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学前儿童的注意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注意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注意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注意

————————————————————————————————作者:————————————————————————————————日期:

?

幼儿安全常识大全

?幼儿安全常识大全 ? 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很多时候不知道危险。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做为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下面向家长介绍几点做法: 1.教育孩子不要玩火玩电,让孩子了解玩火玩电是很危险的。 2.教育孩子不要爬到楼房的窗台阳台上,让孩子知道会容易跌下去的。当孩子在电视上看到一些超人的动作时,应及时告际孩子这是有很牢固的保证措施下才能干 的。 3.教育孩子不要把大头针、图钉、曲别针、花生米、小塑料粒等放进耳朵、鼻子等地方。这样容易落入气管,造成窒息。 4.厨房对孩子来说是不安全的场所,火炉、热锅、开水壶、刀叉等都是危险的。应教育孩子不能在厨房里玩。 5.教育孩子不要玩塑料袋。一旦套在头上会引起窒息。因孩子在情急的情况下,不会从头上取下塑料袋,若是将袋口拉紧则更加危险。 6.教育孩子不要在马路边玩或追逐,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学点交通知识。 7、不可独自去公共厕所、乘公共汽车、看电影等外出活动。

8、不要把家里的地址、电话号码告诉陌生人。 9、不要让别人抚摸自己的身体。身体部分如胸、臀、下身、大腿等。除了父母、医务人员在必要的情况下,如检查疾病、擦药、洗澡、擦身等可以触摸之外,任何 人都不可以随便触摸。 10、陌生人强迫带你走时大喊救命并赶快逃走。 11、不要去偏僻的被空置的空屋和僻静暗处。 12、不可接受陌生人的礼物。 13、不要答应陌生人的请求。 14、不可单独进入别人的家。 15、遇上狗等动物是非常危险的,不要引起狗对你的注意,不要看它,慢慢离开,不要跑。 16、为了避免成为歹徒攻击的目标:⑴不要告诉陌生人家里的情况⑵不要单独和陌生人乘电梯⑶不独自外出⑷不走偏僻、阴暗的地方。17、当你独自一人在外被人跟踪时怎么办?⑴往人多地方走⑵唱歌或大声喊,引起别人的注意⑶请警察帮忙

[幼儿园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幼儿园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幼儿园安全注意事项1、生活方面 1、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2、正确有序的穿衣服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 4、对幼儿进行防止烫伤教育,不能自己去倒开水,远离水壶,不能自己盛饭 3、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 5、喝水洗手上厕所时注意安全 应教幼儿懂的谦让,并排队,不推不挤。要有教师看管孩子,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4、注意生活小节的训练,在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6、生活老师必须妥善保管幼儿的药品,病儿服药时,必须仔细核对药名、药量、幼儿姓名,按时给幼儿服药。 7、生活老要严格尊守午睡制度,照顾好幼儿午睡,睡双层床的幼儿要在老师的照顾下上床,老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离开幼儿。 8、无故未到的缺勤幼儿,教师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幼儿缺勤原因,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 幼儿园安全注意事项2、课上注意 1、向幼儿讲解和宣传安全常识,让幼儿懂得玩火、玩电、玩水的危害,以防止意外事故,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2、教育幼儿不要随身携带玩具及锐利的器具来园,更不应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伤害。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3、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幼儿坚持正面教育,严禁态度粗暴,动作生硬,体罚或变相体罚。 4、教育幼儿知道自己的姓名、学校名、家长姓名、单位、家庭住址、电话,会表达清楚,紧急情况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5、课上注意幼儿坐姿不能随意摇椅子,避免桌子挤伤,正确用文具。 户外活动注意事项: 1、上下楼梯靠右边走,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不推不挤,下楼梯要扶好,不做爬窗、扒窗、跳楼梯、玩门、从高处往下跳等危险的动作。 2、户外活动时,教师认真细致的事先准备,考虑周详,严禁带幼儿到有危险的地方开展活动.教育幼儿在运动或游戏时应听老师的安排,遵守纪律,有序活动,避免互相追打、乱跑碰撞。 幼儿园安全注意事项3、放学后注意事项 1、教育幼儿要拉着大人走,不能自己到处跑,不能停留在校玩耍,以防意外。 2、不允许非幼儿家长接送幼儿,特殊情况必须由家长事前说明并提供凭证。 3、下班离校时,好门窗,查看水、电是否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园。

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笔记2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注意的概念11-4 注意是大家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平时我们常说的“目不转睛”、“侧耳倾听”、“聚精会神”,指的就是人在注意时的外部表现。心理学上所说的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作用 5.注意使儿童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为应付外来刺激作出相应准备,从而适应环境,这是注意的( A )功能。04-7 A.调节 B.整合 C.维持 D.选择 分类 小朋友在活动室内进行活动时,突然窗外飞进一只小鸟,小朋友都兴奋地去看小鸟。小朋友这时的注意是( B )04-4 A.随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关于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 C )。04-7 A.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占据越来越大的地位 B.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 C.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D.选择性注意范围的扩大,定向性注意的范围缩小 就儿童注意发生的先后来说,是( B )05-4 A.有意注意在先 B.无意注意在先 C.有意后注意在先 D.三者无所谓先后 儿童最早出现的注意属于( B )05-7 08-7 11-4 A.选择性注意 B.定向性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的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这是( B )12-7 A.定向性注意 B.选择性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13-7 02-4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

选择性注意10-4 09-4 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论述:09-7 如何利用幼儿注意选择性发展的规律来组织幼儿园活动?P71注意的选择性是指幼儿倾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 随着年龄的增大,幼儿期注意的选择性表现较以前更加明显。它一方面依赖于生理的成熟,另一方面与后天的学习、训练,个人的知识经验以及兴趣、情绪有关。 根据幼儿注意选择性发展的特点,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应注意以下方面以提高幼儿活动的效果: 一是应当根据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和教育的目的要求,有意识地训练幼儿注意的选择性,使幼儿的注意指向和集中到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内容上来。 二是教师或家长在安排幼儿教育教学内容时,一定要适合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 三是教师要了解、研究幼儿的兴趣及当时的情绪状态。 各年龄段特点 以下对婴儿注意偏好描述错误的是( A )08-7 A.偏好简单的刺激物 B.偏好曲线 C.偏好对称的刺激物 D.偏好集中的刺激物 .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 A )09-4 A. 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B. 有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逐渐发展 C.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没什么发展 D.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同步发展 1岁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A)13-7 A.选择性的发展 B.稳定性的发展 C.集中性的发展 D.分配能力的发展 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 ( A )08-7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幼儿安全小常识100条

幼儿安全小常识100条 日记网权威发布安全教育日记幼儿园三篇,更多安全教育日记幼儿园三篇相关信息请访问日记网。 【导语】日记常以第一人称记下当天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或所想的事情。中文、英文的日记三格式大致一样。以下是大范文网为大家带来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 这段时间以来,上级领导和园领导对甲流感非常重视,为使全体教师提高认识,充分准备,堵死安全漏洞,及时消除各种隐患,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平安。从十月分,我们在班级开展情景表演《不要到人多的地方玩》《消防安全演练》《甲流感演练》,提醒幼儿注意勤用肥皂洗手,让幼儿找出身边的隐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重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安全教育中。老师带领孩子亲自找一找身边(室内、室外)哪些地方容易出危险。老师们认真学习了《安全责任状》,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个人身上。班级和幼儿园之间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和家长之间签订《安全责任书》,和班车签订《责任书》确保各个环节。 在认真学习了《安全卫生消毒工作制度》后,我认为幼儿园工作的细微、重要性。 1、晨检、午检、晚检要做到一看二问三摸四查。手指甲要把好关。对于生病的幼儿重点看护,定时测体温。及时与家长沟通。 2、通过儿歌、歌曲教育幼儿,习惯的形成、行为的养成,都关系着幼儿认识安全,提高安全。 3、教师要保管班级的物品,对危害性的物品:剪刀、水果刀、针线确保放在幼儿摸不到的地方。 4、做好预防、杜绝传染病的传播。 5、通过家长配合教育幼儿的安全教育。 幼儿园的安全、卫生教育是一个长期坚持的问题,我一定要持之以恒,长期不懈把

它做好。 篇二 一、让幼儿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其实我们孩子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使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如热水、药品是幼儿日常经常接触的物品。花花绿绿的药品会让幼儿误认为是糖豆而吃进肚里。杯里的热水也会因为幼儿不会判断而造成烫伤。那么如何提高幼儿对事件的预见性呢?首先要了解一些生活的常识。我们通过谈话,组织幼儿专门的讨论,倒一杯热水、拿来一些药品,请幼儿讨论一下,从而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在讨论中幼儿纷纷发表意见。毛毛说:杯里冒着热气,一定非常烫,不能马上喝。新程说:用手摸摸杯的外面,如果烫手就不能喝。孝铟说:喝水的时候,也应该先吹一吹,先小口小口的喝,就不会烫着了。当我拿来花花绿绿的药品时,开始幼儿真的以为是巧克力豆呢,纷纷问我:真的是巧克力吗?真的能吃吗? 接着我和小木偶一起进行情境表演,小木偶将药粒喝下,不一会开始肚子疼,幼儿马上意识到药是不能随便吃的,生病了应该去医院。在幼儿园应请老师、阿姨帮忙吃药,在家应请爸爸妈妈帮忙。知道了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识,那么就应提高幼儿分析、判断的能力,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安全与危险事物的小图片,如插座、火、药、热水、食品、玩具等,请幼儿自己来区分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提高幼儿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事情的预见性,预防悲剧的发生。 二、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幼儿形成自我的意识 我们幼儿园的环境也是关注幼儿的健康和安全的。我们应与幼儿共同创设相应的物质环境,对幼儿进行直观、形象而又综合的教育。一次,我发现幼儿常常在室内乱跑,发生相撞的事情,于是与班上老师商量,决定在室内布置一些安全标记,提醒幼儿注意。但幼儿不了解安全标记。我们就从认识安全标记入手。在晚上的认识活动上学习各种标记。在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在班内的电视机及电门上张贴了禁止触摸的标记;在窗台张贴了禁止攀爬的标记;在楼道张贴了下滑危险的标记,时刻提醒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四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1.儿童最早出现的注意属于() A.选择性注意 B.定向性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2.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选择性注意 D.定向性注意 3.以下对婴儿注意偏好描述错误的是( ) A.偏好简单的刺激物 B.偏好曲线 C.偏好对称的刺激物 D.偏好集中的刺激物 4.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 A. 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 B. 有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逐渐发展 C.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没什么发展 D.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同步发展5.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能逐渐与别人联系、合作活动,这说明他们的注意的( ) A.选择性增强 B.范围扩大 C.稳定性提高 D.分配提高 6.在1/20秒时间内,幼儿能注意到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黑点数是()A.1~2个 B.2~4个 C.4~6个 D.6~8个 7.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广度 D.注意的分散8.幼儿园老师上音乐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老师的这种注意的品质是(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9.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 A.稳定性比较差 B.范围比较小 C. 分配能力较差 D.转移能力有限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 1.注意

2.选择性注意 3.无意注意 4.有意注意 三、简答题 1.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特征是什么?2.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

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案(第三章注意)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第3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教学目的]: 理解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及西方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发展。掌握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了解学前儿童注意的意义、发生发展,及对分心的克服。 [重、难点]: 重点包括,理解、掌握基本概念(注意、有意注意、无意注意);熟练掌握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趋势;及对克服儿童分心的办法运用。 [教学方法]: 多媒体授课,结合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 一、注意及其功能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严格的说,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其他心理过程的一种积极状态,但这种状态却构成了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注意的动力特征来自于它的基本功能。 一般认为注意有两大功能:1、选择功能;2、监督和调节功能。 二、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儿童出生后就出现注意现象。随着儿童成长,注意不断发展。 原始的注意行为:新生儿有一种无条件反射。大的声音会使他暂停吸吮及手脚的动作;明亮的物体会引起视线的片刻停留。这种无条件定向反射可以说是最原始的初级的注意,即定向性注意。其主要是外界事物的特点引起的。这种本能

的定向性注意在儿童以至成人的活动中不会消失,比如,突然出现的巨大声响,总是会引起本能的“是什么”反射。但是,这种定向性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占据的地位日益缩小。 三、婴儿注意选择性的特点。 研究表明,新生儿对外界事物已有选择性注意。且其选择性带有规律性倾向,这些倾向主要表现在视觉方面,也称为视觉偏好。婴儿注意的选择有以下偏好:偏好复杂的刺激物;偏好曲线多于直线;偏好不规则的模式多于规则的模式;偏好密度大的轮廓多于密度小的轮廓;偏好集中的刺激物多于分散的刺激物;偏好对称的刺激物多于不对称的刺激物。 四、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 引起幼儿分心的主要原因:1、无关刺激的干扰;2、疲劳;3、缺乏兴趣和必要的情感支持。 防止幼儿注意分散的方法有: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2、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3、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教学补充]: 制定并严格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适当控制幼儿的玩具和图书的数量;不要反复地向儿童提要求;要求、鼓励孩子做事到底,有始有终。都是有效锻炼和提高幼儿注意力的方法。

幼儿园安全注意事项

幼儿园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 生活方面: 1、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2、正确有序的穿衣服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 4、对幼儿进行防止烫伤教育,不能自己去倒开水,远离水壶,不能自己盛饭 3、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 5、喝水洗手上厕所时注意安全 应教幼儿懂的谦让,并排队,不推不挤。要有教师看管孩子,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4、注意生活小节的训练,在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6、生活老师必须妥善保管幼儿的药品,病儿服药时,必须仔细核对药名、药量、幼儿姓名,按时给幼儿服药。 7、生活老要严格尊守午睡制度,照顾好幼儿午睡,睡双层床的幼儿要在老师的照顾下上床,老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离开幼儿。 8、无故未到的缺勤幼儿,教师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了解幼儿缺勤原因,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 在课上需注意: 1、向幼儿讲解和宣传安全常识,让幼儿懂得玩火、玩电、玩水的危害,以防止意外事故,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2、教育幼儿不要随身携带玩具及锐利的器具来园,更不应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伤害。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3、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幼儿坚持正面教育,严禁态度粗暴,动作生硬,体罚或变相体罚。 4、教育幼儿知道自己的姓名、学校名、家长姓名、单位、家庭住址、电话,会表达清楚,紧急情况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5、课上注意幼儿坐姿不能随意摇椅子,避免桌子挤伤,正确用文具。 户外活动注意事项: 1、上下楼梯靠右边走,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不推不挤,下楼梯要扶好,不做爬窗、扒窗、跳楼梯、玩门、从高处往下跳等危险的动作。 2、户外活动时,教师认真细致的事先准备,考虑周详,严禁带幼儿到有危险的地方开展活动.教育幼儿在运动或游戏时应听老师的安排,遵守纪律,有序活动,避免互相追打、乱跑碰撞。 放学后注意事项:

(完整版)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 的主要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有其各自的特征。本章将简要介绍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这将有助于我们在和不同年龄儿童接触时,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教育,同时,这也将为本课程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将涉及以下具体内容:婴儿动作的发展;婴儿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先学前期儿童动作的发展;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学习者应重点掌握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第一节婴儿期的年龄特征(0~1岁) 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称为婴儿期,也有人称之为乳儿期。这一年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又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 一、婴儿的身体生长 婴儿期是身体迅速生长的时期,头几个月,身高平均每月增长3cm以上,1岁时,身高可以达到70~75cm,体重可达9~10kg。同时其神经系统也迅速发育。这里我们主要谈谈婴儿动作的发展。 (一)新生儿的原始动作反应(本能动作) 1.新生儿环境的变化 从上述对比中可以看到,胎内环境和胎外环境差异很大,也就是说新生儿出生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本能动作(无条件反射) 过去,人们以为孩子刚出生时是无能的,什么也不会。可是,近年来的研究材料发现,儿童先天带来了应付外界刺激的许多本能,其本能之多,令人惊讶。天生的本能表现为无条件反射,它们是不学而能的。下面简述一些。 吸吮反射。奶头、手指或其他物体,如被子的边缘,碰到了新生儿的脸,并未直接碰到他的嘴唇,新生儿也会立即把头转向物体,张嘴做吃奶的动作,这种反射使新生儿能够找到食物。

幼儿安全防护常识

幼儿安全防护常识 一、教育幼儿不要轻信陌生人,并教给孩子简单的防护方法。 1?要经常对幼儿讲一些深入浅出的道理,让他们认识到社会上既有好人也有坏人,而坏人脸上并没有“我是坏人”的字样,也没有像电影里坏人的那种形象。要教育幼儿,如果大人不在身边,有陌生人前来领你,或同你去公园玩,或说同你到父母那里去时,不要相信陌生人 的话,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如果遇到陌生人硬拉你走,要大声叫喊周围 的叔叔阿姨。 2?让幼儿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家长的姓名和工作单位,并反复念叨,牢牢记住,做到准确无误。另外还要告诉幼儿自己家附近有什么明显的标记,有哪几路公共汽车可以到达,万一迷路,就比较容易找到自己的父母,也可以及时安全回家。 3?告诉幼儿,如果遇到陌生人跟踪你,就应跑到就近的商店找大人求救,也可以找巡警帮助,或者随便找一户人家,在门口假装大声叫:“爸、妈,我回来了” ,坏人就会吓跑了。 二、教育幼儿玩耍时要注意安全,教给孩子各种游乐设施的正确玩法。 ?滑梯,不能倒滑,告诉幼儿,倒滑滑梯时,头部先着地,这样滑下来的一切冲力就都由头部承担,再加上和地面的猛烈撞击,重则会引起脑震荡,轻则会擦破头皮引起大量出血。 ?秋千,要保持中心稳定,并尽可能将重心后移。因为秋千在空中荡起来时,如果中心不稳就可能有甩出去的危险。家长要进行示范讲解。坐在秋千上时,双手要紧抓秋千的绳子,只要绳子不断就很安全。观看别的幼儿荡秋千时,要学会躲闪,不要被秋千撞到。幼儿在玩秋千时,家长要在旁边密切注意幼儿的动向,以防疏忽脱手而摔伤。 ?攀爬时,双手抓紧之后,脚才可移动。 三、教会幼儿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保证幼儿安全过马路。 ?教幼儿认识人行横道线:人行横道线是马路上的一个标志,是专门供行人和自行车过马路的地方。所以,不是从任何地方都可以穿到马路对面去的,只有人行横道线才能穿过去。 ?向幼儿介绍红绿灯的作用。要让孩子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的时候要前后左右看看,看见车辆,行人就要让道。 ?给幼儿简单讲讲马路的作用:马路是专供各种车辆和人走的地方,不可以在马路上停留或玩耍,否则既会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又会造成车祸,轻则残废,重则丧命。 四、户外活动安全注意要点?教育幼儿活动前衣着整齐,衣服束在裤子里并系紧鞋带,以防摔跤。?教导幼儿不在拥挤、有坑洞、潮湿等场地进行活动。 ?教育幼儿游戏中不可随意藏入无人照顾的地方。 4?教育幼儿在游戏中勿推挤、拉扯、互丢东西。 5?玩绳子时,教育幼儿不可将绳子套住脖子。 6?玩爬网活动,要求幼儿攀爬时要双手抓牢,不推别人。 7?在野外旅行散步时,教育孩子不得随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虫,更不应放入口内,预防中毒等意外事故发生。 8?教育孩子在上下楼梯时靠右按顺序行走,不得推搡前面的小朋友,预防踩踏等意外事故发 生。 五、在公共场所与大人走散时注意要点?不要慌张,也不要哭泣,站在原地等一会儿,也许爸爸妈妈会来这里找你呢! ?带幼儿去商场,要告诉孩子商场服务台的位置,以便走散时可以求助商场的工作人员或保安,告诉他们你和家人走散了,请他们帮忙用广播寻找。 ?不要漫无目的的在商场内乱跑,更不要随便找一个人就告诉他,你的爸爸妈妈不见了。 ?不要离开商场,更不要跟陌生人走,因为他可能是骗子。 1 / 21 / 2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1.儿童最早出现的注意属于() A.选择性注意 B.定向性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2.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 (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选择性注意 D.定向性注意 3.以下对婴儿注意偏好描述错误的是( ) A.偏好简单的刺激物 B.偏好曲线 C.偏好对称的刺激物 D.偏好集中的刺激物 4.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 A. 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 B. 有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逐渐发展 C.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没什么发展 D.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同步发展 5.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能逐渐与别人联系、合作活动,这说明他们的注意的( ) A.选择性增强 B.范围扩大 C.稳定性提高 D.分配提高 6.在1/20秒时间内,幼儿能注意到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黑点数是( ) A.1~2个 B.2~4个 C.4~6个 D.6~8个 7.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广度 D.注意的分散 8.幼儿园老师上音乐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老师的这种注意的品质是(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9.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 A.稳定性比较差 B.范围比较小 C. 分配能力较差 D.转移能力有限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 1.注意

2.选择性注意 3.无意注意 4.有意注意 三、简答题 1.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特征是什么?2.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 3 、注意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幼儿园安全小常识

睡眠:睡前要洗脸、洗脚、漱口;不能含着东西睡觉,不把杂物带到床上玩。 行走:行走时手不插在衣兜里;学会靠右行走,不猛跑; 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注意来往车辆;认识红、绿灯 等交通安全标志。 药物:学会辨认药物和一些容易与饮料混淆的有害物品,不乱吃药;知道120急救电话。 防触电:幼儿不接触电插头、插座等,不在靠近电源的地方玩耍;知道高压电的标志,并远离它们。 开、关门:不在门边玩;不把手放在门缝。

防火、防烫伤:不在火源附近玩耍;不玩火柴、 打火机和蜡烛;衣服着火时迅速浇水并 快速脱衣服;烫伤后迅速用凉水冲或浸 泡患处;知道119火警电话。 防拐骗:知道自己及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不接受陌生人的玩具、食品,不跟陌 生人走;遇险时,呼救报警电话110。 防异物吸入:不将别针、硬币、小玻璃球、钮扣、 黄豆等放入口、鼻、耳中;不将气 球的碎片放入口中倒吸气。

幼儿安全小常识 晨间入园: 1.走路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定要拉着大人的手,因为路上车辆多,到了门口更要注意车辆,一直到幼儿园门厅才可以把手松开。 2.不带危险品入园,如:纽扣、别针、牙签等。 在园时间: 1.不能自己离开活动室,更不能自己离开老师视线。 2.上下楼梯小手扶着把手靠右走,不退不拉,不跳台阶。 3.学习时不拿笔尖、剪刀对着小朋友,以免刺伤。 4.午睡时不蒙头睡觉,不把头、手探出床外。 5.知道幼儿园名称、家庭住址及父母姓名、电话等,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6.教育幼儿外出时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懂得不能随便离开大人和集体。 7.户外活动或大型玩具时,不推不挤,拿器具时不争不抢,保证安全。 8.不在活动室乱跑乱乱撞,入厕时不推不挤,防止滑倒。 9.让孩子学习一些安全规则,掌握基本的应变能力,知道受伤了要找大人帮忙。 离园时间: 1.家长来接后,离开幼儿园要和家长手拉手,不要自己乱跑。 2.如果在院子玩,找不到家长,要找园长阿姨和老师帮助,千万不能自己离开幼儿园去找。

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注意习题

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注意 一、名词解释: 1.注意 2.无意注意 3.有意注意 4.注意的广度 5.注意的分配 6.注意的转移 7.注意的稳定性 二、判断题: 1.小朋友们正在专心听课,突然有人推门而入,引起了小朋友的注意,这种注意称不随意注意。 2.好动、注意分散的儿童一定患有“多动症”,应请医生治疗。 3.“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是对注意分配的描述。 4.无意注意不如有意注意好。 5.老师出示一张范图,让幼儿看着图听老师讲解。有些小朋友一边听,一边照着老师的范图学着摆。这反映了这些幼儿注意不稳定、易分心。 6.新颖、鲜艳的东西容易引起幼儿注意,所以教师上课时穿戴应新颖、鲜艳,使孩子有新奇感。 7.幼儿的知识、经验水平影响幼儿注意的范围。 三、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注意基本特点的是 A、指向性 B、客观性 C、集中性 D、非独立性 2.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之一是() A.无意注意占优势 B.有意注意占优势 C.两者都占优势 D.两者都不占优势 3.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一直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4.“一目十行”指的是注意的()特征。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分配 D、注意的稳定性 5.老师在班上用眼一扫,便知道哪些幼儿在,哪些幼儿不在。这说明这位教师()好。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稳定 6.小朋友在上课时低头搞小动作,老师发现后,最好是()。 A、叫他的名字 B、叫他站起来 C、马上叫他站一边 D、走到他身边轻轻的拍拍他 7.用两手同时活动,一手画圆形,一手画方形的方法,可以考察注意的()品质A.分配 B.广度 C.转移 D.稳定性 四、填空题: 1.注意本身不是一种_________的心理过程,它是各种心理过程所____________ 的特性。2.幼儿前期出现了_______________注意的萌芽。 3.注意是_______________的开端,并总是_______________各种心理过程。 五、简答题:

幼儿园内安全注意事项 (1)

幼儿园内安全注意事项 晨间 1.检查幼儿的面貌、四肢、口腔,有无异常,观察幼儿的精神状况。 2.检查幼儿的口袋是否有危险物品。如:扣子、弹珠、豆子等细小物品。 接待 1.班级保教人员必须在幼儿入园前认真检查班级室内环境,收好对幼儿有影响的不安全物品(如清洁.消毒等用品),排除所有不安全因素。 2.为幼儿准备好来园后参与活动的材料,避免因临时取放材料而脱离接待家长和照顾幼儿。 3.当班保教人员要分工合作,明确在门前接待家长和室内照顾幼儿的位置和职责。 4.家长把幼儿送交给当班保教人员后离开,不要进班与当班保教人员较长时间交谈,以免分散保教人员照顾幼儿的注意力。 5.保教人员要禁止幼儿把不安全的物品(如尖锐的小零件、小珠子、扣子、带有小零件的玩具等)带进班里。 6.要及时清点幼儿进班人数,以免幼儿出走。 进餐 1.不使用有安全隐患的餐具.餐巾和食具,不给幼儿进食有咀嚼和吞咽危险的食品(如锋利的骨头、带刺的鱼、坚硬的豆类等)。 2.做好进餐前的餐具、餐桌、餐巾、洗手等消毒卫生工作,保持干净、整洁、有序的进餐环境。 3.注意剩饭菜的餐具必须加盖,并放在幼儿碰不到的安全地方,避免烫伤幼儿。 4.幼儿饭菜的温度要适宜,过烫的粥.汤等降温后再盛入碗中让幼儿食用。 5.进餐前后不做剧烈运动,进餐前及进餐时不批评幼儿,使幼儿保持愉快的进餐情绪。 6.培养幼儿正确地使用餐具及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幼儿进餐时间,不急促催饭。 喝水

1.保证给幼儿提供的饮用水符合国家卫生。 2.保证剩放饮水的用具安全.卫生。 3.幼儿的饮水杯每天必须严格消毒。 4.为幼儿提供水温控制在40°以下(最好使用衡温饮水机)的饮水,开水要冷确后再给幼儿饮用,杜绝让幼儿直饮烫水。 5.保教人员要有序地组织和照顾幼儿喝水,帮助幼儿取水和指导幼儿取水的正确方法(如先接凉水,后接热水),并保持幼儿在保教人员的视线范围内。 6.及时排除地湿、地滑、幼儿排队拥挤、推拉等不安全因素。 入厕.盥洗 1.妥善保管卫生间里的清洁、消毒等用品,确保幼儿触及不到。 2.随时排除卫生间设施设备出现的不安全因素。 3.保持卫生间地面的干爽清洁,防止幼儿因地滑摔倒。 4.幼儿入厕和盥洗,必须有保教人员的 组织和照顾,保持幼儿在保教人员的视线范围 内活动。 5.对入厕、盥洗有困难和有特殊需求的 幼儿,保教人员要加强个别照顾,以免发生意外。 6.培养幼儿养成入厕.盥洗不推.不挤,按老师教给的正确方法入厕、盥洗的良好习惯。 教学活动 1.供幼儿进行室内学习活动的设施设备(如桌、椅、柜、电器、电源等)和摆放的位置要符合安全标准,并有安全防护措施。 2.提供给幼儿操作的学习材料.玩具材料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安全.卫生。 3.班级教师要合理分工,教学活动分组及活动场地分配要便于教师指导和照顾全体幼儿。 4.幼儿操作有一定危险因素的材料.器具(如铅笔、小剪刀、玻璃杯、酒精灯、小锤子等)时,教师要教给幼儿正确的使用和操作方法,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幼儿暑期安全注意事项

幼儿暑期安全注意事项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一学期又将过去了。在您的密切配合下,在幼儿园老师的细心呵护下,您的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着。 一年一度历时两个月的暑假又到了!为了使您的孩子能过一个安全、文明、守纪、快乐的暑期生活,我们特向您提出以下建议:1.认真履行监护人的职责,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一切从孩子的安全出发,以防为主,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2.教育幼儿不玩水、不玩电,不到危险的地方玩、不玩危险物品。(如:剪刀、小刀等尖锐的物品或电线插座、开水瓶等)。 3.教育子女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不让孩子骑小三轮车上路,不让孩子在路边玩耍。 4.教育幼儿不到小河或井边嬉戏、玩耍和游泳。 5.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在无证经营的小食店或小摊小贩吃零食,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预防食物中毒。 6.让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制度,坚持早睡早起,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增强幼儿体质。 7.生活中,父母应该教孩子牢记自家的地址及父母的工作单位、电话号码,以便发生问题时能及时联系。 8、在把孩子一人留在家时,父母一定要关照孩子关好门窗,如有人敲门,先从猫眼看清来客是谁,再决定是否开门。如果是陌生

人来访,父母就要告诉孩子做到以下四点:(1)不要应门和开门;(2)万一回应来客,可先问他是谁并假意呼叫大人;(3)不要告诉陌生人任何事情,就说爸爸妈妈在忙其他事情,没空来开门,请他下次再来;(4)如果陌生人不离开,可以打电话给邻居或拨打110报警。 9、在逛街或游园时,父母要告诉孩子:一旦走丢,应马上去公园广播室求助或找警察叔叔,千万别听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要跟陌生人去找大人,防止被坏人拐骗。如果发生突发危险,小朋友一定要沉着、冷静,学会自救。牢记:火警119、匪警110、生命热线120。遇到危险时若联系不到父母,应尽快拨打求助电话。 10、教育孩子要远离危险物品。厨房里的危险物品最集中,父母不在家时小朋友千万要小心进出,不要在燃气灶上玩火,不要在水龙头前玩水,不要拿刀叉随便玩。家具、电器背后或死角不要乱钻,因为在这些地方有可能触电或被困住出不来。 除此之外,假期里父母和幼儿在一起的时间多了,教育,便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专家认为,提高幼儿智商应该营造轻松、有激励性的气氛,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教导。 11、多多说话。实验结果发现,父母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二年里和孩子说话的量,对孩子词汇量的多寡有重要的影响。 12、听听音乐。研究人员指出,让3岁的儿童学钢琴或与众人齐唱,能大大改进儿童的时空推理能力。上过钢琴或歌唱课的3岁儿童拼七巧板时,比别的儿童准确快捷。 13、鼓励探究。儿童到处探索,求取新经验,有助于促进智

婴幼儿安全注意事项(新版)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婴幼儿安全注意事项(新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婴幼儿安全注意事项(新版) 1、不要给宝宝小东西玩(如纽扣、小圆珠、硬币等),因要防止宝宝吞咽,造成危险。 2、不给宝宝玩塑料袋,以免胶袋吸附在脸上,遮住口鼻,引起窒息。 3、宝宝在学步车中移动时,人要在旁监护,以免宝宝撞到尖锐角、翻车等等。若大人暂时离开,可以将学步车固定住。 4、“开水”放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以免弄翻,造成烫伤。 5、电源插线板(及墙上的电源插孔)要保护好,宝宝都喜欢插小孔玩弄,以免造成触电。 6、宝宝睡觉中,头部(上面)不要悬挂东西,以免东西滑落砸在脸上或覆盖住了口鼻。 7、喂食时食物不要太烫了。喂食时注意一口不要喂太多;不要

喂得太快,以免咽住宝宝。 8、洗澡时注意水不要烫了。洗澡时大人不要离开,以免宝宝滑落到水中,造成呛水或溺水。 9、将宝宝一个人放在床、沙发等上时要注意,以免宝宝滚下来。(一要围挡好,二要经常去看) 10、大人从事危险作业时不要抱小孩,如:倒开水时、炉灶旁做饭时、阳台晾衣服时等等。 11、在户外玩时,宝宝坐在童车中,当休息时要一定要把车刹住,以免车子发生溜滑,造成危险。 12、做小轿车时要注意:若车窗没关闭,小车急停或撞停,宝宝若没抱紧,可能会从车窗飞出去。 13、不要让宝宝敲打:鱼缸、电视机屏、阳台玻璃、卧室落地窗的玻璃、浴室镜子的玻璃。 14、给宝宝吃鱼时,要注意小刺。喂食时,不要急、宁可慢点来。 15、不要给宝宝筷子、勺、笔等等,以免她放到嘴里摔倒,插

幼儿园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置 生活方面: 1、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2、正确有序的穿衣服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 4、对幼儿进行防止烫伤教育,不能自己去倒开水,远离水壶,不能自己盛饭 3、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 5、喝水洗手上厕所时注意安全 应教幼儿懂的谦让,并排队,不推不挤。要有教师看管孩子,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4、注意生活小节的训练,在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6、生活老师必须妥善保管幼儿的药品,病儿服药时,必须仔细核对药名、药量、幼儿姓名,按时给幼儿服药。 7、生活老要严格尊守午睡制度,照顾好幼儿午睡,睡双层床的幼儿要在老师的照顾下上床,老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离开幼儿。 8、无故未到的缺勤幼儿,教师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幼儿缺勤原因,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 在课上需注意: 1、向幼儿讲解和宣传安全常识,让幼儿懂得玩火、玩电、玩水的危害,以防止意外事故,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2、教育幼儿不要随身携带玩具及锐利的器具来园,更不应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伤害。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3、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幼儿坚持正面教育,严禁态度粗暴,动作生硬,体罚或变相体罚。

4、教育幼儿知道自己的姓名、学校名、家长姓名、单位、家庭住址、电话,会表达清楚,紧急情况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5、课上注意幼儿坐姿不能随意摇椅子,避免桌子挤伤,正确用文具。户外活动注意事项: 1、上下楼梯靠右边走,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不推不挤,下楼梯要扶好,不做爬窗、扒窗、跳楼梯、玩门、从高处往下跳等危险的动作。 2、户外活动时,教师认真细致的事先准备,考虑周详,严禁带幼儿到有危险的地方开展活动.教育幼儿在运动或游戏时应听老师的安排,遵守纪律,有序活动,避免互相追打、乱跑碰撞。 放学后注意事项: 1、教育幼儿要拉着大人走,不能自己到处跑,不能停留在校玩耍, 以防意外。 2、不允许非幼儿家长接送幼儿,特殊情况必须由家长事前说明 并提供凭证。 3、下班离校时,好门窗,查看水、电是否安全,检查合格后方 可离园。

幼儿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幼儿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幼儿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幼儿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交通安全关乎着每一个孩子和家庭的幸福。为确保孩子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进一步教育幼儿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近日宝宝二班进行了交通乘车安全活动,陈老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带领幼儿了解了基本的交通乘车安全知识。孩子们也积极参加讨论,慧一说“不能闯红灯”,艺辰讲“出门要抓紧爸爸妈妈的手”,正赫说“不乱跑”。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乘车安全知识吧: 1.车来了,等车辆停稳后先下后上,依次登乘,不拥挤,不推前面的朋友,要文明礼让。 2.车到目的地,下车以后跟爸爸,妈妈或者跟爷爷奶奶,手拉手回家,不能独自跑回家 3.车辆行驶时不要与驾驶员(即司机)闲谈。 4.等车辆停稳后上下车,打开车门时应该注意附近有没有车辆和行人,防止造成伤害。 5. 坐车时不要吃棒棒糖,在车辆惯性力作用下棒棒糖容易截破人的喉咙。 6.乘车时,不要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比如头,手。 7.乘车时,不要向外扔东西。

安全歌 人乘车,有规章,候车时,站点上, 先下车,后上车,按序来,勿争抢。 车内坐,要端正,头莫伸,过车窗, 要尊重,司乘员,不催速,莫闲谈,同目标,保安全。 === 儿童交通安全须知 【步行篇】 误区1:让孩子自己过马路 有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有近1.6万名儿童在城市道路步行中遭遇道路交通伤害,占了所有伤害的四成以上。另有数据表明,在未成年人交通事故致死案件中,5-9岁的孩子比例最高。这是因为他们的视觉感官未完善发育,不能准确估算出汽车的时速和距离。 提醒:家长莫松开孩子的手 家长领着孩子过马路时要做到两点:第一,为孩子做好榜样,不要闯红灯,通过斑马线、人行天桥等通道过街;第二,即使是通过斑马线过街时,也不要松开孩子的手。小孩天生好动,对车速和车距的判断能力又较弱,所以,家长一定要牵着孩子过街,注意观察路况,防止发生意外。 此外,行人在道路上行走同样要遵守交通规则,尤其是通过路口或横过道路时,应走过街设施。没有过街设施的,应观察来

幼儿户外活动安全注意事项

幼儿户外活动中安全问题 一、利用标志 标志,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的使用是可行的。幼儿入园后,已开始接触各类标志,如认识自己生活用品的标志;认识自己所在小组的标志;认识行走方向的标志……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逐渐认识各种较为复杂的标志,并根据标志进行相应的活动。如,部分幼儿园把幼儿的一日活动以流程图的形式固定下来,引导幼儿依据流程图上的标志确定该环节该进行的活动。总之,从幼儿入园开始,标志已经渗入了幼儿的学习、活动中。因此,在户外体育活动中以标志进行安全调控是可以被幼儿接受的。 标志的作用是多样的。标志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一是标明运动的方向与路线。如,一教师组织幼儿在“米”字型的平衡木上进行反应练习,即听教师的信号向下一平衡木跑去。为保证安全,教师在地面上用箭头标明跑的方向。二是标明运动的场地范围。三是标明运动应遵守的规则,如在滑梯上贴禁止往上爬的标志…… 标志在体育活动中的运用还涉及幼儿对安全标志的理解及执行。首先,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理解安全标志的意义,并尝试自己制作幼儿园及班级环境中的安全标志。其次,鼓励幼儿相互进行监督,监督同伴对安全标志的执行情况。最后,教师宜对幼儿遵守安全标志的行为作出及时的肯定。 二、建立活动常规 户外体育活动常规的缺乏往往易导致幼儿受伤。相对于其他活动而言,户外体育活动场地较大且能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因素较多,活动中幼儿自控能力可能会有所下降,使得活动相对而言较为“混乱”。如,一家长送孩子来园时,正好

是户外体育活动时间,该家长戏称户外体育活动仅一个“乱”字可以形容。幼儿一拥而上,抢夺器械;骑着三轮车横冲直撞;拿着绳子到处乱挥;对教师发出的警告声不予理睬……如此情景,我们可能在其他幼儿园也曾见到过,虽然这只是局部现象,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忽略的细节——缺乏常规。由于缺乏常规,活动中因混乱导致器械伤人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保证幼儿的安全,常规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制定与执行应被重视。常规的内容主要涉及下列几个方面:1. 体育器械的拿放常规;2. 体育器械的使用常规;3. 熟悉并能依据教师的指令及手势及时作出反应,调节自己活动的常规。为使常规能被幼儿接纳,首先应引导幼儿理解常规的重要性。如,引导幼儿回顾“混乱”的户外体育活动场景及已发生的安全事故,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其次,引导幼儿(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幼儿)制定活动常规。最后,重视常规的教育。在以往的活动中,当幼儿违反常规时,教师往往给予批评或是简单的惩罚(如惩罚幼儿暂时不能参与活动),正面的教育甚少。但从幼儿发展的角度看,单纯的批评与惩罚并不能让幼儿养成遵守常规的习惯,常规的正面教育应放在首位。但部分体育活动常规(如熟悉并能依据教师的指令及手势作出反应)需要经过训练后才能被幼儿接纳,这就需要考虑常规训练的游戏化,避免常规教育给幼儿带来的逆反心理。 三、合理投放器械 器械使用不当往往也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器械使用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一是器械拿放环节混乱导致幼儿受伤;二是投放的器械种类过少,因争夺器械而发生安全事故;三是在窄小的场地内投放的器械种类过多,导致教师无法全面指导而出现器械伤人现象;四是投放的“新器械”(幼儿还不会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