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培养方案

高等教育学培养方案
高等教育学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硕士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在高等教育学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和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能力,能在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等文化教育机构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坚持专业方向与学生发展的结合,强调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建立自己的成长档案,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坚持“学”与“术”之间的结合,强调掌握本学科的核心知识,强调学习者具备以下核心能力: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批判反思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判断能力、鉴赏与包容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

二、专业方向

1、高等教育理论与历史

2、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

3、高等教育管理与政策

4、课程教学与人的发展.

三、教学计划:公共课程

1、全校公共必修课程:(9学分)

1)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第一学期,3学分)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第二学期,2学分)

3)第一外国语(第一、二学期,共4学分)

2、全院必修课程:(9学分)

1)教育学导论:理论、制度与历史(第一学期,3学分)

2)教育研究过程与方法(3学分)

3)教育技术学基础(第一学期,2学分)

4)讲座课(1学分)

3、限选和任选课程:(20学分)

专业课程按4个专业方向分为4组:

1)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历史方向

高等教育原理(必修)

教育史类课程(必修一门)

教育哲学类课程(必选二门以上)

教育社会学类课程(必选二门以上)

研究方法类(必选其中一门)

发展与教育心理类(必选其中一门)

2)高等教育的国际与比较方向

高等教育原理(必修)

教育史类课程(必修一门)

国际比较教育类课程(必选二门以上)

教育哲学类(必选一门)

教育社会学类(必选一门)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类(必选一门)

研究方法类(必选一门)

3)高等教育管理与政策方向

高等教育原理(必修)

教育史类(必修一门)

教育管理与政策方向类课程(必选二门以上)

教育哲学类(必选一门)

教育社会学(必选一门)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类(必选一门)

研究方法类(必选一门)

4)课程教学与人的发展方向

高等教育原理(必修)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类课程(必选二门以上)

课程与教学类(必选一门)

教育哲学类(必选一门)

教育社会学(必选一门)

研究方法(必选一门)

四、关于各类课程内容的说明

以下所列是是相关课程板块的核心课程,具体课程的开设,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教育史类课程包括:高等教育史

?教育哲学类课程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哲学专题研究、高等教育基本问题专题讨论等;

?教育社会学类课程包括: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的核心主题;社会发展、教育问题与教育政策;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基础:社会学的视角等;

?国际比较教育类课程包括:国际高等教育治理、全球化与高等教育等;

?教育管理与政策类课程包括:教育政策研究基础、制度理论与教育政策探讨、教育政策案例研究等;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类课程包括: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中的心理学问题、大学生心理发展、教育辅导理论与实践;

?方法类课程包括:质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设计与资料分析、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等

?课程与教学类课程包括:课程教学论

五、能力建设

学生在学习期间,结合相关的课程学习,应当至少完成以下十项任务,作为实际能力之体现:

?读书报告:精读十本经典,撰写五篇以上读书心得

?研究报告:参与或主持一项课题研究,提出研究问题、确定研究路径、设计研究问卷、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实习报告:参与一次教育实践或社会实践,撰写实习报告。

?调查报告:进行一次与教育相关的实地调查,撰写教育调查报告;

?案例研究:参与并跟踪一项教育管理或教育政策实践,并撰写一份案例研究;?教学设计:设计一堂课,有条件的情况下,实地上一堂课;

?教学评价:实地评价一堂课,熟悉教学评估;

?领导讲话:尝试撰写以教育为主题的领导讲话;

?研究工具开发:独立设计一次问卷调查;独立完成一次访谈提纲,就某一个议题进行访谈训练。

?SPSS 的运用;熟练运用PowerPoint

六、有关时间安排

1、确定专业方向:

第一个学期结束前,即每年12月的第三周,确定专业方向。并在专业导师组的指导下修习课程。

2、确定指导教师:

第一个学年结束前通过双选的方法确定导师,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选题。教师在同一届学生中指导论文不超过二名;教授在同一届学生中指导论文不超过一名。

3、论文开题:

论文开题原则上第四学期必须完成。

每年十月中旬二年级申请硕博连读与提前毕业的学生论文开题。

每年三月中旬,二年级学生进行论文开题;

开题前一周,将开题报告提交相关老师审阅。

此次开题未通过的学生,可以在同年十月再度开题。

4、论文答辩:

论文初稿应在第六学期开学后第八周内完成,答辩一般在六月的第二周进行。

七、其他要求

a)免修与补修课程要求:根据学生以往学习情况,由系主任与任课教师决定。

b)教育实践要求:教育实践包括社会实践与课题研究。条件允许,鼓励两者都参加。

社会实践要求:要求学生自己安排时间或在学院的指导下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课题研究: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至少有6个月时间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一项教师主持的课题研究。

c)不能按照以上时间完成学业者,可延长学业一年。(全日制学生原则上要求3年内必须完成学业)

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适用学科、专业

教育学(一级学科,教育学门类)

高等教育学(二级学科,教育学门类)

(本方案适用于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各研究方向,授教育学硕士学位)

(二)学分要求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26分,其中公共必修学分5,学科专业要求学分不少于21。自学学分另计。

(三)课程设置

1、公共必修学分5(政治课3;外语课2)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至少选1门,3学分)

?自然辩证法(文科类) (6061.0053) 3学分(考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 (7061.0483) 3学分(考试)(2)第一外国语(基础部分) (6064.0012) 2学分(考试)

2、学科专业要求学分不少于21学分

必修课 10学分

?教育研究基础 (*********) 2学分 (考试) ?高等教育学(7061.0323) 2学分 (考试)?心理学专题研究 (7061.0342) 2学分 (考试) ?教育研究方法 (7061.0352) 2学分 (考试) ?组织理论与教育管理 (7061.0373) 2学分 (考试)

必修环节 3学分

?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 (69990021) 1学分 (考查) 学术活动(69990031) 1学分(考查)社会实践(69990041) 1学分(考查)

学科专业及选修课程不少于8学分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 (7061.0362) 2学分 (考试) ?中外教育史 (7061.0332) 2学分 (考试) ?教育社会学 (8061.1322) 2学分 (考试) ?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8061.3553)2学分 (考试) ?社会心理学 (7061.1122) 2学分 (考试) ?教育发展与政策分析 (8061.3562) 2学分 (考试)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题研究 (8061.0602) 2学分 (考试) ?教育统计与测量 (8061.0621) 1学分 (考试) ?定性研究方法:原则与实践 (8061.3521) 1学分 (考试) ?心理咨询学(8061.0442) 2学分(考试)?广义大学论 (8061.3352) 2学分 (考试) ?其它导师指定的相关课程

(四)论文

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

(五)备注

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要求查阅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写出不少于8000字的书面报告,内容包括文献综述和选题报告两部分。选题报告会由教育所组织,至少有3位硕士生导师参加。考核成绩包括书面报告成绩和口头报告成绩两部分。

2.其他导师指定的相关课程包括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人文社会学院等开设的硕士生课程。

3.学术活动要求参加10次以上,包括跨专业的学术报告,每次应有记录,经导师签字后自己保存,申请答辩前交教育所记载成绩。

4.社会实践由教育所统一安排,必要时可由导师与教育所协商安排。

5.硕士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文章的要求执行人文学院有关规定。

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坚实的教育科学基础、掌握现代教育与管理手段、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等教育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研究与管理的学术性与应用性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包括:

1.高等学校管理人员

2.各级教育行政人员

3.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后备人员

4.相关部门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员

二、研究方向

1.高等教育原

理 2.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

3.高校德育与学生事务 4.比较高等教育

5.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6.高等学校发展战略与规划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全日制攻读本专业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第三年不提供奖学金)。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修课学分不少于24学分。

对于非教育本科专业的硕士生,要求补修大学本科主干课程2—3门,补修课程只计成绩,不计研究生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图:

四、课程设置:

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

*博士生跨一级学科课程可以选硕士生的学位专业要求课程

五、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

执行学校有关规定和教育科学研究院有关论文的具体要求。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40106)

一、培养目标

博士研究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立志于高等教育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必须系统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掌握高等教育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全面扎实的教学、研究的技能与方法,以及具有创新性的、宽广的研究视野,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熟悉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毕业后能独立从事高层次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专业教学和高等教育管理工作。

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立志于高等教育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掌握高等教育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掌握并能够运用一门外国语,毕业后能独立开展高等教育研究,从事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高等教育原理

2、高等教育管理

3、高等教育政策

4、高等教育评估

5、教师教育研究

6、比较高等教育

三、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1、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部分专业可根据专业特

点与研究生培养状况,将培养年限缩短为2年。

2、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一)必修课程

1、学位公共课(7学分)

政治理论 3学分

第一外国语 4学分

2、高级研究课程

高等教育理论问题研究 3学分

高等教育管理问题研究 3学分

中外高等教育比较研究 3学分

3、学术前沿专题研究 3学分

(二)选修课程

1、专业选修课(选1-2门)

高等教育政策研究 2学分

高等院校发展研究 2学分

高校科技管理研究 2学分

高等教育评估研究 2学分

教师教育专题研究 2学分

高等教育名著选读 2学分

第二外国语 2学分

2、跨学科、专业的课程 2学分(至少选一门)

(三)实践与科研训练(3学分)

1、参加参加学术讨论或听取学术报告至少50次,其中在院或系以上范围内作学术演讲至少3次(每次相当于参加5次学术讨论或听取学术报告)(1学分);

2、社会研究型实践(或教育研究型实践)不少于2周(1学分);

3、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至少2篇(排名第一)。

(四)补修课程

硕士阶段非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必须补修本所内硕士研究生课程,只记成绩,不计学分。在第一学年内完成。补修课程由导师与研究生共同商定。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草案)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北京师范大学“4+2”教育学硕士学位,旨在培养基础教育各阶段高素质、研究型的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通过这一模式的培养,他们能够成为中小学校未

来的教学、科研骨干力量,并能够很快成长为科研、教学和行政管理方面的人才。“4+2”教育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主要是指选拔已经过4年的本科学习获得学士学位者,对他们集中进行2年的教育理论及实践培养,成绩合格者将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

具体培养规格如下: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热爱教育事业,积极进取,勇于开拓;

具有广博的学识修养和良好的专业素质,不仅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还懂得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理论及方法,

具有很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在现代教育观念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教育技术;

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二、招收对象及方式

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中文、历史、哲学8个基础学科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中选拔。学生自愿报名、院系选拔优秀者,经学校批准后,免试入学。

有关选拔名额、条件、办法、收费等情况参见当年北京师范大学《关于4+2模式改革中期筛选的实施办法》。

三、培养模式

(一)学习年限

研究生阶段学习年限为2年,但进入4+2模式的学生,在本科第四年开始学习部分研究生课程。采用全日制的课程学习和教学实习相结合的方式。

(二)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条件:

1、修满课程规定学分。

2、教学实践环节成绩合格。

3、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在两年学习结束后,达到以上三项标准者,可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

(三)课程设置

进入4+2模式培养的学生,前三年与各专业学生按照统一教学计划进行培养。第四学年按分流后的计划组织教学,一是继续完成本专业学士学位要求的学分,并完成毕业论文取得学士学位;二是修读本专业研究生的部分学位课程;三是从下学期起到中学见习。

根据培养目标,4+2模式培养的学生以研修课程为主,兼顾教育实习。课程设置注重结构的全面合理,突出实践性和灵活性,在内容上着重从事教育实践工作的必要性和实用性。课程采用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45学分。(按每周6个单元排课,例如一个整天加四个半天,每学期可修18学分。)具体的时间设置将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必修课为学生提供比较扎实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方向的基础,选修课供学生在此基础上根据个人条件和兴趣爱好有特色地实现发展。

课程设置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部分课程可以直接纳入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课程的安排与实施突出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鼓励有关课程结合实践环节进行,将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与教学实习安排在同一时段;等等。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与外语课由研究生院统一安排;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共15学分)以及专业选修课由各基础学科院系承担;其他教育类课程由教育学院承担,教学见习与教育实习也由教育学院统一安排和管理。

开设6—8周的微型课程(1学分),包括教育专题研究,学科研究等供学生选择。引导学生关注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和教育改革热点和动态,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参与教育实践的热情。

课程设置表:

(四)教学实习

“4+2”模式的教育学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该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因此教育实践环节是培养中的重要环节。

在培养模式中,教育实践环节贯穿于整个学习阶段。从分流后的本科第四学年安排学生进入中学课堂进行教学见习,各类课程也适当地加强实践环节。研究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在微格教学课程中强化教学实践及反思能力,第二学期集中安排半年的教学实习,学位论文亦选择针对教学实践的题目研究和撰写(方案中对于实习的设想需要和有关院系协商后再最后确定)。

(五)学位论文

教育学硕士学位获得者除了要修满规定学分,教学实习合格外,应提交一份高质量的学位论文。根据4+2模式教育学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学位论文淡化纯理论研究色彩,提倡选择对教学实践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题目,例如针对实际问题或改革实验的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等。为了配合论文的撰写,一方面将论文写作与集中的教学实习统一时间安排,另一方面,将有关课程安排在这一时期开设,如数据统计与分析,个案研究等。

论文写作由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组,导师组成员应当包括三方面成员:具有高级职称的教育学硕士或博士导师,学科教学的硕士或博士导师,有实践经验和高级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教研员与教学行政管理者。

在共同负责的同时,为每一位学生指定论文指导教师。

高等教育学判断试题库-B

01 在欧洲中世纪大学,硕士学位一般授予文科。 A.正确 B.错误 02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个人,属于个人本位价值观的观点。 A.正确 B.错误 03 柏拉图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A.正确 B.错误 04 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A.正确 B.错误 05 斯宾塞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A.正确 B.错误 06 罗伯特?赫钦斯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A.正确 B.错误 07 裴斯泰洛齐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A.正确 B.错误 08 赫尔巴特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A.正确 B.错误 09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的社会化,是个人本位论的观点。 A.正确 B.错误 10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的社会化,是社会本位论的观点。 A.正确 B.错误 11 教育形式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是通才教育的主要特征。 A.正确

12 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型是通才教育的主要特征。 A.正确 B.错误 13 针对具体岗位需要培养人才是通才教育的特征。 A.正确 B.错误 14 开设综合学科讲座、举办专题讨论会表明通才教育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 A.正确 B.错误 15 专才教育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较快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 A.正确 B.错误 16 专才教育主要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要来进行人才培养。 A.正确 B.错误 17 专才教育注重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门技能的训练。 A.正确 B.错误 18 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型是专才教育的主要特征。 A.正确 B.错误 19 社区学院的发展,使美国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 A.正确 B.错误 20 社区学院的发展,使日本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 A.正确 B.错误 21 私立大学在日本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阶段发展到大众教育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A.正确 B.错误 22 私立大学在美国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阶段发展到大众教育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A.正确

高等教育学复习提纲.doc

高等教育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 1、高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现象及问题,揭示高等教育规律的科学。 2、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 人才的社会活动。 3.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①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决定了受高 等教育的权利③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4、 制的改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③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 展的速度和规模④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5.教育与政治关系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民主问题 6.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 7.在高等学校中,居中心地位的是培养人才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 K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①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②教育的培养目标③实施 的途径 2、教育目的定义: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 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3、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具有导向作用、调控作用、评价作用和激励作用 4、制定培养目标应处理的几个关系(简答) ①德与才得关系②身与心的关系③业务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 5、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学说及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要点有: ①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 ②人向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③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④现代大工业化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

发展的可能性

⑤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将在共产主义社会得以实现 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6、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劳动和劳动技能的教育。 (1)德育:即培养人的道德教育,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 范,并使其养成相应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 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总称。 (2)智育:向大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 的教育活动。 (3)体育: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知识,增强他们的体质,发展他们 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 1、高等教育四个理论的相应对应点:1、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问题,将围绕 四个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一是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问题,二是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问题,这一问题反映了高等教育活动中的两种教育观;三是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的问题,这一问题体现了高等教育的两个发展模式;四是平等与效率的问题,这一问题体现了高等教育政策的两种价值取向。 2、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 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 3.为什么说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选择? (IX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 必须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相结合的道路。 (2)、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需要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高度结合。 (3)、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现有国情的选择。 4、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取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5、学位是评价个人学术水平的一种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学术水平高低的一 种标准。 第四章: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1、高等学校教师的特点:

吉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复习题

吉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 训高等教育学复习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培养社会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客观法则。 通才教育:是指培养发展较全面、知识面较广、活动领域较宽的横向型人才的教育 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教育活动,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为社会获国家服务的人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高等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一部分,它是依据教育目的规定的高等教育工作的总方向,也是对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出的较为概括和抽象的要求 专业:是指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是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划分的学科门类 层次结构:又称水平结构,是指不同要求和程度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又称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高等教育 教学过程:是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时间流程 高校教学原则:是在总结高等教育教学经验、基础上,依据高等教育教学目的,反映高校教学规律,制定的指导高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潜在课程:过去也称“非官方课程”、“非正式课程”。它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但却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学组织形式:也称教学形式,是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一定结构方式。 学分制:是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并锯此进行有关管理工作的教学制度。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位:是指高等院校授予的头衔,它标志着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在某一领域已达到的标准 简答论述 第一章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教育规律 1、简述教育的本质:(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2)教育的历史性(3)教育的阶级性(4)教育的生产性(5)教育的民族性(6)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2、简述当代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1)高等教育学的问题领域在不断扩大(2)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在发展(3)高等教育学理论基础不断发展(4)高等教育学理论与教育改革的联系日趋加强(5)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的国际化影响越来越明显 3、联系实际,谈谈你如何理解我国高等教育学理论与教育改革日益加强的联系。答:改革的目标指向,最终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改革的实质,是调整教育内部各要素以及教育与外部因素的相互关系。这种教育改革的潮流在我国表现得尤为波澜壮阔。高等教育更是首当其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改革的丰富实践,为发展高等教育理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推动着高等教育学从多层面、多视角去审视过去总结的教育经验,寻找教育的新观点、新内容、新方法,丰富已有的教育理论宝库。这是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为了避免盲目实践带来的苦果,是教育改革顺利进行到底,教育改革也迫切需要科学教育理论的指导。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和高等教育学理论的联系,在宏观的方针政策的改革和微观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愈来愈密切。改革的实践使理论更新和发展,而更新和发展的理论又进一步保证了改革实践的深入进行。 第二章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 1、试述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高等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1)高等教育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制约着目标的设定,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变革,促进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方法的变革)(2)高等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提高劳动者能力的重要手段,实现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价值)(二)高等教育与经济基础的关系(1)经济基础制约着高等教育(性质和规模,目的,内容)(2)高等教育对经济基础具有重要影响(三)高等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1)高等教育为社会政治制度所制约(目的和内容,决定领导权和受教育权)(2)高等教育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培养具有一定政治态度和思想意识的人去维护巩固政治制度,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舆论为

高等教育学整理试题

选择 1.高等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是……专业性 p3 2.在中国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出现的时间是……三千年前 p15 3.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宋代四大书院”是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和……石鼓书院 p16 4.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定的标志是……太学的建立 p16 5.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特点是行会性、自治性和……国际性 p18 6.欧洲中世纪大学实行专业教育,组织教学活动主要围绕的四大学科是……文法医神 p19 7.第一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学者是……洪堡 p24 8.在西方,首开研究生教育先河的是……柏林大学 p25 9.在美国,1862年生效的旨在通过赠地建立学院,以培养农业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法案是……《莫利尔法案》 p28 10.赠地学院运动中诞生的两所著名大学是康奈尔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 p29 11.“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首先提出这论点的是……威斯康辛大学 p29 12.著名的“威斯康辛思想”明确的把大学的主要职能由单纯培养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拓展到……服务社会 p29 13.最早确定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国家是……美国 p29 14.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京师同文馆 p32 15.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并予以实施的《癸卯学制》,将高等教育由低到高分为三级,即高等学堂、大学堂和……通儒院 p33 16.首开中国研究生教育先河的是……通儒院 p33 17.大力倡导教育“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的是……蔡元培 p33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1995年 p41 19.《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1998年 p41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1993年 p41 21.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p44 22.阶级关系规定了高等教育的……利益追求 p45 23.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利的主要因素是……政治 p48 24.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 p53 25.制约高等教育结构完善程度的主要因素是……经济 p54 26.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是……舒尔茨 p72 27.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归因于教育。提出者是……舒尔茨 p72 28.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发展作用主要表现在传承文化、改造文化和……创新文化 p75 29.高等教育目标具有主观性、客观性和……复杂性 p87 30.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依据和……归宿 p89 31.培养为社会和国家服务的人才的高等教育目标所体现的价值观是……社会本位 p90 32.教育史上片面强调传授知识重要性的学派是……实质教育论 p93 33.学校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 p93 34.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称之为……科类结构 p94 35.高等教育由原来的“英才教育”演变为“大众教育”的时期是……19世纪后半期 p96 36.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p102 37.高等学校专业具有“双重性”,即学科性和……职业性 p103 38.高校课程的纵向结构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p114 39.根据“泰勒原理”,课程编制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或阶段,即确立目标,选择经验,组

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题目和答案

高等教育与学等教育高1-1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恩格斯在辩证 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基础上,对科学知识作了() 、理论性分类、“解剖分类” DA、主观性分类 B、客观性分类 C C标准答案: 2.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 中写到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高等专业教育的特殊规律、高等教育 BA D、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教育科学C A标准答案:30分)二、多选(共1道试题, 共培根按照人类理性的哪三种能力对科学知识做出了主观性分类()3. 、分析 D、 想象 C、判断A、记忆 B标准答案:A,B,C2-1西方高等教育发展 史分)2道试题,共60一、单选(共 1.美国第一所真正的州立大学是() 、弗吉尼亚 大学、麻省理工学院 D、哈佛大学A、亚历山大大学 B C D标准答案:()年时 任威斯康辛大学校长的范海斯,他主张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不包括 A、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 作的公民 B、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与文化 C、由社区公共财政资助,以社区为服务重点本 地社会与经济服务、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D C标准答案:40分)1二、多选 (共道试题,共修辞学校,由智者派创办,教学内容主要是“三艺”,包括:()3. 、经济法 D、修辞 C、辩证法 BA、文法标准答案:A,B,C 2-2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是() 、江南制造局工艺学堂 B、江南水师学堂A. C、京师同文馆 D、广州同文馆C标准答案:“癸卯学制”纵向将教育机构 划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在高等教育阶段又分为三级,第一2.级是()A、高等学堂 B、 是大学堂 C、通儒院 D、研究生院A标准答案:分)二、多选(共1道试 题,共40 3.下列书院哪些属于宋代四大书院() BA、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衡阳石鼓书 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C、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 D A,B,C,D标准答案:高等教育 理念的构成要素3-160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分)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 大学人特别看重学术研究层面的理念,把哪个理念称为大学的灵1. 魂。 CA、学生自治理 念 B、教授治校理念、学术自由理念、大学自治理念 D C标准答案:大学拥有不受政府、 教会和任何其他社会力量的干预和控制,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一切事务的()权利,指的是哪 个理念大学自治理念A、学生自治理念 B、教授治校理念 C、管理专业化理念 D、 D标准答案:分)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3.大学校长职业化理念中大学校长 扮演哪些角色、协调者A、募捐者 B、管理专家、政治家 C D A,B,C,D标准答案:高等教育理念的主要流派3-260一、单选(共2分)道试题, 共()1.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德雷克·博克 C、克拉克·克尔 BA、博克、 杜威 D B标准答案:2.中国最着名的杜威思想的解读者是() A、蒋梦麟 D、胡适 C、陶行知 B、陈鹤琴. C标准答案: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高等教育理念中持理性主义的典 型代表人物有()A、纽曼 B、赫钦斯 C、维布伦 D、弗莱克斯纳 A,B,C,D标准答案:4-1高等学校教育制度道试题,共一、单选(共260分)()1. 在硬件方面,基本的逻辑是A、“现存即合理”、“越发达、越复杂” B”、“突出差 异 D、“教育受制于社会”C A标准答案:()2.在特定情境方面,基本逻辑是、“现 存即合理”、“越发达、越复杂”A B D、“突出差异”C、“教育受制于社 会”B标准答案:分)道试题,共二、多选(共140高等学校根据设立性质和经费来

最新浙江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题库_高等教育学

浙江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题库_高等教育学(全)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习过程阶段的是( )。D A.注意定向阶段; B.获得和 保持阶段; C.练习和强化阶段; D.记录阶段 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 B A.实现素质教育;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加强理论教学; D.注重实践教 学 3、文化素质教育不是为了( )。B A.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 B.强化专业教育; C.提高审美情趣; D.提高人文素 养 4、关于如何改变人文教育的落后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 B.开设人文学科方面的课程; C.使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支配地位; D.在专业教育中补充人文教育的A. 个人本位论;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社会本位论; D.政治统帅论6、“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 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的( )。A A.教 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高校培养目标; D.教育工作原则 7、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班风是一种( )。B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核心课程; D.活动课程 8、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 )。D A.教学目的; B.重点难点; C.导入新课; D.讲授新课

9、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C A.郝钦斯; B.阿德勒; C.布鲁纳; D.贝格尔 10、主张课程A.永恒主义课程观; B.改造主义课程观; C.科学主义课程观; D.结构主义课程观 11、教案编写的主体部分是( )。C A.确定重点难点; B.选择教学方法; C.设计教学过程; D.教学反思 12、关于案例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D A.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B.扩大学生的实际知识; C.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D.利于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 13、在我国最早提倡“学分制”的是( )。C A.蒋梦麟; B.竺可桢; C.蔡元培; D.胡适 14、关于课堂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C A.提高教学效率; B.增强教学的计划性; C.因材施教; D.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 15、学校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B A.备课; B.上课; C.考试; D.毕业论文(设计) 16、非课程性教学环节是( )。C A.课堂讲授; B.习题课; C.军事训练; D.实验课 17、高等院校立足本校、服务本校而对院校自身进行的研究属于( )。B A(质的研究; B(院校研究; C(行动研究; D(叙事研究 18、最早确立并实践服务职能的是( )。D A(柏林大学; B(哥廷根大学; C(哈勒大学; D(威斯康星大学19、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B(是 "流"与“源”的关系; C(是教师的职责要求; D(是有机的统一体 20、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意义不包括( )。C A.实现高校的价值回归; B.有利于引领社会反思; C.有利于教师潜心学术,为学术而学术; D.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高等教育学学习提纲

高等教育新论学习提纲 第一章高等教育历史与理论 (一)高等教育的概念演变 了解高深学问教育、中世纪大学、第三级教育的概念内涵,掌握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 (二)高等学校的职能演变 了解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服务三项职能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正确认识高校职能的价值,科学处理各项高校职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三)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了解培养目标的概念,正确认识不同类型高校培养的人才类型及其特点,深入理解国家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意义,能正确分析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变的主要任务。 第二章大学精神与理念 (一)什么是大学精神文化 了解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理念、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正确分析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大学校训的区别与联系。 (二)现代大学理念的时代内涵 了解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理性主义大学理念、实用主义大学理念的思想内涵,正确认识和分析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冲

突。 第三章高校教师发展 (一)学术职业与高校教师发展 了解高校教师发展、学术职业、职业倦怠的概念内涵,理解掌握学术职业的基本特征。 (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发展 正确认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发展的联系与区别。(三)高校教师职业发展 了解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主要阶段,结合自身实际做好职业发展规划。 第四章高等学校管理(本次不列入考试范围) 第五章高等学校课程 (一)高校课程概念与价值观 了解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的概念内涵,正确理解通识教育的价值与实施途径。 (二)高校课程的主要类型 了解核心课程、隐性课程的基本内涵,正确认识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所具有的价值及其比例关系。 (三)高校课程的编制与评价

河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多选题题库

高等教育学多选题 175题 01 高等教育管理的主要方法是() 经费配置 规划 评估 调节 人员配置 02 以下对高等教育描述正确的是()。 高等教育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是通才教育 高等教育具有专业性教 高等教育具有学术性 03 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的是()。 牛津大学 博洛尼亚大学 萨莱诺大学 巴黎大学 布拉格大学 04 属于欧洲中世纪大学学科的是()。 文科 法科 神科 医科 商科 05 柏林大学办学的方针是()。 学术自由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培养专门人才 服务社会 文化创新 06 以下对稷下学宫描述正确的是()。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 具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性质 官方举办、私家主持 由齐桓公创立 由楚文王创立

07 以下对鸿都门学描述错误的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 具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性质 官方举办、私家主持 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 由楚文王创立 08 以下属于宋代四大书院的是()。 白鹿洞书院 岳麓书院 东林书院 嵩阳书院 粤秀书院 09 关于宋代四大书院描述正确的是()。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 应天府书院位于河南登封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商丘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岳阳 10 以下不属于宋代四大书院的是()。白鹿洞书院 东林书院 集贤殿书院 嵩阳书院 粤秀书院 11 以下对京师同文馆表述正确的是()。创建于1852年 创建于1895年 是我国第一所近代高等教育学堂 是我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创建于1862年 12 以下对京师大学堂表述正确的是()。创建于1852年 创建于1895年 是我国第一所近代高等教育学堂 是我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创建于1898年 13 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

2018年河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多选题题库

高等教育学多选题175题 01 高等教育管理的主要方法是() 经费配置 规划 评估 调节 人员配置 02 以下对高等教育描述正确的是()。 高等教育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是通才教育 高等教育具有专业性教 高等教育具有学术性 03 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的是()。 牛津大学 博洛尼亚大学 萨莱诺大学 巴黎大学 布拉格大学 04 属于欧洲中世纪大学学科的是()。 文科 法科 神科 医科 商科 05 柏林大学办学的方针是()。 学术自由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培养专门人才 服务社会 文化创新 06 以下对稷下学宫描述正确的是()。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 具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性质 官方举办、私家主持

由齐桓公创立 由楚文王创立 07 以下对鸿都门学描述错误的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 具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性质 官方举办、私家主持 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 由楚文王创立 08 以下属于宋代四大书院的是()。 白鹿洞书院 岳麓书院 东林书院 嵩阳书院 粤秀书院 09 关于宋代四大书院描述正确的是()。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 应天府书院位于河南登封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商丘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岳阳 10 以下不属于宋代四大书院的是()。白鹿洞书院 东林书院 集贤殿书院 嵩阳书院 粤秀书院 11 以下对京师同文馆表述正确的是()。创建于1852年 创建于1895年 是我国第一所近代高等教育学堂 是我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创建于1862年 12 以下对京师大学堂表述正确的是()。创建于1852年 创建于1895年 是我国第一所近代高等教育学堂 是我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创建于1898年

“高等教育学”大纲

高等学校岗前培训课程之一 《高等教育学》教学大纲 (2009年7月28日) 说明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意义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高等教育处于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国家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教师。离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高等教育的目的将无法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将无法保障,“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也将无法落实。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而高校教师队伍存在着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人员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首要任务。 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现象、揭示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重要科学,是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学习和掌握高等教育学理论、自觉地运用高等教育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科研等工作,既是社会对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又是高校新教师尽快熟悉和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途径,同时还是高校教师提高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水平的不竭动力。 为此,我们把《高等教育学》这门课程作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是为了促进高校新教师能够尽快熟悉和适应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强高校教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最终确保高校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和高校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本大纲编写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本大纲是在2009年7月28日安徽省高校教师培训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由合肥工业大学钟玉海教授、安徽师范大学王守恒教授与安徽理工大学谢振安、安徽财经大学杨天一、合肥师范学院李继秀、合肥工业大学陈群、皖西学院王全林、安庆师范学院张启树、黄山学院余南宁、安徽科技学院李晓东、淮南师范学院廖军和、安徽工业大学毛国红、巢湖学院陶晓丽、安徽大学黄利非和朱光明、池州学院束仁龙、安徽工程科技学院金艾裙等老师共同研讨、创作而成。 大纲的编写指导思想:统一思想、统一内容、统一要求、高效求实,保证高等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质量。 本大纲的编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求实创新。 三、讲课内容和时数 讲课内容共10章,总学时40学时 第一章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2 学时) 第二章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4学时) 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理论(4 学时) 第四章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和管理体制(4学时) 第五章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6学时) 第六章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和课程( 6学时) 第七章高等学校的教学(一)(4学时) 第八章高等学校的教学(二)(4学时) 第九章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4学时)

2019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1.在古希腊时期,哪位哲学家于公元前看作是雅典第一个永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 A 、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康德 标准答案: B 2、高等教育学是属于什么领域的应用学科(30 分) A 、自然科学 B、人文科学 C、社会科学 D、思维科学 标准答案: C 3、下列属于教养性教育的是(30 分) A 、思想政治教育 B、研究方法课程 C、心理健康教育 D、专业课程 标准答案: A,C 1904 年时任威斯康辛大学校长的范海斯,他主张高等学校(30 的基本任务不包括分) A 、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 B、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与文化 C、由社区公共财政资助,以社区为服务重点 D、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本地社会与经济服务 标准答案: C 美国的第一所大学(30 分) A 、亚历山大大学 B、哈佛大学 C、麻省理工学院 D、爱资哈尔大学 标准答案: B 二 、 多选(共 1 道试题,共 40 分) 艺修辞”学,校包括,:由智者派创办,教学内容主要是 “三(分40) A、文法 B、修辞387 年创办的学园被(30 分)

C、辩证法 D、经济法

标准答案: A,B,C 从上世纪 50 年代初开始,我国仿照苏联高等教育的模式,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 A 、 一 B 、 二 C 、 三 D 、 四 标准答案: B 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是 (30 分 ) A 、 江南水师学堂 B 、 江南制造局工艺学堂 C 、 京师同文馆 D 、 广州同文馆 标准答案: C 二、多选(共 1 道试题,共 40 分) 蔡元培于 1917 年初 就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了一场 (40 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 分) A 、 整顿学风,更新师资 B 、 倡导学术自由,推动学术研究 C 、 推动“学”与“术”的分离,改革教学 D 、 实行教授治校 标准答案: A,B,C,D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大学人特别看重学术研究层面的理念,把哪个 (30 理念称为大学的灵魂。 分 ) A 、 学生自治理念 B 、 教授治校理念 C 、 学术自由理念 D 、 大学自治理念 标准答案: C 您的得分: 30 分 将学术自由真正付诸实践的大学是 (30 分 ) (30 分 )

2018年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题目和答案

1-1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恩格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基础上,对科学知识作了() A、主观性分类 B、客观性分类 C、“解剖分类” D、理论性分类 标准答案:C 2.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中写到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高等教育 B、高等专业教育的特殊规律 C、教育科学 D、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标准答案:A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30分) 3.培根按照人类理性的哪三种能力对科学知识做出了主观性分类() A、记忆 B、想象 C、判断 D、分析 标准答案:A,B,C 2-1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史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美国第一所真正的州立大学是()

A、亚历山大大学 B、哈佛大学 C、麻省理工学院 D、弗吉尼亚大学 标准答案:D 2.1904年时任威斯康辛大学校长的范海斯,他主张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不包括() A、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 B、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与文化 C、由社区公共财政资助,以社区为服务重点 D、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本地社会与经济服务 标准答案:C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修辞学校,由智者派创办,教学内容主要是“三艺”,包括:() A、文法 B、修辞 C、辩证法 D、经济法 标准答案:A,B,C 2-2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是() A、江南水师学堂 B、江南制造局工艺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广州同文馆 标准答案:C 2.“癸卯学制”纵向将教育机构划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在高等教育阶段又分为三级,第一级是() A、高等学堂 B、是大学堂 C、通儒院 D、研究生院 标准答案:A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下列书院哪些属于宋代四大书院() A、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B、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C、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 D、湖南长沙岳麓书院 标准答案:A,B,C,D 3-1高等教育理念的构成要素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大学人特别看重学术研究层面的理念,把哪个理念称为大学的灵魂。 A、学生自治理念 B、教授治校理念 C、学术自由理念 D、大学自治理念

(完整)高等教育学试题-(样题及参考答案)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题(样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高等教育机构中,不属于古代高等教育机构的是(D)。 A那烂陀 B岳麓书院 C康斯坦丁堡帝国大学 D巴黎大学(中世纪大学) 2.《莫里尔法案》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代表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职能的出现,该法案颁布的年份是(A)年。 A 1862 B 1762 C 1861 D 1772 3.“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著名高校(B)的校训。 A北京大学 B(前)清华大学 C南开大学 D浙江大学4.在理性主义大学理念里,人永远是教育对象,追求知识和智能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理性主义大学理念的代表人物是( B)。 A杜威 B纽曼 C查理斯·范海斯 D詹姆士 5.高校教师借助学科、专业范围内的行业自律、同行交流的教学发展模式,称为( C )。 A 自我反思模式 B 专家指导模式 C 群体自助互动模式 D 专家介入模式 6.学校相关部门在水平方向依职能不同进行分工,再分别对下级部门实施领导的结构,属于(B )组织结构。 A直线制 B职能制 C直线职能制 D扁平制 7.下列决策模式中,(B)不属于高校组织决策模式。 A行政主导模式 B 党政主导模式C学术主导模式D双重结合模式8.中国高校强调专业设置,(D)高校的专业意识淡薄,本科阶段没有严格的专业,代之以"主修领域"。 A俄罗斯B日本C香港D美国(该阶段的通识教育的比重是100%) 9.(A)依据人的活动类型,将教学方法划分为组织和实施认识活动的方法、激发和形成动机的方法、教学中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三个大类。 A巴班斯基B布鲁姆C泰勒D施瓦布 10.在一段时间的教学结束后,用于确定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评定学生的发展水平的教学评价是(D)。 A定位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 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 1、学习能力评价:就是指教师和学生依据一定的学习能力的评价标准和程序,对学生在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学 名词解释 1所谓“学科建制”:它包含学者的职业化、固定教席和培养计划的设置、学术组织和学术会议制度的建立、专业期刊的创办等。 3康乃尔大学:是赠地学院运动中诞生的一所著名大学,其办学思想是(大学向所有人开放,向所有学科领域开放。) 4高等教育价值的选择历来就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基本上可归结为两种观点:(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和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本位价值观。 5劳动和专业技能教育既包括:(基本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术教育),也包括与专业和职业有关的(基本技能、生产工艺和规范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是根据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而提出的。 6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7教育目的: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12、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也称水平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教育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它包括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 13、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构成状态,是对高等

教育机构所培养人才的知识与人才性质不同进行的。 14、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各种教育类型和教育形式的横向结构,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如何兴办高等教育所采取的种种途径与方式方法的反映,同时也体现者高等教育与科学、文化以及生产、技术、就业等各项经济结构之间的各种关联。 15、高等教育的分布结构:又称区域结构,是高等教育机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 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结构:是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制度性的构成状态和作用方式。又可具体分为较多类型,如高等教育的投资体制、高等学校的运营体制等。 17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实现自身功能的过程中对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体现程度。 19.高等教育制度:高等教育制度一般可以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界定。宏观的高等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系统,包括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办学体制等;微观的高等教育制度是指一所高校内部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包括组织结构的分层,内部权力体系的构成等。 高等教育制度是以学术性为本质的高等教育机构赖以存在与发展的规则体系。 26“T型人才”:“T”上的一条横杠代表知识面,下面的一竖代表知识的深度。“T型人才”也就是知识既博又专的人才。 27“X型人才”:的第一个含义是系统地掌握两门专业知识的人才;

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

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高等教育学》考试范围 一、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培养社会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教育规律: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客观法则 通才教育:指培养发展较全面、知识面较广、活动领域较宽的横向型人才的教育。 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教育活动。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正当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工作遵循的总方向,但它代替不了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专业:指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业领域,是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划分的学科门类。 层次结构:指不同要求和成都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又称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高等教育。 教学过程:是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时间流程。 高校教学原则:是在总结高等学校教学经验、基础上,依据高等教育教学目的,反映高校教学规律,制定的知道高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潜在课程: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证实的教学进行,但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着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学组织形式: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一定结构方式。 学分制:是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并据此进行有关管理工作的教学制度。 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位:是高等院校授予的头衔,它标志着被授予者的受教育成都和学术水平在某一领域已达到的标准。 文化(狭义):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是宗教、政治、道德、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二、简答 (1)简述教育的本质; 社会制约性;历史性;阶级性;生产性;民族性;相对独立性; (2)简述当代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学的问题领域在不断扩大; 2.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在发展; 3.高等教育学理论基础不断扩展; 4.高等教育学理论与教学改革的联系日趋加强; 5.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的国际化影响越来越明显。 (3)为什么说高等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1.高等教育是提高劳动者能力的重要手段; 2.高等教育实现着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 3.高等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简述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 2.调控作用; 3.评价作用; 4.激励作用。 (5)简述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突出强调的素质培养。 1.要求具有进取、开拓、创新精神,用于迎接时代挑战; 2.要求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3.要求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 4.要求具有开创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和法律意识; 5.要求具有较高的道德和理性; 6.要求具有国际意识。 (6)大学职能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社会经济发展; 2.科学发展; 3.大学内在逻辑。

《高等教育学》(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复习题)

《高等教育学》(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复习题) 一、概念 1、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培养社会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2、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也称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是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的体现。 3、通才教育是指培养发展较全面、知识面较广、活动领域较宽的横向型人才的教育。 4、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教育活动,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为社会或国家服务的人。 5、范式是指一种科学信念以及与这种科学信念相联系的研究方法论的集合体,概念、理论工具等是其构成要素。 6、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7、高等教育目的是依据教育目的规定的高等教育工作的总方向,也是对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出的较为概括和抽象的要求。 8、教学是师生在教学系统中通过媒介进行的传递信息的双边活动。

9、教学过程是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时间流程。 10、高等教学原则是在总结高等学校教学经验基础上,依据高等教育教学目的,反映高校教学规律,制定的指导高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1、狭义课程是指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案。它是一整套以教学计划的具体形式存在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12、高校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某一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13、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一定结构方式。表现为教学活动的各要素如何组合和表示,即在教学中如何控制教学活动的规模,如何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如何利用教学活动的场所等问题。 14、备课就是上课前的教学准备。 15、上课就是师生在规定时间里进行教学。 16、学分制是按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教学制度。 17、狭义教学方法是指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通常教育理论提到的就是这个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