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中的财务管理探讨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中的财务管理探讨

随着当前教育体制不断完善,各级学校均致力于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其中,中职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涉及到年轻人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中职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也多种多样,其中校企合作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模式。然而,校企合作中不容忽视的是财务管理问题,本文将针对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中的财务管理进行探讨。

一、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背景

中职教育是目前中国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也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中职学校校与企业合作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现代教育的趋势。与其他类型的学校相比,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这也为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提供了先决条件。

中职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双赢,不仅使学生在学习之余能接触到实际工作和生产环节,增强了对未来职业的认知和准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中职学校能和企业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促进了学校与社会资源的共享、学科的融合和产学研合作。

二、校企合作中的财务管理问题探讨

中职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众多,其中校企合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模式。在校企合作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则成为了学校和企业之间应解决的重要问题。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财务管理至关重要,而在校企合作中,则涉及到如何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如何合理分配资金,如何减少浪费,如何实现财务收支平衡等问题。

在校企合作中,中职学校作为教育部门,其核心职责是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因此,财务管理的重点是如何保障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学校可以根据自身规模和财务实力,科学制定财务预算和制度,保障资金的合理流转。同时,学校可以发挥自身特色,如加强教育科研和对教育人才的培养,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从而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影响力和声誉度。

而对于企业而言,财务管理的核心点则是如何把握校企合作的机会,切实将资源投入到合作领域,尽力推进校企合作的发展。企业可以依据自身的经营规模和财务情况,制定相应的财务预算和合同,以规范校企合作关系,加强财务管理,从而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

在具体操作方面,中职学校与企业应定期召开财务管理会议,回顾工作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合作方案以提高合作效率。同时,中职学校还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档案记录,有序、规范地进行财务收支流动管理,避免亏损或资源浪费的出现。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中应注意信息沟通的问题。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互通有无是实现双赢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和企业在财务管理中不仅要强调实行科学制

度,还应注重沟通和信息共享。

三、总结

大力发展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中职学校与企业之间如何协同作战,实现双赢,则取决于两方面的配合和协调。而在财务管理上,中职学校应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财务预算和制度,保障资金的合理流转,增强学校的实力和影响力。企业则应依据自身的经营规模和财务情况,制定相应的财务预算和合同,对校企合作的财务管理作出积极参与并加以规范。通过中职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对接、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交流,可以唤醒教育的活力,让中职教育走得更加稳健、坚实。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中的财务管理探讨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中的财务管理探讨 随着当前教育体制不断完善,各级学校均致力于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其中,中职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涉及到年轻人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中职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也多种多样,其中校企合作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模式。然而,校企合作中不容忽视的是财务管理问题,本文将针对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中的财务管理进行探讨。 一、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背景 中职教育是目前中国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也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中职学校校与企业合作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现代教育的趋势。与其他类型的学校相比,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这也为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提供了先决条件。 中职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双赢,不仅使学生在学习之余能接触到实际工作和生产环节,增强了对未来职业的认知和准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中职学校能和企业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促进了学校与社会资源的共享、学科的融合和产学研合作。 二、校企合作中的财务管理问题探讨 中职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众多,其中校企合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模式。在校企合作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则成为了学校和企业之间应解决的重要问题。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财务管理至关重要,而在校企合作中,则涉及到如何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如何合理分配资金,如何减少浪费,如何实现财务收支平衡等问题。 在校企合作中,中职学校作为教育部门,其核心职责是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因此,财务管理的重点是如何保障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学校可以根据自身规模和财务实力,科学制定财务预算和制度,保障资金的合理流转。同时,学校可以发挥自身特色,如加强教育科研和对教育人才的培养,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从而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影响力和声誉度。 而对于企业而言,财务管理的核心点则是如何把握校企合作的机会,切实将资源投入到合作领域,尽力推进校企合作的发展。企业可以依据自身的经营规模和财务情况,制定相应的财务预算和合同,以规范校企合作关系,加强财务管理,从而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 在具体操作方面,中职学校与企业应定期召开财务管理会议,回顾工作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合作方案以提高合作效率。同时,中职学校还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档案记录,有序、规范地进行财务收支流动管理,避免亏损或资源浪费的出现。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中应注意信息沟通的问题。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互通有无是实现双赢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和企业在财务管理中不仅要强调实行科学制

浅析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建议

浅析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建议 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是为学校的经济运行提供保障的重要工作。财务管理涉及 到学校的资金使用、收支情况、财务决策等方面,对学校经济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财务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在这里我们对此进行浅析, 并提出一些建议。 问题一:财务记录不规范 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财务记录并不规范,有些学校甚至出现了明显的漏洞和错误。这 给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也容易让学校的运营出现问题。 建议:学校应加强对财务记录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记 录的流程和内容。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和意识。 问题二:财务监督不到位 有的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监督工作不到位,导致一些不规范的财务行为难以及时发现和 纠正,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建议:建立健全的财务监督机制,制定详细的财务监督规章制度,加强对学校财务的 监督和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和风险。 问题三:资金使用不合理 有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在资金使用方面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例如部分资金被挪用、浪 费等,导致学校财务状况不稳定,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营。 建议:学校应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制定详细的资金使用规定和流程,加强 对资金的监控和审查,严格限制资金使用的权限,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资金的合 理使用。 建议:学校应加强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建立健全的财务决策程序,加强对财 务决策的审查和评估,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问题五: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在一些中等职业学校中,财务人员的素质不高,对财务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欠缺, 影响了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财务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财务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的财务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教育 质量。由于各种原因,中等职业学校存在着一些财务管理问题,如经费不足、会计制度不 完善、财务管理人员能力不足等。本文将就中等职业学校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 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经费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的经费来源主 要依赖于政府拨款和学生学费,但政府拨款往往不稳定且金额有限,而学生学费收取也受 到家庭经济状况和学校声誉影响。中等职业学校需要支付的固定开支较多,如教职工工资、教学设备和教材采购等。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经费,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益,成为中等 职业学校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 解决中等职业学校经费不足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中等职业学校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应按照实际需求和发展规划,合理使用经费,注重与教育教学目标相匹配。根据学生数量和实际需求,合理制定教 师编制和工资标准,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开支。中等职业学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 训基地建设、职业教育服务等方式,增加学校的收入。 2. 多渠道筹措经费。中等职业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筹措经费,如申请各类教育项 目资金、拓宽校企合作渠道、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筹款等。中等职业学校还可以加强与社会 各界的联系和合作,争取社会捐赠和赞助,扩大学校的经费来源。 另一个中等职业学校的财务管理问题是会计制度不完善。会计制度是中等职业学校财 务管理的基础,影响着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由于各种原因,不少中等职业学校的 会计制度存在着不完善的情况,如核算不规范、报表编制错误、财务数据处理不及时等。 2. 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培训。中等职业学校应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 使其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理解会计制度的要求,能够正确处理财务数据和编 制财务报表。中等职业学校还可邀请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开展财务培训和咨询,提升财务管 理水平。 最后一个中等职业学校的财务管理问题是财务管理人员能力不足。财务管理人员是中 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的主体,其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的效果。由于中等职业学校 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不少财务管理人员在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方面存在着不 足。 解决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人员能力不足问题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校企合作视域下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校企合作视域下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中职会计专业是培养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专业课程,与企业的合作是中职会计实践教 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校企合作可以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就业能力提升,但在实践 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将从校企合作视域出发,分析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并提出改进策略。 目前,中职会计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校企合作机制不够完善。部分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密切的合作关系,合作项目和 方式不够多样化,难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学校和企业之间沟通不畅,双方对 实践教学目标和要求的理解存在偏差。 二是实践教学资源有限。一些中职学校面临实践教学场地和设备不足的问题,无法满 足学生实习和实训的需求。企业往往将实践教学作为工作安排的附属,对学校缺乏资源支持,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开展。 三是实践教学形式单一。绝大多数实践教学以模拟操作为主,缺乏与真实工作环境接 轨的机会。学生只通过简单的实验和模拟操作难以获得实际工作经验,缺乏实践操作的能力。 一是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建立起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实践教学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实践机会。学校还应制 定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和需求,与企业达成共识。 二是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学校应投入更多经费建设实践教学设施,提供更好的实践教 学条件。与企业合作,争取其资源支持,共同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场地和设备。 三是丰富实践教学形式。除了传统的模拟操作外,学校还应向企业请教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学生参加真实的会计实务操作。可以引入实践案例教学、企业实习等方式,让学生能 够真实地接触和参与实际的会计工作。 四是加强评价机制建设。学校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评估学生在实践 教学中的表现和能力。需要定期与企业交流,获取企业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评价,以便 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校企合作是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共同推进。通 过完善合作机制,增加实践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加强评价机制的建设,可以提高中 职会计实践教学的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会计实践人才。

校企合作视域下的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

校企合作视域下的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 1. 校企合作视域下的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中职会计专业开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根据学科建设规划,中职会计专业也逐渐倾向于专业化和职业化。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中职会计专业需要更多实践教学的支持。因此,校企合作成为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模式。本文将从校企合作视域出发,分析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及发展建议。 2. 中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 中职会计的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实施是影响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将对于中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类型、优劣势进行探讨,并重点分析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方法及效果,也研究其他模式与校企合作模式的差异,分析其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而为中职会计的实践教学提供发展方向。 3.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职会计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 校企合作模式是深入发展中门类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很好的实现学校和企业合作、优化教育资源、积极推进中职教育发展等多重效益。而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会计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实施此种教育模式的基础。本文将分析中职会计实践教学内容的制定原则和方法,探讨以实务为基础开展的实

践教学内容,重点分析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相关人员提供指导建议。 4. 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会计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有利于培养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而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会计实践教学方法也成为中职会计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将以中职会计学生为核心,设法在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的整个流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职会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索 中职会计实践性教育评价体系是根据国家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围绕职业技能规范进行设计的。本文旨在分析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职会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并比较其他评价体系,探讨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我们需要从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等多方面考虑,从而明确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发展方向,为中职会计实践教学提供评价准则并提出完善建议。 6. 中职会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 中职会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中职教育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素质的提升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本文将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职会计实践教学教师的角色、职责、需求及绩效进行研究,并为教师的选择、培养、评价、激励等方

中职学校财务内控体系构建策略探讨

中职学校财务内控体系构建策略探讨 一、明确内控目标 中职学校的财务内控体系的目标应该明确,即确保学校财务资金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合规性。安全性是指防止财务资金被盗窃、挪用等风险;准确性是指确保财务资金的账务处理准确无误;合规性是指确保财务管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二、建立内控框架 中职学校可以参照国际通行的COSO框架建立财务内控体系。具体做法包括:制定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明确各级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财务审批制度,确保各项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和合规性;建立财务核算制度,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建立财务报告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三、完善内控措施 中职学校还要完善各项内控措施,以进一步加强财务内控。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和控制;建立财务审计制度,定期对学校财务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监督制度,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培训制度,加强内控理念和方法的培训。 四、加强内外协调 中职学校在构建财务内控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内外协调。内部协调包括:各个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合作,形成协同效应;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内外部一体化的财务管理效果。外部协调包括: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和配合,确保财务管理符合相关要求;与审计机构的合作,接受审计监督和评估。 五、不断优化改进 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是一个不断优化和改进的过程。中职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内控流程和措施;要加强对内控效果的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学校还要关注新的财务管理趋势和技术,不断应用新技术和方法,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中职学校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需要明确内控目标,建立内控框架,完善内控措施,加强内外协调,并不断优化改进。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内控体系,中职学校才能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高效化和安全性。

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初探

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初探概述 校办企业是指由学校自主创办或参与经营管理的企业,其财务管理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贯彻“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原则,确保企业经营效益和财务安全。本文旨在探讨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校办企业的发展需要健全的财务监督和管理机制,但许多学校仅仅将其设立为学生实践基地或科技创新基地,重视程度不高,缺乏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和监督,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2.财务预算管理不规范 校办企业在制定预算时,往往缺乏理性思考和分析,输入数据质量很低,同时也缺少制定和落实考核计划等管理流程的考虑,导致预算管理缺乏规范性。 3.内部会计制度不健全 企业会计制度是规范会计核算的基础,没有健全的内部会计制度,容易出现财务数据不准确、费用管理混乱的问题,财务管理难以达到有效的监管和控制。 4.资金管理不到位 资金管理不到位是导致校办企业财务状况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企业在资金运作中会出现缺乏调度、资金流动性差、资金成本过高等现象。 应对方法 针对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学校可以成立校办企业管理机构,同时委派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和监督,建立一套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预算、结算、核算等各项管理流程。 要规范预算管理,建立考核机制,推动预算管理制度实行,预算编制时要充分调研、分析和比较,确定合理的数据和预算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和投入产出效益制定考核计划。 合理的内部管理制度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内部会计制度要符合会计准则和规范,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同时实行内部审计制度,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教学质量提升视角下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研究

教学质量提升视角下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研究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专业已经成为中职学校中备受关注的专业之一。与时 俱进的教学方式和质量的提高成为了中职学校会计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中职学校需要与企业进行有效的合作,以满足企业需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会计专 业人才。本文旨在探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以期提升教学质量。 二、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现状 1.教学质量存在问题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一直是备受争议的问题。目前,许多学校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陈旧等问题依然存在。这导致了学生在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 存在一定的欠缺,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2.缺乏与企业的合作 大部分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缺乏与当地企业的深度合作,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有限,无法真正了解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也无法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实 践机会。 三、校企合作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意义 1.拓展教学资源 校企合作可以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例如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先进 的教学设备。企业可以向学校提供最新的实践技术和行业信息,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行业 动态和实践技能。 2.提高教学质量 校企合作可以有效提高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会计专业知识,提升职业素养和技能。 3.适应市场需求 校企合作可使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调 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培养更适应市场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 四、校企合作模式

1.实训基地建设 建立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的有效方式之一。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和技术设备,设立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技能。 2.实习实践 学校可以和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学生可以在企业进行实习,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业务操作,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3.项目合作 学校可以和企业合作开展一些会计实践项目,例如企业的财务分析、资产评估和税务筹划等。学生在项目中与企业工作人员合作,进行实践操作,提高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 某中职学校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了会计实训基地。学校利用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和软件,进行会计模拟操作课程。学生在基地内学习会计核算知识,模拟进行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核算准确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管理办法

XXXX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管理办法 一、校企合作目的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结合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要求,为进一步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更好地为地方和行业经济建设服务,校企合作是加强学校与企业在开发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产、学、研、销紧密结合的先进技术信息平台,引进现代企业的先进理念、先进装备、先进技术、先进管理,重点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教学和水平,提高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途径。为与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形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推动校企合作取得实效,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校企合作原则 1.服务原则 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学校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学校要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积极为企业开展人员培训,做好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2.互利原则 校企合作双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通过合作,企业应达到增加经济效益、促进科技进步、提升员工素质等目的;学校应达到增强教学实力,促进产学结合,提高学生技能的目的。 3.统管原则 校企合作是双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一致,要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4.互动原则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服务企业,企业以经营为中心,为教学服务,以服务换服务。合作企业具备在学校选拔学生的优先权。 三、合作企业的条件 1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较好的业绩,具有较高的合作诚信度。 2.校企合作项目能促进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带动招生、就业良性循环,适应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需要。 3,不宜引进的校企合作项目范围 (1)拟引进的校企合作项目中含有国家或行业协会明令禁止的设备、材料、工艺、技术; (2)单纯进行商业性生产经营; (3)有关法律、法规禁止的其它情形。 四、校企合作模式 1.工学交替模式

财务管理深度校企合作的教学改革探讨

财务管理深度校企合作的教学改革探讨 一、引言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企业的资金流动、投资决策、融资 策略等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成为高校教育界的一大挑战。 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提高财务管理相关专业的教学质量,校 企合作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改革形式。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将教学和实践相结合, 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企业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更合适的财务管理人才,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 本文将结合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实际情况,探讨财务管理深度校企合作的教学改革, 以期提高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 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实践性 传统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主要以理论课为主,课程设置相对单一,主要包括财务会计、 公司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存在一定的距离,学生 在校期间缺乏与企业实际运作相关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往往难以适应企业的工 作要求。 2. 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由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较为繁杂,需要较强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一 些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这就导致了教学内容的更新不及时,师生之间 的互动较少,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3. 就业压力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专业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大部分学生在校 期间缺乏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机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难以得到充分锻炼,导致他们在求 职过程中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三、校企合作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 实践机会增加,丰富课程设置 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供更多与企业相关的案例分析、实际操 作等课程内容。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管理实际操作,提高

中高职衔接模式下财务管理研究

中高职衔接模式下财务管理研究 作者:赵本纲冯海 来源:《职教通讯》2014年第32期 摘要:中高职衔接下的财务管理,是中高职衔接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有利于加强财务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此,以五年大专式模式为载体,重点讨论了财务管理活动的意义、影响因素,提出了“统一领导、集中核算、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若干实践建议。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模式;财务管理;体制 作者简介:赵本纲,男,长沙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冯海,女,长沙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4)32-0046-02 中高职衔是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是健全职业教育从低层级到高层级或更高层级的教育衔接。近年来,中高职衔接的三种模式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开设与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中高职衔接下的财务管理问题是中高职衔接活动的一个衍生问题,区别于中高职独立办学下的财务管理问题,因而是一个相对特殊的问题。当前,研究中高职衔接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具有理论上的必要性和实践上的必然性。 一、中高职衔接模式概述 中高职衔接模式及其特点是探讨中高职衔接下的财务管理模式问题的起点和基础。结合当前国内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我国中高职衔接主要模式及特点有三种:(1)联合办学式。即一所或几所中职学校与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联合办学,采取3+3方式,前3年在中职学习、后3年在高职学习,按阶段完成各自教学任务;(2)五年大专式。即选择部分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办5年一贯制的高等职业教育。另一种形式是高职院校直接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并且有“2+3”和“3+2”的两种学制;(3)对口高考式:高等院校在高考录取时,录取一批参加了高考并且分数达到本校最低抛档线的中职生,被录取的中职生只能就读中职所学专业。对口高考式采用3+3学制,学生可以分别获取中专和大专毕业证。 二、影响中高职衔接的财务管理环境分析 中高职衔接的财务管理环境是指衔接中的学校所受到的外部影响财务管理的各种因素及学校本身的内部因素[1],概括起来财务管理环境主要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一)内部环境

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中职学校财务管理是为了维护学校的财务安全和合理运营,确保学校的财务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在实际的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可能会面临各种问题。以下是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财务数据记录不准确或缺失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数据的记录非常重要,准确的数据记录能够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由于人为疏忽、操作不规范等原因,财务数据的记录可能出现不准确或缺失的情况。 对策一:建立规范的数据记录流程 学校应建立规范的数据记录流程,明确各项财务数据的记录方式和时间节点。财务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数据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对策二:进行财务数据的核对和审查 学校应定期进行财务数据的核对和审查工作,对已记录的数据进行确认和比对,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或缺失的数据。 问题二:资金管理不到位或出现财务风险 中职学校的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资金管理不到位或者存在财务风险,将会给学校带来财务损失。 对策一: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的使用范围和流转渠道,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管和控制。 对策二: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学校应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对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和防控,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和损失。 问题三:财务报表不规范或滞后 财务报表是学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部和内部了解学校财务状况、对决策提供参考。 对策一:建立规范的财务报表制度

学校应建立规范的财务报表制度,明确财务报表的编制标准和要求,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对策二:做好财务报表的及时编制和公开 财务管理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编制财务报表,并及时公开,确保各方能够及时了解学校的财务状况,做出正确决策。 问题四: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或违纪违法行为 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或存在违纪违法行为,将会给学校的财务管理带来风险,甚至导致经济损失。 对策一: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学校应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法律法规意识和职业道德。 对策二: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监督机制 学校应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人员考核制度和监督机制,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考评和日常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各种问题,但只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就能够保证财务管理的效果和安全。

浅谈中学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中学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学学校在日常运营和管理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财务管理 问题。财务管理是中学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运营。由于各种 因素的影响,中学学校的财务管理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对策应运用当代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一、中学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资金使用不透明 中学学校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拨款、校园收费和其他捐赠等,然而在资金使用方 面存在着不透明的情况。一些学校因缺乏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导致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 滥用、挥霍、浪费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的财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 财务监管不力 中学学校的财务监管一直是一个难题。一方面,学校领导部门可能因为缺乏相关财务 知识和技能,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导致财务监管不力。学校财务管理部门可能因为人员 不足或能力不够,无法有效地对学校的财务进行监管,进而造成财务管理混乱。 3. 资金分配不公平 在一些中学学校中,存在着资金分配不公平的问题。由于财务管理部门工作不力或者 学校领导部门存在偏向,一些教育资源的分配可能不够公平,导致资源短缺和教学质量下降。 1. 建立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 中学学校应当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明确学校资金的来源和用途,规范资 金使用程序和责任追究制度。应当建立起一个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学校的日常财务 管理工作,确保资金的安全和透明。 2. 加强财务监管建设 学校应当加强对财务管理部门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财务专业能力和监管意识。学 校领导部门也应该加强对财务监管工作的重视,建立起全方位的和严格的财务监管机制, 确保学校财务的安全和稳定。 3. 推动资源公平分配

校企合作的应用型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常州工学院为例

校企合作的应用型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常州工学院为例 作者:刘贤仕 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6年第9期 摘要:深度有效的校企合作是“卓越计划”顺利实施的保障。阐述“卓越计划”的要求,针对常州工学院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现状,构建了应用型卓越财务管理人才“3+1”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邀请企业参与设计培养目标,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参与人 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以及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卓越财务管理创新人才。 关键词:卓越计划;财务管理;卓越人才;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6)25-0217-03 一、引言 我国教育部2010年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1],“卓越计划”要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 培养过程,学校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首 批试点的普通高校一共有61所,常州工学院属于第二批次进入的普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虽然不在“卓越计划”之列,但是“卓越计划”与常州工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在培养宗旨 上并无太大区别,学校完全可以借助“卓越计划”,结合工科特点与优势,建立校企合作办学 模式,培养应用型卓越财务管理人才。 二、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财务管理专业是常州工学院的特色专业,历来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重视校内理论教 学与校内模拟实训的同时,加大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先后与多家大中型工商企业签定 了长期实习、实训协议。本专业有相对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常州澳弘电子有限公司、常州云 锦服饰有限公司、江苏同大气雾剂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市城北工程机械配件有限公司、常州市 常润玻璃有限公司、常州新北耀新通用机械配件厂、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等20多家签约实习基地,可供学生实习训练,具有较好的实践性教学环境。 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建设和发展,常州工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成果日趋丰硕,培养了大批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门人才,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工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和针对性不 突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以知识输入为 导向,沿用传统“填鸭式”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完善,涉及知识范围狭窄;必修和 选修课学分不合理,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与交叉欠缺;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忽视实践能力、创新 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大多仅为企业培训员工,企业只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力度不大,层次较浅。 三、校企合作的应用型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借鉴国外培养模式 纵观国外高等教育[2],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工程师培养模式是成功的典范。应用科学大学一般为四年制,“3+1”学制结构,其中包括1年的企业实习。其生源情况、培养目标、大学学制、培养方式、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等方面与国内高校比较,大不相同(见表1)。

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

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 一、学校预算的概念 学校预算就是学校按照国家有关预算编制的要求,根据学校教育发展规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和财力情况结合单位工作任务安排所需资金,是学校运用、分配和控制资金的依据。中职学校的预算是反映中职学校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的现金收支、资金需求等财务状况的一整套财务资金管理情况,预算管理是中职学校财务管理的核心,综合体现了一个学校的资金管理水平。 二、中职学校预算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预算是筹集资金、控制支出以及考核效益的基本依据,是学校内部控制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由于教学体制的变化,中职学校的生源普遍减少。中职学校能否争取到生源,最重要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在中等教育体系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科学的预算管理有助于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提高学校在竞争中的生存能力。同时,由于生源减少,导致财政拨款数中按学生数安排的生均经费和助学金拨款也相应减少。2012年开始实施的中职学生免学费政策,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原收取2880元学费改成财政只补助2600元,对三年级学生原收取2880元学费改成财政只补助1300元,使中职学校的预算收入大打折扣。如何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中职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缓解这一矛盾,使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能有序正常运行,有必要加强学校预算管理。目前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预算不规范,单位负责人的预算意识薄弱,不符合会计核算及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只有通过科学测算和正确编制,才能令学校财务活动达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只有不断深化中等职业学校的预算制度改革,加强预算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学校资金的有效运行和成本的有效控制,缓解中职学校的资金压力。 三、中职学校现行预算管理方法 随着中职学校的发展,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经历了两年时间的建设,其成效已基本凸现,特别是在校企合作建设方面,有些中职学校的收入已逐渐呈现多样性,预算所涉及的内容多样化也决定了预算方法的多样化,由于中职学校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在课程安排上以动手能力为主,校内的硬件设施较多,支出项目较分散,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各类中职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的,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目前,各中职学校所采用的预算方法有增量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弹性预算法等。 1.增量预算法 增量预算法是指以上年收支决算水平为基础,结合未来有关影响收支变动因素,分析各种原因,通过调整影响收支的相关因素来确定来年预算数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传统的预算方法,较为简单,但容易墨守成规,因为在使用增量预算时,原有的开支项一般很难调减,即使其中的一些支出项已没有设立的必要了。增量预算最容易掩盖低效率和浪费,同时也容易滋长预算中的“平均主义”和“简单化”。但这在目前的中职学校中,使用的最为广泛。 2.零基预算法 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单位对来年的工作进行重新部署,各职能部门主管对新的预算年度中拟完成的任务进行审核整理,重新估计为完成各项任务所需的支出金额,不受以前年度实际发生的支出项目或支出数额的影响。这种方法摒弃增量预算法中基数的不合理因素,将年度所有项目根据需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排序,从零开始,将预算编制到具体项目。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要求预算人员树立全局观念,避免支出的随意性,对目标的实现没有帮助的则不安排开支,缺点是工作量比较大。 3.弹性预算法 弹性预算是指以将来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水平为基础,编制能够适应多种情况预算的一种方法。在中等职业学校,收入基本上是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根据学校教职工人数及

校企结合 共建财务管理专业新机制-最新文档资料

校企结合共建财务管理专业新机制 财务管理学科实质上可看作是将金融学科和会计学科联系在一起的“中观学科”,以培养CFO复合型人才为导向的财务管理学科应定位为:立足于微观企业主体,放眼宏观金融环境,融合金融与会计学科双重优势,探寻企业财务运行机制与决策优化的综合性学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应系统掌握现代财务管理专业理论及实际操作方法,熟悉经济、证券、金融、会计、审计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掌握财务软件相关使用方法,能有效地进行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学科课程设置中除了应包括本学科应有的核心专业课程外,还应融入金融学科专业核心课程和会计学科专业核心课程,同时还需要开设大量的实践课程和学科前沿课程。这些课程共同的特点是首先要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在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能够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一、当前财务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财务管理学科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可以看出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夯实基础、精通专业、强化应用”符合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然而,在当前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财务管理工作涉及一个单位的财务信息和

会计信息,具有高度的机密性。这导致外单位一般不愿意接受在校实习生到单位进行实习,即使勉强接收,也不会让学生接触到核心的资料和真实的数据。学生始终不能了解单位的资本运作的情况,更不用说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校外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财务管理专业性质也决定了财务管理岗位需要的人数不多,用人单位即使愿意接收实习,能够接受人数也是很少的,导致学校需要联系大量的实习单位,增大了学校工作的难度;从而也带来了学校对校外实习学生的管理难度增大,风险增加;等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所需要的大量实践,很难在校外进行。 而校内的实践一般依托于模拟实训室来进行,然而,部分高校由于经费有限或者重视不足,不去购买财务管理所必须的软件,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实训室。学校在设置财务管理课程时,因为没有资源而不去开设相关实践课程,或者实践课程开设的学时很少,流于形式,导致该专业的一些毕业生在毕业时都没有上过相关的实践课,没有接触过相关财务软件,不具备实际工作能力。 2.课程知识化倾向严重。即使学校具备专门的财务管理模拟实训室,模拟实训室采用的是模拟、虚拟的企业,在实践过程中为了突出教学目的,往往尽可能简化企业运作的环节,避免出现复杂状况,导致模拟实践效果真实性较差,不如在实际企业中进行实践的效果;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的师资来源主要是高等院校的

会计专业“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会计专业“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会计专业一直是高校重点培养的专业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办学模式一直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近年来,“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在一些高校开始探索和实践,这一模式将校内教学与外部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本文将围绕会计专业“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一、“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的内涵 “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在学校内模拟职场环境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让学生走出校园到企业实习参与生产活动。这种模式能够使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聘请企业人员来学校授课,鼓励学生到企业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模拟实习企业 学校会计专业在教学楼内模拟了一个企业的会计部门,学生将在这个模拟的企业部门内实施实践教学。在这个模拟企业会计部门内,学生可以学习到实际核算业务、制定财务报表、管理成本等操作,让学生在学校内就能接触到实际的会计工作,在模拟的企业实践中感受真正的企业文化和运营模式。 学校与各大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让学生在企业中实习学习。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企业环境,学习到公司的会计核算制度和操作流程,了解公司的财务管理体系和会计处理流程。通过实习,学生可以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战经验,为日后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3、企业教师 学校聘请企业里的会计从业人员来学校授课,介绍企业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经验。企业教师将自己在企业工作中的经验和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企业实际操作中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将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模拟实践和企业实习,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增强了他们的实际操作经验,从而更好地适应日后的工作。 2、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促进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项目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校企合作项目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刘可钦李娜 来源:《今日财富》2021年第12期 随着企业对众多高等院校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持续不断的增强,随之而来的科研经费管理也会有所变化,比如其当下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渐突显。本文主要站在高等院校的立场,对于校企合作的相关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并且会给予些许针对性较强的对策以及提议。 一、引言 校企合作可以带来诸多好处,其不仅有利于促进互不相同的合作主体之间实现取长补短与互利共赢,而且在此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此外,财务管理活动在教学企业中属于比较重要的活动之一。 二、校企合作中财务管理的特点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当中,各个在一起合作主体之间所存在的关系都是短暂性的,而且也比较分散,其最终想要的结果无非就是为了更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合作。由此可知,校企合作中的财务管理更加突出表现了自身的所具有的柔性化管理特点,具体来说,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奖励报酬制度的柔性化以及管理决策方式的柔性化。除此之外,对于在校企合作的资金链方面,也能够充分展现出其自身独具特色的的特征,探究其中的原因发现主要是由于其敢于打破传统企业根深蒂固的组织界限。在此同时,每一项资金的运用都是按照契约的规定来实施流动的。从中可以看出校企合作中财务管理现具有的职能相比于传统财务管理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管理范围,而且有利于促进传统财务管理效力的提高。 三、校企合作项目的分析 财务评价结果在校企合作项目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是项目分析和决策的基础条件及主要依据,但是由于缺少较为统一的方法以及标准,不同种类的人在发生不尽相同的情况时,对于相同的财务评价结果最后也许会得出天差地别的分析和决策结果。由此可知,怎么科学合理地进行校企合作项目分析一直以来都是校企合作项目财务管理中的难点问题。现如今,有以下三种方法:首先要屏蔽外界各种各样的干扰和影响,尽可能让财务分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次科学选取能够作为分析依据的参照值,最后需要仔细综合地考虑,且进行全面具体地分析。 四、校企合作项目经费财务管理中现阶段所具有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