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放射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放射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4-05-12T11:03:53.1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期供稿作者:严沁陈晓品

[导读] 放射治疗是颅脑肿瘤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无论是原发和转移性脑肿瘤患者的根治和姑息性治疗,放射治疗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严沁陈晓品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 400016)

【摘要】放射治疗是颅脑肿瘤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随着治疗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患者疗效得到不断提高,但相应潜在的放射治疗晚期并发症,如放射性脑损伤问题也日渐突出。因此需要尽可能早的检测和治疗放射性脑损伤。

【关键词】颅脑肿瘤放射性脑损伤临床表现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179-01 放射治疗是颅脑肿瘤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无论是原发和转移性脑肿瘤患者的根治和姑息性治疗,放射治疗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治疗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患者疗效得到不断提高,长期生存者的生存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到放射治疗晚期由放射引起的脑损伤问题日渐突出。本文就放射性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流行病学及类型

中枢神经系统受放射线照射后所产生的脑局限性损害称为放射性脑损伤,其发生率为0.5%-25.0%,它随照射剂量、体积和受照射区域的变化而变化。基于临床表现出现的时间,放射性脑损伤被分为急性、早迟发型和晚迟发型损伤[1]。急性反应指在放射治疗开始后几天或几周,或在治疗结束时出现的,短暂且大多可逆的症状。早迟发型反应在放射治疗开始后1到6个月发生。晚迟发型反应被认为是渐进的、不可逆的损伤,通常在高剂量(> 60 Gy)的照射6个月后才被观察到[2],但大多数出现在治疗后1-2年。

二、临床表现

放射性脑损伤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患者若出现延髓性麻痹,常由脑干或低位颅神经损伤引起,最终将会发展为吞咽困难[3],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颞叶损伤,患者在记忆、语言、运动等方面会表现出明显的障碍。儿童及青少年的垂体受到放射性损伤会导致生长发育延缓及内分泌功能障碍。近几年,越来越关注患者在接受脑部放疗后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据报道,由局部或全脑照射引起的认知障碍,包括老年痴呆症,在长期存活(照射后> 6个月)的成年脑肿瘤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50%[4]。

三、治疗

由于引起放射性脑损伤的具体机制不明,因而对于放射性脑损伤的治疗缺乏有效手段,目前主要应用的方法有药物治疗、高压氧及手术治疗。急性及早迟发型反应可应用类固醇治疗,有研究[5]发现,静脉脉冲式注射类固醇的治疗与传统的类固醇治疗相比有更高的临床反应率。放射性脑损伤患者若出现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长期依赖激素治疗,影像学提示广泛脑水肿和占位效应,可行手术切除坏死组织。已接受类固醇治疗仍有进展性占位效应的也需要外科切除病灶。高压氧治疗的方法是让患者在高于1个大气压力的环境下吸入纯氧或高浓度氧,使其氧分压达到一定浓度的气体疗法,它对很多种类型的晚期放射性损伤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其对放射性脑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近年的研究发现,通过干细胞或祖细胞移植进行细胞置换,或通过刺激内源性干细胞或祖细胞的增生或分化可以用来治疗放射性脑损伤,因为放射会去除海马的神经发生,改变神经功能,并引起神经炎症,而神经干细胞被植入海马,可以防止神经发生的减少,并可提高放射后的认知力[6]。

四、问题及展望

随着全身治疗和放射治疗技术的改进,颅脑肿瘤患者疗效得到不断改善,虽然现代放射治疗技术可以避免急性和早迟发型脑损伤,但在晚迟发型反应中由于大脑中的多种细胞类型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导致了后期的认知功能障碍,影响长期生存者的生活质量。Leyrer等[7]的研究表明,海马和颞叶接受的剂量,而非全脑接受的剂量,能预测随后的放疗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该研究同时提出了一种神经解剖靶理论,即对某些脑结构选择性的损害可能是引起放射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根据其他实验也可推测,避开神经性区域的临床脑照射可以减少或者防止认知障碍的发生。随着放射物理学的最新进展,包括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图像引导、调强放射治疗、质子束放射治疗等技术,相信今后选择性地避免脑结构(如海马、颞叶等)损伤将成为可能。同时,虽然有报道显示目前早期的临床试验只能有限的调节放射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但相信在未来,重视利用非侵入性检测能尽早的发现并且指导治疗放射性脑损伤。

参考文献

[1] Rahmathulla G et al.management cCerebral radiation necrosis: A review of the pathobiology, diagnosis and onsiderations[J].J Clin Neurosci, 2013, 20(4):485-502

[2] Robbins ME, Zhao W, Garcia-Espinosa MA, et al.Renin-angiotensin system blockers and modulation of radiation-induced brain injury[J].Curr Drug Targets, 2010, 11(11):1413-1422

[3] Tang Y, Shen Q, Wang Y, et al.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study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radiation-induced dysphagia and trismus[[J].Strahlenther Onkol, 2011, 187(1):39-44

[4] Greene-Schloesser D, Robbins ME, Peiffer AM, et al.Radiation-induced brain injury: A review[J]. Front Oncol,2012, 2:73

[5] Lam TC, Wong FC, Leung TW, et al.Clinical outcomes of 174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with radiation-induced temporal lobe necrosis[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12, 82(1):e57-e65

[6] Greene-Schloesser D, Moore E, Robbins ME.Molecular Pathways : Radiation-induced cognitive impairment[J].2013, 19(9):2294-2300

[7] Leyrer C.M., Peiffer A. M., Greene-Schloesser D. M., et al.. Normal tissue complication modeling of the brain: dose-volume histogram analysis of neurocognitive outcomes of two CCOP trials[J].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11, 81:S184-S185

放射性脑损伤1H-MRS研究进展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IfItJMedRadiol2009J蚰;32(1):16—18 鎏神经放射学通 放射性脑损伤?H—MRS研究进展Tlllepro旷e豁ofpmtonma印eⅡcre∞衄眦espectro辩opyonthemdiaⅡ仰一induced叫uryofbrain 王宏琢邱士军’ 【摘要】放射性脑损伤是颅内肿瘤放射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1H—MRs在放射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与肿瘤复发鉴别方面的研究发展迅速。就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H—MRs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予以综述。 【关键词】放射性脑损伤;磁共振氢波谱;颅内肿瘤;肿瘤复发;诊断,鉴别 放射性脑损伤是由于放射治疗导致的一种脑组织的放射性反应.是放射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特别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及适形放疗在临床的应用。扩大了放疗的适应证。因此放射性脑损伤的病例愈发常见。-H—MRS是一种重要的无创性检测活体组织生化特性及代谢变化的技术。它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诊断工具并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由于组织代谢的异常早于其结构的变化,因此。-H—MRS可以在疾病发生的早期即可发现病变【¨。近年来将-H—MRS应用于放射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其与复发肿瘤的鉴别的研究日趋成熟,但也存在争议。参考最新研究成果,对放射性脑损伤的-H—MRS新进展进行回顾分析。 l放射性脑损伤的机制及临床分期 有关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至今仍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其不仅与放射剂量有关,而且与病人体质和对放射线的敏感性有关。其主要的病理机制包括:①中小动脉损伤引起血管闭塞,导致慢性缺血性坏死:②胶质细胞损伤,引起白质脱髓鞘和白质软化;③放射刺激,使胶质细胞抗原形成自身免疫。导致过敏性血管炎;④氧化自由基引起细胞膜脂质损伤。 一般根据放疗后症状出现的时间将放射性脑损伤分为3期[2】:①急性反应期。多发生于放疗后数天到2周内:主要表现为放疗期间短暂的症状恶化,但可以很快恢复;②早期迟发性反应期,多发生 作者单位:5105l5广州,南方医抖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影像巾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77061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7005166);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8即30301147)?审校者 DoI:10.3784,j.iⅫ.1674.1897.2∞9.ol捌l103于放疗后数周到3个月内,大多数较为短暂,预后 较好;③晚期迟发性反应期,多发生于放疗后数个月到数年后.为进行性、不可复性,甚至是致命性的:它构成了限量照射后的主要并发症。根据累及的范围.此期又可分为2种类型:局限性放射性坏死和弥漫性脑白质损伤。两者可分别或同时存在。2颅脑波谱分析中的主要代谢物及其意义 N一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nate,NAA),是神经元和轴突是否完整的标记物,其水平的下降往往提示神经元和轴突的丢失和破坏。胆碱(Choline,Cho),是细胞膜转换的标记物,其水平的升高常见于细胞的增殖(如恶性肿瘤)或细胞膜破坏的增加(如脱髓鞘)。肌酸(creatine,Cr),是脑部新陈代谢的标记物,常将其作为内标准来比较变动较大的NAA和Cho值。但在组织坏死其他代谢产物有较大变化时,Cr水平也可以出现下降,它的升高 常见于颅脑创伤引起的高渗状态。乳酸(IJactate。k)在正常脑组织的MRS中难以见到,它代表了细胞内外物质代谢速率和清除率.坏死或囊变区的清除率下降可提高Lac水平,Lac升高见于缺氧、缺血、线粒体功能障碍和一些肿瘤。脂质(Lipids,lip)与细胞破裂所释放的膜磷脂及坏死碎片相关。常见于肿瘤及坏死区域。 3放射性脑损伤的1H—MRS表现 -H—MRS在放射性脑损伤的检测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于放射性脑损伤。1H—MRS可较常规影像学检查提前做出诊断。有研究者认为.-H—MRS在组织病理形态出现变化之前就可以观察到脑内代谢的异常.至电镜下出现明显的神经细胞水肿坏死时,1H—MRS表现的变化具有显著差异(引。 万方数据

放射性肺损伤

放射性肺损伤 丁 文1 综述,郭 岩2 审校 (1.泰山医学院2003级研究生 山东 泰安 271000;2.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影像中心 山东 泰安 271000) 【摘 要】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引起的并发症,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早期急性放射性肺炎和后期放射性纤维化。发病机理研究主要为病理学观察,归纳起来主要有分子生物学机制、肺Ⅱ型上皮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和自由基等。损伤的发生与照射野、放射剂量、分割方式等有关。总照射剂量低于36GY无放射性肺炎发生,低于40GY 无纤维化发生。其病理改变随着照射后时间延长逐渐加重,肺泡是主要受损部位。基本病变为肺充血、水肿、肺间质增厚纤维化。CT、X线是临床最常用检查方法,表现为毛玻璃样斑片状高密度影,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放射性肺损伤不可逆转,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放射性肺损伤各方面研究进展。 【关键词】 放射治疗;放射性肺损伤 中图分类号:R734;R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011(2005)09-0813-04 R adiation induced lung injury DING Wen,G UO Yan.Departement o f Radiology,Taishan Medical College,Shandong271000,China 【Abstract】 Radiation induced lung injury is a kind of complication by radiotherapy of thoracic region tum our.There are tw o patterns of manifestation in general,early stage of acute radiation pneum onia and later stage of radiation fibrosis.Pathogeny investigation is mainly wall pathology observation,which include m olecular biology mechanism、lungⅡepithelial damage、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damage、free radical and s o on.The damage is related with exposure field、radiation dose、dissection m odality and s o on.There is no radiation pneum onia while total irradiation dose is lower than36G y,and no fibrosis lower than40G y.The pathology change aggravate gradually with postradiation time extension,pulm onary alveolus is the main damage location.Fundamental pathological changes are pulm onary congestion、edema、lung interstitial tissue thickening and fibrosis.CT、X2ray are the m ost frequently used examination method,which findings are ob2 served with ground2glass opacity,patchy high density fibrosis,and demarcation is clear with normal tissue.Induced lung injury can not be reversed,s o to prevent beforehand is m ore important than to treat.This article overviews all around investigation advancement in recent several years. 【K ey w ords】 Radiotherapy;Radiation2induced lung injury 放射性疗法是现代治疗肿瘤的常用手段之一,肺癌、乳腺癌、食道癌等胸部肿瘤均需接受胸部放射治疗。肺是辐射中度敏感器官,放射治疗可使肿瘤临近的肺组织因受到的放射剂量超过其发生生物效应的域值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肺损伤。一般认为放射性肺损伤有两种表现形式,即早期的急性放射性肺炎和后期的放射性纤维化。RT O(美国放射肿瘤治疗协作组)放射性损伤评价标准中将发生放疗开始后90天内者称为急性放射性损伤,发生在90天以后者称为后期放射性损伤,放射性肺炎通常发生在放射治疗后1~3个月。目前由于化疗的广泛应用,在化疗后进行放射治疗即将结束的时候,放疗后进行化疗的患者,可在化疗过程中,因为化疗的应用可诱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临床称之为“回忆效应”(recall effect),实际上是化疗和放疗共同造成损伤的表现。 1 发病机制 发病机理的研究现状对放射性肺损伤发病机理的研究作者简介:丁文(1976-),女,湖南省溆浦人,泰山医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医学影像学诊断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多为病理形态学观察。80年代集中于“关键靶细胞”的研究。归纳起来有几种学说:①肺泡上皮损伤;②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③肺泡巨噬细胞生长因子;④免疫反应;⑤淋巴管受累;⑥巨细胞病毒参与[1]。分子生物学机制:可能致纤维化的细胞生长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 NFα)、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β(FG Fβ)、转化生长因子β(TG Fβ)、表皮生长因子(EG F)、白介素1(I L1)、白介素6(I L6)、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 F)、巨噬细胞生长因子(MFG F)和纤维连接素(fibronection)[2]。这些细胞因子可能由肺泡细胞、纤维细胞、肺泡巨噬细胞产生和分泌。肺受放射后立即有许多生长因子和抑制因子的合成和分泌并持续至放射后数周至数月,巨噬细胞在放射后至少产生12种不同的生长因子,刺激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有人认为放射性肺纤维化有一个前炎症因子和前纤维化因子链锁反应过程,这些因子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促进胶原基因启动,从而形成纤维化。肺Ⅱ型上皮细胞与放射性肺损伤:肺Ⅱ型上皮细胞是肺组织细胞中对射线最敏感的细胞之一,它在肺受放射后最早出现形态学变化,并在放射后6个月内持续存在损伤变化。肺受 318

功能肺与放射性肺损伤

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 2: 1017-1022, 2011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functional dose-volume histograms (FDVHs) are valuable for predicting radiation pneumonitis (RP), and to identify whether FDVHs have advantages over conventional dose-volume histograms (DVHs) for the prediction of RP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LANSCLC). Fifty-seven patients with LANSCLC undergoing functional image-guided late-course accelerated hyper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were enrolled. The grade of RP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Common Toxicity Criteria 3.0. To identify predictive factors of RP, the FDVHs, including the volume of the functional lung receiving 5 Gy (FV5) through 50 Gy (FV50), mean perfusion-weighted lung dose (MPWLD) and functional normal tissue complication probability (FNTCP),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o their counterparts [total lung receiving 5 Gy (V5) through 50 Gy (V50), mean lung dose (MLD) and normal tissue complication probability (NTCP)] derived from conventional DVHs. Un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V5-V40, MLD, NTCP and FV5-FV50, MPWLD, FNTCP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cant relat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RP (all p<0.05).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only MLD and FV15 were associated with RP (p=0.001 and 0.044, respectively). 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 anaysis indicated that almost all of the FDVHs had larger areas under the curve compared to the DVHs, although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p-value ranged from 0.066 to 0.951). FDVHs are valuable for predicting RP with the predictive ef?ciency equivalent to or slightly advanta-geous over conventional DVHs. More homogeneous studies involving larger numbers of patients are required to further assess the value of FDVHs for predicting RP. Introduction Platinum-based chemoradiotherapy represents the current treat-ment standard for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LANSCLC). However, treatment success is constrained by poor local control and radiation pneumonitis (RP). According to a systematic review (1), clinically signi?cant RP usually develops in 13-37% of patients receiving radical dose radiation therapy for lung cancer. Despite the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2-8,23,24) involving clinical and dosimetric prognostic factors for RP, there are currently no validated and standardized factors for predic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mean lung dose (MLD) and VDth (the volume of lung receiving more than a threshold dose) are the most common parameters used as predictors (2-7). However, these parameters are not ideal due to their limited accuracy, sensitivity and speci?city (1). This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fact that radiation ideally should be delivered in a manner that minimizes its functional consequences (9). For the most part, this goal has been sought by trying to mini-mize the volume of computed tomography-de?ned lung tissue within the treatment ?elds. This approach does not, however, consider possible variations in the functional competence of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lung. The same problem arise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dose-volume histograms (DVHs) and calcula-tions of normal tissue complication probability (NTCP). From the viewpoint of biophysics, these parameters are constructed to consider both lungs as a homogeneous organ, however, conventional models do not take the possible spatial differences of lung radiosensitivity into account (10,11,27). Furthermore, co-existent lung diseases in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lung cancer result in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lung function. Nioutsikou et al (12) considered that the functional heteroge- Functional dose-volume histograms for predicting radiation pneumonitis in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ed with late-course accelerated hyper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DONGQING WANG1,2, BAOSHENG LI1, ZHONGTANG WANG1, JIAN ZHU3, HONGFU SUN1, JIAN ZHANG1 and YONG YIN3 1Sixth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 Shandong Cancer Hospital; 2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3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 Physics, Shandong Cancer Hospital, Jinan, P.R. China Received March 10, 2011; Accepted June 23, 2011 DOI: 10.3892/etm.2011.301 Correspondence to: Dr Baosheng Li, Sixth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 Shandong Cancer Hospital, Jiyan Road 440, Jinan, P.R. China E-mail: baoshli@https://www.360docs.net/doc/711692505.html, Abbreviations: FDVHs, functional dose-volume histograms; MPWLD, mean perfusion-weighted lung dose; FNTCP, functional normal tissue compilation probability; RP, radiation pneumonitis; LANSCLC,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FL, functional lung Key word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radiation pneumonitis, functional dose-volume histogram

放射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

放射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发表者:黄程辉28人已访问 放射性肺炎系由于肺癌、乳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或胸部其他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后,在放射野内的正常肺组织受到损伤而引起的炎症反应。轻者无症状,炎症可自行消散;重者肺脏发生广泛纤维化,导致呼吸功能损害,甚致呼吸衰竭。故对放射性肺炎逐步引起了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复习近年文献,对其病因及诊断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危险因素 1.1 与放疗有关的因素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严重程度与放射方法、放射量、放射面积、放射速度均有密切关系[1-2]。由于在放射治疗肿瘤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分割照射方法,如常规照射、超分割照射、适形照射等,为了比较不同放疗方法的生物效应,有人建议用数学模式进行生物效应归一[3]。有认为放射量阈在3周内为2500~3000rad。据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统计,放射剂量在6周内小于2000rad者极少发生放射性肺炎,剂量超过4000rad则放射性肺炎明显增多,放射量超过6000rad者必有放射性肺炎。放射野越大发生率越高,大面积放射的肺组织损伤较局部放射为严重;照射速度越快,越易产生肺损伤;常规照射较超分割照射和适形照射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机率大。 1.2 其他因素放射性肺炎发生还与受凉感冒、合并化疗、有慢性肺疾患史、有吸烟史、年龄等有关。化疗药物的应用亦可降低肺的耐受性,增加肺的放射损 伤 [3],某些化疗药物亦可能加重肺部的放射治疗反应。。个体对放射线的耐受性差,肺部原有病变如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以及再次放射治疗等,均促进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对放射治疗的耐受性差。

2 发生机制 2.1 传统学说既往观点认为放射性肺炎主要是由于照射引起在照射野局部细胞因子的产生,导致肺纤维化[3]。其发生机制:①小血管及肺Ⅱ型细胞损伤急性期的病理改变多发生在放射治疗后1~2个月,表现为毛细血管损伤产生充血、水肿细胞浸润,肺泡Ⅱ型细胞再生降低 ,减弱了对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使成纤维细胞增生。②自由基产生增多: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肺经照射后,肺部自由基含量进行性增加,这可能是照射后致肺组织损伤的直接原因。③细胞因子含量增多: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共同作用于照射区,使肺组织产生损伤。④多原因素: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具有多原性,其中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成纤维细胞、肺Ⅱ型细胞等均参与了其形成过程。 2.2 播散性学说[3]播散性放射性肺炎学说认为本病是由免疫介导产生双侧 淋巴细胞肺泡炎和局部放射野外的反应[7]。其病理改变是由于放射电离产生的自由基,损伤了细胞膜和DNA,导致细胞功能不良和死亡。放射治疗后6~9个月,肺的病理改变主要是逐渐发展的纤维化,肺泡广泛纤维化,但大多不产生症状,若伴有感染则产生症状,即为放射性肺炎,但症状轻重不一。经积极治疗后2~3个月症状消失,逐渐转为慢性肺纤维化。 3 诊断概述 3.1 临床表现 3.1.1放射性肺炎:在暴露射线后有一潜伏期,通常在完成放疗至出现症状的时间为1~3个月[11],症状可出现于影像学改变以前。放射性肺炎可发生于胸部任何疾病的放疗过程中,而且病情差异很大,轻者缺乏临床表现,重者可在数天内迅速发生呼吸衰竭和急性肺心病,并危及性命。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气急和咳嗽,

放射性肺炎研究进展

【摘要】全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中西医治疗进展。 【关键词】放射性肺炎放射疗法并发症 放射性间质性肺炎是胸部肿瘤放疗及骨髓移植预处理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达5%~15%,放射学改变的发生率则高达15%~100%。其对肺实质的损伤较为严重,最终发展为放射性肺纤维化,某些情况下甚至是致死的直接原因。放射性肺炎主要限制了胸部肿瘤放疗的剂量,从而影响了肿瘤局部控制率及放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何尽量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放射性间质性肺炎的发生机制、影响其发生的因素以及中西医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1 发生机制 放射性间质性肺炎(radiation induced pneumonitis,rip)的机制尚没有被完全认识,目前大多数学者达成共识的两种学说:①经典传统的组织学改变学说——肺泡上皮、血管内皮损伤学说,②分子生物学机制,还有中医理论学说。 1.1 肺泡上皮、血管内皮损伤学说 rip主要的靶细胞为肺泡ⅱ型细胞、血管内皮细胞。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受损后会最早发生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对ⅰ型肺泡上皮细胞的修复,可导致不可逆肺纤维化的发生[1]。近期的放射线肺损伤研究还认识到“远地伴随效应”的现象,即照射野内激活的巨噬细胞迁徙至放射野以外的区域放射性肺炎以及由炎症因子介导的急性自发性免疫样反应,是一种淋巴细胞性肺泡炎,临床上应用抗生素效果不佳,用acth治疗有效更支持此观点。 1.2 分子生物学机制 中医普遍认为放射性肺炎症状大致类属于中医“肺痹”范畴,放射线属“热毒”,热毒之邪,灼伤津液。因其具有穿透性,致病与一般热毒之邪不同,不遵循“卫气营血”传变规律,而是直接损伤肺脏血络。其病机为肺热血淤,气阴两伤,宣肃失司[7]。有研究认为养阴清热、活血化淤中药内服,可提高正常组织放射受损阈来降低肺组织受损程度[8]。 2 影响因素 rip的发生与放射野的面(体)积、照射剂量、分割次数、个人易感性、化疗药物及肺组织的功能等密切相关[9]。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照射面(体)积与剂量是产生放射性肺损伤最主要因素,认为照射剂量越大,照射野面(体)积越大,rip的发生率就越高。 2.1 照射面(体)积、总剂量 相同剂量受照面(体)积愈大,损伤愈大。研究表明,肺组织的受照容积超过10%即可产生明显的肺损伤。赵建国等[10]通过对120 例放射性肺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 照射野≥180cm2,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5.3%(98/640),照射野<180cm2时为5.7%(22/387)。常规分割2gy/次时,肺在受照射体积为1/3、2/3、3/3时的td5分别为45gy、30gy和17.5gy。剂量低于20gy很少发生rip,而60gy几乎均有不同程度的rip出现。随着三维(three-dimensional,3d) 适形放疗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其放射治疗的优势明显,即靶区定位更加精确;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免受照射,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11]。近年开展的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能够使照射野的形状与病变( 靶区) 形状一致, 因而通过适当地调整计划参数可以把正常肺组织的受照射面(体)积和剂量降到最低, 以起到保护作用[12]。 对rip的发生具有预测意义的两个参数是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s,dvh)评估靶区及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及照射体积,其次v20即肺接受大于20gy照射的体积与总体积比,两者作为评价三维适形治疗计划、预测rip(≥2级)发生率的指标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可。graham等[13]的研究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放疗时,当v20分别为<22%、22%~30%、31%~40%及>40%时,2 年rip发生率分别为0、7%、13%及36%。学者们推荐为避

放射性肺炎治疗方案是什么

放射性肺炎治疗方案是什么?放射性肺炎发病原因明确,都是由于肺组织接受了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所引起,电离辐射源包括核意外等,但通常都是由于胸部肿瘤如肺癌、食管癌、淋巴瘤、胸腺瘤以及乳腺癌等接受放射治疗时一定体积的正常肺组织受到一定剂量照射后产生。 放射性肺炎的症状表现: 1.轻者无症状,多数于放射治疗后2-3月出现症状。个别于停止放射治疗后半年始出现症状。常见的症状:刺激性乾咳,气促,活动后加剧,胸痛,伴或不伴有发热,以低热为多,引起放射性食管炎时可有吞咽困难,重症者可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紫绀。 2.胸部放射局部可见皮肤萎缩变硬。 3.检查肺部多数无阳性体征。当出现广泛肺纤维化时,肺泡呼吸音普遍减弱,可闻及捻发音(Velcro罗音)。如继发细菌感染,可闻及干、湿性罗音。偶有胸膜摩擦音。伴发肺心病时,可有右心衰竭体征。“一人一方”辩证施治,一次治疗终身受益 那么使用什么疗法才能达到一个较好的治疗效果呢? 首先来说西医虽然也是可以快速的消除炎症,但是治疗却需要激素的帮助,很难控制副作用的出现,对患者身体损伤比较大。在矫情病症患者身上使用时还可有较好疗效,但在发展以后的患者身上进行西医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而中医治疗相对来说就要安全许多,不但包含了针灸、推拿、蒸熏、药罐、中医汤药等传统中医治疗方式,还有着比较先进的穴位注射、磁针理疗以及学位免疫激活这几种结合了现代科技而独创的先进治疗方式,帮住患者由内及外,妥善处理病症,依据个人体质不同,选取不同治疗方式,最大限度的帮助患者解决病患所在,快速消除炎症,并合理调理身体,控制疾病发展,控制疾病发作。 放射性肺炎治疗方案是什么?“一人一方”辩证施治,一次治疗终身受益 “磁药叠加调节免疫疗法”会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来选择穴位和药物,也会根据时节的不同来科学的变化治疗的方案,突破了传统疗法“千人一方”的弊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体现中医依据病因从根治疗特点,只需2~3次即可使久治不愈的放射性肺炎、哮喘、气管炎、肺气肿等得到康复。达到一次治疗,终身受益的效果。 放射性肺炎患者应该如何饮食帮助减轻病情? 对于线性放射性肺炎的症状,完全是可以通过饮食的调理来帮助治疗,减轻病情的。那么比较适合线性放射性肺炎的饮食都有哪些呢?首先,水果中的菠萝,橙子,橘子,柚子,香蕉,苹果也是具有明显的疗效。其次,最好多吃一些抗癌功效的蔬菜,其中包括:黑木耳,番茄,黄瓜,胡萝卜,柿子,香菇,猴头菇,这些蔬菜的效果会比较明显。最后,像肉类,主要以瘦肉和肌肉为主,再加上一些松软少刺的鱼肉就可以了。 放射性肺炎治疗方案是什么?放射性肺炎绝对是一种特别的疾病,而且由于多以伴生形态出现,因此对于治疗来说非常的难以开展,尤其是再加上身体的每况愈下,更是直接导致了疾病的加重和蔓延。因此请您一定合理的选择治疗方式,尽快的让自己摆脱疾病的威胁。

放射性脑损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放射性脑损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放射治疗是头颈部原发及转移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放射性脑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后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症状的疾病,是肿瘤患者放疗后的严重并发症,偶发于电离辐射事故中。近年来。放射性脑损伤的确诊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原因可能包括以下方面:(1)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的发展,肿瘤发病率、确诊率增加,综合治疗率也较前提高;(2)肿瘤综合治疗方案的推广、各种放射治疗新技术的应用,使肿瘤患者在生存率得到提高、生存期延长的同时,其生活质量也受到重视;(3)先进的影像诊断、检查手段的使用,使得脑部病灶的发现率升高、发现时间提早。据相关报道总结,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膜瘤后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率为28%-50%;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4年累计发生率为1.9% -5%;低分化胶质瘤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4年累计发生率为1%-24%;脑转移瘤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1年累计发生率为8%-20%。在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仅次于生存率评价放射治疗疗效的今天,该类放射性损伤愈来愈受到关注。 为促进放射性脑损伤相关的放射治疗学、神经病学等相关专业临床医师对放射性脑损伤的关注和认识,针对诊断与治疗做出正确决策,中国放射性脑损伤多学科协作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脑与脊髓损害专委会联合相关的肿瘤放疗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专家就上述问题展开

讨论,并结合目前国内外现有研究和临床证据,就放射性脑损伤的临床诊疗相关原则达成共识。 一、放射性脑损伤分型分级和临床表现 (一)放射性脑损伤的定义 放射性脑损伤是指电离辐射后出现的脑部损伤,可以发生在电离辐射后的任何时间,以照射结束后6-47个月最为常见。从广义上来说,放射性脑损伤是放射治疗后神经细胞和颅内血管受损后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生 理改变,可有影像学可见的脑部病灶。 (二)放射性脑损伤的分型 根据出现时间分为急性型、早迟发反应型、晚迟发反应型。 1. 急性型:急性型放射性脑损伤常为急性放射综合征(acute radiation syndrome,ARS)中多器官损伤的一部分。症状常发生于放疗过程中或照射后数天至1个月,多数在照射初期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者可迅速进展至意识障碍、定向障碍、共济失调,部分可在数日内出现昏迷并死亡。 2. 早迟发反应型:该型常发生于照射后1-6个月,表现为嗜睡、恶心、

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孔祥鸣吴稚冰张爱琴赵亚珍 【关键词】放射性肺损伤发病机制中医药治疗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在肺癌、食管癌和乳腺癌等胸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部分肺组织因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剂量的射线照射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放射损伤。表现为急性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约为5%~10%。放射性肺损伤的高发病率限制了肿瘤的放疗总剂量,从而使放射治疗肿瘤的疗效下降,部分重度放射性肺损伤明显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 1 发病机制 研究表明,电离辐射所致的肺组织损伤不仅仅是单一靶细胞损伤的结果,而且是一个有多种细胞参与、有多种细胞因子调控的复杂过程。目前认为,电离辐射可引起肺内效应细胞即肺泡巨噬细胞、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启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分裂,导致胶原蛋白的大量合成,最终形成肺间质的胶原沉积,血管壁增厚闭合进而发生肺组织的纤维化[1]。基础和临床研

究证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被公认是与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介导因子。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与血浆TGFβ的基础浓度有关,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患者血浆TGFβ含量在放疗结束时持续升高[2]。 中医认为,放射线属“火热毒邪”,而肺为娇脏,放疗之邪毒侵袭,热灼肺津与痰浊相搏,阻塞肺络,肺络损伤,痰热内蕴,日久余热留恋,耗伤正气,气阴两虚,气虚无以鼓动血脉,血行不畅,瘀血内生,致瘀血内阻。故放射性肺炎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 阴伤、气虚、血瘀、热毒是病机要点[3]。 2 西医治疗 由于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放射治疗的主要剂量限制性因素,且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故处置放射性肺损伤的关键在于预防。一旦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虽然大剂量激素可暂时有效缓解症状,抑制肺纤维化的发展,但容易产生诸多并发症。细胞保护剂氨磷汀可一定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但可能存在较大毒副作用,且价格昂贵。因此,寻找更为有效低毒的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 3 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 放射线属火热邪毒,易损伤肺络,灼伤肺阴,肺失宣降,故表现出发热、胸痛、咳嗽、憋喘等症状。治疗以养阴清肺、清热解毒、健脾和胃、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养阴益气、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具有不同程度的预防和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4,

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像学分析

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像学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像学分析,总结其影像学表现,从而探讨放射性肺损伤影像学表现与放疗时间、临床症状、发生机率间的关系,并在病理及发病机制上进行简要的分析。方法:收集确诊胸部恶性肿瘤25例,就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放疗面积、剂量的关系做出分析总结。结果:与照射野相一致、与正常肺组织分界清楚的磨玻璃样、点片状模糊影为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照射野内纤维索条状影、胸膜粘连、纵隔移位、肺体积缩小、代偿性肺气肿等为慢性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影像学表现。结论:放射性肺损伤与照射面积、放射剂量、时间、次数均有关。 【关键词】放射性肺损伤;急性放射性肺炎;慢性放射性肺纤维化;X线;CT 放射性肺损伤是肺部肿瘤放疗的常见并发症,根据其损伤的表现形式分为急性放射性肺炎和后期的慢性放射性肺纤维化。探讨和总结放射性肺损伤影像学表现与放射剂量、照射野、放疗时间及临床表现间的关系,有助于对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治疗、愈后做出评价,本人收集确诊胸部恶性肿瘤25例,就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放疗面积、剂量的关系做出分析总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数据收集男15例,女10例,年龄35~82岁,其中肺癌15例,食道癌6例,乳腺癌3例,恶性淋巴瘤1例。 1.2 放疗方法采用6MV的X线加速器,设定照射剂量每次为180~200Gy,总疗程4~6周,每周5次,放疗2周即做影像学检查。 1.3 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使用DR摄片,CT使用高分辨扫描。 2 结果 2.1 放射性肺炎出现时间 25例病例中,放疗2周至结束后3个月,有12人影像学检查发现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48%;放疗结束3~8个月后,9人发现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率为36%。 2.2 临床症状 12例急性放射性肺炎的患者中11例出现低热、乏力、咳嗽、气短、胸闷等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1例无明显呼吸道症状,但存在乏力症状;9例慢性放射性肺纤维化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症状,2例出现肺心病、胸腔积液。 2.3 DR胸片表现 12例放射性肺炎的患者,早期肺部均出现与照射野相对应的磨玻璃样改变及多发云絮状、点片状模糊影,中期病灶

放射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放射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4-05-12T11:03:53.1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期供稿作者:严沁陈晓品 [导读] 放射治疗是颅脑肿瘤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无论是原发和转移性脑肿瘤患者的根治和姑息性治疗,放射治疗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严沁陈晓品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 400016) 【摘要】放射治疗是颅脑肿瘤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随着治疗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患者疗效得到不断提高,但相应潜在的放射治疗晚期并发症,如放射性脑损伤问题也日渐突出。因此需要尽可能早的检测和治疗放射性脑损伤。 【关键词】颅脑肿瘤放射性脑损伤临床表现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179-01 放射治疗是颅脑肿瘤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无论是原发和转移性脑肿瘤患者的根治和姑息性治疗,放射治疗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治疗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患者疗效得到不断提高,长期生存者的生存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到放射治疗晚期由放射引起的脑损伤问题日渐突出。本文就放射性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流行病学及类型 中枢神经系统受放射线照射后所产生的脑局限性损害称为放射性脑损伤,其发生率为0.5%-25.0%,它随照射剂量、体积和受照射区域的变化而变化。基于临床表现出现的时间,放射性脑损伤被分为急性、早迟发型和晚迟发型损伤[1]。急性反应指在放射治疗开始后几天或几周,或在治疗结束时出现的,短暂且大多可逆的症状。早迟发型反应在放射治疗开始后1到6个月发生。晚迟发型反应被认为是渐进的、不可逆的损伤,通常在高剂量(> 60 Gy)的照射6个月后才被观察到[2],但大多数出现在治疗后1-2年。 二、临床表现 放射性脑损伤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患者若出现延髓性麻痹,常由脑干或低位颅神经损伤引起,最终将会发展为吞咽困难[3],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颞叶损伤,患者在记忆、语言、运动等方面会表现出明显的障碍。儿童及青少年的垂体受到放射性损伤会导致生长发育延缓及内分泌功能障碍。近几年,越来越关注患者在接受脑部放疗后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据报道,由局部或全脑照射引起的认知障碍,包括老年痴呆症,在长期存活(照射后> 6个月)的成年脑肿瘤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50%[4]。 三、治疗 由于引起放射性脑损伤的具体机制不明,因而对于放射性脑损伤的治疗缺乏有效手段,目前主要应用的方法有药物治疗、高压氧及手术治疗。急性及早迟发型反应可应用类固醇治疗,有研究[5]发现,静脉脉冲式注射类固醇的治疗与传统的类固醇治疗相比有更高的临床反应率。放射性脑损伤患者若出现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长期依赖激素治疗,影像学提示广泛脑水肿和占位效应,可行手术切除坏死组织。已接受类固醇治疗仍有进展性占位效应的也需要外科切除病灶。高压氧治疗的方法是让患者在高于1个大气压力的环境下吸入纯氧或高浓度氧,使其氧分压达到一定浓度的气体疗法,它对很多种类型的晚期放射性损伤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其对放射性脑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近年的研究发现,通过干细胞或祖细胞移植进行细胞置换,或通过刺激内源性干细胞或祖细胞的增生或分化可以用来治疗放射性脑损伤,因为放射会去除海马的神经发生,改变神经功能,并引起神经炎症,而神经干细胞被植入海马,可以防止神经发生的减少,并可提高放射后的认知力[6]。 四、问题及展望 随着全身治疗和放射治疗技术的改进,颅脑肿瘤患者疗效得到不断改善,虽然现代放射治疗技术可以避免急性和早迟发型脑损伤,但在晚迟发型反应中由于大脑中的多种细胞类型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导致了后期的认知功能障碍,影响长期生存者的生活质量。Leyrer等[7]的研究表明,海马和颞叶接受的剂量,而非全脑接受的剂量,能预测随后的放疗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该研究同时提出了一种神经解剖靶理论,即对某些脑结构选择性的损害可能是引起放射治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根据其他实验也可推测,避开神经性区域的临床脑照射可以减少或者防止认知障碍的发生。随着放射物理学的最新进展,包括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图像引导、调强放射治疗、质子束放射治疗等技术,相信今后选择性地避免脑结构(如海马、颞叶等)损伤将成为可能。同时,虽然有报道显示目前早期的临床试验只能有限的调节放射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但相信在未来,重视利用非侵入性检测能尽早的发现并且指导治疗放射性脑损伤。 参考文献 [1] Rahmathulla G et al.management cCerebral radiation necrosis: A review of the pathobiology, diagnosis and onsiderations[J].J Clin Neurosci, 2013, 20(4):485-502 [2] Robbins ME, Zhao W, Garcia-Espinosa MA, et al.Renin-angiotensin system blockers and modulation of radiation-induced brain injury[J].Curr Drug Targets, 2010, 11(11):1413-1422 [3] Tang Y, Shen Q, Wang Y, et al.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study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radiation-induced dysphagia and trismus[[J].Strahlenther Onkol, 2011, 187(1):39-44 [4] Greene-Schloesser D, Robbins ME, Peiffer AM, et al.Radiation-induced brain injury: A review[J]. Front Oncol,2012, 2:73 [5] Lam TC, Wong FC, Leung TW, et al.Clinical outcomes of 174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with radiation-induced temporal lobe necrosis[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12, 82(1):e57-e65 [6] Greene-Schloesser D, Moore E, Robbins ME.Molecular Pathways : Radiation-induced cognitive impairment[J].2013, 19(9):2294-2300 [7] Leyrer C.M., Peiffer A. M., Greene-Schloesser D. M., et al.. Normal tissue complication modeling of the brain: dose-volume histogram analysis of neurocognitive outcomes of two CCOP trials[J].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11, 81:S184-S1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