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区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南京地区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南京地区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学院: 旅游与环境学院

班级: 2010级地理科学

(创新实验班)

一. 实习时间

5月7日---5月9日南京地区

5月7日幕府山燕子矶

5月8日汤山孔山南坡

5月9日孔山北坡棒锤山

5月10日---5月12日安徽黄山

二. 实习目的

1.加深对课堂内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并提高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以及运

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野外的实习,增加对岩石、矿物、底层、化石以及地质构造、成矿作用等各方面地质作用内容的感性认识。

3.掌握基本地质工具的使用并学会测量岩层产状,同时掌握野外地质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4.使学生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为今后学习其他地理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实习内容

第一部分区域概况

南京(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为江苏省会,东连富饶的长江三角洲,西靠皖南丘陵,南接太湖水网,北接辽阔的江淮平原,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地处地层发育齐全的长江下游的宁镇山脉。宁镇山脉是中国地质研究最早、最详的山地之一,多种地层名称皆出于此。

南京地区,从震旦系到第四系均有出露。其中,南京地区山脉在西段多呈北东向,到终端逐渐转向近东西向,延伸山脉大多为褶皱山,但已达到相当

的剥蚀深度,“地形倒置”现象比较普遍,还有一些因岩层软弱受侵蚀而形成的次生谷地。

可见,南京是一典型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

第二部分地层

分布于南京地区的地层属于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南京地区地层发育完整,出露良好,在下扬子地区有代表性,是学习观察地层的首选地区。

1. 震旦纪(Z)灯影组白云质灰岩

地点:幕府山上元门

描述:颜色---风化面颜色为灰黄色、新鲜面颜色为浅肉红

结构---以微晶、中晶为主

构造---中厚层

岩性---浅灰、灰黄色中厚微晶白云岩及白云石化微晶灰岩

岩石表面有刀砍状溶沟

硬度在2.5—5.5范围内,指甲刻不动,小刀能够刻的动

推测:浅海环境

2.晚寒武纪(∈)观音山组

地点:颐尚温泉155°方位250米处

描述:颜色---风化面颜色为灰黑色(上有苔藓)

新鲜面颜色为灰白色(有黄色晶体)

结构---以微晶为主(肉眼分辨不清)

构造---块状、厚层

岩性---青灰、灰白色巨厚层白云岩,含少量白云质灰岩

产状---倾向大致向北,倾角40°左右

岩石表面有刀砍状溶沟

岩石坚硬,用地质锤敲打有火花

应用:白云岩可供开采

3.中奥陶纪(O)红花园组(如下图1)

地点:观光亭65°方位80米处

描述:上部为浅灰厚层生物碎屑

及似鲕状灰岩,下部为深灰色

致密厚层灰岩,夹有结晶灰岩

岩石中含白色、红色、黑色,其

中,白色为方解石,红色为地下热液融合

各元素所致,黑色为有机质、Mn、Fe2+等

引起

图1

4.志留纪

1)下统高家边组(如下图2)

地点:古泉水库146°方向处

岩性以黄绿色薄层页岩泥岩为主,均夹有薄层粉砂岩及细粒岩屑砂岩。

页理发育完全。

岩石很软,指甲能够刻得动,易被剥削销蚀。

产状: 178°∠79

图2

2)上中统坟头组

岩性可分三部分:下部为黄褐、黄绿色中厚层细粒砂岩夹页岩;中部为黄绿、灰绿色中厚层含岩屑细砂岩夹泥岩和页岩;上部为黄绿、青灰色含粉砂质泥岩及页岩。

产王冠虫、丁氏始石燕及瓣鳃类沿边后直蛏等。

厚约200—500米,与下伏高家边组呈整合接触。

4.泥盆系(D)

1)中下统茅山群组

岩性为灰白色、灰黄色含粗砾石石英砂岩。

属于海相沉积类型。

2)上统五通组(如下图3)

岩性可分三部分:

下部为灰白色中厚层粗粒含砾石

英砂岩;

中部为白、灰白色中——厚层中细

粒石英砂岩夹页岩;

上部为黄褐、灰白色薄层细粒砂岩

夹粉砂岩和页岩,局部地区夹白色

粘土岩。

图3 化石

5.石炭系(C)

1)下统

a.金陵组

底部为黄褐色细粒含铁石英砂岩。其上为灰黑色中厚层含生物碎屑结晶灰岩。产珊瑚类化石。

b.高骊山组

主要为一套灰白、灰黄、灰绿及紫红色的杂色粉砂岩、页岩、泥岩及砂岩,夹泥质灰岩透镜体,含奇异亚鳞植物化石及腕足类舌形贝,厚20—160米,与下伏金陵组呈假整合接触。

c.和州组

为灰黄、灰紫色含泥质中厚层灰岩及白云质灰岩。

d.老虎洞组

为肉红、浅灰色块状粉细晶白云岩,中部含燧石结核,白云岩中偶含石英砂粒。

2)中统黄龙组(如下图4)

底部为浅灰色厚层含肉红色燧石结核白云岩;

中及上部为浅灰、灰白及粉红色厚层致密纯灰岩。

岩性稳定,富含蜒类化石原小纺锤蜓、小纺锤蜓

及珊瑚、腕足类化石黄龙多壁管珊瑚、莫斯科分

喙贝等。

厚约30—180米。

图4

3)上统船山组

岩性主要为灰白,浅灰及深灰色中厚层致密灰岩。

常见浅灰与深灰色相间的所谓“黑白相间”现象。

6.二叠系(P)

1)下统

a.栖霞组

本组岩性可分为四部分:底部为灰黄、黄褐色泥质页岩及泥岩;下部为深灰色及灰黑色薄——中厚层含沥青质细质灰岩;中部为灰黑色薄层硅质岩;上部为灰及深灰色中厚层含燧石团块致密灰岩。

为浅海相硅质碳酸盐岩沉积,以暗蓝灰色层状灰岩为主,含不规则的燧石结核,厚110~250米。

b孤峰组

本组岩性可分为两部分:下部为灰黑及黑色硅质页岩与燧石层互层;上部为土黄及黄褐色粉砂岩及细砂岩及粘土质页岩。

2)上统

a.龙潭组

主要岩性为黄褐色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砂质页岩、煤层。局部地区有灰色中厚层灰岩透镜体。由于岩性软,容易分化,常形成低凹地形,往往被第四系沉积物所掩盖。

b.大隆组

岩性可分为两部分:下部为黄褐、灰绿色页岩及泥质粉砂岩;上部为黄绿、灰紫色泥质页岩及硅质页岩与硅质层,其顶部夹灰岩透镜体。

7.三叠系(T)

1)中下统青龙群 (如下图5)

图5

泥岩、灰岩互成

近海陆过渡相

如下表1为实测坡面的数据:

表1

8.白垩系(K)上统浦口组(如下图6、图7)

图6 图7

下部紫红色砾岩夹粉砂岩、细砂岩,砾石成分复杂,因地而异,棱角状或者次棱角状,大小不一;上部紫红色粉砂岩、页岩、砾岩,厚度大于20cm,与下伏地层赤山组不整合。

PS: 地层部分信手剖面图

第三部分构造

1、褶皱(如下图8)

褶皱是岩层的弯曲,单个的弯曲常称为褶曲。任何固体在力的缓慢而持续的作用下都能发生弯曲,地下岩层兼受力与温度的影响,更易于弯曲。岩层褶皱后原有的空间位置和形态均已发生改变,但其连续性未受到破坏。褶曲的形态多样,大小不一,依其形成环境和条件而定。根据楷皱的形态和组成格皱的地层面向,将榴皱分为两种基本类型:背斜和向料。背斜是核部由老地层、翼部由新地层组成的褶皱向斜是核部由新地层、翼部由老地层组成的褶皱

汤山—棒槌山地区是一个大的复背斜——汤伦大背斜的北翼,其核部在汤山山脉,由上寒武统观音台组构成,北翼由奥陶系、志留系和上古生界组成,在五通组孔山地区还有一个次一级背斜,栖霞组火石峰地区还有一个次一级向斜。汤伦背斜的走向主要是东北—西南向,市宁镇山脉南带的主体构造。本区的山脉大多为褶皱山,故其延伸方向基本与本区褶皱轴方向是一致的。

幕府山复背斜带

山露在南京城北面的上元门到燕子矶一线——幕府山,这里是宁镇山脉北带构造的代表,因长江大断裂切割,复背斜只剩下其南边的半个,北边的半个已断陷在长江河谷之下。复背斜的南半个概略地看是由两个主要的向斜及其间的一个背斜组成,由北而南为劳头山向斜、嘉善寺背斜、煤炭山向斜。背斜核部出露了中下三叠统青龙群。地貌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现象十分清楚。

这一复背斜向东过燕子矶后因被第四系广泛覆盖,去向如何是不明确的,很可能是沿北东东向穿过长江河谷而去。其西端经上元门向西后何去也因被第四系广泛覆盖而不清。

图8

Ps:图7在古泉采石场123°方位200米处,是一完整背斜。

核部:岩性——石英砂岩

次级构造——解理、透镜体

两翼:岩性——由核部向外由老到新,依次为金陵组(灰岩)、高丽山组(页岩、砂岩)、和州组(泥灰岩、白云质灰岩)、老虎洞组

产状——南:185°∠36 北:340°∠58

轴面:产状——190°∠71

枢纽:延伸方向——北偏西80°

次级构造——解理、透镜体

PS:孔山背斜素描图如下

2、断层

所谓断层,就是岩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沿

破裂面两侧的岩体发生显著的位移或失去连续性和完整

性而形成的一种构造形迹。

1)燕子矶长江大断裂

在幕府山西侧以很小的角度斜切幕府山背斜轴

部,形成断层陡崖和断层三角面。燕子矶向海凸出,呈

一个断层陡崖三角面,切口整齐,断层面几近垂直。

2)黄山西海大峡谷(如左图9)

花岗岩由于断裂抬升作用以及侵蚀作用形成了壮观的深

切大峡谷

PS: 西海大峡谷素描图如下:

图9

3、节理

节理常伴随褶皱、断层出现,有时也单独出现,可能在其中存在填充物。节理分为剪切节理和张节理,我们实习过程中只看到了剪切节理。

剪切节理分为

(1)“X”型

(2)垂直型形成柱状、塔状岩石

A.孔山背斜泥盆系上统五通组

观测点位于南京汤山白水泥厂110°与上山小路交汇处。背斜的核部由于受到张力,存在放射状节理。

B.黄山鳌鱼背

剪切节理是由剪应力产生的破烈面。

第四部分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

1.岩浆作用

1)观察点10

点位:黄山鳌鱼峰

点性:岩性点

岩性:花岗岩

出露情况:较好

描述:黄山鳌鱼锋

酸性的花岗岩在侏罗纪地壳的上升作用

下,出露地表,经过风化,三组节理非常发育。

花岗岩的主要成分有:肉红色的钾长石、

石英、黑云母、角闪石,其中存在石英岩脉,

说明主岩体先于石英岩脉存在,石英岩脉为侵

入岩。

图10

2)观察点2

点位:黄山天都峰北门(如图11)

遵循“V“型法则(岩层本为水平,由于构造运动而变形),岩脉微有错动。

图11

2.变质作用

变质条件:在压力、温度作用下重结晶形成新矿物。

1)观察点1——汤山

汤山观光亭65°方向80米处左右,奥陶纪红花园组地层,岩石出露良好,为深灰色厚层微晶含大理石岩脉的白云质灰岩和棕黄色巨厚层花岗岩。白云质灰岩岩脉风化严重,不新鲜,坚硬,敲击有火花。花岗岩中有红色、黄色和黑色物质,红色物质为Fe,黄色物质正长石,黑色物质为黑云母,其中,生物作用严重,岩体中含有6—7米的花

岗闪长岩岩脉。

2)观察点2——汤口镇

黄山脚下汤口镇银桥大酒店对面,地表能够看到的都是岩浆岩,花岗岩和玄武岩,在原岩基础上变质程度较低的是绿泥石,绢云母,变质最高的是石榴石。此处看到的绿泥石片岩为浅变质,片理不是特别发育。

第五部分区域发展史

1.寒武纪到白垩纪古地貌特征、古气候推测

(1)寒武纪,是一套质纯的白云岩,为海相沉积。

由此我们推测古气候类型:相对于震旦纪而言,寒武纪天气更炎热,水更浅,更干,有盐坪,为蒸发性海洋环境。

(2)奥陶纪,是一套厚层致密灰岩和生物碎屑岩,为浅海相沉积。

由此我们推测古气候类型:奥陶纪气候温暖,水深,浅海,波浪大。

(3)志留纪和泥盆纪综合起来说,由泥岩逐渐过渡到粉砂岩、砂岩,即由海陆过渡相到陆相。

由此我们推测,志留纪和泥盆纪由于地壳抬升作用,海拔升高,导致气候干燥,蒸发迅速,海水干涸。

(4)石炭纪

a.石炭纪下统金陵组为生物碎屑灰岩,高丽山组为杂色砂岩,和州组为泥灰岩, 老虎洞

白云岩,很明显这是交替的海陆相沉积。

由此推断这是一个由温暖湿润到干燥炎热再到温暖湿润的时期。

b.石炭纪中上统是一套致密灰岩,为深海相沉积类型。

由此推断该时期温暖湿润,水深。

(5)二叠纪栖霞组薄层灰岩,内含碎石灰岩、硅质灰岩,是浅海相至海陆过渡相类型。

易知该时期由于地壳抬升,海退,是的气候干燥。

(6)三叠纪

a.三叠纪下青龙组,主要为灰岩,海侵过程。

推断其气候温暖湿润。

b.三叠纪上青龙组,是一套泥岩、砂岩为主的岩石类型,海陆过渡相至陆相。

推测当时地壳抬升,干燥,蒸发快。

2.南京地区区域发展史

南京及其周边地区从震旦纪到志留纪是一个浅海,总体的沉积环境比较稳定。前期沉积以海相的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后期则沉积成为页岩、粉砂岩、砂岩。

此次南京实习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最古老的地层幕府山震旦纪的,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质灰岩。汤山地区最早的地层是寒武纪的,在汤山颐尚公园不远处,接下来就是志留纪的高加边组,其岩性以黄绿色页岩泥岩为主,均夹有薄层粉砂岩及细粒岩屑砂岩。为黄、绿色页岩及砂质页岩、泥岩、炭质页岩,底部燧石层,富含笔石。志留纪生物丰富,以三叶虫、腕足动物、腹足动物、双壳动物和笔石动物为主;志留纪中后期以滨海环境为特征,生物稀少而潜穴生物发育。整个志留纪都以陆源碎屑沉积为特征,持续形成了大于300m 厚的沉积层,即高家边组、坟头组和茅山组沉积,并在志留纪中晚期发育三角洲,形成大型斜层理。志留纪后期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发生海退运动,该地区到泥盆纪晚期发生沉降,出现陆相(滨海相和湖泊相)沉积环境,但只有少量地区有陆相沉积环境。经过加里东运动,本区堆积了约200m厚的陆相(河流、湖泊)碎屑沉积,初期的沉积还混有早先茅山组沉积以及更老的沉积。这些沉积构成泥盆系五通组碎屑岩。加里东运动造成了本区泥盆纪早中期沉积的缺失,以及五通组与下伏地层志留系茅山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石炭纪以后,海侵范围逐渐扩大,形成了有一个重要的沉积时期。早石炭纪,地壳升降频繁,海水多次

进退,形成了海路过渡时期特有的沉积相,如石炭纪早期的高骊山组。高骊山组的沉积物以陆相沉积的页岩、砂岩为主,岩石层面呈明显的波痕状,且含有海相生物化石,说明该区发生了海退运动。中晚石炭纪到早二叠纪,海侵运动广泛,在早二叠系栖霞组沉积期达到了高潮,沉积物以浅海碳酸盐为主,比如石炭系青龙组和二叠系栖霞组。黄山组的沉积物以浅灰色略带肉红色的块状灰岩和浅灰色的白云岩为主。栖霞组火石峰以黑灰色的灰岩为主,岩层表面含有燧石结核,岩层表面含有方解石岩脉,同时含有大量的海相生物化石,由此得知栖霞组当时是海相沉积。在早晚二叠纪之交,发生了地壳抬升的东吴运动,使得海水变浅,该地区变成滨海沼泽环境,从而形成了重要的玩二叠系早期龙潭组的含煤沉积。直到中三叠系后期,海侵运动结束,由于海水变浅,且多次进退,在青龙组的顶部出现了泻湖情况下形成的石膏沉积。中三叠纪之后,由于北边的秦岭造山带强烈运动和抬升,三叠系之前的地层全部褶皱成山,即印支运动,这次运动基本上形成了奔去的构造轮廓。受三叠纪晚期印支运动的影响,本区于三叠纪末发生褶皱、断裂,而成为陆地,并出现由地质构造、风化剥蚀造就的山、谷。自此,区内少量山间洼地堆积粗粒碎屑物(侏罗纪早中期)形成象山群地层,而大部分地区主要遭受风化、剥蚀,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第三纪。自第四纪以来,在河流作用下区内堆积细粒剥蚀碎屑,构成第四纪沉积。长期的风化、剥蚀、夷平、河流作用和沉积、堆积作用,塑造了如今所见的地貌状况。

三. 实习感想

南京为期十天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结束了,很累,但突然间会有一种留恋,从中我们学到了好多课堂上无法掌握的东西。

从专业领域来讲,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罗盘,如何在野外看地图,还学会了地理的综合性思维,掌握了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地质思维能力、野外地质工作能力,为我们以后的地理学习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从生活方面来讲,这是一次同学之间、老师之间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尤其是在登黄山途中,男生主动帮助女生背包,拉着体质稍弱的女生上山,真的,这是一个有爱的班级。

总的来说,这次野外实习收获颇大,贫瘠的文字又怎能表达的清楚呢?

华南师范大学 自然地理学

华南师范大学02 -05 华南师 2002 自然 1 概念 平推断层地面净辐射径流模数丰水年组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草甸与草原长日照植物包气带生物阻限 2 填空 逆温根据成因不同可以分为那三种----- ----- -------- 气象学中 A表示--------气团 E-----------气团在气候类型中 A代表什么气候E代表----------气候 距今约6亿年古生代的---------纪认为是地球--------大爆发的时代 新月型沙丘属于-----------向沙丘,沙丘走向一般与风向----------. 在多风向作用下往往形成--------------沙丘黄土虽然缺乏水平-----------理但是垂直--------理却极为发育 生物海岸有------------和-----------------两种 植物群落的演替按发展方向分为---------------演替和----- 3 简答 发现中间凹陷周围隆起的环状地貌形态是否可以判断为火山口地貌? 流水对物质搬运有那些形式 动物扩散的3种途径 水位过程线和水位立时曲线的不同 4论述 论全球气温年内变化的4种基本类型 全球降水量年内变化的4种基本类型 土壤资源损失和破坏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南半球雪线低于北半球原因 03年华南师大自然地理 1 名词假整合地堑大陆岛和海洋岛河漫滩二元结构峰丛逆温层土壤田间持水量指示植物生物量和生产量辐射适应 2 简答 A 地质年代中第四纪分为哪几个世 B 根据成因和沉积结构的不同,沉积岩可以哪四种类型 C 大气对流层的三个主要特点是 D 为什么热带气旋73%以上发生在北半求 E 柯本的温暖多雨气候带包括哪三气候类型 F 流水的线状侵蚀作用有哪三种形式 G 植物群落中种群个数的水平分布方式有那些? H 海洋动物群落划分有哪几个生态带 I 土壤资源丧失和退化的主要途径 J 以知某流域的径流模数是100000M/KM.年问该流域的年平均径流深度是多少毫米? 论述 1 看图说明该河流水量补给可能有那些类型? 2北半球山地南坡雪线一般高于北坡但西拉吗呀山却相反原因何在? 3简述地球板快边界类型和特点 4分析城市气候的各种岛效应 04年华南师大自然地理 一,名词解释 1,单斜山与方山2,地面有效辐射 3,喀斯特漏斗4,先锋群落(植被) 5,多度与盖度(植被)6,径流系数(水文) 7,变差系数(水文)8,凋萎系数(土壤) 9,淀积层(土壤)10,孔道 二,判断 1,片岩是沉淀岩中的一种类型 2,花岗岩属于中性的岩浆岩 3,露点温度越低,表示空气中是水汽的含量越高 4,火山岛属于海洋岛,珊瑚岛属于大陆岛 5,岛屿上的生物种类越多,说明与大陆的分离时间越久 6,第四纪可以称是腐乳动物的时代 7,v型河谷中通常没有河漫滩发育 8,红心洲较尖端的方向通常指示的是河流的下游方向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基本的野外调查工作方法和一些简单的技能。 2、通过野外实习,了解调查地区气候、地貌、母质等成土因素的特点及其和土壤发生的关系。 3、通过对土壤的观察和采集,掌握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发生演变和分布规律,学会土壤剖面点的选择和修整、土壤剖面层次划分,形态描述和记录。 4、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二.实习地区自然概况简介 地点:浙江省杭州地区 时间:XX年8月27日—XX年9月2日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____(省、市、区、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20°12'。杭州西北部和西南部系浙西中山丘陵区;东北部和东南部属浙北平原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的一部分。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荡、水库占8%。 杭州地区处于中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夏季平均气温 28.6℃,冬季平均气温3.8℃。无霜期230-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6%。

杭州地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带,中元古代以后,地层发育齐全,岩浆作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较好。近期由于现代构造运动趋向缓和,地震活动显得微弱,地壳相当稳定。区内地层出露和岩石种类组成较齐全,地质构造复杂而地貌类型多样,有火山熔岩地貌、构造地貌、岩溶地貌、流水地貌等等,地表起伏变化大,山、丘、岗、沟和平原组合,更添人类文化(特别是杭州城市文化)因素影响之叠加。由于以上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使____(省、市、区、县)域土壤、植被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调剂信息2020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调剂信息2020 猜你喜欢: 考研调剂主要渠道有哪些 教育部规定,考生如果符合复试条件而不能在第一志愿院校参加复试的,考生档案应送至第二志愿院校或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 调剂。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由于招生计划的限制,有些考生虽然 达到分数线,但并不能被安排复试或复试后并不能被录取,对这些 考生,招生单位将负责把其全部材料及时转至第二志愿单位,这个 过程即称为考研调剂。 进行调剂的主要渠道有三个: 第一条是网上渠道。 不少大学的研究生部网页都有网上调剂信息登记系统,大家可以通过登陆系统提出调剂申请,请注意,一定要准确、完整填写个人 信息。首次登录时一般要靠准考证和身份证号码登录。在填写时还 应注意: 1、所填写的基本信息应与你原始报名信息卡一致。 2、待4月份国家分数线下达后,符合该校调剂条件的考生,学 院将与考生本人联系,请及时将调剂材料(原始报名材料)寄交所选 择的学院。 第二条是电话渠道。 调剂要尽早并且准确。一旦得出自己的分数可能达不到报考院校分数线的要求,除了上网查询并申请调剂外,还可以选定几所有可 能录取自己的学校,向他们的研究生院打电话获得最新信息,并最 好联系上该学院相关专业的导师,往往导师的肯定在这时能起到关 键性的作用。电话号码怎么查?这也有很多渠道,首先落实院校名称,

可以向当地114查询;另外,上网查询、向师兄师姐、考友打听也是比较省钱的办法。 第三条是人情渠道。 这条渠道要求你和报考专业的导师有比较良好的关系。可以请求他们为你介绍其他的学校或导师。一般他们处于同情和惜才的心理都会帮助你,而他们说一句话能为你节省不少时间,避免一些无谓的周折。 调剂的具体操作程序简单说来就是:通过了国家划定的初试分数线、具有复试资格而在第一志愿学校又没有复试机会的考生,把自己的相关资料和情况简介传达给相关专业生源不足的院校。经过考核,学校会为符合条件的考生发面试通知,并向考生的第一志愿学校发放调考试档案的"调档通知",考生经复试合格后入学。 考研调剂的步骤主要有九个 第一步:符合条件的考生网上下载并填写调剂申请登记。 只有参加全国统考并上了招生单位复试分数线的考生,才有调剂的机会;考生可以到各高校研究生院下载调剂申请表;考生可以将注意力放在西部院校或者往年调剂名额较多的院校上。因为西部也有很多好学校,由于报考的人数较少,所以被调剂的希望相对较大;在写调剂申请时应注意简洁明了,可以附带介绍一下自己的专业背景或学术成果。 有些考生的调剂申请内容过于庞杂,甚至把懊悔自己在考研时状态不佳这样的话都写上了。对申请调剂者来说,最关键的是知道院校的空缺信息,并让院校知道自己的调剂要求。 第二步:拟调剂考生将申请材料寄送给拟接受调剂的招生单位研招办。 拟调剂考生应多份寄送申请表,以提升被调剂的机会;尽早与拟调剂的招生单位研招办取得联系,第一时间获得调剂信息。

自然地理学大学生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大学生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大学生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了解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2、了解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3、溶洞形成相关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二、实习内容 1、简介: 瑞晶洞位于浙江临安市昌化地区的石瑞乡蒲村。东距杭州130公里,南邻千岛湖125公里西离黄山166公里,北连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51公里。该洞洞体呈垂直状,异常高大。第一洞厅垂直高度达82米,堪称国内第一,洞内岩溶景观密度大、品种齐全,尤其是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花”,大大小小的石花布满洞顶,使瑞晶洞成了世上罕见的地下花园。 2、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地下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的量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

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工作总结 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3、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1)石菊花 石菊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在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菊花。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满洞顶,形态各异。石花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由针状、细柱状晶体组成,其多直接长在石灰岩石上。石化是包气带毛细渗水的产物,即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通过岩石缝隙缓慢从岩石中渗出,碳酸钙中氧气不断溢出,形成结晶。 (2)石笋、石钟乳、石柱 洞中长着高大的石笋和石钟乳。石笋是直立在洞里的尖锥体。当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滴至洞底,由于在洞穴内有时温度较高,水分蒸发,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减少,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自下向上生长的就形成了石笋,自上而下生长的则形成了石钟乳。

华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历年考研真题

自然地理学(2002) 1 概念 平推断层地面净辐射径流模数丰水年组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草甸与草原长日照植物包气带生物阻限 2 填空 逆温根据成因不同可以分为那三种----- ----- -------- 气象学中 A表示--------------气团 E-----------气团在气候类型中 A代表什么气候E 代表----------气候 距今约6亿年古生代的--------------------纪认为是地球--------大爆发的时代 新月型沙丘属于-----------向沙丘,沙丘走向一般与风向----------. 在多风向作用下往往形成--------------沙丘 黄土虽然缺乏水平-----------理但是垂直--------理却极为发育 生物海岸有------------和-----------------两种 植物群落的演替按发展方向分为---------------演替和--------------- 3 简答 发现中间凹陷周围隆起的环状地貌形态是否可以判断为火山口地貌? 流水对物质搬运有那些形式 动物扩散的3种途径 水位过程线和水位立时曲线的不同 4论述 论全球气温年内变化的4种基本类型 全球降水量年内变化的4种基本类型 土壤资源损失和破坏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南半球雪线低于北原因 自然地理(2003) 1 名词 假整合地堑大陆岛和海洋岛河漫滩二元结构峰丛逆温层土壤田间持水量指示植物生物量和生产量辐射适应 2 简答

A 地质年代中第四纪分为哪几个世 B 根据成因和沉积结构的不同,沉积岩可以哪四种类型 C 大气对流层的三个主要特点是 D 为什么热带气旋 73%以上发生在北半求 E 柯本的温暖多雨气候带包括哪三气候类型 F 流水的线状侵蚀作用有哪三种形式 G 植物群落中种群个数的水平分布方式有那些? H 海洋动物群落划分有哪几个生态带 I 土壤资源丧失和退化的主要途径 J 以知某流域的径流模数是100000M/KM.年问该流域的年平均径流深度是多少毫米? 论述 1 看图说明该河流水量补给可能有那些类型? 2北半球山地南坡雪线一般高于北坡但西拉吗呀山却相反原因何在? 3简述地球板快边界类型和特点 4分析城市气候的各种岛效应 自然地理(2004) 一,名词解释 1,单斜山与方山 2,地面有效辐射 3,喀斯特漏斗 4,先锋群落(植被) 5,多度与盖度(植被) 6,径流系数(水文) 7,变差系数(水文) 8,凋萎系数(土壤) 9,淀积层(土壤) 10,孔道 二,判断 1,片岩是沉淀岩中的一种类型 2,花岗岩属于中性的岩浆岩

2017自然地理实习报告4篇

2017自然地理实习报告4篇 *目录2017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大学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自然地理学的相关实习报告例文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由小编推荐给大家参考阅读! 一、实习目的 1. 了解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2. 了解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3. 溶洞形成相关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二、实习内容 1. 瑞晶洞位于浙江临安市昌化地区的石瑞乡蒲村。东距杭州130公里,南邻千岛湖125公里西离黄山166公里,北连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51公里。该洞洞体呈垂直状,异常高大。第一洞厅垂直高度达82米,堪称国内第一,洞内岩溶景观密度大、品种齐全,尤其是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花”,大大小小的石花布满洞顶,使瑞晶洞成了世上罕见的地下花园。 2. 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地下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

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的量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3.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1)石菊花 石菊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在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菊花。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满洞顶,形态各异。石花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由针状、细柱状晶体组成,其多直接长在石灰岩石上。石化是包气带毛细渗水的产物,即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通过岩石缝隙缓慢从岩石中渗出,碳酸钙中氧气不断溢出,形成结晶。 (2)石笋、石钟乳、石柱 洞中长着高大的石笋和石钟乳。石笋是直立在洞里的尖锥体。当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滴至洞底,由于在洞穴内有时温度较高,水分蒸发,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减少,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自下向上生长的就形成了石笋,自上而下

雷山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雷山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 、通过实习把抽象的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一方面结合实际,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学习自然地理各组成要素的调查、研究方法和技能,以及综合观察分析自然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键,使在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 。 2通过实习对雷山的部分地区人文、地貌、环境等进行了解。形成自己的感性认识,培养对地区地理信息的收集经验。 3通过实习锻炼自己的实地考察能力以及对当地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雷山概况;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于1982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47792hm2(核心区面积17334hm2,占36.58%),其中:有林地面积42348hm2,灌木林地1746 hm2,活立木蓄积345.5万m3,森林覆盖率达88.75%,是以保护台湾杉等珍稀生物为主的自然资源(包括水源涵养、旅游),具有综合经营效益的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多样性相当丰富。 海拔2178.8米,主峰距雷山县城28公里,区内生物资源丰富,生态优美。各类生物近2000余种,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43种,尤其 是“活化石”植物-秃杉,是中国特有一类保护树种,且是全国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原生性最强的一处,是中亚热带唯一的天然秃杉研究基地。

雷公山巍峨挺拨,雄伟壮观,森林苍翠,溪水晶亮透明,瀑布垂直飞泻,气势夺人,处处鸟语花香。在红、白、紫玉兰、杜鹃盛开的时节,美不胜收。山下,到处分布着半坡苗寨,可领略迷人的苗族风情,主峰观日出日落,云吞雾绕,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 雷山县位于贵州东南部,东西宽42.5公里,南北长59公里。是全省10个林业县县之一,也是全国100个食品工业试点之一。是苗族聚居之地,有苗、汉、水、侗等民族。 雷山县城 雷山县地处云贵高原湘、桂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雷公山最高,海拔2178.8米,最低处海拔480米。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大部分地区年均气温14℃-15℃之间,最高气温35.6℃,最低气温零下8.9℃。无霜期240-250天,年均降水量1375毫米,年均日照1225小时。因地处贵州的暴雨中心,水资源丰富,全县有大小溪流216条,总长647公里,年均径流量5.3亿立方米,可开发水能资源1.56万千瓦。雷公山原始森林生物资源丰富,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种类近2000种,其中植物1370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20种,特别是国家一级保护的秃杉,被誉 为“万木之王”,成片的秃杉林是国内仅存的三片秃杉林中面积最大的一片,有30余万亩。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钟萼木、十齿花、鹅掌楸、香果树、银杏、木瓜红、马尾松等;属国家三级保护的植物有穗花杉、白莘树、青钱柳、黄杉、楠木等。用材林以杉、马尾松、华山松为主,还有秃杉、三尖杉、楠木等珍贵树种;经济林以洞桐、木姜、盐肤木为主;果木林主要是梨、桃、杏、扬梅和猕猴桃等。药材有杜仲、天麻、雷五加、蛇莲、党参、血三七、厚朴、桔梗等80多种,其中有16种属珍稀名贵中草药。动物有132科518种,属国家保护动物的有苏门羚、华南虎、毛冠鹿、灵猫、狗熊等23种。还盛产百合粉、八月笋、木耳、香菇、蜂蜜等土特产。“银球茶”获国家轻工部和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矿产资源主要有锑矿、铜矿和锌。 景观主要有层层叠叠的千户苗寨、芦笙之乡、族文物村、雷公山上的五色杜鹃花等,1982年省明确为乙类农村旅游开放区。 雷山县总面积1218.5平方千米。2003年末总人口14.9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2.33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苗族、水族等。 县人民政府驻丹江镇,邮编:557100。代码:522634。区号:0855。拼音:Leishan Xian。

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新进展

35 Luo Z W,Thom ps on R,W oolliams J A.A population genetics m odel of marker2assisted selection.G enetics,1997,146:1173~1183 36 Hill W G,R oberts on A.Linkage disequilibrium in finite populations.Theor Appl G enet,1968,38:226~231 37 K imura M.Ev olutionary rate at the m olecular level.Nature,1968,217:624~626 38 G illespie J H.The Causes of M olecular Ev olution.New Y ork:Ox 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39 Freimer N B.Expanding on population studies.Nature G enetics,1997,17:371~373 (1998210228收稿)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新进展 王苏民 张振克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沉积与环境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08) 摘要 综合分析了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新进展,着重对湖泊沉积记录与亚洲古季风变迁、青藏高原隆升的湖泊沉积记录、高分辨率湖泊钻探研究、盐湖沉积与环境演变、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湖泊响应、现代湖泊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扼要综述,指出今后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湖泊沉积环境指标与气候要素关系的定量研究、高分辨率环境演化时间序列与空间分异规律、现代湖泊沉积动态过程与环境、中国第四纪湖泊数据库与全球变化研究. 关键词 湖泊沉积 环境演变 新进展 中国 1986年国际科学联合理事会(ICS U)组织实施的以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为核心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 BP),在重视现代全球变化过程研究的同时,亦强调对过去全球变化(PAGES)的研究.IG BP的目标是增强对未来几十年至百年全球变化的预测能力,为国家和全球的资源管理和环境战略决策服务. 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变研究是PAGES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我国湖泊沉积与环境研究在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是围绕石油、煤炭、盐湖盐矿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对中、新生代盆地的古湖泊沉积与环境进行较深入的研究[1].80年代后期以来由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各部委资助的有关研究项目组成了我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的核心[2],其中利用湖泊沉积进行环境演变研究已成为十分活跃的领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PAGES研究的发展.本文就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领域的进展与展望提出雏议. 1 湖泊沉积与环境研究的新进展 1.1 研究范围扩大、内容丰富、成果显著 我国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显著,不同区域的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过程存在较大差异.80年代后期以来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专著和论文涉及的研究范围扩大,内容日益丰富,成果显著,其中主要有青藏高原盆地(古湖泊)、湖泊和盐湖[3~34]、新疆干旱区湖泊和盐湖[35~44]、内蒙古高原湖泊和盐湖[45~56]、中国东部平原湖泊[57~75]、云贵高原湖泊[76~83]和台湾高山湖泊[84,85].借鉴国际湖泊沉积环境研究,采用多环境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对湖泊环境进行综合判识,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对与湖泊沉积相关的现代湖泊资源开发与环境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合理开发利用湖泊资源和解决中国当前日益严重的湖泊富营养化、水污染等环境问题进 975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绪论:自然地理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在课程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等)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理解,获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必要手段。搞好实习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地貌学考察地点:新铺地质公园花江大峡谷北盘江大桥龙宫格凸河考察时间:10月28日——31日考察目的和要求:1,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安顺主要地貌类型,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了解地质、水文、气候、土壤与植被对地貌发育,地貌灾害与防治的影响。2,使学生学习掌握地貌野外考察全过程的程序和方法,包括资料收集、野外观测、标本与样品的采集等3,通过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了解掌握有关一起和工具(罗盘,海拔仪等)的使用原理和方法。考察内容;(一),区域地貌观测实习1,认识安顺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特征。2,通过对地形图地貌的判读,观察安顺地貌的分布规律。3,认识地貌灾害(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滑坡等)及防治。4,初步分析地貌对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二),北盘江河流地貌观测实习1,观测河流侵蚀地貌特征。2,观测河流阶地地貌特征。3,观测河流凹凸岸的流水作用特征。4,观测河流干流交汇处的地貌特征。(三),喀斯特地貌观测实习1,观测地表喀斯特地貌特征和分布 1 / 6

石河子大学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石河子大学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提交时间: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一、绪言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地理观象形成演变过程和分布规律的科学。课堂上讲授的自然地理知识是前人研究和实践总结得到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原理,高度概括归纳的结果。通过野外实习可以把抽象的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此次实习我们去了玛纳斯河流域(下游)、天山北麓、黑油山及魔鬼城,学习与了解这些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二、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通过野外实习,一方面结合实际应用和验证课堂教学所学得的理论与知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学习自然地理各组成要素的调查方法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观察自然地理现象相互制约的关键。 (1)玛纳斯河流域(流域) 玛纳斯河发源于北天山的最高山区,依连哈比尔尕山,下游注入玛纳斯湖,长约400km,是天山北麓最大的河流。本次第一个实习地点是玛纳斯河流域,位于北纬44°10′~ 12′、东经86°06′~ 08′。 第一站点玛河下游边缘阶地(垂直分层阶地)处高程550m,从剖面可以看出有明显的沉积岩分布,有的地方沉积条理清晰,上部有黄土分布,因受到外力及认为影响,故黄土厚度不一;降水量少,分布不均匀,变率大,植物分布稀疏。

图垂直分层阶地 第二站点是玛河下游河漫滩,此地高程567m,分布较多的沉积岩和火成岩结晶,河水携带的碎屑物在此地堆积,形成冲积扇,有较多砾石分布,生长有红柳;对面是红山嘴。 第三站是玛河高阶地,此地高程678m,东面是一阶地(有厚层黄土分布),西面是农田;玛纳斯背斜山,有三级阶地背斜组成。此地是第二排背斜,形成于第三、第四纪的沉积岩,因外力作用强烈,侵蚀成背斜山,有明显的倾向与倾角,玛纳斯背斜山由南向北倾角逐渐加大,有大量的沉积岩和砂岩分布;第三排是近山背斜,生长有较多植物草被;第三排是孤山子背斜,同时也是最新的背斜; 第四站是玛河南坡,此地高程770m,有沉积岩分布,砂岩较多,植物分布稀疏,只有零点草被; 第五站点是天山北麓,位于北纬43°51′,东经86°10′,高程1474m,有不同层次的沉积砾岩分布,由于受到西来的湿润气流的影响,气候呈现出自西向东变干的变化规律。有山地栗钙土和山地棕钙土分布,植被类型差异显著;此处有高大奇特的岩石分布,倾斜的岩石由于受到风蚀的影响而出现大小不一的小窝— 风蚀窝,在黄河流域也有类似的沉积带,有些是水力作用的形成,大致形状为椭

华东师范大学_自然地理学_名词解释答案整理

Year 2001 1.xx: 侧重协调朔望月和历月关系的一种历法,简称阴历。以朔望月为基础,其首要成分是历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通过大、小月的适当安排,使其平均历月接近朔望月。 2.水分循环: 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重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成为水循环。 3.枯水径流: (将月平均水量小于或等于全年水量5%的月份算作枯水期,则枯水期内的河流径流又称为枯水径流。) 4.土壤: 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5.河漫滩: 河谷底部河床两侧,大汛时常被洪水淹没的平坦低地,由河流自身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 6.岩石圈: 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组成的地球外壳固体圈层。 7.季风: 大范围区域冬、夏盛行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现象。如中国东部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8.反气旋: 在北(南)半球呈顺(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大气漩涡。在气压场上表现为高气压。 9.风化壳: 地球表层岩石圈被风化后形成的残积层。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 10.生态系统: 由生物群落和与之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以及其中的能量流过程构成的系统。 (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不断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Year 2002 1.分水岭: 相邻两个流域之间的山岭或高地。降落在分水岭两边的降水沿着两侧的斜坡汇入不同的河流。 2.大气环流: 大范围大气运动的状态。(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其水平范围可达数千千米,垂直尺度在10千米以上。) 3.气旋: 在北(南)半球呈逆(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大型气流漩涡,在气压场上表现为低压。 (注:

南京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目录 前言 一、实习目的 二、实习方法 三、实习的相关课程 四、实习时间与地点安排 五、实习内容与具体要求 第一章实习地域地理概况 一、实习区域的地理位置 二、实习区域的自然地理概况 第二章地质地貌 一、南京地区地质地貌简介 二、典型的地质地貌地区 第三章土壤地理 一、实习地点 二、实习目的内容 三、实验工具 四、实验步骤 五、黄棕壤概述 第四章植物地理 一、实习地点 二、实习目的 三、实习区域气候条件 四、本区与山东地区的植物群落比较 五、主要植物 第五章水文学 一、长江 二、玄武湖 结束语

前言 一、实习目的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大纲中有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之一,观察与实践是学习、研究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和植物地理学等的重要方法,因此,野外实习对于自然地理学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的目的分为四个方面: 首先,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习地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第三,发现问题,培养并激发兴趣点,培养科学家探索精神。 第四,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为将来相关专业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二、实习方法 1. 踏勘法。通过对实习地线路的观察和资料分析,了解地质地貌的总体特征。 2. 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 地图法。利用已有的地形图资料,填注调查区的相关内容,并进行专业分析。 三、实习的相关课程 实习课程包括本科期间学习的地质学基础、地貌学、生物地理学、土壤学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矿物和岩石的识别,地质地貌类型与构造岩石的关系、了解地层分布、火山活动及其产物的特点、河流与地貌形成、生物分布与地理特征间的关系、不同的土壤类型与母岩间的关系等。 四、实习时间与地点安排 根据地理与旅游学院实习课程计划,本次本科二年级综合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安排在11月下旬进行。根据实习内容、实习条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实习地选为南京及周边地区,主要实习地点根据实习内容,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具体实习线路。 实习出发前两天:开准备动员会;实习前室内辅导,进行野外实习的准备工作。第一天:早晨乘客车从日照至南京,途中观察沿线景观变化。下午到达南京前观察六合瓜埠火山。 第二天:南京汤山—孔山—棒槌山—湖山—大石碑—国家地质公园 第三天:紫金山天文台—中山植物园 第四天:小茅山及中山垭口—中山陵 第五天:燕子矶—玄武湖 第六天:地质博物馆 第七天:返校 五、实习内容与具体要求 这次南京野外综合实习,地质地貌部分是在学完《地质学基础》、《地貌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实习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基本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包含对三大类岩石的肉眼鉴定,认识底层剖面,识别主要的化石,判识基本的褶皱和断裂构造,了解重要的内外动力地质现象,使书本知识更好地和实际相结合。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判读地形图,在地形图上定点,使用地质罗盘测量产状,记录

中国海洋大学自然地理学考试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大气环流: 是指大气圈内空气作不同规模运行的总称。 是形成各种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因素。 由于纬度高低、海陆分布及地表状态所受太阳热量不均和地球转动的不同影响,形成各种类型的环流。 大型的有行星风系、季风等;小型的有海陆风、山谷风等。 2.季风: 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风向不仅有季节改变,而且方向的变化至少在120°以上。 3.局地环流: 行星风系、季风风系都是在大范围气压场控制下的大气环流。 由于局部环境影响,如地形起伏、地表受热不均等等引起的小范围气流,称局地环流。局地环流虽然不能改变大范围气流的总趋势,但对小范围的气候却有很大的影响。 4.大气湿度: 表示大气湿润程度的物理量,称大气湿度。 水汽压e: 水汽是大气的组成部分,具有压力,称为水汽压。 当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时,水汽压也相应增大;反之,水汽压减小。 因此,水汽压可以用来表示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 绝对湿度: 单位容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通常以g/m3 表示),称为绝对湿度。 相对湿度f: 大气中实际水汽含量与饱和时水汽含量的比数,即实际水汽压e 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E 之比称为相对湿度。 饱和差d: 在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的差值,称为饱和差(或湿度差)。 单位为毫米或毫巴。 d=E-e 饱和差愈大,说明空气中水汽含量愈少,空气愈干燥;饱和差愈小,空气中水汽含量愈多,空气愈潮湿。 露点温度td: 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时,气温下降到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简称露点。 空气经常处于未饱和状态,所以露点温度经常低于气温。 5.对流雨: 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造成不稳定的对流运动,气块强烈上升,气温急剧下降,水汽迅速达到饱和而产生对流雨。 这类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并伴随雷电现象,所以又称热雷雨。 其形成的条件是:空气湿度很高,热力对流运动强烈。 从全球范围来说,赤道带全年以对流雨为主。 我国西南季风控制的地区,也以热雷雨为主,通常只见于夏季。 地形雨: 暖湿气流在前进中,遇到较高的山地阻碍被迫抬升,因高度上升,绝热冷却,在达到凝结

综合自然地理实践报告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949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自然地理实践报告通用范本

综合自然地理实践报告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绪论:自然地理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在课程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等)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理解,获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必要手段。搞好实习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地貌学 考察地点:新铺地质公园花江大峡谷北盘江大桥龙宫格凸河

地理实习报告

地理实习报告 作为一名地理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按照学校的要求,我在暑期进行了两周实习。通过实习,初步了解了授课的基本流程,相信这次实习为我大三的专业课程学习会有一定的帮助,也为今后工作积累一点的经验。现在,对这十来天的实习生活做一个大体的回顾。 一、备课 备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备课时不仅要对说讲述的内容熟悉掌握,而且要有主有次、重点突出。这样才能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完成自己的授课任务,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因为地理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和其它学科有很密切的联系。备课时不仅要注意对本学科知识的熟练掌握,还要注意其它学科的融会贯通。考虑到地理知识的理论性强,学生很难领会。我特地增加了一些图片模型,是地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们便于接受。如讲到褶皱地貌时,因为我们地处平原,学生大多没看见过褶皱地形。如果在课堂上展示褶皱模型和做书本挤压成褶皱的实验,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褶皱地貌及褶皱地貌的形成原因。如在讲解民风民俗时,适当地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图片视频,当地的标志性建筑,节日活动时的视频录像等等,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对当地的民风民俗一目了然。 二、教学仪器的应用

随着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学中越来越普及。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应用新技术。由于本人电脑知识的缺乏和操作不熟练,为了不在课堂上出差,这回我可把电脑知识恶补了一回。对地理模型的选用,也要注意大小,既要让全班同学都看得见、看得清,还要方便易拿,不给教学活动造成麻烦。在展示完后,要放到学生们看不见的地方,不要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在照片的选择上要注意它的数量,太多,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只注意图片,而不重视所讲内容,本末倒置。太少了容易忽略一些代表性的事物,学生不能更好地熟悉当地人文现象,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 三、授课 站在讲台上和坐在下面感觉就是不一样。课堂授课使一项组织性的工作。在课堂上要适当地分配时间,对讲解内容有轻有重,既要面面俱到又要突出重点。不失适宜地展示一下教学模型、图片、视频等,不仅能缓解一下课堂的紧张气氛,还能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注意事项: 板书,虽然多媒体技术普及,但一手漂亮的板书还是不可缺少的。板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弥补多媒体一闪而过的缺憾; 课堂纪律,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授课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上课时要注意那些开小差的学生,适时地提问他们一些问题,使他们的思绪回到教学能容上来。但注意不要太难,学生回答不上来,会打击他的自尊心,不利于他们对后来课程的听讲。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doc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地理研究所,1940年8月在重庆北碚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秉维、任美锷、周立三曾先后担任所长。现有职工152人,其中科技人员123人,进入创新试点人员89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25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52人。现设有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以及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目前在学研究生总数为126人,其中博士生78人,硕士生48人;在站博士后15人。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是全国唯一以湖泊—流域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综合研究机构,于2001年8月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序列。研究所的战略定位是:瞄准国家在湖泊及流域资源合理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以湖泊—流域系统为核心,在湖泊资源与环境、湖泊—流域相互作用、流域发展与管理三大领域,开展原创性与应用基础性研究,为我国湖泊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改善、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与关键技术。成为地域特色鲜明、学科综合优势显著、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不可替代的国际著名湖泊科学和流域管理科学创新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研究所现设中国科学院湖泊沉积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湖泊资源与环境研究室、流域管理与模拟实验室、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室、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中国科学院生态网络实验站)。 高校基本信息学校名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高校代码:99999 所在省市:北京 学校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73号 联系电话: 学校传真:

桂林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 系别: **************** 年级专业: **************** 学生姓名: ********** 学号: **************** 实习时间:2011-4-11——2011-4-24 指导老师:**************** **************** 2011 年4月24日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根据地理科学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在学完地质学、地图学、气象与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生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自然地理课程后,组织的一次野外实习,通过本次实习,要求我们能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并能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感性知识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培养我们野外独立研究与考察的能力,提高实践工作能力和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从事地理教学等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时间、地点和实习单位 1.实习时间:2010年3月22日——2010年4月4日 2.实习地点:广西桂林市等 三、实习过程概述 1、2011-4-11 *** 实习准备:实习动员、安全教育以及收集实习资料。 2、2011-4-12 **市火车站乘车前往桂林,以及安排食宿。 3、2011-4-13 中国岩溶地质博物馆参观岩溶模型及标本;请专家讲解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形态特征、形成原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4、2011-4-14 桂林园林植物园考察珍稀植物及亚热带生物群落特征 5、2011-4-15.16 桂林——阳朔漓江沿岸岩溶地貌,观察漓江沿岸地下河及溶洞特征。 6、2011-4-17 七星岩、芦笛岩考察地下喀斯特地貌和观察漓江沿岸多层洞穴特征。 7、2011-4-18 月亮山、象鼻山、伏波山考察穿山、孤峰等喀斯特地貌特征。 8、2011-4-19 桂林市郊唐家湾一带观察大型直立倾伏背斜,认识大型褶皱和张性构造角砾岩。 9、2011-4-20 桂林市郊刘家村北渡口观察桂林市区漓江沿岸河流的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范文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篇一 一、前言 20_年春季学期我们已经在课堂上学习了综合自然地理课程,对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在理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此次实习,我们通过路线考察的方式,从森林公园到龙王洞实地观察了张家界的自然结构,并对张家界的自然环境有了切实的体验。此外,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还初步掌握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方法,为将来继续深入开展地理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文着重记录此次实习的实习内容。 二、张家界的自然地理概况 张家界市(原名大庸),位于湖南西北部,距省会长沙398公里(以市政府所在地永定区计算)。张家界距长沙全程高速320公里;它的地理位置坐标是:北纬2852至2948,东经10940至11120。东与常德市的石门县与桃源县交界,南与沅陵县毗连,西与永顺县、龙山县接壤,北与湖北省的鹤峰县与宣恩县为邻,总面积95616平方公里,东西最长167公里,南北最宽96公里。 张家界市地貌构造复杂,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6%,其中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城市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向东南倾斜。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入张家界市后又分成三支山系贯穿城市全境。张家界市境内山峦重叠,地表起伏很大,点海拔1890.4米,最低点海拔75米。 市境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沿澧水倾斜,中部沿澧水两岸呈北东向缓低,南部山地向沅水递降。武陵山脉自贵州云雾山分支入张家界市,又分三支。北支由湖北来凤龙山入市辖桑植县历山,桂英山,青龙山;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红溪山,朝天山,青岩山,茅花界。南支行于澧水,沅水之间,有七星山,崇山,天门山,延入慈利县的大龙山,天合山。三支均到东到洞庭湖冲积平原而消失。 张家界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以中国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两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武陵源风景区面积达369平方公里,区内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集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