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业主同意意向书

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业主同意意向书
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业主同意意向书

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业主同意意向书

(示范文本)

1、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实施办法的通知》(宁政规字〔2016〕11号)文件第五条规定,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应当经本幢或本单元房屋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拟占用业主专有部分的,还应当征得该专有部分业主的同意。

2、《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业主同意意向书》经产权人签名即表示同意增设电梯,并认可《增设电梯工程费用预算及分摊方案》、《增设电梯运行、保养、维修等费用的分摊方案》、《对权益受损业主的资金补偿方案》、《电梯使用单位的确定及运行管理协议》等相关费用及管理的方案。

增设电梯工程费用预算及分摊方案

(示范文本)

1、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实施办法的通知》(宁政规字〔2016〕11号)文件第五条第一款规定,要求制定工程费用预算及分摊方案。

2、增设电梯预计费用______ 万元,由出资增设电梯的业主进行分摊预交,待工程竣工验收结算后,按比例多退少补。

增设电梯运行、保养、维修等费用的分摊方案

(示范文本)

1、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实施办法的通知》(宁政规字〔2016〕11号)文件第五条第二款规定,要求制定电梯运行、保养、维修等费用的分摊方案。

2、电梯免保期后次年预收费用为_____元,根据楼层、面积等因素按比例分摊预收,年末结算公布费用明细,结余部分转入下一年度,不足部分按比例收取。

3、根据电梯使用年限、保养程度等因素的变化,结合质监部门发布的住宅电梯维护保养市场收费指导价,可自行制定以后年度的预收费用。

对权益受损业主的资金补偿方案

(示范文本)

1、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实施办法的通知》(宁政规字〔2016〕11号)文件第五条第四款规定,制定对权益受损业主的资金补偿方案。

2、经友好协商,本幢或本单元增设电梯的建设者筹集资金XXXX元,作为对本幢或本单元楼内因增设电梯造成通风、采光、日照、通行等权益受到影响业主的补偿。

3、建设者按出资比例享受财政补贴,未出资的业主不享受。

电梯使用单位的确定及运行管理协议

(示范文本)

1、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实施办法的通知》(宁政规字〔2016〕11号)文件第五条第三款规定,要求确定电梯使用单位,明确运行管理的责任主体:1)增设电梯运行管理的责任主体为出资增设电梯的全体业主;

2)自行管理的,出资增设电梯的全体业主为使用单位,履行电梯安全管理职责,同时推选一名业主参加电梯安全管理员证学习,取得资格证书,履行相应职责;

3)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为使用单位,履行电梯安全管理职责,与出资增设电梯的全体业主另行签订电梯运行、保养、维修协议;

2、出资增设电梯的全体业主及电梯使用人应自觉遵守以下协议:

1)增设电梯完成后,其产权归出资增设电梯的全体业主共有(谁出资谁所有);

2)本幢或本单元未出资增设电梯的业主,日后可以申请使用电梯,但需补交增设电梯工程各项费用,退还补偿资金;

3)电梯运行、保养、维修等费用由出资增设电梯的业主承担,按《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运行、保养、维修等费用的分摊方案》缴纳;

4)电梯使用过程中,应自觉遵守电梯安全管理规定,如违规使用造成电梯故障的,其维修费用由违规者承担,不得从电梯运行、保养、维修费用中列支;

5)如产权发生转移,应当向买受人书面载明增设电梯相关事项,权利和义务同时转让;

6)如房屋出租给他人使用的,需对增设电梯相关费用作出明确约定,并负连带责任。

7)电梯运行、保养、维修等费用明细每年公布一次,出资业主有权参与和审查相关财务。

出资增设电梯的全体业主同意签名:

受托物业服务企业(盖章):

高层住宅电梯设置标准选择依据标准 (转载)

高层住宅电梯设置标准选择依据标准(转载) 老王书院收藏于2011-09-13 阅读数:公众公开原文来源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郭丽平 一、问题的提出 任何一个高层住宅项目都会遇到电梯的设置标准问题。在工作中经常要问:这栋楼应设置几台电梯? 电梯的载重量多少?速度多少?怎样的配置才是与本楼最匹配的? 二、电梯选型的参考因素 电梯是高层住宅中极为重要的机电设备之一,它是高层住宅的主要垂直交通工具。电梯设备不但费用昂贵(约占建筑基建总投资的9%左右);而且电梯交通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还将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安全和经营服务质量以及经济效益,因此,对电梯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电梯设计中应该从建筑物和交通设施的关系、建筑物内人员分布、楼内相互间的客流情况和客流高峰期间的电梯使用状况等角度来考虑,并反复进行电梯运输系统的交通计算,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及等级来加以评价,从而得出最佳的结果,确定所需电梯的台数、配置方式、服务方式以及电梯的额定荷载、额定速度和控制方式等等。 三、电梯配置的相关规范规定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规定: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认为一台电梯服务60-90户是适宜的。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规定: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确定。 《深圳市民用建筑设计技术要求与规定》规定:在方案阶段,住宅可按下表初步确定电梯数量、额定容量及速度。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高层住宅,其电梯数不应少于2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24层以上时,应设3台电梯;每层住40人、层数为35层以上时,应设4台电梯。 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电梯数量应经计算确定。电梯的服务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乘客平

电梯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电梯项目 规划设计方案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电梯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电梯行业目前已经进入到了成熟期阶段,品种齐全、价位逐年下降、 产能过剩,尤其是中低端产品,同质化情况较为严重,行业竞争更加激烈,行业内洗牌行动已经开始。由于新增电梯的数量急剧上升和老龄化电梯数 量的大幅增加,服务业的能力不足问题仍然未得到缓解。同时,依托城镇 化需求和出口增加,电梯老龄化的自然淘汰和政策及安全标准颁布将加速 淘汰进程,为电梯产业发展提供了刚性需求,行业内产品、技术更新改造 领域发展速度较快。 该电梯项目计划总投资6766.9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154.8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18%;流动资金1612.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82%。 达产年营业收入12636.00万元,总成本费用10079.11万元,税金及 附加118.36万元,利润总额2556.89万元,利税总额3027.92万元,税后 净利润1917.6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110.2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7.78%,投资利税率44.75%,投资回报率28.34%,全部投资回收期5.03年,提供就业职位206个。 坚持安全生产的原则。项目承办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设项 目消防、安全、卫生、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管理规定,认真贯彻落实

“三同时”原则,项目设计上充分考虑生产设施在上述各方面的投资,务必做到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工作贯穿于项目的设计、建设和投产的整个过程。 ......

电梯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上海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设计导则

上海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设计导则 (试行)

编制说明 为规范和指导上海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设计工作,特编制本导则。 本导则的编制工作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牵头组织,会同上海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上海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共同开展,由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编制,经市建交委科技委组织的专家评审会和征询相关部门意见后定稿。本导则的编制得到了上海市消防局、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 本导则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总平面、建筑、结构、机电设备等五部分内容,并附条文说明及加装电梯推荐方案图。请各单位在执行本导则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与数据,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石门二路258 号;邮编:200041),以供今后修订参考。 导则编制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导则主要起草人:李承铭李军邓康年金骞曹贤林李进军 岳建勇赵郁朱家真杨钦傅彬侯胜男

目次 1 总则 (1) 2 总平面 (1) 3 建筑 (1) 4 结构 (3) 5 机电设备 (3) 6 其他 (4) 附表1:既有住宅常见户型加装电梯示意 (5) 附表2:既有住宅其它户型加装电梯示意 (7) 附:条文说明 (12) 附:加装电梯推荐方案图(方案一、方案二) (14)

1 总则 1.0.1为规范和指导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设计工作,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含底层为商业用房,上部6层为住宅的7层既有住宅)的加装电梯工程设计。 1.0.3 设计依据 1、既有多层住宅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 2、设计应符合的前期条件: 1)方案阶段:项目符合相关主管部门要求的关于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须满足的前期条件。 2)施工图阶段:方案设计已通过规划、消防及其它相关部门的审批或审核。 3、设计应符合国家和本市其他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4 设计原则 1、应遵循安全、节能、环保、经济等原则,同时便于施工、安装和运营维护。 2、尽量减少对住宅现有使用功能和周边环境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影响。 2 总平面 2.0.1加装电梯后小区道路宽度应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当原小区道路宽度不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时,不得再减小道路宽度。 2.0.2加装电梯后消防车道宽度须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当原消防车道宽度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时,不得再降低其宽度。 2.0.3加装电梯应尽量减少和避免对小区地下总体管线的影响。 2.0.4方案设计应包含设计说明和总平面图,设计说明中须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后的新增建筑面积进行表述,总平面图中需明确该住宅与相邻建筑的总体关系。 3 建筑 3.0.1候梯厅深度不宜小于1.5m,有条件时深度可放大至1.8m。底层候梯厅宜有不

关于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实施意见【最新版】

关于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完善既有住宅使用功能,切实改善和服务民生,加快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需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问题为导向,以房屋使用安全为前提,以满足广大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便利出行为目标,积极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补足民生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一)业主主体,社区主导。发挥住宅业主作为物权所有人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业主意愿,由业主决策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负责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政策宣传、业务指导、矛盾协调工作。

(二)政府引导,试点带动。发挥政府引导推动作用,通过财政补助调动业主积极性。采取“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工作方式,通过试点效应,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加装电梯工作,使加装电梯工作真正落地,惠及民生。 (三)部门联动,简化审批。各职能部门要按照统一部署,加强联动,化繁为简,简化电梯加装报批验收程序,真正方便广大业主办理电梯加装手续。 (四)统筹兼顾,安全第一。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因地制宜形成合理可行的电梯加装方案;改造过程中始终要把房屋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实落实各方主体责任。 三、明确责任主体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属于特种设备安装行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应当以幢或单元为单位提出申请,由本单元、本幢业主作为申请人,申请人负责统一意见、组织方案制定、项目报建、设备采购、工程实施、维护管理等相关工作。申请人可以推举业主代表负责上述工作,也可以书面委托业主委员会、电梯企业、具有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物业服务企业、住宅原房地产开发企业、房改房原售房单位、第三方代建单位等作为实施主体代理上述工作。受托人应当与委托人签订“授权

五星级酒店电梯速度的合理选择

五星级酒店电梯速度的合理选择 电梯是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垂直交通运输设备,它是高楼层间人物流动的便捷之路,能否满足大楼客货流量的要求,决定着楼内电梯的选择正确与否。因此,应合理选择电梯的规格(包括速度、载重、控制方式等)、台数和调度方式,这是高层建筑电梯的重要课题。 本文重点对电梯速度的正确、合理选择进行分析和论证,从而得同合理电梯速度的确定方法。 一座高楼中的电梯,当最大行程h(m)、确定之后,在电梯额定载重标准化条件下,如果电梯额定速度vn(m/s)选得过低,一次运行时间t(s)就会过长,运输能力就会过小。为满足大楼内运输量的要求,必然就要多安装几台电梯,因而电梯井道数目增加,建筑基建费用增加,这是很不经济的方案。 如果电梯额定速度选得过高,则长距主升长的一次时间可以缩短,南昌市了运输能力;但在短距离升降时就无法达到额定速度,而是采用较高速电梯的造价很高,所以也是不经济的方案。因此电梯速度合理选择的实质,就是一个技术经济综合比较的结果,同时还要考虑建筑物的规模、性质、特点以及建造者某些特殊要求。 1 电梯额定速度的合理选择 1.1电梯速度选择的原则 电梯速度选择的原则:一是多方案技术经济综合比较,二是单台电梯技术经济比较。第1种方法受多种因素不影响较大,特别是人为因素,所以不易得出统一的简单的表达模式;而第2种方法涉及影响因素较少,易于获得简洁的表达关系式。故本文采用第2种方法,根据《电梯运动的最优参数》一文创立的用无因次参数分析、计算电梯运动参数,将电梯运动各段的运行距离、时间、一次运行时间、最大运行速度、电动机功率、电能消耗以及电动机的发热和温升等实际参数均化为速度系数α的函数,对速度系数最优化而得出α最优值范围。从电梯拖动电动机功率及电耗较小来确定电梯额定速度,称为经济速度,这时α=1.1~1.2,考虑到低、1.05~1.25。从电梯电动机发热是小和运行时间接近最短的观点来确定电梯短距离运行的分速度,这时α=1.5。 1.2电梯合理速度选择的计算依据 由《电梯运动是优参数》一文得出:在给定升降高度h(m)及设定平均加速度a(m/s2)的条件下,电梯速度v n(m/s)及一次运行时间t(s)与速度系数α的关系为 v n2=(a-1)·(ha)(1) t2=(a2/a-1)·(h/a)(2) 从⑴式可得出电梯标准额定速度的合理适用高度为 h=v2n/a·1/a-1 (3) 将⑴、⑵式联立求解,消去h,则得 t=v n/a·a/a-1 (4) 再将⑶、⑷式联立求解,消去α,则 t=v n/a·h/v n(5) 由公式⑶还可得出:在选定电梯额定速度vn和设定平均加速度a条件下,

电梯安装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 . 比尔特电梯 宏馨石板嘉苑项目电梯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批准:

编制日期: 2014 年 8 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2、安装施工组织管理 3、安装施工总平面规划(附施工区域平面布置图) 4、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组织措施 5、工程重难点及要求 6、人力资源配置 7、技术文件及资料 8、主要施工机具及检测仪器 9、安全防护用品 10、施工工艺及流程 11、安全、质量管理 12、工程质量目标 13、安装施工进度

比尔特电梯 小区项目电梯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 1.1、小区项目位于简阳市石板凳镇,该项目地面分别为地上7层,由 1栋建筑 组成,每幢各单元设置 1台电梯,电梯为帝奥电梯生产的帝奥牌电梯。 1.2、本工程建设单位是,质量安全检验机构是,验收合格后由安装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供《电梯检验报告书》和《电梯安装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1.3、该项目选用帝奥电梯 2 台,自编号为 1#.2# 1.4、本工程共有2 台垂直电梯。电梯的安装工程全部由比尔特电梯承接安装。 1.5、电梯井道为砖混和混泥土结构。 1.6、电梯型号、性能及主要参数(未标注尺寸单位均为mm)

2、安装施工组织管理 本工程参照项目法施工,实行施工项目经理责任制管理,组成项目部,项目管理体系如下: 3、安装施工总平面规划 3.1、电梯安装队按期进入施工现场,由建设单位提供临时房屋为库房,设置办公室、库房、工具房。施工用电设置总配电箱低压供电。380V用电直接由总配电箱供电。220V电动工具在电梯井道作移动式随机使用,电梯井道照明采用行灯系列。施工用电总电源由建设单位提供。 施工现场总平面如图所示:

既有老旧小区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难点问题分析及探讨(王锋 赵亮)

既有老旧多层住宅增设电梯难点问题分析及探讨 王锋1,赵亮1,张红建 2 (1.水利部机关服务局,北京 100053;2.黄河小浪底水资源投资有限公司,河 南郑州 471000)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逐步来临,既有老旧多层住宅由于大部分没有安装电梯,已逐渐难以满足老年人上下楼的基本生活要求。2008年起,广东、北京等几个省市陆续出台了既有老旧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性意见,但总体进展并不顺利。2013年笔者单位拟对1栋老旧住宅增设电梯,最终也因住户意愿等具体原因未能实施。结合具体实践,笔者对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思考和建议,希望对其他地区或单位增设电梯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老旧小区增设电梯难点问题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七层以及七层以上的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对于七层以下则没有强制性要求。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我国六层及以下的多层住宅普遍没有安装电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步来临,这些没有安装电梯的住宅已逐渐难以满足老年人上下楼的基本生活要求,既有老旧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呼声日益强烈。2008年起,广东、北京等几个省市陆续出台了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性意见,但由于资金来源、规划审批、住户意愿等一系列问题,总体进展并不顺利。 2013年笔者单位所在系统组织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其中包含增设电梯试点。2015年笔者单位拟对1栋多层住宅增设电梯,最终因住户意愿等具体原因未能实施。本文就该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思考和建议,希望对其他地区或单位增设电梯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一、基本情况 该项目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为6层住宅,建成于1989年,共有96户住户。该楼共有7个单元,呈L型布置,其中1-3单元为东西朝向,4-7单元为南北朝向。经设计单位现场勘查,除拐角处3单元空间不够外,其余6个单元都具备增设电梯的条件。 二、主要难点问题分析

福建省关于城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

福建省关于城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2010) 本文提要:城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可以按梯号为单位进行。增设电梯应按照《物权法》第76条规定,由业主共同决定,本着业主自愿、公开透明、充分协商的原则,经该梯号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住户同意。 福建省关于城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 闽建房[2010]24号 各设区市规划局、建设局、房管局: 为进一步完善我省城市既有住宅的使用功能,提升城市既有住宅区的居住品质,根据省政 府《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危房)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闽政文[2010]106号)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对城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既有住宅,满足城市规划、建筑结构和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电梯。对于城市规划五年内需拆迁改造的住宅,不列入增设电梯的范围。 二、城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可以按梯号为单位进行。增设电梯应按照《物权法》第76条规定,由业主共同决定,本着业主自愿、公开透明、充分协商的原则,经该梯号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住户同意。 三、城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可以通过下列渠道筹措资金: (一)由业主根据所在楼层等因素,充分协商后按一定比例共同出资; (二)相关业主可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 (三)在经专有部分占该梯位住宅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 业主同意时,相关业主可按有关规定要求申请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四)其他符合规定的资金。 增设电梯所筹措的资金及使用情况应当公布,接受监督。 四、城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项目以同意增设电梯的专有部分业主作为建设单位,负责增设电梯项目的工程报建、设备采购、组织实施等相关工作;也可以由同意增设电梯的专有部分

浅谈电梯选型需要考虑的几点问题

浅谈电梯选型需要考虑的几点问题 发表时间:2016-03-22T14:44:57.8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作者:杜静代宏伟杜豪[导读] 河南瑞讯电梯有限公司河南周口 466000 随着电梯用量的增长,使用电梯的人数也随之增长,电梯的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杜静代宏伟杜豪 河南瑞讯电梯有限公司河南周口 466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高层现代智能化建筑的增多,电梯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它的选型配置好坏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合理利用,选型配置优良的电梯可以使乘客和货物在大楼内快捷、便利、安全地流通,还可以增加建筑面积的利用率、节省设备和能源而降低成本。本文通过几个关键问题来介绍电梯的合理选型。 关键词:电梯选型;电梯交通流;轿厢容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梯行业也正经历着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目前,我国在电梯产量、电梯保有量等方面已经跃居世界前列。随着电梯用量的增长,使用电梯的人数也随之增长,电梯的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面对近几年来电梯安全事故频发,《特种设备安全法》进一步明确了安全主体责任,企业越来越重视电梯安全问题。合理的电梯选型能够减少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电梯的优良的配置是载重适中,梯数较多,及拥有群控的功能。这样可以实现足够的运载能力,平均间隙时间和平均行程时间达到合理状态,从而使乘客等待时间不太长,运行起来既安全又经济。因此电梯配置选型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建筑物的属性和电梯的属性相匹配 建筑物的属性包括建筑物类型。建筑物类型按用途分有:医院、住宅、办公、商场、旅馆、教学楼、厂房等;电梯的属性则包括电梯数量、电梯载重、运行速度、开门方式、开门尺寸、层站数、电梯功能等。电梯按用途分为乘客电梯、客货电梯、医用电梯、住宅电梯、杂物电梯、观光电梯、船用电梯、建筑施工电梯等。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电梯如:防爆电梯、冷库电梯、家用电梯、残疾人电梯、矿井电梯、电站电梯、消防电梯等。每种类型的电梯都有其适用场合和功能配置要求,对电梯合理的选择是保证高层建筑高效交通的基础。因此,在建筑物规划期,就应该明确建筑物的用途,因为不同用途的建筑物使用电梯的类型不同。在确定建筑物用途后,应根据其建筑面积、层楼、人流量、电梯所处位置等因素作出客流分析,以便确定速度、载重量、所需台数、机房类型和曳引机型式等。 二、电梯交通流的关键指标 电梯交通流是指由电梯系统服务的乘客数、乘客出现周期及乘客的分布情况描述的状态量,反映了建筑物内部客流量的情况。交通流的表示方法很多,电梯交通流的关键指标包括:(1)5min载客率,它是衡量电梯输送能力的主要指标,它是指电梯在5min内输送乘客的人数和建筑物使用电梯的总人数的比。(2)平均间隙时间,它是指到达基站的电梯轿厢与上一次的时间间隔;(3)平均行程时间,平均行程时间反映的是乘客的乘梯时间,即从进入轿厢到达目的站所需要的时间。但是在交通流分析中用到的仅仅是能够充分表示电梯交通流特征的数据,通常包括单位时间内进入电梯门厅的人数和离开电梯门厅的人数,还包括单位时间内电梯交通总的客流量。这些指标作为选型与配置的主要依据。 三、轿厢容量和额定载重量 在传统的电梯交通分析计算中,使用的是轿厢容量而不是额定载重量。简单看来轿厢容量大输送能力就高,但实际上过大的轿厢容量会导致停层概率增加,乘客数量多而使出入轿厢的时间长,在没有客流高峰时设备运行费用大。因此轿厢容量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和客货流来进行选取。一般国内以13人(1000kg)为参考基准,结合具体情况可上下浮动。 在乘客电梯的设计时,往往是通过额定载重量来确定轿厢容量和轿厢有效面积。按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表3结果取其中较小的数值。为了防止乘客过多或货物过重而引起超载,GB7588-1995第8.2条规定了额定载重量与轿厢最大有效面积的关系。由于装潢使得整个轿厢地板面积不能完全被乘客利用,于是在交通分析计算中常以80%的轿厢容量来计算。轿厢尺寸应参照GB/T7025-1997《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确定。住宅电梯轿厢应考虑运送大件或重件物品如家俱、钢琴、担架。对于载货电梯额定载重量的选择应考虑大型单体物件的最大自重,以及小型物件一次运输的总重量。为了安全电梯可以安装超载报警装置。 四、电梯的土建结构要求 电梯与建筑物的联系主要涉及井道、机房、层门入口、导轨固定等,必须处理好这些与土建配合的细节。此外还应考虑建筑的抗地震设计;电梯噪声的隔离措施;超高层建筑的摆动和垂直度对电梯的影响,电梯起制动引起的晃动、倾斜、变形对建筑结构强度的影响等。比如根据建筑物摆动的参数算出的钢丝绳最大晃动值过大,就应采取晃动衰减措施。 电梯的井道和机房的型式与尺寸应符合GB/T7025-1997的有关规定。对于井道,井道壁为了防火需要应全部采用实体墙。为了提高建筑利用率,井道尺寸应在标准范围内尽可能小。顶层高度和轿厢顶部间隙要保证当对重处于完全压缩缓冲器位置时,轿顶仍有一定的安全高度。底坑的深度、底坑的承载、底坑的排水、井道开口、消防电梯的井道与机房的耐火极限、厅门牛腿的承载、井道顶板的隔声、井道永久性照明等应符合建筑标准和电梯标准的有关规定。对于机房,机房应有足够空间供维修人员安全、容易地接近所有部件。机房应防雨、通风;保证小动物不能进入机房;机房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保证机房灭火设备的可靠性;机房的设备布置、通道宽度、机房承重、为搬运设备而在机房顶板或上横梁设置的吊钩应符合电梯标准要求;楼板的预留孔应符合所订电梯的需求。 电梯井道与机房的土建图应按专业电梯生产厂家提供的同类型的标准图纸,并结合建筑物电梯井道的不同结构(如砖结构、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或钢骨结构)等绘制。 五、整体效率及全生命周期成本 作为垂直载人交通工具,不仅要考虑产品价格,运行中所消耗的电能,而维修保养等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专家建议电梯购买过程中对电梯质量、安全性能及价格进行考量的同时,还需要对电梯全生命周期的内成本有所把控。要考虑整体效率和全生命周期成本。据了解,在电梯销售过程中,一些供应商为了达到成交的目的,采取低价策略,成交后抬高维保服务价格。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节约采购成本。专家建议,在采购电梯过程中,应当把质保期过后的维保内容和维保价格也纳入购买考核体系,把产品和服务打包采购,这样既能反映企业的综合实力,也便于用户考核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成本。

电梯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1)

电梯项目 规划设计方案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摘要 该电梯项目计划总投资15838.9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678.1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6.36%;流动资金2160.7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64%。 达产年营业收入15806.00万元,总成本费用12127.96万元,税金及 附加285.58万元,利润总额3678.04万元,利税总额4470.94万元,税后净利润2758.5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712.4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3.22%,投资利税率28.23%,投资回报率17.42%,全部投资回收期7.24年,提供就业职位322个。 报告根据项目工程量及投资估算指标,按照国家和xx省及当地的有关规定,对拟建工程投资进行初步估算,编制项目总投资表,按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固定资产借款利息等列出投资总 额的构成情况,并提出各单项工程投资估算值以及与之相关的测算值。 电梯制造行业是指各种电梯、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升降机及其专 门配套件的制造。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T4754-2017)》,中国把电梯行业归入通用设备制造业(国统局代码C34)中的物料搬运设备制造(国统局代码C343),其统计4级码为C3435。 报告主要内容:基本情况、背景和必要性研究、市场分析预测、项目 规划方案、选址可行性分析、项目工程设计说明、项目工艺说明、环境保

护概述、企业卫生、风险评估、项目节能评价、实施安排、投资可行性分析、经济评价分析、项目综合评价等。

电梯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目录 第一章基本情况 第二章背景和必要性研究第三章项目规划方案 第四章选址可行性分析 第五章项目工程设计说明第六章项目工艺说明 第七章环境保护概述 第八章企业卫生 第九章风险评估 第十章项目节能评价 第十一章实施安排 第十二章投资可行性分析 第十三章经济评价分析 第十四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十五章项目综合评价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意见【最新版】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意见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需要,完善我县既有多层住宅使用功能,提高居住品质,方便居民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民政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浙建(2016)6号)等法律、法规、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 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应坚持“业主主体、社区主导、政府引导、各方支持”的原则。既要发挥政府的协调服务职能,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良好氛围, 更要发挥住宅业主作为物权所有人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业主意愿, 依法通过民主协商形成合理可行且兼顾各方利益的改造方案。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松阳县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既有住宅。既有住宅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中请加装电梯:

(一)具有合法不动产权属证明的无电梯住宅; (二)未列入房屋征收范围和计划; (三)满足建筑物结构安全、消防安全等有关规范要求。 三、组织实施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下简称县建设局)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牵头部门。住宅加装电梯可以以住宅小区、幢或单元为单位提出申请。以小区为单位申请加装电梯的,申请人为该小区业主委员会; 以幢或单元为单位申请加装电梯的,申请人为该幢或单元业主。 申请人可自行实施,也可委托业主代表、业主委员会或电梯企业、具有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第三方代建单位等作为实施主体代为实施。受托人应当与委托人签订委托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一)签订协议。加装电梯的服务范围内产权所有人应当自主或者委托社区组织主持,依照《物权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就加装电梯方案、资金分摊意见和电梯维护管理等有关问题进行充分协商,经本小区、木幢或本单元房屋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而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总人数

电梯合理选型方法

电梯合理选型方法 一、规范要求 1.《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 规范正文: 4.1.7 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认为一台电梯服务60-90户是适宜的)。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规范正文: 6.3.1 下列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 6.3.1.1 一类公共建筑。 6.3.1.2 塔式住宅。 6.3.1.3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6.3.1.4 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 6.3.2 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6.3.2.1 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时,应设1台。 6.3.2.2 当大于1500m2但不大于4500m2时,应设2台。 6.3.2.3 当大于4500m2时,应设3台。 6.3.2.4 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 6.3.3.5 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6.3.3.7 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确定。 6.3.3.10 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专用电话;并应在首层设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 二、电梯选型的步骤 1、计算建筑物交通规模。建筑物交通规模指建筑物内常有人数,对于办公大楼以每人占地面积(m2/人)来计算;对于住宅楼以每套居住人数(人/套)来计算。 2、初步确定电梯的型号和台数。我们依据建筑物的用途、高度、运输能力需求、周围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初步确定电梯的型号和数量。电梯的选型与配置选择需要有专业指导,品牌要精心挑选,还要兼顾运行效率与舒适程度。在台数估算时,根据类似工程的经验和运输能力的需求来定。 3、确定电梯服务方式。随着电梯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电梯运行方式多种多样,有集选、并联、群控等方式,还有分单双层、高低区服务方式,更发展到神经网络运行控制。合理地确定服务方式,有利于提高运行效率。例如满载直驶方式,可以节省无谓的开关门时间。 4、计算电梯运行周期。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计算电梯运行一周时间。电梯在基站让乘客进入后,上、下运行服务完毕,又回到基层让乘客离去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往返一周时间。它包括了电梯实际运行时间、开关时间、乘客出入轿厢的时间和损失时间。 5、分析计算结果。分析计算出来的电梯输送能力是否符合建筑物中客流集中率的要求;平均运行间隔是否达到预定的服务质量要求。如果不符,应重新选定电梯的台数和规格,并再次进行计算和分析。 总之,电梯选型的总原则是经济、实用、可靠、先进。电梯造型与配置是技术与经济综合比较的结果,在具体选型与配置中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用途、客流量、相关的安全技术参数、客户的资金状况等综合考虑。 三、电梯选型的方法

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上海四景计算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 梯 控 制 系 统 方 案

上海四景计算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舒特电梯智能控制系统 ---楼宇自动化的首选 前言: 系统概述: 随着高科技的蓬勃发展,智能化管理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物业管理公司或管理人员为了能对楼宇内各种人员的进出进行更有效、更安全的管理,有效的控制闲杂人员的进入,可以通过采用对电梯的合理控制实现这种功能需求。所有的电梯楼层,都必须先经过系统管理员授权。使用电梯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权限分配,每个进入电梯的人经过授权可以进入指定的区域或楼层,并且可以根据时间表进行授权管理。未经授权,无法进入管理区域的楼层,并对重要楼层进行时间段控制。控制器不管是脱机运行还是联机控制,都可记录大量的交易数据,使得电梯的所有人员进出记录都有据可寻。针对这些需求我们开发了电梯楼层控制器,并分为手动型和自动型两款,客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通过智能卡管理电梯运行,可将闲杂人员阻止在电梯之外;同时,又起到了电梯省电省空耗的环保作用;也减少了出现电梯按键失灵的情况;延长了电梯使用寿命;加强了传统安全管理系统中管理的薄弱的一面;提高了物业的安全等级,电梯系统智能化控制已逐渐成为智能化建筑楼宇中必不可少弱电系统之一 二、选择使用电梯控制系统带来的好处 (一)使用梯控制系统可有效的控制闲杂人员的进入,可以通过采用对电梯的合理控制实现各种功能需求。 (二)使用梯控制系统能够提高楼盘的整体智能化程度,提升楼盘亮点和档次,充分体现智能化楼宇和智能化小区意义,是楼盘更具附加值。 (三)使用梯控制系统能够使公共电梯轻松晋级为私有电梯,能够让业主充分体现私有电梯的尊贵和方便性。 (四)使用梯控制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更方便和更公平使用。 (五)协助收取物业费 管理人员可对系统的用户卡设定使用权限,设定失效日期,便于控制管理费用的收取。 如用户使用到达使用的失效时间,则不能开梯,提醒并促使用户到达管理处及时缴费,对于不按时交纳物业费的业主,则不能使用电梯,有效的将管理费用与用户使用权限挂

DBJ41T2072018河南省既有居住建筑加装电梯技术标准.docx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DBJ41/T207-2018 河南省既有居住建筑加装电梯技术标准Henan Prov ince tech ni cal sta ndard for elevator addi ng in existi ng reside ntial buildi ng 2019 —01 —10 发 布2019 —03 —0 [实施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河南省既有居住建筑加装电梯技术标准 Henan Provinee technical standard for elevator adding in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 DBJ41/T207-2018 主编单位: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河南省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9年3 月1 日 2019 郑州

为完善既有居住建筑的使用功能,改善老旧小区住户的居住条件,方便老年人、行动障碍人士和妇女儿童等群体的日常生活,规范和指导河南省既有居住建筑加装电梯工作,编制组经大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结合 河南省实际情况及地域特点,参考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及其他省市的相关规定, 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机电设备,施工及验收等。 本标准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注意积累资料,及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到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质量处(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03号,邮政编码:450099),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廖1 霍畫I I I —主编单位: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郑州西奥电梯现代化更新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徐公印高树才侯博万宁刘重晓 李桂芳王世权杜战胜董科陈旭东 陈文金吴铮李翔吴伸杰郭俊奇 李洋秦雁芳金俊冉朱彦伟张琪 苏红艳 主要审查人:季三荣魏毅力魏剑霞李光郑丹枫 李亚民刘忠刘志伟

电梯配置和选型的传统计算方法

附录A 电梯配置和选型的传统计算方法 (规范性附录) A.1电梯数量和轿厢容量的选择,应满足5min客流高峰期输送能力的要求。5min客流高峰期输送能力的要求([HC])可由建设单位提出,但应满足本标准第5.2条的要求。 A.25min客流高峰期一般应采用一天内最繁忙5min上行高峰期,也可按照实际情况,采用一天内最繁忙5min下行高峰期或其它有代表性的客流高峰期。 (式A-1) (式A-2) (式A-3) (式A-4) 式中: N l—计算电梯组中的电梯总数; P—客流高峰期电梯平均乘客人数,取由轿厢面积确定额定乘客人数的80%; N p—电梯设计服务总人数; RTT—电梯往返一次运行时间(s)。电梯伸至地下室时,可根据电梯运行级别,每一层地下室增加15~30s。式A-3给出的是上行高峰期的RTT计算公式,对于下行高峰期及其它设计工况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RTT计算; H—电梯平均最高返回层,见表A.1; t v—理论层间运行时间(s); S—平均停站数,见表A.1; T—从电梯门开始关闭到下一停层电梯门打开到800mm的时间(s),T是一个代表电梯自身性能的时间参数,由电梯供应商提供,初步设计阶段也可根据电梯运行级别按8s~12s取值;t p—每个乘客进(出)轿厢的平均时间,一般可取2.0s; d f—主楼层到最高层的平均层高(m); v—电梯额定速度(m/s)。 A.3H和S可分别按式(A-5)和式(A-6)计算,部分额定乘客人数和楼层数对应的H和S 值可查表A.1。 (式A-5) (式A-6)

式中: N f—主楼层以上电梯服务总层数。 A.4电梯数量和轿厢容量的选择,应考虑电梯分组分层或建筑服务分区。

2019年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情况报告

2019年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情况报告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是近年来的社会热点、民生重点,也是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的焦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加装电梯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2018年的“鼓励加装电梯”到今年的“支持加装电梯”,可见国家对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的重视。近年来,XX为切实办好加装电梯这一“民生关键小事”,已经连续三年将加装电梯列入市政府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各级政府、各级部门、街道社区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加装电梯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2016年,省厅联合八厅局共同发布《关于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指导意见》(浙建〔2016〕6号),助推我市加装电梯工作正式提上日程。2017年7月,经

过前期政策调研和准备,按照市领导提出的“责任下沉、试点先行”的工作要求,在上城、江干两城区正式启动加装电梯试点工作。8月,成立了XX市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保房管局)。11月,全市第1处加装电梯项目完工。2018年结合试点经验,在上城、下城、江干、XX、西湖、滨江等六城区正式启动加装电梯工作,2019年又将实施范围拓展至整个市域范围。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22处加装电梯项目通过联审,其中332处已完工、175处在建。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已基本形成“业主主体、社区主导、政府引导、各方支持”的加装电梯XX模式,得到了全国人大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权威媒体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在头版以“XX破题老小区加装电梯:大家的事,商量着办”为题点赞XX加梯工作;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将XX加装电梯列为“人大代表票决

既有住宅增设电梯适用法律问题辨析

既有住宅增设电梯适用法律问题辨析 由地方政府推动的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始于2008年广东省,之后,全国一些大中城市相继推行。这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新事物自始即成为社会关注和热议的话题。由于客观上存在着低层业主与高层业主的利益冲突,更由于某些地方政府出台的有关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规范性文件有悖于相关法律、法规,激化了矛盾,出现了不同意增设电梯的业主被打恐吓电话、被堵门锁、被丢垃圾等违法行为,有的地方还发生了肢体冲突、打斗等严重事件。同时,由于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实施,引起了利益受损群体对政府的信任危机,有的已将政府有关部门诉至法院,有的上书人大,要求审查、撤销这种规范性文件。近年来这种矛盾、冲突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影响了社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探究这种矛盾、冲突的根源,寻求化解之道,成为政府与社会不能回避的严重问题。 一、矛盾的根源 1.低层业主利益受损与高层业主利益增加的事实 没有预留电梯井的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改变了原规划设计,占用业主共有的公共用地安装外挂式电梯,改变了建筑物结构或外型,势必对相邻住宅尤其是底层住宅的日照、采

光、通风、安静等居住的必备条件造成不利甚或严重的影响,住宅物业价值也随之受损。而高层住宅增设电梯后,业主出行方便了,其住宅物业也随之增值。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这种利益的冲突成为引致低层业主与高层业主矛盾的内因。 2.业主对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双重多数决”表决规则 某些地方政府针对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物权法》第七十六条就建筑区划内可否占用业主的共有土地增设电梯确立了“双重多数决”的表决规则:本栋(单元)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这个表决规则事实上将多数业主的意志强加给了少数业主。正是这类规范性文件确立的这种表决规则成为催生、激化低层业主与高层业主矛盾的重要外因,也成为利益受损群体对相关地方政府严重不满的主要原因。 二、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能否适用“双重多数决”表决规则 我国《物权法》第七十条确立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有三种: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权、对共有部分享有共同管理权。各地方政府出台的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之规范性文件,对增设电梯拟占用业主专有部分的,都明确规定应征得该部分业主同意。对此,各方均无异议。对增设电梯

电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23页)

电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23页)

————————————————————————————————作者:————————————————————————————————日期:

目录 第一章电梯安装控制要点 (5) 第二章设计概述 (6) 第三章曳引式电梯施工技 (7) 第1节施工流程: (7) 第2节施工方案 (7) 1、搭设脚手架 (7) 2、电梯井道施工照明 (8)

3、导轨安装 (11) 4、厅门安装 (15) 5、机房设备安装 (17) 6、组装对重框 (18) 7、组装轿厢 (19) 第四章电梯调试与验收 (23) 第1节电梯的调试和验收 (23) 第2节竣工文档 (23)

第一章电梯安装控制要点 搭设在井道内的安装电梯脚手架不同于一般的脚手架,应满足下列三点要求: 脚手架必须安全可靠,每平方米承载能力不小于2.5kN,脚手架整个高度的全部重量不能集中在底部,需在中间分段承载。 脚手架从上到下,在整个高度上不能妨碍安装电梯的各道作业。因此,支搭脚手架前,装电梯的施工人员应根据井道尺寸、机房和导轨布置尺寸,绘制出支搭脚手架的施工图,注明尺寸,然后按图搭设。 确定脚手架的层高,既要考虑建筑物的层高,又要考虑操作人员上下行动方便。 电梯设备垂直运输中最重要而困难的是顶部机房中曳引机的吊装必须安全可靠。常用方法是卷扬机滑轮组,其受力点是顶部预埋锚点,吊装前采取试吊措施,试吊物的重量为曳引机重量的1.25倍,超载试吊无问题后再正式吊装曳引机。确保施工安全。 必须保证和提高导轨的安装准确度和牢固度,以保证电梯长期平稳地运行。为此,施工中一方面要重视固定导轨支架结构的可靠性和安装准确度,另一方面要力求提高导轨的安装准确度和接头可靠性。轿厢两导轨对铅垂线偏差应小于0.6/5000(mm),两导轨间距偏差在整个高度上小于±0.5mm。每一个导轨接头应平齐,无凹凸台阶现象,偏差小于0.05mm,每一个接头间局部缝隙小于0.5mm。导轨安装结束后,必须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组装轿厢。以后在电梯

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协议书

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协议书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本单元相关业主经过友好协商,就本单元增设电梯项目达成如下协议: 一、房屋坐落:本单元相关业主同意在本单元(区 街道社区小区幢(号)单元)增设载客电梯一部。 二、产权归属:既有住宅增设的电梯,不计入各分户业主的产权面积,不办理不动产登记。 三、申请人:本单元相关业主同意选择以下第种方式组织实施。 (一)自行实施:业主民主推选出为本单元增设电梯项目总负责人。 (二)委托实施:本单元相关业主经过友好协商,现委托代为办理增设电梯的相关手续。 四、业主、电梯项目负责人或第三方代理主要职责: (一)业主主要职责: (二)电梯项目负责人或代理人主要职责: 五、电梯使用管理:按照《AA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经本单元相关业主协商,确定为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确定业主个人作为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的,应当提供全体业主授权委托书及身份证复印件,受委托的业主应签订电梯安全管理承诺书。(附件1:个人声明与承诺、个人申请作为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单位告知书)。 六、资金分摊比例:业主承担的建设资金部分和电梯运行维护费用按下列办法分摊: 1、电梯建设总资金暂以万元估算,各住户的分摊比例按以下办法执行,在完成项目结算后按比例多退少补:

2、每年电梯运行维护费用以万元估算,各用户分摊比例按照以下办法执行,结余部分纳入下一年度电梯运行维护费用。 3、财政补贴资金优先用于增设电梯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 七、电梯投入使用后,除协议提到的有关事项外,其他凡涉及本梯使用的相关事宜,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的意见》执行。不尽事宜由业主自行协商解决。 八、本协议一式贰份,项目总负责人或第三方代理一份,所属街道办事处一份。本协议书复印至每位业主一份。 九、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签约日期年月日。 十、其他约定: 十一、本单元业主(产权人)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