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药材中活性成分黄芩苷的研究概况

黄芩药材中活性成分黄芩苷的研究概况
黄芩药材中活性成分黄芩苷的研究概况

黄芩病虫害防治技术

黄芩病虫害防治技术 黄芩是医家常用中药之一,药用价值极高,随着它的市场需求增加,它的种植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它的病虫害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到黄芩的产量和品质,以成为阻碍黄芩生产的主要因素,下面一起来看看黄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吧。 1、叶枯病 一般在6月初发病,发病时从夜间或叶缘出现不规则形褐色病斑,逐渐向内延伸,直至扩散成块,导致叶片逐渐干枯致死,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脱落,植株枯死。此病在高温多雨发病较严重,如果不及时防治,病菌会在短时间内蔓延整个田块,危害极大。 防治技术: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种植前翻耕土壤,减少越冬病源,发病时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间烧毁,在全面喷洒波尔多液或多菌灵药液防治,效果较好。

2、根腐病 根腐病发病时根茎部出现黑褐色的病斑,逐渐蔓延至主根,时间一长,根系逐渐产量,植株倒伏枯死,此病在雨季易发生,潮湿环境会加重病情。 防治方法:在雨季时要加强排水措施,以免土壤积水,加强通风透光性,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发病时可用硫酸亚铁溶液灌穴防治。

3、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叶片出现白色粉末状病斑,向覆盖一层白粉一样,病斑会逐渐扩散至整个叶片,最后病斑会出黑色的小颗粒。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通风透光性,发病时可以用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药液防治,也可以喷洒粉锈灵药剂,效果较好。

4、虫害 黄芩的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蛾类等,它们会危害根系和植株幼嫩部分,严重影响到植株正常生长发育, 防治方法:可以综合运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采用人工捕捉的方法消灭地老虎,可以采用黑光灯的方法诱杀蛾类。也可以喷洒乐果、敌敌畏等农药防治,但是需要注意药剂的浓度,以免造成药物残留。

黄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_李文垲

摘要: 中药黄芩为唇形科草本植物,其干燥根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具有解热、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清除自由基、免疫调节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对黄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实验研究及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思路和依据。 关键词: 黄芩;黄酮;药理作用文章编号:1004-2342(2009)05-0005-03中图分类号:S853.75 文献标识码:A 黄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李文垲,张莉梅,高继业,李继祥 (武隆县畜牧局,重庆408500)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为唇形科草本植物,其干燥根,性寒、味苦,归肺、脾、肝、胆、大肠、小肠经,临床上广泛用于肺热、肠炎痢疾、黄疸及化脓性感染等症。经研究证实,黄芩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芩苷元(baicalein )、黄芩苷(baicalin )、千层纸素(oroxylin-A )、千层纸素A-7- O-葡萄糖醛酸苷(oroxylin-A-7-O-glucuronide )、白杨黄素(chrysin )、汉黄芩素(wogonin )、汉黄(wogono - side )、黄芩新素Ⅰ、Ⅱ(skullcapflavone )、二氢黄芩苷(dihydroba-icalin )等[1],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 炎及抗变态和抗肿瘤等广泛的药理作用。随着黄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学者对其水煎液总提取物或单一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该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随着抗菌药物在兽医临床的广泛应用,细菌对 抗菌药物的耐受问题也日趋严重,其耐药水平越来越高,出现了多重耐药菌株,给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细菌耐药性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由于耐药性是细菌在不良生存环境下产生的本能生理反应,是适应环境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特性,因而不管研制什么样的新一代药物都不可能完全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为此,有关研 究人员开始研究耐药性抑制剂,提出中药制剂在抗感染治疗中具有很好的价值和前景。 1.1抗菌活性 黄芩浸出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和毛癣菌等病原性细菌与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2]。吕小讯等[3]报道,黄芩的醇溶物对红色毛癣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MIC=12.5mg/mL );水溶物对红色毛癣菌、石膏氧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新型隐球菌和白色念球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MIC 分别为1.56mg/mL 、3.125mg/mL 、6.25mg/mL 、12.5 mg/mL 和25mg/mL ;黄芩稀醋酸提取液有抗申克孢 子丝菌、新型隐球菌及白色念珠菌等深部真菌作用。商亚珍等[4]采用试管法和平板实验法发现,黄芩根水煎液和醇浸液均可抑制金黄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黄芩茎叶黄酮则对金黄色葡萄球、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13种细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黄芩抗菌作用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衍生物,其机制包括破坏菌体细胞生物膜、抑制细菌DNA 、 RNA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与降解细菌内毒素等三方 面。孔晋亮等[7]研究发现,黄芩水煎液在体外可破坏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并可增强氧氟沙星对生物膜内细菌的抗菌活性,但作用的机制不甚清楚。熊 [8]罗国良,李文平.鹦鹉热衣原体的实验室诊断[J].养禽与禽 病防治,2006(1):22. [9]王令,黄捷.猪衣原体病的诊治[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3,28(6):31. [10]郝永新.肉鸡鹦鹉热衣原体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D].中 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5. [11]刘振江,相静波.动物衣原体病的诊断方法探讨[J].上海 畜牧兽医通讯,2005,(6):32~33. [12]刘九生.猪衣原体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保健,1999(5):34~28. [13]邱昌庆,周继章.衣原体研究欧洲协会第六次会议[J].前 沿,2008(5):11~13. [14]靳红,佘锐萍,马卫明,等.衣原体及其相关疾病[J].中国 兽医杂志,2004,40(8):51~52. (收稿日期:2009-07-28) !!!!!!!!!!!!!!!!!!!!!!!!!!!!!!!!!!!!!!!!!!!!!!!!!!!!!!!!!!!!!!!!!!!!!!!!!!!!!!!!!!!!!!!!!!!!!!!!!! 5··

黄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黄芩为临床常用的清热燥湿药,主要含有黄酮及其苷类、萜类化合物及挥发油等成分,具有解热、抗炎、抗微生物、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作用,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黄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黄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黄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黄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小肠、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用药历史悠远,现临床常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肺热咳嗽等证。为中医临床和中成药中最为常用的中药之一,如根据贾蔷等的统计,在《中药部颁标准》中有477个成药含有黄芩,包含主治疾病153种。因此,对黄芩的研究一直广受关注,国内外学者对黄芩的栽培鉴定、加工炮制、物质基础、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报道,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大量文献,对近年来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黄芩药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一定依据。 1、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是药材发挥多种作用的基础,开展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鉴定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是探索黄芩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的前提。 1.1黄酮及其苷类黄酮及其苷类是黄芩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目前从黄芩属药材中 已发现了40余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黄酮及黄酮醇类(见图1、表1)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见图2、表1)多在C5和C7有羟基取代,常见的有二氢黄芩苷、7,2′,6′-三羟基-5-甲氧基二氢黄酮、5,7,2′,6′-四羟基二氢黄酮醇等;还含有4′,5,7-三羟基-6-甲氧基黄烷酮、2′,6′,5,7-四羟基黄烷酮等黄烷酮类成分(见图3、表1)以及查尔酮类成分(见图4、表1)2,6,2′,4′-四羟基-6'-甲氧基查尔酮等。炮制是中药临床应用的特点,中药材炮制前后其所含成分可能发生改变而产生减毒增效的作用,黄芩的炮制品主要有酒黄芩、炒黄芩、黄芩炭等,研究发现,黄芩的不同炮制品中,其黄酮苷类成分含有量有所降低而黄酮类苷元成分含有量增高,物质基础的改变对黄芩及其炮制品的各类药理作用产生了一定影响.

黄芩高产栽培技术

黄芩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黄芩是云南省永胜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主要中药材品种,针对其特征特性,根据多年来的栽培实践,总结出一套具体的、完善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繁殖、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黄芩;高产;栽培技术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黄金条根、黄芩茶、土金条根、条芩、子芩、枯芩等。黄芩以根入药,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降压、利尿、利胆等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目赤肿痛、湿热黄疸、肝炎、痢疾、高血压、感冒、血热、吐血、鼻出血、高热烦渴等症。此外,还能消除超氧自由基、抑制氧化脂生成以及抑制肿瘤细胞等抗衰老、抗癌等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县20世纪80年代末已进行大面积人工种植,是我县推广种植的主要中药材品种。我县山地多,气候适宜黄芩生长,产量也比较高,是我县山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条好途径。经过10多年的种植实践,总结出一套具体的、较为完善的高产栽培技术。现将黄芩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各级农业生产部门参考。 1生长习性 黄芩喜温和气候,耐严寒,较耐高温;耐旱怕涝,幼苗喜湿润,早春怕干旱,成株生长期间,地内积水或雨水过多,都会影响黄芩正常生长,轻者生长不良,根色变黑,重者导至烂根死亡。黄芩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但若土壤过于粘重,既不利于整地出苗和保苗,也会影响根的生长和品质,产量低,品质差;过于沙化的土壤,肥力低,保水保肥性差,不易高产。在海拔1 300~3 200m均可种植,最适海拔1 300~2 500m。 2主要栽培措施 2.1选地整地 2.1.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灌排水良好、疏松肥沃、阳光充足、中性或近中性的壤土、沙壤土。平地、缓坡地、山坡梯田均可,宜单作种植,也可利用幼龄林果行间种植。

黄芩苷的提取

黄芩苷的提取 黄芩苷(Baicalin)是从黄芩根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具有抑菌、利尿、抗炎、抗变态及解痉作用,并且具有较强的抗癌反应等生理效能。在临床医学已占有重要地位。黄芩苷还能吸收紫外线,清除氧自由基,又能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因此既可用于医药,也可用于化妆品,是一种很好的功能性美容化妆品原料。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000烧杯1 250ml烧杯2 铝锅1 50ml容量瓶5 漏斗1 紫外分光计1 纱布1 1.2 试剂 黄芩饮片乙醇盐酸 2 黄芩苷含量测定的方法 2.1标准曲线的绘制精确称取黄芩苷标准品50mg,用50%乙醇溶解并定容于100ml容量瓶,配制0。5mg/ml黄芩苷标液,分别吸取标液0。5,1。0,1。5,2。0,2。5,3。0,3。5,4。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50%乙醇定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78nm处测吸光值,得到吸光度-浓度回归曲线为y=0。064x-0。0102,r2=0。9982。 2.2样品含量的测定精确称取实验所得黄芩苷粗品50mg用50%乙醇溶解定容于100ml容量瓶。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吸取续滤液2。5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50%乙醇定容。另取50%乙醇作空白,于278nm波优点测吸光度,由回归方程式计算出对应浓度,按下式计算黄芩苷含量。 黄芩苷含量(%)=[对应浓度(μg/ml)×100×40]/样品重(mg) 3.实验步骤 黄芩苷的提取方法参考胡应权的方法,黄芩→粉碎→称取黄芩粗粉20g→加水煎煮→趁热分离出滤液→40℃下加盐酸调pH1~2→80℃下保温→静置→分离出沉淀→洗涤干燥→黄芩苷粗品,其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按下式计算黄芩苷收率:黄芩苷收率(%)=M/M0×100%式中:M-所得黄芩苷粗品重量M0-提取时用黄芩的重量 不同溶媒不同溶媒剂量不同提取时间和次数都对黄芩苷提取有影响。 3.1 不同溶媒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将提取次数固定为1 次,溶媒倍量固定为10倍(重量比),提取时间固定为1h,分别以7006、950,6的乙醇及水为溶媒进行提取,考察不同溶媒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详见表1。 表1 不同溶媒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 —————————————————————————— 溶媒种类黄岑苷含量(mg/ml) —————————————————————————— 水提取 70%乙醇 9596乙醇 —————————————————————————— 3.2 不同溶媒倍量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将提取次数固定为1次,提取时间固定为1h,分别以8、10、12、14、16倍于黄岑粉的水进行提取,考察不同溶媒倍量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详见表2。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常昊 摘要:目的综述天然植物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黄芩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主要以近年研究文献资料为依据,查阅整理。结果黄芩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有一定的发展和突破。结论黄芩在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黄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黄芩又名元芩、枯芩,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唇形科植物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1],主要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作用,已有悠久的用药历史,是我国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品种之一,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省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且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现就近几年来有关黄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1化学成分 1.1 黄酮及其苷 黄芩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目前从黄芩中分离的黄酮苷元及苷有40多种,主要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汉黄芩素-5-O-β-D-葡萄糖苷、木蝴蝶素A(5,7-二羟基-6-甲氧基黄酮)、黄芩黄酮Ⅰ(5,2′-二羟基-6,8-二甲氧基黄酮)、黄芩黄酮Ⅱ(5,2′-二羟基-6,7,8,6′-四甲氧基黄酮)、白杨素(5,7-二羟基黄酮)、二氢木蝴蝶素A(5,7-二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等,其中黄芩苷为主要有效成分。 1.2 萜 从黄芩中分离到多种倍半萜木脂素苷类。 1.3 微量元素 黄芩中也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中铁、铜、锌、锰的含量均很高[2]。 2药理作用 2.1 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黄芩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与中医经验治疗“天行热疾”、“火咳肺痿”和“疔疮火疡”相一致。黄芩抗菌范围较广,其中对金葡菌、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且对钩端螺旋体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黄芩煎剂、水浸出液对甲型流感病毒PR8株以及亚洲甲型(京甲1)均有抑制作用。近来研究显示,黄芩素还具有抗HIV 的作用[3],能诱导感染HIV的细胞发生凋亡。 2.2 对心脑血管系统作用 付守廷[4]等在心肌缺血实验中,发现黄芩苷可拮抗儿茶酚胺类化合物,对心肌氧供不足及因心肌耗氧增加引起的心肌缺氧均有非常显著的改善作用。俞燕[5]等研究发现黄芩苷能明显抑制大鼠感染性脑水肿中IL-1β、TNF-α的生成。 2.3 对消化系统作用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14931160.html,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付国辉马香芹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22期 [摘要] 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干燥根,为临床常用中药。其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多糖等成分,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抗过敏作用、解热镇痛作用、抗炎作用、抗肿瘤作用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参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本药物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黄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 R9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8(a)-0018-03 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是临床常 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性寒,味苦,归肺、胆、脾、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临床主要用于肺热、咯血、肠炎痢疾、黄疸等疾病的治疗[1]。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黄芩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芩苷、黄芩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 多糖及萜类化合物等,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参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黄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化学成分 1.1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为黄芩的主要化学成分,目前从20多种黄芩中已经分离鉴别出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苷、千层纸素A、千层纸素A苷、木蝴蝶素A、二氢木蝴蝶素A、白杨素等120多种黄酮苷元及苷类化合物[2]。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苷等为黄芩的特征化学成分,是黄芩及其制剂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董建萍等[3]首次从川黄芩中分离出粘 毛黄芩素-Ⅲ、粘毛黄芩素-Ⅰ。 1.2 挥发油 杨得坡等[4]从黄芩根部鉴定出19个相对含量>1%的挥发性成分,其中苯二酸类化合物占26.1%,β-广藿香烯占14.54%,其后依次为异戊二烯、抗氧化剂BHA、α-/β-愈创木烯、乙酰苯等。巩江等[5]的研究显示,黄芩地上部分挥发油中含有烯丙醇、苯乙酮、石竹烯、α-律草烯、香叶烯、γ-榄香烯等多种成分。 1.3 多糖

黄连 黄芩 黄柏 三位中药的区别及作用

黄连黄芩黄柏三位中药的区别及作用 黄芩善于治疗肺热咳嗽、高热惊风、吐血鼻衄、头痛鼻渊等症、如配知母、桑白皮、荷叶、银花、连翘、桔梗、桔仁等治疗肺热咳嗽痰多等症。配生石膏、山栀子、大黄、生地等治疗鼻衄、血热斑疹等症,配苍耳子、知母、木笔花、桑白皮、赤芍等治疗鼻窦炎等。与夏枯草、双钩藤、菊花等配伍,可以治疗肝炎上炎引起的眼花、目赤肿痛、心烦头晕等症。? 黄连在临床上常用对湿热泄泻、高热神昏、吐血、衄血、心下痞满、胃火炽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病症的治疗。如治疗胃肠实热、胃火炽盛引起的胃内嘈杂、牙龈肿痛、胃脘作痛、口舌生疮时,常与连翘、厚朴、枳实、栀子配伍。治疗肝火旺所至的肋胁胀痛、口苦泛酸时常与吴茱萸配伍。治疗心火亢盛引起的胸闷、心痛、夜不能寝时,又常常与瓜蒌、半夏等药物配伍。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黄连中含有黄连碱、掌叶防己碱、甲基黄连碱、木兰碱等物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痢疾球菌、霍乱弧菌等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因此,黄连还是一种很好的抗菌消炎药。? 黄柏是黄柏树的内皮,临床上主要用于对湿热下注、淋病、痢疾、尿浊带下、骨蒸劳热梦遗等病的病症的治疗,如治疗痢疾时常与木香、黄连,马齿苋、白头翁、秦皮等配伍、治疗湿热下注时所至的

泌尿感染。常与栀子、大黄、龙胆草、木通、瞿麦、当归等配伍。治疗血尿时又常与小蓟、地榆、白茅根等配伍。治疗妇女带下、常与车前子、芡实、苍术等配伍。? 黄芩、黄连和黄柏虽然都属清热降火药,但黄芩偏于清上焦火,黄连偏于清中焦火,而黄柏则偏于清下焦火。根据其各自的特点,临床上遇有心炎、肺火时常先黄芩,遇有胃炎时常选黄连,遇有大肠及膀胱湿热火盛时可选黄柏治疗。? 摘自----------《中药基础学》

黄芩种植技术黄芩的栽培技术

黄芩种植技术黄芩的栽培技术 黄芩是常见的材之一,那么黄芩应该如何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___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黄芩的种植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1.选地整地 应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及地下水位较低的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也可种在幼果树行间等一切闲散土地。每公顷施厩肥37500千克加过磷酸钙300千克,黄芩为深根,要求深耕细耙,整平作畦,畦定120厘米,长短不限。 2.繁殖方法 (1)用种子繁殖 黄芩花期长达3个多月,种子成熟期很不一致,且极易脱落,需随熟随收,最后可连果枝剪下,晒干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备用。种子发芽率60%。在15~18℃的温度下,有足够的湿度,播种后约11天出苗。播种分直播和育苗两种,直播好,可节省劳力,根条长,叉很少,产量较高。小面积种植,为便于管理,节省土地,也可育苗移栽。

黄芩花直播分春播和秋播,春播于4月中旬,秋播于8月中旬,宜开沟条播,按行距30~40厘米开2~3厘米浅沟,将种子均匀的撒入沟内,覆土盖平,镇压后浇水,每公顷播种量7.5~112.5千克,播种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 育苗选温暖、阳光充足的地方作苗床,畦宽120厘米,长可根据需要来定,施足基肥,深刨细耧,整平播种,于3月底或4月初,特种子用温水浸泡5~6小时后,捞出稍晾去水分,立即播种。播种前畦内浇一次大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的撒于畦面,然后将粪土混匀后过筛,覆盖一薄层,约厚2厘米左右,为保持土壤湿润和提高温度,促使早出苗,可加塑料薄膜覆盖,7~10天即可出苗。 (2)分根繁殖 在采收或春季选择2~3年生黄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未发芽前的根茎,剪去主根药用,将根茎按形状用刀劈开,按行株距30厘米*21厘米栽植。此法的优点是提前收获到1~2年,早春栽苗成活率高。 3.田间管理

黄芩苷和黄芩素的最新提取方法与应用研究

黄芩苷和黄芩素的最新提取方法与应用研究 摘要黄芩苷和黄芩素是中药黄芩的重要单体,具有多种功效,在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胆、抗癌、抑制炎症反应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两者的新提取工艺和新的应用进行概述,为黄芩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芩苷黄芩素提取方法药理作用 Recent review in extraction techniques and pharmacological study of Baicalin and Baicalein Li Xue , Guo Yan-xia,Ren Hui-xia (Department of Pharmacy,Shandong University. Ji Nan,Shandong,China) ABSTRACT Baicalin and Baicalein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Scutellariae Radix ( HuangQin) , and have various efficacies , including antibacterial , antivirus , antiinflammation , protecting the liver function , antitumor , and show good value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This article reviews latest developments in their extraction technique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evidences for exploiting of Scutellaria . KEYWORDS Baicalin ;baicalein ; extraction techniques ;pharmacological study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现代药学研究证明,黄芩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是主要有效成分[1],其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苷键被水解厚,即产生葡萄糖醛酸和苷元(黄芩素和汉黄芩素),传统上通常以黄芩苷作为中药黄芩的标志性检测物和主要研究对象,但近年来研究发现黄芩素(黄芩苷元)在临床上有更好的药理活性,如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胆、抗癌、抑制炎症反应等,因此本文将两者最新的提取方法与药效分别汇总,为工业生产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黄芩苷提取新方法 黄芩苷的提取工艺很多,过去主要有浸渍法、渗滤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和加碱温浸法等。但都存在提取时间长、效率不高、溶剂消耗量大、操作烦琐、过滤困难等缺点。随着提取和分离技术的不断提高,黄芩苷的提取方法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主要概括如下: 1.1 超声提取 超声能产生空化效应,具有粉碎、搅拌等特殊作用,使黄芩植物组织在溶剂中瞬时产生的空化泡的崩溃,而使组织中的细胞破裂,以利于溶剂渗透到植物细胞内部,使细胞中的黄芩苷成分进入水溶剂之中,加速相互渗透、溶解,以增加黄芩中的主要成分黄芩苷在水中的溶解度。郭孝武等[2]研究了不同频率超声对提取黄芩苷成分的影响,比较在同一提取时间, 频率分别为20, 800, 1100 KHz 时从中药黄芩中提取黄芩苷成分的得率, 以20 KHz 下得率最高, 认为原因是该频率下超声空化效应强, 加之粉碎化学效应, 有利于有效成分转移和黄芩苷与水的混合。但超声波法对设备的要求较高,实现工业化生产,成本较高。

春玉米套种黄芩高效栽培技术技术总结

春玉米套种黄芩高效栽培技术 承包技术总结 黄芩的繁殖分种子、分根(芦头)两种,种子繁殖又分直接播种(清种)和套种两种方法。清种,主要播种季节在春天,加之需要盖草,若面积大,解决盖草困难大。在农作物生长期间,将黄芩套种其行间,利用作物的遮阴取代盖草,省工省时。黄芩的生长不影响玉米大秋作物,待大秋作物秋收后,黄芩根系在土中自然越冬,次年秋后收获,变黄芩多年生为一年生,是旱地栽培黄芩的一项经济效益高的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沁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没有污染,地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气候、土壤条件都有十分适宜中药材的生长。 黄芩是适宜我县种植的地道药材之一,年种植面积5000余亩,但由于春旱严重,管理粗放,加之黄芩种子较小,难以保证全苗,对产量质量影响较大。近年来我们不断实践,成功探索出春玉米套种黄芩高效栽培模式,保证了黄芩一播全苗,提高单产30%左右,亩效益达2400元以上,春玉米单产达500公斤以上,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在将我们承包基地技术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地勘察,科学规划发展基地 黄芩喜温暖,向阳,光照充足的气候条件。耐严寒,抗干旱,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土壤为佳。粮药间作,即采用玉米大垄双行,畦面播黄芩,由于高矮搭配,显示了相当可观的互补效应。玉米与黄芩高矮

间作有利于空气的流通和扩散,复合群体内气流交换作用的加强和C02浓度的提高,无疑对光合作用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使玉米表现出正边际效应。7月中旬至8月上旬播种黄芩,作为高位间作的玉米可起到良好的遮阳作用,同时由于此时土壤湿度大,地温高,有利于黄芩的出苗,一般一周左右可出苗。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与郭村镇元王村、端村、东坡村2600亩春玉米套种黄芩高效栽培技术签订了技术承包合同,重点选择无污染、土地深厚、土质肥沃、水源条件好的地块。有了科学的选地,为提高黄芩基地经济和生态效益打下了科学的基础。 二、严把技术关,规范生产操作流程 1.套种时间在玉米田间封行后,最后一次田间作业后进行,一般在6月中下旬。 2.套种方法在玉米行间种两行黄芩,黄芩行距20厘米,开浅沟2~3厘米,播幅宽5~10厘米,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最好用滚筒。每亩播种量1公斤。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若墒情差,地表干土多,适当轻镇压,穿平底鞋轻踩,或用石砘滚压;若表土湿润,不必镇压,用铁耙轻轻将播种行内土块耙碎,即为黄芩的覆土深土。7天后发芽出苗。 3.田间管理套种黄芩是在作物封行后进行,一般杂草少。翌年早春返青后,及时中耕除草。苗高15厘米后要重追肥,以优质农肥、人畜粪水、腐熟饼肥为主,开沟施肥,上加盖土,利于提高肥效。如不收子,开花时剪去花枝,以利养分集中于根部生长。 4.采收与加工栽后2—3年收获。一般于秋末茎叶枯萎后或春解冻后、萌芽前采挖,因根长得深,要深挖,防止断根。根挖出来后,要抖去泥土,剪去茎叶,晒至半干,撞去外皮,再迅速晒干或烘干。

关于黄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19.27科学技术创新标记之后,进行外业调绘补调。同时, 为了保证房屋界址点的精准度,通常需要进行实测,通过实践再次核查房屋界址点数据的精准度。如下图1所示,为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实践应用流程图: 图1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实践应用流程图 (3)精度控制策略:为了进一步保证精度, 保证农村地籍调查工作的有效性,通常在完成数据采集工作之后,需进行必要的精度验证。首先,相关人员需要明确地籍图界址点精度规定, 平面绝对位置及相对位置误差限值。其次, 结合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应用测量数据,两者进行对比, 数据相符的情况下,可说明测量结果有效,满足农村地籍调查具体要求。反之, 一旦测量数据超过精度规定,可说明精度不够。结合实测数据表明: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应用测量数据精度误差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满足现代农村地籍调查需求,并且在计算机自动化建模技术支撑下,具有成本输出低等优势,可得出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地籍调查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4结论 综上,无人机倾斜摄影在农村地籍调查中的有效应用,能够精准测量出房屋界址点,并且在外业作业的基础上, 可转化为内业处理,具有效率高等优势。同时, 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可实现自动化三维建模。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 无人机倾斜摄影将会融合更多先进技术, 进而在地籍调查中发挥出更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岚,王春涛,赵元务.无像控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农村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42(4):216-218. [2]黄晨东.浅谈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地籍底图测绘中的应 用———以“平潭综合实验区(平原镇、苏澳镇、 芦洋乡)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项目”为例[J].福建建设科技,2018(5):79-82. [3]黄琳,郭朋良.浅谈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8):131-132. [4]彭延锋.基于三维倾斜摄影技术的地籍测量应用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8,32(3):7-10. [5]杨思旋.基于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农村地籍变更中的应用研究[J].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7,32(2):114-116. 关于黄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果秋婷1张小飞2* (1、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7120002、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陕西省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陕西咸阳712046) 中药黄芩指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属唇形科。初记载于 《神农本草经》,在临床上使用的历史已经长达2000多年。在我国黑龙江、 河北、山东、吉林、云南、山西、甘肃、内蒙古等地都有分布。 黄芩疗效确切,具有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止血等的作用[1],为中医常用药物之一。通过分离纯化鉴定,黄芩可分离出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等黄酮类成分,烯丙醇、石竹烯等挥发油类成分,多糖类成分, 此外还含有铁铜锌锰等微量元素。 随着对黄芩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黄芩中成分对于多种疾病都能够起到治疗的作用, 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菌、抗氧化、抗肿瘤, 心血管保护、抗高血糖及预防并发症等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黄芩的化学成分以及现代学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1化学成分 1.1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酮类和黄酮苷类。已确定结构的有四十余种成分,黄芩含量最多的成分之一,可作为黄芩特征化 学成分。其中黄酮类可分离出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2],此外 还有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如二氢黄芩苷,黄烷酮,查尔酮等。 1.2挥发油。通过对黄芩使用不同提取分析方法测定, 舒云波[3]等通过超临界提取分离得到并鉴定出64种成分,占总质量分数较高的主要成分为棕榈酸、棕榈酸甲酯、亚油酸甲酯、薄荷酮、2-甲基丁酸等。黄芩的不同部位含有的挥发油成分也有很大区别。宋双红[4]等采用共水蒸馏法,针对黄芩不同部位提取挥发油,从黄芩花中分离成分鉴定出53种化合物;在茎叶中分离成分鉴定出48种化合物;根中鉴定出39种化合物;种子中鉴定出32种化合物。 1.3多糖。 金迪[5]通过采用微波辅助技术提取多糖,黄芩的多糖提取率可达到89.97%。而炮制后的黄芩炭当中的多糖含量最 低,处于中间部分的主要是生黄芩, 酒黄芩以及焦黄芩等等。不同产地以及不同种类的黄芩之间的多糖含量之间也摘要:中药黄芩为中医常用药物之一,疗效确切,可分离出黄酮类、挥发油类、多糖类成分,此外还含有铁铜锌锰等微量元 素。随着对黄芩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黄芩中成分对于多种疾病都能够起到治疗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黄芩的化学成分以及现代学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黄芩;化学成分; 药理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84,R28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390(2019)27-0045-02(转下页) 45--

黄芩苷的研究概况

综述 黄芩中黄芩苷的研究概况 一前言 黄芩苷(baicalin)是由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 Georgi 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其原植物主要产于东北、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等地,以山西产量最大,河北承德产的质量最好。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肝、胆、大肠、小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1]。黄芩苷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是黄芩及其制剂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成分,据药理学研究报道,黄芩苷具有抗微生物、抗变态反应、降压和镇静、利胆、保肝和解痉等作用[2]。本文对黄芩苷的最新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黄芩苷(baicalin)是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的有效成分之一,属葡萄糖醛酸苷类,水解后产生黄芩素和葡萄糖醛酸,具有清热解毒、抗炎、利胆、降压、利尿、螯合金属离子、抗变态反应等多方面的作用[3]。近年来随着国际上对黄芩苷研究的持续升温以及认识的逐步深入,认为黄芩苷在清除氧自由基、减轻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调节免疫、促进细胞凋亡以及抗肿瘤和HIV等多方面均有作用。 1 解热作用 发热是一个多环节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若其中某些因素、环节被抑制或阻断,则可防止体温升高,从而产生解热效应。目前。对

于黄芩苷解热机制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综合近几年研究发现,黄芩总提物及单一活性成分(黄芩苷野黄芩苷)在整体动物实验、方面表现出显著的解热作用,且在一定剂量下其作用强度可高于以临床剂量折算的阿司匹林[4]。 2 抗炎作用 张罗修等[5]报道了黄芩苷对刺激剂Ca2+载体A23187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GE2的合成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提示了黄芩苷抗炎作用的部分机理。陈先福等[6]应用兔感染性脑水肿模型,测定了黄芩苷、川芎嗪、甘露醇对血清和脑脊液(CSF)中磷脂酶A2 活性的抑制作用及改善脑水肿关系,结果显示黄芩苷与川芎嗪均可抑制磷脂酶A2 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3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采用D-氨基半乳糖及D-氨基半乳糖与内毒素合用建立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的含量。结果,腹腔注射200mg?kg-1或500mg?kg-1黄芩苷可以明显降低因D-氨基半乳糖及D-氨基半乳糖与内毒素合用所致肝损伤小鼠血清中已升高的GOT及GPT含量。提示黄芩苷对于受损的小鼠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7]。静脉注射黄芩苷(90、10mg?kg-1)能显著增加肝组织、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谷胱苷肽(GSH)水平,进一步提高组织的抗氧化能力,通过抑制自由基的产生,降低四氯化碳(CCL)、D-氨基半乳糖对小鼠肝组织的损伤作用,降低生物膜脂质过氧化的产生,增强生物膜的稳定性,从而降低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黄芩的药理研究进展

黄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近代科技的发展,通过对中药黄芩及其活性成分的分析和研究,发现黄芩根部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抗菌、抗病原体、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解热镇痛镇静、保肝等作用,本文是对黄芩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黄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黄芩,是传统的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唇形科多年生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别名黄金茶、烂心草、山茶根。黄芩药性苦寒,归肺心、胃、肝胆、大肠经。黄芩中含有的成分主要有黄酮类、甾醇类(如菜油甾醇Campesterol)、氨基酸和糖类, 迄今已分离出约40种黄酮,在黄酮类中又以黄芩苷( baicalin)、黄芩素( baicalein)、汉黄芩素(wogonin)和汉黄芩苷(wogonoside)、黄芩酮?、ò( skullcapflavone?、ò)、千层纸黄素A( oroxy- linA)等为黄芩的特征化学成分[1]。本文旨在介绍近年来黄芩的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抗菌、抗病原体、免疫调节、抗肿瘤、解热镇静、镇痛、保肝、等作用,为黄芩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思路和依据。 1 抗氧化作用 探讨中药的抗氧化作用, 也是近几年来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对黄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作了大量的工作. 黄芩的主要成分是黄酮和黄酮醇、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苯乙醇糖甙、挥发油以及葡萄糖、蔗糖、苯甲酸、B-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和苯甲醇等[2]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黄酮结构中的2,3双键和4位羰基以及3或5位羟基对黄酮的抗氧化作用有重要贡献. 黄芩中已知的黄酮大都具有酚羟基结构, 因此是较好的抗氧化剂.在研究其主要四种黄酮化合物-黄芩素、黄芩甙、汉黄芩素和汉黄芩甙对脑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时, 分别采用抗坏血酸- Fe2+、2, 2- azobis( 2- amidinopropane) hydrochloride( AAPH)及还原型辅酶ò( NADPH)三种不同损伤体系诱导大鼠脑皮质线粒体脂质过氧化, 四种黄酮10Lmol#L- 1对NADPH导的脂质过氧化都具有保护作用, 四种黄酮对抗坏血酸-Fe2+体系诱发的线粒体肿胀和膜的流动性降低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显示黄芩黄酮能抑制不同体系诱导的线粒体氧化损伤, 其中黄芩素效果最好[3,4]目前, 有许多化妆品中添加从黄芩中提取的黄酮类物质. 2 抗菌抗病原体作用

中药材栽培技术要点

中药材栽培技术要点 出处:网络转载2006.10.24 00:00 来源:网络责任编辑:浏览917次 【导读】 一、选地、整地 1.选地土壤条件好坏,直接影响药材的品质和产量。多数中药材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力高,酸碱度为中性的土壤中。根和根茎类药材,适宜沙壤土种植,黄芪和甘草等根系深的,还要求深耕地,但如果土质不适宜,即便深耕也会使根系生长不良,影响商品质量。选地还应注意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如砷、汞、铅、铜的含量,参照绿色蔬菜生产的标准,不能超标。忌选盐碱、低洼、易涝地块。 2.整地中药材的根系,50%分布在0~20厘米的耕层,30%分布在20~50厘米土层,深耕具有增产作用。但深耕因品种而不同,黄芪、甘草、牛膝等深根类,应深耕30厘米以上。贝母、知母、半夏等根系浅,耕深15厘米左右。其他品种耕深20厘米左右。适墒翻耕,整平耙细,使地平、土暄、上松下实。结合整地,要施足底肥,多施腐熟农家肥、复合肥及生物有机肥。 二、播种 中药材的繁殖方法,分有性和无性两种。有性繁殖,用

种子播种,繁殖系数高,是主要的繁殖方法,如黄芪、黄芩、望江南、红花、柴苏、薏苡、白芷、柴胡、防风及十字花科、苋科的多种药材。无性繁殖利用茎、叶、芽、根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是母体阶段发育的延续,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可提早开花结实,但繁殖系数低。在自然条件下,有的中药材只能进行有性繁殖,如人参、西洋参、桔梗、白芥子、决明子等,而有的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如蕃红花、川芎等。还有一部分中药材既能进行有性繁殖,又能进行无性繁殖,如地黄、玄参、牡丹、芍药、甘草、知母、贝母等。有性繁殖方法如下: 1.种子处理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发芽势、预防病虫为害,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 (1)精选和晒种。对纯度低、杂质多的种子应进行精选,保证种子纯净饱满,减少病、虫、草害。播种前1~2天晒种,也能促进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的活力。 (2)浸种催芽、机械损伤、化学药剂处理等方法,能打破种子休眠,增加种皮透性,促进种子吸水,早发芽。 (3)消毒。能预防病虫为害。用25%或50%多菌灵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2%~l%,或用药液浸泡,蘸无性繁殖材料。 2.播种量应根据播种方式、种植密度、千粒重、发芽率、土壤条件等灵活掌握。

黄芩栽培技术

黄芩栽培技术 黄芩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喜温暖,耐高温,耐严寒.以肉质根入药.以种子繁殖,二年生黄芩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300公斤以上,、 一、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高燥、向阳、土层深厚、排灌水条件好及地下水位较低的中性至微碱性的沙质(或腐殖质)壤土种值。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1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或碳酸氢铵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作基肥,深耕土壤。播前整细耙平,做成1.8米宽的高畦.畦沟宽40厘米:在地块四周开好较深的排水沟,使灌排水畅通。 二、适时播种 1.精选种子。选择当季生产的、色褐鲜亮、干燥、活性高、健康饱满的籽粒作种用.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种子处理. 2.适时适墒播种。春播4月上旬前后,秋播10月上旬前后。当墒情合适时在整平耙细的畦面上.按行距25~27厘米,横向开浅沟(播种沟)条播,沟深2~3厘米,播幅7~10厘米.然后将精选备好的种子拌细土(或沙或灰土)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1-1.5厘米,并用秸秆遮盖(以不见种子为度)。每667平方米用种量0.75~1公斤。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出苗后结合定苗中耕除草1次.以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中耕除草,直至田间封行。做到畦内表土层疏松、无杂草. 2.追肥每年分别于4月、6月.10月各追肥1次,前两次667平方米施人粪尿2000公斤或用40公斤碳酸氧铵、50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钾肥(硫酸钾或氯化钾)兑水浇灌。10月于根部667平方米深施碳酸氢铵3()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5公斤,施肥后及时培土以利过冬。 3.排灌水。黄芩耐旱怕涝,雨季要注意排水.雨水过多或畦内积水易造成烂根减产。当遇旱情严重时,可引水浸润灌溉。 4.剪除花蕾。除留种的植株外,当植株于7~10月长出花蕾时.应在H青天上午摘除花蕾,使养分集中供应根部,促进根部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 1.蚜虫:在生长旺盛季节蚜虫危害芽尖,使植株生长缓慢,影响高产。防冶方法:一是杜绝偏施氮肥,二是采用低毒广谱杀虫剂常量喷雾。 2.叶枯病:该病危害叶部。发病初期,先在叶尖或叶缘出现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然后迅速自下而上蔓延,严重时会使叶片枯死、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其他广谱杀菌荆常量)进行喷雾,每7-10

射干苗种植技术

https://www.360docs.net/doc/714931160.html, 射干用于感受风热,或痰热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等症。用于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症。咽喉肿痛,喉痹不通,二便不通,诸药不效,腹部积水,皮肤发黑,乳痈初起。亳州市谯城区众协药材种苗培育基地来为您解答! 射干为清热解毒中药。本品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湖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春初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以秋季采收为佳。除去苗茎、须根及泥沙,洗净,晒干。切片,生用. 射干味苦,性寒,归肺经。具泻火解毒,消痰,利咽等功效。主治热毒痰多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 亳州市谯城区众协药材种苗培育基地 https://www.360docs.net/doc/714931160.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714931160.html, 射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李时珍总结前人及当时应用的情况曰:“射干即今扁竹也,今人所种多是紫花者,呼为紫蝴蝶,其花三四月开,六出大如萱花,结房大如姆指,颇似泡桐子。 山豆根泻火清热的作用大于射干,射干消痰散结的作用大于山豆根;马勃清散肺热而利咽喉,偏用于肺气不得宣畅而致的咳嗽、喉痛、音哑,射干泻胸中实热,消痰散结而利咽喉,偏用于热盛痰结而致的咳嗽、咽肿、喉中水鸡声。据近代研究报导,射干能消除上呼吸道的炎症渗出物,并有止痛、解热作用。用量一般八分至一钱半,重症可用二、三钱。用量不可过大脾胃虚寒及孕妇忌用。 亳州市谯城区众协药材种苗培育基地是以地道特色药材种植及药材种苗繁育、药材种植,药材种子加工全方面发展的科技企业。种类繁多的的药材种子及药材种苗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亳州市谯城区众协药材种苗培育基地常年可供药材种苗板蓝根、丹参、白术、桔梗、白芷、红花、菊花、生地、黄芪、黄芩、玄参、 亳州市谯城区众协药材种苗培育基地 https://www.360docs.net/doc/714931160.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