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认识论简论共3篇

古希腊哲学认识论简论共3篇

古希腊哲学认识论简论1

古希腊哲学认识论简论

认识论是哲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分支,它探究的问题是人类如何认识世界,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起源地,其独特和深刻的认识论思想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来简要探讨一下古希腊哲学的认识论思想。

首先,古希腊哲学的认识论要点在于“知识即真理”,探究的是人类如何通过正确的认识手段来获得真正的知识。在古希腊哲学中,最早提出关于认识手段的问题的是苏格拉底,他认为知识的来源在于内省和思考。他认为人们应该去探究自己的内心,通过对自己的思维过程的反思和分析,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他的思想被继承和发扬了下去,例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认为知识来自于精神、思维、理智等内在的智慧,人们应该逐渐逼近于真理,获得符合逻辑、有条理性的正确思想。他把人的思维过程分为两个层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对外部事物的直接感知或感觉,而理性认识则是人通过思考和推理来达成的。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知识来自于对于理性认识的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不受任何干扰的纯粹真理。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类的经验,即所获得的感

性认识。他认为人们通过感性认识来获取事物的认识,而所得到的感性认识是有其规律性的。他通过对人类感性认识过程的分析,总结出了观察、感知、回忆等基本认识手段,并认为通过这些手段所获得的认识是可以被证明的。他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即认为真理来自于经验,而不应把精神、思维、理智等干扰因素拖累其中。

此外,在古希腊哲学的认识论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概念,例如观念、意象、形式、本质等。其中,本质是古希腊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是事物自身最本质的特性。在古希腊哲学的认识论中,人们认为通过正确的观念和认识手段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

总结而言,古希腊哲学是西方文明中最早探讨认识论问题的哲学体系之一。其基本的认识论思想是“知识即真理”,认为正确的认识手段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前提条件。古希腊哲学对认识手段和真理的探究,在后来的哲学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古希腊哲学的认识论思想对于后来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其认识论观点中,知识即为真理,正确的认识手段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前提条件。而对于人类认识的来源,古希腊哲学提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中,亚里士多德强调经验主义的认识论观点,认为真理来自于经验,而柏拉图则认为真正的知识来自于对于理性认识的发展。总的来说,古希腊哲学对于认识论的探究和思考,充分展现了人类智慧和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古希腊哲学认识论简论2

古希腊哲学认识论简论

在古希腊哲学中,认识论是探讨知识的本质、产生、证明等方面的哲学问题。自古希腊哲学诞生之始,认识论便是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

自苏格拉底开始,古希腊哲学家们就认为认识是人类最基础的需求。认识源于感性经验,通过自然的发展和规律性的揭示,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认识世界的下意识方式。这种下意识的方式即是悟性,并且是人类唯一的认识手段。

古希腊哲学中,悟性有一种现象学的内涵,即性格特征上的智慧。个人的智慧具有天赋性质,因此,对于外部世界,每个人的认识都是独特的。这种认识是有限度的、近似于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这种活动能够让人们用最少的质感和形式语言来表达和回忆。总体来看,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人类的整体理解和对认识的整体理解在相当大程度上一致。

苏格拉底的“知道自己是无知的”思想,寓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观性质。他认为,人类确实可以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但这种认知过程却需要时间和耐心。即使在现代科学的大潮下,一个人所走的路可能终结于“只是我自己的认识”,但这种路走起来也值得。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对认识论的探讨,在哲学史上是一部典范之作。柏拉图认为,知识的产生和传递是因为人类所参与的“理型”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一种玄学的力量,可以撑起

世界上的一切真理。柏拉图认为,人们通过纯洁的心灵和不带抵触性的心态,可以通过这种联系来理解世界上的一切。然而,柏拉图也指出,由于世界上有太多的诱惑、染污和错乱的信息,人们只能靠纯洁的心态来保证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尽量接近真理。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知识的产生并不仅仅源于感性经验。确实,悟性可以准确地识别出某些模式和规律,但充分的感性经验也是知识的来源之一。亚里士多德认为,感性经验的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存在本身,另一个是存在的性质。而纯粹的感性经验在某些区域内并不一定等同于知识。他还强调,通过合理的思维和科学方法来整合这些感性经验,人们便可以形成知识。

总的来说,古希腊哲学中的认识论发展,一直在探讨知识的本质,及其与感性经验、悟性以及思维的联系。对于认识论这一核心问题,古希腊哲学家们的不同观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哲学的发展

古希腊哲学家们对认识论的探讨为后世哲学及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对感性经验、悟性、思维等要素的分析与整合,他们揭示了知识的本质及其成长的过程。同时,他们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如真理的本质、知识的范围和限度等,这些问题仍有待后人的解答。古希腊哲学家们在探索认识论上的努力,不仅是对人类智慧的展现,更是对理性与智慧的追求

古希腊哲学认识论简论3

古希腊哲学认识论简论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开端,它在认识论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古希腊哲学家们探讨了知识的来源、真理的本质等问题,为今天对知识论的思考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古希腊哲学的认识论思想。

一、知识的来源

古希腊哲学家们对知识的起源和来源持不同看法。其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认识论的两大代表。柏拉图认为知识的来源是灵魂,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学习的过程,我们可以获得知识。他以洞穴寓言为例,认为人们处于洞穴之中,只能看到阴影,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学习,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事物。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知识的来源是感知经验。他认为,只有通过感官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和理解,才能获得知识。

二、真理的本质

古希腊哲学家们对真理的本质也有不同的看法。柏拉图认为真理是超越世界的,它是一种形式或理念,是普遍存在的。他认为,真理是不变的、普遍的和永恒的,具有独立存在的实体。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真理是客观的,是与事物的本质相对应的思想或表达。他以逻辑学为基础,通过推理和归纳的方法来寻找真理。他认为,真理不仅是存在的,还需要通过理性的思考和逻辑的推理来发现。

三、概念的形成

古希腊哲学家们对概念的形成也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概念是思维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思维处理外界事物的方式。柏拉图认为,概念是超越世界的灵魂产物,是普遍存在的。他以理念世界为基础,认为概念是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桥梁。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概念是基于感知经验而形成的,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概念。他通过分类和归纳的方法,将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形成概念。

四、言语与真理

古希腊哲学家们对言语和真理的关系也有不同的看法。柏拉图认为,言语只是真理的阴影,是无法达到真理的。他认为,言语只能表示真理,但并不等同于真理本身。相反,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言语是思维的表达,是可以传达真理的。他认为,言语是符号的形式,能够表达思想和概念,具有真理和逻辑。

总之,古希腊哲学认识论是西方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思想对现代知识论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古希腊哲学家们对知识的来源、真理的本质、概念的形成以及言语与真理的关系的探讨,为我们认识事物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通过对古希腊哲学认识论的学习和思考,深化我们对知识和真理的理解,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和认识水平

古希腊哲学认识论是哲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对人们认识知识和真理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和探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知识的来源、概念的形成和言语与真理的关系等问题,这些问题至今仍在现代知识论的研究中扮演

着重要的角色。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和真理的认识和理解更加迫切,因此,我们有必要重视古希腊哲学认识论的思想,从而深化我们的认识和提高我们的思考水平

古希腊哲学

古希腊哲学 古希腊哲学的产生: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思考世界的本源问题 第一部分古希腊早期四大学派 哲学之父泰勒斯:世界是从水中产生的。摆脱了神话,走上独立的哲学之路。 赫西俄德(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著名的抒情诗人,代表作《神谱》《工作与时日》 自然神话自然宗教 混沌之神卡俄斯大地之母盖亚地狱之神塔尔塔洛斯 爱神艾洛斯 古希腊哲学早期的四大学派:有一个共同点,都追求世界的本源问题?两种追问方法: 1.自然哲学/2.万事万物之为万事万物的根据是什么?(后来发展成为抽象的形而上学) 前一类容易被概括为唯物主义,后一类以北概括为唯心主义。 自然哲学-----------唯物主义 自然哲学:beginning elememt atom 万事万物之为万事万物的根据是什么? form principle

人的定义:能够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具有并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理性动物。 人的本源---------猿猴、细胞、蛋白质 ----------精神层面 范希腊的地理范围:1、希腊本土2、.南意大利 3、小亚细亚(今土耳其范围没) 古希腊哲学早期的四大学派: 小亚细亚的两个自然哲学学派 1、米利都学派 (商业较发达,较开放) 2、艾菲斯学派 南意大利的两个形而上学学派1、毕达哥拉斯学派 (农业较发达,较闭塞,带有神秘主义) 2、爱利亚学派 一、米利都学派 创始人泰勒斯 泰勒斯的两个观点 1.水生万物(万物从水中产生) 2.万物有灵

泰勒斯眼中的“灵魂”实为一种物质形态 海神波塞冬 赵林观点: 泰勒斯不仅为万物寻找到最初的质料,而且也为万物寻找到最初的动力,而最初的动力就是灵魂。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1、质料因 2、动力因 3、形式因 4、目的因 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古希腊第二位哲学家)的伟大贡献: 1、首用“本原”(arche)这个哲学概念 2、任何一种像水一样有着具体规定性和具体物质性的东西都没有资格成为万物的本原。“阿派朗”,无定形无规定赵林观点:“阿派朗”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概念。 中世纪的否定哲学给上帝的规定是对上帝的限制 3.“阿派朗”的两对内部矛盾:冷--热干--湿

古希腊哲学十三

古希腊哲学(十三) 在希腊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自然哲学家包括主张“四根说”的恩培多克勒,它认为水火土气按照不同的结构、比例等构成了世界的万事万物,还有主张“种子说”的阿那克萨戈拉,认为世界最小构成单位是种子。最后一位就是德谟克里特,他可以说是“原子论”学说的最高峰。 恩培多克勒提出了“四根说”,他认为一切事物都由四种元素(水、火、土、气)构成,这四种元素以不同数量和比例结合起来,形成不同的事物。他的观点显然是对早期自然哲学的总结。于是形成了新的生灭观,即四种元素的聚合即生,离散即灭。 早期自然哲学主张用“一”解释“多”,而恩培多克勒则用有限多来解释无限多,后者看起来是一种倒退,因为既然可以有四种,就可以有十种、一百种。但又是一种进步,因为用有限多来解释无限多,下一步发展就可能是用无限多来解释无限多,世界上有多少种事物,我们就可以找出多少中元素,每种事物都是由它自己的元素构成,这样就有无限多了,但是无限多又蕴含着向抽象的“一”转变,因为无限多的元素就它们是元素而言是共通的。 恩培多克勒提出“四根”之外,即质料,还提出了两个作为动力的东西,即爱和恨,爱和恨是一种更稀薄的物质。这样一来,实际上就有六种元素,有四种元素是质料,还有两种元素则使四种元素结合或者分离。 恩培多克勒的第三个思想是他的认识论,他提出了一种“流射说”,即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被流射出来的,流射物与对应事物的孔道相通而彼此相互结合,并因此产生感觉。例如,水发出水的波,人也有水,于是就对外在的水产生了认知。 阿那克萨戈拉提出了“种子说”,他认为,世界万物的始基是“种子”,种子数目无限多、体积无限小。种子的结合和分离就是事物的产生和消灭。他认为种子的特点是数量无限、性质相异、体积无限小。 他还提出在混沌的最初的情况下,种子是怎么结合的呢?种子的动力在种子之外,即独立动力因—奴斯,希腊语义为心灵、智慧。在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论”中,是一种无限的、独立自主的、能洞见一切事物的力量,是运动的源泉。奴斯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精神性的东西都是有目的的,就呼唤着目的因的出现。

西方哲学史中的认识论

西方哲学史中的认识论 西方哲学史中的认识论 西方古代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家们就开始研究认识论问题,并表现出了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路线。唯物主义者赫拉克利特肯定认识的对象是自然界,同 时又区分了感觉和思想这两种认识形式,认为感觉分辨事物,思想则把握真理。原子论的先驱恩培多克勒用"流溢说"来解释认识,认为一切事物都不断发出一 种流溢物,它进入人的感官孔道而引起感觉。原子论的代表德谟克利特在"流溢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影像说,认为感觉和思想是由客观事物的影像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和心灵而产生的。这是对反映论原则的一种朴素表述。德谟克利特把认 识分为"暗昧的认识"和"真理性的认识",认为感觉只能认识事物的表面,是暗 昧的认识;理性能认识原子与虚空,是真理性的认识。但两者互相联系,感觉为 理性提供证据,否定感觉,也就是否定理性。然而,由于他把感觉看作是粗糙 原子构成的影像作用于心灵而产生的,思想是精细原子构成的影像作用于心灵 所产生的,事实上就使感性和理性成了两个独立的认识过程,割裂了感性和理性 的联系。 唯心主义者柏拉图以理念论为基础提出了他的认识论思想。他把世界分为 由具体事物组成的"可见世界"和由理念组成的"可知世界"。他认为,变化无常 的具体事物是不真实的,它是"意见"的对象,而不是知识的对象,只有永恒不 变的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才是知识的对象。柏拉图认为,灵魂在进入肉体以前,就已经认识理念,当灵魂投入到肉体以后把它们忘记了,认识就是把忘记 了的理念知识回忆起来。尽管感觉可以刺激灵魂,使它对理念知识进行回忆, 但知识不是从感觉中来的,感觉只不过使灵魂回想起已经知道的东西。这就是 柏拉图著名的回忆说。 和柏拉图不同,亚里士多德肯定认识起源于感觉,他把灵魂比作蜡块,认为 感觉就是外在事物在蜡块上留下的痕迹。与此相联系,他认为"每一事物之真理与各事物之实是必相符合",进一步肯定了认识的客观性。但是,亚里士多德割

西方哲学史重点

西方哲学史重点 第一篇古希腊罗马哲学 希腊古风时期(前6-前4世纪) 古希腊哲学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希腊古典时期(前4世纪) 古希腊哲学的第三个阶段是希腊化时期(约前3—5世纪) 第一章古希腊早期哲学(选择题居多) 线索:唯物主义:伊奥尼亚派→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哥拉→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唯心主义:毕达哥拉斯派和爱利亚派为主 特点:①哲学家关心的中心问题是宇宙生成问题,即世界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 ②哲学与科学不分,许多科学家同时又是哲学家,他们常常从哲学的角度对自己无法解释的自然想象进行推测。 ③哲学与宗教神话有密切关系。 ④带有朴素直观的特点,并逐步向抽象思辨和概念思维的方向发展。 认识发展史:早期古希腊哲学家思考的本源问题,有两对矛盾:一和多的矛盾以及变和不变的矛盾, 这两对矛盾产生四种立场:伊奥尼亚派认为本原是“变化的一”(或气,或水,或火) 毕达哥拉斯派认为数是“不变的多” 爱利亚派认为本原为存在,存在是“不变的一” 元素论者所认作的本原是“变化的多”(或根,或种子,或原子) 一、伊奥尼亚派(米利都派和赫拉克利特组成) 伊奥尼亚是古希腊时代对今天土耳其安那托利亚西南海岸地区的称呼,即爱琴海东岸的希腊爱奥里亚人定居地。 伊奥尼亚重要的城市有以弗所、米利都和伊兹密尔。这些城市靠贸易富强起来,它们结盟为伊奥尼亚联盟。 1、米利都派

(1)泰勒斯的“水本原”说 泰勒斯(鼎盛年约公元前585—前584)是米利都派创始人。被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 泰勒斯首先开始思考“世界本原是什么”这个哲学问题。他的回答是:水是万物的本原。 他提出两方面的理由:一方面,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另一方面,接受了古埃及人的大地漂浮在水上的图示用水的摇晃解释地震现象。 评价:“水本原”说看似幼稚,但泰勒斯试图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的做法,表现出哲学思维的本质。 (2)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说 ①看到“水本原”说的局限性,他认识到,世界万物及性质的多样性不能被归结为某一特定的物质形态和属性,“水 本原”可以解释事物的湿性,但却不能解释火的热性、土的干性、气的冷性;反之亦然。“在火、气、水、土之中任何一种都不能生成万物。” ②万物的本原不是水,而是“无定”可以理解为:世界的原初状态是各种事物与性质共生共处的状态。(万物的本 原是“无定”或阿派朗(apeiron);世界的原初状态) 万物的生成是“无定”分化,万物的消亡则是万物归复于“无定”; ③提出“补偿原则”,用以解释一些事物的生成伴随着另一些事物消亡的必然性和原因。 “一切存在着的东西都由此生成的也是它们灭亡后的归宿,这是命运注定的。根据时间的安排,它们要为各自对他物的损害而互相补偿,得到报应”。 (3)阿那克西米尼的“气本原”说 ①“气”是世界的本原。他提出的“气本原”说综合了“水本原”和“无定”的特征:一方面保留了“无定”的不 定形和无限的特征;另一方面,气和水一样具有特定的性质。 ②“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

认识论

renshilun 认识论 theory of knowledge 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指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的哲学理论。亦称知识论。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等等。在哲学史上人们曾用不同的术语表述认识论。I.康德曾用gnoselogy这个词表述;德语中 的认识论一词是erkenntnis theore,曾由康德主义者K. L.莱因霍尔德在他的《人类想象力新论》(1789)和《哲 学认识的基础》(1791)中使用过;1862年E.泽勒在他的《论认识论的任务和意义》一书中采用了这个术语,以后它便流行开了。英语中的theory of knowledge一词,是德语erkenntnis theore一词的英译;epistemology一 词则是由苏格兰哲学家J.F.费利尔在《形而上学原理》(1854)一书中首先使用的,他把哲学区分为本体论和认 识论两个部分。 人类从它形成开始,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认识。但是,对认识本身进行认识和研究,并形成作为哲学组成部分的认识论,则是同哲学的产生相联系的。认识论的任务是揭示认识的本质,揭示认识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力 求使人们的认识成为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因此,认识论必然以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为出发点,而且将其贯穿于全部认识论的内容之中,由此引出不同的认识论结论。历史上和当代的许多认识论并不是按照认识本身的实际情况来研究认识的,往往用不同的方式对认识的本质和规律作出歪曲的解释。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从彻底的唯物主义出发,辩证地、历史地按照认识本身的过程考察认识,才真正科学地揭示了认识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也才真正能使认识的自觉性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中国哲学史中的认识论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们,已开始对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可能性、主体的认识能力等问题进行考察,并明显地表现出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丘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 斯为下矣”。这种看法包含了向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发展 和向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发展的两种可能性。孔丘并不承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强调“学而知之”,多闻 多见,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论点,在 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感性与理性并重的合理思想。孟轲发

古希腊哲学认识论简论共3篇

古希腊哲学认识论简论共3篇 古希腊哲学认识论简论1 古希腊哲学认识论简论 认识论是哲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分支,它探究的问题是人类如何认识世界,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起源地,其独特和深刻的认识论思想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来简要探讨一下古希腊哲学的认识论思想。 首先,古希腊哲学的认识论要点在于“知识即真理”,探究的是人类如何通过正确的认识手段来获得真正的知识。在古希腊哲学中,最早提出关于认识手段的问题的是苏格拉底,他认为知识的来源在于内省和思考。他认为人们应该去探究自己的内心,通过对自己的思维过程的反思和分析,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他的思想被继承和发扬了下去,例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认为知识来自于精神、思维、理智等内在的智慧,人们应该逐渐逼近于真理,获得符合逻辑、有条理性的正确思想。他把人的思维过程分为两个层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对外部事物的直接感知或感觉,而理性认识则是人通过思考和推理来达成的。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知识来自于对于理性认识的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不受任何干扰的纯粹真理。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类的经验,即所获得的感

性认识。他认为人们通过感性认识来获取事物的认识,而所得到的感性认识是有其规律性的。他通过对人类感性认识过程的分析,总结出了观察、感知、回忆等基本认识手段,并认为通过这些手段所获得的认识是可以被证明的。他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即认为真理来自于经验,而不应把精神、思维、理智等干扰因素拖累其中。 此外,在古希腊哲学的认识论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概念,例如观念、意象、形式、本质等。其中,本质是古希腊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是事物自身最本质的特性。在古希腊哲学的认识论中,人们认为通过正确的观念和认识手段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 总结而言,古希腊哲学是西方文明中最早探讨认识论问题的哲学体系之一。其基本的认识论思想是“知识即真理”,认为正确的认识手段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前提条件。古希腊哲学对认识手段和真理的探究,在后来的哲学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古希腊哲学的认识论思想对于后来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其认识论观点中,知识即为真理,正确的认识手段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前提条件。而对于人类认识的来源,古希腊哲学提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中,亚里士多德强调经验主义的认识论观点,认为真理来自于经验,而柏拉图则认为真正的知识来自于对于理性认识的发展。总的来说,古希腊哲学对于认识论的探究和思考,充分展现了人类智慧和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古希腊哲学认识论简论2

古希腊哲学

古希腊哲学 在《雅典学院》中,拉斐尔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画为主要人物,(他把柏拉图绘成达芬奇的脸,表达对达芬奇的敬重;亚里士多德以米开朗基罗为创作原型。拉斐尔比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都晚出生,却比米开朗基罗早死四十多年,只比达芬奇晚死一年)以他二人为中心,激动人心的辩论场面向两翼和前景展开。 拉斐尔把不同时期的人全都集中在一个空间,古希腊罗马和当代意大利五十多位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荟萃一堂,表现自己笃信人类智慧的和谐、并对人类智慧的赞美。 画中人群后、左、右两边墙壁上的是阿波罗及雅典娜二神的雕像。众人包括哲学、诗歌、音乐、神学等学者。拉斐尔将西方文明不同时期的人集中在同个空间,古希腊、古罗马和作者所在时代意大利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荟萃一堂,表现自身笃信人类智慧和谐,并赞美西方文明的智慧结晶。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左侧的柏拉图一手指天,另一手中所拿的书是其晚期所著的重要思想作品《蒂迈欧篇》。右侧亚里士多德一手平伸,另一手所拿的

是他学术著作《伦理学》(后来亚里士多德的儿子尼各马可重新注释,这本书又称《尼各马可伦理学》)。 孤寂的学者第欧根尼 第欧根尼生活在古希腊BC4世纪,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安提斯泰尼的学生。他认为除了自然的需要必须满足外,其他的任何东西,包括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是不自然的、无足轻重的。他强调禁欲式的自我满足,鼓励放弃舒适环境。作为一个苦行生活的身体力行者,他居住在一只木箱子内,如同乞丐一样的生活。第欧根尼揭露大多数传统信条的虚伪性,号召人们恢复简朴自然的理想状态生活。关于他的逸事很多,比如亚历山大大帝曾问他:“我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你希望得到什么?”而第欧根尼回答:“请你不要挡着我的阳光!”。亚历山大后来说:“我如果不是亚历山大,我愿是第欧根尼!”。 第欧根尼所代表的犬儒主义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称为平庸的深邃,即表面上愤世嫉俗,但内心却秉持着严苛的道德标准,言行一致;而后期犬儒主义称为深邃的肤浅,意指徒具思想道德上的制高点,而忽略现实情况的意义。

浅析古希腊罗马哲学的特点及其意义

浅析古希腊罗马哲学的特点及其意义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古希腊哲学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问题。古希腊哲学发源于古希腊,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经历了希腊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因此亦被称为“古希腊罗马哲学”,它是不同文明相互交融的产物。作为哲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有自己独特鲜明的特征,而且对西方哲学乃至整个科学都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古希腊;哲学;特点;意义 古希腊是西欧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哲学作为人类认识发展史的最初阶段,也是西方文化的发端。它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和影响,并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特点。一般我们把古希腊哲学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晚期希腊哲学,下面我从这三个时期来整体分析古希腊哲学的特点和意义: 一、特点 (一)从古希腊哲学的产生看其基本精神——爱智慧、尚思辨、重探索虽然在古代中国、印度、巴比伦、埃及等各文化古国中,都曾以最原始的文化形态(神话、史诗等)表述出许多深刻的哲学思想,但只有古希腊人把哲学从这些文化形态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或知识体系。亚里多德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而哲学作为一门超越实用目的的、为知识而知识的纯粹的自由学术,最初起源于人们的“惊异”和“闲暇”。 除此之外,哲学产生更为深刻的原因是希腊民族是一个具有思辨禀性的民族,在希腊语中,哲学一词的本意就是“爱智慧”。作为爱智之人,只有在不断地探究宇宙来源、找寻万物真实和拷问人生目的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享受真正的幸福。所以,尽管早期希腊哲学的认识论还很不发达,但是“学以致知”成为哲学家们的最高理想,他们大多淡薄功利,醉心于精神的追

古希腊哲学史

第一节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的哲学 一、米利都学派 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哲学创始学派,其特色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寻求万物统一性的基础。这个统一性的基础,就是万物的本原或始基。何谓“始基”?它是物的起始、本源和归宿;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和构成元素;是万物生灭基础与说明的原则。万物由它产生,最后又复归于它。 (一)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公元前547)米利都学派的创始者。 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是万物统一的基础,万物来源于水又最后复归于水。万物皆变唯水不变。 (二)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11—公元前546),认为万物始基为“无限者”(“无限的”、“无规定的”、“无定形的”)。对立物蕴藏在基质之内,从这个无限体中分离出对立物,对立物即是热与冷、干和湿等。 (三)阿那克西美尼(约公元前585—公元前525),认为“空气”是宇宙始基。一切存在物都是由空气的浓厚化和稀薄化的作用而产生。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公元前500),认为“数”为万物的始基。提出“对立”与“和谐”的思想,二者是构成事物关系的基本原则。他强调“和谐”,数的比例关系造成和谐,数的和谐显示出规律性,如此造成宇宙的和谐。他承认对立,但不能相互转化。他提出了科学思维的初步思想,但这又与宗教神话相联系。认为为人要自律,灵魂未来命运取决于尘世生活行为。 三、爱非斯学派 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公元前480),认为“火”为万物始基。一切皆流,事物永恒变化。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为“逻格斯”。提出万物都是对立性质统一,世间为斗争所支配,对立和矛盾统一乃产生和谐。马克思和列宁都称赫氏为辩证法的奠基人。 格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万物存在又不存在的战争为万物之王。 四、爱利亚学派 (一)塞诺芬尼(鼎盛年公元前540—公元前537),爱利亚学派的奠基者 一神论者,认为宇宙有一个唯一的完全没有形体的永恒、不生、不灭的神,“始基”的所有属性都归于这个神。 (二)巴门尼德(鼎盛年约前504—公元前501) 认为世界的始基是“存在”。存在是一,是宇宙的本体、实在,存在是唯一的永恒的、不变的。存在是“大全”,存在之外并无“非存在”。他提出: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反对赫拉克利特的“既存在又不存在”的思想。认为感官是骗人的,并把大量的可感觉的事物都斥之为单纯的幻觉。认为万物不存在对立面。提出从思想与语言来推论整个世界 (三)芝诺(鼎盛年约公元前464—公元前461) 从另一面维护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哲学。如果说巴门尼德论证存在是一,而芝诺论证存在不是多。他提出四个著名的否定多的论证:(1)“二分辩”;(2)“追龟辩”;(3)“飞矢辩”;(4)“运动场辩”。芝诺的论证表明他不承认运动本身就是矛盾,运动是时空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由此否认运动的可能性。但从反面揭示有限与无限、时空的间断与连续的矛盾,对辩证法思想发展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古希腊奴隶制城邦繁荣到危机时期的哲学 一、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公元前495—公元前435) (一)四根说:用物质元素说明世界构成,化生万物四大元素或四根:火、水、土、气。万物由四种元素不同组合而成。(二)爱憎说:四根不动,是爱与憎使万物分离与组合。“爱”

哲学的认识论

哲学的认识论 哲学的认识论,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主要研究人类的 认识能力,探讨人类对真理、知识的获取、分辨、处理、传播等诸多 认知问题,以及认知活动的规律和方法。因为哲学的认识论涉及到人 类认知能力的深层次问题,所以这个领域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哲学研 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下面就来分步骤阐述一下哲学的认识论。 第一步:认识论的起源 认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和亚里 士多德就对认识问题进行了探讨。柏拉图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就像 是在一个黑暗的洞穴中观察阴影,难以直接认知到真实的事物,只能 间接地获得与事物相对应的思想。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类的认知 能力是通过感觉、印象、经验、概念等逐步层层深入,并且在这个过 程中具有很强的积极性。 第二步:认识的来源 在哲学的认识论中,认识的来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经验,另 一种则是理性。经验主要是指外在的感性经验,通过感觉器官的作用,我们能够获得对外在事物的感觉印象,然后对这些印象进行加工、组 合和概括,进而形成概念和知识。而理性则是指人类能够通过内在的 思维能力,从先验的概念出发,推理出更深层次的思想和知识。 第三步: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一直是哲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柏拉图把认识的本质归 结为“思想的聚合和分解”,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通过思想的聚合和 分解实现对事物认知的深入。而笛卡尔则认为,认识的本质在于“我 思故我在”,即人类能够通过自我思考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第四步:真理与谬误 认识论也关注真理与谬误的问题。哲学家们认为,真理是客观存 在的,但是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我们难以获得真理,往往只能 获得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和表象。而谬误则是指人类在认知过程中出现

古希腊哲学

古希腊哲学 古希腊哲学是指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出现在希腊和地中海沿岸,特别是小亚细亚西部和意大利南部的哲学。又称古希腊罗马哲学,是西方哲学的起步阶段。古希腊哲学,即早期希腊哲学,侧重于辩论和探究的任务。在许多方面,它同时为现代科学和现代哲学铺平了道路。从早期穆斯林哲学到文艺复兴,再到启蒙运动和现代普通科学,早期希腊哲学家对后世的影响从未停止过。 历史地位 在西方哲学史上,古希腊哲学是其雏形。 同时,最初的希腊哲学家也是自然科学家。他们不满足于原始宗教和神话。他们根据自己的直觉和人类正常的常识,用自然现象自己解释世界。他们看到了它们的统一与联系,看到了它们的不断变化与发展,看到了它们与无限多样的自然现象的矛盾与对立。因此,原始希腊哲学家都有自发的简单唯物主义或简单辩证法思想。片面性和偏见首先受到理想主义和宗教的影响。即使是唯心主义哲学家也从一般的角度看待世界。马克思说,希腊人是“正常的孩子”,他们没有那么扭曲,所以他们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更正确,虽然天真,世界观。此后,西方各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都是从古希腊哲学中发展起来的。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卢克莱修斯的原子论理论不仅是后来的唯物主义,以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辩证法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形成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古代系统哲学虽然大多是唯心主义的,但它包含了理性主义,它对西方哲学、科学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古希腊哲学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如诡辩论、怀疑论、神秘主义、相对主义、折衷主义以及各种颓废颓废的人生哲学,影响了未来的各种消极思想。时至今日,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仍然是许多学者继续研究的课题。

柏拉图哲学思想的认识论探究

柏拉图哲学思想的认识论探究 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哲学家,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 思想家之一。他的哲学系统覆盖了伦理学、政治学、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等各个领域。在柏拉图的认识论中,他提出了关于真知的理论,认为真知是超越感觉经验的,并通过对理念(Ideas)的研究来解决人类知识的困惑。 柏拉图的认识论可以从他的著作《范式篇》中找到最明确的表述。他的认识论主张可以归结为三个关键观点:真知的可得性,真知的特性,以及真知的获取途径。 首先是真知的可得性。柏拉图认为,真知可以被人类获取,但不是通过感官经验获得的。他否认了感官经验所带来的知识的可靠性和确定性,认为感官经验只能提供表象或“幻觉”,并不能揭示事物的实质。他提出了一种“二分法”,将认识分为两个层次:现象级和本体级。现象级是通过感官经验所获得的世界,而本体级则是超越感官经验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只有通过思考和智慧才能接触到本体级的真知。 其次是真知的特性。柏拉图认为,真知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和稳定性。普遍性指的是真知适用于一切时空和个体,真知不受感官经验或个人主观意识的限制。必然性指的是真知是确定和不变的,与感官经验相反,真知是永恒的和理性的,不随时间和主观感受的变化而变化。稳定性指的是真知的可靠性和持久性,真知不会因为外界的变化而改变或消失。 最后是真知的获取途径。柏拉图认为,真知的获取是通过对理

念(Ideas)的研究和思考实现的。理念是超越感官经验的存在,是本体级的真实存在。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思考和智慧才能达到对理念的认知。他提出了一种“回忆理论”,即人类的灵魂在存在前已经拥有真知,通过回忆的方式才能恢复对真知的认识。他认为,真知已经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只要通过思考和探索,就能从个人的感官经验中剥离出来,并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理念。 在柏拉图的认识论中,理念是一切真知的起点和归宿。理念作为真实世界的原型和模板,是真知的本源。通过对理念的研究和思考,人类可以逐渐从感官经验中抽象出普遍性的概念,并建立起对真实世界的理解和认知。柏拉图将真知视作一种思维的过程,是一种追求智慧和真理的人类精神活动。 柏拉图的认识论对后世哲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思想启发了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等许多哲学家,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柏拉图的认识论提出了独特而深刻的思考方式,强调了思考和智慧在人类认知中的重要性,对人类追求真理和智慧的精神起到了激励作用。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柏拉图的认识论为后世哲学家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和思考框架。

古希腊哲学思想

古希腊哲学思想 一、以神话形式表达“生活世界” 希腊人崇拜的神是把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现象、人文现象,把它人格化、神话化,这就造成希腊人还未形成科学哲学思维前,用神话的思维方法来解释、来反映他们当时的世界观和社会观。 荷马史诗等一系列最早的记载手段,慢慢将民间流传的神话和传说统一于神话系统中来,故事中叙述英雄人物的复杂命运,强调必然性的命运安排和神谕的不可抵抗。这呼唤着希腊哲学的产生。过渡到希腊城邦时期,希腊从神话传统的民族转变为开始理性思考的民族。 他们开始把自己的眼光,从有血有肉的神转向了背后看不见、摸不着,但支配着决定着这些有形神灵的无形的命运。他们开始探究掌控这一切命运的背后东西。这也启示着希腊人去探究这个不出场的,但却掌管一切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开始为古希腊哲学的前期探索提供问题导向。 二、自然哲学探究世界本质“还原”生活本样 古代小亚细亚爱奥尼亚地区有两个哲学派别,在它们的研究范围内更注重对自然方面的研究。但在意大利南部地区,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注重从思维方式的形式来研究世界。 从神话传说解密宇宙起源,到用感性直观的物质解释一切,这是希腊哲学的开端。它打开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大门,为后世哲学家研究问题提供一种思维方式。在那个时期,希腊人是用还原或抽象思维的方式来解释世界,用理性思维来取代神话世界中的神祗和命运安排。 希腊人无论是在自然哲学还是形而上学方面,他们在探究世界的本源问题,都开始尝试摆脱希腊神话的思维方式束缚。自然哲学通过研究感性世界,寻找规定感性事物的物质本原来解释世界,这给古希腊人认知世界一种新的角度。 三、泰勒斯提出水本原说开启哲学之门 自然哲学之父泰勒斯提出万物都是从水里产生。他用某种自然物质来解释世界的本原,而不再用神话传说来解释。这种最为粗俗的解释为希腊人带来崭新的

早期古希腊哲学

早期古希腊哲学

一、早期古希腊哲学(1)古希腊哲学的起源西方文明的来源可概括为“两希”,即古希腊文化和希伯莱文化,可见古希腊哲学影响之大。哲学产生的条件:闲暇(闲人);思想的自由(政治环境);独特的地理环境(对自然力和必然性的深切感受)。 二、所以,说理是最重要的本领,使理性精神(非宗教精神,积极的悲剧精神,解释命运、必然性或规律)成为古希腊哲学的基本特征。这也造就了西方文化特立于世的传统。 三、与其后的西方哲学不同,古希腊哲学的特点是,第一,朴素直观性;第二,“拯救现象”的经验主义;第三,以宇宙论(自然哲学)为主要研究对象。 A 米利都派泰勒斯(前570)水是万物的本原(“大地浮在水上”);万物都充满着神灵(“宇宙充满了灵魂”)。米利都学派认为万物产生于一个本原,或者说万物可用一个原因来说明,而且都承认万物的运动变化。

所,因此它同原子一样实在。原子本身是不生不灭的,原子的结合使万物产生,物也因原子的分离而消失;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但形状、体积和位置排列上有差异;原子处在漩涡运动之中,漩涡运动就是事物生成的必然性。心灵和灵魂实际上是精细的球形原子,感觉是可感对象中的印象流射在人的感官上所造成的印象。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早期希腊哲学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但依当时的条件,其潜力已尽,不可能成为主流。 (3)早期古希腊哲学流派本源一多变伊奥尼亚学派:米利都学派(泰勒斯及其学生)爱菲斯城的赫拉克利特元素论恩培多克利“四因说”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不变爱利亚学派克塞诺芬尼巴门尼德芝诺毕达哥拉斯学派 (4)第一章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第一节苏格拉底哲学一、智者和智者运动“智者”本来是那些以传授智慧为职业、并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逐步演

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

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 古希腊是哲学的发源地,这里涌现出许多伟大的哲学家和哲学思想。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对于后世的思考和影响都是不可忽略的。本文将为 您介绍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及其特点。 1. 历史背景 古希腊是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是古希 腊哲学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众多哲学家纷纷涌现,各自提出了 不同的哲学学派和理论体系。古希腊哲学的产生离不开当时希腊社会 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2. 自然哲学 古希腊哲学的开端可以追溯到弗里西亚学派的代表人物泰勒斯。他 认为万物源于水,并试图用自然法则来解释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之后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赫拉克利特学派和帕门尼德学派也都致力于 对自然界和宇宙的探索。 3. 伦理与政治哲学 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伦理和政治问题的思考也非常重要。柏拉图和亚 里士多德是两位重要的思想家。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观念,主张哲 学家应该成为政治家,而亚里士多德则关注人的幸福和政治组织的合 理性。 4. 知识和真理

古希腊哲学家们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是哲学思想的一大特点。苏格 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试图解答关于知识的本质、真理的来源 以及认识论的问题。他们的思考对后世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美学哲学 古希腊哲学家还对美的本质进行了探讨。柏拉图的“理念”观念认为,美是理念的显现,是超越肉体形式的精神形态。而亚里士多德则将美 归纳为对称、秩序和比例的追求。 6. 影响后世 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的思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柏拉图 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被西方哲学界奉为经典,深刻地影响了现代西方 哲学的发展。尤其是在伦理学、政治学、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等领域, 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仍然被广泛讨论和研究。 总结: 古希腊的哲学思想是人类智慧与思考的结晶,涵盖了众多领域,包 括自然哲学、伦理与政治哲学、知识和真理、美学哲学等。这些思想 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点,更为人类文明史提供了 宝贵的财富。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为后世西方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其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对于现代人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古希腊文化的思想与哲学

古希腊文化的思想与哲学 古希腊文化是欧洲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其思想和哲学在今天仍然对人类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古希腊文化的思想和哲学。 第一,古希腊文化的美学思想。古希腊是一个非常注重美的文化,这一点在古 希腊艺术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古希腊文化赞美身体,赞美肌肉线条的美感,并将其用在神话体系和艺术作品中。例如,古希腊雕塑的主题常常是裸体的男性或女性,体现了对身体美感的追求。古希腊建筑的风格也常常是流线型的,非常注重美感和比例。此外,古希腊诗歌和戏剧也是古希腊文化中重要的美学表现形式,它们通过语言和表演传达对美的追求和赞美。 第二,古希腊文化的哲学思想。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之一,它对今天 的哲学、科学和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古希腊哲学的核心思想包括: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等方面。古希腊哲学家们常常尝试回答一些基本问题,例如人类的意义、道德的本质、宇宙的本质等。其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代表。柏拉图是一位哲学家和数学家,他的哲学思想注重精神和理智的追求,他的作品包括《理想国》和《饶公说话》等。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哲学的另一位巨匠,他的哲学思想强调经验和现实,他的作品有《论逻辑》和《政治学》等。 第三,古希腊文化的史学思想。古希腊文化对历史和记载历史的方式也有很深 的思考和贡献。古希腊历史学的主要特点是注重事实,尽可能在史料中寻找真相和客观性。他们善于记载历史事件,并将其分析和解释,例如赫罗多德的《历史》和塔西特的《希腊史》,它们被称为古希腊历史学的代表作。 第四,古希腊文化的民主思想。古希腊是一个非常注重政治和社会的文化,他 们的民主政治模式对人类历史的政治体系影响深远。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最早起源于雅典,它是一种通过公民投票选出领导人和决策的政治形式,而非君主专制。古希

哲学的起源与发展从古希腊到现代思想

哲学的起源与发展从古希腊到现代思想 哲学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是对世界、人类和人类行为进行 反思和探索的学科。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而它的发展经历了漫 长而复杂的历史。本文将从古希腊哲学开始,探讨哲学的起源以及在 历史长河中的发展。 古希腊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这是一个文化繁荣、 思想活跃的时期。古希腊哲学家们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宇宙的本质 以及人类的存在。他们采用理性的方式进行推理和分析,努力找到普 遍适用的真理。这种思维方式被后来的哲学家们称为“理性主义”。 古希腊哲学的代表性学派有三种:自然哲学学派、形而上学学派和 伦理学学派。自然哲学学派追求自然界规律的研究,试图揭示宇宙的 本质和规律,以此来解释人类存在的意义。形而上学学派则关注非物 质世界的本质和真理,探讨存在与本质的关系。伦理学学派则关注人 类行为的规范和价值观,探讨道德伦理的问题。 在古希腊哲学的发展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成为最重要的哲学家。柏拉图强调理念世界的存在,认为真理和现实存在于理念世界中。他 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西方哲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亚里士多德则注重实证主义,他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观察和研究来寻 找普遍性的真理。 古希腊哲学的影响并没有止步于此。随着罗马帝国的崛起和衰落, 哲学开始融合了罗马与希腊文化的特点,形成了罗马哲学。罗马哲学

在政治、伦理和法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并对后来的欧洲哲学产 生了重要影响。 中世纪是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尤其是在基督教的影响下。基督教哲学强调信仰与理性的结合,试图探索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关系。 该时期的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是圣奥古斯丁,他对于信仰、上帝和人 类意志的探索,对后来的基督教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哲学开始注重人的智慧和行动。伽利略·伽利雷和弗朗西斯·培根等思想家,通过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方法,为现代科学和启蒙思想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7世纪的启蒙时代是现代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休谟提出了印象派哲学,强调知识来源于经验,否定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念 主义观点。这对于人类认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笛卡尔通过怀 疑论的方法,试图找到具有确定性的知识,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观点,对现代哲学产生了广泛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社会的变迁,哲学继续发展和演变。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康德通过批判哲学的方法,提出了“先验合成命题” 的概念,为现代形而上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经济 和社会的角度,提出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社会解放的理论。 20世纪哲学的发展以逻辑学和语言哲学为主导。逻辑实证主义试图通过逻辑分析来解决哲学问题,强调经验验证和逻辑相容性的原则。 而存在主义哲学家关注人类存在的自由和责任,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对后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希腊罗马哲学

古希腊罗马哲学:(英Graeco-Roman philoso-phy)前6世纪至5世纪,濒临地中海的欧、亚、非地区古希腊罗马世界出现的哲学思想和理论体系的统称。前6世纪古希腊世界进入成熟的奴隶社会,逐渐从宗教神话思维模式过渡到抽象理性思维模式,用自然本身来说明自然,出现哲学并开始形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三个时期。 (一)早期自然哲学时期。致力于探讨万物的本原和宇宙的演化问题。寻求多中之一,提出关于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探究世界的本原。前6世纪在希腊东方小亚细亚殖民地区出现最早的代表唯物主义传统的伊奥尼亚学派,同自然科学的研究紧密结合,致力于从物质性的东西中寻找万物的本原、宇宙的形成和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力和原因。最先出现的是以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为代表的米利都学派,他们分别以物质性的事物水、无限者、气为万物的本原,以其内部固有的对立(例如凝聚和稀散)来解释宇宙的形成和万物的生灭。以赫拉克利特为代表的爱非斯学派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一切皆流,同一事物既存在又不存在。开始把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进行探讨。 认为运动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对立,矛盾的双方互相联系、互相转化又互相斗争,一切都由斗争产生。这是最早的辩证法思想,赫拉克利特因此被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开始探讨认识论问题,哲学从完全讨论外部世界转向同时也研究认识以及认识的主体——人。同时期,在南意大利地区克罗顿、埃利亚等希腊的殖民城邦,出现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埃利亚学派,以抽象的原理数或存在为本原,形成最早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派别,较早发现并提出“一”和“多”、“变”和“不变”之间的对立,从而促使“本质”逐渐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在此基础上,促进了以德谟克里特为代表的唯物主义派别、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派别的形成和发展,此后西方哲学的发展,都直接或间接与存在-本质问题有关。毕达哥拉斯学派鉴于万物都具有数的规定性,认为多样性的世界统一于数,数是万物的本原或原理。率先提出宇宙规律和数的规律的一致性。在该学派的思想体系中,哲学、科学、宗教三者经常交织在一起。 埃利亚学派的色诺芬尼以“神”的名称表述了不动的、无生灭的“一”,为这个学派作了理论准备。巴门尼德则以“存在”取代了“神”,以存在和非存在、思想和感觉、真理和意见三对范畴为中心,用逻辑论证的方法系统地阐述了存在学说,确立了埃利亚学派的体系。埃利亚的芝诺用纯粹逻辑论证捍卫了存在论的基本思想,麦里梭则修正和补充了存在论。以后的哲学家们在承认运动、变化的同时,又致力于探讨其背后永恒不变的原素(元素)。意大利地区的恩培多克勒认为,自然物都是由粒子化、具有孔道结构、按数量比例结合的水、气、土、火“四根”构成,其分解就是个别事物的消亡,并以粒子流射说解释认识问题。伊奥尼亚地区的阿那克萨哥拉则提出种子说,认为万物由性质不同的“种子”(同素体)以不同的比例构成。他们分别从物质性的“根”和“种子”以外的精神性的“爱与争”和“努斯”中寻找事物运动、生灭的原因,具有二元论倾向。这个时期的最高成就是以留基伯和德谟克里特为代表的原子论,他们提出了崭新的自然模型。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即存在和非存在,原子是充实的、坚固的,非存在则是虚空的,但存在并不比非存在更实在。原子是同质的,只有形状、大小、排列上的差异,并处在永恒运动中,由于它在虚空中的结合和分离,造成具体事物的生灭。把“一”和“多”、“变”和“不变”、“连续性”和“间断性”、自然的本原和现象,在物质的原子结构说上统一起来,从而建立起比较严密的唯物主义自然哲学体系。 (二)中期人本主义和系统哲学时期。随着奴隶主民主政制的确立及其高度繁荣,雅典成为当时希腊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中心,哲学研究也转入以雅典为中心的希腊本土。由于实际政治的需要,出现了以智者为代表的社会思潮,他们收费授徒教授演说术、修辞和辩论术等,并把讨论的中心集中到人类社会政治伦理领域。在哲学上,倾向于主观唯心主义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