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芒果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

我国芒果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
我国芒果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

我国芒果市场与产业调查

分析报告

芒果是世界上重要的大宗热带水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营养多样化的追求,芒果的消费量日益增长。芒果生产主要集中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是这些地区经济增长、减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正在朝产业规模化、现代化、机械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现有103个国家生产芒果,为世界第二大热带水果,中国产量和面积均排世界第二。为全面了解我国芒果生产和市场状况,提出芒果产业发展建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受委托成立专题研究组,通过查阅数据资料、产区实地调研、种植户访谈、企业调研等方式,对我国芒果产业进行了综合调查分析。

芒果作为我国热区特色优势农产品,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了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十三五”期间,我国芒果传统产区关键任务为提质增效,新发展产区则处于种植面积和技术提升阶段。芒果主要以鲜果消费为主,产地收购价较稳定。近年来芒果加工食品消费明显上涨,国内加工原料供不应求,还需从东南亚大量进口。未来5年,预计我国芒果产量和种植规模将有小幅增长,加工量还将随着茶饮市场的扩张有显著增加,出口市场的开拓将加速优质产区的成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一、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2018年世界103个芒果生产国和地区一共收获面积57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86%;年产量为5538万吨,比上年增长6.5%;单产9.60吨/公顷,比上年增加5.6%。全球产量在2010年

至2013年间保持在6%左右的增长速度,随后增速有所放缓,在2018年产量达到历史最高(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芒果相关数据包含芒果、山竹、番石榴,下同)。

图1 2010-2018年世界芒果生产增速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2018年,世界芒果主产国(地区)产量前十依次是印度、中国大陆、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墨西哥、巴西、马拉维、孟加拉和埃及。

图2 2018年世界芒果主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近10年我国芒果的种植面积、产量、单产的平均增速分别为1.12%、1.54%、0.39%(国内芒果相关数据不包含山竹、番石榴,导致同FAO等国际组织数据差异较大,下同)。我国芒果主要分布在海南、广西、广东、云南、福建、台湾等省区,其中以海南(三亚、乐东、陵水、昌江、东方等地)、广西(右江区、田东、田阳等地)、广东(雷州、徐闻、湛江、茂名等地)、云南(临沧、思茅、玉溪、华坪、红河等地)、福建(安溪、漳州、云霄等地)、四川(攀枝花市、安宁、会东、会理等地)为集中产区。各主产区芒果从过去的十几个主栽品种集中到几个主栽品种,优良品种比例大幅度提高,如海南以‘台农1号’‘贵妃芒’‘金煌’‘凯特’等为主栽品种;广西以‘台农’‘桂七’‘肯特’‘凯特’为主栽品种;广东以‘台农1号’‘椰香芒’‘金煌芒’等为主栽品种;云南华坪、四川攀枝花以‘凯特’‘肯

特’‘爱文’‘红芒6号’等为主栽品种,全国基本形成区域化分布格局。国家对热区的重视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进,推动芒果特色产业迅猛发展,成为我国热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加快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推进热区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9年,我国芒果种植面积小幅增长,主要在干热河谷地区,如攀枝花、保山、华坪和凉山地区新种面积明显扩大。由于天气原因,部分产区大幅减产,海南产区减产约30%,广西产区减产约50%。芒果总体质量比上年略有提高,尤其是攀枝花、凉山州等干热河谷地区,其中凉山州把芒果产业作为扶贫产业重点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二)消费。芒果国内消费以鲜食为主,其加工产品尤其是休闲

食品近年也逐渐成为消费新增长点。芒果原浆为原料的混合果汁,冷冻芒果为配料的烘焙产品层出不穷,如芒果干、芒果冻干、芒果汁、芒果脆片和芒果酒等;叠加城镇化的发展、互联网营销手段(抖音、直播)、配送方式(外卖)等的推陈出新,推动消费量增长。

(三)进出口情况。根据海关统计数据(不含边境贸易),2019年我国进口芒果总量1.45万吨,进口总额2659.88万美元,主要从泰国、中国台湾、秘鲁、澳大利亚、菲律宾、越南进口,其中,自泰国进口0.86万吨,进口额1036.97万美元;自中国台湾进口0.48万吨,进口额1111.25万美元。

2019年,我国芒果出口总量2.96万吨,出口总额5780.60万美元。出口到越南、中国香港、俄罗斯、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我国芒果对发达国家出口优势较低,主要是因为相对世界芒果出口大国墨西哥、印度、泰国等国家,我国的芒果以小农户生产为主,质量难以统一,生产成本较高。

(四)价格变动情况。2019年全国芒果地头收购价格每公斤

2.4-30元,以广西的‘金穗’(每公斤2.4元)最低,广东的‘椰香’及海南的树上熟‘贵妃’芒果(均价为每公斤20元)最高。‘金穗’‘贵妃’‘金煌’均为传统栽培品种,但由于果实品质及栽培地区消费水平、消费习惯等的差异,三者价位相差极大。

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芒果均价每公斤12.12元,其中以2月(14.64元/公斤)最高,6月最低(10.01元/公斤)。从近4年统计

数据可以看出,全年价格高点多出现在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份,低点多出现在每年5-9月份,主要是冬季新鲜水果供应较少,加上节假日期间(春节)消费旺盛而拉高芒果批发价格;而5-9月份有大量新鲜水果上市,尤其是荔枝龙眼大量上市,消费者消费选择多,拉低芒果批发价格。

(五)成本收益情况。芒果每亩生产总成本约为4846元,其中每亩生产资料成本约为3083元,每亩人工成本约为1047元,土地成本约为716元;每亩用工数量约为19个;商品率约为75 %;按每公斤收购价格约为4元测算,每亩总收入为7367元,即每亩净收益约2500元。

二、产业前景分析

(一)生产消费预期。国内消费未饱和,高品质芒果需求旺盛。我国芒果消费传统以鲜食为主,近年来芒果汁、芒果干、芒果酱等市场份额增长迅速,芒果价格向好,需求旺盛,鼓励了更多农户种植芒果。出于加工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加工厂部分原料需从国外进口鲜果或者原浆来补充。未来若不出现异常气候等,芒果生产和消费将呈现良好的双轨发展态势。

(二)市场前景分析。受国内消费的驱动,芒果单品在国内各地批发和零售市场都表现不俗。进口优质芒果主要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大型连锁超市销售,来自澳大利亚、中国台湾、泰国、秘鲁、厄瓜多尔等,平均价格在每公斤60元左右,远高于国产芒果市场价。澳大利亚芒果是高端超市里最贵的芒果,每公斤200元左右,表明中

国市场对优质芒果有较大市场空间。

由于国内市场对加工果的需求,我国与柬埔寨对柬芒果直接输华已达成共识,将在2020年实现实质性贸易。柬埔寨芒果产业成熟且成本优势明显,很受中国市场欢迎。预计柬新种芒果将在3-5年内直接冲击三亚、云南等省的芒果销售。

三、产业发展的问题和风险

(一)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分析

1.通过催花生产早果现象仍大量存在。由于前些年不少芒果种植户催花采收早果,在春节前后国内芒果生产空档期卖高价,种植效益较好,形成了一定的带动效应,但在叶面或小果上喷施三无激素甚至直接用激素泡果,违反自然生长规律,引起芒果品质下降、食品安全、病害频发等诸多问题。

2.芒果产业链较短,深加工环节缺位。目前国内仅有10多家大型热带水果加工厂,深加工产能明显不足,每年芒果收获的季节除了果质较好易销部分,约剩下有30%-40%的次果需由加工厂收购,价格低至0.2元/斤也难销难处理。芒果深加工环节的缺乏,使得芒果产业链得不到延伸,芒果附加值得不到提升,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极大限制了芒果产业发挥应有的效益。

3.采后保鲜技术还未得到广泛应用。海南的芒果基本不做采后保鲜,通常都是在产地采摘、分级、打包,收购商直接发往省外的批发市场。前些年,芒果多数在7成熟的时候就采摘了,除了为了抢早上市,也是为了在批发市场能保存久一些,因为果实硬度高很耐运。现

在政府鼓励果农们不要摘嫩果,摘嫩果不但影响芒果口感,甚至无法食用。芒果的热处理采后保鲜技术,其实在科研领域已经较为成熟了,但是因为农民对技术细节不了解,为了节省成本,很少使用。应加强农民的采后保鲜的意识,通过农民培训,提高技术水平,让芒果科学地保存和运输。

(二)产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分析。芒果生产潜力巨大,需拓宽国内流通与营销渠道。广西、云南、四川和柬埔寨近年来新种芒果面积较多,即将在3-5年后摘果,到时候国内的产量将翻倍上涨,同时柬埔寨走出去企业的新种芒果也开始收获直接销往国内。届时如果与潜在收获量匹配的流通与营销渠道欠缺,将出现鲜果供过于求,价格下跌的风险。

现在只有少数企业意识到需采用现代化的物流方式减少运输环

节的损耗。比如三亚树上熟芒果,产品单价高,但是皮肉薄,保存期短,不耐运输。2017年三亚福返热带水果专业合作社借助全程冷链

物流,通过生鲜电商平台向岛外卖出了200多万斤树上熟的贵妃芒果。合作社专门购买了田间小型冷链运输车,芒果采摘后立马搬上冷链车,拉到空调制冷的恒温包装车间,打包好后直接由顺丰冷链物流运到销地市场的冷库或消费者手中。全程冷链物流除了增加冷链运输成本外,还额外增加了一次搬运成本,虽然费工费时费钱,但只有做好冷链运输,才能提高种植收益。

四、特色产品脱贫增收分析

(一)总体情况及主要模式

由于沿金沙江、雅砻江干热河谷区域受到交通、干旱等因素的限制,芒果产业发展起步晚、发展速度慢,近年来仅在会理、会东、盐源、德昌四县形成一定规模,种植密度高,坡地高。但大多为新种植的芒果幼树,很多还是没有嫁接的实生苗,已经定植的嫁接苗也存在品种杂乱,管理水平低下,病虫害严重等问题。适宜种植区域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条件较差,缺乏必要的开发建设资金。贫困地区由于技术和资金比较匮乏,现阶段还是主要靠政府帮扶,企业带动,“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比较普遍。政府和企业出资,采购生产资料,提供农机,传授培训种植和管理果树技术,开拓销售和运输渠道,农户付出劳力对树和果的抚管,收成时去除成本按一定比例分成。

(二)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凉山州会理县河漂村位于黎溪镇西南,金沙江畔,川滇交界,距会理县城86公里,与攀枝花隔江相望,鱼鲊大桥将其与成昆铁路拉鮓站紧密相连,交通条件基础好,幅员面积为22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310户132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户103人,已全部脱贫)。现有耕地面积13900亩,集体均股管理林地27296.6亩。2008年大地震以后,全村以芒果、早市蔬菜、畜牧(猪、牛、羊及家禽)生态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为主,建成了全县最大的芒果产业基地,产值突破4000万,再加上其他产业收入,人均纯收入已突破20000元。生态效益显著,荒山荒坡都种上了芒果,有助于防止水土流失。村里申请的“鱼鲊蜜芒”商标已注册,为河漂村芒果产业发展奠定了品牌基础,并于今年获得“产业新村”称号。

案例二:凉山州盐源县金河乡田坝村,辖6个村民小组,现有村民223户1034人,居住有汉、蒙、傈僳族等多个民族。全村海拔1900米,位于二滩水库边,具有较好的光热、气候、土地资源等优越条件。目前形成了2200亩芒果,2400亩青花椒,1034亩核桃和500亩烤烟的特色种植产业规模。近年青花椒效益下降,村民逐渐改种芒果,连坡度几乎垂直的地方都种植了芒果,施肥打药比较困难,尤其是缺乏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

案例三:怒江流域泸水沿江热区群众一般都有房前屋后、田头地脚种植芒果的习惯。商品化栽培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2000年以来,优良品种引进速度加快,芒果种植规模陆续扩大。怒江芒果现有种植面积近10000亩,投产已超过2000亩,产量1200吨左右,主要种植品种为‘三年芒’‘四季芒’‘马切苏’‘象牙芒’等。近年来,在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项目的支持以及产业扶贫攻坚和结构调整的扶持下,泸水芒果有了长足发展,主要引进‘帕拉英达’‘圣德隆’‘金煌芒’等品种种植。但由于生产方式主要以分散式种植为主,生产经营分散,规模比较小,产业化程度低。特别是管理粗放,没有规范的种植技术,亩产量比较低,形成的商品果率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明显。澜沧江流域兰坪县的芒果主要种植于兔峨乡,以荒山、坡地种植为主。目前以农户房前屋后零星种植居多,存在规模小,品种繁杂,种植不规范,管理粗放等问题。2018年以来,随着“三区三州”脱贫攻坚工作的逐步深入,全州上下掀起了新一轮的结构调整热潮。2019年,泸水市怒江沿线20000亩晚熟芒果

产业扶贫项目以及兰坪县澜沧江沿线5000亩的优质芒果产业项目也正式启动,全州芒果产业迎来了全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五、对策建议

(一)生产环节

1.优化标准示范园,研发新品种。加大标准示范园的推广示范作用,鼓励不用膨大剂和除草剂,发展优质、抗病及耐贮运品种,根据不同产区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优化早中晚熟品种结构。

2.降低生产成本。加大芒果园生产技术和土肥水高效利用技术研发与推广力度,加快应用适宜栽培模式、配套农艺措施和农机装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3.加强有机种植技术推广。国内消费者对高品质鲜食芒果需求较大,现云南、四川产区有条件发展有机芒果种植,应加大对种植户有机生产、认证等培训力度,加强有机生产技术的研发,提高高品质鲜果产量。

(二)市场环节

1.加强采后保鲜商品化处理。强化芒果采后保鲜商品化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研发推广经济高效芒果保鲜、冷链物流、分级包装标准技术以及催熟技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延长货架期,建立生产及销售的可追溯体系。

2.提升初加工和深加工技术。芒果干、芒果浆、芒果冻干和冰冻芒果块等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充分利用、减少损耗、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3.拓展农业多功能。重点发展芒果+休闲农业、加工物流业。利用农业园区、森林景观、乡村聚落、自然资源等各类乡村资源,创建一批乡村类国家A级景区和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品牌。

4.促进芒果的出口。消费者对典型的热带水果有天然偏好,我国芒果产业可通过提高价格和质量竞争优势,促进除原东南亚市场外,俄罗斯、加拿大、德国、瑞士等潜在市场的出口,依托区域品牌,推广耐运品种出口,扩大出口规模,提升我国芒果国际影响力。

攀西芒果产业发展优势与主要问题

攀西芒果产业发展优势与主要问题 王友富铁万祝 (凉山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四川米易邮编617201) 攀西地区地处四川省西南边陲,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群山起伏,河流深切、沟壑纵横,谷底幽深,最低海拨305米,最高海拨5958米。受西南季风气候的影响,区域内气候垂直差异明显,从南到北、从低海拔到高海拔表现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温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土壤类型丰富,植被种类繁多,金沙江、雅砻江及安宁河横贯南北东西,水稻土、潮土、紫色土、红壤、黄壤、石灰土、石质岩土随处可见,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植物交相繁衍。独特的地理、气候、生态条件,热带、亚热带、温带水果不仅种类丰富,品种繁多,而且品质佳,风味好,形成了独特的攀西特色水果的典型特征,被称为花果飘香的“聚宝盆”。 1 攀西芒果栽培发展历史和现状 芒果是攀西特色水果栽培的主要品种,攀西地区栽培芒果历史可追溯到1938年,但因当时条件所限,未能得到发展。1959年凉山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成立后,攀西芒果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1962年凉山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从海南引入大量芒果于攀西地区的米易、攀枝花红格等地进行试种栽培,取得成功,后经多年试验推广,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芒果已逐步被当地果农所接受,九十年代中后期攀西芒果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并逐步形成芒果产业。 目前攀西芒果已发展15万亩,主要分布在攀枝花市各区县以及凉山州会理、宁南、会东、德昌、金阳等县,其中以攀枝花市仁和区和盐边县发展面积最大。仁和区现种植芒果面积8万亩,已投产面积4万亩,年产值3亿元;盐边县种植面积5万亩,投产面积近3万亩,产值1.5亿元。芒果产业已成为攀枝花市继早市蔬菜后的又一农业支柱产业。 近年来通过攀西广大热作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提出了发展攀西晚熟芒果的总体思路,并从中广泛受益,使攀西芒果发展势头强劲,晚熟芒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凉山州会理县和宁南县已将芒果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会理8.30地震后,对沿金沙江流域作了重要规划,计划发展芒果面积2万亩,并已投入实施;宁南在甘蔗

什么芒果好吃,为什么攀枝花芒果比海南芒果好吃!

什么芒果好吃,为什么攀枝花芒果比海南芒果好吃! 海南与攀枝花都是中国种植芒果的大户,两地都具有种植芒果的基本条件。但为什么说攀枝花的芒果比海南芒果更好吃呢? 1、地理位置 攀枝花地处北纬N26度,地处我国西南内陆地区,农业区海拔在1000—1800米之间,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这样的海拔与地势利于芒果吸收光热,山地种植的通风透光条件好,利于传粉坐果。 海南在北纬N20度,靠近海洋,平均海拔在120米。虽然海南位于热带地区,但是海拔较低,果树吸收光热的角度较为平面,造成光热吸收不均匀,果实甜度有差异的现象。

2、日照时间 芒果为喜光果树,以年平均2000-2700小时为最佳。 攀枝花年日照时间为2356—2745小时,光温充足,光合潜力高。充足的光照可促进花芽分化、开花坐果和提高果实品质,改善外观。 处于热带地区的海南年日照时间仅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还未达到芒果生长的最佳条件,自然品质也未达到最佳。

3、年平均降雨量 研究表明,芒果在年雨量700-2000mm的地区会生长良好。 攀枝花年降雨量在775—1200mm,合适的降雨量对促进芒果的花芽分化、开花、坐果、提高果实固形物含量和外观品质极为有利。 而海南降雨量一般在1000-2600mm,又受洋流影响,常风较大,热带风暴、台风频繁,这样会诱发严重的果实病害,影响果实质量。

4、年平均温度 芒果性喜温暖,不耐寒霜。世界芒果生产区年均温在20℃以上。我国芒果能正常生长结果的产区年均温为19. 8-24. 1℃,但以年均温21-22℃,最冷月大于15℃,几乎全年无霜的地区为多。 攀枝花地处海拔1400米以下地区为南亚热带气候区。具有“南方热量,北方光照”的优越条件,年均气温为19.5~21.5°C,无霜期300天以上。种植出的芒果具有甜大鲜的特点。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2~27℃,温度显然高于了芒果生长的最优条件。

2017最新水果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2017最新水果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为促进全县水果流通工作,解决全县水果销售问题,特别是橙类水果销售难的问题,及时掌握外地水果销售市场情况,畅通我县橙子销路,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的销售经验及做法,20**年4月14日~19日,县委、县政府组织流通办人员及县内水果销售大户代表等一行人赴长沙、武汉、郑州、岳阳四城市进行水果销售市场调查和学习。现将调查、学习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学习目的 这次调查学习的目的是在我县水果习惯于销售南方城市的基础上,尚未打开北方城市销售市场,为此对北方四城市的水果销售市场作一个调查。同时掌握去年我县水果大蓬车北方行反馈情况。目前,我县水果销售已面临严峻形势,特别是橙子销售,全县还有4万2千多吨未售出,习惯销售的南方城市现在市场不尽人意,很有必要拓开北方市场。鉴于此,县委、政府果断决策,派出以水果流通办刘崇卿为组长,以县流通办人员和县内水果销售大户代表等为成员组合成7人的调查小组,赴长沙、武汉、郑州、岳阳等北方城市调查水果销售情况,及时掌握外面水果市场行情,针对我县具体情况,提出对我县水果销售的建议,解决全县水果(尤其是橙子)销售困难问题,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产增收,推动果农种植的积极性,促进全县经济健康发展。 二、调查活动的基本情况 这次活动,从4月14日早上出发,4月19日凌晨回到恭城,

历时6天,到了三省(湖南、湖北、河南)四城市(长沙、武汉、郑州、岳阳),行程近万里。对四城市7个水果大批发市场的销售行情进行了调查。我们的调查方式主要是通过对当地市场的销售批发门面老板经营情况进行实地查看、询问;二是与当地销售大户座谈,请他们介绍情况;三是向当地摊位经销商发放我们恭城水果情况宣传资料,并对当地果商宣传我们的优质果品;四是请当地果商品尝我们恭城的橙子样品果,针对销售大户,我们还赠送橙子给他们做销售样品,在当地进行宣传;五是请当地市场管理部门人员、销售果商代表为我们提建议。 (一)4月14日下午,我们到达长沙市,找到当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得到他们的支持,当日下午看了4个临时摊点。15日上午,在市工商局市场分局殷副局长的陪同下,对长沙市2个最大批发市场——马王堆果品批发市场、红星果品批发市场进行调查。马王堆市场位于市中心地段,红星市场位于市南部。我们在马王堆市场走访了31个摊点,在红星市场走访了22个摊点。这两大市场水果品种繁多,尤以时鲜水果西瓜、芒果、菠萝、枇杷、早李、苹果、梨为多,当地脐橙量大,胡柚多,还有部分沙田柚、椪柑及冰糖橙、甘蔗等。两个批发市场尚未见新会橙销售摊位。当地脐橙批发价为0.5~0.7元/斤,胡柚批发价为0.4元/斤,而时鲜水果西瓜达2.0元/斤。当地果商品尝了我们的新会橙后,一致认为口感、甜度都不错,就是果太小,不是品牌果,没有市场竞争力。

四川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2011年第一季度四川旅游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成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大熊猫、都江堰、青城山、金沙遗址、乡村旅游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以及良好的人居休闲环境,使成都旅游独具魅力,吸引着国内广大游客的目光。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行业,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旅游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成都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第一章四川省旅游业运行分析 第一节四川省旅游业总体情况 继08年灾后重振和危机应对政策初见成效后,2009年与2010年四川旅 游整体情况摆脱下降趋势,国内旅游尤其是本地游市场大幅增长,入境游市 场3月份已经稳步上升。1-3月整体市场呈现“高-低-高”走势。 2011年一季度,全省共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其中接待国内游 客5560.48万人次,同比增长7.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36.01亿元,同比 增长13%。与“5.12”,地震前08年比较,09年一季度实现了正增长,而 且在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方面均保持了相近的增长速度,2010 年度一举扭 转了自2008年4月以来的持续下降趋势,保证了2011年的良好开局。 受1月元旦假期、春节黄金周刺激,2月节后市场萎缩和不利天气的双 重影响,以及3月天气转暖刺激,1-3月整体市场呈现“高-低-高”走势,但一季度市场的整体呈增长态势。以本地客源为主导的近程旅游已经成为当 前全省旅游增长的重要支撑;入境市场仍然较为低迷,呈现“先抑后扬”的 态势,出现了回暖征兆。 第二节省内各区域旅游业情况 成都市旅游门户地位突出,本地旅游市场不断升温,新兴旅游景点异军 突起。三州两市市场结构差异性较大,川东旅游市场增长较快,川南地区抢 占全省第一的市场份额,川北市场下降速度放缓,恢复迹象明显。 一季度成都市旅游中心和集散门户地位进一步强化,一日游游客占游客 总数的49%,都市周边及近郊景区人气旺盛。三州两市中阿坝州旅游收入有 所下降;甘孜州受到一定冲击,但黄金周旅游门票收入创新高;凉山州和攀 枝花市旅游运行基本保持平稳;雅安市借势春节黄金周特色旅游和大熊猫品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地理试卷

攀枝花市2017---2018学年度(下)调研检测2018.7 高一地理试题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日本东京都市圈的地域结构变化深受经济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期,泡沫经济导致地价惊人增长,住宅建设向外蔓延;20世纪90年代初期,泡沫经济崩溃,地价持续下跌,郊区扩张的势头停止,中心区人口增加。另一方面,自1980年以来,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由此引发的人口问题加剧了东京都市圈的结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京都市圈中心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中心区房价适中 B.郊区地价上涨 C.中心区交通便捷 D.郊区环境恶化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为追求住宅面积而迁往郊区势头减弱是因为 A.收入减少B.家庭少子化 C.人口老龄化 D.土地供应紧张 人口专家依据1990年的人口现状、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经 济发展水平,预测了2050年我国四省区老年人口比重与全国平均水 平的差值。读图1完成3~4题。 3.依据图中信息,2050年前后四省区劳动力短缺最突出的是 A. 广东 B. 江苏 C. 广西 D. 贵州 4.人口专家对预测依据进行分析,认为导致1990~2050年 广东省老年人口比重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老年人口基数大 B. 自然增长率为负 C. 省际人口迁入多 D. 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某学校学生小明、小亮针 对所在城市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图2是 他们调查制作的城市一天中共享单车在不同区域的停车数量统计 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示甲、乙两地分别为城市的

水果市场调研报告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2302 (报告范本系列) 水果市场调研报告详细版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水果市场调研报告详细版 提示语:本报告文件适合使用于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调查说明 为了了解本市居民在水果市场的消费情况,特进行此次调查。调查时间20xx年9月24日至25日。调查方式为问卷式访问调查。本次调查的样本总数是200人。调查工作结束后,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与总结,调查报告如下: 二、调查目的 了解消费者对水果的需求,喜欢程度和对未来水果市场发展的看法。将调查结果结合当前实际对水果市场做出相应调整,从而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和要求,实现扩大水果市场的目的。

三、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样品类属情况:在有效样本中女性120人,占总比例60% ;男性80人,占总比例40% 。个人收入情况:500以下占总比例10%;500~1500占总比例10%;1500~3000占总比例70%; 3000~4500占总比例5%;4500以上占总比例5%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本市总的消费偏低,商家在定价时要根据消费者的收入情况慎重定价。 四、调查小组组员介绍 乐员芳(组长) 程红萍龙芳宋春婷王芳魏伏花吴丽吴鹏吴小平谢明英 五、调查范围 东华理工北区,洪客隆,抚河,步步高,东华理工南区附近。 六、调查内容

2017中国芒果产业发展报告

2017中国芒果产业发展报告 【农世界网报道】芒果,属漆树科芒果属常绿乔木,原产印度及马来西亚。近年来,随着世界芒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上升,芒果已成为世界五大水果之一。 世界芒果产业发展现状 1. 世界芒果主产区分布 截止2015年,全世界约有90个芒果种植国家。从地理位置来看,芒果种植北起我国四川南部,南至美洲南部,横跨南北纬30°之内的地区。其中,亚洲是芒果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产量最高,占世界总产量85%;其次是美洲,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14%。 印度是世界芒果收获面积最大的国家,收获面积达100万多公顷,占世界40%;世界第二位的国家是中国,占17%;泰国芒果种植面积据世界第三,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居于第四、第五位;其他主产国为墨西哥、埃及、尼日利亚和孟加拉国。

▲图1 世界芒果主要分布区域数据 ▲图2 2014年世界芒果产业收获面积占比图 2. 世界芒果产业市场格局 印度是芒果出口大国,国际市场占有率在21.2%。菲律宾和泰国出口市场占有率2006年之后都处于增长状态,很大一部分都是出口向中国市场。

▲图3 2006-2014年芒果主要出口国国际市场占有率平均数(%) 我国芒果产业发展现状 1.我国芒果产业发展历程 我国大规模规范化种植芒果始于20世纪60 年代,先后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等省份建立规模化种植的芒果园。1988-2014 年间,以1993 年、1998 年及2005 年为划分节点,我国芒果产业发展可分为起步阶段、爆发式增长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及调整阶段等4 个阶段。 芒果生产总体保持增长,其中,海南增长最快,发展优势明显,成为最大的芒果产地;广东、广西地位逐渐下降,云南发展相对平稳,四川作为后起之秀,发展潜力较大。

攀枝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

攀枝花xx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攀枝花,四川省地级市,地处中国西南川滇结合部,位于四川最南端,北距成都614公里,南至昆明273公里,西连丽江、大理;地处攀西裂谷 中南段,属浸蚀、剥蚀中山丘陵、山原峡谷地貌;夏季长,四季不分明, 而旱、雨季分明;全市总面积7440.398平方千米,下辖3个区、2个县;2017年户籍人口109.44万人。攀枝花市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享有“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美誉;攀枝花是万里长江上游第一城,金 沙江、雅砻江在此交汇;攀枝花是四川南向门户,是四川通往南亚、东南 亚的最近点;攀枝花是四川唯一的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盛产芒果、枇杷、莲雾、石榴、草莓、樱桃等特色水果,一年四季鲜果不断。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2019年,攀枝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0.13亿元,按可比价 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68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550.74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367.71 亿元,增长8.5%。 5G商用将大幅拉动光模块需求增长,未来5G全国覆盖需建设近千万台基站,潜在上亿个高速光模块的需求,前期市场需求超过300亿元人民币,整个市场空间累计超百亿美元。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20133.7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449.4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73%;流动资金4684.2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27%。 达产年营业收入42492.00万元,总成本费用33541.77万元,税金及附加369.35万元,利润总额8950.23万元,利税总额10554.09万元,税后净利润6712.6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841.42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4.45%,投资利税率52.42%,投资回报率33.34%,全部投资回收期4.50年,提供就业职位593个。

水果市场的调查报告

水果市场的调查报告范本 水果市场调查报告(一) 目前我国水果生产呈现面积稳中有增、产量稳步提高、特色水果发展提速和增收作用日益提升的良好局面,已成为优势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水果在日常饮食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水果消费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然而,水果价格也越来越贵,让不少家庭望”果”兴叹。水果价格上涨是因为一是在农副产品涨价的前提下采摘的,受其价格居高不下的影响,产生联动效应的水涨船高;二是苹果和香蕉均为季节性很强的水果,苹果采摘上市时间为每年十月份,香蕉采摘上市时间为每年五月、十一月份左右。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水果均来自冷库,冷库费用推高了成本,间接导致价格的升高;三是油价、租金、人工成本逐年上涨,也是导致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四是商家延后销售牟利,目前储果保鲜技术运用普遍,针对苹果市场价格一向是节前低节后高的特点,储果待售成为商家重要的牟利手段,不少果农在水果收购价较低时,采取销售一部分、储藏一部分的策略,租赁冷风库、气调库储藏保鲜,以待果价好转时销售。特别是像山东、陕西等苹果主产区建库风的兴起,抬

升了苹果储藏量,导致各个群体的收购商之间相互提价抢货源。四是一些饮料厂家转向用鲜果榨汁,同销售商争夺货源,给产地果农发去商品紧俏的错误信号。 以鲜果消费为主的苹果、梨、柑橘、桃和油桃等占我国水果产量的绝大多数,不仅其他小品种产量较少,各种水果的品种结构也比较单一,适合不同需要的不同特色品种和不同上市期的品种相对较少。从整个世界市场来看,虽然新鲜水果消费量很大,且在不断增长,但加工水果消费增长速度大大快于新鲜水果消费增长速度。我国适合加工的水果品种较少,即使有一些适合加工的品种也由于加工技术落后,大批量生产的成本和质量问题严重,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因此,从品种结构上看,我国水果的国际竞争力较弱。无论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消费者对鲜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果实内在质量好、外观好看,而且要求果实无污染,这使得优质高档水果不仅价格高、销路好、经济效益高,国际党争力也强。目前我国优果率不到总产量的10%,达到出口标准的高档果不足总产量的5%,而其他水果主要出口国的优果率高达70%,可供出口的高档果占总产量的50%左右。在新的形势下,调整优化水果结构布局,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水果产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势在必行。我国农业部提出水果产业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产业健康发展。全国推进水果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是:”稳面积、调结构、提质量、

最终修改版 芒果行业分析

芒果行业产品策略分析报告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市场营销 小组成员—— 营销1521班:邓美燃(08)、易肖萍(26) 营销1522班:莫凡(01)、黎艳婷(05) 韦冬云(09)、陆雨英(20) 彭芳芳(22)、梁锐(25) 黄许涵(40)、陈素杰(43)指导老师:刘倩倩 完成日期:2016年5月14日

目录 摘要................................................................. 一、行业产品策略分析目的和意义....................................... (一)目的 (2) (二)意义...................................................... 二、当前营销状况..................................................... (一)背景...................................................... (二)市场状况.................................................. (三)产品状况.................................................. (四)竞争状况.................................................. (五)分销状况.................................................. (六)宏观环境状况.............................................. 三、风险与机会(SWOT分析).......................................... (一)优势...................................................... (二)劣势...................................................... (三)解决方案.................................................. (四)机会...................................................... (五)威胁...................................................... 四、行业产品发展趋势................................................. (一)科学化种植提高种植产量................................... (二)加快芒果品种结构调整大力引进芒果新品种................... (三)果园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质量效益........................... (四)优化经营模式进一步推进芒果产业化发展..................... (五)建立健全生产设施配套增加芒果产量提高品质................. (六)完善芒果产业服务体系的创新体系............................ (七)建立健全芒果产业政策保障体系..............................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攀枝花特色农业发展

攀枝花特色农业发展情况介绍

攀枝花南亚热带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攀枝花市农牧局 二〇一一年二月 近年来,攀枝花市充分发挥南亚热带光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南亚热带特色效益农业,倾力打造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和产品,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提高,品质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逐渐壮大,优质农产品营销网络日益完善,初步建成了特色水果、早市蔬菜、优质烤烟、畜牧水产、林业生物等五大特色农业基地。在南亚热带特色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下,农民经济收入快速增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 一、发挥资源优势,倾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由于独特的南亚热带气候资源条件,攀枝花农业表现出鲜明的热带、南亚热带特色,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具有产品珍稀、品质优良、效益突出等特点。 (一)光热资源优势。攀枝花属高海拔、低纬度、高原型内陆山地“岛状”南亚热带立体气候类型,是天然大温室。具有光照强(全年日照时数近3000小时,无霜期300天以上)、温度高(年均气温21℃左右,≥10℃年有效积温高达6600--7400℃)、昼夜温差大(夏天昼夜温差≥10℃,冬天昼夜温差≥20℃)、年温差小(全年温差≤10℃)、不受台风(或梅雨)影响、降雨集中(雨季集中在6-10月,年总降水量800-1200毫米)的特点,有利于植物生长过程中蛋白质、糖份等干物质的积累,使攀枝花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呈现出 2

品质优、错季上市的特征。 (二)特色农产品优势。攀枝花的许多农产品在省内是唯一能生产的地方,或者是唯一能最大限度发挥错季节上市优势的地方。 晚熟芒果:与全国其它热作区相比,攀枝花种植的中、晚熟芒果在8—11月成熟,比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芒果产区晚上市2—3个月,错开了销售旺季,市场销售行情好,经济效益高。2010年,攀枝花芒果的市场平均零售价达到了每公斤7元以上,平均亩产值超过万元。2010年8月,攀枝花成功举办了首届芒果节,对提升攀枝花芒果声誉起到了重要作用。 冬春枇杷:以米易县、盐边县为主的攀枝花枇杷,较福建、成都等地早1-3个月,上市时间正处于元旦、春节黄金季节,市场竞争力极强。2010年初,攀枝花枇杷销售均价达到每公斤16元左右,单价最高达到了每公斤100元,经济效益极高。 早春蔬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攀枝花就作为我国重要的“南菜北调”基地,为“三北”及周边市场提供优质蔬菜产品。攀枝花生产的早春蔬菜产品具有无公害、品质优的特点,上市时间处于海南菜之后、其他省市设施菜上市之前的市场空档期(1-4月上市),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2010年,攀枝花早春设施蔬菜平均亩产值超过了2万元,市场销售均价每公斤超过了3元,四季豆、豇豆每公斤均价更是达到6元以上。菜农亩纯收入平均达到了10000元以上,个别 3

攀枝花市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物流需求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4817435.html, 攀枝花市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物流需求研究 作者:廖毅赵继丞罗丹曹玉蓉崔菲菲 来源:《新财经》2019年第01期 [摘要]康养产业是健康产业与养老产业的简称,自2013年国家提出发展康养产业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利用自身的资源条件,积极发展康养产业。康养产业涉及众多的领域:医疗、农业、运动、旅游等,康养产业的发展与这些产业密不可分。同时,物流行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康养产业的发展以及与康养产业相关的众多领域也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文章重点分析康养产业的发展对物流的需求以及物流行业如何发展才能满足康养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攀枝花;物流需求;康养产业 [中图分类号]F259.2 1 攀枝花市阳光康养建设背景 1.1 地理自然环境 (1)气候条件。攀枝花市气候独特,属南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具有夏季长、温度日变化大,四季不分明,降雨少而集中,日照多,太阳辐射强,气候垂直差异显著等特征。云量少而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长达2300~2700小时。较好的光热资源有利于发展康养产业。 (2)自然资源。1998年以来,攀枝花市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市区视野区生态治理等林业重点工程,森林质量快速提高,攀枝花市森林覆盖率61.79%,由海拔自低至高的干热河谷植被恢复区、中低山多效兼营区、中高山重点生态保护区三个林业经营区。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 1.2 政策环境情况 2013年10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大健康领域的服务内涵和发展方向;2015年,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出发的健康产业频获政策利好,大健康产业规模与各细分领域都将快速发展。 2017年,攀枝花市政府出台《攀枝花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和《攀枝花康养人才队伍建设 中长期规划(2016—2025)》,支持养老服务业、促进健康服务业、扶持医养融合、鼓励养老地产等系列政策。

攀枝花芒果等特产(舌尖上的攀枝花)

攀枝花芒果等特产 (摘自一果阳光芒果屋https://www.360docs.net/doc/7114817435.html,) 攀枝花,一个钢铁城市,也是一种花名。 攀枝花,花开二月,又名木棉花和英雄树。由于它红色的大花开在光秃秃的枝头上,像朵朵攀在枝头上的花,所以,叫“攀枝花”。又因为它高大自立的树干上长满刺瘤,不准闲杂人等乱爬,树枝平伸,开花时没叶子,花掉光后再生叶子,很有气魄,所以,又有“英雄树”的美称。那红彤彤的花 朵,为城市景观增添了亮色。 在这个美丽的阳光城市,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特别的气候环境,造就了这里很多的特色美食,让我带着大家走进这片土地,感受一下舌尖上的攀枝花。 攀枝花,火红似火,漂亮至极。

用攀枝花的花蕊做菜口感爽滑、味道清香,是难得的健康美味,是天然的生态食品。食用方法:用热水泡软撕碎入开水锅煮10分钟捞出,素炒,与鲜肉或腊肉同炒,做汤等。

爬沙虫,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著名特产,产于安宁河畔,俗称“安宁土人参”,学名中华大岭蛾。攀枝花爬沙虫性温味甘,补气补肾,尤具滋补强壮、仰虚缩尿固本之功,堪称药膳佳品。或炸或蒸,皆味美汁鲜。 油底肉,是远古时候居住在“笮都夷”的笮人,为在炎热的夏季防止猪肉腐烂变质而研制的一种对肉食品保鲜的储藏方法。这油底肉说来也还真有点神奇,在没有任何冷冻设施辅助的情况下,放置数年也不会腐烂变质,真是神来之笔;此肉醇香,火巴而不酥,肥而不腻,肉软而不绵,开胃健脾,色香味俱全。油底肉是我国最为独特的猪肉腌制方法,也是攀枝花最具特色的土特产之一。

油炸蜂蛹是在秋季把山里的黄土峰、葫芦峰或其他峰块从树上或土里取来,用食油将峰蛹炸黄即可食用。油炸蜂蛹蛋白质较高、营养极为丰富,而且喷香可口,是难得遇到的攀枝花佳肴。

水果市场调研报告

水果市场调研报告 水果市场调研报告范文一 一、调查说明 为了了解本市居民在水果市场的消费情况,特进行此次调查。调查时间2011年9月24日至25日。调查方式为问卷式访问调查。本次调查的样本总数是200人。调查工作结束后,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与总结,调查报告如下: 二、调查目的 了解消费者对水果的需求,喜欢程度和对未来水果市场发展的看法。将调查结果结合当前实际对水果市场做出相应调整,从而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和要求,实现扩大水果市场的目的。 三、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样品类属情况:在有效样本中女性120人,占总比例60%;男性80人,占总比例40%。个人收入情况:500以下占总比例10%;500~1500占总比例10%;1500~3000占总比例70%;3000~4500占总比例5%;4500以上占总比例5%。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本市总的消费偏低,商家在定价时要根据消费者的收入情况慎 重定价。 四、调查小组组员介绍 乐员芳(组长)程红萍龙芳宋春婷王芳魏伏花吴丽吴鹏吴小平谢明英

五、调查范围 东华理工北区,洪客隆,抚河,步步高,东华理工南区附近。 六、调查内容 1.水果总类:苹果、枇杷、山竹、葡萄、榴莲、芒果、香蕉、荔枝、火龙果、柑橘。 2.喜欢的水果; 3.喜欢水果的原因; 4.购买水果时担心的问题; 5.每周用于购买水果的支出; 6.哪个季节购买水果更频繁; 7.对水果的依赖程度; 8.购买是水果最注重什么。 9.促销和广告对水果销售的影响 10.水果以后的发展前景 七、调查结果 1.我们可以通过许多促销方式提高水果销售量,比如水果打折、会员卡、抽奖等。 2.大部分消费者还是愿意购买环保水果产品。 3.消费者对于新产品还是充满好奇,都会尝试购买。 4、季节也会影响消费者购买水果以及水果的销售量和价格。 5、通过此次对市场各类水果的调查,我们可以明确看到,水果消费市场的前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优越的。关键是

我国芒果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

我国芒果市场与产业调查 分析报告

芒果是世界上重要的大宗热带水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营养多样化的追求,芒果的消费量日益增长。芒果生产主要集中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是这些地区经济增长、减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正在朝产业规模化、现代化、机械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现有103个国家生产芒果,为世界第二大热带水果,中国产量和面积均排世界第二。为全面了解我国芒果生产和市场状况,提出芒果产业发展建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受委托成立专题研究组,通过查阅数据资料、产区实地调研、种植户访谈、企业调研等方式,对我国芒果产业进行了综合调查分析。 芒果作为我国热区特色优势农产品,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了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十三五”期间,我国芒果传统产区关键任务为提质增效,新发展产区则处于种植面积和技术提升阶段。芒果主要以鲜果消费为主,产地收购价较稳定。近年来芒果加工食品消费明显上涨,国内加工原料供不应求,还需从东南亚大量进口。未来5年,预计我国芒果产量和种植规模将有小幅增长,加工量还将随着茶饮市场的扩张有显著增加,出口市场的开拓将加速优质产区的成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一、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2018年世界103个芒果生产国和地区一共收获面积57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86%;年产量为5538万吨,比上年增长6.5%;单产9.60吨/公顷,比上年增加5.6%。全球产量在2010年

至2013年间保持在6%左右的增长速度,随后增速有所放缓,在2018年产量达到历史最高(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芒果相关数据包含芒果、山竹、番石榴,下同)。 图1 2010-2018年世界芒果生产增速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2018年,世界芒果主产国(地区)产量前十依次是印度、中国大陆、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墨西哥、巴西、马拉维、孟加拉和埃及。

攀枝花芒果销售调查

公共关系实训——芒果 专业: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2班 组别:组长:聂利 组员:钟军聂影牟太贵 熊及第屈国辉课程:公共关系实训 指导教师:袁学敏 实习日期:2014年4月—5月

目录 一、会议记录 (1) 二、调查报告 (4) 三、附件 (15) 四、策划书 (18) 五、评估报告 (28) 六、组员个人心得 (32)

一、会议记录: 第一次小组会议: 1、会议名称:芒果调查讨论会 2、开会时间:2014年4月1日晚上7:30 3、开会地点:乒乓球台 4、与会人员:聂利聂影屈国辉牟太贵钟军熊及第 5、主持人员:聂利 6、记录人员:钟军 7、会议容: (1)讨论并确立我们的主题是关于如何扩大芒果的销 售市场。 (2)针对这个主题确定我们调查的步骤、方式、对象。 ①步骤:首先,去各种芒果销售地(小商店、水果 批发市场、水果专卖店、超市等)进行现 场调查。 其次,去果园实地考察。 ②方式: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资料分析 ③对象:抽样调查 第二次小组会议: 1、会议名称:芒果调查讨论会 2、会议时间:2014年4月25日晚上9:30 3、开会地点:七号楼下

4、与会人员:聂利聂影屈国辉牟太贵钟军熊及第 5、主持人员:聂利 6、记录人员:屈国辉 7、会议容: (1)确定我们的调查地点包括:九附六水果批发市场、沃尔玛超市、鲜又来水果专卖店、学校水果店、西区某农户果园 (2)进行详细分工(访谈调查): ①列出访谈问题:熊及第、钟军 ②采访人员:钟军、聂利 ③录音:屈国辉 ④笔录:牟太贵 ⑤照片采集:聂影、熊及第 ⑥后期整理:聂利 (3)组员就访谈问题根据实地情况和已列出问题进行灵活变通达成共识 (4)确定大家行动一致听从组长指挥的目标,禁止组员个人单独出行,以免产生安全问题 第三次小组会议: 1、会议名称:芒果调查讨论会 2、开会时间:2014年5月1日晚上8:00 3、开会地点:乒乓球台 4、与会人员:聂利聂影屈国辉牟太贵钟军熊及第

攀枝花芒果广告策划书

攀枝花芒果营销策划书 前言:攀枝花位于海拔1400m以下的河谷地区,气候干热、无台风、无霉雨、无霜冻,是四川省唯一适宜种植芒果的地区,也是我国少有的几个种植芒果区域之一。众所周知攀枝花芒果产量高但是由于产品品牌策略、产品策略、市场策略和销售策略层面的不足造成芒果销售不出去,价格较低,果农的收入相对较低。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出扩大攀枝花芒果销售市场的策划。 一、策划目的 1、大力宣传攀枝花芒果品牌,提高品牌亲和力和顾客接收度、忠诚度,提升芒果品牌形象,提高芒果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积极开展攀枝花芒果的市场推广活动,扩大芒果销量,实现芒果市场业绩的持续健康增长,提高攀枝花芒果市场占有率。 3、准确分析攀枝花芒果的市场环境,诊断存在问题和剖析其发展的机遇,明确攀枝花芒果的年度销售目标,指导芒果的年度营销活动。 4、详细评估实施的市场营销活动效果和市场业态发展趋势,以便适应和引导市场发展。 二、目前营销状况 1、市场状况:攀枝花是四川省发展规模最大的优质晚熟芒果生产基地,芒果品质优良,品种多。“金芒果”节推动芒果产业的发展。 2、产品状况:主推芒果以凯特、海顿、吉禄、爱文、台农一号

等优质中晚熟品种为主,具有纤维少、味甜芳香、质地腻滑、香气宜人、组织细密、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集热带水果精华于一身,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此外色泽鲜艳,不同品种呈现黄、橙、红、紫等不同颜色,十分漂亮。 3、竞争状况:海南三亚、广东湛江和广西百色、云南省华坪县以及元江、永德相也有大量芒果种植,。同一品种比海南三亚晚熟4-5个月,比广东湛江晚熟将近2个月,比广西白色晚熟30多天,比云南元江晚熟2个月左右,比永德晚熟1个半月,比华坪县早20多天。晚熟可以说是攀枝花芒果最大的竞争优势。 4、分销状况:除销往成都、重庆、北京、西安、福建等地外,攀枝花芒果还返销广东、海南等芒果产区。但攀枝花芒果目前主要以实体营销为主,在网络营销方面还有上升的空间。 5、宏观环境状况:除少数人对芒果过敏外,绝大多数人都爱吃芒果,由于种植条件特殊,只有少数地区种植,所以芒果的市场需求量还是较大。 三、SWOT分析 1、优势(S): 攀枝花阳光充足,日照强且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还具有南亚热带或热带的年平均气温高、热量充足、夏长冬暖、无霜期等特点,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攀枝花生产的芒果具有色泽鲜艳、风味浓郁、品种众多、营养价值高、晚熟的优良品质,而且种植面积广,产量大。 2、劣势(W):

水果市场调查报告

水果市场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居民的实际收入将大幅度提高,人们的购买力也将逐步提高,水果也将在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广大市民水果消费,提高水果销量。 一、调查基本总况 本次调查由我们小组7个组员共同完成。调查内容涉及每月生活费、每次水果消费额、水果购买地点、购买水果的频率以及对水果的各类要求等项目。调查采取由调查人员网上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10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本小组最后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得出了一系列调查结果。 二、调查数据分析 1、对被调查者性别的分析 在100份有效问卷中,被调查者中男性有22名,女性有78名,很明显女性比较喜欢水果,这也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2、对被调查者喜欢吃水果的程度的分析

图2:被调查者喜欢吃水果的程度条形统计图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喜欢吃水果的人居多,所以水果市场的前景还是一片大好的。 3、对被调查者购买水果的最佳季节的分析 图3:对被调查者购买水果的最佳季节的条形统计图在调查中,有32%的消费者会选择在夏季购买水果,但这并不是表示在其他三季不买任何水果,也有21%表示无所谓。这说明也有一部分人不会因为季节的转化,从而影响对水果的购买。况且,各个季节都有特色水果,而且现在科技发达,反季节水果已经见怪不怪了。随着消费者的经济水平的提高,水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必备品。 4、对被调查者经常购买的水果的分析

图4:对被调查者经常购买的水果的柱状图 消费者对水果的消费基本以常见产品为主,如图4,24%的消费者选择苹果,12%的消费者选择香蕉,14%的消费者选择橘子和菠萝,8%的消费者选择芒果,10%的消费者选择梨子,剩余18%的消费者选择其他。这表明越常见的水果越能被消费者接受,在新鲜度、价格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因而在当地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5、对调查者每周用于购买水果的生活费的分析 图5:对调查者每周用于购买水果的生活费的柱状图从图5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工作人群的购买程度都不一样,消费水平较高的相对于水果这一栏花费较多。50%的消费者回答每周水果消费在10-20元,34%的消费者回答每周的水果消费在20-40元,

四川省攀枝花市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四川省攀枝花市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登) 更新日期:2014年9月2日烟草在线据《攀枝花日报》报道 一、全市烟草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基于攀西光热条件和特殊的土壤优势,四川省攀枝花市发展烤烟的自然条件优越。攀枝花市现代烟草农业主要布局在海拔1500-2200米的中高山区,涉及米易县、盐边县和仁和区的32个乡(镇)、203个村,现有烟叶种植户1.5万余户。 近十年来,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加快建设百万担国家级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的决定》,把烟草农业作为攀枝花市现代特色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以“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为指导,遵循“生态决定特色、品种彰显特色、技术保障特色、品牌发扬特色”的原则,充分发挥烟草公司作为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订单生产,定额收购,突出山地清香型风格特色,精心培育市场品牌,着力于将攀枝花市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生产基地。成立了市、县(区)烤烟工作机构,建立了分片联系制度和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大力推行烤烟种植保险和烟技员驻村上门服务、发放低毒低残药剂等措施,并将烟叶生产纳入年度目标管理与考核;以工商共建基地单元为载体,围绕卷烟工业企业和品牌对烟叶原料的需求,统筹推进优化生产布局、提升品种质量、提高生产技术和培育职业烟农;大力开展技术研发,《攀枝花烤烟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烤烟替代燃料及配套供热系统研制》等39项技术成果获得国家、省、市多个奖项,申请国家技术专利9项。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攀枝花市现代烟草农业开始走向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烟农收益稳步提升,生产政策逐年优惠,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在烟草农业发展过程中通过争取烟草公司多个烟基项目和资金,对农村地区特别是二半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道路、田型调整、沟堰、提灌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优化了农业生产基础,改善了山区农民生活条件,烤烟生产工作呈现出政府关心、领导上心、干部尽心、烟农舒心的良好发展局面。 2013年,全市共种植烤烟13.3万亩,收购优质烟叶36.5万担,烟农收入4.15亿元,户均收入3.32万元,人均收入7725元,占当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总和8.1%。目前,攀枝花市烟叶生产规模位居全省第二,烟叶品质2013年度评析名列全省第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