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符号学视角解读美剧字幕翻泽

从社会符号学视角解读美剧字幕翻泽
从社会符号学视角解读美剧字幕翻泽

社会符号学

浅谈英译汉过程中的“意义再现” 翻译的标准之一是“意义相符,功能相似”,其中功能反映的是文本的整体效果,该效果又必须通过意义的表达来实现。因此有人说,翻译即翻译意义,这句话虽欠全面,却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意义再现”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下面我将结合所学知识,来谈谈这一点。 所谓意义相符,指的是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相符。 对指称意义的翻译 指称意义是词语、句子和篇章反映的客观世界。 人类各民族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活动有着某些共同的体验,但有时不同文化环境的人对自然和社会认识深浅程度不一,角度也不相同。因此对指称意义的翻译根据情况可以概括为三种: (一)汉语和英语的完全对应。 例如:月亮——moon,我唱了一首流行歌曲——I sang a popular song,这一种对应相对直观,所指明确,翻译的时候比较容易处理。 (二)汉语和英语的不完全对应。 如“浓咖啡”译成“black coffee”而不是“thick/powerful coffee”,“新闻照片”是“press photo”而不是“news photo”,这些词语往往是一些专有名词或专门术语,翻译的时候要谨防找到“假朋友”。还有一些在汉语中概念笼统的词语,如“干部”、“税”等,在英语中则根据具体情况有不同的说法。 这类短语的翻译要依靠平时学习和实践积累,才不至于“出洋相”。 (三)部分汉语词语在英语中形成“意义空缺”。这种情况下,翻译又可以细分为四种“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和音译意译结合法。翻译时视情况而定,比如地方文化色彩浓郁的词语宜用音译(秧歌——yangko),因文化差异的局限而采用意义功能相符的意译,等等。 举个例子,“远处有悲壮的笳声”(茅盾“黄昏”),译文为“F rom near,then far,comes the solemn,tragic sound of a flute。”原文中,“笳”即“胡笳”,是我国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为明了起见,没有音译成“Jia”或“Hu Jia”,不然的话,还得加注解说明,造成没有必要的累赘,译成“flute”不失愿意,一看即明。 对言内意义的翻译 言内意义是词语成分之间、句子成分之间和篇章成分之间的关系所反映的意义,表现在叠词、重复、双关、一语双叙、音韵等修辞上。言内意义形象生动,是原文语言的精髓,翻译的时候必须仔细推敲,尽量译出原文的妙处,给译文读者带来美的感受。 下面结合朱自清“匆匆”一文中的一段话进行简单阐述。 原文: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译文:Those that have gone have gone for good, those to come keep coming; yet in between, how swift the shift, in such a rush? ...Thus--the day flows away through the sink when I wash my hands, wears off in the bowl when I eat my meal, and passes away before my day-dreaming gaze as I reflect in silence. (朱纯深译) 析:这段译文中,我最喜欢的是对“又是怎样地匆匆呢?”的翻译。该句以排比加设问来带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具体描绘,译文选用swift,shift,such,rush这些词,通过短元音和摩擦音的集中重复,影射了“匆匆”之中的纷扰,可谓天衣无缝。如果用一般的“How time flies”则根本体现不了这一效果。另外,原文第二句重复三次“日子从……过去”,增强了叙述的力度,但在翻译成英语时如果都运用“pass away”则显得单调。选用同义词组flow away, wears off和pass away,从美感功能和信息功能而言,译文与原文之间取得了相似的效果。 我觉得各类修辞中最难译的是双关,就像英语中“Two ghosts walked into a bar and asked the bar

北京师大电影学真题)

2010年艺术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意境 2、浪漫主义 3、艺术形象 4、题材 二、简答 1、简述艺术心理分析批评特点。 2、简述艺术起源“游戏说”的主要观点。 3、简述谢赫“六法”论的主要内容与理论价值。 4、什么是立体派绘画,及主要艺术特色。 5、简述书法史与书法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6、孙过庭的“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怎么理解。 7、简述艺术舞蹈特征。 8、什么是舞蹈编导能力。 9、什么是艺术设计教育。 10、艺术设计怎们分类。 11、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有何不同。 12、戏剧化电影叙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3、简述格里高利圣咏的形成和特点。 14、简述冼星海创作成就及特点。 三、论述 1、论述艺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2、结合作品论述19世纪欧洲民族主义乐派的音乐创作特征。 3、结合现状谈谈奇观电影或电影奇观现象的认识。 4、结合作品谈谈对美术借助摄影作品进行创作现象的认识。(400字以上) 5、举例说明设计美学在设计中的运用。 6、论述王羲之书法对唐初书法的影响。 7、阐述对书法之“法”的理解。

8、举例评述舞蹈作品的空间结构。 9、论述数字艺术发展的得与失。 2009年硕士研究生艺术基础理论入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3分) 1 六神论 2 悲剧 3 谢晋 4 唐三彩 5 电视空间 6 德彪西 7 曲牌8 秦腔 9 电影《邻居》10 后印象主义 二、简析题(共50分,任选两题,多选无效) 1 试举例说明,谈谈艺术消费与接收的关系 2 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的音乐思想 3 唐传奇的艺术特色 4 罗丹的艺术风格 5 论述艺术设计与生活的关系 6 以一部影视作品为例,谈谈数字技术对影视创作的影响 7 谈谈刘恒的影视编剧的特点 8 谈谈米芾的书法风格 9谈谈舞蹈的传播方式 三、论述题(共70分,任选两题,多选无效) 1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叙事风格 2 赵孟頫的绘画的风格特色 3 如可达到设计美学的完美境界 4谈谈瓦格纳歌剧改革的主张 5舞蹈艺术的形式结构 6吴昌硕的书法风格特色 7 根据你的专业谈谈,你对数字艺术的认识(试着给出自己的界说,数字艺术的表现形式,数字艺术的艺术特质) 8 结合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文艺表演,对当下文化创作中“传统”问题说说你的看法

从符号学角度分析肩章的类文字性

从符号学角度分析肩章的类文字性-汉语言文学 从符号学角度分析肩章的类文字性 摘要:“类文字”,简单地说就是介于图像和文字之间的视觉符号。它们不仅具有一般文字的语言指涉功能,还保持了图像性而没有完全成为语言的替代品。肩章是军人佩戴在军衣肩上的识别标志,是军人军衔等级的一个象征,具有一般文字的语言指涉功能。本文试从符号学角度,分析肩章的类文字性。 关键词:类文字性肩章图语 肩章是军人佩带在军衣肩上的识别标志,通过肩章的种类、式样、颜色及肩章上的彩色杠(竖条带)、条纹的数量和宽度以及星徽或其他图案的数量、大小,可以区分军衔等级和勤务属性。既然肩章是一种识别标志,那么它就具有了符号的特性。孟华(2009)将介于图像和文字之间的,具有一般文字的语言指涉功能,但又保持了图像性而没有完全成为语言的替代品的视觉符号定义为“类文字”。从这个定义来看,肩章明显具有类文字性。本文试用分离性和统一性原则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军队所用肩章的类文字性。 一、“类文字”概念的形成 “类文字”这个术语最早见于语言学家徐通锵在回答“史前文字”这个概念时的一段评语:“史前文字”这个概念值得推敲,因为“史”的标志是文字,有文字才有“史”,因而史前的种种记号不宜叫作“史前文字”,建议叫作“前文字、类文字”。①这里的“前文字、类文字”指的是史前非文字视觉符号向汉字符号过渡的中间状态,它属于汉字起源的研究。 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拓宽了文字的范围,他将图像符号看作是文字,认为“凡是视觉符号,用来代表语言的就是文字。”他举例交通标志符号“<━┓”,如

果在上面打上“\”,表示“禁止左转”,那它就是文字。他还举例,一个骷髅跟两根骨头的图画,如果专指“有毒”这个意义,那它“就有文字资格了”。赵元任在这里所分析的正是类文字,包括两类:一是图画性类文字,如表示“有毒”概念的骷髅图;二是图形性类文字,如抽象的交通记号。 徐通锵的史前“类文字说”以及赵元任的“图像符号文字说”虽然涉及到了类文字研究,但仍停留在现象描述阶段,没有上升为理论范畴。 孟华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将这种现象上升到理论范畴,在论文《记忆文化的中法比较》中,孟华借鉴德里达的泛文字论思想,从“文像关系方式”(文字与图像的关系方式)这个范畴出发,将地图、图像招牌、纪念性的器物、文物、雕像等称之为“图像文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已经开始形成他的符号学类文字思想。在《试论类文字》(未刊稿)中,他认为“‘类文字’,简单地说就是介于图像和文字之间的视觉符号。它们具有一般文字的语言指涉功能,但又保持了图像性而没有完全成为语言的替代品”,从而形成了具有开创性的“类文字”理论。 二、肩章的类文字性 孟华区分了两种类文字现象:一是就文字的外部关系即图文关系而言的“图趋文”的类文字现象,也就是图像符号向文字靠拢、图像的文字化现象,如图像性招牌的类文字性;二是就文字内部看,它自我异化为图像符号,即“文趋图”的类文字现象,如文字画“马到成功”。本文所分析的军队肩章属于前一种类文字现象,即“图趋文”的类文字现象。 (一)分离性原则 1.语言性与言语性

社会符号学与翻译

社会符号学与翻译 一、引言 将符号学理论引入翻译研究的代表人物是巴尔胡达罗夫( 1985) 。他在《语言与翻译》一书中明确指出,语言单位同任何其他符号一样,由表达形式和意义内容组成, 意义仅是一种符号关系。巴赫金( 胡壮麟, 2001) 认为, “世界是文本、符号学或符号系统。”符号具有物质性、历史性、社会性、意识形态性、交际性和对话性。巴赫金的符号学观点进一步证实了符号学是一门具有开放性的元科学, 它与众多子符号系统均有纵聚合或横组合的联系, 如符号学与文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化学、传播学等。符号学作为社会这一符号网络中的子符号系统, 是适用于翻译研究的( 陈宏薇, 2003) 。Nida believes," The great advantages of semiotics over other approaches to 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 is that it deals with all types of signs and codes, and especially with language a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and complex of all the systems of signs which human employ."(Nida,2001:376)“社会符号学要求对所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给予同样的重视,因为无论何种性质的符号,都必须根据整体交流语境并联系所有其他与语言符号结合的符号来加以理解。”(Nida,2001:155) 符号学理论认为, 任何符号, 不管是语言符号( 如语言本身) 还是非语言符号( 如体态语、超语言符号或者副语言符号等)均具有意义。意义即关系。不同的语言标示着不同的符号系统; 翻译即是翻译意义; 意义和功能是一篇译作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唐美华,

电影学名词解释汇总资料

电影学名词解释集锦 1.结构主义——符号学电影理论 60年代中期西欧电影理论界出现的新学派。70年代在英美电影界也流行起来。(其特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这一类型的理论是在6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哲学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代 表人物是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 其特点大致如下:①与西方其他理论相比,它的内容十分庞杂,既非一家之言,也非一派之 论。其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在某种程度上运用结构主义或符号学的术语和分析方法。②这些理论的论述风格都比较抽象,比较富于哲理,也可以说比较富于认识论和方法学的色彩。③它与结构主义符号学美学处于一种复杂的相互关系中。一方面这一理论是在结构主义思潮的强 烈影响下产生的;另一方面电影理论的问题已成为当代西方美学,特别是结构主义-符号学 美学领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因而这一类型的电影美学就是电影理论界追求美学深度的趋 向和一般美学界日益重视的电影艺术分析的趋向汇合的结果。它的特殊性与含混性也就是由 这一特点产生的。作为代表,主要有麦茨的电影符号学,首次在《电影中的符号与主义》将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电影理论介绍给英语世界的彼德·沃伦;罗纳德影像结构分析;帕索里尼 在《电影诗学》中的“诗歌电影”理论等。 2.电影符号学 一种将符号学运用于电影研究的理论(创始者是麦茨)认为①电影本性不是对现实的反映, 而是艺术家重新结构的具有约定性的符号系统。②电影艺术的创造必然有可循的社会公认的“程式”,电影研究应成为一门科学。③电影语言不等于自然语言,但电影符号系统与语言学 符号系统本质相似,电影研究应该借用语言学作为一种科学规范工具。④电影研究应根据“整体决定局部”的原则而系统化。⑤电影符号学的研究重点是外延和叙事,主张宏观结构分析 与微观结构分析并重。 它的研究兴起于60年代中期,帕索里尼的《电影诗学》,意大利的艾柯《电影符码的组接 方式》以及沃伦的《电影中的符号和含义》极大推动了其发展,但真正建构电影符号学理论 大厦的还是法国的麦茨的《电影语言》和《语言与电影》两部巨著。麦茨的电影符号学可归 结为一句话:电影不是真正的语言,但却是一种具有表意性符码的特殊语言。(符码在他看来仅仅是一种让信息含义得以理解的逻辑关系。而“次符码”是符码在一些相应电影领域中使 用的规律性) 3.类型电影 ①是指按照约定俗成的类型要求或原则制作出来的影片,它们拥有相似的主题、情结、 人物、场景和电影技巧的影片。是商业化的生产和意识形态生产的共同产物,尤其是在美国好莱坞中成为商业电影制作的主流。在三十年代形成规模并占据了主导地位。 ②类型电影的主要特点是:公式化的情节、脸谱化的人物、图解式的视觉符号。常见的 类型有西部片、警匪片、灾难片、歌舞片、科幻片、动作片等。如米高梅公司精于歌舞片和 浪漫剧情片;华纳兄弟公司的警匪片独具特色,而科幻、恐怖片几乎成了环球公司的专利。 ③它作为好莱坞制片厂制度的产物,迎合观众的欣赏期待和道德观念成为一个非常重要 的标准,并且特别关注电影作品的某些共性。虽然它的制作模式给人以保守陈腐、平庸媚俗之感,但也没有妨碍某些杰出导演在严格的类型戒律下制作出富有个性和艺术价值的电影作 品。如西部片大师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查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等。 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类型电影的生产还遵循着某种“定期更迭”的原则,即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新的“主打类型”占据重要地位,这使得观众对于类型电影能长久的保持兴趣。

符号学及其在语言学上的重要意义

符号学及其在语言学上的重要意义 来源:英语毕业论文 https://www.360docs.net/doc/736805462.html,/ 语言无疑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创造的最伟大的产物。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工具,无论人们怎样评价它的重要性也不为过。但显而易见的是,语言并不是人类唯一的交流方式,甚至也不是无所不能的交流方式,人们还借助于别的手段进行交流思想和情感的活动。语言表达的过程总是伴随着非语言的表现活动(如手势、面部表情、眼神、姿式等等),即使在我们缄口不语的时候,许多非语言的信息(红绿信号灯、交通工具的喇叭声,表示各种各样的意义的铃声、广告宣传画等等)也纷纷涌向我们。人是各种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而人并不是用语言作为信息交流的唯一的工具;在大众传播媒介十分发达的当代社会,这个事实就更加显而易见了。 因此,必须建立一门新的科学,这门科学的研究范围包容了人类交流的一切方式。这门科学就是符号学,索绪尔称它为semiology,而西皮士则称它为semiotics,研究的是符号的构成、作为一切符号结构的基础的一般规则、各种符号系统的特殊性以及符号在人类交流和思维活动中的作用。本文将先对符号学的发展历史进行考察,然后介绍符号学的主要思想和基本概念,最后讨论符号学作为一个新的思维视角在语言学上的重要意义。 一、符号学发展的历史回顾符号活动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人们在很早以前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是19世纪以后的事,在语言学、修辞学和逻辑学的发展中,都可以找到它的早期历史。

(一)古希腊阶段“符号学”这个名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医学。医生通过症状来诊断,被看作是运用符号学(Semeion)的一个实例。斯多噶学派把符号学看成是哲学的基本组成,认为它具有与物理学和伦理学同样的重要性,并且认为逻辑学和知识论都是符号学的组成部分。斯多噶学派认为,有一些指号(Sign)能够告诉我们有关处在观察的界限之外的事物的知识;伊壁鸠鲁派哲学家主张,虽然指号是通过经验获得它们的意义的,有些指号(诸如“原子”和“虚空”)却能够表示某些不能直接观察的东西。怀疑论者对这样的形而上学体系表示疑问———这种形而上学体系是建立在下面这样的基础上:即指号仅仅可以用来表示可观察到的东西(即使在说到它的时候它并不是直接观察的)。柏拉图认识到了在一个语词指号的声音和它的意义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中世纪阶段亚里士多德运用柏拉图、诡辩学派以及古希腊时期的医学所提供的材料,进一步推进了对符号学的研究。他关注着符号学的许多方面:在《工具论》中,他注意到了科学语言的语义学和句法;在《修辞学》中,他注意到了语用学的一些问题。亚里士多德和古希腊的符号理论,通过奥古斯丁和波修斯(Boethius)等人的介绍,传到了中世纪的欧洲。由于伯罗斯·赫斯彭(PetrusChispanus)、阿伯拉尔(A-belard)、罗吉尔·培根(RogerBaeon)和其他思想家的工作,一门广泛而细致的指号理论发展了起来。在这个进程中可以区分出两个分支,占主导地位的是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框架内解释指号活动,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逐渐增长的趋势:使符号理论与经验科学和哲学融合在一起。莱布尼茨继承了第一个方向,英国的经验论哲学家继承了后一个方向。莱布尼茨是符号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从符号学角度分析电影《湄公河行动》

符号学分析电影《湄公河行动》 摘要:电影作为一门语言,通过运用具有约定性的一种符号系统,塑造人物、讲述故事。本文将运用符号学的观点,结合符号的形式、隐喻与转喻等媒介研究理论,对电影《湄公河行动》进行分析,主要针对其人物塑造、视听语言、国家形象等方面,解析《湄公河行动》是如何成功地展现情节、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关键词:符号学;电影;《湄公河行动》;象征意义;国家形象 一.引言 符号是事物的代表,是指代其他事物的标记。电影符号具有一切符号所具有的作用,比如提示、传达、暗示、隐喻、象征、转折、逻辑转换等。相对于一般符号,电影符号更广,如暗示故事情节发展,帮助推理完成;能够传达情意,隐喻事件的深层含义,丰富电影的内涵。因为电影的符号特性,才让电影从复制现实转型到了反映现实,从杂耍转型到了艺术。帕索里尼曾在《诗的电影》中指出,?电影使用的是一种人人可懂的语言。所以它肯定是建立在一般人都能懂的符号基础上。电影是直接表现现实的,是一种‘现实符号学’,是可以用符号的方法解读的。? 符号学由一门新兴学科发展至今,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多个方面。电影作为一门语言,有自己的表意手段,能够独立地传达信息。从表意功能上来看电影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工具,它和人类语言一样可以自如地用以表现和再现。基于电影语言的概念,研究者将电影看作是一个符号系统,从而建立了电影符号学理论。1966年,麦茨的《电影:语言还是言语》一书标志着电影符号学的诞生。 电影《湄公河行动》是博纳影业集团出品的警匪动作电影,由林超贤编剧并执导,张涵予、彭于晏、冯文娟等主演。该片根据?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湄公河惨案)改编,讲述了一支行动小组为解开中国商船船员遇难所隐藏的阴谋,企图揪出运毒案件幕后黑手的故事。这部以真实案件为创作基础,以宣扬正义、弘扬英雄主义、彰显爱国精神为叙事基调,同时利用商业片加主旋律的方式,以打造影视精品为追求目标的影片,成为近些年来少有的接地气、扬正气、聚人气的一部优秀公安影视作品。 影片跳出了以往一些主旋律创作程式化、套路化的窠臼,没有让?为了世间正义

文本分析的符号学视角符号学视角中的艺术展示空间

文本分析的符号学视角符号学视角中的艺术展示空间 艺术展示设计是一门多学科的交叉设计,因在日益频繁的文化和艺术交流活动中凸显其重要作用而逐渐成为一门新型的边缘学科,就其本质而言艺术展示设计是一种信息的传播设计,而信息的传播要借助于符号作为媒介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空间作为展示的一种主要媒介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观察艺术展示空间,有助于设计师对展示空间意义的准确把握。 一、符号学的基本概念 现代符号学的研究萌生于20世纪初,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其主要代表有两位:一位是美国实用主义体系的创始人之一皮尔斯,另一位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他们之后符号学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皮尔斯是从实用主义哲学和逻辑学方面来探讨符号学的逻辑定义及逻辑联系。根据他的理论,符号可分成图像符(icon) ,标示符(index)和象征符( symbol) 三种。图像符指的是具有复制性质的符号,如脚印、照片和雕像,这些符号与客体之间有着明显的相似性。标示符指的是可以作为客体标示的符号,如水银柱的升降标示

温度的高低、乌云密布标示风雨就要来临,这些符号与客体之间的相似性弱于图像符,因而显得抽象一些。象征符指的是那些能以直观的方式表示比较抽象的内容的符号,如图腾象征氏族、天平象征公平,但是,这些符号与客体之间的相似性比标示符更弱,其原因在于人类思维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索绪尔研究的重点在于符号的语言学及其社会功能方面,认为符号是“能指”和“所指”构成。索绪尔提出符号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符号是可以区分为“能指”和“所指”的,其典型代表是语言记号,也就是说所指和能指就是符号的组成部分,“能指”是指事物的本身,具有物质性,“所指”是指事物所表达的意思,即“思想”意义,具有精神性,也就是说“能指”(表达)是替代物,而所指(内容)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两者就像纸的两面一样须臾不可分离,如交通红灯符号是“形式”是“能指”,而“所指”的“停止通行”的指令是不容忽视的实在,其所指的内容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尽管皮尔斯和索绪尔对符号的描述不尽相同,但都说明一个事实,符号是以一个事物表征另一个事物的思维和交流方式。正如皮尔斯对符号所作过的定义所言:“对于符号,我的意思是指任何一种真实的或复制的东西,它可以具有一种感性的形式,可以应用于它之外的另一个已知的东西,并且它可以用另一个我称为解释者的符号加以解释。以传达可能在此之前尚道的关于其对象的某种信息。”[1]

符号学

符号学是研究事物符号的本质、符号的发展变化规律、符号的各种意义以及符号与人类多种活动之间的关系。符号学的原理应用到各具体领域就产生了部门符号学。[1] 中文名符号学外文名Semiotics定义关于意义活动的学说创始人索绪尔、皮尔斯 目录 1 符号定义 2 符号学定义 3 学科历史 4 中国符号学 5 学派之争 6 主要学派 ?瑞士索绪尔 ?俄国 ?原苏联 ?法国 ?美国 ?意大利 7 皮尔斯符号学 8 四个发展模式 9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10 相关书目 符号定义编辑 西方著作给“符号学”的定义一般都是:“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学说”(Semiotics is the study of signs)。这个定义实际上来自索绪尔,索绪尔一百多年前建议建立一个叫做“符号学”的学科,它将是“研究符号作为社会生活一部分的作用的科学”。索绪尔并不是下定义,而是在给他从希腊词根生造的semiologie(来自希腊词seme?on)一词作解释,用一个拉丁词源词解释一个同义的希腊词源词,这在西方是有道理的。 然而索绪尔这句解释成了符号学的正式定义。在中文里这话是同词反复;在西文中,如果能说清什么是符号,勉强可以算一个定义。 但“什么是符号?”是一个更棘手的难题。很多符号学家认为,符号无法定义。赵毅衡给了符号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义,作为讨论的出发点: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反过来说:没有意义可以不用符号表达,也没有不表达意义的符号。这个定义,看起来简单而清楚,翻来覆去说的是符号与意义的锁合关系。实际上这定义卷入一连串至今难以明确解答的难题,甚至可以得出一系列令人吃惊的结论。 首先,既然任何意义活动必然是符号过程,既然意义不可能脱离符号,那么意义必然是符号的意义,符号就不仅是表达意义的工具或载体,

符号学分析与媒介批评

符号学分析与媒介批评 符号的告知功能 符号可以代替任何一种存在的实体 也可以代替存在的非实体(例如观念) 符号学 “符号学”术语——美哲学家 C.S.皮尔斯 创立符号学研究领域——瑞士语言学家F.D.索绪尔 索绪尔:符号学就是研究符号的科学。 研究范畴:以所有符号系统为研究对象。包括文字、图像、动作、音乐、物品、礼仪、仪式、表演,甚至事件。 事件——当一个事件被赋予另外的所指意义后,这个事件也成为一个符号。 一、索绪尔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1、语言/言语语言中最重要的概念和中心思想 语言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原则,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能行使这种机能所采取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 原则性、社会性、集体性 言语是指人们所说的话。 与语言相比,言语活动基本是个人选择和实践的结果。言语是根据语言规则形成的有差异的个人的表达。 区别与归附关系:“语言是词典,言语是这个共同集体中个人的语言实践——人们所说的话。”——索绪尔 2、能指/所指 任何一个符号都是由能指、所指构成。能指是符号的物质形式,这种形式在社会的约定俗成中被分配与某种概念发生关系,在使用者中间能够引发某种概念的联想。这种概念、意义就是所指。 A能指、所指之间的关系是自由选择的,又是强制的。如何理解? B 可变性。语言在时间、语境范围内的变化。 3、组合/联想 组合构成了以语言的线条特征为基础的关系。(说白了,一个词语和一个词语连接在一起,才构成完整的意义举例: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十大民间语文) 联想在具体话语之外,许多词语可以放到和自己有某种共同点的一类词中。 组合关系与联想关系 二、结构主义符号学 1、皮尔斯的符号分类 (1)象征符号典型:语言另外,玫瑰象征爱情,鸟鸣象征寂静,公鸡打鸣儿象征天亮(2)图像符号 (3)指示符号

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_胡壮麟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 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 胡壮麟 提要 索绪尔对语言符号学的建立和对普通符号学的展望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他的有些观点在符号学研究者中有不同反响。代表英美传统的皮尔斯发展了符号范畴,但他忽视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人,因此仍不能摆脱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随后的社会符号学发端于韩礼德的 语言是社会符号 的理论,关注的是特定于某一文化某一社团的符号实践。这一理论推动了多模态表达的研究,从而形成了多模态符号学。本文首先讨论多模态符号学和多媒体符号学的区别;进一步介绍具有媒体和模态双重特性的计算机符号学;对一些具体问题分别作了论述,如作为符号系统的符号资源、以屏幕代替书本的多模态符号的设计以及由话语参与者实现的连贯。最后指出,在人类进入社会符号学的多模态化的新世纪,对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社会符号学;多模态化;体符号学;计算机符号学;多模态识读能力 2004年,原洛阳外国语大学王铭玉教授的 语言符号学 一书问世,我在序言中肯定了索绪尔明确指出语言学是符号学的一个分支后,接着说了这么一段话: 如今,我们一方面认识到语言是全部符号事实中的一个特殊系统,对语言学的研究推动了对符号学的研究。对符号学的认识加深了我们对语言的认识。另一方面又开拓了我们对其他符号系统的研究。这就是说,符号学有广阔的目标,它的理论旨在探索意义的生成。任何意义,不仅是书面语的意义,诸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至抽象的模型、结构、主体意识都应纳入它的视线之内。 本文就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 从普通符号学到社会符号学 索绪尔对语言符号学的建立和对普通符号学的展望(Saussure1974)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他的有些观点,如关于语言单位和结构是语言系统固有的特性,不受制于外部影响,在语音和意义之间没有必要的联系,意义不是通过与外部现实的关系而是通过该符号与其他符号之间的关系来界定,在符号学研究者中有不同反响。(Saussure1974,F iske1982,Beaugrande 1991,Guske1998) 代表英美传统的皮尔斯发展了符号范畴,如图标、索引和语符。他论述的媒介、对象、解释三位一体的三角关系是奥格登和理查兹的语义三角的理论基础。值得注意的是 解释 这个概念的出现,意味着他对人作为解释者,作为主体作用的确认,但由于皮尔斯从哲学上关注逻

名词解释-上大电影学考研复习资料

电影 一、复习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最基本的世界电影发展史,了解中外电影史上的题材、类型、样式及风格变化状况,并针对一些基本问题做出分析和读解。 二、主要复习内容: 1、了解电影发明的经济、技术与社会文化基础,以及早期电影传播、接受的条件和形式;了解早期电影的题材、类型、样式、风格;掌握早期电影代表性的导演及其作品;掌握电影如何从一种杂耍成长为一门新兴的艺术样式,它区别于其它艺术样式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2、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理解电影传入中国后,如何与本土文化、普通观众的日常生活发生关系;掌握中国最早的制片活动、人物、影片; 3、掌握世界主要电影生产国(包括中国)在二十至六十年代的主要电影思潮、流派、代表性导演、作品;了解二十至六十年代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发展对电影艺术表现力的提升,以及对电影创作风格、样式变化的影响; 4、掌握三十至四十年代,五十至七十年代,八十至九十年代,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变化,及其与中国电影美学风格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5、掌握九十年代至今世界电影的一般发展动向、特征,重要导演和作品,重要流派和美学风格,能够对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电视 一、复习要求: 要求考生熟悉电影艺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当下电影创作,电影理论新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并能记住一些基本知识点。 二、主要复习内容: 1、了解早期电影艺术理论的主要观点,代表性人物,以及如何在与其他传统艺术门类的比较中确立电影艺术的特性; 2、熟练掌握苏联蒙太奇学派蒙太奇电影形式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理解其与苏联文化思潮之间的相互关系,准确掌握与运用各类蒙太奇概念; 3、掌握爱因汉姆电影视觉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辨析其贡献与局限; 4、熟练掌握安德烈?巴赞、克拉考尔纪实主义电影理论的各类概念、观点,并理解其与社会文化思潮之间的相互关系; 5、掌握传统电影理论的各种流派,它们各自的代表性人物、主要观点,彼此的相互关系,以及与社会文化思潮的互动关系; 6、了解以“影戏”观念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电影理论的主要观点,以及它与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相互关系; 7、了解中国传统电影批评所擅长的社会、政治、伦理批评方法; 8、了解电影符号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及重要分析方法; 9、熟练掌握结构主义电影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和重要分析方法,并能运用它进行文本分析; 10、熟练掌握精神分析电影理论的基本概念、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重要分析方法,并能运用它进行文本分析; 11、熟练掌握意识形态电影理论、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文化研究理论、后现代主义、第三世界与后殖民主义批评、大众文化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代表人物和主要分析方法,并能运用它们进行初步的文本分析; 12、了解当代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现状、特点,以及与海外电影理论的关系; 一、复习要求: 要求考生熟悉影视艺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当下影视审美,电视理论新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

网络流行语的符号学分析

网络流行语的符号学分析 摘要: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网络流行语充斥着网络空间,甚至在现实生活中流行开来,人们用流行一时的网络用语交流、表达,这既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成为人们追逐时尚的标识。本文从符号学的视角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及其“符号化”,并对其存在的意义做了简单阐释。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符号学符号化 一引子 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他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网络的多媒体特征和平等、开放、民主的环境了给网民一个自由表达情感甚至发泄情绪的平台。 网络语言在功能应用和表达方式上同传统的书面语有着巨大的差异。网络语言不仅传情达意,表达思想,同时还成为了网民个性化的标签和追逐网络时尚与流行的最好诠释。在网络传播中,网民为了拼写方便、输入省时、交流简易更倾向于使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或者对传统的书写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造。在网络创作出的大批流行语中,形象性、新鲜感又是其一大特点。这类语言让人不仅获得了新奇的感官刺激,同时还激发了我们了解和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兴趣。再者,用一些简单的符号组合来代替传统的字、词表达也称为网络语言的一大特色,这一流行趋势使得网络语言更具视觉美感。 以下是一段网上的话“眼看2010年即将成为过去,本年度的网络流行语新一轮的盘点拉开了大幕:这一年爱涨价,爱微博,爱一分钱七段的羊羔体,也爱250一杯的蒜味咖啡。这一年我是神曲,你是王菲;我是凤姐,你是月月;我是曹操墓,你是犀利哥;我是周鸿祎,你是马化腾。这一年非诚勿扰,也不耽误让子弹飞,“肇事”孤儿乱跑,大笑江湖忘了身边烦恼。这一年吸力又给力,这一年神马都是浮云,又不是浮云。在此,我们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盘点这一年网络上的“羡慕嫉妒恨”。网络这个“吸力哥”足够给力。网络流行语发泄了我们情感,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但当我们集体吸附在网络上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总有失去吸力的一天,掉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还是别凑那么近,把双脚扎实地踩在大地上,踩在现实世界中,坚定地迈向2011年吧!说了这么多,网友们,我相信你们都懂的!”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探讨法律文本翻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36805462.html,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探讨法律文本翻译 作者:方琳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5年第09期 【摘要】法律文本翻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法律的规范性和概括性。此前很少有人从社会符号学等语言学视角探讨法律文本翻译,本文从社会符号学角度对法律文本翻译进行研究,分析社会符号学在法律文本翻译中的重作用 【关键词】法律文本社会符号学翻译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商业、法律、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密切。特别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进行法律方面的学习和交流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不同国家在语言使用上的巨大差异,对法律文本进行翻译就显得十分必要。法律文本翻译实质上是对相关法律术语进行翻译。法律术语是法律翻译的基本元素,法律术语不仅代表法律语言的文体特征,而且反映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体系和法律文化。因此法律术语翻译在法律翻译领域具有特殊意义。法律术语的翻译是否准确直接影响法律翻译的质量,它在法律翻译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法律文本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沟通,是一种文化交流。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法律文本时必须具备良好的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此外还必须对语言之外的因素有丰富的了解,如不同的法律文化、法律系统和社会结构等。本文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探讨法律文本翻译,社会符号学为法律文本翻译提供了新的方法。 一、社会符号学和翻译 1.社会符号学简介。社会符号学是符号学的一个分支,符号是人类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迹象。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人不只是被动的接受和使用变化的语言符号,而且还积极参与到语言符号的变化中去。由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可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语言使用的最大意义。根据皮尔斯的观点,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产物,他认为符号具有三大类,即象似、相关和象征符号。哲学家莫里斯试图从外部对社会符号学进行实质性解释,他认为社会符号是一种关系,如果符号用来描述事物那就是语义关系,描述符号与符号的就是句法关系,描述符号和符号使用者的就是语法关系。 2.社会符号学和翻译的关系。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还是一个跨语言和跨文化交流。从本质上讲,翻译是将一个语言符号系统中的存储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符号系统的过程。简单的说,翻译是两个不同的符号系统之间的转换,在某种程度上,运用符号学进行翻译可以更贴近文本原义。此外,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来看,翻译可以描述为语言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它的对象是各种符号系统组成的社会和文化信息。因此,将社会符号学用于翻译活动中可以极大地促进翻译的发展并实现翻译传播社会文化功能。此外,还可以有效的解决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障碍。

电影学真题

2011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电影研究所<中外电影史>试题完整版 [注:电影学系跟文学系史论专业是同样的题目.] 2011年北京电影学院招收硕士研究生考试 文学系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专业<中外电影史>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请给以下人名选择相对应的国别、职业和电影片名。 答题范例:谢晋,中国,导演,《天云山传奇》。 (1)理查德柯蒂斯 (2)丽芙乌曼 (3)罗杰科尔曼 (4)路易斯布努艾尔 (5)维多利奥斯托拉罗 国别:美国、挪威、西班牙、意大利、英国 职业:编剧、导演、摄影师、演员、制片人 片名:处女泉、毁灭天使、狂野天使、现代启示录、真爱至上 2. 请给以下人名选择相对应的职业、电影片名和作品的创作年代。(1)池宁 (2)吕乐 (3)芦苇 (4)应云卫 (5)周璇 职业:编剧、导演、美术师、摄影师、演员 片名:霸王别姬、漂亮妈妈、清宫秘史、塞上风云、早春二月 3.请给以下名词选择相对应的作品。 (1)意大利“政治电影” (2)美国“黑色电影” (3)早期有声电影 (4)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5)民族电影 作品:爵士歌王、悲歌一曲、夏伯阳、一个警察局长的自白、双重赔偿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英国纪录电影运动 2.“Dogma 95” 3.“软性电影” 4.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5.酷儿电影新浪潮 三、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请简要描述苏联“解冻时期”电影基本状况。 2.简述徐克电影的发展轨迹 3.简述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援救的内容

4.简述新中国成立后私营电影厂的创作情况。 5.什么是“十七年”电影。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从好莱坞电影历史的发展演变分析其是否具有内在的创新机制。 2.请梳理和浅析1978年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基本脉络。 2011年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考研专业课二考研试题 专业课二 一、判断题,很基础的概念,简单(每个1分,共10个) 二、名词解释(至少10个) 品牌 票房收入 媒体 产品生命周期 通货膨胀 …… 三、问答题 恩格尔定理的主要内容(10分) 市场调研与市场预测的区别(10分) 传统经营观与现代经营观的区别(10分) 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是什么(15分) 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什么(15分)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意义是什么(15分)

符号学视角下的品牌剖析

符号学视角下的品牌剖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 摘要:品牌直观地表现为一个符号或符号群,可以而且应该被纳入符号学研究的视野,目前,从符号学视角对品牌进行研究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从符号学视角出发,以皮尔斯符号学理论为依据对品牌概念进行了分析,依据皮尔斯符号学理论所提出的整体品牌概念为品牌的塑造提供了较为清晰的思路。 关键词:品牌;符号;索绪尔符号学理论;皮尔斯符号学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尽管学术界对品牌的研究已相当深入,但品牌似乎依然罩着神秘的面纱,让人难辨其真面目。中外学者对品牌的表述有很多种,从中归纳出与品牌密切相关的词就有:名称或标志、识别、区分、象征、形象、个性、认知、承诺、沟通、体验、关系、联结、载体、体系等等,品牌丰富的内涵可见一斑。难怪有人说品牌就如蒙娜丽莎的微笑,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它的魅力但却难以清晰地将它表达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给品牌建设者和管理者们带来了困惑。品牌直观地表现为一个符号或符号群,可以而且应该被纳入符号

学研究的视野。基于此,本文尝试从符号学的视角出发,以皮尔斯符号学理论为依据对品牌进行剖析,并努力寻着这一认识轨迹为品牌构建和管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二、皮尔斯符号学理论的品牌剖析 在人类生活中符号无处不在,人类正是通过符号化的能力认识世界和自身,依靠符号的作用,人类得以实现知识的传递和达成相互交往。符号学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现代符号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形成于20世纪初。这门学科发端有两个源头:一是语言学的,一是逻辑学的。前者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学士索绪尔,后者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皮尔斯。 皮尔斯对符号系统的解释更为广泛。作为一个哲学家,他注重在人类总体经验中研究符号的结构,其符号学理论建立在对人的判断或命题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皮尔斯认为符号是用来表现或代表另外一个事物的东西,“符号”在他不仅指语言的,也包括非语言系统,他把对符号问题的探讨推广至各种符号现象。除了将符号学扩展到非语言符号的结构外,皮尔斯还在符号系统中加入了“解释者”(interpretant)。皮尔斯认为符号是由三个部分构成:代表者(representative)、对象(object)和解释项(interprentant)。代表者(也称媒介)可以是实物、感官获得的印象或者思想;对象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头脑中存在的想象物;解释是符号的意义,是指符号在人脑中唤起的认知,所产生的心理效果或思想。它们构成三位一体的关系(triadic-relation),三者缺一不可。如皮尔斯所说:

符号学在平面设计中的价值及意义

符号学在平面设计中的价值及意义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推进,现代社会人与间的距离逐渐缩短,图形作为人类交流思想、信息的重要工具,其超越国界和语言障碍的得厚的优越性越来越突出。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现代道路交通指示系统中,我们经见到黑黄相间的条纹图案,借以提醒驾驶员集中注意意力,警惕发生意外。这是因为每当人们看到相间的条纹时,都会联想到生活中极具危险性,虎和蜜蜂,再加上图案色彩本身具有的视觉特性而不自觉地产生畏惧感和警惕性,实际上是人同生活经验的一种符号化延续。相同的绿色,跟万物的生长有关,常会使人们产生心旷神怡悦感,仿佛置身于茂密的丛林与清新的空气之中康向上且富有生命力。因此,绿色被更多地运医药、环保等关于生命领域的图形设计之中。 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平面图形设计,之所以能够直观、准确、有效地传达相关信息,皆因为其中蕴涵着很深的符号学意义。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有句名言,人是“符号的动物”,人们精神交往的手段是由一系列可感知的符号单元组成的完整系统。图形设计本身是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形象,是视觉传达过程中较直接、较准确的传达媒体,它对人们相互之间的文化、信息沟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平面图形设计中,符号学的运用,影响着设计表形性思维的表述。也正是由于它的存在,平面图形设计的信息传达更加科学准确,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在图形语言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来深化图形设计的符号学意义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平面图形设计的意义 1.图形的概念 人类发展至今,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很大程度依赖于眼睛的直观感觉,也就是图形。图形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运用相当广泛的词语。一般认为,图形是将二维空间中的平面形态、色彩、位置等元素进行统筹规划所得到的视觉形态。单从字面意思来分析,图形可以从“图”与“形”两个方面来理解其本质。“图”可以说是对自然客观对象特征的一种描绘,是人们视觉经验的一种客观反映,这种描绘仅仅停留在一个具象概括的意义上,是人们逻辑思维的反映;而“形”则可以理解为人们在长时间视觉经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象化的抽象思维表现,其结果是一种抽象概括,是通过点、线、面而构成的造型,在“形”的基础上,客观对象不再具体到个体特征,而是反映出一类物的总特征。“图”与“形”是相辅相成的,图像信息是二者的综合体。“图”成了图像信息的具体内容,而“形构成了辅助图像信息内容的抽象表现方式。今天图形可以理解为除摄影以外的一切图形。图形是说明性的图画形象,是有别于词语、字、语言的视觉形式,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大复制,是传播信息的视觉形式。著名设计理论家定邦先生在《图形与意义》中指出,“所谓图形,的就是图而成形, 正是这里所说的人为创造的象”,而图形存在的价值就是传达。由此可见图首先是作为一种交流信息的媒介而存在的,这正切合了符号学的范畴。也就是说,图形作为符号研究的一个分支,只有将图形与符号联系起来的候,我们才能更透彻地理解“图形”的含义。 2.平面图形设计语言 图形作为平面设计的语言,表意清晰是其关键。每一种图形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称之为“图形语义”,即图形在“说什么”。直到今天,我们还是可以依靠刻画在阿尔塔米拉石窟的野牛图形和半坡遗址的彩陶鱼纹等稚拙的图案来研究和理解远古时代人类的生存状况。图形设计通过视觉信息的创造,以可视的意指、直观的表达及观看来传递信息,图形设计中的形态、色彩、肌理等体现了信息和概念的精粹。对于平面图形设计而言,人们通过对“形”的认识来感悟领会形之外的“意”,由此产生交流和沟通,了解图形设计所要传达的真正内涵。在处理中必须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时刻注意关键部位的细节表现。否则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比如苹果、西红柿、橘子等在体量外形上相差不多,但实际上却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