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雷雨》的艺术特色 汉语言文学

论《雷雨》的艺术特色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一、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架和激烈复杂的矛盾冲突相映成辉 (1)

(一)艺术构架精巧 (1)

(二)矛盾冲突激烈 (2)

二、极富特色的语言艺术和复杂鲜明的形象塑造水乳交融 (3)

(一)语言艺术成就 (3)

(二)人物形象塑造 (4)

参考文献 (6)

论《雷雨》的艺术特色

[内容提要]

我国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的标志是我国杰出的戏剧大师曹禺先生创作的一系列剧作,这些作品是迄今为止中国戏剧艺术无法逾越的巅峰。而《雷雨》是曹禺的首部戏剧作品。创作背景是1923年到1925年前后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作品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也是他敏锐地提出中国现实社会严重问题的一个最初尝试。自1934年问世后,就以其精巧的艺术构思、鲜明的人物形象及深刻的内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喜爱。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对《雷雨》的戏剧艺术进行了初浅的分析:第一是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架,第二激烈复杂的矛盾冲突,第三是极富特色的语言艺术,第四是复杂鲜明的形象塑造,四个角度来解析这部经典之作。

[关键词]《雷雨》艺术构架矛盾冲突语言艺术形象塑造

一、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架和激烈复杂的矛盾冲突相映成辉

(一)艺术构架精巧

1、《雷雨》的结构精巧的令人惊叹。作者在写作时,非常巧妙地体现了戏剧的特点:时间、地点、情节三要素完整一致,人物安排、场景变换、戏剧情节的展开都集中在一定的场面和场景中。这部剧作在两个场景,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向读者集中展示了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恩怨情仇和关于人世间爱情、亲情的苦辣酸甜,线索分明,结构严谨,爆发力非常大,很多人读了《雷雨》后,都深深的为剧情的跌宕起伏所折服,为人物角色最终悲哀凄凉的结果所叹息。

2、完美的开头、序幕和结尾

在剧作的开头和序幕里,作者细致交代了人物关系,为剧情的发展做层层铺垫,承接上下。在戏剧的结尾,歌声响起,充实了整个戏剧,人物的一个个死去,《雷雨》达到了最顶端,同时艺术也达到了所要表现的价值。开头、结尾不仅带来了艺术的起伏,更多的是艺术的魅力体现。

(1)开头。在开场,“鲁贵与四凤的袒护看来像父女间的家常闲聊,却提示了许多重要的信息,不仅包括他们各自的身份、地位和习性,还揭示出剧中主要人物的关系、四凤与周萍的情爱、周萍与蘩漪的暧昧、周萍与四凤的敌意等,对于舞台上正面展开的情节,

这是近前因;而谈话同时透露了鲁侍萍要来周家这个重要规定情境,为揭开远前因埋下伏笔。”①之间在穿插进周冲来客厅寻找四凤、鲁大海来周家见周朴园这样的过场戏,将周冲对四凤的爱慕、鲁大海对周家的仇恨也展现出来。至此为止,剧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已基本明朗,暗下不表的只有鲁侍萍与周家的关系,它将作为后面情节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推动力量而存留。

因此开头不仅仅是对人物关系的一个充分交代,让观众和读者对人物有一个认识,又是一个结构事件的起点,和艺术的开始,为揭开现实时态悲剧埋下伏笔。让剧情在关系明朗的提前下,顺延起伏发展,同时也让中心结构得以起伏曲折的艺术表现。

(2)序幕和结尾

《雷雨》的序幕与尾声在演出中通常被删去,以至许多人不知道它的存在。在序幕、尾声中,人物的死去,社会的延续,事件的过去,“昔日窒息身心的周公馆改建成了安抚身心的教堂医院,如箭在弦的戏剧冲突随着那场雷雨的歇止也代之以平静,舞台上他人的闲谈与教堂弥撒钟声制造了宁静、和平、肃穆的气氛,在这样的气氛中,人们得以静静思索与回味,如醒者咀嚼梦中事。”②序幕、尾声的舒缓与本事的紧张形成强烈的对比,如果说故事如夏日午后一段离奇撼人的梦,对于观众,序幕与尾声恰好起到了导入梦境与导出梦境的作用。为了不使人们对作品作过分的切近实事的理解,曹禺将《雷雨》表述成一首诗,导引观众的情绪进入于更宽阔而沉思的海。这样,序幕于与尾声就如一幅画的框子,使作品与现实隔离开,从而得到更好的欣赏。

序幕和结尾是一个事件的前起和收尾,序幕是舞台的说明,是结构开始的前沿,结尾是艺术的鼎峙。二者的相呼应给《雷雨》相上了一道金色的光环,保证了中心结构的完整性,构成了相对完美的艺术精品。

(二)矛盾冲突激烈

《雷雨》反映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情节安排巧妙,矛盾冲突杂而不乱,层次感强。同时,作者在剧中将矛盾激化、缓和、再激化、再缓和,节奏紧凑,不给人喘息之机,这正好与“雷雨”这个剧名相吻合。例如四凤,周萍把她当作救赎,周冲把她当作希望,侍萍却不想让她走自己走过的路。再例如周萍,对于周朴园是欺骗与罪孽感,对于侍萍是难逃宿命,对于蘩漪是悔恨与惧怯,对周冲是歉意,对四凤是希望。鲁大海的出现在周公馆掀起了轩然大波,导致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父子相认不相亲反相仇、母子相认不相亲反相怨、兄弟相认不相亲反相残、夫妻相见不相亲反相恨。这杂而不乱的种种矛盾冲突环环紧扣,动人心魄。

《雷雨》的矛盾冲突非常复杂,但都以周朴园为中心,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周朴园

与蘩漪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反映了周朴园作为封建家长对妻子冷酷专制的统治,和追求自由和幸福的蘩漪的不满和反抗。第二条是周朴园和侍萍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这是地主少爷、资本家老爷和孤苦无告的下层劳动妇女之间的阶级压迫和对立。第三条是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这是资本家与工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冲突和斗争。

结论:正是因为精巧的艺术结构同时伴有复杂激烈的矛盾冲突才使得《雷雨》具有无限的艺术张力,让观者心弦紧绷,情绪体验更加充分。

二、极富特色的语言艺术和复杂鲜明的形象塑造水乳交融

(一)语言艺术成就

在语言上《雷雨》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它用一种文字的叙述把故事描述了出来,文字深化的同时也突出剧情的升华,从结构、说明等方面把《雷雨》的视觉、听觉、感觉的冲击体现的完美,把艺术的各元素涌现在观众、读者的感觉里。

1、紧凑集中的戏剧结构,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反比”和“穿插”的表现方法。剧本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两个场景(周家客厅和鲁家住房)内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前后30年的复杂的矛盾纠葛,把“现在的戏剧”(繁漪与周朴园的冲撞,繁漪、周萍、四凤、周冲之间的情感纠葛,周朴园与侍萍的相逢,周朴园与大海的冲突)和“过去的戏剧”(周朴园与侍萍“始乱终弃”的故事,作为后母的繁漪与周家长子周萍恋爱的故事)交织起来,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2、用必要的舞台说明,真实场景的渲染,更完整地塑造人物,更深刻地表现主题。剧本中一再出现的蝉鸣、蛙噪、雷鸣,无不在渲染郁热的苦夏氛围,同时暗示着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以至生命的存在方式:在《雷雨》中,几乎每一个人都陷入一种“情热”——欲望与追求之中:周冲充满着“向着天边飞”的生命冲动,沉溺在永远不能实现的生命自由、健全发展的绝对理想境界的精神幻梦里;繁漪、周萍、四凤,则充分表现了人的非理性的情欲的渴求,尤其是作者倾心刻画的繁漪,她更有原始的野性,更充分地发展了人的魔性。鲁大海也同样满蓄着反抗的、破坏的、野性的力。即使是鲁侍萍,以至周朴园,他们对充满痛苦的(侍萍是一种屈辱之苦,周朴园则是忏悔之苦)初恋的极其矛盾、复杂的情感反应,正表明了对于曾经有过的人的情爱难以摆脱。

3、《雷雨》中有许多地方都采用引导性最强的疑问句、祈使句来与陈述句搭配使用,组织一个个戏剧场面,表现人物间的矛盾冲突。如剧中侍萍与四凤回家后繁漪和周萍的对白:繁“你说,你今晚上预备上哪儿去”周“我——(突然)我找她。你怎么样?”……周“(暴烈)你胡说!你不配说她下等!你不配!她不像你,她——”。因为疑问句、祈使

句对于说话对象有一定的强制作用,明显要求对方作出动作反应。这样正反相结合,既突出事实的主题,又体现出《雷雨》的语言艺术。

4、采用多样化的跳脱断续手法这一手法在曹禺手里已成为一种得心应手的语言艺术手段,它被广泛地运用,而且方式多样,达到新颖独创的境地。如在侍萍叫周萍与四凤永远离开周家时,繁漪、周冲、周朴园陆续上场的一系列对话时侍萍的言语和独白:“不,不!(低头)啊!天!”,周萍(向鲁妈)“您——您是我的——”,“(不由自主)萍——(回头抽咽)”。这样它们借助于语境,并通过剧中人想象来领会话中未说出部分的意思,使实质内容得到强化。同时也引起读者的想象,达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从而增强语言表现力。又如周冲在鲁贵家对四凤讲:“海,……天,……船,……光明,……快乐”的话;以及在四凤将和周萍走时他(疑惑地,思考地)“我忽然发现……我觉得……我好像便不是真爱四凤;(渺渺茫茫)以前,……我,我,我——大概是胡闹。”

5、赋予多义性的语言形式曹禺用一种语言形式同时传达多种信息,在表达话语理性意义的同时,表达丰富的内心动作,使人物的动作生动而鲜明。如:由于剧中所有人的欲望与追求都被一种人所不能的强大的力量所压抑者,剧中几乎每一个人出场时都嚷着“闷”,繁漪更是高喊:“我简直有点喘不过气来。”这象征着生命“热力”的“郁结”——超常态的欲望与欲望的超常态的压抑,造成了人的巨大精神痛苦。由此引发的是极端的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的“‘雷雨’式的性格”,与近乎疯狂的白热、短促的“‘雷雨’式的感情力量”。当听到繁漪那失去了母性的一声大叫:“我没有孩子,我没有丈夫,我没有家,我什么都没有,我只要你说——我是你的!”读者会感到这种人被逼得走投无路时的病态的挣扎。

6、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对于塑造人物形象,起了很大作用。如周朴园:盛气凌人,如他在与儿子和繁漪对话时特别是要繁漪吃药时“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鲁侍萍:抑郁沉缓,如:她看了镜台的相片时的独白正好体现这一点;鲁大海:鲁莽简单,在与周朴园的对话中体现。

(二)人物形象塑造

《雷雨》的艺术成就之一是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极其成功的塑造了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典型——蘩漪和周朴园。在剧中,他们复杂的心理,交织着错综矛盾的情感,都被曹禺先生天才般淋漓尽致地勾画出来。

1、蘩漪——最“雷雨”式的人物

蘩漪是《雷雨》最大成就之一。凡是读过《雷雨》的人,都不能不对她留有深刻的印象。都不能不为她的“壮举”感到震动。在那个雷雨的夜里,她象是一道闪电,把周朴园

竭力维护的“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封建专制家庭劈得粉碎。“不是爱便是恨,不是恨便是爱。一切都走向极端,要如雷如电地轰轰烈烈地烧一场”。这就是蘩漪。

她一个极具魅力的女性形象,无论你是否喜欢她,都会不可抗拒地被她所吸引。这首先来自于她特异的性格光彩。她时而敛声息气,时而疯狂爆发,还有她那畸形的爱情、欲望的冲动,都蕴藏着一种雷雨般的突发性和猛烈性。她代表着“五四”以来女性追求个性解放,争取民主自由的最强音,在她身上折射出不畏强权、争取自由、宁死拼斗的绚丽光彩。作为周朴园的继室,她不甘心为人摆布,敢于反抗周朴园,面对周朴园的训斥,繁漪敢当面顶撞说:“不,我不愿意。”可以说,繁漪是周朴园家长专制的掘墓人。她厌倦了冷寂阴沉的家庭,在死灰般的心底却跳跃着一丝如火的热情,她爱上了周家的长子周萍,落到了“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地步,可是在她看来并不是可耻的,反而是正义的,是自己追求爱情、自由的最好路径,是自己追求青春幸福的一个好途径。所以当周萍痛苦甚至厌恶这种乱伦关系时,繁漪却发出这样的呐喊:“我跟你说过多少遍,我不这样看,我的良心不是这样做的。”“不是恨便是爱,不是爱便是恨”,蘩漪的一切都是走向极端的。“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爱和最不忍的恨。”她爱得狂热,恨得也强烈。曹禺借繁漪的口发出了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的呼喊,以摧毁这个灭绝人性的社会,但也深知专制主义的强大,也只能是无奈地看着这个社会怎样在吞噬着自由和人性的幼芽。“只有真正明白蘩漪的人才能品味出她的魅力,正如同只有爱吃姜片的人才能道出辛辣的好处。”蘩漪——沉静的外表却内蕴着“雷雨”式的性格,文弱的躯干却储藏着极大的力量。这也许正是蘩漪最吸引人的地方——外柔内刚。作者曹禺在谈《雷雨》的创作时,曾这样说过:“我算不清我亲眼看见多少蘩漪,(当然,她们不是蘩漪,她们多半没有她的勇敢。)她们都在阴沟里讨着生活,却心偏天样的高;热情原是一片浇不熄的火,而上帝偏偏罚她们枯干地生长在砂上。这类的女人许多有着美丽的心灵,然为着不正常的发展和环境的窒息,她们变为乖戾,成为人所不能了解的。受着人的嫉恶,社会的压制,这样抑郁终身,呼吸不着一口自由空气的女人在我们这个现实社会里不知有多少呢。”所以,在《雷雨》中曹禺带着极大的怜悯尊敬赞美蘩漪,赞美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她敢冲破一切桎梏,做一次围兽的搏斗。”蘩漪不仅仅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而且告诉现代的女人去抓住幸福,去勇敢的爱。提示大家不要为了安逸的生活而放弃自己的生活信念。

2、周朴园——摇摆于封建专制家长与资本家之间的人物

周朴园也是《雷雨》中写得极好的一个典型。他出身于封建家庭,虽到外国留过学,却又尊崇旧道德。这是一个渗透着浓厚的封建思想的资产阶级人物。他的身上具有资本家与封建专制家长的双重特征。

周朴园是一个带有极大封建性的矿山资本家。他不但贪婪成性,残忍、自私,而且伪善、奸诈。在家庭里,他刚愎、专制,竭力维持着封建性的旧秩序;在矿山上,他野蛮地对工人进行惨无人道的剥削与压制。为了发财,他狠毒地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两千二百名小工,然后从每个工人的性命里,扣下鲜血淋淋的三百块钱;为了镇压矿山工人的罢工斗争,他指使矿上警察开枪打死三十个工人,又利用金钱收买工人代表,破坏罢工斗争。然而,这个道貌岸然的资本家,却以他的伪善和欺骗,赢得了“模范市民”、“慈善家”、“社会上的好人物”的种种称誉,儿子周萍甚至尊崇他是“无瑕的男子”。随着剧情的开展,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许多劣性在这个人物身上得到了细腻的刻画和充分的表现。正如蘩漪揭露他的一样:“你!你忘记了你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啦!”可以说,“周朴园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年轻时,他荒唐无耻,玩弄侍萍,为了维护封建门第观念,又在大年三十风雪交加的晚上逼走侍萍。犯下难以饶恕的罪恶之后,他又“良心发现”,为表示灵魂的忏悔,他对“亡灵”有着种种“虔诚的纪念”。侍萍的出现,对他的社会形象构成了威胁,他要用一张支票来买回他一贯以最“正直”、最“仁厚”的上层人物自居的尊严与体面,来维持他那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形象。可最终,他还是没有逃脱痛苦的折磨,作者这样结局,我觉得也体现了一种命运不可改变的观念。究其原因,还是那个时代造成的。

无论从社会还是从家庭的视角去剖析,无论从资本家还是从封建专制家长的身分去研究,周朴园都是伤天害理的食人者。但“周朴园”的艺术成就远不止于此,作家没有将他塑造成一个单纯的食人者的反面形象,而是从一个常人的角度去刻画他,写出了这个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使这个人物形象真实而不落俗套。

结论:正因为各具特色的语言表达,才更深刻的丰富了剧中人物的内涵。而剧中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又增添了语言表达方面的丰富性。双方的相辅相成,赋予雷雨巨大的艺术美感,给观众新鲜的生命体验。

总的来说,《雷雨》以它现实和虚幻相结合的无与伦比的美打动无数中国人的心灵!它不仅是曹禺创作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更是中国话剧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一部杰作。它的艺术成就还有众多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它伟大的艺术魅力必将在中国文学史上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王晓华,《曹禺戏剧的深层结构》,《审视曹禺戏剧的全新视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2.蒋成瑀,《曹禺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3.曹禺,《雷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4.刘勇、李春丽,《曹禺研究述评》,中学语文,2001年第3期

5.曹禺,《雷雨·序》,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2001年

6.曹禺:《〈雷雨〉的写作》,《曹禺全集》,北京,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年

7.司马长风,《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社,2000年

实 践 课 题 课堂上的语言艺术

大学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

实践单位(基地)

实践活动时间 实践课题 磁县阜才中学 2012.02.10---2012.0

4.20

课堂上的语言艺术 指 导 教 师 情 况

姓名

工作单位 学历 专业 专业技术职务

评语 实践情况

出勤

情况 实践态度 实践能力 实践效果

实践单位意

见 出勤

满分 工作积极,善于向老教师请教,学习。 能胜任中学语文的教学 了解了中学语文课的教

学方法,能深挖教材,充

分备好课,教给学生知

识。 指导教师意见 从不迟到,早退 非常认真,积极 结合了所学专业,能更好的教授初中语文的教学 能上好初中的语文课,并能把所学专业和实际结合起来 实践单位(章): 2012 年04 月 20 日 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2012 年 04 月 20 日 教

点初

审意

合格

审核人(签章):

年 月 日 分校复审意见 复审人(签章): 年 月 日 省电大抽查意见

验收人(签章): 年 月 日

课堂上的语言艺术

实习基本情况:

我于2112 年 2月10 日至3 月20 日,在磁县光禄一中实习了40天。本次实习目的是想通过教育实践,把在电大远教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相结合,初步掌握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在实习中听不同年级(初一到初二各个年级)有经验的老师的课,认真学习各种不同的风格,各种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技巧,并与指导老师探讨,认真领悟,运用到自己的课堂实践活动中,收获良多。不仅懂得了应该怎么去听课,去听些什么方面的,不能只是很肤浅的看内容,看教态,看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看课堂环节的设计的紧凑,看她的教案所设置的目标是否落实在课堂的实际活动中,有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课堂的学习,哪一些的课堂内容讲解的不够充实,能否换一个方式引导学生,看学生的反应情况,学生的学习效果,具体到深层次的方面,让自己学习到了很多课堂上宝贵的实战经验。其中《春》这节课对我印象很深。

具体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一、虚心求教

实习中,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头两个星期我开始听课,认真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我的感触是必须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在快乐中主动地学习。我听了几位老师的课,从效果来看,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分析,对抽象分析较难理解继而引发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即使部分能力强、愿意学的学生能够理解、接受这些分析,也违背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而容易接受的是丰富的感性体验。正如指导老师对我说的,像《春》这样的课文,只要老师读好了,把文中的感情读出来了,课就上好了一大半。心理暗示的作用很大,老师讲课有激情,学生不会不受感染。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音乐、影视、图片等艺术资料,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丰富、映证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

三、协调好课本知识与课外拓展的关系

如今的学生很多对课本知识都不感兴趣,但是一旦涉及课外知识,他们又会相当认真的听讲,因此一定要注意协调好课本知识与课外拓展的关系,让他们能在课外拓展的兴趣上也能学好课本知识。了解好学生的兴趣点所在,与学生所处时代的生活经验相关,把课外拓展穿插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有兴趣在课外还能自主学习,更注重课外知识的积累,但是也不能忽略课本知识的一个基础。布置作业也要注意生活性、综合性和趣味性

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艺术的运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对学生作品的肯定和表扬,多给学生肯定和表扬学生会有一种被夸奖的喜悦和成就感。教师生动形象的解说,示范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从根本上提高思品课的教学水平。语言是交流情感的纽带,幽默的语言使人快乐,激昂的语言使人振奋,形象的语言使人清晰。如果教师再用呆板、空洞的语言平铺直叙,学生听起来就会感到厌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最好能够通过形象的比喻,幽默的语言,来降低坡度,增强记忆。

个人的体会:

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首先,在校期间,应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进入中、小学教书,不一定他在大学期间学什么专业就会当什么教师,有可能学数学的要去教物理,而学生物的要去教化学,甚至一个人负责两门不同的课程,所以在学校期间应该涉猎相当一部分与专业课有联系的知识,做到有备无患,关键时候成为自己的亮点。

其次,作为老师应该掌握过硬的教师职业技能,三笔字、普通话演讲、全能讲课等,都能精通,最好在其中有一项专长,使自己有别于千篇一律的应聘者。

最后,应该多和以前中学的老师,班主任去交流沟通,及时了解教师资源动态,向他们借鉴一些从教的经验,有条件的话和他们保持深入长期的联系,让他们在关键时候为你指点迷津,没条件的话,也要想办法去创造条件,这样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在实习期间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附:《春》教案

《春》教案

一、自学内容及自学目标

(一)、自学内容《春》

(二)、自学目标

1、熟读文章并背诵。

2、朗读课文,概述文章描绘了几幅关于“春”的画面?

3、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二、重点、难点

(一)朗读课文,文章描绘了几幅关于“春”的画面?

(二)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三、自学提纲

(一)、阅读文章3-7段,并分别给各段命名。

第三段:春草图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第七段:

(二)、品读文章,赏析文中优美语句。(直接笔记在文段中)

例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赏析:作者充分运用触觉、嗅觉、视觉、听觉来描绘郊野上春天的气息,充分体现了作者对郊野初春的喜爱与欢喜。

(三)、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比喻原句:

赏析:

拟人原句:

赏析:

排比:

赏析:

四、自学测评

(一)如何理解下列句子?

1、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二)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三)摘录有关描绘春天的名句。(至少三句)

五、你认为的疑点、难点是什么?

六、课堂小结

全文从盼春到绘春,到颂春,到以追求与春天一样美好的生活作结尾。构思何等精巧,结构多么严谨。从这篇文章,还可以看到,作者通过对事物的细致观察,抓住春的特点,用鲜明、生动、准确的语言来描绘春天的景色,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通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使读者如观其景,如闻其声,真是品尝不尽,其味无穷。这些写作上的特点,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和学习。

主题思想:本文作者描绘了生气勃勃、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象,歌颂了春天的活力,抒发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奋发努力,去创造人类美好的春天。

《雷雨》的艺术特色浅析

《雷雨》的艺术特色浅析 作者:代娜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4年第01期 内容摘要:曹禺的作品《雷雨》对我国的戏剧创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我国的戏剧创作引向了高潮。曹禺一生中,创作了多部优秀的戏剧作品,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塑造人物的独特手法,为其在中国的戏剧界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地位。本文主要以曹禺的作品《雷雨》为案例,对曹禺的艺术世界进行剖析,从而对曹禺的作品进行更加深入地解读。 关键词:曹禺雷雨艺术世界女性形象 本文以爝莉为案例,浅析该作品的艺术特色,以期走进曹禺的艺术世界 一.《雷雨》作品简介 《雷雨》是现代最杰出的、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剧作,这部作品通过了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深刻地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丑陋揭露出来,在中国的文坛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故事主要叙述的是在二十世纪初的一个封建资产大家庭,周朴园作为一个封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对下层的百姓和无产阶级工人进行了残酷地剥削和压榨。周朴园的太太繁漪由于不能忍受周公馆内那种封建家长制度的残酷压迫和舒服,于是在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相遇之后爱上周萍,并且开始去追求自己美好的生活。但是不久之后,周萍就意识到这种不正常的乱伦关系,便开始想办法摆脱繁漪,在这过程中,周萍爱上了鲁侍萍的女儿四风。当鲁侍萍来到周公馆后,遇到周朴园,又开始揭露了周朴园和鲁侍萍的一段过往,也发现了鲁侍萍就是周萍的生母。在这一个雷雨之夜,各种人物关系的真想相继浮出水面,周萍与四凤的兄妹关系使两人无法接受,两人相继自杀,周朴园的小儿子周冲在去解救四凤的同时也触电身亡。一场雷雨,浇醒了一个制度,浇醒了一群人,或许在这个时候,对于当时来人将,死便是最好的归宿。 二.《雷雨》中体现出的艺术特色 《雷雨》中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对人物性格的塑造鲜明而又生动 在《雷雨》中,曹禺对剧中每个人物的塑造都是别具用心的,每个人也是鲜明而又生动的。周朴园的资本家的丑恶嘴脸,鲁侍萍的正直与善良,繁漪的对爱情的执着与反抗精神,周萍的胆小懦弱、鲁大海的工人阶级形象,四凤与周冲的单纯与清澈,每一个人物都表现得活灵活现,而且每一个人物也都代表着当时封建社会的不同群体的人,从一个封建社会大家庭来折

《雷雨》写作特点赏析

《雷雨》写作特点赏析 《雷雨》是由曹禺创作的话剧,于1934年首次演出。该剧通过三个 家庭的故事,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冷酷。下面将从题材创新、人物形 象塑造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详细分析《雷雨》的写作特点。 首先,题材创新是《雷雨》的突出特点之一、传统话剧常常围绕着爱情、家庭、婚姻等题材展开,而《雷雨》将焦点放在了普普通通的小人物 身上,揭示了封建家庭的命运与结局。无论是吕家、冯家还是武家,每个 家庭都代表着当时社会中的普通一员,他们身上所经历的困境和悲剧,引 发了当时观众的共鸣。这种关注小人物的创新思维,使得《雷雨》成为一 部充满真实感和社会关怀的作品。 其次,人物形象塑造是《雷雨》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曹禺通过细腻入 微的刻画,使得每个角色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从吕家的软弱无能、冯 家的狡猾自私到武家的懦弱自卑,每个人物都被赋予了独特的性格和行为 方式。这些人物形象的刻画,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 界和成长轨迹,也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此外,语言表达也是《雷雨》的一大特点。曹禺运用生动、贴切的语言,描绘了生活的繁复和现实的残酷。剧中对话生动活泼,具有强烈的现 实感,紧密结合剧情的发展,增强了话剧的艺术感染力。同时,曹禺在剧 本中融入了大量的诗意描写,使得剧中的情感更加深刻和细腻。言外之意、隐喻与比喻的运用,使得剧本兼具了戏剧性和文学性,给观众带来了强烈 的视听体验。 最后,《雷雨》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剧中通过吕家、冯家和 武家的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封建家庭的权力斗争、贫富悬殊、

封建伦理观念的束缚等问题,使得人物们陷入了无法逃脱的困境。通过展示这些社会问题,曹禺对当时社会进行了深入批判,并希望借此唤起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反思。 总之,《雷雨》以其题材创新、人物形象塑造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突出特点,成为一部备受赞赏的经典之作。曹禺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深刻的社会批判,将当时社会中普通人的命运与心灵困境展现在观众面前,引起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新论话剧《雷雨》结构特点与戏剧冲突艺术

新论话剧《雷雨》结构特点与戏剧冲突艺术 《雷雨》是一部中国现代话剧作品,由曹禺创作于1934年。它被誉为中国话剧的经典之作,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戏剧冲突和独特的结构风格而著称。通过对《雷雨》的结构特点以及戏剧冲突艺术的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 《雷雨》在结构上呈现出独特的特点,这体现在其多条线索的交织和错综复杂的情节布局上。整部剧以一个家族的命运为主线,融入了爱情、婚姻、道德、权力等多个主题,使得剧情更加丰富多彩。曹禺巧妙地运用了闪回和倒叙的手法,使得故事情节更加跌宕起伏,情节紧凑,引人入胜。而剧中出现的多个反面人物和情节的交织,更是为该剧增添了不少的戏剧张力。 在《雷雨》中,戏剧冲突的艺术处理更是令人震撼。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各种因素的碰撞、对抗,使得故事情节展现出了强烈的戏剧张力。剧中男主角孙少平对妻子英子的爱情与责任的矛盾,英子与舒绣玉之间的婚姻困境,以及孙家子弟之间的家族斗争等,都表现出了深刻的人性挣扎和社会矛盾。而剧中的反面人物舒绣玉更是塑造的淋漓尽致,她的自私、刻薄、无情,使得整个家族陷入了一场泥潭般的危机之中。这些矛盾冲突不仅使得剧情更加引人入胜,也让观众对人性与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新论话剧《雷雨》在结构特点与戏剧冲突艺术上都呈现出了独特的魅力。通过多条线索的交织和丰富的情节布局,该剧使得故事更加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反派人物的塑造都呈现出了强烈的戏剧张力,使得观众对剧情产生了更深刻的共鸣。我们不妨向《雷雨》这部经典之作学习,深入探讨其中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以期能够为我们的创作与学习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浅论曹禺《雷雨》戏剧艺术

浅论曹禺《雷雨》的戏剧艺术 姓名:张意 班级:2013秋汉语言文学 二○一五年八月十六日

题目:浅论曹禺《雷雨》的戏剧艺术 [内容摘要] 《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中极为成功的著作之一。作者曹禺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本文以文中塑造的八个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为基点,从四个方面对《雷雨》的戏剧艺术进行了初浅的分析:一是激烈尖锐的戏剧冲突;二是曲折巧妙的戏剧情节;三是鲜明复杂的戏剧人物;四是富有特色的戏剧语言。《雷雨》所展示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是悲剧的承担者。曹禺先生用其犀利的笔锋将其以悲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确是经典之作。 [关键词] 曹禺《雷雨》戏剧艺术语言艺术

引言:曹禺的《雷雨》写于1933年,1934年发表于《文学季刊》,1935年在天津和日本东京公演,引起轰动,郭沫若称之为“一篇难得的优秀的力作”。①《雷雨》的确是才华横溢之作,它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这是一部四幕戏,全剧共八个人物。周家的人物有周朴园、周蘩漪、周萍和周冲;鲁家则有鲁贵、鲁侍萍、鲁大海和四凤。8个人物,前后30年间复杂的纠葛,写出旧家庭与旧社会的悲剧与罪恶。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以扣人心弦的情节、各具特色的人物、极为丰富的潜台词和简练含蓄的语言,以及话剧中的诗意特征,如刀刃一般在读者的心弦上缓缓滑过,那抖颤而出的余音,至今未息。在戏剧艺术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雷雨》臻于完美之境。 正文 《雷雨》是曹禺的话剧代表作,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典范之作,也是中国现代戏剧成熟的标志。《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和成名作。下面,笔者试图从以下四个角度谈谈自己对曹禹《雷雨》戏剧艺术的理解。 一、设置激烈尖锐的戏剧冲突。 《雷雨》通过一个带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具有夏日雷雨的征候,反映了正在酝酿一场大变革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情节安排巧妙,矛盾冲突杂而不乱,层次感极强。同时,剧中的矛盾激化、缓和、再激化、再缓和,节奏紧凑,不给人丝毫喘息之机,这与剧名“雷雨”那突如其来、迅猛异常之势相吻合。例如四凤,周萍把她当作救赎,周冲把她当作希望,侍萍却不想让她步自己的后尘。再例如周萍,对于周朴园是欺骗与罪孽感,对于侍萍是难逃宿命,对于蘩漪是悔恨与惧怯,对周冲是歉意,对四凤是希望。这千丝万缕的种种矛盾冲突环环紧扣,动人心魄。 与周朴园的正面冲突共有四处。第一次是周朴园逼蘩漪喝药。“我不愿意喝这苦东西”,“我不想喝”,“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最后她还是妥协了,尽管是“愤怒的把药喝了”。第二次是周朴园催蘩漪去看病。这次是以挑战者的姿态出现的。这次冲突中的蘩漪态度有所改变,但优势还是在周朴园一边。第三次是蘩漪雨夜从鲁家归来碰到周朴园。第四次在剧尾。蘩漪以一个审判者的姿态,将周朴园叫出来,当着众人的面,撕毁了他道德的假面具,让周公馆见不得人的黑暗暴露无遗。此时,周朴园已完全处于消极的被动地位。从刚开始的抵触情绪但还顺从,到后来的“战士”品格:敢于直面数落、嘲笑、蔑视他,到再后来面对周朴园的训斥,敢于当面顶撞,再到最后的总爆发——发疯。在每一幕中都有一个冲突的顶点,每一幕的顶点再逐步上升。全剧在冲突的高潮悲剧性的结局中落下帷幕,极具感染力,不仅给观众以心灵的震撼,而且也更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浅析《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特点和艺术特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题目:浅析《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特点和艺术特色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汉语言文学 层次: 年级: 学校: 工作单位: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内容.............................................3、4、5 一、周朴园与家庭的矛盾冲突.. (5) (1)周朴园的伪善................................5、6 (2)周朴园性格的冷酷............................6、7 (3)周朴园性格的无情............................7、8 (4)周朴园对家人的专横暴戾......................8、9 二、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9、10 三、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 (10) 四、对周朴园形象的总结......................10、11、12 五、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2)

浅析《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特点和 艺术特色 摘要: 《雷雨》是曹禺先生在一九九三年创作的一部优秀的多幕话剧,一九三四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堪称是中国最优秀的话剧作品之一,其结构的缜密性,人物的丰富性,主题的深刻性一直以来都被人称道。我认为,曹禺先生在《雷雨》一书中塑造的人物很多,性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比较代表的有周家二子和鲁大海,而周朴园我认为是塑造的比较成功的。他在这部戏里不仅深刻反映了清王朝末年到"五四"时期广阔的社会空间,而且创作了一系列现代文学史和现代戏剧史上前所未有的人物形象。周朴园就是最突出的一个。他是《雷雨》里的重要人物,他体现着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初期这一历史时期复杂的社会内容。怎么认识他、理解他就成为解读《雷雨》的关键。 关键词: 周朴园人物特点时代特色 内容: 最初接触《雷雨》是上高中时,课本上讲的,当时听老师讲了那么多还是不能从中有所感悟。直到最近我近一次读它,才真正从中思考分析。曹禺曾说:“我从小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心灵上是十分孤单而寂寞的”。这句话让我知道他的一生并不是顺利的,平坦的。这也让我更加深信正是这些痛苦的经历,

《雷雨》的艺术特色浅析

内容摘要:曹禺的作品《雷雨》对我国的戏剧创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我国的戏剧创作引向了高潮。曹禺一生中,创作了多部优秀的戏剧作品,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塑造人物的独特手法,为其在中国的戏剧界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地位。本文主要以曹禺的作品《雷雨》为案例,对曹禺的艺术世界进行剖析,从而对曹禺的作品进行更加深入地解读。 关键词:曹禺雷雨艺术世界女性形象 本文以爝莉为案例,浅析该作品的艺术特色,以期走进曹禺的艺术世界 一.《雷雨》作品简介 《雷雨》是现代最杰出的、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剧作,这部作品通过了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深刻地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丑陋揭露出来,在中国的文坛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故事主要叙述的是在二十世纪初的一个封建资产大家庭,周朴园作为一个封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对下层的百姓和无产阶级工人进行了残酷地剥削和压榨。周朴园的太太繁漪由于不能忍受周公馆内那种封建家长制度的残酷压迫和舒服,于是在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相遇之后爱上周萍,并且开始去追求自己美好的生活。但是不久之后,周萍就意识到这种不正常的乱伦关系,便开始想办法摆脱繁漪,在这过程中,周萍爱上了鲁侍萍的女儿四风。当鲁侍萍来到周公馆后,遇到周朴园,又开始揭露了周朴园和鲁侍萍的一段过往,也发现了鲁侍萍就是周萍的生母。在这一个雷雨之夜,各种人物关系的真想相继浮出水面,周萍与四凤的兄妹关系使两人无法接受,两人相继自杀,周朴园的小儿子周冲在去解救四凤的同时也触电身亡。一场雷雨,浇醒了一个制度,浇醒了一群人,或许在这个时候,对于当时来人将,死便是最好的归宿。 二.《雷雨》中体现出的艺术特色 《雷雨》中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对人物性格的塑造鲜明而又生动 在《雷雨》中,曹禺对剧中每个人物的塑造都是别具用心的,每个人也是鲜明而又生动的。周朴园的资本家的丑恶嘴脸,鲁侍萍的正直与善良,繁漪的对爱情的执着与反抗精神,周萍的胆小懦弱、鲁大海的工人阶级形象,四凤与周冲的单纯与清澈,每一个人物都表现得活灵活现,而且每一个人物也都代表着当时封建社会的不同群体的人,从一个封建社会大家庭来折射出当时整个封建社会的丑陋与落后,让我们看到了曹禺心中对于旧社会的憎恶与对新社会的精神向往和艺术理想。 2.复杂的人物关系必定有着多重的矛盾 首先是情感的冲突,在整部作品中,有多个感情冲突。包括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情感冲突、周萍与繁漪的情感冲突、周萍与四凤之间的情感冲突以及周冲与四凤之间的情感冲突,在每一段情感的冲突背后,都隐藏着一段让人凄然泪下的悲剧故事。 其次是阶级冲突,在剧中的阶级主要有以周朴园为代表封建资产阶级和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无产阶级,也正是这种巨大的阶级冲突,迫使周朴园在一开始并不愿意去承认他与鲁大海之间的血缘关系,因为两者在完全对立的阶级面,这两个阶级的矛盾是由当时的时代决定的,这也就预示着两人的矛盾是无法调节的。 二.浅析曹禺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1.为爱执着、敢于抗争的繁漪 繁漪是《雷雨》中塑造最成功的人物之一,也是整部剧中的一个中心人物。她的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自从被周朴园骗到周家到受封建家长制的残酷压迫与束缚,繁漪胸中人情与情感便被紧紧地束缚住。但是她没有认命,而是勇敢地与当时的环境与制度抗争,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爱情,具有新时代女性的特征。而且,在《曹禺笔录》中,曹禺也曾经坦言道,《雷雨》中他最喜欢的人物是繁漪,并且表示自己曾看到了无数的繁漪,但是没有一个能够像《雷

论《雷雨》的艺术特色 汉语言文学

论《雷雨》的艺术特色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一、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架和激烈复杂的矛盾冲突相映成辉 (1) (一)艺术构架精巧 (1) (二)矛盾冲突激烈 (2) 二、极富特色的语言艺术和复杂鲜明的形象塑造水乳交融 (3) (一)语言艺术成就 (3) (二)人物形象塑造 (4) 参考文献 (6)

论《雷雨》的艺术特色 [内容提要] 我国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的标志是我国杰出的戏剧大师曹禺先生创作的一系列剧作,这些作品是迄今为止中国戏剧艺术无法逾越的巅峰。而《雷雨》是曹禺的首部戏剧作品。创作背景是1923年到1925年前后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作品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也是他敏锐地提出中国现实社会严重问题的一个最初尝试。自1934年问世后,就以其精巧的艺术构思、鲜明的人物形象及深刻的内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喜爱。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对《雷雨》的戏剧艺术进行了初浅的分析:第一是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架,第二激烈复杂的矛盾冲突,第三是极富特色的语言艺术,第四是复杂鲜明的形象塑造,四个角度来解析这部经典之作。 [关键词]《雷雨》艺术构架矛盾冲突语言艺术形象塑造 一、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架和激烈复杂的矛盾冲突相映成辉 (一)艺术构架精巧 1、《雷雨》的结构精巧的令人惊叹。作者在写作时,非常巧妙地体现了戏剧的特点:时间、地点、情节三要素完整一致,人物安排、场景变换、戏剧情节的展开都集中在一定的场面和场景中。这部剧作在两个场景,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向读者集中展示了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恩怨情仇和关于人世间爱情、亲情的苦辣酸甜,线索分明,结构严谨,爆发力非常大,很多人读了《雷雨》后,都深深的为剧情的跌宕起伏所折服,为人物角色最终悲哀凄凉的结果所叹息。 2、完美的开头、序幕和结尾 在剧作的开头和序幕里,作者细致交代了人物关系,为剧情的发展做层层铺垫,承接上下。在戏剧的结尾,歌声响起,充实了整个戏剧,人物的一个个死去,《雷雨》达到了最顶端,同时艺术也达到了所要表现的价值。开头、结尾不仅带来了艺术的起伏,更多的是艺术的魅力体现。 (1)开头。在开场,“鲁贵与四凤的袒护看来像父女间的家常闲聊,却提示了许多重要的信息,不仅包括他们各自的身份、地位和习性,还揭示出剧中主要人物的关系、四凤与周萍的情爱、周萍与蘩漪的暧昧、周萍与四凤的敌意等,对于舞台上正面展开的情节,

《雷雨》艺术特点

《雷雨》艺术特点 1、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构成强烈的人物性格冲突,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周朴园与侍萍相见的重场戏中,突出地表现了作家对自己的人物是多么熟悉。他仅以三言二语就使人物活生生地站立起来。同时,也表现了曹禺特别注重于描绘人物内心微妙的感情波动,善于以最准确,最形象的言语挖掘出人物灵魂深处的隐秘。侍萍已经知道面前就是三十年前的周朴园,周朴园却并不知道眼前的人是谁。第一层的几句责问,还只是封建家长惯使的威风;第二层的查询旧事,则持续着三十年来怀念亡妻的“多情”,此刻的语言舒缓、顺畅、夹带着“沉思”“眷念”;发展到第三层,侍萍微露端睨,他急切地要探问真情,但事关“大人物”的身份地位,因此用语必然吞吞吐吐、假假真真,以遮掩自己的隐恶。随着侍萍一步步揭出真相,周朴园一步步陷于被动,两个人物内心交锋越来越紧张,戏剧冲突也随之激化起来。侍萍沉重的叙述,三十年前的悲惨景象再现了,周朴园再也维持不住道貌岸然的面孔,只能“汗涔涔”地说出了一个“哦”字。当侍萍问到:“老爷,你想见一见她吗?”二个急忙的“不,不,”吐露

了他内心深处的恐惧。最后,弄清侍萍就站在面前,他徐徐立起:“你,你,你是……”这是他很怕承认又无法否认的本能反映,一声低而拖长的“你是……”展现了周朴园此刻剧烈的心理活动。他在迅速思考着侍萍的存在对自己的利害关系,这中间经历了一段不很短的思想路程。在一个刹那的停顿之后,他脱口而出的话是:“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那套多情、怀恋再也装不出来了。刹那的停顿,反映出对于经常思念的少女,已经被折磨成连他都认不出的贫苦老妇人而感到的幻灭;两句质问,则深入地揭露了他自私、冷酷的阶级本性。这一段对话,精炼而又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内心十分复杂的思想情感,细致入微地揭示了人物深藏在心底的心理活动。 2、人物对话中潜台词含义丰富 巴金曾说过:“《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雷雨》的可读性固然由于其构思精妙,情节曲折、戏剧冲突尖锐、鲜明等诸种因素,而更重要的是由于其对话中潜台词具有极其丰富的含义。剧中人物的对话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且又十分深沉、含蓄,读者可以通过人物的对话

《雷雨》的艺术风格

《雷雨》的艺术风格 四幕悲剧《雷雨》是曹禺的成名作,也是是曹禺的第一个戏剧生命,它的问世,宣告了我国近代史上话剧新时期的开始,也标志了中国话剧的成熟。在话剧《雷雨》中,角色内心世界的多层次塑造,对话独特的语言艺术,尖锐激烈的矛盾纠葛和紧张的戏剧冲突都体现了《雷雨》的艺术风格。 一、《雷雨》对角色内心世界的多层次塑造 《雷雨》在剧情结构方面纵横交错,四幕话剧表现出一种错综复杂恩怨中的每个角色都被一种冥冥而不可知的力量控制着走向悲剧的宿命感。但是对于《雷雨》的写作动机,曹禺曾经说过:“写《雷雨》是一种感情的迫切的需要。我念起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自己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时长不能自己来主宰。”“《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 [1]由此来看,《雷雨》的本意并不仅仅是人们想的那样是要“揭露家庭的罪恶”,而更是曹禺他对人生活环境的一种探索。 正如他所说:“我写的是一首诗,一首叙述诗,但绝非一个社会问题。” [2]所以我首先觉得《雷雨》的艺术风格主要渗透在角色创作上,也就是多层次、多方面地揭示角色的内心世界,给予角色以浓厚的感情色彩。曹禺从他所塑造的角色内心世界出发,严格遵循着角色思想感情的发展逻辑,写出了角色的行为、发展和结尾。 这一点从《雷雨》里具备很鲜明性格的各个角色身上就能看出。 首先是封建大家长周朴园,他是封建主义的资本家代表,内心虚伪,有一副令人厌恶的嘴脸。周朴园拥有着截然相反的两张嘴脸,一方面他对鲁侍萍有着厚厚的思念,连周公馆内的家具摆设还按三十年前侍萍在的时候的模样,还保留着鲁侍萍生孩子时关窗户的习惯;但另一面,当见到三十年后的鲁侍萍时他心里又埋下了一条底线,在以往的事对他的权利、明誉、地位没有造成损害的时候,他可以顾念以前的感情,一旦造成威胁,就换上了一副冷酷无情的可憎面孔。这从他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鲁大海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的虚伪和造作。 其次,周朴园的妻子周蘩漪却是个内心热情、对爱情执着追求的女人。当然,她

试论曹禹《雷雨》的戏剧艺术

试论曹禺《雷雨》的戏剧艺术 2002年秋汉语言文学本科黄敏 【内容摘要】:《雷雨》将欧洲各种悲剧观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它是“社会悲剧”,也是“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雷雨》具有严谨的戏剧结构和激烈的戏剧冲突以及浓郁的抒情风格。《雷雨》的人物语言富于个性化,它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它在中国话剧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一部有高度艺术成就的作品。 【关键词】:雷雨戏剧艺术 《雷雨》写于1933年,1934年发表在北京巴金、靳以主编的《文学季刊》一卷三期上,1935年分别在天津和日本东京公演,立刻引起轰动,被称为“一篇难得的优秀的力作”。①《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剧本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现了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全部罪恶历史,把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把封建家庭的腐朽、没落、污浊的内幕,做了深刻而又精致的描绘。我们透过这个家庭,可以看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和黑暗,和它必然灭亡的命运。 周恩来曾经说过:“《雷雨》反映的生活合乎那个时代,这个作品保留下来了。这样的戏,现在站得住,将来也站得住。”《雷雨》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抒发了他内心滚沸着的巨大热情。它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本文试就它的戏剧艺术,作些初步探讨。 一、《雷雨》将欧洲各种悲剧观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石,湖北省潜江县人。1910年出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由于家庭影响,从小就接触古典文学和民族戏曲,在童稚的心灵中播下了热爱戏剧艺术的种子。1922年秋,曹禺进入南开中学读书,15岁加入南开新剧团,开始演剧。1928年中学毕业后入南开大学,1929年又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这期间,阅读了大量外国剧作。1933年创作了《雷雨》。他在《雷雨》中广泛地吸收了西方戏剧的特点,明显地受到了古希腊戏剧的“命运悲剧”、莎士比亚戏剧“性格悲剧”以及易卜生戏剧“社会悲剧”等西方戏剧观和创作方法的影响,并将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成功地表现了20年代中国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中各种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性格,成了中国现代第一出真正的悲剧。 1、《雷雨》是“社会悲剧” 《雷雨》受易卜生“社会悲剧”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周朴园形象的塑造和作品的主题方面。周朴园是《雷雨》的主人公,是制造各种悲剧的根源。作品以他为中心,安排了两条主要矛盾线索:一条是他与繁漪的冲突,以表现家庭内部的矛盾。另一条是他与鲁大海的冲突,以表现他与工人的对立。这两条线索又通过侍萍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尖锐的戏剧冲突。悲剧就是体现社会意义的矛盾冲突。 《雷雨》中周朴园是一位狠毒凶残的资本家。“他有五十五岁,鬓发已经斑白,带着椭圆形的金边眼镜,一对沉鸷的眼睛在底下闪烁着。象一切起家立业的人物一样,他的威严在儿子面前格外显得峻厉。”作者通过鲁大海的口,揭露了他血淋淋的发迹史: “你的手段我早明白,只要你能弄到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 “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以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让江堤出险……,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两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论《雷雨》的艺术特色

论《雷雨》的艺术特色 一、作品介绍。 《雷雨》是我国杰出的戏剧大师曹禺的首部戏剧作品,1933年在《文学季刊》上一发表,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错综复杂的关系,深刻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在中国的文坛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故事叙述的是在一九一八年,周公馆的太太繁漪不堪忍受周朴园那种封建家长制的束缚,在与周萍相遇后唤起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并与周萍相爱了。不久周萍开始悔恨与繁漪的这种关系,他爱上了侍女四凤。四凤的母亲——鲁妈来到公馆,周朴园发现鲁妈就是他的前妻,周萍的生母——侍萍。而鲁妈的儿子鲁大海恰巧又领着矿上的工人来找周朴园谈判,鲁大海正是周朴园与侍萍的儿子。雷雨之夜,准备与四凤一起出走的周萍,在父亲的威逼下认母,四凤方始明白她心爱的周萍竟是同母异父的哥哥。严酷的现实让四凤无法承受,她冲向花园,碰到漏电的电线而死,周冲去救她也触电身亡。周萍开枪自杀了,两个妇人疯了。 二、艺术特色。 1、鲜明的人物性格。 这部戏剧中的人物都具有鲜明的特色。 首先是周朴园,他是封建主义的资本家代表,有着一副虚伪丑恶的嘴脸。一方面对侍萍有着深深的怀念,周公馆的家具摆设仍按三十年前侍萍在的时候的样子,还保留着侍萍生孩子是关窗户的习惯。而蘩漪对他的冷淡也勾起了他的侍萍的怀念。但另一方面,当见到三十年后的侍萍时心里有埋下了一条底线,在往事对他的利益、声誉、地位没有构成威胁时,他可以顾念旧情,一旦构成威胁,就换上了一副无情的嘴脸。从他对待自己的儿子鲁大海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的丑恶嘴脸。 侍萍是一个很有骨气、正直、善良的人物,面对周朴园的背叛与无耻,她冷静、清醒得给予了嘲笑与讽刺;当面对周朴园的侮辱时,有很刚强,很有自尊。但她毕竟是一个母亲,当她面对儿女的悲剧时,又悲痛不已。她身上有着顽强、刚毅的性格,但同时又受封建的伦理观和道德观以及宿命的束缚,使这个人物更加体现了真实的一面。 蘩漪是个对爱情执着追求的女人,她是封建主义的受害者,同时她的身上有具有着对封建主义的反抗精神,也是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最有性格的人物,他在序中这样评价蘩漪:“蘩漪是个最动人怜悯的女人,她不悔改,她如一匹执勤的马,毫不犹豫地踏着艰难的走道,她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梦而救出自己,因这条路也引向了死亡”。 与蘩漪相反的,周萍是一个胆小懦弱的人,不敢向封建礼教挑战的小人物,面对蘩漪炽热的爱情表现出来的却是退缩。在与四凤的爱情中,虽然表现出了责任感,但由于这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爱情,从而导致了命运的悲剧,也是一个受封建礼教束缚的牺牲品。 而鲁大海却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人物,在他的身上体现着工人阶级顽强的反抗精神与斗争精神。从侧面也反映出了他的经验不足与鲁莽、幼稚的性格,但这无法掩盖他的时代色彩。 四凤与周冲同是一个单纯、清澈的孩子,他们对爱情的憧憬,对未来充满了热情,却被现实的悲剧打破了,成为了封建伦理的最无辜的牺牲品。 2、多重的戏剧冲突。 (1)情感的冲突。 首先是周朴园与侍萍的情感冲突。周朴园与侍萍的冲突在三十年前就已经形成了,当侍萍被周家赶出来的时候,跳河自杀的时候,为了孩子和生计两次再嫁的时候,对周朴园的仇恨已经积聚到极点,当在周公馆在次见到周朴园的时候,周朴园狡诈,丑恶的嘴脸再次呈

《雷雨》的语言艺术特点

《雷雨》的语言艺术特点 《雷雨》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优秀剧作。暴露了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巧和恶罪,揭示了旧制度必将灭亡的历史,以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现实主义的艺术力量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它描绘了各式各样典型人物的不同命运,从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雷雨》的艺术成就是突出的,我欣赏《雷雨》的语言,曹禺正是在激烈紧张的戏剧冲突中运用了强烈艺术魅力的语言展现人物的心灵交锋,把语言的艺术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出了一个优秀剧作家的非凡能力,下面我试以《雷雨》为例来欣赏一下曹禺先生的语言艺术特点。 一、人物语言鲜明个性化 戏剧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和观众进行交流、沟通的。只有个性化的语言才能使人物个性鲜明,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剧中人物性格的创造,要求剧中人物的语言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有益于表现人物独特的个性。曹禺在《雷雨》中所描绘的人物,个性化语言非常鲜明突出。 如第一幕中对鲁贵语言的刻画,那奸猾的笑容,委琐的语言,把一个奴才的嘴脸表现得是那么逼真、形象,给观众内心刻上了很深的印象。剧中写到周萍与周繁漪有着乱伦的关系,周繁漪要周萍带自己走,要他负责,对他进行威逼时,他却说“你忘了,那是我年轻,我一时冲动,说出来这样糊涂的话。”“年轻人一时糊涂,做错了事,你就不肯原谅么?”从这里就把周萍的自私、懦弱与虚伪、不负责任和推脱表现在观众面前。而全剧的中心人物周朴园,剧作更是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把周朴园的伪善、卑劣、毒辣的真面目揭露得出神入化。他玩弄了侍萍又逼她出走,还装出对侍萍念念不忘的样子,如:鲁侍萍:老爷,你想见见她么?周朴园:(连忙)不、不、不用。鲁侍萍她的命很苦,离开了周家等等。周朴园:她为什么不再找到周家?而当他认出鲁侍萍后又是另一态度,周朴园:你来干什么?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周朴园: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记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挺喜欢的东西,多少年了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周朴园: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留着,为的是不忘记你,弥补我的罪过。……周朴园:以后鲁家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从这些语言,观众就可以看到一个隐藏在仁厚正直、有改善的外衣下的卑劣、毒辣的伪君子。他要了周繁漪,却对周繁漪十分专横、冷酷,他对矿工更是残酷剥削和暴力镇压。 剧作正是通过这些个性化的台词把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引导着观众完全投入。 二、戏剧语言动作性格化 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戏剧动作和人物语言,戏剧动作既指能够看得见的人物外部形体动作,又指人物的内心动作。《曹禺》第二幕里,当周朴园吩咐鲁侍萍“先下去”时鲁侍萍“望着朴园,泪要涌出”,只问了一句:“老爷,没有事了?”这简单的话语和细微的动作很好地表现了鲁侍萍诸般往事涌上心头后产生的愤恨、失望的心情。又如,当周朴园说死去

雷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雷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雷雨由剧作家曹禺创作,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雷雨》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雷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为大家推荐。 雷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 论《雷雨》的戏剧艺术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习中心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农垦河西分校 姓名徐晓琴 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雷雨》是四幕悲剧,它通过周、鲁两个家庭,8 个人物,前后 30 年间复杂的纠葛,写出旧家庭与旧社会的悲剧与罪恶。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以扣人心弦的情节、各具特色的人物、极为丰富的潜台词和简练含蓄的语言,以及话剧中的诗意特征,如刀刃一般在读者的心弦上缓缓滑过,那抖颤而出的余音,至今未息。在戏剧艺术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雷雨》臻于完美之境。 2 研究方法 《雷雨》是一部思想进步、艺术独创的名著。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善于多层次、多角度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使人物性格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第二,情节生动、丰富、紧张。第三,语言简练、舍蓄,富有戏剧性;台词有力.富有动作性:人物诗言鲜明.富有音乐性来研究。 3 论文提纲(研究路径/论文(设计)框架) 一、艺术风格 二、艺术构思 三、艺术特点 四、参考文献 4 论文写作计划(进度安排)

开题报告2015-6-11——2015-7-3 初稿提交2015-7-4——2015-8-27 定稿提交2015-8-28——2015-9-10 终稿提交2015-9-11——2015-9-29 答辩申请2015-9-30——2015-10-9 5 主要参考文献 [1]高秉祥,曹禺《雷雨》的戏剧艺术[J],社科纵横,2007, [2]马艳辉,试论《雷雨》的艺术风格[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 [3]冯秀红,从语用模糊角度析《雷雨》的对话艺术与效用[J],现代文学评论, 2010, [4]曹禺,《雷雨》[M],人民文学出版社. [5]陈致中,《雷雨》的戏剧冲突和结构艺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9, [6]邓齐平《雷雨》艺术结构新探[J],首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7]曹禺,雷雨·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8]马宏基,论《雷雨》对中国戏剧传统的突破与超越[J],东岳论丝,2007, [9]陈霞,《雷雨》中“雷雨”的多重象征意义[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6, [10]邹言九,《雷雨》的悲剧精神与悲剧寄托在探讨[J],中国文学研究,2002, 雷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二 20**级 ***专业 ******学习中心******姓名 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通过对论文的选题和写作,理解从中国现代戏剧史的角度看曹禺的地位。中国现代戏剧中占居主导地位的是话剧。曹禺正是站在中国现代戏剧文学顶峰的作家。他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足以代表中国现代戏剧文学的最高成就。通过作家作品的研究分析,总结其取得的成就及对中国戏剧文学的贡献。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根据自己的论文题目,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查找书籍,利用网络查找论文、档案等相关文件,针对曹禺的具体作品进行分析整理,比较研究,归纳出自己的观点,总结其取得的成就及对中国戏剧文学的贡献。 3、论文提纲(研究路径/论文(设计)框架)

浅谈曹禺雷雨的艺术魅力

浅谈曹禺《雷雨》的艺术魅力 戏剧,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艺术,它是由演员直接面对观众表演而引起美感的内容的艺术。而在这个艺术大观园里,有那么一朵奇葩—-曹禺的《雷雨》。《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是影响中国现代文化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现代戏剧成熟的标志,它写于1933年,1934年发表于《文学季刊》,1935年在天津和日本东京公演,引起轰动,郭沫若称之为“一篇难得的优秀力作”。 《雷雨》是四幕悲剧,它通过周、鲁两个家庭,8个人物,前后30年间复杂的纠葛,写出旧家庭与旧社会的悲剧与罪恶。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以扣人心弦的情节、各具特色的人物、极为丰富的潜台词和简练含蓄的语言,以及话剧中的诗意特征,如刀刃一般在读者的心弦上缓缓滑过,那颤抖而出的余音,至今未息。在戏剧艺术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雷雨》臻于完美之境,本文从《雷雨》的戏剧艺术冲突、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语言特色三个角度浅析此剧的艺术魅力。 一、雷雨的戏剧艺术冲突 《雷雨》的出现纠正了中国早期话剧一味摹仿西洋剧的欧化倾向使话剧创作与现实生活更加贴近了,曹禺谈到他的写作意图时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激流来推动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它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集中描写了周、鲁两家个家庭成员之间前后年的复杂纠葛和大悲剧深刻地暴露了旧中国上层社会的罪恶。只要读过《雷雨》的读者,在面对剧中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尖锐的冲突时,定为剧情的跌宕起伏所折服,为人物角色最终悲哀凄凉的结果所叹息。这部剧作向读者集中展示了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恩怨情仇和关于人世间爱情、亲情的苦辣酸甜,作者确实独具匠心,笔法高超,剧作家在表现人物生存的悲剧命运的时候,主要是通过强烈的戏剧冲突来实现的. 剧情在危机上开始讲述旧中国一个大家庭的乱伦故事周朴园年前还是大少爷的时候勾引过使女梅侍萍后来为了娶门当户对的小姐将侍萍赶出家门,年前他又娶新妇繁漪,年前繁漪不堪忍受牢狱似的家庭专制爱上他的大儿子周萍。周萍移情别恋丫头四凤想要甩掉繁漪周萍和四凤原来是同母异父兄妹这种乱伦关系不可避免地酿成大悲剧曹禺正是借用这种乱伦原型抒发他生命中的痛苦和愤懑。这个跨度年的乱伦故事从哪里说起呢小说可以“从头说起"原原本本地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戏剧却有严格的时空限制必须“由主题的中心直入仔细分辨剧情开始的时机”。什么是《雷雨》“剧情开始”的最佳“时机”呢,从年前周朴园勾引和遗弃侍萍开始还是从年前繁漪和周萍发生不正常关系开始作者采用从现在开始在危机上开幕的结构方法他不是流水式的渐次展开剧情而是在矛盾冲突接近总爆发的危机时刻回溯和交代复杂的前因。开场戏的时间是“一个夏天的上午”地点是“周宅的客厅里”主要事件是鲁贵连哄带骗地跟女儿四凤要钱还赌债。父女对话中冲突如波浪起伏鲜明地显现出父女二人的不同性格而鲁贵的饶舌则简捷而含蓄地介绍了错杂的人物关系和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交代了大多数人物的“幕前动态".周朴园三天前从矿上回来正忙于会客设法平息工人罢工周萍为摆脱繁漪想要离家到矿上去繁漪要拆散周萍与四凤的恋爱通知四凤的母亲来领走女儿鲁妈在济南打工不希望女儿走她的老路现正乘火车赶来。父女对话这场戏写得较长其中穿插了鲁大海和周冲的两个过场使得父女冲突的场面富于变化且更加紧张.鲁大海代表矿工来找“董事长”谈判透露出眼前这个“体面”大家庭的阶级实质周冲亲热而神秘地来找四凤说明周家二少爷与四凤也不是一般的主仆关系。鲁贵这个恶俗卑鄙的奴才把女儿当摇钱树不管四风会有什么感受居然恬不知耻地抖开了她和周萍的私情还威胁四凤说太太要我找你妈来“叫她带着你卷铺盖滚蛋”。鲁贵的唠叨让这个涉世不深的少女感受到沉重的心理压力前面有狼后面有虎四凤的危机出现了.由于别出心裁地设计了父女冲突这场戏并且通过人物对 话交待了幕前情节剧中几条重要情节线索也被牵引起来.鲁贵说“太太跟老爷不好”三年前“他周萍和他后

《雷雨》艺术特色

《雷雨》艺术特色 其一,个性化的对话语言。 在课文中人物在用词、语气上都因出身、地位、经历、个性不同而各有特色,而且随着剧情发展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而变化。如周朴园的盛气凌人,侍萍的抑郁平缓,鲁大海的直截了当等都符合人物特有的身份。而周朴园和鲁侍萍见面后的对话,更表现了他们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周朴园和鲁侍萍见面是偶然的。鲁侍萍认出了周朴园,而周朴园并没有认出侍萍。他也并没有想到侍萍还会出现,因为他以为侍萍早已死去多年了。在这特定的情境下,周朴园开始了同鲁侍萍的对话。他用对待下人的态度,不经意地谈起了雨衣和关窗的事。他忽然从侍萍关窗的举止看到似曾相识之处,感到奇怪,发出询问:“你──你贵姓?”从漫不经心到认真起来,气氛趋于紧张,而鲁侍萍平淡地回答:“我姓鲁。”使气氛稍有缓和。周朴园就此话题引向无锡,转弯抹角的询问那在三十年前发生的梅家一个年轻小姐投水自尽的一件很出名的事情。鲁侍萍在周朴园的连连追问下,仍能保持语调的平和,但听到周朴园在撒谎,于是越来越悲愤地叙述了自己三十多年来的悲惨遭遇,使周朴园惊恐紧张的情绪不断增长。他时而表情痛苦,汗涔涔地发出“哦”的叹声,时而用疑虑的口吻发问:“你姓什么?”时而惊愕地问:“你是谁?”当侍萍巧妙地露出自己的身份时,他徐徐立起,说:

“哦,你,你,你是──”已经惊恐得语不成声。当他意识到,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时,便撕下怀念的面纱,用威逼的口气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鲁侍萍则悲愤地说:“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接着,她字字血、声声泪,控诉了周朴园给她造成的三十多年的苦难。在这种情况下,惟恐将事情闹大的周朴园赶紧用缓和的语调说:“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可是,鲁侍萍厉声抗争:“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周朴园又赶紧大谈其对鲁侍萍的纪念。看到这种手段也不能奏效,他终于使出了自认为最有力的一手,即企图用金钱来平息侍萍对他的仇恨,他那“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以及“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担负”的话语,不仅表现了资本家金钱第一的本性,也把他急于赶走侍萍,掩饰自己罪恶的心理表现得活灵活现。而鲁侍萍先用蔑视的口吻回答:“什么?”后来,当她把周朴园的五千元支票撕毁之后,又冷冷地说:“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充分表达了她对周朴园发自内心的轻蔑和愤恨。再如:鲁侍萍看到周萍打鲁大海之后那几句欲言又止、随口又改的话,把她当时的痛苦、愤恨、失望的心情充分表现出来了。《雷雨》的语言艺术,对于真实、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起了很大的作用。 其二,紧凑集中的戏剧结构。

《雷雨》语言艺术分析

《雷雨》语言艺术分析 《雷雨》作为我国话剧史诗长篇中一笔重墨,对于整个话剧史来说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著名戏剧家曹禺可谓是“语言大师”,《雷雨》的问鼎之时直至今天,仍然受到国内外的好评,其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和鲜活的舞台生命,让不少艺术表演者为之努力奋斗,只为观众呈现一台遵循原著的高境界表演。《雷雨》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如此热爱,源于其高超的语言艺术,因此,对《雷a雨》语言艺术的深入探究,能够为提高话剧今后创作和发展做良好铺垫。 标签:雷雨语言艺术浅析 曹禺是我国话剧史上最为优秀的剧作家之一,其创作的处女作四幕剧《雷雨》一经问世,便得到了广泛好评。《雷雨》多年来一直未退去其在话剧舞台上独特的魅力,至今仍然被不断重新搬上舞台,成为几十年来观众一直最喜爱的话剧之一,其人物关系和人物语言均具有戏剧性冲突,这为整篇剧作埋下高潮的种子,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被观众们所熟知,运用话剧的语言特征展现出人物极富性格特点的魅力,这是我国话剧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本文针对《雷雨》中运用的语言艺术角度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揭示喜剧语言独特的艺术特征。 一、语言个性化 《雷雨》剧作中最大的特色就是戏剧语言个性化,曹禺对作品中的每个人物性格的刻画,都是运用语言艺术进行深入描述,极富个性化的语言能够凸显人物的身份特征。 1.凸显人物自身性格 《雷雨》中成功塑造了周朴园一个旧社会资本家的丑陋形象,地地道道的封建地主家身世,有着海外留学的经历,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后有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相融合的理念和做派,有着很深的家长统治大男子主义,作为地主的他对工人克扣工资,剥削现象严重。在他的语言艺术中,以命令的口吻居多,不难看出他在家中的地位和性格特点。当他命令繁漪喝药,呵斥周冲,对侍萍假惺惺关心的语气,都不难体现出他伪善和冷酷的性格特征。 2.凸显人物性格本质 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剧作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各种场所的穿插越来越繁杂,语言表达上也更具特色,能够凸显人物性格本质。以周朴园的妻子,周萍的继母为例,其在剧中扮演着一个可怜、渴望被爱以及想要追求自由和幸福的角色。她与周萍之间的暧昧与周朴园之间的情仇,无不让她困惑,她有时会激烈大胆的说出:“小心!你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逼得太狠了,她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但同时,她又惧怕周朴园,每天喝着不利于身体健康的“补药”,她无理取闹,不顾后果,要周萍把她俩之间的感情公布于众,时而大胆、时而矛盾的她在剧中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