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医院“看病难”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大医院“看病难”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大医院“看病难”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大医院“看病难”的现状及对策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事业管理系吴艺惠)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科技都在飞速发展,人们的医疗需求也在日益增长。而现有的医疗水平却没能跟上百姓的需求,因此“看病难”成了当前群众反应较为强烈的问题之一,更是历年“两会”的聚焦点。本文以福建省某市为例,首先例举目前百姓“看病难”的表现,通过分析造成“看病难”的原因后,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看病难解决对策

随着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我国已开始出现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环境变化等,这些变化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必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缓解群众反应强烈的“看病难”问题,减轻群众的疾病负担,实现“病有所医”,维护群众的健康权益,推动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看病难”现象

目前,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存在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害怕看病,更害怕进医院,于是就小病撑,大病扛,而纵观全国各大医院,更是人满为患,门诊“一号难求”,住院“一床难求”,“看病难”已是目前最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病人看病难

1、“三长一短”现象。目前,该市的多数医院的门急诊流程依然沿袭

自然流程模式,即病人到门诊→排队→购卡→候诊→就诊→候检→检查→等结果→再就诊→取药(或治疗)→离院。这种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因为每个环节都需排队,而且如果在检查或取药时发现金额不足,还得回过头去排队交钱,再回来重新排队等候,形成逆反就诊程序。这样一个流程下来,病人平均在门诊就停留了两三个小时,甚至更久,而这中间,医生就诊的时间也就短短的十几分钟。于是候诊大厅人满为患,各个检查室门前人头攒动的现象也就不可避免了。

2、检查过程繁琐。病人就诊后,医师给开了几种检查单,这些检查项目中,有的需要预约,有的需要检查前空腹或积尿等特殊准备。因为各种检查分别在不同的科室进行,因此病人要到不同的楼层和检查科室去询问和预约,这就不仅导致患者要上下来回跑,还容易造成逆反的就诊程序。

3、导医服务不到位。很多病人在拿到检查单之后都会提出“这要到哪里做检查?那地方怎么走?”之类的问题。这说明“现有门诊”与病人就诊知识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没有清楚易懂的路标指引或导医服务,直接导致大量病人盲目、无效地移动,增加了医院中病人的流动量,浪费了病人的时间,造成病人看病难。

4、患者治病心切,可是如今医托猖獗,医疗广告泛滥,许多老百姓缺乏分辨能力,一不小心就上当,不仅花了冤枉钱,还耽误了病情的治疗。

(二)医生看病难

1、医疗服务性质的改变。60年代医生是技术人员,90年代医生是技术服务人员,21世纪医生是服务行业人员。医疗是服务,是消费,消费者协会也开始管医疗行业了。

2.医患关系紧张。患者达到医院后,因为浪费了许多时间在无效的等待上,这使本来身体就不适的患者精神上更加烦躁。病人情绪不好,加之个别医生态度也不好,医患矛盾一触即发。其次,如今广大患者法律意识大大增强,但也有一些难缠的患者的无理取闹,觉得治不好病全是医生的错,医生不仅挨骂甚至还被打。

3、大医院人满为患。大医院的病人过多,医务人员晚上加班、周末加班,却依然忙得不可开交。而小医院的病人却寥寥无几。

二、造成“看病难”的原因分析

(一)医疗资源不足,配置不均。

以该市为例,全市总人口为470万,而全市只有两家三级甲等医院,且都集中在市区。而县级医院医疗设备陈旧简陋,医疗水平有落后,满足不了百姓的就医需求。如今,百姓对医疗服务要求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为了得到更好的就诊,他们纷纷往大医院挤,可是很多病人从县级医院来到大医院后经常被告之已没有床位收治了。这不仅造成大医院看病难,同时也加重了他们的看病成本,反过来也提高了自己的看病难程度。

(二)政府对医疗的投入不足。

这几年来,政府对医疗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仍然十分有限,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一些乡镇卫生院,由于财政投入的不足,许多医院连医生的工资都发不了,造成人才流失现象;许多医疗设备陈旧落后,无法得到及时更新。

(三)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覆盖面窄。

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由基本医疗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

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包括商业健康保险和其它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就目前而言,基本医疗保险已得到推广,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如:政府补助比例过低、保障的范围有限等。而城乡医疗救助和补充医疗保险还没有较好的发展。

(四)药品、医用器材的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以及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出现市场化,公益性质淡化。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约束机制不够,生产产家、医生、医院为了各自的利益,纷纷进行着一些违背医德的交易,导致药价虚高、医疗市场流通混乱。许多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开始出现市场化,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县乡地区,医院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公立医院原本应有的公益性。

(五)医院自身的管理缺陷,现有的服务流程存在许多弊端,不能适应发展需要。

就像前面举例的看病难现象,因医院的管理不到位,改革不及时,造成服务流程存在诸多弊端,不仅造成病人的“看病难”,同时也降低了医疗服务质量。

三、解决“看病难”的一些对策

医疗改革牵动着千家万户,医疗改革也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绝不能“千里走单骑”。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协调推进,才能形成合力,真正推动医疗改革,切实解决“看病难”问题。

(一)加强医疗队伍的建设,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1、实施乡村医生培训计划,组织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培训,提高乡村医生的卫生服务能力;

2、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大力发展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使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医疗资源分配合理化;

3、合理配置医务人员,培养真正用得上的人才,要因岗定人而不能因人设岗。

(二)强化政府职能,加大财政投入。

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有着更为保障性的意义。医疗卫生保障着男女老少的健康,保障着各行各业的正常运作。因此,政府必须强化责任,主动承担,加大对乡镇一级卫生院的扶持力度,使这些医院能更好的发展。

另外,要改变“重病轻防”的模式,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正所谓“上医治病”,加强预防保健,从源头控制疾病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投入。

(三)改革医保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制度。

1、提高政府的补助比例,提高大病报销水平。把对群众造成较大负担的慢性病等门诊费用纳入统筹范围,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扩大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

2、通过多渠道筹资,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对确有困难的,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3、完善城乡医疗救助。资助城乡低保家庭成员、五保户参加城镇居民

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逐步提高对经济困难家庭人员自付医疗费用的补助标准。

4、发展商业医疗保险,鼓励中高收入人群参保,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险水平。

(四)加大监管力度,抑制药价虚高。

1、通过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基本药物进行同意定价,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2、加强政府监管,抑制导致药价虚高的不正当行为,发挥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和药品费用的制约作用。

3、严厉打击“医托”行为,严惩非法医疗卫生广告,为群众创造安心放心的医疗环境。

(五)增强公立的公益性质。

公立医院应该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主动参与各种公共卫生事件,主动向医疗水平较落后的地区提供帮助,实现大小医院的合作共赢。

(六)再造门诊流程,减少患者在门诊的无效停留时间。

唐家驹教授说过:“三流的员工,二流的管理,一流的流程”,这是对全国各大医院的就医流程进行的评价,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流程再造的重要性。

1、实行预约诊疗

(1)尝试将门诊挂号分散到分诊台,这样有利于准确分诊,减少病人退号情况发生;

(2)增设自助挂号系统,方便群众通过自助挂号选择就诊;

(3)采用电话、网上预约的方式,方便群众预约就诊,并将病人分流到下午或其它时间,避开周一高峰;

(4)通过推荐专家来分流病人,以缓解热门专家的压力。

2、减少候诊取药时间

(1)将划价、交费、取药三个环节整合,将三个窗口进行合并,减少患者在排队上浪费的时间;

(2)设置电子叫号系统,让门诊医生能够及时了解患者候诊情况,也让病人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就诊顺序,减少应排队等候时间过长产生不稳定因素;

(3)加快推行“一卡通”工程,通过与银联卡捆绑,实现预借现金就诊,患者可以先治疗,后缴费。

3、增加便民措施,提供人性化服务

(1)集中布局各辅助检查科室,各种辅助检查,除特殊检查外,能当天完成的最好当天做完;

(2)提供手机查询检验结果服务,患者可以通过手机及时跟踪自己在医院所做的检查结果,而不用在医技科室等候报告;

(3)也可同快递公司合作,对有需要提供此类服务的患者,将他们的病历交给快递公司,由快递公司将该患者的所有报告结果收齐后送给首诊医生,并由首诊医生把看过检查报告结果后的处理建议写在病历上,最后由快递公司将所有资料送到患者手中;

(4)增加门诊候诊区,在等候区尽可能地为病人提供便民服务;

(5)医院应将自己医院的就医指南,包括专家门诊时间、医院最新动态

等信息印制出来,供患者免费阅读,并将这些信息挂到相关网站,方便病人及时了解医院资讯,更好地选择就医。

当前,全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正处于深入推进时期,必须用改革的方法和发展的眼光来解决问题。虽然改革很难,但不改革更难,唯有改革才能冲破难关。历史的船帆总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中前进。我们既不能有畏难情绪,也不能急于求成,应该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一流流程,构建和谐医院,减少医患矛盾,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逐步缓解“看病难”问题,让人民公平地享有卫生保健服务,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置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之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看病难[Z]百度百科网.

[2]赵奕均.论“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及对策[C].中国论文联盟网,2009

[3]张庄卫生院.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及对策[Z].盐都卫生网盐都卫生论坛,2007

[4]院长谈看病难看病贵如何解决[Z].搜狐健康网,2007

[5]门诊流程再造,构建和谐医院.(内部资料)

[6]医疗机构优化流程方案.(内部资料)

[7]医改与我.福建省卫生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办公室,2009(内部资料)

“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首先,什么是看病难、什么是看病贵? 看病难一般是指患病后,无处就医,无法就医,或者需经过长途坐车船才能就诊,或者在就诊过程中等待时间过长、或者多次就诊仍无法诊断、或者医生相互推诿,重复检查等等,实际上是指看病过程中的困难。 看病贵主要指诊治费用昂贵,超出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主要指常见病、多发病在诊治过程中的费用昂贵而言。 我认为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根源有以下几点: 1、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严重不足,而且优质资源少。 2、医疗资源分布失衡,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我国医疗资源的80%都集中在县、市级以上医院。城乡居民就诊流向进一步向上级医院集中,使大医院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大医院看小病、看常见病,人满为患,也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等候时间长的原因。 3、医疗卫生筹资机制改革滞后,多数老百姓自费就医。“看病贵”受到普遍关注的社会基础是有11亿多中国人完全自费就医。在目前的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仅占15%,医院收入的80%以上直接来自患者个人。 4、国家政策调整或新的行业规范,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负担。政府把医疗机构推向市场,拨款越来越少。医院要养活自己、留住人才、购置设备、改善环境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其发展成本最终必然转移到患者身上。 5、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覆盖面太小。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管理存在不完善之处。同时,我国医疗保障覆盖水平不高,享受各种形式医疗保障的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有一半的城市居民和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据调查统计,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人口仅占9.35%。 6、医疗机构市场主导,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我国医院目前基本上属于市场主导型。由于财政补贴不足,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偏低,药品收入成为医院的主要经济来源。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产生强烈的逐利冲动,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企业化管理运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老百姓很难得到真正的实惠。 以下是我对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的几点建议: 1、从政府层面考虑: ①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加强对药品、医疗服务的价格监管。规范医院、医生的医疗和用药行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药费用。 ②增加财政投入,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转,彻底改变以药养医,以病人养医的现状,改变医院以经济效益第一的管理方式。 2、从医院层面上考虑: ①在财政不能完全保证医院经费的情况下,医院要牢固树立卫生服务为人民的宗旨,社会效益第一,兼顾经济效益,在此指导下增收节支。 ②坚决杜绝不规范医疗行为,严禁临床促销,临床促销是推销虚高药价的药品行为,不仅滋生医药腐败行为,更增加了看病贵的问题。 ③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制定学习培训制度,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查治支出。 ④制定全国医疗网络的联动制度,在医疗技术水平范围内使各地方内病人按医疗网络转诊,减少患者流动而使费用下降。 3、从医生个人的层面上考虑:

如何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

如何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 近年来,“看病贵、药价高”现象备受诟病,社会各方面见仁见智。但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针对这一现象出主意、开药方的人多,望闻问切追根溯源的人少。 笔者认为,首先,“看病贵、药价高”反映的实质问题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据有关方面统计,截至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中仍有44.8%、农村居民中有71.9%的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障措施,看病就诊完全自费。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使不同人群在医药消费领域处于不平等地位。在资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一部分人看病能报销,多数人看病不能报销的不公平现象,通过媒体的传播又具有放大效应,正所谓“不平则鸣”。所以,各方面对“看病贵、药价高”的强烈反应是期盼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合理诉求。 其次,“看病贵、药价高”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公共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医院要运营、要发展,在当前体制下,主要通过三个渠道取得收入:政府财政投入;通过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获得的报酬;医院药房出售药品时的加价收入。由于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我国卫生总费用中个人负担比重从1980年的21.2%逐步扩大到2003年的55.5%。个人负担医疗费用比重过大,是患者感到“看病贵、药价高”的另一体制性原因。 第三,“看病贵、药价高”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医疗卫生体制设计的不合理。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当前医疗卫生体制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总量不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2004年,我国每万人拥有医师的数量为11.5人,与美、英、法、德等发达国家平均25~30人相比,差一倍以上;即使与同等发展水平的埃及、罗马尼亚等国平均15~20人相比,也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供不应求是医药价格不断上涨的经济动因。另一方面是现有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而人口占大多数的广大农村地区仍然缺医少药。在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的情况下,价格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将一直上涨到供需平衡的均衡点。需求创造供给,供给拉动需求,在供需双方长期的市场博弈中,价格是二者之间的筹码。 在这个背景下,“看病贵、药价高”又有众多的表现形式。一是药价越高越好卖,竞争力越强,出现了市场经济悖论。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同质商品价格越低竞争力越强。但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医患之间信息高度不对称,80%的药品是在医生指导下消费的,由于现行体制允许医院按一定比例加价销售药品,单位价格越高的药品,加价的绝对金额就越大,所以出现药价越高越好卖的现象。二是政府的价格管制措施不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医药费用负担。由于医疗机构已经形成了“以药补医”的运行机制,药价降低后,大处方、乱收费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三是公立医院的逐利性异化了医院和医生的行为,医风医德问题堪忧,加剧了“看病贵、药价高”的矛盾。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分析“看病贵、药价高”的原因时,我们往往容易忽略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医药费用的上涨还有其合理的成分,但过快上涨又肯定是不合理的,如何判断上涨多少是处在合理范围之内始终是一个难点。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经济的增长总会伴随一定程度的物价上涨。因为价格上涨具有刺激供给增加的功能,按照“供给创造需求”的原理,这一现象就很好理解。只要物价上涨的水平低于居民收入增长水平,那这种物价上涨就是合理的,百姓的生活就会不断改善。1960年~1997年世界经合组织29个成员国医疗卫生费用总支出从平均占GDP的3.9%,攀升到7.6%,就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种发展趋势。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社会对医疗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医药技术的快速进步,医疗卫生费用总额肯定是不断增长的,医疗、药品的价格肯定也会不断地上涨。我们解决问题的基点就是要把医疗卫生费用增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即控制在群众可承受范围之内。现在的舆论“一边倒”,似乎医药费用总额和医药价格绝对下降才是合理的,这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如果出现了医药绝对价格水平的下降,供给就会减少,“看病贵”就会转化为“看病难”。按下葫芦起来瓢,那样对患者就会更加不利,这是决策者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

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成因及对策

关于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调查研究表明,国内外都存在学龄儿童在某种程度和方式的学习困难问题,这说明小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是世界各国在教育发展进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因此才引发国内外许多学者加入到对这一问题的探索行列中。根据调查统计,我国小学阶段的语文学困生的数量不在少数,存在阅读能力低下的更是不少。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小学语文学困生作为弱势群体更应该受到特别的关注。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说过,从长远利益看,把一个学困生转变成才的社会意义远超过培养一个优秀学生。如果忽视对语文学困生的教育与研究,推卸学校的责任,就无异于向社会输送了一批不合格产品,必将阻碍社会的进步。 (一)研究培养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以往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搜集整理,笔者发现:对学习困难的研究成果虽然很多,但研究内容的分布呈现出不均衡的现象。关于学习困难的研究多数还是集中于心理特征、诊断与评估、教育与矫治等内容的探索,学习困难儿童的个性、社会性研究成果从后期开始兴起,相对有些零散、有限。虽然有一些研究者亲临一线与许多的学困生进行深入的内心交流,其研究目的仍是为探讨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转化策略,但并没有针对具体的某一学科的学困生的转化和提高进行研究性指导。本课题力图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结合相关的理论研究来探究我校语文学困生的阅读能力现状、存在问题、

主要原因及培养策略。通过此研究可以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研究开辟一个新的视角,还可以充实与丰富相关的研究理论。 当前,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学校既要确保每位小学生获得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又要确保其获得适合自身的优质教育。由于我校地处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研究的过程中对这个因素要充分考虑。这类学生因受其所处的家庭、社会环境和自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他们成为班级中的语文学困生。本次调查主要以我校的语文学困生为研究对象,对本校的语文学困生及其家长和教师采取问卷和访谈等形式进行深入调查,详细了解了本校语文学困生的语文学习现状,揭示导致他们当前语文学习状况,尤其是阅读能力不佳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以期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积极的探索和思考,提出培养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的策略,通过教育干预切实提高小学语文学困生的阅读素养,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表现自己,在家长的帮助下改变自己,逐步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战胜困难,为其探寻新的使之克服困难走向成功舞台的方法与策略,实现教育艺术的真谛。 (二)研究培养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符合新课标的目标要求 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指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目的为: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莫定基础。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一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当前的医疗体制为国人诟病已久,医疗改革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医疗改革亟待破解医疗卫生保障覆盖率低,资源分布不均,基本医疗服务滞后,药费居高不下,看病难,看病贵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针对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对医疗体制改革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医疗体制;医药分离;医疗腐败 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人最重要的是生存,是健康,而与生存和健康联系最紧密的是社会医疗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努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此同时医疗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一些方面取得进展,但是暴露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看病难,看病贵。当前,医疗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因而医疗改革陷入僵局,短期内难以取得大的、突破性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建的“中国医疗卫生制度”课题组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医疗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性难题。纵观国外的医疗卫生制度,与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用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相较,我国的医疗卫生的现状已与快速发展的经济

社会不相适应,滞后的医疗卫生事业已经成为影响、制约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医改难题亟待破解。 一、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多数居民在医疗问题上的消极预期,已经成为导致宏观经济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机构重复,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难以应付。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医疗服务机构改革实践中,“抓大放小”的思路很流行,基于这一导向并基于现行财政体制下部分地区财政负担过重的现实,一些地方开始将基层公立医疗服务机构或改制为企业,或甚至直接出售给私人。这种“抓大放小”的改革思路是有严重问题的,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规律。 (三)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医疗服务价格混乱导致医疗费用持续攀升,药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四)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医疗效率低下、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问题、药价虚高、医疗腐败等现象备受舆论批评。目前医疗卫生领域受到党内和社会上腐败势力的干扰和影响。比如官商勾结,在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谋取私利,甚至搞假医假药;医生收红包,等等。产生这

分析看病难及看病贵原因及解决措施

分析看病难及看病贵原因及解决措施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关键词】看病难,看病贵;医疗体制;基本医疗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突破,医疗卫生资源持续增加,医疗卫生条件得以改善,医疗科技水平不断取得进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渐突出,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我们认为,“看病难、看病贵”是全社会关注的构建和谐社会突出问题之一,它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试图浅析其主要原因及对策。原因涉及基本医疗服务资源不足,医疗卫生体制缺陷,医疗保障不完善和医疗行业管理漏洞等诸多方面。解决这一难题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政府责任,采取综合措施改革医疗卫生体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行之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机制。 关键词:看病难,看病贵;医疗体制;基本医疗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服务市场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形式并存为补充的医疗卫生体制应运而生,打破了公有制为主体,医疗机构独家办的格局,同时公有制医疗机构在保证基本医疗服务的前提下,逐步提高了医疗机构的补偿水平,增强了微观活力,效益亦明显提高,缓解了多年积存的“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的局面。但随之而来的是“看病贵”、“不敢得病”、“看不起病”的问题在群众中引起很大反响。本文将从分析“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着手,探讨缓解当前的措施及对策。 1 看病难的成因 1.1 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不合理一是区域资源分布不平衡。如江苏省大量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南京等大中城市,郊区和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比较短缺。二是医疗机构之间实力悬殊。少数几家大医院集中了比较优秀的医疗人才,拥有比较先进的医疗设备、建有比较完善的住院病房。而大多数中小医疗机构既缺人又缺物,经营发展十分艰难。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不高所带来的结果是:(1)远城区和农村病人不能就地看病,必须到中心城区大医院就诊,长途求医只会增加患者的额外经济负担。(2)大医院收治了大部分病员,导致了不同医院之间不公平竞争和不正当竞争。医疗机构两极分化不断加深,不仅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也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加重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负担。 1.2 医疗服务观念滞后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市场逐渐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医疗消费需求也愈来愈高,群众看病已从原来的被动求医变为主动选择,即病人的自主选择性越来越大,医院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已成为病人衡量就医场所优劣的一个重要砝码。但目前仍有众多医院服务观念滞后,造成病人看病难。 1.3 病人求医观念有待改进“病人选医生”是眼下的一个社会热点,但部分医院初试的效果却值得关注。据南京几家大医院门诊业务分析,由名医坐诊的专家门诊人满为患,而这其中大多数病人并非疑难重症,仅是感冒发热之类的普通病。其实由病人这样选医未必能使病人受益,同时也造成了在专家门诊看病难的情形,造成有限的、宝贵的资源的极大的浪费,因此病人求医观念有待改进。 1.4 医疗市场混乱状况不宜低估目前医疗市场混乱,有两大表现,一是有些游医违法行医,二是有的医生或出于爱面子,或为了一己之私利,当自己不具备诊治病人的条件时,即使明知别的医院或医生有办法也不让病人转诊。

怎么解决看病难

怎么解决看病难 提起看病,很多人都有过去大医院就诊的经历:挂号排长队,候诊等半天,反复检查太折腾,开大处方花钱多……说到底就是一个字:“难”。前不久,一部讲述医院故事的电视剧《医者仁心》,在央视和一些地方卫视热播。剧中全景展示了一家大医院“凤凰涅槃”、重获患者信任的过程,也真实再现了人们熟知的各种看病难现象,引起观众强烈共鸣。 健康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健康和千家万户幸福。近年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得到了一定缓解。为进一步治疗这一“顽疾”,党和政府正不断深化医改,努力打造一条人人“病有所医”的健康之路。 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共有7项: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困难白内障患者复明,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农村(社区)改水改厕,贵州等6省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共有9项:健康档案、健康教育、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老年人健康检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慢性病管理、重症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 深度解读 深化医改的5项重点任务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问诊看病难:症状缓解还需治疗 俗话说:“有啥别有病。”生了病,本来就很难受,如果看病再变成一件难事,就更加让人痛苦。“挂号起五更,排

队一条龙”、“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这些前几年流行的顺口溜透露出人们对看病难的抱怨与无奈。 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看病难,中央作出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2009年4月,一张医治看病难的“药方”——深化医改方案,在历经3年的讨论和修改后,正式公布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两年来,深化医改全面铺开,取得一定成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7项重大服务和9类基本服务免费向居民提供;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人数超过12亿,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建、改扩建近两万个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展开,预约挂号等便民惠民服务措施正向全国推广。 深度解读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治愈一个人的疾病,需要一个过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讲,医治看病难顽疾,更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导致看病难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有的刚开始理顺,有的还未触及;医改政策的全面落实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效果也待逐步显现。总的来看,当前看病难虽有所缓解,但仍较突出。仔细分析,主要难在以下三个方面。 大医院看病排长队是看病难的主要表现。 权威声音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陈竺(卫生部部长):新医改方案立足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按照顶层设计的思路,着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以实现全面系统解决居民看病就医问题、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 绝对性的难。这是由于医疗资源绝对不足导致的,表现为缺医少药,难以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随着我国医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汇报

华池县人民医院就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问题方案汇报 华池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52年,占地面积8207平方米,建筑面积5430平方米。现有职工177人,其中正式职工112人,临聘人员55人。设病床150张,年门诊6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4000 例,急诊抢救500 例,开展手术750 例。1998年被市卫生行政部门命名为二级乙等综合医院,1999年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卫生部授予“爱婴医院”,2008年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初评。近年来,我院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作为重点问题进行深入解决,切实保障我县群众舒适的就医环境,开创医疗卫生事业新局面。 一、加强我院内部建设,多渠道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一是实行网上预约挂号系统,杜绝因挂号排队而耽误病人病情的情况发生。我院响应市卫生局的要求,我院实行了网上预约挂号系统、电话预约挂号。我院在网上公布医生上班时间,方便病人选择医生,选择时间段看病,完善病人选择医生制度。为病人解决了因医生休息而浪费就医机会。 二是实行药房取药制度,节省病人看病取药时间。我院药房结构布局小,取药窗口少,门诊病人相对较多,病人取药排队时间较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实行病房下午、早上门诊病人就医人数少的时间段集中取药,这样减少了门诊、

住院部两方的取药压力,受到了病人的好评。 三是为了解决患者看病贵的问题,在用药上,我们主张有效,廉价的用药原则,能简单的药就不用复杂的药,能用国产的药,就不用进口的药,坚决杜绝滥用药现象,在医疗收费上,我们对大中型手术费下浮20℅,并对部分治疗费用也进行了适当下调,截止今年五月份让利患者约5万元。我院设有12张济困病床,按照政府部门规定,以20℅的比例,为“低保户、五保户、贫困户”患者进行医疗费用减免.解决特殊困难群众就医问题。 四是改善硬件设施增添医疗设备,提高医院服务水平。华池县由于经济欠发达,医院投入不足,医疗设备落后,服务能力相对较差。面对这些现实,医院多方争取,积极筹资,及时增添医院硬件设施,为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提供平台。近三年来,医院多方面筹资200多万元,添置医疗设备50余台件,先后添置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五分类血球计数仪、500mAx光机、CR、腹腔镜手术系统、骨科C型臂,购置呼吸机4台分配各病区使用,增添手术无影灯,监护仪等手术急救设备7台(件),随着这些医疗设备的更新,使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二、实行医院整体搬迁项目,解决医院面积狭小,科室建设不齐全问题 由于医院业务用房不足,门诊楼破旧,难以满足群众的

学困生情况分析及对策

学困生情况分析及对策 我班的学困生有:郭津源、郭恒源、谭欣然、丁浩、王栋、张家畅、杨卓函、程俊哲、张卓、葛育嘉等。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我班学困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学习无动力,自主性差。他们在学习上都有些不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好动,容易开小差,作业不及时完成,怕动脑筋等。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1、当今社会环境还是一种应试的氛围。2、有的家长们都忙于挣钱,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而有的太过宠爱。3、一些是因为在早期教育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对于所学的知识不会比较,不善于整理归纳,知识松散零乱,记忆力差,理解不深,加之消化不良,造成知识掌握不牢。 三、意志薄弱,不能控制自己坚持学习。有些学生一遇到比较复杂的题,或是一看题目较长,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甚至由于贪玩厌学,经不起诱惑,就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自卑感强,自暴自弃。丧失学习的信心。 今后对待学困生的方法: 一、针对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我要和家长结合,改变一味批评的教育方式,努力寻找学生的微小进步,对他们每一点努力和进步及时肯定和表扬。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有能力学好的,老师和家长对他有信心。

二、对于学困生的学习习惯的训练和培养,我仍需要和家长结合,让家长在家为孩子制定合理的生活学习时间表,并严格按照时间表去做。养成做作业时聚精会神,学习时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在课堂上我要花大力气对他们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哪怕牺牲一些学习进度。 三、树立榜样。学困生的作业的书写质量一般都很差,在班里要重点表扬作业好的同学,把他们的作业让全班学生传阅,用这种正面强化的方式来激励后进生。 四、继续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安排特殊座位,以优带差。 五、注意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学困生很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出现分心现象,因此余部引导他们在有干扰的环境中或有限的时间内坚持完成学习任务。

浅谈小、散、远、直单位官兵看病难的原因、对策

浅谈小、散、远、直单位官兵看病难的原因、对策 撰稿人:吴洁 抓基层、打基础,是胡主席对部队建设提出的一个突出要求,贯彻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基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把小散远直单位建设作为重点突出出来。目前大多小散远直单位不仅环境艰苦,任务复杂,高度分散,而且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战斗力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当前小散远直单位建设水平与形势任务的需要还不相适应,与《纲要》的标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现在笔者就小散远直单位官兵看病难的问题谈些看法。 一、造成小散远直单位官兵看病难的主要原因。 (一)医疗资源总体不足,配置不均衡。据统计,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人均占有量排在世界100位之后。并且医疗资源的80%集中在城市,城市中又有80%的资源集中在大医院,大多数小散远直单位医疗点还停留在血压计、听诊器、温度计的“老三件”水平。 (二)部门履职力度不够。一是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财政、人事、发改、药监、物价、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在围绕“促进发展,规范管理”上,存在依法管理和指导扶持力度不够,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医疗卫生相关管理研究不够、措施不多。

(三)官兵医疗保健意识薄弱。部队官兵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基本医疗常识,加之任务繁重,官兵们往往是一人一岗,所以许多人怕麻烦,认为小病挺挺就过去了,没有及时就诊,等到变成大病时再就医,已错过最佳治疗期,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四)医患比例失调,就医流程不合理。目前医患比例严重失调,医疗服务人员普遍超负荷工作,待遇也不高,导致出现询问病史时间过短和回答病人问题不耐心等现象。另外,就医流程设计不合理,排队时间过长,挂号、就诊、交费、检验(检查)和取药等往往都需花费较长时间。如果有些医院布局不合理,标识不清晰,需要在不同建筑或楼层之间来回奔波,而官兵任务重,外出时间有限,造成看病困难。 (五)小散远直地区医院的医疗水平普遍较低。由于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长期瘫痪,人才难以引进,导致山区农村医院医疗水平普遍较低。有的乡镇卫生院仅仅只是解决了农民吃药打针,而治疗条件仍很差。有些偏远的山区乡镇,面积大,人口多,却仅有两三名在编医护人员。卫生院的病房也只少数几间,并且人满为患,像这样的情况我们驻守在小散远直地区的官兵看病又怎会不难呢? 二、解决小散远直单位官兵看病难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使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的总体要求,逐步加大财政投入。一是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街道)卫生院、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之我见 胡佳竹 10300120141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之我见 ——关于民生问题的思考 10300120141,英语,胡佳竹 民生问题是关乎我们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之下,我们必须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注民生问题就自然成为重中之重。 民生问题由低到高、递进地呈现出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层面,侧重民众的基本生存状态,包括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状况、基础性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住房保障、基础性公共卫生制度等等;第二个层面侧重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主要是“生计来源”的问题,包括就业的各方面问题以及基本权益保护的问题;第三个层面,主要是社会福利状况,侧重民众的生活质量,举例来说,比如在瑞典,公民在二十岁以前都可以免费定期看牙医。第三层面属于较高层面,是目前的中国力所不能及的,但这仍是未来民生问题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应被列入我国改善民生的中长期计划中去。 显而易见的是,这三个层面呈现出递进的关系,也就是说,每一层面的问题的解决,都须以前一层面的实现为基础,而绝无可能逆转进程。当然须注意到的是,第一层面与第二层面的问题中有部分是紧密相连甚至互为促进的,比如,民众的发展权只有在生存权得以实现的前提下才能得到保障,但是属于发展范畴的“就业问题”,同时也是民生之本,在民众的总体发展趋于正轨时,其生存权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真正被保障。这个问题暂时不讨论;今天我所想要浅谈的是,属于第一个层面的,也即关乎民众基本生存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之所以选择这个话题,不仅因为它是关乎民众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更是因为我作为一个体弱的年轻人,对这一问题也有切身体会。看病难与看病贵,让民众对本该象征“安心”与“得救”的医院,成为生病时犹豫是否要前往的心病。而这并非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一.何为“看病难、看病贵” 看病难问题主要表现在,民众感觉去大医院看病很难。且不说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民众人均享受的医疗资源远少于东部地区,以及农村人口赶到城市大医院看一场病不容易,仅以上海为例,虽然是我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上海的各大医院总是人满为患;我曾在一个周日去华山医院挂皮肤科,让医师看病只用了不到五分钟,但排队等候看病与等候付款、取药却用去四十多分钟,约占到看病所花时间的88.9%。看一次病,往往要预先留出大量时间。见医生一面实属不易。而谈及住院,就更加麻烦,常常是一床难求,走廊里都睡满了人。

有关看病难、看病贵的调查报告

有关看病难、看病贵的调查报告 09财会2班陈丽芬200932102239 近年来,群众抱怨“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日渐高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成为了“两会”热点。究其原因,表面上看似乎是医疗服务供方的原因,但事实上在我国更为重要的却是医疗服务需方(医疗保险基金支付不足)的问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事关社会公平和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所以我就“看病难、看病贵”这个课题展开了详细的调查。 根据我的调查显示我镇有40.12%的群众认为“看病难”,有88.66%的群众认为“看病贵”。而群众认为“看病难”主要“难”在:看病手续繁琐(45.71%)、对医生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到不满(30.14%)、居住地的医疗场所设备不够完善(20.21%)、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不满意(24.22%)、缺乏就医信息指南(19.66%)等。同时调查显示,群众认为“看病贵”主要表现在:药品费用贵(90.01%)、目前的家庭收入比较低(56.13%)、诊断治疗的费用较贵(50.31%)、做一些非必要的检查或开多余的药的费用(30.22%)等。 关于导致看病难问题的原因 1、医疗卫生资源发展不平衡。我国的医疗资源80%集中在城市,只有20%在农村;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都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老百姓得了病在当地得不到有效治疗或者不相信当地医疗机构,也只能奔向大城市大医院,从而让这些医院陷入了门诊的海洋中。医疗服务中外地患者比例比较高,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患者医疗服务的多样性和趋高性,医疗体制改革过缓,致使部分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2、根据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的数据统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卫生支出曾经一度占到政府总支出的6%,但是到了2003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4%。在今年3万多亿元的财政预算中,仅有1200多亿元用在医疗领域。乡镇以上医院投入不足,社区服务体系没有健全,即使在大型医疗机构,布局不合理、流程不优化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从而导致了看病难的问题。 3、健康意识逐渐提高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民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身处农村基层的群众有了多余的钱,便有边远的农村向集中的县级及其以上的医疗机构集中,导致了求大于供的暂时局面,医疗机构便顺势把医疗服务、药物价格上扬。据统计,部分三甲医院都有相当大的就医比例来自外地,也有相当大的比重是非危重疑难病例。从某种角度讲,它浪费了我们宝贵的医疗资源,对整个国家的医疗技术和可持续发展都非常不利。 关于导致看病贵问题的原因

浅谈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及对策

浅谈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及对策 宝应县小官庄中心小学相志辉 关键词:学困生形成原因应对策略 论文摘要:学困生是指不包含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学习困难的学生。学困生的类型有基础差,底子薄的、学习方法不当的、多动的、意志薄弱的和对授课老师不感兴趣的等等。不管属于哪一类,他(她)们都厌学。这些学困生是怎么产生的,有该如何应对,以及对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考等。 一、学困生的界定: 1、确定依据: 学困生,简单地说就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包含非智力因素的学生)主要是符合以下几点的学生。 (1)平时不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作业速度太慢和正确率较低的学生; (2)基础知识较差,许多知识点都记不住。因此,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时对时错。 (3)以小学五年级数学为例,正常测试成绩在70分到45分左右的学生。 二、学困生的类型 1、基础差,底子薄的“学困生”。他们主要因为基础薄弱,脑海中的基础知识记得少,用什么知识都是糊里糊涂。所以总是跟不上同学,学习起来非常吃力。 2、学习方法不当的“学困生”。这类学生态度是好的,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总不理想。时间一长,他们会觉得学习不好是自己天生太笨,渐渐的也就变成了“学困生”。 3、意志薄弱的“学困生”。这类学生在学习中比如做题,一遇到难题就等着抄袭答案。因此在不知不觉中,他们成了“学困生”。 4、多动的“学困生”。这类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不是掉头与别人讲话,就是玩学具等。因此他们的听课效率低,时间长了,自然就成了“学困生”。 5、对授课老师缺乏好感的“学困生”。这类学生对上课老师没有好感,上课自然就没了兴趣,日子一长,也就成了“学困生”中的一员。 三、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有内在的意志力、学习意识,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数学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究,我认为,小官庄中心小学“学困生” 形成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如下两个方面: 1、数学学科的特点造成的 数学与其他学科比,最大的特征是抽象,逻辑性强,这也是“学困生”最怕的。而学生中有的属于年龄小,理解能力差,思维层次低;有的先天不足,很多

浅谈看病难问题

浅谈看病难问题 在今天的党课上,我们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系列节目的后四个专题解读。通过这次党课,我对物价问题,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看病难问题和教育公平化问题又有了全新的认识。其中看病难问题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下面我简单地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节目中我们看到一些患者为了能挂上号,凌晨两点就来到了医院排队。其实这正是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的真实写照。我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20%分布在农村,其中绝大多数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设备,先进技术与优秀人才都集中在这80%的城市医院。于是,肝病患者们不惜千里迢迢跑到北京的解放军302医院就诊,而皮肤病患者们则从全国各地纷纷涌向空军总医院求治。然而,优秀的医疗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在供给远远小于需求的矛盾下看病怎么会不难呢? 不过,我们也应该认真反思一下自己。作为普通人,我们普遍缺乏必备的健康常识与就诊知识。生病时,得到最好的治疗应该是人之常情。因此很多人不管大病小病都到大医院就诊。事实上,中国的三甲医院绝大多数就诊的患者来自外地,其中多数病例是非危重疑难病例。如此就诊是对宝贵的医疗资源的浪费,对整个国家的医疗技术与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利的。如果我们在生病时理性地选择就诊场所,大医院里还会出现人满为患的场景吗? 就诊中往往会有各种让人头疼的问题。药价虚高恐怕是每一个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由于药品价格管理体制先天不足,药品流通环节复杂,进口药品竞争力明显以及医商勾结等原因,药价虚高早已成为令人纠结的事实。比如肝炎病人使用的长效干扰素价格高达每支1300元,而且这种药品要隔周注射,因此其治疗费用高达每月4000元,如此高额医药费普通人承受得起吗?政府虽然针对高价药问题出台了一些规定,但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高价药已成为制约老百姓就诊质量的重要因素。 从整体来看,造成看病难问题的还是我们的医疗体制。与国外相比,我们的医疗服务体系、保障体系和药品生产保障体系不完善,医疗体制内部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比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薄弱,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淡化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老百姓看病的成本。 不可否认,政府已经为解决看病难问题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比如为了调控药品价格,国家出台了基本药品制度,对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率较高的一百多种药品的价格进行了规定。为了保障农村老百姓的就诊权益,国家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不断扩大其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这些为解决看病难问题所作出的尝试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认为,要解决目前的看病难问题应着重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要大力推行医疗改革。调整医疗资源的分布,使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的医疗水平得到进一步缩小,尤其是要继续加强对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严厉查处医商勾结等非法行为;规范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行为,明确基本检查和基本用药,防止因常规药物滥用与不合理检查而加重病人负担;完善以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和城市社区医疗制

论如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论如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政府约束下的层化医疗服务供给探讨 【摘要】本文在分析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矛盾后,提出了看病贵的主要矛盾是层化的医疗服务需求与非层化的医疗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约束下的层化医疗服务供给模式”,作为对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种探索。【关键词】社会层化;理性;政府约束;医疗服 务 当前,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全国普通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是对我党执政能力的实践考验。有人说,看病难,解决看病难更难;更有人说:“三医”(医生、医院、医药)问题已成为不亚于“三农”问题的又一社会问题,凡此种种都说明了要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确非易事。自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讲话要求全国各地在今年内要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为人民办实事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认真探索,出台了许许多多的治理措施和解决方案。 1分析全国各地已经出台的各种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方案、措施主要存在两种模式 一是镇江模式,该模式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为主,用风险分担的方式来解决群众(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看不起病的问题,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二是杭州模式,该模式以“限制医疗收费对弱势人群的费用减免”为主,主要用降低收费方式来解决看病贵问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两种模式,尽管都有一定效果,但也有各自弊端 在镇江模式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这种模式下政府的财政压力巨大。以2004年为例,为扩大参保面以提高覆盖率,镇江市财政为低收入人群参保投入600万元;二是该模式对控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作用不明显。仍以2004年为例,该市参保人员个人自付医疗费用平均为4986元,占参保人员总医疗费用的17,说明该市医药费用仍然较高[1]。在这种模式下,社会和医院可能满意,但政府常常不满意。而在杭州模式中,同样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主要靠行政命令,这种机制可以奏一时之效,但难以维持,更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长期坚持下去;二是在这种模式下,由于没有区分清楚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矛盾,因此,“一刀切”的结果使社会弱势人群得到的好处并不明显(很大一部分被社会中高收入阶层获得了),公立医院的社会公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并且,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将受到巨大的影响。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和社会可能比较满意,但医院难以满意[2]。 上述两种模式应该说都取得了最低效果(社会满意),但都没有取得最佳效果——三赢(政府、社会、医院3方均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抓住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矛盾,因措施缺乏针对性所致。 3针对我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对策 我们认为,在像我市这种底子薄、财力十分有限的西部城市,要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这个问题,只有在认真分析并抓住我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有的放矢的措施,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3.1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矛盾分析看病难、看病贵是事物表现出来的现象,其本质是什么?其主要矛盾是什么?必须通过认真分析,抓住其现象背后的本质和主要矛盾,才有可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的放矢地解决这一困扰政府、社会和医院3方的社会问题。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卫生部部长回应“看病难、看病贵”六大问题 2011年02月18日23:45 卫生部部长陈竺18日在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形势报告时,分析并回应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6大问题。 看病难在哪里、贵在哪里? 陈竺认为,“看病难”可分为两种。第一是“绝对性”看病难,是由于医疗资源绝对不足无法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看病难”,这往往发生在我国中西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广人稀的偏远农村地区。 第二是“相对性”看病难,是指由于优质医疗资源相对于居民需求的不足,造成患者去大医院看专家“难”。突出表现为许多人看小伤小病也涌到大医院,大医院人满为患。这是目前“看病难”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特征。 陈竺指出,“看病贵”也有几种:Array第一是“个人主观感受的‘贵’”。患者认 为看病就医所花的钱超过了自己的预 期,或者觉得所花医疗费不是“物有所 值”。第二是“家庭无力支付的‘贵’”, 就是看病就医总花费超过了家庭支付 能力,造成“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 其实质是疾病的经济负担过重而缺乏 有效的社会医疗保障问题。第三是“社 会无法承受的‘贵’”。从社会发展角度 看,全社会医疗费用的总水平有一种 不断增长且增速居高不下的趋势,但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当它超过了整个社会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什么导致“看病难、看病贵”?体制机制矛盾是主因 陈竺分析指出,“看病难、看病贵”主要有以下多重原因: ——物价指数长期走高,人们感觉医疗费用上升过快。医疗费用也受物价指数 的影响,如果除去物价指数的因素,人们对医疗费用增长的感觉就没那么强烈。

陈竺说,要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人民群众不出社区和乡村就能享受到便捷有效的服务。 他说,2009年以来, 破解“看病难看病贵”成效何以体现?公立医院改革是关键 陈竺说,公立医院改革始终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点。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从2010年2月启动以来,各试点城市目前已全部建立健全了领导和工作机制;陆续出台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和一批配套政策措施;紧紧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着力推进作用直接的便民惠民措施;对重大的体制机制改革进行积极探索。 但陈竺坦言,公立医院改革还没有完全破题。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改革仅局限在少数试点城市已难以适应群众的新期待。今年要确定一批看得准、见效快的公立医院改革政策措施,向全国推广,争取在人民群众得实惠得方便、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和医务人员受鼓舞三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他说,卫生部门将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深化改革,力争尽快探索出一条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今年主要有以下工作:一是制定公立医院设置与发展规划,调整公立医院布局,推进公立中医(含民族医药)医院改革发展。二是优先建设发展县医院。三是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四是加快推进以电子病历建设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五是推行惠民便民措施,如普遍开展预约门诊服务等。六是落实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政策,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如何让百姓“少得病”? 陈竺介绍说,政府从2009年开始面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包括健康档案管理在内的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前分别有48.7%的城镇居民和38.1%的农村居民拥有了健康档案,3553.8万高血压病人、918.9万糖尿病人和170.6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慢性病规范管理,为8449万65岁以上的老年人开展了健康检查。 另外还实施了乙肝疫苗补种、农村妇女免费宫颈癌、乳腺癌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这些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都免费向群众提供,对于缓解群众“看病贵”也有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