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案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案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案

一、工作背景

(一)基本概念

据《江苏省市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点(试行)》,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可以科学预期的时期内,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所能够持续支撑该区域2020年、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及远景规划所确定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最大人口规模,以及可持续增长的最大经济规模,由此可能允许的最低的耕地保有规模、最适的生态用地规模和最大的建设用地规模。具有资源环境承载的基础性、承载容量有限性、承载空间可调控性、动态变化性、区域关联性特点。(二)评价目的与原则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水平”的关键表征指标。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以深刻揭示影响各设区市资源环境承载的短板与影响要素,科学反映各设区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水平,明确区域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承载潜力和方向,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指标规模调整、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支撑。主要原则有客观真实、限制性、可操作性、可应用性、“红线”原则。

二、评价内容

(一)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其一,全面查清资源环境现状。对影响承载力的资源环境要素(土地资源、水资源、地质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等)、社会经济发展作全面调查,查清资源与环境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阶段和功能定位。其二,分析资源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利用历史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分析资源禀赋对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和程度的影响。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或约束因素识别

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资源要素或环境容量保障能力、粮食或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范等方面,识别国土保护与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区域土地利用的资源环境影响或约束因素。重点关注采煤塌陷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三)资源环境关键因素情景分析

经济社会发展设置“保持现有速度”、“基础情景”、“快速增长”三种情形,资源环境基础条件设置“改善”、“基础情景”、“减弱”三种情形。其中,基础情景依据各个因素相关部门的规定和规划确定,如:市、县、区政府考

核目标中确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资源环境考核目标。资源环境要素效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而发生变化,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中充分考虑不同技术经济水平下资源

环境要素效率及其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包如:粮食单产增长、产业转型对水资源节约的影响等。

(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类型、因子修正及取值

1、评价类型

基准承载力:基于粮食安全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基于耗地率的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参照承载力:基于水资源约束、环境负荷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承载力。选评承载力:基于生态足迹、碳排放峰值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承载力。

2、关键因子修正

各类承载力评估是基于各类主要影响因素开展的,为了保证结果更加符合实际,需要进行以下修正:土地污染、水资源、地质环境。

3、取值范围

不同类型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承载力是基于多种情景测算的结果,因此,表述为区间值(原则上在±10%,若突破,另作说明),并据此确定最低耕地保有量、最适生态用地规模以及最大建设用地规模(可为区间值)。

基准承载力用地规模及结构取值范围:最低耕地保有量的中间值不得低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规模;最适生态用地不得低于环保部门确定的面积(生态用地占辖区国土面积的比例≥30%,若低于这一标准,作特别说明);最大建设用地规模的中间值不得高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五)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分析

1、资源环境人口承载量测算

测算现有条件下(2014年)或科学预期的2020和2030年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量状况或潜力。分析不同情景下资源环境人口承载规模的承载状况及合理性,提出合理幅度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

2、资源环境经济承载量测算

测算现有条件下(2014年)或科学预期的2020和2030年的资源环境经济承载量。分析不同情景下资源环境人口承载规模的承载状况及的合理性,提出合理幅度的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

3、合理用地规模测算

依据合理幅度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分别测算2014年、2020年和2030年的最低耕地保有

量(基本农田)、最适生态用地量和最大建设用地量。并对照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相应用地规模,分析耕地、生态用地、建设用地规模的合理性,并提出最低耕地保有量、最适生态用地规模和最大建设用地规模。

4、资源环境承载状况及分析

资源环境承载状况区分为:超载、临界承载、不超载三种类型,其划分区间为临界承载±10%。超过资源环境基准承载力中间值10%,即为超载;处于【10%,-10%】之间为临界承载;低于-10%为不超载。资源环境承载状况分析,主要是:承载状况判断的科学性;承载状况的区域差异;以及形成超载状况的主要原因,和实现临界、不超载状况的主要措施。

(六)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国土整治与空间调控根据不同区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及资源环境承载状况、承载水平等,针对不同区县提出相应的国土整治和空间管制政策或具体措施,促进土地利用、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三、技术路线

基于前述评价内容,本项目技术方案首先完成对基础资料的调研,数据来源涉及到国土、发改等多个部门。其次,

对资源与环境现状展开分析,掌握资源环境禀赋、规划,分析对象包括自然(水资源、土资源、粮食)、经济(GDP、产业结构)、环境(SO2排放、碳排放、土壤污染)、社会(人口)等。然后,分析资源环境要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并识别影响承载力的关键因素,从资源环境禀赋和规划中提取关键因素的预期值。再次,计算多情景、多类型的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并同时计算出合理幅度资源环境承载力下的最低耕地保有量、最适生态用地量和最大建设用地量。最后,一句承载力计算结果,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超载、不超载情况,提出国土整治与空间调控的建议。

图1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技术路线

四、评价方法

参照《江苏省市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点(试行)》,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以及合理用地规模三个方面的评价主要方法如下:

(一)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测算

1、基于粮食安全目标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测算

(1)粮食生产能力计算。第一步,依据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数量增减、耕地质量变化趋势确定未来耕地供给量。第二步,按照光、温、水、热、技术水平计算土地生产潜力,考虑耕地质量提升、农业技术进步、土壤污染、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等因素对于耕地粮食产能的影响。

式中,G为目标年度粮食生产总量,A为目标年度可耕地面积(考虑整理、开发、复垦、退耕、灾毁、农业结构调整等对耕地数量的影响,考虑耕地质量提升、土壤污染、采煤塌陷对耕地质量的影响),α为复种指数,β为粮作比例,P为粮食单产(目标年度的粮食单产按考虑技术进步的影响,依据1990-2014年历史数据进行多元回归预测)。

(2)粮食安全水平设定。第一步,根据市和各个区县的土地功能定位(如粮食主产区、工业园区)和现状粮食供需状况(粮食自给率),确定粮食安全水平(如:保障口粮和口粮水平,还是包括商品粮、饲料量以及水平等)。第二步,确定人均粮食消耗,可参照国际粮食安全标准,550kg/人.年为富裕、500kg/人.年为小康、450kg/人.年为温饱、400kg/人.年为营养安全标准。

(3)计算人口承载力。依据土地生产潜力、粮食供给与安全水平、人均粮食消耗标准,计算目标年度的人口承载

规模。对比分析不同情景结果,提出合理幅度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并相应地将有关结果与现状及规划耕地面积所支撑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进行对照分析。

式中,R为目标年的人口承载规模,γ为粮食自给率,C 为不同水平的粮食消费量。

2、基于水资源影响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测算

(1)计算区域水资源规模。水资源总量包括区域地表水、地下水量、外来水量,其中,目标年的地表水供水规模由省控河流取水量和非省控河流取水量构成。省控河流取水量不得高于江苏省水利厅确定的取水规模;非省控河流取水量由各设市水利局确定;需要根据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现状及规划目标加以修正。

(2)设定人均综合用水量。第一种方法,定额分析法,参考联合国标准(丰水线3000m3/人、警戒线1700m3/人、最低线300m3/人)。第二种方法,考虑经济规模和结构、城市化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等要素时,利用1990-2014年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方差进行预测(考察人均用水量、GDP、产业比值、人均收入、文化程度等因素)。

(3)计算人口承载力。依据区域水资源量、目标年度的人均用水量计算人口承载力。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低于60%,则对应的现状或规划承载力折减20%;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0%,但低于70%,则折减10%;水功能区水质

达标率达到70%,但低于80%,折减5%。其他情形,不折减。对比分析不同情景结果,提出合理幅度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

式中,R为目标年基于水资源影响的人口承载规模,C 为不同水平的人均水资源消耗量,α为水资源质量折减系数。

3、基于环境负荷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测算

(1)环境负荷历史及现状分析。利用环保统计数据,分析区域环境负荷程度、区域差异及变化特征;

(2)SO2排放总量预测与分析。根据区域单位SO2污染物排放变化规律与趋势,设定不同情景,测算评价年度污染物排放总量,并与环保部门确定的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进行比对分析。

(3)确定人均环境负荷(人均SO2排放量)。根据二氧化硫排放量测算结果与人口变化预测,分析各评价年区域人均环境负荷变化规律。预测方法可采用BP神经网络、模糊预测方法,基础数据采用1990-2014年历史数据。

(4)计算人口承载力。根据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与人均环境负荷,计算人口承载力。对比分析不同情景结果,提出合理幅度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

4、基于生态足迹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测算

(1)测算总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是指持续维持人类所

有消费活动所需要的标准化的土地单位,表现为生态盈余、生态平衡和生态赤字。生态足迹计算采用供给模型,即区域实际拥有的所有生物生态学土地表示该区域生态总承载力。

式中,EC为区域生态足迹总供给,j为第j种土地类型,a j为群也同样第j类生物生产性土地总面积,γj为均衡因子,y j为产量因子(用区域第j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平均生产力与该类土地的平均生产力的比值表示)。

(2)测算人均生态足迹。通过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赤字的比较,来判断各区域的生态资源利用可持续度,并据此测算人口承载力。

式中,ec为人均生态足迹,N为目标年的预测人口规模。

(3)计算人口承载力。根据不同情景的生态足迹,测算相应的人口规模,并与现状、规划人口规模进行对照分析。

式中,R为目标年的人口承载力,0.12是指生态空间中应该扣除12%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5、基于碳排放峰值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测算

(1)确定碳峰值与碳排放量。根据各区县发改、环保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计划或经济发展计划,提取碳排放的现状及目标年度的规划控制值。对于尚未明确碳峰值年的区县,可以根据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进行分析,确定不同碳减排情景下的碳峰值年。

(2)计算人均碳排放量。第一种方法,首先计算现状

条件下人均碳排量,再根据经济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目标年的人均碳排放量,预测过程考虑技术进步、观念改变对于人均碳排放量的影响。第二种方法,能源消费核算法,计算时,根据目标年的能源结构预测各类能源使用量,同时设置不同情境。

式中,A为目标年的人均碳排放量,E为一次能源消费总量,E i为i种能源的消费量,Y为GDP,P区域人口,C i/E i为排放强度(可根据煤、石油等的推荐排放因子确定)。

(3)计算人口承载力。根据节能减排计划确定的不同情境的碳排放总量目标、人均碳排放量,可以计算得到人口承载力。对比分析不同情景结果,提出合理幅度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

式中,R为目标年基于碳排放峰值约束的人口承载规模,C为目标前碳排放规划控制值,A为不同水平的人均碳排放量。

(二)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测算

1、基于耗地率的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测算

(1)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建设用地现状及规划规模以国土资源部门确定的为依据。可以根据耗地率提升水平预测,并结合发展和改革部门规划的经济发展规模,设置不同情景测算对应的建设用地总规模,并与国土资源部门规划数

据进行对照分析。

(2)计算耗地率。首先计算现状条件下单位GDP占用建设用地的数量,再根据经济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目标年的耗地率,预测过程考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技术进步与政策强化的影响。耗地率还可以直接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考核目标来确定。

(3)计算经济承载力。根据目标年能供给的建设用地规模和耗地率计算目标年的经济承载力。对比分析不同情景结果,提出合理幅度的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

式中,E为目标年基于耗地率的经济承载规模,C为目标年度的建设用地规模,G为不同水平的单位GDP的建设用地占用。

2、基于水资源效率的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测算

(1)确定水资源消耗总量。水资源消耗总量现状值及规划值,以水利部门确定为准(根据未来水资源利用规划和控制目标为准)。也可以通过对耗水部门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2)计算水资源效率。第一种方法,计算现状条件下单位GDP耗水数量,再根据历史经济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目标年的耗水率,预测过程考虑社会技术进步和节水观念深化的影响。第二种方法,耗水率还可以直接从节水利用目标来确定,还可以参照全国、江苏的平均水平设定。

(3)计算经济承载力。根据水资源效率和水资源消耗总量可以计算得到经济承载力。由于水污染将导致承载力折减,具体计算依据参加“基于水资源约束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测算”。

式中,E为目标年基于水资源效率的经济承载规模,W 为目标年度的可供消耗水资源总量,C为不同水平的单位GDP 的水资源占用,α为水资源质量折减系数。

3、基于环境负荷的资源经济承载力测算

(1)污染物排放量预测与分析。根据市区县环境保护规划,确定目标年度SO2排放的规划控制总量;也可以设定不同的经济发展速度情景,预测未来SO2排放部门的规模,得到目标年SO2排放总量。

(2)计算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第一种方法,计算历史、现状条件下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再根据历史经济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目标年的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预测过程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第二种方法,单位GDP 二氧化硫排放还可以直接从环境保护目标来确定,也可以参照全国和江苏的平均水平。

(3)经济承载力测算。根据不同情景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控制目标,测算相应的经济承载力,并与规划经济规模进行对照分析。

式中,E为目标年基于环境负荷的经济承载规模,T为

目标年度的不同水平的SO2排放总量,C为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

4、基于生态足迹的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测算

(1)测算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是指持续维持人类所有消费活动所需要的标准化的土地单位,表现为生态盈余、生态平衡和生态赤字,测算方法见“基于生态足迹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测算”;

(2)测算单位GDP生态足迹。通过单位GDP生态足迹与单位GDP生态赤字的比较,来判断各区域的生态资源利用可持续度,并据此测算经济承载力。

式中,ec为人均生态足迹,GDP为目标年的预测经济规模。

(3)计算经济承载力。根据不同情景的生态足迹,测算相应的经济规模,并与现状、规划经济规模进行对照分析。

式中,R为目标年基于生态足迹的经济承载力,0.12是指生态空间中应该扣除12%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5、基于碳排放峰值的资源环境经济承载力测算

(1)确定碳峰值与碳排放量。根据各区县发改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计划或经济发展计划,提取碳排放的现状及规划值。对于尚未明确碳峰值年的区县,可以根据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进行分析,确定不同碳减排情景下的碳峰

值年。

(2)计算单位GDP碳排放量。首先计算现状条件下单位GDP碳排量,再根据经济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目标年的单位GDP碳排放量,预测过程考虑技术进步、观念改变对于单位GDP碳排放量的影响。

(3)计算人口承载力。根据节能减排计划确定的不同情境的碳排放总量目标、单位GDP碳排放量,可以计算得到经济承载力。对比分析不同情景结果,提出合理幅度的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

式中,R为目标年基于碳排放峰值约束的经济承载规模,C为目标前碳排放规划控制值,A为不同水平的单位GDP碳排放量。

(三)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用地规模测算

1、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基准承载力(人口规模)的最低耕地保有量测算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基准承载力的人口规模测算最低耕地保有量,公式为:

式中,G为最低耕地保有量,P为资源环境承载基准承载力的人口规模,g为人均耕地保有量(基于不同情景人均粮食需求及粮食单产测算)。

与现行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进行对照分析,

并确定最低耕地保有量取值范围。

2、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基准承载力的最适生态用地量测算

根据《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生态用地包括: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城市绿化用地、基本草原、生态公益林、主干河流、水库、湿地、荒漠以及其他需要生态保护的区域。

测算以上述依据为基础,并考虑最低耕地保有量、最大建设用地规模的影响。

3、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基准承载力(人口/经济规模)的最大建设用地量测算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基准承载力(人口/经济规模)测算的最大建设用地量。

基于人口规模的最大建设用地量测算,公式为:

式中,C1为最大建设用地量,P1为资源环境基准人口承载力,c1为人均建设用地规模。

基于经济规模的最大建设用地量测算,公式为:

式中,C2为最大建设用地量,P2为资源环境基准经济承载力,c2为单位建设用地经济产出。

比较分析基于人口和经济承载力的最大建设用地规模,并结合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最大建设用地规模对照分析,确定最大建设用地规模取值范围。

五、报告目录

本项目预期提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报告》,报告目录与章节如下。

六、资料清单

完成本项目,所需要资料清单如下:

表1 资料清单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设计方案

一、工作背景 (一)基本概念 据《江苏省市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点(试行)》,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可以科学预期的时期内,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所能够持续支撑该区域2020年、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及远景规划所确定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最大人口规模,以及可持续增长的最大经济规模,由此可能允许的最低的耕地保有规模、最适的生态用地规模和最大的建设用地规模。具有资源环境承载的基础性、承载容量有限性、承载空间可调控性、动态变化性、区域关联性特点。 (二)评价目的与原则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水平”的关键表征指标。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以深刻揭示影响各设区市资源环境承载的短板与影响要素,科学反映各设区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水平,明确区域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承载潜力和方向,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指标规模调整、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支撑。主要原则有客观真实、限制性、可操作性、可应用性、“红线”原则。

二、评价内容 (一)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其一,全面查清资源环境现状。对影响承载力的资源环境要素(土地资源、水资源、地质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等)、社会经济发展作全面调查,查清资源与环境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阶段和功能定位。其二,分析资源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利用历史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分析资源禀赋对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和程度的影响。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或约束因素识别 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资源要素或环境容量保障能力、粮食或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范等方面,识别国土保护与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区域土地利用的资源环境影响或约束因素。重点关注采煤塌陷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三)资源环境关键因素情景分析 经济社会发展设置“保持现有速度”、“基础情景”、“快速增长”三种情形,资源环境基础条件设置“改善”、

环境保护专项施工方案2

荥阳市中医院急救综合楼工程 环 境 保 护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河南省第五建筑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011年1月11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2) 三、主要参见单位: (2) 四、环境保护相关内容: (2) 五、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3) 六、环境保护具体措施 (4) 1、施工期间噪声的防治措施: (4) 2、施工期间烟尘(扬尘)的污染防治措施 (5) 3、施工期间振动污染的防治措施 (6) 4、施工期间水污染(废水)的防治措施 6 5、施工期间固体废物的防治措施 7 6、其他环保的防治措施 (7)

环境保护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荥阳市中医院急救综合楼工程位于河南省荥阳市郑上路以北荥阳 市中医院老院区,建设单位为荥阳市中医院。本工程层数为地下一层, 地上九层,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占地面积1658.50㎡,总建筑面积为14322.34㎡,其中地上面积为12663.84㎡,地下面积为1658.50㎡, 建筑高度为36.60m。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年,工程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加速度0.15g),建筑 装饰主要做法:窗户采用断热铝合金普通中空玻璃(6+12A+6)。 二、编制依据: (1)荥阳市中医院急救综合楼工程设计图纸 (2)《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05系列 (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三、主要参见单位: 建设单位:荥阳市中医院 监理单位:河南省万安工程监理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厦门陆院建筑设计院 施工单位:河南省第五建筑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四、环境保护相关内容: 1、“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21世纪的主题,建筑企业必须明确这一点,从施工产生的污染源头开始,减少和消除施工污染,实现绿色施工。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保护好环境,任何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都是不可取

(完整版)生态承载力评价

生态承载力评价 一、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内涵和特性。 1、生态承载力:指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为人类活动和生物生存所能持续提供的最大生态服务能力,特别是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容能力。 或是指:在不削弱某一地区的生产能力的情形下,该区域所能持续支持某一种群的最大生物数量。用生态足迹来衡量时,指在不损害有关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一个区域所拥有的生物生产性空间的总面积。 自然环境资源财富来自地球生物圈作用,推动生物圈物质循环的能源有3种,即太阳辐射能、潮汐能和地热能,为避免重复计算,根据能值理论,同一性质的能量投入只取其最大值。风能、雨水化学能和雨水势能都是太阳光的转化形式,只取其最大项雨水化学能。海潮则由月亮和太阳对地球引力所引起,与太阳光性质不同,也应计入,可更新资源只取雨水化学能和海潮能。两者的相对应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作为研究区域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值。 2、生态承载力的理论内涵 生态承载力包括两层基本含义:第一层涵义是指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以及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为生态承载力的支持部分;第二层涵义是指生态系统内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发展能力,为生态承载力的压力部分。 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是指生态系统的弹性大小,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则分别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大小;而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发展能力指生态系统可维持的社会经济规模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3、生态承载力的特性 (1)客观性生态承载力的客观承载性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固有功能之一,这种固有功能一方面是为生态系统抵抗外力的干扰破坏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为生态系统向更层次的发育奠定了基础。 (2)可变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相对意义的稳定,是可以改变的,而不是固定不变。所以说,生态承载力虽然客观存在,但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认为应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去积极提高系统的生态承载力。 (3)层次性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不仅表现为小单元的生态系统水平上,而且

施工环境保护专项方案完整版

施工环境保护专项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保护工程沿线的的生态、自然、社会和人民生活环境,防止因工程建设引发新的水土流失,切实改善项目影响区的生态环境,为工程管理、项目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确保正常施工、组织有序、管理规范;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减少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噪声排放、固体废物管理等环境污染和环境风险,结合本项目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3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实施条例》 (7)《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1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11)《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 4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总目标 环保目标:实现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小程度的破坏和最强力度的恢复。 水保目标:预防和控制项目建设新增的水土流失,并在工程顺利建设和安全的前提下,保护并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重建新的更好生态环境。 5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机构及保证体系 项目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机构

成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领导小组,专人专岗专职负责有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施工管理制度的落实。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护领导小组见表1,项目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组织机构框图见附图1。 表1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领导小组成员分工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保证体 本合同段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保证体系见附图2。 6 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项目部各部门、各施工作业班组等部门都应按本方案规定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本部门工作任务。 (2)项目部环境保护部门,应协助监理及业主单位完成以下各项工作:? 1)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监督检查施工中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设施落实情况; 3)监督检查施工项目施工中、施工后的环境保护设施运转情况和环境质量常规监测工作;? 4)定期报告有关工作情况。? (3)项目部在编制实施性环保方案时,应邀请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政府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参与环境保护篇章的审查。 (4)项目部环保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各施工项目的生产工艺、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技术,并具备工程分析能力。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中国主体功能区的问题与走向 刘栋 (41406057,法学)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以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主要甚至唯一目标导致了当今中国的资源环境出现了极大的浪费和破坏。面对经济高速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的冲突,国家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划这一全新的协调经济与环境的方案,但是主体功能区划却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划,资源环境,经济,问题,解决方案 一、中国主体功能区出现的背景 改革开放后,我国将加速经济增长作为重要的发展内容。在国民经济整体实力增长的同时,却出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各地都将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甚至唯一目标,致力于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由于中国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的地域差异很大,对于不适于大规模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区,加速经济增长就意味着要付出昂贵的资源环境代价,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也将受到极大威胁。樊杰、洪辉(2012)认为主体功能区的宗旨就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功能,包括引领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优化开发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点开发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限制开发区,以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为主的禁止开发区。 二、中国主体功能区的现状 张玉娴、黄剑(2009)认为主体功能区最早由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前司长杨伟民提出。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2006年10月11号,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在2007 年年底前编制完成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草案。由此,主体功能区筹划工作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主体功能区划和建设将成为我国国土区划和国土开发整治的主要形式。目前四川省、浙江省、江苏省等省级单位都积极响应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办公厅的号召,开始了省级层面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现今,四川省、浙江省、江苏省等已经完成了各省的主题功能区的规划。

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分析及累计影响评价方法

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分析及累计影响评价方法 1、环境容量;指人类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情况下或者具体来说是在保证不超出环境目标值的前提下,区域环境能够容许的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 2、在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的工作内容要求时应考虑的原则(3项):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排放;固体废物分类处置。 3、大气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主要内容(5项):选择总量控制指标;对所涉及的区域进行环境功能区划,确定各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目标;根据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不同功能区环境质量达标情况;结合当地地形和气象条件,选择适当方法,确定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结合开发区规划分析和污染控制措施,提出区域环境容量利用方案和近期(5年计划)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4、水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主要内容(5项):选择总量控制指标;分析基于环境容量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和基于技术经济条件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对于拟接纳开发区污水的水体,应根据环境功能区划所规定的水质标准要求,选用适当的水质模型分析确定水环境容量,季节性河流原则上不要求确定水环境容量;对于现状水污染物排放实现达标排放,水体无足够的环境容量可资利用的情形,应在制定基于水环境功能的区域水污染控制计划的基础上确定开发区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如预测的各项总量值均低于上述给予技术水平约束下的总量控制和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总量控制指标,可选择最小的指标提出总量控制方案,如

预测总量大于上述两类指标中的某一类指标,则需调整规划,降低污染物总量。 5、河流/湖泊:水环境容量;河口/海湾:水环境容量/最小初始稀释度;(开敞的)近海水域:最小初始稀释度。 6、给定区域内,达到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而允许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总量,就是该区域大气污染物的环境容量。特定地区的大气环境容量与以下因素有关(5个):涉及的区域范围与下垫面复杂程度;空气环境功能区划及空气环境质量保护目标;区域内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区域大气扩散、稀释能力;特定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转化、沉积、清除机理。 7、大气容量的计算方法(3种):修正的A-P值法;模拟法;线性优化法。 A-P值法特点:不需要知道污染源的布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就可粗略估算制定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对决策和提出区域总量控制指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适用于开发区规划阶段的环境条件的分析。该法原则只适用于大气SO2环境容量的计算,在计算PM-10的环境容量时,可作参考方法。 模拟法:利用环境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开发活动所排放的污染物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是否会导致环境空气质量超标。适用于规模较大、具有复杂环境功能的信件开发区,或将进行污染治理与技术改造的现有开发区。需要通过调查和类比了解或虚拟开发区大气污染源的布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其优势在于充分考虑周边发展的影响。 线形优化法:将不同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保护目标为约束条

环保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目的 三、编制依据 四、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总目标 五、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机构及保证体系 六、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七、各部门环保职责 八、环保工作制度 九、主要环境污染及破坏因素 十、环保专项实施方案 十一、施工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 附图1:项目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组织机构框图附图2:环境保护和水土保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保护xx市xx沿线的生态、自然、社会和人民生活环境,防止因施工建设引发新的环境污染,切实改善项目影响区的生态环境,,为工程管理、项目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确保正常施工、组织有序、管理规范;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减少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噪声排放、固体废物管理等环境污染和环境风险,结合本项目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三、编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实施条例》 (七)《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八)《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九)《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十)《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十一)《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 四、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总目标 环保目标:实现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小程度的破坏和最强力度的恢复。 水保目标:预防和控制项目建设新增的水土流失,并在工程顺利建设和安全的前提下,保护并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重建新的更好生态环境。 五、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机构及保证体系 1、项目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机构 成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领导小组,专人专岗专职负责有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天津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今天,蔡老师为我们分析评价了“天津市资源环境的承载力”。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对天津市的资源环境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 蔡老师通过对天津市资源环境本底条件的分析,分别选取对天津经济社会发展限制较大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等三个方面若干因素进行评价,得出在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在环境容量达到一定的极限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建设用地空间、人口规模以及经济发展规模,达到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完善提供基础支撑的目的。 针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是从评价指标的选取,并结合传统的评价方法进行。在指标评价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和矢量分析法,对天津市资源环境各因素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并将部分因素承载力高低落实到空间分布。 天津市地质构造复杂,大部分被新生代沉积物覆盖。地势北高南低,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海拔高度平均在2-10米之间(大沽高程),最高峰为蓟县和河北省兴隆县交界处的九山顶,海拔1078.5米。土壤分布从山地、丘陵、平原到滨海,依次为棕壤、褐土、潮土、沼泽土和盐土五个主要土类。并且,天津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面对太平洋,季风环流影响显著,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型气候。位于海河流域下游,历史素有“九河下梢”之称的天津,水资源十分充足。 2013年末,天津市常住人口1472万人,居住在城镇的有1207万人,城镇化水平为82%,人口密度为1252人/平方公里;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37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2.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9607元;2013年天津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26514亿元,主要产业为电子信息、石油和海洋化工、汽车和装备制造、现代冶金、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 2013年,天津市耕地总面积438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总规模为4059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城乡用地3192平方公里。但土地资源所能容纳的建设空间、水资源和环境容量成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限制性因素。 考虑一般做法,结合天津市资源环境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对天津市资源环境影响显著的指标,又结合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建立3级指标因素和10个具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方案

君辉置业2018-2号地块建设项目1#、7#、8#、10#、11#、S1 环境保护专项方案 编制: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 中兴建设 2018年8月1日

一.编制依据: 1、国家法律、法规 2、《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 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定方法》GB12524-90 4、《建筑施工场季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市棠镇府前路东、纺织路南、经四路西、绿建路北,建筑面积40000平方,其为筏板基础、桩基础、剪力墙结构,其地下一层,层高2.82M,地上六层、地上十一层、地上二十一层高2.9M,总建筑面积为40000m2,建筑使用年限50年。 为了保证本工程达到质量目标,为了保证施工现场能够实现安全生产,为了保证本工程达到“市文明安全施工现场”,特制定本环境保护方案。 本工程主要职能单位如下: 建设单位:君辉置业 设计单位:久鼎嘉和工程设计咨询 监理单位:市五星建设项目管理 监督单位:市质量监督站 施工单位:中兴建设 工程开工日期: 工程竣工日期: 三.施工现场环保工作计划: (1)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市及公司的有关环保的法令、法规、和条理,并达到市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的要求。 (2)积极全面开展环保工作,成立环保领导小组,并保持运行。

(3)加强环保宣传工作,提高全员环保意识。 (4)现场采取图片、表扬、评优、奖励等多种形式进行环保宣传,将环保知识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身上。 (5)上岗人员均通过环保考试。 (6)对环保做的不周之处及时提出整改方案,积极改进并完善环保措施。 (7)每月进行三次环保噪声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8)实行奖法制、暴光制。 (9)严格按施组中环保措施开展环保工作。 四.施工环境保护管理及措施: (一)环境保护管理方针及目标: 方针:以人为本,营造绿色建筑;保护环境,追求持续改进。 目标: (1)噪音排放达标:结构施工,昼间<70dB,夜间<55dB 装修施工,昼间<65dB,夜间<55dB (2)防大气污染达标:施工现场扬尘、生活用锅炉烟尘的排放符合要求(扬尘达到国家二级排放规定,烟尘排放浓度<400mg/Nm3。)(3)生活及生产污水达标:污水排放符合《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4)防止光污染:夜间照明不影响周围社区。 (5)确保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防止疫病蔓延。 (6)施工垃圾分类处理,尽量回收利用。 (二)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职责: (1)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小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执行项目经理、副经理、项目总工、安全负责人为副组长,区域责任工程师、

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摘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综合衡量区域人口、资源、环境是否协调、经济发展是否可持续的重要方式。通过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判模型评估电白区生态环境承载的基本状况,对制约电白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15年电白区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及效率三个准则层承载力值分别为0.3,0.32,0.84,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承载力与效率承载力间存在较大差距。考虑到全区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有序发展,建议必须加强对当地自然资源尤其是森林、耕地等的保护,优化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水平。 1前言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资源结构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区域环境功能仍具有维持其稳态效应能力的条件下,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对资源开发强度与环境承载力之间是否协调进行判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综合衡量人口、资源、环境是否协调、经济发展是否可持续,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通过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判模型评估电白区生 态环境承载的基本状况,对制约电白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的目的是为建设用地供给的空间配置和社会生产力的布局提供科学依据。2研究区概况 电白区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茂名市东南部,粤西地区的东部,东经110°54′-111°29′、北纬21°22′-21°59′。东部以儒洞河与阳西县为界,东北部与阳春县相邻,西北至北部与高州市接壤,西至西南部与茂南区、茂港区毗连,东南濒临辽阔的南海。电白区海岸线长约220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2014年2月,国务院同意调整茂名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茂港区和电白县,设立茂名市电白区,原茂港区并入电白区成立新的电白区。 3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3.1评价指标体系 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由资源承载力与环境承载力构成,遵循综合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区域性等原则,根据区域资源状况、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等方面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密切相关因素,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效率五个方面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资源环境合并为资源环境子系统,将社会、经济合并为社会经济子系统,效率单独为一个子系统。本次评价通过专家咨询并借鉴国际国

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历年真题

第1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识别中,必须包括的阶段是( 。 A. 项目选址期 B.建设期和运营期 C. 项目初步设计期 D.产业链规划期 正确答案:B, 第2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化工项目生产污水处理场工艺方案应包括运行可靠性论证和( 。 A.处理工艺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B.投资费用的来源分析 C. 拟建项目的产品方案论证 D.生活污水排放量计算 正确答案:A, 第3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使用醋酸等异味化学品的PTA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要调查( 。 A.项目财务决算表B.项目施工图 C. 试生产期间环保投诉事件 D.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意见 正确答案:C, 第4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项目配套建设的硫回收设施,其环境效益可用货币量化的是( 。 A.工程总投资 B.硫的销售收入 C. 土地费用 D.固定资产残值 正确答案:B, 第5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评价某新建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时, 可作为参考依据的物耗、能耗指标是 (。 A. 同行业任意企业的临时测试数据 B. 同行业任意企业的基础数据 C. 同行业有代表性企业临时测试数据 D. 同行业有代表性企业近年的基础数据 正确答案:D, 第6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下列物品不属于木制家具生产项目中的固体废物是( 。 A.刨花 B.废乳胶 C.废聚酯漆 D.纤维板 正确答案:D, 第7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多晶硅切片加工项目的生产工艺为硅锭一剖方定位→切片→纯水清洗→电烘干, 其中切片工序循环使用碳化硅及聚乙二醇切割液,产生废水的工序是( 。 A. 剖方定位工序 B.切片工序 C. 清洗工序 D.烘干工序

环境保护专项施工方案63673

渝宜高速巫山服务区一期工程环境保护专项施工方案 审核: 编制: 重庆通力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渝宜高速巫山服务区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8年4月2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3) 3、项目区概况 .................................................................... (4) 4、主要污染源分析 .....................................................................4-5. 5、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5) 6、环境保护施工方案 ................................................................ 5-8 7、环境保护防范要点............................................................... ..8-10.. 8、环境保护目标及保证体系.....................................................10-13 9、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 ... ............... . ....... ....... .......13-14

1、编制依据 1、《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 2、环保相关的标准规范及地方法规、规章。 3、业主下发的施工相关文件及施工设计图纸,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项目部组织的施工现场勘察等。 2、工程概况 重庆渝宜高速巫山服务区一期工程项目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境内,靠近重庆与湖北交界处的小三峡主线收费站,距重庆奉节服务区约57公里,距湖北巴东服务区约55公里。项目建设业主为重庆高速公路集团东北营运分公司。设计方为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监理方为:重庆交通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G50渝宜高速公路巫山服务区(一期)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包含高速公路加减速车道、服务区进出口匝道,服务区南北侧连接道,服务区综合服务楼。 项目路基挖方88006.52m3,填方84735m3,弃方3271.11m3。 房建工程建筑面积5624.95㎡。 桥梁:大桥(总长246m/座),中桥(总长42m/座) 路面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50488.48㎡.混凝土面层6676.78㎡ 挡土墙:片石混凝土挡土墙4561.80m3 3、项目区概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基础讲义(1阶段)

事故风险源强识别: 1、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类型 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 (1)生产设施风险识别范围:主要生产装置、贮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工程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等; (2)物质风险识别范围: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 风险类型: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 2、风险识别内容 (1)资料收集和准备 建设项目工程资料: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资料、建设项目安全评价资料、安全管理体制及事故应急预案资料。 环境资料:利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有关厂址周边环境和区域环境资料,重点收集人口分布资料。 事故资料:国内外同行业事故统计分析及典型事故案例资料。 (2)物质危险性识别 按附录《建设项目风险评价导则》对项目所涉及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进行危险性识别和综合评价,筛选环境风险评价因子。

(3)生产过程潜在危险性识别 根据建设项目的生产特征,结合物质危险性识别,对项目功能系统划分功能单元,按附录确定潜在的危险单元及重大危险源。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方法: 知识点: 此处主要包括监测因子、监测制度及监测布点方法及监测采样四个知识点。 1.监测因子 (1)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 (2)凡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或者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 (3)对于没有相应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且属于毒性较大的,应按照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因子,同时应给出参考标准值和出处。 2.监测制度 (1)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二期(冬季、夏季)监测;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进行监测,必要时应作二期监测;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

环境保护专项施工方案.

环境保护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处天津市中心商业繁华地段南京路与滨江道的交口处,东接滨江道步行街、南临南京路、西近长春道居民区、北靠停建的仙都商厦。,地下两层、地上八层局部五层,施工现场场地狭小,周边紧靠居民区。由于处于的位置特殊性,工程环境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和平区的空气质量,乃至影响天津市“蓝天工程”的建设。为了进一步控制施工扬尘、施工噪声等环境污染,促进文明施工的提高,做到尽量不扰民,不污染周边生活空气环境。严格做到以下几大方面的环境控制。 二、扬尘(大气)控制措施 施工期间为了不制造更多的扬尘和大气污染,给周边居民环保、绿色的环境,特制定扬尘(大气)污染控制措施方案,并严格执行国家及天津市各项标准。 1、扬尘(大气)控制领导小组

2、扬尘(大气)控制依据及限值 严格执行大气排放GB16297-1996标准,根据天津公司规定的技术指标,达到空气污染物二级标准。 3、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4、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本工程厨房使用罐装煤气桶,采用电暖气采暖,固不设置锅炉烟

尘排放限值。 5、主要材料、设备计划 6、施工现场扬尘(大气)控制措施 1.为减少大气污染,本项目部全部采用商品砼施工。 2.运输水泥、石灰等易产生扬尘材料和有尘材料: a放置在封闭的仓库内; b地面上的散灰应及时收集、使用; c材料运输时应轻拿轻放; 3.露天的砂石料要用彩条布做好遮盖工作; 4.焊接、气焊在固定场所内作业,严禁露天作业带来散发性的烟尘; 5.设置木工作业棚,木工作业均在棚内施工,严禁施工现场木榍漫天飞; 6.用鼓风机清理混凝土连接带碎片时按要求进行操作; 7.楼层清理后的粉尘垃圾严禁直接往下倒,必须装在专用袋中运出;

浅谈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应用

浅谈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应用 市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预警机制及其方法,并构建了五种不同的发展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有以下两方面:一是中山市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承载状态处于较低水平,其中石岐区处于较高状态,沙溪镇处于较低状态,其余镇(区)均处于中级状态。二是中山市的推荐发展模型为资源节约型,其中黄圃镇推荐现状延续型和资源节约型,东区、小榄镇和东升镇推荐资源节约型或环境保护型,五桂山推荐环境保护型,阜沙镇和南朗镇推荐协调发展型,其余各镇(区)的推荐发展模型均为资源节约型。 关键词: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中山市;发展模型 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或bearing capacity)是一个起源于古希腊时代的古老概念,最初被引进区域系统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一般被定义为某一生境(habitat)所能支持的某一物种的最大数量。20世纪初期,承载力概念开始在畜牧场管理中得到明确的应用;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在人类生态学研究领域提出承载力的概念。80年代以《农业生态区域法在土地承载力研究中的应用》为代表的耕地粮食人口承载力研究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1990年后,承载力的研究逐步扩展到主要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研究,理论方法也逐渐完善起来。研究人员发现,单一因素的承载阈值并不能从根本上确定区域承载状态,各种资源联合起来的综合性的资源承载力研究更能贴切的反映社会发展的真实状况,综合承载力的研究方法已成为土地综合承载力发展的新方向。

中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中部,随着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转移步伐的加快,中山市作为珠江口西岸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对中山市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考验也日益严峻。人口、经济容量与土地所能承载的阈值是否适应,已成为中山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目前,缺乏对中山市承载力的研究,仅有尹杰等对中山市东升镇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本文从人口、建设规模、经济和生态等基础因素入手,结合中山城市发展特色,探讨了中山市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方法。 一、研究区域概况 中山市是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总面积1783.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7.39万。2013年中山市农用地面积92840.41hm2(其中耕地面积12206.41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2.05%,建设用地面积66422.74hm2(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61006.28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7.24%,其他土地面积19103.35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10.71%。 二、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状态评价 1、主要单指标阈值确定 单指标阈值的确定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性。本研究的部分指标参照了《广东省中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和《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相应指标的2020年规划值;其他指标则参考了广东省或者全国的平均值,以及个别指标的警戒值等。

环境保护专项施工方案39245

渝宜高速巫山服务区一期工程环境保护专项施工方案 审核: 编制: 重庆通力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渝宜高速巫山服务区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8年4月2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3) 3、项目区概况 .................................................................... (4) 4、主要污染源分析 .....................................................................4-5. 5、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5) 6、环境保护施工方案 ................................................................ 5-8 7、环境保护防范要点............................................................... ..8-10.. 8、环境保护目标及保证体系.....................................................10-13 9、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 ... ............... . ....... ....... .......13-14

1、编制依据 1、《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 2、环保相关的标准规范及地方法规、规章。 3、业主下发的施工相关文件及施工设计图纸,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项目部组织的施工现场勘察等。 2、工程概况 重庆渝宜高速巫山服务区一期工程项目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境内,靠近重庆与湖北交界处的小三峡主线收费站,距重庆奉节服务区约57公里,距湖北巴东服务区约55公里。项目建设业主为重庆高速公路集团东北营运分公司。设计方为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监理方为:重庆交通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G50渝宜高速公路巫山服务区(一期)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包含高速公路加减速车道、服务区进出口匝道,服务区南北侧连接道,服务区综合服务楼。 项目路基挖方88006.52m3,填方84735m3,弃方3271.11m3。 房建工程建筑面积5624.95㎡。 桥梁:大桥(总长246m/座),中桥(总长42m/座) 路面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50488.48㎡.混凝土面层6676.78㎡挡土墙:片石混凝土挡土墙4561.80m3

环境保护专项施工方案详解

目录 1、编制目的0 2、编制依据0 3、适用范围0 4、指导方针0 5、工程概况0 6、环境保护目标及保证体系1 6.1环境保护目标1 6.2环境保护保证体系1 7、主要污染源分析1 7.1大气环境污染源及污染物1 7.2水环境污染源及污染物1 8、环境保护管理制度2 9、环境保护措施2 9.1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2 9.2水污染的防治措施2 9.3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2 9.4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措施3 9.5能源控制措施3 1、编制目的 为保护申格孜灌区一分干施工现场周边生活环境,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以人为本”,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规定,特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2、编制依据 2.1《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 2.2《西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环保相关的标准规范及地方法规、规章。 2.3招投标文件及施工设计图纸,公司《程序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勘察、施工总体平面图等。 3、适用范围 本措施主要适用于日喀则圣雄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拉洛工程申格孜灌区一分干的环境保护工作。 4、指导方针 4.1 以人为本,科学环保的原则。 4.2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4.3 环保项目经理负责制的原则。 4.4 服从大局,服从上级统一指挥调度的原则。 4.5 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4.6 与业主、地方环保有机衔接,密切配合,实现联动的原则。 5、工程概况

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西部、雅鲁藏布江以南萨迦县,是雅鲁藏布江右岸一级支流夏布曲干流上的控制性工程,工程位于海拔高程4300m地区,高寒缺氧,坝址区位于夏布曲干流距拉洛乡下游约6km峡谷进口河段,该工程包括枢纽工程和配套灌区工程。 配套灌区由申格孜、扯休、曲美、聂日雄四大灌区组成,设计灌溉面积45.39万亩。设计引水流量19.40m3/s,最大引水流23.40m3/s,引水线路总干渠长42.734km,分干渠总长117.431km。 总干渠桩号0+010处设第一分干渠分水闸向第一分干渠分水0.97m3/s,主要灌溉申格孜灌区南部土地,控制灌溉面积2.89万亩,渠道长度8.018km,下设9条支渠(含分干斗和分干农)。本标段从桩号0+000起,至桩号8+018止。工期为24个月。 6、环境保护目标及保证体系 6.1环境保护目标 认真落实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要求,树立全员环保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对大气、对水污染及噪音、废弃物污染,合理使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营造文明、和谐、安全、环保的施工环境。 6.2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6.2.1组织机构 6.2.1.1项目部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负责本工程环保工作。 组长:尼玛 副组长:卓建成 成员:董强、卓国源、普欧珠、边巴次仁、扎西、刘春明、王生虎 6.2.1.2工作职责 组长主要负责排查污染源,了解污染成因,制定解决措施。 副组长主要负责现场处理污染,组织人员、机械进行清理和恢复。 成员主要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包括人员、资金、通信以及交通、处置工具的配备和准备。6.2.2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项目部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保护。 项目经理是环保工作第一责任人,领导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并以此为中心,辐射全合同段的环境保护管理网络,有效监控施工行为,确保环境保护方针的贯彻。同时,项目部规定,现场技术员为兼职环保员,施工工区(班组)负责人为环保负责人,项目部与之签订环保工作责任书。这样一来,项目部把环境保护工作层层分解并落实到施工工区、班组和个人,建立起懂行善管的环境保护保证体系,进行自我监控和管理,以确保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7、主要污染源分析 7.1大气环境污染源及污染物 施工现场砂石料扬尘;运输车辆的二次扬尘;作业机械车辆尾气排放;闪光对焊、电弧焊时产生的光污染。 7.2水环境污染源及污染物 7.2.1施工区域: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钻渣、泥浆和废水;砼养生用水;施工机械(如钻机、空压机等)的废油料及润滑油;机动船舶的舱底水及废油料;水上施工材料堕落河中;一次性塑料餐具使用可能造成的白色污染等。 7.2.2生活宿舍区:生活污水及粪便污水;冲洗机械车辆的油污水;场地的洒水、冲洗污水等。

20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重点资料归纳

2021年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重点资料归纳

一、本科目考试基本介绍 1.考试特点: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环评师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原则上每年举行1次。 2.考试时间: 2019年度环评师考试定于5月25、26日举行。 3.分数及合格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试卷 总分为150分,90分合格。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的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两种: 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共有50题,每题1分,共5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选对得分,错选,不选,多选均不得分)。 不定项选择题。 (本部分共50题,每题2分,共10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1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二、本科目分析 1.教材变化 2019版教材在2018版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调整,但调整幅度不算太大,调整的重点是在地下水环境和环境污染控制与保护措施的相关章节。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教材变化对比表

2. 与其他科目关系 用一句话来形容该门课程与其他三门考试科目之间的关系:依托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服务于《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3.教材知识框架及考试重难点

三、教学安排 1.班型介绍 分为三个班型,精讲班、考题预测班、模考试题班。 精讲班是对教材各章的详细讲解,重要考点辅之以典型的例题分析,使学员对教材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把握;每章后面配有课堂练习(15道左右),帮助学员强化各章所学知识; 考题预测班考前提炼重点内容,为全面冲刺复习做准备; 模考试题班考前全真模拟试题检测学习效果。 2.阶段学习建议 建议大家按照大纲的思路来进行学习,而且不要脱离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的主体。在学习本门课程的同时,有时可能会需要用到其他科目的知识,特别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3.教学思路 “以大纲为主” 首先大家应该明确,报班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而不是系统地学习环境影响评价知识,既然大家报考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那说明大家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知识体系结构已然十分成形,再讲过多的基础知识对于大家来说没有太大的必要,所以主要是按围绕大纲讲考点这样的出发点来授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