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总题数:25,分数:50.00)

1.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2012年真题)下列刑罚中,属于秦朝作刑的是( )。

(分数:2.00)

A.髡刑

B.耐刑

C.赀刑

D.城旦舂√

解析:解析:秦朝的作刑类似于后世的徒刑,主要包括城旦舂(男子为城旦即服役,女子为舂米)、鬼薪白粲(男子为神庙砍柴,女子择米正白)、隶臣妾(充当官奴婢)、司寇(服短期劳役)、候(充当斥候)等。可见,选D项。髡刑(剃去犯人头发)、耐刑(剃去犯人胡须)为秦汉时期的耻辱刑,而不是作刑。可见,不选A、B项。赀刑为秦汉时期的一种财产刑,而不是作刑,类似于后世的罚金。可见,不选C项。

3.(2012年真题)下列关于春秋决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春秋决狱盛行于西汉文帝、景帝时期√

B.春秋决狱体现了司法领域中儒家思想向法律的渗透

C.春秋决狱是指以《春秋》的经义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

D.春秋决狱是汉武帝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法律儒家化的必然产物

解析:解析:春秋决狱出现于汉武帝时期,盛行于西汉中后期,沿用于魏晋南北朝。可见,A项表述不正确。春秋决狱是以儒家经典,特别是以《春秋》一书所提倡的“微言大义”作为审案依据,因此又称为“经义断狱”。春秋决狱体现了在司法领域中儒家思想向法律的渗透,是汉朝法律儒家化的标志之一。可见,B、C项表述正确。春秋决狱是汉武帝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封建大一统思想后法律儒家化的必然产物。可见,D项表述正确。

4.(2012年真题)下列法典中,首次确立“准五服以制罪”制度的是( )。

(分数:2.00)

A.《开元律》

B.《北魏律》

C.《晋律》√

D.《贞观律》

解析:解析:《晋律》首次确立“准五服以制罪”制度。依据该制度,在刑罚适用上,与常人相比,亲属相犯,凡以尊犯卑者,服制愈近,处罚愈轻,服制愈远,处罚愈重;凡以卑犯尊者,服制愈近,处罚愈重,服制愈远,处罚愈轻。对于家庭内的财产侵犯者,则服制愈近,处罚愈轻,服制愈远,处罚愈重。《晋律》确立“服制定罪”制度后,为后世沿用。清末沈家本修律,颁布《大清新刑律》,废除“服制定罪”制度,实行罪刑法定,该制度才退出历史舞台,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近1 700年。可见,选C项。

5.(2012年真题)“重罪十条”罪名正式确立于( )。

(分数:2.00)

A.《北齐律》√

B.《北周律》

《开皇律》C.

D.《大业律》

解析:解析:“重罪十条”罪名正式确立于南北朝北齐时期制定的《北齐律》中。“重罪十条”是直接危害统治者根本利益的十种重大犯罪的总称,包括反逆(谋反、篡权、颠覆朝廷)、大逆(毁坏皇室宗庙、陵园、宫殿等场所设施)、叛(背叛朝廷)、降(投敌叛变)、恶逆(谋杀或殴打尊亲属)、不道(以残忍手段杀人)、不敬(偷盗皇室器物或祭祀用品)、不孝(不奉敬供养尊长或不依礼服丧)、不义(杀死主管长官等)、内乱(亲属之间的乱伦)。“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重罪十条”将儒家纲常礼教内容引礼入律,促进了礼法结合,是法律儒家化的标志之一。该制度为北周沿用,隋朝《开皇律》将“重罪十条”予以修改,发展成为“十恶”制度。可见,选A项。

6.(2013年真题)秦始皇三十三年,咸阳令审判一起盗羊案件时,误将系羊绳圈的价值计入赃值,与秦律规定的计赃方法不符。依照秦律,该县令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其所触犯的罪名是( )。

(分数:2.00)

A.不直

B.纵囚

C.失刑√

D.擅刑

解析:解析:秦律明确规定了司法官的办案责任,对于因过失导致处刑不当、失其轻重的,构成“失刑”罪。《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记载:“士伍甲盗,以得时值赃,赃值过六百六十,吏弗值,其狱鞫乃值赃,赃值百一十,以论耐,问甲及吏何论?甲当黥为城旦,吏为失刑罪。”可见,选C项。秦律规定,凡司法官故意重罪轻判或轻罪重判的,以“不直”罪论处。凡司法官故意应论而不论罪的或者减轻处罚情节的,以“纵囚”罪论处。秦朝没有“擅刑”这一罪名。

7.(2013年真题)汉武帝时期颁布的“六条问事”,就其性质而言属于( )。

(分数:2.00)

A.民事法律

B.监察法律√

C.经济法律

D.诉讼法律

解析:解析:“六条问事”是汉武帝时期制定的监察制度,是对部内所属郡、国进行监督的六条标准:强宗豪右田宅超过限制,且横行不法,以强凌弱的;二千石官(郡守)不尊奉诏书,不按典章制度办事,背公徇私,鱼肉百姓,贪污受贿、聚敛财富而为奸邪之事的;二千石官不认真办理案件,随个人喜怒而滥加赏罚,严苛残暴、侵害百姓的;二千石官选用下属不公平,依个人喜恶而任用职事的;二千石官的子弟倚仗权势,横行不法,为所欲为的;二千石官勾结地方豪强,通过贿赂结党营私、歪曲法律规定的。凡上述六条之内,刺史都可以调查核实,上章弹劾。可见,选B项。

8.(2013年真题)据《魏书·刑罚志》记载,北魏延昌三年,冀州阜城之民费羊皮为葬母而卖女为婢,按律当死。此案在朝野引起巨大争议,后经宣武帝权衡各方意见,作出最终裁决:“羊皮卖女葬母,孝诚可嘉,便可特原。”关于此案判决所遵循的法律原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亲属相犯,罪不至死

B.为申张孝道,可特赦罪责√

C.诏令与律条冲突时,须依律断案

D.子女的人格从属尊长,不受法律保护

解析:解析:据《魏书·刑罚志》记载,北魏延昌三年,尚书李平奏:“冀州阜城民费羊皮母亡,家贫无以葬,卖七岁子与同城人张回为婢。回转卖于鄃县民梁定之,而不言良状。按盗律‘掠人、掠卖人、和卖人为奴婢者,死'。回故买羊皮女,谋以转卖。依律处绞刑。”诏日:“律称和卖人者,谓两人诈取他财。今羊皮卖女,告回称良,张回利贱,知良

公买。诚于律俱乖,而两各非诈。此女虽父卖为婢,体本是良。回转卖之日,应有迟疑,而决从真卖。于情不可。更推例以为永式。”费羊皮因为家贫,没有钱可以葬母,所以卖了自己的女儿给张回做奴婢,但是张回又卖给了梁定之,并且卖的时候没有说明费羊皮的女儿原先是良人。根据这个案例,不同的大臣发表了不同意见,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明文的法律规定。最终费羊皮项。B项符合题意,选B因为动机符合儒家义理,“便可特原”。综上所述,只有.

9.(2013年真题)首次明确区分律和令,从而解决了秦汉以来律令混杂问题的古代律典是( )。

(分数:2.00)

A.晋律√

B.新律

C.北齐律

D.北魏律

解析:解析:《晋律》首次将律和令明确分开,解决了汉代以来律令混杂、矛盾的局面,故选A项。

10.(2014年真题)下列关于秦朝立法指导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秦朝的立法强调“兼爱”、“非攻”

B.秦朝的立法主张“缘法而治”和“法令由一统”√

C.秦朝的立法体现“无为而治”的老庄核心思想

D.秦朝的立法提倡“德治”、“礼治”与“人治”

解析:解析:秦朝以法家治国,倡导“法治”,尤其推崇韩非子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秦朝并不倡导“兼爱”“非攻”,“兼爱”“非攻为墨家思想。可见,A项表述错误。秦朝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强调“缘法而治”“法令由一统”,即以法律作为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法令。可见,B项表述正确。“无为而治”是汉初至汉武帝之前推行的立法指导思想,属于黄老学说的范畴。秦朝推行“以法治国”,而不是“无为而治”。可见,C项表述错误。秦朝倡导“法治”,而非“德治”“礼治”“人治”。可见,D项表述错误。

11.(2014年真题)汉代律无正条时,可以援引典型判例作为裁断案件的依据。由此形成的法律形式称为( )。

(分数:2.00)

A.律

B.令

C.科

D.比√

解析:解析:汉代律无正条时,可以援引典型判例作为裁断案件的依据。由此形成的法律形式称为比或决事比。可见,选D项。汉代的主要法律形式包括律、令、科、比。律即正式的律典;令即皇帝随时发布的诏令或臣下提出经皇帝批准的立法建议;科即律以外规定犯罪与刑罚及行政管理方面的单行法规,该法律形式在南北朝时期被北魏创立的“格”所取代。

12.(2014年真题)南梁创立了一种名为“测罚”的刑讯方式。下列关于该刑讯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墨面文身、挑筋去指

B.以利刃零割碎剐肌肤,残损肢体

C.对拒不招供者断绝饮食,三日后才许进食少量粥√

D.对受审者先鞭笞,再令其负枷械刑具站立于顶部尖圆且仅容两足的一尺土垛上

解析:解析:南北朝南梁时期的“测罚”是指对不招供者断绝饮食,3日后才允许进食少量的粥,并循环使用的刑罚。可见,选C项。墨面文身、挑筋去指是明太祖朱元璋在《明大诰》中规定适用的酷刑,《大明律》没有规定此刑罚,是法外肉刑。可见,不选A项。以利刃零割碎剐肌肤,残损肢体俗称“千刀万剐”,即凌迟刑,创立于五代,宋代成为法定刑。可见,不选B项。对受审者先鞭笞,再令其负枷械刑具站立于顶部尖圆且仅容两足的一尺土垛上,此刑罚为南北朝时期南陈创立,称为“测立之法”。可见,不选D项。

13.(2015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耻辱刑的刑罚是( )。

A.髡刑√

B.隶臣妾

C.赀刑

D.城旦舂

解析:解析:秦汉时期的耻辱刑包括髡刑(剃去犯人头发)、耐刑(剃去犯人胡须)和完刑(保留发肤免髡剃)。可见,选A 项。隶臣妾(为官府服役)为作刑,而非耻辱刑,故不选B项。赀刑(类似于罚金)为财产刑,而项。D为作刑,而非耻辱刑,故不选)男子筑城墙、修城池,女子舂米(项。城旦舂C非耻辱刑,故不选.

14.(2015年真题)汉朝法律规定,被告人及其亲属不服官府判决的,可申请重审。这一诉讼程序称为( )。

(分数:2.00)

A.录囚

B.乞鞫√

C.举劾

D.读鞫

解析:解析:汉朝法律规定,被告人及其亲属不服官府判决的,可申请重审,该诉讼程序称为“乞鞫”,故选B项。录囚是指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囚徒的复核审录,监督和检查下级司法机关的决狱情况,以平反冤狱,梳理滞狱的制度。举劾是指官吏代表国家纠举犯罪,类似于现代的“公诉”。读鞫是指向被告及其亲属宣读判决书。

15.(2015年真题)中国刑律中最早规定“准五服以制罪”,使法律成为“峻礼教之防”的法典是( )。

(分数:2.00)

A.北齐律

B.开皇律

C.贞观律

D.泰始律√

解析:解析:中国古代刑律中最早规定“准五服以制罪”的法典是《泰始律》(《晋律》),“准五服以制罪”是法律儒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使法律成为“峻礼教之防”的工具。可见,选D项。

16.(2015年真题)“八议”是中国古代优遇官僚贵族的法律制度,即指八种人犯罪可经议罪减免刑罚。“八议”中“议宾”的对象是指( )。

(分数:2.00)

A.皇亲国戚

B.贤人能臣

C.前朝皇室宗亲√

D.三品以上职事官

解析:解析:八议为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议宾的对象是前朝皇室宗亲,故选C项。议亲的对象是皇亲国戚,议故的对象是皇帝故旧,议贤的对象是有大德行与影响的人,议能的对象是有大才能的人,议功的对象是有大功勋的人,议贵的对象是贵族官僚,议勤的对象是为国家勤劳服务的人。

17.(2016年真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秦朝法制指导思想的是( )。

(分数:2.00)

A.缘法而治

B.法令由一统

C.严刑重法

D.明刑弼教√

解析:解析:秦朝立法指导思想包括“缘法而治”“法令由一统”和严刑重法。明刑弼教是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可见,选D项。

18.(2016年真题)秦律规定:“盗封啬夫可(何)论?廷行事以伪写印。”这里的“廷行事”是指( )。

A.制定法

B.司法成例√

C.立法解释

D.司法解释

解析:解析:秦朝的“廷行事”即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在律文没有相关规定时,可以作为司法实践中同类案件判决的依据。可见,选B项。

19.(2016年真题)汉成帝时,甲杀人,告之其养子乙,乙藏匿甲。问乙何论?( )。

(分数:2.00)

A.坐杀人共犯

坐窝藏B.

C.上请

D.不当坐√

解析:解析:根据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对于“子为父隐”的,除谋反、谋大逆之罪外,隐匿者不负刑事责任,故“不当坐”。可见,选D项。

20.(2016年真题)汉律的罪名除沿袭秦制外,又增设了一些新罪名。“左官”便是其中危害中央集权的犯罪之一,具体是指( )。

(分数:2.00)

A.诸侯国官吏与诸侯王结党,知其犯罪而不举奏

B.朝廷大臣交通诸侯,助其获得非法利益

C.朝廷官员“舍天子而仕诸侯”√

D.泄露朝廷机密事宜

解析:解析:汉律规定的左官罪即地方官吏与诸侯王结为死党,以对抗中央,即“舍天子而仕诸侯”。可见,选C项。A 项表述的是汉律规定的阿党罪,B项表述的是汉律规定的附益罪,二者合称为“阿党附益罪”。D项表述的是汉律规定的漏泄省中语罪。

21.(2016年真题)中国古代最早将法典的篇数简化为十二篇的是( )。

(分数:2.00)

A.《魏律

B.《晋律

C.《大业律》

D.《北齐律》√

解析:解析:中国古代最早将法典的篇数简化为12篇的是《北齐律》,《北齐律》首次使封建成文法典篇章体例定型化。可见,选D项。《魏律》《大业律》均为18篇。《晋律》为20篇。

22.(2016年真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刑讯野蛮残酷。南陈创立了一种名为“测立”的刑讯方式。下列对于该刑讯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用车辐粗杖夹压受审者的脚踝

B.将铁犁烧红,令受审者立其上

C.对受审者断绝饮食,三日后才许进食少量粥,循环使用

D.对受审者先鞭笞,再令其负枷械刑具站立于顶部尖圆且仅容两足的一尺土垛上√

解析:解析:南陈创立了测立之法,对受审者先鞭打二十,笞捶三十,再迫其负枷械刑具,站立于顶部尖圆、仅容两足的一尺高的土垛上,折磨逼供。可见,选D项。A、B项表述为北齐的刑讯之法。C项表述为南梁的测罚之法。

23.(2017年真题)秦简《法律答问》记载:“甲小未盈六尺,有马一匹自牧之,今马为人败,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当论及偿稼。”依照该解答,秦律判断责任能力的标准是( )。

A.智识

B.身高√

C.年龄

D.财产

解析:解析:秦朝是唯一以身高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朝代,即男子六尺五寸,女子六尺二寸,六尺合约现今1.38米。本题表述中,既然甲身高未到六尺,则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庄稼损失应予赔偿。可见,选B项。

24.(2017年真题)西汉文帝刑制改革中,取代斩左趾的刑罚是( )。

(分数:2.00)

A.劓

B.弃市

C.城旦舂

√笞五百D.

解析:解析:汉文帝刑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墨刑改为髡钳城旦舂,将劓刑改为笞三百,将剕刑中的斩左趾改为笞五百,将剕刑中的斩右趾改为弃市(死刑)。可见,选D项。

25.(2017年真题)根据现有史料考证,将廷尉改为大理寺,以大理寺卿为官名的朝代是( )。

(分数:2.00)

A.西晋

B.北齐√

C.隋朝

D.唐朝

解析:解析:北齐首次将秦汉魏晋时期的廷尉改为大理寺,以大理寺卿作为最高长官,并扩大了大理寺的编制,大理寺正式成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

二、多选题(总题数:4,分数:8.00)

26.多项选择题第46-63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7.(2012年真题)在汉代,危害中央集权的犯罪包括( )。

(分数:2.00)

A.出界√

B.非正√

C.酎金√

D.阿党附益√

解析:解析:汉代危害中央集权的犯罪包括: (1)阿党附益:诸侯官吏与诸侯王结成一党为“阿党”;中央朝臣外附诸侯以谋取法外利益者为“附益”。 (2)左官:汉朝凡在朝廷为官者为“右官”,在诸侯为官者为“左官”,并规定凡“舍天子而仕诸侯者”皆为左官,鉴于汉武帝时期衡山王谋反有左官参与其中,故以左官罪严厉打击之。 (3)非正:非嫡系子孙继承爵位。 (4)出界:诸侯王擅自越出所封邑的疆界。规定此罪有利于防止诸侯越界串通对抗中央。 (5)僭越:诸侯百官用了不该用的器物、服饰、乘舆等行为。 (6)漏泄省中语:泄露朝廷机密。 (7)酎金:诸侯供奉的黄金不合成色。可见,备选项都属于汉朝规定的危害中央集权的犯罪,故应全选。

28.(2015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汉代选拔和任用官吏方法的有( )。

(分数:2.00)

A.征召√

B.察举√

C.辟举√

D.科举

解析:解析:汉代选拔和任用官吏的方法有察举、征召、辟举、任子和太学补官。可见,选A、B、C项。科举始于隋朝,汉代无科举,故不选D项。

29.(2017年真题)正式规定“官当”制度的律典有( )。

(分数:2.00)

A.《九章律》

B.《新律》

C.《北魏律》√

D.《陈律》√

解析:解析:“官当”就是以官品折抵徒刑的制度,最早规定官当制度的封建成文法典是《北魏律》和《陈律》。《陈律》对官当制度规定得较为详尽。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简答题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简答题 1汉大赋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作家和作品? 体制宏大;采用问答形式;铺陈文采;歌颂为主。 主要有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羽猎赋》《长杨赋》、《甘泉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2 汉乐府现实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婚姻爱情;战争徭役;苦与乐的深刻揭示;乐生恶死愿望的充分展现。 3南朝民歌《西洲曲》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委婉细腻;以情为核心展开动态描写;多用顶真手法和双关语。 4《诗品》评曹植诗歌的特点是“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请结合作品加以阐释。 既不同于曹操的古直悲凉,又不同于曹丕的便娟婉约,而能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 5《史记》在文学史上有何地位和影响? 《史记》在历史真实基础上刻画人物,成为传记文学的开端;是对先秦文学传统的继承融汇;人文精神的弘扬;对后代散文、小说、戏剧等产生重要影响。 6曹操《短歌行》一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特点? 《短歌行》的特点:情调低昂回旋;化用《诗经》成句;多用比喻。 7“大小谢”的山水诗在风格上有什么差异? 大谢对山水景物作客观的描摹,小谢通过山水景物抒发感情,情景交融;小谢在语言上避免了大谢的晦涩、平板之弊,还摆脱了玄言的成分,形成了一种清新流丽的风格。 8陶渊明诗歌有哪些风格特征?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平易自然,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情景事理的浑融。另外,陶诗还有金刚怒目式的风格。 9、枚乘《七发》在汉赋发展史上有何地位? 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以七件事启发太子,大肆铺陈、讲究文采,标志着汉大赋的成熟。对后来的辞赋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七林”。 10、《孔雀东南飞》在叙事诗发展史上有何意义? 《孔雀东南飞》在叙事诗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鲜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结构;生动的故事情节;个性化的对白;环境渲染。 11、南北朝民歌在内容和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三国两晋南北朝绘画概述

三国两晋南北朝绘画概述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绘画 (编者按:三国时期的绘画与后来的两晋南北朝通常是做为一个绘画历史中的整体出现的,而我们本次专题为了可以达到详尽的效果,为了可以以绘画来展现每个统治时代的风采,因此我们单独列出,三国绘画的发展背景是与两晋南北朝为一体的,因此我们的三国绘画发展背景采用绘画史上惯用的背景作为资料,还希望朋友们阅读的时候可以作为参考) 中国从三国鼎峙开始至隋王朝建国为止的绘画艺术。这一时期,上起三国曹魏,中历西晋、东晋、十六国,下迄南北朝至隋统一,历时369年。此间的绘画,在整个中国绘画发展历程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这一时期大部时间陷于战乱,国土长期分裂,朝代频繁更迭,世族地主的统治极端腐朽,生产力不断遭受战争的严重破坏,人民生活陷于深重苦难之中,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但另一方面,儒家名教失去它原有的维系人心的力量,玄学思想风靡一时,外来的佛教在中国土地上获得广泛传播和狂热信仰,因此又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思想活跃的时代。处在纷争不息、动荡不安的社会之中的士人阶层,不论他们出身于世族或寒门,由于普遍对现实世界

感到绝望,而竞相崇尚放达,追求享乐。他们寻求各种精神寄托,或则清谈玄学,或则寄情山水,或则企慕神仙,或则恣意声色。还有一部分人则喜欢染指于艺术的创作、鉴赏和品评等活动。多种多样的精神享乐,无拘无束的个性发展,无疑会给这一时期绘画艺术的空前发展造成有利条件。 绘画的发展及其社会背景这一时期绘画的主流,仍沿着两汉时期强调绘画的“鉴戒”作用,三国时曹植认为:“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历代名画记》);何晏说:“图像古昔,以当箴规”(《景福殿赋》)。齐梁时谢赫主张“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画品》)。这些关于绘画社会功能的论断,与东汉时“图像之设,以昭劝戒”,“图像百城,以励风俗”(均见《后汉书》)的主张完全一脉相承。当时的壁画和卷轴画,以古圣先贤、忠臣烈女为题材者不胜枚举。例如三国时魏国的几处宫殿之内,或则画“历象贤圣”的壁画(《魏都赋》),或则画姜后、孟母、樊姬、钟离春、班婕妤等列女故事的壁画(《景福殿赋》)。两晋及南北朝时,西凉李□于敦煌靖恭堂画“圣帝明王、忠臣孝子、烈士贞女”(《晋书》);北魏太和(477~499)年间于平城皇信堂画“古圣、忠臣、烈士之容”(《水经注》)。此外像《列女图》、《孝经图》、《孔子十弟子图》之类,一直是当时极其流行的题材。另一方面,由于当时佛教在中国北方和南方,得到了一批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和提倡,起到了巩固封建统治的强大精神支柱的作用,佛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论述题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论述题 1试论《史记》的叙事艺术。 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因果关系的探索展开;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结合作品进行论述) 2试论曹植诗歌的风格及其成因。 曹植诗歌的风格,《诗品》评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前期创作表现建功立业的愿望,后期表达理想与现实矛盾所激起的悲愤既不同于曹操的古直悲壮,又不同于曹丕的便娟婉约,而能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这种风格的形成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密切关系。 3前人评价司马迁有“爱奇”倾向,请结合《史记》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司马迁的“爱奇”,既有神奇鬼怪之事的记载,更重要的是对特异性人物的推崇与偏爱。建功立业、隐忍就功名、悲剧人物、游侠刺客等。体现司马迁的历史观和审美观,寄托自己的理想,体现褒贬倾向。使《史记》文章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4《史记》的文学成就 答:《史记》不但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而且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它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的历史,成为中国传记文学的千古典范作品。 ㈠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一部《史记》,相当篇目可以看作是我国最早的以人物为中心的文学创作。《史记》象一道漫长的人物画廊,其中有特色的人物几百人,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近百人,为后代小说、戏剧创作提供了写人的楷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表现在精心选材上。作为史书,《史记》不能象小说那样虚构,必须按照真实的材料刻划人物。因此,精心选材是传记文学写作的关键。太史公在选材时为突出某一人物形象,体现某一创作意图,往往采用“互见法”。即在写一个人的本传时,往往只将传主的主要事迹、性格写入本传,而将他的其它事迹、性格分置于他传中。这样既保证了各篇的完整性,又使得各篇之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如写刘邦,刘邦本传《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的历史功迹及其作为政治家的不凡个性,而刘邦的一些“无赖”行径则可见于其它一些相关的人物传记中。这样既通过《高祖本纪》正面肯定了刘邦的历史功业,又以他传对刘邦的一些不好的品行作了揭露,从而使后人能对刘邦的事迹、性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 其次,太史公为了突出人物的某一思想品质,往往在一些篇章中集中只写几件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为突出蔺相如、廉颇“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这一思想品质,主要写了三件

中国美术史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美术史课后习题 第一章:史前美术 一、简释题 1.红山文化雕塑 2.良渚文化玉琮 3.龙山文化黑陶 二、论述题 1.简述造型艺术的起源以及中国旧石器时代美术的形态。 造型艺术的起源由多方面因素促成,劳动是其中最原始,最根本的动因,人类的劳动实践,尤其是制造和使用石质工具的实践,在审美发生和造型艺术起源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中国旧石器时代的美术主要体现在作为工具的石器造型上,只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才出现了少量装饰物和刻纹制品。 2.什么是彩陶?简析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特色。 彩陶,亦称陶瓷绘画,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早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彩陶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而瓷上作品相当于纸上作品,更具张力,彩陶艺术融合了艺术家的各种创作思想,风格,语言,创作出风格各异而有多姿多彩的珍品。 仰:半坡类型彩陶和庙底沟类型彩陶 半坡类型器物造型主要为圆底和平底盆装饰图案绘于器表显眼部位或器物内部图案以黑彩为主。庙底沟类型器物以盆,钵为主,多用黑彩绘制,纹样全部绘于器物表面,未见内壁施彩过。 马:石岭下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 石岭下型构图疏朗,风格简洁明快。后三种装饰面大,构图繁密,纹样灵动,色彩热烈。 第二章:夏商周美术 一、简释题 1.三星堆铜塑 2.金沙石雕 3.楚漆木雕 4.商甲骨文 5.西周金文 二、论述题 1.简述先秦青铜器造型与装饰风格的演变。 随着青铜器技术的不断发展,青铜器的造型从功能上分为:礼器、实用器具、装饰品和雕塑。从功能和种类上分:炊具器、饮食器、水器、酒器、工具、乐器、

兵器、车马器及其他杂器。 风格:神异动物纹、仿生动物纹、几何纹、植物纹、人物画像故事纹,锥刻、刻画、嵌铜、错金银、鎏金等新手法。 2.试论商周青铜礼器的社会功能及象征意义。 礼器就是体现礼治的器物,用于祭祀鬼神和祖先的祭祀工具,久放于王侯贵族宗庙中的祭器。 礼治的核心是通过尊崇王权和明辨等级,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秩序。因而青铜器也就成为了王权和等级的一种特定的标志和具体象征。 3.简析楚帛画的性质、造型特点与艺术成就。 楚帛画具有肖像画性质。人物位于画面的中心位置,正侧面姿势,人物面部描绘具体,男子威武潇洒,女子端庄虔诚,显示出对象的年龄的情态。人物的服饰,龙的造型仍带有一定的装饰性。作品的丝帛质地用毛笔绘制,以墨线立骨,平涂施色并略加渲染,显现出传统中国画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特征。 第三章:秦汉美术 一、简释题 1.汉代陶俑 2.摇钱树 3.贮贝器 4.汉画像砖 5.汉碑 6.博山炉 7.汉长安城 8.汉瓦当 二、论述题 1.简述秦始皇陵园大型雕塑的艺术风格及思想内涵。 规模宏大,场面壮观,气势憾人,主题鲜明,人物表情丰富,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展现了秦军威武雄壮,所向披靡的气概,洋溢着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 2.试述霍去病墓石雕的雕造手法、艺术风格及思想性。 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战马昂首屹立,庄重威严,充满自信和高傲,匈奴将领则蜷缩于战马胯下,一副惊惧惶恐,狼狈不堪之像。通过胜败两者之间的鲜明对比,赋予作品丰富而含蓄的想象空间,体现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统一。 3.试分析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的图像理路及内在观念。 自下而上营造了阴府、人间、昆仑、天庭四个虚拟空间,通过灵魂复苏,宗庙祭享,乘龙飞天,天使接引等一系列过场,展现了墓主人从死到成仙不死的,直至其灵魂进入太一天庭,最终回归“道”,即“一”为代表的宇宙自然之本体的全部过程。凸显引魂升天的主题,并传达出永生的丧葬信仰。 4.举例分析汉墓壁画图像与风格的发展演变。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模拟试卷3

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模 拟试卷3 (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总题数:16,分数:32.00) 1.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汉律六十篇的是( )。 (分数:2.00) A.《九章律》 B.《越宫律》 C.《左官律》√ D.《傍章律》 解析:解析:汉律六十篇包括《九章律》(9篇)、《傍章律》(18篇)、《越宫律》(27篇)、《朝律》(6篇)。《左官律》不属于汉律六十篇的框架结构。 3.在秦代,“贼杀伤,盗他人”属于( )。 (分数:2.00) A.公室告√ B.非公室告 C.公罪 D.私罪 解析:解析:秦朝对起诉有严格的限制。秦朝把“贼杀伤、盗他人”等严重危害封建统治秩序的杀人、偷盗犯罪行为列为严惩对象,称为“公室告”,对于“公室告”,官府必须受理;秦朝把“子盗父母、父母擅刑”以及“髡子及奴妾”等引起的诉讼称为“非公室告”,对于“非公室告”,官府不予受理,如果当事人强告,还要以所告之罪予以惩罚。故选A项。公罪和私罪属于隋、唐时期的罪名。 4.将刑名律改为刑名、法例两篇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分数:2.00) A.《法经》 B.《九章律》 C.《晋律》√ D.《曹魏律》 解析:解析:《曹魏律》将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完善了封建成文法典的总则。《晋律》在刑名之后添法例,二篇共同构成法典总则性质。 5.首次以“名例律”作为总则篇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分数:2.00) A.《曹魏律》 B.《泰始律》 C.《北齐律》√ D.《开皇律》 解析:解析:《北齐律》将《晋律》的刑名、法例两篇合为一篇,最终完善了封建成文法典的总则,也属于首创。 6.杖刑是由( )政权创立的。 (分数:2.00) A.北魏√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总结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题库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 一、填空题 1、劳动创造了人,艺术起源于人类劳动。 2、人类最初的劳动是从制作石器工具开始的。 3、原始时器的时期,它不仅是人类劳动技能的测量器,也是人类造型能力的指示物。 4、北京猿人大约生存于四、五十万年以前。 5、丁村人大约生存与二十多万年以前。 6、丁村人制作的尖状器上有对称和均衡的感觉。 7、距今2、3万年前的美术遗物是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8、半坡彩陶遗址在西安半坡村。 9、山顶洞人的装饰品说明了人类劳动时间中形成了美的观念。 10、半山类型彩陶一直在甘肃省和政县。 11、原始时期的绘画和雕塑是附属于制陶工艺的。 12、彩陶艺术是新石器时代的创造。 13、庙底沟彩陶距今五千年左右。 14、庙底沟类型彩陶遗址是河南陕县庙底沟。 15、半坡彩陶距今六千年左右。 16、马家窑彩陶出土于甘肃临洮马家窑。 17、马家窑彩陶距今四千五百年。 18、出土于甘肃的彩陶有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彩陶。 19、北京猿人的石器类型有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 20、半坡类型彩陶装饰纹样有人面纹、鱼纹、蛙纹、鹿纹。 21、人面鱼纹盆的装饰纹样有人面、鱼纹。 22、山顶洞人装饰品的目的增加自身美感,引起人们的好感,有助于民族之间的感情关系,加强征服自然的威力。 23、河姆渡出土于的陶猪,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猪形鬲,显然都是久已驯化了的家猪模样。 24、山东宁阳和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狗形淘规狗的形象生动有趣。 25、陕西扶风姜西村出土的在陶盆口沿下堆塑的人面像,是男性形象。 26、甘肃泰安县出土的人头形器陶瓶,是一青年女性形象。 27、甘肃天水蔡家坪出土的人面陶塑,可能是陶器上的立体装饰。 28、甘肃临洮出土的人头形盖状物,是目前雕塑史上雕绘相结合最早的作品。 归纳 1、半坡类型彩陶:西安半坡村,距今6000年左右,鱼纹、鹿纹、蛙纹,以鱼纹为主,圆底或平底盆,朴实厚重。《人面鱼纹盆》《鱼纹盆》《鹿纹盆》。 2、庙底沟类型彩陶:河南陕县庙底沟距今5000年左右,二方连续,挺秀饱满,新颖稳重。《大口小底曲腹盆》 3、马家窑类型彩陶:甘肃临洮马家窑,距今4500年左右,波纹、漩涡纹,千回百转往复无穷。《旋纹尖底瓶》《漩涡纹蓊》 4、半山类型彩陶:甘肃和政县半山类型遗址,距今4000年左右,线纹锯齿纹,装饰精致富丽,《长颈小口宽肩大腹双耳罐》 5、马厂类型彩陶:青海民和县马厂遗址,距今4000年左右,直线,粗犷质朴。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问题详解)

汉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 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 1.在中国文学史上,汉文学是上古期的第二段。 2.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斯。 3.统一后出自斯之手的山等地刻石为我国最早的碑文体。 4.《吕氏春秋》是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 5.斯的散文代表作是《谏逐客书》。 6.刻石现存七篇,它们分别是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瑯邪臺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石刻。 7.西汉武帝时设置了一个职能包括搜集各地的歌谣乐曲,组织文人创作歌词的机关,它叫乐府。 8.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在设立的皇家学校叫鸿都门学,专门学习辞赋书画。9.《毛诗序》主诗歌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规情感的表现。10.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把文学创作视为抒发抑鬱之情的一种方式,是遭受压抑以后的情怀爆发。 11.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12.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13.代表西汉散体大赋的最高成就的作家是司马相如。 14.西汉后期散体大赋的主要作家是扬雄。 15.班固的《两都赋》、衡的《二京赋》,是东汉新体赋的两篇力作。 16.衡的《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17.《答客难》的作者是朔。 18.汉代产生的新的诗歌样式是五言诗。 19.东汉的五言诗已经成熟,《古诗十九首》则是五言抒情诗的典。 20、《过论》的作者是贾谊。 21.《新语》的作者是陆贾。 22.《新书》的作者是贾谊。 23.贾谊的政论体散文名作有:《过论》《治安策》《论积贮疏》。 24.晁错的代表作是《贤良文学对策》。 25.《子》一书是汉代皇室贵族安招致门客编成。 26.《贤良对策》的作者是西汉大儒董仲舒。 27.《列女传》、《新序》、《说苑》等著作的作者是向。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卷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填空题 1、秦代文学的唯一优秀作家是__李斯____ ,其代表作为《谏逐客书_______ 》。 2、西汉初期的著名散文家有__贾谊____ 和晁错等,代表作品有《_过秦论______ 》、《__陈政事疏_______》、《__论贵粟疏_______》等。 3、汉赋的发展经历了骚体赋______、___汉大赋______、__抒情小赋_____三个阶段。 4、《_吊屈原赋________ 》和《__鵩鸟赋_______ 》两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它们标志着汉散体大赋的成熟定型。 5、东汉末年的《___古诗十九首______ 》是这一时期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6、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为"三曹"、"七子"和__“一蔡”__。其中__曹植____被誉为"建安之杰"。 7、《__赠白马王彪________》是建安时期最为优秀的作家曹植后期诗歌代表作。 8、建安女作家___蔡琰____ 以多方面的才华著称于世,其代表作为《_悲愤诗______ 》。 9、__王粲_____ 的《登楼赋》被誉为"东汉抒情小赋最高成就的代表___"。 10、现存文人诗中最早而最纯粹的七言诗是_曹丕_____ 的《_燕歌行_________》。 11、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__阮籍_____ 和_嵇康______。 12、正始诗人阮籍的代表作为《__咏怀____ 》,嵇康的代表作为《__与山巨源绝交书》。 13、太康诗人中,_陆机_____ 和_潘岳_____ 齐名,他们是形式主义诗风的代表人物。 14、刘宋诗人__谢灵运____是开创山水诗创作的第一人,其代表作为《_登池上楼》。 15、南北朝时期山水诗代表名家是__谢灵运____ 和_谢眺_____。 16、南北朝时期较为著名的散文名著有《__水经注_ 》、《_洛阳珈蓝记_》等。 17、南北朝时期公认的骈文名家有__鲍照_____、_江淹_____ 和_庾信_____ 等。 18、南北朝时期,赋作成就最高的是__庾信_____ ,其作品《___哀江南赋______》标志着骈体赋创作的最高成就。 19、江淹的代表作《__别赋____ 》和《__恨赋____》是两篇主题和题材很新颖别 20、吴均的《__与宋元思书_____ 》,陶弘景____的《与谢中书书》是两篇写山水的骈体名作。 21、南朝乐府民歌习惯上分为___吴声歌____ 、__西曲歌_______神弦歌三大类。 22、南北朝小说按内容可分为__志怪小说_______ 和___轶事小说__两类。 23、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_搜神记______》,__刘义庆____所编撰的《__世说新语_____》是志人小说的集大成之作。 24、现存的文章总集,以梁昭明太子__萧统____ 的《__文选_____》为最早。 25、____刘勰__ 的《___文心雕龙____》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巨著。钟嵘的《__诗品_____》是专论五言诗的文学批评名著。 26、___陆机___ 的《___文赋____ 》,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创作专论。 二、选择题 1、汉代学者不少人曾续补《史记》,写成《史记后传》的是(C )。 A、褚少孙 B、刘向 C、班彪 2、在班固的《汉书》中没有(C )。 A、志 B、世家 C、表 3、继司马迁的《史记》之后,写成又一部史学巨著《汉书》的是(C )。

《中国美术史》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四章三国两晋南北朝 填空 1.曹不兴是(吴)国画家,画屏风有(点墨成蝇)之说,善画(佛像),画大象有(心敏手运,须臾立成)之说。 2.西晋卫协的绘画趋向(精细)和注意(风范气韵)的追求。 3.陆探微的人物画创(秀骨清相)的形象,他是(五)世纪后最有影响的画家,善画(宗教画)(名士肖像画)(风俗故事画),系(刘宋)时期的画家。 4.张僧繇yáo绘画用笔风格是(疏体线描),“笔才一二,象以应焉”,创佛教艺术中的(张家祥),吸收外来画法(南京一乘寺的凹凸花),活跃于(肖梁)时期。 5.曹仲达来自中亚曹国,是(北齐)时期的画家,善画梵像,宗教艺术中创(曹家祥),“其体稠叠而衣纹紧窄”被称为(曹衣出水)。 6.谢赫是(南齐)前后的画家,著有(画品录),谢赫提出绘画的作用是(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见)。六法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模移写)。 7.戴逵是与(顾恺之)同一时期的画家赫雕塑家,他是首创(中国是佛像)的雕塑家。 8.戴逵把(脱胎漆器)的工艺技术运用于雕塑方面,创造了(夹纻zhù)形象,克服了造型尺寸增大而重量加重的矛盾。 9.(洛神赋图)取材于曹植的诗篇。 10.提出以形写神的画家是(顾恺之)。 11.西晋有最高水平的画家是(卫协)。 12.人物画创秀骨清相的画家是(陆探微)。 13.被称为“笔才一二,象以应焉”的画家是(张僧繇)。 14.佛教画创“曹衣出水”的画家是(曹仲达)。 15.六法处于(谢赫)。 16.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的(七贤图)画像砖,刻画魏晋之际的(竹林七贤) 17.江苏丹阳南朝墓出土的(羽人戏龙)等画像砖。 18.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屏风漆画)中的(孝子列女)在题材上与顾恺之的《女史箴 第9页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6课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的背景: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一、官渡之战 1、背景:东汉末年,北方军阀长期割据混战,社会生产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概况: (1)时间:公元200年(2)作战双方:袁绍与曹操(3)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4)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3、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地位。(2)经济上:实行屯田,恢复农业生产 (3)军事上:官渡之战打败曹操 二、赤壁之战 1、背景: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进一步统一全国。 2、概况: (1)时间:公元208年(2)作战双方:曹操与孙刘联军(3)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4)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3、曹操失败的原因: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2)曹操骄傲轻敌;(3)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启示:做人不能骄傲自满,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1)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2)他广罗人才,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他的这些做法符合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的潮流。 (3)但他有狡诈、多疑、滥杀无辜的残暴本性。如:杀华佗、孔融、杨修等,攻打陶謙时,杀男女数万口。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1、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1) 220 年,曹丕称帝,定城洛阳,魏国建立;(2) 221 年,刘备称帝,定城成都,蜀国建立;(3) 222 年,孙权称王,定城建业(南京),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形成局部性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为西晋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1]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考题 秦汉文学绪论 一、谈谈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情况 二、谈谈汉代文学样式的嬗变情况如何?汉代文学主要分几个时期?分别有何特点?出现了哪些代表作家? 第一章秦汉政论散文 一、熟读《谏逐客书》、《过秦论》 二、了解李斯、陆贾、贾谊、晁错、董仲舒、桓宽、刘向、王符的散文代表作 二、名词解释: 《吕氏春秋》、《淮南子》、《论衡》 四、简答 1.《吕氏春秋》的作者、成书及体例及艺术特点? 2.《淮南子》成书、内容及艺术特点? 3、西汉散文的演变情况如何? 五、论述 1.结合作品,分析李斯《谏逐客书》的文学成就。 2.结合作品,分析贾谊和《过秦论》(上)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第二章汉代辞赋 一、熟读并背诵《归田赋》,泛读《鵩鸟赋》、《七发》、《子虚赋》、《上林赋》、《刺世疾邪赋》 二、了解贾谊赋、枚乘、汉武帝、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扬雄、刘向、刘歆、班彪、班固、张衡、蔡邕的代表作品 三、名词解释: 汉赋、骚体赋、“七体”、汉大赋、抒情小赋 四、简答题 一、《七发》的艺术成就? 二、《子虚赋》与《上林赋》在的艺术成就? 三、扬雄赋的特点? 四、张衡《归田赋》的文学史意义? 第三章汉代史传文学 一、熟读《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苏武传》 二、名词解释: 《史记》、《汉书》、《吴越春秋》、本纪、世家、列传、李陵之祸 三、简答题 1、司马迁生平中哪些事件对他写作《史记》带来了重要影响? 2、司马迁在《史记》中是如何实践其写作目的的? 3、《史记》的叙事艺术主要有哪些? 4、《史记》的地位何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5、《汉书》与《史记》相比有哪些不同特点? 6、《史记》的风格特征? 7、《汉书》的体例、地位如何? 四、论述题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史记》塑造人物的高超艺术技巧 第四章两汉乐府诗 一、背诵《有所思》、《上邪》、《陌上桑》、《十五从军征》、《战城南》、《东门行》、《焦仲卿妻》,

最新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集

两汉文学 一、填空题: 1、秦代唯一的作家是。 2、两汉时期,士大夫文坛上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是散文和。 3、西汉初期,为适应总结秦王朝灭亡教训的政治需要,文坛上最先兴起的文体是。 4、西汉初期政论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5、西汉后期的政论散文比较价值的是桓宽的《》。 6、东汉前期的政论散文比较价值的是王充的《》。 7、东汉的政论散文除王充的《论衡》外,比较尖锐地批判现实的作品还有王符的《》和崔寔的《政论》、仲长统的《昌言》。 8、东汉晚期,最值得注意的是散文中出现了抒情散文这种新题材类型,有代表性的是 的《与妻徐淑书》、《重报妻书》。 9、西汉初期贾谊的赋《》和《鵩鸟赋》可以视作从楚辞到汉赋形成的过渡之作。 10.枚乘的《______________》是标志汉大赋正式形成的作品。 11.西汉前期最著名的汉大赋作家是,他的代表作是《子虚赋》、《上林赋》。 12、东汉晚期的赋以抒情小赋为主,代表作家是和赵壹。 13、张衡的《》描写了退隐田园的乐趣,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写田园题材的作品。 14、《史记》原名《》,东汉末期始被称为“史记”。 15.司马迁的《史记》由本纪、表、书、、列传五个部分构成。 16、东汉前期的《》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17、“汉乐府民歌”是汉王朝音乐机构“”所采集的民间歌词的统称。 18、“汉乐府民歌”的叙事诗中,以《》和《陌上桑》艺术成就最高。 19.有姓名可考的文人五言诗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宋子侯的《董桥娆》和辛延年的《_________________》 20、“古诗十九首”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 二、单项选择题:

1、.贾谊的《过秦论》和《》是西汉政论散文的代表作。 (1)、论贵粟疏(2)、陈政事疏(3)、潜夫论 2、鼌错的政论散文代表作是《》。 (1)、论贵粟疏(2)、陈政事疏(3)、潜夫论 3、汉武帝时期的《》是一部以黄老道学为理论基础的资政著作,它构建了一个将自然、社会和人类精神包容在一起的庞大理论体系。 (1)、治安策(2)、淮南子(3)、吕氏春秋 4、西汉政论散文的风格转变是从东方朔开始的,他前期的《应诏上书》辞气纵横,后期的《》却牢骚满腹。 (1)、治安策(2)、潜夫论(3)、答客难 5、《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太初年间约三千余年的历史。 (1)、秦始皇(2)、汉文帝(3)、汉武帝 6、班固的《汉书》体例上模仿《史记》,但将“世家”并入“列传”,将“表”改为“”。 (1)、志(2)、书(3)、论 7、东汉末期开始出现抒情散文,著名的是的《与妻徐淑书》、《重报妻书》。 (1)、秦嘉(2)、蔡邕(3)、赵壹 8、一般认为,汉赋是从楚辞发展而来,西汉初期的《吊屈原赋》、《鵩鸟赋》可视作从楚辞向汉赋的过渡。 (1)、司马相如(2)、陆贾(3)、贾谊 9、司马相如之后汉大赋的代表作家是汉宣帝时期的王褒和西汉末期的。 (1)、东方朔(2)、扬雄(3)、枚乘 10、汉代小赋的写作是从汉宣帝时期的开始的,他的咏物小赋《洞箫赋》风格不像大赋那样板滞。 (1)、王褒(2)、扬雄(3)、枚乘 11、东汉前期的赋作题材有所扩大,出现纪行赋如班彪的《北征赋》、述志赋如冯衍的《显志赋》,还有班固的以描写都市繁华景象为主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时代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历史趋势: 政权分立到国家统一;江南逐步开发,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加强。】 )官渡,赤壁之战都是东汉末年战役,战争中都用火攻情节;淝水之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少胜多战役; 2)都是以少胜多战役;失败方领导都犯了骄傲自大的错误。 3)战役都改变了当时政治格局或对政治形势产生巨大影响。 胜败原因:官渡之战:曹操壮大势力: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善于用人;经济:发展生产,屯田垦荒;军事:战术得当;袁绍:骄傲自大 赤壁之战:曹操:北方士兵,流行疾病,不习水战;曹操骄傲自大;孙刘:联合作战,战略得当。根本:统一条件不成熟 淝水之战:前秦民族矛盾严重(最主要)军心离散;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东晋:将相意见一致,坚决抵抗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二政权更替: 一)三国鼎立与结束: 1、三国鼎立: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三国开始),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在建业称帝,国号吴。三国正式形成。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军阀割据到西晋统一的过度,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是历史的进步。(北方发展生产,吴国造船业发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是大陆与台湾最早联系。蜀国诸葛亮治蜀,发展西南。) 2、西晋建立统一:266年,西晋建立。司马炎在洛阳称帝,即晋武帝。280年,灭吴,统一全国。统治腐朽,实行分封制,引发八王之乱,致使西晋衰亡。二)东晋与十六国 1、316年匈奴人灭掉西晋;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北伐得不到政府支持,缺乏后援,最终失败。420年,东晋灭亡。 2十六国时期:4时期初至5世纪前期,黄河流域政权连同西南成汉,合称中国历史上的十六国时期。期间有氐族人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任用王猛改革,缓和了民族关系,存进了民族融合。 三)南北朝对峙: 1南朝:420年—589年,江南地区先后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其中,宋疆域最大;自梁武帝萧衍后,南朝实力明显劣于北朝。589年,隋灭陈,

最新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答案)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在中国文学史上,秦汉文学是上古期的_第二段_。 2?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_李斯一。 3 ?秦统一后出自—李斯—之手的秦山等地刻石为我国最早的碑文体。 4.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 5 ?李斯的散文代表作是《谏逐客书》。 6. 秦刻石现存七篇,它们分别是_峄山刻石_、泰山刻石、瑯邪臺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 石、碣石刻石、会'稽石刻。 7?西汉武帝时设置了一个职能包括搜集各地的歌谣乐曲,组织文人创作歌词的机关,它叫乐府。8?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在洛阳设立的皇家学校叫—鸿都门学专门学习辞赋书画。 9?《毛诗序》主张诗歌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规范情感的表现。 10?司马迁的“ _发愤著书_”说把文学创作视为抒发抑鬱之情的一种方式,是遭受压抑以后的情怀爆发。 11 _赋_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12?枚乘的_《七发》_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13?代表西汉散体大赋的最高成就的作家是—司马相如_。 14?西汉后期散体大赋的主要作家是—扬雄_。 15?班固的_《两都赋》_、张衡的_《二京赋》是东汉新体赋的两篇力作。 16?张衡的_《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17?《答客难》的作者是—东方朔_。 18.汉代产生的新的诗歌样式是 _五言诗—。 19?东汉的五言诗已经成熟,—《古诗十九首》—则是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0、《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_。 21 ?《新语》的作者是_陆贾_。 22 ?《新书》的作者是—贾谊—。 23?贾谊的政论体散文名作有:_《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_。 24?晁错的代表作是—《贤良文学对策》 _。 25 ?《淮南子》一书是汉代皇室贵族―刘安—招致门客编成。 26 ?《贤良对策》的作者是西汉大儒—董仲舒 _。 27?《列女传》、《新序》、《说苑》等著作的作者是—刘向_。 28. 《吊屈原赋》《服鸟赋》的作者是—贾谊_。

中美史——中国美术史 复习资料已整理

中国美术史 原始时期 一.新石器时代玉文化 1)分布广泛。由北向南,红山文化、齐家文化、山东龙山和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 2)品种繁多。玉璜、玉璧、玉环、玉琮、玉钺、玉管、玉珠和玉簪等。 3)非生产工具,而为礼器。宗教,权利与财富的象征;以玉温润比德。 玉器在中国宗教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与审美价值。 二.岩画 1)岩画是远古先民使用石器在石质坚硬、石面平滑的岩面研磨、敲凿而成的早期绘画。 2)分布广泛。内蒙古草原的岩石、黄河以北的阴山山脉、贺兰山山脉等。 3)内容。祭祀、战争、狩猎、畜牧、人(兽)面像、舞蹈、植物和天象等。反映当时人生活状态。 [4)非单纯审美,融合原始信仰,作画认真虔诚。] [艺术风格:独特,豪放粗犷,感染力强。动物凿刻手法简练,形象完整,风格古朴。擅长动态和神态的刻画。] 夏商周时期(先秦时代) 三.青铜文化 1)概论 (1)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二者的集中体现就是青铜器,所以三代之时,集绘画、雕刻、金属冶炼为一体的青铜艺术成为美术最辉煌的代表。 (2)分类。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实用器四大类。礼器是代表社会等级的器物。“藏礼于器” (3)制作工艺。模铸法,失蜡浇铸法,错金银工艺。 2)分类 礼乐器,“钟鸣鼎食” 礼器:炊煮器,鼎、鬲、甗(音演)等器种 食器,簋、盂、豆等品种 酒器,觚、爵、觯、斝、罍、尊、卣、壶、觥、瓿、方彝等品种; 水器,盘、匜、鉴等器种 乐器:铃、铙、鼓、钟、镈(音博,古代乐器,即大钟)等 3)纹饰:兽面纹,鸟,木,乳钉,几何纹和云霄纹。流行饕餮纹(或称兽面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象纹、鹿纹、牛头纹、凤纹、蝉纹、人面纹等纹饰。 4)器物造型[形制与器形的演变]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秦始皇灭六国,完成中国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大帝国。为了适应统一帝国的需要,秦王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那些改革,对生产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同时它又焚书坑儒,推行极端严酷的思想政治。这对学术文化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短短十几年的秦代,几乎没有什么文学可言,更谈不上什么成就。 首先,值得提出的是完成于统一前的《吕氏春秋》。这是秦丞相吕不韦门客的集体著作。它包括八览、六论、十二纪,故后世又称为“吕览”。它兼有儒、道、墨、法、农诸家学说,故《汉书?艺文志》列为“杂家”。书中保存了大量的先秦时代的文献和遗闻佚事。它是一种系统化的、集合许多单篇的说理文,层层深入,最见条理。和先秦其他诸子散文一样,它往往以寓言故事为譬喻,因而增加了文章的形象性。例如《荡兵》、《顺说》、《察今》等篇都有这样的特点。 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李斯。李斯,楚人,曾师事荀卿。入秦为吕不韦舍人,后为秦丞相。作于始皇十年的《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一篇名作。它首先历叙秦穆公以来,都以客致富强而成霸业,以见用人惟材,不必限于本土。 到了汉代,文学得到充分发展。主要是汉赋,散文和乐府。两汉所谓乐府是指的音乐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官府,这是它的原始意义。但魏晋六朝却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于是所谓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一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有所增广。郭氏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下列十二类:(1)郊庙歌辞,(2)燕射歌辞,(3)鼓吹曲辞,(4)横吹曲辞,(5)相和歌辞,(6)清商曲辞,(7)舞曲歌辞,(8)琴曲歌辞,(9)杂曲歌辞,(10)近代曲辞,(11)杂歌谣辞,(12)新乐府辞。 一、贵族文人所作之颂歌 郊庙歌辞:为祀天地,太庙,明堂,社稷所用.今存者有《郊祀歌》和《安世房中歌》。 燕射歌辞:为朝廷宴飨所用。 舞曲歌辞:分雅舞,杂舞.雅舞用于郊庙,燕飨;杂舞用于宴会。 二、军乐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库 一、填充: 1,《诗经》现存诗--------篇,大抵是--------至----------------约----百年的作品。 2,写出《诗经》古代和现代著名的注本或选注本各1部(包括作者和书名):--------------------------、--------------------------。 3,写出2部《楚辞》著名的注本或者选注本(包括作者和书名):----------------------------、--------------------------------。 4,写出《论语》古今著名注本各1部(包括作者和书名):-------------------、--------------------。 5,写出《孟子》古今著名注本各1部(包括作者和书名):-------------------、-------------- --------。 6,写出3种先秦诸子散文代表性的著作:-------------、-------------、------------。 7,写出3篇神话作品的名称:------------------、------------------、-----------------。 8,写出4篇屈原作品的名称:----------------、----------------、----------------、----------------。 9,汉代所传《尚书》有二种,一为﹍﹍﹍﹍﹍﹍﹍,有﹍﹍﹍篇;一为﹍﹍﹍﹍﹍﹍﹍,有﹍﹍﹍篇。 10,所谓“《春秋》三传”是指------------------、------------------、-----------------。 11,《左传》记叙了自鲁---------------年起到---------------止共-------年的史实。 12,《左传》是一部以----------------的记事为纲的编年体历史散文著作。 13,《国语》是一部------------体的史书,分别记载周、鲁等-------国的史实。 14,《战国策》原有﹍﹍﹍﹍﹍﹍﹍等名,现书名为-------汉----------- --所定。 15,《史记》共有﹍﹍﹍篇,其中﹍﹍﹍﹍为70篇,﹍﹍﹍﹍为30篇。 16,《汉书》的作者是--------汉时的------------------,它是一部﹍﹍﹍﹍﹍体的历史著作。 17,《列女传》的作者是------------的----------------。 18,西汉政论文的代表作家有﹍﹍﹍﹍﹍、﹍﹍﹍﹍﹍、﹍﹍﹍﹍﹍。 19,西汉大赋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有﹍﹍﹍﹍的﹍﹍﹍﹍﹍﹍,﹍﹍﹍﹍﹍﹍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都城遗址考古

三国两晋南北朝都城遗址考古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都城遗址,经过勘查发掘的有曹魏邺城、魏晋洛阳城、孙吴武昌城和六朝建邺城。此外有十六国时期的大夏统万城和吐谷浑伏俟城。 曹魏邺城 邺城遗址在河北临漳县境内,今漳河横贯其间。邺城由北南两座相连的城组成,分称为邺北城、邺南城。东汉建安九年(204)曹操开始营建邺城,后来成为曹魏的五都之一。十六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皆建都于邺北城。北朝时期的东魏、北齐建都于邺南城,邺北城仍继续使用。邺城废于大象二年(580),先后有六个北方王朝在此建都。 1935 年,北平研究院曾对邺城作过实地调查。1983 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成邺城考古队进行全面勘查发掘。到目前为止,实地勘测邺北城东西长2400 米,南北宽1700 米,比《水经·浊漳水注》邺北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的记载略小。已探明邺北城的东、南、北三面城墙,确定中阳门、凤阳门、广阳门、建春门、广德门等门址的位置;探明建春门至金明门之间的东西大道,以及连接东西大道的四条南北干道。在这条东西大道以北的宫殿区内,探明十座建筑基址。在西部铜爵园处,探明四座基址。根据勘探发掘,结合文献记载,基本上判明邺北城的平面布局是以建春门和金明门之间的东西大道将城分为南北两区的。北区中央是宫殿区,西边是苑囿,东边是戚里。南区是一般衙署和居民区。城址中间的中阳门大道,正对宫殿区的主要宫殿,形成中轴线,并与凤阳门大道、广阳门大道于行对称。这种规制,标志着我国都城发展史的一个新阶段,改变了汉代以来宫殿区分散的布局。都城中轴线的形成,使都城规划更为对称规整。这种规制对北魏、东魏、北齐、隋唐的都城建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至今仍保存于邺北城西北隅的铜爵台、金虎台以及己毁没的冰井台,也进行了探寻。铜爵台夯土基址现仅存东南角,南北长50 米、东西宽43 米、高4~6 米。南边的金虎台保存较好,现存南北长120 米、东西宽71 米、高12 米。两台相距83 米。冰井台在最北边,早被冲积的泥沙所覆盖,探寻无着。 魏晋洛阳城 (曹)魏(西)晋洛阳城都是利用东汉旧城改建的。北魏洛阳城,除继续利用(曹)魏(西)晋洛阳城以外,并在城外四面兴建了外郭城。 曹魏至北魏,洛阳城的城垣,基本上仍沿袭东汉旧制,绝大多数的城门位置,历代相沿不改。汉魏西晋时洛阳城有十二门,门皆双阙。北魏建都洛阳后,曾对汉晋的旧门进行修缮和改建,并在西北角金墉城南边新辟承明门,实为十三门。1985 年发掘北魏建春门遗址。建春门为东垣北起第一门,汉曰上东门,门址宽30 米,进深约12.5 米,共有三个门洞。门洞结构皆采用以夯土墩台及排叉为支撑的大过梁式建筑形式。地层叠压关系表明,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朝都相继使用这一门址。 洛阳城西北角的全墉城,始建于曹魏。勘查得知,金墉城由三座南北毗连的小城组成,平面略呈“目”字形,南北长约1048 米、东西宽约255 米,部分城垣残高6 米左右。版筑夯墙,土质纯净,结构坚实。它北靠邙山,南依大城,地势高亢,形同堡垒,实为洛阳城的军事要塞。其方位与作用,都与邺城铜爵三台相似。 魏晋时,还在洛阳城及金墉城城垣外侧附设城垛(亦称“马面”),洛阳城西北两面城垣共发现城垛七座,间距110~120 米。城垛均长方形,夯筑,面积大小不一,大的19.5×12.5 米,小的18.3×8.3 米。金墉城外城垛多已毁,幸存者十一座,形制与大城垛相似。它们是迄今所见我国内地古城中出现最早的城垛实例。 魏晋洛阳城内至今犹存的建筑遗址,多数属于北魏遗存,有些则是北魏沿用汉魏旧物。勘查判明,曹魏时,东汉南北宫制已不复存在。曹魏西晋北魏三朝都在汉北宫故地营建皇宫。北魏时,洛阳城从北到南已逐渐被宫城、衙署、寺院和高官宅第所占据。宫城位于全城正中而稍偏西,平面整体作长方形,南北长约1398 米,东西宽约660 米,面积约为大城的十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