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医《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Gerontological nursing)

(供护理本科专业使用)

一、前言

课程简介:《老年护理学》是一门护理专业必修的临床护理课程。是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社会科学、信息学科等为理论基础,研究老年人的心身健康和疾病特点与预防的学科。其内容主要包括:人口老龄化和衰老的相关概念、老年人的健康评估保健和养老照顾、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与精神护理、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老年人安全用药与护理、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与护理和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运用护理程序对老年人实施整体护理的一门重要的护理学科。本课程可开阔学生学科视野,拓宽知识面,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并使其感受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老年人护理的基本工作过程,掌握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并能在家庭、临床以及社区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发现和处理老年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维持老年人最佳的健康状态,提高生命质量。根据护理本科学生的特点和职业岗位对护理人才能力的需求,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关爱老人的精神。

学时学分:28总学时;1.5学分

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

教材:主编:化前珍,老年护理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出版

参考资料

1、《精神疾病学》郝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出版

2、《护理心理学》杨艳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出版

3、《病理生理学》王建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出版

4、《护理学基础》崔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出版

5、《内科护理学》张静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出版

评价方式:平时成绩(考勤、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占总成绩30%;理论考核成绩占总成绩70%。

二、学时分配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课程目标

1.掌握老年护理学概念、老年人的年龄划分以及老年护理的目标和原则;

2.熟悉老年护理的道德准则,人口老化的对策;

3.了解人口老化的现状和趋势以及老年护理的发展历史。

课程内容

第一节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1.人的寿命和老年人的年龄划分:平均寿命、最高寿命、健康期望寿命;WHO对老年人年龄划分标准:发达国家65岁以上,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我国以60

岁以上为老年人。

2.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发达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定义为老龄化社会;人

口老年化的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增长快、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高龄老年人增长速度最快、女性占老年人中的多数是世界人口老年化的趋势和特点;老年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增长快、高龄化趋势明显、老龄化先于工业化、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是我国人口老年化趋势及特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影响表现在社会负担加重、社会保障费用增高、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加剧、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

3.人口老龄化的对策:抓住有利时机,加速经济发展步伐;强化根本作用,完善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满足老有所医,健全医疗保健防护体系;创建优良环境,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

第二节老年护理学概述

1.老年护理学及其相关概念:老年学、老年医学、老年护理学。

2.老年护理的目标与原则:增强自我照顾能力、延缓恶化和衰退、提高生活质量、安享生命晚年是老年护理的目标;满足需求、早期防护、关注整体、因人施护、面向社会、连续照护是老年护理原则。

3.老年护理的道德准则和执业标准:老年护理的道德准则是尊老爱老、扶病解困,热忱服务、一视同仁,高度负责、技术求精。

第三节老年护理学的发展

1.国外老年护理的发展:老年护理专业化的发展,不同国家的老年护理特色。

2.我国老年护理的发展:发展历程,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课程时数

共1学时。

重点与难点

1.老年护理学及其相关概念、老年护理的发展。

2.老年护理道德准则。

3.老年护理目标、原则。

思考题或练习题:

1.老年人年龄划分的标准及划分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2.老年护理学的概念。

3.老年护理的目标与原则。

第二章老年护理相关理论

课程目标

1.掌握各种老化理论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2.熟悉各种老化理论的主要思想精髓;

3.了解各种老化理论的提出者及其时代背景。

课程内容

第一节老化的生物学理论

1.随机老化理论:体细胞突变理论、分子交联理论、自由基理论。

2.非随机老化理论:神经内分泌理论、免疫理论、基因程控理论、端粒-端粒酶假说。

3.老化的生物学理论与护理:老化的生物学理论可帮助护士正确认识人类的老化机制,在护理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

第二节老化的心理学理论

1.人格发展理论

2.自我效能理论

3.老化的心理学理论与护理:护士在为老年人服务时,应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三节老化的社会学理论

1.隐退理论。

2.活跃理论。

3.持续理论。

4.次文化理论。

5.老化的社会学理论与护理:在护理实践活动中,协助老年人度过一个成功愉快的晚年生活。

第四节相关护理理论和模式

1.疾病不确定理论。

2.慢性病轨迹框架。

3.需求驱动的痴呆相关行为模式。

课程时数

共1学时。

重点与难点

1.老化的心理和社会理论

2.老化相关护理理论和模式

思考题或练习题:老化概念。

第三章老年人的健康评估

课程目标

1.掌握老年人健康评估的原则、方法、工具及内容;

2.熟悉老年人评估的注意事项;

3.了解各种评估的正常值及异常的意义。

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1.老年人健康评估原则:了解老年人身心变化的特点、正确解读辅助检查结果、注意疾病非典型表现。

2.老年人健康评估方法:交谈、观察、体格检查、阅读、测试。

3.老年人健康评估注意事项:提供适宜的环境、安排充分的时间、选择适当的方法、运用沟通的技巧、获取客观的资料。

第二节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评估

1.健康史:基本情况、健康状况。

2.体格检查:全身状况、皮肤、头面部与颈部、胸部、腹部、泌尿生殖器、脊柱与四肢、神经系统。

3.功能状态的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高级日常生活能力。

4.辅助检查:常规检查、生化与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影像学及内镜检查。第三节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评估

详见第五章"老年人心理卫生与精神护理"。

第四节老年人社会健康状况评估

1.角色功能评估:角色的内涵,角色功能的评估。

2.环境评估:物理环境、社会环境。

3.文化与家庭评估:文化评估、家庭评估。

课程时数

共2学时。

重点与难点

1.老年人健康评估的原则、内容、方法注意事项。

2.生活质量评估的内容及量表。

思考题或练习题

1.老年人躯体健康评估的内容;

2.老年人功能状态评估的内容和常用的评估工具;

3.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估。

第四章老年人的健康保健与养老照顾

课程目标

1.掌握老年保健的概念及,重点人群及其特点;

2.熟悉老年保健的基本原则、任务、策略和措施;

3.了解国内外老年保健的发展情况及养老照顾模式。

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1.老年保健的概念。

2.老年保健的重点人群:高龄老年人、独居老年人、丧偶老人、患病的老年人、新近出院的老年人、精神障碍的老年人。

3.老年人保健服务对象的特点:老年人对医疗服务需求的特点,老年人对保健服务和福利设施需求的特点,老年人患病的特点,高龄老年人生活照顾特点。

第二节老年保健的发展

1.国外老年保健的发展:英国、美国、日本。

2.我国老年保健的发展:分为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三个阶段。

第三节老年保健的基本原则、任务和策略

1.老年保健的基本原则:全面性原则、区域化原则、费用分担原则、功能分化原则、联合国老年政策原则。

2.老年保健的任务:医院内的保健护理,中间服务机构中的保健护理,社区家庭中的保健护理。

3.老年保健的策略与措施:老年保健的策略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年保健具体措施包括自我观察、自我预防、自我治疗、自我护理。

第四节养老与照顾

1.社会发展对养老照顾的影响:传统家庭结构的变化难以承担家庭养老的重任,养老机构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与照顾需求。

2.养老照顾模式:居家养老照顾模式、机构养老照顾模式、其他养老照顾模式。课程时数

共2学时。

重点与难点

1.老年保健服务对象及特点。

2.老年保健的基本原则、任务、策略与措施。

3.养老照顾模式。

思考题或练习题

1.老年保健的策略与措施。

2.探讨养老照顾模式。

第五章老年人的心理卫生和精神护理

课程目标

1.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概念;老年人焦虑、抑郁、孤独、自卑、离退休综合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护理措施、护理计划。

2.熟悉老年人的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老年人的健康维护和促进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护理评估、辅助检查。

3.了解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相关背景知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和促进的原则。

课程内容

第一节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1.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感知觉的变化,记忆的变化,智力的变化,思维的变化,人格的变化,情感与意志的变化;老年人的影响因素:各种生理功能减退,社会地位的变化,家庭人际关系,营养状况,体力或脑力过劳,疾病。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矛盾,老有所为和身心衰老的矛盾,老有所养与经济保障不充分的矛盾,安享天伦之乐与空巢家庭的矛盾,安度晚年与生活变故的矛盾。

2.老年人的常见心理问题与护理:焦虑、抑郁、孤独、的原因,表现,预防和护理。离退休综合征和空巢综合征的原因,表现,预防和护理。

3.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的概念、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的原则:适应原则,系统原则,整体原则,发展原则。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和评价衰老、健康和死亡;做好离退休的心理调节;鼓励老年人勤用脑,妥善除了家庭关系;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心理保健;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第二节老年人常见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1.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护理评估、辅助检查、护理诊断/问题、护理计划和实施:日常生活护理、用药护理、严防自杀、心理护理、健康指导。

2.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护理:护理评估、辅助检查、护理诊断/问题、护理计划和实施:日常生活护理、用药护理、智能康复训练、安全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

课程时数

共2学时。

重点与难点

1.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常见心理问题。

2. 老年期抑郁症和痴呆患者的护理。

思考题或练习题

1.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2.老年人情绪与情感评估的方法。

3.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4.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原则和措施。

第六章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

课程目标

1.掌握保护老年人安全的防护措施,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和语言沟通的技巧。老年人休息、睡眠一般护理,老年活动的指导及活动的注意事项;

2.熟悉老年人的皮肤特点、一般护理,皮肤瘙痒及护理,老年人的饮食的原则、饮食护理。如何调整和安排老年室内环境、室内设备、厨房及卫生间。老年人的衣着卫生,老年人的营养需求、影响老年人营养摄入的因素;

3.了解悉尊重老年的个性和隐私,鼓励老年充分发挥生活自理能力的措施。老年人休息、睡眠的特点。老年人的性需求的护理评估,老年人性生活的现状。

课程内容

第一节日常生活护理的注意事项

1.鼓励老年人充分发挥其自理能力。

2.注意保护老年人的安全:针对相关心理进行护理、其他防护措施。

3.尊重老年人的个性和隐私:尊重老年人的个性、尊重老年人和隐私。

第二节环境的安排及调整

1.室内环境:注意室内的温度、湿度、采光、通风。

2.室内设备:尽量简洁,转角弧形,床离地面50公分为宜,保持室内通风。

3.厨房和卫生间:厨房和卫生间注意防滑。

第三节沟通

1.非语言沟通:触摸:尊重老年人的尊严与其社会文化背景,渐进地开始触摸,并持续性观察老年人的反应,确定十一的触摸位置,实现确定老年人知道触摸的存在,注意保护老年人易碎破的皮肤,对老年人的触摸给以正确的反应;身体姿势:有效运用姿势辅助的表达。

2.语言沟通:老年人的语言表达、电话访问或视频通话、书面沟通。

第四节皮肤清洁和衣着的卫生

1.皮肤清洁:老年人皮肤的特点:皱纹、松弛和变薄,一般护理,皮肤瘙痒的原因:局部皮肤的病变,全身性的疾病,心理因素,皮肤瘙痒的护理:一般护理,对因护理,对症护理,心理护理。

2.衣着卫生。

第五节饮食和排泄

1.饮食与营养:老年人营养需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水分,影响老年人营养摄入的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老年人的饮食的原则:平衡膳食,易于消化,食物温度适宜,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护理:烹饪时的护理,进餐时的护理。

2.排泄

第六节休息和活动

1.老年人的休息,老年人的睡眠:老年人的睡眠,一般护理,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及其护理。

2.老年人的活动:活动对老年人的重要性: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影响老年人活动的因素:心血管因素,肌肉骨骼的系统,神经系统,老年人活动的指导:老年人的活动强度,老年人的活动注意事项,患病老年人的活动。

第七节性生活和性生活卫生

1.老年人的性需求、老年人的性生活现状。

2.影响老年人性生活的因素:老年人的生理变化;男性的改变,女性的改变、老年人常见疾病,老年年与性有关的知识、态度、他人的影响等。

3.对老年人性生活的护理评估:收集病史及客观资料,护士的态度及准备,评估性问题的注意事项。

4.老年人性生活的护理:树立正确的观念、鼓励伴侣的沟通、提倡外观的修饰、营造合适的环境、多方式性的满足,老年人性生活的卫生指导,对患病老年人的指导:对患心脏病的老年人的指导,对呼吸功能不良的老年人的指导,对其他老年人的指导。配置各种医疗处置时的护理措施:真空吸引器,使用前注射前列腺素,人工阴茎植入、药物使用。

教学时数

共2学时。

重点与难点

1.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和沟通技巧。

2.老年人皮肤特点,影响老年人营养摄入因素。

3.老年人的饮食护理,活动指导。

思考题或练习题

1.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环境的调整及安排。

2.老年人安全的保护。

3.与年人沟通的技巧。

4.老年人的营养与饮食,老年人的排泄与皮肤管理。

第七章老年人安全用药的护理

课程目标

1.掌握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原则、安全用药的护理。

2.熟悉老年人药物代谢的特点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

3.了解老年人药效学的特点。

课程内容

第一节老年人药物代谢和药效学特点

1.老年人药物代谢特点:老年人药物吸收受胃酸分泌减少、胃排空速度减慢、肠肌张力增加和活动减少、胃肠道和肝血流减少影响;老年人药物分布受机体组成成分、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改变而改变;老年人肝功能减弱,药物代谢减慢,半衰期延长,易造成某些主要经肝脏代谢的药物蓄积;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导致主要由肾排出体外的药物蓄积。

2.老年人药效学改变的特点:对大多数药物的敏感性增高、作用增强,对少数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药物耐受性下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用药依从性降低。

第二节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和原因

1.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精神症状、直立性低血压、耳毒性、尿潴留、药物中毒。

2.老年人服务危险性增高的常见药物。

3.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原因:同时接受多种药物治疗、药动学和药效学的改变、滥用非处方药物。

第三节老年人的用药原则

老年人用药五大原则:受益原则、5种药物原则、小剂量原则、择时原则、暂停用药原则。

第四节老年人安全用药的护理

1.定期全面评估老年人用药情况,包括用药史、各系统老化程度、用药能力和作息时间、心理社会状况。

2.密切观察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注意观察药物矛盾反应,用药从小剂量开始,规定适当的用药时间和用药间隔,其他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

3.提高老年人用药依从性。加强药物护理,开展健康教育,建立合作性护患关系,行为的治疗措施。

4.加强用药的健康指导。加强老年人用药的解释工作,鼓励老年人首选非药物性措施,指导老年人不随意购买及服用药物,加强家属的安全用药教育。

课程时数

共2学时。

重点与难点

1. 老年人药物代谢特点。

2. 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和原因。

3. 老年人的用药原则及护理。

思考题或练习题

1.老年人服用危险性高的药物和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

2.老年人的用药原则。

3.老年人安全用药的护理。

第八章老年常见健康问题的护理

课程目标

1.掌握老年人跌倒的定义、原因、跌倒的状况及护理;噎呛的定义、摄食-吞咽功能的评估、噎呛的表现及护理常见健康问题的护理;疼痛的定义、原因、分类、疼痛评估量表及护理;尿失禁和便秘的定义、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2.熟悉老年人营养缺乏-消瘦、口腔干燥、视觉障碍、老年性耳聋的护理。

3.了解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改变。

课程内容

第一节各系统的老化改变

1.呼吸系统: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肺、胸廓及呼吸机的老化改变。

2.循环系统:心脏、心功能、血管的老化改变。

3.消化系统:唾液腺、牙齿、食管、肝胆、胰腺、肠的老化改变。

4.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的老化改变。

5.内分泌系统:下丘脑、垂体、性腺、甲状腺、肾上腺、胰岛的老化改变。

6.运动系统:骨骼、关节、肌肉的老化改变。

7.神经系统:脑与神经元、知觉功能和反射功能的老化改变。

8.感觉系统:皮肤、眼和视觉、耳及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老化改变。

第二节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与护理

1.跌倒:跌倒的概述;健康史:一般资料、跌倒原因和既往史;跌倒的状况:现场状况、身体状况;护理诊断;护理:跌倒的紧急处理;一般护理;心理调适、健康指导。

2.噎呛:噎呛的概述;健康史:一般资料、摄食-吞咽功能;噎呛的状况:早期表现、中期表现、晚期表现;护理诊断;护理:噎呛的紧急处理、一般护理、心理调适、健康指导。

3.尿失禁:概述;健康史:一般资料、尿失禁的原因;心理社会状况;护理诊断;护理:尿失禁护理用具的选择及护理;协作行为治疗;用药护理;心理调适、健康指导。

4.便秘:概述;健康史:一般资料、既往史、便秘的原因;便秘的状况:便秘的情况、伴随症状、并发症护理诊断;护理:排便护理、一般护理、用药护理、心理调适、健康指导。

5.疼痛:概述;健康史:了解病史、疼痛的原因;疼痛的状况:视觉模拟疼痛量表、口述描绘评分、面部表情量表、疼痛日记评分法;护理诊断;护理:用药护理、运动锻炼、心理调适、健康指导。

6.营养缺乏-消瘦:概述;健康史:进食情况、患病情况、服药情况;营养缺乏-消瘦的状况:体重指数、血清蛋白质含量测定、主要表现;护理诊断;护理:一般护理、用药护理、心理调适、健康指导

7.口腔干燥:概述;健康史:一般资料、口腔干燥的原因;口腔干燥的状况;心理-社会状况;护理诊断;护理:一般护理、心理调适、健康指导。

8.视觉障碍:概述;健康史:视力情况、眼镜情况;视觉障碍的状况;心理-社会状况护理诊断;护理:疾病治疗及护理、一般护理、健康指导。

9.老年性耳聋:概述;健康史:一般情况、老年性耳聋的原因;老年性耳聋的状况;心理-社会状况;护理诊断;护理:一般护理、用药护理、心理调适、健康指导。

课程时数

共6学时。

重点与难点

1. 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原因及护理。

2. 老年人各系统老化改变。

思考题或练习题

1.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护理对策。

第九章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

课程目标

1.掌握老年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食管返流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和退行性骨关节病病人的护理计划与实施。

2.熟悉老年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食管返流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和退行性骨关节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3.了解老年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食管返流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和退行性骨关节病病人的常见护理诊断。

课程内容

第一节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1.护理评估:健康史、健康状况、辅助检查、心理-社会状况。

2.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3.护理计划与实施:一般护理、监测病情、用药护理、心理调适、健康指导。

4.护理评价。

第二节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

老年心绞痛

1.护理评估:健康史、健康状况、辅助检查、心理-社会状况。

2.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3.护理计划与实施:一般护理、监测病情、用药护理、心理调适、健康指导。

4.护理评价。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1.护理评估:健康史、健康状况、辅助检查、心理-社会状况。

2.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3.护理计划与实施:一般护理、监测病情、用药护理、心理调适、健康指导。

4.护理评价。

第三节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护理

老年脑梗死

1.护理评估:健康史、健康状况、辅助检查、心理-社会状况。

2.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3.护理计划与实施:一般护理、监测病情、用药护理、心理调适、健康指导。

4.护理评价。

老年脑出血

1.护理评估:健康史、健康状况、辅助检查、心理-社会状况。

2.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3.护理计划与实施:一般护理、监测病情、用药护理、心理调适、健康指导。

4.护理评价。

第四节老年肺炎患者的护理

1.护理评估:健康史、健康状况、辅助检查、心理-社会状况。

2.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3.护理计划与实施:一般护理、监测病情、用药护理、心理调适、健康指导。

4.护理评价。

第五节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1.护理评估:健康史、健康状况、辅助检查、心理-社会状况。

2.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3.护理计划与实施:一般护理、监测病情、用药护理、心理调适、健康指导。

4.护理评价。

第六节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护理

1.护理评估:健康史、健康状况、辅助检查、心理-社会状况。

2.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3.护理计划与实施:一般护理、监测病情、用药护理、心理调适、健康指导。

4.护理评价。

第七节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1.护理评估:健康史、健康状况、辅助检查、心理-社会状况。

2.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3.护理计划与实施:一般护理、监测病情、用药护理、心理调适、健康指导。

4.护理评价。

第八节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

1.护理评估:健康史、健康状况、辅助检查、心理-社会状况。

2.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3.护理计划与实施:一般护理、监测病情、用药护理、心理调适、健康指导。

4.护理评价。

第九节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的护理

1.护理评估:健康史、健康状况、辅助检查、心理-社会状况。

2.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3.护理计划与实施:健康史、健康状况、辅助检查、心理-社会状况。

4.护理评价。

课程时数

共8学时。

重点与难点

1. 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评估。

2. 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措施。

思考题或练习题

1.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概念,各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

第九章老年人的临终护理

课程目标

1.掌握老年人老年人对待死亡的心理类型,临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和护理,老年人临终前常见的症状和护理。

2.熟悉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3.了解老年人临终关怀的意义。

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1.老年人临终关怀的现状:国外、国内现状。

2.影响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的主要因素:医务人员对临床关怀的认识有限;服务机构和资金来源不足;临终关怀教育尚未普及。

3.老年人临终关怀的意义:维护尊严,提高老年临终者生存质量;安抚亲友,解决老年人家庭照料困难;节约费用,优化利用医疗资源;转变观念,真正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第二节老年人的死亡教育

1.心理类型:理智型、积极应对型、接受型、恐惧型、解脱型和无所谓性。

2.死亡教育:克服怯懦思想、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第三节老年人的临终护理

1.临终护理的概念。

2.临终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临终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临终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3.老年人临终前常见的症状和护理:疼痛、呼吸困难、谵妄、大出血。

4.对丧偶老年人的哀伤辅导:丧偶老年人的心理反应、对丧偶老年人的关怀。课程时数

共2学时。

重点与难点

1. 临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2. 老年人临终前常见的症状和护理。

思考题或练习题

1. 临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2. 老年人临终前常见的症状和护理。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供护理专业本科四年制使用) 前言 老年护理学(gerontological nursing)是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及的社会科学、信息学科等为理论基础,研究老年期的心身健康和疾病的护理特点与预防的学科,是老年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老化的概念和理论、老化对老人身体、心理、社会的影响、老年人健康评估、老年人健康促进和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护理。 本课程作为开阔学生学科视野,拓宽知识面的选修课程,可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并使其感受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大纲适用于护理专业本科学生使用,以XXX主编,XXX第一版老年护理学以及自编讲义为主要参考教材。 课程总时数为3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见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老年护理学概论 【目的要求】 1.了解人口老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及应对措施; 2.了解老年生物学研究的内容; 3.熟悉世界人口老化的特点; 4.熟悉老年医学、老年社会学、老年心理学、老年护理学研究的内容; 5.掌握三种老年人年龄划分的标准; 6.掌握发达国度和发展中国度分别老化社会的标准; 7.掌握中国人口老化的特点。 【教学内容】 一、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1 1.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人口老龄化的定义、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世界人口及我国人口老化的特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2.老年学研究的内容:老年生物学、老年医学、老年社会学、老年心理学、老年护理学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 第二章老化理论 【目的要求】 1.了解细胞损耗理论、份子串联理论、脂褐质和游离放射理论、神经内排泄理论; 2.了解持续理论、次文化理论、社会环境适应理论; 3.熟悉基因理论、免疫理论; 4.熟悉自我概念理论; 5.熟悉活泼理论、角色理论; 6.掌握长寿和朽迈理论、预期寿命和功用健康理论;老化的生物学理论与护理;7.掌握人的需求理论、品德发展理论; 8.掌握老化的心理学理论与护理之间的关系; 9.掌握隐退理论、年龄阶层理论;老化的社会学理论与护理。【教学内容】 一、老化的生物学理论:基因理论、细胞损耗理论、免疫理论、份子串联理论、脂褐质和游离放射理论、神经内排泄理论、长寿和朽迈理论、预期寿命和功用健康理论、老化的生物学理论与护理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32学时

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老年护理学》 (供护理学专业本科使用) 执笔人:伍永慧 审定人:陈偶英 学院负责人:罗尧岳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二○一五年十一月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老年护理学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护理本科专业设置的必修课程之一。它是研究维护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一门学科,其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老年人健康维护的知识和技能,以提高社会养老的水平。学习和掌握本门课程,可弥补学生今后针对老年个体或群体服务对象开展护理实践的知识空白,适应社会对高级护理人才的需求及要求。 《老年护理学》课程通过介绍和讨论老年护理理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体现老年护理的特点,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不论在医院还是在社区,均能提供保持老年人人生的连续性和个性的护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潜在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老年护理学》的学习,学生的知识、能力应达到以下目标:掌握老年人的护理评估、健康保健,掌握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深刻理解老年人机体在系统形态和功能方面发生的生理性及病理性改变,及其改变所致的老年常见疾病及健康问题;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对老年人进行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学会恰当运用护理程序对老年人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整体护理。熟悉常见老年慢性病和精神疾病的护理,进行正确的护理操作,保护老年人安全和促进健康。了解《老年护理学》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及研究热点,理解其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了解老化理论和衰老变化,了解老年人急诊及其他科室的护理。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第3版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老年护理学 Geronto cogical Nursing 学分:1.5 总学时:24 理论学时:24 实验/实践学时:0/0 一、课程作用与目的 本课程以护理学为基础,结合老年人健康需求,突出老年护理特点,介绍了老年群体生理、心理、生活变化的一般护理特点,老年人安全用药与护理,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本课程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护理理念和经验,使学生掌握老年群体、生物、心理、社会人口的特点及健康教育内容,掌握如何以护理程序对老年人进行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对老年人和老年病人提供身心整体护理。 二、课程基本要求 1.理论学习方面 ⑴掌握老年生理、心理变化及老年保健管理原则; ⑵掌握老年病人一般护理特点,用药、生活、自理生存质量评价; ⑶掌握老年病病人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科等疾病的护理。 2.基本技能学习方面 ⑴掌握老年疾病的护理技巧; ⑵掌握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评估。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化前珍主编.《老年护理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主要参考书 李建生主编.《老年医学概论》.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四、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老年人口与人口老龄化 主要内容: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年龄划分,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重点和难点:掌握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及对策。 第二节老年护理学概述 主要内容:老年护理学及相关概念,老年护理的目标与原则,老年护理的道德准则和职业标准。重点和难点:掌握老年护理学及相关概念老年护理的目标与原则。 第三节老年护理的发展 主要内容:国外老年护理的发展,我国老年护理的发展。 重点和难点: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第二章老年护理相关理论 第一节老化的生物学理论。 主要内容:基因程控理论,免疫理论,神经内分泌理论,长寿和衰老理论,老化的生物学理论与护理。

皖医《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Gerontological nursing) (供护理本科专业使用) 一、前言 课程简介:《老年护理学》是一门护理专业必修的临床护理课程。是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社会科学、信息学科等为理论基础,研究老年人的心身健康和疾病特点与预防的学科。其内容主要包括:人口老龄化和衰老的相关概念、老年人的健康评估保健和养老照顾、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与精神护理、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老年人安全用药与护理、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与护理和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运用护理程序对老年人实施整体护理的一门重要的护理学科。本课程可开阔学生学科视野,拓宽知识面,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并使其感受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老年人护理的基本工作过程,掌握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并能在家庭、临床以及社区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发现和处理老年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维持老年人最佳的健康状态,提高生命质量。根据护理本科学生的特点和职业岗位对护理人才能力的需求,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关爱老人的精神。 学时学分:28总学时;1.5学分 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 教材:主编:化前珍,老年护理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出版 参考资料 1、《精神疾病学》郝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出版 2、《护理心理学》杨艳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出版 3、《病理生理学》王建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出版 4、《护理学基础》崔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出版 5、《内科护理学》张静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出版 评价方式:平时成绩(考勤、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占总成绩30%;理论考核成绩占总成绩70%。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护理专业本科生) ~ “老年护理学”教研组

修订日期:2019年2月 目录 《老年护理学》课程介绍 (1) # 老年人模拟体验 (5) 第一章绪论 (5) 第二章老化护理相关理论 (6) 第三章老年人的健康评估 (7) 第四章老年人的健康保健与养老照顾 (8) 第五章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与精神卫生 (9) 第六章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 (10) 第七章老年人的安全用药与护理 (11) | 第八章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与护理 (12) 第九章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 (12) 第十章老年人的临终护理 (13)

《老年护理学》课程介绍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老年护理学 \ 英文名:Gerontological Nursing 课程代码:0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32(讲授24,实践8) 学分:2学分 二、教学团队 课程负责人: 张雪梅,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 … 课程教学秘书: 任静,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 任课教师: 胡秀英华西医院护理部任静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 张雪梅… 许丽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 陈茜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吕娟华西医院护理部 李芸% 金卡国际医疗中心/全科医学科 实践指导教师: 廖再波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 钟文逸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 三、教学目的 认知教学目标:掌握老化理论、老年人健康评估、老年人健康保健、老年人常见健康 问题、老年人常见疾病及其护理。 【 Cognitive teaching objectives: to master the theory of aging, health assessments elderly, elderly health care, common health problems of the elderly, common diseases of the elderly and nursing. 技能教学目标:通过体验、见习、演习等,掌握老年科专科护理技术;能够应用护理

皖医老年护理学讲座:老年痴呆症预防

老年痴呆症预防 第一,饮食均衡,避免摄取过多的盐分及动物性脂肪。一天食盐的摄取量应控制在10克以下,少吃动物性脂肪及糖,蛋白质、食物纤维、维他命、矿物质等都要均衡摄取。 第二,适度运动,维持腰部及脚的强壮。手的运动也很重要,常做一些复杂精巧的手工会促进脑的活力,做菜、写日记、吹奏乐器、画画等都有预防痴呆的效果。 第三,避免过度喝酒、抽烟,生活有规律。喝酒过度会导致肝机能障碍、引起脑机能异常。一天喝酒超过0∙3升以上的人比起一般人容易得脑血管性痴呆。抽烟不只会造成脑血管性痴呆,也是心肌梗塞等危险疾病的重要原因。 第四,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肥胖等生活习惯病。早发现、早治疗。 第五,小心别跌倒,头部摔伤会导致痴呆。高龄者必要时应使用拐杖。 第六,对事物常保持高度的兴趣及好奇心,可以增加人的注意力,防止记忆力减退。老年人应该多做些感兴趣的事及参加公益活动、社会活动等来强化脑部神经。 第七,要积极用脑,预防脑力衰退。即使在看电视连续剧时,随时说出自己的感想便可以达到活用脑力的目的。读书发表心得、下棋、写日记、写信等都是简单而有助于脑力的方法。 第八,随时对人付出关心,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找到自己的生存价值。

第九,保持年轻的心,适当打扮自己。 第十,避免过于深沉、消极、唉声叹气,要以开朗的心情生活。高龄者常须面对退休、朋友亡故等失落的经验,很多人因而得了忧郁症,使免疫机能降低,没有食欲和体力,甚至长期卧床。 预防老年痴呆有很多方法,但最好的方法还是食疗。健佰龄银杏磷脂对防治老年痴呆症效果不错!银杏树在地球上存活至少有1亿5千万年的历史,被称为地球上的〃活化石〃。银杏树高大粗壮,寿命长达2000-5000年,它的一生无病虫害,有极强的生命力。我国古代就知道银杏叶外用对皮肤病、头疼、雀斑等有明显效果,当代科学家更是成功地发现了银杏叶对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神奇疗效。 银杏叶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它含有多种药用成分,如:银杏黄酮类、菇类内酯类、生物碱、亚油酸、酚类、奎宁酸、抗坏血酸、白果酸、白果酮等,这些物质对于由动脉硬化、血脂过高引起的各种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如:脑血管循环障碍、血液循环障碍等引起的头晕眼花、手足麻痹、耳鸣、尿频、妇科分泌异常等,对于增强肺活量、增加精子产量、强化脆弱的的血管,强化脑细胞及其他器官,使血液通畅等也有良好的作用。银杏磷脂软胶囊选用上等银杏叶为主要原料,采用现代提取的活性物质,独特添加黄金比例的浓缩磷脂,并以亚麻籽油为基质制成的新一代银杏软胶囊。经功能试验证明,银杏磷脂具有辅助降低血脂,保护心脑血管的保健功能,比单用银杏功效更强,对老年痴呆症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老年护理学是一门研究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变化的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在老年护理实践中具备专业技能和知识,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 二、课程目标 1、掌握老年人常见的生理、心理和疾病特点,了解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和护理方式。 2、理解老年护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评估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方法和技能。 3、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包括生活护理、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支持和指导。 4、提高学生对老年护理工作的认识和兴趣,培养其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 三、教学内容 1、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介绍老年人的身体变化、认知和心理特点,以及老年人的社会角色和环境变化。

2、老年人的健康评估:学习使用评估工具对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进行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3、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了解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学习如何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护理,包括饮食、休息、运动、卫生等方面。 4、老年人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掌握老年人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 5、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护理:学习如何评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护理。 6、老年人的社会适应和康复:了解老年人社会适应和康复的重要性,学习如何为老年人提供社会支持和康复服务。 四、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使学生掌握老年护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到老年护理机构进行实践学习,培养其实际操作技能。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老年人护理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专题研讨:组织学生开展关于老年护理某一主题的研讨,促进学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Geriatric Nursing 课程代码:学时:32 学分:2 理论学时:32 实验或讨论学时:0 适用专业:课程性质:选修 撰稿人:审定人: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 《老年护理学》是一门护理专业选修的临床护理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人口老龄化和衰老的相关概念、老年人的健康评估和保健、老年人健康问题的护理和各系统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实践,运用护理程序对老年人实施整体护理的一门重要的护理学科。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整体护理理念的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老年人提供最佳的服务,从而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达到健康老龄化的现代护理目标。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知识方面:了解老年人与老年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熟悉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和常见疾病及特点、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掌握满足老年人生理、心理、治疗需求的护理知识以及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 能力方面:掌握健康评估的方法,具有运用护理程序对老年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学会沟通与交流的技巧,具有人际交往及健康教育的能力;熟练掌握老年护理的各种操作技能。 综合素质方面: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的护理观,尊重和爱护老年人;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救死扶伤、爱岗敬业的道德素质;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及团结协作精神。(三)课程教学改革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老年时期这一特定阶段存在和潜在的生

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问题,并能采取预防,保健策略,和护理措施,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健康状态,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准确,敏锐的观察力,正确的判断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对护理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能对老年然常见健康问题进行评估和护理,并保证护理质量。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克服惧怕被传染的心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与同情心,加强护理,才能使病人减轻痛苦,早日恢复健康。重视病人的心理护理,关心病人,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5学时第一节衰老与衰老理论 1学时知识点:1.衰老与衰老的特点 2.衰老的理论 第二节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1学时知识点:1.老龄化相关概念 2.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征 第三节老年护理学的概念 1.5学时知识点:1.老年护理学级相关概念 2.老年护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护理目标3.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第四节老年护理的现状及发展 1.5学时知识点:1.国外老年护理的现状及发展 2.国内老年护理的现状及发展 本章小结 重点:老年人的年龄划分 难点:老年人的年龄划分 思考题:1.三种老年人年龄划分的标准?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划分老化社会的标准? 3.中国人口老化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正常老化特点与老年保健 4学时第一节老年人的生理变化 2学时知识点:1.呼吸系统的老化改变 2.循环系统的老化改变 3.消化系统的老化改变 4.泌尿系统的老化改变 5.内分泌系统的老化改变 6.运动系统的老化改变 7.神经系统的老化改变

《社区及老年护理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社区及老年护理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一、课程思政改革举措 课程将德育元素融入教学目标,采用双课堂的形式,以理论课堂为主,实训课堂为辅,提炼《社区及老年护理学》课程中德育元素,以德育教育为核心,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关系,突出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授课前,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目前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主,课上有针对性的促使学生与教师进行合作提升及互动交流,课下提供教学资源,使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还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 相关思政元素:批判性思维、珍爱生命、护理文化、人际沟通、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参与性、职业道德、团队合作意识、发展思维、职业情感、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职业规范、世界观、奉献精神、人生观 二、课程思政教育方式设计 (一)构建《社区及老年护理学》课程思政模式,完善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包括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手段体系。教学体系的安排必须完整、有序,富有逻辑性。在《社区及老年护理学》教学中,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情感、人文素养教学模式的构建注重这几方面的有效统一,注意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手段,改进相关教学措施。 1、课程内容:教学中除了教材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在“社区护理学发展史”和“社区护理理念”“社区健康教育”“家庭健康护理”等

章节中还穿插补充了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如:人际沟通、社交礼仪、中国传统文化、护理人员先进事迹和护理文化等内容。 2、教学方法:根据各章节的内容特点,综合运用“提问式、案例式、启发式、情景模拟式、体验式教学、角色扮演、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等手段,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感悟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发展思维的培养。 3、媒体手段:除了教材提供的基本多媒体课件,还组织学生记录自己学习《社区及老年护理学》课程成长的记录,借助教学网络平台播放《温馨护理服务》《感动中国》《爱在记忆消失前》等影片应用于教学中。 (二)构建多层次、多渠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构建一个由“两个课堂”与“三个方面”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学模式。“两个课堂”即第一课堂为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第二课堂即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三个方面”即护理学专业学生、教师、授课内容。 第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习内容相对集中,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加深学生护理情感的体验与培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使其具有“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懂得人本关怀、尊重生命、换位思考等。为了避免学时限制,教师还可以利用第二课堂鼓励学生接触社会,走进社区、走进养老院,通过主动实践,培养其热爱护理工作的情感,乐于为患者服务,对待服务对象体现足够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提高与人交流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前言 一、课程简介 老年护理学(gerontological nursing)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其研究的对象是老年人(包括患病老年人和健康老年人)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是探讨有关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心理变化,现存的和潜在的各种健康问题的反应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等。随着老年医学的发展,老年护理学也在逐步走向成熟,其研究内容也由单纯注重延长生命,发展到比较注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日益增多的老龄人口,对医疗保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重视老年护理学的研究,为老年人提供标准化、专业化、普及化和优质化的护理服务,是老年护理学的主要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根据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用护理程序对老年人提供连续性和个性的护理,维持老人最佳健康状态,提高生命质量。本课程可通过讲授、讨论、多媒体、实训等方式进行教学。 二、考核方式 三、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目的要求】 (一)掌握我国及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 (二)熟悉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三)了解人的寿命、人口老龄化的指标与评价及全球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 (二)重点讲解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三)一般介绍人的寿命、人口老龄化的指标与评价。

(四)一般介绍全球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第二节老年护理学概论 【目的要求】 (一)熟悉老年护理学的研究范围、老年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二)了解老年护理学的起源。 【教学内容】 (一)自学老年护理学的起源。 (二)重点讲解老年护理学的研究范围。 (三)重点讲解老年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评估 第一节躯体健康的评估 【目的要求】 (一)掌握老年人躯体健康评估的主要内容、疾病史的范围:现病史、既往病史、家族病史。(二)掌握日常生活能力量表801)和日常生活功能指数(Katz)评价表的使用方法及量表结果分析。 (三)熟悉功能状态评估的目标、注意事项和评估工具。 【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老年人躯体健康评估。 (二)重点讲解功能状态评估。 (三)练习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日常生活功能指数评价表的使用。第二节心理健康的评估 【目的要求】 (一)掌握汉密顿焦虑量表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的使用。 (二)掌握认知的评估内容,老年人常用的认知状态评估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 (三)熟悉抑郁自评量表的使用。 【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焦虑状态的评估。 (二)重点讲解抑郁的评估。 (三)详细讲解认知状态的评估。 第三节社会功能及角色功能的评估 【目的要求】 (一)熟悉社会功能评估的方法。 (二)熟悉角色的概念及社会适应评估。 【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社会功能的评估。 (二)重点讲解社会适应评估。

从适老化环境设计谈创新《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

从适老化环境设计谈创新《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护理需求日益增长,老年护理学课程的教学也日益受 到重视。针对现状,从适老化环境设计的角度谈创新《老年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有助于 提高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素质和水平,更好地适应老年人群体的需求。本文将从适老化环 境设计与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的关联入手,探讨如何创新老年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提升教 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老年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应当紧跟时代步伐,顺应社会需求,加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 养和造就更多的优秀人才。从适老化环境设计的角度来看,老年护理学课程的创新应当考 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 老年护理学课程的教学首先应当着眼于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深入了解老年人的生理 和心理特点,明确老年人的护理需求,掌握老年人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课程设计中,可以引入相关案例和实例,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来了解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建立 起对老年护理的理解和认知。 二、融合适老化环境设计理念 适老化环境设计理念是指在建筑、装饰、设施、设备等方面,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点 和需求,创造出适合老年人居住和生活的环境。老年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可以融合适老化环 境设计理念,引导学生了解适老化环境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帮助他们树立起关注老年 人生活环境的意识。 三、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 老年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应当注重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通过校内和社区的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老年护理实践中,锻炼护理技能、培养护理意识、增强护理责任感。在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中,可以结合适老化环境设计的理念,让学生了解和体验老年护理 环境的特点和需求,培养他们的适老化环境设计意识和能力。 四、跨学科融合与案例教学 老年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可以融入跨学科的知识和理念,结合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等 相关学科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使其具备更全面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可以引 入丰富多样的案例教学,通过真实案例的讲解和讨论,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和学习,培养他 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科研与创新教育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老年的概念、人口老龄化现状。掌握老年人划分及分期标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日历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 2、老年人的年龄划分及分期。 3、人口老龄化现状。 4、老龄化特征。 理解: 1、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第二章老年人健康评估 第一节日常生活功能评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老年人健康多维评估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日常生活功能评估的目的、评估目标、评估注意事项。 2、常用日常生活功能测定项目、意义、评定方法及结果解释:

日常体力活动、日常功能活动。 运用: 1、能正确评估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状况。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第二节躯体健康评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老年人躯体健康评估的项目及其具体内容。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躯体健康评估内容及其特点:采集健康史、体格检查、重要实验室检查项目及参考值。 运用: 1、能正确判断老年人躯体健康状况。 教学方法:讲授。 第三节心理健康评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熟悉老年人心理健康评估的内容及常用量表。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心理健康评估的内容。 2、焦虑评估的常用量表、评定方法及结果解释。

3、抑郁评估的常用量表、评定方法及结果解释。 4、认知评估的常用量表、评定方法及结果解释。 5、主观完美状态和应对方式的评估的概念。 理解: 1、不同焦虑、抑郁、认知评估量表的特点及其适用性。运用 2、能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心理健康测评量表。 3、能正确评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第四节社会健康评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社会健康评估的内容及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社会健康评估的内容及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 第五节经济状态评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经济状况评估的主要内容。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 1、老年人经济状况评估的主要内容。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老年护理学(Geriatric nursing) 二、教学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四年制(含卓越护师班、助产护理方向)本科学生。 三、学分与学时 1.5学分。总学时为27学时,其中理论23学时,见习4学时。 四、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 本课程为专业课程模块必修课。 五、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 随着人口老龄化已成为首要的社会问题,老年护理学是从“成人护理学”中分离出来的临床护理基础学科。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解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护理方法。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老年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延缓衰老,提高其生命质量,从而提供优质实用的老年护理服务,为学生今后的临床护理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课程教学目标: 老年护理学包括老年护理学绪论、老年护理相关理论、老年人的健康评估、老年人的健康保健与养老照顾、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与精神护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年人的安全用药与护理、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与护理、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老年人的临终护理。教学内容以老年人的健康评估、老年人心理与精神健康、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老年人的安全用药与护理为重点。 七、主要先修课程: 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 八、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1.掌握三种老年期的年龄划分标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划分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2.熟悉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现实问题及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 3.了解老年护理学的起源、研究范围、发展趋势及老年人对养老护理的需求。 第二章老年护理相关理论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 1.掌握随机老化理论、非随机老化理论和老化的生物学理论与护理。 2.熟悉人格发展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和老化的心理学理论与护理。 3.了解隐退理论、活跃理论、持续理论、次文化理论、老化的社会学理论与护理和疾病不确定理论。 4.通过融入思政,学生能够加强对老年护理的关注,培养敬老爱老之心。 第三章老年人的健康评估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 1.掌握老年人健康评估的内容:健康史、情绪与情感评估、环境评估、体格检查的步骤和方法;评估功能状态的量表的使用方法及其解释;认知的评估。 2.熟悉老年人健康评估原则、注意事项和方法;抑郁的评估方法;社会功能及角色功能的评估;生活质量的评估。 3.了解老年人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及老年人的家庭评估。 4.通过融入思政,学生能够具有学生同理心和关爱老人的护理情怀,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第四章老年人的健康保健与养老照顾

《老年护理学》教学提纲

《老年(lǎonián)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jīběn)信息 (一)课程(kèchéng)编号: (二)课程名称:《老年(lǎonián)护理学》 (三)学分:1学分 (四)总学时(xuéshí):18学时 (五)理论学时:12学时 (六)实践学时:6学时 (七)课程类别:选修 (八)开课时间:第二学期 (九)适应专业:护理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二、课程简介及教学要求: 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老年学各方面的研究因此应运而生并日益发展。老年护理学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研究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要,提供优质的老年护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护理领域的重要课题。学好老年护理学是学生今后针对老年人开展护理服务工作的基础,也是促进健康老龄化、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 本课程使学生具备专业所必需的老年护理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将《老年护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护理实践,延缓老年人群因老而衰,尽量使老年人以自理的状态,保持其人性的尊严,走向人生的终点,是老年护理的最高目标,也是老年护理学的任务。

三、跟相关课程的衔接 《内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 四、学时安排 (一)《老年护理学》课程总学时一览表 (二)实践项目教学一览表 五、课程教学(jiāo xué)目标、教学要求(yāoqiú)、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等 第一章老年(lǎonián)护理学概论 【教学(jiāo xué)目标】 1.掌握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掌握人口老龄化、老龄化社会、健康期望寿命、健康老龄化和老年护理学的概念(gàiniàn)以及老年护理学的目标。 2.熟悉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及对策。

《老年护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老年护理教学大纲 1.课程性质 《老年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选修课程,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现存的和潜在健康问题反应的学科,它是护理学与老年医学交叉融合而成的应用性学科。老年护理对维护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它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其基本的理论和基本技能是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而且该课程知识和技能对在家庭、临床以及社区,开展老年人护理服务及培养学生的能力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老年人护理的基本工作过程,掌握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并能在家庭、临床以及社区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发现和处理老年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维持老年人最佳的健康状态,提高生命质量。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职业岗位对护理人才能力的需求,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培养学爱岗敬业、关爱老人的精神。 3.课程内容

4.教学实施建议 本课程涉及很多老年人体内激素的变化,还涉及很多老年人结构的老化,因此教学时要尽里多利用模型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形象、具体讲解,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并在教学中由浅入深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通过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和口头组织、表达能力。 每次课程开始前,要对前次课程内容进行复习,并通过提问抽查学生课后复习情况。每章内容结束后,要进行小结,多列出一些对比表格,并联系前面已讲过的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本门课程还必须让学生做习题来加深理解和增强记忆,通过作病例分析还能做到活学活用。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和综合能力,特别安排了综合训练,但主要利用课外来完成,通过此项目训练,既可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增进团队精神,又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 对专业应用模块部分的教学,主讲教师将基础理论知识和其实际应用有机柔和,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大里的临床病例进行讲解,一方面让学生加深对老年护理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同时使学生能够利用基本理论解央临床上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专题报告和论文撰写提高学生查找文献、阅读文献,真正能学有所用,学有所获。 同时通过技术实践模块,进一步掌握老年护理在本专业方向上的应用及实践操作。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

《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Gerontological Nursing 总学时:40讲授学时:24 实训、见习学时:16 学分:2.0 先修课程: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 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 开课单位:护理学院. 一、课程简介 《老年护理学》是研究老年人群常见的健康问题及其护理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护理专业临床学科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老年护理的发展状况,老化理论,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及健康评估,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老人养护机构的临床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老年护理的发展状况,熟悉老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日常生活护理,掌握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熟悉老年人健康评估的技巧,能发现老年人现有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第一章:老年护理学概论(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的有关概念,了解老年护理学的概况及国内外老年护理的发展。 教学要求: 识记:(1)老化的概念 (2)老年人的年龄划分 (3)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 理解:(1)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 (2)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3)老年护理的目标与原则 (4)老年护理的发展 应用:(1)从事老年护理工作人员应具备的良好素质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 第二章:老化理论(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各种老化理论学说的主要内容,运用老化理论指导老年护理实践。 教学要求: 理解:(1)老化的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理论 应用:(1)老化的生物学理论与护理 (2)老化的心理学理论与护理 (3)老化的社会学理论与护理 授课方式:讨论、自学

老年健康照护》教学大纲

老年健康照护》教学大纲 老年健康照护》是一门针对老年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行照护的课程,旨在评估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健康问题。在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日益引起全球关注的今天,该课程已成为适应老龄化社会和健康观念转变而诞生的一门新课程。 该课程与老年护理、老年医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研究的是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由于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与其他年龄组的人群有不同之处,同时老年健康问题也有其特殊性,因此老年健康照护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 在研究《老年健康照护》课程前,学生需要具备老年学概论、老年心理护理、养老护理基本技术、营养与饮食保健和老人际沟通等相关理论和技能。该课程适用于三年制高职高专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参考教材包括《老年健康照护》、《养老护理员(初、中、高级)》、《护理营养学》、《健康教育学》、《老年护理学》、《老年心理护理与开放咨询》、《护理关怀行为指南》等。 研究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提供优质的老年健康照护,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老年服务领域的重要课题。因此,《老年健康照护》课程在培养方案中具有重要地位,旨在培养学生对老年人健康问题的评估和照护能力,以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应该掌握老年身心健康知识,学会人际沟通和交流技巧,以及掌握促进老年人健康的照护知识和方法,以维持他们的最佳健康状态,提高生命质量。同时,学生还应该自觉关注老年人及其健康,并通过影响家庭、社区和社会等整个体系的共同参与以及获得老年人相关政策的支持以促进老年人的健康。 将《老年健康照护》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于老年健康照护实践,延缓老年人群因老而衰的过程,尽量使老年人以自理

《老年常见疾病护理与康复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老年护理与常见疾病康复》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2学分,48学时。因实施研究需要具备医学基础知识及老年疾病相关知识,因此课程开设在专业学习的第3学期。 二、课程目的要求 (一)目的 课程以医学疾病知识为基础,结合老年人健康需求,突出老年护理特点,介绍了老年群体常见疾病与护理。本课程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护理理念和经验,使学生掌握老年群体、生物、心理、社会人口的特点及健康教育内容,掌握如何以护理程序对老年人进行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对老年人和老年病人提供身心整体护理。 (二)要求 1.理论学习方面 (1)掌握老年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老化改变特点; (2)掌握老年病人常见疾病的护理,如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等; (3)掌握老年常见慢性疾病的运动治疗 2、基本技能学习方面 掌握老年常见疾病的护理技术:生命体征监测,酒精擦浴,超声雾化吸入,血糖监测,坐浴技术,胰岛素笔的使用,徒手心肺复苏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体和教与学的主要依据,本课程教材采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2版,由张霄艳等主编的《老年护理技术》。 辅助参考教材如下: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化前珍.老年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徐军等.《常见老年慢性病的防治及护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郭丽.《老年人技术护理》[M].海洋出版社,2017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老年期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老年期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自学);了解肺炎的概述(定义、病因、分类) 2、掌握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休克型肺炎的抢救配合)及健康教育要点; 3、掌握促进有效排痰的护理 4、熟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的概念(COPD)、症状和体征、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5、掌握COPD的健康教育及家庭长期氧疗指征及实施方法 6、掌握COPD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稳定期的康复训练) 7、I型、II型呼吸衰竭判断标准及吸氧原则 8、II型呼吸衰竭采取低流量吸氧的原因 技能目标 1、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2、COPD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二、重点难点 1、I型、II型呼吸衰竭判断标准及吸氧原则(难点) 2、COPD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重点) 3、促进有效排痰的护理措施(重点)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老年期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二、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咳嗽与咳痰、咯血、肺源性呼吸困难) 第二节肺炎 第三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四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思考题 1、老年人肺炎的特点 1、老年肺炎的主要护理诊断及健康教育。 2、感染性休克的抢救配合。 3、促进有效排痰的方法 4、怎样指导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锻炼?(即COPD 患者呼吸运动训练方法) 5、刺激咳嗽技巧 6、如何指导患者在家里长期进行氧疗 第二章老年期常见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原发性高血压的概念、诊断标准、高血压的护理措施、保健指导 2、熟悉高血压病分级标准、危险度分层; 3、掌握高血压患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膳食护理) 4、掌握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及处理 5、掌握高血压危象症状识别及护理、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