的掌握而采取挤兑的行为,同时影响到另外一类存款者,同样由于前述的非合作性,为了保护存款免遭损失,所有存款者加入挤兑的行列,大范围的挤兑由此产生。

四、金融不稳定的根子在过度信用扩张

无关论和相关论都观察到银行危机直接缘自于公众的这种非合作性的集体行为——挤兑,这种行为产生于公众信心的丧失。无关论提出了这种信心的丧失源自于自我实现的期望这一论点,但实质上并没有对这种自我实现的期望如何产生做出进一步合理的解释,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银行挤兑并非完全取决于独立的随机因素如太阳黑子(sunspot)。事实上,我们所观察到的银行挤兑绝大多数都是同银行的不良业绩相关联的。”(施建淮2001)实际上,通过对历次金融不稳定的现象进行研究我们发现,这些集体行为的发生都是与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本身的经营因素密切相关的。相关论将其归结为盈利能力的降低和经营状况的恶化,而其最终的根源则是信用的过度扩张。

我们将过度信用扩张定义为超过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信用扩张,或者与自身风险管理能力不匹配的信用投放。过度的信用扩张使金融

体系和金融机构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抵抗风险的能力下降。当不利的冲击发生,即使是一点轻微的震荡,都会对收益产生巨大的影响。金融不稳定的产生路径可以描述如图一:

金融体系内部金融体系外部

图一:金融不稳定根源于过度信用扩张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自1980年以来,各成员国由于银行不良贷款过高引发的金融问题占所有发生金融问题国家的66%以上,而由于不良贷款过高引发金融危机的占58%以上(IMF 1998)。可见,不良贷款仍然是银行稳定的主要威胁。而不良贷款即来源于过度的信贷投放,而且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力不匹配。就证券系统而言,持有过多的风险资产,过多的风险暴露,会降低对风险的承受能力。

不同类型的过度信用扩张造成对不同市场的信心问题。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较大几次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危机事件都说明了过度信用扩张对金融稳定的威胁。1995年7月,总资产达366亿,全球排名第169位的日本兵库银行宣布破产,对日本金融界的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究其原因,即是因为其资产集中于风险较高的房地产贷款。当日本政府为抑制经济泡沫而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随着房价和地价的急剧下跌。该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迅速恶化成为不良债权。据统计,引起其倒闭的无法收回的7900亿债权几乎全是房地产贷款。实际上,从1992年开始,因为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日本许多金融机构对房地产的贷款均恶化成不良债权,东京协和信用社、安全信用社、宇宙信用社、木津信用社等36家金融机构都发生了挤兑和倒闭风潮。

1998年美国长期资产管理公司(LTCM)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家全美最大的基金公司不但有着像Scholes、Miller这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美联储前主席组成的梦幻般的管理团队,而且规模是其最大的竞争对手的五倍。从成立到遭遇困境前,资本回报率分别高达19.9%、42.8%、40.8%和17.1%。但是,当外部冲击来临时,他管理的基金迅速遭遇了巨大的损失。这个外部冲击就是俄罗斯金融风暴爆发,风暴使卢布急剧贬值,俄政府宣布无限期延缓债务清还,使得对发展中国家债券的需求迅速下降,对风险较低、质量较高的美国和德国债券需求上升。当德国债券价格上涨,收益率降低,意大利债券价格下跌,收益率上升,市场产生对LTCM极为不利的变化,从而使

其两头受损。之所以面临这样的冲击,是因为LTCM占有了巨大的交易头寸。1997年底,实际资产近50亿美元,但是却通过衍生金融工具管理了12000亿美元的头寸,其中约70%是利率互换。一旦发生冲击造成利差的微小变动就可能使其获得巨额利润,同样也可能遭遇巨额损失。到了1998年9月中旬,LTCM的损失超过40亿美元,短短时间资产净值损失90%,只剩下6亿美元。LTCM几乎亏损了所有的资本,其积欠的债务,高达800亿美元,并与银行及券商间有订立复杂合约,所以没有人能准确计算出其衍生债务之规模,甚至有估计可能累积达一万亿美元的债务。

五、金融不稳定的诱因与导火线

在引发金融体系不稳定的根源——过度信用扩张——存在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和整个金融体系在面临外部冲击时,可能非常脆弱。这些外部冲击即成为引发金融不稳定的诱因与导火线。概括起来,这些外部冲击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经济的冲击诱发金融不稳定。宏观经济冲击不同于来源于金融体系内部的冲击,它主要是因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化造成宏观经济的波动,诸如由于总供给、总需求或者某些结构性的原因引起经济增长放缓或衰退、价格的大起大落。这些宏观经济冲击直接影响相关企业或行业的经营业绩和现金流,从而波及到与之有关的银行机构。对这些企业和行业有过多信贷投放的银行和贷款机构,贷款收回将变得困难,潜在的信用风险将成为现实,造成金融机构的直接损失,在贷款过度集中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损失的累积和扩大,直接造

成信心的崩溃,引发挤兑,形成金融不稳定。

(2)宏观经济政策诱发金融不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如财政税收政策、货币政策的改变也会成为诱发金融不稳定的因素。针对全社会或特定企业和行业的财政税收政策,会改变对相关企业或行业经营业绩的预期,或者直接影响到其经营绩效和现金流量。如税收的突然增加或者补贴政策的取消,会减少企业的税后净利,同时降低企业的现金流量,降低了企业的财务实力,影响支付问题。企业财务实力的降低和资产负债表的恶化使受关联的金融机构的资产方受到不利影响,从而成为触发金融不稳定的原因。

(3)其他突发的外部冲击诱发金融不稳定。其他的突发事件,如恐怖袭击,重大自然事故,国家违约,丑闻被披露等都可能诱使已经脆弱的金融体系走向不稳定甚至危机。突发事件对相关行业或整个社会的经济产生影响,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同时打击社会的信心。如,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当时,由于美国经济已经处于疲软不振的阶段,出于对该事件可能对美国股市和金融体系乃至对整个社会的信心造成致命的影响的担心,美国政府和国际社会迅速采取了措施。金融市场迅速闭市,美联储专辟“贴现窗口”,随时满足银行的融资;袭击事件当天,美欧日等各国中央银行至少向世界货币市场投入1200亿美元,以增加市场流动性;美联储在美国股市重新开盘前宣布降低利率0.5个百分点。这些措施都迅速稳定了市场的信心,避免了市场的崩溃。

在引起金融不稳定的根本性原因——过度的信用扩张存在的前

提下,这些外部冲击很可能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过度的信用扩张使金融体系风险不断累积,在外部冲击来临时,显得不堪一击。

中国金融的脆弱性及管控.pdf

一、我国农村金融脆弱性的成因 金融脆弱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采用的是广义金融脆弱性概念。我国农村金融脆弱性的产生由多种因素造成。 1.农村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存在内生性缺陷。 一般来说,农村金融机构正常运作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资金提供者不挤兑,二是农村金融机构对资金的使用是有效的。但在我国农村,这两个条件极易遭到破坏。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的脆弱性源于其特有的业务活动,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功能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一般来说,只要存款基础稳定,农村金融机构便可在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应付日常提款的前提下,将其一定比例的资金投资于流动性不高但收益率较高的资产上。但如果一旦发生重大意外事件,使储户对农村金融机构失去信心时,就会出现挤兑现象,这时,农村金融机构便表现出相当的脆弱性。挤兑规模越大,所积聚的金融风险越大,金融脆弱性就越明显。近年来,由于信息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农村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并不能保证高效率,从而使金融机构保持稳定的第二个条件难以成立。由于农村借款人往往数量非常庞大且高度分散、对借款额度需求较小且缺乏抵押品,农村金融机构要充分了解这些借款人的情况很困难,而且成本也相当高。同时,我国农村金融债权人与债务人间是一种软约束关系,权责关系不对称,这就必然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农村金融机构难以有效地配置资源,无法保证贷款者有效地使用资金。 2.农村金融机构制度安排不合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及其他民间金融机构。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但却没有很好发挥作用。民间金融处于被管制的从属地位,运作极不规范,问题较多。农业银行从1996年开始走商业化道路后,不愿在经济条件薄弱的农村开展业务,不断收缩基层营业网点,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目前,农业贷款仅占农业银行贷款余额的10%。同时,农业银行贷款权也收缩,使大量农村储蓄流出农村。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作用正在虚置。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在业务上只吸收存款,对外不办理贷款业务,将农村稀缺的资金“倒流”城市,使农村金融供给市场更加恶化。这样,剩下的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就只有农村信用社,形成了“小马拉大车”的制度安排。据统计,目前农业新增贷款85%以上都来自农村信用社。但由于各种原因,使势单力薄的农村信用社难以单独支撑整个农村金融市场,无法满足“三农”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此外,从1999年开始,全国上千家农村基金会全部关闭,形成巨大的坏帐,成为农村金融的一大隐患。目前,民间金融仍处于初级发育阶段,无法进一步扩展规模和经营网络,只能为“三农”提供简单的金融服务。 3.农村金融机构信用环境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我国农村征信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社会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淡漠,信用文化薄弱,社会信用服务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中介服务极不规范,提供虚假资信证明甚至协同贷款欺诈、恶意逃废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与保证人串通骗取金融机构贷款,严重破坏了农村金融的信用环境。同时,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相当普遍,对逃废债务人无强有力的威慑手段,导致金融债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必然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加大了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 4.农村金融机构没有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一方面,没有建立与农村金融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科学的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难以及时发现、预警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缺乏存款的风险分散和转移机制,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存款保险保障制度,一旦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恶化,出现严重的信用危机和支付危机,由于缺乏风险转移机制,将会加大金融风险,加剧农村金融的脆弱性。 二、防范农村金融风险脆弱性的建议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风险不断积聚,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将会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克服农村金融的脆弱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1.提高识别农村金融脆弱性的能力。提高对农村金融脆弱性的识别能力,是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脆弱性的前提。可通过建立以“自有资本比例、不良资产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信贷风险度的变化”等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识别、预警农村金融的脆弱性,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可借鉴美国对银行系统脆弱性的识别和防范措施,如,“及时纠正措施”。它是以计算银行自有资本比率来识别银行脆弱性程度的方法(见下表)。应结合我国农村金融的实际情况,把农村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比率作为识别金融脆弱性的一种方法。当农村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低于4%时,就可认为金融脆弱性开始显现,应引起重视,提出改进措施;当自有资本小于0时,就表明金融脆弱性已非常严重,应停业整顿,甚至关闭。 2.转换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机制。要防范金融脆弱性,转换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但改革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输血”,而是培育和恢复“造血”功能。一方面,要给予农村金融机构多方面的政策扶持,包括资金支持、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有效地减轻历史包袱,改善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激励和引导农村金融机构转换经营管理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权责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行为规范的治理形式和组织制度。农村金融机构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的不良贷款化解机制,真正降低信贷风险,推行严格的问责制,规范业务工作流程和岗位监督,加强内部稽核审计,推行全员竞争上岗用工制度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一种动态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农村金融机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心理语言学家古德曼为代表的一批学者 ...

书稿《现代教学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第十二章全语言教学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节全语言教学理论概述 全语言教学理论以儿童本位和建构主义理念为基础,是一种关于学习的本性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真正意义的学习的语言教育理论。该理论强调语言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从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力、目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出发,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语言的实践性,使其有目的地学习和使用语言。 一、全语言教学理论诞生的时代背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古德曼在用差异分析的方式做阅读研究时发现:阅读的历程是一个“心理语言的猜测游戏”,并发表了《阅读:一种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一文。这种认识,打破了对阅读本质的传统观念,开始将语言的学习视为一个整体,并产生了一套与传统语言学习方式不同的理论。之后,以他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将儿童语言教育置于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再思考,并吸收了当时有关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成果,开展了“全语言”的语言教育改革运动。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全语言”(Whole Language)运动波及国际学前教育界。 二、全语言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全语言”?迄今还没有人给出一个简洁、全面的定义。但是根据古德曼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什么不是“全语言”。他指出,全语言坚决反对以下状况:①将程序化的技巧学习孤立于实际情景之外;②将阅读与写作历程按年级分割成前后相继的阶段性技能,按部就班地发展;③刻意控制文章、句子的结构,以及字词的难易度和出现频率;④将阅读和写作教学剥离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读写活动及实际运用;⑤认为有些学习者因为生理或智能的原因而无法学习读写。 不过,“Whole”这个词已经体现了该理论的核心精神。“Whole ”的原意是“所有的、完整的、完全的”,是针对语言及语言学习而言的。这个词体现了该理论以下精神:语言是完整的、整体的,不可分割成孤立的语音、字、词和句子片断;语言的学习也是完整的,包含对学习者个人有意义的语言,

明斯基时刻的前世今生——金融不稳定的经济周期

明斯基时刻的前世今生——金融不稳定的经济周期 近期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明斯基时刻”又被提及,所谓明斯基时刻其实是金融不稳定的经济周期循环,在此做一个梳理。(一)明斯基-债务和金融不稳定角度海曼˙明斯基(Hyman P.Minsky, 1919 年9 月23 日-1996 年10 月24 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1941 年,明斯基在芝加哥大学获得数学学士,1947 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公共行政硕士学位,随后师从熊彼特和列昂惕夫,于1954 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明斯基率先提出了“金融不稳定假说”(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开创了金融脆弱性理论研究领域。金融不稳定假说的思想发端于明斯基1963 年的论文《“它”能再来吗?》(“它”指大危机),随后明斯基撰写了一系列著述,不断丰富和完善金融不稳定假说,最终形成了体系完整的金融不稳定假说理论体系。明斯基金融理论主要体现在《凯恩斯新释》(1975)和《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一种金融不稳定视角》(1986)中。其中,《凯恩斯新释》出版的背景是1970 年代美国高失业和高通胀的“滞胀”期,金融不稳定的局面开始出现。当时的新古典综合派的凯恩斯政策对此束手无策。明斯基预测到“二战”之后采纳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将会加速通货膨胀,并使金融的不稳定性增强。明斯基认为,新古典综合派的凯恩斯政策使金融不稳定的状况更加恶

化,这些政策将通货膨胀倾向输入经济当中,鼓励了债务,增加了收入的不平等。1960 年代投资的繁荣和金融体系的创造性,为经济周期内生增长提供了证据。由于美联储“有效地”阻止了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联邦预算对收入底线的承诺,因此并没有发生大范围的债务紧缩。没有了危机和债务紧缩作为警示,大大鼓舞了投资者能够获得成功的信念,于是诱发了价格上涨和大规模的多层次融资。最终结果是,20 世纪70 年代重新爆发了更严重的经济衰退和危机。最早是费雪(1933)首先尝试对经济危机的金融机制进行分析。和费雪一样,明斯基也看到,信贷扩张时,信贷的到期逐渐缩短,最终演变成一个庞氏骗局,后面的借贷为前面的借贷提供利息支付。在此过程中,贷款条件持续快速地放宽变得不可避免:经过长期的繁荣,经济系统中的金融体系已经从的稳定因素变成不稳定因素。明斯基预言,由金融不稳定推动的经济繁荣必然出现某个时刻:某个外部事件会使得债权人突然意识到自己走过了头,并在债权人之间引发连锁反应,信贷创造过程瞬间戛然而止,信贷周期下行的阶段开始了,实体经济由此进入衰退循环,即所谓明斯基时刻。明斯基的经济周期理论是以金融不稳定性假说为核心的,其逻辑关系是:金融不稳定性—借款人风险和贷款人风险波动—投资水平波动—宏观周期波动,角度与主流经济学研究迥异。现代主流经济学则沿两个线索分析金融因素的宏观经济

海曼明斯基:金融不稳定性假说

海曼·明斯基:金融不稳定性假说 在金融领域内存在着一种主流观点,即金融具有脆弱性和不稳定性,金融出现问题会给经济体系带来致命的打击,因此,对金融要格外关注,格外重视,从政府管制上也应格外强化。简单说,就是金融很特殊,不可等闲视之,其证据就是一个世纪内发生多次的金融危机。那么,这种观点是需要理论做支撑的,显然,从古典学派和自由主义理论体系中是很难找到答案的,因为“这些历史上的一幕幕,都为这样一种看法提供了证据:经济并不总是与斯密(Smith)和瓦尔拉(Walras)的经典概念符合;他们以为,只要假设经济会恒定地寻求均衡并维持经济体系,就能掌握经济运行的规律”。海曼·明斯基(也有译为闵斯基)被认为是现代金融理论的开创者,是当代研究金融危机的权威。他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简称为FIH)是金融领域的经典理论之一,并被人们不断完善和讨论,为开展和加强金融监管甚至是政府严格的管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海曼·明斯基(Hyman P. Minsky, 1919年9月23日-1996年10月24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1941年,明斯基在芝加哥大学获得数学学士,1947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公共行政硕士学位,随后,师从约瑟夫·熊彼特和华西里·列昂惕夫,于1954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他在华盛顿大学执教25年,

是巴德学院利维经济研究所的杰出学者。从他的研究思路和观点来看,他是一名凯恩斯主义者,与他相关的术语,诸如“庞氏骗局”、“明斯基时刻”等已被广为接受。明斯基的金融理论分析思路是从金融体系内部入手,从债务人的类型结构来分析,结合经济周期理论来探询银行业危机的根源。明斯基认为,为投资而进行融资是经济中不稳定性的重要来源。明斯基根据收入-债务关系,将融资者分为三种类型:(1)对冲性融资(hedge-financed firm)即债务人期望从融资合同中所获得的现金流能覆盖利息和本金,这是最安全的融资类型;(2)投机性融资(speculative-financed firm),即债务人预期从融资合同中获得的现金流只能覆盖利息,这是利用短期资金为长期头寸来融资;(3)庞氏融资(ponzi firm),即债务人的现金流什么都覆盖不了,债务人需要靠出售资产或者再借新钱来履行支付承诺。通俗地讲就是,第一类借款人,稳健保守,负担少量债务,偿还本金和利息毫无问题;第二类借款人的不确定性开始增强,能够偿还利息,而本金要滚动下去;第三类借款人只能靠手头的资产不断升值,出售后可以带来财富的增加来维持自己对银行的承诺,或者继续借款维持下去,呈现出很高的财务风险,一旦资金链断裂,不仅借款打了水漂,而且借款所形成的资产价格就会出现暴跌,引发金融动荡和危机。例如,人们依靠银行的信贷购进了房产并以此作为抵押,如果房地产价格节节上升,抵押品就越

最新中国金融脆弱性的成因、表现及分析

中国金融脆弱性的成因、表现及分析 (二)信息经济角度的研究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成为金融脆弱性之源。尽管金融机构的产生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根源----信息不对称,但进一步分析表明,储户的信心以及金融机构资产选择过程中的内在问题也会使得金融风险不断产生和积累,最终可能依法金融危机,而这些问题也是由信息不对称产生从内部制度上分析,金融机构管理者在经营业绩上获得奖励和受到处罚得不对称性也将导致其不能有筛选客户的原因。 (三)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 认为宏观经济不稳定是导致经融资产价格尤其是股市价格过度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愈脱节的背景下,资产价格并不完全依赖实物经济,而是由市场中的众多因素相互决定,并这些因素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因而金融资产价格会出现过度波动性,是金融市场脆弱性的重要根源。分析金融自由化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金融脆弱性问题在一国由金融压制状态转向金融自由状态更加突出,可以说金融自由化在相当程度上激化了金融固有的脆弱性。 三、我国金融脆弱性的根源 (一)金融制度的缺陷 金融脆弱性归根结底是由金融制度自身特点和缺陷决定的,是内因和外因同综合作用的结果。 1.金融制度主客体缺陷是造成金融脆弱性的根源所在

一方面,在金融活动中,金融活动主体的有限理论,结果是金融行为异化。突出表现在金融机构过度借贷冲动和过度竞争;金融市场上的过度投机和盲目惶恐;金融监管行为的扭曲和不规范;金融当局货币政策得失误和过度的货币供给;金融活动中大量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滋生,从而使金融制度功能异化,金融脆弱性不可避免。另一个方面,作为金融合约的安排形式,金融制度客体缺陷主要表现为金融合同的复杂性和不完全行。由于金融资产市场竞争程度高,参与者众多,从而使金融交易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金融风险发生和扩散的可能性,进而影响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2.金融制度相对稳定的特点和结构缺陷是脆弱性的根源 金融制度是由许多复杂的子系统构成的有机体。一方面,是由于各子系统发展的不平衡,往往导致系统内部失去均衡,内部调节失灵。金融机构和市场创新不断进行,使原来的金融监管制度滞后甚至失灵,出现“管不住的无奈”,从而使用权子系统功能耦合和互相适应的稳定状态遭到破坏,使金融机构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变化了的金融形势,金融脆弱性相伴而生。另一方面,金融活动又是在金融结构框架中进行的,金融制度总是对一定的金融活动的控制或者管理,当新的金融活动不断发展,原有的制度不能容纳它并对之进行有效的控制的时候,盲区就出现了,盲区的不断扩大是原来的金融制度变得越来越脆弱。因此,金融创新是滋生金融脆弱性的催化剂,旧有的制度安排不适应新的经济金融环境是金融脆弱性的根源。

中国金融的脆弱性及管控

---------------------------------------------------------------范文最新推荐------------------------------------------------------ 中国金融的脆弱性及管控 一、我国农村金融脆弱性的成因金融脆弱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采用的是广义金融脆弱性概念。我国农村金融脆弱性的产生由多种因素造成。1.农村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存在内生性缺陷。一般来说,农村金融机构正常运作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资金提供者不挤兑,二是农村金融机构对资金的使用是有效的。但在我国农村,这两个条件极易遭到破坏。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的脆弱性源于其特有的业务活动,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功能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一般来说,只要存款基础稳定,农村金融机构便可在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应付日常提款的前提下,将其一定比例的资金投资于流动性不高但收益率较高的资产上。但如果一旦发生重大意外事件,使储户对农村金融机构失去信心时,就会出现挤兑现象,这时,农村金融机构便表现出相当的脆弱性。挤兑规模越大,所积聚的金融风险越大,金融脆弱性就越明显。近年来,由于信息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农村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并不能保证高效率,从而使金融机构保持稳定的第二个条件难以成立。由于农村借款人往往数量非常庞大且高度分散、对借款额度需求较小且缺乏抵押品,农村金融机构要充分了解这些借款人的情况很困难,而且成本也相当高。同时,我国农村金融债权人与债务人间是一种软约束关系,权责关系不对称,这就必然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农村金融机构难以有效地配置资源,无法保证贷款者有效地使用资金。2.农村金融机构制度安排 1 / 6

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及其应对措施

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及其应对措施 2009182158 周洁茹金融91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让各种有关经济和金融的词眼进入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股指起伏,银行业危机,黄金价格,中国政府和国民不再只迷恋于经济增长率那个简单的数字,而是开始放眼世界,关注世界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又会产生如何的影响。本文在分别分析目前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经济与金融形势的基础上,综合阐述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背景,最终提出作为个人应当采取如何的措施已应对危机又或者抓住机遇。 关键字: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影响;应对措施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经济形势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主要国家表现出难得的合作精神,联手出台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从而避免了国际金融体系的崩溃和世界经济的全面衰退。转眼2012年,随着各主要国家相继完成领导人换届或更替,世界进入新的政治周期。目前,金融危机并未真正终结,但各国共同应对危机、挽救全球经济的政治氛围已荡然无存。从这个意义上看,世界经济的确已经步入一个新时期,即所谓的“后金融危机时代”。 由于面临的经济形势不同,各国经济政策出现分化倾向。为摆脱危机,恢复增长,发达国家多采取了宽松政策,大量投放货币。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面对欧洲经济衰退、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的局面,无法继续仰赖出口拉动,便转向刺激国内投资与国内消费。因此,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大都“稳中带松”。 美国率先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目前来看,至少在推动股市方面,这一政策已经起到较为明显的作用,“标准普尔500”和“道·琼斯工业指数”都已回到金融危机之前的高点。但美国经济形势也不全然乐观,财政赤字、政府债务和联邦预算等问题仍在困扰着美国政府。 日本自去年底安倍晋三政府上台后,采取了一种极端冒险的政策,大幅推低日元,以推升股市,竟也立竿见影、功效显著,但中长期看蕴含着巨大风险。首先是日本绝大部分能源均依赖进口,日元大幅贬值使得能源成本大增,削弱企业竞争力;其二是欧美经济疲弱,中日领土之争持续,使得通过日元贬值提振出口的作用大打折扣;其三,日本政府债务巨大,日元也没有美元的金融霸权地位,无法承受通货膨胀。因此,日本经济恐怕会在量化宽松的“烟花绽放”过后,继续迷失下去。 欧洲经济仍陷于衰退之中,紧缩货币和财政措施使得经济形势雪上加霜。日前爆发银行业危机的塞浦路斯,最终不得不依靠欧盟和IMF的救助才免于经济崩溃。除了塞浦路斯,欧元区还有其他一些国家也亟待救援。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所说,欧元希望挑战美元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宏图,至少“倒退了一代”。 其实,长期以来,国际经济学界对发达国家所采取的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一直都未形成一致的看法。多数经济学家认为,量化宽松政策虽然是中央银行的一种创新,但毕竟是不得已而为之,势必会导致一些负面影响。而其他国家对于美日近来的量化宽松政策也是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

第十九章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 第一节金融脆弱性 何谓金融脆弱性 狭义上的金融脆弱性:以高负债经营为特点的金融业所具有的容易失败的特性。 广义上的金融脆弱性:泛指一切融资领域(包括金融机构融资和金融市场融资)中的风险积聚。 现在更多使用广义概念。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风险意义相近。金融风险,是指潜在的损失可能性;金融脆弱则是指风险积聚所形成的“状态”---与稳定、坚固、不易受到破坏摧毁相对的状态。金融风险既用于微观领域,也用于宏观领域。金融脆弱性多用于对金融体系的讨论,但人们也常常剖析微观金融行为主体的脆弱性问题。 金融部门脆弱性的指标: 1、短期债务与外汇储备比例失调 2、巨额经常项目逆差 3、预算赤字大 4、资本流入的组成中,短期资本比例过高 5、汇率定值过高 6、货币供应量迅速增大 7、通货膨胀持续,显著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8、M2对官方储备比率变动异常

9、高利率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 金融自由化的方方面面在不同相当程度上都激化了金融固有的脆弱性: 1、长期以来,利率自由化被当作金融自由化的核心内容。特别是在计量研究中,利率自由化变量常常作为金融自由化的替代变量,但利率自由化也使利率风险突出了: 第一,阶段性风险。一旦放开利率管制,长期受到压抑的利率水平会显著升高,危及宏观金融稳定;自由化又使利率水平变动不及,长期在管制状态环境生存的商业银行一时来不及发展金融工具来规避利率风险。利率水平的骤然升高和不规则的波动性这两个方面加剧了银行脆弱性,其影响之大,常常直接导致银行危机的发生。 第二,恒久性风险,即通常所讲的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源自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具有长期性和非系统性;只要利率管制放开,这样的风险必然存在。 2、金融自由化的另一项主要措施是放松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限制,使金融业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最常见的混业经营是银行业与证券业的融合,再广一点可以把保险业和实业也包括进来。就强化金融脆弱性来说,主要还是银行业和证券业混业经营与银行对房地产领域的投资。 3、自由化包括放宽金融机构开业的限制。准入的限制使银行的执照对其持有者来说具有很高的价值。因此,为了保住这种宝贵的执照,

人教版必修Ⅲ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案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学目标: (1)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指导思想。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它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认识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理解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3)探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国际共产主义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难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田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这是20世纪末唱响大江南北的《春天的故事》歌词。歌词中的“老人”是谁呢?他在中国留下了哪些壮丽的“诗篇”? 由此导入新课。 一、伟大的转折: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参考教材P86“历史纵横”) ●对象:“两个凡是” ●影响:打破枷锁,解放思想 2、新理论的宣言书(1978年): ●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影响: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3、伟大的历史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理论的酝酿、准备时期) ●时间:1978年12月 ●内容: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③改革开放。 ●意义: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过渡:什么是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的核心是: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 一次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促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伟大转折。 一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首次提出:1982年中共“12大”,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初步形成:1987年中共“13大”,系统地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一次系统地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4、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南方谈话,提出“三个有利于”,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金融生态环境问题及优化措施

金融生态环境问题及优化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4年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作了题为 《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的演讲。自此,无论是在经济政策界 还是在经济理论界都掀起了对金融生态这一新领域的探索和研究。金 融是经济的核心,而现阶段正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在这 承上启下的特殊时期,提出金融生态建设这一论题有着其深远的意义。 一、金融生态的基本含义 金融生态指的是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 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 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 统(徐诺金,2005)。 简而言之,就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 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及银企关系等方面 的内容。 二、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产权制度性缺陷阻碍了我国金融业的正常发展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转轨时期,现有的国有商业 银行都是在以计划经济为大的背景环境下建立并成长起来的。伴随着 中国经济的发展,国有商业银行一直都肩负着支持国有企业发展与解 困的重任。由于行政上的不当干预、政策性贷款等使得国有商业银行 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中国人民银行曾作过专门的抽样调查统计, 统计结果显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过程中,由于计划和行 政干预而造成的约占30%,政策上要求国有银行支持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违约的约占30%,国家安排的关、停、并、转等结构性调整约占10%,地方干预,包括司法、执法方面对债权人保护不利的约占10%,而真正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占全部不良贷款仅 为20%(周小川,2004)。

中国金融脆弱性的成因、表现及分析

中国金融脆弱性的成因、表现及分析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又为朋友编辑了“中国金融脆弱性的成因、表现及分析”,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一、金融脆弱性的产生 金融脆弱性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金融自由化、国际化进程的不 断深入,金融危机不断爆发并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金融动荡只发生在相对封闭的金融领域内,金融风波发生前宏观经济状况良好,金融动荡与实际经济的联系甚微。传统的从外部宏观经济角度来解释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越来越缺乏说服力,这迫使人们放弃传统的思维方式,从内因的角度即从金融制度自身来解释新形势下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金融脆弱性概念应运而生,金融脆弱性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包括信贷融资和金融市场融资风险。金融脆弱性的主要表现为:短期债务与外汇储备比例失调、巨额经常项目逆差、预算赤字大、资本流入的组成中短期资本比例过高、汇率定值过高、货币供应量迅速增加、通货膨胀率持续显著高于历史平均水平、M2对官方储备比率变动异常、高利率等等。 金融脆弱性累积到一定程度如果不及时将其化解掉,最终将演变为金融危机。为了消除金融系统既有脆弱性,防止其累积到过高的水平,从而将金融脆弱性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正常状态,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是事关一国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的重要。 二、金融脆弱性的分析和研究 (一)货币市场上的脆弱性 明斯基从企业的角度研究,提出了“金融脆弱性假说”,认为由于存在经济周期,繁荣 时的利好现象使得贷款人和借款人都放松警惕,市场中高风险性贷款企业比重越来越大,繁荣之后的衰退引起违约和破产迅速扩散到整个金融体系,导致金融脆弱性增加并最终爆发金融危机,明斯基运用代际遗忘和竞争压力来解释金融危机频繁发生的根源,这种解释显然很难让人满意。格瑞克从银行角度提出了“安全边际说”,提出银行不恰当的评估方法——借款人的过去信用记录和其他银行的行为—来估价安全边界,是信贷市场脆弱性的主要原因。经济扩张使得投资预测错误很难被发现,借款人和银行家都变得很自信,安全边界就不断的被降低,产生了金融脆弱性。“安全边界说”告诫银行家不仅应该看过去,还应 该慎重的考虑未来预见事情的影响,如货币政策的变化等;这种学说也解释了现实生活中,出于经济危机之中的各金融机构受灾程度也不同。 (二)信息经济角度的研究

关于全语言教学

全语言教学理论初探 全语言教学理论已成为国际语言教育的代表性理论,并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引起了教育改革风潮,成为幼儿及小学课程的一股潮流。“whole”一词的原意是“所有的、完整的、完全的”,是针对语言及语言学习而言的,这个词很好地体现了该理论的核心精神——语言是完整的、整体的,不可分割成孤立的语音、字、词和句子片断;语言的学习也是完整的,应包含对学习者个人有意义的语言而不可被划分成内容或技巧的部分;语言的学习应在完整的情景、真实的言语实践中,在完整的语言观的统领下通过整合的语言学习逐渐建构起来。研究全语言教学理论将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我国语言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和可借鉴的实践模式,并为我们的语言教育带来启示。 一、全语言教学理论的理论基础 全语言理论受主张自然的、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哲学观、主张整体化的课程观、儿童语言获得理论及生成读写的影响,尤其是后两者对全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影响较大。 (一)主张自然的、以受教育者为本位的教育哲学观 卢梭认为教育应以受教育者为本位,顺应自然。裴斯泰洛齐主张教育应让受教育者获得直接的经验,使其各项能力得到自然均衡的发展。弗洛贝尔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引导受教育者天赋能力的发展,发展其内在的本性与潜能。杜威主张教育的本质就是生长,教育应依照受教育者的兴趣与能力来培养,并注重在“做”中“学”。

(二)主张整体化的课程观 对全语言课程的整合观有很大影响的是杜威的课程观点。杜威认为学校应重视课程整体化教学,应把学生所学的科目联系起来,并按照这些科目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联系的方式来组织。 (三)儿童语言获得理论 儿童语言获得理论认为语言的获得是建构的过程,这为全语言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语言的获得既需要先天的语言能力和一定的生理成熟与认知的发展,更需要在交往和互动中进行;儿童是积极主动的语言建构者,语言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学习得来的,而是在儿童的当前认知机能与当前语言和非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建构的;语言获得和通过语言学习是统一的。(四)生成读写 新西兰学者玛丽·克雷1996年在其博士论文《生成的阅读行为》中第一次使用了“生成读写”一词。持生成读写观的研究者认为“生成性”这个词很好地体现了生成读写的核心精神:成为能读会写的人是一个连续的生长过程。古德曼曾将这个过程形象地比喻为“不断成长的大树”。 生成读写的主要观点如下: 1.儿童学习读写和学习口语一样,是在生活中进行的; 2.读写发展是一个社会历程,人际互动关系是儿童早期读写发展的社会基础; 3.儿童是读写学习的主动的参与者和建构者;

资本充足率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资本充足率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后,金融稳定问题受到广泛关注,金融体系固有的脆弱性决定金融不稳定状态经常存在。商业银行不稳定通常是金融不稳定的核心因素,维持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是保证金融稳定的关键所在。商业银行在一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商业银行的稳定关系到一国经济的稳定,甚至社会、国家、政局的稳定。资本具有承担风险、吸收损失、维护市场信心和强化公司治理等基本功能。 商业银行出现危机后,国家会实施一系列的资本救助计划。我国1995年颁发《商业银行法》已经规定资本充足达标要求,实际中却并未重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才开始关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的资本金和不良资产问题,并采取多种措施注资和资产剥离。2004年3月1日,银监会颁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加强资本监管并逐渐达到国际标准。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的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上升至2011年12.17%的水平,超过监管层的达标要求。2012年6月7日,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根本目的是维护商业银行的稳定。该法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重新分类,并提高资本充足达标要求。总之,无论是实际经济中还是监管层面,越来越重视商业银行稳定性问题,并加强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 但是,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高能否有效维护商业银行持续运行.,其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多大?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首先分析确认资本充足率与商业银行稳定性水平之间的关系,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探讨资本充足率提高的意义和资本监管要求提高的实际作用。因此,本文主要探讨资本充足率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本文从一个新的思维角度,即直接验证资本充足率与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关系,而不是目前监管和社会上认同的资本充足率作为度量稳定性的指标。笔者认为实际中若不能验证资本充足率与商业银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则利用资本充足率这个监管指标的有效性将受到影响,也就不能坚定我国资本充足监管的实施。 因此,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主要遵从“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实证检验”的分析思路。本文内容分为六章。第一

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研究

摘要 随着宏观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的开放、金融创新的增加、商业银行的体系的不断壮大,虽然我国从未爆发过大规模的银行危机,但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受到巨大考验。因此,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脆弱性进行评价,尤其是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脆弱性进行评价,找出我国商业银行的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抵御风险能力,促进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商业银行作为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经济及整个金融体系的核心,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其脆弱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已成为金融领域的热点话题,针对如何增强商业银行的稳定性,各国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很多的对策和建议。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节奏加快,外资银行的逐渐涌入,资本市场的放宽等,这些都对我国银行业的稳定性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脆弱性,从其脆弱性的表现入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通过我国商业银行的脆弱性的比较研究,寻求其解决之道。 关键词:商业银行,脆弱性,比较研究,对策建议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近些年来,金融经济和金融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金融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起,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频发,如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欧美债务危机等。而大部分的金融危机均源起于银行危机。商业银行作为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我国金融市场不够发达、融资结构较为单一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作为主要的融资渠道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影子银行的发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凸显、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受到巨大冲击。 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也经历了较大的变革。上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银行转轨,然而却造成其产权不

“整体语言教学法”Whole Language

“整体语言教学法”(Whole Language Approach)的理论首先强调整体。在语言教学中,虽然我们常把语言分成“听、说、读、写”4个部分,但是实质上,语言是包含这4个部分的不可分割的整体。Ken Goodman认为,语言中的词、短语、句子和段落好比一样东西内部的原子和分子。我们可以研究原子和分子的特性,但是,其整体意义总是超过各部分加起来的总和。就好比一张木制桌子,我们可以分析木头中的碳、氢以及其他元素和成份,这对帮助我们加深对木材的认识是有好处的。但是,用木头分子是造不出桌子来的。下面将从六个方面对整体语言教学法做一个综述。 整体语言教学的背景与概念 1986年语言学家K. Goodman(凯·古德曼)倡导整体语言教学(whole language approach or integrated whole language approach)。整体语言教学是关于语言、语言学习、语言教学、课程内容和社团学习的一整套教育哲理。这一教育理念对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语言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引起了全世界教育界的关注。但对于什么是整体语言教学,语言学界至今还没有一种统一的、普遍认可的观点,缺乏一个确切的定义。这是因为整体语言教学不是一个静态的实体,而是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和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促进学生整体学习的一种哲理或方法。 早期的整体语言,即whole language,指的是whole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也就是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教(leaning and teaching language as a whole)。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教学中逐渐添加新的内涵,不断完善整体语言教学思想。现在,整体语言教学这一术语可以用来描述合作学习、有学生参与的教学、以学生为中的学习等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它指在教与学的环境中开展与整体语言教学的教育哲理相符合的教学活动。 一整体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 整体语言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教学方法和技巧,而是关于语言、语言学习、语言教学、教学内容及学习环境的一整套理论原则。其理论基础是语言习得和自然发生的读写能力以及相关学科如心理语言学、认知和发展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以及人类学等的知识。 Rigg (1991) 指出语言是一个整体,不应当被肢解成语音、词汇、语法、句型。把语言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成分,会使语言丧失其完整性。 Genesee (1994)也持同样的观点,他强调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入手,听、说、读、写是语言作为功能结构综合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技能不应肢解为听、说、读、写,而应该同时教。 Goodman(1990)在研究儿童语言能力发展过程中观察到,儿童对文字和书面语言的知识以及读写能力,并不是等口语能力发展完善以后才开始发展,而是很早就开始与听说能力同时发展的,很早就对书面语言已有一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其形式和功能。 前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1978)曾提出这样的结论:语言能力是通过与其他人进行言语交际、思想交流而习得的。儿童不是主要靠模仿学会语言,而是靠置身于真实自然的、丰富的语言环境中习得语言。 二整体语言教学的原则: 整体语言教学主张以下几个原则,只有这些原则得到理解和尊重时,语言学习就比较容易进行,语言水平和读写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1)语言的整体性原则 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不把语音、词汇、语法分开来教,也不把听、说、读、写分开培养。教学重点是有意义的整体语言活动,学习活动应该从整体到部分。每节课都应包括听、说、读、写四项技能 (2)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兼顾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发展,考虑学生的需求、动机、目的、兴趣、

从金融不稳定考察金融稳定

从金融不稳定考察金融稳定 王自力 金融稳定,在我国是最近几年才引起广泛关注的新概念,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从世界范围看,也只是20世纪90年代起才有少数几个国家使用金融稳定的概念。90年代后,随着拉美和亚洲许多国家陆续暴发金融危机,对一国、一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才逐渐认识到金融稳定的重要性,从而不断加大对金融稳定的研究。这里,笔者拟从金融不稳定的含义出发,反过来讨论金融稳定的含义,愿有助于深化对金融稳定内涵和外延的认识。 一、金融不稳定的含义和特征 对于金融稳定的状态,有人形象地火灾来类比。在火灾没有发生时,即使导致火灾发生的隐患早已经存在,我们也无法预知火灾何时何地会因何而发生,更无法判断它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金融稳定就是能够引起金融体系火灾发生的因素产生之前的这样一种状态,而火灾本身就可以比喻成金融不稳定。我们对金融稳定进行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查找那些可能引起金融体系火灾发生的因素,及时消除并且提供在火灾发生后能够有效、及时扑灭火灾的措施。从金融稳定的反面--金融不稳定出发,可能更有利于我们全面理解金融稳定的含义,因为定义金融不稳定似乎比金融稳定更有意义。通常,人们无法判断金融体系是否处于稳定状态,但对金融不稳定却显得非常敏感。 实际上,国内外学术界对于金融稳定的确切定义和测算方法一直

在讨论中。曾经有一项通过互联网向专家征集对金融稳定的定义的活动,结果得到的最有说服力的说法是,金融稳定指“不存在金融不稳定”(absence of financial instability)。 John Chant (2003)认为,金融不稳定是指金融市场上的这样一种状况,这种状况通过影响到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对实体经济运行产生负面影响或存在潜在的负面影响。金融不稳定可以概括为金融脆弱性和金融危机。金融脆弱性是指这样一种情形,在这种情形下,对于潜在的借款者来说,相对他们的项目规模来,他们拥有的财富太小。这就增加了委托-代理难题,扩大了信贷市场的磨擦。(Bernanke &Gertler 1990)因此可以认为,金融脆弱性是金融不稳定的潜在表现形式。在金融脆弱性的情况下,金融体系中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依然在运行,但却是处于一种低效率的状态,整个社会为此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成本。借款者仍然可以获得所需的资金,但可能必须付出较高的成本。而对于贷款者发放贷款,可能必须承受更大的风险和较大的损失。其结果是扩大了信贷市场的磨擦。 金融脆弱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尚不明显,但持续的金融脆弱的存在,会造成问题不断地在金融体系中累积,直至最终以激烈的形式暴发出来,从而造成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金融市场的一种混乱。在这种金融市场中,存在非常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至于金融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资金向最佳的投资机会转移的渠道(Miskin 1996)。而Bordo, Mizrach and Schwartz (1995)则认为金融危机是一种金融体系中的现金流失,使得金融机构不能提供所必需的流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