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中的载体

谈谈高中生物学中的”载体”

载体都是蛋白质吗?

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定义,载体,科学技术上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也泛指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前者是狭义的载体,后者是广义的载体。语言文字是信息的载体,就是从广义上来说的。下面就高中生物学中涉及到的一些载体作一浅析。

1 遗传信息载体

子女像父母,父母传给孩子的并非一个个具体的性状,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存在于核酸中。因此,我们说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0世纪初期,遗传学家通过对果蝇的遗传实验,认识到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从而得出了染色体是基因载体的结论。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氨基酸是怎样被运送到核糖体中的mRNA 上去的呢?这需要运载工具,这种工具就是tRNA。因此我们也可以说,tRNA是氨基酸的载体。

2 基因工程载体

基因工程中携带外源基因(即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运工具也是一种载体(高中课本称为运载体)。这种载体有以下特点:

第一,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独立复制并稳定地保存;

第二,有较多供选择的插入点,即具有多个限制性内切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第三,有容易分析的遗传标记,即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第四,载体DNA分子有一段不影响它们扩增的非必需区域,插入其中的外源DNA片段,能被动地跟着载体一起复制和扩增。目前,常用的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3 酶促反应载体

在发生酶促反应时,辅酶往往起载体的作用,能递氢、递电子或递化学基团。如生物素是多种羧化酶的辅酶,在CO2固定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第一步是CO2与生物素结合;第二步是将同生物素结合的CO2转给适当的受体,起CO2载体的作用。叶酸的衍生物四氢叶酸以辅酶的形式作为甲酸基、甲醛和甲基等的载体,对甲基的转移和甲酸基及甲醛的利用都有重要作用。

NAD和NADP为脱氢酶的辅酶,是生物氧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氢载体,NADP还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氢载体。光合电子传递链和呼吸电子传递链都是由一系列互相衔接的电子传递物质组成,它们都是传递电子的载体。

C4植物叶肉细胞可将CO2以C4(如草酰乙酸、苹果酸、天冬氨酸)的形式固定下来,在此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穿梭工具将CO2送入维管束鞘细胞,这里的C4化合物起到CO2载体的作用。

4细胞膜载体

主动运输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这种运输的特点是被选择吸收的物质是从低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运输到高浓度一侧,必须有载体协助,需要消耗能量。

载体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它像船一样装载和运送物质。载体具有特异性,只能与某一种物质进行暂时性的结合和分离,而且,一个特定的载体只运输一个类型的化学物质,或一种分子和离子,这是由于蛋白质结构的特异性与被转运物质具有对应关系;

载体具有饱和性,在一定范围内,转运量与浓度梯度成正比,但当浓度梯度增高到一定限度时,转运量不再增加,这是由于转运某种物质的载体的数量有限。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也需要载体介导才能完成。

5 能量和信息载体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物体内的能量是以化学能的形式贮藏在有机物中,从这个角度来说,糖类、脂肪等有机物都是能量的载体。ATP不仅是能量的载体,而且ATP作为磷酸化酶的辅酶,还是磷酸的载体。

人和动物体内的磷酸肌酸也是能量的载体。有人打比方说,如果把ATP-ADP系统看作是细胞能库的活期存款账户的话,那么磷酸肌酸就是定期存款账户。ATP和NADPH还是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载体,在暗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6物质运输载体

水是生物体内运输养料和代谢产物的载体。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以及它们的代谢产物都能溶于水中,即使是难溶和不溶于水的物质,如脂肪和某些蛋白质也能分散于水中成为胶体溶液。所有这些溶解或分散的物质,以水作为载体,植物通过输导组织,人和动物通过血液循环,运送至全身各组织器官。

在营养物质代谢中,脂肪来源太多时,肝脏就把多余的脂肪合成脂蛋白,从肝脏中运出去。脂蛋白的主要功用为转运脂质及固醇类物质。细胞膜内外,细胞与细胞之间以及器官与器官之间脂质的转移需要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的形成才能完成。可以说,脂蛋白是运输脂质及类固醇物质的载体。

类似地,我们还可以说,红细胞中血红蛋白是O2运输的载体。

生态系统是能量、物质、信息三者综合作用的自然整体。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信息同样以物质为载体,其流动与传输又不可缺少能量的驱动,信息传递影响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并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载体的名词解释生物学

载体的名词解释生物学 生物学中,载体(Vector)是指用来传递、繁殖和表达外源DNA(或RNA) 分子的工具。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领域,载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探讨载体在生物学中的定义、种类、应用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一、载体的定义 载体是指一种生物分子,能够携带外源DNA或RNA分子。它为这些分子提供一个合适数量及合适的环境,使其稳定存在,并能进行复制、传递和表达。载体可以是DNA、RNA或蛋白质,也可以是一个细胞、病毒、质粒等。 二、载体的种类 1. DNA载体 DNA载体是最常见且最重要的载体类别之一。其中,质粒是最常用的DNA载体。质粒是一种环状DNA分子,能够自主复制并存在于细胞质中。质粒可以在接 受外源DNA后进行基因复制,从而将外源DNA稳定的传递给目标细胞。此外, 噬菌体也是常见的DNA载体,它是一种病毒,能够感染细菌,并在细菌内复制自身。 2. RNA载体 RNA载体主要指RNA病毒,它是一种只能通过RNA复制和传递基因的病毒。RNA载体包括正义病毒和反义病毒。正义病毒将其RNA转录成DNA并插入宿主 细胞染色体中,从而实现基因传递。反义病毒则利用RNA复制酶来生成更多的RNA病毒。 三、载体的应用 1. 外源基因表达

载体在基因工程中广泛应用于外源基因表达。研究人员可以将感兴趣的基因插入载体中,然后将其导入目标细胞。通过选择适当的载体和表达元件,外源基因可以被成功地表达出来。这对于探究基因功能、生物制剂的生产以及疾病治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基因治疗 载体在基因治疗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基因治疗是一种利用外源基因修复或替代患者体内缺乏或异常基因的方法。通过将修复好的基因插入载体中,并将其导入患者体内,可以实现基因的传递和修复,从而治疗患者的遗传性疾病。 3. 基因传递 载体还可以用于基因传递研究。通过将感兴趣的基因插入载体中,研究人员可以将其引入目标细胞,并观察和研究基因的功能和表达。这对于揭示基因功能及相关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四、载体研究的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载体的研究也取得了飞速发展。目前,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开发更高效、更安全的载体系统,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新型载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基因工程和基因治疗取得了重大突破。例如,逆转录病毒载体(Retroviral vector)能够稳定地将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实现长期的基因表达。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得基因的扩增和编辑变得更加迅速和准确。 此外,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载体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例如,CRISPR-Cas9系统利用RNA指导酶(RNA-guided endonuclease)实现对基因组的精确编辑,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基因组编辑时代。 总结:

载体的名词解释生化

载体的名词解释生化 载体的名词解释:生物体内或外的物质或结构,能够携带和传播其他物质、信息或基因。 简介: 生物世界是一个巨大而神奇的系统,各种生物在其中相互作用、取长补短。而这个系统的运行离不开一种称为"载体"的存在。本文将详细解释什么是载体以及它在生物学中的作用。 一、载体与DNA传递 在分子学领域,DNA是生命的基础,可以说没有DNA就没有生物。然而,DNA本身无法直接传递到目标细胞或组织中。这时就需要载体的帮助,从而实现基因传递。载体在这里充当着DNA运输的角色,它能够包裹DNA分子并将其输送到特定的细胞中,使基因发挥作用。常见的载体有病毒、质粒等。 二、载体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 除了基因传递,载体还在药物传递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许多药物具有较低的生物利用率或无法经口摄入。此时,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载体的结构和性质,设计出一种能够有效运输药物到靶细胞或组织的载体。这种载体将药物包裹在其中,保护药物不被分解,同时保证药物能够准确地被送达目标部位。例如,纳米粒子被广泛用于用药,因为其较小的尺寸可以轻松穿透细胞膜,将药物直接传递给细胞。三、细胞载体的应用 在细胞生物学中,细胞载体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细胞载体是指能够承载其他生物分子、物质或信息的细胞结构。它们能够促进分子的传递、信息的传播以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例如,细胞膜作为一种细胞载体,不仅能够限制物质和信号的

通过,还可以调节细胞内外环境的平衡。细胞内的蛋白质和酶也是细胞载体的一种,它们承载着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过程,为细胞的正常运作提供支持。 四、载体在病原体传播中的重要性 无论是细菌还是病毒,它们作为寄生生物需要一种能够携带它们进入宿主细胞 的载体机制。在感染的过程中,病原体常常借助载体的帮助进入人体细胞,然后利用宿主的资源进行复制和繁殖。通过研究病原体的载体机制,科学家们可以找到干预感染过程的方法,从而控制和治疗疾病。 五、结语 在生物学领域,载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有助于DNA、药物和信 息的传递,还在细胞间相互作用和病原体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入研究载体的机制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系统的运作方式,并且可以应用这些知识来促进健康、治疗疾病和改善生命质量。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激发大家对载体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高中生物学中的载体

谈谈高中生物学中的”载体” 载体都是蛋白质吗? 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定义,载体,科学技术上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也泛指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前者是狭义的载体,后者是广义的载体。语言文字是信息的载体,就是从广义上来说的。下面就高中生物学中涉及到的一些载体作一浅析。 1 遗传信息载体 子女像父母,父母传给孩子的并非一个个具体的性状,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存在于核酸中。因此,我们说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0世纪初期,遗传学家通过对果蝇的遗传实验,认识到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从而得出了染色体是基因载体的结论。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氨基酸是怎样被运送到核糖体中的mRNA 上去的呢?这需要运载工具,这种工具就是tRNA。因此我们也可以说,tRNA是氨基酸的载体。

2 基因工程载体 基因工程中携带外源基因(即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运工具也是一种载体(高中课本称为运载体)。这种载体有以下特点: 第一,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独立复制并稳定地保存; 第二,有较多供选择的插入点,即具有多个限制性内切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第三,有容易分析的遗传标记,即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第四,载体DNA分子有一段不影响它们扩增的非必需区域,插入其中的外源DNA片段,能被动地跟着载体一起复制和扩增。目前,常用的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3 酶促反应载体 在发生酶促反应时,辅酶往往起载体的作用,能递氢、递电子或递化学基团。如生物素是多种羧化酶的辅酶,在CO2固定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第一步是CO2与生物素结合;第二步是将同生物素结合的CO2转给适当的受体,起CO2载体的作用。叶酸的衍生物四氢叶酸以辅酶的形式作为甲酸基、甲醛和甲基等的载体,对甲基的转移和甲酸基及甲醛的利用都有重要作用。 NAD和NADP为脱氢酶的辅酶,是生物氧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氢载体,NADP还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氢载体。光合电子传递链和呼吸电子传递链都是由一系列互相衔接的电子传递物质组成,它们都是传递电子的载体。 C4植物叶肉细胞可将CO2以C4(如草酰乙酸、苹果酸、天冬氨酸)的形式固定下来,在此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穿梭工具将CO2送入维管束鞘细胞,这里的C4化合物起到CO2载体的作用。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 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解释:分子一般指生物大分子(核酸和蛋白质),即以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为研究基础,来研究生命活动的本质与规律。 2、医学分子生物学(medical molecular biology) 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人体和疾病相关生物在正常和疾病状态下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从分子水平上开展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研究的一门科学。 3、载体(vector ): 是能携带靶DNA(目的基因)片段进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或表达的DNA分子。 4、克隆载体(cloning vector):仅适于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和扩增。 5、表达载体(expression vector): 能使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中进行转录和翻译的载体。 6、质粒的复制子: 质粒DNA中能自主复制并维持正常拷贝数的一段最小的核酸序列单位。 7、噬菌体(phage) 是比细菌还小得多的微生物,和病毒侵犯真核细胞一样,噬菌体侵犯细菌,也可以认为它是细菌里的“寄生虫”。它本身是一种核蛋白,核心是一段DNA,结构上有一个蛋白质外壳和尾巴,尾巴上的微丝可以把噬菌体的DNA注入细菌内。 8、溶菌生长: λ噬菌体感染细菌后,λDNA通过粘性末端而环化,并在宿主中多次复制,合成大量基因产物,装配成噬菌体颗粒,最后裂解宿主菌。 9、溶源生长: λDNA整合到宿主染色体基因组DNA中与之一起复制并遗传给子代,但宿主细胞不被裂解。 10、插入型载体(insertion vector): 每种酶只有一个酶切位点。如λgt系列,适用cDNA克隆。 λ噬菌体载体 11、置换型载体(replacement vector ): 有两组(成对)反向排列的多克隆位点,其间DNA序列可被外源基因取代。如EMBL系列,适用基因组克隆 12、穿梭载体:是一类既能在原核细胞中复制又能在真核细胞中复制表达的载体。 逆转录病毒 13、卸甲载体(disarmed vector) 当逆转录病毒的癌基因被外源基因取代后,使病毒失去了致癌特性,这样的表达载体为卸甲载体。 14、穿梭载体(shuttle vector) 由逆转录病毒LTR、包装信号等元件及质粒复制子、筛选元件重组构建而成。 15、目的基因(target gene)指待检测或待研究的特定基因。

载体的生物学功能

高中生物学知识体系中涉及到多种生命活动的载体。载体的多样性决定了它的多种重要生物学功能。 1 输送电荷的载体——神经纤维 神经元受到一定的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能将兴奋传导下去。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 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就产生一次很快的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但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仍然是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这样,在细胞膜外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就形成了电位差,因此,便发生了电荷的移动。在细胞膜内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之间也形成了电位差,也发生了电荷的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该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则由兴奋流向未兴奋部位,从而形成了电流回路。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邻未兴奋部位发生上述同样的电位变化,产生局部电流。如此依次进行下去,兴奋不断向前传导,而已兴奋的部位又不断地依次恢复原先的电位。 2 输送离子的载体——光合电子传递链 2.1 细胞色素b6f复合体上的电子传递 细胞色素b6f复合体可以看作是氧化还原酶类,它催化PQH2的氧化和PC的还原,即将电子从PQH2传递到PC。值得注意的是,1分子质醌传递2分子电子和2分 子质子,而PC只传递电子并不传递质子,因此,细胞色素b6f复合体在PQH2向PC传递电子的过程中,一部分自由能被细胞色素b6f复合体转变为质子的驱动力,把质子从基质中跨膜转移到类囊体腔中,形成跨膜的质子梯度。目前,用Q循环 模型来解释在细胞色素b6f复合体上的传递和跨膜运转质子的过程。Q循环模型认为,在细胞色素b6f复合体上发生的第一次氧化过程是:1个PQH2复合体在囊腔 侧被氧化,2个电子分别传递给FeSR蛋白和Cyt b,其中经FeSR的电子传递给复 合体中的Cyt f,然后交给PC,进而还原PSⅠ的P700;另1个电子经复合体的Cyt b还原1分子PQ为半醌。在PQH2失去2个电子的同时,将2个质子释放到类囊体腔中。第二次氧化过程是:第二个PQH2被氧化,其中1个电子经FeSR传递到 P700,另一个电子经Cytb将质醌的半醌还原为PQH2,同时从基质中获取质子, 转移到类囊体腔中。这就是一个Q循环,其总的效果是:氧化1分子PQH2,为PQ传递了2个电子,经PC到光系统Ⅰ的反应中心P700,同时跨膜运转了4个质子进入类囊体腔中,形成了跨膜的质子电化学势梯度。 2.2 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体 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体是指细胞色素体系,它只传递电子。细胞色素是一类以铁卟啉为辅基或辅酶的结合蛋白质,根据吸收光谱的不同分为a、b和c三类,每一类 又再分为若干种。细胞色素传递电子的机理,主要是通过铁卟啉辅基中的铁离子完成的。Fe3+在接受电子时还原为Fe2+,Fe2+传出电子时又氧化为Fe3+。呼吸链 各电子载体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而且电子只能从底物传递到氧分子。这是因为,

高中生物情境载体说明

高中生物情境载体说明 一、引言 生物情境载体是指在生物实验中用来携带或传递基因或其他生物分子的工具。它可以是生物体、细胞、质粒、病毒等。生物情境载体在生物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科学家们进行基因转导、基因表达和基因编辑等实验研究。本文将就几种常见的生物情境载体进行说明。 二、细胞情境载体 细胞情境载体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情境载体,它用于携带和传递基因至细胞内实现基因表达。细胞情境载体可以是质粒、病毒等。其中,质粒是一种环状的DNA分子,常见于细菌中,可以携带外源基因并通过转化或转染等方法传递到目标细胞中。而病毒则是一种寄生性的微生物,可以通过感染宿主细胞并将基因插入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实现基因传递和表达。细胞情境载体的选择要根据实验的需求和目标细胞类型来确定。 三、动物情境载体 动物情境载体是用于转导基因至动物体内的载体,常见的有腺病毒、质粒和细胞等。腺病毒是一种能够感染哺乳动物细胞的病毒,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插入到腺病毒的基因组中,然后使用腺病毒载体将基因导入到动物体内。质粒则是通过直接注射或转染

的方式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体内,实现基因表达和编辑。此外,细胞情境载体也可以被用于转导基因至动物体内,常见的有胚胎细胞、干细胞等。 四、植物情境载体 植物情境载体是用于将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以实现基因转导和表达的载体。常见的植物情境载体有农杆菌和质粒等。农杆菌是一种土壤中常见的细菌,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其T-DNA区域,并利用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将外源基因转导至植物基因组中。质粒作为另一种植物情境载体,可以通过注射或转染的方式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实现基因表达和编辑。 五、微生物情境载体 微生物情境载体是用于携带和传递基因至微生物体内的载体。常见的微生物情境载体有质粒、病毒和细胞等。质粒作为一种常见的微生物情境载体,可以在细菌中通过复制和传递的方式携带和传递基因。病毒则是一种寄生性微生物,可以通过感染宿主细胞并将基因插入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实现基因传递和表达。此外,细胞情境载体也可以用于将基因导入微生物体内,常见的有细菌和酵母菌等。 六、结论 生物情境载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工具,可以帮助科学家们进行基因转导、基因表达和基因编辑等实验研究。细胞情境载体、动物情

生物信息学基本知识

1. DNA: 遗传物质(遗传信息的载体) 双螺旋结构,A, C, G, T四种基本字符的复杂文本 2. 基因(Gene):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 3. 基因组(Genome):包含细胞或生物体全套的遗传信息的全部遗传物质。人类包括细胞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 OR 一个物种中所有基因的整体组成 4. 人类基因组:3.2×109 bp 5.HGP的最初目标通过国际合作,用15年时间(1990~2005)至少投入30亿美元,构建详细的人类基因组遗传图和物理图,确定人类DNA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定位约10万基因,并对其它生物进行类似研究。 6.HGP的终极目标 阐明人类基因组全部DNA序列; 识别基因; 建立储存这些信息的数据库; 开发数据分析工具; 研究HGP实施所带来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 7.遗传图谱(genetic map)又称连锁图谱(linkage map),它是以具有遗传多态性(在一个遗传位点上具有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在群体中的出现频率皆高于1%)的遗传标记为“路标”,以遗传学距离(在减数分裂事件中两个位点之间进行交换、重组的百分率,1%的重组率称为1cM)为图距的基因组图。 遗传图谱的建立为基因识别和完成基因定位创造了条件。 8. 遗传连锁图:通过计算连锁的遗传标志之间的重组频率,确定它们的相对距离,一般用厘摩(cM,即每次减数分裂的重组频率为1%)表示。 9. 物理图谱(physical map)是指有关构成基因组的全部基因的排列和间距的信息,它是通过对构成基因组的DNA分子进行测定而绘制的。绘制物理图谱的目的是把有关基因的遗传信息及其在每条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线性而系统地排列出来。 10. 转录图谱是在识别基因组所包含的蛋白质编码序列的基础上绘制的结合有关基因序列、位置及表达模式等信息的图谱。 11. 序列图谱:随着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的完成,测序就成为重中之重的工作。 DNA序列分析技术是一个包括制备DNA片段化及碱基分析、DNA信息翻译的多阶段的过程。通过测序得到基因组的序列图谱 12. 大规模测序基本策略 逐个克隆法:对连续克隆系中排定的BAC克隆逐个进行亚克隆测序并进行组装(公共领域测序计划) 全基因组鸟枪法:在一定作图信息基础上,绕过大片段连续克隆系的构建而直接将基因组分解成小片段随机测序,利用超级计算机进行组装(美国Celera公司) 13. 基因识别(gene identification)是HGP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识别全部人类的基因。 基因识别包括: 识别基因组编码区 识别基因结构 基因识别目前常采用的有二种方法: 从基因组序列中识别那些转录表达的DNA片段 从cDNA文库中挑取并克隆。 14. 基因组多态性(Polymorphism):是指在一个生物群体中,同时和经常存在两种或多种不连续的变异型或基因型(genotype)或等位基因(allele),亦称遗传多态性(genetic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第2节《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第2节《主动运输与胞 吞、胞吐》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第2节《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第四章属于模块1“分子与细胞”的内容。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系统的边界—细胞膜不仅是将细胞内外隔开的屏障,也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门户。细胞膜是怎样控制物质输入和输出的呢?不同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样吗?这与细胞膜的结构有什么关系呢?通过本章教学,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本章教学有助于学生科学自然观的形成;有助于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4个方面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本章共有两节,分别从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胞吐三个方面讲述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本课是第二节,主要讲述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本节选取了细胞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章节的基础,也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的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 2.1 物质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2.1.2 举例说明有些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2.1.3 举例说明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 二、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二节内容。“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是高中生物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属于必修模块一的组成部分。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是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和章节的基础。本课以问题探讨导入,先介绍了主动运输,主要

高中生物学中的转运蛋白、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高中生物学中的转运蛋白、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三者的关系一句话概况如下,转运蛋白(transport proteins)分为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s)和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s)两种。 转运蛋白:transport proteins 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s 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s 人教版旧版教材中这一部分说的并不是很清楚,新版教材[2]相对清晰些。新教材的说法与大学教材保持一致,也更科学。 新版课本原话: 协助扩散可以借助载体蛋白或者借助通道蛋白来进行顺浓度的物质运输。 能看出上图中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的区别吗? 如果看不出了我就再上一个清晰的。

文字描述如下。 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匹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高中生物中常出现的通道蛋白包括水通道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两大类。

这时候就可能同学疑惑了,协助扩散可以借助载体蛋白或者通道蛋白来运输,那么在主动运输中起作用的蛋白质是载体蛋白吗? 课本上说的很明确。 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这个好理解,主动运输过程中的转运蛋白转运时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因此属于载体蛋白。这一点课本[2]的图表示的很清楚。

在跨膜运输过程中,自由扩散不需要蛋白质,协助扩散需要通道蛋白或载体蛋白,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 总结如下图。 很多高中生在学习生物学科时会落入背诵记忆的泥潭中,以为选择题都是在抠字眼。是抠字眼吗?并不是,是名词辨析。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途径探析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途径 探析 摘要:生物学学科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生命规律的自然学科,蕴藏丰富的思政资源,因此,可以尝试高中生物教学开展课程思政,润物无声中形成启智润心的育人整体氛围。探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思政意识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节省备课时间,缓解教学压力,为生物学科教学提供参考资源;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关键词:高中生物;思政教育 引言 “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教学理念。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挖掘、提炼课程内蕴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伦理规范、科学和人文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构建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多方协同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进而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1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越重视课程的育人因素,发挥课程中的价值引领作用也反复强化。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在高中阶段,学生接受教育的重点还是在知识技能层面,而对于发挥育人功能却被忽视。课程资源中有诸多可以挖掘的思政资源,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缓和课堂沉闷的气氛,还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结合当下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在学习“特异性免疫”时,以“新冠病毒”切入,从“封城”到“疫苗的问世”以及“免费接种”展开学习,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

识的同时自觉接受思想道德的熏陶,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在一定程度上, 青少年的成长发展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拥有了越来越广的信息渠道。随着 五彩斑斓世界的到来,学生面临的各种考验越来越多。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青年想要肩负起国家重任,必须具有远大的 理想与格局,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 价值观,才能正确把握人生未来的方向,走向正途。中学阶段学生接受思想政治 教育的重要时期。生物教师可挖掘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带领学生充分认识世界、 了解我国意识形态,形成健康向上与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教学中给予全方位 的正确引导。生物教学实施课程思政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深层次了解生物学内涵, 另一方面可以以生物教学为重要契机,发挥对思想政治课程的辅助作用,促进学 生的思政素质培养。 2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2.1创设情境的方式 情境教学是教师根据所教科目特点,在教学课堂中结合教学目标设置适当的 情境,可以以讨论、团队合作、实验设计等形式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参与到知识 的获取,提炼与同化的过程中的教学方法。生物学教材中实验内容是较多的,但 由于教材中的实验结果是已经告知的既定的,因此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实验中 所涉及到的实验推理过程她们是无法体验的。再比如教材中有科学家的实例,要 想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单单叙述科学家的工作成果也是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情 感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生硬的在生物课堂上直接进行思政教育,不仅不利于 教学的进行,还有可能引起学生对该学科的排斥。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地 融入思政教育呢,创设情境可以说是解决这种困境的有效手段之一。情境教学通 过创设各种情境空间,让学生在情境中逐步体会、逐步收获知识,教师通过营造 良好的课堂氛围并积极的引导她们进行学习,学生可以在情境中讨论、设计实验等,这样学生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将思想政治素养纳入到原有体系中。这样的教学 方式既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又能提升她们的思政素养,真正地实现课程思政的课堂,培养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人,从而达到育人目的。

高中生物选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知识点总结 1、ATP与DNA、RNA的关系 构成ATP、DNA和RNA的化学元素相同(C、H、O、N、P);且结构中都含有“A”。简式如右: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结构特点: 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的事实有: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神经元突起(树突、轴突)的形成、动物细胞质的分裂、“小泡”的形成、细胞融合、神经递质的分泌等。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目有关)。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3、赤道板和细胞板 ①赤道板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是一个虚拟、无形的空间。②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出现的真实结构,之后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其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注:从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以及是否真实存在上进行辨析。 4、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形态。 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两个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如右图所示。 注:①不管一个着丝点是否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都是以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 ②染色体在分裂间期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有利于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在分裂期以螺旋状的染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专题2理清易错易混易混知识汇总染色体的平均分离和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5、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①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大小、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一对染色体。 ②同源染色体的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如人体细胞的X、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同,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故也属于同源染色体。再如水稻单倍体(N)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的水稻(2N)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不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也可称为同源染色体。 ③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 ④同源染色体的存在(针对二倍体生物):从细胞角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体细胞、精(卵)原细胞、初级精(卵)母细胞;从细胞分裂角度,同源染色体存在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6、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 ①如果某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②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无氧呼吸。 ③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 ④如果某生物没有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释放,则该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生物已死亡。⑤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没有水生成,如果在呼吸作用的产物中有水生成,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7、真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 真光合作用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只是光合作用,不包括呼吸作用)。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制造量。净光合作用是指真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差值,体现了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二者的关系: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可借助曲线图加以理解:在右图中,当光照强度为0时,实线表示的CO2吸收量为负值,可知实际表示的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则虚线表示真光合作用强度。 8、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①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常用于杂交育种。 ②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在植物中,自花受粉是一种常见的自交方式。通过自交可鉴定植物的基因型并提高纯合体所占的比例。

高中生物基因基本操作程序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五、归纳总结基因工程的诞生与发展的历程。学生明确原理转化为技术,技术 又推动科学的新发展。唯有创新 才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板书设计】 专题1 1.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之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一、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连接 二、利用标记基因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三、目的基因与启动子的相对位置关系 附件1: 附件2: 【教学反思】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关键步骤,空间想象难度大,科学理论与技术实践密切联系,思维跨度也大。福州屏东中学学生程度一般,正因如此,处理不好会提高学习难度, 令学生视高科技为畏途,导致教学流于形式。本节课用微课与模型成功地化解了难点。 一方面基于学生课前微课的“先学”,学生对表达载体的构建有个整体的认识,然后以此为支架在课堂上填充与拓展内容,当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尽快到达“最近 发展区”,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使学生逐渐对细节有更丰富更具体的理解,这种先整体后局 部的处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基于微课的先学后教模式实质上是利用微课为学生创设一个 情境,使学生带着思考与疑惑走进课堂,节省课堂的热身时间,从而使高效率大容量的课堂 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另一方面高二学生具有抽象思维,但是仍然需要感性知识,形象知识作为支持,所以教师精心设计纸质模型,基于教材原有的学习完“DNA重组的基本工具”后的纸圈模拟活动, 再设计了双酶切的活动,化微观为直观,一系列问题的发生都源自学生自己亲手构建的模型, 从模型中发现问题,进而逐步由浅入深。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成功 的体验。由于是带着问题的探究模拟活动,使学生的课堂参与是形式之上思维的积极参与。 学生获得的体验是:基因工程这么高深的原理原来我也能想得到。学生的纸质模型立体、科

新课标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册生物世界〖载体蛋白、通道蛋白等蛋白质构象、结构与功能〗

载体蛋白、通道蛋白等蛋白质构象、结构与功能 载体蛋白是跨膜蛋白分子,能够与特定的分子,通常是一些小的有机分子,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或离子等结合,通过自身构象的变化,将与它结合的分子转移到膜的另一侧。每一种膜都含有一套适合于特定功能的不同载体的蛋白,如线粒体内膜中具有输入丙酮酸和AD,水孔长2 nm。水分子通过水通道从水势较高的地方向水势较低的地方扩散。 离子通道一般认为是细胞膜中由大分子组成的孔道,可被化学或电刺激等方式激活,从而控制离子通过细胞膜进行顺势流动,使带电荷的离子得以进行跨膜转运,是神经、肌肉、腺体等许多组织细胞膜上的基本兴奋单元,它们能产生和传导电信号,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离子通道属于β型蛋白,通常由几个跨膜的亲水功能区构成。离子通道上有控制物质进出的门,因此,又被称为门通道。离子通过通道时,不需要和通道蛋白结合,而是借助浓度梯度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离子通道对离子具有选择性和专一性。即一种通道只允许一种类型的离子通过。这与离子通道的大小、形状和内部的带电荷氨基酸的分布有关。但通道的离子选择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例如,Na+通道对+ NH具有通透性;离子通道开放具有瞬 4 时性,只有当某种特定的刺激发生时,通道门被激活,通道的构象发生改变,特定的物质就能通过,当这种刺激发生改变时,通道门又会立即关闭。通道蛋白与载体蛋白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辨别溶质的方式。通道蛋白主要根据分子的大小和电荷进行辨别:如果通道蛋白呈开放状态,那么足够小的和带有适当电荷的分子就有可能通过通道,如同“通过一扇敞开着但又狭窄的活动门”。而载体蛋白对运输物质的选择性要比通道蛋白强很多,它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即一种特定的载体只能运输一种类型的分子,这与载体上特定的位点有关,这种位点只能与特定的分子结合,而且这种结合是暂时的、可分离的。 1

细胞生物学物质的跨膜运输

细胞生物学物质的跨膜运输 物质跨膜转运主要有3种途径: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与胞吐作用(膜泡运输)。 第一节膜转运蛋白与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 一、脂双层的不透性和膜转运蛋白 细胞膜上存在2类主要的转运蛋白,即: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和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识别转运物质的方式不同:载体蛋白只允许与其结合部位相适合的溶质分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都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主要根据溶质大小和电荷进行辨别,通道开放时,足够小和带适当电荷的溶质就能通过。 (一)载体蛋白及其功能 载体蛋白为多次跨膜蛋白,又称做载体(carrier)、通透酶和转运器(transporter),能够与特定溶质结合,通过自身构象的变化,将与它结合的溶质转移到膜的另一侧。 载体蛋白既可以执行被动运输、也可执行主动运输的功能。 (二)通道蛋白及其功能 通道蛋白有3种类型:离子通道、孔蛋白、水孔蛋白(AQP)。 只介导被动运输。 1. 选择性离子通道,具有如下显着特征: 离子选择性(相对的) 转运离子速率高没有饱和值 大多数具门控性 分为:电压门通道、配体门通道、应力激活通道 电位门通道举例: 电位门通道(voltage gated channel)是对细胞内或细胞外特异离子浓度发生变化时,或对其他刺激引起膜电位变化时,致使其构象变化,“门”打开。 如:神经肌肉接点由Ach门控通道开放而出现终板电位时,这个

电位改变可使相邻的肌细胞膜中存在的电位门Na+通道和K+通道相继激活(即通道开放),引起肌细胞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传至肌质网,Ca2+通道打开引起Ca2+外流,引发肌肉收缩。 配体门通道举例——乙酰胆碱门通道 N型乙酰胆碱受体是目前了解较多的一类配体门通道。它是由4种不同的亚单位组成的5聚体,总分子量约为290kd。亚单位通过氢键等非共价键,形成一个结构为α2βγδ的梅花状通道样结构,其中的两个α亚单位是同两分子Ach相结合的部位。 Ach(乙酰胆碱)门通道具有具有3种状态:开启、关闭和失活。当受体的两个α亚单位结合Ach时,引起通道构象改变,通道瞬间开启,膜外Na+内流,膜内K+外流。使该处膜内外电位差接近于0值,形成终板电位,然后引起肌细胞动作电位,肌肉收缩。 即使在结合Ach时,Ach门通道也处于开启和关闭交替进行的状态,只不过开启的概率大一些(90%)。Ach释放后,瞬间即被乙酰胆碱酯酶水解,通道在约1毫秒内关闭。如果Ach存在的时间过长(约20毫秒后),则通道会处于失活状态。 应力激活通道(机械门通道) 细胞可以接受各种各样的机械力刺激,如摩擦力、压力、牵拉力、重力、剪切力等。细胞将机械刺激的信号转化为电化学信号最终引起细胞反应的过程称为机械信号转导 (mechanotransduction)。 内耳毛细胞顶部的听毛也是对牵拉力敏感的感受装置,听毛弯曲时,毛细胞会出现暂短的感受器电位。 2. 孔蛋白 存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外膜、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外膜上,跨膜区域由β折叠片层形成柱状亲水性通道,选择性较低,能通过较大分子(如线粒体外膜孔蛋白允许分子量为5×103的分子通过。)。 3. 水孔蛋白:水分子的跨膜通道(水通道) 水通道和水孔蛋白的发现 红细胞移入低渗溶液后,很快吸水膨胀而溶血,而水生动物的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