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迎脉、寸口脉的脉动差异与经脉辨证的研究

人迎脉、寸口脉的脉动差异与经脉辨证的研究
人迎脉、寸口脉的脉动差异与经脉辨证的研究

人迎脉!寸口脉的脉动差异与经脉辨证的研究

赵京生"#

孙英霞$%"&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摘要.用经颅多普勒%/01,检测了2"例高血压头痛患者的人迎脉和寸口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34,#并按经脉辨证的不同分组比较了人迎脉!

寸口脉两处脉动差异程度#发现存在以下变化规律5辨证为阴经头痛者即阴经组的寸口脉的34值大于人迎脉#而辨证为阳经头痛者即阳经组的人迎脉的34值大于寸口脉)根据经脉辨证的

不同进一步将阳经组分为少阳经组!太阳经组!阳明经组进行比较#发现人迎脉与寸口脉的34值的异差大小表现为少阳经组6太阳经组6阳明经组7这一结果提示人迎脉!寸口脉的搏动变化情况与经脉病证有潜在的联系#可作为针灸临床经脉辨证的辅助7

-关键词.人迎寸口脉法)经脉辨证)经颅多普勒)脉象研究-中图分类号.8$+"9"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江苏省中医管理局课题%(($(,-作者简介.赵京生%"(*?@,#男#北京人#副教授#主要从事针灸理论研究7

通过比较!分析自身人迎脉!寸口脉的脉动差异及差异程度#来指导临床经脉辨证#是A 内经B 人迎寸口脉法的内容7这里的人迎指的是足阳明经循行所过的喉结旁颈总动脉搏动处#寸口脉指的是手太阴经循行所过的腕后桡动脉搏动处7据统计#A 内经B 中有"2篇论及此脉法#

超过A 内经B 论脉法篇章数的一半#且又以A 灵枢B 为主-".

7

这一情况可以说明古人认为人迎寸口脉法与针灸临床关系密切7但其后的文献对这一脉法的论述很少#而且出现了以左右分人

迎!寸口的说法-$.7为了进一步探究此脉法#

本文运用经颅多普勒%/01,血流检测技术#对比观察了2"例高血压病人和2’例正常人的人迎脉!寸口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34,#比较其差异7并将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经脉辨证的不同分为厥阴经组!少阳经组!太阳经组和阳明经组#比较其人迎脉和寸口脉的脉动差异程度#以期探索其与经脉辨证的关系7C 病例来源

本研究观察高血压病人2"例#为"(((年(月

到$’’"年"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住院及门诊病人7其中男>"例#女>’例)年龄+*D;’岁#平均*(&$E?&2岁)病程"D""年#平均+&?*E$&2"年7

随机选择了2’例正常人作对照#皆为中大医院的健康职工#男>’例#女>’例#年龄+*D ;’岁#平均*?&2E?&(岁7F 诊断标准

G 高血压诊断标准5参照"(((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A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B 执行7H 经脉辨证依据5以"(((年A 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B 和A 灵枢I 厥病B 内容要求为参照依据7如厥阴经5头胀痛#以巅顶为主#伴眩晕#胁肋胀痛#心情抑郁不舒#心悲善泣#失眠多梦#夜尿频多#舌淡或红等7少阳经5头痛剧烈#以颞侧为主#伴耳鸣!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干口苦#舌红苔黄等7太阳经5头痛#以后枕部为主#颈项板紧#甚至牵涉及腰背7阳明经5头痛昏蒙#以前额痛为主#伴胸闷腹胀#口淡食少#呕吐痰涎#舌苔白腻等7J 观察对象的选择标准J &C 高血压病人的选择标准

G 纳入标准5

符合高血压病诊断及经脉辨证!中*

+>第$2卷第*期$’’$年(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K L M N O P QL RS T P O U L O VM O W X Y N S W Z [L RZ \]

3^_&$2#‘^&*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c

d &$’’$

万方数据

医辨证的患者!以"期高血压病人为主要观察对象#$排除标准%合并有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正常人的选择标准无全身器质性病变*无明显自觉症状!或偶有+,-个轻微症状*体格检查正常*心电图&.线胸透检查正常#凡/项均符合者!方可列入#

0分组

12例正常人为正常组!1+例高血压病人按经脉辨证的症状标准分为四组!厥阴经组&少阳经组&太阳经组&阳明经组#经统计分析!3个组的性别&年龄分布无差异!高血压/个组之间的病程&高血压分期无差异#见表+#

表4各组的一般情况

5

6

例7女6

例7年龄6岁7病程6年7血压分级

+级-级8级厥阴经组-++++212(19:(;/(3<9-(81/+3-少阳经组+;<:1+(39:(:/(8:9-(32-+-8太阳经组+-113<(;9:(;/(+;9-(18/1-阳明经组++313<(<9:(8/(/;9-(/-8;+正常组

12

82

82

12(39:(3

=

=

=

=

>脉动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4观察指标

人迎脉&寸口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6A B C @

7#>()观察方法

采用德国产的D EF (GH I J K L D M NO 型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流图仪!选用频率为/GP Q 发射探头#检测时间为上午<,++时!室温-3R 左右!被检者先休息3,+2B K S !仰卧在检查床上!头稍转向受检测的对侧!上肢外旋外展位!掌心向上#测前医者先用双手同时切按被测者同侧的人迎脉&寸口脉!体会比较两处脉动的状况#选用/GP Q 发射频率的探头!将探头分别轻置于右侧人迎脉&寸口脉部位脉搏搏动最明显处!探头与皮肤之间夹角保持在82T 左右!以耦合剂耦合#为减小人为误差!由专人进行检测#U 人迎脉的定位法%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内侧缘!颈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寸口脉定位法%茎突内侧的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相当于V 关W 部#

从描记图中选择8个连续血流图形进行测量!取最大值#X 统计学处理

计量以Y

Z 9[表示!采用\检验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分析#

^结果

^(4阴经组&阳经组与正常人的人迎脉&寸口脉的?@

比较将所选高血压病人中的少阳经组&太阳经组&阳明经组合并为阳经组!厥阴经组为阴经组#如表-所示!阴经组的人迎脉与寸口脉的?@值相比!寸口脉大于人迎脉6_‘2(237*阳经组的人迎脉与寸口脉的?@值比较!为人迎脉大于寸口脉6_‘2(2+7*正常组的人迎脉与寸口脉的?@值相比!则无明显差异6_a2

(237#表)阴经组&阳经组与正常组的人迎脉&

寸口脉?@的比较6Y Z 9[7b C A B c @

d +5

人迎脉寸口脉

阴经组-+/3(3;9+/(-11/(:+9+8(;

阳经组/2;2(8<9-+(3//3(;/9+3(1+

e e 正常组

12

3;(119+8(2;

3;(219+-(8;

与人迎脉比较e _‘2(23!ee _‘2(2+

^()各阳经组人迎脉&

寸口脉的?@值比较如表8所示!各阳经组中!人迎脉的?@值均大于寸口脉6_‘2(2+,2(237*比较各阳经组中人迎脉与寸口脉的?@值之差!则少阳经组明显小于太阳经组6_‘2(2+7!太阳经组明显小于阳明经组6_‘2(2+7#

1

/8-22-年<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1卷第3期

万方数据

表!各阳经组人迎脉"寸口脉#$值比较%&’()*+,-./$01

2人迎脉寸口脉人迎"寸口脉差少阳经组1345675(1161188699(146:4;1<675(56<4==>>太阳经组153:6<7(?6<98367:(18653;;5<63<(:65<>>阳明经组1179699(1?65?81648(1163<;;:76:4(46??

与人迎脉比较;@A969>@A9691

D讨论

D6E关于脉象检测技术FF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技术

用多普勒技术研究脉法B开始于59世纪39年代B近年来B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技术研究脉象的报道时常可见G:H4I B具有灵敏"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B为研究脉象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B是目前比较新颖"先进的方法J

人迎脉"寸口脉的脉动变化主要是因血流对脉管的压力变化而致B由泊肃叶方程可知B当K%血管半径*"L%血管长度*"M%血液密度*一定时B流速+与管两端的压强差%N

10N5*

成正比B由此可知流速与压力的变化也成正比B即流速的变化能反映压力的变化J而脉搏波的波幅主要与收缩压有关B故用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来客观反映脉搏波的波幅是合理和可能的J本研究即是将人迎脉"寸口脉的#$值作为观察指标B研究两处脉动的变化规律及与经脉辨证的关系J

D6O人迎寸口脉法的诊断意义

76561诊候阴阳P内经Q提出R人迎候阳B寸口候阴S的诊脉原则B即人迎寸口脉法首先是一种以诊候阴阳为目的的脉法J人迎脉是位于颈"结喉两旁的足阳明经的人迎穴处B在阳经循行线上B在上B属阳B候阳C而寸口脉则位于手腕B手太阴经的经渠穴处B在阴经循行线上B在下B属阴B候阴J以此诊脉判定结果T如果人迎脉与寸口脉的脉动大小相等B说明人体阴阳平衡B为正常人脉象C如果大小不等B说明出现了阴阳的偏盛偏衰B故为病脉J人迎脉动大于寸口脉B则为阳气盛B阳经病C寸口脉动大于人迎脉B则为阴气盛B阴经病J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正常组人迎脉与寸口脉的#$值相比无差异%@U969<*B而高血压病人无论阴经组还是阳经组B人迎脉与寸口脉比较均有明显差异%@A969

D6O6O判别虚实R凡将用针B必先诊脉B视气之剧易B乃可以治也S%P灵枢/九针十二原Q*J经脉之气深而不能见B R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S%P灵枢/经脉Q*B经脉虚实可以通过诊察动脉脉象的变化推断得出J经脉是运行全身气血B联络脏腑肢节B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C而血脉则是血液运行的通道B二者有相通性B在P内经Q之前这两个概念是不分的B R脉S既是经脉也是血脉B另外人迎寸口脉法所取的诊脉部位皆在经脉的循行线上J根据人迎脉"寸口脉的变化来辨别经气虚实的方法是T如果人迎脉盛于寸口脉B 则阳经盛B阴经虚C如果寸口脉盛于人迎脉则阴经盛B阳经虚J分析临床观察脉象变化的结果可以看到B辨证为阴经组%阴经盛*的寸口脉的#$值大于人迎脉%@A969<*B而阳经组%阳经盛*则是人迎脉大于寸口脉%@A9691*J人迎脉反映阳气"阳经的变化B阳经盛时B阳气盛B故人迎脉盛于寸口脉C寸口脉反映阴气"阴经的变化B阴经盛时B阴气盛B故寸口脉盛于人迎脉J这结果表明B诊察"比较人迎脉"寸口脉的盛虚可以推断阴阳经脉的虚实J

D6O6!诊察十二经脉P内经Q认为人迎脉与寸口脉的差异程度有大小之分B经脉的阴阳气有多少之分B二者相应B可以进一步诊察三阴三阳十二经脉的虚实J如三阳经中B按阳气的多少排列B则少阳经最少B太阳经次之B而阳明经最多B与之相应B当人迎脉大一倍于寸口脉时为少阳经病B二倍太阳经病B三倍阳明经病C阴经同理B寸口脉大一倍于人迎脉时为厥阴经病B二倍少阴经病B三倍太阴经病J临床观察发现B比较两处的血流速度B虽未观察到差异有如此明

3

8

:

5995年?月赵京生等T人迎脉"寸口脉的脉动差异与经脉辨证的研究第54卷第<期万方数据

显的倍数关系!但三个阳经组的人迎脉和寸口脉的脉动差异程度表现出类似的规律性!即少阳经组的人迎脉与寸口脉的差异程度明显小于太阳经组"#$%&%’(!太阳经组明显小于阳明经组"#$%&%’(!按少阳)太阳)阳明的顺序!人迎脉与寸口脉的差异程度依次增大*说明仔细体会人迎脉+寸口脉之间的脉动差异!辨别二者差异程度的大小!有助于临床经脉辨证*,&-&.意义

诊脉是辨证施治的重要条件之一!后

世在继承的时候!多将诊脉方法局限于寸口脉法!而/

内经0的诊脉法则是以人迎寸口脉法为主*以上人迎寸口脉动变化规律的发现!很好地证实了/内经0所倡的这一脉法与经脉辨证的关系!为临床经脉辨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这正是本研究的意义之所在*

1

参考文献2132王玉川&/内经0人迎寸口脉法的演变14

2&北京中医学院学报!355%!36"7(85&

192沈炎南&脉经校注1:2&北京8人民卫生出版社!3553&3%&162唐农!

刘布谷&冠心病心气虚患者寸口脉超声多普勒血流图的初步研究14

2&广西中医药!3559!3’"9(85;<57&1;2唐金元!

郭振球&高血压病寸口趺阳脉多普勒血流图与辨证关系的研究14

2&辽宁中医杂志!3559!35"7(83<6&1’2刘布谷&水肿阴水血瘀热郁证寸口脉多普勒血流图初探14

2&辽宁中医杂志!355=!9’9";(83’6<3’;&

172唐金元!

郭振球&高血压病关脉多普勒血流图与辨证关系的研究14

2&广西中医药>>>>>>>>>>>>>>>>>>>>>>>>>>>>>>>>>>>>>>>>>>>>>>>>>>>>>>>>>>>>>>>>>>>>>>>>>>>>>>>>>>>>>>>>>>>>>>>>>>>>>>>>>>>>>>>>>>>>>>>>>>>>>>>>>>>>>>>>>>>>>>>>>>>>>>>>>>>>>>>>>>>>>>>>>>>>>>>>>>?

?

?

?

!3559!3’"9(8;7&@信息之窗@

同仁堂海外将开3%%家分店

拥有6%%多年历史的A 国药龙头B 同仁堂老店!计划在国内发展连锁药店’%%家!国外分店3%%家*A 十五B 期间!该公司将实现药品营销网络化+药品生产现代化和药材种植基地化*

截至目前!同仁堂已在日本+泰国+英国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并正准备开拓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预计’年内形成跨国公司的框架!最终目标是发展成国际天然药物市场的第一品牌*

同仁堂药品共有=%%多个品种!其中重点品种’%多个*为从源头保证药品质量!该公司计划在9%%’年以前!实现主要品种的主要原料基地化生产*

为使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目前!同仁堂科研人员正将指纹图谱技术引进中药定性+定量检测之中!同时对部分古老中药进行二次开发!用分子生物技术从矿物药中找出真正发挥药效的成分!去除重金属!以消除海外市场对含有重金属成分药物的疑虑*

同仁堂副董事长田大方表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中药企业来说!一方面将面临西药同类产品和洋中药的竞争!另一方面!也会促进优秀的中药产品国际化!加快中药走向世界的双向接轨过程*9%%6年后!我国将允许外商从事医药零售!为与之抗衡!我国的医药零售业必须实现规模经营*为此!发展经销机构+促进药品销售+进一步扩大影响!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据

悉!在近日京城3%%家零售药店的竞标中!同仁堂申报了;3家*

"摘自/健康报09%%9年’月9;日3版(

理想降压药有九条标准

上海中山医院蔡乃绳教授日前在心血管病学术研讨会上!历数当前高血压认识的误区!并指出了国际公认的理想降压药的5条标准*

到9%世纪末!我国约有超过3亿的高血压患者*但对这一致残+致死率高的疾病!我国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很低*9%%%年美国心脏病协会报告!控制高血压可降低65C<;9C 的中风+=C<3;C 的心梗+3=<93C 的血管性死亡+33C<39C 的总死亡*我国高血压控制率低的原因!大多与病人的认识有关))因许多病人无症状!对预后缺乏认识!对饮食过咸等生活行为的改善难以坚持!长期服药依从性差*高血压治疗的现代观点是8降压是手段!目的是保护靶器官D 降压的同时必须消除其他危险因素D 治疗不能影响生活质量D 强调长期的有效治疗D 强调综合评估*

什么是理想的降压药E 蔡乃绳教授指出国际公认的5

条标准8有效控制血压D 不良反应很少D 降压平稳D 能预防和逆转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肾+血管结构的改变D 能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D 使治疗者有良好的生活质量D 服用方便!易为病人接受和坚持D 价格适宜!疗效F 费用比值高D

不影响其他病的治疗*

"摘自/健康报09%%9年G 月9G 日3版(

=

;69%%9年5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97卷第’期

万方数据

打通肾经最好的方法

打通肾经最好的方法 人体是有许多肾经以及脉络的,在我国古代就有点穴这么一个说法,在现代医学也有用针灸、推拿按摩穴位等来治疗疾病的方式。肾经是人体肾经脉络的一种,当人们饮食以及睡眠不规律时就有可能产生肾经不通的症状,会让人有手脚冰凉、畏寒及腰腿酸痛等症状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打通肾经,下面介绍下打通肾经最好的方法。 ★方法: 要打通肾经就要按摩肾经上的每一个穴位,最主要的是脚上的涌泉穴等重要穴位。可以采用“金鸡独立法”等。 1、拇指或食指顺着跟腱内侧向下轻推至骨头处停住不动,按揉“大钟穴”1分钟,会有刺痛的感觉,说明肾经堵塞,可能会有尿频、尿急、腰酸、咽痛的症状。 2、“水泉穴”为肾经的郄穴,为肾之气血所深集之处。肾为

水脏,主水。穴似深处之水源,又谓是水所出,故名水泉。对侧手的拇指按揉“水泉穴”,如果肾气弱,有尿频、尿急、手脚凉的人,此处会酸、胀痛,初次按揉后可能有红肿,勿惊慌。 足少阴肾经与常用穴位 足少阴肾经起始于足底的涌泉穴,止于胸前的俞府穴,共有27个穴位。 本经脉腧穴有: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共27穴。 1、肾经第一神药——涌泉穴。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找的时候捂住脚趾肚,把余下的脚底分为3部分,涌泉穴就在上1/3处有个窝的位置。 剌激涌泉穴时,先把大拇指的指甲剪平,然后用力点按。如果很痛,这个穴位就适合每天按摩。但有的人用力点按后没感觉,穴位还被按下了一个坑,这就是典型的肾气虚弱、气血不足。这样的人即便每天揉,再加大力量,对身体来讲也是一种白白的消耗。所以这个时候要先做跪膝法、金鸡独立,把气血引下来,再剌激涌泉穴。 涌泉穴可以治疗足寒症、可以治疗呃逆(打嗝不止)、可以治疗虚寒性呕吐、可以治疗耳鸣、耳聋、等。 只要是肾经上的穴位,你就没有必要记住它是管什么的,只要把经络打通,这些穴位自然就起作用了。 3、治糖尿病、烦躁口干、咽喉肿痛、遗尿、遗精——按揉

从“经气双向循行”角度阐释人迎寸口脉法

四争鸣四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2001)作者单位: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本科教学部作者简介:孙晨耀(1995-),2012级在读本科生三研究方向:中医基础理论三E?mail:847457301@https://www.360docs.net/doc/7118727977.html, 通讯作者:郭华(1972-),女,博士,教授三研究方向:中医基础理论三E?mail:guohua852@https://www.360docs.net/doc/7118727977.html, 从 经气双向循行”角度阐释人迎寸口脉法 孙晨耀 胡佳奇 杨梦珍 姚子昂 李诗梦 郭华 【摘要】 根据‘内经“记载,利用人迎寸口脉法不仅可以判断人体阴阳的盛衰,还可以快速知晓病变所在的经脉,继而有针对性地针灸二用药,临床价值极高;祝华英先生提出 经气双向循行”学说,不仅化解了经气循行方向的矛盾,还阐明了人迎寸口脉法的原理,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然而, 经气双向循行”学说和人迎寸口脉法皆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末也提出了一些反思三 【关键词】 经脉; 经气; 循行; 人迎寸口脉法; 补泻 【中图分类号】 R241.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09.009 人迎寸口脉法广泛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中的‘六节藏象论“‘腹中论“,‘灵枢“中的‘终始“‘经脉“‘禁服“‘热病“‘本输“‘四时气“‘诊疾论尺“‘五色“等,共计16篇, 占‘内经“论述脉法一半以上的篇幅,可见此脉法在‘内经“中的地位[1]三 根据‘内经“记载,利用人迎寸口脉法不仅可以判断人 体阴阳的盛衰,还可以快速知晓病变所在的经脉,继而有针对性地针灸二用药,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三然而,当今之世,人迎寸口脉法及其配套的治法已极少为医家所知晓,几乎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亟待后人挖掘三本文将从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 经气双向循行”的角度,分析人迎寸口脉法诊病及治病的机理,并落实到临床,希望能引发进一步探讨三 1摇 经气双向循行”理论概述 ‘灵枢四九针十二原“云 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 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2]3,表明经气沿着五输穴从四肢末端向肘二膝关节流注;‘灵枢四根结“和‘灵枢四卫气“也记载了根结穴和根溜注入穴,说明经气在经脉中作 由末梢到躯干的向心性循行” 很明显,这与现今广为人知的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2]75顺序不相符三对于这种矛盾,笔者曾著‘对经气向心性循行模式的溯源二探析及应用“一文整理并讨论了各医家的见解,本文专从 经气双向循行”的角度展开论述 经脉中的经气并非永远保持着 脏→手→头→足→腹”的循行顺序,它还有一半时间循着 腹→足→头→手→脏”的顺序运行,下面进行具体探讨三 ‘难经四一难“云: 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 吸定息,脉行六寸三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三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三”[3]该条文不但记述了经气循行的速度和一天的总路程,还揭示了一个很深

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主治概要

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主治概要 经络主治 ①本经、本脏腑病证 ②相表里脏腑的病证 ③经络所过,主治所及 ④其他特殊治疗作用 穴位主治 ①本经、本脏腑的病证 ②局部近治作用 ③特殊作用 ④表里经病证 ⑤特定穴治疗作用 穴位定位 ①大致解剖位置 ②横纵坐标 ③简便取穴法

①肺系病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咯血,胸痛等 ②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肩背痛,肘臂挛痛,手腕痛等 (2)手阳明大肠经 ①头面五官病:目痛,齿痛,咽喉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 ②热病,神志病:热病昏迷,眩晕,癫狂等 ③肠腑病证: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等 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手臂酸痛,半身不遂,手臂麻木等(3)足阳明胃经 ①胃肠病:食欲不振,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 ②头面五官病: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瞤动,鼻衄,齿痛,耳病 ③神志病:癫痫 ④热病:热病汗出 ⑤经脉循行部位其他病证:下肢痿痹,转筋,腰膝冷痛、半身不遂(4)足太阴脾经 ①脾胃病:胃痛,呕吐,腹痛,泄泻,便秘等 ②妇科病:月经过多,崩漏等 ③前阴病:阴挺,不孕,遗精,阳痿等 ④经脉循行部位其他病证:下肢痿痹,胸胁痛等 (5)手少阴心经 ①心、胸、神志病:心痛、心悸,癫狂痫等 ②经脉循行部位其他病证:肩臂疼痛,胁肋疼痛,腕臂痛等 (6)手太阳小肠经 ①头面五官病:头痛,目翳,咽喉肿痛等 ②热病、神志病:昏迷,发热,疟疾等 ③经脉循行部位其他病证:项背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

①脏腑病证:十二脏腑及其相关组织器官病证 ②神志病:癫,狂,痫等 ③头面五官病:头痛,鼻塞,鼻衄等 ④经脉循行部位其他病证:项、背、腰、下肢病证等 (8)足少阴肾经 ①头和五官病: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等 ②妇科病,前阴病: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等 ③经脉循行部位其他病证: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9)手厥阴心包经 ①心胸,神志病:心痛,心悸,心烦,胸闷,癫狂痫等 ②胃腑病证:胃痛,呕吐等 ③经脉循行部位其他病证:上臂内侧痛,肘、臂、腕挛痛,掌中热等 (10)手少阳三焦经 ①头面五官病:头、目、耳、颊、咽喉病等 ②热病:热病汗出 ③经脉循行部位其他病证:胸胁痛,肩臂外侧痛,上肢挛急、麻木不遂等(11)足少阳胆经 ①头面五官病:侧头、目、耳、咽喉病等 ②肝胆病:黄疸、口苦胁痛等 ③热病、神志病:发热,癫狂等 ④经脉循行部位其他病证:下肢痹痛、麻木、不遂等 (12)足厥阴肝经 ①肝胆病:黄疸,胸胁胀痛,呕逆及肝风内动所致的中风、头痛、眩晕、惊风等 ②妇科病、前阴病: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遗尿、小便不利等 ③经脉循行部位其他病证:下肢痹痛、麻木、不遂等

十二经络及原穴、络穴、输穴

原穴12、络穴15个要记牢原络配穴法 一、原穴,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十二经在人体的腕、踝关节处各有一个原穴,又称:十二原。 阴经的原穴,就是本经五输穴的输穴;阳经则另有穴位。 原,根源。先天之气与遗传之气,为原气。导源于肾(包括命门),藏于丹田(关元穴),是人体活动的原动力,也是十二经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人身的十二经脉与三百六十五穴,接受五脏之气的灌溉与滋润,五脏的原穴乃五脏的原气集中与汇聚之处,所以各经的原穴,对各经的脏腑乃具有重要作用。 选穴时选用原穴,可以激发原气,调动体内的正气以抗御病邪,从而调整脏腑经络的虚实病变。如:咳嗽取肺之原穴太渊、心痛心悸取心包之原穴大陵,都有很好的效果。人体某一脏腑发生病变,邪气首先在其所属本经上流溢,当邪气不断增多,本经容纳不下时,邪气就会通过络穴流向与本经相表里的经脉。 1、太渊穴为肺经腧穴。肺朝百脉,脉会太渊;该穴位处手内横纹凹陷地,动脉搏动处(中医在此把脉)。功能为止咳化痰,扶正祛邪,通调血脉。主治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咽喉肿痛,无脉症,手腕痛。呼吸系统疾病:扁桃体炎,肺炎。 冲阳穴,针灸穴位名,乃是足阳明胃经的原穴。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在趾长伸肌腱外侧;有足背动、静脉及足背静脉网;当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第二支本干处,深层为腓深神经。冲阳。冲,穴内物质运动之状。阳,阳气。该穴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经水气化冲行天部。功用:和胃化痰,通络宁神。主治: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眩晕;消化系统疾病:胃痉挛,胃炎;运动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足扭伤;牙痛等。 2、太白穴:脾经上的原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脚气,痔漏等。指压太白穴可治疗湿疹。 公孙:脾经的络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即太白穴的下一个穴位。主治呕吐,胃痛腹痛,泄泻痢疾。配中脘穴、内关穴治胃酸过多、胃痛。 3、腕骨穴:简便取穴法:沿后溪穴赤白肉际向上推,有高骨挡住,凹陷中即是。主治:头痛,项强,耳鸣耳聋,目翳,肩臂疼痛麻木,腕痛,指挛,胁痛,热病汗不出,口腔炎,黄疸,消渴,糖尿病,瘛疭,惊风,疟疾。 支正:小肠经络穴,位于前臂背面尺侧,当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主治头痛,目眩,热病,癫狂,项强,肘臂酸痛。 4、京骨:膀胱经之原穴。位置在足外侧,第5跖(zhi)骨粗隆下缘赤白肉际处。取法:正坐垂足着地或俯卧位,在足跗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赤白肉际处取穴。功用:清热止痉,明目舒筋。主治:头痛,项强,目翳,癫痫,腰痛。 5、大陵:心包经的输穴和原穴,位于手掌的太渊和神门之间,腕掌横纹的中点处。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惊悸,癫狂,痫证,胸胁痛,腕关节疼痛,喜笑悲恐。 6、阳池(三焦经原穴):在腕背横纹中,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聋、喉痹等头面五官疾患;腕痛;消渴、疟疾;女性手脚冰凉。 7、丘墟:胆经原穴,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丘墟据历代针灸文献记载,丘墟穴主治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疝气、目赤肿痛、目生翳膜、中风偏瘫等。 光明穴:胆经的络穴,光明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编辑本段解剖在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编辑本段主治疾病目痛,夜盲,乳胀痛,膝痛,下肢痿痹,颊肿。 8、偏历:大肠经络穴,两手虎口交叉,当中指尽处是穴。主治:鼻衄,耳聋,耳鸣,目赤,齿痛,咽

疏通经络的保健方法

疏通经络的保健方法 疏通经络的保健方法 古人疏通经络法——“导引” 大家都很忙,告诉大家一个诀窍“忙里偷闲”。偷闲做什么?做导引。 中医有五大技法:针砭按摩艾灸毒药导引。前四种方法都是外援的,是帮助你的,就是现在网络语言“给力”。导引是患者自己要做的就叫“导引”,叫接力,他给力我要把他接过来。 “易筋经”是导引的一种易筋经是一部完整的导引术. ——易“改变” 日为阳月为阴。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是在变的,就是“易”的,《易经》就是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 ——筋“筋经” 筋是人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能动肩能负脚能走都是筋在起作用。 ——经“经典” 就是宝典 筋络的松紧与健康有密切关系 人体有两部分。在体表运行的叫筋经。在人体内通到五

脏的叫经络。经络是无形的,筋经是有形的。可以把经络比作筋经的影子。筋经正了经络也是正了。筋经出现问题了经络也会出现问题。 筋松和筋紧对人的健康确实是有很大的关系。但不一定是筋特别长寿就特别长。寿命的长短跟筋经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跟健康肯定是有关系的。 筋也可以解释为韧带韧带膜筋膜。练筋骨就是练这个筋。 人体里面有12条筋经,相互之间和了健康就有保证。这是《总论》里讲的6句话。 “易筋经”主要是发掘人体的本能就是舒展筋骨。 两手握拳慢慢向上升起。易筋经就是伸懒腰。易筋经就是把人体的本能给它恢复起来。 人分上下前后都称为阴阳。它12个动作,从前到后从内到外一个一个松,人体的筋全部松了人就舒服了,这就是松筋骨。 自我按摩足尖和手指尖也是一种导引 捻脚趾捻手指在古代养生法里面就有的。筋经的起始点就在十个脚趾和十个手指上面。

晚上洗完脚上床了,不要急于睡觉,倒头睡不一定睡得好,睡着了睡眠质量不一定高。先坐在床上,把窗帘拉上把灯关掉,感受一下黑暗。现在白天光污染太厉害,要让人体的神经系统安静下来。然后用手指一个一个捻,先捻小脚趾,捏着指肚前后捻,捻得就是摸上去特别痛,把小脚趾往反方向掰一下。,然后再放松,再捻一下它就不痛了。不痛了就是通了。痛你就继续捻继续扳扳道它不痛为止。由小到大,一个一个挨着捻。把脚趾手指都这样捻一遍。 任督二脉与人体健康的关联任脉在人体的前面,任一身之阴。督脉在人的后面,督一身之阳。督脉不好中医就说是阳虚气虚。任脉不好,就是阴虚血虚。这是两个最重要的阴阳,实际上就是气血。 小孩是纯阳之体,由于现在孩子动的少,所以也会阳虚。解决这个问题就是用导引术,任脉可以下来,督脉可以上去。 易筋经演示 易筋经的预备式。先扎个腰带。 ——运动前绑腰带有益人体健康 扎腰带非常重要。现在有很多人腰椎胸椎颈椎都出现了问题。实际上根还是在腰上面。再往下看根还是在腿上面。所以腰腿腰腿,腰一定要给它护住。护住我们的腰就可以保护我们的筋。

经络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图

经络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图 发布: 2009-6-27 22:12 | 作者: 汉医艾灸 | 查看: 189次 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十五络脉和浮络、孙络等组成. 经脉 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还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 经络系统结构图如下: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又名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名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

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表1)。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表1: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规律是:凡属六脏(心、肝、脾、肺、肾和心包)的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经,分布于下肢内侧的为足三阴经。凡属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的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腰背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外侧的为手三阳经,分布于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经。手足三阳经的排列顺序是:“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的排列顺序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手足三阴、三阳,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其中,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足少阳与足厥阴为表里,足阳明与足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手少阴为表里,手少阳与手厥阴为表里,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其功能有: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关。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 阴跷脉、阳跷脉:跷,有轻健跷捷之意。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阴维脉、阳维脉:维,有维系之意。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

三部六病 秘而不宣的脉法 人迎气口诊脉法

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法 I导读:以自己固有的思维定式,生套古人的方法,就如一层迷雾,迷住了双眼,看不透疾病的本质。若掌握人迎气口脉法,则如拨开迷雾学中医,临床识证用方会清晰、准确。秘而不宣的人迎气口诊脉法作者/王伟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整本《伤寒论》都是以这种体例书写,沿着文意读下来便是:如果一个人得了太阳病,同时又表现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则这个人的处方就是桂枝汤,思路简洁易懂。但问题是张仲景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知道这个人病在太阳,虽然太阳病有提纲证,但是很多太阳病人没有提纲证的表现,通过提纲证无法辨别六经病。那如何准确知道病在哪一经便是六经辨证的首要问题。 幸运的是《内经》中提到的人迎气口脉法详细记录了如何明确辨明六经病,或许是因为《内经》里已经详细记载了怎么辨六经,故而张仲景书中未再提如何明辨六经。“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素问·六节藏象论》)“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

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灵枢经·终始》)从经文看很简单吧!《内经》是用如此简单的方法便轻易区分出了六经病。《内经》云:“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只要用人迎穴所在位置的动脉与太渊穴所在位置的动脉比较,就可以很容易区分出六经病。这种脉法操作起来并不比独取寸口的脉法复杂,但是为何古人却不用呢?其实只要试过几个病人答案自然就会揭晓。因为这套脉法不正确。懂点西医常识的人都知道,人迎脉实际是颈总动脉,寸口脉实际是桡动脉,颈总动脉的宽度大于桡动脉许多倍,因此只要公正诊脉,人迎脉永远大于寸口脉,两个粗细相似的脉管可以相互比较,相差如此悬殊的颈动脉与桡动脉如何比较?因此以人迎穴与太渊穴的动脉对比方法不能诊断六经病。我从梳理出不同的脏器与藏象理论并确立从藏象理论入手开始,人迎气口脉法就一直困扰着我,经过痛苦的三年学习才突破这个瓶颈。这期间不停地看书,直到有一天我真的弄通了这套脉法,那时我欣喜若狂,郁堵多年的能量一下子全释放出来了,学习到的大量知识重新有条理地排列起来,

仅用一种方法即可打通全部经络受益终生(图

一打坐,您就知道了自己哪里酸、哪里痛,应该从哪里开始疏通。揉着揉着,就会感觉到由痛变酸,由酸转正常的滋味了。您只要每天这样修复一点点,您的身体就会越来越强壮。 一个人打坐的时候,一盘腿,就可以把气聚集在丹田之下,就跟生了一堆柴火似的,不但肚子这块热,腿也会感觉暖洋洋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不打坐的时候,能量是分散的,但是你一打坐,就把能量聚集起来了。 积聚自己的能量,然后把它点燃,就是您打坐所要达到的一个功效。 不过,最好是通过自然生火的形式来让能量燃烧,不要加入太多人为的因素,否则反而会对身体产生消耗。有些人非得使劲,一心想用意守住某个地方,结果适得其反。 万事万物都是这样,一旦加入"人为"两个字,它就变得不自然了。那么,我们怎么让身体的能量自然而然地生成呢?打坐的时候,我们必须找到一条通道,哪怕这是一条没有用的路,我们也得借助它冲破阻碍,走到有用的地方去。问题的关键是找到这条路的路口。找到了路口,我们就能顺着它找到答案。怎么找呢?有些人觉得应该意守丹田,至少要学会静心。可是这样一般人不仅很难做到,而且未必有效。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加简单还很管用的意守办法,那就是身体哪里疼就守哪里。 比如说,你盘腿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静不下心来,而且腿也疼。那么,此时,您就可以定下心来,先找到腿疼的地方,可能疼处是胆经的原穴--丘墟穴,这就说明您的胆经在这一块儿不通了。 那您就先顺着胆经揉一揉,等它不怎么疼了再盘。这时候,您就会发现,自己能盘得比刚才高了。可能刚才还只能单盘,现在就能开始尝试双盘了。

双盘时如果又有一个地方疼。那您再把疼的那条筋敲一敲。这样一来,在盘腿的过程中,您就能把那些不通的经络逐渐打通,而您的体质也在不知不觉中飞速提升。 这些东西就是您自己掌握的,最终会变成您自己的内力。如果打坐时您觉得疼就干脆放弃了,或者今天练一下,明天就不练了,打坐也就失去了它的灵性。 就在这个逐渐打通经络的过程中,您就逐渐开出了一条道路。而所谓的路口,其实就是您不通的地方。养生就是要学会自我修复,这要靠大家"没病找病"才能做到。什么叫"没病找病"?就是没打坐的时候,您不知道自己哪里不舒服,但是一打坐,就知道了自己哪里酸、哪里痛,应该从哪里开始疏通。揉着揉着,就会感觉到由痛变酸,由酸转正常的滋味了。您只要每天这样修复一点点,您的身体就会越来越强壮。 这时,您就自然而然地学会静心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本来,您想意守丹田,关注点是在丹田,可身上酸痛使得注意力无法集中,结果越守越乱。可现在您哪里痛就关注哪里,意念也跟着酸痛的地方走。比起守丹田,这种做法就容易得多。当注意力慢慢地跟着一条条经络上的痛处走的时候,您的意念就能集中,逐渐就能开始静心。 到这种程度,再让您意守丹田,就会容易得多。随便守哪条经,您都能轻松做到,因为您已经找到了守经的感觉。相反,要是您不这么做而去硬守丹田,就很难办到。更何况,这时您也会因为没有对比,体会不出什么是静心,什么是杂乱。但是经历过这个对比的过程之后,您就会发现,原来所谓的静心并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平静地关照自己身体的各种感觉。 实际上,通过打坐,我们能迅速发现身体上的毛病,得知自己身上哪些经络不通。发现这些问题后,您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 过去,有人一提到倾听内心的声音,就觉得很玄虚。其实,它一点都不复杂,关键在于意念。我们可以先问一下自己:身体会发出哪些声音呢?我们想倾听什么呢?声音是从肚子发出的吗?还是从身体的其他部位?这些都不必急着下结论。 我们只要在打坐的过程中学会关注痛的地方,哪里疼"听"哪里,就会慢慢地掌握这种"听"的方式,比如说,我们可以"听"到身体酸痛的感觉,可以"听"到刺痛的感觉,还有气血畅通之后身体十分舒服的感觉。我们可以"听"得特别详细,不管身体有多么细微的变化,我们都能感知得到。这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能够听懂身体的声音,并且实现身体与心灵的对话了。

寸口脉诊与双臂血压的关系探讨

环球中医药2016年3月第9卷第3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rch 2016,Vol.9,No.3 359  四学术论坛四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3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307001) 作者单位:100700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 究所[闫东宁(硕士研究生)二何丽云二李新龙二侯爱娟];加拿大Benjamin 平衡疗法中心(吴秉峻) 作者简介:闫东宁(1989-),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三研究方 向:中医临床评价方法学三E?mail:357050801@https://www.360docs.net/doc/7118727977.html, 寸口脉诊与双臂血压的关系探讨 闫东宁 何丽云 吴秉峻 李新龙 侯爱娟 【摘要】 本文对寸口脉诊与双臂血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应用双臂血压心率数据客观反映寸口脉象脏腑气血功能变化的设想,脉诊与双臂血压的关系可能是疾病诊断新途径的研究思路三笔者针对近年来脉诊客观化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的分析三通过对中医脉诊和双臂血压之间的关系探讨,分别从中医脉诊与双臂血压测量部位的关系,双臂血压与寸口脉在测病的医学原理方面的关系,脉诊与双臂血压在生理病理方面的联系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三并进一步剖析了脉诊与血压数据结合的可行性,从脉诊与血压数据结合应用这一方面列举了一系列的研究进行论证,同时说明了双臂血压心率指标可能是连接中西医诊断的关键因素三在最后一个部分分析了双臂血压数据应用于脉诊客观化的优势与不足三血压测脉诊断方法还刚刚起步,血压测脉的普适性和准确性还需要经过反复的临床试验和观察,其理论依据和更深层次的内在联系也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三 【关键词】 双臂血压; 脉诊; 寸口 【中图分类号】 R241.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03.035 中医承载着数千年与疾病斗争的经验,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脉诊是在中医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疾病诊断技术之一三脉诊是通过按触人体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医生在临床诊断中必须进行脉诊才能准确把握病机三岳沛平 [1] 认为 千百年来,人们 把脉诊作为别阴阳二辨脏腑二论虚实二断病机与定治则的根据之一,它在整个医疗实践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三”但是脉诊过程中也常常遇到 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的困境三 脉诊技巧难以表述,是最难于量化二客观化的中医技法三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脉诊也广泛地展开三脉诊的客观化逐渐成为众多研究者研究的热点,受到广泛的关注三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国内外众多学者在不同领域,运用不同技术和方法,进行于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三魏红等 [2] 人的研究表明,目前研制 出多种性能各异的脉诊仪,如MX?3C 型二MX?5型二MX?811型二ZM?III 型二MXY?1型二MTY?A 型二WD?1型二BYS?14型四导脉象仪等三虽然有很多仪器相继问世,但由于其使用的相关仪器,分析方法及参数标准不统一,导致诊断出来的结果名同而实异,重复性欠佳,未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3]三有研究者认为中医脉诊现代研究尚没有一致公认的成果,临床转化推广受到局限[4]三在脉诊客观化的研究与实践中,本研 究组引入双臂血压测脉,作为一种脉诊量化客观化的新方法,通过对血压变化的连续观测,以中医脉象理论为指导分析机体脏腑功能的变化,以期达到辅助医生诊疗,同时探索脉诊客观化的新路三 1 脉诊与双臂血压的关系分析 1.1 中医脉诊与双臂血压测量部位有密切关系 自西晋王叔和‘脉经“之后,独取寸口脉法发展成为主流脉法,沿用千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三从解剖位置来说,寸口脉法选取的是手臂内侧尺骨棘突前的桡动脉,桡动脉是肱动脉的一个主要分支三桡动脉是腕式血压测量的直接作用位置[5],肱动脉则是臂式血压测量的直接位置三对于臂式血压测量的肱动脉与中医脉诊的桡动脉间存在的分支关系,在体现机体功能方面应该有异曲同工之妙三刘小芬等[6]人对健康人群肱动脉与桡动脉血压值进行了比较,用台式血压计(mmHg)对200名志愿者肱动脉和桡动脉的血压进行了测量,其中男性志愿者110例,女性60例,年龄为15~75岁,平均(36.2±0.5)岁三排除可控干扰因素,测量数据采用配对t 检验,结果显示P >0.05,提示肱动脉与桡动脉血压值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三由此可见,在同一个体二心输出量和阻力稳定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的动脉血压是相对稳定的三脉诊同样是通过感知患者脉搏跳动的次数二态势和规律性与否诊断疾病的,可以说血压和中医脉诊之间有相同的物质基础三 1.2 双臂血压与寸口脉在测病的医学原理方面有密切关系 寸口诊法始于‘黄帝内经“,详于‘难经“,在‘脉经“之后得到了推广三对于独取寸口脉法候脏腑疾病的机理‘素问四五脏别论“中有详细论述: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

我是怎么样打通经络的--日记和总结

我是怎么样打通经络的--日记和总结 前言:从3月12日开始学习中医,看到学会用经络方 面的好处,开始跟着电脑里的求医不如求已,找穴位,到网上下载经络图,在没人指导的情况下凭自己悟性循经压,有痛点的地方采取刮、敲、压、捏、按摩不同的方法,刚开始没想到会打通经络,当第一次把刮过的地方(发紫)给朋友们 看时,他们很担心我会走火入魔,我也是把自己作试验,中途也确实“走火入魔”,当“走火入魔 ”的时候,我已感觉到了经络的神奇,但说句实话也 “后悔”,不过已经不能回头,只能继续,有一天无意的一个动作,重新给我信心,终于在5月18日晚上 做到了一般想象不到的事,打通了经络,到5月31日把身 上的经络和八脉全部打通。现在我的身体正在往好的地方走,感觉到原来很多方面的病现在正在慢慢消失。 刚开始没好好地每天记录,到了4月27日开始才天天记, 因为3-4月在我身上发生了太多的事, 当时我想是不是以后也是这样,如果我发生了什么不测,我想可以用我的亲身经历给医学方面提供一点点有用的资料。所以从4月27日开始每天记录在我身上发生的反应。 3月12日----4月9日

3月15日,下午美容院刮膀胱经和拨罐,晚上自己刮手臂上的经络,从颈椎--肩--手臂-手腕,从天突-肚脐,胸部,大腿胃经、肝经、胆经,哇,很多地方看去很紫。等这些部位痧腿了又刮,刚开始一个月内基本上一个星期一次,一直到刮了有很少的红点为止。 大概十天左右开始睡不好,但还是坚持。 刚开始每天要做的事:1.敲胆经。2.、拍打或按摩胃经、肝经、脾经、肾经及手臂上的6条经络(按摩安经络走的方向和经络活动的时间,根据这二个条件做我认为是顺水推舟更容易打通经络)。3.敲(用空心拳)和按摩带脉(最少30分钟)。4.推腹和揉腹最少30分钟(最好是空腹)。5.每天活动做操30分钟。6.做深呼吸。 4月10日---4月26日 4月10日-4月26日每天都必须做那6件事。4月10日,因为太冲穴按了这么久还是很痛,所以找了一点降肝火、降肝气的药,这一天用了自配的药在办公室里烧了大半茶壶的水来泡当茶喝,由于水多吃了没什么的反应。4月12日休息在家继续泡自配药,今天水少比较浓,吃了之后感觉胸口有点闷、有点痒,按了膻中穴后,这种状况没了,但晚上睡觉感觉有股气往头上和手上冲,晚上醒来之后很难入睡,但呼

十二正经以及任督二脉经络歌诀

十二正经以及任督二脉经络歌诀 1.心经歌诀 一手少阳是心经,止于少冲起极泉。神志血病痛痒疮,烦热悸汗皆有关。极泉腋窝动脉览,青灵肘上三寸牵。少海肘后五分连,灵道掌后一寸半。通里腕后一寸同,阴郄腕后半寸间。神门掌后锐骨端,尺屈肌腱挠侧缘。少府四五掌骨后,少冲小指内侧边。 2.心包经歌诀 二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天池中冲尽。心胸肺胃效皆好,吐泻痒疮亦可寻。天池乳外旁一寸,天泉腋下二寸循。曲泽肘内横纹上,郄门去腕五寸寻。间使腕后方三寸,内关掌后二寸停。掌后纹中大陵在,两条肌腱标准明。劳宫屈指掌心取,中指末端是中冲。 3.肺经歌诀 三手太阴是肺经,起于中府少商停。胸肺疾患咳嗽喘,咳血发热咽喉痛。中府云门下一寸,云门锁骨下窝寻。二穴相差隔一肋,距胸中线六寸平。天府腋下三寸取,侠白肘上五寸擒。尺泽肘中横纹处,孔最腕上七寸凭。列缺交叉食指尽,经渠一寸突脉中。太渊纹上动脉动,鱼际大鱼骨边中。少商指甲根外角,去指甲角韭叶明。 4.肝经歌诀 四足厥阴是肝经,起于大敦期门终。前阴生殖肠胆病,气血五脏治最灵。大敦拇趾外甲角,行间纹端趾缝寻。太冲关节后凹陷,踝前筋内取中封。踝上五寸蠡沟穴,中都踝上七寸擒。膝关阴陵后一寸,曲泉屈膝尽横纹。阴包膝上方四寸,五里气冲下三寸。阴廉气下二寸中,急脉阴旁二五分。十一肋端章门是,乳下二肋寻期门。 5.胆经歌诀 五足少阳是胆经,从头走足行身旁。起于外眦童子髎,止于足部窍阴上。头侧耳目咽喉病,神志热妇运动恙。外眦五分童子髎,听会耳前珠陷祥。上关颧弓上缘取,内斜曲角颌厌当。悬颅悬厘在下方,相距半寸君莫忘。曲鬓耳前发迹边,率谷入发半寸量。天冲率后斜五分,浮白率后一寸乡。头窍阴穴乳突上,完骨乳突后下方。本神神庭三寸旁,阳白眉上一寸量。入发五分头临泣,庭维之间取之良。目窗正营及承灵,相距寸寸寸半量。脑空池上平脑户,粗隆上缘外两旁。风池耳后发际陷,颅底筋外有陷凹。肩井大椎肩峰间,渊液腋下三寸见。辄筋腋前横一寸,日月乳下三肋现。京门十二肋骨端,带脉章下平脐看。五枢骼前上棘前,略下五分维道见。居髎膈前转子取,环跳髀枢陷中间。风市垂手中指尽,其下二寸中渎陈。阳关阳陵上三寸,腓头前下阳陵泉。阳交外丘骨前后,踝上七寸丘在前。光明踝五阳辅四,悬钟三寸骨前缘。外踝前下丘墟寻,临泣四趾本节扪。侠溪穴与地五会,跖趾关节前后寻。四指外端足窍阴,四十四穴仔细吟。 6.肾经歌诀 六足少阴肾经属,起于涌泉止腧府。肝心脾肺膀胱肾,肠腹泌尿生殖喉。足心凹陷为涌泉,舟骨之下是然谷。太溪内踝跟腱间,大钟溪泉稍后主。水泉太溪下一寸,照海踝下四分处。复溜踝上二寸取,交信溜前胫骨后。踝上五寸寻筑宾,膝内两筋取阴谷。从腹中线开半寸,横骨平取曲骨沿。大赫气穴井四满,中柱肓腧平脐看。商曲又凭下脘取,石关阴都通谷言。幽门适当巨阙侧,诸穴相距一寸连。再从中线开二寸,穴穴均在肋隙间。步廊却近中庭穴,神封灵墟神藏间。或中愈府平璇玑,都隔一肋仔细研。

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法完整版

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法I导读:以自己固有的思维定式,生套古人的方法,就如一层迷雾,迷住了双眼,看不透疾病的本质。若掌握人迎气口脉法,则如拨开迷雾学中医,临床识证用方会清晰、准确。 秘而不宣的人迎气口诊脉法作者/王伟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整本《伤寒论》都是以这种体例书写,沿着文意读下来便是:如果一个人得了太阳病,同时又表现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则这个人的处方就是桂枝汤,思路简洁易懂。但问题是张仲景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知道这个人病在太阳,虽然太阳病有提纲证,但是很多太阳病人没有提纲证的表现,通过提纲证无法辨别六经病。那如何准确知道病在哪一经便是六经辨证的首要问题。 幸运的是《内经》中提到的人迎气口脉法详细记录了如何明确辨明六经病,或许是因为《内经》里已经详细记载了怎么辨六经,故而张仲景书中未再提如何明辨六经。“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素问·六节藏象论》)“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

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灵枢经·终始》)从经文看很简单吧!《内经》是用如此简单的方法便轻易区分出了六经病。《内经》云:“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只要用人迎穴所在位置的动脉与太渊穴所在位置的动脉比较,就可以很容易区分出六经病。这种脉法操作起来并不比独取寸口的脉法复杂,但是为何古人却不用呢其实只要试过几个病人答案自然就会揭晓。因为这套脉法不正确。懂点西医常识的人都知道,人迎脉实际是颈总动脉,寸口脉实际是桡动脉,颈总动脉的宽度大于桡动脉许多倍,因此只要公正诊脉,人迎脉永远大于寸口脉,两个粗细相似的脉管可以相互比较,相差如此悬殊的颈动脉与桡动脉如何比较因此以人迎穴与太渊穴的动脉对比方法不能诊断六经病。我从梳理出不同的脏器与藏象理论并确立从藏象理论入手开始,人迎气口脉法就一直困扰着我,经过痛苦的三年学习才突破这个瓶颈。这期间不

保持经络通畅的七种方法

保持经络通畅的七种方法 中医认为,血是运送营养物质的基础,气是营养物质产生的动力,而经络行使的是运 送气血的职能,只有贯通全身,才能濡养所有器官和组织。如果气血分配不均,就要纠正 局部偏盛或偏衰;一旦脏腑染病,所属的经络穴位会发生相应改变,从而在人体体表上有 所反应。 7法保持经络的畅通 ●薄荷茶味疏经络:取干薄荷叶15克,绿茶3克,冲入沸水1500毫升,待泡出味且 稍凉后,滤去残渣,再加少量冰糖,或把鲜薄荷叶洗净,放入杯中,直接冲入开水。 提示:用于泡茶的有欧薄荷、绿薄荷和苹果薄荷,味苦辛,有健胃、通络之效,但是 薄荷性凉,不易久服。 ●老丝瓜引导经络:老丝瓜1条,切碎炒至微黄,研成细末,每次10克,用热水过服。 提示:老丝瓜筋络贯穿,类似人体经络。借老丝瓜气来导引人体经络,使气血通顺。 ●莲花坐活动韧带:坐时,屈左腿,将左脚的脚背放在右大腿的腹股沟处,双手放在 左膝盖上,轻柔地做上下弹性运动数次,使之接触地面;然后换右脚。 提示:坚持运动能有助于活动人体多处韧带,使腿、腹、胸、颈部等肌肉得到充分伸展,保持经络畅通。 ●轻揉耳轮通肾气: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1分钟,直至耳 轮充血发热。 提示:中医认为全身精气有各脏器收集后交肾来保存,肾开窍于耳,耳朵上布满了全 身穴位,所以按摩耳朵不仅能健肾,还能打通全身穴位。 ●梳头促进血循环:用手指或木梳从额头前至枕后,从两侧的颞部至头顶进行“梳头”,每回50~100次,以晨起梳头为最佳。 提示:人体各条经络都汇聚于头部,梳头时要经过眉冲、通天、百会、印堂、玉枕、 风池等近50个穴位,对这些穴位进行如同针灸的刺激,可以促进头部血流,疏通经络。 ●5字调息通五脏:每天清晨,用鼻子吸气,嘴呼气,默念:嘘、呵、口四、吹、呼字,不要出声。每个字音对应一个脏腑:嘘对肝,呵对心,口四对肺,吹对肾,呼对脾。 提示:这是利用调节呼吸来调匀气息,疏通五脏。如果常念“嘘”可以养肝明目,常 念“呵”可以泄心火等,长久坚持,会有一定作用。 ●三线放松通经络:平卧在床上,将身体分为三条线,分别自上而下放松。第一条线(两侧):头顶-头两侧-颈部两侧-两肩-两上臂-两肘关节-两手。意念在中指端保持1~2分

古脉法

道门《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故事 廖育群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北京) 依据湖南马王堆、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早期医学著作,及传世的今本《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中所存留的马迹蛛丝,大抵可知古代医家曾经使用过诸如“分经候脉”、“三部九候”、“四时脉法”、“人迎寸口脉法”等一些与现今所见中医诊脉之法不同的脉诊方法。因而我在讨论中医诊脉之法的发展演变时,将这些早期的诊脉之法统称为“古脉法” [①] 。 不知道在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医著作中是否早已有人使用过“古脉法”一词,但我以此概括与指称那些见之于古代医学经典、现今早已废弃不用的诊脉方法,却完全是由于家学渊源的影响——在家藏医书中,有名之曰《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一卷。 一、 关于《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 抄本的价值取决于其中所保存的“未刊之论 ”究竟具有怎样 的文化价值。如果与已知的古人遗墨、行世的思想言论大同小 异,那么这样的抄本则几乎毫无价值。家藏抄本《丹医秘授古 脉法》的主体内容是“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诊候之 法,这种诊脉方法与现今所见通行的中医诊脉方法有所不同, 是来源于与正统中医理论体系与实用技艺完全不同的一派之 学。这个抄本作为医学知识的载体,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某种 不见于典籍记述的医学理论与技艺,而且可以作为理解传统医 学演变轨迹、实实在在触摸近代“个色中医人物”之学问与生 活的通道。 《丹医秘授古脉法》出自家父之手,其主体内容却是源于一 位具有奇特经历的四川医家周潜川的讲述。 周潜川(1905~1962),祖籍四川威远县,世居成都。早年从军为护士;后得岳丈资助,入国立武汉大学;又以官费赴英国学军工化学。回国后习武术受伤,幸得丹药救治而获痊愈,故好岐黄。离军后,负笈峨嵋、贡嘎、青城、武当诸山,遍访民间宿医与精谙医术之僧道,获益良多,家资亦尽耗于此。个人天资与如此经历,使得周氏之学既能旁及诸子、术数、气功、武术,又始终以医家的理论与实用技艺为核心;既得道家真传,又旁通儒佛两教;既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和西方近代实证科学的熏陶,又能坚持东方传统文化的韵味。这些都是一般医林人物难望项背之处。其所成就的颇具特色的一家之学,自然与古往今来靠文字功夫吃饭的“医学教授”、以及在这个知识体系下养成的医家不同;当然也与各承家技,混饭糊口的江湖郎中有异。 抗战结束,周氏悬壶上海。50年代应社会名流之邀来京施诊;又以效奇而蒙诸翁向中央举荐,遂在卫生部某副部长的安排下,由上海迁至北京“三时学会”旧址应诊,晚间开讲授业。记得当时周氏的诊费为人民币5元(足够维持一般人的每月生活)——如此昂贵的诊费足以说明其“身价”。60年代初,因治愈山西省委秘书长之顽疾痼病,又被盛情聘入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工作。此间周氏每年应邀赴各省、军区为高层人物治病,讲授气功与养生之道,但不久即因此蒙难入狱而亡。周氏以写书、授徒、炼丹为平生之“三愿”,但除了在山西工作期间曾撰写并出版《气功药饵疗法》、《峨嵋十二庄释密》外,其他均是述而未刊的草稿与课授生徒的讲义。其门人将这些材料记录整理成《丹医语录》若干卷(表1),相互传抄或油印散发。 图 家藏抄本 《丹医秘授古脉法》封面

人迎寸口脉法

为何古人却不用(此脉法)呢……人迎脉实际是颈总动脉,寸口脉实际是桡动脉……颈总动脉的宽度大于桡动脉许多倍……人迎脉永远大于寸口脉……因此以人迎穴与太渊穴对比不能诊断六经病。…… 人迎寸口脉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有一天我真的弄懂了这套脉法,那是我欣喜若狂……如果没有亲历过痛苦的思考,无论我怎么强调这套脉法的重要性你都不会有感觉,但当你掌握了这套脉法,就可以轻松准确地判断六经病的病位,临床疗效便有了质的飞跃。 “《脉法赞》云:心肝出左……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审而知者,针入病愈。《脉经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 真的太感谢王叔和了,如果没有他,我永远都不会知道人迎与气口的位置,也永远不会真正弄懂人迎气口脉法……这篇文献的定位是: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右关前一分为气口…… 左手关前一分比较,左手脉大就是阳病,右手脉大就是阴病……关脉的大小为标准的两盛。如果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脉为一盛;关前一分与关脉差不多大为二盛;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脉为三盛…… 诊脉时先通过左右手关前一分大小的对比,判断病是在阳病还是在阴病,左手脉大为阳病,反之为阴病。然后将盛的一侧关前一分与关脉比较,判断病人具体病变所在。以左手脉大而言,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则病在少阳;如大小差不多,病在太阳;如明显大于关,病在阳明。以右手脉大而言,右手关前小于关,病在厥阴;如大小差不多,病在少阴,如明显大于关,病在太阴…… 根据这套脉法,临床便可精确判断六经病……如果病人主诉头晕,一摸脉整体也是弦脉,但同时气口二盛,我便可初步判断为少阴病,再进行方向性的问诊如是否没精神、怕冷等,如果证状又能证明是少阴病,就可以应用真武汤加减。 人迎气口脉法是快速判断人体状态的一个纲领性的脉诊方法,分出六经并不是脉诊的全部,而是脉诊的开始,我用人迎气口脉诊法分出六经后,必须还要参考整体脉的大小、虚实、滑涩等,还要参业寸脉与尺脉。寸以候表,尺以候里。寸脉可以反映病人表的虚实情况,尺脉可以反映内里的虚实情况。以发汗为例,用麻黄汤发汗必须要表里都实才可,寸尺任何一部虚都不可用麻黄汤;用桂枝汤发汗,尺脉不能大虚,尺脉过虚只能通过补益的方法使其自汗。 当我将人迎寸口脉法应用于临床,我的疗效有了质的飞跃……我用大量的临床来验证过这套脉法,精准无比。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