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酸碱中和滴定专题与pH计算.doc

(完整版)酸碱中和滴定专题与pH计算.doc
(完整版)酸碱中和滴定专题与pH计算.doc

第 6 讲酸碱中和滴定专题与pH 计算

一.概念:用已知物质的量的浓度的酸或碱(标准溶液)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

碱或酸(待测溶液或未知溶液)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二. 原理:在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未知物

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所用的体积,根据化学

方程式中酸碱物质的量比求出未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H +OH=H2O

在滴定达到终点 ( 即酸碱恰好反应 ) 时:

有 n(H +)=n(OH -) 即 c 酸 V 酸 =c 碱 V 碱

例 2:用 0.1230mol/L 的 NaOH 溶液滴定 25.00mL 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滴定完成时用去 NaOH 溶液 27.84mL。计算待测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三. 滴定的关键

①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所用的仪器是滴定管)

②准确判断完全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是借助酸碱指示剂)

四、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 变化与滴定曲线图

[例题 1]: 用 0.1000mol/L 的 NaOH 溶液滴定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0ml/l 的盐酸溶液

20.00ml 。

NaOH(ml) 0.00 10.00 15.00 18.00 19.00 19.96 20.00 20.04 21.00 22.00 30.00 溶液 pH 1.0 1.5 1.8 2.3 2.6 4.0 7.0 10.0 11.4 11.7 12.3 问题 1:滴定终点消耗碱多少? pH 等于多少 ?

问题 2: 滴定终点时多半滴和少半滴溶液性质发生怎样改变? PH 发生怎样改变 ?

问题 3: 跟完全反应所需氢氧化钠溶液相差一滴(或多加一滴),对计算盐酸的浓度有没有影响?(通过计算说明注: 1 滴为 0.04 ml)

解:

C酸0.1000 0.0200

0.1002(mol / L)跟实际浓度 0.1000mol / L 相比,误差很小。

0.01996

问题 4:绘制中和滴定曲线。

0.100mol/LNaOH 滴定 20.00mL0.100mol/LHCl 滴定 20.00mL

0.100mol/LHCl 过程中的 pH 变化0.100mol/LNaOH 过程中的 pH 变化

⑴选取指示剂的原则:①终点时,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明显、灵敏

②变色范围与终点pH 接近

⑵ 酸碱指示剂:

常用指示剂及变色范围

指示剂对应溶液的颜色变色范围:

甲基橙橙色红3.1橙4.4黄

酚酞无色无8浅红10红

石蕊紫色红5紫8蓝

①强酸强碱间的滴定:酚酞溶液或甲基橙均可,一般不选用石蕊(变色不明显)

②强酸滴定弱碱: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③强碱滴定

弱酸: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 3)终点判断:(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变色后,半分钟内不复原)

指示剂

酚酞甲基橙

操作

强碱滴定强酸无色变为浅红色橙色变为黄色

强酸滴定强碱浅红色变为无色黄色变为橙色

五 . 中和滴定的实验仪器和试剂

⑴中和滴定所用的实验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锥

形瓶,烧杯、(白纸)等。

⑵酸 ( 碱) 式滴定管

①结构特点:

a. 酸式玻璃活塞盛酸性溶液、强氧化性试剂

碱式橡皮管玻璃球盛碱性溶液

b. 零刻度在上方,最大刻度在下,最小刻度0.1mL,精确度 0.01 mL

②规格: 25ml 50ml 等

③用途:中和滴定(精确测定);精确量取溶

液的体积(两次读数差)

④使用注意:

a. 滴定管应先检查是否漏水(方法),再用蒸馏

水洗涤,最后用待盛溶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于装酸性溶液,及碘水、溴

水、高锰酸钾、双氧水等强氧化性

的溶液。不得用于装碱性溶液,因

为玻璃的磨口部分易被碱性溶液侵

蚀,使塞子无法转动,也不能装氢

氟酸。

c.碱式滴定管:用于装碱性溶液,不宜于装酸性

溶液,也不能装碘水、溴水、高锰

酸钾、双氧水等强氧化性的溶

液。

d.锥形瓶:是进行中和滴定的反应容器。使用

前只须用蒸馏水洗净即可,也不必干

燥,里面留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实验

结果。无须用待测液润洗。

六、中和滴定的基本操作和步骤

(1)查漏:使用前先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方法)

(2)洗涤:滴定管:先用水洗净后,然后分别用少量标准液和待测液

分别润洗相应的滴定管 2-3 次;

锥形瓶:只须用蒸馏水洗净即可,也不必干燥,里面留有少

量蒸馏水不影响实验结果。也无须用待测液润洗。

(3)装液:向滴定管中装入相应的标准液和待测液,(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酸、碱滴定管中),使液面在“ 0”刻度或“ 0”刻度

以上 2-3cm 。并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待测液的移取既可以用滴定管也可以用移液管注入锥形瓶。

标准液只能用滴定管。

(4)赶气泡:将滴定管尖嘴部分的空气赶尽。

(5)调节液面:将滴定管内(装标准液)液面调至“ 0”刻度或“ 0”刻度

以下某刻度处,准确读数,并记录初始刻度 V 初。

(6)取待测液:用滴定管或移液管量取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待测液注入

锥形瓶中,并滴入 2~ 3 滴指示剂振荡。将锥形瓶置于

标准液滴定管下方,并在瓶底衬一张白纸。

(7)滴定: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及流速(先快后满)(滴定终点的判断,关键)

滴定操作:左手:控制活塞右

手:振荡锥形瓶

眼看: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滴定终点:当滴入最后一滴时,指示剂的颜色突然改变,且30 秒内不立即褪去或反滴一滴待测液颜色又复原, 再读数。重复滴淀操作2 到3 次, 取平均

值。

即:当看到加一滴标准液时,锥形瓶内溶液由某某色变为某某色且半分钟内(或 30 秒内)锥形瓶内溶液颜色不变化即为滴定终点。(停止滴定)(8)数据记录:记录终点刻度 V 终,算出 V 标=V终- V 初

视线应液面凹面最低点水平相切。

(9)重复上述实验操作 2~ 3 次。

(10)计算:根据 3 次滴定所用标准液的体积,取 3 次的平均值。

V标=(V1+V2+V3)/3代入:

指示剂变色时即“达到了滴定的终点”,通常与理论终点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允许误差),通常认为此时即达到了反应的终点——即“恰好中和”。

【练习】:

1. 用 0.1032 mol/L 的 HCl 溶液滴定 25.00 mL未知浓度的 NaOH溶液 , 滴定完成

时用去 HCl 溶液 27.84 mL, 通过中和滴定测得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

2.如果某次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试通过计算确定盐酸的物质

的量浓度 ?

实验编号C(NaOH)mol/L V(NaOH)mL V(HCl) mL

1 0.1154 26.7

2 25.00

2 0.1154 26.70 25.00

3 0.115

4 26.71 25.00

3.某烧碱样品含少量不与酸作用的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 250mL 的容量瓶中定容配成 250mL 烧碱溶液

B.用移液管移取 25mL 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几滴指示剂甲基橙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 Wg,在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 C 的标准硫酸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节液面,记下开

始读数为 V 1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至终点,记下读数V 2

回答下列各问题:

(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D→。( 2)滴定管的读数应注意。

( 3) E 中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 4) D 步骤中液面应调节到,尖嘴部分应。

( 5)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 约为,终点时颜色变化是。(6)若酸式滴定管不用标准硫酸润洗,在其它操作均正确的前提下,会对测定结果(指烧碱的纯度)有何影响?(指偏高、低或不变)

(7)该烧碱样品纯度的计算式为。

4

答案:

1. 0.1149 mol/L NaOH 溶液

2. 0.1233 mol/L HCl 溶液)

3.(1)C→A→B→D→E。

(2)滴定管要直立;装液或放液后需等1~2min 后才能读数;读数时不能俯视或仰视,视线应与弯月面最低点平齐;读数应准确至0.1mL 估至 0.01mL。

(3)便于准确判断终点时颜色的变化情况。

(4)调节到零刻度或零稍下的某一刻度。尖嘴部分应充满液体,无气泡。

(5)终点时 pH 约为 4.4,颜色变化:由黄色变为橙色。

(6)偏高。因标准液浓度变小,用量变大。

(7) 80(V2V1 )C / W% (注意:V为mL)

七、误差分析⑴分析原理:(标准酸滴定未知碱)

滴定过程中任何错误操作都可能导致 C 标、 V 标、 V 测的误差,但在实际操作中认为C(标)是已知的,V(测)是固定的,所以一切的误差都归结为V(标)的影响, V(标)偏大则 C(测)偏大, V(标)偏小则 C(测)偏小。

1.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溶液(取一定量的

NaOH溶液于锥形瓶中 , 滴 2 滴甲基橙作指示剂),试说明下列情况会使测定结果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

滴定前

读实实

滴定前读际

出际出

值值值

滴定后滴定后

1)酸式滴定管用水洗后便装液体进行滴定;

2)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涤后仍留有少量蒸馏水;

3)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又用待测液润洗

4)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误用盐酸润洗;

5)盐酸在滴定时溅出锥形瓶外;

6)待测液在振荡时溅出锥形瓶外;

7)滴定终点时,滴定管仰视读数;

8)滴定终点时,滴定管俯视读数;

9)记录起始体积时,仰视读数,终点时平视

10)记录起始体积时,仰视读数,终点时俯视;

5

12)滴加盐酸,溶液变为红色;

13)滴定前,酸式滴定管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14)滴定前,酸式滴定管无气泡,滴定后产生气泡;

15)滴定后滴定管尖嘴处悬有一滴液体;

16)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就用来吸取待测液;

17)碱式滴定管水洗后,就用来量取待测液;

18)在配制待测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时,内含少量的氢氧化钾,用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

19)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20)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

答案:1高;2 无;3高;4 低;5高;6 低;7高;8 低;9低;10低;11低; 12 高; 13 高; 14 低;15 高; 16 低; 17 高;18 低;19 低; 20 高

思考:滴定管和量筒读数时有什么区别?

滴定管的“ 0”刻度在上面,越往下刻度值越大,而量筒无零刻度,并且越往

上刻度越大;记录数据时滴定管一般到0.01 mL ,而量筒仅为 0.1mL。

( 08 全国Ⅱ卷)实验室现有 3 种酸碱指示剂,其pH的变色范围如下:

甲基橙: 3.1 ~4.4石蕊:50~8.0酚酞:8.2~10.0用0.1000 mol/L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例 1.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时的颜色变化应是()

A.由黄色变红

B. 由黄色变橙色

C. 由橙色变红色

D. 由红色变橙色例 2 用一定

浓度的 NaOH 溶液作标准液,酚酞为指示剂,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

液。①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② 未用盐酸润洗移液管;③ 未用盐酸润洗锥形瓶;④ 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未排除;⑤ 滴定前仰视而滴定后俯视碱式管中液面读数;⑥滴定完毕后较长时间红色不褪。以上属错

误操作且导致所测盐酸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 ①④⑥

B. ②③⑥

C. ②⑤

D. ④⑤⑥

答案: B,D,C

八、滴定原理拓展应用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可以迁移到氧化还原反应和酸与盐的反应中,依据滴定原

理,通过适当的指示剂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酸与盐溶液恰好反应,从而测定物

质的浓度。

氧化还原滴定

此类氧化还原反应主要是涉及有KMnO4或 I 2或 I -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如:

①5H 2C2O4+2MnO 4 +6H +=2Mn 2++10CO2↑ +8H2O

2++MnO +8H +=5Fe3++Mn 2++4H O

6 8

6

2 6 6 6

+2H + +2I -

③C H O (维生素 C)+I →C H O ④I 2+2S 2O 2 =2I

- 4 2

3 +SO 6

指示剂选择:反应①、②不用指示剂, MnO 4 为紫红色,颜色褪去或出现紫红色 时为恰好反应。

反应③、④都有 I 2,则用淀粉作指示剂。

例 3.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后再盛入标准碱溶液 B.用待测酸溶液润洗锥形瓶后再盛入待测酸溶液

C.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浅红色D.读数时,视线应与滴定管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例 4.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滴定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

钠溶液时,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 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 ,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

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____ _。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红色变 为无色,并且 __ _ 为止;

⑵ 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

__________; A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 B .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

有干燥 C .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 .读取盐酸体积时,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⑶ 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 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 则 起始读数为 _________mL ,终点读数 _____________mL ; ⑷ 某学生根据三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滴定次

待测氢氧化钠

0.1000mol/L 盐酸的体积( mL ) 溶液的体积 滴定前刻 滴定后刻 溶液体

/mL 度

度 /mL

第一次 25.00 0.00 26.11 26.11 第二次

25.00

1.56

30.30 28.74

第三次 25.00

0.22 26.31 26.09 请选用其中合理的数据列式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c(NaOH)

= 。

答案: ⑴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半分钟内不恢复红色

D

0.00 26.10

0.1044 mol/L

例 5、环境监测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是:

① 量取 amL 水样,迅速加入固定剂 MnSO 4溶液和碱性 KI 溶液(含 KOH ),立即

塞好瓶塞,反复振荡,使之充分反应,其反应式为: 2Mn 2++O 2+4OH -=2MnO(OH) 2(该反应极快)

②测定:开塞后迅速加入 1mL ~2mL 浓硫酸(提供 H +),使之生成 I 2 ,再用 bmol/L

的 Na 2S 2 O 3 溶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 ,消耗 VmL 。有关反应式为: MnO(OH) 2+2I -+4H +=Mn 2++I 2+3H 2O I 2+2S 2O 32-=2I -+S 4O 62-

试回答:

( 1)水中溶解氧的计算式是(以 g/L 为单位)

( 2)滴定( I 2 2 3 2-

反应)以淀粉为指示剂, 终点时溶液由

色变为 色。

和 S O

( 3)测定时,滴定管经蒸馏水洗涤后即加滴定剂 Na 2S 2 O 3 溶液,导致测定结果(偏

高、偏低、无影响) 。

( 4)记录测定结果时, 滴定前仰视刻度线,滴定到达终点时又俯视刻度线, 将导致

滴定结果(偏高、偏低、无影响) 。

答案:( 1)

8bV

g/L

(2)蓝 无

( 3)偏高

( 4)偏低

a

例 6:草酸晶体的组成可用 H 2C 2O 4·xH 2O 表示,为了测定 x 值,进行如下实验:称取 Wg 草酸晶体,配成 100.00mL 水溶液

(1)称 25.00mL 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内,加入适量稀 H 2SO 4 后,用 浓度为 amol ·L -1 的 KMnO 4 溶液滴定到 KMnO 4 不再褪色为止,所发生的反应

2KMnO

4 +5H

2 C O

+3H SO =K SO +10CO ↑ +2MnSO+8H O

2 4 2 4 2 4 2 4 2

试回答:(1)实验中不需要的仪器有(填序号) ___________,还缺少的仪器有 (填名称)

。 a.托盘天平(带砝码,镊子) b.滴定管 c.100mL 量筒 d.100mL 容量瓶 e.烧杯 f.漏斗 g.锥形瓶 h.玻璃棒球 i.药匙

j.烧瓶 (2)实验中,标准液 KMnO

4 溶液应装在

式滴定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

。 (3)若在接近滴定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冲洗一下,再继续滴定 至终点,则所测得的 x 值会

(偏大、偏小、无影响) (4)在滴定过程中若用

amol · L -1

的 KMnO 4 溶液 VmL ,则所配制的草酸溶液 的物 质的量 浓 度为 _________________mol · L -1 ,由此可计 算 x 的值是 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涉及到气化还原滴定,虽然基于反应原理与中和滴定不同,但实验

原理及操作和所用仪器等类似。 由于该反应有明显的颜色变化, 故可不可用指示剂。

(1)c , f , j 还缺少铁架台(带滴定管夹) ,胶头滴管(定容时用) (2)用酸式滴定管,因 KMnO 4 溶液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皮管。

(3)无影 响。因当初所取的待测液的物质的量一定。 (4) 2KMnO 4

~ 5H 2 2 4

C O

2mol 5mol aV ×10-3

mol

0.025× Cmol

2

5 aV 10 3 0.025C

C

aV

mol /

l 10

H C O ·xH O

~ H C O

4

~ xH O

2 2 4 2 2

2 2

1mol

18xg

aV 0.1 aV 0.1 90 g

10

W

10

1

18x

, x

50W

aV

9aV 5

9aV

100

w

10

pH 计算的基本类型:

一:单一溶液 pH的计算

1:求浓度为0.05mol/L的硫酸溶液的pH 为

2:常温时,求浓度为 0.005mol/L 的氢氧化钡溶液的 pH 为:

二、混合溶液的pH

3、 pH=5 和 pH=3 的两种盐酸,以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是()

A. 2

B.3.3

C.4

D.8

4:常温时,将pH=10 的 NaOH溶液与 pH=12的 NaOH溶液以 1:2 体积比混合,混合后的pH 最接近于()

A.10.5

B.11.8

C.10.8

D.11

规律 : ①两强酸混合,先求混合后的c(H+)混,再直接求pH值:

c(H +) 混 ==[c(H + ) 1· V1+ c(H + ) 2· V2]/(V 1+ V2)

速算规律: pH 相差 2 个单位以上的强酸等体积混合,混合后的pH 混 = pH 小 + 0.3

(2) 两强碱混合:先求混合后

c(OH ) 混,再间接求 pH 值:

c(OH― ) 混 ==[c(OH - ) 1· V1+ c(OH- ) 2· V2]/(V 1+ V2)

速算规律: pH 相差 2 个单位以上的强碱等体积混合,混合后的pH 混 = pH 大 - 0.3

5、常温时, 0.1mol/L的NaOH和0.06mol/L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求混合溶液的pH。 2

6、常温时, 0.1mol/L的盐酸和0.06mol/L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求混合溶液的pH。12

7、常温时, pH=9的 Ba(OH)2 溶液与 pH=12的 KOH溶液,按 4: 1 的体积混合,则溶液中C( H+)为(mol/L) ()

-9 -12 -9 -12 -10 -12

A、 1/5(4 ×10 +1× 10 ) B 、 1/5(8 × 10 +1× 10 ) C 、5×10 D、 5× 10

规律 : 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根据n(H +) 与 n(OH― ) 的相对大小先判断酸、碱的过量情况。

a.

+ ―++ ―

总若酸过量 n(H ) > n(OH ), c(H ) 混 ==[n(H ) -n(OH )]/V

b. 若碱过量 n(OH― ) > n(H+ ) , c(OH―) 混 ==[n(OH― ) - n(H+ )]/V 总

c、若酸碱恰好完全反应n(H+)==n(OH―),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8、将 pH=3 的盐酸溶液,稀释 100倍,则稀释后溶液的 pH为?(若稀释成原来的 105倍呢?)

9、将 pH=12 的 NaOH溶液,稀释 100倍,则稀释后溶液的 pH为?(若稀释成原来的 106倍呢?)

10、将 pH=3 的醋酸溶液,稀释100 倍,则稀释后溶液的pH为?

11、将 pH=12的氨水溶液,稀释100 倍,则稀释后溶液的pH 为?

规律 : ⑴强酸: pH=a,稀释 10n倍则 pH=a+n(a+n) <7; ( 弱酸:则 pH< (a+n)

强碱: pH=b,稀释 10n倍则 pH=b-n(b - n> 7) ; ( 弱碱:则 pH> (b -n)

⑵酸或碱

+―- 6 - 1

无限稀释时 ( 即当 c(H ) 或 c(OH ) < 10 mol · L 时 ) ,应考虑水电离出来的

+―

的影响。切记:“无限稀释7 为限”

H 或OH

四、 pH 计算综合问题

12、常温时,若 1 体积硫酸恰好与10 体积 pH=11 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则二者物质的量浓

度之比应为()

A. 10:1B. 5:1 C. 1:1D. 1:10

13、( 01 全国)将 pH == 1的盐酸平均分成 2 份, 1 份加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与该盐酸物质的

量浓度相同的适量NaOH溶液后, pH 都升高了1,则加入的水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

A .9B.10C.11D.12

五、 pH 之和为 14 的问题

14、常温时, pH=2 的酸与 pH=12的碱等体积混合,则混合后溶液的pH 为()

A、大于 7

B、等于7

C、小于7

D、无法确定

15、( 2004 上海 21)常温时,向 pH =2 的硫酸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后,滴入甲基橙试液,

出现红色,该溶液可能是

()

A.pH =12 的 Ba(OH)2

B.pH=12 的氨水

C.0.005mol/L NaOH

D.0.05mol/LBaCl 2

规律 :pH ( 酸) ( 碱)

=14 的问题

+pH

混合前条件

混合对象 中和结果

规律小结

强酸、弱碱 碱过量 pH > 7 谁弱显谁性,与元数 pH ( 酸 ) +pH ( 碱 ) =14

强酸、强碱 恰好中和 pH=7 无关。

V (酸) =V ( 碱)

弱酸、强碱

酸过量 pH < 7

A 、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B 、璃导管蘸水后,边旋转边向橡皮

管中插入

C 、热坩埚中的硫酸铜晶体,失水后须在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量

D 、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

pH 试纸上

17、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

PH 。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

PH 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

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 (1)该学生的操作是 (填“正确的”或“错误的” )理由

(2)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同时分析是否一定有误差?答 +

,原因

强化训练:

1、常温下, 等体积混合 0.10 mol ·L - 1

- 1

盐酸和 0.06 mol ·L

Ba(OH) 溶液后,溶液的 pH 等于(

2

A .2.0

B .12.3

C . 1.7 D

.12. 0

2、pH 相同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体积的 m 倍和 n 倍,稀释后两溶液 pH 仍相 同 , 则

m

n 的

A m=n

B m > n

C m < n D

无法判断

3、( 09 石景山二模) pH=3 的盐酸 aL 分别与下列 3 种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① pH=11 的氨水 bL ;

② 物质的量浓度为 1×10-

3mol/L 的氨水 cL ;

③ c (OH -

)=1 ×10 -

3mol/L 的 Ba (OH) 2 溶液 dL 。

试判断 a 、 b 、 c 、 d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为: A . a=b>c>d

B

. b>a=d>c

C

. c>a>d>b

D

. c>a=d>b

六、 pH 的测定(酸碱中和滴定)

16、 (05 上海 )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4、某强酸溶液的PH=a,强碱溶液的 PH=b,已知 a+b=12,酸碱溶液混合后PH=7,则酸溶液的体积 V(酸)和碱溶液体积 V(碱)的正确关系是: ......... ()

A、 V(酸) =102V(碱)

B、 V(碱) =102V(酸)

C、 V(酸) =2V(碱)

D、 V(碱) =2V (酸)

5、在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c(H +) = 2.4× 10-7 mol· L-1,则 c(OH-) 为()

1.0 10 14

A.2.4 × 10-7mol· L-1

B.0.1 × 10-7 mol· L-1

C. 2.4 10 7 mol ·L-1

D.c(OH -) 无法确定

6、95℃时,水中的 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6 mol·L-1,若把 0.01 mol 的 NaOH固体溶解于 95℃水中配成1 L 溶液,则溶液的pH为()

A . 4

B . 10

C . 2

D . 12

8、常温下, pH=2 的酸与 pH=12的碱等体积混合,则混合后溶液的pH 为

()

A、大于 7 B 、等于 7 C 、小于7 D 、无法确定

8、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 +)水= 1× 10-11 mol/L, 则该溶液的pH 值可能为 ( )

A. 3

B. 7

C. 8

D. 11

9、 pH=11 的 X 、 Y 两种碱溶液各10mL ,分别稀释至1000mL 。其 pH 与溶液体积( V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X 、 Y 两种碱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 X 溶液碱性比 Y 溶液碱性强pH

C、若 9

D、完全中和 X 、Y 两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VX>VY X

a

Y

V

10、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的食盐水100ml,经过一段时间后,阴极收集到112mlH2(标准状况),此时电解液的pH 为(电解液的体积保持不变)

()

A、13

B、12

C、8

D、1

11、( 06 高考天津理综10)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 pH=7 的 NH4Cl 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

c(Cl)>c(NH4)>c(H)=c(OH)

B.将 pH=4 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中和 pH与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D.常温下,同浓度的Na2S 与 NaHS溶液相比, Na2S 溶液的 pH大

12、常温时,向pH =2 的硫酸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后,滴入甲基橙试液,出现红色,该溶

液可能是 A.pH

=12 的 Ba(OH)2 B.pH =12 的氨水 C.0.005mol/L NaOHD.0.05mol/LBaCl

2 13、( 06 高考北京理综11)某酸 HX稀溶液和某碱 YOH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两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pH 大于 7,下表中判断合理的是

编号HX YOH 溶液的体积关系

①强酸强碱V(HX)=V(YOH)

②强酸强碱V(HX)

③强酸弱碱V(HX)=V(YOH)

④弱酸强碱V(HX)=V(YOH)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4、下列有关 pH 变化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随着温度的升高,碳酸钠溶液的pH 减小

B 随着温度的升高,纯水的pH 增大

C 新氯水制经光照一段时间后,pH 减小

D 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pH 增大

15、( 08 年全国理综Ⅱ·9)取浓度相同的NaOH 和 HCl 溶液,以 3:2 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 pH 等于 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A. 0.01mol · L-1 B. 0.017mol · L-1 C. 005mol· L-1 D. 0.50mol · L-1

16、( 09 崇文二模)常温下,水的离子积为K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 pH=11 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 -3

mol/L c(OH)一定等于10

B.将 pH=1 的酸和 pH=13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一定等于 7

C.将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都相同的一元酸HA与一元碱 BOH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反应后溶液

中 c(H+)=Kw

D.若强酸、强碱中和后溶液的pH=7,则中和之前酸、碱的pH 之和一定等于 14

17、 (07 年高考海南化学卷·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95 ℃纯水的 pH< 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 pH = 3 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 倍后 pH = 4

C. 0. 2 mol · 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 = 1

D. pH = 3 的醋酸溶液,与pH = 11 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 = 7

18、( 09 全国卷Ⅱ 10)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②苯酚,③苯酚钠,④碳酸,⑤碳酸

钠,⑥碳酸氢钠。按溶液pH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④①②⑤⑥③

B. ④①②⑥⑤③

C. ①④②⑥③⑤

D. ①④②③⑥⑤

19、 (09 重庆卷 10)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pH 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Ba(OH)2、 Na 2SO3、 FeCl3、 KCl

B. Na SiO 、 Na SO、 KNO、 NHCl

2 3 2 3 3 4

C. NH·H O、 H PO、 Na SO、 H SO

3 2 3

4 2 4 2 4

D. NaHCO3、 C6H5COOH、 C2H5OH、 HCl

20、 (1) 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 +)= 2. 0× 10-7 mol /L,则此时溶液的c(OH- )为___ __ _mol

/L,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 +)= 5. 0× 10-6mol/L,则c(OH-) _______mol/L。

(2)在 25℃时,若 10 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 1 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在混合之

前,该强酸的 pH1值与强碱的 pH2值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25℃时,有 pH=a 的盐酸和pH=b 的 NaOH溶液,取 V a L 盐酸溶液与NaOH中和,需V b LNaOH

溶液,问:( 1)若 a + b =14, 则Va =

(填数字)Vb

(2)若 a + b =13, 则Va =

(填数字)Vb

(3)若 a + b >14, 则Va a b ( 填“ >”“<”或“ =” )

= (填表达式),且 V V

Vb

(4)若 a + b =15, 则Va =

(填数字)Vb

22、 25℃时,若体积为 Va、 pH = a 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为 Vb、 pH = b 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 Va < Vb 和 a = 0.5b 。请填写下列空白:

(1) a 值可否等于 3(填“可”或“否” )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2) a 值可否等于 5(填“可”或“否” )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3) 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3、氢氧化镁难溶于水,但它所溶解的那一部分认为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常温时,饱和氢氧化

镁溶液的pH=11,则该温度下氢氧化镁的溶解度是多少?(溶液的密度为 1 g/mL )

14

专题四pH 计算参考答案:

1、 pH =1 2 、 pH =12 3 、 B 4、B5 、 pH=2 6 、 pH=12 7 、 D 8 、 5 接近 7 但是小于7

9、 10 接近 7 但是大于 7 10 、略 11 、略 12 、B 13 、C 14 、D 15 、CD 16 、A 17 答案:(1)错误;理由:用蒸馏水润湿pH 试纸相当于对所测溶液进行了稀释。

(2)不一定有误差。若测定的是酸,则所测溶液的pH 偏大;若所测溶液是碱,则所测溶液的 PH偏小;若所测溶液呈中性,则所测溶液的pH 无影响。

( 3)误差较大的是盐酸;原因是弱酸稀释,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从而使溶液的pH 增大的倍数小于强酸,故强酸的误差大。

强化训练

1、D

2、B

3、D

4、B

5、A

6、B 7 、D 8、AD 9、A 10 、A

11、 D 12 、CD 13、D 14 、C 15 、C 16 、C 17 、C

18、 C 19 、 B

20、( 1) 2. 0 × 10-7 mol / L 8. 0 × 10-9 mol / L ( 2)15

21、( 1) 1 ( 2) 1/10 ( 3) 10a+b-14 > (4)10

22、( 1)否,若 a=3,则 b=6 ,溶液显酸性,与题意不符,故a≠3 ( 2)否,若 a=5, c( H +)

a=10-5mol·L-1,则b=10,c(OH-)

b = 10

-4mol·L-1,V a/Vb=c(OH-)

b/c(H+) a >1,不符

合题意,故 a≠5 ( 3) 7/2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梳理

酸碱中与滴定知识梳理 一、中与反应及中与滴定原理 1、中与反应:酸+碱(正)盐+水 注意:酸与碱恰好完全中与,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由生成得盐性质而定(盐类水解)。 2、中与滴定原理(只研究一元强酸与一元强碱得中与反应) 由于酸、碱发生中与反应时,反应物间按一定得物质得量之比进行,基于此,可用滴定得方法确定未知酸或碱得浓度。 对于反应: HA +BOH====BA+H2O 1mol 1mol C(HA)、V(HA)C(BOH)、V(BOH) 即可得C(HA)、V(HA)=== C(BOH)、V(BOH) 若取一定量得HA溶液(V足),用标准液BOH[已知准确浓度C(标)]来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液得体积可读出(V读)代入上式即可计算得C(HA) 若酸滴定碱,与此同理 3、滴定方法得关键 (1)准确测定两种反应物得溶液体积 (2)确保标准液、待测液浓度得准确 (3)滴定终点得准确判定(包括指示剂得合理选用) 4、滴定实验所用得仪器与注意事项 (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配铁架台,并垫白纸作背景增加对比度,以便于观察溶液颜色变化)、锥形瓶 滴定管得构造特点(与量筒区别) 1、滴定管分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量取或滴定酸溶液或强氧化性试剂; 酸式滴定管不得用于装碱性溶液,因为玻璃得磨口部分易被碱性溶液侵蚀,生成有粘性得硅酸钠,使塞子无法转动。(玻璃得主要成份为SiO2 属于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即SiO2+2NaOH = Na2SiO3+H2O 瓶口内侧与瓶塞都就是经过磨砂处理得,表面粗糙,造成碱性得液体容易滞留,并且水分蒸发,碱液浓度增大,促使二者更易反应。其她部位因表面光滑而难于反应) 碱式滴定管-------橡胶管+内嵌玻璃珠(玻璃珠直径稍大于橡胶管内径)-------量取或滴定碱性溶液(可以就是氢氧化钠这类强碱,也可以就是碳酸钠这类水解呈碱性得盐);不宜于装对橡皮管有侵蚀性得溶液,如强酸、碘、高锰酸钾、硝酸银等。 2、刻度上边得小(有0刻度),下边得大。要注意滴定管得刻度,0刻度在上,往下越来越大,全部容积大于它得最大刻度值,因为下端有一部分没有刻度。滴定时,所用溶液不得超过最低刻度。滴定管得下部尖嘴内液体不在刻度内,量取或滴定溶液时不能将尖嘴内得液体放出。 注:量筒无0刻度,因为对于量筒来说,只要没有加入液体,体积即为0,0刻度对量筒无意义,刻度上边得大,下边得小。 3、精确度就是百分之一。即可精确到0、01ml

人教版高中化学溶液pH的计算

人教版高中化学溶液 p H的计算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溶液pH的计算 一、强酸(碱)与弱碱(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 pH之和为14,谁弱显谁性;两者等浓度,谁强显谁性。 即室温下,pH之和为14的酸与碱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由弱的一方决定;等浓度的同元酸与碱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由强的一方决定。 二、溶液pH的计算 酸按酸,碱按碱,酸碱中和求过量,无限稀释7为限。 若溶液显酸性,用溶液中的c(H+)来计算; 若溶液显碱性,先求溶液中的c(OH-),再由c(H+)= ) 0(- H C K w求出c(H+),最后用pH=-lgc(H+),求出pH 三、酸碱中和反应pH的计算 将强酸、强碱溶液以某体积之比混合,若混合液呈中性,则c(H+) 酸:c(OH-) 碱 、V 酸 :V 碱、 pH 酸+pH 碱 有如下规律(25℃): 因c(H+) 酸×V 酸 =c(OH-) 碱 ×V 碱 ,故有 酸 碱 酸 V V ) c(OH ) c(H碱 - = + 。在碱溶液中c(OH-) 碱= 碱 ) c(H 1014 + - , 将其代入上 式得c(H+) 酸×c(H+) 碱 = 酸 碱 V V 1014? - ,两边取负对数得pH 酸 +pH 碱 =14-lg 酸 V V碱。例如: 四、单一溶液的pH计算 1、强酸溶液如H n A溶液,设浓度为cmol/L,c(H+)=ncmol/L,pH=-lgc(H+)=-lg(nc) 2、强碱溶液如B(OH) n 溶液,设浓度为cmol/L,c(H+)= nc 14 10-mol/L,pH=- lgc(H+)=14+lg(nc)

实验——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和练习

实验——酸碱中和滴定 【学习目标】 ①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反应实质。 ②学会酸碱中和滴的操作方法步骤和指示剂的选择。所使用的仪器名称和特点、对仪器洗涤的要求。 ③能正确分析实验操作中的误差 【知识回顾】 【知识点1】中和滴定的概念及原理 1.概念: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2.实质:中和反应。 3.关键:①准确测定标准液和待测溶液的体积; ②准确判断:反应的终点。 【知识点2】滴定管 ①酸式滴定管——酸性或具有氧化性的物质, 碱式滴定管——碱性或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②精确度——0.01ml ③洗涤——滴定管在使用前经检查后要进行洗涤,须先用蒸馏水,然后再用待盛液润洗2~3次。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能再用待盛液润洗,否则将会引起误差。 【知识点3】中和滴定的仪器和药品 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等 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 【知识点4】指示剂的选择: 变色要灵敏、明显, 一般强酸滴定强碱用指示剂选用酚酞。 中和滴定,肯定不用石蕊 【知识点4】中和滴定的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NaOH为例) 1.准备:①洗涤②查漏③润洗④装液体⑤排气泡 ⑥调整液面⑦读数 2.滴定:①量取待测液并加指示剂②滴定至终点并读数 ③重复操作三次④计算 【注意】 ①滴定时在瓶底垫一张白纸; ②滴定时左手控制旋钮、右手振荡锥形瓶、目光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③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涤,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④先快后慢,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 ⑤注入标准液至“0”刻度上方2~3cm处,将液面调节到“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一刻度) 【知识点5】滴定终点判断 当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的改变而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即为滴定终点。 【知识点6】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1原理:c(待)=, c(待)的大小取决于V(标)的大小,V(标)大,则c(待)大,V(标)小,则c(待)小。 【练习】 1.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 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⑤洗涤 A.⑤①②③④ B.③⑤①②④ C.⑤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⑤④2.现用0.10 mol·L-1的盐酸滴定10 mL 0.05 mol·L-1的NaOH溶液,若酸式滴定管未润洗,达到终点时所用盐酸的体积应是() A.10 mL B.5 mL C.大于5 mL D.小于5 mL 3.某稀NaOH溶液的浓度大约在0.07—0.08 mol·L-1之间,实验室现有①0.1 mol·L-1②1.0 mol·L-1③5.0 mol·L-1的三种标准盐酸,若要通过中和滴定法确定氢氧化钠的准确浓度,则应选用的标准盐酸是()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均可 4.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2—3次 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C.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时,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 5.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某Na2CO3溶液的浓度时,若配制Na2CO3溶液时所用Na2CO3中分别含有:①NaOH ②NaCl ③NaHCO3④K2CO3杂质,所测结果偏低的是() A.仅① B.仅② C.②③ D.②③④ 6.有①②③三瓶体积相等、浓度都是1 mol·L-1的HCl溶液,将①加热蒸发至体积减少一半,在②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加入后溶液仍呈强酸性),③不作改变,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上述三种溶液,所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②>① D.①=②=③ 7.右图是滴定前后液面所处的刻度,则消耗溶液的体积为A.V1 mL B.V2mL C.(V2-V1)mL D.(V1- V2) mL 8.图10-2为1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x,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y滴定的图示,依图示推出x和y的物质的 量浓度正确的是( 向其中加入足量草酸铵(NH4)2C2O4晶体,反应生成CaC2O4沉淀。将沉淀用稀硫酸处理得H2C2O4后,再用KMnO4某酸性溶液滴定,氧化产物为CO2,还原产物为Mn2+,若终点时用去20.0 mL 1.0×10-4mol· L-1的KMnO4溶液。 (1)写出用KMnO4滴定H2C2O4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计算专题复习:差量法

高一化学化学计算专题复习一:差量法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化学计算专题复习一:差量法 化学反应中任何两个量的差与其中任何一个量成正比关系;任何两个量的和与其中任何一个量成正比关系,应用以上关系解题的方法即差量法或和量法。 【典型例题】 [例1] 把氯气通入浓氨水中,发生下列反应2432683N Cl NH NH Cl +=+,把1.12L 氯氮混合气(90%氯气和10%氮气)通过浓氨水,实验测得逸出气体(除氨气和水蒸气)体积为0.672L (50%氯气和50%的氮气)问有多少克氨被氧化?(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 解析: 解:设反应中有x g 氨被氧化,根据方程式8 mol 氨有2 mol 被氧化, 解之:g x 34.0= [例2] 在500mL l mol/L 的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块铁片反应一段时间后,将铁片取出洗净干燥后称量,铁片质量增加了g 75.0,问析出了多少克铜?反应后硫酸亚铁摩尔浓度是多少? 解析: 解:设有g x 铜析出,有y mol 硫酸亚铁生成,根据反应方程式有: 解之1.0,35.6==y g x mol ,硫酸亚铁的摩尔浓度= 2.05 .01 .0=mol/L 。 [例3] 把盛有等质量盐酸的两个等质量的烧杯,分别置于托盘天平两端,将一定量的铁粉和碳酸钙粉末都溶解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则加入的铁粉和碳酸钙粉末的质量比是多少? 解析: 解:设加入的铁粉和碳酸钙粉末的质量分别为g y g x 和。反应后两烧杯中净增加质量相等,设净增加质量都为g m ,则有:

解之)(56 100 g m y = 所以铁与碳酸钙质量比为:675 39256100:5456=m m 。 [例4] 把g 1含杂质(不可燃)的黄铁矿试样在氧气中燃烧后得残渣g 76.0。此黄铁矿的纯度为( ) A. 85% B. 80% C. 72% D. 16% 解析: 解:设试样中含二硫化铁g x ,根据反应方程式: ↑++2322 282114SO O Fe O FeS 高温 1204? : 理论质量差量166328?-? x : 实际质量差量76.01- 解之72.0=x 此黄铁矿的纯度= %,72%1001 72 .0=?选C 。 [例5] 向一定量的碘化钾溶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直到黄色沉淀不再产生为止,结果所生成的溶液和原碘化钾溶液的质量相等,由此可知,加入的硝酸银溶液的百分比浓度是多少? 解析: 解:设原溶液有x mol 碘化钾,则加入x mol 硝酸银和y mol 水,因此原溶液中减少的是- I 离子的质量,增加的是加入的- 3NO 离子和水的质量,减增两量相等有: y x x 1862127+=,解得1865x y = ,所以硝酸银的百分比浓度= =?+%10018170170y x x %3.72%10018 65 18170170=??+x x x [例6]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g 190,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称重质量为g 128。求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百分含量。 解析: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酸碱中和滴定――专题训练 1. 在下列叙述仪器“0”刻度位置正确的是() A. 在量筒的上端 B. 在滴定管上端 C. 在托盘天平刻度尺的正中 D. 在托盘天平刻度尺 的右边 2. 准确量取25.00ml KMnO4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A. 25ml量筒 B. 25ml酸式滴定管 C. 25ml碱式滴定管 D. 有刻度的 50ml烧杯 3. 下列实验中,由于错误操作导致所测出的数据一定偏 低的是() A.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俯视读出的读数 B. 用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测碱液浓度时,酸式滴定管洗净后,没有用标准盐酸润洗,直接装标准盐酸滴定碱液,所测出的碱液的浓度值C. 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时,加热温度太高使一部分硫酸铜发 生分解,所测出的结晶水的含量 D. 做中和热测定时,在大小烧杯之间没有垫碎泡沫塑料(或纸条)所测出的中和热数值 4. 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酸碱中和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放下列浓度均为0.1mol/L的溶液混合时,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与NaOH反应时,HCL的中和热小于CH3COOH的中和热 B. 与NaOH 反应时,HCL的中和热大于CH3COOH的中和热 C. 与NaOH反应时, H2SO4的中和热大于HCL的中和热 D. 与H2SO4反应时,Ba(OH)2 的中和热等于NaOH的中和热的2倍 5. 下列关于等体积、等pH的NaOH和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溶液中OH-的浓度相同B. 需要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中和 C. 温度升高10℃,两溶液的pH 仍相等 D.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6. 下列有关中和 滴定的操作:①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 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⑤滴加指示剂于待测液;⑥洗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⑥③①②⑤④ B. ⑤①②⑥④③ C. ⑤④③②①⑥ D. ③①②④⑤⑥ 7. 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 0.1mol?L-1的NaOH溶液,开始时仰视液面读数为1.0mL,取出部分 溶液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0mL,该同学在操作中实际取出的液 体体积为() A. 大于10.0mL B. 小于10.0mL C. 等于10.0mL D. 等于11.0mL 8. 已知次碘酸(HIO)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它与盐酸发生反应将生成() A. HI B. IOCl C. HClO D. ICl 9. 有

酸碱中和滴定基础学习知识原理的计算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计算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在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所用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碱物质的量比求出未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H++OH-=H2O C酸V酸=C碱V碱或:C未知V未知=C标准V标准,或 一、简单酸碱中和滴定 1.某学生用0.1mol/L 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移取20.00mL待测的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 (E)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 则起始读数为________mL,终点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L; 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_mL.

0.00 25.90 根据C酸V酸=C碱V碱可得盐酸溶液的体积25.90mL. 2.某学生用0.1mol/L 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某学生根据三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KOH溶液的 浓度/mol·L-1 滴定完成时,KOH溶液滴 入的体积/mL 待测盐的体积/mL酸 1 0.10 22.6 2 20.00 2 0.10 22.72 20.00 3 0.10 22.80 20.00 列式计算该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 根据C酸V酸=C碱V碱,混合碱的体积为(22.62+22.72+22.80)/3=22.71mL,可得盐酸溶液的浓度为0.1136 mol/L 3.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某同学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依据下表数据列式计算该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滴定次数待测NaOH 体积/mL 0.1000mol/L盐酸的 体积/mL 滴定前滴定后溶液体

完整word完整word版人教版必修一高一化学计算题

化学计算选择 +-2+2- SO,则Cl各为1.5mol,Mg为0.5mol1.在MgCl、KCl、KSO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若K、4224 的物质的量为 ( ) A.0.1mol B.0.5mol C.0.15mol D.0.25mol 0.2mol该离子恰好能使0.6molO2.某氧化剂中,起氧化作用的是X离子,在溶液中722-2-( ) 2-的 X的化合价为 SO离子完全氧化,则XO离子还原后723D. +4 A. +1 B. +2 C. +3 -1(标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甲33.6L3.锌与100 mL 18.5 mol·L+)=0.1 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中c(H) 是( 97.5 g Zn .反应中共消耗 B A.反应中共消耗1.85 mol HSO 4 24:1 的体积比为.气体甲中SO与H D C.反应中共转移6 mol电子222-完bmolBaCl)和(NH)SO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SO4.在aLAl(SO434244223+的物质的量的Al 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molNH,则原混合人员中的3)浓度为( D. 2b-c/6a C. 2b-c/3a A.2b-c/2a B. 2b-c/a 100mL 1 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5.向一定量的FeO、Fe、FeO的混合物中加入32未见血红色。224 mL(标准状况)的气体,在所得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全溶解,放出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是若用足量的CO D.无法计算C.2.8g A.11.2g B.5.6g -1的盐酸,使混合物完全溶L O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1.0 mo1·和6.向一定量FeO、FeFe43-1NaOH 溶液,要1 mo1·L (标准状况)气体,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解,放出224mL 使铁元素完全沉淀下来,所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最少为() A.90mL B.100mL C.150mL D.200mL 7、在由Fe、FeO、和FeO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2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323+离子,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Fe448mL气体(标准状况),此时溶液中无溶解,并放出()::3 1.混合物里A3种物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2 1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之比为B.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Fe离子与ClC.混合物里,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O的物质的量多32 1 D.混合物里,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O的物质的量多328、一定量的Fe和FeO 的混合物投入250 ml 2 mol/L硝酸溶液中,反应完全后,生成1.12 32L NO(标况),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mol/LNaOH溶液,要使铁元素完全沉淀下来,所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最少是() A、450 ml B、500 ml C、400 ml D、不能确定 9.agFeO和AlO组成的混合物全部溶于2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的硫酸中,33223+3+

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3.2.4酸碱中和滴定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 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选修四】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3.2.4酸碱中和滴定

高中化学人教版 选修四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二课时(反应热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反 应热的计算第二课时(反应热的计算)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1题;共42分) 1. (2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而物质的变化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 . 人类日常利用的煤、天然气、石油等的能量,归根到底是由太阳能转变来的 C . 反应热是指反应过程中以热能的形式释放或吸收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具有的总能量的差值 D . 燃烧热是指1mol物质反应放出的热量 2. (2分) (2018高二上·北京期末) 为消除NO对环境的污染,可利用NH3在一定条件下与NO反应生成无污染的气体。 已知:① ?H=+180.50kJ·mol-1 ② ?H=-905.48kJ·mol-1 则反应的?H为() A . +2.98kJ·mol-1 B . -2.98kJ·mol-1 C . +1807.98kJmol-1 D . -1807.98kJ·mol-1 3. (2分) (2018高二上·林州开学考) 已知:①Fe2O3(s)+3C(s) =2Fe(s)+3CO(g) ΔH=+494kJ·mol-1 ②CO(g)+1/2O2(g) =CO2(g) ΔH=-283 kJ·mol-1 ③C(s)+1/2O2(g)=CO(g) ΔH=-110kJ·mol-1 则反应Fe2O3(s)+3C(s)+ 3/2O2(g) =2Fe(s)+3CO2(g)的焓变是()

A . -355 kJ B . +355 kJ C . -355 kJ ? mol-1 D . +355 kJ ? mol-1 4. (2分) (2020高二上·新宁期末)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得失或偏移 B . 失去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 C . 原子得到电子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升高 D . 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5. (2分) (2015高二下·红河期中)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 .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 .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 .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6. (2分) (2019高三上·宁县期末) 将TiO2转化为TiCl4是工业冶炼金属钛的主要反应之一。已知:TiO2(s) + 2Cl2(g) = TiCl4(l) + O2(g) △H = +140.5 kJ/mol C(s,石墨) + 1/2O2(g) = CO(g) △H = -110.5 kJ/mol 则反应TiO2(s) + 2Cl2(g) + 2C(s,石墨) = TiCl4(l) + 2CO(g) 的△H 是() A . +80.5 kJ/mol B . +30.0 kJ/mol C . -30.0 kJ/mol D . -80.5 kJ/mol

酸碱中和滴定专题与pH计算(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6 讲酸碱中和滴定专题与pH 计算 一.概念:用已知物质的量的浓度的酸或碱(标准溶液)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 碱或酸(待测溶液或未知溶液)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二.原理:在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未知物质 的量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所用的体积,根据化学方 程式中酸碱物质的量比求出未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H++OH-=H2O 在滴定达到终点(即酸碱恰好反应)时: 有n(H+)=n(OH-) 即c 酸V 酸=c 碱V 碱 例2:用0.1230mol/L 的NaOH 溶液滴定25.00mL 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滴定完成时用去NaOH 溶液27.84mL。计算待测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三.滴定的关键 ①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所用的仪器是滴定管) ②准确判断完全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是借助酸碱指示剂) 四、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 变化与滴定曲线图 [例题1]:用0.1000mol/L 的NaOH 溶液滴定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0ml/l 的盐酸溶液NaOH(ml) 0.00 10.00 15.00 18.00 19.00 19.96 20.00 20.04 21.00 22.00 30.00 溶液pH 1.0 1.5 1.8 2.3 2.6 4.0 7.0 10.0 11.4 11.7 12.3 问题2: 滴定终点时多半滴和少半滴溶液性质发生怎样改变? PH 发生怎样改变? 问题3: 跟完全反应所需氢氧化钠溶液相差一滴(或多加一滴),对计算盐酸的浓度有没有影响?(通过计算说明注:1 滴为0.04 ml) 解: C =0.1000 ? 0.0200 = 0.1002(mol / L) 酸0.01996跟实际浓度0.1000mol / L 相比,误差很小。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实验——酸碱中和滴定 【知识点1】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及原理 1、概念: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的方法称为酸碱中和滴定。 2、原理:酸提供的H+和碱提供的OH-恰好完全反应 3、中和反应的实质:H++ OH-=H2O(等物质的量反应)。 定量关系:n(H+)=n(OH-) 若是一元酸和一元碱反应,则有 n酸=n碱,C酸. V酸 = C碱. V碱 【知识点2】酸碱中和滴定管 1、两种滴定管构造上的不同点:上端标注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用于装______, _______,______溶液 碱式滴定管---带有玻璃球的橡胶管,用于装_______ 溶液 2、滴定管的读数方法:0刻度在上,从上往下 读,最大量程有25mL、50mL等,注意与量筒(无0 刻度)比较; 3、精确度:,取到小数点后两位,如:、最后一 位是估计值(注意与量筒()比较)。 4、滴定管的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标准液 (或待测液)来润洗。 5、滴定管的固定:垂直于桌面,高度以滴定管尖伸入锥形瓶约1cm为宜。 6、滴定时,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液体的颜色变化。 7、滴定终点的判断:当最后一滴液体滴下后,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且在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8、再次进行滴定时,一定要将滴定管内液体重新注入至0刻度处,以免滴定时液体不足。 9、实际滴出的溶液体积=滴定后的读数-滴定前的读数 【知识点3】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指示剂变色范围的pH 石蕊<5红色5~8________>8蓝色 甲基橙<~橙色>黄色 酚酞<8无色8~10________>10____ A、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尽可能接近中和时的pH B、颜色变化明显。 常用中和滴定指示剂:_______ ________ ③指示剂的用量:________滴 ④滴定终点确定:指示剂的颜色发生突变并且半分钟不变色即达到滴定终点。【知识点4】酸碱中和滴定操作

溶液pH计算方法

第三讲 有关pH 的计算方法 根据pH =-lgc(H +),因此计算溶液的pH 的实质是计算溶液中H + 的浓度。 一、单一溶液pH 的计算 1.强酸溶液的pH 计算方法是:根据酸的浓度先求出强酸溶液中的c(H +),然后对其取负对数,就可求 得pH 。 2.强碱溶液的pH 计算方法是:根据碱的浓度先求出强碱溶液中的c(OH -),然后利用该温度下的Kw 求 出c(H +),然后求pH 。 3.其它溶液的pH 计算方法是:想办法求出溶液中的c(H +)然后取负对数 二、稀释型(指单一溶质加水稀释或相当于水的稀释作用) 实质:稀释前后酸或碱的物质的量不变。一般计算公式:C 1V 1=C 2V 2,据此求出稀释后酸或碱的物质 的量的浓度。 特殊结论: ⒈若为酸:强酸,PH =a,稀释10n 倍,PH =a+n ;若为弱酸,PH =a,稀释10n 倍,a < PH <a+n ; 若酸的溶液无限稀释,则无论酸的强弱,PH 一律接近于7 ⒉若为碱:强碱,PH =a,稀释10n 倍, PH =a -n ;弱碱,PH =a,稀释10n 倍, a -n. < PH <a ; 若碱的溶液无限稀释,则无论碱的强弱,PH 一律接近于7。 三、混合型(多种溶液混合) (1)强酸混合后溶液的pH 求算的方法是:先求出混合后的c(H+)混, 即:()()()121212c H V c H V c H V V +++ +混+=,再根据公式pH=-lgc(H +)求pH 。 (2)强碱混合后溶液的pH 求算的方法是:先求出混合后的c(OH -)混 即:()()()121212c OH V c OH V c OH V V ---+混+=,再通过KW求出c(H +),最后求pH 。 (3)强酸和强碱溶液混合 这里的混合,实为中和,要发生反应:H ++OH -=H 2O,中和后溶液的pH 有三种情况: ①若恰好中和,pH =7 ②若酸有剩,根据中和后剩余的c(H +),即()()1212 12 c H V c OH V c(H )V V +-+=+(过)-,再求pH 。 ③若碱有剩,根据中和后剩余的c(OH -),即()()1212()12c OH V c H V c(OH )V V -+-= +过-,然后通过KW求出 c(H +),最后求pH 。 【课后练习】 1. 下列各种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pH=0的溶液中:Fe 2+、NO 3-、SO 42-、I -

(完整版)酸碱中和滴定专题与pH计算

三. 滴定的关键 ① 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所用的仪器是滴定管) ② 准确判断完全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是借助酸碱指示剂) 四、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 变化与滴定曲线图 [例题1]:用0.1000mol/L 的NaOH 溶液滴定物质的量浓度为 0.1000ml/l 的盐酸溶液 NaOH(ml) 0.00 10.00 15.00 18.00 19.00 19.96 20.00 20.04 21.00 22.00 30.00 溶液pH 1.0 1.5 1.8 2.3 2.6 4.0 7.0 10.0 11.4 11.7 12.3 问题1:滴定终点消耗碱多少? pH 等于多少? 问题2:滴定终点时多半滴和少半滴溶液性质发生怎样改变 ? PH 发生怎样改变? 问题3:跟完全反应所需氢氧化钠溶液相差一滴(或多加一滴),对计算盐酸的浓度 有没有影 响?(通过计算说明注:1滴为0.04 ml ) 解: 0.1002(mOl/L )跟实际浓度0.1000mol/L 相比,误差很小 第6讲酸碱中和滴定专题与 pH 计算 .概念:用已知物质的量的浓度的酸或碱(标准溶液)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 碱或酸(待测溶液或未知溶液)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原理:在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未知物质 的量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所用的体积,根据化学方 程式中酸碱物质的量比求出未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H ++O H=F 2O 在滴定达到终点(即酸碱恰好反应)时: 有n(H +)=n(OH) 即c 酸V 酸=c 碱V 碱 礙为未知液: 酸为未知液: 注:咸如是指輟或减中屮或OJT 个数 例2:用0.1230mol/L 的NaOH 溶液滴定25.00mL 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滴定完 成时用去NaOH 溶液27.84mL 。计算待测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皿液:+常 84 ②K2S. 00 =0L 0685nol/L 0.1000 0.0200 0.01996

溶液PH的计算方法.

溶 液 PH 的 计 算 方 法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当铺地中学024045白广福 众所周知,溶液的酸碱度可用c(H +)或c(OH -)表示,但当我们遇到较稀的溶液时,这时再用 C(H +)或C(OH -)表示是很不方便的,为此丹麦化学家索伦森提出了PH 。它的定义为氢离子浓 度的负常用对数.PH=-lgc(H +)。在高中阶段,以水的电离和溶液PH 计算为考查内容的试题 能有效的测试考生的判断、推理、运算等思维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是屡见不鲜。 下面介绍几种关于溶液PH 的计算方法。 1、单一溶液PH 的计算 (1)强酸溶液:如H n A,设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则c(H +)=ncmoL/L, PH=-lgc(H +)= - lgnc 例1、求0.1 mo1/L 盐酸溶液的pH ? 解析:盐酸是强酸,所以 0.1moL/L 盐酸的c(H +)为0.1moL/L ,带入PH=-lgc(H +)即得PH=1 (2)强碱溶液,如B(OH)n,设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则c(H +)=14 10nc -moL/L,PH=-lgc(H +)=14+lgnc 2、两两混合溶液的PH 计算 (1)强酸与强酸混合 由C(H + )混=112212()()c H V c H V V V ++++先求出混合后的C(H +)混,再根据公式求出PH. 技巧一:若两强酸等体积混合,可用速算法:混合后的PH 等于混合前溶液PH 小的加0.3如: (2)强碱与强碱混合 由c(OH - )混=112212()()c OH V c OH V V V --++先求出混合后C(OH -),再通过K w 求出(H +). 技巧二:若两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可采用速算法:混合扣溶液的PH 等于混合前溶液PH 大的减去0.3. 例2、(93年高考题)25mLPH=10的氢氧化钾溶液跟50mLPH=10的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混合液的PH 是( ) A、9.7 B 、10 C 、10.3 D 、10.7 解析:根据技巧二、可得出答案为B (3)强酸与强碱混合 强酸与强碱混合实质为中和反应,可以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若恰好中和,PH=7。 例3、(04年全国新老课程11题)1体积pH=2.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 全反应,则该碱溶液的pH 等于( ) A 。9.0 B 。9.5 C 。10.5 D 。11.0 解析:因为是恰好中和,则中和后溶液的PH=7,设碱的PH=X,则有 2.5141101010X --?=?,解得X=10.5,答案为C。 ②若酸剩余,先求出中和后剩余的c(H +),再求出PH ③若碱剩余,先求出中和后剩余的c(OH -), 再通过K w 求出c(H +),最后求PH。 3、溶液稀释后的PH求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 溶液pH的计算

溶液pH 的计算 一、强酸(碱)与弱碱(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 pH 之和为14,谁弱显谁性;两者等浓度,谁强显谁性。 即室温下,pH 之和为14的酸与碱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由弱的一方决定;等浓度的同元酸与碱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由强的一方决定。 二、溶液pH 的计算 酸按酸,碱按碱,酸碱中和求过量,无限稀释7为限。 若溶液显酸性,用溶液中的c(H +)来计算; 若溶液显碱性,先求溶液中的c(OH -),再由c(H +)=) 0(-H C K w 求出c(H +),最后 用pH=-lg c(H +),求出pH 三、酸碱中和反应pH 的计算 将强酸、强碱溶液以某体积之比混合,若混合液呈中性,则c(H +)酸:c(OH -) 碱 、V 酸:V 碱、 pH 酸+ pH 碱有如下规律(25℃): 因c(H + )酸×V 酸=c(OH - )碱×V 碱, 故有酸 碱酸V V )c(OH )c(H 碱 -=+。在碱溶液中c(OH -)碱= 碱 )c(H 1014 +-, 将其 代入上式得c(H + )酸×c(H + )碱=酸 碱 V V 1014?-,两边取负对数得pH 酸+ pH 碱=14-lg 酸 V V 碱 。 例如:

四、单一溶液的pH 计算 1、强酸溶液如H n A 溶液,设浓度为 c mol/L ,c(H +)=nc mol/L ,pH=-lg c(H +)=-lg(nc) 2、强碱溶液如B(OH)n 溶液,设浓度为 c mol/L ,c(H + )= nc 1410- mol/L ,pH=-lg c(H +)=14+lg(nc) 五、混合溶液PH 的计算 1、两强酸溶液混合: C 混(H + )= 2 12211V V V )(H c V )(H c +?+?++,先求出混合后的C 混(H +),再根据公式pH=-lgc(H +) 求得。 2、两强碱溶液混合: C 混(OH -)= 2 12 211V V V )(OH c V )(OH c +?+?--,先求出混合后的C 混(OH -),再通过Kw ,求出 c(H +), 再根据公式pH=-lgc(H +),求得PH 。 3、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 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要先根据H ++OH -=H 2O ,计算出哪种物质过量,一般有如下三种情况: (1)若酸过量:C 混(H + )=碱 酸碱 酸V V V )c(OH V )(H c +?-?-+,可直接求出pH ; (2)若恰好完全反应:碱酸V )c(OH V )(H c ?=?-+,溶液呈中性。 (3)若碱过量:C(OH -)=碱 酸酸 碱V V V )c(H V )(OH c 1+?-?+-,根据Kw ,求出c(H +),再求 pH ; 4、稀释后溶液pH 的变化规律 (1)对于强酸溶液,每稀释10n 倍,pH 增大n 个单位(增大后不超过7)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8:酸碱中和滴定

专题八酸碱中和滴定 【考纲导向】 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2.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 3.掌握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简单计算。 【考点聚焦】 知能图谱: 一、中和滴定的概述 1.概念: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它是中学化学中最重要的定量实验方法。 2.原理:H++OH-==H2O,中和反应中酸提供的H+(总量)与碱提供的OH-(总量)的物质的量相等。 3.指示剂的选用 选择指示剂时,一般要求变色明显(所以一般不选用石蕊),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恰好中和时的pH要吻合。 滴定时一般选用酚酞、甲基橙作指示剂。 强酸滴定强碱,强碱滴定强酸,都用酚酞作指示剂;强酸滴定弱碱,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强碱滴定弱酸用酚酞作指示剂。

指示剂一般只能加2~3滴,否则会引起误差。石蕊试液不能作为中和滴定的指示剂。中学常见指示剂及变色范围如下表: 二、中和滴定的操作过程 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洗瓶; 药品:标准液、待测液、酸碱指示剂。 1.准备过程 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用水洗涤玻璃仪器—→用标准液润洗装标准液的滴定管, 用待测液润洗装待测液的滴定管—→装溶液并调整液面(记录初读数)—→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 2.滴定操作 手眼:左手操作活塞或小球,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 滴速:先快后慢,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 终点: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变化且30s 内不恢复原色,读出体积并记录。 3.计算:定量测定时,只有多次重复实验才能排除偶然因素,减少实验误差。如果用A 代表酸,B 代表碱,可以利用以下关系式来计算未知碱(或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应依原理取两次或多次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求出c B B A A B V V c C = 。 三、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1.分析步骤:⑴确定滴定物质和被滴定物质;⑵写出滴定未知浓度和滴定物质体积的关系式;⑶判断。 2.分析依据:c B B A A B V V c C = ,若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液,消耗标准溶液多,则结果偏高;消耗标准溶液少,则结果偏低。其误差可从计算式分析。 引起体积误差的常有: ①读数,②仪器洗涤,③滴定管漏液,④标准液不标准(如称量、配制、混入杂质等引起的),⑤指示剂用错,⑥待测液的量取等。 注意:①一般锥形瓶盛放待测液不需用待测液润洗,有水不影响结果,润洗反而会结果偏高。 ②滴定管(盛放标准液)一定要用标准液润洗,如不润洗,结果会偏高。 ③滴定管(移液管)在量取待测液时要润洗,否则结果会偏低。 (另:配制一定浓度溶液时,容量瓶不需用待配液润洗,否则浓度会偏高。) 【例1】以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未知的氢氧化钠为例,判断以下操作所引起的误差(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⑴读数:滴定前俯视或滴定后仰视;( ) ⑵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 ) 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梳理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梳理 一、中和反应及中和滴定原理 1、中和反应:酸+碱 (正)盐+水 注意: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由生成的盐性质而定(盐类水解)。 2、中和滴定原理(只研究一元强酸与一元强碱的中和反应) 由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时,反应物间按一定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行,基于此,可用滴定的方法确定未知酸或碱的浓度。 对于反应: HA + BOH====BA+H 2O 1mol 1mol C (HA).V (HA) C (BOH).V (BOH) 即可得 C (HA).V (HA)=== C (BOH).V (BOH) )HA () BOH ()BOH ()HA (V V .C C = 若取一定量的HA 溶液(V 足),用标准液BOH[已知准确浓度C (标)]来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可读出(V 读)代入上式即可计算得C (HA ) 定读 标V V .C C )HA (= 若酸滴定碱,与此同理 3、滴定方法的关键 (1)准确测定两种反应物的溶液体积 (2)确保标准液、待测液浓度的准确 (3)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包括指示剂的合理选用) 4、滴定实验所用的仪器和注意事项 (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配铁架台,并垫白纸作背景增加对比度,以便于观察溶液颜色变化)、锥形瓶 滴定管的构造特点(与量筒区别) 1、滴定管分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量取或滴定酸溶液或强氧化性试剂; 酸式滴定管不得用于装碱性溶液,因为玻璃的磨口部分易被碱性溶液侵蚀,生成有粘性的硅酸钠,使塞子无法转动。(玻璃的主要成份为SiO 2 属于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即SiO 2+2NaOH = Na 2SiO 3+H 2O 瓶口内侧与瓶塞都是经过磨砂处理的,表面粗糙,造成碱性的液体容易滞留,并且水分蒸发,碱液浓度增大,促使二者更易反应。其他部位因表面光滑而难于反应) 碱式滴定管-------橡胶管+内嵌玻璃珠(玻璃珠直径稍大于橡胶管内径)-------量取或滴定碱性溶液(可以是氢氧化钠这类强碱,也可以是碳酸钠这类水解呈碱性的盐);不宜于装对橡皮管有侵蚀性的溶液,如强酸、碘、高锰酸钾、硝酸银等。 2、刻度上边的小(有0刻度),下边的大。要注意滴定管的刻度,0刻度在上,往下越来越大,全部容积大于它的最大刻度值,因为下端有一部分没有刻度。滴定时,所用溶液不得超过最低刻度。滴定管的下部尖嘴内液体不在刻度内,量取或滴定溶液时不能将尖嘴内的液体放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