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郑州地区黄河河流地貌与新构造活动关系初探

史前郑州地区黄河河流地貌与新构造活动关系初探
史前郑州地区黄河河流地貌与新构造活动关系初探

新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研究最新构造运动产生的地壳构造和形态构造及其发生、发展演化的科学,它是介于大地构造学与地貌学之间的新兴边缘学科。新构造运动是指地史上最近一个时期的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存续的时间: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新构造运动是新近纪以来发生的地壳构造运动,其中有人类历史记载的构造运动称为现代构造运动。 新构造:由新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层、地貌和构造变形或变位叫做新构造。 活动构造:晚更新世至今仍在活动的构造。 活动断层:近代地质时期(晚更新世)和历史时期有过活动(有位移遗迹或古地震),现代正活动或将来有可能活动的断层。 新构造运动学的研究对象: 构造地貌,包括断层地貌、褶曲地貌、火山地貌、熔岩地貌以及丹霞地貌等。构造地貌是研究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关系的学科,是地貌学的重要分支。 研究的内容: 1、静态地质构造:指久远地质时期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各种构造,如岩层褶曲而成的背斜、向斜,岩层错断而成的逆冲断层、正断层等,以及它们的复合体; 2、动态地质构造:指新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即新构造运动)形成的、并还在活动的各种动态构造地貌。反映大地质构造的地貌有大陆、洋盆、山脉、大盆地、大平原等;反映小地质构造的地貌有背斜、山脊、单面山、断层陡崖等。 新构造运动的主要标志 1.地质标志:新地层的变形与变位;新沉积物的成因类型与岩相分布、厚度变化等等。 2.地貌标志:直接地貌标志、间接地貌标志 3.地球物理标志:大地测量与三角测量、水准测量、地形变异常;重力异常、磁异常 等地球物理异常反映出来。 4.水系标志: 5.地震活动标志: 6.火山活动标志: 7.遥感标志: 8.其它标志:地球化学、考古标志 新沉积物标志: 沉积物分布与新构造运动 厚度较大的、面积较广的新近系-第四系分布区反映新构造运动以沉降为主; 与新近系-第四系堆积区相邻的物源剥蚀区则是新构造运动的相对抬升区。 沉积物标志--成因类型 沉积物标志--第四系沉积厚度 地貌标志 (1)新构造运动的直接地貌标志 即新构造地貌,它是新构造运动直接作用的结果,如断层崖、断块山、山脊被错断等。(2)新构造运动的间接地貌标志 主要由河流地貌反映出来的构造运动。如反映间歇性抬升运动的地貌有多级夷平面、阶地、多层溶洞等;水系的同步弯转、汇流和洪积扇顶点的线状排列等。 活动构造的一般概念: (一).活动构造(Active Structure)

美丽的母亲河——黄河(演讲稿)

美丽的母亲河 ———黄河 它是世界含沙量最高的河流,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它见证了中华民族那千千万万个辉煌,它就是我们美丽的“母亲河”—黄河。 儿时家住黄河岸边,朝夕与河相伴,自幼听长辈讲它那动人的传说,春天看它生机盎然,夏天看它热情奔放,秋天看它波澜壮阔,冬天看它银装素裹。 外地求学之后,闲暇之余常漫步于河边,此时印象中的黄河柔美与狂野并存。安静的黄河,就像一条玉带般蜿蜒盘旋与河道之中,明媚的阳光透过玻璃蓝的天空,洒向波光粼粼的河面,犹如玉带上镶嵌的钻石,闪耀晃动的光芒跳入眼帘,惹人喜爱,美不胜收。大堤上的垂柳亭亭玉立,清风徐来,随风飘散着她柔软的秀发,婉约可人。引黄闸前的河水拥挤着,像一群活泼的小精灵,奔跑于纵横交错的沟渠之中,犹如甘霖般滋润了沿黄干枯的农田,为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我们的母亲河,安静祥和,温柔善良,伟大无私,在这里我找到了归属感。 汛期来临,奔涌而下的黄河犹如嘶吼的巨龙,浑黄激流的河水是它强壮雄伟的身躯,在河道之中狂暴的翻涌着,激起的金黄色浪花,层层叠与水面之上,如金色般的鳞片,庄重威严,让人心潮澎湃。临岸而立,奔腾的水汽夹杂着愤怒般的狂啸迎面扑来,激昂的水花冲撞之后,撕扯的碎片四散溅开,洒落衣襟之上,回想五千年前轩辕黄帝在黄河岸边纵横沙场的豪迈霸气,忆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颠

自天涯”的满腹豪气,此时壮阔的景像与历史的厚重感彼此交融,作为炎黄子孙,一种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久久不能释怀。 党领导下治理黄河70余年历程,岁月峥嵘,波澜壮阔,成就斐然。饱含着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殷切关怀,镌刻着老一辈创业者浴血奋战的不朽业绩,凝聚着几代建设者的青春与梦想、心血与汗水,见证着人民治黄事业不断开拓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坚实足迹。我们将在党的旗帜引导下,怀揣治黄梦想,共同团结奋战一线,为千万年来祖先们的治黄意愿而战,让黄河能够造福两岸千秋万代,继而让我们的“母亲河”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风采。

黄河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开发的法制思考

黄河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开发的法制思考 关键词: 黄河湿地;保护;可持续开发;法制 内容提要: 黄河湿地保护与开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现实中却常常表现为对立,造成开发的不可持续。黄河湿地开发中保护不力的主要原因是法制缺失,如法制体系不完善、具体保护制度欠缺、监督与惩治规范疲软等。湿地保护与开发法制建设的重点包括建立科学有效的地方性法制体系、明确保护性开发的基本原则、完善管理协调机制、严格定位开发的路径与措施等。应建立拘束性、授权性、给付性规范类别齐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位阶完整,生态保护、生态补偿、开发限制、责任追究、环境公益诉讼等内容饱满的法制体系。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因其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保护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独特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城市之肺”“生物超市”和“物种基因库”。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湿地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湿地植物有623种,约占该省植物总种数的15.7%。湿地动物940种,占该省已知动物总种数的26.9%。其中鸟类175种,兽类22种,昆虫437

种,鱼类63种,爬行类17种,两栖类10种,其它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143种[1]。该保护区对于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国家的科学研究工作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旅游价值的开发还处于初始的粗放、单一、肤浅的阶段。 对待黄河湿地,与对待任何自然资源一样,开发是为了利用,保护是为了可持续利用,开发和保护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双赢既是理想状态、发展方向,也具备现实可能性,但是其实现却会经历艰难曲折并需假以时日,特别是需要具有特殊针对性的系统全面的法制规范和全体参与者目标明确的不懈努力。 一、黄河湿地保护与开发双赢是时代的必然 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指出,自18世纪晚期开始,地球已进入最新地质时代——“人类世”时期。人类栖居的现实的地球,已经不是原来的纯粹自然的地球,而是由人类活动改变了的“人类学的地球”,或“社会的地球”。我们不能脱离社会来看待自然事件,人类文化发展不断加速地球从自然性向社会性转变,这是客观的历史进程。完全反对人类干预自然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保护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保护不等于不介入,纯粹自然的缺陷需要抢救和弥补,保护性介入的目的是增值,是不改变原有性状的增值。前沿科技背景下的人化自然是智慧的选择,人类改变自然,不一定要破坏自然,运用自己的智慧,按照生态规律,可以建设比自然生态系统有更高生产力的人工生态系统,产出更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对人有利,又对自然有利,达到保护与开发的双赢。

郑州黄河游览区导游词

郑州黄河游览区导游词 郑州黄河游览区导游词 各位,今天请大家参观的是郑州市黄河游览区,这个游览区位于郑州市西北,距市内约三十公里,南依岳山,北临黄河。1970年,为了解决城市用水和农田灌溉问题,在这里修建了提灌站,工程历时两年,后经八年的努力,终于在这里建成了一个占地面积十七平方公里的游乐场包。今天主要请大家看一看滔滔好宽阔的河床,以及这周围的景色。 据说,日本也有”人类起源于河流”的说法,黄河自古就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她与悠久的历史同流至今,与中国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象征着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历史上曾多少文人骚客以诗描写黄河的汹涌澎湃之势;唐朝诗人李白在他的《将进酒》一诗中以铿锵有力的句子这样赞誉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在近代,日本人士非常熟悉的郭沫若先生曾留下了”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朗玛连富士”的名句,用比喻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另外,中国还有一个广为人们所使用的,叫做”不到黄河心不死”。基于上述的意思,我想,今天务必请诸位到黄河边上一游,面对着气势磅礴的黄河,回想对比一下我们两国间过去那种关系和今日的友好关系,希望大家能从汲取进一步发展我们之间友谊的力量。这样,我就安排了这个参观计划。 首先请看正面的这条河,这就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黄河。众所周知,她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注入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据说东京至博多的新干线长1176公里,那么请您记住:黄河的长约从东京到博多两个半来回的距离。黄河的源头是一股清泉,但是由于游经中游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流

入河中,所以到了下游时,竟成了世界上最混浊的河。”百年待河清”这一日本人也使用的中国谚语,就是比喻黄河水之混浊的。每年经黄河水流走的泥沙有16亿吨之多,水中含沙量年平均37%,到了雨期,达到60%。如果用这些泥沙修建一个高一米、宽一米的堤防的话,这个堤防可以绕地球27圈!这些泥沙的三分之二流入了大海,三分之一沉淀在下游的河床上,每年将河床抬高三到五厘米。所以,下游河床已高也堤外的地面,成了悬河。这就是洪水泛滥的原因,也就是说,下游是这条大河的薄弱环节,这一带的河床也比郑州市内的地面高出七米。 由于这些原因,过去的人们饱尝频繁泛滥的洪水之苦。据记载,历史上202X年之间,洪水竟泛滥了1500次,实际上是四年三决口。其中最惨无人道的是1938年国民党军队曾人为地决堤,引起洪水泛滥。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像这样被充作战争的有力武器,难怪百姓常言道:”乱世洪水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黄河流域的人民群众在中、下游修建了1000多公里长的大堤,建起了水利发电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因此,解放后的41年间,黄河从末泛滥过。而且,经过治理的黄河水被充分利用于城市用水、农田灌溉和发电,成了一条造福于民的河。 总之,这条大河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既有破坏,也有创造,正是这条大河孕育了中华儿女。那边那个白色塑像,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个主题。塑像高5米重12.5吨,取名”哺育”。身着唐装,端庄贤淑的母亲慈爱地望着怀中的.孩子,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与黄河年在关系。 诸位请看周围的山,这一带的山称邙山,一直从洛阳绵郑州,过去是荒山秃领,经过绿化,现已是浓阴覆盖。游览区的一些参观项目就掩映在这绿色之中。 先请看右面的山头,那里一些古象的雕塑,欢腾奔驰,妙趣横生。只是为什么在如此优美的地方不修一些外形美观的动物,而偏偏是古象呢?诸位能回答得出吗?好,请大家好好猜一猜。

河流地貌

河流地貌fluvial landforms 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经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地貌的总称。 研究简史大致分为3个时期。 初始时期19世纪以前,主要是对河流作用和河流地貌有所认识,并提出了一些概念。如公元前3世纪末,中国秦朝史禄利用河谷地带引水方便的地貌条件,开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公元前7年,汉代贾让就认识到黄河下游演变的"游荡”特点。5世纪末(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提出河水冲蚀河谷的问题。11世纪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不但指出河流的侵蚀作用,还指出河流的搬运和堆积作用,认为瀑布、峡谷是急流下切侵蚀作用造成的,华北平原是由黄河的泥沙堆积而成的。17世纪前期,徐霞客提出河床比降与流速的关系,认为河床比降大,则水流急,并以此解释峡谷的险要地形。稍后,孙兰提出“变盈流谦”的理论。在国外,最早提到河流在塑造地貌过程中的作用是11世纪的阿拉伯人阿维森纳,他认为是流水把地表刻蚀成起伏的山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达·芬奇指出,河流侵蚀山坡,将泥沙堆积在山谷中;三角洲沉积物是河流供给的。德国G.阿格里科拉指出,小溪沟冲去土壤,刻入基岩;深谷是由河流切割而成;最后造成肥沃的冲积平原。意大利伽利略明确提出了河流侵蚀作用和河流均衡剖面的概念。1795年,英国J.赫顿提出流水是侵蚀地表最为活跃的营力。 理论涌现时期19世纪到20世纪初,出现了河流地貌的一系列概念和理论。法国de la 诺埃与E.M.P.M.J.de马尔热里发现溯源侵蚀;俄国В.М.洛赫京提出河床纵比降的稳定性指标;俄国В.Р.威廉斯提出河漫滩具有二元结构;美国J.W.鲍威尔提出侵蚀基准面等;最为重要的是W.M.戴维斯建立侵蚀轮回学说。 学科建立时期20世纪40年代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河流地貌研究采用了模拟实验、定位观测、统计理论、激光技术、遥感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并吸收了河流动力学、河流水文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使河流地貌研究发展成为一门学科。主要成果有:苏联Н.И.马卡韦耶夫等人的河流地貌模拟实验研究;美国L.B.利奥波德、A.D.赫华特对河流及其流域特征进行了随机变量的定量研究;美国D.B.西蒙斯、E.V.理查森对沙波等河床微地貌形态发展的模式的研究;S.A.舒姆提出了河流开放系统和河流地貌临界值的概念。中国学者钱宁等提出了多沙河流河床的演变规律、河流游荡的指标,并对三角洲的成因提出了新见解;沈玉昌等系统研究了河谷地貌、河型成因等,并对河流纵剖面、河流基准面与气候、新构造运动的关系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地貌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的全过程。无论什么样的河流均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黄河流域文化历史

黄河流域文化历史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我国古代的《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书皆称它为“河”。因它的中游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这里的无定河、沁河、渭河等支流挟带大量泥沙汇入,使河水呈黄色,故名黄河。它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渤海。主要支流有湟水、洮河、清水河、无定河、延河、北洛河、泾河、渭河、汾河、沁河、伊河、洛河、大汶河等三十四条。流域面积约为752 000平方千米,居住约1亿多人口。 黄河流域自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我国著名的“蓝田猿人”最晚在五六十万年前就生活在今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一带,还有二三十万年前的陕西“大荔人”、十万年前的山西“丁村人”和“许家窑人”,以及距今四五万年前内蒙古地区的“河套人”等,这些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从遥远的古代起,就已经开始在黄河流域从事生产和生活了。考古资料证明,那时的黄河流域,气候要比现在暖和湿润得多。山岭高原到处长满了森林,栖息着野牛、羚羊、犀牛和大象等各种动物。人们在原野中打猎、采集,在河湖中捕捞,在田野中用简陋的农具进行耕作。大约在距今七八千年,人类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代,这时在黄河流域有著名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稍后的仰韶文化,以及西安附近的半坡、临潼的姜寨、宝鸡的北首岭、河南三门峡的庙底沟、洛阳的王湾、安阳的后岗等文化遗址,都是这一时期人类活动的重要标志。从上述古人类遗址的分布情况看,主要以黄河中游的关中平原、

晋西南盆地和豫西沿河地带为中心。东到河南东部和河北、山东等地,南达汉水中上游,北到河套地区,西至渭河上游和洮河流域。这正是我国古代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传说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就生于河南的新郑,主要活动于今河南、河北、陕西一带。我国历史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和北京,其中的西安、洛阳、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伟大的黄河确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 黄河流域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呢?这同黄河流域古代适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优越地理环境紧密相关。尤其在古代,生产工具极为简陋,人们同自然作斗争的能力很低,对自然界的依赖程度更强,因此环境条件十分重要。据考古学研究,远在3 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很温暖的。当时的安阳人种水稻,是从阳历的三月开始,比现在大约早一个月。在一块武丁时代的甲骨文上记载着人们曾猎获一头大象。因此科学家们推断,3 000年前的黄河流域同今日的长江流域一样温暖湿润。 另外,据古地理学研究,这一地区属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气候环境,第四纪以来没有受到大陆冰川的直接侵袭。中亚的干燥气候对本地影响也不深,因此保留了第三纪植物区系的许多植物,形成本区植物种属繁多的特点。这对古人类的生活也是极为有利的。 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为广大的黄土地带。这种土壤质地均一,结构疏松多孔,既利于简陋农具的耕耘,又利于作物根系的深入。土层毛细管发达,孔隙率达50%以上,持水性好,抗旱抗涝能力强。尤其是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矿物质,其中碳酸钙含量达8~19%,含其他矿物成分不下五十种。这些对原始的农业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发布时间:2016-01-26 次数:208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中下游段西起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4°33′59"~35°05′01"东经110°21′49"~112°48′15"。主要保护对象为黄河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珍稀濒危野生水禽。 保护区在1995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河南三门峡库区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河南孟津黄河湿地水禽省级自然保护区”、“河南洛阳吉利区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三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三门峡黄河国有林场”、“孟州市国有林场”的基础上于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68000hm2核心区面积20830hm2缓冲区面积8900hm2实验区面积38270hm2。 保护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旱涝频繁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长。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区内共低、高等植物有743种其中藻类植物118

种苔藓植物27种维管束植物598种。黄河两岸山坡、堤坡等陆地分布着天然草本植物、灌木以及农作物和少量人工营造的防护林、经济林等;湿地分布的植物主要为天然草本植物和农作物。区内湿地鸟类资源十分丰富南北区系成分相互渗透区内已知175种鸟类中其中天鹅是保护区的主要保护物种之一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就有黑鹳、白鹳、金雕、白肩雕、大鸨、白头鹤、白鹤、丹顶鹤、玉带海雕、白尾海雕10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有大天鹅、灰鹤等31种。还有中日签订的候鸟保护协定鸟类83种中澳签订的候鸟保护协定鸟类22种。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它不但具有河流湿地特征同时还具有库塘湿地和沼泽湿地的特征。保护好黄河湿地生态对大量栖息繁衍于其中的生物物种和黄河湿地特有的生态与环境、生物多样性对调节当地气候、涵养水源、防洪排涝、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以及国家重点水利枢纽工程的保护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上一条: 下一条: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郑州黄河大桥施工方案

第五篇 郑州黄河公铁大桥施工方案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 地理位置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大桥为石武铁路客运专线及河南省规划的中原黄河公路大桥跨越黄河的共用桥梁,桥位距下游京珠高速公路黄河大桥约6km。北起河南省新乡市境内原阳县原武镇阎庄,接现国道G107线,向南经原阳县原武镇,跨越黄河,与新建的G107辅道(郑州东四环)相接。桥址处黄河两岸堤距约10.5km,公铁合建段全部在南北两岸黄河大堤内。本公司施工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公铁合建部分的主桥、南岸滩地引桥S001~S027#墩(其中S001~S009#墩位于富景生态园,S010~S027#位于墩草场内),北岸滩地引桥 N001~N020#墩(位于韩董桩乡村民田地中)。 1.2 自然条件 1.2.1 地形地貌 桥位所在地位于黄河冲击平原,属黄河堆积地貌形态,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黄河自西部进入本区后,地势平坦,水面宽阔,流速减慢,主流摆动频繁,泥沙淤积,致使河床逐年抬高。桥区主要经过区域内,黄河高漫滩分布在黄河南岸,一般情况下不会上水,黄河北岸为0~3公里的低漫滩,洪水期间多被淹没。 1.2.2 气象条件 桥位处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降水量640~670mm,区域内多年极端最高气温42.0℃,极端最低气温-17.5℃。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1.7~3.5m/S。 1.2.3 水文分析 桥位位于花园口至夹河滩河段,中途无支流汇入,断流天数多。该河段由于堤宽、水面辽阔,因而溜势分散,泥沙易于淤积,河道中沙洲密布。黄河洪水由暴雨形成,7、8、9月份出现洪峰,但水量小且时间较短,由于受上游小浪底水库调节运用,汛期表现为连续枯水,水少高含沙。由于河道宽浅,冬季可能出现凌汛,流量小、水位高,但基本上不会封河。随着上游水库的调节运用以及该河道整治,桥位处河床冲刷强度减弱,河床稳定性增加,河势将基本保持在现状条件变化范围之中。

黄河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开发的法制思考(一)

黄河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开发的法制思考(一) 关键词:黄河湿地;保护;可持续开发;法制 内容提要:黄河湿地保护与开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现实中却常常表现为对立,造成开发的不可持续。黄河湿地开发中保护不力的主要原因是法制缺失,如法制体系不完善、具体保护制度欠缺、监督与惩治规范疲软等。湿地保护与开发法制建设的重点包括建立科学有效的地方性法制体系、明确保护性开发的基本原则、完善管理协调机制、严格定位开发的路径与措施等。应建立拘束性、授权性、给付性规范类别齐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位阶完整,生态保护、生态补偿、开发限制、责任追究、环境公益诉讼等内容饱满的法制体系。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因其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保护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独特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城市之肺”“生物超市”和“物种基因库”。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湿地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湿地植物有623种,约占该省植物总种数的15.7%。湿地动物940种,占该省已知动物总种数的26.9%。其中鸟类175种,兽类22种,昆虫437种,鱼类63种,爬行类17种,两栖类10种,其它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143种1]。该保护区对于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国家的科学研究工作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旅游价值的开发还处于初始的粗放、单一、肤浅的阶段。对待黄河湿地,与对待任何自然资源一样,开发是为了利用,保护是为了可持续利用,开发和保护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双赢既是理想状态、发展方向,也具备现实可能性,但是其实现却会经历艰难曲折并需假以时日,特别是需要具有特殊针对性的系统全面的法制规范和全体参与者目标明确的不懈努力。 一、黄河湿地保护与开发双赢是时代的必然 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指出,自18世纪晚期开始,地球已进入最新地质时代——“人类世”时期。人类栖居的现实的地球,已经不是原来的纯粹自然的地球,而是由人类活动改变了的“人类学的地球”,或“社会的地球”。我们不能脱离社会来看待自然事件,人类文化发展不断加速地球从自然性向社会性转变,这是客观的历史进程。完全反对人类干预自然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保护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保护不等于不介入,纯粹自然的缺陷需要抢救和弥补,保护性介入的目的是增值,是不改变原有性状的增值。前沿科技背景下的人化自然是智慧的选择,人类改变自然,不一定要破坏自然,运用自己的智慧,按照生态规律,可以建设比自然生态系统有更高生产力的人工生态系统,产出更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对人有利,又对自然有利,达到保护与开发的双赢。 如果湿地只为单纯的保护,湿地将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湿地保护是为湿地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为社会服务,湿地的合理开发利用也将更好地促进湿地系统保护。自然生态应该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发挥人类的高度智慧,可以达到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护自然生命。保护必须从实际出发,规范好“怎么做”。资源经济学的“选择需求”理论认为,自然事物有无限多的属性,从而为人类提供无限多的利用的可能性,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评价和开发它的价值。当选择某一项需求时,意味着对它的其他需求的丧失或者限制。也就是说,资源具有选择价值。选择价值又与机会成本相联系。机会成本是指所投入的资金以最有利的方式投资所能带来的收益。“机会成本”用于资源价值评价,它表示一种重要的但数量有限的资源,它的价值不能同时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只能在多种可能的用途中选择其中一项。因此,我们对重要的、特别是数量有限的资源的开发要非常慎重,以保证未来的选择需求。例如对于湿地及其野生动植物资源,我们的首要选择是其生态价值,那么对于生态破坏性较小的科研、教育、旅游观赏等社会价值利用就要加以限制,对于生态破坏性较大的经济价值利用就要严格限制或者禁止。在合理开发利用过程中注重保护优先原则、依法

郑州黄河风景区滨水景观优化设计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酣.Sci.2010.38(28):d852—15854责任编辑米淼责任校对卢瑶郑州黄河风景区滨水景观优化设计研究 任君(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15) 摘要笔者从“人”的角度出发,注重特定地域的人群在滨水环境中的感受,结合风景园林学、环境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理论,针对郑州黄河风景区的滨水景观现状,在景观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探索人的亲水性以及游人与滨水景观的互动心理,找寻滨水景观设计开发的新恩路。 关键词黄河风景区;滨水景观;优化设计;亲水性 中图分类号TU98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0)28—15852—03 StudyOllltheOpamizedDesil珊ofWaterfrontLandscapeinZhengzhouYellowRiverScenicAtea RENJim(ZhengzhouInstituteofAeronauticalIndustryManagement,Zheagzhou.Henan450015) AbstractFromthe“human”perspective.focusingOilthefeelingofcrowdinspecificsectioninwaterfrontenvironment,combinedwithinter-disciplinarytheoryoflandscapearchitectureandenvironmentalpsychology.aimingatthecurrentsituationofwaterfrontlandscapeinYeflowRiverscenicarea。thehydrophilieityofpeopleandtheinteraetionpsychologybetweenvisitorsandthewaterfrontlandscapewerediscussedonthebasisoflandscapedesignprinciples.80雎toseeknewideasforthedesignanddevelopmentofwaterfrontlandscape. KeywordsTheYellowRiverscenicarea;Waterfrontlandscape;Optimizationdesign;Hydrophilicity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因为人们对水的 追求及热爱,作为城市独特水资源环境的滨水景区近几年发 展迅速。郑州地处中原,市内数量少、面积小的人工水体已 无法满足330万常住人口的需求。所以,西郊流经的黄河就 成为人们向往的天然水系。郑州黄河风景区位于郑州西北 30km处的邙山,之前是提灌站,为缓解郑州城市用水和农田 灌溉紧张而建,建成通水后,本着以水养水的方针,建设者们 开发荒山,加强绿化,探寻文化,挖掘景点。1981年,其被命 名为郑州黄河风景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景区已有了相 当的规模,并逐渐成为郑州市最重要的游览区。 1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行假期政策的出台,短期假日的增多使人们更多 地选择城市近郊的游憩场所,而建立在郊西黄河之滨的风景 区也极大地满足了郑州市民亲近水体和自然的愿埋。近20 年来,景区建设从未间断,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给黄河风景区内滨水景观的建设和维护带来了很多问题。 如封闭的人工驳岸改变了河岸线的自然特征和重要生态功 能;以防洪为单一考量的堤岸阻隔了人与水的亲近;部分岸 堤存在相当的安全隐患;大众对景观的审美认知被忽视,缺 乏人文关怀。 2基本原则 2.1尊重自然。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前提是尊 重自然。基于此。滨水景观设计只有充分考虑人的心理和行 为,其内涵才能得以延伸。由人和空间的关系可知,在滨水 空间的营造上,一定要考虑不同人群的多层面、多方位的不 同需要,以达到空间环境与人的行为活动的有机统一。 2.2尊重历史和文脉风景区都有特定的历史、文化、民俗 等。景观是引导游客感知一座城市的纽带,它们的地域特 征、形式以及艺术效果,会给人带来新奇感和认同感。如今 各景区的人造景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面貌相似,久而久之 引起游人的视觉疲劳。因此景观设计要在尊重历史和继承 基金项目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SKL.2009-2302)。 任君(1981一),女,江西南昌人,硕士,讲师。从事环境艺术 设计研究。 2010—06一17 传统的基础上,科学地发展创新。切忌盲目追随.丧失个性。 2.3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就是在充分了解本地自然条件的 基础上,对规划现场进行实际勘察,掌握翔实数据,并对方案 的合理性进行推敲和论证。然后合理利用地形地貌,结合各 类景观设旎,使之有机联系,并成为一个整体。 2.4生态维护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概念的提出为景区的规 划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生态景观的营造是在考量实际需 求的情况下。更多地利用原有资源,以保护为目的,维护景区 的生态循环。在滨水景观设计中,还要注意避免开发不当造 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体现亲水性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保护水 体生态功能的稳定与持续性…。 3实例研究 3.1景区现状 3.1.1水生态遭到破坏。黄河风景区因为古老的黄河文化 吸引了众多游客,但是水生态同时也遭到破坏。除了景区周 边单位和小作坊的外源污染,渔业和旅游业的过度开发,也 造成了水源的污染。其次,针对旅游开发的特色餐饮船只众 多(图1),因为要进行食品加工,所有的废水都排入黄河,直 接导致水质被破坏。再者,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给景区水 源也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 圈1黄河岸边餐饮船只 瑰.1田增It删OnthehInkoftimYdlowRiver 3.1.2滨水景观建设缺乏亲水性。毗邻黄河的星海湖是较 新的旅游观光区,是黄河水经过净化处理后重新蓄积的。虽 然在环湖道路边设置了水上娱乐景观和水乡小品,但是多以 万方数据

陆地构造地貌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案(首页)

第一章构造地貌 概念:构造地貌是主要由岩石圈构造运动造成的地表形态。即通过地壳变动、岩浆活动和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貌。由于它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产物,所以也称为内营力地貌。按规模可分为三级: 1)全球构造地貌——大陆和洋底。 2)大地构造地貌——如大陆上的褶皱山脉、大型拱起高原,洋底的洋中脊、海岭和深海平原等。 3)地质构造地貌——指由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第一节全球构造地貌 一、大陆与海底的特征 1. 大陆和海洋的分布 大陆和大洋是全球二种最巨型的地貌,大陆是高出海平面的正地貌,大洋是低于海平面的负地貌,它们不仅形态不同,而且地质构造上也有本质的差别。 (1)大陆特征 大陆是高出海面的高地,占全球面积29.2%。它的内部起伏很大,最高点是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高度8844米;最低点为约旦河谷地的死海洼地,高度为-399米。虽然地形高差很大,但大陆的平均高度只有875米。 按高度分配,以500~8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最大,它占大陆面积的47.82%;高度200~500米的丘陵次之,占26.8%;高度0~200米的平原再次,占24.85%;高度小于0的陆地面积最小,仅占0.53%(表4-1)。就世界各大洲而言,南极洲地形最高,平均高度2200米,欧洲及大洋洲最低,仅340米(表4-2)。 表4-1 大陆和大洋面积统计表

表4-2 世界各大洲平均海拔高度 (2)大洋特征 大洋是指海平面之下的水底部分,占全球总面积70.8%。从构造地貌观点看,它又分为大陆边缘和洋底两部分。大陆边缘是大陆与洋底之间的构造过渡带,水深0~-2500米或0~-3000米,在这里,大陆型地壳厚度逐渐减小直至尖灭,地貌上靠近大陆一侧的称为大陆架,而靠洋底一测的称为大陆坡和大陆基。这三个地段连接起来,构成了一条上凸下凹形曲线,它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底斜坡区。 洋底是在水深-2500米(或-3000米)至-6000米以下的大洋底部,它占全球面积54.7%和大洋面积77.2%,是地球上最深而规模巨大的凹地,平均水深为3800米。在世界各大洋之中以太平洋最深,平均深度为3940米;北冰洋最浅,平均深度为1117米(表4-3)。洋底的起伏也很大,如最深的马利亚纳海沟-11034米至高出海面4205米的夏威夷海岭的冒纳罗亚火山,高差达15000多米。洋底次级地貌也多,有海岭、海底高原、深海丘陵、深海平原和海底峡谷等等,其规模也很大(表4-3)。 表4-3 世界各大洋的面积及深度 整个地壳表面面积为5.1亿km2,据统计,陆地面积约占29.2%,而海洋面积约占70.8%。从大地构造的角度看,大陆架和陆坡也是大陆的一部分,这样算起来,大陆约占35%,海洋占65%,两者构成地球上的两大基本地貌单元。 根据不同高度的地貌所占面积的比例,可以画出地表起伏的曲线,由曲线可以看出,大陆和海洋在地表呈两个明显的台阶。第一级台阶分布在-3000~-6000m,平均深度为-3729m大部分为洋低。第二级台阶分布在1000~-200m,平均高度为875m,大部分为陆地,一部分为陆架。 海陆分布的另一特点是其分布的不均匀性。大部分陆地分布在北半球,占此半球总面积的39%。而南半球陆地仅占南半球总面积的17%左右。 地表最大的起伏为20km,最高的山峰为珠穆朗玛海拔8844m,最深的海洋为马里亚纳海沟-11022m,地表平均高度为-2450m。 2. 陆壳与洋壳的特征和成因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郑州市人民政府令 (第175号)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业经2008年5月8日市人民政府第10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市长赵建才 二○○八年五月十五日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发挥湿地生态调控功能、维持生物多样性,在黄河郑州段的河道、滩区划定的保护区域。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保护区的规划、建设、保护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四条保护区的规划、建设、保护及管理应当服从黄河流域防洪规划,符合河道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科学规划、分区控制、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妥善处理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第五条市和保护区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湿地保护工作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湿地保护需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湿地保护。 第六条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是保护区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的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保护区的具体管理工作。保护区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设立的保护区管理机构在市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统一协调、指导和监督下,负责本辖区内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市、县(市、区)保护区管理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制定并落实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 (三)调查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并建立档案,组织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监测; (四)组织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开展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工作; (五)承担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六)承担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的监测、研究、救护工作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防控工作; (七)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行使行政执法权;

地质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简述题 1.阶地的物质组成和在河流两岸的分布特点及其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2) ○1阶地是分布在分布在河床两侧呈阶梯状,具有一级或多级,已不受近代 常年洪水淹没的地区,它是河谷演变过程中的产物。 ○2阶地由近河岸到远河岸,物质颗粒由粗到细。 ○3土壤质地,由沙土砂壤轻壤中壤重壤。 ○4在近河岸,粗物质由于河流的负荷能力先沉积下来,而细物质能够被搬 运到更远的地方而沉积在远河岸,经过一段时间的土壤发育后,由近河岸到远 河岸一次发育为砂质和壤质。 ○5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分五级阶地回答) 2.泥石流的成因,形成的堆积物特点及其治理措施。(+2) ①泥石流的概念:山区大规模的沟谷流水(山洪),有巨大的侵蚀与搬运能 力,能夹带大量泥沙、岩屑和石块,甚至近似一种半固体的径流,当固体物质的体积含量大于10~15%时就叫做泥石流。 ②成因:有充足的固体碎屑物质;充足的水源;合适的地形条件。 ③形成的堆积物特点(分上、中、下游); ④治理措施 ○1生物措施:包括营造防护林、采取各种农业耕作措施和采取牧业措施; ○2工程措施:治水工程,如库、坝、引水渠、截流沟、导流和分流工程; ○3治土工程:挡土墙、坡脚支护、护岸工程、拦泥坝;坡面工程,如排洪道、导泥渠、渡槽,以及附属建筑等; ○4防止沟状侵蚀的措施:沟头的上部筑环装的沟和坎,并进行造林植草等,在沟口及沟内筑多级拦水坝。 此外,还应禁止乱砍乱伐,保护已建植被,避免在附近修建房屋等等 3.设计一套鉴定方案,将石英岩、闪长石、砂岩、泥岩和石灰岩分开。(+1) 鉴定方案主要根据其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特点进行设计。 4.设计一套鉴定方案,将角闪石、斜长石、白云母、磁铁矿、方解石、石膏 和滑石分开。

母亲河—黄河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入海口,上中下游的分段点等基本情况 2.能运用地图说出黄河流经的省区、地形以及支流 3.能根据地形的特点说出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以及各河段的特征 4.了解黄河目前的开发利用现状及面临的生态危机,说出治理黄河的措施 [重难点] 重点:黄河流经的省区,地形以及拥有的支流,黄河每个河段的特征 难点:治理黄河的措施,利用地图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教学媒介]多媒体 [课前准备]桌子摆成“几”字型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黄河黄》 师: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这一堂课-《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远古时代,黄河流域优越的地理环境以及宜人的气候,孕育了古代中国的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祖国的母亲河。那今天就让我们亲临母亲河,一睹母亲河的风貌,让我们走进母亲河。 展示ppt:第一篇:走进黄河 二、教学过程 黄河诗句知多少 请同学们说出关于黄河的诗句。 师:关于黄河的诗句还有很多,其中李白有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黄河之水真的是从天上来的吗? 生:不是 师:请同学们结合书本和图册找出黄河的源头和入海口。 生:黄河的源头在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入渤海。 师:黄河的干流自西向东流,和我们中国汉字中的哪个字形状比较接近呢?生:几字 师:对,黄河呈现了一个大大的几字型,我们今天在教室里坐的位置也是一个几字型。 请同学们用笔描出黄河的干流 师:那黄河全长多少?是我国的第几长河? 生:5400多千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师:黄河可分为三个河段,请同学们找出黄河的分段点 内蒙古的河口,河南的孟津。黄河可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并在同学当中找到源头、入海口、河口、孟津这四个同学。 分组讨论 把学生按照自己所在的河段分成上、中、下游三队,讨论所在的队流经的省区,

郑州京广铁路黄河大桥将弃用 郑焦黄河大桥启用

郑州京广铁路黄河大桥将弃用郑焦黄河大桥启用 5月16日,年过半百的它就可以歇歇了,郑焦铁路黄河大桥同时启用 郑州京广铁路黄河大桥建成后没停歇过一刻 大桥上、下行一天通行列车约240趟,每三四分钟就一趟 郑州北黄河岸边,水面宽阔,地势平坦,可谓“潮平两岸阔”,极目而望,一座座桥跨越水面之上,它们不仅使天堑变通途,也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昨日中午12时19分,郑州京广铁路黄河大桥上,巡道工高海良平举黄旗,侧对着K125次列车,看着它由北向南疾驰而过。列车快速行驶带起一股强烈的风迎面扑来,这种感觉他已延续了11年。作为黄河铁路桥上的巡道工,高海良每天的工作就是接车和巡道,接车就是通过举旗的方式,给列车传达信号,线路一切正常,可以顺利通过。“巡道一天要四次,发现铁路桥上出现什么问题及时上报。”高海良说。 京广铁路黄河大桥,5月份马上就要启用新桥,高海良告诉记者,那时他将随其他人转移到新桥上去,但新桥上只巡道,不再需要接车。“我将成为最后一拨接车工。”握着已经磨得润滑的旗子木手柄,高海良有些不舍地说。 站在黄河大桥上,每隔几分钟,便会有一趟列车驶过,据郑州铁路局桥工段黄河桥梁车间田志杰介绍,目前运行的京广铁路黄河大桥上、下行一天通行列车240趟左右,每三四分钟就有一趟车经过。从上世纪50年代黄河铁路桥建成后,它就没有停歇过一刻。 谈起这座桥的经济意义,《郑州铁路局志》编辑赵声芳告诉记者,这座桥把郑州变成一个经济吸引区,由于交通的便利,郑州甚至河南成为外省各地资源的涌入地。“那个时候,黄河上只有两座铁路桥,一座在兰州,中原地区只有这座黄河铁路桥。”赵声芳说。 溯源|旧黄河大桥可追溯到清末 1906年4月通车,是中国第一座横跨黄河南北的钢结构铁路大桥 都说郑州是火车拉出来的城市,这种地位的获得是历史不经意地往郑州拐了一个弯,清末时一座铁路桥,奠定了郑州后来作为全国铁路枢纽的地位。 1889年,张之洞上奏清政府,建议修筑自卢沟桥至汉口的卢汉铁路(建成后改名为京汉铁路)以贯通南北。当时修建卢汉铁路最大的困难是通过黄河天堑,由于黄河流宽水急,因而建造跨越黄河的铁路桥梁,成为关键性重要工程。“在勘探设计过程中,起初选择有四个点,”赵声芳说,最后选择郑州,时称郑县,选择于此的好处是,郑州黄河两边地势平坦,地处邙山尾,土质坚硬、河床较窄、河道稳定、费用较低。 1903年8月,大桥正式动工兴建,1906年4月通车。该桥长3015米,102孔,是中国第一座横跨黄河南北的钢结构铁路大桥。

《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知识整理

《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训练题 整理:胡玉琴 一、黄河知识积累。 1、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王之涣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李白 2 345 大禹治理黄河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6 郑国、夏禹 7: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区。 8 A.新石器文化时期 B.青铜器文化时期 C 细石器文化 :白日依山腾紫气,黄河入海涌春潮。 二、【训练题】 黄河,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骄傲的词啊!她是中华大家庭里的巨龙,是中国的象征,是我们永远的母亲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去触摸她那历尽沧桑的面庞,去感受她博大的胸怀吧! (一)设计主题语、宣传标语、公益广告。 1、 请给这次活动拟一条主题语:心系黄河,共建家园\ 走近黄河 2、 请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九曲黄河一份情,两岸绿林四季清\ 滔滔黄河水,悠悠儿女情 3、请你设计一则保护黄河公益广告(要求简明,有创意。) 示例①九曲黄河一份情,两岸绿林四季清。②黄河清,天下平 4、把“乱倒垃圾者断子绝孙”改为用修辞手法的温馨提示语:爱护黄河,就像爱护我们的血脉! (二)请你为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1、示例1:(1)举办黄河图片展览(2)举行黄河诗歌朗诵会(3)举行有关黄河的知识竞赛(4)举办有关黄河演讲比赛(5))举行关于黄河征文比赛 示例2:举行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的征文比赛。(1)召开以“黄河之忧”为主题的调查报告会(2) 举办以“歌唱黄河”为主题的文艺演出。 2、请你选择以上一种活动形式设计活动步骤。 示例1 活动形式:举行黄河诗歌朗诵会。 活动步骤:(1)主持人致开场白,宣布诗歌朗诵会开始。( 2)选手上台进行诗歌朗诵。(3)评委点评、颁奖。(4)主持人致结束语,宣布活动结束。 示例2 活动形式:举办以“歌唱黄河”为主题的文艺演出。 活动步骤(1)主持人致开场白(2)进行文艺表演(3)主持人或语文老师总结。 (三)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了解黄河的文化(至少从三个方面说明)。 1、示例①上网查找资料,了解黄河历史。②收集与黄河有关的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等。③收集常用的与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成语等。 有什么变化? (四)提建议 1、针对黄河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给有关部门提出治理黄河的建议。(至少两条以上) 示例:①加大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②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人水矛盾。③沿河各流域、各部门齐抓共管治理黄河。 示例2:①加大黄河沿岸植被保护。②加大宣传力度,保护母亲河。③加大监督管理和处理力度。 2、有关黄河图片展览之后,要进行诗歌朗诵会,可是选手却没有准备好,造成了冷场,请你针对此提点儿建议。 示例:在同学们观看黄河图片时,主持人应该提醒第一个上台进行诗歌朗诵的同学熟悉诗稿,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你一定有很多收获,请从两方面谈一谈。 示例1:①了解了黄河历史,感受到了黄河的风采。②认识到了黄河的忧患,觉得应从自身做起,保护母亲河。 示例2:我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黄河的相关知识,因这条母亲河而骄傲;知道了黄河的现状以及造成黄河污染的原因,增强了保护黄河的责任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