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实验教学大纲

纪录片创作实验教学大纲
纪录片创作实验教学大纲

《纪录片创作实验》教学大纲

1.课程的基本描述

2.教学定位

2.1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实验部分的演练学习,学生能够根据实验教学大纲要求的对纪录片的基本特点、分类和规律,熟悉电视纪录片制作的基本步骤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辨明电视纪录片选题与策划的基本技能;确定掌握电视纪录片制作的基本技术与基本技巧;学会正确的分析与解剖电视纪录片制作的相关技术与管理艺术。本实验课程将使学生能够了解电视纪录片节目的各种形式,指导学生参与电视纪录片的制作实务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能力,以便解决纪录片拍摄中的问题。

本实验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必修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纪录片创作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原理做出分析和实践操作,并使积极主动去拍摄纪录片,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镜头感知能力和镜头表现能力,并希望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和把握视听语言的纪录特点。

2.2课程的主要特点

本实验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第一门关于纪实影像创作的实验课程。该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纪录片的基本属性、主要类型、审美特征,分析了纪录片与社会的关系、纪录片创作的主要流派。在此基础上,多角度深入剖析了纪录片与纪实主义美学、中西纪录片创作影响、纪录片创作的哲学观念,阐明了纪录片管理和市场化机制,并着眼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纪录片创作与交易中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纪录片的创新理念,探讨了有效的经营运作方式。通过对纪录片创作中基本特点的介绍,具体讲解了基本特征在实际拍摄中的发展及运用。介绍了诸如前期主题创作、中期拍摄及后期剪辑的技巧及方式的基本问题。

该课程着重强调采用纪实的理念来创作影视作品,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纪实理念和当前的影视文化现象结合起来,以有效地对其进行解读和辨析。

2.3教学方法

1.运用案例教学,教师上课讲解理论时适时加入纪录片作品的案例做分析示范,

分析纪录片创作中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解答疑难问题,学生能够通过案例读懂深奥的理论,教学反馈良好。

2.运用探究式教学,学生学习本实验课程时,教师会经常为学生设计具体拍摄中的问题,学生通过课下查阅资料、拍摄实践,建立理论认知;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积极讨论,学生既应掌握理论概念,又重视实践;要及时完成教师指定的作业,不能以“理解了”为满足,要重视技术上的熟练和巩固,已解决学生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3.《纪录片创作实验》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所以,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纪录片的创作拍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镜头感知能力和用画面讲故事的能力。

3.知识点与学时分配

4.案例设计

本课程案例设计的原则:《纪录片创作》这门课程的突出特色之一就是它的前沿性和时代性。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纪录片文化现象,因此,案例的设计要反映纪录片创作理论的发展脉络,要在变化中看创作理念的变化,这成为本门课程必须做到的一点。

本课程案例设计的目标:课程的每一章会设有最新动态的讲解的部分,或在章节中直接将最新案例动态融入其中,以新颖的结构和生动的实战演练,将教材变成一个活动的课堂,将机械死板的知识传授变成灵活的体验、感悟、思考、生发过程,学生、教师在与教材的探究互动活动中获得自由,由单边的知识灌输变成双边的素养开创和生发过程。

本课程案例教学法的案例教学会涉及到当今时下的主流纪录片文化现象和体制外的纪录作品的解析,女口:各个时期纪录片文化现象解读,体制外纪录片创作的本质分析,纪录片剧本创作本源解析,纪录片的美学研究等,会涉及选题策划、纪实拍摄技巧与画面造型艺术、画面剪辑和声音剪辑的技巧等知识点。

本课程案例教学法的探究式教学法会探究纪录片剪辑原则这个知识点,让学生站在理论的高度再次审视当下纪录片剪辑的技巧及特点,以及如何在现今纪录片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发挥更为优势的效果。避免一言堂的一味灌输,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再次基础上

汇编实验指导书

汇编语言实验指导书 授课教师李娜 授课对象 05计科、网络、06计科 授课时间 07-08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地点一、二、四机房 课程简介 一.实验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好计算机底层系统构成的课程。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汇编语言程序程序设计实验教案是教案的重要环节,是理论教案的重要补充,只有通过实验,学生才能熟练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本门实验课是单独设课。 二.实验教案的方法和手段 为了提高实验教案效果,实验严把预习、实验、实验报告3个环节。实验在软件实验室机房完成,单独设组,个人完成实验,每项实验以小班为单位,实验考勤采用电子签到制度。 预习:安排学生学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的过程和操作规程,并布置思考题和预习报告,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查阅与实验相关的资料。 实验:实验开始前由指导教师讲解实验要点,提出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主题是学生,教师是辅助作用,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 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强调学生及时填写实验记录表,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对实验结果细致地分析、讨论,完成相关思考题作业。 三.课程学时 本实验课实验总学时为32学时。 四.实验成绩的考核方法 汇编语言实验成绩按百分制核定。实验过程占50%,实验报告占50%。五.大纲的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学生。 六.主要设备与器材配备

七.实验项目汇总表 实验一熟悉汇编语言编程环境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汇编语言编程环境; <2)掌握基本汇编程序。。 二.实验仪器设备 计算机 三.实验重点、难点 熟悉汇编语言编程环境; DEBUG常用命令的正确使用。-T/-U/-Q/-G 四.实验题目 比较两个字符串string1和string2所含的字符是否相同,若相同则显示‘metch’,否则,显示’no match’。 五.实验内容、步骤 1.调用EDIT建立ASM源文件。 2.用汇编程序MASM对源文件汇编产生目标文件OBJ。 <如有问题,可用DEBUG调试。) 3.用LINK联接程序产生执行文件EXE。 4.执行程序。 附:源程序 ;PROGRAM TITLE GOES HERE—COMPARE STRING ;******************************************************** data segment string1 db 'move the cursor backward.' String2 db 'move the cursor backward.'

《视频制作技术》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 《视频制作技术》课程使学生掌握视频作品制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岗位综合技能;掌握广告片、宣传片和影视作品的制作流程,能够根据客户要求策划和制作广告片、企业宣传片、专题片、娱乐短片等视频作品,使用摄影摄像器材完成素材采集,熟练使用编辑软件完成作品制作。学生毕业后可在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婚纱摄影摄像公司或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从事策划师、摄像师、视频编辑师、影视后期合成师等多个工作岗位,甚至可以自己创业,创办数码影视制作公司。 能力目标: 1.能够与客户交流沟通,领会客户意图,根据文稿和分镜头脚本的撰写规范,撰写文稿和分镜头稿本; 2.熟练使用摄像机、照相机进行素材采集,并对素材进行处理; 3.熟练使用编辑软件进行素材处理; 4.能为影片添加转场、特技、字幕和音乐; 5.能够根据作品的使用要求,输出适当的视频格式;

6.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技能,根据客户要求制作出用户满意的视频作品知识目标: 1.了解视频节目的制作流程; 2.了解影视制作的人员分工; 3.理解电影电视帧速率、扫描格式、电视制式; 4.掌握工具栏中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5.掌握文稿和分镜头脚本的撰写方法; 6.掌握摄影摄像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拍摄技巧; 7.掌握编辑软件的使用方法; 8.掌握影片输出的各种参数设置。 素质目标: 1.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与他人进行技术交流; 2.热爱影视制作艺术,对待工作精益求精,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3.对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不畏惧,能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4.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善于交流沟通。 5.自学能力强,紧跟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 6.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三、课程内容设计: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模板

.. 特种作业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嘉兴市万隆工程机械技能培训中心 二○一一年九月

..

.. 目录 特种作业专业教学计划............................................................................... 挖掘机操作教学大纲................................................................................... 厂内机动车驾驶教学大纲 ...........................................................................

.. 挖掘机培训计划 培训目标: 通过系统化培训,使学员熟练掌握挖掘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施工中的操作、方法;了解挖掘机的机械工作原理,液压传动、油路、电路等知识,能够对挖掘机常见故障分析、排除。 学习内容: 学习挖掘机的操作与保养知识。 1、操作知识:挖掘机机械的工作原理、保养及操作技巧,学习独立完成土石方计算、挖方、挖沟、挖壕、甩方、平地、装车、爬坡过桥、破碎、过路、拆楼、上下拖板车、旋转定位、挖地基等操作技术。 2、保养维护:学习挖掘机的保养,易损件的更换和日常维护;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培训时间 脱产培训45天, 教学理念: 1.实现培训与实际操作零距离; 2.学员与教师零距离互动探讨; 3.制定符合行业发展的教学计划; 4.保持与企业沟通;

.. 5.全面推进使用多媒体教学; 就业方向: 1、路桥建设公司:从事修路、架桥、开挖隧道、大型桥梁建设 2、市政建设公司:从事铺设天然气、管道、自来水管道、排污管道、管网老城改造、新城开发、高层建筑、农村建设与改造 3、能源冶金,水电站建设、煤炭矿山开发建材以及石油天然气管道铺设等工程. 4、水利建设、挖污清淤、围堰填污、人工挖湖 5、挖掘机售后维修站从事挖掘机整机的检测、故障的分析、判断与排除,零部件的拆装与更换工作. 6、从事挖掘机配件的采购、仓储、供应、销售与管理等工作. 7、从事挖掘机生产企业的整机装配、生产流水线各种工序的操作.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汇编语言实验报告题目:子程序设计 班级:rbw111 姓名:吴德鹏 学号:201107092416 完成日期:2013.12.22

概述: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是非计算机、非电类的其他专业:包括纺织、机械、热能等专业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配套使用的实验指导。在理论课的教学中着重介绍微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针对INTEL 8088/8086系列介绍相应的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介绍了接口的一般概念和CPU与外设交换信息的常用方式的软硬件设计思想。实验课测重培养学生的汇编语言设计能力及一些简单接口程序设计的方法,训练学生汇编语言程序调试的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使用微型机的初步能力。其中实验一、实验二是后续实验的基础,通过该实验,学生应能了解汇编语言源程序的一般格式,熟悉汇编语言程序的上机过程和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重点放在DEBUG调试程序的命令使用方法上。也可以将实验一、实验二合并为一个实验,按照*实验一的要求进行;实验三、四、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各种结构的程序设计能力;实验六主要是简单接口的综合应用,为学生建立一个微机应用系统的概念,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对相关的接口有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专业学时的多少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开设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分支、循环程序设计的方法及用DEBUG调式程序的方法。 2.熟练掌握子程序的参数传递的方式、子程序的嵌套、递归调用及其设计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独立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属性: 显示学生名次表:编制一程序,要求接收从键盘输入的一个班的学生成绩,并存放于50字的grade数组中,其中grade+i保存学号为i+1的学生的成绩。然后根据grade中的学生成绩,把学生名次填入50字的rank数组中,其中rank+i的内容是学号为i+1学生的名次。再按学号顺序把名次从终端上显示出来。 说明:程序设计中应体现出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 三、实验仪器设备: 提供实验条件。 Pc机并在debug的环境下进行调试

《专题片制作》教学大纲

《专题片制作》教学大纲 一、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表 序号内容理论实践 一专题片(纪录片)历史 2 0 二创作观念 2 2 三纪实风格 4 2 四专题片的类型和价值 2 0 五拍摄的前期工作 4 0 六专题片的导演工作8 8 七专题片的叙事和结构 6 8 八解说词的写作 6 6 九集中实训8 合计34 34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第一章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之辨 1.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我国对纪录片和专题片两个概念的混淆和辨析状况,以及产生这种状况的社会背景,并抓住两者的核心异同点,明确这是两种紧密相连但在制作手法上又截然不同的纪实电视节目形态。 2.教学内容和重点 (1)业界对电视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的认识; (2)学界对电视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的认识; (3)以上莫衷一是的认识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 (4)电视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的相同之处; (5)本章重点:电视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的相异之处。这包括价值取向的不

同、主题概括的不同、创作手法的不同和操作模式的不同。 3.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业界专题片和纪录片认识混乱,学界也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和声音。 (2)熟悉:导致这种认识的社会政治环境和媒介环境。 (3)重点掌握:纪录片和专题片的核心异同点。 4.作业与实践要求: (1)下课各找一部纪录片和一部专题片,下节课分析其之间的异同; (2)分析:专题片在我国兴盛的原因。 5.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和讨论 6.教学学时 共2学时,全部为理论教学。 第二章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的类型和价值 1.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按照不同角度的划分所得到的不同的专题片和纪录片的类型,并能学以致用,在课堂上分析、判断老师所提供的20部电视作品的类型。 2.教学内容和重点 (1)专题片的类型:按广播电视节目的“四分法”可分为电视新闻专题片、电视文艺专题片、电视科教专题片;按实际语用中的典型类别,可分为形象宣传片、成就片、政论专题片、理论文献片。 (2)纪录片的类型:可分为自然风光类、人文历史类、社会学纪录片、新闻纪实类等。 (3)专题片和纪录片的价值:认知价值、审美价值、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 3.教学要求 (1)熟悉:纪录片和专题片的不同类型,并能准确对作品的类型作出判断; (2)重点掌握:纪录片和专题片的价值。 4.作业与实践要求: (1)为各种类型的专题片和纪录片的各找一部代表作品;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指导书 编写:郑利平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2008-9-1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是学习本课程的每个考生必须要通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根据“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自学考试大纲”规定:上机实验单独作为本课程的实验考核成绩。《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多上机操作,对汇编语言源程序进行编辑、汇编、连接、调试和运行全过程的训练,才能加深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才能熟练地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与技巧,才能学好本课程。 本实验指导书是完全按照《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自学考试大纲》中“实验大纲”的要求编写的,为便于考生较好完成上机操作和实验报告,特此作出如下说明和要求: (1)做好上机实验的准备工作:应考者对每个实验需要进行预习,了解相关内容和具体要求,熟悉上机操作步骤,学会相关系统软件的使用,掌握各种操作调试命令。 (2)编写源程序:按照实验题目的要求,应考者要事先独立完成汇编语言源程序的编写工作,并对源程序进行认真的静态检查,减少错误的发生。 (3)完成实验报告:做完上机实验,应考者要严格按照实验报告的格式要求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为:实验名称、实验的目的、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并附上源程序清单和程序流程图。

实验一DEBUG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DEBUG程序中的命令,学会在DEBUG下调试运行汇编语言源程序。 2、掌握8086/8088的寻址方式及多字节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设备 硬件环境:IBM-PC及其兼容机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DOS3.0版本以上 调试程序https://www.360docs.net/doc/715272397.html,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实验内容: 1、利用DEBUG程序中的“E”命令,将两个多字节数“12345678H”和“FEDCBA98H”分别送入起始地址为DS:0200H和DS:0204H两个单元中。 2、分别用直接寻址方式和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编写程序段,实现将DS:0200H单元和DS:0204H单元中的数据相加,并将运算结果存放在DS:0208H 单元中。 实验要求: 本次实验的内容均在DEBUG下完成,实现数据的装入、修改、显示;汇编语言程序段的编辑、汇编和反汇编;程序的运行和结果检查。 (四)预习要求 1、复习DOS启动方式和DOS有关命令的使用; 2、阅读本书后的附录,熟悉掌握DEBUG调试程序中的A、D、E、G、Q、R、T、U命令的书写格式及功能; 3、复习寻址方式和相关的数据传送指令及算术运算指令。 (五)实验步骤 1、启动DOS操作系统 2、运行https://www.360docs.net/doc/715272397.html,程序(若当前盘为C) C:>DEBUG↙ – ;(“–”为DEBUG提示符,仅当屏幕出现该提示符后,才可输入DEBUG 命令) 3、用“A”命令编辑和汇编源程序 –A ↙ 186E:0100 MOV AX,[0200]↙ 186E:0103 MOV BX,[0202]↙ 186E:0107 ADD AX,[0204]↙ 186E:010B ADC BX,[0206]↙ 186E:010F MOV [0208],AX↙ 186E:0112 MOV [020A],BX↙

浅谈电视纪录片创作片中“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

谈谈电视纪录片创作中“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试讲人:周合强西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电视编导方向) 各位尊敬的老师: 大家上(下)午好! 开始试讲之前,我首先想各位提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当我们在面对电视纪录片特别是历史题材的电视纪录片时,当我们已经习惯于口述历史时,能不能“让画面说话”?好,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始讲一下电视纪录片创作“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这个问题。 电视从业者和研究者们都知道,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尽管从数量上看逐年递增,但有个性、高水准的纪录片并不多见。创作题材雷同、主体模糊、有明确;记录手法大同小异的情况也普遍存在。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虽时有获奖,但题材狭窄,主要局限在人文类、环境与自然类,不少种类在国际大奖中尚处于缺席状态。 【例一:2000年10月底举行的“北京国际科教纪录片展评研讨会”聚集了近200部来自各国的科学纪录片,但没有一部中国纪录片。 例二:2001年第14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中国纪录片处于“缺席”的尴尬境地。电影节主席阿里说,作为一个大规模的电影节,中国是被“漏掉了”的一块。】 为了满足国内电视纪录片播放需求,不少电视台根据市场需求转而购进国外优秀纪录片。全国纪录片无论从创作还是从市场看,都处于不容乐观的状态。如何走出困境,实现中国纪录片创作的持续发展,这是纪录片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进入21世纪,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走向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一些原本无法进入纪录片创作的影像创作手法,也随着视觉传播的日益繁荣而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这其中,情景再现就是当下最时兴,也是争议最大的手法之一。特别是在一些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人为导演的、再现过去某一事件某一过程和细节的“情景再现”。由于这类“情景”再现是事后人为摆拍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虚拟的,由此引起了人们对新闻真实性的质疑。“情景再现”是否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如何看待和运用“情景再现”,成为当前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例三:2005年,中国纪录片界两部耗资上千万元,也引起了巨大反响的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和《故宫》相继播出。情景再现作为两部系列片主要的表现方式,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电视纪录片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下面我来进行一个大致的的梳理。】 一、“情境再现”概念界定及与纪录片的区别 进入21世纪,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在纪录片的领域中一些原本不敢运用的手法,如今也开始大量运用。其中,“情景再现”就是当下最时兴,也是争议最大的手法之一。有学者认为,这种手法会破坏纪录片的真实性,但也有专家认为,情景再现是有根据的还原,不是凭空捏造,不是杜撰虚构,是构筑于真实基础之上的再现。“情景再现”也称“真实再现”,指的是电视工作者用一种虚构的,类似影视剧中的扮演的方式,

纪录片课程教学大纲

《纪录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中/英文):纪录片 /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3、周学时/学分:2/2 4、授课对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5、使用教材:《纪录片创作》,朱景和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二、课程简介 穿越历史,构沉记忆;只对现实,记录变迁;启迪智慧,引导思索。“纪录片”,一个充满诱惑与魅力的名字。纪录片是人们获取信息与知识、反映和寻求社会变革、感悟人性与人生的载体。 《纪录片》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其内容和任务主要是了解纪录片的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从创作者的角度学习纪录片创作思想和实现手法,在作品赏析与讨论中了解纪录片的创意、拍摄的基本策略。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注:必须明确要达到的知识、能力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把握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和原则,了解新闻事业的体制、过程及发展趋势,能较好地较熟练地认识和掌握新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路径,并对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活动有初步的、较完整的认识与了解。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当前我国进行新闻改革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注重新闻专业主义思想教育,促进学生理论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闭卷考 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为10%、20%、70%(平时成绩由

作业成绩、课堂讨论成绩、小测验成绩等构成) 六、正文 第一章纪录片的范畴与属性(教学时数2) 教学目的:通过对纪录片的范畴与属性的学习,让学生对纪录片与电视纪录片有初步的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纪录片与电视纪录片的概念。难点是电视纪录片的意义。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纪录片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电视纪录片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电视纪录片的意义。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电视纪录片的技巧误区。 第二章纪录片的演变及学派(教学时数2) 教学目的:通过对纪录片的演变及学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研究中外纪录片创作观念演变,对探讨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中外纪录片创作观念演变。难点是“电影眼睛”理论和“英国纪录学派”。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纪录片的启蒙。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新闻纪录影片的兴起和纪录风格的开创。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世界纪录电影三巨匠(帕尔.罗伦兹,莱尼.里芬斯塔尔,尤里斯.伊文斯)的生平。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电影眼睛”理论和“英国纪录学派” 第三章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教学时数4) 教学目的:通过对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专题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演变过程,探讨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特点和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了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历程。难点是专题片创作的理论,专题片创作的方法和步骤。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历程。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思考。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专题片创作的理论。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专题片创作的方法和步骤。 第四章纪录片的艺术特性与审美特性(教学时数2) 教学目的:通过对纪录片的艺术特性与审美特性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纪录片的本性在于视听形象纪实性,纪实之谓包含物质技术效果和人的主观认识双重作用。具体表现为若干特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纪实本性与政论性,纪实本性与真实性,纪实本性与文献性。难点是纪录片的审美功能和审美特征。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纪录片艺术特性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理解纪录片的审美特性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纪录片的审美功能和审美特征。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纪录片的纪实本性与政论性,纪实本性与真实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模板1

特种作业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嘉兴市万隆工程机械技能培训中心

二○一一年九月

目录 特种作业专业教学计划....................................................................................... 挖掘机操作教学大纲........................................................................................... 厂内机动车驾驶教学大纲...................................................................................

挖掘机培训计划 培训目标: 通过系统化培训,使学员熟练掌握挖掘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施工中的操作、方法;了解挖掘机的机械工作原理,液压传动、油路、电路等知识,能够对挖掘机常见故障分析、排除。 学习内容: 学习挖掘机的操作与保养知识。 1、操作知识:挖掘机机械的工作原理、保养及操作技巧,学习独立完成土石方计算、挖方、挖沟、挖壕、甩方、平地、装车、爬坡过桥、破碎、过路、拆楼、上下拖板车、旋转定位、挖地基等操作技术。 2、保养维护:学习挖掘机的保养,易损件的更换和日常维护;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培训时间 脱产培训45天, 教学理念: 1.实现培训与实际操作零距离; 2.学员与教师零距离互动探讨; 3.制定符合行业发展的教学计划; 4.保持与企业沟通; 5.全面推进使用多媒体教学;

余敦辉《汇编语言》实验指导书实验1-实验3

《汇编语言》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Debug命令的使用 (3) 实验二基本汇编指令的使用 (9) 实验三汇编语言程序的调试与运行 (13) 实验四系统功能调用程序的调试与运行………………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五分支程序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六循环程序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七子程序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八高级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九I/O程序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中断程序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一综合程序设计 (38)

实验一Debug命令的使用 一、知识点 1、DEBUG简介 DEBUG.EXE是DOS提供的用于调试可执行程序的一个工具软件。在汇编语言程序调试中很常用。 DEBUG的提示符是“-”,所有DEBUG调试命令军在此提示符下输入。 DEBUG命令都是一个字母,后跟一个或多个参数,也可使用默认参数。 DEBUG命令的使用注意问题: (1)字母不分大小写 (2)只使用十六进制数,但没有带后缀字母“H” (3)命令如果不符合DEBUG的规则,则将以“error”提示,并以“^”指示出错位置。 (4)每个命令只有按下回车键后才有效,可以用Ctrl+Break终止命令的执行。 2、Debug的调入和退出 以WIN7环境为例,点击“开始/运行…”,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命令:cmd,然后点击“确定”,进入DOS命令行状态: C:\Documents and Settings\lfy> 然后输入命令: >Debug 进入Debug调试状态,出现Debug命令提示府“-”,在此提示符下可运行所需要的Debug 命令了。 退出Debug的命令:Q 3、Debug常用命令 (1)汇编命令A,格式为: - A [地址] 功能:从指定地址开始允许输入汇编指令,并将该指令汇编成机器指令代码从指定地址开始存放。若不指定地址,则系统从默认的地址开始存放。按回车键退出汇编状态 应用:用于调试一条指令或几条指令组成的一个程序段。

《毕业创作》课程教学大纲

《毕业创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毕业创作 课程编号: 课程对象:五年级 课程性质:专业课 英文名称:Graduation Creation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教学目的:毕业创作-非命题创作是学生在校创作学习中最全面,最完整的一课,它是全面检验学生五年内的所学课程的综合实践和总结,也是学生综合艺术素质最集中,最高水平的反应和体现。 教学任务:在遵守学院关于毕业创作的有关文件精神规定前提下,自由创作力求观念突出,风格多样,表述各异,展示效果完整,能充分体现出个人在校所学的综合技术素质与艺术修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艺术观念“创新”和材料“探索”上有所突破。鼓励学生充分调动所学,利用优势,杜绝抄袭,大胆发挥,积极投入,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最大限度的展示雕塑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作用。 二教学原则和要求: 作为毕业创作的非命题创作是以较为自由、自主、自创为前提,以在艺术观念创新、表现形式和材料探索上有所突破为要求。在教学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利用所学、积极投入、充分发挥自我为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享受过程,追问意义的主动性。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传统意义以外雕塑艺术呈现的可能性,努力创作出能反映经过五年高等美术教育后高素质的艺术作品。 三教学方法: 在具体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任课教师集中授课、教师参与学生集体和分组讨论,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个别辅导、教师会议集中审议、作品阶段观摩、讲评、学院有关小组宏观指导,课后总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四授课年限和学时安排: 授课学期:五年级上、下学期 周学时:16学时 总学时:128学时﹙8周﹚ 学分:8 五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 课程一:作品放大制作;(共6周16个学时) 课程二:作品后期调整;(共2周,16个学时) 课程三:材质加工:(课后完成) 课程四:作品展览布置;(共周个学时) 六课堂作业: 作业题目:雕塑系本科五年制毕业生——“毕业创作” 作业数量:一个或一个系列新具象雕塑创作作品。

初级电工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初级维修电工教学计划 一、培训目标 1.总体目标 培养具有以下条件的人员:掌握电工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运用电工基本技能独立完成电气元件及电气设备维修及安装等工作。 2.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电工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电工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种电器元件的应用及工具的基本使用;熟知行业规范等相关知识。 3.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依据《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电工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初级维修电工的基本能力以及使用相关仪表测量的能力并达到独立上岗操作的水平。 二、教学要求 1、理论知识要求 (1)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 (2)遵章守纪、安全生产。 (3)尊师爱徒、团结互助。 (4)勤俭节约、关心企业。 (5)钻研技术、勇于创新。 2.电工基础知识 (1)职业道德与安全技术

(2)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 (3)电Array机及其 控制线 路 (4)仪表、照明、工具、材料 (5)安全防护技术与电气设备安装 3.操作技能要求 (1)动力部分 (2)照明及仪表部分 (3)工具部分 (4)安全部分 三、教学计划安排 总课时168课时 理论知识授课,复习80课时 操作技能授课,练习88课时 维修电工初级工技能培训教学课时分配表

备注: 1、本教学时数仅适用于农民工培训班使用。 2、实操时可据学员人数及设备工位数分别采用大班教学或分组教学。 四、教材: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维修电工》(初级技能)中国劳动社

会保障出版社 维修电工初级工技能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为贯彻落实银川市劳动保障局《关于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广泛开展对农民工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为此,在本工种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员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教学大纲。 本大纲制订的主要依据是参照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并参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业技能培训理论课程的有关要求,结合银川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关于特种作业人员考证培训的有关要求而制订。它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培训学员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拓宽学员的知识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为学员将来的就业和学习奠定了一个重要基础。 学员通过培训后,可以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初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课程内容分理论教学(应知的知识)和实训教学(应会的技能)两部分。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 第一章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

中国纪录片创作的四个阶段

纪录片创作的起步期(1958—1978) 从1958年到1978年,纪录片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一是北京电视台创办后至文化大革命前的健康成长阶段 二是“文化大革命”期间饱受挫折,在夹缝中生长阶段 纪录片创作初期的基本特征 一、起步期电视纪录片的典型特征之一是从拍摄方式到表现手法都与纪录电影相同,这种状况与当时的电视技术手段尚处于初级阶段密不可分。 二、由于当时苏联是我国各个行业学习的榜样,前苏联纪录电影中流行的创作观念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 三、以宣传、报道为己任的新闻式纪录片早期的电视纪录片与新闻片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早期的电视纪录片实际上是以宣传、报道为己任的长新闻片。 四、以现实生活为内容的客观纪录尽管这时期的纪录片创作以模仿为主,缺乏自身特点,但制作者们也开始发现并下意识地发挥电视纪录片的电视特性,注重题材的真实自然与质朴无华,注重细节描写。 总的来讲,这一时期,纪录片的题材面还十分狭窄,艺术形式和手法僵化,公式化、概念化以及形式主义之风在创作中有所体现。尤其是特殊时期,在错误路线的指导下,题材选取受到限制。 纪录片创作的发展期(1979—1990)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也给电视纪录片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过去遭到禁止的选题领域如今得到开放,公式化、模式化以及形式主义手法也得到批评和矫正,电视纪录片空前繁荣和发展。短短十余年,中国电视纪录片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发展高潮。 纪录片发展表现 一、纪录片创作发展期的总体特征这个时期的特征显著,较之起步期,纪录片从题材到品种,从作品风格到表现手法都面目一新,纪录片从小众传播走向大众传播。这个时期,纪录片创作突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题材禁区,形成以风光片和政论片为代表的新格局,主题先行成为突出特征。此外,还出现了《地方台30分钟》、《神州风采》、《人民子弟兵》、《动物世界》等播放纪录片的专栏。 1.以山水风光为代表的广阔题材这一时期的纪录片选材广泛,不断开拓出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等新的创作领域。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貌的纪录片饱含激情,以抒情诗、风情画的手法,纵情歌颂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建设者, 2.以系列片为标志的丰富品类纪录片题材的扩展极大地丰富了纪录片的内容,随之而来的足纪录片体裁形式和品种门类的大发展。从内容上讲,有风光片,人物纪录片,政论片,军事片。从篇幅上看,有短小精悍微型片,也有长达几十集的系列片。从手法上讲,有“歌画配”或“乐画配”的电视音乐片 3.以《地方台50分钟》为代表的众多专栏栏目化播出是电视纪录片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随着电视制作技术的进步和电视覆盖面的日益扩大,电视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4,主题先行风格占据主导地位强烈的宣传意识,浓郁的政论色彩,鲜明的主体意识共同形成了纪录片创作发展期我国电视纪录片的主题先行的纪录风格。宣传教育成为纪录片的基本社会功能。 政论片的盛行是主题先行风格的一个重要表现。 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一1998) 背景: 经过前一时期的几次纪录片传播的轰动,加上“纪录片编辑室”、“生活空间”等栏目的开

纪录片创作教学大纲

《纪录片创作》课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82408 开课单位:传媒学院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授课学时:64 开课学期:五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纪录片创作的形式和风格是多种多样的,〈纪录片创作〉的教学着重讲述和探讨创作业务的有关问题,侧重于操作性。 〈纪录片创作〉的教学将帮助和指导学生了解纪录片的历史,中国纪录片的现状,纪录片的概念,认识纪录片的规律,纪录片的美学风格,纪录片不同的创作观念和风格式样,学习和把握纪录片的创作方法,为日后进入电视媒体打下牢固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与纪录片创作密切联系的若干基本学术性问题有所了解和认识,作为专业知识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理论基础的通晓程度不仅关系到其对专业的研修和今后的发展空间,也将直接影响其创作实践。 三、课程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学会使用纪实的创作理念和手段。从事纪实类电视节目的创作。掌握纪实电视节目创作的基本方法、过程、原则、常用技巧,使学生初步具备纪实电视节目的创作能力。 四、成绩考核方法 闭卷笔试。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构成。 五、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基础学习和分组创作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前期理论教学以讲授和赏析评述为主;创作过程采取课堂教学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实际应用相结合,采取方法指导与讲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试图实施真实的创作过程。 六、讲授大纲及课时分配 第一章纪录片的范畴与属性(4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纪录片的定义、艺术形态以及纪录片的本性与社会功能。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从电影母体到电视节目 第二节艺术形态——内涵与外延 第三节影像本性与社会功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影像本性与社会功能 (四)教学建议、 以讲述为主,引导学讨论启发示教学。 第二章纪录片学派及创作方法演变(4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苏联“电影眼睛”理论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的意义,了解艺术形态

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课程性质、地位及任务: 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畜牧及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共8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64学时,考试课。 动物营养与饲料是教导学生从一般基础知识进入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桥梁,一方面以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学科为基础发展而来,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动物营养与饲料》将动物与饲料作为统一研究对象,将营养需要与营养源作为统一的研究中心,将动物生产性能与饲料生产效益作为统一的研究目的,并且通过对动物生长、繁殖和生产全过程的营养需要和营养源利用的测定,确定了动物的营养需要量和饲料的营养价值,将动物研究成果应用于畜禽饲养实践,从而推动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研究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转化规律的基础上,掌握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转化与动物营养需要的关系,为动物生产者提供理论根据和实际指南,以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达到以最少的饲料、最短的时间为人类提供量多质优且安全的动物产品。本课程培养学生识别常见饲料、测定饲料营养成分的能力;能根据具体饲料条件灵活设计日粮配方。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饲料与畜体的化学组成、饲料的营养物质及其主要功能。 2、了解生长、繁殖、泌乳、育肥、产毛、产蛋等动物营养需要的特点。 3、掌握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的主要营养作用及主要相互关系。 4、掌握运用反刍家畜、单胃家畜与家禽体内三大有机物质消化代谢特点,合理确定蛋白质、氨基酸、氨化物、粗纤维、脂肪等主要营养物质的供给。 5、在提供分析仪器设备等基本条件下,独立掌握按规程完成饲料营养成分常规分析方法。 6、熟练掌握各种饲料因素对动物产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实验指导书参考2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是学习本课程的每个考生必须要通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根据“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自学考试大纲”规定:上机实验单独作为本课程的实验考核成绩。《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多上机操作,对汇编语言源程序进行编辑、汇编、连接、调试和运行全过程的训练,才能加深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才能熟练地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与技巧,才能学好本课程。 本实验指导书是完全按照《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自学考试大纲》中“实验大纲”的要求编写的,为便于考生较好完成上机操作和实验报告,特此作出如下说明和要求: (1)做好上机实验的准备工作:应考者对每个实验需要进行预习,了解相关内容和具体要求,熟悉上机操作步骤,学会相关系统软件的使用,掌握各种操作调试命令。 (2)编写源程序:按照实验题目的要求,应考者要事先独立完成汇编语言源程序的编写工作,并对源程序进行认真的静态检查,减少错误的发生。 (3)完成实验报告:做完上机实验,应考者要严格按照实验报告的格式要求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为:实验名称、实验的目的、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并附上源程序清单和程序流程图。

实验一DEBUG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DEBUG程序中的命令,学会在DEBUG下调试运行汇编语言源程序。 2、掌握8086/8088的寻址方式及多字节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设备 硬件环境:IBM-PC及其兼容机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DOS3.0版本以上 调试程序https://www.360docs.net/doc/715272397.html,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实验内容: 1、利用DEBUG程序中的“E”命令,将两个多字节数“12345678H”和“FEDCBA98H”分别送入起始地址为DS:0200H和DS:0204H两个单元中。 2、分别用直接寻址方式和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编写程序段,实现将DS:0200H单元和DS:0204H单元中的数据相加,并将运算结果存放在DS:0208H 单元中。 实验要求: 本次实验的内容均在DEBUG下完成,实现数据的装入、修改、显示;汇编语言程序段的编辑、汇编和反汇编;程序的运行和结果检查。 (四)预习要求 1、复习DOS启动方式和DOS有关命令的使用; 2、阅读本书后的附录,熟悉掌握DEBUG调试程序中的A、D、E、G、Q、R、T、U命令的书写格式及功能; 3、复习寻址方式和相关的数据传送指令及算术运算指令。 (五)实验步骤 1、启动DOS操作系统 2、运行https://www.360docs.net/doc/715272397.html,程序(若当前盘为C) C:>DEBUG↙ – ;(“–”为DEBUG提示符,仅当屏幕出现该提示符后,才可输入DEBUG 命令) 3、用“A”命令编辑和汇编源程序 –A↙ 186E:0100 MOV AX,[0200]↙ 186E:0103 MOV BX,[0202]↙ 186E:0107 ADD AX,[0204]↙ 186E:010B ADC BX,[0206]↙ 186E:010F MOV [0208],AX↙ 186E:0112 MOV [020A],BX↙

《剧本创作》教学大纲

《剧本创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编导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理论与实践并重,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影视剧本创作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够独立的进行影视剧本的改编和创作。 作为一门创作实践课程,它要求学生有良好文学素养和文字功底。因此在开设本课程之前,要先行开设《基础写作》、《文学欣赏》等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同时本课程的深入学习又为《电视专题创作》、《纪录片创作》等课程的进一步学习作了有力的铺垫。 2.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目标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技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导向现实,立足应用。 (2)正确运用案例教学和实证教学。通过对中外优秀影片和电视剧剧作角度分析,不断印证理论的正确性和运用的广泛性,使学生能够从理论的高度、规律的广泛性和技巧的灵活性上把握影视作品,并能够触类旁通,学以致用。 (3)以学生为本,转变教学理念。灵活运用探究教学、启发教学,问题教学等开放式教学方法,避免理论的乏味和枯燥感,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和谐融洽、积极思考、敢于发言的课堂氛围。 (4)课程学习和剧本创作的双结合。要求学生勤动笔杆子,把章节理论和章节训练相结合,把章节训练和完整的剧本创作相结合,学以致用,为以后课程的开设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5)全面提升学生的剧本创作素养。除了理解和把握剧作的规律、方法和技巧之外,学生还应具有广泛的知识视野,以及对于社会人生和内心的深刻体察。因此要不断的引导学生观摩中外优秀影视剧作,积累创作经验;阅读相关书籍,伸展知识触角;关注社会人生,扎根现实。 3.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1)把握影视剧本创作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基本技巧 (2)能够运用影视剧作的理论知识评鉴电影电视剧的优劣,借鉴其成功经验 (3)能够独立进行简单影视剧本的改编和创作 4.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1)以多媒体教学为依托,围绕理论基核灵活的运用案例教学、启发教学、探究教学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2)充实课堂空间,延展课下空间。给学生列出与本课程有关的书籍和优秀的中外影片的目录,较好的利用业余时间,寓教于乐。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高技)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高技) 一、培养目标 (一)总体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操作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电子商务应用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三年的案例教学、实验室操作、顶岗实习、互动式教学、以赛促练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以适应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整体需求。主要培养电子商务应用型、技能型和执行型专门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可组织考取营销师、助理电子商务师、因特网应用(高级)、计算机办公软件(中级)等资格证书。毕业生可从事商务网站的网络营销和服务人员、电子商务服务商相关岗位、能独立从事电子商务应用的自由职业者和创业者。 二、人才培养规格 1.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系统分析问题并全面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大局观。

2.系统掌握从事电子商务专业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勤于思考,专以学业,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熟悉国家有关法规和方针政策,树立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了解经济法、劳动法、刑法等基本内容,熟悉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 4.具有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能力,能系统分析和解决电子商务中所出现的问题,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运用计算机技术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熟悉相关专业书籍和主要期刊,熟悉电子商务业内的主流观点和知名专家的情况,能自如利用图书馆和网络完成预习以及自学课程。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踏实做事的理念,较好的亲和力,广博的知识面,尊重科学,尊重生命,坚强、自信。 三、学制与授予证书 (一)学制 标准学制3年。 (二)授予证书 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并取得及格者,准予毕业,并可授予中技毕业证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