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失业率

中国失业率
中国失业率

中国失业率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透露,上半年中国调查失业率为5%,这是中国政府高层首次公开披露这一统计数据,意义重大。事实上,这种调查失业率——真实失业率,早就该重视起来了。

一、长期以来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是个笑话

1、连续12个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目前,我国官方公布的失业率,叫做“城镇登记失业率”,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每季度公布一次。

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自2002年以来一直维持在4.0%-4.3%的水平,波动极小,从2010年第三季度开始,连续12个季度均为4.1%,毫无变化。这有可能做到吗?

官方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基本没有变化

2、这样的失业率数据显然违背经济规律

经济好,则就业情况好;经济不好,则就业情况差。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解释,这叫做奥肯定律: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

大约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 1%。

2002年到2011年,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10年,每年GDP增长均高于9%,但也并非毫无波动,2007年增长为14.2%,转年2008就因全球金融危机变为9.6%,2009年进一步滑落为9.2%,但这两年登记失业率仅增加了0.3%。同期美国,官方公布失业率最低为2007年5月的4.4%,2009年10月就迅速攀升至最高点的10.0%。纵观其他主要国家官方公布的数据,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失业率都有过大幅波动,像中国这样十年波动范围仅有0.3%,连续12季度失业率毫无变化的情况,可谓绝无仅有。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首先并不在于数据可能被操纵,而是“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一指标本身就有缺陷。什么叫“城镇登记失业率”?按官方定义,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与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其中,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来源于已在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登记的失业人员,按登记记录进行统计。所谓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指在劳动年龄(16周岁至法定退休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处于无业状态,有就业要求,并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的城镇常住人员。

这一定义排斥了那些想就业而没有进行自愿登记的失业人口,也排除了农民工等非城镇户籍人口。因此这一数字无法反映出真实的失业状况,是理所当然的。不仅经济研究人士极少提及这一指标,连许多官员都认为“登记失业率作为经济统计指标并不好用”。

3、17年前就开始抽样调查失业率,直到最近才公布

那么,什么才是好用的失业率数据呢?国际社会通行的失业率,是调查失业率。这是指通过对劳动力市场进行主动抽样调查计算出来的失业率。该指标覆盖的失业人群是在城镇常住、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在城镇就业的人员。与登记失业率相比,调查失业率统计不要求进行失业登记、不限定非农业户口,其覆盖的失业人口更广。这种指标才能衡量劳动力市场劳动供求的剩余程度,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发达国家一般都使用调查失业率,按月或按季度调查并发布数据,有些国家甚至半个月就做一次调查。

那么,中国是没有条件公布调查失业率吗?据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张车伟的说法,自1996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就开始进行有关劳动力的抽样调查,该调查每年进行三次,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的调查只在城镇进行,而第三季度的调查则在全国范围。这一调查采用了国际劳工组织建议的就业概念,把就业者定义为16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周内从事一小时以上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应该说,从这一调查中完全可以取得和国际接轨的调查失业率数据,但有关部门一直没有公布过从这一调查中取得的失业率数字——即便200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建立劳动力调查制度的通知》,决定建立劳动力调查制度并计算调查失业率之后,依然没有公布任何调查结果,所获取的数据仅供统计部门内部使用,而理由迄今不得而知。直到李克强总理近日亲自撰写的文章中,才首次披露了这一数据。

二、真实的失业率数据为何重要

1、真实失业率是反映经济真实运转情况的晴雨表

“最难就业季”没有官方数据评估真实失业率

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有三个主要指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但在我国,只有前两个指标备受关注,因为相比起“城镇登记失业率”,GDP和CPI的数据要可信得多。那么,在失业率不透明的情况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真实状况就蒙上了一层面纱。失业率是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数据,没有真实的失业率数据,就无法知道经济增长的成果是否真正让全民共享,无法知道经济增长能否持续。

就拿大学生劳动力市场来说,今年普遍被认为是“最难就业季”。如果这个状况无法通过失业率这种数据显示出来,社会就难以判断“就业难”究竟难到了什么地步,进而会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要知道,近年来发生动荡和债务危机的阿拉伯和南欧国家,其最主要的社会特征就是有大量年轻人失业。

2、降低失业率是西方政府施政的重要目标,更甚于稳增长

失业率作为重要经济指标之一,其本身就是各国政府和央行宏观经济政策针对的目标。典型例子是美国联邦储备局。近年来美联储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量化宽松,最核心的目标就是控制失业率。今年6月中旬,伯南克提出,要将美联储结束每月850亿美元购债计划时间与7%的失业率挂钩,更是把就业的重要性推到了极致。前不久,英国央行也出台新政,首次将利率与失业率挂钩,这也充分说明西方政府对控制失业的重视。相比之下,经济增长要达到多少,并不是施政的核心目标。在西方决策者看来,保证充分就业,经济复苏是水到渠成。

然而在中国,“稳增长”仍然是政府施政的首要目标。在真实失业率没有公布的情况下,政府甚至都无法制定针对失业率的具体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3、公布真实失业率,是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基础

且不说对经济的影响,单说促进就业,同样也是政府的当然职责。2007年8月表决通过的《就业促进法》,将政府的就业促进责任延伸到了县一级,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促进就业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但不公布调查失业率,就无法对促进就业进行评估。要明确促进就业的职责,就必须把新增就业人数和控制真实失业率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同样,只有登记失业率,没有调查失业率,社保体系运行的好坏也无法进行准确的评估——不可能永远都是4.1%的人需要拿低保。社保开支的多寡,应通过真实的失业率进行衡量。

三、公布调查失业率是好事,但还远远不够

1、公布调查失业率是怎么算的同样重要

这一次,李克强总理亲自披露调查失业率的数字,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但只有“5%”这个数字,无疑还远远不够。调查失业率数据的形成,与很多因素有关——最低统计年龄、是主动找工作还是被动找工作、是否包括愿意工作的学生,等等,因此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口径。“5%”这个数字怎么来的,这个结果是否足够精确权威,有赖于公布调查失业率具体是如何取样、如何测算的。

事实上,由于长期没有官方发布的调查失业率,半官方或民间发布过不少版本的数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其推算的城镇失业率为8.27%;社科院2009年发布的《社会蓝皮书》,调查出来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是9.6%;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2年发布的《中国城镇失业报告》,得出的中国城镇失业率为8.05%;而北京大学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项目今年发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3》则显示,如果把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而最终放弃求职的人群计入,中国的失业率将高达9.2%。

在许多半官方和民间机构测算的数据显著高于5%的情况下,官方统计机构更有必要公布详尽资料,以增强“调查失业率为5%”的可信度。

2、除去失业率数字以外,还应公布其他辅助数据

除去“5%”这个数据和这个数据怎么得来之外,统计部门应该还要考虑公布其它一些相关的辅助数据。如非正规部门就业的人数、岗位空缺数。除此之外,还可以借鉴美国等国家的经验,公布多种形式的失业率。如传统方法计算的失业率、考虑气馁类型劳动者的失业率、考虑季节因素调整的失业率、考虑失业不平等问题和就业不足问题的失业率,等等。这些辅助数据,有助于人们多维度地认识就业市场的真实状况。

3、失业率数字的含混并非偶然,中国统计数据需要进一步透明化

如前所述,早在17年前,调查失业率即已在筹备之中,但直到今年在开始正式公布,无非是担忧公布数据带来的“影响”。但这种对真实经济数据含混的态度,会对中国当局公布数据的权威性构成很大损害。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克鲁格曼如此评价中国官方公布的经济数据——“所有的经济数据都应被视为一类特别无聊的科幻小说,但中国的数据甚至比大多数国家的数据都显得更不真实。此外,由于中国政府行事隐秘,媒体受控制,国

家规模庞大,与任何其他大型经济体相比,我们更难弄明白中国真实发生的事情。”

典型例子就是,中国大陆官方公布的贸易数据与香港公布的数据对不上号,还有各省GDP总量之和大于公布的全国总量——这点迄今未见权威的解释。官方数据经常遭到质疑,相当程度上与其数据处理的方法、数据来源、原始数据、覆盖面、流程等不为公众所知有关。如果在上述方面主动增加透明度,公开更多的统计细节,比如对于重要的通胀数据,定期公布CPI权重与权重调整历史,对于已获得的地方政府投资平台数据公布月度指标等等,都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公众质疑。另外,鼓励民间群体和学术界对统计数据的深入研究,也有助于让官方数字更加可信。

结语

与今年两会上国家统计局出人意料地“补全”十年基尼系数一样,这次公布调查失业率无疑也是个好现象,但要民众相信5%这个数字的可信度,统计部门还需要做出长期的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